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傳統文化范文

時間:2024-03-18 11:41: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春節的傳統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春節的傳統文化

篇1

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中的傳統佳節。你都了解多少關于春節的文化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春節的傳統文化知識匯總”,歡迎閱讀與借鑒!

春節的傳統文化知識1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后發展成掛歷,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后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于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后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后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此記載見于《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的傳統文化知識2春節傳統文化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后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于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后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后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此記載見于《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春節的傳統文化知識3餐桌禮儀

要點一:好吃的東西別獨享

大人一般都比較慣孩子:孩子愛吃的東西會有意讓孩子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場的話就要教育孩子講究禮貌。吃飯之前要跟孩子講好:“好東西大家都喜歡,所以飯桌上有好東西,你不要自己一個人吃光,要留點給別人吃才行。太自私的孩子沒人喜歡的。”

要點二:用餐衛生要注意

有的孩子吃飯喜歡挑來揀去,家長們要記得和孩子說:“吃飯時,我們取菜要取自己面前的,看準哪塊就夾,不要翻來覆去,那是非常沒禮貌的表現。帶湯汁的肉菜更要小心夾,以免濺臟了衣服,人家會說你是不講衛生的孩子。吃完飯后放下碗,要有禮貌地說請大家慢用。”

待客禮儀

要點一:對待客人要親切

當有客人時,家長要引導和鼓勵孩子親切、主動地和客人打招呼,客人進屋后,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做些簡單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給客人倒茶水等。

要點二:大人講話莫插嘴

大人談話時,要讓孩子明白安靜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來回走動和隨便插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

春節的傳統文化知識4正月初五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迎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

春節美食

清代顧祿《清嘉錄》云:“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又說:“今之路頭,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謂五路,當是東西南北中耳。”上海舊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祭財神”。

五祀即迎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路頭”,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財神須供羊頭與鯉魚,供羊頭有“吉祥”之意,供鯉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人們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

因此,每到過年,人們都在正月初五零時零分(正月初四24點后),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爆竹,點煙花,向財神表示歡迎。接過財神,大家還要吃路頭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滿懷發財的希望,但愿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發大富。

路頭神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于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并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并進。

開市

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門,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圣日,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春節的傳統文化知識5春節的意義

人們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而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春節。放眼中華大地,舉目五洲四海,每逢春節,禮花綻放,龍舞翻飛,歡聲笑語蕩漾,春節熱鬧了中國,春節也正走向世界。春節不僅是中國人的春節,也是世界的春節。春節首先是個親人的節日、家庭的節日,而人特別是中國人最看重家庭和親情。中國有句老話:“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意思是說一年忙到頭的人們,四處漂流的人們,過春節時一般都要回家,父子兩代,祖孫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個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賢,人們在鞭炮聲中,在鑼鼓聲中,在歡笑聲中,享受著人間溫暖。這種溫暖同金錢無關,同權力無關,同勢利無關,是骨肉情,闔家歡。同時,春節還是加深人與人之間感情、溝通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節日,是團結的節日。不但在親人之間,即使在互不相識“外人”之間,包括在有些隔閡、有些矛盾的人們之間,春節見面時也會客氣一點,會有笑容和寬容。有點理解和關心,一句“恭喜發財”,一句“新春愉快”,誰聽了誰高興。總之,春節是使人和陸相處、歡樂愉快的盛大節日。春節是集中展現傳統文化的節日。

過春節,是對和平、友誼和親情的檢閱和激勵,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禱。春節文化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受人喜愛,深入人心。如今,春節不但深入中國人心,還深入了外國人心。重家庭、重親情,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在一些有中國人的國家和地區,外國人也同中國人一起過春節。除了原來的幾千萬華僑華人和留學人員,還有更多的中國人在走出國門,也有更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人的進進出出,勢必促進文化的進進出出,有“西學東漸”,也有“東學西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東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華,取長補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歡迎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文明,生活更多彩。春節的魅力是中國的魅力、東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國的春節,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篇2

南通市實驗小學四(2)班 趙天烺

在世界的東方,有一條騰飛的巨龍,那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中國。這個有著五千年悠遠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著許許多多有特色的節日,如果把它們比作一朵朵盛開的鮮花,那么,春節便是其中最亮麗的一枝奇葩。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關于春節的由來更是有很多說法,其中流傳最多的便是為了驅趕每逢除夕出來的兇獸—“年”,因此春節又稱為“過年”,也因此有了春節燃放煙花爆竹的習慣。春節的習俗有很多,大多數是民間逐漸形成并流傳下來的。除了放爆竹以外,貼春聯更是沿襲至今。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春聯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所寫的“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有些人家的大門上看到它的蹤跡。而春聯流傳至今,更是豐富多彩,有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有展現了偉大祖國欣欣向榮的:“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業興”;有歌頌美好生活的:“勤勞門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有表達美好祝愿的:“梅開春爛漫,竹報歲平安”等等。春節貼“福”字,同樣也是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代表了福氣、福運,幸福,寄托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而且還有很多人把“福”字倒過來貼,就是取的“福”倒,福到了的意思。怎么樣,我們的祖先很有才吧。除此之外,在祖國的各地,還有拜年、守歲、包餃子、蒸年糕、貼年畫等很多習俗,都表達了人們團團圓圓、歲歲平安的美好愿望。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北宋詩人王安石的著名詩句《元日》。不僅生動地告訴我們宋代過春節喝屠蘇酒和貼桃符的習俗,還寄托了詩人對新年的祝福。除此之外,從古至今描寫春節的詩句數不勝數,如北宋蘇軾的《守歲》、南宋文天祥的《除夜》 等,大多表達了人們過新年時的歡樂情景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熱氣騰騰的團圓飯里,在一陣陣鞭炮聲中,在一句句祝福語中,又一年過去了,而春節的種種更是深深地印刻在我腦海里。我想我們不僅要傳承祖國的優良傳統,更要努力學習,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

篇3

關于傳統文化經典文章1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續到今天,處處展現出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版畫、雕塑、木刻、染織、虎頭鞋、麥草畫、烙畫、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評書、皮影、國畫、刺繡、風箏、園林建筑、服裝飾品、;還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春節貼春聯、元宵鬧花燈、端午賽龍舟、中秋吃月餅、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潑水節”。在我國有好多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其中最為隆重的是春節和中秋節了,最有紀念意義的是端午節。春節,這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都過春節,不管離開家多遠,不管走到那里,春節這一天都要趕回媽媽身邊。為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早早地打掃家、貼窗花、買年貨、貼對聯、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辭舊迎新、為新的一年鍵健康康,一帆風順。

