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設計規范范文
時間:2024-04-12 17:55: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計算機網絡設計規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計算機虛擬網絡技術出現之前,我國也在使用一些網絡技術進行信息數據的傳輸和網絡之間的連接,但是以往的這些連接方式由于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那么計算機虛擬技術的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大的阻礙,那么在計算機網絡技術靈活運用的過程中,就必須要正確的認識到計算機網絡技術使用的靈活性,能夠進行系統網絡連接的靈活使用,從而促進其更有效的利用經濟資源和信息資源進行合理的網絡數據傳輸和運用。通過實現計算機虛擬網絡技術,能夠減少人工操作量,這樣就能夠有效的避免在人工操作過程中造成對計算機網絡虛擬技術的影響,造成后期的維護工作開展的麻煩,在工作過程中,通過減少虛擬網絡的資源消耗,能夠以最小的經濟利益成本實現同等的信息數據傳輸,同時提高了信息數據傳輸的準確性,在保證達到信息交換和數據傳輸最大安全運行的基礎條件下,能夠確保其良好的使用,通過獲取局域網相關的信息,避免了交換機在直接復制信息的過程中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信息傳輸堵塞,提高了網絡連接的實用性,同時可以有效的替代路由器工作,提高了計算機虛擬技術發展運行的效率,通過將其技術很好的加以應用,從而促進其更好的發展和運行。
二、計算機虛擬網絡技術的應用原則探討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我國最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也取得了很好的發展效果,當前我國的計算機網絡工程發展非常迅猛,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其先進性的特性,因此其淘汰速度非常的快,那么就需要進行軟件的頻繁更換,在操作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資金,因此在計算機虛擬網絡技術應用過程中,我們需要做好其前期設計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在設計工作開展時,要保證其正常的功能良好使用,同時也需要考慮其使用壽命,那么在軟件和硬件更換和設計過程中,需要做好相應的設備篩選工作。通過明確目標,從而在設計過程中,能夠提高設計技術的實施和發揮,減少設計成本的浪費,節約成本,從而更好的推動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良好發揮運用。在計算機網絡虛擬技術應用發展過程中,會存在很多的不確定影響因素,那么在其設計過程中,就需要正確的認識到這些干擾因素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從而正確的認識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這些問題,能夠正確的對待,并且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實施技術和網絡技術應用過程中,需要制定嚴格的技術設計規范,通過對其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嚴格的規范和整理,保證計算機性能能夠得到較好的發揮,同時將整個規范設計計劃貫穿到整個網絡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讓研究人員能夠通過利用大量的資源確保計算機的穩定運行和功能的良好發揮,從而提高了虛擬網絡的安全實施和操作,在進行規范實施的基礎上,能夠加強對操作規范的認識,改善其操作過程,從而提高網絡的安全穩定運行。
三、計算機虛擬網絡技術的實際應用探析
計算機虛擬網絡技術的發展能夠試下在公開性的網絡平臺上構建一個安全性能高、穩定性強的私人網絡,VPN和VLAN兩種不同的虛擬連接方式相比于其他的連接方式,更加的高效、安全、穩定、經濟,在其運行過程中,采用的是實名制的身份認證方式,這就能夠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即使是在公共網絡中獲取到了用戶名等有關信息,也不會造成密碼的泄漏,那么信息數據的安全性明顯提高,提高了整個網絡數據傳輸和保存過程的安全性能。這兩種虛擬的網絡技術,可以在公開網絡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發揮和改善,采用的是虛擬網絡技術,其表現形式也更加的抽象,在虛擬網絡技術操作和應用過程中,都是由專業的操作人員進行操作和實施,這樣就能夠保證基礎網絡和專業性網絡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使得基礎網絡技術和專業性網絡技術能夠很好的發揮和實施,作為一項獨立的專用網絡系統,計算機虛擬網絡能夠確保個人和公共網絡的分離,做到信息數據的獨立傳輸和獨立保存,從而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資源的穩定、安全和有效。
四、結束語
篇2
關鍵詞:雷電入侵計算機途徑直擊雷閃電感應雷電防護
中圖分類號:S761.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眾所周知,我市地處亞熱帶邊緣,當雨季來臨的時候,雷電對居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氣候的不斷變化,我市的“雷公”也日益猖獗,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的計算機系統都因遭到雷電的襲擊而被破壞。隨著每年雷陣雨高發期的到來,雷雨交加后,雷擊電器事件也隨之進入了頻發階段,使正常使用的家用電器、網絡設備及電腦設備等瞬間遭到破壞,損失巨大。尤其是網吧、零售業以及所有以網絡進行經營的企業,由于雷擊網絡而導致的營業中止或聯絡中斷,更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下面,就多年來從事防雷工作的經驗,結合實際情況,對雷電入侵計算機網絡系統的主要途徑和防護措施作詳細地介紹。
一、雷電入侵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方式和主要途徑
(一)、雷電侵害計算機網絡有兩種方式:直擊雷侵害和閃電感應侵害。
1、直擊雷侵害。閃擊直接擊于建(構)筑物、其他物體、大地或外部防雷裝置上,產生電效應、熱效應和機械力者稱為直擊雷。直擊雷擊中建筑物,會產生強大的雷電流,如果電壓分布不均會產生局部高電位,對周圍電子設備形成高電位反擊,擊毀建筑物,損壞設備,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2、閃電放電時,在附近導體上產生的雷電靜電感應和雷電電磁感應,它可能使金屬部件之間產生火花放電,稱為閃電感應。閃電感應一般由電磁感應產生,通過電力線路,信號饋線感應雷電壓入侵計算機網絡系統,從而造成網絡系統設備的大面積損壞。
(二)、雷電對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入侵主要有以下三個途徑:
1、由交流電源供電線路入侵。計算機系統的電源由室外架空電力線路輸入室內,架空電力線路可能遭受直擊雷和閃電感應;直擊雷擊中高壓電力線路,經過變壓器耦合到 380V 低壓側,入侵計算機供電設備;另外,低壓線路也可能被直擊雷擊中或感應出雷電過電壓。在 220V 電源線上出現的雷電過電壓平均可達 10000V ,這樣,就嚴重地破壞計算機網絡系統。
2、由計算機通信線路入侵。據統計,由計算機通信線路入侵,通常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當地面突出物遭直擊雷打擊時,強雷電壓將鄰近的土壤擊穿,雷電流直接入侵到電纜外皮,進而擊穿外皮,形成高壓入侵線路。
第二種情況,雷云對地面放電時,在線路上感應出上千伏的過電壓,擊壞與線路相連的電氣設備,從而通過設備連線侵入通信線路。這種入侵沿著通信線路傳播,涉及面廣,危害范圍大。
第三種情況,若通過一條多芯電纜連接不同來源的導線或者多條電纜平行鋪設時,當某一導線被雷電擊中時,會在相鄰的導線感應出過電壓,擊壞低壓電子設備。
二、雷電入侵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防護措施
(一)直擊雷的防護
1、對直擊雷進行防護的作用
直擊雷防護是保護建筑物本身不受雷電損害,減弱雷擊時巨大的雷電流沿著建筑物泄入大地時,對建筑物內部空間產生的各種影響。計算機網絡機房防避直擊雷,原因有以下三點:首先,當雷擊發生時,在很大的范圍內產生危險過電壓,造成線路上設備的損壞;其次,當直擊雷擊中機房的建筑物時,會產生很強的雷電流,如果建筑物無防雷設施,那么,強大的雷電流無法及時泄入大地,這樣,對建筑物內的所有設備和人身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再次,由于強大的直擊雷電流,促使機房建筑物的地電位升高至幾萬伏乃至幾十萬伏,從而通過電力系統和信號電纜的接地點反饋到機房,直接破壞接在電網和通信網絡上的計算機設備。
2、防直擊雷的措施
防直擊雷措施包括接閃裝置(接閃桿、接閃帶、接閃線、接閃網以及金屬屋面、金屬構件等)、引下線和接地裝置三大部分。它的設計要求應符合GB/T 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和其它規范的要求。
(1)接閃裝置。接閃裝置就是接閃桿、接閃帶、接閃線、接閃網以及金屬屋面、金屬構件等,接閃就是讓在一定程度范圍內出現的閃電放電,不能任意地選擇放電通道,只能按照人們事先設計的防雷系統的規定通道,將雷電能量泄放到大地中去。為了降低建筑被雷擊的概率,宜優先采用接閃網作為建筑物的接閃器,接閃網的網格尺寸應該按照規定的標準制作(不大于10mX10m)。在實際操作中,將接閃網與接閃桿進行可靠地連接后,測算具體的數值是否符合標準;如果屋面有天線,則可在局部加裝接閃桿進行了保護,這樣,接閃器的高度符合規定的標準,從而降低了建筑物的雷擊概率。
(2)引下線。根據規范要求,引下線一般采用圓鋼或扁鋼,應沿建筑物外墻敷設,將引下線的上端與接閃器相連,下端與接地裝置連接,并應避免彎曲,經最短途徑接地。其作用是把接閃器截獲的雷電流引至接地裝置,它的粗細和數量直接影響分流效果,引下線多,每根引下線通過的雷電流就小,其感應范圍就小。
(3)接地裝置。良好的接地能有效地泄放雷電能量,降低引下線上的電壓,避免發生反擊。接地就是讓已經進入防雷系統的閃電電流順利地流入大地,而不能讓雷電能量集中在防雷系統的某處對被保護物體產生破壞作用。對高層建筑來說,建筑物除了要有防直擊雷措施外,還要有側擊雷的防護措施,并應符合以上規范的要求。
(二)閃電感應的防護
閃電感應的防護措施是對雷云發生自閃、云際閃、云地閃時,在進入建筑物的各類金屬管、線上所產生雷電脈沖起限制作用,從而更好地保護建筑物內人員及各種電氣設備的安全。其所采取的措施除要有良好的接地、布線系統、屏蔽措施和安全距離外,還要按照供電線路,電源線、信號線、通信線及饋線等情況,相應地安裝安裝電涌保護器。
1、電源系統安裝電涌保護器
在供電線路上安裝電涌保護器(SPD),目的是為了將線路上的電壓限制在一個安全的水平。通常,我們需要采取三級防護措施。
電源一級:將雷擊產生的過電流通過此級電涌保護器瞬間泄放入地,并將瞬間過電壓限制在2.5KV以下。
電源二級:對第一級電涌保護器泄放后的線路殘壓進一步抑制,使瞬間過電壓限制在1.8KV以下,確保一般用電設備的安全。
電源三級:在重要設備(如服務器、交換機等)的前端安裝帶精細保護和噪聲抑制電路的電涌保護器,將殘壓進一步限制在0.9KV以下。此外,它還具有吸收非雷擊導致的操作過電壓的作用。
2、通信線路安裝電涌保護器
為了避免因通信電纜引入雷電侵害的可能性,通常采用的技術是在電纜接入網絡通信設備前,接入信號電涌保護器(信號SPD),即在鏈路中串入一個瞬態過電壓保護器,防護電子設備遭受雷電閃擊及其它干擾造成的傳導電涌過電壓,阻斷過電壓及雷電波的侵入,盡可能降低雷電對系統設備的沖擊。由于信號電涌保護器串接在通信線路中,所以,信號電涌保護器除了滿足防雷性能特征外,還必須滿足信號傳輸帶寬的要求。因而,選擇相關防雷產品時,應充分考慮防雷性能指標及網絡帶寬、傳輸損耗及接口類型等網絡性能指標。
3、屏蔽、等電位連接、接地和綜合布線、安全距離
等電位連接的目的,在于減小需要防雷的空間內,各金屬物與各系統之間的電位差。根據國家頒布的相關標準,防雷保護地、防靜電地、及電氣設備工作地等應共地使用。機房門窗和設備外殼的電位連接端子盒、所有穿越防雷區界面的金屬物和系統,均應就近與等電位連接帶(網)相連,確保機房內各接地線間的電位均衡,同時,還可以及時泄放聚集在地板表面和設備外殼上的靜電電荷。
綜合布線的主要任務是將電源線、信號線分槽布置,減少線間交叉和冗余信息點。電源線、信號線置于屏蔽槽內,屏蔽槽兩端接地。各線纜屏蔽層兩端應同時接地,當系統要求單端接地時,須進行二次屏蔽處理。(所謂屏蔽,是指采用屏蔽電纜,利用各種人工的屏蔽箱盒、法拉第屏蔽籠、鋼筋結構等和各種可以利用的自然屏蔽體來阻擋、衰減施加在微電子上的電磁干擾和過電壓能量。)在擺放電器設備和為電器設備布線的時候,要盡量遠離建筑物的外墻及結構柱子,離外墻應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或者擺放在建筑物的中心位置。
