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選讀范文

時間:2023-04-07 20:19: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唐詩宋詞選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運用“問題教學法”。在開課伊始,因為學生的基礎較薄。此時教師要多講授一些,但講授不代表就是滿堂灌,精彩的講授事實上是在引導、在啟發。怎樣使自己的講授“出彩”呢?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了“問題教學法”,其主要操作環節是:(1)布置預習,觸發問題;(2)檢查梳理,交流問題;(3)意見撞擊,篩選問題;(4)遞進思考,解剖問題;(5)拓寬閱讀。深化問題。問題是思維的種子,但不同的學生提出的問題質量是參差不齊的。教師要幫助學生篩選那些有價值的問題來思考、來研究。這樣有利于他們對唐詩宋詞的深刻領悟。因此第三個環節是問題教學法的核心。如在講解李白《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時,課前硬性布置學生讀有所思,必須提出至少一個問題,結果全班匯集起來,上課時就充滿了思維的歷險,而我們在課上又“篩選”出“李白是怎樣建構他的詩化人生觀的”這一核心問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一以貫之。突出重點。

2.建構“自學、試教、答疑、檢測”教學模式。我校生物學科組申報了“自學、試教、答疑、檢測”教學模式研究,筆者在《唐詩宋詞選讀》教學中,對于一些相對簡單的教學內容,也采用了這種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自學”階段,要發動學生搜集資料、鉆研教材、合理分工、合作學習,可以小組為學習單位,分頭學習一個知識點,這樣有利于學生作深入的研究;在“試教”階段,要指導學生精心制作教具,如重要的引文可以制作成幻燈片,典型的例證可以印發材料,這樣可以減輕上課的背、講負擔;在“答疑”階段,教師不要急于說出答案,要引導學生互相辯論、爭論,形成“腦風暴”,要以學生的“學”為中心,不要“好為人師”,要以“少講”甚至“不講”為最高境界;在“檢測”階段。要發動學生自己出題,因為出題也是一種學習。“自學、試教、答疑、檢測”教學模式的施行,讓學生轉換了角色,凸現其主體地位,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3.組織專題教學沙龍。一個專題講授結束之后,可以利用一堂課時間,將講臺撤去,將桌椅圍成圓形,由學生主持。師生對話。搞一個專題教學沙龍。主要任務是對這一個專題的教學情況進行交流。包括教師的講課方法、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的聽課體會、學習疑問等等。凡是與這一專題的學習有關的都可以談。如“豪放飄逸的李白詩”專題講完之后,我們可以組織“漫談復制李白?拜李白為師寫好作文”的單元教學沙龍。為了防止學生一時思考不成熟,提不出有質量的問題,可以叫學生提前思考,預先準備了小紙條,屆時交給教師,由教師現場“答記者問”。也可以現問現答,鼓勵學生大膽地向教師“進攻”!教師要認真聽、認真記。對那些合理的建議與批評要做到從善如流;學生要認真準備、大膽提問,力爭做到有的放矢、滿載而歸。

4.召開文學作品閱讀筆會。任何作品的產生都是建立在作家創作實踐的基礎之上的,理解作品也必須具備一定的閱讀量,所以定期召開文學作品閱讀筆會,或者一個月專門拿出一節課作為閱讀指導課,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交流閱讀體會,是非常有益的。筆會內容可以先從單篇文章開始,接著是選文,再是作品原著、理論原著。可以將其搞成一個個系列,如中國古代、近代、現代、當代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等,或詩、詞、曲、散文、小說等。如講完唐詩部分時,可以組織學生在閱讀古今中外詩歌的基礎上,召開“如何欣賞詩美”閱讀筆會。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讀書、如何讀出東西來、如何把自己讀到的東西寫成文章,要循循善誘,持之以恒。

5.組織唐詩宋詞知識競賽。根據唐詩宋詞的體裁特點。學生必須背誦積累,為此我們可以定期組織知識競賽,形式可以模仿央視幸運52或三星智力快車那樣,背的形式靈活一些,要讓學生在輕松快樂之中積淀語文素養,提高學習興趣。我們組織老師編寫了一個簡單的程序,可以為每一屆學生使用,長期堅持下去,還可以作為學校語文教學的一個特色呢。另外我們也與時俱進,增加了一些新的比賽形式:如出示一首英譯唐詩,要求學生背誦其中文原版;給選手提供一臺寬帶上網的電腦,要求他用最短的時間在網上找到一首詩的音頻或視頻朗讀;給學生提供一首詩,要求他們在電腦上用最快的速度輸入并進行美化編輯。

6.引進對話性作業。筆者借鑒康南海先生當年草堂教學的經驗,解開學生作業時的桎梏,不再通過記憶、模仿而是通過創新來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主要做法是:教師每上完一次課,課后要求學生就此前所講的新宋詩詞內容,聯系自己的聽課體會,聯想、疑問、課外閱讀心得。通過作業與教師進行廣泛地交流,可以提問,可以討論,可以褒揚教師講解的精彩之處,也可以批評其不當之處,包括糾正教師的錯誤、失誤,還可以向教師推薦好文章、新信息等。不少學生通過作業,提高了思辨能力。經常有神來之筆,一位學生寫道:“殘缺的東西不一定美,但美的東西一定有殘缺,關鍵就在于你是先發現殘缺,還是先發現美。”通過引進對話性作業,加強課內外銜接,融洽師生對話,開放作業空間,調動學習興趣,提高作業質量。

7.編輯研究論文索引。對于一些研究熱點、難點、疑點,可以鼓勵學生課外分成學習小組,分頭搜集資料,編輯研究論文索引,達到“研究小問題學語文”的目的。學生在編輯研究論文索引的過程中,同時也在學習別人的論文寫作方法,也可以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最終激勵其寫作、發表小論文。還可以引導學生對老師的教學提出建議,如中學詩歌教學就大有文章可做:詩歌怎樣教、怎樣讓中學生能夠欣賞到詩美?那種先解決字詞、再讀順、翻譯、背誦的老一套或干脆什么都別講,就讓學生自己“狠狠地讀,默默地悟”的新思維,是否可行?至于如何指導學生寫詩,更是教學的盲區。我們要發動學生多讀書、多思考、多寫作,在盡可能透徹地理解唐詩宋詞知識和盡可能全面地搜集資料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8.加強比較閱讀。聞一多先生曾指出。學習文學要注意兩種比較:一是與外國文學比較,二是與其他藝術形式如美術、音樂比較。在文學理論學習中,加強比較閱讀,可以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如有人將《回鄉偶書>翻譯成(coming Home》就欠妥,一是中國文化中的家與鄉是有區別的,家僅指一人之家,而鄉卻是指家族,回鄉是以衣錦還鄉為榮的,這里有一種光宗耀祖的封建家族觀念;二是“偶”傳神地道出文學創作中的靈感機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英譯未能凸現出來。再比如講解文學作品的結構,將美術中的構圖思想引過來,可以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結構的意圖和功能。此外,在不同文藝理論之間進行比較,如中國文論中有“詩中有畫”“詩畫同源”之說。而西方文論中萊辛在《拉奧孔》中極力強調詩畫之不同,要以此刺激學生深入思考、全面掌握詩歌欣賞的知識,深刻領悟詩情詩味詩美。

