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陽節的詩句范文

時間:2023-04-08 11:44: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九月九日重陽節的詩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九月九日重陽節的詩句

篇1

重陽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當時在中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農民舉行祭祀大帝先祖的活動,以謝天地祖先之恩德。及至漢代在重陽節這天,祈求長壽、歡慶豐收、宴請賓客已形成節日雛形。到三國時期,九九重陽節便正式定型為民俗節日,每當節日來臨,人們便開展登高、賞菊、佩戴茱萸、放紙鷂等活動和游戲。

登高是重陽節重要活動之一,故又稱“登高節”,即在這一天,登臨高山高塔,極目遠眺,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開闊胸懷,振奮精神;尤其是老年朋友,根據自己體質狀況,選好登高地點登高望,對健康養生大有裨益。

重陽節的另一習俗即賞菊和飲酒。又名菊華、秋菊、九華,因其花開于晚秋并具有濃郁的香氣,故又有“晚艷”、“冷香”的雅稱。它不畏嚴寒,深秋怒放,歷史上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睞,把它視為高風亮節、高雅傲霜的象征。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就著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初唐詩人王績見到吐艷,意識到重陽節的來臨,遂詠出“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的詩句。賞菊已成為重陽節節俗的組成部分。

除供觀賞外,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分為白菊、黃菊、滁菊、貢菊、杭菊等多個品種,具有疏風清熱、明目解毒的功效。以為主要原料配制的酒為重陽節的主要飲品。菊酒與九九諧音,相傳重陽節喝酒能延年益壽,活得長“久”,故詩人郭元振有“辟惡茱萸裹,延年酒”的詩句,田園詩人陶淵明也提到“酒能祛百慮,菊能制頹令”。現代科學研究分析,含有菊苷、水蘇堿、氨基酸、黃酮類、龍腦、菊油環酮和維生素B1等成分,常飲酒能起到活血行氣、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酒的釀制,《西京雜記》載:“菊華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然,就飲焉,故謂之菊華酒。”現代釀制酒,無須歷經一年的時間,家庭自制十分簡便,取白50克,低度糧食白酒500毫升,先將洗凈晾干,裝入干凈的紗布袋內,扎緊袋口與白酒一起置于大口容器中,密閉浸泡7天即可飲用。早晚各服1次,每次飲15~20毫升,有清肝明目、疏風解毒的功效。重陽節飲酒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在山東有民謠曰:“九月九,九重陽,做酒滿缸香。”

重陽節還有插茱萸、佩帶茱萸香囊袋的習俗。唐朝著名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見,在唐朝重陽節登高、插茱萸的習俗就已十分流行。茱萸為秋季成熟的椒科植物,古代人們習慣在重陽節這天“折茱萸以插頭”,傳說可以辟惡氣,抵御初寒,故給茱萸冠以“辟邪翁”的雅號。九月九重陽,正是疾病容易流行的季節,在重陽節用中草藥辟瘟驅毒,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淮南萬畢術》中載:“井上宜種茱萸,葉落井中,人飲其水,無瘟疫,懸其子于屋,辟鬼魅。”另外,《五行志》中還說:“舍東種白楊、茱萸,增年除害。”這些都說明茱萸有驅疫防病的作用。

篇2

因在九月開放,有“九月菊”之稱。《呂氏春秋》講季秋的特征是菊有黃花,東漢《四民月令》說九月采菊,成了九月的標志,也成了重陽的象征。王維《奉和圣制重陽節宰臣及群臣上壽》有“無窮節”之句,可知重陽節又稱為節。之于重陽如此重要,難怪坡針對嶺南氣候不齊的情形,提出“開時即重陽”(《歲時廣記》卷三四引《提要錄》),不須以日月為斷。的確是無菊不成節了。

前引曹丕與鐘繇書說可輔體延年,有助彭祖之術。彭祖是傳說活了800歲的人物,延年有術。成為延年之術,這是想長生不老、求神成仙思想的反映,對的這種認識實際是漢代的產物。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記載:南陽酈(zhí)縣有甘谷,谷中水甘美。據說其山上有很多菊水從山上流下,得其滋液。谷中三十余家不再打井,飲用此水,上壽能活百二三十歲,中壽活百余歲,活七八十者被認為是夭折。正因為人們相信菊能延壽,所以又稱其為“延壽客”。

在重陽節最重要的功能是飲酒之用。《西京雜記》不僅說重陽要飲菊酒,令長壽,還談到制菊酒方法:“舒時,并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故謂之酒。”這一記載反映了南朝人的觀念。蕭梁時代的文獻多處提到菊酒,證明其時此俗之普遍。

簪菊也是重陽節俗。唐末《輦下歲時記》說:“九日,宮掖間爭插,民俗尤盛。”南宋杭州人重陽日“泛萸簪菊”(《武林舊事》卷三)。簪菊之俗傳至明清,如河南的《光山縣志》《固始縣志》都有“簪菊”的記載。

重陽節必不可少的還有賞菊。陶淵明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名揚千古,重陽賞菊更是其田園生活的重要內容。唐人詠菊之作,不勝枚舉。王勃《九日》詩:“九日重陽節,門門有。”寫盡唐人愛菊之盛。為何受人垂青呢?除了陶淵明詩體現的孤傲絕俗品格外,元稹《》詩說:“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冬季即將來臨,最后的輝煌引起人們無限的愛戀和惋惜。

重陽花糕

隋唐時代的重陽食品,據隋杜公瞻《荊楚歲時記》注中說,北方人食餌。唐代節日食料,九月九日為“麻葛糕”(《唐六典》卷四)。唐朝廷逢重陽節要設宴招待百官。“糕”與“高”諧音,寓意步步升高,是吉祥語。唐代還有了“五色糕”的名稱,盧《盧公家范》說重陽日要上五色糕(《天中記》卷五)。

篇3

唐?柳中庸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這是一首借箏聲傳達心聲,抒發感時傷別之情的詩作。

首句“抽弦促柱聽秦箏”,“抽弦促柱”點出彈箏的特殊動作。彈奏時,以手指或鹿骨爪撥弄箏弦:緩撥叫“抽弦”,急撥叫“促柱”。那忽急忽緩、時高時低的音樂聲,就從這“抽弦促柱”變化巧妙的手指尖端飛出來,傳入詩人之耳。詩人凝神地聽著,聽之于耳,會之于心。

