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欣賞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5 09:14: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世界建筑欣賞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世界建筑欣賞論文

篇1

【論文摘要】建筑是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產生的,它是經濟、技術、藝術、哲學、歷史等的綜合體。人類建造房子,避免了風吹雨淋,人類建造了房子,人類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穩定安全的場所,人類就可以從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隨著文明的進步,建筑更多不但體現了它的實用性,還體現出了它的藝術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樣式、風格不盡相同,這些都是因為世界各地的風土文化的差異造成的。什么樣的文化必然產生什么樣風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習俗對建筑藝術設計的影響進行了淺析。 

 

建筑藝術是風土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東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國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風俗文化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范。風俗的多樣化,是以習慣上,人們往往將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范差異,稱之為“風”;而將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則的不同,稱之為“俗”。 

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正恰當的反映了風俗因地而異的特點。風俗是一種社會傳統,某些當時流行的時尚、習俗、久而久之的變遷,原有風俗中的不適宜部分,也會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風俗由于一種歷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對社會成員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行為制約作用。風俗是社會道德與法律的基礎和補充部分。風俗文化的差異性,必然導致不同風俗文化下的人們思想產生差異,這是人們認識不統一,意見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在不同的文化風俗下,人們的價值觀,審美觀會不同,這也必然會導致藝術作品的不同風格。建筑不僅作為一個為人們擋風遮雨,為人們提供溫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們的依賴,它還作為一項極具欣賞價值藝術作品而受到人們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風俗下的建筑風格不盡相同 

東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國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幾千年來,中國人長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無形中在國民意識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論。中庸,仁恕的道德規范始終主導著中國人的建筑理念。很多優秀的個性特點得不到充分發揮,更多的民族創新得不到真正的張揚展現,這就形成了以皇家園林與宗廟寺院建筑為主的比較單一的建筑格局。而在這一點上,歐洲國家的建筑比我們豐富的多。歐洲人性格自由奔放,個性突出。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體現的尤為盡致。中國的建筑的主要特點是以磚木材料為主,四合院封閉式的群體空間格局,體現了中華民族深沉內斂的文化底蘊。中國建筑的風格,從古代到近代并沒有太大變化,因為我們保守的文化底蘊。我們的建筑更著重與當時的政治、經濟價值和儒教思想相統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磚石為主,整體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結構體系,所以相比較我們中國的建筑,它的壽命比較長。另外在建筑設計空間上看,西方的設計理念主要以開放的單體空間格局向高空發展,這是與我們的建筑空間很大的區別。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亞大教堂都很好的體現了歐洲人開放張揚的性格和科學民主的精神。東西方建筑的差別主要體現了東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別,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共同造就了東西方人們在意識形態、思維方式、審美觀念上的不同。 

二、東西方建筑風格趨于一致化,是世界風俗文化交流,相互滲入的結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風格基本趨于一致,但不會相同。材質都盡可能采用磚石,水泥,混凝土結構。這當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質量的考慮。但就現在建筑伍德藝術風格上,東西方的融合較為深入。我國很多的優秀建筑設計師,梁思成,貝津銘等,他們都非常虛心的吸收東西方建筑藝術的精髓,都是將東西方建筑藝術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設計的馬賽公寓,丹下健三設計的代代木國立室內綜合體育館,貝津銘的香山飯店。這些現代建筑的瑰寶,無一不體現了東西方藝術的糅合。它們都不是單一體現東方或西方的風俗文化,建筑風格。而是基于東西方建筑風格藝術的精髓,又經過大師們的創新發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話。現在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各地風俗還是各異,但不同文化風俗下的人們之間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國傳統的含蓄,中庸建筑風格,也在西方建筑風格,風俗文化的影響下,漸漸變得開放,流暢,風格也趨于多樣化,藝術欣賞價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風俗下的建筑藝術的設計需要更多的包容與謙虛 

歷代以來,不同文化風俗下的人們很容易產生矛盾。一是因為各自利益的驅動,二是因為各地風俗文化的差異造成了人們對事物認識的差別,價值觀,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們的意見產生分歧。隨著歷史的發展,各民族進一步融合。這在我國歷史上體現的尤為明顯,也更易為我們理解。民族的融合,促進了風俗文化的融合與同化,進而價值觀,文化理念趨于統一。這在人類歷史上是有積極意義的。建筑藝術作為一種文化審美范疇,和人類民族融合的進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勢所趨,在不同文化風俗下,我們建筑藝術要取得杰出的創舉,必須做到百花齊放,兼容并包。必須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納不同的建筑風格,多一點謙虛,虛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藝術去學習,取長補短,優化我們的作品。 

由于時代的發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頻繁,交流內容的廣泛化,當代建筑風格相差越來越小。建筑風格是人們審美意識的體現,是人的能動性的表現。分析不同文化風俗對建筑藝術設計的影響,通過比較很容易的出來。我國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遺址,遺跡存在,風格迥異。即使當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雖然各地建筑風格趨于多樣化,同化。但仍能體現出不同文化風俗下,不同的風格。各種風格都有其優缺點,去劣存優,取長補短,是我們當代建筑設計工作者應孜孜以求的。 

參考文獻 

[1]程宏,王燁.文化習俗對建筑藝術設計的影響[j].時代文學,2009(10). 

[2]陸元鼎.中國傳統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園林技術,2003(4). 

[3]劉玉超,羅大為.建筑藝術與生活[j].民營科技,2010(1). 

篇2

關鍵詞:極少主義流派;極少主義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8-0071-01

一、極少主義的特征

形式上的極簡。極少主義藝術在形式上的極簡,主要表現在它對材料、造型、構圖的運用和組合的極限性,總體特征是追求整體化、單一化、抽象化。極少主義非常重視作品的整體性,認為藝術創作的整體性是通過重復使用完全相同的部件來實現的,這樣的組品不存在所謂獨立的局部。而在材料的運用上、極少主義盡量不去人為地干涉材料,而是讓材料充分顯示出自身的特征,使作品本身成為藝術的主角,具有獨立的價值。內涵的極簡。極少主義者認為,藝術就是藝術,不應該包含深刻的人文主義價值觀念和時代精神。

二、極少主義在各個領域中的體現

1、極少主義在平面設計中的體現。極少主義簡潔明了的風格滲透到平面設計上,強調主題明確,在設計中提倡摒棄粗放奢華的與主題毫無關系的裝飾和瑣碎的功能,用簡潔的語言來傳達信息,去繁從簡,用最本質的元素獲得最簡潔明快的空間,從而達到最為準確的定位。

色彩的簡潔:色彩帶給人們先入為主的感覺,由此獲得鮮明的視覺感受,色彩具有神奇的力量往往能夠激起欣賞著內心的漣漪。極少主義的平面設計作品喜好簡單的色彩和簡單的搭配。簡單的色彩是指他們大多選用單一的色彩,或是鄰近色中的兩個到三個顏色進行設計。簡單鮮明的顏色識別度高,容易讓人產生深刻的印象,方便讀者的再次聯想,使用鮮明的色彩設計也是設計成功的法寶之一。形象的簡潔:簡潔優美的設計、主題明確的圖形直截了當的表達設計意圖,讓人們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圖形承載著保護商品和為商品增加賣點的重要使命。極少主義摒棄粗陋、奢華與瑣碎,以簡潔凝練的手法來疏導現代生活,在有限空間、有限資源下,恰如其分的表現形式,獲得最大的發展空間。字體的簡潔:字體較之圖形具有獨特的信息傳播力量,人們更喜歡和樂于接受簡單的字體,因為簡單的字體更容易讓人們記住和使用。在設計領域,字體設計一直是平面設計的專業培養課程,一個成功的字體設計也是好的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極少主義在建筑中的體現。極少主義建筑,以“否定”、“減少”、“凈化”的思維,徹底摒棄了瑣碎的形式,去繁從簡,即以最簡潔的手法隱含復雜精巧的結構,從而獲得建筑的本體,留下簡潔明快的空間,成為當今世界的新寵。坐落在瑞士巴塞爾火車站附近的沃爾夫信號樓,從外觀上看,建筑簡潔而又光彩照人,任何立面都是規則的長方體,長方體下面卻隱藏著一個復雜的居所。

3、極少主義在其他領域的應用。隨著時代的變革,人們的觀念不斷更新,快節奏的都市生活,非傳統的小家庭或單身家庭模式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欣賞極少主義的“減少”模式,喜愛簡潔明快的空間,以放松高度緊張之后的心情。極少主義舍內設計常采用黑白灰的色彩計劃,善用大面積中性色與鮮明的重點色,結合冷峻的直線條及個性突出的裝飾,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極少主義存在于文學、建筑、繪畫等多種領域中,同時也存在于西方與東方的同于不同之中。極少主義的本解就是一種回歸,用最簡潔和最精煉的姿態回到起點。中國有句古話叫,“冗繁削盡留空瘦”,翻譯過來就是極少主義。極少主義也可以從幾千年的中國傳統美學和哲學中品味出來。例如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留白”,國畫大師最有意境的東西往往不是涂滿筆墨的畫幅,而是在于那一大片的留白之中。這里的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簡,這里的多不是擁擠而是完美。崇尚簡單質樸之美,從而追求心靈的寧靜與超脫。

三、正確認識極少主義

極少主義絕不是單調和虛無,正如人們經常掛在口頭上的“簡潔明快、大方得體”不等同于單調乏味一樣,極少主義也絕不是簡單和虛無的代名詞。極少主義是形式和秩序上的“簡與少”,意境和品位上的“繁與多”,它往往通過一些極其簡單的形、光、色來完成形式上的演繹,達到情景上的無線擴張。極少主義的美感存在于生活中,它需要設計者能夠感悟生活、理解社會、尊重人性,從不同的文化環境里來吸取營養來充實自己,厚積薄發。極少主義不是簡單的單調的什么也沒有,它是科學的嚴謹的,同時也是多義和深奧的,只有恰如其分才可以表現極少主義的簡約之美。

四、結語

極少主義藝術引發了“什么是我們生活的本質”,“什么是真實的生活”在哲學范疇的思考,并給出了答案:世界本來就應該是簡單的。

21世紀的設計是在尊重各種文化的基礎上,超越其自身,派生出相通的設計,極少主義恰恰順應這一點,將在未來的設計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篇3

1. 不同歷史階段的社會聚居形式,如村寨、塢堡、城邑、都市等;

2. 各種類型的古建筑單體或組群,如:宮殿、陵墓、寺觀、塔幢、園林、宅第、石窟、祠廟等;

3. 建筑材料及加工和結構技術。如:土工、木工、磚石工;基礎、溝渠、城垣、高臺等構筑技術;防火、防洪、防雷、防鼠、防蟻等技術;

4. 室內設計、裝飾、陳設、簾幕、家俱、照明燈具、音響、通風等;

5. 各種裝飾工藝如雕刻(木雕刻、磚雕刻、石雕刻)、采畫、裱貼、鎏金、鑲嵌、油漆粉刷、泥塑等技術;

6. 著名匠師和建筑文獻典籍;

7. 社會文化背景如宗教、家族觀念、倫理制度、審美觀、風水思想、封建等級制度、社會習俗對建筑的影響;

8. 風格特色,即地區特色,民族特色,中國和外國建筑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響。

我們說的古代,是指1840年以前的氏族社會時期、奴隸社會時期和封建社會時期,而以封建社會時期的建筑作為研究的重點,又分為:

1. 戰國(475B.C-221B.C)至秦漢時期(221B.C-220A.D)。有人主張自周代開始(1027B.C)到三國時代(220A.D-265A.D)為止。

2. 兩晉、南北朝、隋唐時期(265A.D -907A.D)0有人主張三國時期列入此期。

3. 五代、宋、遼、金、元時期(907A.D-1368A.D)

4.明清時期(1368A.D-1840A.D)

1840年以后,中國進人近代時期,但古建筑體系的活動仍有延續。

1949年以前,在中國從事古建筑的調查和研究的,除了個別的業余受好者外,唯一的專門組織,便是正式成立於1930年的中國營造學社。創辦人和社長是朱啟鈐,社中主要人物是法式組主任梁思成和文獻組主任劉敦楨。學社的歷史不長,前在北方諸省(河北、河南、山西、山東)作調查研究,主要集中力量於大木結構方法,特別是圍繞宋〈營造法式〉的研究。戰爭時期在西南的云南、四川兩省調査和研究。大約至1945年基本停止活動。學社取得十分重要的成績:為中國古建筑的調查和研究奠定的基礎,積累了經驗,建立了體系,培養了骨干。1949年以后中國古建筑的調查和研究,可以說直接間接繼承了學社的傳統。

