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范文

時間:2023-03-23 12:45: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

篇1

【題目】企業退休員工社保管理模式優化探析

【緒論】退休企業職工社會保障管理方式探究緒論

【第一章】 【第二章】退休人員社保管理社會化的現狀

【第三章】退休人員管理社會化中存在的問題

【第四章】退休人員社保社會化管理不足的原因

【第五章】完善企業退休社保管理社會化的措施

【結論/參考文獻】企業退休人員社保管控方案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一章 企業退休人員社保管理社會化概述

1997 年的《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

促進形成了養老保險新機制,也成為了社會保險管理服務的社會化水平不斷提升的新起點。

第一節 企業退休人員社保管理社會化定義。

一、企業退休人員的定義。

企業退休人員是指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省規定的退休年齡,并按規定辦理完退休及養老保險待遇核定手續的人員。

二、社保管理社會化的定義

企業退休人員社保管理社會化,是指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即將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在蘇州市區統籌范圍的,提前到居住地所在社區辦理納入社會化管理信息采集及預登記手續。社區社保工作機構審核后,根據其居住地址確認該參保人員退休后的社會化管理地為本社區,并通過信息系統錄入各項信息,完成社會化管理信息采集及預登記。企業退休人員在檔案移交之后,其社會保險事務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同步轉入實際居住地所在社區。社區為退休人員建立個人基本信息庫,在轉入社區后,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方式仍和之前一樣,為社會化發放。

第二節 企業退休人員社保管理社會化與傳統企業化管理的比較。

一、企業退休人員社保管理社會化的特點。

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是指企業職工按照養老保險退休待遇審批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后,按月領取養老金,經原單位或檔案管理機構移交人事檔案,辦妥納入社會化管理手續的退休人員,其退休后的管理服務工作與原單位剝離,由居住地所在街道、社區實行屬地管理,提供相應的管理服務。

街道、社區在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中涉及的服務種類多樣,具體包括為企業退休人員提供社會保險政策咨詢及各項信息查詢服務,建立健全退休人員個人及家庭基本信息,及時掌握其生存和流動狀況,每年定期開展企業退休人員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的工作,確保不影響企業退休人員的待遇享受,為他們代辦各項社保業務,幫助亡故人員家屬申請亡故待遇,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退休人員的健康狀況,組織企業退休人員開展免費的健康體檢,協助做好健康教育等工作,同時組織企業退休人員開展各類學習,組織參加各類公益活動。

二、企業退休人員企業化管理的特點。

企業離退休職工由企業托管,效益好的企業,念起退休人員當初曾為企業繁榮奉獻了數十年之由,會在重要節日為退休人員發放一些福利,但有些企業自身生存發展較為艱難,對于退休人員,基本沒了關系,使得退休人員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并且一些老企業生產經營連年虧損,離退休人員人多線長,很難做好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

三、企業退休人員社保管理社會化的優勢。

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是建成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環節,既可以全面深層次地保障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生活,提高企業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又可以減輕企業原屬于企業需要承擔管理退休人員的負擔,是一項可以讓企業和退休職工雙贏的舉措。

另外,通過企業退休人員社保管理社會化需求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現在企業退休人員在退休后的生活中單獨居住的比例較高,他們不和子女一起居住,得不到子女的貼身照顧,這些企業退休人員也十分希望街道、社區能給他們提供更多、更直接的關心和照顧。

第三節 企業退休人員社保管理社會化的形成和發展。

一、企業退休人員社保管理社會化的形成。

1995 年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

(國發〔1995 〕6 號),明確提出了各地區和有關部門應提高養老保險管理服務的社會化程度。

11997 年,國務院又頒布了《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 〕26 號),進一步強調要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更加完善的養老保險體系。

二、企業退休人員社保管理社會化的發展。

篇2

【關鍵詞】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引言

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管理服務水平關系著我國離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提高其服務質量,可以有效地提高離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保障其生活質量。這有利于社會穩定,有利于國家的長期發展。但是我國現有的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尚存在許多問題,規范社會化管理服務制度,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對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具有重要的影響。

一、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離退休人員的生活狀況,是我們黨一直關注的問題,而且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制定了離退休人員社會管理規范,明確要求要不斷提高我國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保障離退休人員生活質量。但是,離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在實踐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制約了其管理服務工作的發展。

(一)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運轉資金不足。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正常運轉,需要以雄厚的經濟基礎為支撐。雖然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對該項工作都已經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并批準了相應的經費。但是,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當前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資金仍顯不足,難以滿足離退休人員的經費需要。由于運轉資金的不足,導致離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約。

(二)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部門協調處理機制不健全。離退休人員不僅包括國家機關的離退休人員,還包括企業及其他單位的離退休人員。其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部門涉及到多家單位,如勞動保障部門、財政部門及社區的婦聯等等。由于管理服務涉及主體眾多,又缺乏相關的管理機制,許多單位在管理服務工作過程中互不配合,社會管理服務工作開展困難。而且一些社會管理服務工作者不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社會管理服務工作形同虛設。

(三)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我國各地區的基層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工作人員大多數都沒有相應的學歷及工作經驗,該類職位招聘的工作人員一般是來自各個社區或農村的中老年人,年齡較高,而教育水平偏低,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弱。在業務工作過程中,由于缺乏相關的知識,又缺乏相關的工作經驗,對工作業務知識接受太慢,難以及時正確地處理業務上的事情,不能勝任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崗位。

(四)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內容單調。衡量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的標準不只是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還要看人們的精神生活狀況。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不應當將全部精力投放于物質條件上,而忽略離退休人員的精神生活。管理服務工作中精神生活的缺失,導致離退休人員對社區活動的參與熱情低迷,影響社區服務管理工作質量。而且一些社會管理服務工作人員只負責退休人員的物質保障,不關注其精神追求,導致離退休人員精神空虛,生活盲目,缺乏激情。

二、提高我國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水平的策略

(一)加強服務工作人員的素質培養。由于管理服務工作人員主要是來源于農村及社區內的中老年人,教育水平有限,綜合素質比較差,導致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難以提高。面對管理服務工作的改革機遇,管理服務工作崗位應當招聘更多的具有專業教育知識的人員參與其中,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同時,對于在崗服務人員,應當不斷進行專業培養,提高其綜合素質,使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從而保障離退休人員的生活質量。

(二)健全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機制。在社會化管理工作發展過程中,應當不斷健全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機制,提高我國社會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并不斷加強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等相關主體的聯系,建立完善的合作機制,及時解決離退休人員在社會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要做好干部、黨員的培訓工作,為社會管理工作提拔一些高素質的人才。通過提高我國各部門工作人員的素質,保障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正常開展。

