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路上范文
時間:2023-03-15 05:53: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求學路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作為一名到內地來求學的藏族學生,最大的感受莫過于漢族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在他們身邊,真的就像是在自己的父母身邊一樣。
今年,我在內地求學已經是第七個年頭了,但是初次離家的情景仍歷歷在目。2003年9月,年僅12歲的我離開了家鄉,滿載著父母的希望和家鄉人的囑托,來到了東海之濱――上海。在這座富有現代化氣息的大都市里,原本自信的我,自以為什么都見過的我,真的不知所措了,開始懷疑自己能否適應這異地的生活??僧斘业竭_學校――上海市行政管理學校的時候,慈祥的漢族老師語重心長的問候和幫助,把我的疑點全部打消了。對像我這樣的雪域學子來說,普通話是第二語言,我們的母語是藏語,所以到內地來先要過語言關。漢族老師不辭辛苦,放棄節假日來陪伴我們,并且耐心地教我們知識,陪伴著我們走出了孤獨。他們教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使我們成為有用之材。“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到節假日,我們都會特別想家,想念父母。這時,可親可敬的老師們就會放棄休息,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到學校來陪我們。就算是春節,老師們也會來學校帶我們包餃子,和我們一起過年。學校還特別為我們的藏歷新年舉行慶祝活動,禮堂里歡歌笑語,好不熱鬧,我們的孤獨感早已跑到了九霄云外。
有一次凌晨一點多鐘,我突然發燒,室友扶著我來到了校值班室。值班老師看到我的模樣,二話沒說就抱著我去了大醫院看急診。醫生給我打吊針,老師就一直照顧著我,在醫院里足足呆了四個小時。她不時關切地問我:“好點了沒有?”看到她那著急的樣子,一股熱流傳遍我的全身。
2007年9月,我第二次踏上了求學之路,來到了渤海之濱――天津,來到了紅光中學。學校里一座極具特色的建筑給了我特別溫馨的感覺。在這所學校里,漢族老師們特別辛苦,默默地為我們忙前忙后。在老師的精心培養下,我擔任了校學生會文藝部的部長。在學習之余我組織同學們開展了很多有益的活動。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我認真工作,努力學習,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我明白,是學校為我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的平臺,讓我充分發揮潛能,讓我鍛煉提高。
感謝所有在我求學路上幫助過我的人們,我會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感謝國家對西部地區的好政策和無私的援助,我相信我們藏族同胞會永遠銘記在心的。
篇2
有人說,一個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得不到別人的“恩”,而是得到了,卻漠然視之。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只會把別人的給予當作理所當然,只會一味索取而不知回報,他的生活會因體驗不到相互給予的快樂和為他人創造的*快樂而枯燥乏味。相反,一個懂得感恩和回報的人,會生活得輕松而滿足,因為他能夠從為他人創造的快樂中享受給予的樂趣。所以,我們說,感恩是一種生存智慧,是一個人維護自己內心的安寧感和提高幸福感必不可少的能力。 感恩,不僅是一種內心情感,更是一種外在行為,是以“寸草心”報“三春暉”的赤子之舉。感恩有時只需要一句問候、一束鮮花、一次擁抱,甚至一個笑容。我們只有學會感恩,才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勞動,在未來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多一份發自內心的滿足與快樂。只要我們心懷感恩,便會發現,生活原來如此的美麗! 我們要感恩時代。同過去相比,我們的物質生活可以說是極大地豐富了,我們要感恩時代的賜予,珍惜現在的擁有,增強奉獻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懂得回報社會。
我們要感恩父母。感念父母對我們生命的賜予,感謝父母的無私付出和養育之恩,對父母長輩多一份體貼、多一份關懷、多一句問候,盡孝心、重人倫、報親情。我們要感恩學校。感恩學校中的每一個人給予自己的關心、幫助和支持,珍惜學校共有的每一份榮譽和成功。
我們要感恩老師。感謝老師對我們的啟迪和成長的幫助,感謝老師的辛勤付出和教誨。
同學們, 如果你心存感恩,當你因沒有履行學生的職責而受到老師的批評時,就會虛心接受,因為你知道,老師是真心幫助你;如果你心存感恩,放學后就不會在外逗留,要遵守交通規則,安全回家。因為你知道,父母正著急地等你;如果你心存感恩,當同學間有了矛盾,哪怕你再委屈,也會用正確的方法去化解,而不是大打出手,因為你*知道,同學不是敵人,要珍惜這份友情;如果你心存感恩,當你想要抽煙、賭博、爬墻外出上網時,就會自覺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因為你知道這樣做不但浪費青春、影響健康還白化了父母的血汗錢;如果你心存感恩,當你上課睡覺、講話、無心學習時,你就會提醒自己要克服,
因為你知道,你的身后是父母和老師殷切期待的目光。 同學們,我們要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激老師的教導之情,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意,感激校園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感激創造這一切的偉大勞動者們!同學們,請用行動表示我們的感激之情吧!為父母留下一個真心的微笑,為老師留下一點休息的時間,為朋友留下一雙支持的友誼之手,為我們自己留下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種情感,感恩是一種責任,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個人,不管他的起點與終點相距多遠,只要他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并珍惜它,就一定能成為一個不斷進步的人,一個能擁有親情、友情的人,一個生活快樂、幸福的人!