中秋節,是個團圓節。人們經過春種、夏播后,到了秋收。這個季節,秋高氣爽、五谷豐登、瓜果飄香、人們勞作了一年,豐收在望。所以家家戶戶做月餅、吃月餅、賞月餅、象征著一年團團圓圓。

另外,端午節是為紀念一位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詩人屈原不滿當時政府被貶到楚江一帶,詩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而死。當地人民為紀念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還有的地方舉行賽龍舟的活動。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國豐富多采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的東西是祖國的瑰寶,是需要我們代代相傳,一直傳承下去。

關于傳統文化經典文章2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續到今天,處處展現出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版畫、雕塑、木刻、染織、虎頭鞋、麥草畫、烙畫、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評書、皮影、國畫、刺繡、風箏、園林建筑、服裝飾品、;還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春節貼春聯、元宵鬧花燈、端午賽龍舟、中秋吃月餅、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潑水節”。在我國有好多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其中最為隆重的是春節和中秋節了,最有紀念意義的是端午節。春節,這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都過春節,不管離開家多遠,不管走到那里,春節這一天都要趕回媽媽身邊。為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早早地打掃家、貼窗花、買年貨、貼對聯、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辭舊迎新、為新的一年鍵健康康,一帆風順。

中秋節,是個團圓節。人們經過春種、夏播后,到了秋收。這個季節,秋高氣爽、五谷豐登、瓜果飄香、人們勞作了一年,豐收在望。所以家家戶戶做月餅、吃月餅、賞月餅、象征著一年團團圓圓。

另外,端午節是為紀念一位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詩人屈原不滿當時政府被貶到楚江一帶,詩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而死。當地人民為紀念他,在每年的這一天,包粽字、吃粽子,還有的地方舉行賽龍舟的活動。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國豐富多采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的東西是祖國的瑰寶,是需要我們代代相傳,一直傳承下去。

關于傳統文化經典文章3

沒有核的果實自然無法在自然界生存,沒有粹的米粒總是揚著無知的頭顱。在這個日新月異,傳媒聲喧雜的年代,你是否也被繁花迷了眼,丟了心?

今天,我們只會坐在草地上用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郭敬明);當簡簡單單而又通俗的《老鼠愛大米》唱遍大江南北時,誰有能重拾昔日哲人心中那"青青子矜"那般泛黃的感動?無可否認,青春文學可以帶來夢幻般的感動,但倘若一個人的精神主體是這些,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很難想象他是一個成功的人士。在這個眾生傳媒的時代,我們看到了一些人為了一點點事斤斤計較,誰又能理解"大同世界"的美好呢?誰又能重拾昔日大教育家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度量。

翻開厚重的古典書籍,我們看到的是老子用了五千個字寫出的《道德經》,句句短小,卻又飽含真理,孔子與弟子言行在《論語》的二十篇中淋漓盡致地體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短短八個字,體現出的卻是何等的重要。打開《三國演義》,是劉,關,張三人"不在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義氣;翻開《紅樓夢》,是林黛玉“紅藕香斷有誰憐"的惆悵;翻開《西游記》是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唐僧的執著;"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司馬遷用《史記》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翻開唐詩,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懷念,是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放,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憂國憂民。

篇4

【關鍵詞】產品設計;生態設計;春節禮品;創意產業

1 當代國內外節日創意設計現狀分析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世界上唯一從未中斷的文化體系,經過五千年的發展和積淀,中國傳統文化已經發展成為體系完整、內容豐富的一種文化模式,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對中國影響巨大,而且在歷史上也影響了世界多個國家的發展,尤其是對亞洲臨近國家的發展更是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隨著資本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近代的動蕩環境使得中國經濟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逐漸加大,經濟的落后使得曾經一度輝煌無比的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舞臺的地位也空前低落。不過,20世紀末,又一次機遇來到中國人的面前:全球范圍內蜂起的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經過近10年的發展,創意產業為世界各國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且依然處于上升勢頭。可以說21世紀,各國的經濟競爭更多體現在創意產業發展的競爭上。中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無可選擇的必須走發展創意產業之路。創意產業是一種以文化為內涵,創意為載體,財富為輸出”的產業類型。文化在創意產業中至關重要。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無形中為中國發展創意產業提供了先天得利的優勢。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為中國傳統文化提供了一個再次走向輝煌的契機。但是從現階段來看,中國設計界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和探索很多但還不夠深入,多停留在文化本身的內容及特點研究階段。

現代創意設計一直以來都是以人為中心,以人的情感為出發點。但是現代創意設計的產生與發展大多數都是為他國文化服務的,我們一直都忽略了我們本國文化的本源,并一直追隨著西方思潮,這體現在國內大部分現代創意禮品產業均被西方文化所侵占,本國傳統元素帶來的革新較小,一直停留在水平較低、鏈條較短、輻射不廣的階段。

誠然,傳統意味著保守與遵循,但并不代表不能與現代創意思潮所結合利用,就不能發展。在日本,本國節日創新文化一直是其設計產業中強大的一環。日本跟中國一樣,是一個傳統儒文化國家。他們的節日數量非常多,題材廣泛,每個地區都能將其當地節日文化元素與創意產業設計相結合,比如,每年的男生節、女生節、盂蘭盆節等等,其周邊產品規模之大、種類之多令人咂舌,這給當地帶來巨大的旅游附加產值。

而我們本國,每年除了中秋、春節兩大節日以外,幾乎沒有形成產業化運作,而中秋春節的禮品,80%被食品、煙酒等傳統禮品所占領。春節年年過,每年無新意,這是十分令人苦惱的,當然,食品、煙酒品也是有設計附加的,但是其中置入了多少生態、以人為本、創新的元素呢?

我們的節日設計產業人大多數被過多的外在形式所包裹,越來越顯得空洞和老套:例如,某縣申請了一個高達1億的省級發展項目去發展自己當地的文化產業,卻只停留在建旅店、修葺基礎設施的領域,而不去開拓當地富有情調的文化元素,這永遠不能算是一個合理的規劃,它沒有可持續地、生態地進行思考。

2 結合我國現狀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去開拓自己的節日文化領域呢?