(三)豐富社會化管理工作內容。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提高老年人的醫療保健工作勢在必行。現有的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內容枯燥、單一,不能滿足離退休人員的生活需要和精神追求。離退休人員的精神生活成為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我們需要建立更多的娛樂學習場所,并開展多種形式的娛樂活動,豐富離退休人員的生活。同時,在老年人社區內,我們可以組織開展各種舞蹈協會,組織抖空竹等娛樂活動,這既可以鍛煉身體,可以培養高尚的社會主義情懷,維護社會的穩定。

(四)加強社區化服務費用的管理。目前我國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費用主要用于管理服務設施的建設及其運轉支出,由于管理服務資金比較短缺,要求管理服務工作要適度地開展社區化管理服務工作,避免造成資金的浪費。同時,也可以通過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服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從而有效減少工作人員的數量,從根本上充實我國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力量。

結語:綜上所述,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嚴重,離退休人員的社會保障制度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話題。我國現有的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出現了許多問題,難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的步伐。因此,我們需要對現有的社會化管理制度進行不斷的研究,并努力提高我國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水平,才能有效地解決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范帆,王敏. 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看待企業退休制度存在的問題[J]. 商場現代化. 2008(24)

[2]史立峰. 如何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思考[J].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6)

篇3

2003年6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意見》,至今10多年的時間里。隨著國家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發展和要求;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逐漸來臨,國家對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社會保障機構設施的不斷投入,養老金移交社保發放工作逐步完成,社區建設的力度逐漸加大,企業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已經形成大趨勢。

那么就企業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的必要性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社會化管理的幾個問題:

什么是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 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是指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后,其管理服務工作與原企業相分離,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人員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區實行屬地管理,由社區服務組織提供相應的管理服務。

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主要包括哪些內容?主要包括:配合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做好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工作;為企業退休人員提供社會保險政策咨詢和各項查詢服務;協助死亡企業退休人員的家屬申請喪葬補助金和遺屬津貼;集中管理企業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組織企業退休人員的黨員開展組織活動;指導退休人員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組織;協助提供醫療衛生和生活照料服務;組織開展文體和公益活動。

企業退休人員進入街道社區管理服務后養老金發放渠道變不變?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企業退休人員,其基本養老金繼續由原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銀行等發放渠道,按時足額地實行社會化發放;未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由原渠道支付。

為什么要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支柱,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社會保障體系是由各個有機構成部分系統的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總體。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獨立于企業單位之外,能更好的做到管理規范化、服務社會化,并調動全社會的力量來解決企業退休人員的生活。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

眾所周知計劃經濟時期、因其當時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企業為了保障完成生產,必須解決職工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子女教育、就業,職工養老等問題。當時的企業就是一個小社會。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提出,特別是中國加入WTO組織后,為了生存和發展,企業就必須改型,立足于生存和發展,逐漸剝離原企業承擔的社會職能。企業只有集中精力抓好生產經營才能面對國內、國際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才能在市場中尋求發展,最終完成國家的稅賦。那么,企業辦社會的任務,勢必要由政府承擔。政府正是通過稅賦制度,建立社會保障體系這一形式來承擔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這一社會任務。

同時企業因減小了辦社會的負擔,通過發展并取得利潤后才能拿出資金發給曾經為企業作出貢獻的退休職工,實現企業利益的共享。

社會化管理后更有利于保障企業退休人員晚年生活安定,提高生活質量,維護社會穩定。一個國家建立的服務保障體系和一個可以維系生存并需要發展的國有企業在扣除在職員工工資,稅賦、發展基金等經費后所剩利潤還要上交國家管理機構,那么它能拿出來為實行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的經費,同國家通過幾級財政從稅賦中拿出來的經費誰多誰少,誰拿出來的資金更能夠保障退休人員真正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雖然現階段由于地區差別可能有的地方社會保障服務管理還落后于企業,但隨著動用國家機器全面推行的社會保障制度層層落實,對社區建設的發展規劃和投入,企業退休職工的管理服務工作將很快趕上甚至超過企業。從我們居住于上海、昆明等地區退休人員反饋回來的信息看,當地社區的服務管理,福利待遇已經超過了企業。所以全面開展社會化管理服務是順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是滿足廣大企業退休人員的需要,是貫徹落實“中國夢”重要思想和十精神的具體表現。

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后,企業將更好的承擔企業對退休人員的義務

不管是從企業文化建設,企業利益共享,還是企業應該承擔社會責任方面來說,企業對退休員工都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

協助政府維護退休人員群體的社會穩定。從社會穩定的大前提來講,只有社會的穩定,企業才可能進行發展。從個人感情上來說,退休人員近三分之二的生命曾為企業付出勞動,雖然得到了報酬,但誰會對自己曾經工作過、奮斗過的企業沒有產生情感。所以在對企業退休人員維穩工作中企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可以應用獨到的企業精神來確保退休員工這一群體的穩定。

承擔社會保障體系脫節部分的義務,彰顯企業社會責任。具體表現在退休職工醫療保障費用(醫保、工會醫療互助)的報銷管理,退休員工養老金發放信息變更處理。退休人員辭世后“兩費”結算辦理。退休員工公住房的管理。

發展成果共享,體現國有企業義務,維護黨的政策。具體指企業發展取得利益時,與退休人員共同分享改革成果;及幫扶慰問企業困難退休員工、對退休辭世人員家屬予以撫恤的行為,以表達企業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社會責任和人文精神。體現黨和國家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優越性。

篇4

關鍵詞:社會化管理服務;退休人員;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載體,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解決國有企業辦社會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保障退休人員合法權益的主要手段。它關系到社會保險事業的鞏固與發展,關系到現代企業制度的進一步深化,也關系到國有企業廣大退休人員的生活幸福。

一、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的意義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是指國有企業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正式退休手續后,退休養老金由當地政府主管部門指定專業銀行機構實行社會化發放,日常管理服務與原國有企業工作單位分離、移交戶口所在地的城鎮街道或社區,實行屬地化管理。簡之,就是待遇社會化發放,服務社會化管理。

(一)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載體

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需要不斷地建立和完善與之相關配套的管理體系,社會保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體系之一,政策性強、管理面寬、涉及人員多,是社會穩定的減震器與穩壓器,必須高度重視和認真解決。特別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由于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并存,迫切要求建立適合于企業生存發展的服務管理體系。在政府與企業之間盡早建立起政企分開、職責明確、責權對等的社會保險體系與機制,確保政府抓好應管的事,國有企業干好應干的事。