篇3
查看更多《商丘師范學院學報》雜志社信息請點擊: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
名家特稿
(1)一類復蒙日-安培方程dirichlet問題數值解探討(二) 殷慰萍
(8)lagrange系統的lie對稱性與動力學逆問題 梅鳳翔 李彥敏
數學研究
(11)基于som網絡的人口分類 王鑫
(15)線性變換下的三維剛體運動 王塞楠
(17)一種閾值化的小波圖像去噪算法 薛明志 李天鈞
學術動態
(20)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徐仁新教授蒞臨我校講學 無
數學研究
(21)一類特殊雙色有向圖的指數界 羅美金
(25)確定s_n的元素的階的集合o_n的第一種方法 孫宗明
學術動態
(27)東華大學博士生導師鄭建國教授蒞臨我校講學 無
數學研究
(28)r~n中具有非負laguerre截曲率的超曲面 姬秀 胡傳峰
物理學研究
(33)雙星系統軌道角動量的約化表示及應用 劉偉民 李嬡 司夢
學術動態
(36)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李鐵生教授蒞臨我校講學 無
物理學研究
(37)核素分布的三循環 王昱應 王星
(40)空氣中yag激光誘導cu等離子體羽的研究 喬紅貞
化學研究
(43)烷基鋅與醛的催化不對稱加成反應研究進展 趙文獻 張朋飛 王瑾 劉冠軍 趙瑞娟 張安安 陳東麗 劉念 雷曉明
學術動態
(56)河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張帆教授蒞臨我校講學 無
化學研究
(57)苯酚紅與鯡魚精dna的相互作用 李志成 王興明 董明軒
(61)h_4siw_(12)o_(40)/zro_2-al_2o_3催化合成己二酸二丁酯 楊水金 段國濱 杜茗卉
(65)陰離子摻雜型ag/tio_2的制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李國防 凌翠霞 丁秀云
學術動態
(68)河南省化學會常務理事會在我校舉行 無
生物學研究
(69)幾種農藥對灰巴蝸牛毒殺效果研究 田素梅 王玉玲
地理學研究
(73)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村社區規劃研究 史本林 張竟竟
(78)加快河南鄉村文化產業集聚區建設戰略對策研究 李學鑫 史本林
體育學研究
 
; (83)影響中國體育產業結構演進的制度因素分析 劉盼盼
(87)建立“以錢養事”機制,實現農村體育公共產品最優需求 高嵩 秦小平
(91)安徽省高校大學生生活方式現狀的特征分析研究 錢振宇 劉一平
(97)皖北地區城市體育發展現狀研究 朱毅然
(102)論均等化視角下高校體育的公共服務職能 姚彬彬 何青
(105)論農民工體育——基于差異公民資格的視角 胡煉 秦小平
(109)運動處方對大學生健康體適能干預的實驗研究 張琳
(113)午睡對運動員訓練后身體機能的影響 閆林 周越
(118)河南省高校大學生體育傳播媒介使用現狀研究 馬寧
教育與教學研究
(122)《地質學基礎》圖解化案例教學研究 王貴成 程黎
(126)利用校園人工湖進行工程測量實踐教學的探索 劉紹堂 張慧鋒
(131)高校公共體育引入體育影視教學模式的探討 張永龍
(134)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體育教材使用現狀調查 陳偉
(137)多媒體教學在高校籃球戰術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宣暄
無
篇4
逆境中長大
殷建華教授的人生經歷了曲折、艱苦和成功的喜悅。殷建華教授出身于湖北省崇陽縣白霓鎮。白霓鎮是鄂南因橋而興的湖北古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邑商熊白霓為方便百姓,捐資建橋于高堤河上,為銘善舉,故以“白霓”命名,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白霓文化深厚,景觀璀璨,是中國民間藝術――提琴戲之鄉,廣泛流傳民間敘事詩《鐘九鬧漕》的產生之地。1977年在該鎮大市出土的商代銅鼓,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成為崇陽古代文明象征。1979年,治內出土的獸面紋提梁卣是青銅藝術瑰寶,鎮西南金城山上有宋太史黃庭堅讀書的遺跡――金城墨沼,為“崇陽古八景”之一。建于后唐和宋代的崇陽歷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石枧堰,遠陂堰,至今已越千年;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陸遜曾屯兵金城山;清朝晚期,將士與清軍血戰歇馬山。建于明清時代的石板街,全長317米,青石路、朱大門、馬頭墻、斗拱楣,雕欄畫柱,檐牙高啄,古樸黃雅,巷道曲折,斬紉巳,是中華傳統民居之寶貴遺產。