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

(1)找到一個現實出發點,向周圍領域進行拓展;

(2)重視中國人文化根基、與當代設計方法相結合;

(3)“小而精”才能“大而美”;

(4)重視可持續發展。

第一,為什么首先要找到一個現實出發點呢?這是因為節日文化領域往往非常大,元素非常密集,每個人心中的好惡也差異較大,我們需要從現實出發,找到最具代表的元素作為起點。

第二,設計是在現代思潮中產生的,我們對現代設計概念更為熟悉和理解,而以中國文化為根基,則為傳統的新生與發展,是一個變通的方式。

第三,“小而精”才能“大而美”,節日產業的發掘必須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小而精、特色明顯,才能有自己獨特的地位。

第四,重視可持續發展,這是產業利益的必然要求。

3 以一個春節禮品創意設計為例,闡述作者對我國創意節日禮品的生態設計發展的思考

春節,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心中永遠不可磨滅的重要名詞。從古至今,在農歷正月初一這一天,各種中華元素便會匯聚起來,形成一股暖流,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受到熱情與歡快,也提前預示著春天即將來臨。

關于這次對題創意禮品的設計,作者便以“點”為出發,中國人春節的元素很多,外在的、內在的都可以衍生成創意禮品,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華人過春節的一種情結:團圓……

關于春節團圓,春節之所以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日,是因為通過這個節日的慶祝儀式,能加強人與人的聯系與親情。諸如吃團圓飯、向親友拜年送禮等等,這些習俗都在提醒人們,人與人相互團結和支持在社會中的重要地位。

世界各地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無不隆重而熱烈的慶祝這個節日。團圓習俗深刻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家族情結。它是把全世界華人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一種精神命脈。對于臺灣同胞、海外僑胞這些身份上渴望獲得認同與肯定,希望獲得歸屬感的人群,“團圓”主題更是有著特殊的感召意義。

特別是在中國冬天硬冷潮濕的南方,沒有什么能比得上除夕大家圍坐在一起烤火取暖來得更直入人心,從遠古時代開始,紅火與團圓便交織著讓人類文明上升到新的高度,那么這個取意也使產品的文化價值得到提高。

但是科技的發展使得我們不必在使用過去的烤火盆、火爐,我們能夠使用新技術,諸如電熱器等方式去更舒適地享受團圓帶來的感動,這些也是作者論題的一個例證設計的客觀素材。

那么到現在這個設計產品立意便出來了:體現團圓這個春節內涵的創意設計。

但光是這些還不夠,怎樣才能讓產品的外在形式符合內在功能呢?眾所周知,一提到春節,給人的外在印象便是紅紅火火,福到財到。在這里,作者查閱了不少中國古典裝飾文獻,其中,以葫蘆為代表的吉祥紋是春節最具代表性的裝飾紋理之一,而“福”與“葫”諧音,福與產品暖手暖氣的功能相統一,與春節“福氣”的概念又碰撞出了火花!

“福氣福氣,大家團圓在一起,一起沾沾福氣,貼貼喜氣。”這不正是每一個中國普通老百姓春節時最淳樸的向往嗎?這也就是節日創意設計帶給我們的生態情感思考:怎樣在傳統與現代的夾縫中發現人性的光芒……

4 設計作品展示

【參考文獻】

[1]趙婭軍.論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創意產業中的傳播[D].山東大學,2006.

[2]房彬彬.基于福文化消費心理的廣告設計策略研究[D].江南大學,2010.

[3]黎敏娜.春節經濟觀察[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10.

篇5

一、在傳統節日中挖掘德育元素

傳統節日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元素,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重親情、重和睦、重和諧;端午節重國家、重社會;重陽節敬長輩;清明節緬懷先人先烈、感恩思源……學校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小學生較為熟悉的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這六個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傳統節日,因為它們有著悠久的歷史,蘊涵豐富的民族精神和倫理道德元素,能為開展以體驗為主的傳統教育活動,探索小學德育新模式提供充實的內容基礎。

二、在學科教學中融入節日文化元素

發揮語文、音樂、美術等學科人文教育的優勢,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加強學科之間的滲透與互動,適時、適度地融入傳統節日文化教育中。如語文學科結合端午節,讓學生收集與傳統節日有關的詩詞、圖畫、手抄報,開展“端午詩歌欣賞會”,讓學生用自己獨特的眼光設計端午的裝束,吟誦端午的古詩,演繹端午的由來;音樂學科不僅教唱具有廣東年味的粵語歌曲,把它們滲透到親子活動中加以誦唱,還鼓勵學生把賀年的粵語歌曲應用到春節拜年中,既充實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又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美術學科引導學生把他們眼中看到的新廣州與傳統的老廣州結合起來,融入節日的元素,畫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通草水彩畫,鼓勵學生把心目中的傳統節日用“廣彩”和“通草水彩畫”這兩種廣州傳統工藝美術樣式表現出來……學生在濃郁的節慶氛圍和民族文化的浸潤中不僅獲得了知識與技能的提高,更受到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三、在節日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校開展了以“知傳統節日,繼中華傳統,承中華文明”為主題的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體驗傳統節日的風情習俗。如,在春節的時候,要求學生主動參與貼春聯、走親戚拜年,引導學生體會春節的熱鬧氛圍和文化習俗的精粹。元宵節時,請學生嘗試自制元宵,并現場分享自己的作品,體驗自己動手的快樂;做燈籠、猜燈謎等更讓學生體驗到傳統元宵節的熱鬧氛圍,體會到人們對“團圓”這種和諧、美好生活的熱烈向往。重陽節,各種小隊開展豐富多彩的“愛在重陽 雛鷹行動”主題系列活動,展現了廣中路小學少先隊員孝老愛親的良好精神風貌等……豐富的節日民俗體驗活動讓學生有所感悟和認同,在親身體驗中真切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和無窮魅力,進而尊重我們的民間風俗習慣,在心中深植民俗文化之根,并在潛移默化中自覺傳承民族的優良傳統。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造就了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姿、神采飛揚,那種本能的歸屬感、傳承性,把我們聚集在一起。

篇6

  社區春節過年活動總結1

  1月11日上午,鼓樓區寧海路街道古林社區舉辦“辰龍年辭舊迎新送春聯”活動,社區積極分子和書畫協會成員積極參與,年紀最大的已87歲高齡,最小的才10歲。

  書畫愛好者現場揮毫潑墨,字體瀟灑飄逸,囊括了草書、行書、楷書、篆書等各種字體,吸引了社區居民、路過的群眾紛紛駐足觀看。一個個“福”字、一幅幅春聯映紅了他們的笑臉,在和煦的陽光下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息。

