對外傳播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5 05:11: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外傳播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008年中國GDP躍居世界第三位,這標志著中國硬實力指標已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然而,中國軟實力,尤其是文化軟實力卻依然處于弱勢。縱觀世界文化市場,美國占了43%,歐盟占了34%,亞太地區占了19%,其中13本占了10%,韓國占了5%,中國和其他亞太國家占了4%。中國科學院出版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9)中也指出,中國的文化影響力僅居世界第七,文化競爭力更是排名世界第二十四,這與中國的經濟大國形象相去甚遠。
在全球化時代,各國對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傳播力越來越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文化的生命力和傳播力來自哪里?為什么西方文化會在傳播力方面占上風?為什么韓劇和日本的動漫能把他們本國的文化帶到全球各地?
程曼麗認為,只有當自己的文化與價值觀念在國際社會廣為流傳并得到普遍認同的時候,軟實力才真正提升了。她提出,中國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對外傳播策略。關世杰對中國跨文化傳播研究十年進行了回顧與反思,認為我們再也不能停留在籠統地談內外有別和外外有別。
目前,跨文化傳播的策略研究如火如荼,許多學者從教育、媒體以及文化的個性方面著手,提出了很多可行的策略方案。崔剛強調,在重視介紹西方文化的同時,也要重視中國文化的滲透,使學生學會使用英語介紹中國的文化與國情。汪飛舟認為,國際大眾傳媒是思想文化全球化的主要工具,在國際傳播環境中制勝的是服務意識。縱觀以往的研究,我們發現對文化個性化的研究相對較突出,而對文化的共性研究卻較少。本文擬從文化共性的角度出發,根據中外文化傳播成功的案例分析中國文化傳播的有效途徑。
1基于文化共性的文化傳播的理論依據
認知語言學認為,人們在對周圍的世界進行解讀和識別時,遵循的是一種體驗哲學。由于人類擁有相似的認知結構、類似的生存經驗以及相同的生理特征,扎根于不同文化中的概念隱喻表現出一定的文化共性,體現了不同文化的共核部分,這是構成不同文化相互理解的基礎,它必然有利于跨文化信息的順利傳遞和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
自從人類進入群居社會,不管是處于東方,還是在西方,不論生活于古代,還是現代,時空、地域、習俗和民族的差異,乃至文化上的差異,都不能掩蓋人類的特性和需求上的一致性及所面臨的基本生存問題的共通性。這眾多的一致性和共同性構成了超越時空、地域和民族等界限的人類共同的價值基礎。
就中西方文化而言,盡管中西方各民族在思維方式、地理環境、語言體系等諸方面相去甚遠,但由于人類有許多共同的生活經歷,共同的感受,比如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們都有對衣、食、住、行和工作、學習、文化娛樂等的需求,都有家庭關系,都有喜、怒、哀、樂,都會經歷生、老、病、死,都可用哭、笑、紅臉、皺眉等姿態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等,因而中西方各民族之間在文化方面存在著許多“共性”。同時中西方人民對真善美的追求也一致:倡導教育優先,倡導人的進取精神和人道主義思想等。所以美國大片引進到中國,我們能夠普遍接受它,是因為它也宣揚懲惡揚善。外宣的成功,需要盡量避開分歧,多宣傳共同的東西。中西方文化二者既有很大差異,也有一定共同之處,可以在二者之間找到匯合點。所以我們在中國文化對外傳播中要供給的是能夠被人認同的“共有文化”。一旦借助大眾媒介向國際社會傳播了這些“共有觀念”,就可以讓相關國家認同。
2文化傳播中的文化共性案例分析
目前,中國文化在對外傳播中往往過分強調個性,而忽視了共性。眾所周知,文化共性,是引起國外興趣點的重要因素。只有點燃西方人的興趣點,才能吸引他們逐漸喜歡上中國文化。如小仲馬的《茶花女》與我國《今古奇觀》中的《賣油郎獨占花魁女》非常相仿,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其相似性,著手我們的文化宣傳。在文化對外傳播的過程中,中外都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2.1青春版
昆曲藝術被認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青春版《牡丹亭》不僅在中國本土掀起了昆曲熱潮。而且為昆曲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中國傳統戲曲跨文化傳播的經典個案。
青春版《牡丹亭》利用商業運作與社會運作相結合的戰略、立足本土與輻射世界的雙重定位、堅持傳統與調和現代的審美準則,為當下中國傳統戲曲的跨文化傳播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和啟示。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排演四年來,不僅足跡踏遍了兩岸四地著名高校,而且于2006年9月成功訪美,在加州大學4個校區連演4輪12場,在美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世界日報》把青春版《牡丹亭》訪美與當年梅蘭芳訪美演出相提并論。倫敦主流媒體認為昆曲體現了中國古典文化韻味,《牡丹亭》是一出融合了莎士比亞愛情喜劇和睡美人故事的劇目。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馬上開設了昆曲課程,音樂系與東方語文系合作,把昆曲當作世界性的歌劇來研究。青春版《牡丹亭》提高了昆曲藝術的國際地位,也再一次向西方世界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中華民族先輩們非凡的藝術創造力,成為中國昆曲走向國際市場的成功范例。
從傳播方面來看,青春版《牡丹亭》定位的觀眾對象為年輕人(國外也是如此),因為年輕人更加容易受影響,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創作者們考慮到。對于不熟悉古典戲曲情節的國內外青年觀眾,片斷式的經典折子戲無法使他們產生理解與共鳴,需要演全本。連續性的情節才能產生情感的激動與心靈的投入。另一方面演員詼諧幽默的表演方式也令國外觀眾耳目一新,非常符合西方的處世幽默觀。再者,也是重要的一點是中西方人們對愛情具有同樣的渴望,使得劇中纏綿四百年的愛情夢想能使國人和西方人產生人類心靈的共鳴。青春版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創始人白先勇先生說:“昆曲是唯美藝術,追求美是我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就是要叫中國的古典美還魂,以美喚醒觀眾心中的浪漫和憧憬。”所以“采用了全新的手法來演繹他們的愛情神話。”
2.2《少林武魂》在百老匯的成功上演
2009年1月15日晚,中國大型功夫劇
《少林武魂》講述少林寺武僧慧光成長的故事:戰亂頻起,母親懷抱嬰兒逃難,因遭遇匪徒而失散,嬰兒被少林寺眾僧救起撫養,取名慧光,從此在少林寺習武。慧光長大成人,成為身懷絕技的功夫大師,走上自我發現和濟世利民的人生旅途。美國觀眾凱恩斯說:“我非常喜歡該劇結尾‘家庭比功夫更重要’這句話,它讓我感受到中國人民非常懂得愛。”
武術一直為全世界人們所喜愛。以往的武術表演似乎為了武術而武術,缺乏劇情的勾勒。《少武魂》正是在世界文化都共同認可的“濟世利民”和熱愛家庭本身的人類共同追求的理念指導下向世界的。《少林武魂>使西方人對流傳世間1500年的少林功夫中呈現的禪武合一、德行感人的文化內涵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2.3韓劇在中國的傳播成功與其地域性的選擇
自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韓劇以其獨特的魅力風行國內,深受大批中國觀眾的熱捧。韓國的影視能在中國暢銷,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他們有選擇性地采取了與中國的文化倫理道德一致的作品,并非所有的作品都傾銷而來。中韓兩國之間歷史上的相互交往,使得中韓兩國在價值觀上趨同,這給中國觀眾接受韓劇奠定了心理基礎。
韓國的影視作品大多以現實題材為主,十分注重突出本民族的文化生活特點,在現代劇中隨處可見韓國的傳統文化因素,如溫暖的小吃、街頭排擋常成為韓劇的場景,展示了韓國獨特的泡菜和清酒文化;女性在家庭正式聚會的場合多身穿傳統民族服飾;生活劇和愛情劇中,不厭其煩地出現吃飯場景,且都是具有韓國民族特色的飲食方式。韓國影視劇十分注重在細節上對民族文化生活特色進行展示,在向世界各地銷售文化產品的同時,也使得其間附帶的所謂高麗文化逐漸為世界所認同。其次,韓國電視劇多走親情、友情、愛情的情感路線,這些是最能超越民族和文化界限,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受眾普遍接受的影視題材,他們正是用人類世界大同的情感來博得了人們內心自然的應和。此外,韓劇在中國乃至東亞儒家文化圈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它的作品背后,往往蘊含著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蘊。因此,有專家坦言,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已穿上韓服,正以出口轉內銷的方式在中國傾銷,以漢文化為根基的韓文化,大有成為儒家文化代言人之勢。
3如何利用文化共性進行中國文化對外傳播
文化的共性決定了人類對于真善美的追求一致,對于新鮮事物有強烈的接納意識。因此在宣傳中應以文化共性為基礎,逐漸打開通向另一文化的窗口。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3.1在傳播內容選擇上,強調民族性,兼顧世界性
每種文化都具有自己的顯著的特點,這也是吸引其它文化的重要因素。但強調民族性的同時,還應兼顧其世界性。一種文化只有宣傳出去了,才能發揮其對國家軟實力發展的貢獻作用。其實,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可以挖掘的東西很多,可以細化的東西也很多。比如中國的“和”文化,“和平共處”、“和平發展”、“和諧世界”等文化理念應是傳播重點。中國的“親情”、“仁義”等觀念都是中國的傳統精髓,也是逐漸被西方人所接受并效仿的方面,應該加以進一步的宣傳。總之,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厚的底蘊,對于代代相傳的國人來說比較熟悉且易于接受,然而要使其得以廣泛對外傳播,一定要注意其內容的選擇,把一些具有文化共性的東西宣傳出去,再帶動一些民族性的東西,逐漸滲透,從而使中國文化發揚光大。
3.2在傳播的方式和理念選擇上,應強調現代性
在傳播方式上,中國文化應該更加注重文化對外傳播的現代性理念投入。中國文化向來具有連貫性和延續性。在現代化的今天,傳統的中國文化元素遭遇新時代的挑戰,但是這種文化的根是不會改的。因此,在傳播中國文化的過程中,這種根是絕對不能被忽略的。同時,我們也不能靠山吃山。必須運用現代的手法對傳統的、能改進的一些元素進行加工,創造出屬于現在這個時代的特色中國文化,并根據接受國的特殊接受心理和習慣進行改進。如針對日韓國家動漫非常流行的現象,在對外漢語的教材設計上就可以增加一些動漫化的設計,輔之以一些現代的手段,使得中國的文字語言能融人世界的行列,進而推動中國文化的傳播。此外。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詮釋將能加快中國文化傳播的步伐,例如,《孫子兵法》與商業謀略結合起來的有關書籍,在美國已成為熱銷書。
3.3加強交流、規避沖突,、和諧共融
沒有一種文化的傳播和接受是單向的。在傳播和接受的同時,也必定會接受對方的文化。那么加強兩種文化的互相交流與信任,將會有效減少對對方文化誤解和曲解,同時增加對對方文化的好感和興趣。中國和法國、俄羅斯互辦的中法、中俄文化年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沒有一種文化交流是沒有沖突的,也沒有一種文化的傳播是非得靠強迫來讓對方接受的。中國文化在傳播過程中,與其它文化的沖突在所難免,此時就需要傳播者調整姿態以接觸和相互了解的心態規避沖突。因此,在考慮自身文化傳播的途徑時,必須考慮對方文化接受的問題。
