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典禮儀策劃范文
時間:2023-03-17 22:14: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慶典禮儀策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大連商業學校慶典禮儀中心,是學校主持與播音(婚慶禮儀服務與管理)專業實訓教學的場所。建立伊始,就嘗試用全方位對外經營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主要經營項目---婚紗攝影、婚慶禮儀服務的業務操作過程。力求用最真實的體驗,讓“做中教”與“做中學”的職業教育實踐落到實處。培養學生的經營意識,敦促學生完成由學生向員工的轉變。
【關鍵詞】
全方位經營化;主持與播音(婚慶)專業實訓;員工素質
大連商業學校慶典禮儀中心,是依托學校已經開辦三年的主持與播音(婚慶禮儀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學實踐需要,設置并建設起來的。設備設施的添置,完全按照以婚慶禮儀服務與管理為主的慶典禮儀所需而配備,管理制度則完全按照對外經營性禮儀公司管理制度設立,學生實習、實訓的方式與考核也完全結合“全方位對外經營”的要求設定。“全方位對外經營”的實訓教學嘗試,讓大連商業學校慶典禮儀中心成為大連商業學校全國示范校建設項目中---“商業一條街”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1 慶典禮儀中心的職能與專業教學的關系
大連商業學校慶典禮儀中心的職能,不僅體現在服務于主持與播音(婚慶禮儀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需要,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服務于慶典禮儀市場需求的滿足上。
1.1全方位經營、自負盈虧、把經營場所變成實訓室
大連商業學校慶典禮儀中心自規劃時起,就確定以真實經營為主導,用全方位經營活動,自負盈虧的經營性目標設定,規避以往專業實訓教學中通常存在的模擬實際操作帶來的詬病,把真正與市場需求零距離接軌的慶典禮儀服務與經營,作為慶典禮儀中心的主打業務。慶典禮儀中心就是實訓室,實訓室就是教室。無論是實習學生還是實訓學生,當他們走進慶典禮儀中心時,就是走進課堂,走進實訓室。重要的是,當他們走進慶典禮儀中心時,就是走進企業、走進公司。學生在慶典禮儀中心真實的經營過程中,學習如何面對真實的客戶要求,思考自己的經營與服務是否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慶典禮儀中心力求用最真實的經營活動,給主持與播音(婚慶禮儀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一份真實的生意運作過程的體驗,真正達到學生實習、實訓的要求與目的。
1.2真正實現“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教教學理念
“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理念,是職業學校建立專業實訓室的初衷。實訓室的建立讓學生有了真實體驗和訓練實際操作技能的機會,尤其是一產、二產實訓室。但必須注意的是,以往商業服務業大多數專業實訓室的功能,都僅限于在模擬經營場景下的專業實務操作,強化的是虛擬崗位具體技能的模擬操作。學生只能在實訓指導教師設定的經營框架下,瞎子摸象般操作,只見其型不完全知其意,忽略了真實經營的波譎云詭、忽略了真實經營本身的來龍去脈、忽略了服務業對客戶滿意程度的要求。從而,導致實現“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理念有些許與實際脫節。大連商業學校慶典禮儀中心實行全面對外經營,用真實的業務運營,讓學生在慶典禮儀中心提供的實習、實訓機會中,真正全方位接觸外面的世界、全方位接觸客戶、貼近市場、貼近生活,讓“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理念能夠真正落到實處。
2 慶典禮儀中心實訓教學的嘗試
借鑒學校其它專業實訓室運營的經驗,慶典禮儀中心在籌劃建立時,就將其定位為對外經營的經營實體,以期在實際經營中以真實經營帶動實訓教學,具體體現在:
2.1以慶典禮儀市場需求為指導,設定中心的經營范圍