篇2

關鍵詞:詩歌 鳥 創作意圖

在詩歌鑒賞方面,多年來我們做了很多的努力,如術語積累、答題技巧等。這樣復習內容規范且操作性強,很容易被學生掌握,對學生的高考復習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即使如此,平時練習中仍有不少學生把江南美景說成是塞外的風光,每年的高考成績出來之后,還是不盡如人意。我認為可能有些東西被我們忽視了,那就是詩歌意象的積累和揣摩。其實,詩歌中有不少意象是我們常見的,比如禽鳥、草木等。我們在高三復習時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讓學生積累詩歌意象應該有些效果。我以《唐詩宋詞選讀》為例做了些整理,尤其是鳥類意象的整理。《唐詩宋詞選讀》中涉及鳥類詩句有多少呢?63首詩詞中竟有23首之多,鳥兒出現的頻率可謂很高。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對這些鳥兒總是泛泛而談,一帶而過,很少單獨而仔細地分析這些形象。因此,學生有時不太注意或刻板地認識這個有著明確創作意圖的形象。我認為,教師有必要讓學生在高三階段對這些意象進行整合復習。

我認為《唐詩宋詞選讀》中的鳥按存在與否可以分為神話中的鳥兒和現實中的鳥兒。如青鳳、鸞、鹓雛就是現實中不存在的鳥兒;鴻雁、杜鵑、鷓鴣、黃鸝、燕子、鳥雀、翠禽、鷗等就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鳥兒。而現實中的鳥兒又有悲喜的趨向,我們因為鴻雁漂泊,居無定所,杜鵑、鷓鴣啼叫哀傷常把它們看成是悲鳥;而黃鸝、燕子是春天的鳥兒,與明媚的陽光、柔和的春風相伴,人們都認為它們是喜鳥、靈鳥。當然,如果詩句中提到的是鳥雀、翠禽、鷗,那么這些稱呼上本身是沒有什么感彩的。另外,詩人還會根據需要而使用鳥兒的別名,如把杜鵑叫做子規、杜宇、蜀鳥等;黃鸝叫做黃鳥、黃鶯、鸧鹒等。

如果我們把眼界稍稍放大至所有的詩歌,那么我們會發現除了這些形象之外,鵬、鴛鴦、仙鶴、烏鴉、布谷鳥也是常見的詩歌意象。在古詩詞中,詞人有時不特指是什么鳥,而只以“鳥”來稱,不過會在鳥前加一些修飾詞來限定,如陶淵明的“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望云慚高鳥,臨淵愧游魚”“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溫庭筠的“鄉思巢枝鳥”等。

為什么詩人喜歡以鳥入詩呢?詩人看重鳥的什么特征了呢?我想鳥兒最引人羨慕的就是它們可以在廣闊的天地中翱翔,這會與士子初涉人生,意欲實現儒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相切合,又會與他們歷經人生,愿望破滅形成鮮明對比。而鳥的形體和飛行又會讓士子有所寄托。最典型的鳥是大鵬,如李白在《上李邕》中就說:“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以鳥自喻,顯示出李白的自信與進取的志向。另外,鳥兒的叫聲不一,也容易讓人產生諸多聯想。如杜鵑聲似“不如歸去”,鷓鴣叫聲似“行不得也哥哥”,布谷鳥是“布谷布谷,快快播谷”等。可以說,鳥聲恰恰道出了詩人彼時彼地的心聲,或者說詩人彼時的心境映射到了鳥聲上就成了鳥兒有靈性的告知。更何況鳥兒身上有時也含有著一些遠古的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說。如杜鵑啼血、望帝啼鵑、精衛化鳥等,這些內容恰當地運用可以增加詩歌的意蘊美和厚重感。所以說,無論是鳥的自由活潑,形聲色兼備還是鳥兒身上承載的文化信息都引起詩人的極大興趣。

那么,我們能否在鑒賞詩歌時從這個意象入手或多或少地窺探到作者的創作意圖呢?筆者以《唐詩宋詞選讀》中的詩句為例做了一些分析,得出以下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表明時間,渲染氛圍

古詩中的一些鳥活動的時間比較固定,如燕子是春天歸來,黃鸝主要活動在整個春季,布谷鳥頻繁地在暮春農歷三月、清明之后鳴叫,大雁(也叫鴻雁)是秋初南飛。這些帶有鮮明季節性的鳥使得詩人可以不再運用冰冷的月份來表明時間而又能烘托出季節氛圍。如杜牧《九日齊山登高》中“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一句就以“雁初飛”具體點明了初秋時節;晏殊《破陣子》“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一句中“燕子來時”交代了時節又富有形象感美感。而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中“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一句也是避免直說時節,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烘托情感

上文說過鳥兒有悲喜感,所以詩人在運用鳥意象時候可以根據自身的情緒去選擇相應的鳥兒,讓這種鳥和其他意象共同組成相應的場景,從而對詩人感情起到很好的烘托效果。這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以景襯情”。典型的是秦觀《踏莎行》中“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一句。這句詩以寒春、斜陽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圍,又以杜鵑哀傷的聲音來點染,從而強化了這種氛圍特點。而晏幾道《臨江仙》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一句,以“燕雙飛”的和諧反襯出人的孤獨寂寞。此外,辛棄疾的“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趙嘏的“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也是這樣。

三、比喻象征

詩人在運用鳥的意象時可能還有別的意思,常見的是以鳥來自喻或象征某一些人。這在《唐詩宋詞選讀》中有所體現。如杜甫的“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就是以一個“似”將茫茫的天地之間一個渺小的沙鷗個體和自身的渺小無依和前途的茫然聯系在了一起。而蘇軾則用“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將“幽人”和“孤鴻”聯系起來。

因此,在閱讀詩歌時,我們應該對這類常見意象給予重視。我們從這個意象上或多或少窺探到的大體情況是:(1)詩中的鳥是現實中有的。如果整首詩是悲傷的情感,詩歌中卻有喜鳥,我們可以大體確定作者是用反襯的手法;如果是喜悅之情,而出現了悲鳥,此鳥的出現可能是表示季節;如果表達悲傷情感,出現了悲鳥,表達喜悅之情,同時出現了喜鳥,那么此鳥可以認定是起到正面襯托的作用。當然,我們還要注意有無比喻和象征的可能。(2)詩中出現的是神話中的鳥。以李白和李賀的詩句為例,較多的是反襯了現實的不如意。此外,在看到鳥兒意象時,我們還要注意意象前后的修飾詞,用什么樣的修飾詞就反映出作者看重這種鳥的這方面的特點。總而言之,我們在分析鳥類意象時,既要特別關注鳥兒前面的修飾語,也要注意詩歌整體流露的情感。

既然在鳥兒身上我們就可以揣摩到這么多,那么我們再看下面的題目是否就簡單得多了呢?如簡要賞析張籍《湘江曲》“湘水無潮秋水闊,湘中月落行人發。送人發,送人歸,白蘋茫茫鷓鴣飛”的最后一句。又如,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第一句選取了楊花與子規兩個意象有什么作用?再如,2007年江蘇高考題“滿林殘照見歸鴉”在表達技巧上的特點。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教材目標指向 教學定位 教學策略 目標預設與教材處理

“高中新課改,亮點在選修課,難點在選修課,突破點也在選修課。”早在06年我省剛進入新課程的第二年,面對選修課程步入高中的教學,有人就這樣說過。新課程實施已幾年了,但目前對選修教材的教學似乎仍是一個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因為目前選修教材教學存在幾種狀況:一是將選修教材的教學完全等同于必修教材的教學,二是部分地仿照高校選修課教學,三是按照高考總復習的要求安排選修教學,四是根據現行高考要求而舍棄部分選修內容。如果從《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設置選修課程的角度來看,我以為其實這些都步入了選修教學的誤區。