在全球化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世界文化的多樣化,中國文化向來提倡以和為貴,要與不同民族、不同性格、不同價值觀的文化共融于世界,首先得承認彼此并理智地看清矛盾或差異的存在,尊重對方的文化,并嘗試互相理解、包容。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嘗試中國文化和其他文化進行融合,比如京劇版的哈姆雷特,又比如用小提琴演奏的梁祝,、互相尊重,才能進一步深入傳播自己的文化,直至最后互相接納、和諧共融。
4結語
篇2
【論文關鍵詞】對外傳播 電視媒體 跨文化 傳播能力
【論文摘要】電視媒體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國家提升軟實力的重要方式。電視媒體對外傳播能力具有內部性、能動性、運動性、互動性和系統性的特點。電視媒體對外傳播能力的發揮和提升受到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的影響。其中外因包括:傳媒環境、基礎設施、覆蓋范圍、國外媒體與國外受眾,內因則包括媒體的公信力、媒體傳者素質、媒體信息傳播藝術四個方面。
何為傳播能力?美國學者特倫霍姆和延森所下的定義是:“一個人以有效而得體相宜的方式進行傳播的能力。”我國在研究科技傳播能力的時候,學者們提出這樣的概念:國家科技傳播能力就是一個國家所具有的有效整合科技傳播力量、高效配置科學技術信息資源的一種能力。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媒體傳播能力就是媒體以有效而得體的方式進行傳播的能力。它強調用恰當的方式達到媒體傳播目的。
電視媒體對外傳播能力就是電視媒體以有效而得體的方式對本國之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所進行的信息傳播的能力。它包括傳播的信息量、傳播速度與精度、信息傳播的覆蓋面以及最后產生的影響效果。
一、電視媒體對外傳播能力的特征
根據電視媒體對外傳播能力的定義,我們可以得出它具有如下特征。
1、內在性
電視媒體的對外傳播能力是媒體自身所具有的,通過媒體內部的結構優化、各個部門的協調運作、媒體的理念以及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等方面體現出來。如果把電視媒體比喻為一個人,那么媒體的傳播能力就是這個“媒體人”的心理特征和掌握的各種技能,是媒體能夠順利完成一項對外傳播活動的主觀條件。因此,電視媒體的對外傳播是以媒體自身作為主要發力點來進行的傳播,是媒體內在的特征。
2、能動性
所謂能動性,就是對外界或內部的刺激和影響做出積極的、有選擇的反應或回答。人的能動性稱為主觀能動性,其特點是通過思維與實踐的結合,主動地、自覺地、有目的地、有計劃地反作用于外部世界①。電視媒體對外傳播能力也是如此,它是電視媒體主動的將決策、理念、戰略等與實踐相結合,根據具體的外部世界進行主動的、自覺的、有目的、有計劃的傳播活動,從而產生一定的影響力。相反,如果電視媒體的傳播活動始終處于被動的局面,始終服從于其他媒體的議程設置,或者是成為其他媒體的傳聲筒,無法單獨采集并信息,沒有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沒有自己的價值追求和理念,,那么這樣的電視媒體可以說不具有傳播能力,或者傳播能力低下。
3、運動性
運動性原理是指電視媒體對外傳播能力是動態的,其穩定是相對的。電視媒體傳播能力內部的聯動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具體事件做出不同的并且恰當的反應。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和運動,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也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和更新,電視媒體若要適應世界的變化,滿足人們的需求,就必須不斷的調整自己,適應社會,從而走在信息時代的前列,影響并引導時代的發展。這恰恰也體現了電視媒體對外傳播能力運動性的特點。
4、互動性
電視媒體對外傳播的目的就是要發出自己的聲音,從而產生一定的影響。電視媒體要達到對外傳播的目標,就必須了解受眾群體的特征和需求,提供受眾想要知道的信息,而不僅僅是傳播自己想傳播的內容,說自己想說的話。媒體與受眾之間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媒體內容對不同的受眾有不同的針對性,受眾對媒體的傳播活動做出信息反饋,兩者形成互動。與受眾保持一定的互動使媒體更好的為受眾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信息,這不僅是電視媒體對外傳播能力的體現,更有助于提升這種能力。
二、影響中國電視媒體對外傳播能力的外因
中國電視媒體對外傳播能力的發揮和提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大類。在客觀因素中則包括以下幾點:
1、傳媒環境
傳媒環境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內,大眾傳媒的發展水平,媒體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等。其指標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媒體發展水平,指傳媒的種類、數量,傳媒的覆蓋率、普及率、發行量等,還體現在國家對媒體資源的利用,以及媒體在受眾中的易得性。二是傳媒的社會環境,指傳播機構的管理方式以及傳媒與國家權力的結構關系。
傳媒環境之于電視媒體發展,猶如水之于魚的生長。良好的傳媒環境將有利于電視媒體的健康發展,有利于電視媒體傳播能力的提升和發揮。但是,傳媒環境是一個較宏觀的概念,其內部各項因素對電視媒體的影響也比較復雜,因此,要多方觀察、仔細研究,針對不同領域、不同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方能把握住傳媒環境與電視媒體的關系。
2、基礎設施
電視媒體基礎設施是中國電視媒體對外傳播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和前提。因此在電視媒體對外傳播能力的建設中,我們要重視基礎設施的作用。
我國曾深刻體會到沒有自己的傳播渠道設施的無奈。在20世紀60、70年代,我國對外傳播通過向國外寄送節目,或者租用其他國家的通訊衛星來進行,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外傳播活動的開展和傳播的質量根本得不到保證,甚至受到不法分子的干擾。再例如媒體的數字技術。在現代傳播中,數字技術是一項高質、運用范圍非常廣泛的技術。對于中國電視媒體來說,掌握和運用數字技術將大大提高傳播效率,實現傳播現代化。
3、覆蓋范圍
媒體覆蓋范圍是指印刷媒體的發行范圍或電子媒體傳播所能達到的地區范圍。對于媒體來說,覆蓋范圍越廣,其信息傳播的范圍也就越廣,媒體的潛在受眾也就越多,媒體的潛在影響力也就越大。但是要明確的一點是,媒體的覆蓋率不等于收視率,媒體的覆蓋率高,并不等于其影響力大。媒體要進行國際傳播,其覆蓋率必不可少。沒有覆蓋率,媒體的信息就無法到達傳播的目的地,也就無所謂國際傳播。媒體若要進行全球性的傳播活動,就必須建立全球性的媒體覆蓋。
三、影響中國電視媒體對外傳播能力的內因
影響電視媒體對外傳播能力的主觀因素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1、媒體公信力
喻國明認為:媒介公信力評價是公眾通過社會體驗所形成的,是對媒介履行作為具有特殊使命的社會公共產品所應承擔的社會職能的信用程度的感知、體驗基礎上的評價,而媒介公信力則是指媒介所具有的贏得公眾信賴的職業品質與能力②。
從公信力的概念和認識中可以得出,公信力重在“信”字。“信”體現了媒體在傳播信息時的媒體精神和理念,是對受眾負責的表現。同時,“信”也體現了受眾對媒體的看法,是媒體在受眾心目中地位和權威性的體現。
電視媒體公信力的形成,取決于電視媒體所傳遞的信息。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信息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客觀、真實的信息是電視媒體公信力的基本也是關鍵性因素,只有客觀、真實,才能取信于民。二、信息的及時性。電視媒體的主要責任就是及時地為受眾提供各種信息,以滿足受眾對社會變動的信息的需求。三、信息的觀點和立場。電視媒體的觀點和立場是立足之本,人云亦云頂多充當“傳聲筒”的角色,所傳遞的信息將無價值可言,無法在競爭激烈的媒體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四、受眾的態度。電視媒體的公信力如何,歸根到底還是由受眾說了算,而這取決于受眾對電視媒體的接受和使用程度。
2、傳媒從業人員素質
當今的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在傳媒領域,人才決定著媒體的實力。傳媒從業人員素質的高低,關系著媒體的生存與發展。在全球傳播勢不可擋的當下,高素質和專業人才的缺乏成為制約中國媒體發展的重要因素。
作為一名對外傳播的媒體從業人員,光具備專業知識、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還不夠,還要具備跨文化傳播能力和良好的外語水平。跨文化傳播能力,是媒體從業人員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傳播的能力,它需要充分了解和認識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人民的政治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等,在了解的同時融入進去,運用其他民族和國家容易接受的傳播方式來傳遞本媒體所要傳遞的信息。只有這樣才能具有國際傳播能力。
3、媒體信息傳播藝術
如何傳播是技巧問題,是指新聞媒體在采集、制作和傳播新聞信息時所選擇的角度、方式、分寸和時機等。能否在信息的傳播中體現及時性、豐富性和服務性、能否對復雜的新聞事實提供有效的深度解讀,能否提供獨家的報道、評論和觀點,直接影響到傳播的質量和能否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在信息傳播藝術上,人的傳播方式和技巧受到他所處的文化背景的影響,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相同的信息內容會有不同的傳播方式,會有不同的看法和態度。
首先是信息傳播的語言藝術。媒體語言是媒體進行傳播時所使用的社會語言,是媒體傳播的基本元素,對媒體的信息傳播有巨大影響。相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會取得不同的效果。
其次是信息內容傳播的角度問題。采用恰當的傳播方式,包括敘事方式,傳播者的立場,傳播中的用詞等使得受眾容易接受,甚至是樂于接受。在跨文化傳播中,獨特的民族文化也會產生世界性吸引力,但作為一種具有“吸引力”的有效傳播方式,傳媒必須用國際傳媒介的通用語法,用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核心價值去設置、評說國際社會的核心議題。■
參考文獻
①百度:baike.baidu.com/
view/1286.htm
②喻國明、靳一:《大眾媒介公信力測評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87
篇3
關鍵詞:一帶一路;河南鈞瓷;文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3月31日
一、緒論
河南鈞瓷原產于禹州,始于唐,盛于宋,是我國北宋以來的一類重要瓷器品種。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指導下,鈞瓷發展迎來又一個新的高峰。針對其進行的相關研究更是層出不窮,對鈞瓷進行了多科學、多視角、多層次的探索研究。
鈞瓷文化研究著作涵蓋面較廣。例如,李建設從文獻學的視角看有關于鈞瓷起源的三種觀點,為鈞瓷起源的探究提供了一種可能性。李建峰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詳細敘述了鈞瓷的起源、衰敗和復興發展。這些研究一般從鈞瓷的產生、歷史、興衰等方面進行考證。另外,重點研究鈞瓷制作流程的文章也比較常見。例如,謝一菡在博士論文中,以傳承為主線,剖析鈞瓷傳統制作技藝傳承何來、傳承何在、傳承何往等諸多問題及答案,尋求鈞瓷傳y制作技藝傳承與發展的內在規律。除此之外,劉立勝則獨辟蹊徑,“鈞瓷工藝文化的英譯對于在海外傳播中國傳統瓷器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鈞瓷英譯還存在諸多誤譯,鈞瓷英譯應遵循專業性、對象性及目的性原則,以助于國外游客對于鈞瓷工藝文化的深層次了解,促進其在國外的廣泛傳播。”