鑒于目前慶典禮儀市場對新人求婚儀式、婚禮現場布置、金婚慶典儀式、生日慶典儀式、大型活動慶典等方面的創意策劃要求較高,市場需求較旺,慶典禮儀中心將本中心經營項目定位于策劃與實施。具體經營項目設定為:婚紗攝影與制作、創意寫真拍攝與制作、婚慶典禮策劃、婚慶典禮主持、婚禮攝影攝像、婚禮現場督導與布置、紀念日慶典策劃、企業(學校)慶典活動策劃與實施。
與此同時,針對目前慶典禮儀市場上,婚慶主持人職業尚無正規培訓和國家認可的從業資格認證的實際,慶典禮儀中心在學校繼續教育學院的支持下,與大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合作,承擔了婚慶主持人崗位技能鑒定標準的制定工作和職業資格培訓教材的編撰工作。該鑒定標準業經核準后,學校慶典禮儀中心就是大連市慶典禮儀行業婚慶主持人職業資格考核的場所,慶典禮儀中心的經營人員就是婚慶主持人職業資格鑒定的考評員。婚慶主持人職業資格的考前培訓工作與考評鑒定工作,也將成為慶典禮儀中心的一項重要經營項目。
2.2教學管理服務實現常規經營化,是中心最基本的工作要求
“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理念,其核心要求是教師與學生都能在真實的經營環境中用真實的操作完成“教”與“學”的任務。真實的經營環境、真實的操作需要實訓室真實的經營。而實訓室的真實經營,才能真正實現經營管理服務課程化、教學管理服務經營化的實訓要求。慶典禮儀中心的建立,為主持播音(婚慶禮儀服務與管理)專業相關專業課程的“教”與“學”,能夠行之有效地實現這一要求提供了平臺。慶典禮儀中心經營項目的確定、場地的規劃建設、相關設施的完備,完全能夠滿足主持播音(婚慶禮儀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對攝影基礎、婚紗攝影、攝像基礎、影像后期制作、慶典策劃、慶典現場布置、慶典營銷策劃等專業課程的實訓操作與體驗。把上述專業課程的教學,完全納入慶典禮儀中心的經營活動中。同一教學班學生,在同一經營場所,全部參與課堂教學、實訓、實習以及慶典禮儀中心的經營活動。讓學生真正在慶典禮儀中心的實際經營過程中觀察、體驗、感悟、操作直至經營,不僅能夠實現慶典禮儀中心的基本工作要求,而且能夠真正讓學生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學以致用。
2.3把學生培養成好員工是中心工作的宗旨
學校的教學考核,注重于學生的職業道德理論考核、專業知識理論考試和操作技能考核。由于非經營化的實訓室無法與真實的經營環境相契合,無法與企業經營要求相匹配等不利條件限制,造成學生為考核成績而學習,懂理論、懂技能但不懂經營,好學生不一定是好員工的現象屢見不鮮。真實的經營場所,真實的經營觀摩、體驗與操作,會讓學生在學習與實訓中,自我反思專業理論知識的匱乏、專業操作技能的不足、營銷手段和方法的缺失、服務意識與態度的差距。實訓指導教師在真實經營中,引領學生進行實習、實訓、經營,細致觀察學生對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以慶典禮儀中心的管理考核要求以及學生參與經營的效果為標準,對學生各項專業課程掌握程度和操作技能熟練程度進行考核。現場考核、現場點評,從每一個細節上,讓學生懂得一個好員工真實的職業標準,明確一個好員工應該具備的職業素養,熟練掌握一名好員工應該具備的操作技能。從而,為本專業學生未來走向社會時,能夠盡快適應工作環境于崗位需求,成為一名好員工奠定堅實的認知基礎,真正實現職業教育的終極目標。
2.4與行業協會合作,把握市場需求脈搏,實現學生真實就業
以主持播音(婚慶禮儀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真實就業為導向,準確把握市場需求脈搏,讓本專業學生成為慶典禮儀行業第一批具有專業資格和專業水準的從業人員,是學校開辦并不斷發展主持播音(婚慶禮儀服務與管理)專業始終堅持的方針。主持播音(婚慶禮儀服務與管理)專業開辦伊始,慶典禮儀中心就依托學校,積極與大連市婚慶行業協會合作,了解市場訊息,了解行業需求,共同探討課程設置,共同探討教學方法與技巧。慶典禮儀中心組織本專業學生連續參加三屆由大連市婚慶行業協會主辦的大連市婚慶博覽會,與行業協會合作,組織本專業學生參加大連市365市民服務中心成立慶典宣傳活動,不僅擴大了本專業學生的社會影響,而且也讓學校本專業的建設與學生能力得到社會的認可。大連市婚慶行業協會所屬眾多婚慶禮儀公司、婚紗影樓、攝影中心、創意策劃中心也因此成為本專業學生理想的就業場所。大連新青年攝影中心、大連黑白創意文化咨詢公司、大連婚慶廣場等單位已經讓第一屆畢業生登上了職業舞臺。慶典禮儀中心正與大連市婚慶行業協會深度合作,共同進行慶典禮儀行業婚慶主持人崗位技能鑒定標準的制定工作,并將共同實施該專業資格技能鑒定工作。
