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練習范文
時間:2023-04-07 14:09: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瑜伽練習,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練習瑜伽的最佳時間:18:00-20:00。因為在這個時間段體溫最高,因而肌肉最為柔韌,艱苦持久的運動會變得輕而易舉。
2、一般來說清晨、早飯之前、傍晚都是練習瑜伽的最佳時間。早晨的晨練可以讓一天充滿活力,讓整晚睡覺的身體醒來,改善身體僵硬的問題;下午的練習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為白天工作放松,并有更多的精力和力量面對下午的工作。
晚上,您可以在一天的辛勤工作和身體后休息和放松,并享受高品質的睡眠。晚上不要運動太多,避免做倒立和其他運動,因為它會讓你興奮地入睡。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關鍵詞 女性 瑜伽 功效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瑜伽起源于古印度,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我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包括調身的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以達至身心的合一。
1瑜伽運動的發展
《關雎》中多次提到窈窕淑女一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可見自古以來窈窕淑女就頗受大家的青睞。現如今,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們對自己有更加高的期待和要求,也更加在乎自己的內在美與外在美。所以更加追求窈窕二字,不少人會通過練習瑜伽來提升自己的氣質和修養,與此同時獲得更佳完美的身型。瑜伽發展到了今天,已經成為世界廣泛傳播的一項身心鍛煉修習法。從印度傳至歐美、亞太、非洲等地,因為它對心理的減壓以及對生理的保健等明顯作用而備受推崇。同時不斷演變出了各種各式的瑜伽分支方法,比如熱瑜伽、哈他瑜伽、高溫瑜伽、養生瑜伽等等,以及一些瑜伽管理科學。
2女性練習瑜伽的功效與作用
2.1修身
如果一個女性長期練習瑜伽操,可以通過雙手的按摩動作來有效舒緩人體肌肉和骨骼的疲勞狀態,而通過瑜伽呼吸法和各種姿勢的鍛煉,可以非常有效的來促進人體血液循環,使人體關節更加靈活自如。一個女性堅持對瑜伽的法的長期操練,可以使其胸部更加健美,曲線更加分明;可以使女性腰部柔軟有力;能夠有效避免女性臀肌下垂;可以高效燃脂,減少身體多余脂肪,有效減肥;可以增加女性腿筋彈性,使女性的腿更加修長美觀。經常進行瑜伽練習的人可使日常飲食恢復正常,有效減肥。通過瑜伽的修煉,讓你的意志更加堅強,對美食的誘惑有更強的控制力,以達到有效減肥的目的。長期練習瑜伽還可以有助于排除身體內的毒素,從而有效的幫助調節生理平衡。經常練習瑜伽能夠有效幫助預防一些慢性疾病,練習的時候注重深長的呼吸,肺部能夠充氣,從而把體內的空氣排出,有利于身體的健康。
2.2養性
女性通過操練瑜伽的完全呼吸法以及通過身體扭、擠、拉、伸等這些動作姿勢,可以有效的使身體經絡與氣血通暢,機能得到強化。瑜伽操還可以有效調節人的情緒,使人心態更加的平和,青春常駐。瑜伽能夠通過梳理人體中的氣流來達到調節心緒的目的,使人心情趨于平靜,驅走心中的煩躁,久而久之便可以提升個人的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從而可以使女性變得更加的睿智和聰慧,再加之前面提到過的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的毒素,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從而使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美麗,這些功效必然可以使一個女性的自信心更強。
2.3瑜伽運動的好處
總的說來瑜伽的好處和功效可以歸來為如下幾點:有助于減肥、塑造女性完美體型;減緩和預防慢性疾病;消除緊張和疲勞,減輕心理壓力,提升心理、精神能量,使心靈平和、寧靜;排除體內毒素,調節身體平衡,保持青春;訓練注意力,提升智性;調整脊椎,增強柔韌性。
3瑜伽運動的注意事項
瑜伽雖然在女性群體中受到了莫大的歡迎,但瑜伽真的并非就是女性朋友的專利。其實男士更需要瑜伽來放松身心緩解壓力。印度大師級的瑜伽人物幾乎都是男性,在西方瑜伽的追隨者中男士也并不比女士少。瑜伽也適合男士練習。并不是只有身體柔軟的人才適合、才可以來練習瑜伽。因為練習瑜伽是為了幫助身體慢慢變得更加柔韌的,它講求適度即可,并不意味追求動作完成幅度的大小,因此,只要練習者盡力而為便可以收獲到一定的理想的效果。瑜伽是意念配合著呼吸來完成,是動靜的結合。因此來講,它并不是簡單的伸展。瑜伽并不是像舞蹈、雜技那樣要求身體柔韌,而是講究能量平衡,用呼吸來帶動身體的運動,呼吸越深身體越伸展。內在的呼吸幫你打開身體的柔韌性。這更多是感覺上的柔軟,而非肢體上的柔軟。所以瑜伽并不是簡單的拉伸運動。瑜伽從來不強求練習者吃素,但是隨著練習你慢慢會發現身心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喜歡清淡、更健康的飲食方式。瑜伽練習前最好空腹,但是如果有餓的感覺,吃上一點水果或者喝上一杯牛奶都無大礙,特別是對于血糖偏低的練習者來說,練習前更是需要補充一點糖分。練完之后最好等30分鐘后再進食。同樣也許要39分鐘之后再去洗澡,不要因為出汗而馬上洗澡,會破壞身體能量的平衡。最好把瑜伽放在其他運動的后面,這可以起到很好的放松身心、緩解疲勞的效果。如果練完瑜伽后再做一些比較劇烈的運動,那只能是讓身心緊張,進而打破能量平衡。體驗練習瑜伽所帶給我們的功效,我們需要注意一些事項,而不是盲目的去練習,要注意練習瑜伽前一定要熱身,練習的時候一定要循序漸進;注意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和指導者;練習前要熟悉自己的身體,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要選擇舒適的著裝;不要只在意自己的做得是否漂亮,不注重動作和呼吸的配合及靜心冥想,而瑜伽是身心靈的內外兼修,瑜伽的法只是瑜伽的一部分,冥想和呼吸是最重要的。心態平和健康了,身體才會更健康。
參考文獻
[1] 張丹瑤.對瑜伽功能及特點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8(04).