結束語
雷電所產生的強大雷電流,對計算機網絡系統造成了破壞性的損害。只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全面系統地做好機房內、外的防雷措施,定期對防護系統進行檢測,及時處理安全隱患,就能有力地減輕甚至避免雷電對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損害,保障計算機系統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
2.《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2004
篇3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火災自動報警;自動化
通常情況下火災報警系統主要由觸發裝置、報警裝置、警報裝置等功能裝置組成,可將在火災將發生的第一時間,將室內環境內的各種氣體、溫度等,通過探測器轉換成某種信號,通過網絡傳輸介質,傳到報警控制器,然后通過系統軟件將火災地點,時間等屬性顯示出來,在此同時,通過人工智能可以采用多種措施對火災進行撲救,從而將火災帶來的生命與財產損失減少到最小。
一、建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要點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探測火災隱患,肩負著重大的安全防范重任,是智能建筑中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建筑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要設計要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依照保護對象發生火災時,火災的各種自然屬性確定火災類型。
2.依照所需防護面積部位,來確定火災范圍。
3.按照火災探測器的總數數量確定火災報警控制器的總量。
4.按劃分的報警區域設置區域報警控制器。
5.根據消防設備確定聯動控制方式。
6.按防火滅火要求確定報警和聯動的邏輯關系。
7.建設設備自動化系統、通信自動化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適應性。
8.在以上條件基礎之上,必須符合國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的要求,同時也要適應智能建筑的特點。
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功能及其框架通常,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幾個:
1.報警功能:通過探測器感知,一旦有火警發生或者將要發生時,立即發出報警功能,并且能夠將火災報警的地理位置提出。
2.狀態監控功能:對整個系統的所有消防設備的工作狀態進行監控。
3.紀錄功能:將發生警報的時間,地點顯示自動紀錄。
4.滅火就緒工作:當發生火災警報時,將系統設備直接轉換為就緒態。
5.疏散信號:火災發生時,可將信號發饋給值班人員,同時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將信號在建筑內部指定設備上提示。
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網絡硬件系統
目前,火災自動動報警系統是一個集散式網絡監控系統。由一臺集中報警控制器(主機)和多臺區域報警器(分機)組成。通常情況下,在設計系統的網絡時,可采用三種拓樸結構,即:總線型、星型、環型。
(一)總線型
各分機接收信息和發送信息,共用一條總線,并采用雙向串行通訊,按時間片算法監控分機狀態。本系統工程結構以及布線叫簡單,易維護,可靠性較高。
(二)星型
主機與分機放射式連接,適用于保護處所分散的系統。在星型系統中,設有傳輸故障指示,當接收裝置收到一個傳輸錯誤訊息,系統將拒絕確認,并且重復請求輸出訊息,如果在連續接收三次臺有錯誤的訊息可確認為故障源。在設有測試訊號功能的星型網絡系統中,系統正常運行可靠性較高。
(三)環型
特點是將各分機依序用傳輸介質連接至主機形成一個環形,可隨時對系統增加設備,系統擴展不會影響現有裝置,某分機故障則該分機自動旁路,旁路分機可從環網上摘掉,當分機恢復正常運行時,能自動投入系統,提高了網絡的可靠性。:
當然,在確定了網絡拓樸結構之后,也應該確定系統設備和設備的接線方式。采用火警與故障自動交替巡檢技術查詢各報警點工作狀態,總線上所有部位問聯動邏輯關系以軟件形式存于分機中,且便于設計、修改。分機通過總線上控制接口將動作命令譯給現場設備使其動作,同時分機可顯示該設備編碼、類型以及設備應答信號。
在一般防火報警系統中,整個工程的接線主要用樹狀型或者環狀結構進行接線,樹狀型布線靈活、適用在各個報警點、控制點分散布置,而環型接線相對而言期接線以及使用靈活,可靠性較高。分機設備則以單總線結構與各類火災探測器及報警設備連接通過專用接口與現場設備連接。
四、系統軟件的實現
火災整個報警系統的軟件系統部分,通常將軟件模塊化。
記錄模塊可記錄全部事件的時間、日期、原因、區域號、探測器號。全部記錄文件是可檢索的。系統和數據顯示模塊以圖形顯示方式分別給出用戶名、時間裝訂、系統區域分機和探測器分布及區域實際情況。通訊模塊可定時和鍵盤命令巡檢各分機探測器和線路的工作狀態及位置,由用戶對各分機及所帶探頭的編號重新定義。報警模塊是報警信號啟動,一旦發生火警,分機和主機分別顯示和打印出報警區域、探測器編號、報警時間,并調用文件記錄模塊等。而報警模塊的具體數據流程圖如下:
結語
計算機網絡是通信技術和計算機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計算機網絡技術可以將不同地區的信息交換、共享,計算機網絡不僅可以應用于人工智能、衛星通信等科學領域,還可以應用在火災報警系統等重要領域。通過計算機網絡不僅可以加大消防意識的宣傳,促進各種信息社會化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篇4
機房環境、電源及防雷接地應滿足《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CECS72:97)的要求。計算機機房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設備間內所有設備應有足夠的安裝空間,其中包括計算機主機,網絡連接設備等。設備間的地面面層材料應能防靜電。設備間至少提供離地板255CM高度的空間,門的高度應大于210CM,門寬應大干90CM,地板的平均荷載應大于5kN/m2。凡是安裝綜合布線硬件的地方,墻壁和天棚應涂阻燃漆。設備間應采用全封閉房間,防止有害氣體(如SO2、H2S、NH3、NO2等)侵入,并應有良好的防塵措施。設備間室溫應保持在10℃至25℃之間,相對溫度應保持60%至80%。設備間應安裝符合法規要求的消防系統,應使用防火防盜門,至少能耐火1小時的防火墻。機房內的塵埃要求低于0.5um;對于開機時機房內的噪音,在中央控制臺處測量時應小于70dB。機房內無線電干擾場強,在頻率范圍為0.15—1000MHz時不大于120dB。機房內磁場干擾場不大于800A/m。計算機房內的照明要求在離地面0.8m處,照度不應低于200lx,其它房間的照明不應低于5lx,主要通道及有關房間可根據需要設置,但其照度要求是在離地面0.8m處不低于1lx。設備間應采用UPS不間斷電源,防止停電造成網絡通訊中斷。UPS電源應提供不低于2小時后備供電能力。UPS功率大小應根據網絡設備功率進行計算,并具有20-30%的余量。設備間電源設備應具有過壓過流保護功能,已防止對設備的不良影響和沖擊。防雷接地可單獨接地或同大樓共用接地體。接地要求每個配線柜都應單獨引線至接地體,保護地線的接地電阻值,單獨設置接地體時,不應大于2歐姆;采用同大樓共用接地體時,不應大于1歐姆。
Abstract
Theengineroomenvironment,thepowersourceandtheanti-radarearthshouldsatisfy"ConstructionAndArchitecturalcomplexSynthesisWiringsystemEngineeringdesignStandard"(theCECS72:97)request.Thecomputerengineroom''''sdesignshouldtallyfollowingstipulated:Betweentheequipmentinallequipmentshouldhavetheenoughinstallmentspace,includingthecomputermainengine,networkconnectionsequipmentandsoon.Groundsurfacelayermaterialbetweenequipment''''soughttobeableagainststaticelectricity.Betweentheequipmentprovidestothefloor255CMhighspaceatleast,thegateshouldbebiggerthan210CMhighly,thegatewidthshouldgoallout90CM,floor''''saverageloadshouldbebiggerthan5kN/m2.Everyinstallmentsynthesiswiringhardware''''splace,thewallandtheceilingshouldspreadthebeingflame-resistantpaint.Betweentheequipmentshoulduseentiresealroom,preventsthenoxiousgas(forexampleSO2,H2S,NH3,NO2andsoon)toinvade,andshouldhavethegooddustprevention.Betweentheequipmenttheroomtemperatureshouldmaintainat10℃to25℃,therelativetemperatureshouldmaintain60%to80%.Betweentheequipmentshouldinstallconformstothelawsandregulationsrequestfirepreventionsystem,shouldusethefireprotectionburglar-proofdoor,canatleastthefireproof1hourfirewall.Intheengineroomdustrequeststobelowerthan0.5um;Regardingstartingwheninengineroomnoise,whencentralcontroldesksurveyshouldbesmallerthan70dB.Inengineroomradiojammingfieldintensity,whenthefrequencyrangeis0.15-1000MHzisnotbiggerthan120dB.Intheengineroomthemagneticfielddisturbancefieldisnotbiggerthan800A/m.Calculatesintheengineroomtheilluminationrequesttoleaveground0.8mplace,thedegreeofilluminationshouldnotbelowerthan200lx,otherroom''''silluminationshouldnotbelowerthan5lx,themainroadandtherelatedroommayaccordingtoneedtoestablish,butitsdegreeofilluminationrequestisleavingground0.8mplacenottobelowerthan1lx.BetweentheequipmentshouldusetheUPSUPS,preventsthepowercuttocreatethenetworkcommunicationinterrupt.TheUPSpowersourceshouldprovideisnotlowerthan2hourreservepowersupplyability.TheUPSamountofpowershouldcarryonthecomputationaccordingtothenetworkequipmentpower,andhas20-30%remainders.Betweentheequipmentthepowerequipmentshouldhavepressedtheoverflowprotectionfunction,haspreventedtoequipment''''sadverseeffectandtheimpact.Theanti-radarearthmayearthaloneorusesincommontheearthbodywiththebuilding.Theearthrequestseachwiringcabinetshouldtheindependentleadwiretotheearthbody,protectsthegroundingtheearthresistancevalue,whenaloneestablishestheearthbody,shouldnotbebiggerthan2ohms;Useswhenusesincommontheearthbodywiththebuilding,shouldnotbebiggerthan1ohm.