篇2
范文一
為辦好社區鄰居節,密切社區居民的鄰里關系,營造相識、相知、互助、團結、文明、和諧的鄰里氛圍,努力構建和諧新社區,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培育市民文明行為習慣為宗旨,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傳播和諧文化,建設人際和諧、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和諧新社區,為建設富裕、開放、文明、和諧的海林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活動主題及原則
(一)主題:真情連你我和諧進萬家
(二)原則:
1、以人為本,突出參與性。舉辦鄰居節要以社區為龍頭,以居民小組、樓院為單元,以居民為主體,廣泛宣傳發動,增強認同感,激發參與活動的熱情和積極性。
2、把握主題,突出創新性。圍繞鄰居節活動主題,根據鄰里之間的意愿和實際情況,自主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實行居民自我教育、自我娛樂、自我管理。
3、貼近生活,突出時代性。從實際出發,通過開展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群眾的活動,提高居民文明素質,增進鄰里之情,營造誠實友愛、與時俱進的社會風氣。
4、資源共享,突出和諧性。發動和吸引駐社區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其它社會團體以鄰居的身份融入到活動中,發揮自身優勢,對活動給予支持,使社區內的單位和居民共駐共建、互相支持、和諧相處。
三、活動目的
(一)通過全市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駐社區單位及廣大居民的共同參與,調動全市上下建設社區的積極性,為建設和諧社區創造良好氛圍,為構建和諧海林奠定基礎。
(二)通過開展面向全體社區居民,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服務活動,進一步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實現為民、利民、惠民目標。
(三)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先進文化走進社區、貼近百姓、融入生活,進一步豐富全市廣大居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現廣大社區居民群眾的才華和智慧,提高廣大居民的文明素質,形成和諧的大鄰里關系,提高我市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四)通過社區鄰居節期間的各項宣傳及各種活動,使全市居民充分了解我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績,充分感受海林的發展變化,充分傳遞上下一心的創業熱情,使廣大居民群眾以更飽滿的精神風貌積極參與我市
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項事業。
四、活動內容及時間安排
鄰居節時間月-月日,共分三個階段
(一)宣傳發動階段(月日月日)
1、建立鄰居節活動組織領導機構和工作網絡,市委、市政府成立第二屆鄰居節組委會,城區街道辦事處成立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各社區要相應成立組織機構,制定活動方案;2、做好鄰居節活動的準備工作,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鄰居節具體實施方案,各社區要利用召開黨員會、居民座談會、民主聽政會的形式,面向社區居民征集活動金點子3、做好鄰居節的宣傳發動和組織策劃工作,使鄰居節成為廣大居民生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節日,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人人參與。
(二)活動實施階段(月日月日)