1949年以后,中國古建筑的調査和研究,無論范圍,類型,數量和深度,都遠遠超過營造學社時期。不僅有專業機構,也有不少業余愛好者,不僅有中國人,也有不少外國人參加了研究。可以說,已經成為一門顯學。就研究的專業隊伍和相關學科而言,可分為四方面系統:

1. 文物部門:中央有國家文物局,其下設文物保護技術研究所和古建筑專家組,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列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古建筑(單體或組群)作全面測繪記錄,逐年重點撥款維修。省文物局(或文化局)除管理保護本省境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還負責調查、記錄、保護、維修省內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下還有市級、縣級的文物保護單位。這些保護單位中,古建筑占有很大比重。北京故宮博物院下設古建部,專門測繪、研究、保護故宮建筑群。國家文物局又多次舉辦不同層次的古建筑培訓班,培養各省地方古建筑調查和保護工作的人員。他們比較側重古建筑技術方面的知識。

2. 考古部門:中央有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國內重點地區如隋唐長安城址,洛陽漢魏故城址設考古站,專門從事地下發掘。一些文物集中的省,如陜西、河南,則於省文物局(文化局)設考古工作隊,從事本省考古發掘。他們發掘的遺址如陜西西安半坡遺址,浙江馀姚河姆渡遺址,四川廣元三星堆遺址;古城址如湖北盤龍城、河南西毫和陵都、漢長安、漢魏洛陽、鄴城、隋唐長安等;古墓葬如安陽商代婦好墓、中山王墓、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唐乾陵拊葬墓、明定陵等。這些資料,也是古建筑研究的重要內容。

3. 高等院校:1953年,華東建筑公司委托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劉敦楨教授創辦中國建筑研究室,主要從事民居、園林和長江以南古建筑的調查研究。該室有許多重要發現和收獲。例如閩西客家土樓住宅、徽州明代住宅和祠堂、河南窯洞民居、馀姚保國寺大殿、福州華林寺大殿、秦寧甘露寺大殿等,1956出版了〈中國住宅概說〉、〈蘇州的園林〉及若干調查報告。1956年,清華大學梁思成教授則受中國科學院委托,在清華大學創設建筑歷史研究室。梁先生自己另有一個小組專門從事〈宋營造法式〉的研究詮釋和圖解。

其他一些大學的建筑系,設有中國建筑史課,教師也從事調査研究,依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條件許可而各有重點。如天津大學長期調査清東西陵和北京、承德的范圍,清華大學長期研究頤和園和北京的古建筑(包含故宮)以及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南京工學院長期調查測繪曲阜孔廟孔府等建筑,同濟大學多在蘇州、杭州、楊州一帶調查民居和園林,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則長期調查研究四川地區的古建筑和民居,華南工學院則重點在嶺南地區。

4. 建設部門。1958年,中央建筑工程部曾於所屬建筑科學研究院下設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室,后來改為研究所,有人員一百余人,當時是中國最大的古建筑研究機構。但時間不久,至1977年重新組建為中國建筑發展中心建筑歷史研究所,人員20人左右,已不再充當主力。而許多省市的建筑設計部門則積極展開當地的古建筑特別是民居和少數民族建筑的調查研究,規模愈來愈大,成績可觀。

以上幾個方面雖然各有職責范圍因而各有重點和特長,但也曾各盡己能、通力合作,進行編寫中國建筑史的工作。1962年,由建筑工程部長親自召集組成了包括上述四方面人員共35人的中國建筑史編輯委員會,討論大綱,分工撰稿,於1964年編寫完成〈中國古代建筑史>,1979年出版。是到當時為止的中國建筑史研究工作的全面總結。1977年,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主持,由幾方面人士40個單位80多人參加編寫的《中國古代建筑技術史〉,又總結了新的研究成果、開闊新的領域,有較大突破。最近,由高校和研究部門合作的《中國建筑通史多卷集〉和《建筑民族志〉仍在進行寫作,尚未竣工。

近年來,各種中國古建筑領域的研究機構學術團體風起云涌,出版很多專門著作、圖集和學術刊物,舉辦專題研討會,大大促進中國古建筑的研究和交流。例如中國建筑學會所屬建筑歷史與理論學術委員會,中國文物學會所屬古建筑園林學會,中國傳統民居研討會,古建筑保護技術研究會,圓明園學會,長城學會,古都學會,歷史名城研究會等,均在活躍發展。相信會有更豐富多采,更高水平的成果出現。

此外,在外國也有一些對中國文化、中國古建筑感興趣的人士,他們也進行考察,撰寫專著或論文,并進行中外文化的比較研究,也有許多成果。對此,我們深表歡迎和感謝。

現在,對中國古建筑的研究成果,按幾個大項加以概括敘述。

1.中國古代遺址、城址及陵墓:主要由進行發掘的考古部門整理研究,出版專著或於〈考古〉、〈文物〉雜志。古代城市的研究,除考古界人士(如宿白、馬得志、徐萍芳、王仲殊等)之外,還有以歷史地理學家如侯仁之、譚其驤為代表的古都學會的研究。建筑學家的研究,則有同濟大學董襤泓主編的〈中國城市建設史>,賀業鉅的〈考工記營國制度研究〉。此外,還有日本學者村田治郎的〈中國四帝都〉和美國學者NancyShatzmanSteinhardt的〈ChineseImperialCityPlanning〉(中國都城規劃)。清華大學吳良鏞的〈北京舊城與菊兒胡同〉則是由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舊城相結合改造的實踐和總結,具有典型指導意義,該工程獲聯合國1993年世界人居獎。

陵墓和墓葬除考古部門的發現和研究之外,東南大學調查測繪的河南鞏縣宋代陵墓,天津大學調査測繪的清代東陵(河北遵化)和西陵(河北易縣),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和瀋陽博物館合作調査研究的清代遼寧三陵均為重要成果。陳明達的〈四川漢闕〉則是對四川漢墓墓闕形制的研究。英國巴拉丹夫人(MrsAnnPaludan)所著的(TheMingTombs〉(明十二陵)和〈TheChineseSpiritRoad〉(中國陵墓神道)則是她根據自己的調查而研究的成果。

2. 古建筑技術:中國古建筑技術以木結構建筑占主要地位。宋代元代以前的古建筑,絕大部分在山西境內,其中宋以前的有106座,包括唐代4座,五代3座,宋遼金99座。山西省文物局的古建筑研究所多年來調查、研究、保護,多數已測繪記錄存檔。其中有不少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除了陳明達的〈應縣木塔〉一書,其他古建筑尚少專著介紹,只有單體個別的分析論文,尚無全面的分析研究。

關於〈宋營造法式〉的研究,原是中國營造學社在成立時即定為重點研究的歷史名著,可以認為是中國古建筑研究的核心之一。梁思成領導下的小組,於梁去世后整理出版了〈宋營造法式注釋〉上冊,至大木制度為止。以后部分預計在下冊發表,但迄今已十余年,尚無消息。陳明達的〈營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則詳細分析了材分制度統一關鍵問題。傅熹年材分制度推廣於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并又推廣於研究日本的古建筑中去。張十慶亦有類似論文。

在長期調査研究的基礎上,加以現代科學技術方法的應用,古建筑特別是北方大木結構的年代判斷上已相當準確。古建筑斷代是研究和評價的基礎。祁英濤的<怎樣襤定古建筑〉是集多方面經驗之大成的著作。磚石建筑以佛塔為代表,則有羅哲文和張馭寰的著作。石窟研究方面較突出的有蕭默的〈敦煌石窟建筑〉。

3. 民居,或稱鄉土建筑,主要指各地區的住宅和地方特殊風格。最早的民居研究是中國營造學社於1940年前后在云南、四川的調查。劉致平據此寫了〈昆明一顆印〉,并據長期積累的資料,寫〈中國居住建筑簡史——城市、住宅、園林>(1990年出版)。劉敦楨主持的中國建筑研究室,以調查民居為重點,於1957年出版了〈中國住宅概說〉和(徽州明代住宅〉。1959年,中國建筑科學院以浙江為重點開展調査研究,以后形成專著{浙江民居〉。嗣后各地陸續出版了〈吉林民居>(1985)、<云南民居>(1986)、〈福建民居>(1987)、〈麗江納西族民居>(1988)、〈窯洞民居〉(1989)、《廣東民居>(1990)、〈桂北民間建筑>(1990)等。全國性的民居研討會,已召開過6次年會和一次國際討論會,出版了會議論文集。

此外,還有香港大學龍炳頤(DavidLung)的(中國傳統民居建筑〉(ChineseTraditionalVernacularArchitecture,1991)、同濟大學陳從周等的〈中國民居>(1993)。中國廣大鄉鎮的地方性民居建筑是十分豐富的寶庫,民居研究方興未艾。

4. 園林:在中國,最早研究園林的童雋於1937年即寫成〈江南園林志〉,至1962年才正式出版。劉敦楨於1953年開始收集蘇州園林資料,1956年發表〈蘇州的園林〉。同年,陳從周也出版了專著〈蘇州園林〉。一時園林引起廣泛興趣,談論園林的文章接踵而來,形成熱點。劉敦楨繼續深入研究,徹底調查,重寫了〈蘇州古典園林>,這是園林研究的典范之作。

許多機構嘗試創作新的建筑與傳統園林相結合。建筑科學研究院的園林組,以桂林為試驗點;廣州的莫伯治則運用嶺南園林手法於新建筑之中,如廣州白云山莊、東方賓館、白天鵝賓館中的傳統園林手法。自此,世界多處建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園林。皇家苑囿的調查和研究則有天津大學對承德避暑山莊和故宮乾隆花園的調查研究,出版了〈承德古建筑〉;又有清華大學對北京頤和園的測繪與研究。園林方面綜合性研究,則有清華大學周維權的〈中國古典園林史〉(1990)和英國詹克斯夫人(Mrs.MaggieJencks)的〈ChineseGardens)(中國園林)。

中國的林業科學界也有研究傳統園林者多人。北京林業大學汪菊淵主持〈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筑、園林、城市卷〉中的園林部分的編寫,該校并承檐〈中國古代建筑技術史〉中的園林技術一章。南京林業大學陳植著有〈園冶注釋〉。東南大學童離曾為外國讀者用英文寫作了〈東南園墅〉(AGlimpseofGardensinSontheasternChi?na)0已由汪坦先生譯成中文,將編入〈童離文集>。

5. 少數民族建筑。1958年,曾派許多工作組赴各地調查少數民族地區的建筑。如內蒙古蒙古族(張馭寰等),云南貴州少數民族(郭湖生等),新疆維吾爾族(劉致平等),青海藏族(陳耀東等)。中國民族有56個之多,各民族建筑內容豐富,意義重大,弓丨起多方面注意。但調查研究成果發表不多,僅出版了〈內蒙古古建筑>(張雙寰)、〈麗江納西族民居〉(朱良文)、〈中國伊斯蘭建筑>(劉致平)、〈四川藏族住宅〉(葉其焱)。日本學者與貴州省設計院聯合調查的黔東南侗族、苗族村寨建筑的論文以及日本淺川滋南寫成的〈住圭V、(D匕乇乃周邊〉一書,則於日本發表。同濟大學主持的〈民族建筑志〉計劃按省區分章,又按各省區的不同民族分別立志,規模龐大,尚在繼續進行中。

6.近年來,中國古建筑的研究方向,向室內外環境、風水思想、民俗等文化深層次以及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岔接等方面進行。已取得不少成果。重要的如家俱方面,已出版王世襄的〈明代家俱珍賞〉、〈明式家俱研究〉,而他積稿數十年的〈中國家俱史〉,不久也將問世。風水方面,則有天津大學王其亨等編寫的〈風水理論研究〉及東南大學何曉昕的〈風水探源〉可為代表。儒學建筑方面,有東南大學編寫的〈曲阜孔廟建筑〉,湖南大學的〈岳麓書院研究〉等可作為代表。在中國建筑文化的研究方面,有高介華、楊慎初、巫紀光等人發起的中國建筑文化討論會,已召開過多次會議,出版了論文集,并舉辦國際討論會(1996年)。清華大學陳志華教授等人對浙江鄉土建筑的研究,已獲重要成果。