以上這些研究多從發展歷程、工藝制作流程、瓷器名英譯等方面進行研究,而針對鈞瓷文化對外傳播與形象建構的研究文章還不多,目前多是集中在文化產業發展概觀方面,如張自然的《鈞瓷文化精神探析》及李爭鳴的《鈞瓷文化傳播及理論構建》。
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獻研究、實地調查、比較分析和精讀理論的方法,收集的資料主要有期刊、書籍、相關政策、碩博士論文等,對禹州鈞瓷制作中心和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進行了實地調查采訪,探索鈞瓷文化傳播與形象建構的一般規律。
二、鈞瓷對外傳播中的主要問題
(一)鈞瓷外銷的地域阻礙。針對鈞瓷的熟知度和在國內的接受度,我們選擇了中國三個不同位置的城市進行抽樣問卷調查,分別是長春市、太原市和中山市,調查對象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畢業生和白領工作者。調查結果顯示,有15%的人對鈞窯沒有任何概念,37%的人不知道鈞窯在禹州,38%的人只知道鈞瓷是種瓷器,3%的人對鈞瓷和鈞窯完全沒興趣。由此可見,真正了解鈞瓷的人寥寥無幾。而我們用景德鎮陶瓷做了對比調查,結果顯示76%的人知道景德鎮瓷器,大概了解它是“中國瓷都”,4%的人對景德鎮瓷器有濃厚興趣。以上數據僅是針對國內做的調查,可見景德鎮瓷器相比禹州鈞瓷傳播更廣。
究其原因,地理位置不能忽略。禹州市在行政區劃上歸屬于許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的樞紐位置。自古以來素有“奪中原者奪天下”的說法,禹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南北各有兩大山系,環抱潁川平原,潁河貫穿城市之中,自舜時期就為華夏文明的重要城市,禹在此受封為夏伯,并稱潁河為母親河,這都清晰的表明禹州位置的重要性。禹州向東可到達洛陽,是古代路上絲綢之路的最東端,鈞瓷便由此從陸上傳向西域各國,遠至非洲等地。
但對于如今的禹州鈞瓷傳播來說,上述種種優越的地理位置,看似是優勢,實則對鈞瓷外傳帶來阻礙。禹州地處內陸,鄭州又是全國鐵路交通樞紐,但海運缺陷不容小視。海運是運輸大宗貨物的主要渠道,其作用鐵路遠不能及,這就阻礙瓷器外銷和傳播,尤其是海外傳播。相比之下,景德鎮也地處內陸,但亦處東南地區,距東南沿海各港路途并不遠,尤其是在景德鎮與廣州之間形成了一條穩定的水路通道,景德鎮瓷器得以源源不斷地外輸,影響力自然高過禹州鈞瓷。
(二)鈞瓷文化產業發展薄弱。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我國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一詞最先起源于industry culture,譯為“文化工業”,也可以譯為“文化產業”。
我國的文化產業一詞最早出現在同志在黨的十六大所作的報告中,大會報告第一次提出了積極發展文化產業的要求。十報告又明確指出要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給文化產業描繪了新的發展藍圖。而相對于文化產業,文化事業沒有嚴格統一公認的學術定義。百度百科對文化事業做出的解釋是:“文化事業是我國政治經濟體制當中存在的文化事業單位的集體名詞”。文化事業不以盈利為目的,目的在于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鈞瓷作為中國瓷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中國文化事業的重要元素。在禹州,有關鈞瓷所建的文化事業單位不在少數,鈞官窯址博物館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它是禹州對外宣傳鈞瓷的一個有利窗口。但是,關于鈞瓷所興建的文化產業卻相對薄弱。通過實地考察發現,博物館的每一個展廳都有雙語介紹,但是博物館周邊少有與瓷器相關的商鋪或者是其他宣傳窗口,在博物館內,僅有一家紀念品商店。在央視推出的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三季第三集中,鈞瓷的故鄉神,很少有大型的企業集中制造鈞瓷。同時,禹州作為夏朝的故鄉,也作為明清時期四大中藥材集散地,擁有濃厚的歷史背景,對于我們研究中華民族的文化深厚底蘊有借鑒價值。但是,這些有利資源并沒有得到良好開發。
篇4
關鍵詞:中國經典書論;雙語翻譯;多元解讀
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3-0121-03
1.關于中國歷代書法論文的選編和譯注不乏研究者,如: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歷代書法論文選》、《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戴丕昌的《古代書論選譯》,洪丕謨的《歷代書論選注》。但由于中國歷代書法論文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無論選編還是注譯,大多整篇選編和翻譯,一般讀者望而生畏,故不利于中國書法藝術理論和技法的普及。本論文選取中國經典書論的經典語段進行雙語翻譯和解讀,想通過一斑而窺全豹,為探討中國經典書論的雙語翻譯及多元解讀提供一種可能,這將有助于中國書法藝術理論的傳承和普及,同時,也是響應文化強國的口號并有益于廣大書法藝術愛好者的一項善舉。中國書法曾經一度是一門專屬于華人的藝術,因為它是以漢字為表現基礎、以“唯軟而奇怪生焉”的毛筆為表現工具的藝術。中國書法的獨特性與學習理解上的難度,使很多西方人在學習接受書法時望而卻步。中國書法的獨特性也讓書法的外推一度成為了一個難題,在中國的眾多藝術門類之中書法成為受西方人關注最少的藝術。書法的這種特殊地位本身就暗示了其對外傳播交流的迫切與重要。如果西方人對于中國書法始終處于無知、畏難和誤解之中,中西文化的整體交流都將會大打折扣。關于中國書法藝術理論的英文翻譯至今還沒有一本像樣的權威的專著。林語堂在1935年出版的英文著作《吾國與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中有一節以“中國書法”(Chinese Calligraphy)為研究對象,向西方人粗略地介紹了中國的書法藝術。蔣彝在1938年出版的《中國書法》,是第一部用英語向西方世界廣泛傳播中國書法的書籍,以幫助那些“不需要學習中文就能欣賞書法……即使沒有熟悉的觀念,人們也能憑借對線條運動的感受和事物結構組織的學識來欣賞線條的美”(蔣彝:《中國書法》),因此,一度成為歐美大學教授中國書法的指定教科書。但是,這些書都是以欣賞為主的抽象性的介紹,缺少明白的具體的例子,本文研究將為中國藝術的海外傳播提供一個可資參考例子,有助于中國書法藝術的海外傳播。
2.如何讓中國經典書論以比較易懂的語言和形式讓普通書法愛好者和海外學者輕易接受?這始終是個難題。這里有幾個比較棘手的問題。首先,古文翻譯白話的問題。中國經典書論絕大部分是由文言文(古文)寫就的,時間跨度大,年代久遠,要讓當代書法愛好者讀懂,需要準確、通達并且文雅的翻譯,這并不是件易事。它要求翻譯者有較高的古文功底,有良好的現代白話文的閱讀和寫作水平,還要對書法藝術有一定的造詣,不說是個書家,至少會欣賞書法藝術。這三者皆備,不能不說是個高要求。其次,中文翻譯英文的問題。雖說中文翻譯要求高,但還不至于做不到,但英文翻譯就更困難了。它要求翻譯者不光懂英文,將現代白話文翻譯成英文,還要此翻譯者懂古文,這樣才能不僅只看白話,還要將古文的神韻翻譯出來,當然最好也要懂得書法藝術。比起中文翻譯者,英文翻譯者不僅要具備深厚、純熟的英文,而且還要具備中文翻譯者所該具備的素質。再次,文字翻譯書法的問題。僅是文字翻譯,似乎于文字工作者而言,還不是最難的。但要將文字翻譯成可感的書法,也就是將抽象的文字翻譯成具象的書法,那非得書家不可。而此書家,也非得要懂古文不可。以上三個棘手的技術問題,靠一個人全部解決不僅不太可能,而且是個巨大的工程。因此,本研究課題組聯合中文、英文和書家共同做一次嘗試,以下呈現給大家的就是這樣一種嘗試,希望能夠為中國經典書論的雙語翻譯和多元解讀提供一種可能。嘗試一:【原文】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后書之;若迫于事,雖中山兔豪不能佳也。——東漢·蔡邕《筆論》。【白話翻譯】書法,乃一種遣散的藝術。要想寫好字,先遣散懷抱,心無掛礙,任情感性靈恣肆,然后書寫。如果為事勢所迫,即使有用中山兔毫為材料制造出來的最好的毛筆,也寫不出好字來。【英文翻譯】Calligraphy means an art of cleaming the mind. Beautiful handwriting comes before removing the distractions and flying the emotional spirituality. One fulled with destractions cannot show the art work of calligraphy even in the best Chinese writing brush pen in the word.
【書法解讀】蔡邕(133—192),東漢文學家,書法家。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工篆隸,尤以隸書著稱。結構嚴整,點畫俯仰,體法百變,有“骨氣洞達,爽爽有神”的稱譽。此乃書之為藝術其大要。后世善教人習書者,無不以此為基本要求。“散懷抱”是指老莊的虛靜狀態,無思無欲。創作之前要進入這個狀態,才能到達“物化”境界,也就是物我合一,人與書通。此乃中國美學的創作前提:虛靜無欲,無欲則萬物通。
嘗試二:【原文】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圣,無力無筋者病。——東晉·衛鑠《筆陣圖》。【白話翻譯】用筆有力,字就寫得剛健;不善于用筆的人,寫出來的字就顯得肥胖。多骨而少肉的字,叫做筋書;多肉而少骨的字,叫做墨豬。字寫得力道足而富有筋骨的人,書藝高超;字寫得無力道無筋骨的人,書藝差勁。【英文翻譯】The Character will show its own virile when created by a person who is good at transmitting the power to the one he writes properly through using the brush. The character showing the strokes of puffiness only comes under the tip of a writing brush without power given by its user. The vigour of character stroke styles likes a person who is of strong bones and muscles. The character strokes showing no power looks like a weak fat black pig. People whose handwriting with vigour should be superb skill in writing and vice versa.
【書法解讀】衛鑠(272—349),東晉女書法家,字茂漪,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世稱衛夫人。工書,隸書尤善,師鍾繇。王羲之少時,曾從她學書。唐代書法評論家張懷瓘在《書議》中,始將“風骨”引入書法評論中。他說:“以風神骨氣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又論草書說:“以風骨為體,以變化為用。”“骨”是指字的表現力,也就是說,字應該寫得剛健有力。
3.中國書論經典文獻卷帙浩繁,要想將歷代書論統一梳理,整理出更加精練的經典語段,然后加以英文翻譯,然后再配上書家的書法解讀,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沒有十年八載,沒有一個專家團隊那是很難完成的。僅靠幾個書法愛好者在業余小打小鬧是不成體統的。本文僅僅是一種嘗試,提供一種探討的可能性,希望有機構或組織能呼吁或發起這樣的工作,為中國書法理論的繼承和普及,以及海外的傳播多做貢獻。
參考文獻:
[1]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2]崔爾平.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3]戴丕昌.古代書論選譯[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
[4]洪丕謨.歷代書論選注[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7.
[5]王韻殊,李新會,衛東海.歷代琴棋書畫論選譯[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
[6]蔣彝.中國書法[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6.