鄰居節啟動儀式
主題:鄰里和諧、團結友愛
時間:年月日
地點:**廣場(8時-9時)
(1)市領導宣布第二屆社區鄰居節開幕,
(2)鄰里牽手,共創三城簽字儀式;
(3)黨員志愿者誓師儀式(3000多名黨員參加,佩戴標志);
(4)市領導講話;
(5)開展愛心傳遞系列活動;
①先鋒行動:市委組織部、城區街道黨工委組織城區在職黨員干部及社區黨員開展黨員崗活動。
②天使行動:市衛生局組織醫務工作者走進社區講授醫療保健、和開展義診活動。市計生局組織工作人員進入社區講授生殖保健和計劃生育知識
③綠色行動:市環保局組織開展綠色消費、綠色生活為主題的綠色環保行動
④法律行動:市司法局組織涉法單位開展法律大集、法律廣場宣傳活動
⑤春風行動:市就業局舉辦勞動就業大集
⑥科技行動:市科協組織開展科技廣場、科普知識講座、全民健身科學知識講座、科普展覽等活動
⑦自強行動:市殘聯組織殘疾人志愿者開展公益活動
⑧感恩行動:市民政局組織低保對象參與社區公益活動
⑨愛心行動:市民政局、市城區街道辦事處組織開展廣場愛心募捐活動
⑩公益行動:市教委、民政局在節日期間圖書館、革命烈士陵園免費向居民開放。
(6)散發致城區居民一封信,即招商親商愛商,創新創業創優倡議書,旨在宣傳招商引資和發展民營企業政策,鼓勵居民招商創業,力求形成全民招商、全民創業的良好氛圍。
范文二
為進一步豐富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社區文明程度,展示多元社區文化,建設宜居、文明、祥和的和諧社區,經社區研究決定,在轄區大力開展打造品牌文化,建設和諧家園活動。現制定以下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次創品牌文化活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打造多種形式的文體隊伍,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居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展示社區新面貌,打造文明和諧社區。
二、活動內容
(一)設立社區文化藝術節。擬定每年4月份的最后一周為社區文化藝術節,節日期間組織社區文體隊伍開展一些比賽、表演、交流活動。
(二)大力開展廣場文化、樓院文化及家庭才藝展示。組織文體隊伍進樓棟、進家庭及開展社區讀書活動、家庭才藝展示等,動員轄區居民參與活動中來,增強居民對社區文化藝術節的認同感。
(三)開展一次聲樂、器樂比賽活動。為了進一步繁榮社區文化生活,促進社區優秀民樂團隊的交流,推動群眾性民樂的發展和水平的提高,社區定于201X年元旦期間,舉辦優秀民樂比賽。本次比賽活動的宗旨為:創名牌,促和諧,推普及,樹形象。
(四)開展社區文化交流活動。定期組織開展一些交流活動,豐富活動內容,提升活動水平。組織社區文化隊伍參加一些慶典禮儀活動,努力打造社區特有的文化品牌,使社區文體隊伍逐步走上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道路。
三、工作打算
(一)在現有秧歌隊、太極拳(扇)隊、腰鼓隊等傳統民俗文化隊伍基礎上,新培育發展一批以器樂、聲樂和書畫、美術等為主的文化活動隊伍。吸引更多的社區居民參與到社區文化活動中來,推動社區全民文化活動建設。
(二)社區擬用一個月左右時間對社區文體活動人員進行一次較細致的排查摸底,對不同愛好的文體人員分類造冊。根據摸底情況,成立不同的文體活動隊伍。條件允許的話,成立社區樂隊。同時通過設立社區舞蹈協會、書法協會、棋友協會等文體組織,組建社區合唱隊、社區器樂隊等活動隊伍,
(三)制作一些文化名片。向有關婚慶公司、禮儀公司發放,提高社區文體隊伍的知名度。
篇3
[關鍵詞] 攀西地區;旅游產品;現狀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 F720 [文獻標識碼] A
攀西地區,是“攀枝花”市和“西昌”兩地的合稱,攀西地區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行政上包括攀枝花市和涼山彝族自治州,共計20縣、市,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民族風情以彝族為主。作為攀西大裂谷旅游區重要的組成部分,格薩拉地區是四川省繼九寨溝之后著力打造的第二個生態旅游品牌,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及顯著特色的自然景觀,現已成為攀西大裂谷風景區的旅游支撐中心及攀枝花至瀘沽湖旅游精品線上的重要旅游支撐點。