殷建華教授小時候,在石板街上古色古香的居屋長大。他在鎮上就讀于白霓小學,1968年底隨母親李鳳儀和哥哥殷建國從白霓鎮下放到堰下鄉第一生產隊務農,便在這里上金城中學,之后去白霓高中上學,1975年高中畢業后回到堰下鄉第一生產隊。他在農村種過田,在大市渡槽工地當農民工,之后到青山第三級水電站工地指揮部當文宣員,直到1977年冬季參加“”后的第一次高考,考上重慶建筑工程學院(現并入重慶大學)。
刻苦學習
批判性思維 創新性實踐
殷建華在重慶建筑工程學院水港系讀航道與港口工程專業,以優秀的成績于1981年底畢業,同年考上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從師于中國著名的巖土力學袁建新先生、袁先生1948考入土木系――1952年獲學士學位。1956年入美國路易維爾大學土木系,1957年獲碩士學位并受聘于美國波音飛機公司任副工程師。1958年底,袁建新先生通過印度駐華盛頓大使館與中國國務院取得了聯系,他沖破了重重阻撓,終于經香港于1959年元月抵達祖國。
殷建華在導師袁建新教授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他的碩士論文《土的非線性剪脹應力-應變模型》。他指出了當時非常流行的用于土石壩和地基有限元分析的鄧肯-張非線性應力-應變本構模型中的缺點:此模型不能描述土的剪脹性和剪縮性。由此,殷建華提出了新的土的非線性剪脹應力-應變模型,作了試驗驗證,并將新的模型用于土石壩和巖土工程限元分析計算分析。
碩士畢業后,殷建華留在武漢巖土力學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員。作為“”后培養的第一批碩士生和年青研究人員,他參加了“”后的第一次全國土的剪切強度與本構關系會議。會議在湖北省武當山附近的老河口市召開。在會上,殷建華組織青年論臺,積極發言,受到老一輩的歡迎與肯定。
1986年9月,殷建華通過考試與挑選,得到中國科學院的獎學金,被公派到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土木系攻讀博士學位。在曼尼托巴大學他所有學的總共6門課,取得3個A+和3個A的優秀成績,是班上第一名。由此,他得到大曼尼托巴大學外國學生獎學金。他的博士學位研究是在著名的James Graham 教授指導下完成的。James Graham 教授曾任加拿大巖土工程學會主席和加拿大巖土工程刊物的主編。殷建華博士論文題目是《土的時間有關的應力應變本構模型》。對于土的時間有關的應力應變特性的建模研究是一個活躍的有著長期歷史的研究領域。早期的研究得追溯到十八世紀的Maxwell的流變模型和Kelvin的流變模型,許多中國學者在這個領域上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先前的工作或模型都有一些局限性。殷建華基于前人的工作、科學原理和對土的蠕變行為的基本理解,建立了一個新的一維彈粘塑性本構模型,即非線性流變模型,是對線性的Maxwell的流變模型重大發展。該模型描述了土在一維任意荷載條件下與時間有關的非線性應力應變關系。模型被試驗數據驗證并用于固結分析中。殷建華教授歸納和闡述了一個重要的土的蠕變特性,即土單元的蠕變率僅與應力-應變狀態有關,而與加載路徑(或加載歷史)無關。該模型在提出之后又進一步得到發展,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他只用了3年7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博士學位課程與研究,取得博士學位。當時在土木系,他是最短時間內取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
博士畢業后,殷建華博士在加拿大東海岸一顧問設計公司工作兩年多,后在一研究中心工作兩年,于1994年來到香港一顧問設計公司工作,1995年9月加入香港理工大學,從助理教授,副教授,到2002年成為正教授。
殷建華教授現成為香港屈指可數的專業人士、工程師。他的人生之路真實地寫滿了努力與奮斗!
人們都說,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殷建華教授的人生恰如其分地演繹了這句話的含義,從而給我們一個有力地啟發――做事情也好,做學問也罷,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堅持選擇,并拿出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奮斗的勇氣!