篇3
瑜伽的其他好處:
1、能消除煩惱,平靜心境。
2、能維持姿勢平穩。
3、能夠凈化血液,凈化肉體。
篇4
【關鍵詞】 衰退期精神分裂癥;瑜伽;康復治療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59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349-01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的精神疾病,常有特殊的思維,知覺,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和精神活動與環境不協調。病程遷延,經過藥物治療后,仍有部分患者逐漸趨向不可治愈的慢性衰退狀態。根據我院情況對一病區45例衰退精神分裂癥病人進行12周瑜伽練習,并以45例對照,取得了較好的康復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為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一病區住院的男性病人共90例,病程5-32年,年齡22-50歲。90例病人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5例,2組在性別,年齡,病程及藥物劑量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和常規工娛療法,研究組進行瑜伽練習。具體如下:①環境:選安靜優雅空氣流通的室內或不受干擾草坪進行,選擇瑜伽音樂播放。②練習者:空腹飯前2h進行,赤足著寬松舒適衣褲,配瑜伽墊。③瑜伽練習:選擇張惠蘭的簡單強健功為主要訓練內容。伴隨著舒緩動聽的瑜伽音樂和語言講解,以瑜伽呼吸法開始,配合簡單的肢體動作練習,由簡漸難,以放松法結束練習,最后進入瑜伽語言冥想[1]。每周練習4次,每次60min,練習時間15:30-16:30,連續治療12周。
1.3 評定方法 于治療前及治療后12周分別采用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2],陰性癥狀量表(SANS)[3]和生活質量量表(QOL)。評定患者癥狀變化。臨床療效根據SANS減分率來判定,減分率>50%為顯進,50%-25%為有效,
評定結果輸入計算機,用SPSS/PC10.0統計軟件包處理數據用t或檢驗x2。
2 結 果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2.2 2組治療前后各量表評分結果比較 見表2。
3 討 論
精神康復訓練是幫助精神無能力的人改善生活質量和提高他們自我照顧能力而刻意安排行為的過程。瑜伽方法是一種東方健身方法,練習者在音樂中全身心放松,肌肉有節奏收縮,注意力集中在呼吸調息上,集中精神,身心融合為一[4]。瑜伽訓練是一項集體活動。所有患者在一起享受肢體伸展的樂趣,改變了懶散的行為,提高自理能力,增加信心,減輕病房的負擔。因此有組織有目的的通過瑜伽音樂陽性強化法,對衰退病人進行訓練12周。結果顯示,研究組較對照組有效率存在明顯差異,表明瑜伽練習治療的療效更優,對衰退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陰性癥狀有明顯的康復效果。
參考文獻
[1] 解靜.陳芬.郭楚如,等.瑜伽練習和音樂治療對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11):11.
[2] 張明圓.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95-102,217-222.
篇5
1、賈璉是賈寶玉的堂兄。
2、賈璉,《紅樓夢》中的人物,賈赦之子。他捐了個同知的官位,但不務正業。住在榮國府,和妻子王熙鳳幫著料理榮府家務。他一味好色,女兒巧姐出天花,按迷信要夫妻分房,他一離開王熙鳳就找“多姑娘”鬼混。王熙鳳去過生日宴會,他就把鮑二媳婦勾搭上手,見了尤二姐,又貪圖其美色,騙娶為二房。父親賈赦卻夸他能干,又把自己的丫環秋桐賞給他。他和王熙鳳同床異夢,也不知她背地里重利盤剝,是個典型的紈绔子弟。
3、賈寶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男主角。他是女媧補天剩下未用的一塊頑石和神瑛侍者轉世真身,榮國府賈政與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賈府通稱寶二爺。因銜玉而誕,系賈府玉字輩嫡孫,故名賈寶玉。自幼深受祖母賈母疼愛,住賈母院。十二三歲時奉元妃旨意入住大觀園怡紅院。他與表妹林黛玉心靈相通,互為知己,發展了一段世間少有的純潔之愛。然在賈府家長的刻意為之下與表姐薛寶釵成婚。婚后一二年中舉,旋出家,回到青埂峰。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著名企業戰略專家邁克爾?波特教授早在1985年的《競爭優勢》一書中為我們貢獻了三種基本的競爭戰略,即低成本戰略、差異化戰略和目標集聚戰略,其中低成本戰略又是最為基礎戰略選擇,是不同戰略條件下同樣適用的選擇。波特在《競爭優勢》中同時提出了價值鏈的概念,價值鏈分析法被廣泛地用作企業的戰略分析工具。此后,價值鏈的思想被逐漸引入會計理論和實踐中,其被運用于成本會計領域的探索開辟了成本管理的新天地,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成本分析模式。本文將重點研究在價值鏈理論指導下的新的成本分析的內容、原則、乃至方法意義,繼而探索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運用。
一、價值鏈理論在成本分析中的引入和運用
波特的價值鏈理論把不同企業的生產制造不同產品的活動抽象概括為一系列的價值活動,組織生產流程就是一個價值創造和轉移的過程。約翰?桑科(John?Shank)在此基礎上認為企業應當把自己的價值鏈放到整個行業價值鏈中進行考量,至此價值鏈的理論已經基本成熟,為其引入成本領域的運用奠定了基礎。成本控制是成本分析的目的和更高階段。波特在他的《競爭優勢》一書中也提及了如何利用價值鏈進行成本分析:確定成本分析的價值鏈;分攤成本和資產;具體的成本分析。波特的見解對我們進行成本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價值鏈理論下成本分析的內容
在價值鏈理論框架下,成本分析的內容總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其一,根據分析的目的確定分析的范圍和對象;其二,把該價值鏈的業務活動細分為價值增值業務和非價值增值業務,把價值增值過程劃再劃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價值鏈上的每一項業務活動都會占用公司的資產或者勞務,花費一定的成本,無論是價值增值活動和非增值活動都是我們分析的重要內容;第三,成本動因的分析;最后,引入和運用相關的財務指標和手段進行深層次的分析。
(一)根據成本分析的視角不同把需要識別的價值鏈分為三個層級
根據成本分析的目的不同,可以把需要識別的價值鏈分成三個層次:戰略管理、管理控制和作業層次。
戰略管理層級價值鏈成本表現為企業價值鏈上的整體成本結構。戰略泛指重大的帶有全局性或決定全局的謀劃,是實現和引導企業潛力、實現企業目標、應對日益復雜和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的核心概念①。在這一層級的成本分析中,需要把企業價值鏈濃縮成一個價值結點②放在整個市場這條大的價值鏈上去分析,尋找最優整體成本結構,判斷企業的整體成本結構是否在接受的范圍內,是否可以做出降低整體成本的努力。