那么,從課程設置到教學方法,選修課與必修課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就很值得我們思考了。我們能想到的是必修課應更多地偏重于語文基礎知識,是大面積撒網;選修課應偏重于思想情感的培養,是通過幾個專題的學習讓學生形成較為鮮明的“經典”意識,從而對祖國和世界的傳統文化形成某種或某些情結,這樣的情結在其以后的人生中會成為其思想情感發展的重要基地。必修與選修之間的理想關系應該是:必修是選修的基礎,選修是必修的發展;必修是普及,選修是提高。這里我想以各學校選修比較普遍的一門選修課《唐詩宋詞選讀》為例,談談自己的一些理解與體會,不拘淺陋,就教于同仁。

一、教材目標指向及其定位

五個選修系列,《唐詩宋詞選讀》是受到學生歡迎程度較高的模塊教材之一,同時唐詩宋詞是我國文學上的瑰寶,有很厚重的文化積淀,如何開展好《唐詩宋詞賞析》選修課的教學就是擺在我們面前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目前《唐詩宋詞選讀》教學的現狀

如前所說,選修教材是新課改的標志物,是新課改的試金石。所以,能否用好選修教材關系到新課改的成敗。而目前對《唐詩宋詞選讀》的教學,幾年下來,就筆者所了解的情況,可謂是亂象橫生,各行其是。主要有這樣一些現象:

1、按照詩歌的內容題材重新組合,美其名曰“自主創新”。

按照詩歌的表現內容來分,常見古詩一般有以下幾種:詠物詩、山水詩、民生詩、邊塞詩、懷古詩、惜別送別詩、思鄉懷遠詩。有的學校把《唐詩宋詞選讀》的編排序列打亂,依照類別重新組織,實施教學。如“惜別送別詩”專題:《春夜別友人》、《送魏萬之京》、《夢游天姥吟留別》、《送友人》、《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踏莎行》(候館梅殘)……;“思鄉詩”專題:《春江花月夜》、《旅夜書懷》、《商山早行》、《長安晚秋》、《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詠物詩”專題:《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卜算子》(缺月掛疏桐)、《卜算子》(驛外斷橋邊)……

以上分類,實在有些牽強。比如,《春江花月夜》究竟該歸入哪一類,歷來有不同見解。這里將之定位為“思鄉詩”有其道理(詩的最后八句寫的是游子思歸),但聞一多先生稱它為“宮體詩”(宮體詩可視為閨怨詩);我們也可以說它是“詠物詩”(摹江描月何其神似)。再者,上述的七分法也是不夠全面的。如辛棄疾的詩歌,內容包羅萬象,表現方式多樣,若用七分法來分類顯然有些狹隘。如《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和《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兩首詩,憂國傷時,抒寫人生抱負,其詠物寫景、抒情說理兼備,假若作硬性劃分,“龍騰虎擲”的稼軒詞風就難免受到損害,所以,這種歸類法教學是不科學的。

2、按照詩歌的知識點另起爐灶,美其名曰“貼近高考”。

不少教師依據我省《考試說明》的表述,如“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以專項訓練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訓練。教學時分四個專項,包括“把握形象的訓練”“感知意象的訓練”“品味語言的訓練”“鑒賞技巧的訓練”。如“把握形象的訓練”下列五個子項,分別是豪放灑脫的形象,憂國憂民的形象,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形象,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愛恨情長的形象。“鑒賞技巧的訓練”分解出三個分支: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現手法訓練”更是被細化為“借景抒情篇”“托物言志篇”“對比烘托篇”“比興象征篇”“化用典故篇”“聯想想象篇”“虛實結合篇”等;其中“托物言志篇”收錄了《滕王閣》、《西塞山懷古》、《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卜算子》(缺月掛疏桐)、《卜算子》(驛外斷橋邊)等詩歌。這實際是標準的高考考點專項訓練!

教者說,他們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與其面面俱到,何不抽取一端!其理由是,知識點教學定位準確,能夠凸顯詩歌的主要價值。這樣教學,學生可以習得詩歌的鑒賞技巧,更重要的是可以強化應試能力。然而,專項訓練“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學生被眼前極其細微的事物蒙蔽,看不到詩歌的整體和本質;更為致命的是,一味從應試的功利角度出發,有可能削弱學生欣賞古典詩歌的熱情。

3、按照教材上的習題組織教學,美其名曰“利用資源”。

《唐詩宋詞選讀》在每一個專題后都設計了“品讀與探究題”,以供學生在學完詩歌后深化理解,整合知識,培養能力。然而,有些教師卻舍本逐末,就地取材,以思考題應對選讀。如《聲律風骨兼備的盛唐詩》的“品讀與探究”有四道題,它們是:

誦讀《望月懷遠》,說說詩人是如何扣住“望”和“懷”來寫景抒情的。

《送魏萬之京》以長于煉句而為后人稱道,請從敘事、抒情、寫景等方面任選一個角度,說說該詩的煉句之妙。

誦讀《與諸子登峴山》,想一想,為什么羊公碑叫“墮淚碑”?詩人為什么讀羊公碑而落淚?

誦讀《山居秋暝》,想一想,詩人是如何從視與聽、動與靜的角度表現“空”、“靜”之美的?

這四道題分別對應該專題內的四首詩,訓練點有詩歌內容主旨方面的,有表達方式方面的,還有表現手法方面的。這些練習題都是編者精心設計的,能有效地發揮輔讀作用,當然不能棄置不用。可是它們的功能,也僅僅在于幫助教師提煉教材內容,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要點。只有將課文和練習有機地結合起來才算是用好了教材。

4.大搞特行研究性學習,美其名曰“緊跟新課標”。

研究性學習是新課標強調的重點之一,研究性學習探得深、探得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和合作協商精神。對唐詩宋詞進行探究性學習也是詩歌教學的應有之義。

基于此,有的學校設計了一些研究性學習課題,如:

(1)探究李白詩中的月亮意象的不同意蘊。

(2)劉禹錫的懷古詩如《西塞山懷古》《石頭城》《烏衣巷》等,語言淺顯而意蘊深厚。請收集相關資料,以“劉禹錫的歷史情懷”為題進行探究性學習。

(3)李商隱的無題詩迷離隱約,有政治寄托說和純寫戀情說等不同解釋,如《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和《錦瑟》等。請以“李商隱的無題詩”為題進行研究性學習。

毋庸諱言,這種探究性學習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妄圖以區區幾個研究性課題來學習《唐詩宋詞選讀》,顯然是捉襟見肘的,也是必然會失敗的。

一門學生喜歡的課程的開設如果以學生深惡痛絕為結局,是非常可悲的。假如因此而導致學生對祖國文化遺產的拒絕,教師罪莫大焉。追根溯源,我們想要有好的結果,就有必要對開設此課程的目標預設原理進行一下分析。

從《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學要求》看: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江蘇省教科研究院課程教材研究中心編寫)對“詩歌選修”的課程目標是這樣表述的: 1.培養鑒賞詩作品的濃厚興趣,豐富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2.閱讀古今中外優秀的詩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3.背誦一定數量的古代詩歌名篇,學習古代詩詞格律基礎知識,了解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文化積累。 4.學習鑒賞詩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詩歌的藝術特性,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蘊,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