而這,對于當下那些在生活面前彷徨無助,甚至開始困惑于自己專業選擇的年輕學子們,尤其有值得思索的意義。
努力成材學貫中西
2004年7月19日。這一天,殷建華教授應邀回到他曾經讀碩士和工作過的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所,為該所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作了一場題目為“巖土工程發展過程研究方法、經驗總結和個人體會”的學術報告。報告中,殷建華教授從土力學的發展過程、個人的求學經歷、生活家庭的變化情況等幾個方面向該所在座的師生們作了生動具體的介紹,并號召學生們抓住現在的好機會,努力學習,為國爭光。
作為香港理工大學教授,知名的巖土工程師,殷建華教授經常應邀前往各高校作學術演講或者學術報告,往往能夠在高校引起強烈的反響,達到增進友誼、擴大共識、合作交流與共同發展的學術交流目的。但是,在中科院巖土所的這一場學術報告,帶給學生們的意義卻全然不同。
在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所學子們的心中,除了在學術的交流中增長見識外,他們的心中更受到一種精神的激勵,情不自禁地升起對上進的強烈渴望,因為為他們作學術報告的那一位教授,曾經就是他們的校友――1984年的碩士研究生。殷建華教授于2002年被聘為武漢巖土所巖土力學重點實驗室兼職研究員。在殷建華教授的心中,對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所是充滿了感情,所以這樣一場學術報告,他將自己的求學經歷和學術結合在一起,濃縮了自己這一段學術生涯的風雨歷程。那就是,從求學起,殷建華教授就一直用“努力”詮釋著自己的人生價值,正如同他自己所說:“人的一生,全靠自身努力,唯有努力不懈,才能成功。”
縱觀殷建華教授的求學經歷,從學士到碩士再到博士,字面上一切一帆風順,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是要付出許多努力和汗水。
殷建華教授在大學時選擇的專業,就是巖土工程。而巖土工程是一門很博大、很深奧的學問,以大學有限的知識面,去探索里面的奧秘,顯然是很艱難的。因為一個系統的科學,就好像源頭活水,支流旁支駁雜,衍生出很多很細的專業,讓人難以一一追根尋源。殷建華教授坦白說:“在進大學之前,對于這個專業,其實我不大懂?!?/p>
但是進了這個專業,真正了解了這個專業博大的系統之后,殷建華教授也依然是坦然面對,在研究生專業的選擇上,依然是選擇巖土工程,只不過,這個時候經過大學的系統學習,對這個專業有了一個一般的了解,殷建華教授因此朝著專業細化地方向發展。對此,殷建華教授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好像建房子,不是一家兩家公司,也不是一個兩個專業就可以做出來的。建房子,除了地基和結構,還涉及到建筑學、機械工程、通風等一系列的學問。”
有人說,學習是一顆辛苦、無味的種子,埋藏在你人生路上,你只有用汗水澆灌,才能結出美味可口的果實。的確,在一般人心中,巖土工程這樣的專業,每天要與數據打交道,時間長了會覺得索然無味,失去學習的興趣。殷建華教授在選擇武漢的中國科學院研究所之后,也是有過一陣子的迷惑,因為專業的細分遠遠不是大學時候所學可以比擬的。但是殷建華教授很快愛上了自己的專業,在他看來,這個專業是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并不是很抽象,因此在長時間的學習中,他并沒有覺得枯燥?;蛟S是抱著這樣的學習心態,加上自身刻苦的努力,殷建華教授取得了自己的進步,取得了讓別人看得見的進步。因此在拿到碩士學位之后,得到中科院的選派和獎學金前往加拿大攻讀博士學位。
努力付出往往和收獲成正比。在加拿大留學的日子,殷建華教授不負眾望,拿到了加拿大 Manitoba 大學優秀外國學生獎學金,所有功課都是班上第一名。之后,殷建華教授順利地拿到了博士學位,成為一名學貫中西的專家學者。而對于許許多多正在求學的學子們來說,殷建華教授的這一段求學經歷,卻如同一盞明燈,驅散了那些學生心中的迷惘,激勵著學生們努力、努力、再努力。
傳道授業不懈求索
古人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現在我們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古到今,教師這個職業都是高尚的,受人尊重的。作為一名學貫中西的專家學者,殷建華教授最終將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教師這個位置上,值得人尊敬。
選擇在香港理工大學任教,殷建華教授并不自恃學問高就傲物,而是從低做起,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對自己負責,也對自己的學生負責,從助理教授很快升到了副教授,隨后又在2002年升為正教授。
職稱的飛快提升,是香港理工大學作為一所名牌大學,對殷建華教授最大的肯定;而殷建華教授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真正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將自己的專業作出了最大的貢獻。
當初,獲得博士學位后,殷建華教授并沒有急于回到國家,而是在加拿大東部城市的一個顧問設計諮詢公司和一研究中心分別工作過兩年。而移居香港后,也在一個顧問設計諮詢公司工作接近一年??梢哉f,這幾年的工作經歷,使得殷建華教授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地印證,也很好地鍛煉了自己的能力,更增強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這些,更為他成為一名優秀的教授打下了良好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基礎。
據了解,殷建華教授所指導的兩大學生畢業論文連續兩年 (1999-2000年, 2000-2001年)被香港工程師學會評為第一名,并得到獎金和證書。殷建華教授介紹說:“我們對教學很重視,也重視跟學生溝通。我們學校教學有一整套系統,很完善,也很出色,所以本科生從我們這里畢業都很有收獲,在社會上也很有改變?!?/p>
優秀的教師,培養出優秀的學生,但本質上,殷建華教授也是一名優秀的學者。他擔任高校聯工程師聯合會主席,將香港高校的許多工程界的朋友,匯聚在一起,在專業的碰撞間,實現聯會對香港、對國家更大的貢獻。
可以說,殷建華教授是國際巖土力學界十分活躍的青年專家學者,目前不僅擔任國際巖土力學計算方法與進展學會副主席、國際巖土力學與工程學會會員、中國力學學會巖土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及地面巖石力學與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學會及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香港力學學會委員等職務,同時還擔任《加拿大巖土工程》學報副主編、國際《巖土力學與巖土工程》學報主編之一,美國《國際巖土力學》學報編委、國際《海洋地球資源與巖土工程》學報編委、《防災減災工程學報》編委、《巖土力學與工程學報》編委、《巖土工程界》編委、《結構工程進展》國際雜志編委。