詩人聽箏最突出的感受是什么?――“無限秦人悲怨聲”。詩人由秦箏聯想到秦人之聲。據《秦州記》:“隴山東西百八十里,登山巔東望,秦川四五百里,極目泯然。山東人行役升此而顧瞻者,莫不悲思。”

這就是詩人所說的“秦人悲怨聲”。詩人以此渲染他由聽箏而引起的感時傷別、無限悲怨之情。

“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箏聲像柳條拂著春風,絮絮話別;又像杜鵑鳥繞著落花,啁啁啼血。詩人巧妙地把弦上發出的樂聲同大自然的景物融為一體,頓時使悲怨的樂聲,轉化為鮮活生動的形象。那柳條搖蕩、柳絮追逐、落英繽紛、杜鵑繞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現于我們的眼前;春風、柳枝、花、鳥,情懷畢露,更加渲染出一片傷春惜別之情。

隨著“抽弦促柱”之聲的變化,又喚起詩人更加奇妙的聯想:“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上一聯寫大自然的景物,這一聯則寫人世的悲歡,更加真切感人。那低沉、幽咽的箏聲,好似誰家的白發老母枯坐燈前,為游子不歸而對影啜泣;又好似誰家的紅顏佇立樓頭,為丈夫遠出而望月長嘆。“獨”“空”兩字,尤使畫面顯得分外凄清,增加了盼子思夫、離愁別恨的分量。“愁燈影”“思月明”,含蓄蘊藉,耐人尋味:燈前別無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見何等孤獨,怎能不“愁”?樓頭沒有親人,只見明月高懸,可見何等空蕩,怎能不“思”?這一聯用暗喻,且用“誰家”“何處”的疑問句式,不僅顯得與上一聯對應有參差變化之美,而且更能激起讀者想象的翅膀,讓各人按自己的生活體驗,從畫面中去品嘗那箏聲所構成的美妙動人的音樂形象。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意思是說,箏聲本來就苦,更何況又摻入了我的重重離別之恨,豈不格外引起對遠方親人的懷念?“江南歧路洛陽城”,指南北遠離,兩地相思。詩人的族侄――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因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南陲海涯。這末兩句也許是有感而發吧!

這首描寫箏聲的詩,集中描寫箏弦上所發出的種種哀怨之聲。詩中重點寫“聲”,卻又不直接寫“聲”,而是著力刻畫各種必然發出“悲怨聲”的形象,喚起讀者的聯想,使人見其形似聞其聲,其格局和表現技巧,別具一格,別有情韻。

【文化常識】

詩歌與重陽節

“重陽”源出《易經》,該書稱九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陽相重,故名“重陽”,又稱“重九”。屈原《遠游》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宮兮”的詩句,這表明重陽節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而到唐、宋,重陽節插茱萸、登高、賞菊、飲酒、吃重陽糕等習俗已經很盛行,這也是詩人們在詠重陽詩作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重陽登高避災的風俗,出自南朝梁人吳均所著的《續齊諧記》。李白在《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詩中有:“九日天氣晴,登高無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漢分。”杜甫有《九日》詩云:“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白居易也有《九日寄微之》詩:“去秋共數登高會,又被今年減一場。”邊塞詩人岑參在行軍途中,適逢重陽節,詩人仍想到要去登高,懷念那故園的:“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另外古代還在重陽節后一日舉行宴賞,號稱“小重陽”。李白有《九月十日即事》詩云:“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意思是說,昨天初九登高已結束,今天是小重陽,又要舉杯宴飲。怎么這樣苦,連遭這兩個重陽的采摘。

插茱萸是古代民間重陽節的重要習俗。據《續齊諧記》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于此。”“登高”“插茱萸”在古人看來可以避邪消災,故九月九日一定為之。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就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重陽登高插茱萸的風俗畫:“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詩云:“明年會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孟浩然有詩:“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朱放的《九日與楊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會有故不得往因贈之》中的“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插茱萸”等,都是描述古代重陽插茱萸的習俗。 賞菊是重陽的節目之一。清秋氣爽,盛開,窗前籬下,片片金黃,時逢佳節,共賞秋菊,真是別有情味。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王勃的“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范成大“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等等,都道出了賞菊飲酒的情趣,語言雋永,詩意清新。白居易的《重陽席上賦白菊》更是別出心裁:“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流露出詩人看見白菊的無限歡欣,發出了作者人老志堅的心愿。

篇4

描寫除夕的詩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

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清明節——農歷三月初三。

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

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篇5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解讀;文化視角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1)12-0022-0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是一首深受人們喜愛的詩,產生于唐代,流傳至今,經歷了歲月的蹉跎,喜愛它的人卻是越來越多。不論男女,無論古今,只要是生活中經歷了離親別友、背井離鄉,人們都會在思念之中,輕輕地想起: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古往今來,表達思鄉之情的好詩佳作數不勝數,為什么這首詩能夠廣泛地得到大家的認同,深深地扎根在人們的心底?品讀本詩,我們是否應該再去尋找一個嶄新的角度,從而獲取更多的文學價值。

一、“佳節”之論

中國的節日有很多,在詩人王維生活的盛唐時期可能更多(因為有些節日已經消失在歲月的長河里了),如今能稱作“佳節”的,起碼還有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每逢佳節倍思親”是所有炎黃子孫的情結所系,可是,作者在題目中卻明明白白地以“九月九日”標示出佳節的指向,于是,有一個問題就產生了――作者為什么在重陽節才會更加思念家鄉與親人呢?

來看一看本詩的寫作背景,十七歲的作者才華橫溢,為了謀取功名,他背井離鄉,只身一人來到繁華的長安。一方面,繁華的對當時正熱中于仕進的年輕詩人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長安越是繁華,茫茫人海越是熱鬧,這個少年游子就越感到孤孑無親。在這樣的生活中,詩人肯定會無數次地想念家鄉和親人,任何節日都可能成為他深深想念的日子。“每逢佳節倍思親”是詩人最真實的內心寫照,這里的“佳節”應該是那些所有讓詩人悄然動情的節日,可是,作者的思鄉之情為什么在重陽節才格外凝重呢?那些比起重陽節更為悠久更加熱鬧更能凝聚骨肉親情的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為什么沒有讓他寫出流傳千古的佳句呢?而那個佩帶茱萸的節日卻為什么能夠激發起年幼詩人如此強烈的創作靈感?此處,這個重陽節的魅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在中國大地上燃放多年的爆竹、甜甜蜜蜜的元宵,包括那輪皎潔的明月

選在重陽節寫作,或者說在重陽節作者產生創作激情,也許并非偶然,我們是否應該拋開王維的思鄉之情,從他的情致愛好來考慮,考慮那個佩帶茱萸的重陽節。

二、關于茱萸

在客觀世界里,“茱萸”是一種什么樣的植物?在詩人的故鄉,在重陽節,“茱萸”又代表了什么?在詩人的內心世界,“茱萸”留下了什么印象?在那個秋高氣爽,登高望遠,美酒飄香的日子里,為什么詩人只對茱萸情有獨鐘?