很明顯,上述四種詩歌教學策略并不能完成這些課程目標。

從教材內容結構體系看:《唐詩宋詞選讀》根據新課標精神和中學審美教育的需要,結合篇幅,時代,作者等諸多因素,精選了唐詩31首,宋詞32首(其中39首精讀,24首自讀),分12個專題。從結構體系看,是按照詩歌發展史的順序編輯的,這一點,教師必須搞清楚。可見,培養高中學生樹立詩歌史觀,是編者的目的之一。假若重組另構,無異于暴殄天物。

(二)《唐詩宋詞選讀》的課程目標指向

《唐詩宋詞選讀》既不同于高中必修階段的古典詩歌教學,也區別于大學階段的唐詩宋詞》選修教學。

高中必修階段的古典詩歌教學共有三個板塊,一個是必修二“歷史的回聲”專題中的“千古江山”(懷古詞兩首),必修四“筆落驚風雨”專題中的“詩從肺腑出”(唐詩一組)與“詞別是一家”(宋詞一組).與《唐詩宋詞選讀》相比,高中必修階段的古典詩歌數量少,難度略小,教學要求低,系統性也較弱,而且其人文內涵都指向每個專題的人文主題。而大學階段的《唐詩宋詞》選修則更多地帶有研究的色彩。

《唐詩宋詞選讀》大體以詩歌史發展階段為線索,突出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等代表中國古代詩歌思想藝術最高水平的詩詞大家,縱橫交錯進行編排;重視詩詞自身的體類特征和鑒賞規律,設計鑒賞活動中隱含若干種基本的鑒賞技巧和角度,如創意,構思,意境,意象,語言等,有助于學生學習鑒賞詩詞的方法;重視對詩詞作品的多元解讀,致力于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意識和能力。教學中要注意具體的鑒賞方法的指導,如:知人論世,洞察本事,考析詞意,疏通章句,草蛇灰線,搜尋意脈,以意逆志,進入意境,注意寄托,言外求志,比較鑒別,品第高下,善于見異。

(三)教學策略的定位

那么,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到底該如何實施教學呢?

首先要注重挖掘內涵,傳承文化。按照王榮生教授的理論,《唐詩宋詞選讀》應定位于“定篇”。學習的目的是熟知經典,而非做題能力。了解和欣賞作品,本身就是目的。而環繞著該選文的所有教材內容,都服務于了解和欣賞的目的。如朱自清先生所言:“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國教授說過,閱讀經典的用處,就在教人見識經典一番。這是很明達的議論。”(《朱自清選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與之相適應,該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確指出,“鑒賞唐詩宋詞,是探尋‘美’的過程。你可以鑒賞它的‘形象美’,你可以欣賞它的‘語言美’,也可以賞析它的‘技巧美’……”徜徉在唐詩宋詞這座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里,我們要能體會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羈精神,感受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仁者光輝,傾聽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高歌,聆聽到“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淺斟低唱……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折射出唐詩豐盛熱烈的光彩;小橋流水,杏花春雨,滲透著宋詞沁人心脾的韻味。

其次要抓住重點,適當拓展。從整體著眼,理清詩史的線索,固然必要,但更要注意抓住這根線上幾顆璀璨的珍珠――李杜蘇辛。學習《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要結合《蜀道難》《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解讀《兵車行》要聯系《石壕吏》《新婚別》,體味蘇軾《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須探究章氏原詞《水龍吟》,鑒賞稼軒詞不得不延引《白雨齋詞話》和《藝概》。

二、教學目標預設與教材處理

(一)讓學生全面了解唐宋詩詞的風貌

盡可能讓學生全面了解唐宋詩詞的風貌,是《唐詩宋詞選讀》學習的預設目標之一。學生都知道一代有一代文學,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中學教師也不作過多說明,這樣學生就會誤認為一代只有一種文學。他們不知道宋詩也很好,明清戲劇也很出色。《唐詩宋詞賞析》偏向于唐詩、宋詞,其中有一個專題是唐五代詞,沒有宋詩。在教學中,我覺得有必要適當加入一定的唐詞和宋詩。

首先,詞誕生于唐五代,那么唐代的詞就有必要讓學生知道。教材中屬于唐代的詞人只有溫庭筠和韋莊,顯然不能代表整個唐代。我們可以介紹第一代詞人李白的《菩薩蠻》和《憶秦娥》。張志和、劉禹錫、白居易等繼李白后的第二代詞人,他們的《竹枝詞》,《楊柳枝》,《浪淘沙》,《長相思》脫穎而出,點綴出了一幅唐代美詞的畫卷。張志和的“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需歸。”劉禹錫的“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白居易的“卞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這些詞都體現出唐人素來愛清閑生活的雅志,也是唐代詞經典。

宋詩的造詣很高,宋詩的選取是文壇上一個熱門話題,文學研究是避也避不開的。比如學術界對錢鐘書的《宋詩選注》的選目問題議論頗多。錢先生自己說過:“這部選本不很好;由于種種緣因,我以為可選的詩往往不能選進去,而我以為不必選的詩倒選進去了。”(《模糊的銅鏡》)宋詩選取的聚訟紛紜,至少說明宋詩不可遺忘。講唐詩時可以選宋詩比較,講宋詞時也可以選宋詩。比如講到蘇軾,可以將他的詩詞做個比較,他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名句,除了出自詞,還有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等名句來自于他的詩,不可不提。這些當然可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利用網絡等工具去查尋,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全面了解詩詞。

(二)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個性

《唐詩宋詞選讀》在選材上盡可能全面,避免爭議。這樣注意了共性,就缺少了個性。在現階段唐宋詩詞研究上,一些繞不過去的大山,我們一定要學;一些可以繞過去的小山,不妨有選擇帶著學生走走,可能會別有一番韻味。杜甫、李白、蘇軾、辛棄疾一定要學,《唐詩宋詞選讀》單獨設了專題。然而,另外一些詩人、詞人也頗受學生歡迎,作品也頗有韻味,教材也沒有選。在學習宋詞中,我就曾專門和學生研習了蔣捷的詞。“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些讀來使人凄然的句子會在學生心中留下種子。

教材在某一詩人的作品專題中也注重全面,然而學生有時只會對其中某種風格或形式的詩歌感興趣。比如學生不喜歡杜甫的古體詩,喜歡他的七律。在學到辛棄疾的詞時,學生對《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很感興趣,覺得這首詞表現了有點幽默但又有憤慨。其實辛棄疾有很多這樣的作品,我就介紹《菩薩蠻?賞心亭為葉丞相賦》《西江月?醉里且貪歡笑》《卜算子?千古李將軍》等作品給學生,學生既有興趣,也了解辛棄疾的另一面。對于教材中學生并不感興趣,舍去也無傷大體的作品可以大膽舍去不學。

(三)教學中注意對高考能力的滲透

篇4

與《唐詩宋詞選讀》相比,高中必修階段的古典詩歌數量少,難度略小,教學要求低,系統性也較弱,且其人文內涵都只指向每個專題的人文主題。因此,利用好《唐詩宋詞選讀》,將在教學內容主題的系統性方面,教學方式方法的生成性方面,以及引導學生獲得對古典詩歌的整體性審美感知方面得到更大的突破和提升。

我發現,通過建立以橫向為同一作家詩詞的專題介紹,縱向為同一作家不同時期的詩詞流變的坐標軸,能使學生對詩人特點、時代風格有更深刻的認識。但是,是否還有其他角度值得我們挖掘和探索呢?我想到了在對詩詞傳統的主題分類上再來引入一個坐標軸,以登高詩為例,橫向上探求主題、情感,感知意境、形象,鉆研詩美特質、表現形式;縱向上以相同的登高意象更深刻地獲得對不同時代風貌、不同詩人風格的把握和觀照。以此類推,舉一反三,思鄉詩、懷古詩、邊塞詩等等皆可建立坐標。

【教學亮點、重點、難點】

在詩歌主題性教學方面,為什么會選取唐朝登高詩這一個選題?要達成怎樣的教學目標?