一、攀西地區旅游資源
格薩拉奇特的景觀和絢麗多姿的彝族風情為該地的旅游帶來了豐富的自然旅游和人文旅游資源條件,游客在欣賞自然旅游資源的同時,能領略和體驗彝族人民的風土人情,這無疑弘揚了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同時對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并能夠推動旅游景區的經濟發展。
(一)原生態的自然資源
根據丁季華對自然旅游資源所下的定義來看,自然旅游資源是指由地貌、水體、氣候、氣象、動植物等自然資源要素所構成,吸引人們前往進行旅游活動并能為旅游業利用的景觀或環境,它是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格薩拉生態旅游區地質復雜、山高谷深、植被多樣、生物豐富。主要自然景觀以萬畝杜鵑林、萬畝盤松、原始森林、天然園林、大地盆景和鬼斧神工的天坑地漏,瑰麗多姿的天堂石林,奇幻百出的地下溶洞、綿延起伏的高山草甸為主。加上奇異的民族風情、優美的傳奇故事、博大精神的文化內蘊,使格薩拉集生態旅游、文化觀光、獵奇探險、民俗大觀為一體,構成了一副獨具特色的生態旅游、文化旅游勝景。同時也擁有豐富的動植物旅游資源,其中以索瑪花、紅豆杉、地盤松、冷杉等最為出名。其中瀕危珍稀樹種——紅豆杉更是寶中之寶,此外還有四川山鷓鴣、花松鼠、山喜鵲等野生動物共計170余種,素有“動植物樂園”之稱,自然景觀讓人嘆為觀止。
(二)濃郁的彝族風情和燦爛的彝族文化
彝族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員,擁有淵遠的歷史、古老迷人的彝族風情。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彝族人民養成了能歌善舞的特性,擁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藝術,民族節目燦爛多姿。在彝族人所有節日中,最隆重的首推“火把節”。彝族喜歡稱自己為“火的民族”,在格薩拉有句諺語:“火把節沒有看錯了的,彝族年沒有過錯了的”。彝族的火把節傳說即反映了這種把火作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著火把節習俗及傳說的原生態的民俗基因。格薩拉另外一個盛大的節日當推索瑪花節,“索瑪花”為杜鵑花,彝族民間稱“瑪葦”,《勒俄特依》中說人是“雪”演化而成的,雪族子孫十二種,人是其中的一種。而十二支的祖先都是用索瑪花神枝蘸成,于是將其視為神靈文化。索瑪花是彝族人的族花,彝族人喜歡用索瑪花比喻彝族女子。在很多彝族歌曲中用索瑪花代表純潔的愛情。此外,他們還擁有獨特的飲食、起居、婚喪、服飾,待客及慶典禮儀盡可讓人返樸歸真,體驗古老的文明之韻味。
同時境內生活著彝、苗、傈僳等24個少數民族。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多個民族相依相融,匯集了川滇民族音樂之精華,多數民族舞蹈之集錦,共同譜寫了燦爛輝煌的歷史,留下深厚而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由于自然地理條件優越,物產豐富,古時非常繁榮。大笮人民樂山樂水,能歌善舞,崇尚“原始”、“原性”、“原生”的“三原”之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現在獨具特色的“大笮文化”。
二、攀西地區旅游產品現狀
(一)產品優勢
在旅游過程中,“購”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者前往外地旅游,或多或少地會買一些當地的特產來留作紀念或者送給親戚朋友。格薩拉是彝族集聚區,其旅游產品主要以彝族風情為主。工藝品是彝族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展現了彝族人民的審美觀念及表達方式,折射出燦爛瑰麗的彝族文化。漆器是豐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寶庫中一顆晶瑩的明珠,閃爍著璀璨的光芒。另外,彝族的飾品如銀器、刺繡、配飾等,更是精美別致,做工精湛,是彝族人民悠久的歷史文化的沉淀。最具特色的還數“大笮風”風味地方飲食,既有川味之麻辣、又兼滇味之野趣,更具各民族風味之神奇。大笮風的特色菜肴有山野奇珍香酥馬蜂蛹、爬沙蟲,細鱗魚系列、雞樅系列、石花菜系列,泡、腌菜江鰱,百靈山燕窩雞、竹筍雞、野蘑雞,以及風干臘肉系列等數十品。同時,在格薩拉的密林深處,蘊藏著許多珍貴的野山菌和中草藥,屬原生態的綠色滋補佳品。這些商品開發出來既體現了獨特的彝族風格,滿足了游客旅游購物的心理需求,也能使景區盈利不匪,可謂一舉兩得。