篇4

[論文摘要]山地城市旅游是現代都市人重要的休閑旅游方式,而生態旅游也已成為一種新型的綜合旅游類型。論文以重慶北碚山地花園城的旅游開發為例,對山地城市的生態旅游開發進行了研究。通過對北碚區旅游資源特色的分析,并引入國外先進的規劃理念,提出了對北碚山地旅游的開發構想。

生態旅游是以生態環境、生態類型和生態資源為主要旅游對象,以欣賞大自然風光、接受生態知識的科普教育或探索、研究生態科學為主要內容及目的的一種新型的綜合性旅游類型。它與文化旅游一起是當今旅游的兩大熱點。城市生態旅游是城市旅游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城市旅游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新形式,是指以城市地域內的自然風光和文化風情為基礎,滿足城市和外來游客旅游的需要,同時維護城市生態環境平衡和促進環保觀念的一種大眾化旅游活動體系。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回歸大自然的愿望也更加強烈,生態旅游已成為當今世界旅游發展的潮流。根據估算,近年來全世界生態旅游的產值超過5000億美元,每年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資金更是多達500億美元。而且生態旅游正以20%-25%的年增長率在增長,是旅游產品中增長最快的部分,在旅游業中所占比例將越來越大。而山地城市特殊的旅游資源與環境是開展生態旅游的最佳區域,旅游開發對帶動山區經濟發展有積極意義。

到山地度假休閑,一方面可以避開喧囂城市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還可以達到在優美的山地自然環境中保健、放松的目的。

從以上分析可看出,山地城市生態旅游的核心內容是以山地城市體系這一地域范圍為載體,以山地資源和生態資源為旅游吸引力,突出山地特色與保持旅游開發過程的生態性為目的的旅游模式。

北碚處于重慶山城大的地域范圍內,有山地城市所擁有的地理環境,同時兼具優良的生態條件,為當地的旅游開發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環境因素。在對區內的旅游資源進行適當梳理的前提下,從生態角度提出了北碚區山地花園城旅游的開發構想。

一、北碚區旅游資源特色分析

北碚的旅游旅游資源種類繁多、門類齊全,而其中以生態資源、文化資源以及溫泉資源這三大類為核心。根據系統研究和分析,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

1.北碚區作為全國山地休閑旅游目的地的前景非常誘人。“山地觀光、山地度假、山地運動、山地體驗”是山地休閑旅游的重要內容,而北碚區的資源優勢正適合發展這些旅游活動。山地休閑旅游作為世界新興的旅游發展形式,其市場前景令人看好。北碚區可以把握住這次難得的旅游發展時機,充分利用自己的山地旅游優勢,將自己作為中國(重慶)山地休閑旅游目的地的名號打出去,以期帶動北碚區旅游業的創新性發展。

2.北碚區的生態旅游資源冠絕巴渝地區,可謂是生態旅游圣地。北碚區的生態資源寶庫保護良好,在巴渝地區其“生態基因庫”的地位無可動搖。北碚區的旅游發展最賴以生存的土壤就是生態。“青山、綠水、白云、珍惜動植物”是最能夠體現北碚區生態資源體系的完整性和豐富性的。“生態”二字是北碚區旅游發展最為深刻的印記。

3.北碚區的溫泉資源獨步于西南,其富含的溫泉資源得天獨厚。北碚區的溫泉資源早已是名聲在外了。北溫泉的歷史可以追述到南宋時期,如此歷史悠久的溫泉資源造就了北碚區“生態溫泉城”的美名。而如今,北碚區又開始整合區內的溫泉資源,在北溫泉公園的基礎上開發了十里溫泉城、博雅居溫泉旅游生態園等等以溫泉為主題的項目。北碚區的溫泉之水隨著旅游開發腳步的加快,愈發涌得順暢了。

二、引入國內外先進規劃設計理念

北碚旅游中遠期穩步發展的關鍵所在就是要在“高瞻遠矚”的同時兼顧“與時俱進”。吸收國內外先進規劃理念和成功經驗并結合實際加以論證,然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地應用到實踐中,北碚旅游的發展才會永葆青春、煥發無窮的活力。

1.設計試驗室。設立“設計試驗室”。在北碚旅游發展的過程中,各種情況瞬息萬變,為適應市場變化的不可預知性、旅游規劃理論的更新性和開發實施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必須適時地調整規劃設計理念。要根據市場反饋情況和國內外類似經驗,在“設計試驗室”內對適宜于北碚旅游發展的新型規劃理念進行反復實驗和論證,這樣北碚區的旅游事業才會在先進設計思想的引領下走在發展潮流的最前沿。

2.藝術試驗室。北碚旅游的創新性發展和各種旅游項目的獨創性設計都離不開大膽的藝術創造。建議設立“藝術試驗室”,邀請國內知名的藝術家到北碚原生態的人文和自然環境中挖掘藝術靈感的源泉,采集藝術創造的素材。利用他們的藝術想象力創造各種藝術化的形式來裝飾區內的旅游景觀,使北碚的旅游景觀網絡永葆藝術生命力的旺盛春天。

3.建筑試驗室。以保護北碚生態環境為前提,融建筑景觀于自然環境之中的建筑類型還有很多種。在“建筑試驗室”中,建筑設計師根據世界范圍內建筑業發展的最新情況,從中選擇能適應北碚生態環境的建筑類型進行模擬性實驗,而后選取合適者運用到北碚的景觀網絡中以豐富區內的建筑景觀體系。

三、關于山地生態旅游的開發構想

生態旅游的發展需要建立與之配套的綠色景觀體系。北碚的生態旅游的發展總體態勢自然也離不開完備的景觀網絡為之支撐。要使北碚的綠色景觀體系初顯端倪,就必須利用各式各樣現有的和規劃中待建的功能性旅游景觀來編織景觀網絡。

1.仿生建筑。仿生建筑目前沒有明確的定義,不過建筑界目前基本上采用兩種定義。一種是模仿生物某些形態和功能的建筑,稱為仿生建筑。另外一種比較狹隘,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建筑稱為仿生建筑。

仿生建筑的修筑有利于城市環境達到生態平衡和持續發展。它的應用范圍很廣,從城市總體到單體建筑,從居住環境到材料都可涵蓋。未來的城市將是仿生與生態的城市。

北碚旅游立足于生態、還原于自然,非常符合仿生建筑的設計理念,具備仿生建筑發展最適合的土壤。建議邀請國內外知名建筑設計師在規劃區內設計建造與北碚整體自然環境相互融合的仿生建筑。

2.山地建筑。傳統山地建筑是人們在長期實踐經驗的積累下發展起來的一類建筑形式。這類建筑巧妙地利用山地地形,依照坡度差異進行建筑布局,得到錯落有致的效果,使建筑與山地自然景觀相協調,在視覺造型藝術上有著獨特的風格和魅力。

從旅游景觀學上來講,將建筑的力與美有機地融合到自然山體中去無疑為旅游景觀開辟了一個獨特的視角,是加深游客視覺感受的一個高招。

3.鄉間別墅/莊園。在西方發達國家,汽車+房子=郊區化生活,由此導致的是城市人在城里上班,在小鎮或鄉間居住的“逆城市化”潮流。

重慶的高速發展勢必會引起“逆城市化”的到來,從許多房產開發商在重慶近郊各區爭相修建樓盤的情況來看,這種趨勢已漸顯明朗化。北碚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具備的生態環境決定了其將成為城市人選擇周末舉家度假的上佳之地。

在北碚旅游發展的中長期過程中應重視對鄉間別墅/莊園的開發和利用。別墅/莊園的具體建筑風格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現代的,甚至可以是概念性的未來的;可以仿造世界的著名莊園,如托爾斯泰莊園、普希金莊園、丘吉爾莊園、普羅旺斯莊園等等。

4.景觀道路。景觀廊道的修建是基于區內現有道路線網上的。這些廊道的設計創意點在于考慮到游客深入到區內各個景區(點)的旅途中雖可觀賞到北碚迷人的鄉村田園風光,在以上兩條景觀廊道的基礎上,提出“詩徑、詞道、食路”的景觀道路設計構想。該構想的思路在于打造以‘詩碑詞林’點綴其間的旅游道路與小徑和以風味美食餐館矗立兩旁的公路,從而豐富游客在旅途中的游覽活動,增添旅游路途的趣味性和文化性,無形中將過去游客在前往景區(點)中由于旅途較長而產生的旅游厭倦情緒降低到最低點。

5.景觀房產。北碚三溪口地區現有的房產樓盤主要是三個:水天花園、中安翡翠湖和香溪美林,另有“博雅居”溫泉度假中心和紅鼎高爾夫這兩個景觀房產。

在現有房產基礎上,加強附屬旅游景觀建設和設置,大力追加它的旅游功能,做大、做強本區的旅游景觀房地產。構想以“田園仙居”或“三溪山澗”的旅游形象打造來本區的景觀房產。在各房產區域中和間隔地區通過設置湖泊、山澗溪流、荷花池、林蔭小道、大片花卉和樹木,放養白鷺、鴛鴦等方式來營造自然天成的人居環境。相信這樣的居住環境不僅能刺激人們的購置欲望,也能促使人們產生游覽觀光的強烈想法。房產與旅游在一體式發展的總體格局下相得益彰,各取所需,實現“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柏智勇:生態旅游區規劃中的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問題研究,株洲工學院學報.2006,06

[2]劉鋒劉惠:國際生態旅游發展概況.

[3]李健鄭國全:山地休閑旅游時尚產品開發與旅游活動創新,旅游學刊.2006,12

[4]北碚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05~201

篇5

【關鍵詞】中學美術 鑒賞教學 創新能力

藝術鑒賞作為一種特殊能力,要有先天的藝術基礎,更需要通過后天專門訓練獲得。美術屬于是視覺藝術,通過鑒賞美術作品,可以形成視覺沖擊力,從中感受美術創作者的創作思想和創作源泉,從而對美術表象下的深刻涵義以正確的理解。

一、學生可以通過美術鑒賞了解人類的文明發展歷程

人類與繪畫存在著不解之源。早期的人類就是運用了繪畫語言進行思想表達和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人類的社會歷史發展進程當然也可以從繪畫中解讀。當美術不再具有社會實用功能,隨著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美術就被提升到藝術境界,以滿足美術觀賞者的需求。至此,美術的創作已經不再遇有公用價值,而是屬于純粹的精神產品,進入到審美創造范疇,并逐步地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實用物品的美化是美術發揮其物質功能的體現。美術是人類的精神財富,但是美術創作來源于個體性精神勞動,其中的獨特個性也是歷史意義的表達,需要在欣賞美術作品的同時,深入解讀其中的內涵,才能夠真正意義地領會到美術作品的美感所激發其的動人效應。《星月夜》是凡高的作品,在整個作品中,所表達的都是創作者的情感和個性。寧靜的夜色,閃爍的星空,給人一種動蕩不安的感覺,這些都可以將凡高創作作品時的那種潛在意識表達出來。美術是社會性的創作,也是歷史的表達。那么在欣賞凡高的這部美術作品的時候,就要通過了解創作背景,并分析當時的美術創作流派、風格和樣式,才能夠形成正確的審美取向,以從自我審美角度解讀美術作品的深刻涵義。

二、學生可以通過美術鑒賞提升審美鑒別能力

美術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教育領域。將美術教學以美術鑒賞的教學形式展開,不僅可以引導學生解讀名家作品的形式美和豐富的內涵,而且還可以在教室的引導下,學習到美術作品的精細創作過程,并根據學生自己的領會能力進行訓練。美術鑒賞包括兩個方面的涵義,即鑒別和欣賞。在欣賞美術作品的時候,首先要具有美術的鑒別能力,而這正是提升美術審美層次的有效途徑。在中學的美術教學中,通過美術鑒賞教室,可以利用中學生豐富的情感,培養其對美術這種視覺語言的領悟力,以通過提高學生的視覺體驗能力,形成健康的審美趣味。學生的審美鑒別能力由此而產生,并為樹立審美意識,培育高尚的審美理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哭泣的女人》是畢加索的名作。畫面之美在于其所呈現出來的獨特創作形式。整個畫面都是立體的分解和組合,這是當時較為常用的美術創作手法,卻被畢加索發揮得淋漓盡致。畫面的形式美是獨具特色的。哭泣女的形象可以從三種不同的視角觀察出來,所呈現出來的畫面生動而耐人尋味。哭泣女那無聲似有聲的哭泣,傷心欲絕,她那內心的情感起伏令人心悸。如果深入了解該作品的創作背景,就可以通過畫面了解到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痛苦,那種欲哭無淚,那種無可奈何的心境,處于苦難歲月里的人們的憂慮等等,都可以從畢加索的這幅畫面中解讀出來。