[7]王世征.中國書法理論綱要[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篇5
關鍵詞:中國文化;對外傳播;文化成因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08-0015-03
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國政府都致力于加強本國的“軟實力”,通過實施各種文化對外傳播戰略,增加文化產品出口,推動本國文化“走出去”,以提升本國在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中的地位。2012年,我國出臺的《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實施對外文化合作及援助,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實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政策措施,進一步扶持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近年來,中國政府和企業大力加強文化對外傳播的力度,致力于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然而,文化產品有別于一般的貿易商品,文化產品承載著本民族的文化信息,代表著本民族的獨特文化符號,文化產品的貿易和傳播過程以及消費與解讀過程不同于一般的消費品。中國文化對外傳播過程中必須要認真分析研究文化本身這一要素,中國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出去”。當前,中國文化產品在“走出去”過程中面臨市場推廣較難、市場受眾群小、產品不適銷對路等具體問題,這些問題恰恰是由于“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這兩個客觀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輸出與文化安全”這一主觀的文化因素。
一、文化差異
文化是人類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凝結與積累。一般來說,文化分為精神層面的文化和物質層面的文化。在一種文化中,精神層面的文化相對比較穩定,而處于最外層的物質層面的文化則是文化體系中最不穩定的部分。精神文化是人與自我意識關系發展的產物,是在實踐和意識活動過程中不斷發展進化的,如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道德情操、審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它是文化的核心部分[1]。妥善地處理好文化差異就能增進國與國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不能很好地處理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異,將會帶來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交流的障礙,嚴重的甚至引發國家之間的政治沖突。認真研究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探尋縮小文化鴻溝、增進文化交流的方法對于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而言至關重要。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發展的今天,中國與西方國家在世界觀、價值觀、思維方式、倫理道德以及方面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總體的看法,包括對自身在世界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又稱宇宙觀。中國傳統的世界觀與西方國家的世界觀完全不同。中國人的世界觀是一種“天人和諧”的思想,講究“天人合一”,提倡體驗人與自然界萬物的息息相通、和諧交融。然而,西方國家的世界觀認為“天人對立”, 以古希臘為源頭的西方文化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人在自然界中是主體,占有主導地位,強調人要對自然界進行認識、征服并加以改造。價值觀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的反映,處于同一文化的社會成員在不知不覺中習慣并共享同一種價值觀念。從價值取向來說,中國人注重集體主義,忽略個人利益,提倡謙遜,做事情避免張揚。然而,西方人崇尚個人主義,崇尚個人奮斗,認為個人利益至高無上,做事情講究表現自己。受到“天人合一”思想和“集體主義”觀念的影響,中國人注重整體的思維方式,注重感性認識,做事情注重整體性和綜合性,喜歡從整體到局部,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然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是分析性的,注重理性的分析,做事情注重個體性,由小到大,由近及遠,從局部到整體。此外,中西方在倫理道德觀念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中國人注重“仁、義、禮、智、信”,注重自身的內省和提升,與他人交往講求謙遜善良,注重與他人的人際交往。然而,西方人則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講求個人的自由與利益。在方面,中西方同樣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中華民族是個具有多種的民族,大部分中國人信奉的宗教為佛教和道教,佛教和道教主張人們要積德行善、強調因果報應,人們向神和佛祈禱,可以得到幸福與平安。而西方國家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上帝是世間萬物的創造者,上帝創造了人類,信奉上帝的人才會得到上帝的拯救,人生而有罪,需要用一生去懺悔、贖罪,死后方可進入天堂。西方宗教的原罪說使西方社會非常重視秩序和制度的建立和遵守。可見,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在方方面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不同國家之間文化產品的翻譯和消費過程屬于一種跨文化交際行為。當跨文化交際者對對象國的世界觀、價值觀、思維方式、倫理道德觀念和都十分了解和接受時,這種跨文化交際行為就會進行的相對順利;相反,當跨文化交際者對對象國的世界觀等都不了解甚至并不接受認同時,這時的跨文化交際過程就很困難并很有可能失敗。對此,一些學者提出了“文化折扣”和“文化接近”的概念,這兩個概念可以很好的解釋中國的文化產品到西方國家時為何頻頻遇到障礙。相對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國文化產品而言,西方國家的受眾更加傾向于選擇與自己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化背景的文化產品進行消費。這樣,“文化折扣”小和“文化接近性”大的文化產品更容易在相應的國家之間進行貿易流通。然而,中國同西方國家在文化上差異較大,除了一小部分熱愛中國文化的小眾人群和海外華僑之外,國外的受眾很難對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識有所了解和掌握,因而也就很難選擇中國的文化產品。
此外,在雙方文化差異較大的情況下,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就會有不同的假設,因而對同一文化作品做出不同的解讀。例如,法國劇作家貝克特(Beckett)的名作《等待戈多》有一個英譯本和一個中譯本,英譯本傾向于闡釋它反映了基督教思想,而中譯本則傾向于反映佛教思想。原因在于:英譯本譯者自身深受西方傳統教義———基督教的影響,“上帝”在其心目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于是把劇中描寫的諸如“拯救靈魂的某種力量”、“白胡子牧羊人”、“小牧童”等意象自然而然地與“上帝”及基督教教義聯系起來,將其視為一出宗教劇;而中譯本譯者受中國最廣泛的傳統宗教——佛教的影響,潛意識地把這些意象與“菩提樹”、“佛祖”及佛教教義聯系起來[2]。不同國家的譯者對同一作品的內涵做出不同意義上的解讀,不僅體現了不同文化背景對個人交際行為的深遠影響,同時也說明了譯者充分考慮到了不同國家受眾群體的文化特點進而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文化的巨大差異不僅會影響受眾對文化產品的選擇與購買行為,同時還會使不同的譯者、編者和消費者對同一文化產品產生不同的解讀。可見,文化差異在文化對外傳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國文化產品“走出去”面臨的一個客觀的文化原因。
二、語言障礙
目前,中國的文化產品在世界文化產業中影響較小的一個客觀原因就是語言障礙。眾所周知,英語是世界上最為廣泛使用的語言之一。世界上有十多個國家將英語作為母語,七十多個國家給予英語以官方地位,并且中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等一百多個國家將英語作為第一外語進行教學。國際互聯網大約90%的內容使用的均為英語。普遍的官方地位、學習和使用人口的眾多以及分布的廣泛,已經使英語當之無愧地成為一門全球通用語[3]。因而,英語類的文化產品在世界文化進出口貿易中占有先天的優勢。雖然世界上不同國家學習中文的人數逐年增加,更多的人愿意主動了解中國文化,然而中文在世界上被使用的范圍還并不廣泛,能夠讀懂并精通中文的海外人士少之又少。中國文化產品的海外受眾群還相對較小,海外市場空間非常有限,中國的文化產品還遠遠沒有進入海外主流的文化市場。中國的文化產品在出口他國時本身存在著語言這一客觀的障礙。
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語言也是文化傳播和意識形態傳播的重要載體。中外很多學者都就語言與行為認知,語言與意識形態之間的關系進行過深入地研究與分析。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而不是一種自然現象,語言無法脫離社會而存在,不是一種孤立存在的自在物。具有相同語言的人們更容易進行交流,他們的思維方式以及對同一事物的認知更為一致,對本語言文化產品的理解也較為容易,對同一文化產品的解讀較為一致。相反,不同語言的人們交流更為困難,對他國語言的理解總是停留在某個層面,很難深入地把握文化產品的真正內涵。英語是世界上被廣為使用的語言,因而英語文化產品在世界范圍內受眾較多,能夠看懂和理解英語的受眾群較大,因而美國和英國等英語國家在文化產品出口貿易和對外傳播方面優勢明顯。相反,中國的文化產品由于中文使用范圍的客觀限制,目前在出口市場及對外傳播方面很難與英文產品相抗衡,西方國家的人們更愿意選擇自己讀得懂的語言種類的文化產品。雖然,不同語言的文化產品可以被翻譯成其他語言,但翻譯效果和翻譯成本還是影響了中國的文化產品走向海外。
三、文化輸出與文化安全
如果說中西方在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方面的因素是中國文化產品走向世界所面臨諸問題的客觀文化原因,那么文化輸出與文化安全方面的因素則是中國文化產品走向世界所面臨問題的主觀文化原因。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世代繁衍生息的實踐過程中所創造和積淀下來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一個民族、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人們總是用本民族的宗教、語言、歷史、習俗來界定自己,文化賦予了每個人確定的特殊的文化身份[4]。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也可理解為“一種借助內聚力來維護本體身份的連續過程”[5]。世界文化應該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各種文化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世界文化是世界上各民族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各國都應該對他國文化予以尊重和理解。當今世界,伴隨著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日益密切,全球化的趨勢勢不可擋。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也加快了腳步。然而,文化全球化并不是一種超越意識形態的現象,文化全球化中充斥著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彼此之間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斗爭,充斥著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文化霸權等行為。
1990年,美國學者約瑟夫·奈(Joseph Nye)出版了《美國定能領導世界嗎》(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書。在這本書中,約瑟夫·奈提出了“軟實力”(Soft Power)的觀點。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廣泛重視,并引導了西方國家國際戰略的調整。“軟實力”是指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和國民凝聚力等。“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與意識形態訴求,它是一種通過吸引力、感召力和同化力而不是強力獲得理想結果的能力[6,7]。大量的事實可以證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憑借自己在經濟、軍事、科技等方面的優勢,利用大眾傳媒的各種工具向發展中國家進行文化輸出。西方國家充分認識到“軟實力”在國家綜合國力中的重要作用,以文化為外部包裝,以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等為核心內容,借助本國強勢文化的力量,充分對其他國家進行文化侵略,以達到本國的政治經濟目的。
同時,出于本國文化安全的考慮,西方國家實施各種相應的顯性或隱性文化管制以限制他國文化產品的進入。國家文化安全問題是一個涉及到國家文化、民族凝聚力、社會繁榮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性問題,西方國家對此問題非常重視。法國在國際貿易中著名的“文化例外”原則就是出于國家文化安全問題的考慮。此外,以英國為例,出版社在登記注冊方面表面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只需按照要求具有一定的資金,先到政府有關部門登記,然后領取出版社的營業執照就可以。但實質上,英國政府對出版業的法律限制是極為嚴格的。英國直接和間接管理出版的法律除了《大》、《權利請求法案》、《權利法案》等性文件外,還有《版權法》、《出版物法》、《青少年有害出版物法》、《官方機密法》、《誹謗法》、《消費者保護法》、《圖書貿易法》、《星期日貿易法》、《圖書貿易限制法》等相當完備的法律體系,使出版業的各個環節都置于政府與法律的控制之下[8]。英國對于本國的出版社都會有如此嚴格的法律監管,可以想象,如果一家中國的出版機構想在英國進行出版活動將會面臨多少困難和監管。總之,西方國家在文化輸出和維護本國文化安全方面都處于絕對的優勢地位。這種宏觀的大形勢,也使得中國的文化產品在傳播到一些國家時遇到了很多問題。
中國在進行對外文化傳播的過程之中,針對所面臨的問題需要分析受眾國家的政治經濟等具體原因,但同時還需務實地分析文化本身這一要素。中國文化在“走出去”過程中所遇到的諸多具體問題在現象上貌似為政治或經濟原因,但透過現象分析其本質,反而是“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這兩個客觀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輸出與文化安全”這一主觀的文化因素。因此,中國政府和企業在文化“走出去”過程中,應該認真地從文化視角解讀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深刻研究思考文化本身這一要素,制定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措施,從根本上推動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讓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參考文獻:
[1] 武晟.意識形態與文化的關系[J].山東社會科學,2009(7).
[2] 程宇敏.意識形態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9(8).
[3] 雷江梅,吳波.文化全球化與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戰略選擇[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4).
[4] 袁其波.全球化時代我國意識形態安全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4).
[5] (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6] 劉德斌.軟權力:美國霸權的挑戰與啟示[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3).