(二)旅游產品開發現狀
1.旅游產品開發不完善。旅游產品是旅游經營者為了滿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的各種需求,而向旅游市場提供的各種物質產品、精神產品和旅游服務的組合,具有一定紀念價值。在旅游資源開發中,應重點開展其特色品牌旅游,所謂“特色旅游資源”主要包括:特色風情、特色服務、特色購物、特色飲食,以及能夠給游客提供新經歷、新感受,同時價位合理的旅游產品。找出自身的不同,打差異牌,才會形成較強的互補性,也才會有巨大的合作潛力與空間。
而格薩拉景區在旅游產品開發中,除了一些自然景觀、旅館、和只在節假日才有節目表演之外,沒有將其特色的民族飲食、土特產等特色物質產品和特色風情、特色服務等特色精神產品開發出來,旅游產品極其單調,無法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等各方面的需求,這一方面給游客造成了遺憾,另一方面也使景區白白浪費了一個盈利的機會。
2.旅游產品包裝質量差。對旅游產品包裝是實現旅游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旅游企業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實施旅游產品品牌戰略的重要手段。格薩拉景區旅游景點特色即原生態,未經多少人為修飾,這是其景點的一大亮點,但在產品包裝中過于原生態,未經設計的產品,非常粗糙,并沒有運用現代包裝設計理念來對旅游產品進行包裝設計,如砣砣肉的包裝。
3.品牌意識不強,旅游產品不成系統。打造品牌是一個長遠的戰略,它以產品為基礎和支撐,但它又跳出產品競爭的層面,它應該是旅游企業在產品創新、推廣宣傳、專業服務過程中與消費者各界形成良好關系的結晶.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全方位塑造旅游名牌形象,邀請各方人士對全州進行旅游CI形象設計,策劃旅游營銷方案,如今已成為云南旅游業一個響亮的名牌旅游產品。可見品牌旅游產品具有更高的市場滲透力和更強的獨特性,對旅游企業形象的塑造和旅游產品生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格薩拉”這個美麗的名字讓多少人向往,而去過的游客卻對其空洞的產品,粗糙的形象而失望。原因在于格薩拉景區產品開發設計中,并沒有意識到品牌戰略對于旅游產業效益及旅游產業形象的塑造的重要性,旅游產品開發散亂,不成系統,嚴重影響了格薩拉景區的形象和口碑,對格薩拉旅游產業帶來負面影響。
4.旅游產品宣傳不到位。如今,各大景區紛紛推出自己的特色,塑造品牌,并通過品牌戰略的建立,進行形象宣傳,如湖州打造“太湖、竹鄉、古鎮、名山、濕地、古生態”六大旅游系列產品品牌,桂林山水在自然景觀基礎之上推出人文品牌,即桂林---劉三姐,實景演出項目《印象·劉三姐》等,格薩拉擁有豐厚的自然資源和彝族風情人文資源,并被大型神話劇《傳說》選為影視基地,其主要原因在于原生態的自然景觀,而這些都可以成為該景區品牌建立的亮點。但格薩拉景區沒有對這些資源進行整體的宣傳,所謂的宣傳廣告也不過是一兩張風景的海報,并沒有進行平面或立體的多種促銷手段,甚至沒有建立自己的網站,使格薩拉的知名度僅僅停留在攀西地區。
5.景區配套服務設施不齊全。作為3A級的旅游區,應當根據實際接客量等情況建立相對完善的住宿,并且配備規定的消防、救護車等設施設備,健全緊急救援體系。而尚處于開發中的格薩拉景區并不具備上述一些設備。餐飲、娛樂方面服務質量差,游客興致勃勃地前往景區游覽,一方面是想融入大自然,感受其原始生態,另一方面則是想參與娛樂,放松心情,花錢享受高品質的服務。據考察,格薩拉景區內僅有一處提供盒飯的工作點,兩處提供烤雞,且無餐桌,味道平平而又價格昂貴,完全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娛樂方面,僅在廣場處可供游人觀賞達提舞等表演。表演極具單調而又豪無張力,即使是簡單的舞步也很少有游客愿意參與,更不用說是樂在其中了。這種缺乏主題與活力的表演難以引起游客的興趣,往往導致許多游客乘興而來,失望而歸的結果。