管理控制層級價值鏈成本顯示了一種典型的戰術成本特征。管理控制是落實企業戰略的過程,是戰略目標能否實現的保證。管理控制層級價值鏈基本等同于企業價值鏈。該層級的成本分析主要是針對各個價值活動進行的。按照波特的理論,企業的價值活動包括主要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兩種,前者指采購、制造、產品發送、市場營銷和售后服務;后者指基礎性管理、技術開發和人力資源管理等。
(二)根據成本分析的范圍把需要識別的價值鏈分為三個方面
可以通過范圍的劃分,把需要識別的價值鏈分為企業價值鏈、競爭對手價值鏈和行業價值鏈,相對應的成本分析可以從這三個方面進行。
1.企業價值鏈
對企業的內部價值鏈進行分析,首先要對構成價值鏈的各個價值活動進行分析。該分析包括:一是分析該活動是否為增值活動;二是分析企業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優化生產過程所涉及的價值鏈。其次,要建立基于價值鏈的責任中心,即建立以成本動因為基礎的責任中心,明確成本歸屬。
2.競爭對手價值鏈
競爭對手價值鏈成本分析,主要是從市場的角度,通過對競爭對手價值鏈成本的分析來考察企業的競爭地位,明確企業的相對競爭地位,并通過標桿學習,來消除企業的成本劣勢。
3.行業的價值鏈
任何一個企業都是處在行業價值鏈中的一個或多個鏈接中,處在行業成本價值鏈中的每一個企業對成本價值鏈中的其他企業都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企業能夠通過整個行業價值鏈的分析,全方位地了解各作業活動的成本和收入,將企業的業務發展重心轉移到效率高的環節上,降低低效率產出作業,從根本上降低成本,凸顯競爭優勢。
(三)成本動因分析
成本動因是引發成本的一種推動力或成本的驅動因素。價值鏈理論下成本分析強調從企業整體的、長遠的宏觀戰略高度出發所考慮的成本動因。從價值鏈的角度看,影響企業成本態勢的主要因素來自企業經濟結構和企業執行作業的程序,從而構成結構性成本動因(Structural cost driver)和執行性成本動因(Execution cost driver)③。兩類成本動因的劃分便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影響企業的成本態勢,從而為企業的戰略選擇和決策提供支持。
結構性成本動因是與企業基礎經濟結構有關的成本驅動因素。進行結構性成本動因分析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這些成本動因的發生需要較長的時間,而且一經形成往往很難改變;第二,這些成本動因往往發生在生產開始以前,其支出屬于資本性支出,構成了以后生產產品的約束性成本,因此需要在此類成本發生前進行認真的評估與分析;第三,這些成本動因既對公司未來的產品成本產生影響,又會對公司產品的質量、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的其他方面產生重大的影響,并對公司競爭優勢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比如公司規模就是一個主要的結構性成本動因,它主要通過規模經濟效應來對成本產生影響;地理位置也影響企業成本的一個獨立性因素,會對公司成本產生長期甚至難以改變的影響,一旦管理者決定在一個確定的地理位置開展新的業務,許多成本就會沉淀為固定成本。
執行性成本動因是與企業執行作業程序有關的動因,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與結構性成本動因相比,執行性成本動因屬于非量化的成本動因,即這些成本動因是在結構性成本動因決定以后才成立的成本動因。第二,這些成本動因因企業而異,并無固定的因素。第三,其形成與改變均需較長時間。通常包括:參與、全面質量管理、能力利用以及聯系。
人是執行作業程序的決定因素,每個員工參與執行都與成本相關,員工參與的責任感是影響成本的人力資源因素;質量與成本密切相關,質量與成本的優化是實現質量成本最佳、產品質量最優這一管理宗旨的內在要求;能力利用指企業規模即企業能力(含員工、設備和管理能力)的利用和發揮,它主要是通過對固定成本施加影響從而對企業的成本水平產生作用;聯系是指企業各種價值活動之間的相互關聯,包括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內部聯系通過協調和最優化的策略以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外部聯系主要指與供應商和顧客的合作關系,互惠互利可以為企業和供、銷(客戶)方獲得降低成本的機會,從而成為重要的成本動因。
參與、全面質量管理、能力利用以及聯系是成本動因分析的重要內容,通過這些分析能夠將影響企業成本的因素很好地揭示出來,同時指出企業應采取什么方法來控制這些因素,以更好地為企業成本管理服務,實現企業目標。
(四)把經濟增加值(EVA)引入價值鏈成本分析中
經濟增加值(EVA)等于企業稅后營業利潤扣除企業資本占用成本。它明確地指出了企業的資金是有成本的,用來綜合地衡量公司業績,彌補了價值鏈理論在實際應用中的一些不足,故而應當作為成本分析的重要內容給予足夠的重視。
EVA考慮了包括股權在內的所有資本的成本,其數值真正揭示一家企業在為其股東創造價值上所取得的成就。在價值鏈成本分析過程中,以EVA為導向對成本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綜合地揭示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員工素質現狀、企業管理管理水平現狀等等,同時可以幫助管理人員和員工樹立新的成本觀念,拓展成本管理的視角。
三、價值鏈理論下成本分析的原則和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原則是對成本分析規律的總結,可以指導成本分析實務的有效開展。基于價值鏈的成本分析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價值鏈理論下成本分析的原則
1.顧客需求導向原則
這是價值鏈內在特性所決定的,價值鏈及價值鏈上各節點企業的價值增值來源于最終顧客需求的滿足,顧客需求拉動了整個價值鏈的運行和發展,因而在分析成本的過程當中,始終需要考量顧客的需求,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成本的降低,落入傳統成本分析的誤區當中。
2.“多維”原則
“多維”是指成本分析的立體性和全方位,主要體現在戰略戰術維度、時間維度、空間維度。價值鏈成本分析突出了成本分析在企業戰略決策中的重要地位,戰略戰術維度主要就是強調成本分析的戰略導向性,成本分析在既定的戰略定位下尋求持續的成本降低、價值鏈優化和企業競爭優勢的提高。時間維度主要是強調成本分析要關注價值創造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空間維度指得是企業成本分析的空間范疇不僅僅限于核心企業內部價值鏈,還要從價值鏈聯盟④的視角考察企業的成本行為,即還要考察供應商價值鏈、購買商價值鏈及其與企業內部價值鏈之間的聯系。如由某個特定供應商所引起的核心企業的成本、核心企業的某種行為(改變產品設計)將給供應商或客戶帶來的利弊并由此產生的對價值鏈合作伙伴關系的影響等。
(二)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價值鏈成本分析模式