一、計算機機房的環境條件
1、溫度的影響
計算機對溫度的變化范圍要求較高。溫度不宜過高、過低,更不能有劇烈的變化,即溫度的變化率減至最小。一般說,15℃~30℃范圍內的溫度對工作較為適宜,超出這個范圍的溫度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工作的可靠性,存放個人計算機的溫度也應控制在5℃~40℃之間。由于集成電路的集成度高,工作時將產生大量的熱,如機箱內熱量不及時散發,輕則使工作不穩定、數據處理出錯,重則燒毀一些元器件。反之,如溫度過低,電子器件也不能正常工作,也會增加出錯率。溫度:冬季:20±2℃夏季:23±2℃溫度變化率≤5℃/h。
2、濕度的影響
一般而言,電腦工作要求的濕度范圍為35-80%,其中最佳濕度范圍為45-60%。如果濕度過高,會引起看不見的小水滴附著于電腦部件的表面,使電路工作性能降低,甚至出現短路而燒毀某些部件,而打印機也常常因為紙張吸濕而變軟,極易出現卡紙現象。更為嚴重的是,電腦部件吸進濕空氣后,會使磁盤驅動器的金屬部件生銹、霉爛而損壞,印刷線路板的絕緣性能也會因此變差。除此之外,濕度過高還會降低磁性材料的導磁性,易造成存儲器讀寫錯誤;電腦內部的接插件也易導致接觸不良。濕度過低對電腦的影響也很嚴重。空氣干燥時,電腦元件易吸附灰塵,磁盤出現讀寫錯誤的機率增大,甚至會導致磁盤或磁頭的損傷。此外,低濕度不利電腦內部隨機動態存儲器關機后存儲電量的釋放,易產生靜電,同時,打印機的色帶也容易干燥,從而降低色帶和打印機房選用加濕器最好不要選擇超聲波加濕器,因為水中的鈣等離子會被振蕩出現白霧,白霧為粉末會對電腦等物品產生極大的影響。相對濕度:50%±5%。
3、潔凈度的影響
灰塵可以說是電腦的第一大敵人。它能夠使元器件短路或斷路,對某一些元氣件造成嚴重的損傷。因此,對微機的防塵和除塵工作是一份很重要的工作。由于計算機的機箱和顯示器等部件都不是完全密封的,灰塵會進入其中,過多的灰塵附著在電路板上,會影響集成電路板的散熱,甚至引起線路短路等。在我們維修計算機的過程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一臺有故障的計算機經過清潔除塵后就恢復了正常工作,可見小小的灰塵也會成為引起故障的罪魁禍首。對軟驅和光驅來說,灰塵進入也會影響其正常讀寫功能。潔凈度:符合標準ASHRAE52-76,粒度≥0.5mm,個數≤10000粒/dm。
4、電磁干擾的影響
磁場對存儲設備的影響較大,它可能使用磁盤驅動器的動作失靈、引起內存信息丟失、數據處理和顯示混亂,甚至會毀掉磁盤上存儲的數據。另外,較強的磁場也會使用顯示器被磁化,引起顯示器顏色不正常。
二、計算機機房的供配電系統
1、概述
計算機機房環境設備主要包括供配電、UPS、空調、消防、保安等。一旦這些機房環境和設備出現故障或災害,就會危及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正常運行,嚴重時會造成機房內的計算機設備故障,甚至使系統長時間全面癱瘓,其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對機房動力環境設備以及計算機主機和網絡系統進行自動化實時監視和有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在機房場地設備維護和管理專業人員比較緊缺的情況下,對機房環境設備進行現代化監控和管理尤顯得十分重要。
2、計算機機房供配電系統的要求
機房的供配電系統設計既要滿足設備自身運轉的要求,又要滿足網絡應用的要求,必須做到保證網絡系統運行的可靠性,保證設備的設計壽命,保證信息安全,保證機房人員的工作環境。
計算機和網絡主干設備對交流電源的質量要求十分嚴格,對交流電的電壓和頻率,對電源波形的正弦性,對三相電源的對稱性,對供電的連續性、可靠性、穩定性和抗干擾性等各項指標都要求保持在允許偏差范圍內。機房的供配電應滿足《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GB/T2778-2000的規定,其供配電系統的電源頻率為50Hz,電壓為220V或380V,需要提供的電源相數為三相五線或三相四線制,單相為單相三線制。供配電系統容量應該按照機房所配備設備情況確定,同時考慮系統擴展、升級的可能,預留備用容量。計算機網絡機房的負荷等級應該設為一級負荷,供配電系統應該按照一類供電方式設計,即為提高機房設備的供配電系統可靠性,在配電設備前端增加交流不間斷電源系統UPS,達到供電可靠不間斷,質量穩定無干擾。
計算機網絡機房供配電系統應該是一個獨立的系統,通常由計算機網絡設備供電、機房輔助設備供電和其他供電三部分組成。計算機網絡設備供電部分負責向網絡主干通信設備、網絡服務器設備、計算機終端設備和計算機外部設備供電;機房輔助設備供電部分負責向機房空調新風系統、機房照明系統和機房維修電源系統(活動地板下或墻面專用電源插座系統)供電;辦公室屬于其他部分供電。這些部分都統一通過安裝在機房配電間的動力配電柜進行配電。外部供電電纜先進入機房總配電柜,然后分送各個部分。機房動力配電柜應該選用自動的空氣開關,并且與消防系統聯動。當機房出現嚴重事故或者火警時,管理人員能夠立即切斷所有電源。
在與公共電網的配接方面,有條件的機構最好采用雙路電源供電,即接入計算機網絡機房的總進線有兩路,且來自不同的供電單位。兩路供電在總配電系統中可以自動進行切換。當一路供電發生故障時,能夠自動轉換到另一路。必要時配置防浪涌抑制器。電網中過高或過頻的高能瞬態浪涌的侵入,輕者會造成計算機設備的誤碼率增大,重者會造成設備損壞。因此,根據情況可以在電源輸入端配置防浪涌抑制器。
3、計算機機房供配電技術
機房對電網供電質量要求較高,內容主要包括穩態電壓偏移范圍、穩態頻率偏移范圍、電壓波形畸變率、允許斷電持續時間和三相電壓不平衡度等幾個主要因素。機房供配電設備選型應注意:專用配電箱內保護和控制電器的選型應滿足國家規范要求;專用配電箱應有充足的備用回路,以滿足計算機網絡系統設備的擴容;專用配電箱應該設置電流、電壓表供管理人員監測三相不平衡情況;專用配電箱要設置足夠的中線和接地端子。
篇5
關鍵詞:校園網;布線;智能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0)19-5169-02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Intelligent and Flexible Net-cabling System for Campus
CHEN Dao-cun, LIU Kai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nalyze multifarious net-cabling of campus, synthesized actuality and trends, put forward cabling of computer-network as only method of cabling system in campus, providing a material way which is strong maneuverability and easy to actualization according design of cabling system in building and inter-buildings.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 cabling; intelligent
校園網絡主要包括:計算機數據網絡、電話語音網絡、視頻監控網絡、一卡通網絡等,是各種相關信息網絡的綜合體統稱。統名稱但不統實際內容,各個網絡均自成體系,單獨鋪設線路,單獨設置管理設備間;互相獨立,無法實現兼容,更無從談起靈活智能。同時最新的國家規范《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11-2007)》中總則要求:綜合布線系統應與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公共安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統籌規劃,相互協調,并按照各系統信息的傳輸要求優化設計。須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要求,各系統傳輸都應歸納于綜合布線系統,簡言之,實現一線通。
1 存在的問題
1) 線路如麻。各個獨立系統獨立布線,太多的線路,一方面破壞了校園整體及單體樓宇的美觀,另一方面避免不了造成管理上的混亂。
2) 使用介質與接口不同。計算機網絡使用的介質為雙絞線,接口為RJ45。電話語音網絡介質為2芯線,接口為RJ11。視頻監控網絡介質為同軸電纜,接口為BNC。一卡通網絡485線纜,接口為485。
3) 無法實現智能靈活。最典型的是語音和數據網絡,目前校園宿舍信息點常見配置為2個數據網絡點和1個語音網絡點。假設1:若語音點線路中間斷了,結果就必須重新鋪設語音線路;假設2:若僅需1個數據點、2個語音點,結果無法實現,理由是只有1個語音點、語音線路是獨立的。
2 校園網絡布線分析
2.1 現狀分析
校園網絡布線,各系統建設初期,更多的是從系統安全角度出發,采取了單獨組網方案。但實際利用率非常低下,也不便于網絡的布線共享及系統管理。
一卡通系統網絡結構分為兩層,采用10MB/100MB交換機和協議轉換器,將所有的485(或232)網絡連接起來。形成了下層為RS485(RS232)采集轉發網絡,上層為100MB以太網的兩層網絡結構。系統流量見圖1。
監控系統主要由攝像部分p傳輸部分p控制部分以及顯示記錄部分四大部分組成,傳輸部分常用點對點的方式傳輸,即圖像信號由視頻線(SYV75-5)傳輸、聲音信號由音頻線(RVVP2×0.5)傳輸、控制信號由控制線(RVVP2×O.75)傳輸。布線方式一般采用光纖加同軸電纜方式。
電話語音系統分為兩層,采用三類大對數電纜作為主干傳輸層,二芯(四芯)線電纜作為終端接入層。
計算機數據網絡布線主要由主干光纖、接入雙絞線兩大部分組成。數據網絡布線采用結構化系統,便于管理與維護。一般為千兆上聯,百兆下聯,系統流量見圖2。
2.2 光纖傳輸分析
光纖傳輸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光源(又稱光發射機),傳輸介質、光接收機,其中傳輸介質包括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單模光纖芯徑9/125微米,千兆吞吐環境下,能夠支持幾十公里的傳輸;多模光纖芯徑包括62.5/125微米、50/125微米,千兆吞吐環境下,能夠支持的距離詳見表1。
表1 光纖傳輸距離