首先,應該說是源于對《唐詩宋詞選讀》選文的觀察。我注意到,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階段中,都出現了詩人登高臨眺的詩作,可以說,登高主題是詩歌中常見的主題之一,應該給予充分的關注。

其次,我認為,“登高”,已經成為了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比較經典的主題。它不僅是中國文人,而且是整個民族的一種傳統,比如九月九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它寄予了中國人太多的情思。在注重具有豐富內涵性的意象、形象的中國古典詩歌中,“登高”意象也以其豐富的內涵走入了我們的視野。

再次,新課標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也即要求在教學中通過合理運用過程與方法,努力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而通過詩歌鑒賞,我們要培養和激發的是學生的審美情趣、審美能力,提高文化修養,拓展精神境界,打通文本和自身的情感體驗,“詩者,志之所之也” “詩者,吟詠情性也”, 詩就是我們心中所想,就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學生可以產生自我的理解,這種“自己讀出來”甚至是“讀出自己來”的效果是正是我們的教學要產生的效果。

正是因為這樣,上好這一堂教學課,一方面將獲得亮點;另一方面,如何將它講深、講透,最后真正讓學生獲得自身的體驗,融入自己的感情,亦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準備】

在已經完成對《唐詩宋詞選讀》唐詩部分學習的基礎上,選出上述提到的《唐詩宋詞選讀》中唐詩四個階段中的登高詩,進行一節課的歸納總結。補充一些學生以前學過的相關登高主題的詩歌、材料。

【教學流程】

一、導入

登高懷遠是古詩中一個極富象征意義的意象。中國文人特有的悲彩給登高抹上了一絲悲哀、一絲彷徨、一絲無奈,“登高詩”也與個人遭際和巨大的歷史責任感密不可分。

對唐詩中登高、登臨一類詩歌作一個梳理總結。

二、激發自主學習熱情,思考課堂生成目標

思考:讓學生背誦學習過的登高主題的詩歌,激發其思考。

目標:1.探索主題、情感。2.感知意境、形象。3.了解表現形式。

三、圍繞教學目標充分探究,自主建構知識內容體系

(一)探索主題、情感:

過程:學生分小組討論,以講義上的1~2首詩為例探究登高詩主題,并結合自身生活閱歷、社會經驗體會詩歌情感。

分析:探索主題、情感應為這一部分的重點。

研討結果:1.悲士不遇,自嘆身世。2.羈旅漂泊,思鄉懷歸。3.憂時傷世,胸懷家國。4.宇宙無窮,生命之感。

(二)感知意境、形象

過程:小組討論,在誦讀涵詠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分析:傳統的詩歌教學重理性的演繹,輕感性的歸納,卻惟獨忘了給學生以詩歌美的體驗。將詩歌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充分誦讀、涵詠中感知詩美。

研討結果:

意境:雄渾、開闊

情感:沉郁、悲壯

四、深入探究問題,挖掘思維潛能

過程:可讓學生選取不同時期的兩首詩,研討其縱向的由時代精神、詩人特質而呈現的不同的詩歌風貌。

分析:此環節,一方面繼續要求學生開展頭腦風暴;另一方面,教師應在總結歸納方面給予學生一定的方法指導。

研討結果:可從詩歌的意象、意境,思想情感以及對詩人知人論世三方面進行比較探討。

篇5

學生成為選修課主講者的必要性。學生走上講臺,成為選修課的主講者,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當我宣布每個學生主講《唐詩宋詞選讀》中的一首詩詞時,學生無不歡呼雀躍,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進去。

學生走上講臺,成為選修課的主講者,能極大地提高他們的自信心。自信心對于學生至關重要,學生有了信心,就會躍躍欲試,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甚至超越自我,走向成功。學生走上講臺,扮演老師的角色,就能讓他們通過展現自我而獲得自信心。

學生走上講臺,成為選修課的主講者,能為學生提供多方面鍛煉的機會。語文課的終極目標就是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讓每個學生去主講《唐詩宋詞選讀》中的一首詩詞,既可以使學生在自主鉆研文本的過程中提高鑒賞古典詩詞的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在講授詩詞的過程中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提問或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思辨的能力。

學生走上講臺,成為選修課的主講者,更是自主學習、自我提高的好形式。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認為,自主學習包括三個子過程:自我指導,自我監控,自我強化。當學生去主講一首詩詞時,就能使這三個過程得到最大程度的優化。學生在自我指導的環節中,會精心制定計劃,選擇適當方式,營造相應的情境,以獲得最佳結果。學生在自我監控的環節中,會對自己的學習和講授過程自覺地進行觀察、審視和評價,反思缺憾,獲取經驗,得到成長。學生在自我強化的環節中,會根據學習和講授的結果對自己作出評價,這有利于積極的學習狀態的持續和加強。

學生成為選修課主講者的可能性。從知識儲備看,學生具備了走上講臺的條件。因為《唐詩宋詞選讀》一般在高二后半學期學習,而高中前三學期語文課堂上的多種訓練已為學生走上講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長期以來,我堅持在語文課上課前讓學生進行三分鐘演講,每個學生都有了上講臺的經驗,他們知道講課需要面向全體學生,需要大聲表達自己的觀點,需要注意自己的舉止等。再如,經過語文必修課五本教材的教學,我已經讓學生積累了詩詞鑒賞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他們明白了鑒賞詩歌要知人論世,要了解詩歌的意象,要把握詩歌的情感,要掌握詩歌常用的技法等。當然,還要給學生足夠的研讀時間,讓他們去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我在高二上學期結束前,就從《唐詩宋詞選讀》的六十幾首詩詞中選出五十幾首,讓每個學生認選一首,利用寒假去精心準備。學生可以去圖書館閱讀,去互聯網搜索……擴充自己古典詩詞鑒賞的知識。

從心理特征看,高二學生的心理正逐步走向相對穩定與成熟,學生也能夠走上講臺了。從思維品質上看,他們正處于由“經驗型”向“理論型”的過渡階段,抽象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已能獨立思考,智力也發展到高峰階段。他們能夠比較全面地認識自己的學習實力,浮躁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控制,能理性地思考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客觀地評價自己,不怨天尤人。同時,他們又有著自我表現的欲望,希望能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華。這些心理特征為他們獨立地鉆研古詩詞文本,并走上講臺講授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從語文能力看,學生也能夠勝任選修課的主講任務。高二學生經過高中一年的學習,基本上已適應了高中的學習,學習自覺性得到了加強,自學能力得到了提高。他們一方面從教師那里獲取知識,另一方面也能通過自學主動獲取知識。高二學生具有了較高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鑒賞能力、表達能力等,這就為他們上講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篇6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趣味讀詩”教學活動就顯得尤其重要了。所謂“趣味讀詩”就是通過圖畫、音樂、故事等情境創設,通過對詩人橫向、縱向對比的方法,通過朗誦比賽、詩音畫等趣味活動的方式對詩歌進行誦讀、解讀、品讀。

