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階梯范文
時間:2023-03-28 15:45: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理想的階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減負政策 普通高中 教育教學常規管理
在嚴格的減負政策下我們不得不思考,到底是什么制約了我們的發展?在新的形勢下,學生到底遇到了什么樣的學習困難?這種困難到底有沒有克服的可能?又如何克服呢?這些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無法回避,并要作出回答的課題。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對本校的不同生源和兄弟學校的生源進行了認真的調查分析和研究,發現主要存在于四個方面差距,一是學習的目的性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二是自主管理能力或者說學習習慣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三是自主學習的能力或者說基礎學力存在較大的差距,四是智力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但不是主要的因素。
面對上述問題,我們踏著普通的階梯,立足現實,著眼未來,努力攀登理想的高峰。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積極探索,逐步形成了“積極引導,增強動力;嚴格管理,培養習慣;注重過程,關注細節;深化科研,改進方法”的教育教學常規管理思路。
一、以“自主規劃”為抓手,做好人生規劃大文章,讓每一個普通的學生都擁有一個不平凡的理想。
近幾年,學校在指導學生做好“個人成長規劃”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學校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指導學生從個人理想,高中三年學習目標,學年、學期學習生活,節假日的學習生活安排等方面進行系統的規劃,并組織師生進行評比論證。通過規劃,每個學生都給自己的各個階段制定了更加明確具體的目標。高一年度目標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自我,著眼于發掘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興趣;高二年度目標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現實,著眼于讓學生面對現實,了解社會需要和自我能力之間的關系;高三年度目標主要是為自我和現實匹配,著眼于讓自我需要和現實需要結合起來,直接有益于志愿的填報。
在自我規劃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我校最根本的指導思想是:使學生自覺地將自己在中學階段的學習與個人的長遠人生規劃聯系起來,最高效率地完成中學階段的自我培養計劃。同時培養學生認識自我、設計自我、調控自我、評估自我的能力。
二、以“班級管理共同體”為核心,相互協作,嚴格管理,把良好的習慣培養滲透在學習全過程,引領學生從會聽轉向會學、樂學。
“班級共同體”指以班主任為首的全體任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體,近幾年我校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努力。
1.學會欣賞老師。
2.自學預習的習慣。
我們的學案分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預習作業和學法指導。其內容主要是預習教材,自主查找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3.專心上課、積極參與的習慣。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良好的課堂秩序是高效課堂的前提和保障。要求學生舉手回答問題,聲音清晰洪亮。通過舉手回答問題,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舉手情況及時反饋教學情況,另一方面,對學生而言,舉手回答和洪亮的聲音是一種自信心的體現。
4.慎獨、勤思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固然十分重要,但我們更主張學而多思,思而不得時再交流。
5.先復習再作業,作業后再反思的習慣。
在我們的學案中,第三部分是作業,其中作業的第一部分就是對當天課堂內容的回顧,作業的最后一部分是針對作業的反思。主要包括五個層次反思。
第一,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采用的方法;第二,為什么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第三,為什么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第四,有無其他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第五,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6.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7.客觀評價的習慣。
學生應養成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正確對待成功與挫折,正確對待考試分數的好習慣。只有客觀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才能評出自信,評出不足,從而達到正視自我、不斷反思、追求進步的目的。
三、以“教學研究共同體”為基礎,加強校本研究,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學能力。
“教學研究共同體”指同學科教研組、備課組任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體。
1.以學案為載體引領學生從會聽轉向會學、會思。
我校近兩年一直堅持不懈地做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邊實踐,邊培訓,努力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充分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近兩年,如何把學法滲透在學案中是我校教研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
2.以磨課為載體,引領學校校本教研,提高課堂效率。
我校的磨課基本單位是教研組,時間是每兩周一次,每次半天時間;方法是專家引領、集體參與、個人感悟;手段是:通過錄像同步進行微格研究;過程是個人設計―課堂實踐(同步轉播)―同伴討論―專家引領―個體感悟―課堂再實踐;目標是借磨課而“磨人”,把涉及課堂教學內容的如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環節、教學設備、教學語言、教材,乃至學生反應、課堂管理等教學細節通通納入磨課的范圍,敦促教師在細致的打磨中提升自我。
四、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潛力傾向為依據,努力踐行個性化教學,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
1.在文化教學中努力踐行“分層教學”。
為更好地踐行個性化教學理念,我校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和潛力傾向,在每個年級都設置實驗班、普通平行班、體藝班,供學生選擇,實行動態管理。在文化教學中則以“分層教學”為切入口進行了教改實驗。分層教學在我校的具體表現是首先從備課組層面進行了分類,分別為實驗班備課組、普通平行班備課組、藝體班備課組,每個備課組根據學生已有認知水平進行分層備課。分層備課的內容包括教學計劃分層、教學目標分層、教學過程分層、課堂練習分層、課外作業分層、教學評價分層。其次,為充分發揮名教師的優質資源和傳幫帶作用,我校實行了首席備課制。通過幾年的努力,我校的分層教學模式已日趨成熟,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2.特色項目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區位優勢。
學校本著一切為學生發展服務的思想,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發展,自主開發了音樂、美術、舞蹈、體育、播音與主持、編導等特色校本課程。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已逐步形成了群眾性藝、體活動與專業培養相結合的特色教育校本化發展模式。通過廣泛的群眾性文體活動發現人才,從而加以專業培養;以專業的要求,由專業教師來指導其文體活動,促進學生個性特長不斷提高。近幾年,我校以這種形式選拔的特長生每年都有100多名,最后被藝術、體育本科院校錄取的達80%。而特長生專業的成功又為學校群眾性的文體活動開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現在,我校每兩年都要舉辦一次為期一周的藝術、科技、體育節活動,它們完全由學生自主組織、自主管理、自我評價,深得學生的喜歡。
五、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和保障機制,保證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1.聘任機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
學校實行了三級聘任體制:即由校長室聘年級部主任,年級部主任聘班主任,班主任聘任課教師。并逐步建立了和聘任機制相配套的管理體制――“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管理模式。通過管理模式的改革將管理工作重心進一步下移,保證事事有人管理。
2.民主管理的進一步深化。
篇2
亮點素材:1937年的美國仍然沒有從大蕭條的陰影中走出來,4歲的杰里?巴斯每天靠救濟站的面包充饑。30年后,34歲的巴斯站在洛杉磯繁華的街頭,眼前是他買下的房地產項目,他掙下的第一個100萬美元。
北京時間2013年2月18日,NBA洛杉磯湖人隊老板杰里?巴斯因癌癥逝世,享年80歲。奧尼爾在第一時間送上哀思:“我為他的離世深感悲痛,在我眼里,他是一位親愛的朋友、一位優秀的導師、一位睿智的商人。”
科比曾經這樣評價他:“他是團隊體育史上最優秀的老板,他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意味著全部。在體育界,他所作出的貢獻是旁人難以企及的!”從排隊領救濟面包的孩子,到揚名天下商界大亨,杰里?巴斯80年的人生跌宕起伏堪稱傳奇。在他的領導下,湖人隊逐漸成為NBA中的大秀場。他挑選的約翰遜、賈巴爾與詹姆斯?沃西組成的三巨頭,開創了20世紀80年代的湖人“Showtime”;科比和奧尼爾的“OK組合”幫助湖人隊創造本世紀初的三連冠。在巴斯的治理下,洛杉磯湖人隊一共獲得10次NBA總冠軍。他曾表示,我想打造出一種“湖人”形象,賦予它一種獨特的身份――體育界的“好萊塢”。
【正能量速寫】
速寫角度:默默堅守精彩人生 受人敬仰
生命的舞臺從無大小之分,人生的價值無需聚光照亮,心有所想,傳奇“大戲”終將上演。
在我的幕后世界 表演一樣的傳奇
也許,你并不知道“杰里?巴斯”這個外國人的名字,但你一定聽說過NBA的湖人隊,一定熟悉“科比”、“奧尼爾”這些響當當的籃球明星。這個外國人,就是NBA湖人隊傳奇的締造者,就是科比、奧尼爾的夢想導師。
篇3
隨著江蘇新課程的穩步實施,自2008年起,江蘇高考對立體幾何的考試要求有了明顯的下降,與其他省份的考試側重點迥然不同.比如江蘇教材中已刪去了“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等內容;另一方面,由于理科增加了“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使得考生在處理立體幾何問題時的手段更加靈活.