(二)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是減輕國有企業負擔的重要途徑

長期以來,國有企業既參與市場競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又要承擔大量的社會事務性工作。僅以中鐵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為例,其是一個國有獨資企業,目前仍然承擔著近千名退休職工的養老金發放、日常管理服務、政策解釋、福利待遇、老年活動等社會事務性工作。這種管理模式,一是職工退休后居住分散,給企業整體管理帶來不便,加大了管理難度;二是地方政府為了維穩,不斷出臺給政策不出錢的辦法,讓企業承擔較大數額的統籌外費用,消耗了企業大量的財力;三是同為市場競爭,而國有企業則需要承擔本單位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影響了國有企業的活力與發展。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可使國有企業從沉重的社會事務中解脫出來,減負減壓,輕裝上陣,最大限度地激發活力和競爭力。

(三)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是保障國有企業退休人員晚年生活的主要手段

國有企業廣大退休人員在崗時為國家建設、企業發展都做出過重要貢獻,對國家與企業都有深厚的情感。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后,他們的養老金可以不受原來企業經營狀況的影響,由專門機構按月及時足額發放,經濟上得到穩定、生活上得到保障,共享社會改革的成果;日常管理改變人走編制不動的模式,可以就近就地地接受社區服務,管理方便快捷,服務貼心舒暢,機制靈活人性化。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只有實現了管理服務社會化,才能真正達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晚年的生活質量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和改善。

二、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存在的問題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是大勢所趨、是改革發展的方向。但是,由于制度的缺失,認識的不到位、條件的不配套等問題,目前大多數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仍然依附于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一)情況復雜,管理制度不完善

十年前,國家提出在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要建立健全一個獨立于企業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國家雖已出臺了一些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的相關政策文件,但是仍缺少與之相配套的具體實施辦法和實施細則,特別是公共政策管理規定還很少,導致目前國有企業、街道社區許多工作的開展只是被動的承辦,尤其是指導國有企業、街道社區如何實行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社會化對接方面的辦法更是少之又少。加之國有企業眾多,情況各異、事務復雜,也給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制度建設帶來諸多困難。

(二)宣傳滯后,思想認識不到位

宣傳滯后,思想認識不到位有兩點:一是企業領導認識問題,由于我國長期處于計劃經濟體制階段,特別是國有企業計劃經濟的意識更為突出,計劃經濟體制的思想在企業管理者的頭腦中根深蒂固,認為職工與企業同甘共苦多年,沒有功勞有苦勞,低頭不見抬頭見,不忍心把退休人員移交社會管理。二是退休人員的認識問題,他們一生在國有企業工作,把人生美好的年華與歲月奉獻給了企業,從感情上對企業有信賴,從思想上對企業有依附,從經濟上與企業有割不斷的關系,老了退休還要到社會上去管理,擔心的事情多,畏難的情緒多,怕企業一交了之,不管不問,怕社會沒有熟人,沒人給辦事,這些都直接影響到社會化管理服務的推進。

(三)資金短缺,服務條件不配套

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規律,是我國當今乃至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所要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據測算,到2020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2.4億,約占當時總人口的16%左右。老齡人員的增多,給社會化管理服務提出了嚴肅課題與嚴峻的挑戰,目前無論是管理機構、還是服務人員,無論是硬件建設、還是軟件環境,都與社會化管理服務的要求相差甚遠。從區域分布上看,中心城市內的機構規模小、擁有的床位少,老人入住困難;而偏遠的鄉鎮交通不便、整體環境差,各項設施閑置率偏高。從結構類型上看,大部分機構只能提供一般性的生活照料服務,具備提供生活照料、又能提供護理的服務機構甚少,無法滿足社會化管理服務的需要。加之養老服務行業屬于微利產業,前期基礎建設投入巨大,在各種優惠政策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建設資金缺口大、服務條件不配套、設施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近期內難以解決。

三、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的措施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是一項系統的工作,既有現實意義又有深遠意義,任重道遠,需要國家政策給力,也需要企業與退休人員共同的配合并為之而不懈地努力推動向前,重點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管理,制定政策法規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的落腳點是社區,社區將成為全面實現針對退休人員經濟、生活、精神慰藉需求的社會最基本保障單位。但目前針對社區工作的公共政策出臺的不多,相關辦法出臺的不多,整體管理經驗不多。老齡化社會到來的現實,又要求國家主管部門盡早出臺具有指導性、操作性的政策,尤其要充分研究當前社區現實,充分掌握我國社區發展實際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充分解析社區管理概念下可能的一切服務模式和途徑,真正形成較為完備的政策法規,保證以社區為中心的包括退休人員在內的老人服務保障體系健康、快速、有序發展。

(二)創造條件,逐步完善設施

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是發展方向,是順應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的抉擇,它關系到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同時也是維護我國社會穩定,建立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具有社會特點,服務社區要在國家出資建立基礎設施和解決活動場所的前提下開展活動,以國家優惠政策為導向,以社區組織為平臺,圍繞退休人員以及社區成員,探索建立社會福利與有償服務相結合的服務模式,因地制宜、創造條件,逐步完善服務設施。

(三)統籌兼顧,實現隊伍專業化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群體具有文化素質高、經濟獨立、需求多樣等特征,因此對社區管理人員的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管理服務的需要,要著手培養高級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積極招募各類人才的志愿者,選擇一些院校作為培訓基地,為社區服務中心等養老機構培養有關生活護理、心理護理、醫學護理的高級護理員,為各級老齡產業輸送能夠熟練使用現代辦公設備,具有對老年休閑活動進行策劃、管理及老齡產業開發能力的技術管理人才。老年管理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直接關系社會化管理的進程,對人才建設必須加強領導,高度重視,統籌兼顧,科學安排,把培養與使用有機地結合起來。

篇5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于實行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的意見》已經市政府原則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關于實行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的意見

    為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按時足額領取基本養老金,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確保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和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工作的通知》(〔2000〕9號)精神,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2000年底前,我市將對參加了社會保險的單位中80%的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此項工作要堅持“積極穩妥、先行試點、滾動推進”的原則,今年7月份在西城區先行試點,在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市逐步實施。現就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實施范圍和步驟

    對按規定參加本市養老保險統籌的單位中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離退休人員逐步實行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

    2000年要在原行業統籌之外所有參統單位中實行。2001年在原行業統籌單位中實行。爭取用兩年左右時間在全市實行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

    二、社會化發放的內容和形式

    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的內容為按養老保險政策規定,在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中列支的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的社會化發放形式主要是由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委托工商銀行和郵局代為發放,為方便離退休人員領取、查詢,可自主就近選擇發放網點。

    (一)居住在本市的離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由工商銀行和郵局發放;

    (二)居住在外地的離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由郵局寄發;