新的成本分析模式需要必要的信息技術支撐,包括網絡技術、數據倉庫、數據挖掘和在線分析(OLAP)和信息安全技術等。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系統需要建立在集成的企業管理信息環境之中,其信息技術平臺需要從各企業內部網絡系統逐步提升到互聯網技術支持的各聯盟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企業間的外部網(Extranet)協同工作的網絡平臺,信息系統的應用結構也應從C/S結構提升到B/S結構。在基于網絡平臺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具有較大的安全風險,因此網絡安全技術將在系統的構建之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應當考慮引入和運用ERP系統,構建成本分析模式。ERP系統集成很多供應商、物料和價格等信息,同時考慮到采購成本可能包含物料價格以及運保費等雜項費用,ERP還提供了成本滾算功能,為企業提供了充分采購成本分析的基礎數據。在物料價格的維護上可以同時使用標準成本和移動平均價格,結合一段時間的數據積累,開發出合適的報表,可以輕松地分析差異,找出原因。銷售成本和客戶服務費用分析。運用ERP系統,企業可對銷售網點的庫存結構有效、及時的控制與分析,進而控制銷售成本。ERP中的銷售和客戶服務費用管理要求根據一定原則將與客戶相關的成本分攤到這些客戶身上,從而可更加準確確定客戶的盈利性。對高盈利性的客戶群,可通過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務或更低價來增加客戶滿意度,對盈利性差的客戶,可以更講究效率的方式來完成服務,這些都得依靠對于銷售成本的精確分析,在ERP中就可以辦到。
四、價值鏈理論下成本分析的應用
價值鏈成本分析方法是作為戰略管理的價值鏈理論運用于成本分析的產物,但凡需要使用成本分析的領域都是該方法所適用的領域,主要包括服務于企業的戰略管理、企業的財務投資決策和企業日常成本管理三個方面。
(一)提供戰略管理思路,指導價值鏈聯盟的構建
價值鏈理論最初被用作企業的戰略分析工具,在引入成本分析領域以后,使得企業重新考量企業的價值創造活動和成本,現在被普遍用作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工具。企業發現要保持持久的競爭能力就必須以開放的心態對待市場上的其他企業,要集中資源于自己具有優勢的價值鏈上,在一個完整的價值鏈中,各自選取能發揮的最大比較優勢的環節,以核心企業為龍頭,將其有效地組織起來,優化整個價值鏈系統,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生產最好的產品,有效地滿足用戶需求,以達到快速響應市場和用戶需求的目的,實現更高的增值效益。
(二)財務管理,用于投資決策
價值鏈成本分析注重成本動因的研究,并總結出了結構性成本動因和執行性成本動因兩大類。研究表明,企業在生產開始之前,產品中就已有85%的成本因結構性動因而成為約束成本,對企業由于規模、地理位置、企業文化等動因進行分析,測定其對于企業產品成本產生的影響,克服了傳統成本分析方法忽視無形成本的缺陷。
(三)為成本管理提供思路
區別于傳統的成本分析方法,價值鏈成本分析可以提供更加準確而有用的成本信息,更加本質地揭示了成本的耗費,為科學合理的進行成本管理提供了思路。
1.價值鏈再造
采用價值鏈成本分析使得企業關注到企業相對成本地位的顯著變動最常見的是由于采用與競爭對手有顯著差異的價值鏈,從而從價值鏈角度進行成本決策。重構價值鏈能帶來成本優勢。其基本思路如下:其一,價值鏈分析的思路應以滿足顧客需要為出發點,分析顧客購買企業產品或服務主要是為了獲取什么利益,在此基礎上考慮如何組織生產,如何選擇分銷渠道,并最終確定企業應配備的資產特征和核心專長。其二,價值鏈分析的范圍不應只局限于行業內的競爭,而應用跨越行業的眼光來看待價值鏈的重構過程。例如,企業的競爭對手不僅包括本產業的其他企業,還包括提供替代產品和服務的其他產業中的企業。其三,價值鏈分析要具備“動態”看問題的眼光。隨著時代的發展,產業價值鏈各個環節創造價值的方式及其在價值創造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不斷變化的,企業應具有前瞻性,及早發現產業發展的趨勢,采取相應的對策。
2.模擬市場⑤的使用
在價值鏈成本分析的過程中,要求以顧客價值為導向,企業被看作是一個為最終滿足顧客需求而設計的一系列有密切聯系的能夠創造價值的價值活動集合;同時,價值鏈又提供了一個系統的動態伸縮的分析視角和思路,這就啟示我們可以通過企業管理機制再造,引入市場機制,以企業內部各部門和單位作為模擬市場的經營主體,建立起一種統一性與靈活性有效融合的管理機制。模擬市場機制將外部顧客需求傳遞給各模擬市場經營主體,使得企業內部價值鏈成本控制能夠與外部市場接軌,從而將價值鏈成本控制深入到企業內部各項價值活動中。(作者單位:宜賓學院,財務管理專業)
注解
① 摘自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② 價值結點是指在價值鏈中具有獨立價值創造功能的價值活動。
③ 概念取自羅紹德主編成本會計學.暨南大學出版社,1998,79-81。
篇7
近年來,作為一種介于市場和企業之間新興的組織形式,戰略聯盟廣泛存在于全球的各行業領域,成為企業增強競爭力的主要方式。而價值鏈自1985年由波特提出之后,已成為微觀經濟領域的一種重要分析工具。
一、價值鏈理論回顧
價值鏈這個概念最初由邁克爾?波特(Michael E. Porter)在其著作《競爭優勢》(1985年)中提出,“每一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營銷、交貨和輔助其產品的過程中進行種種活動的集合體。所有這些活動都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從價值鏈的角度,波特將企業內部的活動分為兩大類: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基本活動包括進貨后勤、生產、發貨后勤、經營銷售和服務;輔助活動包括采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基礎設施。每一類基本或輔助活動亦可再細分為若干價值活動。這些價值活動雖然在戰略或技術上有著明顯的區別,但卻不是相互間毫無關系的。價值活動之間存在著“聯系”,依賴這些聯系而形成一個有機的系統――價值鏈。聯系是一項價值活動的施行方法和另一項價值活動的成本或效益之間的關系。不僅單個企業內部的這些價值活動間存在聯系,企業的價值鏈和供應商價值鏈、銷售渠道價值鏈、客戶價值鏈之間也存在著聯系,波特將這些相互聯系的價值鏈稱之為“價值系統”。
波特之后,海恩斯(Peter Hines)、沙恩克(John Shank)和哥芬達拉加(V.Govindarajan)、雷波特(Jefferey F. Rayport)和斯威爾克拉(John J.Sviokla)等人又對價值鏈理論進行了拓展。
約翰?沙恩克和菲?哥芬達拉加(John Shank and V.Govindarajan,1992)認為:價值鏈(Value Chain)是指“從原材料至最終產品并發送到最終消費者手中這樣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價值創造活動。”海恩斯(Peter Hines,1993)則將價值鏈定義為“集成物料價值的運輸線”,把原材料和顧客納入他的價值鏈。雷波特和斯威爾克拉(Jefferey F. Rayport and John J.Sviokla,1995)提出了虛擬價值鏈的概念。他們認為,當今每個企業都在兩個世界中競爭:一個由管理人員可以看到的、觸摸到的資源構成的物質世界以及一個由信息組成的虛擬世界。虛擬世界對應著虛擬價值鏈,企業對信息的利用亦能作為價值創造的源泉。虛擬價值鏈中通過信息的收集、組織、選擇、合成與分配來達到價值的增值。
與波特最初的價值鏈概念相比,價值鏈的視點已從企業內部延伸到企業外部,供應商、銷售商和顧客都被視為價值鏈的范疇,顧客在價值鏈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視,知識信息對于價值創造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二、價值活動和價值活動間的聯系分析