二、 借助向量處理立體幾何中的經典問題
例1 如圖,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若AB1BC1,BC1CA1.
求證:AB1CA1.(2010年南京市高三一輪資料(通用篇)P107例2)
本題的參考答案直接用了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顯然是不合時宜的,對于文科學生運用現有的知識可采用如下方法:
法一:分別取AB,A1B1中點D,D1,連結DD1,CD,C1D1,AD1,D1B.
. 由AB1BC1及AB1C1D1 證AB1面BC1D1,進而AB1BD1;
. 由A1DBD1證AB1A1D,
結合AB1CD證AB1面A1CD,從而AB1A1C.
此法可見:題設中條件BC1CA1是多余的,但文科生以及理科中、后進生完成此題的論證確實很吃力.對于理科生則可采用建系的方法輕松獲證:
法二:同法一取中點D,D1,在證完三垂后
以D為原點建系如圖,設正三棱柱的底面
邊長為a,高為h.可得AB1=(2a,0,h),
BC1=(-a,3a,h),CA1=(-a,-3a,h),
由AB1BC1,得AB1•BC1=-2a2+h2=0,
可證AB1•CA1=-2a2+h2=0,
于是AB1CA1.
此法中也未用到條件BC1CA1,足見它是多余的.
三、 利用坐標系證明(線線、線面、面面)垂直、平行的簡化策略
按常規思路:在建坐標系的前提下,通常利用an證aα;用an證aα(其中a為直線a的一個方向向量,n為面α的一個法向量),因此必經之路是求面α的一個法向量,這個過程有時比較繁瑣,尤其是利用兩個面的法向量的平行或垂直去證這兩個面的平行或垂直時,需求出這兩個面的法向量,學生常嫌過程瑣碎而放棄.為了鼓勵采用傳統方法推證有困難的同學大膽嘗試選用向量法,筆者認為可將兩類方法有機結合,以簡化過程,而又不失嚴謹性.
例2 如圖,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PA1D交側棱DD1于點P.
求證:(1) BPA1D;(2) BP面AB1C;(3) 面ABP面A1DC.
(2010年南京市高三二輪資料P97例5)
對于本題(2),參考答案給出的證明含糊其辭:“同理”使用不當,若按傳統方法規范證明,則過程冗長,筆者引導學生以D為原點建系如圖,設正四棱柱底面邊長為a,高為b,DP=h,可得AP=(-a,0,h),DA1=(a,0,b)AB1=(0,a,b),
AC=(-a,a,0),BP=(-a,-a,h),
APA1DAP•DA1=-a2+bh=0,
可證AB1•BP=0,AC•BP=0,
于是AB1BP,ACBP,
而AB1∩AC=A,BP面AB1C.
例3 如圖,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
M,N,P分別是C1C,B1C1,C1D1的中點.
求證:(1) APMN;(2) 面MNP面A1BD.
(2010年南京市高三一輪資料(通用篇)P105/反饋8)
本題(1)的參考答案用了三垂線定理及其
逆定理,顯然欠妥,可選擇以D1為
原點建系如圖,設正方體棱長為2a,得
AP=(-2a,a-2a),MN=(a,0,-a),
易證AP•MN=0;
對于(1),傳統方法亦可平移MN至A1D,先證A1D面AD1P,從而有A1DAP,最后證得MNAP,但規范書寫的證明過程較長而顯得很復雜,推理基礎薄弱的學生很難寫好.
對于(2),可利用向量證MNA1D,進而MN面A1BD,
同理PN面A1BD;而MN∩PN=N,面MNP面A1BD.
例4 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
ABCD,ABBC,AB=1,BC=2,CD=1+3,
過點A作AECD于E.G,F分別為AD,CE的中點,現將ADE沿AE折疊,使得DEEC.
(1) 求證:() BC面CDE;() FG面BCD;
(2) 在線段AE上找一點R,使得面BDR面DCB,并說明理由.
(鹽城市08屆高三二模卷17―08.04)
對于本題中的(3),傳統方法就比較困難,若以E為原點建系如圖,設ER=x,則有BR=(x-2,-1,0),CH=1,-12,32,
在BCD中,由BC=CD=2,BH=DH知CHBD,
若面BDR面DCB,可得CH面BDR
CHBR,故CH•BR=(x-2)+12+0=0,
x=32,此時ER=32,AR=12
反之,當CHBR時,可得CH面BRD,
進而面BRD面DCB
當AR∶ER=1∶3時符合題設.
綜上所述,在選用向量證明立幾有關問題時,可不必按常規求面的法向量:. 證線面平行時,只要用向量證該線與面中某條線平行(即它們的方向向量共線,以下同);. 證線面垂直時,只要用向量證該線與面中某兩條相交線垂直;. 證面面平行時,只要用向量證其中一個面中有兩條相交線分別與另一面平行;. 證面面垂直時,只要用向量證其中一個面中有一條線分別與另一面中的兩條相交線垂直.概言之:即分別用線面(或面面)垂直(或平行)的判定定理,借助向量工具完成傳統的證明,這樣處理常常可以降低思維難度,簡化證明過程.
四、 在不建系或不便建系時,亦可考慮選用基向量策略
例5 如圖,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點D在棱BC上,ADC1D,點E,F分別是BB1,A1B1的中點.求證:(1) D為BC中點;(2) EF面ADC1.