從光纖傳輸的技術角度出發,光纖本身理論上能夠傳輸30-50T(1T=106M),從各系統運行的情況來看,光纖的實際使用率小之又小。
目前無論單模或多模光纖,采用中心束管結構的光纜,4芯、6芯、8芯、10芯和12芯光纜價格相同,為了實現校園網絡布線的靈活性,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選擇12芯的光纜,也便于同根光纜不同纖芯傳輸不同業務。
2.3 雙絞線傳輸分析
雙絞線是由兩根具有絕緣保護層的銅導線組成,并按一定的密度互相絞在一起(一般為逆時針絞合),主要作用:利用銅導線中電流產生的電磁場互相抵消鄰近線對之間的串繞,并減少來自外界的干擾,提高抗干擾性。其傳輸性能,見表2。
雙絞線電纜屬于平衡電纜,即電纜線對中的兩根導體對地具有相同的電壓(而同軸電纜則屬于非平衡電纜,就是說中心導線和電纜屏蔽層的電氣特性是不相等的)。平衡電纜更適合于傳輸通信信號,平衡電纜支持差分信令,即信號的正部在雙絞線的一根中傳輸,信號的負部在另一根中傳輸,這樣,任何加于雙絞線電纜上的噪聲會同時出現在傳輸信號的正部和負部中。這就為接收者對信號進行抵償、排除以及電纜電磁能量自我消除等提供方法。如圖3所示。
2.4 趨勢
目前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包括VLAN技術的應用、訪問控制列表策略的加載、防火墻技術的實現等等,以及校園計算機網絡的進一步完善,利用計算機網絡物理線纜(即光纜加雙絞線)作為校園網絡的承載平臺已是大勢所趨。
3 校園網網絡布線設計
結合校園網絡布線分析,以及最新的網絡技術與施工經驗,將校園網網絡布線設計分成兩塊,分述如下。
3.1 樓內布線設計與實現
樓內布線系統采用計算機網絡布線為基礎,即分層星型布線架構。見圖4(其中BD/CD表示樓內總配線設備,FD表示樓層配線設備,CP表示轉接點,TO表示信息插座)。
計算機網絡布線系統,采用六類布線,可根據用戶需求鋪設信息點,便于用戶高速、快捷接入校園網。
語音系統網絡布線直接使用數據網絡布線系統,同為“RJ”標準。根據用戶需求算出語音點數量,BD至FD段采用三類大對數電纜連接,而在FD至TO段直接使用六類線纜鋪設,在FD采用數據配線架端接。從而便于數據語音的智能靈活共享。
監控系統的視頻信號,是一種非平衡方式的視頻基帶信號,而雙絞線是平衡傳輸方式,因此采用雙絞線代替視頻線傳輸視頻信號,須在線纜的前、后端加平衡/非平衡轉換器。布線策略包括:點對點,即每一個監控點鋪設一條網線;一線串,即每四個監控點鋪設一條網線;先集后發,即先將攝像頭的信號通過同軸電纜集中到一起,進入多路發射器后再通過一條網線傳輸至監控中心;樹型結構,即利用雙絞線將分散的監控點信號匯聚至一處,然后通過六類雙絞線傳輸至監控中心。根據用戶需求,鋪設監控點(即信息點),雙絞線承載時,多余的線纜可以作為傳輸控制信號線及電源線。
一卡通系統下聯,將485正和485負兩條線用雙絞線的一對線處理,如:白橙色標線對應485+、橙色標線對應485-,其余6芯備用。根據用戶需求,鋪設一卡通訪問點(即信息點)。
3.2 建筑群布線設計與實現
鑒于多個信息系統共用建筑群互聯通道,以及用戶未來對于網絡性能的需求,建筑群互聯布線傳輸介質主要使用光纜。仍然采用計算機網絡布線為基礎。見圖5(其中CD表示建筑群總配線設備,BD表示建筑物總配線設備,FD表示樓層配線設備)。
計算機網絡布線系統,考慮到距離以及成本可根據表1進行光纜的選型,但對于智能靈活型校園網絡布線,須采用統一的單模光纜。經測算,校園網絡布線純單模型比單多模混合型成本僅高8%-10%,而其智能靈活型系數高出79%。
計算機網絡布線系統,根據樓宇用戶量及網絡帶寬需求,目前四芯作為兩兩聚合,至少可以滿足2Gbps的速率要求,能夠達到用戶上網要求的理想值。
語音系統建筑群互聯,可以采用各建筑物語音交換機加光纜方式,但成本太高。目前多數校園語音網絡建筑群互聯仍然是大對數電纜,隨著電信“光進銅退”步伐的加快,樓宇互聯采用光纜已是必然趨勢,因此設計考慮留有2芯光纖作為電信備用。
一卡通系統建筑群互聯,考慮到一卡通數據的安全性,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式:
1) 在校園數據網絡設備上啟用VLAN(虛擬網)功能。建立一卡通專用虛擬邏輯網,該子網與其它子網之間取消路由功能,從而在邏輯上與其他網絡隔開。
2) 使用計算機數據網絡的主干光纜纖芯,僅作無源中繼,通過端到端的光端機互聯。
監控系統建筑群互聯同一卡通系統,在此略。
3.3 網絡結構圖
根據樓內布線及建筑群布線設計,校園網絡結構見圖6。
篇6
關鍵詞:綜合布線
隨著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信息的安全、高速傳輸成為公司、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而綜合布線系統是信息傳輸的網絡基礎,也是現今和未來信息通訊的有力支撐環境。綜合布線系統是智能建筑的基礎,同時在建筑物內采用綜合布線系統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一、綜合布線系統的概念
綜合布線系統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內,用于計算機、通信設施與監控系統的信息傳輸通道。它使話音和數據通信設備、交換設備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統彼此相連,又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信網絡相連接。
二、綜合布線的系統的特點
綜合布線系統采用星型拓撲結構、模塊化設計,具有開放性、靈活性、擴展性及可靠性等特點。
1.開放性綜合布線系統采用開放式體系結構,符合多種國際上的現行標準,它幾乎對所有著名廠商的產品都是開放的,并支持所有的通信協議。
2.靈活性在綜合布線系統管理間進行跳線管理,可靈活地實現不同拓撲結構網絡的組網;當終端設備位置需要改變時,除了進行跳線管理外,不需要更多的布線改變,使工作區移位變動變得非常靈活;綜合布線系統能滿足多種應用的要求,使系統能靈活的聯接不同應用類型的設備。
3.擴展性綜合布線系統嚴格遵循國際標準,可以適應計算機、通訊設備及控制設備技術的發展,使系統具有很好的可擴展性。
4.可靠性綜合布線系統所有產品均經過嚴格測試及認證,保證其可靠的電氣性能,系統中布線全部采用點到點端接,任何一條鏈路故障均不影響其他鏈路的運行,而且系統中采用相同的傳輸介質,因而可互為備用,提高了備用冗余。
三、綜合布線系統組成
綜合布線系統由以下6個獨立部分組成:
1.配線子系統(水平子系統)
配線子系統由信息插座、配線電纜或光纜、配線設備和跳線等組成。
2.干線子系統(垂直子系統)
干線子系統由配線設備、干線電纜或光纜、跳線等組成。
3.工作區
工作區是需要設置終端設備的獨立區域。
4.管理
管理是針對設備間、交接間、工作區的配線設備、線纜、信息插座等設施,按照一定模式進行標識和記錄。
5.設備間
設備間是安裝各種設備的房間,主要是指安裝配線設備。
6.建筑群子系統
建筑群子系統由配線設備、建筑物之間的干線電纜或光纜、跳線等組成。
四、工程概況
廣州航空貨運有限公司貨運站工程位于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是中國南方航空公司與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合資建設項目,是可以進行陸、海、空貨物轉運,可為國內外航空公司、貨主及其貨物提供全面的航空貨物運輸、地面服務的功能齊全的綜合性中性貨運站工程。工程總建筑面積為104678m2,包括辦公樓3層,庫區,熏蒸室、危險品
庫、維修站以及門衛室。
五、設計依據
主要遵循目前已公布的國內外有關綜合布線設計標準、規范以及本工程中其他相關專業的要求,具體如下:
1.標準
IEEE802.3Ethernet、IEEE802.5TokenEing、EIA/TIA568B、EIA/TIA569、EIA/TIA—TSB36/40工業標準及國際商務建筑布線標準IS0/IECll801。
2.設計規范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
《工業企業通信設計規范(GBJ42/81)》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舛)》
《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T50311—2000)》
六、設計原則
1.堅持開放性和標準化:遵循統一的通信協議及建筑規范,具有良好的開放性,適用未來的擴展及升級;
2.在實用性的基礎上追求先進:設計中本著實用的原則,同時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盡量保護用戶的投資;
3.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七、方案設計
從理論上講,綜合布線系統可支持幾乎所有的弱電系統(包括樓宇控制系統、消防系統、有線電視系統、保安監控系統以及廣播系統等)。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各種原因,只是通信與計算機系統采用綜合布線傳輸介質,本工程的綜合布線系統涉及通信系統、計算機系統以及設備控制系統。
在貨運站內,以往的設計中對于工藝設備(包括顯示終端等)的控制一般采用現場總線及485線或232,422線纜作為傳輸介質,線路另外敷設。在本次設計中,結合工藝及控制專業的需求,為控制設備以及終端設備做了布線設計,增加了相關專業布線的靈活性、可靠性及統一性。
本工程設計的綜合布線系統為開放式結構,采用模塊化設計和分層星形拓撲結構,可支持電話及多種計算機網絡系統。結合用戶對語音和數據設備使用的需求以及未來的發展,本工程采用綜合型設計等級,用光纜、非屏蔽雙絞線和大對數干線電纜混合組網,在部分辦公室內根據要求設置光纖到桌面(FTTD),整個水平系統為UTP(6類)+光纖到桌面FTFD。整個工程信息點共計3448個,其中光纖點75個。綜合布線系統由以下六個子系統組成:
1.工作區子系統
考慮到貨運站的本身特點,既有別于普通的寫字樓,又有別于常規的工廠企業,辦公樓普通部分按每6—8m2設一個工作區,每個工作區設置一個雙孔信息插座,一個用于數據通訊,一個用于語音通訊。部分工作區設置光纖點,以滿足較高要求的需要。海關部分,由于其性質的特殊性,按每5m2設一個工作區,每個工作區設置一個數據口和一個語音口,并設置適量光纖點。