    (三)對有特殊困難的離退休人員,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根據本人申請和實際情況,委托郵局上門送發。

    三、統籌外養老金發放形式

    企業支付的統籌外養老金不屬于基本養老金范疇,應由原資金渠道解決。其中離休人員按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發放的各種補貼應給予保障。單位可以委托工商銀行、郵局在發放基本養老金時一起發放。

    四、基本養老金發放時間

    基本養老金發放時間為每月15日,遇法定節假日提前發放。為保障離退休人員按時足額領取基本養老金,保證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各級財政部門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撥付基金,確保基本養老金的按時發放。

    五、組織實施

    (一)實行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是確保離退休人員按時足額領取基本養老金,保證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措施。各級領導要予以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周密安排,確保社會化發放工作的順利實施。

篇6

2019年,國家檔案局印發《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加強檔案工作的意見》的通知,要求各地國有企業檔案管理部門與時俱進,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促進國有企業檔案管理工作更好地為企業的發展服務。其中,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作為國企職工參與企業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的記錄,是國企職工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的貢獻的歷史證據,不僅是珍貴的檔案信息材料,而且在國有企業改革的時代背景下還迎來了社會化管理轉型升級的機遇與挑戰。

一、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社會化轉型的意義

退休人員管理是我國經濟發展初期國企辦社會職能的表現形式之一,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已經逐漸成為國企轉型升級的制約。2019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指導意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退休人員人事檔案同步移交。

(一)助力國企職能定位轉變

我國的國有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曾經承擔了大量的公共性職能,除了需要完成生產任務、實現盈利目標外,還具有退休人員管理,國企辦教育、國企辦醫療,職工宿舍物業與水、電、氣、消防安全管理等五方面的職能,導致企業負擔過重,嚴重拖累了生產效率。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核心。目前,國企職工住宅家屬區“三供一業”與教育、醫療職能移交改革已經基本完成,推進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課題,有助于理順政府與國企的職責界限,使國企從公共性職能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專注主營業務,提高市場競爭力。

(二)提高檔案管理服務水平

國有企業檔案管理部門并不是專業化的檔案管理機構,由于各企業管轄的自身退休人員人事檔案數量較少,聘任專職檔案管理員人力成本較高,導致許多企業并不能從“按崗選人”的原則出發,而是選擇讓不具有檔案專業背景的其他崗位人員兼職做檔案管理工作,或者將檔案管理崗位作為安置年齡較大、因病退居二線人員的“照顧性”崗位,由此造成從業人員業務素質不高,缺乏必要的上崗培訓與繼續教育,無法適應新時代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要求。此外,由于檔案管理工作并非企業的盈利增長點,許多企業高管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更新檔案管理設施設備的動力,一些企業的檔案室都未能按要求配備除濕機和防火器材等,造成紙質檔案霉變破損,檔案的保管存在安全隱患。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實行社會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這種現實情況。政府部門對轄區內的所有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進行集中管理,管理規模與檔案總量遠超以前單個企業管轄的體量,有助于形成規模效應,還可以利用采購談判低價采購設備與耗材,有效降低成本。檔案管理人員分工協作、各司其職,一方面攤低了每份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組織規范化的檔案業務培訓,優化績效考核方案,通過交流協作營造工作人員之間比、學、趕、超的良性競爭氛圍。

(三)保障企業退休人員利益

由于退休審批需要人事檔案材料佐證,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的時間節點是企業人事檔案的高峰利用期。很多人誤以為國企人事檔案在人員退休審批結束后就毫無用處了,但實際上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的利用范圍涵蓋了政審佐證、繼承權確認、社會保障權利證明等方面,對人事檔案整理與審核水平有較高的要求。根據有關學者的統計,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的利用機構(人)中,社會保障部門占比最大。換言之,在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社會化轉型之后,社會保障部門(退管經辦機構)既是檔案的管理機構,也是利用檔案頻率最高的機構,有助于社會保障部門(退管經辦機構)從檔案用途的角度出發,深入剖析入檔材料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適時調整檔案類目,重塑管理流程,使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管理工作更好地為檔案利用服務,從而有效保障國企退休人員的合法權益。

二、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移交可行性

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移交社會化管理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管理模式變動大,涉及國企退休人員人數眾多。在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移交過程中,國企和人事檔案接收機構要以“送出去”“迎進來”的姿態,主動銜接,熱情服務,打消國企退休人員的顧慮。

(一)做好政策宣傳與咨詢服務工作

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移交實施社會化管理離不開國企退休人員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模式運行已久,許多退休人員不理解改革的動因,容易產生檔案移交實行社會化管理可能會影響退休人員待遇的擔憂。政策宣傳與咨詢服務可以幫助國企退休人員充分了解實施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社會化管理的優點,使他們明白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移交的步驟流程與方式方法,有助于提高退休人員對人事檔案移交工作的配合度與接受度。同時,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移交實施社會化管理也是一次促進檔案業務“供給側”與“需求側”交流融合的改革契機,政策宣傳過程中能夠收集到大量國企退休人員的意見建議,也可以為檔案管理部門改進服務質量提供思路和依據,進而有助于促進由“政府、群眾、檔案”新型三元互動模式取代傳統的“政府、檔案”二元互動模式,有效提高行政效率。

(二)制定科學合理的移交方案

在實施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社會化轉型之前,由于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是由企業自行管理的,導致人事檔案管理的質量參差不齊,檔案接收機構對各個國企的檔案管理情況的掌握也不夠全面。因此,在開展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移交工作之前,檔案接收機構需要開展調研和溝通銜接,摸排底數,列出責任清單,明確目標任務。要積極了解掌握各移交企業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現狀,依據移交人事檔案的總量、行業類別、社保歸屬地等進行歸納分類,制定下發具有可操作性的移交方案,按照先易后難、分類分批原則,明確移交所需材料、經辦流程、時間安排。還要認真開展政策培訓,組織重點國企人事檔案管理人員召開政策宣講會,提高國企檔案移交工作人員的業務經辦能力。同時按照時間表倒排工作,掌握進度,限時完成,保證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社會化管理改革有條不紊、忙而不亂。

(三)簡化檔案移交流程

檔案接收機構接收到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以后,要將信息同步共享到街道(社區),同時開展人事檔案信息化加工。要暢通移交業務流程,在移交過程中,檔案直接在國企與檔案接收機構之間進行流轉,企業退休人員本人不用辦理任何手續,只需在接到社區通知后到社區報到并確認相關信息。