一、提升學生審美水平

近代美學理論認為,審美活動是一個心理過程,即主體與客體交融的一種體驗。詩詞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極具美感,而學生卻無法體驗到美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考試的壓力使詩歌給學生帶來了恐懼感,用朱光潛先生所舉的霧海航行的例子來類比,學生就是霧海中船上的水手,雖然霧、船、燈從遠處看是美的,但身處其中的水手只能感受到恐懼;另一方面是語文教師的引導無法讓學生與詩歌文本高度貼合,所以難以產生審美體驗。 “趣味讀詩”通過豐富多樣的趣味活動來讀詩,既將學生與詩歌鑒賞考題短暫地拉開距離,進而產生美;又能 根據學生的性格和興趣個性化地誦讀、品讀,學生的主觀情感能順利遷移,從而能夠感受到美。

如李賀的名篇《天上謠》,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畫詩”的形式。“玉宮桂樹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纓。秦妃卷簾北窗曉,窗前植桐青鳳小。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粉霞紅綬藕絲裙,青洲步拾蘭苕春。”這里是四幅非常美麗的畫卷,教師就讓學生展開想象,結合自己固有的知識體驗,畫出心中最美麗的圖畫;不善作畫的學生則用語言去描述心中所想,從而達到審美體驗。不管詩歌主旨如何深刻,不管詩人技法怎樣高明,學生從中獲得了快樂,找到了美之所在,憑這點就能使他們愛上詩歌。

二、激發學生想象力

詩詞的創作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客觀世界在詩人的主觀情感中一定是以個性且獨特的方式呈現的,這是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體現,所以,詩歌總是為會讀者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中學生處在少年與成人的過渡期,童趣正在泯滅,隨之而來的是想象力的日益枯竭。通過趣味讀詩讓學生的想象力停留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比如“在燈火闌珊處”的人是一個怎樣的人,“鳧雁滿回塘”是怎樣的一幅畫面,“淚眼問花”的女子是如何的悲戚,這些都是有趣的值得探討的地方。特別是李白的作品總是充滿奇特想象,如《夢游天姥吟留別》描述了一個奇異的夢境,在教學實踐中通過與《蜀道難》比較誦讀,采用同構想象的方法,讓學生伴隨著李白的想象補充內容,采用詩化的語言將之表述出來。學生興致勃勃,情緒高漲,奇特的想象層出不窮,雖然語言依然生澀,但至少他們了解到想象的魅力,體會到了想象的樂趣,這是學習中寶貴的體驗。其實,這樣的教學活動在無意間也增強了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對寫作水平的提高也有一定幫助。

三、提升學生道德水準

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詩歌從《詩經》開始就具有了現實主義的特征,發展到唐宋時期更有“文章合為時而作,歌詩合為事而著”的文學主張。唐詩宋詞中的許多作品除了抒發個人的情感之外,更多地寄予了詩人對于時代的思考,對政治的反思和諷諫以及對家國命運的憂戚。那么深入探究這其中的意蘊便可以培養學生明辨是非、褒貶善惡的能力,提升其道德水準。

在《唐詩宋詞》的“趣味讀詩”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辯論、講演的方式針對詩詞中的分歧點進行辯論,以期端正學生的善惡觀念。比如杜甫在《又呈吳郎》中勸吳郎對因貧窮而來偷棗的婦人要寬容,而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杜甫稱撿拾茅草的孩子為“盜賊”并且喊得“唇焦口燥”,這是雙重標準嗎?孩子撿回了茅草一定是有用處的,不正符合“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夢想嗎?這里就可以展開辯論。

篇7

一、課本是學生積累基礎知識的根據地

大家都知道在高考中絕不能失掉基礎分,如字音、成語、名句名篇的默寫、常見的文言實詞、句式等,就像不能失掉根據地一樣。高考中所考的這些內容大多見于課本,或是在此基礎上的適當拓展,因此,在第一輪復習時,必須充分利用好課本,夯實基礎。如在復習語音這一考點時,我讓學生每天堅持積累一定量的課文字音,特別是針對我們江蘇高考的多音字、形聲字、形近字等,而教師則在第二天的課上有重點地補充講解,適當延伸。2010年江蘇高考中涉及到的字音“六畜興旺”“葉韻”等,我們學生都通過課本積累過,從而避免了失分。而名句名篇的默寫,除了考綱要求的14篇高中和25篇初中必背篇目外,課外名句的積累我們也完全可以借助必修1~5及《論語孟子選讀》《唐詩宋詞選讀》等課本進行梳理,如高考中出現的“由送別季節可以聯想到柳永《雨霖鈴》中直抒離別之情的哪兩個句子?”,模考中出現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均出自這些課本,而常見的文言實詞、句式等也是學生必須通過積累要掌握的,如模考中出現的“見”用在動詞前有稱代作用,就可見于《陳情表》中“生孩六月,慈父見背”,句式“無乃……與”就出自《季氏將伐顓臾》中的“無乃爾是過與”。可見,在一輪復習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課本,學生完全可以積累豐富的知識,以應對各種考試。

二、課本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主戰場

高考對學生閱讀分析和解題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無論是文言文、詩歌鑒賞還是文學類文本、實用類文本(論述類文本)。因此,閱讀能力的高低就決定了學生在高考這一戰中的勝敗。在高考一輪復習中,我們完全可以借助課本幫助學生提高這一能力,因為我們除了必修1-5,還有選修的《史記》《唐詩宋詞》《現代散文閱讀》《短篇小說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等,這些就是考點設計的參考依據,我們完全可以在一輪復習中充分利用而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在復習詩歌鑒賞時,我就讓學生拿出《唐詩宋詞》重新朗讀、領悟、分析,然后根據常考的題型設計問題,如在復頎的《送魏萬之京》時就設計了這樣兩個問題,(1)首聯、頷聯哪幾個詞表達了季節的怎樣的特征?從中又表達出詩人什么樣的送別情緒?(2)尾聯用什么藝術手法表達出怎樣的思想內容?題目設計緊扣考綱考點的要求,講析時又補充了一些常見的意象意境、藝術手法和這兩種題型的變式問題,讓學生的知識儲備上一個新臺階,同時又闡述了這兩種題型的解題技巧,從而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文學類文本、實用類文本(論述類文本)閱讀中,我也采用了同樣的方法,除強調學生的文本意識,提高分析能力之外,還針對考綱要求教會學生一些常見題型的解題技巧,效果顯著。所以,我認為在一輪復習中我們完全可以借助課本來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和解題能力。

三、課本是學生運用作文素材的后備保障

我們的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常常為缺乏素材而非常頭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寫作水平再高的學生如果沒有素材也是徒勞,如果我們的學生能平時注重多閱讀,積累各方面的素材那是最好不過了,但是針對一些不善于積累的學生,我們在一輪復習的時候也完全可以借助課本,讓它成為我們學生作文素材中的后備力量,在關鍵時刻加以運用。如《現代散文選讀》中劉鴻伏的《父親》完全可以成為我們農村學生素材積累的一個典范,他筆下勤勞質樸,對孩子充滿愛的父親形象不正是我們許多學生父親的一個縮影?更何況它的排比運用得如此恰當,語言如此優美!又如的《母親》、李密的《陳情表》、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等都可以成為我們學生寫作親情類文章素材的典范;柯靈的《鄉土情結》、曹文軒的《前方》、老舍的《想北平》等無論是其中對景的描寫還是情感的流露,我們學生都可以借鑒,從而成為寫作家鄉類文章的素材;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閑話》、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記》,當讀到他們與大自然完全融為一體時,你是不是想到了2010江蘇高考作文《綠色生活》?由此可見,在一輪全面復習知識的同時,我們完全可以利用課本充分積累素材,經過自己的巧妙加工而在作文中恰當地運用。