在一層庫區內,根據工作需要設置信息點,用于滿足電話與計算機以及一些工藝設備,如電子秤,打印機及LED等的連接需要。
在二、三層在大辦公室內,采用了CP集合點,以滿足開放辦公室的靈活性要求。
2.配線(水平)于系統
水平電纜采用6類UTP及6芯多模室內光纖,每個工作區的信息插座均采RJ45標準插座或光纖插座,信息插座安裝方式為在墻上,柱子上或地面安裝。
3.干線(垂直)子系統
干線采用6芯多模室內光纖和3類大對數銅芯電纜連接主配線架和分配線架,光纖主要用于通訊速率要求較高的計算機網絡,銅芯電纜用于電話通訊。
4.設備間子系統
貨運站設備間面積約為70m2,設在二層,可實現與公共系統的不同設備互相連接及與貨運站外的其他建筑設施的通訊連接,其內放置語音部分及數據部分的主配線架以及網絡設備等。主配線架預留有與聯檢、民航快遞、郵件中心、物流中心、機場信息中心、南航信息中心、機場海關以及海關二級監管庫等通訊的光纜接口。
5.管理子系統
主配線架設在二層的設備間內。貨運站辦公樓每層設5個交接間用于放置分配線架,每個交接間面積約5m2。考慮到庫區內一些信息點的距離超長,同時接受其他項目的教訓,在設計時水平線纜控制在90m內,但當實際施工時卻經常超90m,本項目庫區內共設分配線架41個,以充分滿足水平線纜最大為90m的限制。
6.建筑群子系統
本項目的建筑群子系統主要是指貨運站與熏蒸室、危險品庫、維修站以及門衛室之間的線纜連接以及預留與聯檢、民航快遞、郵件中心、機場信息中心、南航信息中心、機場海關以及海關二級監管庫等之間的線纜管線接口。
參考文獻
1.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2000
2.劉國林編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
篇7
綜合布線目標
綜合布線系統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內的傳輸網絡,是計算機網絡的線路基礎。它使語音與數據通信設備、交換設備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統彼此相連,也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信網絡相連。結構化布線設計應該滿足以下目標:
1、滿足要求,兼顧發展布線設計必須能夠滿足各部門的主要業務需求,并能兼顧未來的發展需要;
2、易于擴展,預留空間符合當前和以后的信息傳輸需要,保證較好的擴展性和足夠的升級空間;
3、遵從標準,采用星型布線系統設計遵從國際(ISO/IEC 11801)標準和郵電部、建設部標準,布線系統采用國際標準建議的星型拓撲結構;
4、高質傳輸,適應面廣布線系統應該能夠支持語音、數據等綜合信息(如ISDN、B-ISDN、ATM等)的高質量傳輸,并能適應各種不同類型、不同廠商的電腦及網絡產品的需要;
5、預備互連、國際接軌布線系統符合綜合業務數據網ISDN的要求,以便與國內國際其他網絡互聯。
綜合布線原則
1、性價比原則選擇的線纜、接插件、其他設備應具有良好的物理和電氣性能,而且價格適中;
2、實用性原則設計、選擇的系統應滿足用戶在現在和未來l。至20年內對通信線路的要求;
3、靈活性原則做到信息口設備合理,可即插即用;
4、擴充性原則盡可能采用易于擴展的結構和接插件;
5、易管理原則便于管理,有統一標識,方便配線、跳線。
需求分析
本次布線涉及到數據系統的布線,和語音部分布線;電話共180信息點共計180;
采用光纖和電話4芯電纜作為主干通訊,五類UTP線纜作為水平到桌面通訊;
采用分散、集中式網絡配置,信息點集中至MDF主配線間和IDF配線間。
系統設計
1、系統設計依據
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CECS72:97》
EIA商業大樓電訊布線標準
智能建筑設計標準《DBJ08-47-95》
中國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AVAYAA SYSTIMAXSCS設計規范
AVAYA公司布線要求
2、傳輸介質選型
根據用戶的需求,我們選擇AVAYA公司的布線產品作為我們系統的主選材料。AVAYA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布線商,滿足國標標準要求,外觀上整齊美觀。布線標準選用5類產品,每個工作位是一個單孔插座。機柜端采用24口以及48口模塊式配線架。
布線系統管槽設計管線鋪設建議:
由于安裝的是非屏蔽雙絞線,對接地要求不高,建議在與機柜相連的主線槽處接地。
各區域需要線槽的規格是這樣來確定的:線槽的橫截面積留40%的富余量以備擴充, 超5類雙絞線的橫截面積為0.3平方厘米。
線槽安裝時,應注意與強電線槽的隔離。布線系統應避免與強電線路在無屏蔽、距離小于20cm情況下平行走3米以上。如果無法避免,該段線槽需采取屏蔽隔離措施。
進入家具的電纜管線由最近的吊頂線槽沿隔墻下到地面,并從地面鏜槽埋管到家具隔斷下。
管槽過渡、接口不應該有毛刺,線槽過渡要平滑。
線管超過兩個彎頭必須留分線盒。
墻裝底盒安裝應該距地面30厘米以上,并與其他底盒保持等高、平行。
線管采用鍍鋅薄壁鋼管或PVC管。
3、綜合布線系統選型
本方案將采用朗訊公司FGT的SYSTIMAX SCS結構化布線系統中的IBS技術,來為用戶的數據通信提供一條實用的和可擴展的模塊化介質通路。
FGT的SCS結構化布線系統(STRU CTURED CABLINGSYSTEM)是一套為迎接未來的綜合服務數字的需求而特別設計的配線系統。它采用由FGT所屬貝爾實驗室設計制造的高質量的標準材料,其組合壓接方式、模塊化結構和開放性系統的特點使其很容易組合成一套完整的布線系統。
它采用非屏蔽雙絞線和光纜的組合,可以傳送話音數據和圖像信號。利用不同的適配器可以連接不同廠商,例如:IBM、DEC、WANG、HP、Lucent Tech等計算機和網絡,如:IEEE802.3,802.5,FDDI網,并能適應未來的ATM高速數據傳輸的需要。
FGT的SCS系統還能滿足大樓自動化BA系統的布線要求。完成安全監控、消防監控、給排水監控和其他設備監控所需的布線,更適合數據/語音通信。
4、綜合布線PDS設計
我們將采用分散/集中式網絡配置來實現大樓綜合布線,把MDF中心網絡設備都集中放置在弱電室,IDF各設備間子系統的綜臺布線線纜最后都集中到中心機房的主配線間。這樣可以帶來以下好處:
各子系統詳細設計:
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的跳線和信息插座所組成,通過插座即可以連接計算機或其它終端。水平系統的雙絞線一端在這里端接。每個面板有超5類插座,插座裝在面板上。安裝在每一個工作位置上。插座選用S芯RJ45型。跳線用于連接插座與PC。跳線的兩端帶RJ45插頭。
插座采用FGT的國標白色方形面板,在端口的上邊有專門的標簽卡槽;這種插座具有性能高,
尺寸小,外表美觀,安裝簡便等特點。插座采用FGT的國標白色方形面板,在端口的上邊有專門的標簽卡槽。這種插座具有性能高,尺寸小,外表美觀,安裝簡便等特點。
信息點序號采用如下方法進行標記:
A-B-D為數據點編號,A為樓層編號,B為信息點總序號,D為數據信息典標志位。此序號在與插座相連的五類線的端部也有標識,便于以后維護。
水平子系統
水平子系統的作用是將主干子系統的線路延伸到用戶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子系統的數據、圖形等電子信息交換服務將采用四對超5類非屏蔽雙絞線(Cat.5UTP)布線。超5類非屏蔽雙絞線是目前性能價格比最好的高品質傳輸介質,其性能指標完全符合ANSI/EIA/TIA 568標準,能夠保證在100米范圍內傳輸率達到并超過100MBps。根據超5類UTP用于支持100MBps傳輸的最大距離為100米設計,設計線從配線架至最遠端(工作區)的端口小于90米。
水平子系統由8芯非屏蔽雙絞線組成。常用的雙絞線有3類線和超5類線。3類線可用于電話和16Mbps的數據傳輸。超5類線傳輸數據的速度可到100Mbps。為適應以后擴展的要求并最大限度保護投資,本方案采用全超5類線模式。
光纜/銅纜從主配線MDF間即機房出發,連向各IDF配線間一再連向工作區的信息插座。各區的信息點將按照具體的布點情況引出,原則是使每一個工作站距離有源網絡設備的距離小于100m。每條線纜在連接插座的一頭端部附近,都有與插座一致的編號,以便于以后維護。
在該方案中,水平超五類系統需要8芯UTP電纜。
管理子系統
配線架管理模塊,與水平雙絞線連接選用先進通用的600×600標準模塊化配線架。為保證美觀和方便管理,采用標準化的600×600機柜,配線設備和網絡設備均固定在機柜上。配線架的管理以表格對應方式,根據座位、部門單元等信息,記錄布線的路線;并加以標識,以方便維護人員識別和管理。各種對應信息表將在文檔中提供。
配線架系統:采用超五類24口模塊化配線架。600×600機柜上部用來安裝配線架,下部是網絡設備空間用來安裝交換機。機柜式安裝的選擇,可以便于安裝網絡設備,便于對大量跳線的管理,對日后設備的維護管理、網絡設備的使用和擴充等多有深遠的意義。
設備間子系統(機房)
篇8
【關鍵詞】單片機;液晶顯示器模塊;數字鐘
在信息技術急速發展的今天,計算機科學日新月異。而單片機作為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在微機控制領域得到長足發展。在計算機網絡,通訊方面是微機的天下;而在微控制領域,小到電子表,大到家用電器,到處都有單片機的用武之地.
一.硬件設計
1.系統原理分析
系統設計中用到89S51單片機的部分功能:包括內部定時器,鍵盤擴展,程序中斷,口通信等。用一個四聯體的共陰極八段顯示器,可通過一個輸入/輸出口作為顯示器數據發送端;另一個輸入/輸出口的四位作為顯示器各位的片選信號,另四位作為鍵盤擴展口使用。采用一個頻率為32.768 KHz的晶振構成時鐘電路。系統原理圖如圖1:
圖1.系統原理圖
2.硬件電路圖及其功能
圖2.硬件電路圖
功能說明:
(1)內定時間為12點00分00秒,提供新產品或換電池時使用.如里沒有內定時間在首次
開機進,會造成時間亂碼,至于開機時是使用內定時間還是RTC內部時間由RTC使用者RAM 0E地址的內容來決定,其內容為1表示RTC內部已有時間值,讀取RTC內部時間表示,非1則表示RTC內部尚末有時間值,定入內定時間并顯示
(2)時間調整
每按P3.0(RXD)一次加1秒
每按P3.1(RXD)一次加1分
每按P3.2(RXD)一次加1時
(3)讀取MC146818時間
讀取MC146818的時鐘值有下列3種方法:
(a)檢查A寄存器的UIP=0,表示未進行周期更新,至少有244us的時間可讀取.
(b)更新周期結束中斷(設定B寄存器UIE=1),約有1秒的時間可讀取.