資源和能力的限制使得企業擁有整條價值鏈的想法變得困難,企業往往僅占據著價值鏈上的若干個環節,企業所擁有的價值活動反映了它的歷史、戰略、文化和組織形式等因素。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不僅取決于以顧客為中心,以自身資源和能力為依托的不同價值活動的選擇、單項價值活動的效率、價值活動的聯系方式,還取決于與相關利益者價值活動的聯系,甚至是價值活動的共享。
時至今日,激烈而動蕩不安的競爭環境使得企業若要保持競爭優勢,必須慎重地選擇其進行的價值活動的范疇,確定其在價值鏈上的定位,而進行這一選擇的前提是對于價值鏈上價值活動的識別,區分價值活動的依據除了看其在技術性或戰略性上的差異外,還要注重對價值活動的經濟性的分析。根據波特(Porter,1985)的定義,價值是指顧客對企業提供給他們的產品或服務所愿意支付的價格。任何能夠增加顧客效用或降低顧客成本的活動對顧客而言都意味著價值的增值。不同的價值活動對價值創造貢獻的大小是不同的,價值可以用總收入來度量,總收入反映了企業產品所標定的價格和企業能夠賣出該產品的數量。但對價值創造有較大貢獻的價值活動并不一定意味著對利潤的貢獻也同樣大,因為收入在不同價值環節分配時,還與該環節的競爭障礙大小有關,而且利潤除了受到收入的影響外,還受到成本因素的影響。而成本的大小不僅與單項價值活動本身有關,還與價值活動間的聯系有關。由此,企業在選擇價值活動時,不可不考慮其利潤率的高低。
我們可將價值活動看成是有著輸入和輸出接口的一個節點,一項價值活動可能與若干項價值活動發生聯系。聯系的作用可能是單項的,也可能是雙向的,取決于價值活動在時間和空間順序上的組織。在價值鏈的分析中,除了價值活動的識別外,識別價值活動間的聯系也是至關重要的,“聯系可以最優化和協調兩種方式帶來競爭優勢(Porter,1985)。”不同價值活動的組合可能會取得同樣的效益,而一項無效率的價值活動可能會直接導致另幾項價值活動的效率的降低,優化原有價值活動間的聯系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利潤的增長,甚至重新創造價值。如利用企業內部的局域網可以實現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即時信息共享,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的運轉速度。
聯系不僅存在于企業內部的價值活動之間,也存在于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的價值活動之間,協調和優化這些外部聯系也同樣能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比如,供應商提供的原材料的質量和成本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和成本,企業與供應商之間高效的信息交互系統可加快供貨速度,降低企業庫存;公司借助互聯網與客戶顧客進行產品設計、選樣和交貨方面的信息溝通的行為,可直接增加顧客的效用。
三、基于價值鏈的戰略聯盟分析
(一)戰略聯盟的價值鏈解釋
在知識經濟背景下的競爭環境中,技術革新速度日益加快,市場變幻莫測,顧客的需求更具個性和多樣化,對于企業而言未來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借助戰略聯盟,企業達到了優勢互補、減少不確定性、共擔風險和對抗競爭者的目的。但目前為止,企業界和理論界關于戰略聯盟的定義、形式一直沒有達成一致的認識。波特(Porter,1985)將戰略聯盟定義為:聯盟是企業之間的長期協議,它超出了正常的市場交易,但又未達到合并的程度。筆者認為,這個定義已點出了戰略聯盟的實質。現有的解釋戰略聯盟的理論也有好幾大類,如交易成本理論、組織學習理論和資源基礎理論等。交易成本理論認為,戰略聯盟的出現是因為在特定條件下,它比市場或企業這兩種資源配置手段的效率更高,費用更低。組織學習理論認為戰略聯盟有助于知識和技能,特別是隱性知識和技能在聯盟伙伴之間的轉移。基于資源基礎理論,戰略聯盟則是企業獲取互補性資源的有效途徑。
從價值鏈的角度看,戰略聯盟表現為企業與企業價值活動間聯系的建立、聯系的優化、價值活動的共享,甚至價值活動的重新整合。當企業無法獨立開展新的價值活動或企業間合作可以優化價值鏈時,聯盟便會出現。聯盟可能存在于價值鏈的任何一個環節,企業通過聯盟實現了總體價值的增值。戰略聯盟的結成可能使得兩條原本互不相關的價值鏈發生交互,如飛利浦公司和杜邦公司合作共同開發光盤系統的表面覆蓋技術。聯盟也會使得現有的價值活動間的聯系得到優化,如七喜與其芯片供應商AMD結成戰略聯盟,將有助于七喜電腦性價比的提高。戰略聯盟的伙伴企業可能相互共享其中的部分價值活動,如馬特拉公司在歐洲市場上通過雷諾公司的銷售網絡銷售其研制的“太空”牌微型車;大眾汽車公司和雷諾汽車公司合作生產汽車變速箱,并將這些變速箱用于各自的汽車中。戰略聯盟也有可能導致企業價值活動的重新整合,企業通過聯盟收縮或調整自己的價值活動范圍,集中資源于自己的優勢環節,如計算機制造、服裝行業的貼牌生產現象。
(二)戰略聯盟的范圍
企業間的合作可能是產供銷全方位的,也有可能僅限于某個領域,這在價值上便表現為企業之間價值活動共享的數量和聯結點的多少,共享的數量和聯結點越多意味著雙方合作的深度和廣度越大。企業選擇參與聯盟的價值活動的多少會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慮,如企業本身的戰略方向、聯盟伙伴過去合作的歷史情況、聯盟伙伴的資源或能力對自己的價值大小、聯盟伙伴的可信任程度和合作前景的明確性等。由于戰略聯盟中的合作者都是相對獨立的企業,利益相互獨立,企業往往在利益和代價之間進行權衡,最終決定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三)戰略聯盟價值評價
判斷戰略聯盟成功與否的依據可以看聯盟是否創造了價值,是否給企業帶來了價值的增值,然而要確定戰略聯盟整體價值卻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戰略聯盟對企業的影響并不局限于發生直接聯系或共享的一些價值活動,還將通過價值活動間的聯系將這種影響在企業內部擴散開來,而且一個從整體上看創造了價值的戰略聯盟,在其中的某些成員組織的角度看來卻未必是有利的,因為這里面還關系到聯盟利益的分配問題,所以從各個聯盟伙伴自身的角度來評價戰略聯盟對其帶來的價值增值或許還較為可行。
聯盟對于各聯盟伙伴價值的大小與其結成聯盟的目的的實現程度有關,伊夫?多茲和加里?哈默爾(Yves L. Dozand Gary Hamel,1998)認為聯盟至少有三個明確的目的:化敵為友、綜合利用和學習內化。化敵為友是將潛在的競爭對手轉化為盟友,轉化成能夠促進新業務向前發展的互補性產品和服務提供商。綜合利用是將聯盟伙伴各自獨立分散的各種資源、資產、知識和技能的綜合利用,以發揮協同效應。學習內化是指通過聯盟學習內化新技能,特別是那些靠其他手段無法得到的隱含的、系統的、深層次的技能。不同的目的決定了合作的范圍和形式的不同,最終導致聯盟價值評估的指標的不同。
從價值鏈的角度分析,聯盟對價值活動的影響將導致其對價值創造貢獻增加,或者在同樣的價值貢獻的情況下,降低了價值活動的成本,實現了價值鏈的優化。在評估的角度上,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應同時兼顧,以避免過分關注聯盟帶來的短期效益,而忽略對企業長期業績的影響,這里可借鑒平衡計分卡的四個評價維度:財務、顧客、內部業務流程、學習與成長。涉及到具體評價指標時,應根據聯盟直接或間接影響到的價值活動來選擇,如技術合作型的戰略聯盟將直接影響企業的技術開發活動,則可選擇新產品開發時間,專利數量等作為評價指標。但對于評價指標統計口徑的確定上卻不能簡單地以企業整體或以因聯盟而成立的實體作為計算對象,因為企業從聯盟中學到的技能可能會用于聯盟以外的領域,如以學習內化為目的的戰略聯盟,聯盟伙伴從中學到的技能可能在企業組織的非聯盟實體中得到應用。因此指標統計范圍也應以聯盟所直接或間接涉及到的價值活動的范圍為依據。而聯盟價值評價的衡量基準可以企業未參加聯盟情況下預計的各項指標作為基準值,也可以企業對于聯盟的預期值作為基準。