積極參與國內、國際學術的同時,殷建華教授也有自己的學術研究,在科研上取得豐富的成果:首創性地給出等效時間定義和土的一維、三維粘塑性模型,并應用于土體完全耦合的固結分析;首創性地將Timoshenko Beam Model用于土工布加筋土地基模擬;提出有排水板和用非線性土的本構方程(維彈粘塑性模型)完全耦合的固結分析的有效的有限元方法;首創性地將填海造地工程和土的固結理論及分析與互聯網結合。
其中,殷建華教授取得4項專利,出版了2本專著和編輯了3本書籍,發表了300多篇學術論文, 其中102篇學術論文在國際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中的科學期刊(Journals in Science Citation Index )上發表。
現在,殷建華教授碩果累累,榮譽滿身,卻依然在學術的海洋里遠航。作為學者、專家、教授,他對年輕人寄語:成功是通過后天的努力――奮斗,尤其在年輕的時候要做到最好。
篇5
關鍵詞:“一帶一路”;人才;商務英語;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20-0122-02
“一路一帶”戰略的提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性戰略,它不僅是商路的延伸,而且也是國家利益、邊疆安全的延伸。實施這一戰略所產生的當代中國經濟產業升級、產業轉型,必然帶來迫切的人才需求。解決“一帶一路”進程中的人才短缺,是未來教育界契合國家戰略的重大課題,也是當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必須承擔的責任。
一、“一帶一路”戰略對商務英語人才需求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對外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受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發展基礎等因素影響,對外開放總體呈現東快西慢、海強陸弱格局。我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分別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耙粠б宦贰睂嬛乱惠唽ν忾_放的“一體兩翼”,在提升向東開放水平的同時加快向西開放步伐,助推內陸沿邊地區由對外開放的邊緣邁向前沿。從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技術法規標準、雙邊或多邊貿易投資實施情況看,我們對他們的相關投資政策的解讀以及專業技術人才和翻譯人才都比較缺乏,在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專業教學、課外實踐特別是英語翻譯與自身應具備的商務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相去甚遠,這直接影響我國政策溝通信息的準確性。因此,“一帶一路”的戰略推進,不但需要“絲路基金”、“亞投行”這樣重要的經濟基礎,更需要的是大批人才的基礎。加大商務英語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對相關專業的設置、調整和相關專業技術人才的開發、引進,是形成“一帶一路”智力支撐的重要前提。
二、制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教學短板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需要寬泛的人才布局,因此具有較強的英語交際能力,能夠熟練運用商務英語專業知識和對外貿易的實際操作,具備綜合學科知識,并能熟練地使用現代辦公設備的復合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是國家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對高校提出的人才培養標準。而我國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恰恰在“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出現若干塊短板,呈現出與國家人才需求的不對稱趨勢。
(一)使用的教材與教學方式跟不上飛速發展的新形勢
目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教材知識結構都比較單一,與商務英語專業相關的課程開設過少;真正的商務英語專業教材也是鳳毛麟角,至于涉及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教學參考資料幾乎為零。這些問題制約了商務英語多元文化人才的培養,這樣的教學短板不適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人才培養。
(二)偏重語言基本訓練,忽視語言能力培養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外語教學過分偏重語言基本功的訓練,而忽視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受傳統英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影響,我們仍然過分強調詞匯量的增加以及正確的語法等語言知識的教授,而忽視了學生正確使用語言能力,即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即使學生的詞匯量再大,由于缺乏語言能力的培養,一旦到了關鍵時刻,就會找不到準確的表達方式與準確的詞匯應用,往往會由于詞不達意而影響翻譯的質量,從而制約商務談判的實質內容。
(三)注重英語本專業,淡化學生綜合文化知識和能力訓練
多年來高校商務英語緊緊圍繞本專業的學習、實訓,牢牢抓住詞匯、語法、句式基礎訓練本無可厚非,但是由此而忽視學生對相關綜合知識的學習掌握也是得不償失。我們知道,英語本身只是一種交際工具,它是一切綜合知識在語言方面的具體體現,若缺乏綜合知識與具體業務的物質內涵,語言本身就是“空殼”。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客觀要求我們必須突破種族、語言與文化的限制。因此,商務英語專業在課程設計上,需要考慮甚至安排這類的文化課,畢業生恰恰因為缺少這方面的綜合文化知識,他們雖然擁有語言的表達形式,卻沒有語言的表達內容。
(四)高校商務英語師資隊伍薄弱,不適應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商務英語師資隊伍的薄弱是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通病,它是導致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綜合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目前大多數商務英語教師都是畢業于外語院校和英語師范類專業,所學專業多為語言文學或語言教育,他們的語言基本功扎實,但商務英語專業的相關知識卻極其匱乏,大部分教師因欠缺商務背景知識,又缺少商務工作崗位應具備的外語知識,即“雙師”素質差,因此很難勝任教學工作的需要,以至有些高校竟然聘請外國留學生做商務英語專業課的兼職教師。很多教師對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教學理念和采用的教學方法同原有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方法幾乎沒什么區別,加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欠缺,雖然通曉英語,但缺乏實際工作能力而有悖于“一帶一路”的人才需求。