(c)周期性中斷法(設定B寄存器PIE=1),約有1984+244us的時間可讀.
3.特殊功能
(1)溫度檢測方案選擇
采用集成溫度傳感器 DS18B20。該傳感器結構簡單,不需外接電路,數據傳輸采用 one-wire總線,可用一根 I/O數據線即供電又傳輸數據,在-10 ℃ --+85℃范圍內精度為±0.5℃,完全能滿足題目±1℃的要求,且分辨率較高,重復性和可靠性好。
(2)鬧鈴響及報警模塊
鬧鈴響采用帶音樂芯片的揚聲器,過、欠壓報警采用不同聲音的蜂鳴器完成報警功能。
二.軟件設計
1.程序流程圖
圖3.程序流程圖
三.總結
本系統以8051為核心部件,利用軟件編程,通過鍵盤控制和液晶顯示實現了時鐘功能、鬧鐘功能,并完成了對環境溫度測量顯示,能實現題目的基本要求和發揮部分。盡量做到硬件電路簡單穩定,減小電磁干擾和其他環境干擾,充分發揮軟件編程的優點,減小因元器件精度不夠引起的誤差。由于時間有限和本身知識水平的發揮,我們認為本系統還有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例如選用更高精度的元器件,硬件電路更加精確穩定,軟件測量算法進一步的改進與完善等。
參考文獻:
[1]《微型計算機原理與匯編語言》 電子工業出版社1995 [M]
[2]《微機計算原理及應用》(第三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M]
[3]《單片機系統設計及工程應用》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M]
? o ?/! (L :方正書宋簡體;mso-hansi-font-family:宋體;mso-bidi-font-family:宋體;color:black; mso-bidi-font-weight:bold'>常見系統
(1)消防報警系統、計算機網絡、寬帶接入及增值服務
(2)閉路監控系統,無線轉發系統及無線對講系統
(3)停車場管理系統,音視頻系統
(4)樓宇自控系統,水電氣三表抄送系統
(5)背景音樂及緊急廣播系統,物業管理系統
(6)綜合布線系統,大屏幕顯示系統
(7)有線電視及衛星接收系統,機房裝修工程
5 建筑智能化的設計規范
設計規范在設計中起到法律的作用,國家制定的設計規范實際上就是建設單位與設計單位必須遵守的法規。安全性在智能化建筑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安全性,舒適性和使用性都無法保證。安全性包括人身安全與設備安全。智能化建筑人員集中,設備昂貴,安全性就尤為重要,所以智能化建筑必須嚴格遵守設計規范。
6 結束語
智能建筑的發展正向著高效節能、生態環保、健康、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方向發展,越來越好的為人們提供更加便利、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緊緊圍繞“綠色、人文、科技”的主旋律,秉承“低碳、節能、環保”的理念。
參考文獻:
篇9
本期內容是“‘優秀’是怎么煉成的”系列專題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紹我省中高職銜接專項課題研究里獲得“優秀”評審結果的唯一一項“3+4”銜接課題“中高等計算機專業教育銜接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相關成果。如果說“3+3”“3+2”等銜接方式基本上還只是創新了職業教育內部學制銜接的形式,那么“3+4”就是突破了傳統職業教育的范疇,真正連綴好現代職教體系中縱向貫通的重要一環,打通了職業教育向上進階的途徑,因此具有了格外重要的意義。觀察此項研究價值的視角,不僅在于它的人才培養方案成功地進行了課程內容、教學場所、教育過程的銜接,在學制銜接方面貢獻了寶貴的研究成果;更在于其探索了本科階段進行專業教育的路徑和方式,為應用型本科的專業運行和改革提供了一具有參考意義的樣本。另外,該項課題牽頭學校江蘇理工學院所在地的常州市也歸納了他們如何做好中高職銜接相關服務、保障、引導工作的經驗,為從區域整體層面推進該項任務樹立了范例。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3+4”;人才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04―0007―15
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3+4”人才培養方案
一、概述
本方案銜接的3年中等專業學校專業為計算機網絡技術,四年本科專業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方向)。
(一)該方案由3年的中職方案和4年的本科方案組成,既相對獨立,又合為一體。
(二)中職方案與非“3+4”中職的培養目標有很大區別,即由以就業為目標變為以轉段升學為目標,也兼顧了個別學生在中職段結束后就業的需求。
(三)方案加大了中職段公共基礎課程的比重,以便為后續本科段的學習奠定較扎實的文化基礎,同時注重和突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兼顧本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基礎需求;方案中本科段的通識課程和中職段的公共基礎課程相銜接,學科專業課程和中職段專業技能課程相銜接,兩段的集中實踐環節和技能證書相銜接,兩段的課程體系在內容和時間上盡量做到不脫節、必要的適度交叉基本上不重復。
(四)由于4年本科段實行“3+1”人才培養模式(前3年進行理論學習和基本技能訓練,最后1年進行專業綜合實踐和企業頂崗實習),特別適合“3+4”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故而形成了“3+3+1”人才培養模式和方案。
(五)本方案的實施能夠很好地解決3個問題:
1.中職和本科學校的生源。
2.中職生低端技能崗位的就業。(對47個企業的調查數據顯示,近91%的企業需要招聘本科學生。)
3.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合格的計算機網絡行業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專業基本信息
(一)不同階段專業名稱(略)
(二)招生對象(略)
(三)學制與學位
學制:3年(中職)+4年(本科)
學位:工學學士
三、培養目標
四、職業(崗位)面向及繼續學習專業
(一)職業(崗位)范圍
(二)繼續學習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等專業。
計算機(計算機網絡技術方向)中職階段人才培養方案對比論證報告
一、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概述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實施分段培養高學歷高技能創新型人才已成為社會必需。中職教育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網絡工程方向專業知識和文化科學知識水平為目標,學生具備掌握和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的能力,同時為升入“3+4”對接本科院校做好理論和技能的準備,在此基礎上形成完整的人才培養方案。
(一)現有基礎
宜興中專“3+4”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2013年開始招生,在現有五年一貫制、對口單招、專升本、專接本、專轉本等相關中高職銜接模式基礎上,與江蘇理工學院本科專業相銜接,分段培養高學歷高技能創新型人才。目前學校該序列共有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班級3個,分別為14―16級(13級以93.9%的高轉段率順利升入江蘇理工學院學習)。
(二)制訂原則和思路
1.一體設計、分段培養、整體優化。
按照“共同制訂培養目標,共同制訂教學計劃、共同制訂評價方法”的思路制訂三四分段中高等銜接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職學校負責實施前三年的學生管理和教學任務,其中第六學期為過渡學期。以培養本專業合格畢業生為導向,立足教學過程,對教學模塊進行選擇配置、有效組合和合理排序,給學生提供一個畢業后多渠道發展的平臺,實現人才培養方案的整體優化。
2.主動適應地區經濟發展需要。
圍繞蘇南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對不同層次、類型人才的需求,合理確定中職階段的人才培養規格;培養的畢業生有熟練的職業技能,以快速主動適應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動態變化。
3.突出針對性和應用性,實施四大對接。
強化系統設計,統籌考慮中職學段的課程設置、課程內容和課程編排。圍繞職業崗位群構建課程體系,貫穿“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對接”的思路。基礎理論課程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重點;專業課程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優選設置綜合課程,注意各門課程之間的相互銜接、相互滲透和相互融合,努力使課程功能取向與人才培養目標取向一致;專業實踐課強化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養;選修課程設置經濟與管理類、人文與社科類、科學與藝術類等三個類別,兼顧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
(3)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不斷線。
(4)產學合作辦學不斷線。
(5)綜合素質教育不斷線。
(二)專業主干課程
有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計算機網絡基礎、圖形圖像處理、綜合布線設計與施工、網絡操作系統、計算機編程基礎、網頁設計與制作、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有計算機錄入技術實訓、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訓、全國計算機等級一級B培訓、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計算機輔助設計實訓、計算機網絡基礎實訓、辦公軟件高級工考證、綜合布線設計與施工實訓、網絡操作系統實訓、圖形圖像處理實訓、計算機編程基礎實訓、網頁設計與制作實訓等。
(四)繼續學習專業
畢業生可繼續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等本科專業。
(五)轉段升學要求
1.通過全國公共英語二級考試(筆試)。
2.獲得全國或江蘇省計算機等級考試高級工證書。
3.課程考核要求:所有課程總評成績必須達到60分或合格水平(平時成績占比不得超過20%;其中專業核心課程逐步實行標準化考試,考試成績必須達到70分)。
每學期都進行學業審核。若審核出現2門及以上課程不合格,或者累計不合格課程達到2門的學生,不能參加最終的轉段審核。轉段審核通過的學生,按江蘇省有關文件精神進行報名注冊,中專畢業后轉入本科階段學習。
4.獲得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職業資格鑒定高級工或以上證書。
5.對“3+4”班學生提出參加技能競賽的鼓勵性建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積極性(參賽人數為班級人數的10%)。
6.D段預審時間:第五學期末第六學期初。轉段終審時間:第六學期末。
(六)課程結構及學分比例
(七)教學計劃安排表
1.說明。
(1)每學期按照20周安排,其中16周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授課時間,周學時為28;3周集中實踐,以完成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規定的各類實習和實訓任務;1周考試。
(2)學分計算方法
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16學時為1學分,集中實踐教學環節每周按30學時安排,1周為1學分。
2.課程設置與教學計劃表。(:專業核心課程)
三、課程編制說明
本方案依據教育部2014年《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信息技術類(第一輯))、《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見)的通知》(蘇政辦發[2012]194號)和《關于組織申報2012年江蘇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試點項目的通知》(蘇教高[2012]5號),以及中職學校現狀、企業需求調研分析結果編制。
四、課程改革論證
本方案充分體現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的課程改革理念,并突出以下幾點:
1.主動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確定專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推進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
2.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尊重學生特點,發展學生潛能,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和關鍵能力培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滿足學生階段發展需要,奠定學生終身發展的良好基礎。
3.注重中高等本科職業教育課程銜接。統籌安排公共基礎、專業理論和專業實踐課程,科學編排課程順序,精心選擇課程內容,強化與后續高等本科職業教育課程的銜接。
4.堅持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堅持“做中學、做中教”,加強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整合融合,開展項目教學、場景教學、主題教學和崗位教學,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
五、執行人才培養方案的保障措施(略)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網絡工程方向)本科段人才培養方案對比論證報告
一、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綜述
為了貫徹落實江蘇省中高等職業教育銜接課程體系建設的精神,加強“以育人為根本,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對接現代產業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高等職業教育相銜接的課程體系。從2013年起,制訂了中高等職業教育相銜接的課程體系,并形成完整的人才培養方案。
(一)現有基礎