  古林社區“寫春聯送春聯”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多年,極大地豐富了社區的文化生活,也弘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讓社區居民感受濃郁的年味。

  社區春節過年活動總結2

  20xx年新春期間,東陳崗社區圍繞“我們的節日-春節”主題,認真制定《東陳崗社區“我們的節日-春節”活動方案》,做實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節日―春節的各方面工作。通過系列活動,使社區廣大市民度過了一個安全健康的新春佳節。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制定工作方案

  春節是我國傳統的佳節,是人民群眾最為看重的一個節日。如何讓社區居民過上一個喜慶祥和的佳節,引導和推動全社區文明過節,健康過節、安全過節,是我們社區本階段的主要工作。社區認真制定《東陳崗社區“我們的節日-春節”活動方案》,精心策劃,科學分工,確保了“我們的節日-春節”活動有序開展。

  二、扎實開展“送溫暖”活動

  (一)開展扶貧慰問活動。春節前,社區走訪貧困低保戶20戶,特殊困難戶5戶,計生困難戶2戶,送去肉、油、白面、大米、白糖等春節慰問品。

  (二)開展拜望老黨員活動。社區黨委組織社區“兩委”人員及支部部分黨員拜望社區老黨員,向他們匯報一年來社區的各項工作,同時,認真聽取他們對社區工作的建議意見和20xx年對社區工作的要求。

  (三)開展看望流動人口兒童活動。社區通過摸排,弄清春節期間父母不能回鄉過春節的流動人口兒童,分別對3戶父母未能回家團聚的留守兒童進行看望,送上禮包和100元慰問金。

  (四)開展送春聯活動。春節期間,我們向貧困低保戶、軍屬、烈軍屬、老黨員等送上春聯和慰問年畫,給他們送去了黨的溫暖和社區祝愿。

  三、全面開展“掃塵”活動

  春節年前,社區發動社區“兩委”成員、社區居民、保潔人員對轄區內大街小巷的衛生死角、“牛皮癬”、排污管道等進行徹底的“掃塵”。使轄區街面煥然一新、社區居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整潔、衛生的節日環境,營造良好的節日氛圍。

  社區春節過年活動總結3

  為推進鄉村文化工作繁榮發展,在春節來臨之際布隆吉鄉高度重視,以貼近生活,貼近民生,娛樂生活,啟迪思想為總指針,在全鄉范圍內開展了“龍騰虎躍鬧新春,龍馬精神進萬家”主題活動。

  自活動啟動以來,我鄉結合實際,突出地域特色,堅持“健康有益、小型多樣、廣泛參與、寓教于樂”的原則,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文化活動,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和熱情歡迎。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策劃,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

  為全力做好春節文化活動,突出地域特色,確保活動有組織、有聲勢、有效果,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結合我鄉實際,下發了《20xx年關于開展春節文化活動的安排意見》,制定了詳細的活動方案,成立了由鄉政府鄉長任組長、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活動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對春節文化活動的指導和引導,切實加強領導,認真抓好活動組織實施,有效地保證了文化活動在我鄉的順利開展。

  同時在全鄉范圍內加強宣傳報道工作,充分發揮主要媒體的宣傳作用,對迎新春文化活動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宣傳報道,充分展示我鄉群眾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自豪心態和奮發進取的時代風采,烘托出積極向上、喜慶熱鬧的新春文化氛圍。

  二、豐富活動內容,創新載體,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一是舉辦機關干部聯誼會。20xx年12月25日晚8:30在鄉多功能文化活動室舉辦機關干部聯誼會,各駐村單位、鄉集鎮的人民群眾共100余人參加。聯誼會上唱歌、歌舞,小品、趣味游戲等形式多樣,使得全機干部度過一個歡樂、輕松、豐富的聯誼會。

  二是舉辦傳統社火匯演。按照全縣春節文化活動整體安排,結合傳統特點,我鄉組建了以秧歌隊、太平鼓隊為主的70人的迎春社火隊,春節期間在全鄉范圍內進行社火拜年表演并參加全縣春節社火匯演,共演出30余場次,觀看群眾7000人次。大幅度地提高春節文化活動的水平和吸引力。

  三是舉辦“全民健身”文體活動。在春節期間,各村積極組織文藝骨干排練文藝節目舉行巡回交流演出。全鄉共開展交流演出12場次,演出節目32個,觀看群眾2400余人。通過交流,極大了豐富演出形式,提高了各村文化建設水平。

  四是舉辦“新農村、新風尚”文體活動。在春節期間,各村充分利用各自的文化室及文體器材,組織群眾開展象棋、撲克、牛九、乒乓球等健康文體活動,舉辦競智競技比賽、游藝活動和跨村組的聯誼活動,擴大了群眾參與面,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文體活動的熱情,營造節日氣氛。

  五是開展“學在農家”讀書活動。布隆吉鄉4個行政村積極利用“農家書屋”文化活動陣地,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學習活動,并保證節日期間書屋的正常開放,促進廣大群眾學知識、用知識,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篇7

關鍵詞: 傳統文化 高中英語 寫作教學

學生的英語寫作活動是基于文化意識、認知心理及語言基礎而開展的。通過對學生的英語作文進行分析發現,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多以西方文化為核心,對中國傳統文化涉獵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英語寫作作為文化交流平臺的功能。目前不少學校以題代學,在缺少文化背景的情況下,學生傳統文化的表達能力更受到限制。開展基于傳統文化的英語寫作教學,通過組織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的教學策略,可以激發學生在寫作中更多地思考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避免英語學習過程中自身文化元素的缺失。積極比較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融合中外文化的精髓,可以使寫作教學更具教育意義。

一、要有意識讓學生理解傳統文化與英語語義系統的差異

傳統文化中的詞匯、詞組和句法在英語中的表達往往是不同的,英語教師必須有意識地讓學生理解其中的差異,從而學會表達,而不是生硬地照搬翻譯。

例如詞匯語義系統通過詞的對應關系、詞義類型的比較,反映英漢文化因素的差別,如中國人有“老天爺”,英美人有God;漢語中的“狗”和“龍”和英語中的“dog”及“dragon”理性意義一樣,但比喻意義和聯想意義均不同,有的意義甚至相反。中國的顏色與英語的顏色在理性意義上沒有什么差別,但比喻意義和聯想意義差異較大。詞組語義系統主要包括慣用語、成語、俗語、諺語、典故等。英語中的To teach the fish how to swim(教魚游泳),在漢語中只能說“班門弄斧”。英語中有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兩人智慧勝一人,漢語中有“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類包含文化因素的詞組和成語系統,反映了兩族人民在認識方法、心理狀態和文化積淀方面的差異。只有理解語義系統的差異,才能進一步深入掌握句法篇章系統。它們在不同語言中有明顯的文化上的差異,較多地屬于表達方式。如英語中強調主謂(SV)結構一致的基本結構,而漢語中無主句多,沒有主謂一致的標定。還有漢語中并沒有對動詞時態的限定,而英語中謂語動詞則是語句中表達時間的重要體現。