篇8

一、開設本校本課程的價值思考

(一)由于新課程改革,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有了新的變化,根據新時期高中語文教育的任務和學生的需求,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設計了課程目標。同時為了適應高中教育發展的趨勢,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和學生對語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語文課程必須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既要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語文素養普遍獲得進一步提高,同時也要為具有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為此,高中語文課程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這是屬于“國家課程”的范疇。而校本課程應該是對“國家課程”的補充和完善,它更多的是體現在學校層面上的課程開發和設置。

(二)中國古代詩歌鑒賞校本課程是相對于語文課堂教學而言的。毋庸置疑,語文課堂教學成功的歷史和不可否認的優越性,使它在現在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教學的主要形式。要求學生掌握比較系統的語文知識,離不開課堂教學;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語文能力,也離不開課堂教學的示范和引路。但是它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局限性。高中語文課本中的課文和有限的語文知識,對處在信息社會的高中學生顯然是不夠的。另外,由于受課堂時空的限制,學生無法獲取更多的需要,僅限于課堂學習而要求學生有較高的語文素養,顯然是難以實現的。相對于課堂教學的這些局限,開設中國古代詩歌鑒賞校本課程就具有了不可或缺的價值。

首先,中國古代詩歌鑒賞校本課程為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培養提供了實踐的廣闊天地。其次,中國古代詩歌鑒賞校本課程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多的余地。第三,本校本課程有益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校本課程的學習和課堂學習相得益彰,提高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培養了語文能力。

(三)開設中國古代詩歌鑒賞校本課程還源于古代詩歌鑒賞是各類大型考試包括高考的重要內容,與之相關聯的對聯之類的試題也屢屢出現。如前所述,目前語文課本選取的古代詩歌比較少、比較散,學生很難在有限的篇幅和時間里達到對古代詩歌較為全面和系統的認識,而且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局限于課本,很難把握古代詩歌發展的脈絡和規律,大多處在就詩論詩的層面。本校本課程的開設,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能更實際解決學生在古代詩歌鑒賞方面的問題。

二、本校本課程的簡介

《唐詩宋詞選讀》選編了唐宋兩代詩人的二百首詩歌及其鑒賞資料,資料來源于《唐詩(宋詞)鑒賞詞典》等此方面通行的權威辭書。因為《唐詩(宋詞)鑒賞詞典》這些大型工具書內容龐雜繁多,不適合中學生閱讀,也脫離當前閱讀教學的實踐,所以我們的主要工作是根據中學生閱讀的實際情況,對原有的資料進行了我們認為比較合理的調整、刪減,適當補充的資料都依據有據可查和不增加閱讀難度的原則。

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面,選編的原則有三條:一是回避耳熟能詳的名家名篇;二是每位作者一般以選一首作品為限,以題材新穎有特色為特別要素;三是作品體裁以絕句、律詩、小令為主,以能讀懂、容易記為依據,也考慮作品風格特點和高考古代詩歌鑒賞題選讀詩歌接近。

在編選過程中,我們發現《唐詩(宋詞)鑒賞詞典》等工具書原文也有疏漏,賞析文字也不是每篇都是佳制精華,但不滿意之外并沒有妄加增刪,是為才力所不逮者也,這也是編選的依據之一。

所選每首詩歌設計了六個閱讀環節:作者其人、其詩、相關掌故、選講理由、亮點賞析、高考命題模擬。

其中核心內容是“相關掌故、選講理由、亮點賞析”三個環節——“相關掌故”一節中所謂的掌故選材不拘一格,目的在于提升閱讀興趣,使閱讀者在文學、文化、文史方面得到陶冶;“選講理由”一節側重推介題材體裁方面的特色;“亮點賞析”一節則側重技巧、表現手法、具體內容的賞析。

另外,每首詩后面的“高考命題模擬”部分,設計了1-2道思考題,設計的依據是“相關掌故”“選講理由”“亮點賞析”三部分的內容,不求和中高考命題接近,但求對讀者有所警策。

三、本校本課程的反思

中國古代詩歌鑒賞校本課程,為師生提供了自我完善和發展的空間。對必修和選修課程是一個很好的充實。但校本課程畢竟是獨立于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它還僅僅處于起步階段。開發本校本課程的過程中,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校本課程的開發需要理論指導

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的不同在于國家課程都是由專家學者研究和編制的,而校本課程既不是學者專家,也不是學校領導干部說了算,而是由教師說了算。但是作為開發校本課程的主體----教師不能過分獨立,不能迷信自己,這就需要教師在開發校本課程中要有理論依據和理論指導,減少隨意性。

(二)校本課程的開發需要注重實效

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以促進學生有個性、有創建地成長為宗旨,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因此,課程的開發,必須注重實際效果。從編寫的內容上講,既要考慮面向全體又要考慮個體差異,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在課堂學習之外的拓展提高;在引入課堂的過程中,必須做到時時有反思、常常有改進,最終形成受學生歡迎的校本課程。

篇9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業。古典詩詞作為我國優秀思想文化的載體,以務真、純美、揚善為核心內容,以精煉、雋永、簡潔、韻律和諧為追求形式,構筑了一個個絢麗多姿的精神家園。品讀之,既可陶冶性情、激發靈感,又能提升素養、燭照人生。在進行唐宋詩詞教學時,我們要優化傳統的字字落實、句句講解的古詩文學習方式,深入挖掘其間蘊含的生命教育的因素,使古詩文教學呈現本該富有的生命色彩。

一、審美教學,促進生命價值的體現

審美是人類掌握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人與世界、社會和自然之間形成的一種無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關系狀態。新課標指出:“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古詩文是美的寶庫,融語言美、意境美、音樂美、繪畫美于一體,這一特征決定了它是進行審美教育的有效素材。

1、加強美境營造。在詩詞教學中,要增加音樂、繪畫的因素。比如臺灣歌手鄧麗君就有許多根據唐宋詩詞改編的歌曲。

2、加強美讀指導。清代桐城派文人認為,通過朗讀可“因聲求氣,得神入境,傳達情感”;只有訓練學生投入情感地美讀,才可能使其領略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談,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之聲;體會“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崖轉石萬壑雷”的蜀道之險。葉圣陶先生也說過:“吟誦的時候,對于討究所得不僅理智的理解,而且親切的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

3、加強美情熏陶。當中國文人歷盡滄桑,經歷宦海沉浮、名利抉擇、世態炎涼后,難免會產生命途多舛的迷惘和感懷。我們在學習中會折服于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高尚人格;會咀嚼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思親之苦;會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想人生贊歌而心潮澎湃。關注情感的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深入發掘課文中的內在美感,解釋作者蘊含在作品中的深層的審美情趣,從而把學生的心靈凈化和人格建構的審美教育使命落到實處。

二、對話教學,引發生命價值的感悟

教育家保羅?弗萊雷提出“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具有對話性,教學即對話,對話是一種創造活動”。