江蘇理工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是1994年批準設置并招生的,目前下設3個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范)、網絡工程和計算機工程(非師范),其中網絡工程方向是2007年增設的。人才培養方案依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按照學校《關于2014年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指導意見》文件及修訂意見,在參考中國計算機本科教學參考計劃(CCC2012)及國內同類型高校相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礎上,根據江蘇省地方經濟特點及其對人才的需求制訂的。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分三步驟進行:公共通識課程由學校確定,學科專業基礎平臺課程由院、系確定,專業限選、任選課程由系級確定。低年級實施通識教育,實行按類教學;高年級進行寬口徑的專業教育。
(二)制訂原則和思路
1.對接產業。依據產業發展需求設置中高等職業教育專業,依據工作任務要求確定中高等職業教育課程內容,依據學生職業發展途徑確定中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與課程內容。推動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相融合,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相對接。
2.任務導向。突出職業教育類型特點,推行“做中學、做中教”,優化公共基礎課程體系,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
網絡設備和系統是一個特殊的計算機設備和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網絡工程專業的核心支撐技術,網絡工程專業的基本原理、硬件與軟件系統結構與計算機系統一脈相承。所以,網絡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首先應繼承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數據通信是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通信技術是網絡工程專業區別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核心技術,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交叉與融合構成了網絡工程專業的主體。所以,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必須涵蓋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電子技術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等專業硬件系統設計的基礎。所以,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還必須包括電子工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原理。
在設計網絡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時,既要充分考慮對計算機、通信等相關專業基礎知識的繼承,又要考慮與這些專業的差異,以體現網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特色。為此,根據網絡工程專業自身的特點、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技術技能要求,一方面需要對所繼承的知識領域、知識單元和知識點進行裁剪,使之適合網絡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一般要求;另一方面還需要對其中部分知識進行加深、拓展和融合,以滿足網絡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特殊要求。例如,在熟悉一般計算機系統原理和體系結構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進一步熟悉并掌握網絡系統(如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等)的工作原理、體系結構和實現技術,為將來成為研究型人才從事網絡相關技術的科學研究、網絡設備與系統的設計開發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再如,在掌握一般信息系統與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學生還必須熟練掌握網絡系統以及網絡化信息系統的規劃、部署、集成、管理與維護等方面的技術,為將來從事網絡工程和網絡管理等相關工作提供保障。基于上述思路,以網絡工程專業的核心知識為基礎,綜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工程等專業的相關知識領域,確定了網絡工程專業方向的知識體系,詳見如下課程安排表(注意:從“3+4”七年一貫制的角度考慮,本科段從第七學期開始,到十四學期結束,共8個學期)。
三、課程改革論證
(一)采用“3+1”和四年企業實踐不斷線的模式
為體現能力培養的特色,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加大實踐性環節的課程比重,有實踐環節的課程占到專業課程的90%,形成了“計算機專業基本技能訓練課內實驗課程設計綜合訓練實踐環節畢業設計”五個層次實踐環節,由單一到綜合、由相對獨立到科學(專業)融合的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加深學生對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實現“3+1”模式的卓越網絡工程師培養計劃為目標,即前三年學習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專業基本技能,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第四學年安排12周專業綜合實訓、6周畢業實習以及16周畢業設計,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其中,專業綜合實訓以校內和校外兩種方式進行。校內實訓是由有網絡工程實踐經驗的老師和到學校兼職的企業網絡工程專家對學生進行項目實訓,并結合與星網銳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網絡工程師認證培訓;校外實訓是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由基地直接對學生進行網絡工程方面的企業項目實訓,同時還可指導其完成畢業設計并推薦就業。
1.第1學年:專業導論,專業見習,以專業認知、企業程序設計規范訓練(代碼、流程圖、文檔和文化)為目的。
2.第2學年一第3學年:專業實習,以學科課程群(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軟件工程等)綜合應用為目標,代替軟件綜合課程設計。
3.第3學年:社會調查(課余時間),新技術講座(請企業高管、項目經理和高校研究生導師做講座、報告等形式),以使學生了解行業發展、規劃職業生涯為目標。
4.第4學年:專業綜合實訓(含生產實習)、畢業設計(含頂崗畢業實習),目的為熟悉企業項目開發規范、標準、開發流程,掌握至少一門企業項目開發技術,積累1~2年企業工作經驗,培養綜合應用知識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接受企業文化熏陶,切實增強學生專業就業競爭力。
(二)重要專業課程的教學標準更注重中、本課程之間協調,內容上既不過度重復,也注意前后銜接。
1.將“程序設計基礎(包括課程設計)”調整到第7學期(本科第1學期),要求在中職熟練掌握程序設計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基礎上掌握程序設計高級編程技術,以會熟練應用為目的。用“項目驅動法”或者“案例法”教學方式、“作品+報告+答辯”考核方式,將答辯時間也計算在課程學時中。
2.將中職“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提升為“網站設計與開發”,再增加一個“網站綜合設計與開發”課程設計環節。在課程設計時,必須采用“網站設計作品+報告+答辯”的教學方式。即,凡是不需要網絡的單機軟件課程設計均轉變為“中職原理課程或技術基礎+本科段技術提高課程+課程設計”模式。在技術課程開始時給學生布置作品任務,然后循序漸進教給學生方法和思路,作品主要在課后完成,教師根據課程要求掌握學生作品進度。這樣做的好處是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查閱資料,積極主動思考,綜合運用知識,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包括書面語、口語表達能力。
類似的課程還有: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計算機網絡原理、計算機網絡綜合課程設計、程序設計基礎、程序設計基礎+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等。
3.為了將最新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在網絡工程方向開設了物聯網技術基礎、wEB應用程序設計、網絡存儲技術、云計算技術基A等課程供選修,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
4.為體現“分型培養”的教學理念,在不同的專業方向設置了不同的課程(課程模塊),學生可以根據各自愛好、職業生涯規劃不同進行選擇,此外還增加了拓展模塊。
四、執行人才培養方案的措施保證(略)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高職銜接教育建設思考
中高職銜接教育,是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必然要求。經濟發展對科技含量依賴程度的不斷提高,使得人才包括實用型人才的高移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中職畢業生繼續深造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可以說中職與高職的銜接具有現實的必要性。同時,中高職教育間的銜接與溝通,將會使中職生擁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這在給中職教育發展帶來活力的同時,也為高職教育發展提供“后備力量”。實現中高職教育的有效銜接,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明確培養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部制定的有關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文件精神,遵循職業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市場規律,以新時期的人才觀、質量觀、教學觀來指導本專業的教學改革,體現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基本特征。以專業技能和學歷教育為主,積極探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加大專業核心理論和技術課程、專業實訓室的建設力度,包括路由交換技術實訓室、綜合布線實訓室、融合通訊實訓室、IT技術實訓室等。根據專業的特點,基本形成與辦學規模、人才培養、教研科研和社會服務相適應的師資隊伍,使專業建設、教學質量、科研能力、管理水平、辦學效益、全系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顯著提高,具體應達到以下培養目標:
(一)職業素養
能夠較快解決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中出現的相應問題,能夠從眾多的信息源中獲取和提煉有用的信息,善于與人交流合作,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和創業素質,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適應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職業崗位變化,學會終身學習,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二)專業知識
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知識,熟練掌握計算機系統的操作;掌握當前行業中主流程序設計語言、數據庫管理系統、計算機網絡建設、管理和維護的知識;掌握計算機軟硬件安裝、調試、維護、銷售的基本知識;掌握網頁設計、網站開發維護、管理的基礎知識;了解相應的法律法規。企業普遍認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專業課程至少應包括:數據庫開發、網頁設計與開發、網絡布線與工程、服務器配置、網絡施工、網絡管理與安全技術等。
(三)專業技能
具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具有團隊合作開發項目、交流溝通及協調能力;具有計算機系統安裝和維護能力;具有計算機網絡系統組建、管理和維護的能力;具有網頁設計制作、網站開發、維護及管理的能力;具有實用程序編寫基礎能力;具有綜合布線能力;具有計算機及網絡產品的營銷及售后服務的能力;具有信息處理能力。
二、促進課程體系建設
改革現行脫離經濟社會和人的自身發展需要的、單一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適應行業需要、有利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體現職業教育基本特征并具有鮮明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深入研究職業技術教育的基本規律,摒棄以學科為中心,樹立能力本位的思想;加強技術應用能力(尤其要注重創新能力、關鍵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精專業技能,重個性。
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中,中職教育階段有些課程內容只是普通高職課程的簡化,理論知識講述多了一些,實用技能的訓練相對不足,導致在實際工作中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另一方面,在職業技能培養方面,職業技能訓練不成體系,力度不夠,對職業素質的培養(如吃苦耐勞、開拓精神、市場觀念、管理技巧、團隊精神、應變能力、學習能力、愛崗敬業等)尚沒有得到全面的落實。