(四)加強檔案移交中的過程控制

為保質保量完成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移交任務,檔案管理部門應及時落實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移交考核的口徑、指標、工作要求,實施風險防范預案,對檔案移交接收工作認真進行查漏補缺。一是建立通報機制,對考核范圍中的重點企業形成移交情況進度報表,定期通報情況;二是建立督查機制,對各檔案接收機構按行政區劃歸屬進行工作督查,加強溝通,及時指導。

(五)設置過渡期,確保平穩移交

國有企業涉及的行業范圍廣泛,由于主管單位不一,往往遵循不同的檔案管理規范,實行統一管理難度較大。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的社會化轉型打通了檔案管理的前后端,促使各企業按照統一的標準及時歸檔、合理組卷、規范裝訂,并要求涉及檔案移交的相關國有企業在過渡期內保持一定力量協助檔案接收機構做好企業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協調工作,如有檔案材料缺失需按規定進行補充或提供情況說明,以免因“三不管”與相互推諉損害退休人員的利益。

三、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日常業務改革

檔案移交只是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社會化轉型的第一步。社會保障部門(退管經辦機構)成為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的管理部門之后,日常為企業退休人員提供檔案整理、查詢、調動、出具證明等服務,需以“就近辦、簡化辦、網上辦”為要求,推進窗口服務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不斷提升企業退休人員的滿意度。

(一)流程再造

傳統的檔案政務服務模式以檔案服務機關的職能為中心,檔案管理人員具有資源優勢與政務權利,容易滋生官本位思想。隨著行政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傳統的檔案政務服務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近年來,“一窗受理”成為政務服務領域的熱點名詞。由于辦事窗口是政府向群眾提供面對面服務的場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群眾的滿意度。因此許多政府機構對外辦事部門都以方便群眾辦事為目標,將原本的各分項業務辦理窗口統一歸并為綜合窗口。比如,由具有檔案管理職能的業務部門對綜合窗口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使每一個綜合窗口都可以經辦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業務。另外,安排領導干部輪流到辦事大廳值周,負責向前來辦事的外來人員提供引導、政策解釋、陪跑服務;實行窗口工作人員錯時上下班制度,實行中午時段窗口對外辦公,最大限度減少辦事人員等候的時間等,這些都是提高檔案服務質量的有益嘗試。當然,“一窗受理”不應僅僅拘泥于字面意義上的歸并辦事窗口,更應該借“一窗受理”完成檔案政務服務的流程再造,使其成為“政府再造”的契機。“政府再造”理論是當下政府改革中廣泛使用的政策工具,是指通過對政府行政部門與公共管理組織績效的根本性變革轉型,大幅提升效能、服務能力、創新能力與適應能力。“政府再造”要遵循公共導向,檔案管理部門應以便民利民為出發點,最大限度地簡化辦事環節,最小化行政成本,從而提高檔案管理服務效能。

(二)精簡相關材料

應從企業、群眾的辦事需要出發,精簡國企退休人員納入社會化管理服務審核所需材料。比如,社會保障部門(退管經辦機構)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獲取國企退休人員的基礎信息,從而取代傳統的由退休人員手工填寫各類表格的信息采集方式。將功能相近的表格整合為一張表格也能夠有效縮短窗口業務的平均辦結時間,為“一窗受理”提速增效。

(三)檔案數字化

在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下,紙質檔案要實現在各部門間的流轉共享就必須通過“調檔”的方式進行,檔案材料流動緩慢且利用效率低下。如果業務申辦發起地與檔案保管地距離較遠,經常需要耗費更多時間,無法“即辦即走”。因此,要實施改革,就需要信息技術的協助。檔案數字化是大數據時代檔案管理的發展方向,是指通過使用掃描儀等設備,將紙質檔案進行加工使其轉變為數字圖像存儲在電子載體上,并且按照檔案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把數字圖像和目錄數據用關聯關系連接起來的處理過程。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移交實行社會化管理以后,可以分批次進行檔案數字化。一方面,檔案數字化以紙質檔案為基礎,有助于形成倒逼機制,促使檔案管理機構及時做好紙質材料的歸檔、整理、審核、檢查等工作,保證入檔材料的準確真實、類目完整;另一方面,檔案數字化不僅能夠防止檔案的腐化霉變、破損遺失,還能夠提高檔案利用效率,有利于政務信息的公開,實現檔案資源的互聯互通。

(四)打通檔案信息共享壁壘

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是企業退休人員人生經歷的記錄與證明,是最好的身份信息佐證材料。在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移交實行社會化管理以后,凡是涉及行政業務的事項,如有關高齡、勞模、政治面貌、高級職稱等信息的數據采集,都可以在檔案移交環節完成,不再需要辦事企業與群眾自行填寫,實現讓數據“替群眾辦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檔案系統網絡延伸到社區,在行政審批權限范圍內實現信息共享,通過多部門合作使檔案異地查詢、檔案業務異地“一窗受理”成為可能。

四、社會化轉型的成效與展望

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管理社會化轉型有效提高了企業與退休人員辦理檔案業務的便捷性,推動了檔案數字體系的構建與公共服務理念的轉變;同時,也對經辦機構的檔案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開放且充滿活力的政府、從群眾需求出發的服務理念,以及不斷提升的信息化水平是社會化轉型改革成功的關鍵所在。一方面,檔案管理部門應鞏固現有改革成果,保持與國有企業的良好溝通,集思廣益,將好事辦得更好;另一方面,還應注意分析國企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管理中出現的新形勢、新問題,不忘初心,與時俱進,努力完善健全檔案管理機制,更好地為企業退休人員服務。

參考文獻:

[1]張逸.我國國有企業職能定位與分類及其改革趨向[J].上海企業,2020(2):64-67

[2]武軍.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加快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J].勞動保障世界,2019(32):65-66

[3]郭文芳.淺談退休干部人事檔案的開發利用[J].蘭臺內外,2020(35):25-26

[4]王美龍,陳維祥,吳衛.企業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管理與綜合利用研究——以南京市為例[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2(5):111-117

[5]國虹.“最多跑一次”改革: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公共行政創新運動[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6):29-36

[6]戴維·奧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著.再造政府[M].譚功榮,劉霞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8-13

篇7

1.企業離退休人員電子檔案的種類

目前,全國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摸索,主要建立了三大類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電子檔案。一是企業離退休人員的人事電子化檔案。就是將每位企業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用數碼相機逐頁拍照,建立個人數碼數據檔案,而將原始檔案封存。二是企業離退休人員個人基本信息電子化檔案。就是采集企業離退休人員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時間、退休時間、退休種類、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社會關系等基本信息,建立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信息庫,便于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和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三企業離退休人員個人健康狀況電子化檔案。就是將企業離退休人員個人在每次體檢時的基本信息收集起來,建立起個人健康狀況電子檔案,有助于提高社會化管理服務的質量。