篇6
關鍵詞:韓國學生;漢語學習;文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46-0048-04
引言:
中韓兩國唇齒相依,文化交流歷史源遠流長。同為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以及屬于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彼此影響著對方。歷史如此,當今也不例外。眾所周知,中國掀起了一股猛烈的“韓流”,對此社會各界褒貶不一。也有一部分人開始對韓流提高警惕,深怕沖擊本國文化。姑且不論韓流是否會沖擊中國文化,但這是古代中韓文化交流的延續,同時文化交流也是雙向的,中國掀起猛烈“韓流”的同時,韓國也刮起了強烈的“漢風”,掀起了國人無法想象的“漢語熱”。
本人認為,“韓流”與“漢風”都是兩國文化交流頻繁的標志。韓國從1994年開始以“文化立國”為方針,大量輸出文化產品;中國以建設文化強國,提高國家軟實力為宗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其中漢語是中國文化輸出,發展中國文化產業的重要項目之一。與其想方設法抵制“韓流”,不如大力發展“漢風”、“漢語熱”。
自1992年中韓建交以來,兩國之間經貿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韓國“漢風”、“漢語熱”不斷升溫。根據中國新聞網的統計,2014年,全年在華學習的外國留學生總數為377054人,其中韓國名列榜首,學生人數達到62923人,占16.69%;其次為美國,學生人數為24203人,占6.42%;泰國學生人數為21296人,占5.65%;日本從2011年排名第三落至排名第五,學生人數為15057人,占4%,遠遠少于韓國留學生。根據中國教育部的消息,截至2011年年底,韓國共建設17所孔子學院,在亞洲國家中排名第一。韓國四年制大學的近75%,約130所大學開設和中國關聯的學科專業,有多達24000名學生就讀。韓國各大城市內漢語輔導班紛紛設立,開設速度與規模堪比英語輔導班,漢語已成為韓國學生可供選擇的高考第二外語。
要延續韓國學生的“漢語熱”,以此實現中華文化輸出,就必須對韓國學生漢語學習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掌握比較翔實的信息,反饋于漢語教學。這將有助于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者在教學中更全面掌握和了解學生信息,更好地幫助韓國留學生的漢語學習,從而改進和提高對韓漢語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更對韓國的“漢語熱”、“漢風”起推波助瀾的作用,也是我國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渠道之一,中華文化域外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
一、調查目的及對象
要實現文化強國,傳播中華文化,其文字是主要途徑之一,大量孔子學院設立之目的也在于此。韓國是第一個設立孔子學院的國家,韓國留學生已經成為中國外國留學生中最龐大的群體。在這種背景下,對韓國留學生漢語學習與對韓漢語教學的研究,已經成為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重要方面。而且,中國要實現文化強國,漢語是最好的文化產品之一,充分掌握韓國學生漢語學習情況,不僅有助于提升對外漢語教學質量,更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域外傳播。
本次調查問卷共發放250份,共回收問卷216份,216份為有效問卷。調查對象為韓國祥明大學非中文專業的學生57人,復旦大學69人,華南師范大學30人,中央民族大學30人,南京師范大學30人,其中女生156人,男生60人。學習漢語的時間分別為6個月以內57人,6個月至1年為86人,2~3年為56人,3年以上為16人。選擇學習漢語時間不同的學生為對象,更能全面了解韓國學生漢語學習情況以及動機。
問卷共由三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學生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學習漢語的時間;第二部分為學習情況調查,包括學習態度、投入時間、學習難點等,共10題;第三部分是學習動機及之后將要從事的職業調查,共5題。
二、韓國學生漢語學習情況調查分析
下面依據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研究。漢語學習情況方面的調查研究包括漢語學習態度、難點、學習方式方法等方面。
調查項目1 第一次學漢語是在哪里?(選項:A.韓國;B.中國)
關于漢語背景:155人,占被調查者的71.8%,在來中國之前,在韓國國內學過漢語。在韓國的“漢語熱”大背景下,大部分韓國學生已在韓國學習了漢語。
項目調查2 喜歡上漢語課嗎?(選項:A.喜歡;B.為完成任務;C.不喜歡)
關于漢語的喜愛程度:174人,占被調查者的81%,覺得“喜歡”;只有3名同學覺得“不喜歡”,而39名因為是“任務而學”,并非喜歡。從調查結果中可以得出,韓國學生對漢語持有好感,普遍喜歡學習漢語。
調查項目3 漢語學習態度如何?(選項:A.認真學習;B.每天上課,但并非認真學習;C.偶爾請假,但認真學習;D.偶爾請假,不認真學習)
關于漢語學習態度:56人,占被調查者的26%“認真學習”;113人占被調查者的52.3%,選擇“每天上課,并非認真學習”;41人,占被調查者的19%,選擇“偶爾請假,但認真學習”,只有6名同學選擇“不認真學習”。說明韓國學生學習漢語的態度比較端正,學習比較認真,這與他們喜歡漢語有密切關聯。
調查項目4 你認為漢語什么最難學?(選項:A.語音;B.漢字;C.詞匯;D.語法)
調查結果顯示:103人,占被調查者的47.4%,認為漢語語音最難掌握,其次是語法、漢字、詞匯。漢語的美感在于陰陽頓挫的語調,而韓國學生比較難掌握的一個環節就是聲調,因為韓語沒有聲調。同時,漢語普通話中7個輔音是韓語中不存在的,韓國學生往往不能發出標準的音階。所以,學生要通過朗讀掌握發出漢語聲調、個別輔音的技巧,并且不斷復習,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其次,語法方面,漢語屬于漢藏語系,是孤立語,韓語屬于阿爾泰語系,是黏著語,兩者語法體系截然不同。從句法結構上看,韓語與漢語的語序不同,從結構、語義上看,韓語與漢語不同的句子成分所指不同;從語用角度分析,韓語與漢語的表達方式不同。因此,對象為剛入門的學生時,教師應該重視語音教育,隨著學習時間的推移,教學重點應該轉為語法教育,通過漢韓語法對比的方式講解,有助于學生的理解。
調查項目5 你認為學漢語時最難的是什么?(選項:A.聽力;B.口語;C.閱讀;D.寫作)
調查結果顯示:91人,占被調查者的40.2%,選項為“聽力”;67人,占被調查者的31%,選項為“寫作”;47人,占被調查者的21.8%,選項為“口語”;只有11人認為閱讀最難。說明聽力、寫作、口語是困擾韓國學生學習漢語的重要內容,其中閱讀是比較輕松的一項。對此,教師應該加強聽、寫、說方面技能的培養,更要要求學生在課后通過各種渠道,如交中國朋友、看中國影視劇等來不斷提升聽說技能。
調查項目6 你認為自己應該加強哪方面的學習?(選項:A.聽力;B.口語;C.閱讀;D.寫作;E.其他)
調查結果顯示:97人,占被調查者的44.9%,選項為“口語”;51人,占被調查者的23.6%,選項為“寫作”;41人,占被調查者的19%,選項為“聽力”。此結果與上一結果相反,學生認為最難的是聽力、寫作、口語,但最想提高的確是口語、寫作、聽力。這也是從易到難的順序,也與大部分學外語的學生所需相類似。說明韓國學生學習漢語是以聽說等實用性、應用型為主。
調查項目7 除了課本以外,你還通過什么學習漢語?(選項:A.家教;B.看影視劇;C.和中國朋友聊天;D.看中文書;E.其他)
調查結果顯示:7人,占被調查者的3.2%,選擇“家教”,說明大多數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還是以學校教師為主,這也與請家教需要經費支出不無關聯;48人,占被調查者的22.2%,選擇“看影視劇”,比起學習韓語的中國學生熱衷于看韓劇,中國影視劇對韓國學生沒有太大的吸引力,說明我國的影視產業有待于進一步發展,終而走出國門;113人,占被調查者的52.3%,選擇“和中國朋友聊天”,說明結交當地朋友是韓國學生課后最主要的拓展學習的方式,可以在比較輕松的氛圍中提高口語與聽力水平;14人,占被調查者的6.5%,選擇“看中文書”,說明書籍并不是主要的課外學習材料;34人,占被調查者的15.7%,選擇“其他”,說明韓國學生課外學習漢語的途徑呈多樣性。
調查項目8 課余,學習漢語的時間是?(選項:A.不學習;B.0.5-1小時;C.1-2小時;D.2小時以上)
調查結果顯示:36人,占被調查者的16.7%,選項為“不學習”;110人,占被調查者的50.9%,選項為“0.5~1小時”;53人,占被調查者的24.5%,選項為“1~2小時”;17人,占被調查者的7.9%,選項為“2小時以上”。課外學習1小時以內的學生占67.6%,1小時以上占22.4%,說明韓國學生課外投入的時間不多。分析其原因,主要因素在于被調查的韓國學生大多不是學歷生,以語言學習、應用型為主,沒有獲得學位以及升學的壓力,因此課后投入時間相對減少。
調查項目9 你認為決定漢語成績的因素是什么?(選項:A.興趣;B.教師;C.教學質量;D.教材)
有126人,占被調查者的58.3%,選項為“興趣”,說明外語學習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最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45人,占被調查者的19.9%,選項為“教師”;36人,占被調查者的16.7%,選項為“教學質量”,教師相關選項占36.6%,表明教師以及教學質量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及興趣中起相當大的作用,教師應該積極改革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9人,占被調查者的4.1%,選項為“教材”,相反,學生對教材的依賴程度遠遠低于對教師的依賴程度。
三、韓國學生漢語學習動機、喜歡從事的職業調查分析
調查項目1 學習漢語的動機是?(選項:A.考取HSK;B.為找一份好工作;C.對中國文化感興趣;D.為積累知識和自身修養;E.為交中國朋友)
有41人,占被調查者的19%,選項為“考取HSK”;有77人,占被調查者的35.6%,選項為“為找一份好工作”;有40人,占被調查者的18.5%,選項為“對中國文化感興趣”;有26人,占被調查者的12.1%,選項為“為積累知識和自身修養”;有32人,占被調查者的14.8%,選項為“為交中國朋友”。可見,從總體上看,韓國學生學習漢語最強的動機來源于“為找一份好工作”,“考取HSK”也是“為找一份好工作”的途徑。我們知道中韓經貿往來越來越密切,這將給學習漢語的韓國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與升職的機會與空間,也是越來越多的韓國人留學中國的主要原因。但也不容忽視的是占33.3%的選項不為工作為動機,只是出于對中國文化的喜愛以及結交中國朋友。說明,中華文化深受韓國人的認同與愛戴,他們對中華文化持有好感,愿意學習漢語,結交中國朋友。“為積累知識和自身修養”則體現了韓國留學生普遍具有追求成就的內在心理傾向,這種傾向促使他們在漢語學習上更加認真。這種不以就業為目的動機,也許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成績,但正因為興趣動機反而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漢語,這也說明,韓國學生學習漢語并非都是有強烈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喜歡中華文化、提高自身修養,這幾點也不容忽視。
調查項目2 學習漢語的動力是?(選項:A.老師和朋友的鼓勵;B.興趣;C.父母的期盼;D.工作需要)
有45人,占被調查者的20.8%,選項為“老師和朋友的鼓勵”;有99人,占被調查者的45.8%,選項為“興趣”;有15人,占被調查者的6.9%,選項為“父母的期盼”;有57人,占被調查者的26.4%,選項為“工作需要”。可見,韓國學生學漢語的第一動力為對漢語的興趣,他們想通過學漢語了解中國以及相關事物,而“父母的期盼”這種“被動型動機”則不明顯。隨著現代觀念的發展,現在的韓國留學生似乎已經逐漸脫離了亞洲學生“唯父母之命是從”的傳統道德觀念,長輩的要求與態度已經無法完全主導他們的學習行為。
調查項目3 家人和朋友對你學漢語持什么態度?(選項:A.一定要學;B.可學可不學;C.沒必要學)
有84人,占被調查者的38.9%,選項為“一定要學”;有129人,占被調查者的59.7%,選項為“可學可不學”;有3人,占被調查者的1.4%,選項為“沒必要學”。韓國人已經意識到漢語的重要性,但也不乏對其持中立態度的人。隨著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中韓經濟關系越來越緊密,這種重要性會越來越突顯。同時隨著中國的文化強國戰略的實施,中華文化域外傳播更快、更廣,越來越多的韓國人將認同、喜歡中華文化。
調查項目4 學習漢語后想做什么?(選項:A.研究中國學;B.中文老師或翻譯;C.中國相關公司就業;D.不想做與漢語相關的事情)
有22人,占被調查者的10.2%,選項為“研究中國學”;有40人,占被調查者的18.5%,選項為“中文老師或翻譯”;有130人,占被調查者的60.2%,選項為“中國相關公司就業”;有24人,占被調查者的11.1%,選項為“不想做與漢語相關的事情”。調查結果顯示,占88.9%的學生想學漢語后從事漢語相關工作,說明漢語是韓國學生就業的另一種重要工具,盡管前面的調查中表明學習漢語的第一動機并不是就業,但漢語的確給就業壓力較大的韓國青年提供了較好的就業機會。
調查項目5 如果從事與漢語相關的工作,你最想做什么?(選項:A.進企業;B.翻譯;C.導游;D.老師;E.其他)
有94人,占被調查者的43.5%,選項為“進企業”;有41人,占被調查者的19%,選項為“翻譯”;有16人,占被調查者的7.4%,選項為“導游”;有27人,占被調查者的12.5%,選項為“老師”;有38人,占被調查者的17.6%,選項為“其他”。大部分韓國學生的首選是企業,這與中韓兩國密切的經貿關系相關,其次翻譯工作深受學生歡迎,這與翻譯的較高薪資不無關聯,還有部分學生選擇了“其他”,說明學生學習漢語后想從事的職業呈多樣性。
調查項目6 你認為韓國學生學漢語有什么優勢?(選項:A.經濟文化交流頻繁;B.地理位置;C.歷史文化同源;D.學漢語的韓國人很多可吸取經驗)
有115人,占被調查者的53.2%,選項為“經濟文化交流頻繁”;16人,占被調查者的7.4%,選項為“地理位置”;50人,占被調查者的23.1%,選項為“歷史文化同源”;35人,占被調查者的16.2%,選項為“學漢語的韓國人很多可吸取經驗”。76.3%的選項選擇了“文化因素”,說明中韓文化交流頻繁以及文化同源,為韓國學生提供了更容易接近和學習漢語,認同漢文化的歷史基礎,這也是來華留學生中韓國學生占榜首的主要原因之一。
結論:
本文以韓國祥明大學非中文專業學生,復旦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的韓國留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的方法,調查分析其漢語學習動機情況,主要結論如下:
1.韓國學生對學習漢語持有好感,來中國之前普遍學過漢語,同時韓國學生認為中韓兩國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歷史文化同源對韓國學生學習漢語有很大的優勢,說明韓國學生從情感上對中國、漢語有好感。
2.韓國學生課后學習漢語的時間投入不多,這與升學壓力小相關。韓國學生主要通過和中國朋友聊天的方式進行課后學習,看中國影視劇的比例不高,這恰恰與學韓語的中國學生酷愛韓劇相反。
3.韓國學生認為語音、聽力、寫作、口語是最難掌握的部分,而最想提高的部分是口語、寫作。說明韓國學生學習漢語主要以實用性、應用型為主,并非升學為最終目的。
4.韓國學生認為興趣是決定成績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教師與教學質量。要想提高韓國學生的學習成績必須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韓國留學生學習漢語,以找工作、獲得HSK等級證書為最大的動力,之外自身素養的提高和喜歡中國文化的比例也較高;學習漢語的最大動力是興趣,說明不以升學為目的的學生中興趣既是提高成績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漢語學習最大的動力。
6.學習漢語后要從事的職業中大部分人選擇與漢語相關的工作,其中企業是首選,其次是老師和翻譯。隨著韓國“漢語熱”持續升溫,漢語老師成為了韓國人向往的職業。
根據調查研究所得結論,對韓國留學生的漢語教學提出幾點建議。第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不斷被激發,達到“樂在漢語學習中”的狀態。第二,在漢語教學中滲透中國文化要素,或進行中韓文化比較。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韓國學生對中國文化持有好感,他們渴望通過教師了解、認識中國文化,而教師也承擔著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教學過程中進行中國文化的滲透,進行中韓文化比較,如比較中韓飲食文化的異同、討論中國的京劇、武術,介紹中國的社會制度、名勝古跡等等。這種文化滲透,不僅可以傳播中國文化,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第三,注重學生聽說寫三種技能的培養,提高開口率。漢語教學是語言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全面發展,被調查者則普遍想提高聽說寫的技能,也認為是最難的部分,因此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聽說寫方面的技能。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華文化域外傳播的載體。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文字就是其中之一。韓國創制訓民正音之前,官方使用的文字是漢字。時隔幾個世紀,在韓國再次興起“漢語熱”,對此現象,應該深入分析韓國學生學習漢語的情況,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漢語水平,同時傳播中國文化,促進中華文化的域外傳播。
參考文獻:
[1]王曉美.韓國學生漢語學習現狀與對外漢語學習前瞻[J].現代商貿工業,2010,(9).