通過查資料我們了解到,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常綠帶香的植物。黃花,果實橢圓形,紅色,味酸,可入藥,具備殺蟲消毒、逐寒祛風的功能。古俗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佩茱萸能祛邪辟惡。三國魏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與蘭。”《西京雜記》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華酒,令人長壽。”因此,人們又送給茱萸一個雅號――“辟邪翁”。唐代,人們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稱為茱萸囊,還有插在頭上的,除了避難消災,佩帶茱萸也表示一種懷戀之情。

我們是否就可以這樣理解,茱萸,在當時人們的眼里就是一種健康、吉祥的象征。而“九”這個數字,在古代中國人眼里包含著永久的意思。在九月九日,佩帶茱萸,表示人們對于健康、祥和生活的永遠的向往與追求。

可是,盛極一時的大唐長安,在重陽節日想必人們也會遍插茱萸,那詩人為什么還要對家鄉的茱萸進行深情的遙望呢?

三、走近王維

一個能詩善畫的人,一個多情善感的人;

一個平凡普通的人,一個特殊偉大的人。

王維能詩善畫,多情善感,具備了一個優秀詩人的才智與情感。在保留下來的四百多首詩中,最能展示他藝術才能的,是那些描寫自然景物的山水詩。《東坡志林》說:“味摩詰(王維)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在山水詩作方面卓越的藝術成就,使他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然而,這個在盛唐時期蠻聲詩壇的風云人物,同時也是一個平凡普通的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也經受悲歡離合,遠在異地他鄉,他同樣孤獨寂寞。每當夜深人靜,他也會思念家園,他有著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具有的基本的情感。但他同時還是個詩人,他又有著平常人所不具備的表達情感的特殊能力,他會寫詩,他能用28個字表達出心中的無限情: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中國文學史上,抒發思鄉之情的詩不下千千萬萬,但卻再沒有第二首詩能與本詩相比,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被人們吟誦了一歲歲、一年年,其藝術魅力亙古不變,歷久彌新。就王維個人而言,這七個字所飽含的深情與文學意義也已經超過了那四百多首詩的總和。

于是,我們再來仔細端祥王維,重新品味這詩中的味道,才發現王維的偉大之處。“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敏感地捕捉到了游子心中那一瞬間升騰的情感;“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抒發的時光易逝、故鄉難回的感慨;“何當共剪西窗燭,共話巴山夜雨時”也只以來日的歡聚襯托今天的孤獨……如此這些,都是從個別角度來表述思鄉之情。只有王維,也只有王維,那個既能概括雄奇壯闊景物,又能細致入微刻畫自然事物,既具有向往開明政治的熱情,又享有隱居生活的閑情逸致的人,才能夠把個人的思鄉情感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整合在一起,從節日――這個最具有特殊意義的典型的文化現象人手,揭示出人性的共同特征――每逢佳節倍思親!

無論大江南北,無論春夏秋冬,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都會有自己的節日。節日是什么,節日是歷史文化的延續,是精神文明的傳承,是民族特點的濃縮,是個人情感的歸依。那個在作者心目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重陽節,最能讓作者品味出詩情畫意的重陽節,早已在作者心中滋生出無限眷戀之情,無論何時何地,久久揮之不去。“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在重陽佳節,在自己的家鄉,那些茱萸不只插在了兄弟們的身上,也深深地插在了作者的心中,那種健康、吉祥、而又團聚的生活是作者永生永世都難以忘卻的(當然,這也是每一個中國人都向往的;當然,這也是任何一個健康人都向往的)。所以,即使長安城內人人插茱萸,遍地是茱萸,也難以替代家鄉的茱萸家鄉的人,因為,作者愛的不只是那種開黃花結紅果的綠色植物,想的不只是家鄉的某一個兄弟,而是在九月九日那么一個秋高氣爽的好日子里與親人一起祈求幸福。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王維在本詩中表達的不僅僅是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還包括一種對于健康、吉祥、團圓生活的思念與渴望。

王維抒發的是個人情感,但當這種情感與傳統節日糾結在一起的時候,就會使每一個閱讀者在心理上產生強烈的思想震憾與情感共鳴,喚起他們對于自己的節日、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本土文化的思念之情。

篇6

防燥潤肺 養陰斂神

燥,是秋令的主氣。由于這種干燥的氣候,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濕潤,人體的津液也容易缺乏,因此可使人感到咽喉干癢、鼻腔干燥、皮膚干澀等不適。肺與皮毛相連,而且非常嬌嫩,不耐干燥,若有外邪侵犯,肺臟的清潤、宣發、肅降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而出現咳嗽,甚至痰中帶血。古人把肺比喻成懸掛著的金鐘,若有秋燥犯肺,就會使肺的金鐘鳴響而出現咳嗽。這個比喻也可以使我們牢記秋季養肺的重要性。為了防燥,就要補充水分,保護人體的津液。室內過于干燥時,可以適當灑水、拖地,保持一定的濕度,有條件的話,可以用加濕器來保證夜晚睡眠時室內達到一定的濕度。人體補充水分,可以通過多飲水,不要等到口干舌燥再去飲水,要時時記得補充水分。還可以通過多吃如梨、蘋果、荸薺、甘蔗之類含汁液豐富的水果,來補充水分。秋涼后,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恢復,脾胃功能逐漸好起來,可以適當選用蓮子、山藥、扁豆、人參、銀耳、燕窩、瓊玉膏、二冬膏等補品。此外,中醫養生還相當重視內補,就是用口中的唾液來補充水分。唾液又稱為“玉液”,是人體寶貴的津液,晨起或空閑靜坐時用舌頭在口腔中攪動,待口中充滿唾液時,慢慢分三口吞下,同時用意念想唾液下輸至丹田,并隨氣血敷布全身。這種方法中醫叫做“赤龍攪海”。“赤龍”喻舌頭,可謂形象生動。此法簡單實用,長期堅持,相信您能收到滿意效果。