2.企業離退休人員電子檔案的優勢分析

一是提高辦公效率。一般的企業退休職工也就是幾十人幾百人,大的企業,退休職工也就上千人,若是由原企業管理完全可以不用電子化。但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后,一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的人數那就是一個龐大數字,幾萬人甚至是幾十萬人。要管理服務好如此眾多的企業離退休人員,單靠用原始的手工作業臺帳,顯然是不能適應新的形勢的。而建立企業離退休人員電子檔案,這就大大提高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辦事效率,能夠及時迅速快捷地為企業離退休人員提供咨詢、查詢、養老金調整等社會化管理服務。

二是有利于加強對企業離退休人員原始檔案的管理。 企業離退休人員人事檔案是企業退休人員在職期間招用、調配、學習、培訓、考核、選拔和任用等方面形成的有關個人經歷、政治思想、業務技術水平、工作表現、工作變動等有保存價值的文件材料。它是企業退休人員在職工作期間情況的真實記錄,是其辦理退休手續的依據和調整養老待遇的原始憑證。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企業離退休人員的數量增長比較快,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深化和破產兼并以及私有企業的增加,一些企業退休人員失去了原單位的依托和人事檔案代管部門,其人事檔案管理較為混亂,出現遺失、損壞、霉變等。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后,若沒有好的庫房和設施,加上人工查詢增多,使檔案容易受損。而將企業離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經過數碼相機翻拍建成電子檔案后,就可將原始的檔案進行無菌化處理,真空封存,提高原始檔案保管質量,延長保管時間。非特殊的情況,不再打開封存的原始檔案,一般的查詢,在電子檔案中查詢即可。

三是可以拓展和提高社全化管理服務的質量。為了防止出現養老金冒領,確保養老保險基金安全,每年都要進行一至兩次的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工作,任務重,工作繁,還有一定的難度,而建立完善的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信息庫,就可能克服很多問題。通過對企業離退休人員的姓名、頭像、身份證號、居住地、聯系電話、親屬姓名及聯系方式等數據采集和補充,建立起離退休人員信息數據庫,方便進行查詢和數據管理。有條件的經辦機構可以通過現場攝像、QQ視頻遠程攝像等手段,建立并保存離退休人員頭像信息,能夠有效解決了身份證復印件、傳真件不清晰的問題。這樣對行動不便的離退休人員進行認證時能夠有更便捷的手段,提高認證的精確度,確保社保基金的安全。

3.企業離退休人員電子檔案潛在的問題

一是對系統依賴大。原來辦公都是手工作業,效率雖低,但卻留下最便于保存的各類手工作業臺帳。現在辦公都實現信息化網絡化,電子檔案大大提高辦事的效率,但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一旦我們的信息系統出問題,或網絡受到攻擊,就可能導致辦公癱瘓。從如此眾多的企業離退休人員的檔案中查找手工作業臺帳,那將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

二是存在泄密的風險。各類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電子檔案中存在著大量的有價信息,如個人的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社會關系等等,一旦流落社會上不法分子手中,就可能會被利用,給個人和社會帶來一定的危害。

三是容易忽略手工作業臺帳的保存。有了各類企業離退休人員的電子檔案,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工作容易依賴系統辦工,有些同學還會認為系統是絕對安全的,對手工作業臺帳重視不夠。

4.企業離退休人員電子檔案管理的幾點措施

一是嚴格接程序建立企業離退休人員電子檔案。在接收、歸檔時,要有手工作業臺帳,并將退休人員檔案基礎信息錄入計算機,以方便檔案的查閱、管理,做到當天接收的檔案當天錄入,當天上架,當天可以進行信息查詢。建立電子檔案時要改變以往要件排放序列,要求按掃描要件整理排序,本著服務查詢的原則,結合對外服務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適時增減掃描內容,盡量減少調檔,提高了電子檔案的利用率。

二是做好數據備份和檔案盤點。按照檔案管理有關規定,對移交表、協議書等進行專門裝訂存放,對錄入、掃描的電子信息進行了計算機硬盤和光盤備份,以此保證基礎數據安全。為規范庫房管理,還要定期對庫存檔案進行盤點,確保了檔案管理“零差錯”。

篇8

今年,**市退管辦通過認真開展“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努力爭當實踐科學發展的排頭兵”學習調研活動,查找制約我市退管服務科學發展、影響退管服務的重點難題,以思想大解放謀退管服務的新思路、新舉措,推動退管服務新一輪大發展。市退管辦加強了我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落實情況,重點加強了管理機構落實情況、退管經費落實情況、硬件軟件落實情況和電教化文體落實情況等方面進行考核。我辦在2009年的工作中著力改善退休人員的社會保障,按相關政策和可能條件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和困難,現已經取得良好效果,退休人員的待遇逐步得到提高。現將退休辦2009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做好全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一)、市退管辦開展“重陽節”期間敬老活動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009年,我市退管辦在“重陽節”期間開展了敬老活動,這既是一種傳統更是市退管辦提升退管工作影響力的需要。退管辦工作人員在重陽節期間開展了各項尊老敬老活動,積極為企業退休人員做好事、辦實事。一是要組織開展敬老茶話會,向退休老同志通報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退管辦各位領導認真聽取退休老同志對我市退管工作的意見;二是舉辦了“敬老愛老”文藝匯演。市退管辦在“重陽節”期間號召各縣、區積極組織各街道、社區退休人員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活躍節日氣氛。三是退管辦工作人員積極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我們的走訪慰問對象以高齡、孤寡、患病的退休人員為重點,退管辦各位領導及工作人員看望這些老同志,并代以親切的慰問。四是退管辦組織電視新聞報道活動,集中展示了近年來我市退管工作取得的成就。

(二)、進一步規范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形式

將退休人員直接納入街道、社區進行管理和服務,是我市退管服務工作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市絕大多數企業退休人員已納入社區管理,但仍有少數企業因社區建設、社區移交等多方面原因,尚不具備將企業退休人員納入社區管理的條件。我們對自管企業在過渡期間進行了嚴格審查,并按照省、市退管服務工作的各項要求,要求這些企業盡快完善管理服務的內容,規范退管服務的形式。并在今年年底對這些自管企業的退管服務工作進行了專項檢查,我們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分別歸類,并要求相關企業退管機構要認真整改。對于地處偏遠的企業,市退管辦創新管理服務模式,采取模擬社區管理的措施,加強企業退管服務工作,并逐步將這類企業退休人員納入到社區管理的范疇。從今年10月起,市退管辦在企業設立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建立起二級管理服務站,人員業務經費由市退管辦與企業共同承擔。該中心成立后,市退管辦同企業將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好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