二、突破固定程式,嘗試進行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寫作教學

目前學生練習的書面表達程式化比較突出,顯著的特點是固定的寫作模式和句式,主題不同,但主要結構和句式是相似的。一些急功近利的老師讓學生記憶寫作的程式,例如第一段以“as we all know”開始;第二段圍繞“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展開;第三段以“in my opinion”結束。這種程式化的主題寫作缺乏用語言文化表達的空間,結果是千人一面。書面表達教學要適當增加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寫作練習。例如教師向學生介紹有關春節習俗(red pachets紅包,dragon dance舞龍,lion dance舞獅,fireworks煙花等)和中國美食的詞匯,學生表現出強烈的興趣,特別對于中國家常菜或有中國特色物品飾品的英文翻譯,學生的興趣更濃厚,例如Spring Festival couplets(春聯)等。教師讓學生寫一段話介紹中國的傳統佳節――春節,并以提綱的形式提供了寫作建議以供參考:春節的重要性;春節人們做什么;春節與中國文化等。這樣在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寫作練習中,學生體驗到傳統文化的語言表達方式,提高英語語言學習和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程度。

三、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深入滲透傳統文化

文化的滲透往往是逐漸深入滲透的,有“潤物細無聲”的特點。傳統文化的滲透也要依托形式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欣賞中感悟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啟迪學生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課內教師可以圍繞傳統文化,設計各種形式的英語競賽活動,比如英語吟誦比賽,指定比賽的范圍為唐詩、諺語等的英語版本或是歌頌中國傳統文化的英語兒歌;又如英語短劇表演秀,要求學生把耳熟能詳的中國傳統小故事以英語呈現出來等,諸如此類為學生學習傳統文化英語表述提供語言實踐和展示的機會,不僅激發了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豐富了他們的英語,而且很好地激發了民族自豪感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情。課外活動依據課本內容設計與開展既圍繞文化主題,又貼近學生實際的活動,讓傳統文化在學生心底扎根。如指導學生用英文制作傳統節日的英文小報;通過游覽、調查、采訪等,了解家鄉地方文化,繪成英語宣傳冊,然后用英語介紹等。總之,要以學生為本,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逐漸深入滲透傳統文化。

四、拓展校本英語課程,充分利用校本化資源

作為文化大國,學生身邊處處都有豐富的傳統文化教學資源,充分利用好這些校本化教學資源,把傳統文化和教學資源充分結合起來,對傳統文化在寫作教學中的體現非常有意義。從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化、文學現象入手,向學生介紹幾千年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有助于他們深層次思考文化身份、文化認同的問題。事實證明,學生對于這門課熱情很高,在管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時,意識到自己對于母語文化知之甚少,更激發對于中華傳統文化強烈的好奇心。例如泰州是一個文化名城,宋代泰州先賢胡瑗提出的“明體達用”教育思想在我國教育史上很有影響。英語課上,我們以胡媛及其教育思想為主題練習書面表達。學生在嘗試寫作的時候,也在理解“明體達用”思想的內涵。利用好這個機會,教師可以把胡媛的教育思想滲透在學生的學習之中,同時鍛煉了語言能力。

總的說來,中國傳統書面表達課以鍛煉滲透傳統文化為目標之一,注重綜合素養的培養,將學習涵蓋課前、課后落到實處,使學生在了解母語文化的同時,英語能力也能獲得顯著提升,做到兼顧母語文化修養與英語能力的提高。學生了解到英語世界對于中國文化的了解無論在深度還是廣度上都遠遠不足,更增強使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責任感與緊迫感。

參考文獻:

[1]王守仁.關于全面加強中國英語教育的思考[J].外語教育,2002(2).

[2]任海燕.中國傳統文化的英語教學實踐初探[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3).

篇8

【關鍵詞】自身結構與造型 兒童禮品 包裝設計 傳統文化

中國自古以來被稱為“禮儀之邦”,到了21世紀,禮品更加成為增強情感聯系的紐帶。而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兒童作為傳達文化的重要載體,因此,如何設計好春節兒童禮品包裝顯得尤為重要。一般的商品包裝強調商品屬性,而禮品包裝則強調文化品位,和內容物可以“表里不一”,如果能使受禮人打開包裝后產生驚喜,那將會使賓主之間產生更多的話題。①而現在的節日兒童禮品包裝大多走向奢華路線,更加追求的是禮品的“檔次”以及禮品所代表的“價值”,而忽略了兒童對于禮品的真正心理需求。本文基于自身結構與造型的春節兒童禮品包裝開發設計,是在充分研究中國文化與兒童心理等因素基礎上,將反折疊原理運用到包裝中,形成適合兒童需求的春節禮品。

一、市場現有春節兒童禮品包裝存在的弊端

家庭作為禮品的接收與使用者,對春節禮品的選擇期望與喜愛狀況最能說明現今市場禮品所存在的弊端。因此筆者以家庭對禮品的選擇情況以及兒童對禮品的喜愛程度為切入點,對春節期間有兒童的家庭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與總結,具體如下:(1)文化感的缺失。日本動漫以及美國迪斯尼動畫成為兒童追捧的對象,但是大街小巷銷售的以多啦A夢、小熊維尼等形象包裝的禮品雖可吸引兒童的目光,但是無法使中華文化在世界多元的文化中獨樹一幟;(2)新穎性的缺乏。市場上的兒童禮品也局限于食品和玩具類型,大多數包裝設計的圖案均為可愛的卡通圖案,并以動物造型為主,大多功能單一,設計形象單薄;(3)資源的浪費。現今大量新材料的開發與運用為包裝提供了更多的商機,據筆者調查發現,塑料、金屬和玻璃占了包裝應用材料的絕大部分,而像再生紙這樣可以回收循環再利用的環保材料卻很少見,自然對新型材料的分解時間較長甚至有些是無法分解的,這更加重了環境的負擔。