(南師大附中09屆高三三模卷16―09.05)
本題(2)可平移EF到A1B,利用A1BC中位線DGA1B(其中G=A1C∩AC1)獲證;但若學生看不透圖中線線關系,亦可選擇一組基向量證平行:
如設AC=a,AC=b,AA1=c,則EF=BA12=c-a2,
DG=DA+DC12=-12AD+12DC1
=-12•a+b2+12•BC2+CC1=-14(a+b)+14(b-a)+c2
=-a2+c2=EF,DGEF.
例6 如圖,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PB面ABCD,MAPB,PB=AB=2MA.
(1) 證明:AC面PMD;(2) 在線段PB上是否存在點N,使OMAN,若存在,試找出點N的位置;否則請說明理由.(某校09屆高三三模卷16―09.05)
對于(2),可建系或選擇一組基向量AD,AB,AM,將相關量用基向量表示:
設AM=a,則PB=AB=2MA=2a,
由PB面ABCD知PBOA,AMAB,
而OM=OA+AM,AN=AB+BN,
若線段PB上存在點N,使OMAN,
則OM•AN=(OA+AM)•(AB+BN)
=OA•AB+OA•BN+AM•AB+AM•BN=22•2a•2a•cos34π+0+0+a•BN=-2a2+a•BN=0,
BN=2a
反之,當BN=2a時,OM•AN=0,OMAN 當N為點P時符合題設.
五、 結束語
自2002年起的新一輪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后,新教材培養出來的初中生知識面寬了,合作意識強了,但由于義務教材中邏輯推理論證內容的減少,以及代數運算與恒等變形能力要求的降低,使得他們在后繼的高中學習階段常感后勁不足.
盡管高中教材對立體幾何部分的要求已作了相應的調整,但立體幾何證明過程的規范性和條理性仍然是制約當今廣大中、后進生的一大瓶頸.
為了提高廣大中、后進生學習立體幾何的興趣,筆者認為:可以在文科選修11中增加“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這一章,與理科選修2中的第三章相對應,但內容可較理科簡單,如刪去§3.2.3空間的角的計算,這樣在高考的前160分中,全體考生都可以根據問題的特點及自己的擅長靈活地選擇方法解答立幾問題.
事實上,近幾年來,廣大的中、后進生盡管在立幾上投入了不少精力,但學習效果卻不能成正比例地體現,這也嚴重挫傷了他們學習立幾的積極性,有的同學甚至選擇放棄!
如果在高中階段統一引進空間向量輔助處理立幾問題,把幾何問題代數化,讓中、后進生能動起手來,這樣可大大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學有所成,從而讓全體中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真正的提升,這樣素質教育的口號才能在數學學科上真正落到實處.
其實,早在2002年高中新教材的雛形剛剛出爐時,全省就掀起了一股學習空間向量與坐標系并用于作為輔助解決立幾問題的新工具的熱潮,當時同仁們紛紛開講座、印講義,搞研究,為學生補充運用空間向量解答立幾問題的范例,讓學生效仿,也確實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篇4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的經濟總量、主要經濟增長指標以及綜合經濟實力一直保持著全國領先地位。但是,由于多年來我們一直簡單地采用GDP指標來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相對忽視了教育、文化、衛生、環保、人的幸福指數等社會發展指標,有些地方和領導多少有點“GDP崇拜”,用經濟上的“GDP政績”來涵蓋、甚至取代其他社會發展指標,使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事業發展和管理水平處于一種不平衡的狀態。這是導致我們的社會事業發展和社會管理水平相對滯后,教育發展水平低于許多發達省份,有的指標甚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社會矛盾呈現多發趨勢,社會治安形勢嚴峻的根本原因。其實,這種只注重GDP、只注重經濟增長的做法,本質上是一種“只見物不見人”的片面發展觀。按照這種發展觀,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雖然上去了,但人民群眾的收入并未相應增加,生活質量因環境污染而下降,幸福感反而在降低。這種片面的“經濟增長”觀犧牲了環境,浪費了資源,甚至直接損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我們要認識到,GDP增長只是發展的一個手段,而絕不能成為我們發展的最終目的。人民群眾對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有自己的計算方式,他們不會去看新建了多少高樓大廈,而是看自己能不能分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對此,書記明確指出:“如果不從‘見物不見人’的誤區中走出來,必然犧牲群眾的利益,黨的執政地位、執政能力、執政宗旨必然會受到影響。”因此,要推動新一輪思想解放,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克服“見物不見人”的傳統發展觀念,實現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處理好外向型經濟和內生型經濟的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依靠“先行一步”政策優勢和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在對外貿易、引進外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形成了“三來一補”、“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出口加工模式,使外向型經濟成為廣東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初步形成較為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經濟實力。但應該看到,廣東經濟的外向型程度雖然高,引入的高技術含量的特大型項目相對較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企業偏多,且多數位于產業鏈低端,經濟增長方式相對粗放,產業轉型升級的任務十分艱巨。這種外向型經濟模式,不僅造成我省經濟嚴重依賴投資與出口拉動的局面,而且也使自主創新能力嚴重不足成為我省未來經濟發展的軟肋,嚴重制約了以本土自主知識產權和本土品牌為特征的內生型經濟的發展。因此,廣東要做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僅僅依靠過去的外向型發展模式是不夠的,必須通過進一步地思想解放,在繼續發揮外向型經濟優勢的前提下,提升內生型經濟的發展動力和實力,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從“廣東制造”向“廣東創造”的轉變,從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的轉變。
處理好率先發展和協調發展的關系
廣東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繁榮氣象舉世矚目。但我們應該看到,所謂廣東先行一步、富甲天下,其實只局限在珠江三角洲一片狹小的區域,廣大的腹地如粵北山區和粵東粵西兩翼仍然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個別地區的人均GDP甚至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廣東全省仍有為數不少的父老鄉親沒有擺脫貧窮,有不少失地農民生活缺乏保障,一些重大的民生問題和涉農問題亟待解決。