(三)、提高思想認識,做好退管服務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市退管辦高度重視與做好退管服務工作,這關系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各自管企業、各街道、社區廣泛提高思想認識,重視企業退休人員退管服務工作,切實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履行職責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并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各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以全面推進我市退管服務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努力開創退管服務工作的新局面。

二、在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中找自身差距和問題

2009年,***市有企業退休人員***萬人,已有***萬實行了多種模式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其中,社區管理退休人員達***萬人,社區管理率***%。我市退管服務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近三年來連續被省廳評為全省退管服務工作先進單位。我市退管辦在開展解放思想學習討論中,將尋找自身的差距與不足作為解放思想的第一步,提出要敢于并善于在成績面前找差距、找不足,創造性地開展退管服務工作。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與退休人員的厚望尋找差距,需要破解的難題還有不少:一是全市尚有上百條街道(鎮),上千個社區有待加快推進實施精細化管理;二是三支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鞏固拓展,關愛服務在現有基礎上有待進一步做到經常化、制度化;三是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跟不上社會保障事業發展需要,如已辦理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手續的征地“農轉居”人員納入社會化管理需要研究解決,困擾多年的空掛戶管理難點有待重點突破,區、縣級市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發展不平衡;四是一些社會化管理服務政策滯后,如特殊人員管理的有關標準有待進一步規范完善;五是街道、社區社會化管理服務力量不足,退管服務體制機制有待完善;六是管理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有待進一步創新優化。為此,廣州市退管辦決心在優質服務年中,繼續堅定不移地以“三個走進”、“四個創新”作為退管服務的行動指南,進一步解放思想,抓重點,抓突破,抓落實,破解五大退管工作難題。

三、以思想大解放謀退管服務的新思路、新舉措

市退管辦圍繞“以思想大解放推動退管服務的大發展”這一主題,以新的發展理念和創新精神破解發展難題。***市退管辦爭取在以下幾方面取得新突破:

1、已征地“農轉居”養老人員管理服務要有新突破。目前,具有***市城鎮居民戶籍、已辦理按月

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手續的征地“農轉居”人員已達9.85萬人。為適應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要求,對征地“農轉居”養老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也要及時跟上。**市退管辦開展了專題調研活動,摸清該類人員基本情況,研究解決“農轉居”養老人員社區管理的建議、辦法、措施。

2、空掛戶退休人員管理服務要有新突破。針對社會化管理空掛戶退休人員由于人戶分離,聯絡困難,管理不到位,容易導致重大意外事件發生的情況,**市退管辦在充分調研后,制定了規范和完善空掛戶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的辦法,要求各區成立空掛戶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專責組,做好各區空掛戶退休人員資料交接,強化管理服務的十項措施。

3、退管服務精細化管理、示范點建設要有新突破。退管辦培育退管服務4a級管理達標的街道(鎮)達40%以上(63條),力爭50%以上的目標(79條),實現各區、縣級市各有4a級管理達標的街道(鎮);在已建有6個省級示范點的基礎上,新增天河、黃埔、蘿崗區各有一條街(鎮)申報省級示范點。打造市屬掛牌企業4a級管理達標單位3個以上。

4、退管服務三支隊伍建設要有新突破。結合各區實際,盡力爭取當地政府財政支持,建立本轄區安老助老員服務隊伍;全市退管服務自管互助服務小組由目前3千多個3萬多人發展為4千多個6萬人以上;社區義工為老志愿者由目前的14萬人發展為20萬人以上。

四、加強退管隊伍自身建設

在這一方面,市退管辦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工作作風建設。加強自身學習,為進一步提高市退管辦工作人員的使命感和責任心,退管辦領導要求退管辦專職干部思想要穩定,信心要堅定,工作要到位。退管辦公室定期聽取退休人員對退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根據退休人員在生活中的實際需要,將退管辦所有工作人員的家庭、手機聯系電話都予以公布。這一舉措極大地方便了退休人員。

2.崗位職責規范及規章制度建設。通過崗位設置及聘任規定了每一個崗位的職責及工作要求。市退管辦制定了《**市退管辦工作規范條例》,使退管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3.退休人員信息庫建設。我們針對退休人員住址變動大,聯系方式的現狀,市退管辦對現有數據庫信息進行了較大規模的完善工作,并將建立特困人員、孤老、高齡及重病人員的專項檔案。

篇9

一、做好全市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1、市退管辦開展“重陽節”期間敬老活動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年,我市退管辦在“重陽節”期間開展了敬老活動,這既是一種傳統更是市退管辦提升退管工作影響力的需要。退管辦工作人員在重陽節期間開展了各項尊老敬老活動,積極為企業退休人員做好事、辦實事。一是要組織開展敬老茶話會,向退休老同志通報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退管辦各位領導認真聽取退休老同志對我市退管工作的意見;二是舉辦了“敬老愛老”文藝匯演。市退管辦在“重陽節”期間號召各縣、區積極組織各街道、社區退休人員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體娛樂活動,活躍節日氣氛。三是退管辦工作人員積極開展走訪慰問活動。我們的走訪慰問對象以高齡、孤寡、患病的退休人員為重點,退管辦各位領導及工作人員看望這些老同志,并代以親切的慰問。四是退管辦組織電視新聞報道活動,集中展示了近年來我市退管工作取得的成就。

2、進一步規范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務的形式

將退休人員直接納入街道、社區進行管理和服務,是我市退管服務工作的主要形式。目前,我市絕大多數企業退休人員已納入社區管理,但仍有少數企業因社區建設、社區移交等多方面原因,尚不具備將企業退休人員納入社區管理的條件。我們對自管企業在過渡期間進行了嚴格審查,并按照省、市退管服務工作的各項要求,要求這些企業盡快完善管理服務的內容,規范退管服務的形式。并在今年年底對這些自管企業的退管服務工作進行了專項檢查,我們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分別歸類,并要求相關企業退管機構要認真整改。對于地處偏遠的企業,市退管辦創新管理服務模式,采取模擬社區管理的措施,加強企業退管服務工作,并逐步將這類企業退休人員納入到社區管理的范疇。從今年10月起,市退管辦在企業設立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建立起二級管理服務站,人員業務經費由市退管辦與企業共同承擔。該中心成立后,市退管辦同企業將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好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

3、提高思想認識,做好退管服務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市退管辦高度重視與做好退管服務工作,這關系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各自管企業、各街道、社區廣泛提高思想認識,重視企業退休人員退管服務工作,切實做到思想認識到位、履行職責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并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各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以全面推進我市退管服務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努力開創退管服務工作的新局面。