二、包裝自身結構與造型

包裝結構是指包裝設計產品各個有形部分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技術方式,這些方式不僅包括包裝體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還包括包裝體與內裝物之間的作用關系,內包裝與外包裝的配合關系以及包裝系統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關系。②包裝造型是一門空間立體藝術,以紙、塑料、金屬、玻璃、陶瓷等材料為主,利用各種加工工藝創造的立體造型。③

利用包裝自身結構與造型進行設計,即利用包裝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和包裝的空間造型進行再設計,使之成為另外一種產品,來達到資源的有效利用,達到提高使用對象參與能力以及讓其享受制作過程的目的。

三、春節兒童禮品包裝設計思路與原則

(一)包裝設計思路

根據中國人的心理,春節期間,人們大多愛在過節時以大禮包的形式送出禮品(這也源于中國人對福袋的喜愛),這樣的大禮包不限制其包裝形狀以及食品種類,也將給商家帶來更大的設計、發展以及利潤空間。而基于自身結構與造型的兒童禮品包裝設計的總體思路正是以春節中的大禮包設計為出發點,利用包裝本身的材質和形狀特點,對本該丟棄的東西進行二次設計,對包裝進行反向折疊,通過孩子動手操作來得到好玩又好用的春節禮物(圖1)。

(二)禮品包裝設計原則

春節兒童禮品包裝設計原則是滿足包裝的功能特征、審美特征、使用特征、人機特征、安全特征、趣味特征以及綠色可循環特征。包裝作為產品的保護物除了具有基本的功能特征、審美特征和使用特征外,滿足兒童的心理需求尤為重要。兒童作為受禮對象,好奇心是他們對事物產生興趣的主要因素,如果包裝上的創新可以吸引他們對事物的興趣,將會更加體現禮品的價值。這通常要使設計在色彩、結構、功能、使用方式上新穎。此外,融入能抓住兒童興趣與熟悉的元素,將會激發兒童對新鮮事物探索和對事物形象的感知能力,這也將博得更多家庭對此產品的認同。

四、基于包裝自身結構與造型的兒童禮品包裝設計

(一)基于長方體的包裝設計

長方體造型是包裝中最常見的類型,其應用范圍最為廣泛。基于對長方體面與棱角的分析與設計構想,最后推敲出融入春節最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的12生肖剪紙設計方案(圖2)。其設計原理是:在食品吃完后,利用包裝本身的折疊原理,沿側面邊緣展開(其側面邊緣處即圖2的灰色部分為雙面膠設計),根據包裝盒紙的形狀與顏色,反向折疊、彎曲,再用雙面膠進行縫合,最終成為生動的立體十二生肖剪紙形象。該設計有以下特點與創新之處:(1)設計在外觀上滿足了十二生肖的剪紙形象,色彩簡潔飽和,具有春節氛圍并且容易吸引兒童眼球;設計形象方面,12個生動活潑的動物形象躍然紙盒之上,符合兒童對于卡通動物喜愛的心理特征。(2)食品與玩具的結合,具有創造性。目前市場上兒童禮品功能單一,設計形象薄弱,無法讓孩子感受到吃的享受與玩樂相結合的樂趣,從而也很難吸引到買家的眼球。(3)對兒童的腦力開發與文化知識的普及相結合。反折疊原理考驗了孩子對于色彩、形象、空間的把握,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抽象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此外,讓孩子在童年時代,就接觸到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剪紙文化,同時其可愛的動物形象又不失趣味,有利于提高孩子對文化知識的興趣。(4)繼承與弘揚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春節形象設計,12生肖獨具代表性,剪紙也是我國彌足珍貴的歷史資源,將這些巧妙地融入設計,使兒童盡早接觸到優秀的文化遺產,對于信息化時代傳統文化的弘揚具有重要意義。(5)綠色設計。環保問題一直是我們亙古不變的話題,綠色設計也是21世紀具有時代性的語言,食品使用完之后,再次利用,并使之成為孩子的玩具,符合時代要求的可持續發展設計。

(二)基于三棱柱的包裝設計

三棱柱造型也屬于包裝造型里比較常見的造型,因為其穩定感以及外在面積大、實際空間小的特點而深受消費者與商家的喜愛。基于三角形斜面面積大的特點,筆者最后構想出內置春節賀卡的包裝設計方案(圖3)。其設計原理是:將盒子包裝內的袋裝食品拿出來后,將包裝沿輪廓線拆開,就會看到內部的賀卡印刷設計,平鋪紙盒剪掉頂面與底面以及賀卡周圍的包裝結構輪廓,根據盒子的大小,賀卡會有不同的形式,分豎式賀卡和橫式賀卡,孩子寫上對長輩的祝福,就可以在春節拜年的時候送給長輩了。其設計特點是:包裝內部的賀卡設計,使孩子的玩樂與動手能力相結合,不僅極具情趣化,也滿足了綠色設計的特點;此外,買家將禮品贈予朋友,朋友小孩將帶著包裝的賀卡贈予長輩,從而將商品廣告的流動范圍大大擴大了,這也間接提高了禮品公司的知名度。

(三)基于四棱臺造型的包裝設計

四棱臺屬于長方體拉伸變形的一種,由于其在造型上比長方體豐富一些,也是包裝設計中受人喜愛的造型之一。筆者基于其特有的梯形與體積大的特點,最終構想出典故筆筒包裝設計方案(圖4)。其設計背景是:如果是伴隨兒時動畫長大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個童話夢,希望自己有著海爾兄弟般的勇敢,像葫蘆娃一樣擁有一身本領;對于父母而言,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知道神筆馬良的知識、孔融的謙遜、曹沖的智慧和司馬光的機敏。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讓孩子接觸到中國經典的歷史典故、動畫片以及著名人物角色,對兒童而言不僅有著教育意義,更意味著夢想與希望。其設計原理是:通過對包裝本身形狀的利用,將食品從包裝盒拿出來后,根據包裝盒內部的圖案,動手進行剪切,剪出內部的圖案輪廓,然后再進行反向折疊粘貼,這樣就可以做成一個有著“童話夢”的筆筒。其設計特點是:對包裝本身材質和造型的利用,突出綠色設計;東西的二次利用,制作出對自己有用的筆筒;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吃與玩相結合;人物典故的意義,給孩子以精神上的愉悅、知識的滿足感。