1、師生對話。師生之間的對話是師生之間相互理解,相互影響,相互啟發的過程。它不是教師對學生的壓制,也不是學生對教師思想的追隨,而是一種真誠的心靈呼喚和回答,自由的溝通和交流,從而使師生之間不僅“達到情感的一致性,而是牽涉到更為寬廣的東西,諸如語言、思想、情感、態度、意見等等。”在古詩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古詩文中表意模糊的詞語進行想象、聯想,豐富學生的生命體驗,把自己感受到的蘊含在作品中的生命哲理傳達給學生。

2、師生與文本的對話。這種對話是一種生命的對話。當一個文本“真的開始說話的時候,它并非簡單的說它的語詞,那種總是相同的、無生命的、僵死的語詞,相反,它總是對向它詢問的人給出新的答案,并向回答它問題的人提出新的問題。理解一個文本就是使自己在某種對話中理解自己。”如對李商隱《錦瑟》的主題理解,歷來人們莫衷一是。有的認為作者在悼念亡妻,有的認為是個愛國詩篇,有的說是作者在自比文才之作,有的認為是思念侍兒錦瑟。“詩無達詁”,由于讀者的知識結構、心理結構不同,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也就不同。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期待和審美情趣,對作品進行想象、填補,完成自己的閱讀。

3、生生對話。對話教學要求把時間還給學生,增加學生相互之間直接交往與合作學習的時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完成學習。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多進行交流討論,如對作品的生命感悟和體驗,使學生認識到,要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社會責任感,要有愛國憂民的高尚情懷,如此,才能不負世代和人民的期待。

篇10

讀——現代文

江蘇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對現代文的考試要求: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語文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厚積”而“薄發”。我們教師要想提高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不妨從教材入手,通過朗讀潛移默化幫助學生以聲解義,領略文章的精妙之處,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在讀中品味語言,感悟形象,體會情感。

這樣的美不妨慢慢讀來。

讀——文言文

教文言文,重講輕朗讀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高考對文言文的考查集中于實詞、虛詞、句子,因此一般的文言文課堂,從字詞到句子,從語法到內容逐一講解,結果老師是吐沫橫飛,學生是昏昏欲睡,學生對文言文更加缺乏熱情。而文言文由于與現代文語法上的不同,因此語感顯得更為重要。而且我們對于實詞,虛詞,句子的理解也離不開具體的語言環境,高考考試說明一再強調“句中含義”“文中含義”,因此對全文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在考場上,面對第一次遇見的生疏文言語段,不少學生 “讀不懂”,于是只能云里霧里地去理解文義,連猜帶蒙地去解答題目。

若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做到“朗讀”,在考場上輔之以“默讀”,在答題時就會容易“入題”,也容易“解題” 。因此在平常的教學當中執教文言文時就應該強化朗讀,學生邊讀邊譯,完成對一些文言文特殊用法的掌握,破解疑難,以利于理解文本內容及思想感情。如屈原的《漁父》中“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中的對“推移”的理解,就應該通讀朗讀聯系前文,才可準確地將此詞理解為“改變”。在理解“自令放為”時通過朗讀聯系現代漢語的句式特點,自然會將倒裝句式調轉過來理解為“讓自己被放逐呢”。

在初步梳理了文章的字詞句后,再通過自己的理解來有感情的朗讀,讀出自己感知的氣勢、情調,使學生對作品“臨其境,聞其聲,睹其貌,見其行”,醉心癡情,進入角色,這樣更能與作者心靈對話,體悟作者的情感。用抱怨、傷感的語氣讀“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讀出燭之武的感嘆與沉重;用昂揚急促的語調朗讀樊噲闖帳對項王說的一番話,讀出樊噲的憤怒,使學生感受樊噲的忠誠與耿直、粗獷與無畏。用慷慨激昂的語氣讀“臣今頭與璧俱碎于柱矣” 讓學生感悟藺相如的果斷機智,正氣凜然,以死報國的氣勢;用輕緩低調的語氣朗讀《項脊軒志》,只用短短的兩句“幾寒乎?欲食乎?”,那因兒哭而動了憐愛的年輕母親的形象就栩栩如生的出現在學生面前,教師不用多分析點撥,學生就能從朗讀中體會到作者回憶往事、懷念親人的極為悲痛的心情,也能體會到作者是用生活瑣事、用真情實感編織成文的特點。

這樣的美不妨細細讀來。

讀——詩詞

古人云“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歌詠之。”從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到隨后逐漸發展的楚辭、漢賦、樂府、駢文、律詩、絕句、格律詩,甚至是詞、曲都很講究韻律、對仗、平仄。因此不朗讀,不足以體會文章的音韻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讀,不足以體會文章的情感之切,意韻之深;不朗讀,不足以體會文章的風格之新,手法之巧。單靠總結講解,永遠代替不了學生的主觀體驗。只有將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有色的語言,才能讓學生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

江蘇高考主要側重于考查考生對所給的古典詩詞的思想內容的理解,對其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的賞析。然而我們知道詩歌要求用最簡潔的詞句傳達盡可能豐富的內容,在塑造形象、營造意境、表達情感時更講究語言的運用,這就使詩歌的語言具有凝練、含蓄、跳躍性強的特點,因此給鑒賞詩歌帶來了更大的難度。但是詩歌從內容、形式、結構、韻律等方面又特別適合朗讀,因此通過朗讀來了解詩歌成了我們鑒賞詩歌的第一要任。詩詞內容的理解不僅是鑒賞的前提和基礎,而且是鑒賞的關鍵,如果看不懂一首詩,鑒賞就無從談起;有了對詩歌內容的正確理解,鑒賞才會成為可能。

所以首先通過初讀,在讀準了字音、節奏,對詩歌進行整體感知后,就要讀出詩歌的情感,設身處地,體會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江蘇高考詩歌集中于對唐宋詩詞的考查,因此我們蘇教版的《唐詩宋詞選讀》是我們把握的第一手素材,新課標在選修課程舉例“唐詩宋詞選讀”中再次提出應“加強誦讀涵泳,在誦讀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獲得感情的體驗、心靈的共鳴和精神的陶冶”。因此我們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去傾聽詩人的心聲,捕捉其生命的行跡,效果自然大不相同。當李白的飄逸、杜甫的沉郁、蘇軾的豪放經由教學而真的在學生心目中得以活化時,瑯瑯的讀書聲里定會別有一番意趣。讀杜甫《登高》,讀出詩歌蕩氣回腸的意境美和詩人抑郁愁苦之情;讀李白的《將進酒》,讀出詩人的的豪邁與憤激不平;讀陸游的《釵頭鳳》,讀出鐵漢柔情的深深思戀。此景此情,又怎能僅靠老師的講解來完成,學生反復地誦讀,反復地品味,讀出其中千種滋味。《釵頭鳳》中的“錯,錯,錯”與“莫,莫,莫”,多重情感的交織,凝結成這六個字,而學生對這六個字的反復誦讀,讀出那不該再相見之錯,讀出那不該休妻之錯,讀出那封建思想之錯。這一切都化作無盡的錯,無力再挽回之錯,那既然如此,不如“莫,莫,莫”,不要再相見,不要再痛苦,不要再陷入那無盡的悔恨中了。這樣的讀,讀出了其中的千種柔腸,也讀出了作者心中的淚。這樣的朗讀,讓我們走進了作者,走進了詩歌。

這樣的美不妨美美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