二、在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中找自身差距和問題

年,市有企業退休人員萬人,已有萬實行了多種模式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其中,社區管理退休人員達萬人,社區管理率%。我市退管服務多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近年來連續被省廳評為全省退管服務工作先進單位。我市退管辦在開展解放思想學習討論中,將尋找自身的差距與不足作為解放思想的第一步,提出要敢于并善于在成績面前找差距、找不足,創造性地開展退管服務工作。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與退休人員的厚望尋找差距,需要破解的難題還有不少:一是全市尚有上百條街道(鎮),上千個社區有待加快推進實施精細化管理;二是三支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鞏固拓展,關愛服務在現有基礎上有待進一步做到經常化、制度化;三是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跟不上社會保障事業發展需要,如已辦理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手續的征地“農轉居”人員納入社會化管理需要研究解決,困擾多年的空掛戶管理難點有待重點突破,區、縣級市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發展不平衡;四是一些社會化管理服務政策滯后,如特殊人員管理的有關標準有待進一步規范完善;五是街道、社區社會化管理服務力量不足,退管服務體制機制有待完善;六是管理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有待進一步創新優化。為此,廣州市退管辦決心在優質服務年中,繼續堅定不移地以“三個走進”、“四個創新”作為退管服務的行動指南,進一步解放思想,抓重點,抓突破,抓落實,破解五大退管工作難題。

三、以思想大解放謀退管服務的新思路、新舉措

市退管辦圍繞“以思想大解放推動退管服務的大發展”這一主題,以新的發展理念和創新精神破解發展難題。市退管辦爭取在以下幾方面取得新突破:

1、已征地“農轉居”養老人員管理服務要有新

突破。目前,具有市城鎮居民戶籍、已辦理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手續的征地“農轉居”人員已達萬人。為適應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要求,對征地“農轉居”養老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也要及時跟上。市退管辦開展了專題調研活動,摸清該類人員基本情況,研究解決“農轉居”養老人員社區管理的建議、辦法、措施。

2、空掛戶退休人員管理服務要有新突破。針對社會化管理空掛戶退休人員由于人戶分離,聯絡困難,管理不到位,容易導致重大意外事件發生的情況,市退管辦在充分調研后,制定了規范和完善空掛戶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的辦法,要求各區成立空掛戶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專責組,做好各區空掛戶退休人員資料交接,強化管理服務的十項措施。

3、退管服務精細化管理、示范點建設要有新突破。退管辦培育退管服務4a級管理達標的街道(鎮)達%以上,力爭%以上的目標,實現各區、縣級市各有4a級管理達標的街道(鎮);在已建有個省級示范點的基礎上,新增、、區各有一條街(鎮)申報省級示范點。打造市屬掛牌企業4a級管理達標單位3個以上。

4、退管服務三支隊伍建設要有新突破。結合各區實際,盡力爭取當地政府財政支持,建立本轄區安老助老員服務隊伍;全市退管服務自管互助服務小組由目前千多個萬多人發展為千多個萬人以上;社區義工為老志愿者由目前的萬人發展為萬人以上。

四、加強退管隊伍自身建設

在這一方面,市退管辦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工作作風建設。加強自身學習,為進一步提高市退管辦工作人員的使命感和責任心,退管辦領導要求退管辦專職干部思想要穩定,信心要堅定,工作要到位。退管辦公室定期聽取退休人員對退休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根據退休人員在生活中的實際需要,將退管辦所有工作人員的家庭、手機聯系電話都予以公布。這一舉措極大地方便了退休人員。

2、崗位職責規范及規章制度建設。通過崗位設置及聘任規定了每一個崗位的職責及工作要求。市退管辦制定了《市退管辦工作規范條例》,使退管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3、退休人員信息庫建設。我們針對退休人員住址變動大,聯系方式的現狀,市退管辦對現有數據庫信息進行了較大規模的完善工作,并將建立特困人員、孤老、高齡及重病人員的專項檔案。

篇10

**農墾局退管辦在2009年的工作中,認真落實全局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著力改善退休人員的社會保障,并按照有關政策和可能條件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我辦在09年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退休人員的待遇逐步得到提高。現將我辦今年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具體工作措施

在2009年局退管辦主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一是提高對退管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明確職責任務,切實負起責任。今年適時調整退管服務機構領導小組,調配2名能力較強的業務骨干充實到退管辦,健全相關人員的配備;二是切實承擔起全場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教育”工作。做好退休人員宣傳教育工作,就當前出現的問題,能抓住重點,及時引導和化解矛盾;三是積極開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體娛樂活動。如在重大節假日期間搞有關文體比賽活動或與老同志展開座談會,堅持每星期三對退休人員定期開放卡拉ok場所等等。四是加強管理力度,改善條件,提高退休管理工作水平。建立由場工會牽頭,經管、政工、行政、財務等職能部門協調統籌管理的機制,按業務分工開展具體管理服務工作;健全退休管理自管小組,組織退休人員開展處我管理、互助服務。五是進一步強化社會化管理服務,落實經費,改善退管服務機構工作場所的硬件、軟件建設設施設備條件。今年內退管辦新增電腦1套,購置攝影機一臺,退休管理服務場所配置電視、衛星接收器和日常文體等一批娛樂用具;擬好月度工作計劃,努力做好退休管理人員日常事務工作;健全相關退休人員基礎信息資料,設置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信息公開欄,向全場退休人員公開一系列社會保障待遇信息。

二、積極鞏固和加強基礎建設,努力創新管理模式

今年6月份,退管辦啟動社會化管理特殊退休人員居家養老社區安老服務。堅持為孤寡等特殊老人提供養老服務和挖掘社區就業崗位相結合,成立專職社區安老服務工作隊,為孤寡、獨居等特殊退休人員提供各項周到細致的服務,使退休老人可以在家、在社區安心養老,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我們又根據老人需求適時建立居家養老特殊服務隊,專門為居家老人提供維修等特色服務。專業服務隊為特殊退休人員解決了一些困擾他們日常生活的問題,深受退休人員歡迎和好評。為加強互助組的建設和管理,同時配合社區安老服務的新發展,退管辦工作人員根據退休人員居住情況,按50—60個退休人員建立一個互助組,并建立互助片長—組長—組員的組織架構,由街道和社區的社區安老服務工作人員兼管互助組。為推動互助組的大力發展,提高廣大退休人員自我管理互助服務的組織程度,我們與中山大學社會工作系合作,由中大社工系定期派實習生到退管辦從事互助組培訓和組織小組活動,進行互助組團體培訓和組織組員互動活動,加大互助組社區宣傳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為適應退休人員實現終身學習、體現“老有所樂、老有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