二、搭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平臺

(一)創建探究式美術鑒賞課堂教學情境

美術鑒賞教學主要強調的是美術藝術欣賞,從中挖掘出具有藝術層次的內容加以評判,以提高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欣賞力和判斷力。美術欣賞資料的選擇可以從學生所熟悉的歷史劇入手,從中選擇出極具美感,并具有審美價值的片段。比如,中國有很多的建筑瑰寶,故宮就是世界現存最大的古代接觸建筑之一。就是這樣中國古建筑群,其保存的完整性,已經被列為世界五大皇宮之首。在美術鑒賞課上,美術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故宮建筑物的畫面資料可以從歷史電視劇裁剪,比如中學生都喜歡看的《還珠格格》《康熙大帝》等等,不僅提高學生對于建筑資料的興趣,而且還引導學生對于影視劇作品從藝術的審美角度欣賞。為了提高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針對于資料中的美術藝術資料,教師首先不要講解,而是以提問的方式引導課堂教學主題。比如,背景的故宮群都經歷了哪些朝代,其建筑特點是什么。在提問的時候,教師要將問題的答案以圖片的形式展示出來,給學生以必要的提示。學生針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結合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分析圖片的內容,從主觀的角度回答問題。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實施上就是在闡述自己對于故宮建筑的觀點,其對于藝術的審美定位也就呈現出來。隨著各種新的問題不斷解決,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會影響地有所提高。

(二)將美術欣賞與音樂欣賞相結合

藝術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出來,但是相互之間的聯系是必然的。音樂和美術即是如此。音樂與美術同屬于藝術門類,音樂依賴于聽覺,美術則突出視覺效果。在中學美術欣賞課上,伴隨著音樂的節奏,不僅渲染了課堂氛圍,而且還會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比如,在欣賞《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的時候,為了深化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可以配以《黃河號子》的音樂。學生在音樂的渲染下,不自覺地會展開想象,從自己的情感出發,將音樂和畫面內容融為一體,使學生潛移默化中,美術審美得到提升。如果說藝術欣賞活動具有感性的色彩,那么,鑒賞則融入了理性的成分,使學生在獲得審美愉悅的同時,還能夠體會到作品的意蘊之美。此外,在展示著《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的美術作品,播放背景音樂的同時,還可以請一名同學朗誦詩句,引導學生達到“物我兩忘”的審美境界,達到創新思維所追求的境界。

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學美術課堂上進行美術鑒賞教學,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大量的古今中外藝術作品,并在美術教師的指導下,鑒賞藝術杰作,熟悉這些名作的藝術表達形式,通過對視覺圖像的觀察,提高美術敏感觀照能力,從而可以通過了解其中所采用的繪畫技巧,領悟美術創作意圖,激發學生的美術創新能力。

篇6

論文摘 要: 隨著中學美術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及培養學生對本土藝術的熱愛,傳承地方文化等教育目的的實際要求,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如何有效地開發利用蘇州地方美術課程資源,是我們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本文從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出發,分析開發利用蘇州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基本策略。

隨著中學美術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及培養學生對本土藝術的熱愛,傳承地方文化等教育目的的實際要求,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美術課程標準(修訂稿)》明確指出:各地美術教研機構、研究人員和教師應高度重視做好課程資源開發工作,有組織地在當地進行調查、了解,分類整理,充分加以利用,體現當地美術教育的特色。蘇州地區的地方美術資源優厚而獨特,我們不但有著豐富的自然環境資源,還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吳文化資源。如何有效地加以開發利用,形成具有蘇州地方特色的美術課程,是我們面臨的一項艱巨任務。本文從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出發,分析開發利用蘇州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基本策略。

一、蘇州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界定與分類

首先,這里的“課程資源”是指狹義的課程資源,即“教學內容的直接來源”。“地方美術”一般被理解為“在地方產生和延續的具有本地藝術特色風格的美術創造和歷史遺存”。蘇州地方美術課程資源,就是指具有蘇州本地美術特征的教學內容的來源。其特點是:種類豐富、內容龐雜、特色鮮明、積淀深厚。針對蘇州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特點,本文進行了梳理分類,以更好地服務于美術教學。總的來說,可以將蘇州地方美術課程資源劃分為以下四類。

1.具有蘇州本地美術傳統的經典性資源。

傳統的蘇州美術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有一批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優秀美術遺存,堪稱經典,包括在美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吳門畫派,聞名世界的蘇州園林,“四大名繡”中的蘇繡,被譽為“南桃北柳”之“南桃”的桃花塢木刻年畫,等等。這些優秀的美術資源作為美術學習的經典,時常出現在各級各類美術教材當中,使當地的學生了解并熟悉她們。

2.具有蘇州地域特色的自然與社會資源。

蘇州地處江南,自然地理環境優越、物產豐富,是著名的“魚米之鄉”,也是著名的“水上都市”。蘇州擁有世界獨一無二的“水陸雙棋盤格局”的城市布局,呈現出“小橋流水、粉墻黛瓦”的獨特風貌。其自然優美的水鄉風光、風格古樸的民居和古建筑遺跡,無不閃耀著獨特的藝術光芒。可以說,蘇州就是一座巨大的藝術寶庫,我們要引導學生挖掘身邊的藝術寶藏,在美術課程中體現蘇州的地域之美。

3.具有吳文化特色的民俗與民間資源。

在底蘊深厚的吳文化滋養下,蘇州民俗與民間藝術大量涌現。尤其在民間手工技藝方面,以精、細、秀、雅而蜚聲中外:絲綢、刺繡精美絕倫,木石雕刻技藝精湛,蘇燈蘇扇華美精巧。還有剪紙(窗花、禮花、刺繡花樣)、編織(草編、竹編、棕編、麥稈編)、食品(面花造型、糕點模、糖果造型)等,多姿多彩的吳地美術,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美術教學取之不盡的藝術源泉。此外,在美術教學中,民間美術作為民間(民俗)文化活動的載體,是學生學習美術技藝,了解本地民間文化和傳統習俗的重要方式。《美術課程標準》認為,通過美術學習,引導學生參與地方文化傳承和交流活動,是美術課程的核心價值之一。我們要讓學生通過學習蘇州民間美術,傳承和弘揚優秀的吳文化,這是美術教師的一項重要職責。

4.具有時代特征的人文與網絡資源。

蘇州是一座既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又充滿創新與活力的現代化文明城市。古韻今風和諧交融。因此催生出了新的文化和藝術式樣。近幾年,“蘇州印象”專題海報文化展、“情調蘇州”全國創意設計與攝影大賽等文化藝術活動影響越來越大。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以網站、郵件、博客、論壇等形式,相互傳遞地方美術信息,交流與合作,擴展了蘇州地方美術的人文資源。這些資源因其新穎有趣而受到老師和學生的喜愛,在信息技術與網絡教學的推動下,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教學形式。

二、蘇州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策略

根據蘇州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不同種類與特征,美術教師可靈活選擇不同的開發策略,以多種美術學習活動方式加以利用。

1.以蘇州經典美術資源為主體,組織“欣賞與評述”。

經典的蘇州地方美術資源是美術學習的主體資源,它們經常出現在美術教材“欣賞與評述”的學習領域中。在日常美術欣賞教學中,美術教師應盡可能多地安排和擴展地方美術那些具有經典性和優秀傳統的學習內容。

例如,在欣賞“中國園林藝術”時,蘇州園林就是重點。我們特別安排了兩節課,專題欣賞“蘇州園林”。利用平時拍攝的園林照片,引導學生有目的地尋找園林中的假山、花窗、門洞等雅致的小景,體驗蘇州園林的精致典雅之美;欣賞文藝紀錄片《蘇園六記》片段,品味園林中蘊涵的文人情懷、隱逸文化。學生用圖文形式評述園林藝術,不少同學在欣賞與分析作品時,附上了收集的圖片,用PPT展示自己拍攝的園林美景照片,生動表述了對蘇州園林的熱愛和贊美。

此外,我們應盡量以最直接的方式讓學生接觸地方美術的精品。我校組織參觀蘇州博物館,那里藏著不少蘇州本土藝術的精品、極品。學生瀏覽“明四家”的墨寶,欣賞經典的明式家具、瓷器、古玩,參觀清代畫家徐揚的《姑蘇繁華圖》……參觀結束后,學生寫了不少“觀后感”來表達他們對地方美術精品的認知和理解。

通過對地方美術經典的學習,學生掌握了那些對他們來說不可或缺的蘇州地方美術的常識,對蘇州地方美術的特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增強了對本土藝術的熱愛之情。

2.以蘇州地方自然資源為素材,進行“造型與表現”。

在蘇州的地方資源中,自然資源及基于自然的人造景觀(建筑、遺跡等),是最直觀,也是最貼近學生的美術素材。對于蘇州的孩子來說,這里的蘆蕩荷塘、小橋流水、粉墻黛瓦等景物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但也常常因為熟視無睹,未能發現其中蘊涵的地域之美。美術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身邊常見的美術素材,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發現蘇州、表現蘇州”。

比如,組織學生去最具蘇州水鄉特色的平江路采風,對校園內的控保古建筑——王鏊故居進行調查和寫生,利用集體春游和秋游的時間拍攝地方美景,等等。在這些活動中,同學們輕松愉快地學習,認認真真地創作,對蘇州的水鄉之美、建筑之美有了更深的體驗,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我們還開展了手工制作和景觀仿造的活動。學生利用瓦楞紙等廢舊材料,手工制作蘇式民居,仿造古建筑。有同學建造出了粉墻黛瓦的“江南人家”和“水鄉風光”,還有的同學建造出了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的園林景觀……學生通過他們靈巧的雙手,學會了表現蘇州的地域之美。

3.以蘇州民間文化藝術資源為依托,參與“設計與應用”。

蘇州的吳文化是民間美術的依托和生存土壤。在傳統民間文化日漸式微的今天,蘇州的民間藝人迫切希望能把自己掌握的美術技藝傳授給下一代。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的老藝人王祖德先生,就希望美術教師能為桃花塢木刻年畫的發展做些事。

為更好地傳承和發揚蘇州民間藝術,我校開展了“民間美術進課堂”系列活動。聘請知名民間藝人傳授棕編、剪紙、面塑等民間手工藝。民間棕編藝人徐榮興老師教會了學生利用粽子葉編織各種小動物;章維偉老師的剪紙手藝讓學生們欽佩不已;葉長林老師的面塑栩栩如生,富有江南特色……學生們受到了文化與藝術的極大感染,興致很高,設計出的作品充滿了蘇州地方的審美情趣。

我們還組織學生參觀桃花塢木刻年畫社,近距離欣賞年畫作品。學生在活動中認識了桃花塢木刻年畫不僅具有裝飾效果濃郁、構圖豐富及造型夸張等藝術特點,更有著深刻的寓意和內涵,了解和體驗了桃花塢木刻年畫的設計過程、制作方法,學習創作技巧。這些洋溢著濃厚鄉土氣息的作品,生動翔實地展現了蘇州地方美術精細、典雅的風格,學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這次活動之后,在“藏書票設計”活動中,學生仿照桃花塢木刻年畫的制作步驟,創造了許多木刻版畫作品,獲益良多。

我們對蘇州民間文化藝術資源的開發利用,發揮了民間美術的趣味性和應用性,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創造欲望,學生設計和創造的美術作品“蘇味”很濃,也為蘇州民間美術的傳承和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4.以蘇州民俗文化活動資源為契機,開展“綜合與探索”。

蘇州的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各種民俗節日、廟會及社區文化活動等,是開展地方美術學習的契機,也是學生參與地方文化傳承和交流的重要途徑。