三、“一帶一路”人才需求,呼喚商務英語教學改革
大學商務英語專業要順應“一帶一路”人才需求,肩負起為我國對外開放培養具有綜合文化素質和較強競爭力的實用型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的責任。要培養符合“一帶一路”需求的商務英語人才,必須加快高校英語教學改革。具體內容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一帶一路”人才需求作為教學導向
“一帶一路”的人才需求與變化對商務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要進行相應的調整。要把以往側重對商務基礎知識的了解轉向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尤其是翻譯能力的培養。把市場需求,尤其是要把拓展“一帶一路”的外向型企業人才需求作為教學方向。在市場選人才而不再是人才選市場的今天,教學必須具有國際市場理念,培養的人才才有出路。在教材的選擇上,首先應注意語言的交際功能,這樣不應該受各種機構評估的束縛而違心地選擇某種規劃教材,這樣不但束縛了教師的手腳,更限制了學生知識結構的豐滿。作為商務英語,高等院校的專業英語教材還應該在考慮到其專業特色的基礎上,突出其崗位特點。教材的設計上,考慮到學生畢業后的工作需求,可以增加大量的諸如“一帶一路”拓展中涉及的一般國際標準的產品簡介、操作說明、維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并輔以相應的課堂活動安排。同時,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的制定應針對在“一帶一路”實踐調查基礎上,有的放矢地進行。
(二)依據“一帶一路”實踐特點,改革高校商務英語教學方式
遵循“一帶一路”實踐過程所凸顯的特點,應該從“實用性”、“交際性”出發,在教學中應大力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實踐案例為教材,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挖掘其潛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積極探索、善于合作、講究效率的能力。在理論教學方法改革同時,加大實踐、實訓教學力度,建立教學、科研、生產培訓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基地。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服務意識和團隊意識的培養,把語言學習融入信息處理中以培養學生運用英語從事各種商務活動能力。因此,商務英語模擬實驗室的創建、虛擬公司的創立以及多家實習公司的簽訂都能大大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加速學生將理論知識向技能轉化的過程,進而加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技能操作的熟練程度。
(三)依據“一帶一路”外向型需求,推行“產學合科”的培養模式
推行“產學合作”,加大企業參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方向性和針對性,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商務英語專業的實習、實訓基地的設置,最好安排在具有進出口權的企業或公司,這樣,學生有了親臨實踐第一線的機會,就能鞏固所學。另外,高校還可與一些外資企業或公司聯系,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采取“工學交替、半工半讀”的組織管理與教學形式。這不僅為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走出一條與企業合作辦學的創新之路,不但能加強對學生商務技能的培訓,而且為“一帶一路”人才培養提供必要的環境與土壤。
(四)保證“一帶一路”人才需求,必須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高水平的“雙師型”師資隊伍是高質量教學效果的保證。首先,商務英語要不斷引進既有實踐能力又有較高理論水平的高素質教學人才來充實師資隊伍,完善合理師資結構。其次,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要選派教師定期到“一帶一路”涉外企業中實習鍛煉,熟悉其運作環節,從中獲得最新的市場信息。同時,各院校應鼓勵英語教師到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做外銷員、商務師、導游、翻譯等來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適應學校教學要求。
(五)模擬“一帶一路”真實條件,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仿真,改善教學環境,培養綜合素質的涉外人才
知識經濟和網絡信息時代,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教學提供了一個絕妙的空間和舞臺。教師可以利用從“一帶一路”獲得的當地風土人情、語言風格、等第一手信息材料,制作課件,使學生可以獲得與當地客觀實際相吻合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涉外適應能力。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梢詾樯虅沼⒄Z專業的學生增添內容涉及中國傳統文化、西方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宗教、藝術等學科基礎知識的講座,用以充實除本專業外的其他綜合知識。教師要利用網絡建立商貿英語學習網站,隨時向學生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和專業知識,尤其是“一帶一路”拓展進程中前沿信息和最新知識,以便于學生使用和查找;也可針對隨時發生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或進行案例分析等,從中不但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更重要的是彌補了教學中的缺陷。
參考文獻:
[1] 李紅秋.關于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商務英語翻譯人才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5).