進入秋季,白晝變短,夜晚提前,晚間涼爽,可以早些就寢,消除夏季暑熱難寐遺留的疲倦。但仍要早起,即《黃帝內經》中說的“早臥早起,與雞俱興”。起身后可進行一些動作不大、強度較小的活動,一方面順應秋季“養收”的氣候趨勢,另一方面防汗出過度,防晨間涼風侵犯人體致病。秋季晝夜溫差較大,要注意適時增減衣服。人體從夏天過渡過來,不宜馬上添加厚衣服,要給機體一個適應的過程。晚間早睡,可以使意志安寧清靜,緩和秋天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不使意志外馳,保持肺氣宣降有度。夏季因高溫而縮短的工作時間,入秋后也要恢復正常了。秋天,衣著厚薄適宜,人的頭腦清醒,活動能力強,與春季一樣,也是工作和學習的大好時光。莫讓年華付流水,要把握好效率最高的春秋二季。

登高暢情 菊萸相伴

秋天雖然是豐收的季節。但許多人在秋天會對凄風愁雨、草木凋零觸景生情,回憶往昔,多愁善感,悲觀抑郁,這樣容易使人心緒波動不定,寢寐不安,嚴重者可影響正常的生活。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指導我們秋季養生要“使志安寧”,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其實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就有很好的方法。

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古人以奇數為陽,九為陽之極數,兩陽相重,故曰“重陽”,又名“重九”。相傳古人在這一天全家人做香囊盛茱萸,閉門鎖戶,老老少少一齊登山,飲酒,以避災難。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重陽節的生動寫照。詩中的“登高”、“插茱萸”,還有賞菊、飲酒等都是重陽節的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增添了節日的歡快氣氛,而且對于秋季的養生保健也有積極的作用。

重陽之時,秋高氣爽,登高望遠,絢麗風光盡收眼底,令人賞心悅目。對緩解悲觀情緒、放松心情是極有益處的。我國古代文人因此抒情的作品很多。比如詩仙李白的“九日天氣晴,登高無秋云”;邵大震的“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劉長卿的“九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人煙湖草里,山翠懸樓西”等,都是吟詠登高活動的名句。登高望遠,既鍛煉了腿腳,對形體健康有利;又開闊了眼界,對精神健康有益。有現代研究表明,登山有益于增強心肺功能,同時還起到減肥和預防冠心病的作用。這也可能是重陽節流傳至今的重要原因。現在把重陽節又定為老人節,組織老人們集體登山和秋季旅游,的確是很有意義的活動。需要說明的是,登山是一種強度較大的運動形式,也只能是鍛煉形式的一種,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健康狀況進行選擇。患有嚴重高血壓、心臟病的人,或者是手術后正在康復的人和體質較差的老年人等,都不是這一運動的理想對象,因此不能盲目追求。

篇7

關鍵詞:宋代;男子簪花;習俗

一、簪花之風的盛行

有宋一代,簪花已經成為上至君主下至平民男子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了,《宋史?輿服制》甚至為這種現象定義了一個名詞“簪戴”。“幞頭簪花”,即謂之“簪戴”,幞頭為男子首服,可見“簪戴”這個名詞是專為男子戴花這一現象而起的。

這場男子服飾審美潮流的變革首先是由統治者的倡導開始的。王鞏《聞見近錄》記“故事季春上池,賜生花,而自上至從臣,皆簪花而歸。紹圣二年,上元幸集禧觀,始出宮花賜從駕臣僚,各數十枝,時人榮之。”可見皇帝對于賜花給臣下簪戴是十分熱心的。

上有所好,下必從焉,男子簪花漸漸成為一種狂熱的風尚。盡管不乏清醒者,如司馬光在仁宗寶元初中進士科,因性不喜華靡,聞喜宴獨不戴花,也因同列一句“君賜不可違”而勉強簪上一枝。由倡導者是皇帝而引起的這場簪花運動,聲勢浩大的蔓延開來。據歐陽修所見,洛陽“春時,城中無貴賤者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王觀也說揚州不論富貴“皆喜戴花”,洛陽與揚州一北一南一西一東,而風俗無異,足見簪花風氣之盛。士大夫階層更是將其與自己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寫出了許多與之相關的詩詞,如邵雍“頭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黃庭堅“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發簪花不解愁”,朱敦儒“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等等。簪花這一行為,既詩化了這些文人士大夫的日常生活,又豐富了他們詩詞中的意象。

二、簪花源流探析

宋代男子簪花風尚并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文化淵源,概括來說,有以下三點:

首先是重陽節傳統的影響,晉周處《風土記》中寫“九月九日,律中無射而數九,俗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頭,言辟除惡氣而御初寒。”;葛洪《西京雜記》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華酒。令人長壽”;《荊楚歲時記》“佩茱萸,食餌,飲酒,云令人長壽。近代皆宴設于臺榭……今世人九曰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囊,蓋始于此”。自漢至宋未改,重陽節來源于費長房的典故,費為東漢人,源頭止于此。可能最先開始是婦女佩戴。到了唐代,從王維“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牧《九日登高》“須插滿頭歸”,殷堯藩《九日》“強把黃花插滿頭”……這些詩句中可以看出簪花的對象已經不再只限于女子了,男子亦可簪花。而重陽節,不只可以插茱萸,還可以插。從簪花的對象到簪花的種類都有了一定的變化。

其次是探花宴,《秦中歲時記》載“進士杏園初宴謂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游名園,若他人先折花,二使皆被罰”,唐懿宗時“宴進士于曲江,命折花一食盒,遣中官馳之宴所,宣口仍唬骸便令戴花飲酒。”簪花的場合已經不再僅限于某個特定的節日了,簪花這種行為也帶上了科舉文化的色彩,成為文人取得功名的象征。《宋史》中記“賜貢士宴,名曰‘聞喜宴’……押宴官以下俱興,就次,賜花有差。少頃,戴花畢,次引押宴官以下并釋褐貢士詣庭中望闕佇立,謝花再拜……樂止。”說明在宋代,這種象征意義得到了延續,且具有儀式感。