端午節是一個重要的民俗節日,是現代美術學習的主題之一。2009年,“蘇州端午習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借此機會,向同學們介紹蘇州端午習俗,帶領學生開展端午彩粽制作和龍舟設計活動,用彩粽裝點教室,營造節日氣氛,組織學生觀看蘇州胥門的劃龍舟比賽,開展龍舟造型設計評比,讓學生參與到民俗活動中來。通過這次綜合性的活動,學生了解了蘇州端午習俗的特色,加深了對民俗節日的喜愛。

此外,我們結合平江社區的文化活動,策劃了一次美術制作與展示活動。“蘇州·橋”是社區開展的“吳風古韻伴我成長”系列活動的主題之一。從中小學生的視角,目光聚焦水鄉蘇州的橋,開展賞橋、做橋及展示的交流活動。在我們的引導下,學生考察了蘇州橋的特點:多而密、小而精、古而秀;收集橋的相關資料,又運用各種不同材料,手工制作了各式各樣的“小橋”。這些“小橋”是學生創造的,很多作品風格古樸,設計獨特,有鮮明的蘇州特色。完成制作后,同學們看到自己的作品陳列在社區展示,都非常開心,收獲不少。此外,元宵節制作蘇燈的傳統活動,也成為學生了解蘇州民俗文化的“窗口”。

5.以電腦網絡資源為媒介,探索地方美術教學新形式。

以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特征的信息時代,一方面,地方美術資源逐漸信息化、網絡化,另一方面,美術與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整合,成為一種新興的教學形式。利用新的教學形式,開發電腦網絡資源,為地方美術課程教學開辟了新領域。

網絡《姑蘇行》一課,是美術教師和信息技術教師合作,共同完成的一節網頁設計制作和地方美術(人文)展示活動。學生通過電腦美術創作資源庫和互聯網收集蘇州地方美術的相關資料,進行網頁設計,教師指導學生美化網頁、完善設計。教師扮演來蘇州游玩的“游客”,每組學生都作為“導游”,將本組制作的網頁通過網絡廣播介紹給“游客”,有的展示蘇州園林,有的介紹姑蘇美食,有的推介水鄉風情……在虛擬情境中,師生共同完成了網絡“姑蘇行”。課后,師生通過郵件收發美術作品,利用博客發表美術評論,開展網絡評價,等等。

這些基于網絡的美術教學活動,通過教學互動的過程,促成了美術教學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展示和評價,具有強烈人文性的活動特征,昭示著地方美術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正由技術層面向美術文化層面轉化。

總之,發掘蘇州的地方美術課程資源,掌握地方美術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教學策略,有助于本地美術教師充分利用地方美術資源,促進學生美術學習方式的轉變,積極有效地推進美術課程改革。對于合理地改進美術課程結構,以及培養學生熱愛本土藝術,弘揚優秀民族和民間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國國家教育部制訂.美術課程標準(修訂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篇7

[關鍵詞] 中文課程;人文教育;重要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6639(2013)01-0076-05

在理工科為主的院校對學生進行相關的中文學科內容的教育,已在許多大學里形成課程體系和規模,中文課程的設置和開設在大學人文教育中起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大學管理者認識到了中文課程的價值和意義。但是,目前一些理工類大學里的中文課程教育存在著質和量參差不齊、認識不到位、投入少等問題,有的學校開設了中文課程,但只是單純開設幾門課,管理者們在思想上并沒有真正重視中文課程的作用,學生選修幾門孤零零的課后,沒有后續課程、提高課程,沒有系統地將中文納入學生素質培養體系中。這就導致大學生們在文理分科、專業劃分的影響下,很少接觸閱讀欣賞、寫作等中文相關課程,沒有系統中文課程的設置、缺乏專業教師的引領,學生接觸社會科學類知識少,不會寫或犯怵寫文章,專業論文也寫不好,造成很多問題。久不接觸中文學習及應用,勢必會出現讀寫能力的退化、對閱讀與寫作不感興趣,會造成語言表達的障礙。就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來說,如果很少受到來自蘊含豐富情感與思想、對社會人生認識深刻的文學作品的熏陶,學生容易沉浸在自我封閉的圈子里,對社會、他人的冷暖很少關心、理解,會造成人情冷漠,自私利己,情商的缺乏會導致理解能力、交流能力、同情能力欠缺。

學生客觀的不足和主觀的需求,提醒教育者要正確認識中文課程開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實把教育目的落到實處,科學地對待中文課程教學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發揮中文課程的作用。

如何使中文教育不流于形式,使中文教育內化為素質教育成果,使中文教育承擔其應有的責任,是我們應該探討的。

一、中文課程教育概述

當今大學越來越重視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提倡將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培養具備全面素質能力的高質量人才。具有扎實理論功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懷、社會責任意識的建設者,是大學培養人才的理想目標。人文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所進行的旨在促進其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的教育,即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將人文科學通過知識的傳授和環境的熏陶實現對受教育者啟迪心靈、塑造人格、提升境界的教育目的,并使之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相對穩定的一種內在的品格。人文教育往往通過文學、藝術、歷史、政治、經濟、社會等知識的教育,引導學生認識社會發展規律,認識人性中的真善美、假惡丑,辨明是非對錯,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大學對社會一般價值的引導作用主要是通過高校師生所展現出來的人文素質對社會的影響來體現。對人文學科的重視不僅僅是高校內部學科發展中的平衡問題,而且是關系到全社會公民素質如何提高的問題。

大學里對學生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發揮中文類課程(大學語文、傳統文化、古典詩詞藝術欣賞、現代文學欣賞、外國文學欣賞、應用寫作等)的獨特優勢,對培養全面、優質人才是必須的。中文課程包括了古今中外的文學、文化等知識。 “它的課程性質可以直接間接影響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所必需的情感、意志和思維,潛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引導、激勵學生勤奮學習,正直為人。……其教學內容立足于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啟迪智慧、活躍思維、優化知識結構、培養高尚美好的道德情操、塑造健康美麗的人格和個性”[1]。

鑒于一些學生中存在著使用母語能力退化、素質能力片面、文化荒蕪精神空虛的現象,開設中文課程可以從中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獲得安身立命的真諦,人文精神之用,可以豐富、美化、淬煉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養人的道德情操、人生智慧和審美趣味,提高人的文化素質和民族的凝聚力。

二、中文課程教育的重要作用

馬克思評價狄更斯、沙克萊等作家時曾說:“現代英國的一批杰出的小說家,他們在自己卓越的描寫生動的書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會真理,比一切職業政客、政論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還要多。”[2]恩格斯認為,人們從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學到的東西,“要比從當時所有職業的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那里學到的全部東西還要多”[3]。不論學習哪個專業的青年學生,都應當讀些文史書籍,這對提高思想境界和專業程度大有幫助。

(一)中文課程教育自身不可代替的內涵、特性對學生產生強大作用和影響

首先,中文課程教學方式方法和內容有助于學生掌握分類、概括、歸納總結的思維方法,聯想和想象等思維過程幫助學生擴大生活體驗,換位思考,豐富學生的感受,培養各種能力。中文課程內容包羅萬象,蘊含人間百態,它不是支離破碎、簡單羅列,而是經過作者有意識的選擇、提煉、加工的藝術品,包含著作者對人生的認識、思考、價值取向和判定,這期間蘊含的分析、歸納、總結等邏輯過程,學生在解讀、還原文學作品中得到了思維訓練,學生學習作者看待世界的角度、方法、思想、藝術匠心,提高了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典閱讀”是閱讀人類文明史上各個階段的文學成就代表作品,文學是社會、時代、歷史的反映,通過文學作品了解社會、了解時代、了解歷史、了解社會、文明發展是一個有機體。“各種文體的閱讀”訓練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理解能力。“精讀分析”,在教師帶領下對文本展開分析,反復涵詠,舉一反三,概括總結,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通過感悟和體驗、相互共鳴來獲得真善美的認知,通過篇章教學將理想與現實、歷史和現代、理論和實踐的碰撞展現給學生,弘揚文學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讓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體驗到審美感受。“精讀與泛讀結合”,創造條件擴大學生主動學習的可能,開闊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對作品的“人文演繹”,是將理論與實訓相結合,學生自己創編劇本、粉墨登場表演、組成團隊分派角色,一系列的過程從搜集材料理解文本的創新能力、組織能力、集體團隊意識、表演能力各方面都是對學生的有效訓練。專業論文的寫作更是離不開中文課程的基礎寫作訓練,中文課程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系統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以上列舉中文授課的方式方法及內容只是一部分,但對各種能力、素質的培養卻大有裨益。

其次,文學反映生活的獨特性。文學是對社會生活的能動反映,原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李廣田認為:“今天的文學已不再只是一草一木或一人一事的描繪點染,而是極度發揮了藝術創造的想象,創造形象,鑄造典型,用了這些活生生的形象或典型譜成人類活動的大諧曲,當我們讀到了,或看到了,就如同生活在其中一般,不但如聞如見,而且像親身經歷一樣,所以既可以啟發我們的想象,又可以發揚我們的情志。這種教育力量是強韌的,因為它是一種‘不言之教’,它不是用教條或格言來教訓,而是一種潛移默化,不是一種耳提面命之教,而是一種深入于靈魂或意識之中的感發。”[4]原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徐葆耕談到文學對自己的影響:“我在文學中找到了我自己,在自己的閱讀對象中獲得了自我肯定,也認識了人的復雜和深邃。從文學里獲得的這種認識,是在其他的學科中不可能獲得的。文學不僅是一個審美的、消遣的對象,從根本上說,也是我們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的方式。……素質教育就是引導學生學習怎樣做人,那么,在怎樣做人的前頭還有一個什么是人的問題。只有懂得了什么是人,懂得人性中的善與惡、美與丑、高尚與猥瑣、快樂與感傷、希望與絕望,才能尊重人、理解人、提升人,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以及人內在心靈的和諧。”[5]

再次,文學的功能多種多樣,對人全方面施以塑造和影響。文學具有表現功能。文學就是人學,文學是研究人的學問。文學作品中塑造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王侯將相、平民百姓……各個階層各個種族、各個國家、各個時代無所不包,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文學表現情感與倫理的糾纏、欲望與道德的沖突、理想與現實的對立,關注著人性的無限豐富性與現實性。文學內容涵蓋人的心理、人性善惡美丑、倫理道德、社會規范、風俗民情、個人與群體、人與環境自然等種種情形。過去、現在、未來,現實的、想象的創作手法將真實與虛幻、宇宙萬物都容納其中。

文學具有教育功能。中文課程帶領學生暢游思想的淵藪,領略精神的盛宴,瞻仰人格的閃光。文學是教育人的,它不枯燥,形象生動,文辭優美,移情動人,寓思想觀念、道德品質教育于文化歷史知識的傳授之中。文化歷史知識的學習,對于陶冶一個人的身心,造就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會產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中文課程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文史知識,提高了他們的文化水平,增強了他們的思考能力,而且使學生得到意志、胸懷、境界、眼光等品性的教育。文學主要是指對人精神的教育、人格教育。它塑造著人的心靈,在表現人生、社會、自然中對人進行教育,學生浸其中,深受感染,逐步形成高尚健全的人格、氣質、品行、節操。文學作品中的主人公留給讀者的印象遠勝過說教和灌輸,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恒德說:“熱愛祖國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產生的,是潛移默化的。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年時候受的教育:中國的歷史地理,幾千年綿延不絕的文化傳統,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多么值得自豪。”[6]

中文課程有助于審美意識的培養。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7]其中的“興”和“怨”都有審美體驗的成分在內。在西方,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可以引起人們的憐憫與恐懼之情,從而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這正是文學的審美功能。文學作品創作的意境包含了各種美的形式和表現。學生在閱讀賞析中了解各種審美方法,涵詠其間,培養了美感,懂得欣賞美、創造美。

文學的創新功能。文學的創新體現在很多方面:思想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等等。文學內容和樣式都是既有繼承也有創新,文學關注著千變萬化的現實社會,總是在嘗試探索表現時代特色、新思想、新變化、新風貌,新的表現方式、技巧。文學緊跟時代變化而發展,文學是常新的。學生可以在文學的天地里遨游、自由創造,表現對社會諸方面的認知、解釋、參與,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文學記載著人類發展的歷程,記錄文明發展的軌跡,傳承文化、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結晶、智慧的載體、文化的寶庫,散發著永恒的魅力。除了自己的專業知識之外,學生應掌握廣泛的其他社會科學知識,了解社會發展規律,將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結合起來,在科學研究中發揚實事求是、學術獨立自由、求真務實、踏實奮進、勇于創新、不怕困難的精神,讓科學研究為人類造福。