在教學方法方面,雖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論與上機實踐相結合的授課方法,但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不夠,職業技能以及動手能力方面的鍛煉也不足。因此,需要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和實踐教學規律,明確新形勢下教學建設與改革的基本思路: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打破傳統學科教育的思維模式,樹立以人為本、以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不斷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突出實踐教學環節,積極探索具有高職特色的教學方法,努力構建有利于學生素質全面提升、符合高職教育特點的人才培養教學體系,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改革現行理論脫離實際的課程和陳舊的教學內容,根據專業培養目標重組和建立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反映信息行業的新成果、新設備;理論教學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重建理論教學體系。探索建立有利于培養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相對獨立并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改革現行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法。改革過去單一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采用啟發式、引導探究式、發現式等教學方式并輔以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采用多媒體課程教學、實踐教學等靈活多樣的適合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
改變教師理論知識豐富、實踐知識相對較弱的知識結構,建設一支適應職業教育特點的具有時代性、層次性、專兼結合的高素質高水平的“雙師素質型”師資隊伍。改革過去那種只注重工作管理的管理方式,推行目標管理、項目管理,強化激勵管理。以管理促進步、促提高。
改革單一的課程考試模式、閉卷考試方法和重書本知識的考試內容,建立有利于知識的靈活應用、有利于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的考核體系和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既考理論,又考實踐,探索多種方法、多種途徑的考試模式,包括設計、答辯、討論、調研、制作等。注重實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技能的考核。既考學得怎么樣,又考老師教得如何。條件成熟時,將國內、國外機構認證同課程考試相結合。
篇10
1高職院校日常教學管理流程中沿用計算機技術的現實意義論述
最近階段,我國各類高職院校辦學體制和內部學生綜合培養方案都做出系統化調整,相對地教務管理單位在篩選和解析多元化教學信息期間面對前所未有的技術挑戰。畢竟以往單純樣式的教學管理手段,已經和現下高職院校教育管理方向產生重大分歧。所以,相關規劃主體有必要聯合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進行現代化、科學化教學管理體系架構構筑。歸結來講,計算機技術的大力沿用,已經被定義成為高職院校改革活動中的關鍵支撐要素。所謂的日常教學管理職務,實質上便是針對高職院校內部各類教學信息資源加以科學協調管制,借此穩定教務工作秩序的正常流程運作結果。關于這部分數據信息,基本上源自于教學狀態、教學質量、教學管理決策細節之上,需要技術人員在篩選和存儲調試期間多加審視。規范調節這部分冗雜的數據資料,始終是傳統手工操作部門難以承擔的,計算機技術則能夠輕松應對。也就是說,如今廣泛認可并大力實施拓展的現代化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方針,在計算機應用功能細節之上才得以充分凸顯。實質上計算機技術在素質化教育方針落實期間發揮著不可計數的輔助功效,是高職院校實施全新課程改革策略的前提條件。需要加以關注的是,素質化教育體制落實的最終動機,在于令廣大高職院校學生能夠主動擺脫以往繁重課業下的身心壓力狀況,并且利用標準計算機教學輔助手法,令學生能夠自覺參與到各項實踐交流活動之中,穩固自身知識吸納和技能系統化開發效率。包括多媒體在內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給現代教學活動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動力,不僅減輕了教師板書的勞動量,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還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自主性的學習氛圍及環境,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這種教學方法一改傳統教學方法的枯燥與單調,具有十分突出的創新精神,是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的表現,也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充滿活力和想象力。
2計算機技術在我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內部沿用期間遺留的弊端問題整理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新教材呈現出來的最大特點是:教材內容從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和掌握的知識為出發點,通過各種有趣的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對未知世界進行觀察、學習、交流;教師則通過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組織,使學生掌握教學目標要求的知識與技能,并從不同角度觀察和思考事物,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活躍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呈現出動態和靜態圖像。如此活潑的教學氣氛充滿了趣味性,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將依靠一般方法不能表述清楚的理論知識,通過生動的圖片、再現的情境、詳細的解說、美妙的音樂及有效的反饋,完全透徹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對于優化課堂教學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上述內容陳述,計算機在高職院校日常教務管理工作中的確發揮著獨特的支撐引導功效,但是我國畢竟計算機技術開發沿用時間較晚,加上各類設備資源應用經驗不足,使得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單元中的計算機應用實效飽受限制。具體細節表現為:
1)教學管理人員普遍對計算機技術核心主導地位認知不夠全面教育理念將直接決定規范管制人員今后一切行為結果,包括教學現場課程覆蓋線路和課題交流方式等。不可否認,高職院校各類專業教學始終關注計算機技術改革實效,相應地忽視內部管理結果的現代化、智能化特征。也就是說,其在教學管理計算機改革意義方面認知水準較為低下,加上自身教學管理經驗過于陳舊,無法在合理時間范圍內完成和信息建設單元的轉接任務,使得經驗型教學管理方式過度延展,這是造成目前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期間計算機技術調試步伐全面滯后的根本原因。
2)教學管理人員計算機技術操作實力和自身職業道德素質低下長久以來,關于注重教學而忽視管理行為跡象,在我國高職院校內部時有滋生。事實上,就是因為高職院校上層領導在管理團隊建設工作上認知存在缺陷,使得對應的教學管理工作,在較長時間范圍內,仍舊停留在事務性工作范疇之內,關于創新教學管制人員的定期培養、選拔結果便更加不用期盼了。幾乎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人員都不具備專業化計算機操作實力,他們只會憑借以往自身積累的經驗進行各項事務調節,勞動強度極大且無法換取可觀規范實效。整體上觀察,高職院校內部的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活動,已經遠遠滯后于師資隊伍修繕進度。
3)教學管理期間提供的計算機軟件適用性較差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提供的日常教學管理軟件不管是在種類或是數量方面都較為可觀,可就是不能從中選取一類迎合高職院校內部教學秩序協調指標的軟件資源。尤其是現階段,大部分高職院校都直接面臨學年、學分制度改革挑戰,對于此類環節軟件設計規范要求明顯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單純拿網上教學環節為例加以探析,當中提供的教學內容、考試答疑、話題討論、課堂筆記等模塊單元,但是卻不能得到既有網絡技術的有效支持,仍舊需要教師額外加以復雜操作,才能切實掌握各類軟件工作特性。如若長期放置不管,必將嚴重挫傷教師課堂教學興致,對于高職生技能和素質拓展來講無疑將是最大的打擊。
3今后計算機技術在我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的核心應用措施解析
相關技術人員如若想盡快將高職院校日常化教學管理活動內部的計算機技術支撐功效發揮到極致狀態,就勢必要進行內部教學管理職能清晰化設定,同時構筑起與之有機協調適應的教學規范體制。細致來講,關于此類教學規范管制體制,其日后延展方向應該努力朝著高職院系管理和諧結果跟進,至此令院系內部教學管理自細致化彰顯,穩定各類信息反饋技術功效,使得日常化教學管理活動信息監控與回應績效產生全面性變化結果。經過我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體制系統化改革延展過后,有關教學管制機構開始透過全方位、全程式渠道進行教學管理事務宏觀調控和多元化服務,相信會為今后內部結構單元計算機、網絡化技術改革創設應有的協調疏導貢獻。有關細致化規范細節內容具體將如下所示:
1)高職教學管理人員自身理念的靈活轉變客觀來講,現代化計算機技術提供給高職院校日常教學管理職務全新的輔助支撐單元,但需要管制操作主體及時更新管理體制和服務觀念。正如上述內容強調,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流程中的滯后效應,始終源自于計算機技術控制實力不足細節之上。面對此類狀況,相關規范管制主體,應該盡快確立以現代化教育理念為核心的計算機操作行為指標,使得自身思想體系獲得有機解放,善于運用各類創新教育理論加以課堂秩序協調,將傳統教育思想部分先導動力適當保留和如數發揮,借此完成這部分管理的創新改造任務。需要特別關注的是,計算機技術在教學管理事務中的創新適應結果,必須掙脫教學管理主體傳統控制理念完全摒棄前提條件過后,才能獲得有力舒展。依照現代化經濟時代創新技術人才培養要求界定,高職院校教學管制主體,理應系統化吸納外國先進化人才培訓管制經驗,進一步探索并吸納一切和知識經濟時代改革發展相協調的教學管理途徑。
2)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實效的系統化完善為了盡快完成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事務計算機、信息化改造指標,相關規劃主體需要首先針對教學管理隊伍素質加以有機完善,順勢提升單位管制人員計算機操作能力和全新教學經驗應用潛質。教學管理網絡化環境,對于教學管理隊伍素質提出更加嚴格的規范要求,需要內部成員細致梳理并靈活沿用各類現代教育思想,推動信息管理科學整體前進步伐。再就是要求其在自身管理經驗創新成就上獨樹一幟,能夠在網絡技術教學管理信息系統指引范疇內,逐漸過渡發展成為技術、復合、創新型管制主體。系統認證,唯獨將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主體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發揮到極致狀態,日后學生多元化素質和技能開發數據信息才能得到精確化整理,進而主動遏制網絡教學技術要素交接穿插難度,最終靈活適應現代化高校日常教學管理信息多元化發展規劃要求。
3)多元化教學引導情境的科學設置與開放沿用事實證明,高職生由于身心發展特征影響,唯獨對課程內容感知情緒足夠高漲情況下,才會順勢激發起自主長久研習意識,在得到教師適當激勵支持基礎上,為日后各類難點知識靈活消化指標奠定深刻適應基礎。所以,教師當下最緊要的任務,便是盡量穩定學生課堂注意力集中結果,必要情況下沿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將各類視頻、文字、圖像資料自由整合,使得教學內容能夠更加生動地呈現出來,方便在今后創設特定教學引導情境。
4)抽象教學內容的適當簡化改造依照上述內容陳述,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能夠輔助教師進行一系列創新知識點重組。作為新時代高職院校教師,應該主動探究特定教材內容布置規則,確保靜態、動態圖像影音資料都能靈活交接,同學在觀賞教師精心篩選的影視資料過后,可以更加直觀、快速解讀以往過于抽象、艱澀的專業理論。此類協調管制手段,可以輔助學生更加清晰地掌握關鍵知識點的本質特性,確保其主觀能動性得以有機綻放過后,過往一切教學難點相信也會在短時間之內得以克制。
5)開放性素質化教學規范體系的精確化構筑教師在沿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教學管理模式改造期間,內部各項輔資源基本長期維持開放特性。尤其是在如今計算機網絡技術如此發達環境下,教師切勿故步自封,應該主動借鑒其余高職院校先進形式的教學管制經驗,及時搜集并解讀相關學科專業的綜合發展信息。相對地,計算機技術可以進一步指導教師,及時依照自身規劃要求進行各項輔助型資源靈活開發沿用,對于教師最終教學實力水準提升相信貢獻頗大。另外,在教師上述科學管制引導基礎上,學生開始懂得透過網絡學習更多知識,豐富自身素質形態,而不是選擇長期沉迷于游戲;相信經過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事務特殊性信息交流渠道開辟過后,可以為日后高職生發展規劃提供更多寶貴性指導經驗。
6)各類教學輔助型資源的充足有序供應結合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期間,計算機輔助型資源開發和供應狀況觀察,畢竟其和自然資源有著本質化區別,可以滿足可持續化使用和共享交流需求,唯獨硬件設備磨損狀況除外。例如:作為計算機專屬網絡信號接收裝置,一旦說和教師內部標準配備科學銜接,就能夠在較長一段時間內迎合各類課程主講教師規范需求。事實上,計算機網絡空間內蘊藏豐富的教師資源,在不同形勢下,不管是主講教師或是學生,都需要透過特定信息精細化掌握,才能順勢消除內心疑惑。但是,現實生活環境下的信息資源,分布擴散其間往往同步承受時間、空間因素影響,無法在盡量迎合使用主體自我素質改造指標。也就是說,在高職院校各類專業教學環境中,計算機技術都能夠快速豐富當下課程結構樣式和引導手段。此后學生便愿意時刻圍繞各類專業內容進行系統化研習,同時積極搜集并整理加工相關信息內容,這對于今后高職日常化教學管制秩序協調改善將產生巨大支撐功效。需要加以強調的是,計算機網絡空間下的信息內容畢竟存在不被嚴格審核監管跡象,在信息完善質量方面得不到系統化保證,經常會在課堂內衍生專業主流研究方向偏移狀況。面對此類現象,教師必須建立強烈的責任意識,適當針對計算機網絡資源進行靈活精確篩選,同時鼓舞學生多在校園網絡內提交相關建議,使得此類群體能順勢過渡成為高職院校網絡教育信息的收益、供應主體。作為教師,還應提供給學生特殊性網站鏈接技術支持,切實提升學生今后多元化知識點網絡索引和沿用實效。
4結語
- 上一篇:緩解妊娠高血壓的方法
- 下一篇:初二班主任德育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