[2]李大農.韓國學生漢語學習特點與教學技巧探討[J].海外華文教育,2003,(4).
[3]李大農.韓國留學生“文化詞”學習特點探析-兼論對韓國留學生的漢語詞匯教學[J].南京大學學報,2000,(5).
[4]柳英綠.對外漢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1997.
[5]許健驥.對外漢語教學思考集[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
[6]韓文.延吉市韓國留學生漢語學習情況調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7]楊懷霞.韓國在華中學留學生漢語學習動機與文化融入動機研究[D].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8]陳郁.學生學習動機的調查與研究[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5.
篇7
論文摘要:本文通過對南潯古鎮旅游景觀文獻翻譯中文化缺損的分析,研究了有關翻譯不當造成的文化成分的缺失與扭曲,提出相應的翻譯策略與方法。
南潯地處浙江省北部平原,太湖之南,東與蘇州昊江接壤,歷來是江南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由于“鎮為澤國,四面皆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揖”,特有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南潯特有的個性和氣質。南潯如今是湖州接軌上海浦東的東大門,其古鎮特有的文化氣息吸引著大批的外國旅客。旅游景觀文獻資料是對外傳遞該地深厚文化信息的重要途徑,恰當的翻譯會幫助外國游客認識到南潯古鎮深厚的文化內涵。因此,文獻的翻譯研究凸顯出很大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翻譯不當造成的文化信息缺損和扭曲問題
翻譯中由于譯者對史料理解不透徹,或疏忽失誤,造成了南潯景觀資料中存在許多翻譯問題,導致不該有的文化信息缺損和扭曲。
1.1翻譯不當
在南潯諸多景點中有用詞不當、搭配不當、不符實際、指代不明、濫用拼音等翻譯不當情況。
例1.在嘉業藏書樓中關于劉氏的介紹中,出現了明顯的用詞不當問題,說到“魯迅先生在他的文章和書信中多次提到劉承干先生”,其中“書信”一詞譯為“mails”欠妥,"mails”是指郵件、信件、郵包的統稱,而文中根據年代特征特指通過郵遞系統傳遞的信件,“書信”正確的翻譯應為“letters”。
例2.對張石銘故居進行介紹時,提到張“在文化藝術上也頗具造詣”應譯為“have accomplishments in...",而譯文卻犯了明顯的搭配不當問題,搭配不當包括形容詞一名詞的錯誤搭配、名詞一名詞的錯誤搭配、動詞一名詞的錯誤搭配、動詞介詞的錯誤搭配、固定搭配錯誤等,將其譯為“...was accomplish-menu",混淆了名詞和動詞的搭配方式。
例3.在對備弄進行介紹時,提到有大事和迎接貴賓時開“大墻門”,譯為“big door",而在《21世紀大英漢詞典》.big”的解釋為“(體積、面積、寬度、數量、程度、規模等方面)大的,巨大的”,用其形容“大墻門”與實際概念不相符,正確地應根據其實際意義譯為“portal"。
例4.在對張靜江的簡介中,介紹其名“一名增澄,又名人杰,號臥禪”,中文表達甚為具體嚴謹,而譯文直接譯為“had some another names such as...",沒有將三個不同意義的名字有效對等,失去了原意的準確性,出現了指代不明問題。
例5.小蓮莊一處醒目標識語“禁止吸煙”,與其相對應的英文卻是是“JIN ZHI XI YAN”,很明顯,這里譯者直接純粹用漢語拼音法表達,不但不符合國際化的潮流,更是一種偷懶、不負責的表現。
1.2翻譯錯誤
翻譯錯誤是南潯古鎮譯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拼寫錯誤、語義錯誤、時態錯誤、詞性錯誤等。
例6.在售票中心上方的一塊旅游告示標牌,“中國十大魅力名鎮”的英文中把“town”錯誤拼寫為“toen"。
例7.景區內醒目的警言語“保護古藤人人有責”中出現拼寫錯誤,將“ responsible”拼寫為“resbonsible",這樣低級的語言錯誤勢必會使外國游客對南潯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
例8.對尊德堂中的介紹中有“系張靜江祖父張竹齋所建”"was built by Zhang Jingjiang’s father Zhang Zhuzhai" ,“祖父”卻被譯為“father"。屬于典型的語義錯誤,造成人物身份不對等,應改為“grandfather”。
例9. ;德堂中“張石銘早年喪父”,譯為‘`During the child-hood Zhang Shiming’s father pass away",有明顯時態錯誤,"pass”作為英語動詞,在詞句中有嚴格的時態要求,必須使用過去式“passed",這正是英漢的不同之處。
例10一家中事物都由其母操持”,譯文是“his mother operated all household affair" , "affair”在英語中是可數名詞,必須譯成單數“a affair”或復數“affairs",或者,并特指在其前面加相應的限定詞。
例11.描繪雕刻圖案“造型優美,栩栩如生”的譯文為“the pictures are fine and lifelikeness",從詞性看,"lifelikeness”是名詞與另外一個形容詞詞性不一致,違反了語言表達一致的原則,應將“lifelikeness”改為“lifelike",與‘`fine”詞性對等,作為對等翻譯更符合英文表達。
1.3漏譯
漏譯主要是譯者因疏忽或其他原因而漏掉翻譯,漏譯會造成文獻資料內容信息的遺失。
例12.在對芭蕉廳作介紹時,譯者未對“天花板棋格”作出相應的翻譯,漢語特征介紹是為突出該建筑外形構造中式的特點,而刪去有礙原意表達,使其景觀的特色未能潯到凸顯,應增添“the hall ceiling in chessboard structure”。
例13.小蓮莊景點中的“青藤植被”闡述特征時,遺漏植被的顏色“青紫色”,應增補顏色詞“cyan"。顏色作為植被辨認的顯著的外部特點,在翻譯中是不可忽略的。
例14.在景區游覽門票價格表中,中文須知的第四點中有個括號中補充解釋了“外語導服費另計”,對應譯文為“the feeof tour guide service in foreign language is diB’erently counted"。而英譯相對應的第五點中卻沒有傳達相對的信息,易引發日后的價格糾紛。
2.處理文化信息缺損的策略
旅游景觀資料使用雙語的目的除對外傳遞該地深厚的文化,主要是擴大南浮古鎮的影響,吸引外國游客促進古鎮旅游業的發展。
2.1景點名稱音譯十意譯
一個景點的名稱翻譯應該有一個統一的、中英專家公認的格式,其指導原則應是始終以傳播中國文化為取向的(陳剛,2002:8-10 )。 景區內的景點如果均采用音譯,對外國游客來說,仿佛是毫無意義的符號的堆砌,達不到介紹中國文化,讓游客看懂、聽懂的目的。此類音譯如尊德堂(Zun De Tang)、南潯百船舫(Naxun bai chuan fang),譯名沒有涉及相應的文化內容,易造成游客理解上的障礙,譯為“Zun De Hall”和“Boats Museum”更明了。
完全意譯對保留原文形象及文化、歷史內涵至關重要,但是完全意譯存在源語和目的語完全等同的局限性。例如,張石銘舊宅用于待客的“花廳”,根據源語中的詞逐一譯成目的語為“Flower Hall",未考慮文化背景,不利于傳遞出地名的信息。花廳作為一個古代建筑專有名詞,指舊式住宅中大廳以外的客廳,多建在跨院或花園中,為表達其文化意義譯為“Parlour"更妥。
在翻譯中采用最多的是音譯+意譯。例如“鵡德堂”大廳譯為“Yi De Tang Hall",前半部分是采用拼音音譯“Yi De Tang" ,而后半部分是采用英語的對等詞“hall"。音意雙譯一般都采用專名音譯、通名意譯的方法,牽涉到歷史上和傳說中的人物時使用最多(朱益平,2005:162)。例如:
劉氏梯號~-the former residence of Liu Tiqing
張石銘舊宅一the former residence of Zhang Shirring
嘉業藏書樓—Jiaye library
2.2刪減和增補
在旅游資料的翻譯中,刪減有時是十分必要的。
例15.對劉墉書法真跡描述中“此件系他的好友同朝翰林院待詔徐山民珍藏而至今,藝林珍品,一睹為幸”譯為“The work was collected by his friend Xu Shan ming",譯文省略了原文中復雜的官名和華麗的四字詞組,用淺顯易懂的一句話簡單地傳遞了文獻信息。
增添是指加人理解原文內容所必須的背景知識,對字、詞、句的字面意思予以解釋,加人特有歷史人物事件背景的介紹,更有利于外國游客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例16.張石銘故居的簡介中提到“八仙”,只根據字面譯為"eight fairy men",外國游客肯定一頭霧水。“八仙”是指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鐵拐李、漢鐘離(鐘離權)、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何曉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曹景休),應依據文化背景加以一定的解釋“eight fairy men ( Widespread civil eight immortals of Taoism ) "。
例17.介紹“張靜江舊居源起”中說“1862年又專營鹽務,遂成巨富,為南潯富豪‘四象之一”’。而譯文直接翻譯為“…dealt with salt specialty in 1862,so he became rich and powerful.People called him `one of the Four Elephants’ in Nan xun"。而此“象”非英語“elephant”的蘊意的完全對等,西方對“elephant"的理解不甚相同,它在該語言環境下喻指擁有財產百萬兩以上的豪富,應通過增添為“one of the Four Elephants(Elephant denotes the rich and power)”幫助外國游客區分并理解其隱含義。“紫藤”的介紹中提到“劉錦藻在《小蓮莊略》中記述……”,譯為“in the Records of Lotus Garden Liu Jin zao(the second son of the owner) says...",添加了對人物的介紹,使外國游客對其有更深的印象。
篇8
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文化出版產業順應趨勢,穩步推進市場化、集團化建設。期刊業在規模化、專業化、品牌經營上成效顯著。規模化是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手段。集團化為期刊實現規模化發展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從我國期刊產業經營情況來看,目前實現集團化經營的期刊基本都發展起來,實力顯著增強。《讀者》、《知音》、《瑞麗》、《時尚》等品牌刊物都已成功實現集團化,形成了各個領域的期刊群。專業類期刊中華醫學會期刊、科學出版集團和北京卓眾期刊成為行業中集團化成功的典型。知音集團通過規模化經營做大了傳統出版,現已擁有3份發行量超過百萬的報刊。此外,他們拓展新領域,在動漫產業、影視產業、新媒體產業亮點紛呈,教育產業等其他服務產業取得新成效。① 現集團總資產達8億元,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5.6億元,同比增長37%,凈利潤1億元。②
轉型的動力在“三化”
國內刊社的集團化建設都呈現了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在實施集團化過程中幾乎無一例外地實現或正在經歷著兩種轉型,即:機構模式轉型和出版形態轉型。機構模式轉型是指這些刊社由原來的事業單位通過轉企改制成為了企業。這一轉型對我國期刊業來講是基礎性的也是根本性的,它使文化出版業真正能成為市場的競爭主體,從而使整個產業具備參與市場競爭的資格和能力。第二種轉型是出版形態的轉型,即由傳統出版到現代(包括技術)出版的轉型。第二種轉型屬于期刊界質的飛躍,它決定了期刊市場競爭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競爭力的轉化。
通過觀察我們不難發現,除去集團化建設本身政府和政策層面的外部推力外,有幾個內生力量在模式和業態轉型中發揮著作用。它們不但在轉企改制和集團化過程中發力,帶動整個行業轉型升級,還借規模化經營生成“走出去”的力量,將期刊經營擴張到海外。這幾個力量基本上可以概括為“三化”即: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
市場化是指在開放的市場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競爭的優勝劣汰為手段,實現資源充分合理配制,效率最大化目標的機制。“市場化”是國內期刊模式轉型的首要推力,它源自轉企改制,發力于集團化建設,最終使期刊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發生了質的變化。期刊通過市場化取得市場主體地位,又借助市場化實現了專業化和規模化運營。