[2] 蔣希蘅,程國強.國內外專家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看法和建議綜述[N].中國經濟時報,2014-08-21(005).
篇6
男:在這金秋送爽的八月
女:在這碩果累累的季節
男:你們收獲了夢想
女:你們收獲了希望
合:你們用十年苦讀
將夢之歌唱響
你們用求學路上那一份執著
將希望的火炬再一次點亮
男:正如寶劍磨礪出的亮光
女:正如寒冬臘梅吐露的馨香
男:榜里
你們的名字
叫起來顯得那么響亮
女:榜里
你們的成績
聽起來是那么的張揚
男:金榜題名的那一刻
浸染了你們
十年求學路途中勤奮努力的跋涉
女:金榜題名的那一刻
彰顯了你們
十年寒窗遨游學海的堅強
男:那一刻
媽媽幸福地
淚落兩行
女:那一刻
爸爸驕傲地
挺直了脊梁
合:他們忘卻了青絲里增添的白發
他們忘卻了生活里歷經的滄桑
男:可知否
在你們的背后
還有好多親戚朋友
滾燙而期許的目光
女:可知否
在你們成功的路上
還有老師和同學們
激情而熱烈的鼓掌
合:你們的收獲
已不再是一個人圓夢時的歡唱
你們的收獲
已成為整個社會的驕傲和贊揚
男:今天,大家在這里
為你們下一程求學途中艱難的跋涉
伸出一雙援助的臂膀
女:今天,大家在這里
為你們下一階段健康的成長
灑播了一片燦爛的陽光
男:希望你們再一次帶著夢想起飛
立志做祖國的棟梁
女:祝愿你們再一次帶著夢想起飛
不愧于大家對你們殷切的期望
合:我們也會向著你們挺進的目標航行
沐浴學海之上耀眼的陽光
我們也會朝著你們拼搏的方向前行
領略書山之巔那一處最美麗的景象
為了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
讓我們共同締造最美的夢想
為了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我們必須立志高遠
在不息的奮斗中
篇7
吹不落樹上的葉字
我站在高山上,
任憑雨的吹打
只是有點失敗
內心有點傷痛
自從我踏上求學路
就決定學不到本領決不返回
求呀求
求呀求
在這條路上受盡了
饑餓
歧視與打擊
又有誰知
曾試著放棄求學
于社會中屢次碰壁
受盡磨難
走上社會才發現
知識是最重要
如今又返校園
當知識一點點增多時
我仍感到滿足
盡管遭受失敗
我心中仍快樂
要問為什么不放棄求學
因為我將高深的理論追求
為了求學
受盡孤獨
在無人關懷中與病魔斗爭
所付出的努力
只有自己知道
為什么不放棄求學
因為為了以后的路更好走
因為為了美好的未來
因為有偉大的理想
選擇了這條路
我知道自己已無路可走
自己已走到路的盡頭
是唯一成功的機會了
因為我們要用知識改變命運
求學樂在其中
愈知道的愈多
愈感到自己無知
因此要不斷的求
求學已成為了終身的任務
求學永不停
篇8
有了我,
她不再是少女,
她成為了女人。
她的雙手不再纖細、
青絲中沾染了白發、
容顏被歲月遺留了痕跡。
此生,她愛我甚于她的生命。
——寫在文前
有一個女子,愛我甚于生命,恒古不變的真情永生銘記。
最初,當她得知有了我,身材變樣也不在乎。四季交替,我在她體內安然生長,她的肚子一天天變大,漸漸地她的身體開始臃腫,行動不再自如,我成為她的負擔。但對于她而言,我不是負擔,即使是,也是甜蜜的負擔,她甘愿承擔。
那一日,她歷經疼痛、甚至在生死邊緣徘徊,為了我,她心中的寶貝,那些疼痛都能忍受,她知道她不能柔弱,必須堅強。當她看到我的臉孔、聽到我的哭聲,她忍受疼痛嘴角上揚,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襁褓中的我,不分晝夜,只要餓了就會哭訴自己的饑餓。她從不會抱怨,聽到我饑餓的呼叫不管何時何地,她會喂飽我。那段時光,她總會被我的哭聲吵醒,徹夜不能眠,黑眼圈爬上她的臉上也不在乎。
我開始牙牙學語,她十分耐心重復的教著那簡單的名詞,日復一日的。當我含糊不清吐出一句“媽媽”,她的眼淚情不自禁的落下,那是幸福的淚水。牙牙學語的我,是她讓我明白了語言的奇特。
不愿再在襁褓中呆著的我,開始學走路,用雙腿走向那未知的未來。她總是細心地教導我一步步前行,摻扶在側,當我開始從她前面的幾步奔入她懷中,她的喜悅之色溢于言表。那時的我也會摔倒,她會在一旁一邊自責自己的疏忽,一邊仔細檢查我的傷口,其實摔在我身疼在她心。蹣跚學步的我,沒有最初她攙扶的雙手,就不會有遠方。
我開始上學,她為我準備了新的書包、新的文具,一切都是新的,塞滿了書包。我現在明白,書包填充的是她對我滿滿的愛與期盼。求學路上,她會為我成績優異而滿心歡喜,激勵我再接再厲。為我成績落伍而鼓勵我,要我繼續努力,幫我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從中吸取教訓,她一直那么相信我。在這條漫漫求學路上,她一直寄予我很高的期望,期望我能彌補她那時沒有條件求學的愿望,她的難過一直匿于言表,藏在心里。