目前,珠三角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發展的差距不是在縮小,而是在擴大,一些經濟社會發展的數據差距讓人觸目驚心。如何統籌區域發展,實現山區和東西兩翼與珠三角共同富裕、共同繁榮,這個問題看起來是一個經濟問題,其實更是一個政治問題,它不僅關系現代化建設的全局,也關系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書記明確指出:“考驗黨委政府能力、水平最重要的依據,不是能讓珠三角富裕到什么程度,而是能否實現協調發展,共同富裕。”這顯然是我們在繼續解放思想的過程中不能不去正視、不能不去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處理好快速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處理好傳統體制與現代市場體制的關系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始終是一對矛盾,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沖擊原本適應的生產關系,對上層建筑提出發展和變革的要求。改革首先是解放生產力,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必然對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提出挑戰,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由于我們過去長期受前蘇聯的影響,計劃經濟的觀念影響在某些地方、某些部門、某些人那里根深蒂固,時刻在發揮作用,無時不在制約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們前面提到的諸多矛盾,往往都與政策制度和運行體制有密切的關系。比如,由于傳統的財稅、投資、教育、衛生、社會管理、行政管理等體制的影響,使經濟發展方式難以轉變,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難以協調,大量民生問題難以統籌解決。因此,繼續解放思想,就必須下大力氣突破傳統的體制障礙,大力推進制度和體制的創新,為實踐科學發展觀掃除障礙。
篇5
【摘要】:目的 探討人體三維立體結構與醫學影像二維圖像形成的原理,認識其彼此間存在的相關性,開拓人們三維立體思維,發揮對二維圖像與人體三維立體結構的理解和掌握,緊密結合臨床破解不同病灶的三維立體結構所呈現的二維圖像表現,為明確疾病診斷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據。
【關鍵詞】三維立體;二維圖像;立體思維;影像特征;
德國物理學家倫琴于1895年發現X線,之后不久即應用于醫學領域,進行疾病診斷,形成了放射診斷學這一新學科,并奠定了醫學影像學的基礎。
隨著時代的變遷,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數字化圖像已逐步取代模擬圖像的今天,醫學影像所含蓋的面之廣,在臨床疾病診斷方面占比之大,特別是醫學影像設備的日新月異,新的醫學影像技術不斷出現,如:計算機x線攝影(CR)、數字X線攝影(DR)、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電子束CT(EBCT)、多層螺旋CT(MSCT)、磁共振成像(MRI)、圖像存儲和傳輸系統(PACS)等,使醫學影像的內容極大的豐富。 如何提高各種成像技術圖像的閱片能力,正確識別正常人體組織器官和不同疾病的影像表現,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鑒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積累的實踐經驗,與X線診斷及其相關技術為參照,對人體三維立體結構與醫學影像二維圖像的關系作初步探究,求其拋磚引玉之效。
1、 三維立體
三維立體即由點、線、面所構成的各種不同形態的物體。也可理解為由長寬高組成的幾何體。從解剖學的角度看人體結構,無論從大體解剖或局部解剖,從運動系統或神經系統,從動態或靜止,從宏觀到微觀(從組織胚胎或細胞結構),從正常生理狀態或疾病的異常狀態等全方位觀察,無不體現出一個特點,那就是三維立體。在此,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一個問題,針對人體的三維立體結構,用視角觀察活體體表及不同部位的解剖標本,借助顯微鏡觀察不同組織器官的細微結構時,在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所能看到的輪廓和結構是完全不同的,其結果明確告訴我們,人體組織器官不僅是地地道道的立體構架,同時還存在著前后、左右、上下、不同程度的重疊關系。
2 二維圖像
二維圖像即能顯示不同黑白灰階或者是彩色的平面圖。在醫學影像攝影技術中,其成像的原理是當X線束穿過人體不同部位的組織器官時,根據其相應部位的不同組織結構對X線的吸收不同,即形成所謂的具有X線“對比度”的剩余射線,這部分射線帶有被檢組織的信息,當作用于熒光屏就可直接顯示出圖像,即臨床上的透視,當作用于膠片(IP板或者FPD)經過暗室處理(或計算機處理)最終獲得X線照片,這里我們必須要明確一個結果,無論是透視或照片包括所有的影像圖片,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圖像均為二維平面圖像,雖然目前的成像新技術在不斷發展,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三維立體圖像還不到2%。
3 立體思維
立體思維也叫三維思維,針對醫學影像的二維圖形,如何用立體/三維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二維圖形的結構,是一名影像工作者時刻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考量一名影像醫生能否通過平面圖,正確認識人體正常組織和判斷病理組織相應圖像表現十分重要的關鍵環節。下面就分析思路作一簡要的探究:
3.1 對人體解剖結構的了解和掌握,是認識影像二維圖像的首要任務,具體思路,根據解剖學的形態特點;從各個系統一一分析掌握相應組織器官的位置、形態、大小、數目、組織成分、生理功能及比鄰間的關系。重點掌握人體解剖學的方位、基準軸、基準面及體表標志,其中矢狀面、冠狀面和水平面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對不同斷面的解剖結構圖所對應的組織器官必須準確無誤。
篇6
1、如圖所示,abc是光滑軌道,其中bc部分是半徑為R的豎直放置的半圓軌道.一質量為M的小木塊放在軌道水平部分,木塊被水平飛來的質量為m的子彈射中,并滯留在木塊中.若被擊中的木塊沿軌道能滑到最高點c,且對C點的壓力大小為(M+m)g,求:子彈射入木塊前瞬間速度大小。
2、在沙灘上有一木塊,質量M1=5kg,木塊上放一爆竹,質量M2=0.10kg。點燃爆竹后木塊陷入沙中深5cm,若沙對木塊運動的運動阻力恒為58N,不計爆竹中火藥質量和空氣阻力,求爆竹上升的最大高度。
第一題,原因是子彈碰撞木塊M,導致子彈隨著木塊M上升了高度,且做的是圓周運動。第二題由于爆竹的被點燃,導致木塊陷入沙中,爆竹上升了高度 。
這兩題都是典型的因果關系。所謂因果關系,即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現象[1]。動力學中的因果關系是物理的核心問題[2],對原因與結果之間的聯系分析,掌握信息,循因導果,知果索因的這些方法,就是教師在物理解題教學中常用到的因果關系分析法,順向思維法和逆向思維法,這些方法是解決動力學最基本的方法。
待求量是由原因出發而求得的方法就是順向思維法,相反,待求量是由結果出發求得的方法就是逆向思維法。選擇順向思維還是逆向思維,關鍵是看待求量是原因中的狀態量,還是結果中的狀態量,待求量是原因中的狀態量就采取逆向思維法,是求結果中的狀態量則采取順向思維法。所以,順向思維和逆向思維都是建立在因果關系分析法的基礎上的,在解題中,首先要分析題中的因果關系及因果關系中分別對應的物理狀態量和涉及到的物理原理, 再根據因果關系中的待求量、已知量循因導果、知果索因,完成解題。
如第一題,首先對該題進行因果關系分析:
原因
結果1
結果2
其次,判斷待求量是原因中的狀態量還是結果中的狀態量,再選擇順向思維或是逆向思維。該題待求量是子彈射入木塊前的瞬間速度Vo,它是原因中出現的物理量,所以選擇逆向思維法 即由果索因
先從結果2 : N+G=(m+M)Vc2/R Vc
再從結果1:
1/2(m+M)VB2=2(m+M)gR+1/2(m+M)Vc2 VB
最后由原因中mVo=(m+M)VB Vo
又如第二題,第一步對該題進行因果關系分析:
原因:
結果1:
結果2:
第二步,待求量是爆竹上升的高度h,
高度h在1/2M2V2?=M2gh出現,,即h在結果2
中,所以可以選擇順向思維法,順藤摸瓜,循因導果。
原因:0=M2V2---M1V1
先由 得 出V2
結果1:M1Gs--Fs=--1/2M1V2?