四、總結
篇8
1.服務價值鏈基本介紹。服務價值鏈的思想是20世紀末哈佛商學院Heskett等學者提出,其核心觀點是:利潤、顧客忠誠度、顧客滿意度、顧客獲得產品與服務的價值、員工的能力、滿意度、忠誠度及其生產率之間存在直接、牢固的關系,利潤和回報的增長來自忠誠的顧客,顧客忠誠又來源于顧客滿意,而顧客滿意受感知的服務價值的影響,服務價值是由那些滿意的、投入的、生產性的員工創造的,員工滿意產生于對信息技術和培訓的投資及員工授權的政策。
具體應用到保險企業,服務價值鏈認為,保險企業的利潤和回報的增長來自忠誠的顧客,顧客忠誠又源于顧客滿意,而顧客滿意受感知服務價值的影響。進一步推導,顧客的滿意是來自于員工的服務,員工的服務主要來自員工的滿意度。因此,歸根到底,保險公司的服務價值是由那些滿意、投入的、生產性的員工創造的。保險公司員工滿意來自于崗位設計、工作環境、員工選拔培養、激勵機制及服務工具和技術支持等。保險公司員工滿意度、顧客滿意度,及其對企業利潤的作用機理如圖所示。
2.保險企業服務價值鏈的構建。服務價值鏈的根本點在于服務價值鏈主動地把相關的企業與機構組織起來,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全時間的服務。同時,服務價值鏈是一個不斷與顧客溝通、交流的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和發現問題,設計并調整方案,為顧客解決問題,并對方案的實施進行控制和評估。同時,由于顧客服務導向型特征,專業服務非常具有針對性,強調每個顧客的特殊性并凸現各個客戶的獨特性,為顧客提供度身定制的服務。因此,服務型企業的價值鏈具有定制化特色,不像制造企業價值鏈那樣定形和標準通用,往往會因不同的顧客和需求,甚至合作關系的持續時間而發生變化。
對于保險企業而言,服務價值鏈就是要把各項工作串起來,形成上工序為下工序服務、職能部門為基層服務、領導為員工服務的意識和氛圍,并為此建立相應配套的考核、激勵機制,保證各項工作環環相扣,流程暢通無阻,最終給客戶提供最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打造企業服務價值鏈,需要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管理和業務流程重組等相關工作都圍繞這條主線進行規劃和實施,保證各種業務活動單元價值觀的一元化和在創造“最大化”價值時的同向性,從而提高協同的效率。同時服務價值鏈需要向上下游拓展,實現與外部價值鏈的對接。
二、保險企業價值創新路徑分析
1.企業的價值創新的基本理論。企業價值創新是W·錢·金和勒妮·莫博捏在藍海戰略中所提及的,在他們的邏輯框架中,價值創新是藍海戰略的基石。企業價值創新的戰略邏輯是,企業不應該把精力放在打敗競爭對手上,而是放在全力為買方和企業自身創造價值飛躍上,并由此開創新的無人爭搶的市場空間,徹底甩脫競爭。
對于企業價值創新而言,“價值”和“創新”同樣重視。一方面,如果只重價值不重創新,就容易使企業把精力放在小步遞增的“價值創造”上。這種做法,雖然也能改善價值,卻不足以使你在市場中出類拔萃;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只重創新,不重價值,則易使創新僅為技術突破所驅動,或只注重市場先行,或一味追求新奇怪誕,結果是常常超過買方的心理接受能力和購買力。因此,要把價值創新與技術創新及市場先行區分開。
研究顯示,開創藍海的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的分水嶺,不在于尖端技術,也不在于“進入市場的時機”。這些因素在更多時候并不存在。只有當企業把創新與效用、價格、成本整合一體時,才有價值創新。如果創新不能如此植根于價值之中,那么技術創新者和市場先驅者往往可能會為他們所用。
2.保險企業價值創新的路徑。保險企業需要對價值創新的全過程有一個系統的理解。從行業內部來看,客戶與保險企業之間彼此鏈結,相互關聯,組成了行業內的“價值系統”。再進一步,如果將保險企業至于金融行業作為流通大環境中的一個價值環節來考慮,那么保險企業的整個價值傳遞過程包括從保險訂單、服務的供應到保險中介及銷售渠道、再到終端客戶、消費者等所有環節。
保險企業的主要任務就是銷售服務。保險企業的目標是以客戶為中心開展工作,實現客戶價值的最大化。因此,保險企業價值創造的核心策略只有轉變為價值鏈競爭,即轉變為爭取客戶最大滿意的服務競爭,企業才能得以生存與發展。保險企業的任務不得不從銷售提升來創造和傳遞價值,而企業創造和傳遞價值的過程就是為客戶服務。
對于企業而言,員工比客戶重要,只有員工管理好了,才能管理好客戶。因此,企業價值創新的核心環節在于,企業應首先打造好企業內部的服務鏈,通過企業服務價值鏈驅動外部價值鏈。因此,打造企業服務價值鏈是為了更好地為客戶服務。將客戶的價值系統納入企業的價值系統即企業的服務價值鏈,才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生存。
因此,保險企業價值創新對于整個大環境來說是價值鏈系統中的一個傳輸增值環節,企業的價值創新鏈需要向兩端延伸,向上下游拓展,實現保險產品在整個價值系統的增值。
三、服務價值鏈是保險企業價值創新的核心驅動力
1.價值創新驅動來源之一:服務價值鏈可以優化顧客價值鏈,提高顧客價值。實際上,企業競爭差異性優勢的來源有兩個,即要么使客戶的價值鏈更有效率,要么能增加客戶的價值鏈的差異性,進而使得其產品和服務具有差異性。保險企業服務價值鏈的構建有組于保險企業優質服務的提供。保險行業是服務性較強的產業,顧客的價值不僅取決于產品本身,更有賴于高質量的服務。這種服務不僅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全過程的服務,也包括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的服務。高新技術產品市場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因此,通過為顧客提供送貨、培訓、安裝、咨詢、售后等一攬子服務,增加顧客價值是保險企業差異化營銷的重要手段。
同時,服務價值鏈的構建有助于提高產品的柔性。高新技術產品的更新換代比較快,為了避免顧客的損失,打消顧客的疑慮,產品的柔性(兼容和升級)非常重要。提高產品的柔性就意味著提高了顧客的價值。
2.企業價值創新來源之二:服務價值鏈能夠發揮價值信號的作用,提升顧客的價值認同。產品的獨特價值能否創造有效需求有賴于顧客認同。保險產品市場買賣雙方信息的不對稱會影響產品獨特價值的發揮。產品價值的不易感受性使得消費者在使用產品之前不可能全面了解產品的獨特價值和企業為實現這種價值所做的一切努力。因此,企業能否使顧客清晰完整地感知、認同其產品的獨特價值對于企業差異化競爭戰略的成敗起決定性作用。
因此,應該認識到,保險企業的價值鏈和買方的價值鏈等對企業機制創新起著重要的作用,企業是否擁有高效率、高質量的上下游價值鏈就成為能否獲取價值創新,進而獲取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之一。
3.企業價值創新來源之三:員工滿意驅動企業價值的創新。員工滿意度是員工對其工作中所包含的各項因素進行評估的一種態度的反映,據權威機構的研究表明,員工滿意度每提高3個百分點,企業的顧客滿意度將提高5個百分點;員工滿意度達到80%的公司,平均利潤率增長要高出同行業其他公司20%左右。