專業化既是市場化的有效手段,又是實現規模化的途徑。市場經濟中,只有高度專業化集中的產業才具備比較優勢。“國際化”是規模化經營的必然結果,體現為全球化資源配置和產品要素國際化流通。目前,中國期刊隨著自身專業化、市場化的羽翼漸趨豐滿,國際化步伐正在提速。目前,國際化主要表現為“走出去”,到海外拓展。走出去的形式多樣,有的是實物直接輸出,有的是版權合作,有的是直接到海外辦刊。③ 《中國新聞周刊》、《讀者》、《中國國家地理》、《浙江大學學報》,以及外文局所屬的幾本外宣期刊等都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只是,與國際一流的品牌期刊相比,這些期刊的國際化程度仍然較低。
與規模化密不可分的“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三股力量自始至終參與并推動著期刊的集團化進程,成為國內品牌期刊實現兩個轉型、做大做強的根本動力。這也是國際跨國出版傳媒集團近20年的成長歷程反復印證的經驗。
他山之石
在西方發達國家相對成熟的市場經濟體中,期刊出版市場是一個自由競爭、高度細分、相當成熟的市場。④市場化有兩層含義。首先,期刊資源的配置、期刊編輯的運作、期刊產品的營銷完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其次,期刊業與市場經濟融為一體,在策劃、制作、營銷、合同、會計、統計、審計、法制、管理等諸多方面,建立了完整的健全的市場游戲規則,由市場決定效益,決定編輯的內容和出版時機。
市場經濟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源自專業化。這里講的專業化主要指出版傳媒業自身的專業化分工。按照一般經濟規律,在相對狹小的市場環境中,企業業務往往傾向于多元;當處于相對大的市場中,必定趨向專業化。過去近20年的歷史表明,越是跨國公司,其核心競爭力越是向更加集中的專業方向壯大。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已經成為全球性企業的出版傳媒集團開始改變多元化經營,越來越趨于專業化。多年前,國際教育和專業出版集團的并購浪潮已經在出版領域揭示出這一產業規律。最近,大眾出版品牌企鵝出版集團和蘭登書屋的合并再次印證這一世界出版業發展的主流趨勢。⑤
在經濟學中,國際化是企業有意識地追逐國際市場的行為體現。它既包括產品國際流動,也包括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自上世紀80年代,歐美傳統區域市場漸趨飽和,出版傳媒集團便開始通過兼并演變為跨國集團,以拓展更為廣闊的全球市場。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國際出版產業間發生的幾輪整合和兼并,主要是出于這樣一種目的。例如貝塔斯曼和培生集團的兼并行為,就是通過國際化把自己變為一個全球性傳媒集團。⑥
經濟全球化使得現代社會各個領域的成功都可以歸結為“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實現的過程。大凡成功的企業都離不開“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我國期刊集團化改革也正是在借助“三化”實現轉型過程。這一經驗除了被知名國際傳媒集團的成功證明外,也被一般的國際集團(跨國公司)反復驗證。
探索外宣期刊轉型之路
借助集團化建設,國內品牌期刊通過三化帶動模式與業態轉型逐漸發展壯大起來。這為外宣期刊做大做強提供了借鑒。外宣期刊如想發展起來,實現規模化經營并推動兩個轉型勢在必行。因此,在研究轉型過程和特點之后弄清轉型的動力何來異常重要。這對外宣轉型具有現實意義。當前,外宣因所面臨的國際政治環境、國際傳播環境、國家文化軟實力等因素制約,機遇與挑戰并存。外宣期刊作為在國家外宣大局中承擔重要使命的“國家隊”,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是應有之義,也是自身做大做強的需要。因此,借助集團化建設推進規模化運營,依靠“三化”內生動力進行轉型發展應是外宣期刊做大做強的一條途徑。
當然,外宣期刊的轉身之路既需要尊重業界轉型規律,借助“三化”實施完成,還需根據外宣領域自身的特點,在“三化”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不斷破解制約自身轉型的許多難題。如果能進行脫胎換骨的轉型突破,外宣也許不難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第一,傳統的政府機關思維向市場化的思維模式轉型。
外宣期刊無論是模式轉型還是出版形態轉型,都離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經營、品牌經營等相距甚遠,必須借助“三化”重新進行系統思考和改造。觀念改變是一切改變的基礎。外宣轉型首先應是思維模式轉型。外宣期刊多屬于設置在國家部委架構上的參照公務員體系的事業單位。多年來,依靠傳統行政權力管理的模式已使外宣人的思維定式固化,很難與市場化和企業化的運營模式相適應。此外,從傳播業態規律上講,觀念的提升是參與國際話語權競爭的關鍵。要在對外傳播中達到好的宣傳效果,就必須尊重新聞傳播和文化出版規律,轉變傳播理念,堅持國際化視野和專業化至上的原則。⑦ 因此,要用市場化的思維方式和專業化的組織理念、國際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對現有的行政管理系統進行徹底改造,改變固化的、狹隘的行政主導市場的意識,真正樹立讀者意識、受眾導向和市場意識。切實推進期刊企業化改革,建立面向市場的體制和機制,向市場要發展,向市場要活力。
第二,由計劃向市場的體制機制及管理模式轉型。
按照市場配置資源的原則,應該是市場需要什么就辦什么期刊,市場需要到哪里辦就到哪里辦。根據專業化要求,現代文化傳媒首先要按現代出版傳媒和出版產業自有規律辦事,媒體管媒體,媒體辦媒體。然而,我國外宣期刊的布局和分工是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目前的出版機構大多是行政促成的,模式比較單一,運行機制缺乏活力。
外宣期刊的模式轉型首先是管理體制的改革。由于外宣期刊的轉企改制落后于我國出版業的改革步伐,面向市場化、專業化的體制和機制改革顯得更為迫切。一是要借助“市場化”將以往傳統僵化的政府管理模式向市場為導向的體制機制轉型。二是利用專業化從靠行政命令運轉的國家“政府出版機構”向外向型、國際化的文化及傳播“商戰機器”轉型。外宣領域的市場化可以分幾步走:首先,改革現行辦刊體制,轉變辦刊觀念,先從圍繞市場入手,逐漸適應市場到完全依靠市場來辦刊;二是,需要將介于政府部門與國企之間性質的事業體系進行市場化和專業化改造,使之具備完全適應全球競爭的市場化、專業化的市場主體地位;三是,依托國家支持的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等形式的市場行為,通過參加國際展覽,承辦、主辦各種國際活動形成常規機制,將外宣與市場緊密結合起來,最終通過國際間的合作交流機制與全球客戶建立一種事實上的“市場紐帶”。
第三,隊伍的專業化、市場化轉型。
一個戰略規劃從設計到實施,成功與否取決于一支能否適應市場并取勝的專業化團隊,特別是領導決策團隊。立足于市場化、國際化的團隊建設和全球化的人才戰略是轉型的基礎。外宣隊伍轉型首先要從身份上實現轉變,外宣國家隊作為“政府的人”如何轉型為“市場的人”;其次是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團隊的組織管理結構和系統思考方式必須轉型。此外還涉及到團隊的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能力的轉型等。國際傳播能力體現在能否構建外向型國際化的信息采集網絡和全球性覆蓋的傳播渠道的基礎上。只有建立市場化的用人機制,匯聚海內外優秀人才,才能打造一支掌握全球化傳播規律的專業化團隊。只有將專業化的人才戰略與市場化的傳播機制嫁接,才能承擔起整合全球新聞源,構建國際傳播體系的重任。
第四,單一出版向多媒體立體傳播轉型。
當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在重構信息傳播路徑,并重建媒體生態。特別是數字化催生全球傳播形式多樣化,人們接受信息的習慣被徹底改變。數字化出版和新媒體平臺的普及,使傳統落后的期刊傳播形態難以適應輿論的變化和受眾的偏好。據業界分析,數字出版已成為中國出版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方向,是中國出版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代表著中國出版業發展的未來。⑧
外宣出版業態轉型來自三方面的壓力:一是傳播的內容和產品不夠豐富,無法滿足國際社會對中國信息的極大需求;二是傳播的手段和形式單一,難以體現針對性和有效性;三是數字化、多媒體出版權重小,多數期刊出版形態仍主要是紙質版,數字化程度、技術含量低。
外宣業態轉型方向是數字化和多媒體化。轉型必須實現兩個效果:一是通過以最新信息技術融合傳統媒介,打造多媒體立體傳播,通過提升內容和形式的吸引力提高外宣針對性。二是探索構建市場化、專業化、數字化、多樣化的立體傳播體系,通過設計外宣產品線豐富產品組合,提高附加值,延伸市場產業鏈。以多樣的傳播形態提供豐富的產品來提高外宣的有效性,最大化地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
第五,國內業務向海外業務轉型,國際合作向跨國戰略聯盟轉型。
國際出版集團的經驗證明,只有完全掌握并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面向兩個市場的企業才是真正稱得上國際化的企業。一個企業需從管理體制、流程、供應鏈、生產、研發、人力資源等方方面面都實現國際化,形成相互配套、相互適應、彼此支撐的國際化體系,才能最終實現市場的全面國際化。
國際化是期刊實現規模化發展的動力,也是外宣期刊的使命所在。全球影響力關鍵在海外。外宣期刊通過多年實施海外戰略,國際化已有一定的基礎。外文局所屬刊社現在歐美、日本、拉美、中東、俄羅斯等都設立了分支機構,有些期刊的生產和發行已拓展到海外,但是出版結構及經營模式國際化程度仍然不高。借助國際化力量,建立國際化外宣體系是外宣領域轉型的方向。外宣國際化至少有三個方向。第一,在現有海外網點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國家支持擴大走出去領域。將政府外宣與市場外宣相結合,調整產品結構,推動轉型升級,建設面向兩個市場,利用兩類資源的運營體制,從生產經營外宣產品到經營外宣品牌。第二,將國內業務向海外業務轉型,探索建立包括生產、運營、人力資源管理等流程的國際化體系。第三,與海外華文媒體和國際主流媒體進行戰略合作,搭建長期戰略聯盟,形成牢固的“利益互換”、“渠道捆綁”機制。通過對內升級產品結構,豐富產品內容,對外拓展延伸傳播網絡,建設傳播體系,穩步推進國際化,逐步分割世界傳播版圖,最終有效影響國際輿論。
「注釋
①王國慶:《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獲獎期刊綜述》第8頁,中國論文下載中心http://檢索2012-07-07 11:26:00 。
②《出版傳媒企業上市優劣勢分析》,《政策研究與產業動態》2012年11月26日,第17期(總第22期)第8頁。
③王國慶:《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獲獎期刊綜述》第10頁,中國論文下載中心http://檢索2012-07-07 11:26:00 。
④李杏林、丁麗:《國內外期刊特點分析與我國期刊發展趨勢研究》,《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⑤馮威:《陳昕:專業化是全球書業大趨勢》,《出版人》2012年12期,第36頁。
⑥馮威:《陳昕:專業化是全球書業大趨勢》,《出版人》2012年12期,第35頁。
篇9
關鍵詞:英語;餐飲;應用
1.引言
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到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越來越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在用一種語言即英語相互交流和傳播思想。不管你是否喜歡英語,如果你要想融入全球化趨勢和信息化浪潮,并開展有效的國際傳播,或成為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政治家、商人和科學家,那么你必須或至少學會能夠用英語進行國際傳播。Financial Times中有句話說:“英語語言的這種強勢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雪球,幾乎無法阻擋”。
2.英語的國際化
2.1英語在國際傳播的表現方式
首先,國際傳播中英語強勢表現為使用英語的人口數量上。目前,全世界有近3.8億人口把英語作為母語,約2.5億人口把英語用作第二語言。而學習英語的人數則更多。英國文化委員會估計,全球正在學習英語的人口大約為10億,另有15-20億人口每天使用接觸英語。到2050年,全球一半人口會較熟練使用英語。
其實,國際傳播中的英語強勢不但體現在使用的人口數量上,更多體現在英語的應用范圍之中。冷戰結束后,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來,英語在全世界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包括政治、經濟、貿易、文化、外交、旅游、通訊、自然科