再由結果2:1/2M2V22?=M2gh h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 英語教學 聽力理解 影響因素 提高對策
聽力理解在外語學習和交際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英語教學中四項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最初始的感知環節。隨著英語試卷中聽力試題的增設并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廣,人們對聽力教學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加深。聽力一向是中學生的薄弱環節,這主要是因為在平常的英語學習中普遍存在著讀多聽少,甚至只讀不聽的弊病。我在此簡要分析影響聽力理解的主要因素及提高聽力教學質量的相關對策。
一、影響聽力理解的主要因素
(一)聽力材料的本身特點
所聽的材料中出現新詞、新句型和新語法現象,或者由于連續弱讀、失去爆破、重音移動等而使語法中的詞句發生變化,這些都會影響聽力理解,歸納起來如下:
1.時間變量,即語速、停頓和遲疑。語速是聽力理解中的決定性因素。語速太快,聽者來不及反應,語速太慢,則給聽者造成心理上的障礙,給人不真實的感覺,容易引起厭倦等情緒。不同來源的聽力材料對語速要求并不相同,不同水平的聽者對語速有著不同的要求。語速并不是一個在聽力過程中獨立作用的因素,它與材料本身的特點、聽者的背景、知識等密切相關。2.聽力材料的類型。學生在聽英語時,由于不熟悉英美人生活的習慣、文化特色、志趣愛好等,常會感到所聽材料雖無具體的新詞句,但不能聽懂其內容,在聽時就會思想轉不過來。這就是說聽力材料的類型不同,內容不同,同樣影響聽力理解。
(二)任務特征
聽力理解的任務類型對聽力理解的過程也有影響。聽者對不同類型的任務有著不同的反應:(1)回答多項選擇題要比疑問詞提問的問句容易;(2)回答針對具體線索的提問比依據整體線索的提問容易;(3)概括理解和綜合信息比尋找某個特定信息的難度大。
(三)聽者的特征
聽者的語言水平、背景知識、記憶力、情感因素和聽力策略也是影響聽力理解的重要方面。目的語輸入的記憶跨度比母語短,但是,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能成功處理的英語輸入的數量也隨之增加。所以說,記憶時間長度是聽者整體語言水平的標記。與話題有關的背景知識有助于聽者進行想象、猜測,對新信息進行加工處理。聽者的心理,聽者聽英語的潛在困難屬于心理障礙,總感到被動、無把握,因此過于緊張,這樣,未來可以聽懂的也聽不懂了,碰到幾句自己聽不動的句子就著急、緊張,認為自己不行。因此,堅定聽者的自信心有助于增強聽力理解效果。
(四)外部環境
聽者聽力能力的提高還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一方面,現在的中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大多數是在課堂上,因此,課堂上英語教師是否利用英語教學,直接影響中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堅持利用英語教學,受教育者的聽力水平一定好于利用漢語教學的受教者。另一方面,由于課時有限,班級人數極多,聽力教學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必要的視聽設備、音像材料等因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聽者聽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因此,為了真正提高聽者的聽力水平,我們必須注重相應的學習策略練習,以幫助聽者找到聽力理解中的困難及其原因,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適時對自己進行監察、評估和調節。策略訓練在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提高聽力理解水平的對策
(一)聽音專門訓練
提高聽力理解能力必須進行聽音訓練,但盲目地追求多聽、求量而不求質,效果也不會好。這里有兩個被忽視的重要問題:一是材料的“源聲”(source voice)一定要豐富,要盡可能使學生熟悉各種人的音調。說出來的話語不同于寫出來的文章,除了連續、同化、失去爆破等發音技巧方面的變化外,他還有輕重緩急、喜怒哀樂和說話者個體差異等特征。平時只使用“源聲”單一的材料進行訓練,會造成學生的語音適應能力低下――他們有可能辨別不出另一位說話者說出來的單詞,或是悟不透那些陌生語氣的內涵。二是泛聽必須與精聽相結合。泛聽時注意的焦點是整段話語的大意,一般聽者能回答有關中心思想的問題即可;而精聽時注意的焦點則在于語言材料的本身,要求學生能夠記住細微的語音現象,其訓練形式往往是筆錄、復述或聽寫。精聽時連續聽音的最小單位可以是一個句子。把一個完整的句子拆成孤立的單詞進行聽力訓練不利于培養存儲與加工信息的能力,不宜提倡。只有精泛并舉,才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二)朗讀與口頭交際訓練
無論是一個單詞還是一句話,說對、說準和在頭腦里建立起正確的音義對應模型是聽動的前提,朗讀和說話的訓練既可以矯正和強化頭腦中音義對應模型的記憶,又可以練習辨音。口頭交際由于適應性強,更有利于從中體驗語氣、語調等方面信息的內涵。
(三)一般性讀寫訓練
如上所述,除辨音能力外,參與聽力理解活動的各項能力也包含閱讀理解活動。因此,閱讀訓練可以使這些能力得到提高。例如,認定語法和邏輯關系的能力是在“語感”形成之后才發揮作用的,而語感則是在對語言的各種正確組合形式進行過無數次體驗的基礎上形成的。閱讀理解和聽力理解一樣,也是一種對語言形式的體驗。通過閱讀也可以形成語感,這尤其會使聽力理解能力受益。寫作訓練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法知識、邏輯知識水平和綜合分析能力也有積極的作用。寫的訓練不但可以鞏固學生已學的知識和能力,而且可以使學生加深對語言現象的理解和記憶,增強其語感,從而促進其聽力理解的發展。
(四)模擬聽速的閱讀訓練
閱讀理解與聽力理解盡管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它們畢竟屬于兩種不同形式的活動,除輸入信息的載體不同外,其差異還表現在輸入的方式和速度上。讀文章是面狀展示的,它停留在紙上,可以“一目十行”;聽的話語是點狀排列的,瞬間即逝,只能“聲聲入耳”。讀的進程能夠自行調節,如可以略讀、跳讀,可以回跳、復讀也可以研讀;而聽的速度是既定的,不因聽話人的意志而改變。因此,一般性的閱讀訓練雖然有助于聽力的提高,但因欠缺速度方面的要求而影響效果。模擬聽速的閱讀訓練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模擬聽速閱讀實際上就是勻速閱讀,可以分為朗讀式和靜音式閱讀兩種形式,前者指朗讀或默讀,其特點是無論出不出聲,腦子里都要出現“伴音”的閱讀。這種方法適用于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而后者指腦子里不出現“伴音”的閱讀。無論采用哪種形式,操作的原則都是一樣的,即不準回跳重復,不準停頓思考,必要時可用手指的勻速移動來確定讀速。這種模擬聽速的閱讀訓練于讀中練聽,聽讀兼顧,是一種練習聽力的有效方法。