(1)員工忠誠度推動員工生產力。忠誠度是指員工對其所屬社會團體的目標、象征和宗旨等方面的堅信不疑的品質。高忠誠度的員工在處理單位內成員之間的問題時通常堅持單位內的規范和信條。同時,他們在面臨外單位比本單位有更好的經濟待遇時,仍然會選擇繼續堅持留在本單位工作,且工作中表現出較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忠誠是效率,是競爭力,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忠誠管理可以帶來可觀的回報。相反,對企業缺乏忠誠的員工給企業造成的直接損失使生產力下降和顧客滿意度降低。經驗表明,員工不忠將會影響20%~50%的公司業績。
(2)員工滿意度推動員工忠誠度。企業如何對待員工,員工就如何對待顧客。正如顧客忠誠度取決于顧客滿意度一樣,員工滿意度提高的同時也會使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提高,對企業不滿的員工將會導致其對企業的“不忠”,員工對企業不忠會導致顧客流失。對員工而言,滿意乃指“對工作付出”與“從工作獲得”之間的關系,且“滿意是經由對工作評價后,所產生的喜悅或正面的情緒狀態”。將員工視如內部顧客,使其能感受到如同外部顧客一樣地滿意,繼而造就出更為忠誠的員工,甚至為企業帶來實質的收益。
據權威機構的研究表明,員工滿意度每提高3個百分點,企業的顧客滿意度將提高5個百分點;員工滿意度達到80%的公司,平均利潤率增長要高出同行業其他公司20%左右。因此,為使顧客滿意成為一項事實,企業必須先讓員工滿意。只有員工擁有了這樣一種對企業滿意的正面情緒,才可能對公司忠誠。員工滿意與忠誠,最終將決定顧客的滿意與忠誠。
篇9
[關鍵詞] 價值鏈 會計系統 設計 運用
1 價值鏈會計的理論框架
在我國,價值鏈會計的概念是由著名會計學家閻達五教授首先提出的。閻教授等于2003年1月在《中國財經報》上,以《建立“價值鏈會計”的新思考》為題首次提出了價值鏈會計的基本概念、框架體系。所謂價值鏈會計,是對企業價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層次關系的研究,具體可表述為:收集、加工、存儲、提供并利用價值信息,實施對企業價值鏈的控制和管理,保證企業的價值鏈能夠合規、高效、有序運轉,從而為企業創造最大化的價值增值及其合理分配的一種管理活動。
閻達五等研究了構建價值鏈會計理論框架的思路問題。他們認為,構建價值鏈會計的理論框架的基本思路是,以強化價值鏈管理為主線,分為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重構會計管理框架。在空間維度上,把原來以單一企業形式存在的會計核算主體擴展為以價值鏈聯盟形式存在的會計管理主體,把原來以貨幣為計量手段的會計核算對象擴展為以價值鏈形式存在的一切可以量化的會計管理對象。在時間維度上,應用信息技術,以會計實時控制為核心,以管理過程的時間序列為依據,分別以事前管理的統籌、事中管理的實時控制和事后管理的分析考評為內容廣泛開展全方位、全過程的會計管理。
2 價值鏈會計系統的設計
2.1 記賬方法和規則
價值鏈會計是一種實時會計,即利用現代化技術,使交易和事項在發生時即可以記錄、處理和報告的會計系統。可見,價值鏈會計要求財務信息同步反映業務情況,因此它的確認和計量必須建立在動態的時點基礎上,超出了現行會計以會計期間的劃分來進行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所以價值鏈會計系統采用包括聯機、聯網和人工錄入的多元確認方式,取代傳統會計通過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的單一形式,這樣既能保證財務信息及時流轉,還能保證信息需求者獲得相關的基礎文件資料。在價值鏈會計模式下,每筆經濟業務都以單元價值鏈為中心,按照“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原則,將發生金額記錄到相應賬戶中。
2.2 會計科目
由于價值鏈會計是以知識經濟為背景,將人力資源視作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充分認識到了人力資源在企業發展中起到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除了繼續使用原有會計科目外,還需要設置人力資源類科目對其進行核算。
增設“人力資產費用”科目。該科目屬于資產類科目,用于核算企業為了取得、開發、替代以及管理人力資源所發生的支出人力資本產權及其攤銷情況,應按姓名和取得成本、開發成本、替代成本、組織管理成本等設明細科目。
增設“人力資產”科目。該科目屬于資產類科目,用于核算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可能向企業流入未來經濟利益的人力資源的價值。因錄用職工、資產重估等使人力資產增值時,借記本科目;因職工離開企業、資產重估等使人力資產減值時,貸記本科目。
2.3 原始憑證
目前的原始會計憑證主要通過對經濟活動最初的確認與記錄,發揮經濟事件事后證明性的作用。原始憑證應與資金流、信息流和實物流緊密相連,因此,原始憑證上應該與經濟業務緊密相連,實現管理的功能。具體做法如下:對于那些與單元價值鏈的經濟行為無關或者不便于與具體行為聯系的傳統會計的憑證,可以繼續沿用;對于那些直接與單元價值鏈的產出和成本相關的原始憑證,應該在編碼上特別注意,憑證的編碼與單元價值鏈的行為產生互動,便于及時調用查閱和分析。
2.4 會計報告
價值鏈會計財務報告利用計算機儲存量大這一特點,充分擴大了會計主表、附表、附注的信息容量,更加全面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在三張主表的內容上,資產負債表中資產部分增加人力資產以及其他無形資產項目,權益部分增加人力資本、未分配利潤項目。利潤表中在費用類下增設人力資產費用。在報表的附表和附注方面,擴大披露的范圍,著重增加反映未來財務狀況的前瞻性非財務業績衡量指標,比如客戶滿意度、產品質量、人力資源的組成結構、核心人員的管理能力及技術背景、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果、人力資源的投入及其利用情況和貢獻等信息。可見,價值鏈會計財務報告具有完整性,可提供信息使用者想了解的、并且企業也愿意提供的一切信息。
3 價值鏈會計的運用及其問題解決
3.1 價值鏈會計運用的外部條件
隨著價值鏈會計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價值鏈會計理論逐步應用于企業的各類決策之中。但是,與理論研究相比,價值鏈會計的應用研究遜色不少。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價值鏈會計的理論研究剛剛起步,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經濟管理水平落后,價值鏈管理思想還不具備大面積推廣的條件,這就限制了價值鏈會計的發展和應用。
從技術方面來說,價值鏈會計的實施必須有待于信息技術的普及、完善。只有網絡更廣泛地成為社會組織形式時,才能真正實現企業間的高效率合作,才能及時地傳遞和交流價值信息。中國基礎設施(寬帶網)的建設比較薄弱,只是初具規模。據《經濟觀察報》2005年第145期統計,我國已經上網的企業數不足企業總數的1%,域名數量只有7萬多,其中30%沒有建立主頁,而建立了內聯網的企業就更是鳳毛麟角了。但國家正加大此方面的力度,十五計劃中,黨和國家適時做出“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部署,企業信息化被提上了重要議題。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到企業建設、企業管理之中已經是大勢所趨,這些綜合措施的出臺,必將為價值鏈會計系統的實施創造一個低成本、高效率、安全而堅實的宏觀平臺。
3.2 價值鏈會計運用的內部問題解決
對于產生于企業內部的影響,比如對公司內部管理體制、管理方法、以及員工培訓、薪金體制、信息安全方面的影響,則需要企業內部制定相對比較詳細的計劃和措施,步步為營,穩扎穩打、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實施價值鏈會計的各項措施,逐步實現企業價值鏈會計的信息化。以下是企業可以采取的一些具體措施:
第一,對于安全方面的影響,解決這個難題,一方面需要借助內部的操作系統控制、會計數據資源控制、應用控制和外部的周界控制、遠程控制等解決網絡的安全性問題;另一方面,需要營造一個誠信的社會環境,使價值鏈條的各方建立公平、公正、共贏的合作關系。
第二,對于員工的素質,特別是公司的財務人員必須要及時加強培訓,迅速地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另外,要大力引進一些既體現信息化又具備財務知識的復合性人才,來承擔價值鏈會計系統建設的主干力量。
第三,對于企業內部的管理,一方面,它的實施需要時間、努力和耐心,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如信息技術裝備),因而管理者(尤其是高層領導者)要克服管理惰性的障礙、堅定信念,在人力、物力、時間上給予支持;另一方面,良好的管理模式需要適合的組織結構相匹配,企業要以優化流程為核心,進行組織結構的整合,重構作業鏈。
在我國,供、產、銷系統還沒有形成一條“價值鏈”,三大系統基本上處于各自為政、相互脫節的狀態:部門主義嚴重,造成了企業的物流和信息流的扭曲和變形以及資金和人力資源的浪費;信息管理相當落后,沒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致使信息不全、不準確、信息傳遞不及時、信息管理不集中。對此,企業要通過流程再造、組織再造、信息集成規范制度來改變這種狀況,使“珍珠項鏈”般的價值鏈更加光彩奪目,為實施價值鏈會計創造良好的內部條件。
總之,企業最終將利用互聯網快捷的信息傳輸速度和即時接入網絡的能力,實施價值鏈會計操作系統并不斷優化其應用效果,使企業擺脫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形成以企業內外交易活動為中心的主體框架,實現財務會計系統與管理會計系統的融合。
參考文獻:
[1] 閻達五.價值鏈會計研究:回顧與展望[J].會計研究,2004, (2):3-5.
[2] 李百興.價值鏈會計研究的幾個理論問題[J].財會通訊,2003, (7):8-10.
[3] 于富生,張敏.論價值鏈會計基本假設[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6, (1):7-9.
篇10
[關鍵詞] 研發預算;信息平臺;價值鏈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4. 011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14- 0015- 03
1 引 言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越來越重視研發活動對構建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作用,對研發的資金投入越來越大,2010年我國企業投入的研發資金高達7 062億元。但是目前很多企業缺乏對研發資金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將研發過程看成一個“黑箱”,在會計核算上僅進行簡單的“費用化”或資本化處理,對“黑箱”內部資金使用狀況不做任何檢查和控制,研發資金被置于企業財務管理的中心之外。對研發活動實施預算管理,能夠使企業制定正確的研發戰略、選擇合適的研發項目組合、合理安排研發項目進度并對研發資金實施有效的控制等(Wilian E Sorder,1970),從而提高研發資金的運用效率、增強研發資金的保障、降低研發成本及投入風險。但是我國大部分企業研發預算管理狀況欠佳,預算管理流于形式,許多企業不重視甚至不做預算。這導致了研發項目后續投入失控,經費不斷追加,研發投入產出的經濟效益低、企業不能很好地對研發項目進行預算管理的原因,主要在于編制研發預算所需要的信息量不足(梁萊歆,2007)。由于研發活動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加上人們對研發活動及研發預算的本質認識不足,使有關研發活動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明顯滯后,相關信息嚴重缺乏,這種狀況必然無法對研發實施有效的預算管理。任何一種預算,不管是資本預算還是財務預算,不論是零基預算還是彈性預算,如果沒有基礎數據信息做依據,無疑等于閉門造車。因此設計建立一個為研發預算管理服務的信息基礎平臺,為研發預算的編制提供依據,是實施研發資金預算管理必須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
2 R&D活動的價值鏈分析
企業的價值增值過程按照經濟和技術的相對獨立性,可以分為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多個價值活動。這些價值活動形成一個獨特的價值鏈條,價值活動是企業從事的物質上和技術上的各項活動。知識經濟條件下,國際一流企業的戰略目標是把資金主要投入到新產品的研發設計和營銷服務上,而將產品的大批量生產外包給處于勞工成本較低地區的工廠。企業的內部價值鏈呈U型, 即價值鏈的主要增值部分在企業的研發活動和市場銷售服務,而從事產品的生產僅能賺到微薄的利潤。從企業的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來看,研發生產銷售實現經營目標,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的價值鏈,而研發作為知識與經驗積累的動態認知過程,處在這一價值鏈的始端,其價值是一系列價值增值的創新與專業化任務和活動的積累過程,該階段的價值狀態對新產品成本、產品市場價值及其收益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可見,研發活動在價值鏈中直接承擔了價值創造功能,而且是企業內部價值鏈中最重要的增值環節,同時研發活動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價值增值過程。從研發資金的運動形態看,企業研發資金運動伴隨對研發項目的投入而開始,對研發項目進行“加工” ,最后“銷售”成功的研發項目,并以不同項目研發的持續不斷而循環和周轉,資本的積累主要依靠每個研發項目成功后的市場化(內部交易或外部交易)為研發主體帶來盈利。這與一般的企業資金循環基本相同:貨幣—商品(研發人力資源和研發設施)—研發過程—研發成果(專利、技術秘密、新產品等)—貨幣。
3 R&D預算的特點及編制依據
3.1 研發預算的特點
通過對研發活動的價值鏈本質進行分析,結合研發活動的特點,研發預算同一般預算相比,具有自身的特點:
(1)研發預算的雙重屬性。研發項目處于不同的階段時,研發預算屬于不同的預算范疇。當進行研發項目投資決策、選擇項目組合時,研發預算的功能屬于資本預算的范疇,主要是對研發項目的成本投入和收益進行評價。當研發項目確定實施后,研發預算的功能屬于經營預算的范疇,主要對研發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資金投入進行安排和控制。
(2)研發預算高度的不確定性。研發活動的創造性和不確定性,決定了研發過程中資源消耗種類、時間、數量的不確定性。
(3)研發預算要求較強的動態性和柔性。
企業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研發活動必須動態追蹤內外部環境,快速反應和迅速決策,同時研發活動的創新性和不確定性等客觀因素決定了企業研發預算根據情況變化迅速做出調整。
3.2 研發預算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