(二)中文課程對其他課程的引領、指導作用

中文課程和其他學科門類課程一道共同構建了人文教育體系。中文課程與其他人文課程有很多交叉重合的方面。比如在欣賞作品時,文學和藝術一樣,都要大膽想象、展開聯想;聯系時代背景、生平事跡、風格流派對作品解讀;在意境上品味、涵詠、生發;把握主旨,注重虛實相生、抽象和具體結合、體味象外之象。文學的手法可以為其他課程所借鑒,指導對其他課程的學習。中文涉及到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哲學、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它既包羅萬象,又與其他課程觸類旁通。例如,文學為藝術提供豐富的知識府庫,是藝術創作的源泉之一。中文課程的學習方法能更好地指導解讀音樂、繪畫、雕塑、建筑欣賞等藝術課程,建筑、雕塑就是凝固的詩。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很好的詩畫結合的例子;對音樂的欣賞、把握,如《聽穎師彈琴》《李憑箜篌引》《琵琶行》等文學作品很好地詮釋了音樂的魅力;古箏《十面埋伏》、《高山流水》、《梅花三弄》也都是來源于文學作品,用音樂的形式詮釋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音樂是有聲的文學,文學是無聲的繪畫、音樂、雕塑。

三、中文課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文課程不僅在治學方法上有助于其他課程的學習,而且它的教學內容和目的與人文教育的培養目的是一致的,中文課程對學生的影響和塑造就是人文教育的目標和方向,體現了人文教育的精神和實質。中文課程是人文教育理念的具體實施、落實。

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論述學問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若論其目,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屬明明德;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屬新民。”[8]現在的大學,主要把大學教育的性質定位在知識教育上,即格物致知,然而卻忘記了大學教育的最重要作用:正心、修身,實現教育目的的最好途徑就是弘揚人文精神。現在大學教育的主要問題是把人文精神教育僅僅理解成政治教育,在人文學科中沒有充分重視其中的愛與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價值內涵。沒有注意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對人生有更豐富的體驗,給他們對自由的渴望,對道德生活的向往……

文學是導引精神的燈火,文學作品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文學有助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精神高尚的人。文學傳承著文化,蘊含著民族精神,學生學習文學作品就是在汲取文化養料,陶冶情操、塑造心靈,把自己塑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文學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與對當代文化的開拓和創新是緊密結合的,中文課程就是要挖掘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撻假惡丑,革故鼎新,繼往開來,用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雙翼,讓學生遠離蒙昧、封閉、偏見,用科學、開放、發展的眼光來探索世界、走向未來。文學就是要挖掘我們的民族精神、塑造我們的時代精神,使我們的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是有精神、品格、境界的,文學讓我們認識這些道理,懂得自新、自強不息、奮發有為。

文學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文學和其他學科一樣,都是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反映。文學和政治經濟、哲學宗教、科學藝術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文史哲不分家,文學是社會的百科全書,以文學為內容的中文課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和其他學科、課程共同構建了人文教育的體系,發揮各自的優勢為學生的成才提供充分的營養和保障。理工科學生文理兼修,學科互補,有利于打通學術壁壘,優勢互補,發揮出潛能和創造力。

文學歷久彌新,在無數志士仁人的真知灼見和實踐檢驗中,傳遞著文明,影響塑造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綜上所述,中文課程不僅傳授給學生人文知識,更對學生起到塑造心靈,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幫助學生樹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作用;中文課程在思想教育、審美教育、情感教育以及邏輯思維訓練等方面的優勢,潛移默化,深刻影響、塑造著人的精神世界。重視建設中文課程,大學生會從開設的課程中汲取營養,將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結合起來,自覺培養全面的素質,大力弘揚人文精神,承擔起時代和社會賦予的使命和責任!

四、深化和加強中文課程的舉措

重視中文課程的建設,將中文課程建設與學生專業、素質能力、興趣結合起來,根據培養計劃,配備師資,精心設計課程,大膽改革和實踐,切實深化和加強中文課程的影響力。

深化和加強中文課程的影響力,可以根據不同大學人文教育的重點和方向,有所側重,設置核心課程,將其建設成為精品課程,圍繞精品核心課程,創建中文課群,有一定的鋪開面,較系統地實現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比如將“傳統中國”、“大學語文”建為精品課程,圍繞“傳統中國”精品課,開設“古典詩詞藝術欣賞”、“中國古代文化史”、“中國茶文化”、“《孟子》與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人格理想”、“民間文學研究”等課程;圍繞“大學語文”精品課,開設“中外文學名著欣賞”、“現代文學欣賞”、“西方文學概論”、“西方文化入門”、“紅樓夢研究”等課程。課群建設要體現關聯性、延續性,能很好地實現教育目的。

針對學生喜愛博大精深的國學、傳統文化,渴望汲取智慧、思想精華,可以開設國學系列課程:老子、孟子、莊子、論語……;針對學生對中外經典文學作品的學習,可以開設經典名著欣賞系列課程:紅樓夢、人間喜劇、神曲、堂吉訶德、史記……

開設文理交叉課程,拓展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文學的思維方式之一形象思維對科學研究大有裨益,科學家錢學森在《中國大學為何創新力不足》中說:藝術上的修養不僅加深了我對藝術作品中那些詩情畫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學會了藝術上大跨度的宏觀形象思維。我認為,這些東西對啟迪一個人在科學上的創新是很重要的。科學上的創新光靠嚴密的邏輯思維不行,創新的思想往往開始于形象思維,從大跨度的聯想中得到啟迪,然后再用嚴密的邏輯加以驗證。學生可以結合專業選擇中文課程,輔助專業學習,也可以從中汲取靈感,走出一片新天地。體現文理交叉融合的課程,如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可以開設“美學及藝術”、旅游專業開設“中國歷史文化與導游”、經濟管理專業開設“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建設”……所有專業都應開設“寫作”課。

體現階梯式遞進的系列課程,如較低學年學期,可以開設生動形象的各體文學欣賞,如“詩詞欣賞”、“電影欣賞”、“名著欣賞”;之后了解整個文學史的背景和階段特點,如“上古文學史”、“文藝復興”、“20世紀文學發展歷程”、“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高級課程如“漢字文化”、“傳統文化”、“宗教對文學的影響”、“西方文化”、“孫子兵法”、“周易的魅力”。學生寫作能力缺乏,可以開設“演講與口才”、“新聞文體的寫作”、“應用文寫作”。

深化和加強中文課程的影響力,可以發揮中文課程在學校社團建設中的影響。創辦一些與文學相關的社團,如茶緣社、文學社、戲劇社、學通社、詩歌朗誦社、人文知識社、紅樓夢社、寫作社團、詩詞曲賦社團等等。學生在社團建設中把課堂知識落實到實踐中來,應用、創新發展課堂知識,學生編劇本、搞創作、調查采訪、參觀體驗、參加競賽、到社會上實習,開闊視野,認識自我、他人、社會,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勇于實踐,敢于走創新之路。社團建設需要中文教師指導、參與,師生一起探索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使社團文化發揚光大,在校園文化建設、學生素質培養上使中文課程產生效力,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鄭笑平.大學中文類課程改革的研究和實踐[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p106.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p686.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p41.

[4]李廣田.論文學教育[A].吳劍平.清華名師談治學育人[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p82.

[5]徐葆耕.走出“半人時代”[A].吳劍平.清華名師談治學育人[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p381.

[6]李恒德.事業與人生[A].吳劍平.清華名師談治學育人[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p153.

篇8

一、根據課程特點,更新教學內容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的文學教育公選課一般是30學時,相對短暫的教學學時和教學對象的非專業化決定了文學教育公選課教學內容應與專業課教學內容有所區別,它有較強的靈活性。我們以大綱制定的教學內容為藍本,每學期對教學內容不斷拓展、局部更新,盡可能地將最新的信息和資料帶進課堂,做到經典性和時尚性兼顧。90后的大學生多元化的審美需求和對時尚性表達的偏愛要求教師充分考慮他們的興趣愛好,引領他們鑒賞那些以前教材中、課堂上未被關注的文學樣式,如流行歌曲、網絡文學等,我們把其中適合做教學內容的文學素材引進課堂,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審美趣味,提高鑒賞能力,形成正確的文學閱讀觀。例如:大學語文課程講授白居易的《長恨歌》時,插入當紅男旦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歌曲,這是一首帶有戲曲風格的歌曲,很多學生都愛聽愛唱,“金雀釵玉搔頭是你給我的禮物,霓裳羽衣曲幾番輪回為你歌舞。劍門關是你對我深深的思念,馬嵬坡下愿為真愛魂斷紅顏。”我們引導學生就這幾句歌詞從原詩里找到相應的表達,并說說各自寫法的妙處。陳洪主編的《大學語文》“導語”中有這樣的話“現代的流行歌曲,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樂府詩”,流行音樂入耳入心,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影視與當代文學課程講到知青題材的小說時,把網絡上紅火的“最溫馨感人的情感讀物”——《山楂樹之戀》推介給學生在線閱讀,讓學生把小說文本和張藝謀執導的同名電影進行比較,思考這部小說所寫的“史上最干凈的愛情”在追求性解放的今天還有沒有價值?法國小說欣賞課程講莫泊桑作品時,把當今流行的《金陵十三釵》和《羊脂球》放在一起閱讀,比較二者表現的“崇高的人道主義”和“救贖的主題”。把古今中外的文學文本、文學文本與影視、文學文本與流行音樂進行參照閱讀闡釋,“可擴展課堂容量,充實教材中一成不變的內容,使得教學對象在文學體驗之路上獲得更多知識”[1]。我們還密切關注當代文壇發展動態,在課堂上及時向學生推介國內的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國外的諾貝爾文學獎、普利策獎等獎項的獲獎作品,保持教學內容的新鮮性,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二、強化主體意識,優化教學方法

目前工科學校公選課基本都是大班(180-220人)上課,講授法為主要教學方法。人們常常將講授法與灌輸式、填鴨式聯系在一起,并把教學的呆板、照本宣科、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看作是講授法帶來的必然結果。其實,造成這些弊病的不是因為使用了講授法,而是運用得不恰當,即方法本身未能與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及環境相協調[2]P269。講授法對教師的表述語言要求較高。90后大學生“他們對圖像化與游戲化的世界相當熟悉,對種種輕巧、有趣的表達非常熱衷,對大話式的網絡語言更是駕輕就熟”[3]。教師講授語言應盡量適應這樣一個教學群體的閱讀風尚和欣賞旨趣,可以適當采用戲仿、戲謔式議論、調侃式轉譯等表述方式,讓閱讀過程變為“悅讀”過程。“在中文教學中,文藝作品的閱讀、有關情景與人物形象的領會”,“均少不了言語直觀”,這就要求“教師講解聲調要有抑揚頓挫,語言應精煉、優美、富有情緒性”[4]P164,加上巧妙剪裁內容、適當制造懸念、適時提出問題、適度穿插花絮,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感情,使課堂充滿活力和吸引力。教師要對講授法不斷改進和創新,并實現與其他教學方法如討論法、自學指導的優化組合,引導學生進入文學情景,獲得美的體驗和人生啟迪。“文學經典作品的闡釋與互動是文學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5]而且對經過十多年應試語文學習的工科院校大學生來說,他們“普遍的要求是在課堂上能夠多參與,希望能和老師一起‘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將自己的認識放在課堂中與大家交流,以便能夠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6]。所以要增強師生互動環節。互動不是形式上的熱熱鬧鬧,而是一種情感、情緒的互動,教師要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所有的教學行為都緊緊圍繞學生主體性的思想、觀念、行為、情感的大量高揚,而不是無視甚而壓抑。教學屬于文科教學,“教師提供更多的是認識論上的判斷、機會、視界,以讓文科教學固有的大開大合的教學場,承載大學生真實生活自我解放的性靈之聲”[7]。現代課程理論認為,課程是師生一起探索未知的過程。“在大學階段,教師降低的是認識尊嚴”,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教師要真正放下身段與學生對話交流,實現彼此精神的相遇、心靈的共鳴,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課堂上學生開小差、學生對老師的提問表現冷漠、教師自圓其說的尷尬局面。