(四)基于圓錐與圓柱體的包裝設計

圓錐與圓柱體是除去長方體外最常見的包裝造型,基于它們有著較大的側面積和無棱的特點,最后構想出貼圖裝飾設計方案(圖5)。其設計原理是:拿出食品后,拆開盒子,然后反向折疊,從而露出盒子內部印刷的手繪圖案。其形式分為兩種:(1)打開盒子,拿出食品,反彎曲、折疊、粘貼后,露出內部印刷的臉譜繪畫,根據大禮包內不同盒子的大小,可以形成高低錯落的臉譜圖案裝飾品,增添家里的春節文化氛圍,如圖5上半部分效果圖所示。(2)打開盒子,拿出食品,拆開包裝盒,顯露包裝盒內部的剪紙圖案,動手用剪刀剪下圖案,將之貼于門或者窗戶上,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增添節日喜慶的氛圍,如圖5下半部分效果圖所示。

(五)設計評價

此系列基于自身結構與造型的兒童禮品包裝設計利用了生活中常見的長方體、圓柱體、三棱柱、圓錐體以及四棱臺等形體,在充分了解兒童心理特征的基礎上,抓住消費者的購買心理從而設計出針對銷售的包裝。該設計站在民族傳統文化面臨沖擊的信息化時代的立場上,在繼承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體現了綠色設計的理念(將本該丟棄的包裝進行二次利用與設計,使之轉化為對人們有用的產品),新穎的設計方式也使賓主之間、人與禮品之間產生更多的話題。

結語

現今春節禮品大多都是你提到我家,我原封不動地提到他家,這早已成為一種“禮品轉讓”,這恰恰是現今的一種膚淺設計造成的間接后果,這種形式經常表達了一種送禮者的意思,而無法滿足收禮者的意愿,他會認為此禮品可有可無,沒有一定的價值。

此系列基于自身結構與造型的春節兒童禮品設計恰恰顛覆了這種觀念,不僅滿足了送禮者禮輕情意重的意愿,更加代表了收禮者的意愿,其中囊括了賀卡設計、十二生肖文化剪紙設計、筆筒的使用、童趣的保留、臉譜的裝飾等,最重要的是孩子不僅能體驗吃的樂趣,還能動手實踐以及從中學到知識,這對于送禮者而言,是最佳的入選禮品。這種方式不僅滿足了兒童的心理需求,同時也擴大了產品的賣點,這也進一步為應對信息化時代需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提供了一種新的設計思路。

參考文獻:

[1]魏潔.包裝設計基礎[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2]李洪玉,何一粟.兒童心理與行為研究書系:學習能力發展心理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孫誠.紙包裝結構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4]王國倫.節日的禮品包裝設計[J].美術觀察,2003(2).

[5]宋瑞波.基于包裝結構與造型技術的嬰兒玩具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2(16).

[6]王超.淺論我國禮品包裝中體現的傳統文化[J].文教資料,2012(9).

[7]易曉.包裝設計與環境保護[J].中國包裝工業,2004(10).

篇9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傳統文化、傳統民間藝術、傳統節日等。我最喜歡傳統節日了,因為節日是親人團聚的時候。 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重陽節······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俗稱“過年”。每年過年,每家每戶都會吃團年飯,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人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就會拿出禮花放。到了晚上8點春節連歡晚會開始了,人們坐在電視前收看。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在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這一天人們會吃元宵,猜燈謎,還會到公園里觀燈。重陽節,是農歷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重九節”。這一天,人們賞,佩帶茱萸,攜酒登山。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每到春節家家戶戶喜貼窗聯,穿新衣吃餃子,然后爺爺奶奶還要給我發小紅包,我家還會把我寫的春聯貼在門外。記得有一次過年的時候爸爸買來了煙花,在我家樓下放了起來。只聽“呯呯”幾聲,一束束煙花飛上天真美呀!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在空中搖頭擺尾,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沖天空,還有的像一朵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春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下面我就給你們說說吧!

傳說中,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長著鋒利的牙,尖尖的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爬上岸,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村里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可是不管怎樣,“年”就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

這一年的除夕,人們正準備避難。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準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趕緊逃跑了。從此以后每逢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還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中國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的我們要認真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篇10

摘要:文章結合各類廣告實例,闡釋了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廣告中的重要性,特別提出了詩情畫意、傳統風俗、傳統國粹在現代廣告中的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詩情畫意;傳統風俗;傳統國粹

文化是一個廣義的東西,比如說,語言、心理、文學、哲學、生活習慣還涉及到服裝、風俗等一些邊沿化甚至是圖騰符號化的東西。按此定義,現代廣告中很很多方面都應用到了傳統文化。從唐裝到春節,從中庸之道到仁義禮智信,從楚河漢界到黑白縱橫。太多太多傳統文化的元素在現代廣告中得到體現,我們對此是那么熟悉,熟悉到都有些漠然,漠視的結果是我們的很多廣告把視線轉移到了別處,只顧一味的強調視覺的沖擊,而忽視了中國傳統文化對于廣告的重要性。與之相對的是:一些國外大的品牌公司反而將重心放在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上,以期更好地使品牌與本土結合。較為經典的是可口可樂廣告。

中國人喜歡熱鬧,尤其是春節這個合家團聚的日子,而可口可樂廣告引人注目的手筆就是1997―2002一系列的春節賀歲片了。可口可樂賀歲片選擇了典型的中國情境拍攝,運用對聯、木偶、剪紙等中國傳統藝術,通過貼春聯、放煙花等民俗活動,來表現中國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實踐證明該系列廣告相當成功,很大程度提高了可口可樂在中國的銷售量。

同時期國內有一則廣告雖然惡俗,但也算比較成功:“腦白金”。它純粹通過大量反復的信息轟炸使人們記住了他,這則廣告里面也應用了一個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送禮”。如何在廣告中合理應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各類元素,進而能夠更好的宣傳產品,提高銷售額度,這在很大程度上困擾著中國現代廣告。

簡單的說廣告最終只產生以下兩種效果:1、讓你記住。2、你記不住。腦白金屬于第一類,但是它在史玉柱的操作之下是“惡俗”得讓你記住,顯然可一而不可再。如何才能推出一則“高雅”的廣告又讓受眾們記憶深刻呢?很多廣告的考慮方向轉向了效果沖突,有視覺有聽覺。大量性感美女的出現,三維動畫的頻繁使用,配之以動聽的音樂,一定程度上確實給人以很大的沖擊力,但在大量廣告反復使用后,結果就變得不那么盡如人意。究其原因還是缺少了一種底蘊。恰如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故事大多是建立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下,烘托出一定的人文情懷,給人的感覺自然是儒雅而厚重。這里當然不需要廣告都冠之以某某歷史背景,可是廣告一樣也需要內涵,這種內涵可以通過應用傳統文化加以體現。