總之,影響聽力理解的因素多種多樣,聽者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積極的、有效的訓練方法來不斷提高自己的聽力理解水平。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建筑設計;設計管理;節點;工序管理;優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建筑設計的重要意義
首先,建筑設計的質量間接影響最終的建筑質量,從而影響投資效益。根據我國的建筑資料的分析統計,工程質量的影響因素里,由于建筑設計的責任導致的質量事故多達40%,也是眾多影響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可以看到,我國很多的問題建筑大多是由于設計感差,設計不科學,從而最終導致建筑物的功能性缺失,從而使住戶出現體驗感差的住戶體驗,甚至有些影響正常的使用;而有些則是由于前期的設計圖紙的低質量導致不同專業設計之間的矛盾,輕則造成工程延期和停返工,重則導致建筑項目出現重大安全隱患,最終會導致投資方的利益損失,影響投資效益。
其次,最初的設計方案的不合理影響投資效益。建筑工程項目是一個系統化的施工過程,項目方案的設計是三大關鍵環節之一,而且是投資控制的關鍵因素。項目設計方案的不合理經常容易導致項目物資的浪費以及施工的各種問題,而且會影響最終進行的投資決策。
最后,設計方案會影響經常性費用。雖然建筑施工是一項復雜而且系統性極強的項目,并且涉及的范圍極廣。在實際的施工現場和施工過程里,雖然某些關鍵性的技術手段和物資不可或缺,但也只是一時的需要,施工階段的常規性投資也只是部分經常性的投入,那么設計方案必須要認識到施工的特殊性,以減少不必要的投資。
二、建筑設計管理環節節點問題的分析
節點問題具體到建筑設計上,指的是建筑施工關鍵性工序的收尾部分,它基本上是要貫穿整個工程的始終。比如我們通常所講的結構性封頂、三類建設結束、基坑開挖結束以及地基和基礎的做完階段等等,還有關鍵性性裝修的初、精裝修收尾階段都需要節點設計和管理。而一般來說,工程的節點分析和管理做的細致程度與工程的質量是成正比關系的,因此對節點的分析進行的越及時和細致就越能發揮技術的因素,從而保證施工質量,不過與此同時對節點作出的分析和管理也需要時間和精力,所以也并非對節點作出分析是無節制的,工程投資的效益是關鍵,所以為了進行合理的節點分析,我們需要進行節點管理。根據節點的分析,可以大致從以下幾個階段進行管理分析:
首先,前期節點管理準備。節點管理同樣是建筑施工的技術投入,為了保證節點分析的合理性,確保節點的效能和最終質量,我們需要對其作出預先的分析和準備,前期的準備工作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點,對建筑項目的投資預算進行及時清算,特別要熟悉工程項目的施工預算料表。項目的開始之后,施工進行并不是簡單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操作,作為一項復雜和投資巨大的項目,首當其沖地要進行投資預算。對于建筑施工項目來說,最大的投資預算是工料的投入,建筑物資的投入是整個工程最大的投入。所以一開始,節點管理的目標就是對項目預算總表的材料進行匯總分析,分出工程階段的主次,挑選主要的階段如結構性施工和裝修階段以及即將發生的大批量的物資投入材料進行篩選,結構性階段要對其中的諸如鋼筋、周轉材料等進行節點控制嗎,建立節點重點物資的報表目錄,以便進行財務統計和投資控制。
第二點,采購節點上注重對策劃和執行進行管理。對施工物資的清算和控制,不過都是在前期預算之下的推測,采購是最終投資的輸出階段。在正式施工前,我們要根據之前做的物資分類進行不同對待。對重要的關鍵物資,要重點保證物資的質量和投入,還要盡量按照物資使用的先后順序對市場進行分析,從而確定購買的具體細節,采購需要制定采購合同以及勞務分包的管理合同,在具體的操作上我們盡量要注重幾個方面的內容:①分析建筑材料的價格走勢,綜合材料的使用階段和市場具體的走勢,還要充分考慮投資資金的使用效率,這就需要綜合各方面的信息進行控制。資金的節點控制是投資高效的重要方面。目前通常采用前期大量采購做好備貨以及階段備貨,或者分析施工階段進行階段性采購,目的都是為了降低前期的采購成本,最終實現企業投資的高收益。比如建筑材料中化工材料和金屬材料的波動性在三個月內的波動都是十個點左右。而在具體的施工中,鋼筋水泥和電線電纜的使用周期相對較長,占整個物資投入的大頭。在資金投入計劃明確的情況下,節點管理控制的關鍵就是靈活備料,充分利用現金的功能實現采購成本的控制。②關于施工勞務分包隊伍的節點控制管理。首先要在制度上對分包合同進行嚴格訂制,盡量降低對材料的消耗。施工過程中對不同的材料有著不同程度的需求,在進行材料消耗節點控制時既要考慮材料的種類,還要考慮材料的需求時間,分別制定嚴格的材料收發以及消耗制度,同時針對現場管理建立物資管理機制。依據材料的投入成本和需求總量及損耗度采用節點技術分析,建立獎懲制度,確保材料可控和責任承擔制度。
其次,技術管理中節點分析和改進。節點是針對工序的一種即時的總結,每到施工階段的結束就要進行階段性的技術總結。把節點前的重要物資合同履行情況和實際的采購數量等等數據進行分析對比,落實節點技術管理上。節點控制要與日常的管理制度進行比較落實,不斷去分析不同施工階段,掌握不同施工材料以及不同時期的使用情況才能更加準確地做出后期的施工決策。節點技術需要不斷進行改進,通過一次次的分析才能不斷完善,也能更加反映現場管理的事實,從而提高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技術。技術管理中節點控制不僅是投資前的預算階段,同樣還有不同技術工序的收尾階段。設計圖紙階段的末期需要節點技術進行最終核實和確認,經過不同角度的分析考慮,才能進行圖紙的應用施工,裝修階段的末期需要節點技術進行裝修的完善和后續的操作,節點技術不僅是工程質量的保證手段,還是節省投資的有力手段。目前的節點控制技術依然需要多方實踐才能不斷完善,才能適應新經濟形勢下我國建筑行業的高速發展和成長階段的需求。
三、總結