三是華勝,《釋名?釋首飾》中提到“華勝,華象草木華也;勝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則為勝。蔽發前為勝也。”古代“華”、“花”相通。因此,華勝也可以說是花勝,即一種花形首飾。《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七日……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發鬢,亦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表明至少在晉代,這種經剪彩而來的花形首飾已經很普遍的被人們所佩戴,并作為一種社交手段可以用來相互贈送。而佩戴的對象,從“登高賦詩”句來推斷,應該也包括了男子。佩戴華勝的風俗在后世也得到流傳,《東京夢華錄卷六?立春》提到“春日,宰執親王百官,皆賜金銀幡勝。入賀訖,戴歸私第”便是例證。

三、簪花背后的意蘊

簪花并不是單純娛人娛己的審美活動,從其倡導者是君主,便不難看出其中隱含的政治意味。蔡絳在《鐵圍山叢談》提到“國朝燕集,賜臣僚花有三品”,《宋史》“羅花以賜百官,欒枝,卿監以上有之;絹花以賜將校以下。”可知賜花并非一視同仁,而是用森嚴的等級制度來區別戴花者。若是能夠得到皇帝特賜的花朵,便可被視作君主對臣下的器重,如千葉牡丹所賜止親王宰臣,宋真宗特地賜給晁迥、錢惟演兩位學士,這種越級的賞賜引起了周圍人的艷羨。君主通過賜花給臣子,來表示天子的恩寵,以加強二者之間的感情聯系;臣子接受君主的賜花,以得知君主對自己的政治期待。很顯然,簪花在此處已經成為一個政治符號。

此外,簪花行為還被確立為一項嚴肅的禮儀規定,《宋史》記載“慶歷七年,御史言:‘凡御大宴并御筵,其所賜花,并須載歸私第,不得更令仆從持戴,違者糾舉’”,不按禮制簪花,還會受到處罰。并且,簪花行為被貫穿于各種禮儀流程中,如“中興,郊祀,明堂禮畢回鑾,臣僚即扈從并簪花,恭謝日亦如之”。簪花作為一個禮儀符號出現在圣節、賜宴、傳統節日、下赦犯人等重要場合,來體現禮制的莊嚴和肅穆,展示天家的威儀與仁慈。

綜上,簪花之風在宋代盛行根植于深厚的社會歷史文化積淀,也得益于宋代社會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

參考文獻:

[1]姚瀛艇.宋代文化史[M].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

[2] 虞云國.兩宋歷史文化叢稿[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篇8

農歷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游歡飲。九月重陽,天高云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快樂的重陽節九年級作文600字,歡迎閱讀!

快樂的重陽節九年級作文600字1“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句家喻戶曉的詩句出自詩佛王維之筆,寫于九九重陽,于是有了人們在九月九日登高的習俗。

那是一次特別的重陽節,我們一家聽聞明月山風景秀麗,想去領略一番。那天天氣可用“太陽當空照,汗水如雨下”來形容,可這沒有動搖我們爬明月山的興奮。沒等媽媽買完票,我就牽著爸爸的手向路口跑去。

來到山上,平整的水泥路,婷婷玉玉的翠竹,天空飛過的鳥兒,旁邊商鋪的吆喝,使上山的道路充滿生機。

可是,突然,前面的路越來越窄了起來,行人越來越多了起來,我不得不越來越放慢腳步。直到一個分岔路,人們才逐漸分開——左邊是纜車站,右邊是向山的繼續前行的路。我意猶未盡,所以選擇了右邊。

走了大概30分鐘,雖然人沒有剛才的多,可前面的人們越來越慢了,沒想到的是突然停了下來。這令我很煩躁,走得好好的,停下來干嘛呢?我想探個究竟,就憑著自己瘦小的身軀,微曲著身子在人群中蜿蜒地竄過去,直到盡頭,我大吃一驚!

一個右腿打著石膏,左手缺失了小臂的中年男子正用右手撐著拐杖,緩緩地移動左腳,向山上走去。他的衣服早已成透明狀,緊貼著古銅色的肌膚,背上肋骨也若隱若現,黑白的頭發絲上都結滿了汗珠,雙臉通紅,口里喘著大氣。轉過一個棧道,我看到了他的側臉,以及他眼中異于常人的眼神——堅定不移!仿佛有種精神佇立在他的心里,我心中的敬意油然彪升了起來。

我望向身后,所有人都佇立在原地,旁邊一位士兵大哥也肅然地注視著他……直到那位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人——殘疾登山者望向我們嘴角透露出憨憨的微笑說“上來吧”,人們才移動腳步。不久,人們的距離離他快1米遠了,于是人們又佇立在原地,凝望著他……

就這樣,兩小時后,我們到達了山頂,那位殘疾登山者撐著拐杖,也佇立著,對著山的那一邊,對著緩緩上行和他周圍的人們,深情地遙望,遙望,微笑,微笑……

山的那一邊,是綿延無盡的山巒。

快樂的重陽節九年級作文600字2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

重陽節,起源于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夠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重陽節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節俗活動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漢,劉歆《西京雜記》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陽,士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將重九與重三相對,并指出了登高驅邪免禍的用意。唐代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九登高,并不僅僅登臨飲宴、賦詩作文而已,它還有其他活動。這些活動綜合而成為“登高會”。登高會也叫“茱萸會”,因此也被稱為“茱萸節”。

快樂的重陽節九年級作文600字3重陽節是我國古代傳統節日,人們在重陽節當天佩茱萸,飲酒,登高望遠。“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是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是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亦是重陽。重陽節寓意為健康長久,中華民族向來又有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因此,重陽節又被定為老人節。

今年的老人節將要來臨,我們能為老人做些什么呢?我的思緒漸漸回到上年秋天······那天我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剛進庭院,就看到奶奶佇立在風中瘦小的身軀。她的衣襟隨秋風左右擺動,仿佛身子也要隨之傾倒似的。“奶奶!”我大聲喊道。奶奶轉過身,我忙走上前去,奶奶花白的頭發在風中更顯凌亂了,黝黑的臉龐仿佛又多了幾條深深的皺紋,高高的顴骨使臉顯得更消瘦了,我微微有些心疼。

跟隨奶奶進了屋,奶奶要洗手為我做飯,我心里一動,要幫奶奶洗手,她幾次推卻,我卻執意要洗。我打來溫水,將水潦向奶奶的手,并用手輕輕撫摸著。奶奶的手指彎曲,手背黒黑的,稍稍有些褶皺。再看手心,幾個暗的老繭一下子映入我眼簾,摸上去硬硬的,手指上還有好幾個小裂紋······這就是我奶奶的手啊,一雙歷經幾十年滄桑的手!過去的時間里,

奶奶受了多少苦累,而我為什么以前就沒有多關心體貼奶奶一些呢?鼻子已有些發酸,我匆匆給奶奶洗完手。奶奶似乎察覺到了什么,臉上寫滿笑意,緊握著我的手說:“沒事孫女,奶奶沒事,只要你好好學習,奶奶就很高興了!”淚眼朦朧中,我緊咬下唇,狠狠地點頭,會的奶奶,一定會的!