三、開放教學空間,豐富教學手段

對文學閱讀經驗有限的工科學生來說,多媒的教學手段可以讓看似靜止的文字變得活色生香,產生“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效應。所以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在制作課件時一定要尋求文本和音像媒介的最佳結合點,用豐富、鮮活的感性材料充分展示文學作品美的內質,激發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音頻、視頻播放只是手段,不能代替學生個體對文字的含英咀華,因此在插入音像媒介時一定要根據教學任務的需要和學生的特點,適當、適時、適度,不能本末倒置,不無原則地迎合學生。同時不應忽視傳統的板書。課堂是一個師生雙方不斷傳遞與反饋信息的信息場,蘊含著師生巨大的生命張力,具有豐富的現場生成性。事先設計得再完美的多媒體課件也不能面面俱到解決實際教學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那些師生思想碰撞的點滴火花,那些對文本的獨特解讀,那些對突發事件的即興發揮等,面對這些情況,做好的課件不便即時修改,簡便快捷的板書就成了不可取代的輔助記錄手段。對文學類課程教師而言,精心設計的具有書法美、內容美和形式美的板書,不僅能夠輔助教學,同時對學生也是一種美的熏陶、滋養,能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學習和人生態度。有創意的板書和多媒體交錯使用,可以消除審美疲勞,刺激學生注意力集中。信息時代的標志的網絡,是文學課程教學的有力助手。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多媒體教室基本都可以上網,我們充分利用此便利條件,提前在課件里做好鏈接,課堂上隨時點擊相關網站,例如《紅樓夢》導讀課程,在講到紅樓夢的版本時,我們鏈接“紅樓資料網站”,此網站對紅樓夢的版本介紹較全,并且清代至民國的紅樓夢研究資料應有盡有;在需要引用脂評本原文資料時,我們鏈接“紅樓夢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網站”,它在以庚辰本為底本的基礎上,吸取了甲戌本、王府本、戚序本等其他脂批本的部分脂批,它保存脂批文字相對較完整。把網絡引進課堂,既能了解有關本課程最新最鮮活的資訊,引導學生熟悉對文學作品多元、多樣、多視角的解讀,啟示學生獲得自我的評判;又能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搜索引擎查閱資料,并學會從海量信息里篩選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把文學閱讀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四、針對學生特點,巧抓課堂管理

如何防止學生“必逃”,硬性點名是一種比較消極的方法,對大班來說費時且效率不高。我們的做法是:課堂考勤在做到常規化的同時注意方式的多樣化。例如,我們允許學生請一次假,但一定要有正當的理由,這樣可以給學生一定的選擇空間。平時采取抽點名、簽到等方式檢查到課情況,課堂做隨機小練習、即興提問也是一種變相的考勤方式。如何讓學生集中精力聽課?現教傳媒曾對全國五大區域的城市的初中生、高中生及大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進行過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9.7%的學生表示課堂上持續集中注意力達30分鐘以上,大學生在上課時能集中注意力的比例比中學生低將近17個百分點。無論中學生還是大學生,自習時比上課時,能集中精神的時間都更長。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第五屆理事會會長馮伯麟分析,“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主動學習比被動學習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老師授課方式、課程內容是否有吸引力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關鍵”[8]。由此可見,教師如果始終讓自己的課講得生動有趣那么就能吸引學生并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有不斷的求新、求變意識,要加強業務進修,吸納本專業、相關專業最新研究成果和現代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課堂管理在做到規范化的同時注意實施時的人性化。大學生獨立意識和自尊意識較強,那些動輒訓斥諷刺甚至打壓學生的做法只能引起學生的反感。教師既要治學嚴謹又要有親和力,在學生注意力分散時,教師可以旁敲側擊以語言暗示,也可以用小幽默讓學生在輕松一笑中注意力回歸,或者借機生發,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參與。從學生角度看,好的課堂紀律讓他們受益,我們在與學生訪談時了解到,學生對課堂管理不力的教師很有意見,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好的課堂紀律能夠讓他們學起來更輕松,更有效果。

篇9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美術欣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將通識教育的概念引入美術欣賞課程。筆者從課程內容與結構、課程教學形式與方法等不同方面重新設計課程,結合文學、歷史、科學、本土文化等諸多相方面相關知識,運用個性化的教學形式、生活化的教學環境、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力圖創建適應于高等學校通識教育體系中的美術欣賞課程,促進大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  

 

 “通識教育”的理念最早源自于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指的是對學生普遍進行的共通的文化教育,使學生具有一定廣度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的人格與學識、理智與情感、身體與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諧、全面的發展[1]。20世紀初,美國博德學院的帕卡德教授首先提出“通識教育”一詞,并應用于高等教育。民國初年,留美歸來的梅貽琦先生接受了美國的通識教育理念,他發表了《大學一解》,鮮明地提出“通識為本,而專識為末”、“通重于專”等觀點。他將這些理念結合中國實際努力探索并付諸實踐,應用于清華大學的教學改革,使得清華大學的人才培養在當時獨樹一幟[2]。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目前絕大部分高等院校都開設了通識教育類課程,通識教育的相關研究也成為教育界的一大熱點。 

通識教育體系中的美術欣賞課程,在人文素質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美術欣賞課程中,存在著兩大弊端:其一,不注意美術學科的特殊性,套用其它學科的教學模式;其二,過于強調專業知識的傳輸,不夠通識性,形成了目前美術欣賞課程的“藝術教育不藝術”、“通識教育不通識”的頑癥[3]。基于此,我們必須努力構建起新的適應通識教育的美術欣賞教學模式,在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與評析過程中,促使學生建立完善的審美知識結構,提高藝術素養,形成健康、高尚的審美知覺和情趣。 

那么,如何在具體的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上貫徹通識教育理念?200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制定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目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指向針”——“在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的學習實踐中,通過鑒賞藝術作品、學習藝術理論、參加藝術活動等,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高雅的審美品位,提高人文素養;了解、吸納中外優秀藝術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發展形象思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全面和諧發展。” 以此課程目標為依據,在美術欣賞課程設計中應注意如下幾點: 

 

一、課程內容與結構設計 

 

美術發展的歷史也可以說是一部人類文明發展史,漫漫歷史長河中產生的每一件優秀的美術作品一定都與當時的歷史背景、科技水平、經濟狀況以及現實生活緊密相關,也都一定受到當時政治、宗教、民族、地理、文學等諸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美術欣賞教學中要把美術學科教學和其他相關學科的內容聯系起來,讓學生學會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欣賞美術、認識美術,從而更有效地推進美術教育通識化的進程。 

1.結合文學把握藝術內涵 

中國畫重寫意,對于意境美的理解尤為重要。特別是中國古代文人畫,強調詩書畫印的結合,講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畫家在繪畫時講求詩情畫意,我們在賞畫時也要學會從筆情墨趣中探尋“畫中有詩”的魅力。在課程學習前可以適當給學生布置一些問題,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思考并在課堂中找到答案。例如學習中國古代花鳥畫部分,可以讓學生思考五代花鳥畫為什么會出現“黃家富貴,徐熙野逸”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引導學生通過畫家身份、繪畫題材、技法等各方面去比較。再如解釋宋、元以來中國花鳥畫盛行的原因,畫家們為什么都喜歡選用梅、蘭、竹、菊四君子或松、竹、梅歲寒三友等題材進行創作,這些現象就可以引導學生從歷史背景、畫家個人經歷以及這些植物的特性等方面去思考。另外,在講到清代花鳥畫時,又可以讓學生分析為什么山人筆下的魚、鳥都是孤伶伶的,且兩眼望青天,讓學生自己體會中國古代花鳥畫所采用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性、寓意性藝術手法,或抒發畫者高潔的情操,或傾訴自己不得志的處境,或是亡國之恨無處訴。理解了畫外的背景,就能更好地理解畫中的內涵,從而也就理解了“文人畫”之所以能夠統領中國畫壇長盛不衰的原因了。 

文學性因素在西方美術中的表現也甚為突出。西方美術作品中有兩大重要的題材——古希臘、羅馬神話故事和基督教圣經故事。這兩大題材被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流派的美術家反復表現,并展現出不同的藝術魅力,西方美術也由此造就了自己獨特的燦爛。因此,了解神話和宗教故事,對于了解西方藝術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結合歷史理解藝術風格 

本課程以作品賞析為主,但又不能孤立地空談作品,應把作品鑒賞和技法研究置于美術史的發展脈絡和人文科學的整體關系中進行研究。藝術風格的形成和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等時代因素密切相關,每一種藝術風格的形成絕不可能僅是藝術家個人一時心血來潮的創新,必然是順應了社會發展的趨勢所在。如研究古希臘美術,若不了解希臘文化的起源和成因、希臘民族的特點、社會歷史、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及作為“希臘藝術的土壤”——古希臘的神話和傳說,就無從欣賞和理解希臘藝術的本質特征和精神,以及古希臘美術的成就何以對西方藝術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 

另外,在欣賞中國石窟藝術時,我們可以體驗到不同歷史時期的各異的風貌,從魏晉時的秀骨清像之美、隋唐的豐腴之美再到宋代的樸實自然之美,每一次藝術風格的流變無不體現出時代精神。要求學生從題材、形式技巧、形貌特征和審美趣味分析石窟藝術的時代變遷,引導學生剖析變革背后的歷史原因,使學生加深對歷史的把握、對民族藝術的贊嘆和熱愛。 

3.結合科學欣賞藝術作品 

作為通識教育課程,課程內容必須適合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既要使非專業的學生掌握美術最基本的知識,又要使他們領會超越專業內容的通識性道理和研究方法。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加強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結合。作為工科院校開設的美術欣賞課程,最好的結合點就是從科學與美術的關系入手。 

在眾多美術門類中,工藝美術、建筑藝術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與科技的發展息息相關。因而在這兩個專題的欣賞教學中,始終可以貫穿著美術與科學技術結合的主題。例如我們在欣賞現代建筑藝術時,可以以“鳥巢”體育場、央視大樓、廣州歌劇院等享譽世界而又離我們很近的建筑為例,引導學生了解到玻璃、鋼材等新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應用對現代建筑形制發展的影響。另外,科學技術不僅影響到實用性的美術,它對西方油畫的形成、發展、演變也帶來了的巨大影響,例如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們對科學的探索促進了寫實技法的飛躍。教學中可以介紹學生所熟悉的藝術大師達芬奇,并著重介紹他在天文、地理、物理、軍事等多方面的不為人所知的科技成就,讓學生在驚嘆之余了解達芬奇如何把科學研究的成果引入繪畫,運用透視學、藝用解剖學、明暗暈染法大大發展了油畫藝術。而到19世紀后期,打破寫實繪畫傳統的印象主義畫派的出現恰恰也是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如光學理論的產生、照相等現代圖像技術的發展等,這種變革也進一步導致西方美術由此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的、流派紛呈的現代藝術時代。 

通過加強與學生自身知識的聯系,不但能使學生活學活用,也有利于糾正部分同學中存在的“我又不當畫家,學美術沒有用”的模糊認識,培養他們對于美術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美術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4.結合本土文化弘揚民族藝術 

在教學內容中應充分開發民族的、民間的、本土的美術教育資源,把地方性的文化資源引入美術欣賞課程教學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通識教育美術欣賞課程[5]。筆者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各種民間美術、民間工藝、地方建筑等傳承著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深厚傳統文化的藝術,例如在學習中國傳統建筑藝術專題時,要求學生課下搜尋嶺南四大園林的圖片和文本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并安排部分學生在課上和同學分享所掌握的知識并由此展開討論。而在中國工藝美術學習部分中,又安排學生課下搜集一些自己家鄉的工藝美術資料,如廣繡、廣彩、石灣陶塑、潮洲木雕等。通過搜集資料,讓學生更了解并熱愛自己家鄉的美術成就,從側面促進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二、課程教學形式與方法設計 

 

在美術欣賞課程的教授過程中,筆者對學生提出知識點與興趣點相結合的學習概念,并著重于興趣點的學習。所謂興趣點的學習,就是不要求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作通史的精讀,而只需要掌握主要的知識點,對于學生個人比較感興趣的某一門類藝術或者某一藝術家等方面,則引導學生作深入細致的了解、掌握與研究。而如何有效地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真正自覺進入到興趣點學習方式中,這就要求教師的授課方式必須是學生所樂于接受的形式。通過實踐與探索,筆者提出教學形式個性化、課堂環境生活化、教學方法多樣化等課程設計概念。 