建筑設計管理是建筑施工的重要步驟,建筑設計的重要性在文章開始就已經簡單談過,技術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部分,不僅對建筑設計至關重要,對于整個的企業管理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技術管理的一個部分,節點管理的重要作用也是經過了多年的實踐檢驗,得到了廣大建筑企業的認可。節點控制需要從各個方面不斷完善,才能實現節點技術的目的。節點技術涉及到企業投資,涉及到關鍵工序的完成質量,對于整個企業的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通過不斷的節點分析,建筑施工可以建立完善的物資管理和質量控制體制,從而為工程施工提供了成本管理和效益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永貴,加強設計管理 提高項目投資效益[J],中國投資,2012(02)
[2]張玉梅,建筑設計管理問題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2)
[3]張家祺,王陽,設計管理核心探討與實例研究[J],設計,2012(02)
篇9
關鍵詞:圖象;斜率;面積;截距
物理圖像是形象描述物理過程和物理規律的有力工具,也是解決物理問題的一種手段,利用物理圖像解決物理問題,其優點一是能形象直觀地表達許多物理過程和規律,形象反映兩個物理量間的依存關系、變化規律;二是利用圖像分析物理問題,思路清晰,分析過程巧妙,靈活。
高中物理學習中也涉及大量的圖象問題,從力學到熱學、電學、原子物理學等,涵蓋面相當廣泛。運用圖象的能力要求歸納起來,主要包含以下三點:(1)讀圖:即從給出的圖象中讀出有用的信息來補足題設中的條件解題;(2)用圖:利用特定的圖象如€%n-t圖、U-I圖P-V圖等來方便、快捷地解題;(3)作圖:通過作輔助圖幫助理清物理線索來解題。這三點對學生思維的能力要求層層提高。
下面先看一道利用圖象方便解題的例子。
例1: 如圖1所示,某物體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第一次經過光滑斜面AB滑到底端所用時間為t1,第二次經光滑斜面ACD滑下,滑到底端所用時間為t2,已知AC+CD=AB,且不計物體在C點損失的能量,則兩段時間相比t1____t2(填“<”“>”或“=”)
解析:本題從運動學考慮,物體在斜面AB上做勻加速運動,設其加速度為a,物體在斜面ACD運動時,AC段的加速度大于a。取AB上的一點E,如圖2,使AE=AC,當然也有EB=CD。那么由可知,再由 知,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再由€%n=知€%nCD>€%nEB。最后由s=€%n·t得出從而得出。
上述分析是很復雜的,其過程顯得繁瑣,而利用圖象解題則簡潔明了。只要根據AC+CD=AB和其它相關的關系畫出如圖 圖像(這里的 理解為速率)如圖3所示的兩條 圖線與橫軸圍成的面積應相等,那么從圖中可以看出:
上例中圖象解題簡明、快捷的特點顯而易見,可是學生卻常常不能很好地運用圖象。原因是很多學生沒有抓住圖象的要素,就圖論圖,對圖象的認識停留在淺表的層次上,難免覺得圖象方法變化多端,比較抽象,自然也就談不上靈活應用了。
圖象雖然看似復雜,其實,只要抓住斜率、截距、交點、面積、臨界點這幾個要點,即可達到既加深理解圖象的物理意義、又直觀方便解題的目的。
一、理解斜率的物理意義
物理學習中大量涉及的圖象是€%n-t圖,它變化很多,在此首先要搞清的就是€%n-t圖中的曲線上某點的切線的斜率所代表的是該點的加速度。
例2:在傾角為€%a的長斜面上有一帶帆的滑塊從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滑塊的質量為m,它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e,帆受到的空氣阻力與滑塊下滑速度的大小成正比,即f=kv。滑塊從靜止開始
下滑的速度——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圖中斜直線
是t=0時速度圖線的切線,若已知m=2.0kg,€%a=30€埃琯=10m/s2,由此求出€%e和k的值。
分析:本題最關鍵之處是讀出圖中兩個隱含條件:由圖線開始處的速度圖線的切線的斜率得到t=0時的加速度a0= 3m/s2, 再由圖中讀出物體運動的最終速度€%nm =2m/s。由滑塊受力分析,即可得a=(mgsin€%a-€%emgcos€%a-kv)/ m, 當a=0時,得到滑塊下滑的最大速度€%nm = (mgsin€%a-€%emgcos€%a )/ k 。把a0和€%nm的值代入前面兩式即可求得€%e=7.5和k=3Ns/m。
例3:如右上圖,A物體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繩和B物體連結在一起。用水平力F作用在A上向左拉動A,使B豎直向上勻速運動,判斷力F的大小如何變化。
分析:對物體A進行受力分析如右中圖,因為物體B是勻速的,所以T大小不變,且兩物沿繩方向速度相等,€%nA=€%nB/cos€%a,€%a是在減小的,所以€%nA也是減小的,物A做減速運動。Tcos€%a+€%e(G-Tsin€%a)-F=ma,得F=Tcos€%a+€%e(G-Tsin€%a)-ma,式中Tcos€%a、€%e(G-Tsin€%a)這兩項都是增大的,關鍵是判斷a究竟是增大還是減少的,但這超出了初等數學的范圍。此時可以利用圖象加以判斷。據€%nA=€%nB/cos€%a,當從90€啊?€暗墓討校瑎%nA單調減小,且€%nA€%nB,作出€%n-t圖象如右圖,由圖中曲線切線的斜率可以看出,a是單調減小的,由此得到F是逐漸增大的。
學生常常想不到何時可用€%n-t圖象,象上題這類Fav的問題,當無法用初等數學解決,且題目本身又并不追究具體的數值,僅作出變化趨勢的判斷,那就不妨嘗試一下圖象解法,或許就會柳暗花明了。
二、抓住截距的隱含條件
圖象中圖線與縱、橫軸的截距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
例4:在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根據得出的一組數據作出U—I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得出電池的電動勢€%^=V,內電阻r =€%R。
分析:電源的U-I圖象是經常碰到的,從圖線與縱軸的截距容易得出電動勢€%^=1.5V,學生在這里常犯的錯誤是把圖線與橫軸的截距0.6A當作短路電路,而得出r=€%^/I短=2.5€%R的錯誤結論,原因就是在初始學習時(題目的縱、橫坐標起點均為0)對截距的物理意義不求甚解(此時縱軸截距為外電路電流為零時的端電壓,即電動勢,橫軸截距為端電壓為零時的電流,即短路電流),而單純的機械記憶造成的。
本題還可在截距上進一步變化,使橫坐標的起點也不是從零開始,這時就連電動勢也不能簡單的從圖線與縱軸的截距上讀出了,而要根據縱、橫截距的物理意義代入方程進行計算了。如果沒有對圖線的截距所代表的物理意義分析透徹,是無法得到正確的結論的。
三、挖掘交點的潛在含意
圖象中的交點往往又是一個重要的條件,需要我們多加關注。
例5:現有一只標有“6V、1W”的小燈泡,用伏安法測得一組數據后作出了小燈泡的U-I特性曲線如右上圖,若將此燈泡與R=9€%R的定值電阻串聯后,接在一個電動勢為€%^=6V、r=1€%R的電源上,此時燈泡的實際功率是多少瓦?