學和人文科學的學術研究等。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有60多個國家把英語作為官方性的語言。85%的國際組織把英語列為通用語言(聯合國、歐盟等)。世界上75%的郵件是用英語寫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聯網信息都是用英語出版和的。英語強勢在科學研究領域的交流中尤為明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德語曾替代英語成為科學研究的主要語言。但是隨著二戰后(尤其是冷戰后20年中)美國在世界上超級霸主地位的確立,英語的強勢已勢不可擋。據科學引用指數(SCI)的創始者尤金?加菲爾德(Eugene Garfield)教授對1997年全世界幾千份主要科學期刊調查發現,1997年全球共發表925,000份科學論文,其中95%是用英語撰寫,而且這些論文中只有一半是由來自英語國家的作者撰寫的,也即有一半的論文是非英語國家的作者用英語撰寫的。英語的強勢可見一斑。
2.2英語在中國的使用
國際傳播中的英語強勢在我國也較為明顯,尤其是在過去20年中更是如此。我國英語媒體的大量出現便是例證。到目前為止,我國以傳播新聞為主的英語媒體舉不勝舉。這對于一個以中文為官方語言的國家而言,已足以顯示我國在對外傳播事業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英語語言的重要性。上述的統計中還未包括全國各地以英語學習為主的英語報紙。
我國英語熱的出現與國家的開放政策有密切關聯,這一點在我國入世后更是如此。現在,我國不但要求高初中以上所有學生必修英語,從2001年起,還要求在有條件的城市中普及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英語也是我國每年高考和研究生考試的必考科目,還是提拔干部和晉升技術職稱的必要條件之一。
3.西餐在中國的發展
3.1中國餐飲的發展現狀
在中國飲食發展史上,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可被稱作叫“兩洋”飲食文明傳人時期。這七、八十年間,帝國主義列強的“炮艦”政策打破了大清帝國閉關自守的局面。包括被稱之為“西餐”在內的西洋飲食文明,以前所未有的規模也隨之傳入古老的中國。
自改革開放后,世界上多種新型餐飲業形態及形式在中國餐飲市場迅速發展,逐漸改變了中國餐飲市場的格局。如發端于八十年代末期的麥當勞等洋快餐業及九十年代產生的休閑餐飲、主題餐飲等業態,份額不斷擴大,特別是在沿海經濟發達的中心城市的餐飲市場呈現國際化的趨勢,餐飲市場細化不斷深化,中餐、西餐、中西合璧餐,正餐、快餐,火鍋、休閑餐飲、主題餐飲等行業快速發展。
3.2西餐
西餐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世界三大菜系是指以中國烹飪為首的東方菜系,以法國烹飪為首的西方菜系,以土耳其烹飪為首的中東菜系。可見,西餐在世界烹飪中是處于核心和主導地位,是世界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烹飪藝術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西餐這種行業一旦出現,即顯示出多種多樣特色,從高檔到中檔到抵擋,西餐中便餐、茶餐的同時出現,多種業態在西餐企業中發展,每種業態都有相當一部分的消費群在追捧,使西餐的消費出現了多層次、多品種的局面,表現出十分活躍的生命力。西餐的棗核形的消費是指價格低的西餐不太多,特別是昂貴的也不多,都集中在中間的層面,高低差距不大。這個消費特點說明消費群體相對集中和穩定,西餐業定位在對西餐有追求的消費群體上,這種準確的定位給經營者帶來了高效益,帶來了穩定的客源,也給其管理帶來了方便。
3.3西餐在中國的發展
3.3.1西餐在中國的初步發展
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時,張騫出使西域各國,就帶回了一些西方的食品物產如芹菜、菠菜、胡蘿卜等。元朝時,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到中國游歷,也將歐洲的一些菜肴制作方法傳到中國。
以后,由于世界列強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帝國主義勢力蜂
擁而入,大量西方人來到中國,各國的公使館、教堂、商會等外國人生活的地方,
基本上都有外國廚師烹制西餐菜肴,進餐方式也采用傳統的西餐方式。外國人還雇傭一些當地的中國人為他們服務。此時的西餐還是只限于在他們的家庭中自制或者是招待朋友。隨著進入中國的外國人增多和一些外國商人的增加,西餐也逐漸從外國人的家庭走向市場,在外國人較集中的城市,開始出現了經營西餐廳的餐館。
3.3.2西餐在中國的廣泛發展
從全國解放到60年代末期,西餐在中國的發展有一定的傾向性。解放初期,我國與東歐和當時的蘇聯關系密切,俄式西餐在我國有一定的發展。60年代以后,西歐的發展處于停滯狀態。1971年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以后,特別是近20年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日益擴大,旅游業的作用也被人們重新認識,一批高檔涉外飯店相繼投入使用,西餐在我國的發展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為迅速。隨著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用西餐作為改換飲食口味的作法已被一些人們所接受,因而西餐也受到了國內各層次消費者的喜愛。
4. 總結
中餐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在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影響力越老越大。英語對于中餐在世界范圍的推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把中餐和英語的應用結合起來才能實現中餐真正的強大和復興。
參考文獻:
[1]王殿胤.語言學習是一種技能.鞍山:鞍山師范學院學報,1980.
[2]胡斐佩.我們建議推廣美國音.北京:外國語學院學報,1980.
[3]陳東梅.英語詞匯與文化.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01.
篇10
關鍵詞:活力一體化;雙語播音;人才培養模式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303-02
一、雙語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模式的現實問題
自中國-東盟博覽會以南寧為永久舉辦地以來,如何“向東盟和世界傳播中國、傳播廣西”就成為廣西傳媒和涉及對外交往的各類企事業單位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在廣西乃至全國,雙語宣傳交際人才的缺乏,已成為突出的問題。除中央級媒體之外,就各地方媒體來說,通曉兩種或多種語言、掌握傳播藝術、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特別是對重大國際問題、重大國內問題的國際背景具有洞察力,能在不同的話語體系間進行熟練轉換的雙語播音主持人才屈指可數。這種供求差距狀況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而言,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廣西外國語學院作為廣西民辦高校唯一一所高水平外語類本科院校,一直致力于東盟國家文化交流專業人才的培養。我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培養人才方向定位上一向強調立足廣西,審時度勢,別開蹊徑,幾年來經過建構模塊化教學、拓寬就業途徑、完善“活力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等一系列教學改革的嘗試與突破并取得初步經驗。那么,如何從地緣政治文化出發,進一步順應和服務國際對話日益頻繁,媒體一線亟需一批高質量的雙語播音主持人才來塑造國家形象,從而更好地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的大勢?這就促使我們思考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如何在已有的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與創新雙語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模式的問題。
二、雙語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的意義
1、以“服務社會、順應需求”為導向,實現人才培養的直接功能和社會效益
將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與發展變化的人才市場形成有效對接,以中國與東盟交流專業人才培養為總體核心目標,根據各級各類廣播電臺、電視臺、其他傳媒機構及各企事業單位對從事播音與主持、形象代言與宣傳、對外聯絡與接待、活動策劃與組織、部門協調與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實效性的人才目標設計與培養,為國際社會和地方多層面多行業提供專業綜合能力突出、社會適應能力廣泛的雙語播音主持和雙語交際應用人才。
2、豐富專業內涵、突出應用能力,探究雙語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模式與機制的創新途徑
“雙語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旨在打破常規的單一專業的教學模式,探究播音主持與英語、泰語、柬埔寨語、越語等不同專業精簡可行、有效融合的教學機制和課程體系建構,通過“以趣導學、揚長活化”的教學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體性和教師教學主導性,打破課程內外、專業內外、校園內外的習常界限,采用3+1或2+2或四年雙語不斷線等多種方式,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專業技能訓練、社會實踐的各環節形成呼應融通的有機整體,從而探索民辦高校雙語人才培養教學改革的有效路徑。
三、雙語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法探究
1、課程體系改革內容與創新
(1)充分利用民辦高校靈活的教學管理機制,根據學生英語及東盟各語種的基礎和興趣,以3+1、或2+2以及四年外語不斷線的模式,制定相應的課程體系。以語音基礎課程、語音理論課程、基礎語音必修課程為主,強化日常實用性的口語訓練,使雙語轉換和日常交流相對順暢。基礎課程如《英語日常生活用語》、《泰語日常生活用語》、《越語日常生活用語》等,在此基礎上向深度廣度推進。(2)以多方向多選擇的專業模板開展教學,如中英傳統播音主持、中英綜藝主持、中英傳媒策劃(中越、中泰、中柬,以此類推)等,根據不同模塊,設置語種特色模塊核心課程、語種特色模塊專業實踐課程。語種特色模塊課程力求做到:精簡基礎課,突出語種核心課,強化語種實用課,拓展語種特色人文知識。(3)打造專業實訓實踐平臺與環境,使課堂教學與實訓實踐形成有機整體,完成跨文化跨語言的雙語播音主持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2、教學模式改革內容與創新
(1)利用我校具備多語種專業教師的有利條件,實行播音專業教師與語種專業教師和校外傳媒機構及其相關行業骨干聯合教學的“多師制”,活化師資建設機制。(2)打破學院、專業、班級等傳統學生團隊結構,以語種特色班取代傳統班級建制開展教學,活化專業班級建制;(3)教學內容與情景模擬、日常生活、社會活動緊密結合,打造學以致用的環境與平臺,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活化教學內容機制;(4)打造學習成果與綜合能力展示平臺。通過舉辦雙語朗誦會、雙語主持人大賽、雙語演講辯論、雙語視頻觀摩、雙語情景模擬、雙語戲劇小品展演等活動,以及以校企合作、校館(文化館)合作、校地(地方相關機構)等實踐模式,展現學生聽、說、讀、寫、譯的綜合應用能力,活化實訓實踐機制。
3、教材與考核形式改革與創新。
(1)以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核心教材為基礎,針對性的自主編寫語種特色專業輔助教材與實訓手冊,使專業規范教材、特色輔助教材以及實訓手冊融會貫通,形成完備的雙語播音主持特色語種教學實用教材。(2)多形式的綜合全面的考核方式①嚴格常規作業與技能練習要求,解決學生輕視平時學習、突擊復習考試的被動學習的不良風氣。②制定綜合應用能力集成文本的考核標準,解決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無形化”與空洞化的問題。如,音頻、視頻編輯與制作,情景模擬設計,聽、說、讀、寫、譯技能分項與綜合專業考核,主持身份轉換能力展示(陳述者、采訪者、談判者、評論者、現場即興表達、對話、獨白等),畢業論文和作品設計等。③寬形式嚴考核、分階段強激勵的綜合評價體系,解決教師以偏概全、機械刻板評價學生、“以師為本”的傳統習性。允許學生自主選擇綜合能力考核的形式,力求不同考核形式評分權重的合理,統合平時、段考、期考、綜合測試、畢業論文、實習實踐等不同階段和形式的考核結果,以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與和探索創新的潛力。
參考文獻:
[1] 儀 雪.SCLT教學模式在雙語播音主持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J].中國報業,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