雖然說,冉冉時光留不住,老人們終究會老去,但只要我們每天都關心老人,哪怕只是一次洗手,一個鼓勵的話語,一次滿意的微笑,都能夠使老人們感動許久,使他們蒼老的心靈更歡欣,生活更多彩!夕陽無限好,哪怕近黃昏!

快樂的重陽節九年級作文600字4我的'腦海中,并沒有重陽節的概念。是今年國慶節在爸爸媽媽的口中聽到這個詞的。但具體什么是重陽節,我不清楚。我只知道爸爸媽媽帶著我去登山了。

10月5日,是我從江口回到辰溪的第二天,太陽公公老早就起來上班了。一上午,因為我的懶覺,大家沒能成行。只好等到下午才向熊首山進發。下午天氣熱的很,我走到山腳下就已經頭冒汗了,好在今天興致勃勃,第二次登山(第一次是上半年,到半山腰就死活賴著要下山了)我跟媽媽較上了勁,緊跟媽媽的腳步往山上走,爸爸背著重重的背包在后面保護著我。

一路上,我們一家三口一會兒回頭看看山腳下的風景,一會兒摘下路邊的小刺猬(我家的特有叫法,爸爸說用辰溪話的叫法是尼歐尼歐藥)往對方的身上扔,有說有笑又鬧,一點也不覺得乏味。爬山的過程中,我們還遇到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叔叔、阿姨、老爺爺、老奶奶。原來,在重陽爬上的不止我們一家三口,還有不少人呢。有的人健步前行,有的人在半山腰燒烤休閑,還有的人背著水壺到山上打山泉水。山坡上不時傳來歡快的笑聲。

好不容易爬到山頂,縣城的秀美風光讓我疲勞全消,我和媽媽又是叫又是跳,爸爸則是不停的換著角度拍照。在山頂,我看見了沅江、辰水宛如玉帶繞城,遠處風光盡收眼底,有種世間我獨高的感覺。

在山頂欣賞完風景,我們沒有過多的停留,沿著山頂轉播臺邊上的下山道路順路而下。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的途中,我覺得好累,爬山消耗了太多的體力,我走不動了。爸爸看到了我的勉強勁兒。說笑間就把我舉到他的肩膀上,雖說我覺得有些害怕,可是有爸爸的保護,我也就慢慢地舒心的瘋笑起來,騎大馬,我變成了家里最高的人。

到了山腳下,我休息的差不多了,又要自己走,而且一直走回了家。怎么樣,我堅強吧?

重陽登山,好有意思的活動,我喜歡。要是有其他小伙伴一起同行,那就更好玩了。

快樂的重陽節九年級作文600字5一年四季之中,我最喜歡飄香的秋季;一年的許多個節日之中,我認為重陽節是比兒童節和春節更讓我快樂的節日。那是因為,金秋的重陽節又是“老人節”、“長壽節”和“敬老節”,一年之中,只有這個節日,是獨獨屬于我外婆的!

在重陽節,人們賞、吃重陽糕、登高祈福,非常開心。然而對我來說,重陽節不光是快樂的,它更多的意義是感恩!

每到重陽節,我總是年年堅持去外婆家拜訪。今年我也不例外。今天,我就帶著水果、糕點,興沖沖地來到了外婆家。外婆一打開門,兩眼一亮就高興地把我抱了起來,說:“小外孫女又來看我了吧,真乖,外婆真高興。”我在外婆的耳邊輕輕說:“外婆,今天是重陽節,祝您節日快樂。”“好,好,謝謝你呀!”外婆的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了,好像年輕了不少。

吃完了晚飯,我決定把早已準備的計劃實施起來,那就是給外婆洗一次腳,讓外婆高興高興。于是,我打來一盆熱水,把外婆請到床前坐下。外婆疑惑地問我:“你要干什么?”“今天我幫您洗腳吧!”“喔。”外婆沒再說什么,于是,我幫外婆脫下鞋子,啊,一股異味直竄出來,我連忙捂住鼻子,唉,洗什么腳呀?

還是別洗啦!外婆見我猶豫了,笑著說:“怎么?要當逃兵了嗎?”“我,我……不是的,我正要給您洗呢!”于是我只得硬著頭皮給外婆脫掉襪子,啊!這腳怎么和我的完全不一樣呢?雙腳筋脈突兀,失去了彈性的皮膚已經變成了棕褐色,顯得那么蒼老,連腳指甲也變了形。我的心頓時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起涌上我的心頭。

撫摩著外婆那雙長滿繭的腳,我強忍著淚水,陷入了沉思:外婆,平時的您看起來是那么堅強、能干,可這雙腳完全顯出了您的蒼老、瘦弱。是您,為了這個家操勞了一生,直到現在您還整天地勞動,卻從不叫累,您是多么辛勞啊!外婆,您給了我無限的憐愛和呵護,就算我做錯了事,您也從來不責備我,總是以慈愛的心對待我,時常教育我要努力讀書,而我,卻還常常嫌您嘮叨,辜負了您的一片苦心。外婆,給您洗一次腳算得了什么呢,就算天天給您洗腳也是應該的……

篇9

[關鍵詞]古詩教學;揭題導入;意境感悟;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13-0043-01

古詩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由于小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等都不是很高,這造成他們在理解古詩時會感到困難。古詩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教師有義務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古詩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采用生活化的方式教學古詩,能讓學生喜歡古詩,有效地提高古詩教學的效率。

一、揭題導入生活化

古詩是詩人抒感的一種藝術手段。每首古詩都有它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一些古詩從題目中就能發現它要表達的情感。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從題目進行分析,然后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對古詩進行理解感悟。揭題導入生活化,不僅有助于完成接下來的教學任務,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使他們對古詩的理解更加深刻。