一、寫出詩情畫意的廣告文案

一則好的廣告離不開別具一格的廣告詞。瑯瑯上口形象生動的廣告詞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和傳誦,進而影響商品的廣告效應。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文明,從象形文字的記錄到春秋戰國時的百家爭鳴,以及此后的唐詩宋詞元曲,隨之而來的是國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情節。這是老外們所無法比擬。興許月光下一耄耋老人在公園散步會感慨一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早春清晨一垂髫小兒會揉著難以睜開的眼睛吟一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想當年更有甚者:“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正是這種傳統,決定了充滿詩情畫意的形象生動的廣告文案對于中國廣告的重要性。受眾們如果接觸到一則經典文案,那么對應該文案的廣告以及商品也大多能被記住并傳誦。舉幾個成功案例:

1、洋河藍色經典廣告詞是: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比海更高遠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懷!這則廣告視覺上凸顯了藍色,內容上體現的是男人的心胸。正是基于這句廣告詞讓大眾記住了深深記住了藍色經典,記住了洋河的藍色魅力。

2、建設銀行的一則廣告詞:善建者行 善者建行。“行”和“行”進行了多音字的巧妙運用,該廣告的主題畫面均以建設場面為主,以建設工地的硬畫面突出建設藍圖的軟畫面,從一定程度上傳達了建設銀行的服務宗旨。好的廣告詞配之合適的廣告畫面,建行的品牌內涵將建設銀行的形象昭之于眾,既有中式文化的意韻,又有令人回味的遐想。的確很出彩。

二、融入傳統風俗習慣,使推銷產品更貼近人們的生活

風俗是歷代相沿積久,約定俗成的風尚、禮儀、習慣的總和。是人們在衣食住行、婚喪生老、歲時節慶、生產娛樂、宗教信仰等方面廣泛的行為規范和文化心理。僅以節日為例,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傳承,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春節前一夜叫“除夕”,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的習俗。清明掃墓祭祖,端午悼念愛國先人吃粽子,中秋賞月等等。這些只是中國的傳統風俗習慣的冰山一角,然而僅僅這冰山一角和廣告結合后產生的效果卻不容忽視。上文提到的可口可樂在春節上做文章,其歸根到底還是為了讓廣告更加大眾化,更為平實。與之對應的是麥當勞也用到了同樣的促銷策略。麥當勞公司在2001年末推出了身著唐裝的吉祥物――小貓,與中國消費者同慶春節。2003年麥當勞公司抓住機會在新春來臨之即,又推出了“福氣滿滿麥當勞”的活動。從1月15日至2月11日,所有中國大陸的麥當勞餐廳呈現一派新春景象,麥當勞給顧客提供了新年福飾。這種新年服飾是由麥當勞傳統的明星產品巨無霸、薯條、蘋果派和可樂等四款產品的模型組成,這一獨特、新穎的創意將麥當勞的美食巧妙的置身于春節這一傳統而又隆重的節日氛圍之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時倍感溫馨。

風俗習慣不單純包含傳統節日,就連平常人們愛穿的旗袍、唐裝甚至廣東人愛喝涼茶也都涵蓋其中。說到涼茶,人們腦海中立刻浮現的是“王老吉”。王老吉以“涼茶”起家,在兩廣以及浙南有良好的大眾基礎和品牌效應。同時“王老吉”又通過“上火”這一全國性的中醫概念,走出了廣東、浙南,將產品的劣勢“淡淡的中藥味”轉變為“預防上火”的強力支撐。同時預防上火的廣告畫面又放在“火鍋”這一最具中國特色的飲食料理的背景之下。王老吉不火才怪啊。中國有句老話,大俗即是大雅。把風俗習慣很好的融入廣告中,何愁不能雅俗共賞。

三、傳統國粹的應用使廣告的表現方式多樣化、并賦予更深的文化內涵

京劇、國畫、中醫,被世人稱為“中國的三大國粹”,除此以外書法、剪紙等等也在國粹的行列之中。如何在廣告中合理的運用“國粹”進而達到更好的效果是很有講究的。

舉個海報的例子,勒埭強、余志光的《自在》――“行也自在”、“坐也自在”、“睡也自在”、“吃也自在”、“玩也自在”以環保花紋紙設計“坐、睡、吃、玩”,以瀟灑書法形式,構滿全圖,石塊點綴“坐”,登山點綴“行”,抱枕點綴“睡”,扁豆點綴“吃”,小蝌蚪點綴“玩”,海報既具有強烈的視覺圖形效果,又富有內涵。不僅表現了紙與人與自然的和諧,亦表現了心與心、心與自然的和諧,草鞋、山石、落葉、睡蓮……懼為其心的關照,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是自然之中的我心還是我心中的自在?亦是亦非,心若行云流水、空靈明覺,表現了設計家心靈修養的至美境界。

現代廣告不少都有中醫的影子,例如早期“芬必得”治頭痛的廣告界面就有人體太陽穴的標志,很多足療器具的廣告也都有腳步穴位經脈的示意圖。由于中醫的穴位和針灸很大程度上已經深入人心,中醫學的理論給藥品廣告增色不少。

淺析了幾則廣告和一例海報。窺一斑而知全豹,例證并不全面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廣告中的應用。傳統文化通過廣告文案,風俗習慣,傳統國粹等方式在廣告中加以體現。賦予現代廣告以更深刻的內涵和精神層面上的升華。當然現代廣告對應中國傳統文化不能簡單學習拿來主義,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經過時間的洗禮,現代廣告有了更豐富的表達方式和獨特創意理念,不能單純的把舊時酒家門口的招幌拿來湊數了。

參考文獻:

[1]崔生國.廣告設計基礎.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4

[2]陳培愛.中外廣告史 .北京:北京物價出版社,2001.12

[3]張樹庭等. 有效的廣告創意2.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4

[4]王紹強.廣告設計方法論.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4.8

[5]朱和平.論中國古代設計藝術的三次飛躍[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6

[6]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M],北京,三聯出版社,1999

[7]彭吉象.中國藝術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林敏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M],北京:三聯書店,1997

[9]王受之.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