當我生病了,她擔憂得日夜不眠、陪在我身旁,照顧我;當我在人生旅途中受挫了,她會在我身邊鼓勵我;當我做錯事了,她會毫不避諱的指出我的過錯、讓我糾正它;當我餓了,她會為我準備好飯菜;當我冷了,她會替我添加衣裳;當我累了,她會把握抱入懷中,讓我安心休息;當天氣轉涼了,她的聲音穿透電話,嘮叨著讓我注意保暖,別受涼了;當我遠行,她會為我打點好一切;當我離開,她的目光追隨到有我的地方。她為我做的遠不止這些,因為她的愛是那么偉大的,大到我不能一一表達。
她對我的關愛毫不吝嗇,總是溢于言表。為了我,她奔波勞累,再艱難也會挺住,因為我是她的希望,是她的一切。她愛我在最初時已甚于她的生命。
有一個女子愛我甚于生命。歲月無情的改變她許多,但唯一不變的是她愛我的言行。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我已不再是當初那個我,開始穿上華麗的外衣,學到了許多,以至于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我們之間有過爭執與矛盾,有時我也會不懂事的傷了她的心,她從來不忍心責罵我,只會獨自難過。但在她眼中,無關年齡大小我始終她的孩子,會原諒我的過錯。
不管時間的車輪如何轉動,我會記住我最初的模樣,裸露的來到這塵世間、一無所有。是她賜予我生命,養我、育我,那個愛我甚于她生命的女子,我才會擁有現在的一切。
篇9
從這座山,翻過那座山,孩子們背著書包去上學。野葡萄叢油黑變綠,牽?;ㄓ珊谧冏?,女孩的新褂由黑變紅。遠遠近近,紅日把他們擁抱。
天漸漸黑了,山溝囊著夜霧。
從這座山,翻過那座山梁,孩子們背著書包放學回家。山楂果由紅變黑,路邊草垛由黃變黑,男孩的褂由藍變黑。遠遠近近,說說笑笑。
黑黑的,天邊的云。
黑黑的,山溝的道。
遠處,狼在嚎,羊爛邊的黃狗汪汪叫。黑洞洞的天,忽然亮起一盞燈,哦,那是月亮喲,多像焦急的母親提起這燈籠迎孩子回家睡覺。
傳說,山溝里藏著一把能打開智慧寶庫的金鑰匙。山溝的孩子們就是這樣,日日夜夜,夜夜日日,在漫長又遙遠的求學路上,辛勤刻苦地尋找,打開知識的寶庫,用知識的力量改變村莊,改變山溝的面貌。
篇10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封建社會,中國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上長期獨領,它的成就代表了全人類在封建時代所達到的水平,是世界科技文化發展史上輝煌燦爛的一頁。
在這個“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時期,明初的文學家宋濂,在他的這篇贈序中向世人展示了一代大文豪艱辛的求學歷程,勉勵后人在優越的學習環境中更應勤奮、專心致志地學習。
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子,使同為學生的我感到這似乎不是幾百年前的故事,而是我的身邊事,更使我知道求學路上一路坎坎坷坷,我們應不畏艱辛,勇于探索,才能業有所精,德有所成。
古人因家境貧寒而借書親手抄寫,雖然辛苦卻一點也不放松,抄完便跑去送還,不敢超過約定的期限,終于有機會看到各類書籍。而面對著父母為我買的一大堆書,我卻很少細心地讀過,真不敢與古人相比。古人向先生請教問題時畢恭畢敬,遇到先生訓斥、呵責時,他的態度變得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來辯解,直到先生高興了,才再次請教。面對古人在如此艱難的求學條件下,對知識的渴望與決心,我羞愧得無地自容。古人為了求學,不畏天氣寒冷,即使四肢都凍得動彈不得,一日只吃兩餐,穿戴不如他人也全都不在乎,而我們豐衣足食從不為受凍挨餓擔憂,也沒有奔走的勞累,更不必親手抄書,但仍學業不精通,那只能怪我們用心不專一了。
從發生在古人身上的一件件“平凡”的事我終于明白勤奮與艱苦是相互聯系的,有了主觀的勤奮,一切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在我們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仍然需要勤奮求學,這樣才能業有所精,德有所成,將來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