比如,在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古詩時,我先對這首詩的寫作背景進行分析,讓學生明白這首詩是詩人在重陽節孤身漂泊于長安時寫下的,表達作者的相思之情。接下來,我聯系生活實際對此進行分析。由于閱歷尚淺,學生對“相思”這個詞并沒有太大的感受。為了激活學生的內在情感,我說:“同學們,你們有沒有過一段時間特別地想家,思念自己的親人呢?”這時有個學生受到了啟發,他說道:“爸爸因為出差經常不在家,只有我和媽媽。那個時候特別想要一家人團聚,那種感覺應該就是思念吧。”這樣引發學生的思考,使他們和作者產生了情感共鳴,更能體會到作者的那種思念親人的情感,這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

揭題導入生活化,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情感,而且能輕松地引入正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意境感悟生活化

分析古詩的環節,教師在引導學生感悟作者情感時,也可以利用生活化的語言對古詩中的字、詞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感悟,逐步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

如,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我說道:“過節應該是開心的,可是作者為什么不開心呢?”學生回答說,作者不在家鄉,思念遠方的親人,所以感到很孤獨,就開心不起來。我繼續問:“作者思念親人的程度是怎樣的呢?能從詩中找出來嗎?”學生說,一個“倍”字體現出了作者的那種極度的思念之情。接下來,我又問:“哪里又能體現作者的孤獨呢?”有一個學生答道:“‘獨在異鄉為異客’中的‘獨’‘異鄉’ ‘異客’都說明了作者漂泊在外,十分孤獨的境況。”

為了使學生理解詩歌的意境,我開始聯系生活實際去引導學生。我說道:“同學們已經了解到過重陽節時,作者獨在異鄉時的感受,那你們有過過節時,‘倍思親’的經歷嗎?”有一個學生回答說:“有一年因為爸爸媽媽不在家,于是過年的時候我在親戚家過的。平時沒什么感受,但那一刻,我是真的思念自己的爸爸媽媽,真想和他們在一起。”接下來,我又對“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兩句詩進行了分析,讓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精妙之處。同時,聯系實際,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不能同爸爸媽媽過節,其實在同一r刻父母也是十分地思念自己的孩子。此時此刻,學生對詩人那種思鄉之情有了更深入的體會。

三、主題引領生活化

每首古詩都表現一個鮮明的主題。把握好詩歌的主題,等于對詩歌已經理解了一半。可實際上,學生對詩歌主題的把握能力并不強。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理解詩人抒發的情感,教師應聯系生活實際,創設一個生動、具體的生活情境,讓不容易理解的詩句變得具體生動,提高學生對古詩主題的把握能力。

《望廬山瀑布》是一首以描寫廬山瀑布為主題的詩。多數學生對“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沒有直觀的感受。為了讓學生對詩中描寫的畫面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我說道:“同學們,你們有人去過廬山嗎?看到過廬山瀑布嗎?”這時,有幾個學生迫不及待地舉起了手,為大家簡單地描繪了自己所見到的畫面。接下來,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廬山瀑布一些圖片和視頻,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認識。利用富有生活化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的情感就能得到激發,他們就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古詩所要表達的主題。

篇10

 

初一傳統重陽節登高敬老作文1 登高,吃重陽糕,大家都猜出來了吧?對,就是重陽節。重陽節這天是周六,不巧卻還要上課,于是我打算放學后好好為家人過一個愉快的重陽節。

放學了,我跟隨著潮流一般的人群涌出了校門。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盤算著要怎么讓親人過個愉快的重陽節,快到家了,我忽然看見了路邊賣的重陽糕,眉頭一緊,計上心來……

我悄悄地買了重陽糕,帶回家后,還是熱的,香噴噴的。我又飛快的做完作業,等爺爺回來時,幫他捶背。爺爺終于回來了,我把他拉坐到沙發上,給他捶背,他一時呆住了,但片刻間又恢復了,他對我說:“小東西,什么時候變得這么懂事?”我也很調皮的回答了一句:“不告訴你,嘻嘻。”“你不告訴我我就打你!”“就不告訴你。”我立馬從沙發上跳了起來,跳到地上。就這樣我和爺爺一直打打鬧鬧,玩到了吃飯。

吃飯時,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當”的一聲把重陽糕放在了餐桌上,爸爸媽媽吃了一驚,異口同聲的說道:“你買重陽糕干什么呀?”“啊?你們忘了今天是重陽節啊!重陽節啊!”我倒被父母嚇了一跳,失聲叫道。媽媽笑道:“不是我們忘了,我們都買了重陽糕給大家吃啊!”說著,媽媽爸爸和爺爺都從桌下提出了自己買的重陽糕,我很吃驚,但一會兒又笑了起來:“有四塊重陽糕,那么就每人一塊,開動了!”這個晚餐我們一家吃的很開心,我們還商量好晚上出去轉轉呢!

星光點點,月影婆娑,我們一家在橋上散步,我們有說有笑,開心極了,可是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的,總是令人懷念的,我真希望每天都這么愉快、這么圓滿、這么快樂……

這個重陽節我過得很快樂,當然,我的家人們也很快樂。

 

初一傳統重陽節登高敬老作文2 秋天到來時,又是重陽節。再過幾天就到重陽節了。可能還有同學不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吧?重陽節就是農歷初九,為什么會有九月初九呢?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久久重陽因與“久久”同音,九在數中最大,故有長久,長壽之意,故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其寓意就更深遠了。1889年起,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被國家定位敬老節,成為人們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盡孝表孝心,弘揚傳統美德的節日。

我們的學校也有活動。有打架子鼓、有跳街舞、跳拉丁舞、有廣場舞。第一個表演的廣場舞,表演開始啦,大媽們個個都上了舞臺,音樂一響起來,大媽們九翩翩起舞的跳起來,大媽們的舞是多么的魅力,讓臺下的同學們刮目相看,大家一起跺著腳,哼著歌為大媽們歡呼鼓掌。

第二個表演是一個很火的表演,拉丁舞《小蘋果》,音樂一放出來,同學們九大聲的唱起歌來,拉丁舞表演之后,我看到同學們的臉蛋紅的像小蘋果一樣,把臺下的爺爺奶奶笑的合不攏嘴。

第三個表演是我盼望已久的打架子鼓和街舞表演,我心里想要是這兩個配在一起演一定很酷,架子鼓表演的鼓聲讓我跺起來,街舞表演的動作讓我身體不由自主的搖擺起來。

最后一個環節是“送擁抱”活動,老師說:“請送擁抱的小朋友起立,去擁抱自己的爺爺奶奶。”同學們個個走到爺爺奶奶身邊說:“爺爺您辛苦了,”“奶奶等我長大了,我會帶您去個個地方玩,”還有的說:“爺爺奶奶我愛你們。”這些話讓我和周圍的同學們老師們好感動。

就這樣我們度過了一個快樂而又難忘的節日。重陽節一個讓長輩綻開笑臉的節日,一個讓我們孝敬父母的節日。我希望天下所有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能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初一傳統重陽節登高敬老作文3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也是老人們一年一度的節目,每一位老人臉上都笑開了花,可開心啦!