6.景區環保意識淡薄。景區隨處可見游客游玩之后留下的紙、袋、瓶等生活垃圾,不僅是游人對環保意識的淡漠,也有一些工作人員在對景區環境肆意踐踏,除此之外,砍伐盜林現象在密林深處屢見不鮮,采挖草藥對植被的破壞也已不是秘密。這塊原始原生態的美麗天堂,隨著景區的開發也一步步被肆虐破壞,人類在創造文明的同時,正在逐漸地摧毀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優厚資源,只有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實施長效、有力的措施,提高市民整體環保意識,才有可能保住格薩拉的純凈,才有可能還子孫后代一片蔚藍的天空,一片生機盎然的山水。
三、對策分析
旅游業是區域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是國內外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匯的過程,是區域間交流與合作的紐帶,缺乏傳統及歷史文化沉淀的城區或景區,如果僅僅依靠現代化的建設容易給人浮躁的表象,不利于旅游回頭客的構建。如何構建出一個獨具特色的旅游地,就要對本地區的獨有文化如彝族大笮文化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和深化應用,讓其從展覽室文字資料中走出來,進入到城區的生活和展示之中,使民族文化濃郁的古老傳統,加入現代化的構建元素,在時尚中滲透一縷古意,讓來訪的游客可以感受到這塊地域的特色文化氛圍、不同的文化表現特征和表述方式,以及其中所具體體現的生活內容。
(一)民族視覺元素的應用,繼承和發揚彝族文化
開發少數民族地區旅游離不開民族文化資源的利用,彝族文化資源包羅萬象,提取有價值的文化元素,加以合理的利用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產品開發設計中提取彝族文化當中最有表現力的元素,將彝族傳統紋樣加以符號化、圖形化、意向化,然后以合理的形式加以表達;結合地方典故、地方文化加以呈現。在這樣的應用思想指導下,合理的應用彝族文化元素,比較準確的表達了彝族文化元素符號所代表的意義。通過對旅游產品包裝和彝族文化元素的運用,也倡導一種旅游形式的轉變。旅游概念由觀賞性旅游向體驗式旅游轉變,由淺層次的旅游方式轉向融入式的旅游方式。
(二)加大及拓展旅游產品開發
在景區開發中,充分開發利用彝族文化,將彝家文化滲透到旅游過程中吃、住、娛、觀看等各個環節,改變現有不洋不土的現象,打造地區旅游品牌民族特色,在保護民族文化的同時,使游客體驗一種原生態原始民族部落的生活情趣,形成該地區的特色文化,豐富旅游產品的開發,同時為拓展旅游產品及旅游資源提供一種思路。
(三)開發體驗式旅游產品模式
利用民族特色活動,民俗節慶,舉辦民族文化旅游節,或建立精品旅游線路,打造地區旅游品牌民族特色,在保護民族文化的同時,使游客體驗一種原生態原始民族部落的生活情趣,形成該地區的特色文化。另外,格薩拉具備原生態探險旅游的資源條件,有許多未經過改造的原生態資源,給外界一種神秘感,增強了人們探索的欲望。在旅游資源開發中,結合格薩拉自身優秀的探險資源進行探險項目、產品的開發,形成是一種集觀光、探險、娛樂于一體的旅游模式。
四、結論
少數民族地區文化是當地的歷史文脈不可磨滅的組成部分,是人類文化走過的痕跡,是人類文化鏈中不可缺失的一環。旅游資源的開發,離不開對人文資源及自然資源優勢的綜合利用。在攀西地區格薩拉生態旅游區旅游資源及產品開發中,研究攀西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通過對其民俗文化、風土人情、飲食文化、服飾、民間傳說等方面探索,同時倡導一種旅游形式的轉變,使旅游概念由觀賞性旅游向體驗式旅游轉變,由淺層次的旅游方式轉向融入式的旅游方式。較為齊備地歸納和形成該地區民族特色文化,為攀西地區人文資源的開發增添了民族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丁季華.旅游資源學[M].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1999
[2]陳文峰.人文旅游資源開發中應注意的問題及建議——以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商丘為例[J].生產力研究,2007(10)
[3]姜家偉.從少數民族文化到旅游產品包裝設計[J].大眾文藝,2009(16):132-132
[4]程玉林,李向林.旅游產品包裝問題淺論[J].工業技術經濟,2006(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