分析:從燈泡的U-I特性曲線可以看出,燈泡作為一個實際的用電器,其電阻是隨著電流的增大而增大的,所以在不同的電壓下其電阻是不一樣的,不能簡單地用串、并聯中電壓分配的規律來求出功率。把定值電阻R=9€%R并入電源,相當于電源的內阻r€$Q=10€%R,根據端壓公式U=€%^-Ir€$Q,在圖中作出電源的端壓U=€%^-Ir€$Q與電流關系的U-I圖線(如右圖),其與燈泡的U-I特性曲線的交點C所對應的縱、橫坐標即代表該電源與該燈泡連接時燈泡連端實際的電壓U和電流I,根據功率的公式P=UI,即可得燈泡的實際功率。
四、明確面積的物理意義
利用圖象的面積所代表的物理意義解題,往往帶有一定的綜合性,常和斜率的物理意義結合起來,其中€%n-t圖象中圖線下的面積代表質點運動的位移是最基本也是運用得最多的。
例6:如圖,一顆子彈以較大的速度水平擊穿原來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塊,設木塊對子彈的阻力不隨速度而變,則當子彈水平速度增大為時,問:
(1)子彈穿過木塊的時間如何變化?
(2)木塊獲得的速度大小如何變化?
分析:細想起來,當子彈的速度大小發生變化的時候,其穿越木塊的時間、速度的改變量、木塊獲得的速度等等都會跟著改變,似乎顯得頗為復雜。但如果抓住了在這些復雜的變化中的不變量——子彈和木塊之間的相對位移,即木塊的厚度,并利用€%n-t圖象,事情就一下子變得簡單了。
作出子彈和木塊的€%n-t圖,為圖中的€%n0a和0b,子彈穿出木塊所對應的時間t1,圖中梯形€%n0at10的面積代表子彈的位移,0bt1的面積代表木塊的位移,則梯形€%n0ab0的面積代表子彈和木塊之間的相對位移。當子彈的速度增加時,因為相互作用力不變,作出的€%n-t為圖中的€%n*0 c和0d,為保證梯形€%n*0cd0的面積(即子彈和木塊之間的相對位移)和梯形€%n0ab0的面積相等,則必然t2<t1,木塊的速度€%nd<€%nb。
利用類比的方法,搞清不同圖象中線下面積所代表的物理意義,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
五、在圖中表達臨界條件
例7:某人在日落后4小時看到一顆人造衛星恰在頭頂上,求該人造衛星的周期.(已知地球半徑為R,質量為M)
分析:本題如能抓住“恰在頭頂”這幾個字,把物理情景在圖中表達出來(如右圖),則可知道經過4小時,該觀察者隨地球自轉從圖中A位置轉到圖中A/的位置,轉過的角度€%a=60€啊K耘卸銑鑫佬搶氳匭牡木嗬雛=2R,由即可得出周期T的結果.該題經過作圖,各物理量關系一目了然,勝過許多文字表達。
通過以上討論可以看到,圖象的內涵豐富,綜合性比較強,而表達卻非常簡明,是物理學習中數、形、意的完美統一,體現著對物理問題的深刻理解。給學生的不僅
僅是一種解題方法,也是一個感悟物理簡潔美的過程。但并非所有的問題都可用圖象解題。如熱學玻璃管中被液滴分割的兩部分氣柱,當溫度變化時氣柱向什么方向移動的問題,雖然很多書中都提到了用p-T圖象解題的方法,但我認為,此類問題采取假設液滴不動的方法,利用查理定律的變形p=(T*p)/T,完全可以收一網打盡之功效,用圖象解題反而徒增了理解上的難度,顯得累贅了。
希望通過本文幫助同學克服對圖象解題的神秘感和恐懼心,善于應用圖中條件,樂于嘗試用圖象來解題,加深對物理問題本質的理解,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運用圖象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傅道春,齊曉東.新課程中教學技能的變化[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篇10
速度圖象 解題 直線運動
物理規律的表示通常有兩種方法,即公式法和圖象法。在直線運動的教學中,我們講到速度—時間圖象,簡稱速度圖象,它能直觀反映物體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相對公式法,用圖象法來描述物理過程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可以清晰地描述出物理量變化的動態特征,把物理量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和線性關系、周期性等清晰地呈現出來,通過圖象的比較,學生能夠較容易的理解物理過程,發現物理規律,這種直觀印象有時能透過事物的本質,誘使學生做更深入的探討,利用圖象法思路清晰可以使得物理問題簡化明了,還能起到一般計算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可以使物理概念得到進一步拓展,而且圖象法能將物理學科和其它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以下是筆者在直線運動的教學過程中,關于速度圖象在解題方法上應用的幾個方面。
一、利用速度圖像解決追及、相遇問題
在直線運動教學中,我們經常見到相遇、追及等問題,如果用公式去計算,過程繁雜且對于初接觸這類問題的學生也不容易理解,但用圖象將運動過程反映出來,可以將繁雜的計算過程變得簡單化,最重要的是學生就非常容易理解物理過程。
例1.在平直軌道上,甲、乙兩物體相距為S(乙在甲前),同方向同時開始運動,甲以初速度為V0、加速度為a1做勻加速運動,乙做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a2的勻加速運動,假定甲能從乙旁邊通過而互不影響,下列情況可以發生的是( )。
A.當a1>a2時,甲、乙只能相遇一次
B.當a1>a2時,甲、乙只能相遇兩次
C.當a1<a2時,甲、乙只能相遇兩次
D.當a1=a2時,甲、乙只能相遇一次
解析:由題目得知甲、乙的運動情況,則有
可見,用公式計算再加上討論這樣繁雜過程才得出結果,并且在這解答過程更偏向數學化,學生對物理過程不是很清楚,但是,如果采用圖象法處理,問題就簡單多了,且學生對于物理過程很容易理解。
當a1>a2時,如圖(A),只要在時間t內S甲—S乙=S,兩者相遇只相遇一次。
當a1=a2時,如圖(B),同樣只要在時間t內S甲—S乙=S,兩者相遇只相遇一次。
當a1<a2時,如圖(C),若在時間刻t之前S甲—S乙=S,兩者相遇兩次;若在時刻t時S甲—S乙=S,兩者只相遇一次;若在時刻t時S甲—S乙<S,兩者不相遇。
二、透過速度圖像解決臨界、極值問題
根據題目所給出的條件,利用數學方法求極值及臨界問題時,較繁瑣,利用圖象法求解極值及臨界問題直觀簡便,有效地考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2.汽車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進,突然發現正前方有一輛自行車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汽車立即關閉油門做加速度大小為6m/s2的勻減速運動,汽車恰好碰不上自行車,求關閉油門時汽車離自行車的最小距離。
解析:汽車減速直至與自行車同速時剛好碰不上自行車時這一問題的臨界條件。汽車減速到4m/s時運動的位移和速度分別為:
這段時間內自行車發生的位移為:
汽車關閉油門時離自行車的距離為:
如果利用v-t圖像進行求解就簡單多了,如圖線Ⅰ、Ⅱ分別是汽車與自行車的速度-時間圖線,其中劃斜線部分的面積表示當兩車車速相等時汽車比自行車多發生的位移,即為汽車關閉油門時離自行車的距離S,圖線Ⅰ的斜率即為汽車做勻減速運動時的加速度,所以應有:
三、用圖象來表達一些需要數學推導的物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