媽媽告訴我,她去四宜糕團店買重陽糕,還沒到四宜,遠遠的就見在那邊等著買重陽糕的人隊伍排得像條長龍,把長橋那邊堵得水泄不通,連警察都來維持秩序,看來記得這個重要節日的人還挺多的嘛!

好不容易捱到了爸爸媽媽下班,他們帶著我來到狼山外婆家。一進門,看到老爺、太太也在,原來外婆也把她的爸媽接過來一起過重陽節。媽媽連忙從包里拿出香噴噴的重陽糕送給老爺和太太說:”嘗嘗吧,味道還挺不錯!“太太推辭說:”不用啦!我們已經吃過啦!“

”啊!吃過啦?誰送給你的,別騙我啊!“媽媽半信半疑。太太笑著說:”是這樣的,我們居委會給80歲以上的老人挨家挨戶送來了重陽糕,還有油什么的一共有四樣慰問品。有的居委會是給老人們直接送的錢,有的居委會請老人們出去吃飯,還有的居委會索性帶著老人們游山玩水,現在的人真好啊!

“是啊!現在的政府和社會是越來越關心和重視老年人了,老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充實啦!”我感嘆道。

“開飯啦!”外公喊了一聲,大家便圍坐在一起,感覺溫馨極了!全家人吃著美味佳肴,當然也少不了糕點。大家都爭著給老爺、太太、外公、外婆夾菜,互相談論著趣事,屋內不時傳來幸福甜蜜的笑聲,就連窗外的月亮和星星仿佛是被我們家濃濃的親情所感染,也顯得格外明亮!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遠在海安的爺爺和奶奶,心想:一到家我就打電話給他們,也祝他們節日快樂!健康長壽!

 

初一傳統重陽節登高敬老作文4 從前有一個叫桓景的人,跟隨一個道士在外地游學。一天,道士突然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家會有災禍。你快些回去讓家里每人都縫制一個香囊,再裝上一種叫茱萸的植物,然后佩戴在胳膊上。這一天,你還要帶著全家躲避到高處去,喝點酒。”桓景聽了,趕緊回到家鄉,并全部按道士的話去做了。到了重九這天,桓景家中的雞狗牛羊果然全部暴死,而桓景和他的家人,則因聽了道士的話,避免了這場災難。從此以后,每到重九這一天,人們便借登高、喝酒來免除災禍。久而久之,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現在重陽節的活動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邊插茱萸,吃重陽糕,飲酒等活動。重陽節作為老年人的節日受到大家的關心,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初一傳統重陽節登高敬老作文5 在重陽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登高山,我們買了些酒和茱萸。在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那是長的正茂盛,每一朵都有碗口那么大,就像一塊塊白玉一樣,我們便聽下來賞花,看著那美麗的我不禁被它陶醉了,便伸出手想把它摘下,媽媽急忙走過來拉住我的手說:“這些花是用來給別人看的,不能隨意就摘,更何況花也是有生命的,你摘了它以后就再也長不出花了” 聽了媽媽的一番教導,我打消了摘花的念頭。

我們繼續上山,不知不覺感到有點冷,媽媽讓我喝了一口酒,熱熱身子,媽媽說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剛喝了一口我就被這酒的清涼甜美所陶醉了,硬要媽媽再給我喝一口,媽媽說酒喝多了不好,在我的再三哀求下,媽媽還是讓我喝了一口。

在回家的路上我還在回憶著這天賞菊、喝酒的場景,每次想到這我就很想過重陽節,真希望重陽節快點到啊!

 

初一傳統重陽節登高敬老作文6 今天的重陽節,也是第x個老人節。登高、賞菊、喝酒、吃重陽糕、敬老祭祖,傳統的重陽節是一個詩意又溫馨的節日。但在浮躁,匆忙的經濟市場生活工作中,重陽節的黃金甲正隨著金秋的過去而慢慢的退去。

“重陽節?今天是重陽節?哈哈!早忘記了哦!”

走在中關村市場,不時的詢問一些朋友今天重陽節怎么過。大多的'人卻陷入了這種驚訝、茫然的狀態。說到重陽節我便想起王維的那首“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來。

今天的重陽節,也是第19個老人節。登高、賞菊、喝酒、吃重陽糕、敬老祭祖,傳統的重陽節是一個詩意又溫馨的節日。但在浮躁,匆忙的經濟市場生活工作中,重陽節的黃金甲正隨著金秋的過去而慢慢的退去。

在中關村廣場我遇到了一位正拿著報紙找工作的小伙子,他對報紙看的很執著,還不時的用筆點點畫畫。年輕人,有的是活力,有的是精神。登高是不在話下的,可這位小伙子卻深深的被失業的圈子套住了。他對我說這么一句話,“工作都沒有,吃飯都是問題了,那還有心思登高望遠,月飲酒呢?既是對親人的思念這時也只是深深的埋藏在心里罷了。”

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家鄉,重陽節雖沒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插茱萸,吃糍粑是很普遍的。只記得每年重陽節的時候,奶奶就會宰殺自己養的雞鴨通知所有的姑姑、伯父們前來享用。其實反哺之情,人人都有。但有多少人能體會此時的父母親自宰殺牲口聚集子女享用的真實用意呢?一對坐在家樂福門口正在歇息的老大爺、老太太,他們攜著手,顯得無比的親近。他們對重陽節有這深厚的感情,子女們成天忙于工作,他們只有兩個字“理解”。今天購點好東西,晚上等他們回來吃個團員飯。很多人不知道父親節,也遺忘了母親節。的人也淡忘了今天的重陽節也是老人記節。一句問候,一個不長的電話他們都會會心的甜蜜一笑的。

中關村,市場里面忙忙碌碌,氣溫比外面的要高的多,但感覺并不是很舒服。他們有的坐在柜臺,有的站著拉客,有的高聲吆喝。。。。。。等等的。總之顯得格外的匆忙。

“今天是重陽節,沒有帶孩子,老人出去溜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