1. 教學形式個性化 

一方面強調教師教學的個性化,除了要求教師個人的語言魅力與人格魅力外,在提供給學生多種觀點與信息的基礎上,教師也應該提出自己明確的觀點與感受與學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強調學生學習的個性化,提倡學生對知識點提出疑問和進行評判并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觀點,鼓勵學生發散思維,跳出課程的范圍,提出一些其它相關領域的問題,適當引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觀點爭論,樹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意識與個人意志。 

2.教學環境生活化 

高校通識美術欣賞課程是一種多層次、全方位的教學訓練體系,除了第一課堂教學主體外,還必須有豐富、活潑的第二課堂活動。圖書館、資料室、博物館、實地考察、網絡都可以作為教學、學習的一部分,是課堂教與學的一個重要補充與輔助。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把課程教學同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拓寬教育渠道。例如,可以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或者結合重大節日舉辦形式多樣的美術活動,充分發揮美術類社團的作用,為具有美術特長和興趣的學生提供適合自己的活動舞臺,促進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更緊密的聯系。另外,還可以利用專題講座、網絡、報刊、櫥窗、展板等宣傳陣地,強化教育、交流成果、推薦典型、彰顯藝術價值,吸引大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6]。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通過親自參與和切身體驗,獲得美的體驗、接受美的熏陶、傳播美的信息、領略美的真諦,從而使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藝術修養,形成內在的人文素質。 

3.教學方法多樣化 

教師對教材主要知識點的講授、教師個人科研成果與學生分享、提出一些尚未解決的知識疑問與學生共同探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課件、專題片、影片片段、多媒體光碟)、實物展示、課前教師提問、課后學生發問、課程中間隨時互動、走出課堂參觀博物館與畫廊、結合教師對各地博物館及文化遺址考察的圖片與個人感受講授知識。另外,還可根據課堂教學或實地考察布置一些和課程進度相關的小選題供學生課下查閱文獻資料、準備教案,課堂上安排少量時間讓學生登臺試講,進行師生角色互換,讓學生真正成為認知的主體,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等等。通過登臺講述,可以增進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通過互動,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知識的交流,教師也可從中發掘學生的潛能并得到不少的啟示。 

 

三、結 語 

 

綜上所述,高校通識美術欣賞課程的設計應該以塑造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為宗旨進行探索,更加注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個性發展,幫助學生提高欣賞水平、拓展藝術思維、挖掘藝術潛能,并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教學體制、適應教育規律、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還要加強與課程相關的通識教材建設、多媒體課件等相關配套材料的配置,真正構建起適應通識教育體系的美術欣賞課程。 

 

參考文獻: 

[1]甘陽.大學通識教育的兩個中心環節[j].讀書,2006,(4):3-12. 

[2]徐冬青. 關于大學推進通識教育的思考[j].復旦教育論壇,2007,(5):44-48. 

[3]劉永濤.創建學習型社會與公共藝術教育成人教育[j]. 2006,(5): 

76-77. 

[4]李硯祖.素質教育與藝術教育[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13-15. 

篇10

太原師范學院系國家教育部批準,以本科師范教育和碩士研究生教育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師范院校。

學校位于山西省會太原,學院占地面積1233695平方米,(其中舊校區361252平方米,新校區占地面積872443平方米)。學校擁有先進的語音室、電教室、計算機室、實驗室和先進的教學儀器設備,紙質藏書125萬余冊,電子圖書6057GB。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教師821人,其中正高級92人,副高級317人,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歷的有524人。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普通本專科在校生17951人,專業門類齊全:設有文、史、哲、法、理、工、管、教育門類54個師范和非師范本科專業和專業方向,6個研究生專業,涵蓋了基礎教育的所有課程。

太原師范學院熱忱歡迎廣大莘莘學子來這里深造成才!

音樂系

1、音樂學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一定的音樂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本知識,具備一定的音樂實踐技能和教學能力,能在中、小學校特別是基層、中等師范學校、幼兒師范學校和藝術館(所)從事教學研究工作,也能在群眾和文化團體從事管理和宣傳方面工作的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民族音樂學概論、中國傳統音樂理論、世界民族民間音樂、中國古代音樂史、中國近現代音樂史、西方音樂史、音樂美學、藝術概論、田野采風技能、音樂學論文寫作、視唱練耳、基礎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音樂基礎、配器法、歌曲寫作與改編、鋼琴或其他樂器演奏、山西民歌。

2、音樂表演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音樂學科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能在各級各類學校、教學研究機構和文藝團體從事教學、科研和演出工作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聲樂演唱、鍵盤演奏、民族樂器演奏、管弦樂器演奏、合唱與指揮、鋼琴即興伴奏、基訓與身韻、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基礎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音樂基礎、配器法、歌曲寫作與改編、中國音樂史與名作欣賞、西方音樂史與名作欣賞、中國民族音樂、外國民族音樂、山西民歌賞析、藝術概論、朗誦與正音、意大利語音拼讀。

3、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音樂學科理論、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以及電子、電子計算機音樂理論、實踐和創作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可在藝術傳媒、新聞媒體、影視制作等企事業單位從事藝術創作工作,也可在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音樂教學和教學研究等工作。

主要課程:作曲與電腦音樂制作、視唱練耳、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配器、合唱與指揮、鋼琴或其他樂器演奏、山西民歌、中國音樂史與名作欣賞、西方音樂史與名作欣賞、中國民族音樂、外國民族音樂、音樂美學基礎、藝術概論、音樂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

美術系

美術系設有美術學、繪畫、動畫三個本科專業,自1986年美術系籌建、招生,至今已培養二十余屆畢業生。2011年,獲山西省重點扶持學科。2013年,獲山西省的省級特色專業。

美術系教學設施完善,擁有良好的教學條件,建有多媒體教室、機房、工作室、圖書資料室及美術展廳。美術系現有教職工3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博士1人,碩士14人。學生報考研究生的升學率已達到近20%。

1、美術學專業(本科、師范)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構成、裝飾畫、藝術概論、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美術鑒賞與批評、美學、設計與制作、文化藝術名著導讀、多媒體教學設計與制作、中國畫、油畫、雕塑、攝影、陶藝、水彩畫、水粉畫、多媒體藝術、大學語文、大學英語、教育學、心理學、中小學美術教學論等。

2、動畫專業(本科、非師范)

主要課程:素描、色彩、設計基礎、人體速寫、動畫基礎、動畫概論、人物造型、視聽語言、動作設計、攝影基礎、Photoshop、Flash制作、劇作、Maya、表演、動畫前期、動畫后期、動畫創作、大學語文、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等。

3、繪畫專業(本科、非師范)

本專業有油畫、中國畫、版畫三個專業方向,主要課程:素描、色彩、藝術概論、美學、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油畫材料與技法、油畫創作、中國畫基礎、山水畫技法解析、山水畫創作、工筆人物畫技法、工筆人物畫創作、版畫技法、版畫創作、PS基礎、大學語文、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等。

設計系

設計系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富有經驗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人員2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博士1人,碩士21人;學科帶頭人1人,學術骨干2人。全日制在校生七百余人。開設有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四個本科專業。新建成設計系教學大樓近六千平方米,配備有圖書資料室、計算機實驗室、專業實驗室及獨立專業教室等。

1、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平面構成、立體構成、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工藝美術史、設計學概論、插圖藝術、桌面出版與印刷、界面視覺設計、VI設計、書籍整體設計、數字動畫設計、交互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數字媒體概論等。

2、環境設計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立體構成、空間構成、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工藝美術史、設計人體工程學、效果圖表現技法、建筑與室內設計制圖、中外建筑史、模型制作、建筑設計、室內設計(陳設藝術)、室內設計(商業空間)、景觀設計(住宅小區)、景觀設計(公園街道)、景觀施工設計、展示設計、效果圖表現技法、裝飾構造材料與施工、計算機輔助設計等。

3、產品設計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工藝美術史、人機工程學、產品設計效果圖技法、模型制作工藝、材料與加工工藝、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用戶研究與市場分析、計算機輔助設計、制圖、現代家具設計、傳統家具創新設計、燈具設計、包裝設計、設計心理學等。

4、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工藝美術史、服裝設計基礎、服裝手繪效果圖、服裝工藝基礎、服裝設計元素整合、立體裁剪、中國服裝史、西洋服裝史、時尚網站設計、女裝結構與紙樣、服裝材料學、服裝設計與櫥窗展示、服裝商品企劃等。

舞蹈系

1、舞蹈編導專業(本科、非師范類)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中國舞、現代舞、芭蕾舞等舞蹈編導以及教學與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舞蹈編導、舞蹈基本功訓練、現代舞專業基礎課程、舞蹈素材組合訓練、舞蹈劇目分析、舞蹈創作實習、中外舞蹈史、藝術概論等。

2、舞蹈編導(舞蹈教育方向)(本科、師范類)

培養目標:具備能從事中外舞蹈史、舞蹈理論的研究、舞蹈教學以及編輯等工作的高等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舞蹈解剖學、 舞蹈心理學、中外舞蹈史論、中外美學史中外文學、芭蕾舞基礎訓練 、舞蹈編導基礎、中國民族民間舞訓練、舞蹈教育學、中國古典舞訓練、現代舞基礎訓練、舞蹈劇目。

3、舞蹈表演(本科、非師范類)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舞蹈表演方面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舞蹈表演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具有舞蹈表演及評論的基本能力。

主要課程:舞蹈、戲劇、影視表演原理與技能技巧 舞蹈基礎訓練。

書法系

太原師范學院書法專業,成立于1995年,在山西省內屬首家,在全國也比較早。專業教師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7名,中國書法家協會專業委員會委員2名,省書協副主席3名,省書協專業委員會委員5名。

1、美術學(書法方向)專業(本科、非師范)

主要課程:書法(真、草、隸、篆、行)、篆刻、書法史、古代書論、文字學、古典詩詞、古代漢語、美學、中國畫等。

影視藝術系

1、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戲劇影視文學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通過四年的本科專業教育,使學生熟知并掌握戲劇、廣播、電影、電視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以及劇本創作、影視評論、攝影攝像、影視前后期制作等基本應用能力,能夠勝任廣播電臺、電視臺、影視公司、戲劇院團等制作機構的生產實踐需要,同時能夠從事大眾傳媒、教學科研、文化藝術管理機構、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策劃、宣傳、教學等綜合性的工作需求。

主要課程:中國電影史、世界電影史、視聽語言、電影美學、中國電視史、影視批評、電影作品讀解、影視劇本創作、影視攝影與攝像、電視節目策劃、影視批評寫作、電視編輯、傳播學等。

太原師范學院2015年藝術類各專業招生計劃表

(具體分省計劃以各省招辦公布計劃為準)

科類

專業名稱

層次

學制

學費

(元/年)

計劃數(人)

招生范圍

測試科目

備注

藝術類(文理兼招)

美術學

本科

四年

7800

700

河北、江西、江蘇、河南、甘肅、黑龍江

(山西使用省統考成績)

素描、色彩

除山西以外使用省統考成績的省份以當地招辦公布的計劃為準

視覺傳達設計

本科

四年

7800

產品設計

本科

四年

7800

服裝與服飾設計

本科

四年

7800

環境設計

本科

四年

7800

繪畫

本科

四年

7800

動畫

本科

四年

7800

音樂學

本科

五年

7800

230

山東、河北、河南、甘肅、湖南

(山西使用省統考成績)

歌曲或樂曲一首

音樂表演

本科

四年

7800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本科

四年

7800

舞蹈編導

本科

四年

7800

200

山東、河北、湖南、河南、甘肅

(山西使用統考成績)

舞蹈基本功(40%)、舞蹈片段(30%)、音樂即興(30%)

舞蹈編導(舞蹈教育方向)

本科

四年

7800

舞蹈表演

本科

四年

7800

戲劇影視文學

本科

四年

7800

100

山東、河南、湖南(山西使用統考成績)

筆試80%、面試(即興評述)20%

美術學(書法方向)

本科

四年

7800

200

山東、湖南、河南、甘肅、江蘇

(山西使用省統考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