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發展的內容范文

時間:2024-01-24 17:48: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協調發展的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協調發展的內容

篇1

人類社會與環境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要占據一定的空間,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另一方面,人類的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的產物排放到環境中去。人類社會與環境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類社會影響環境,環境也反作用于人類社會。從環境問題產生的機理來看,其原因有兩方面:一是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此時環境對人類社會產生了不利影響,即環境問題。它將直接影響人類的生產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類生存,主要表現為資源短缺、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等種種狀況,如關系圖1所示。

二、環境問題的實質和危害

環境問題是伴隨著人口、資源和發展問題而出現的,從本質上講,環境問題就是資源問題、發展問題。其危害主要有:①威脅生態平衡。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使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失調、生態失衡,致使環境下降,甚至造成生態危機,直接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展。②危害人類健康。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致使人們呼吸被污染的空氣,飲用被污染的水,吃被污染的魚、肉、果、菜,遭受噪聲的折磨,這些都危害人類的健康。③直接制約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會阻礙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聯系與區別

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雖屬不同形式的環境問題,但二者之間密切相關。其聯系表現在:①這兩種環境問題都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影響。②環境污染問題會衍生出許多生態問題,如二氧化硫大量排放會導致大氣污染,進而導致森林生態系統的破壞、魚類等生物資源的破壞等;反過來,生態破壞也會影響環境污染的發生及其后果。③發展中國家面臨的主要是生態破壞問題,而發達國家面臨的主要是環境污染問題。二者的區別主要表現為形成過程的差別。環境污染主要指人類向環境中排放大量廢棄物,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導致環境質量下降。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產生直接的影響。而生態破壞則主要是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導致環境的破壞,使環境退化,從而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四、人地關系思想的歷史演變

對于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應抓住一條時間線索,理清各時間段人類的活動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在采獵文明時期,人類崇拜自然,對環境更多的是恐懼和依賴,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微弱,環境對人類制約作用較強,環境問題并不嚴重。農業文明時期,人類利用簡單工具開始大規模地改造自然(如開發土地、水、氣候資源等),人類對自然的依賴性減弱,對抗性增強,環境逐漸趨于惡化,雖不能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但人們對人地關系的認識已經有了科學的萌芽。到工業文明時期,人類利用大機器改造自然能力增強,工業化道路使人類試圖成為自然的主宰,妄想征服自然,使人地關系全面不協調,矛盾迅速激化,出現了嚴重的環境問題。20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被迫重新審視自己的經濟行為,環境和發展問題得到普遍關注,迫使人類不得不尋求一條人地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由此可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球,與此同時,人類為解決各種環境問題的人地關系思想,也在不斷進步與深化,其發展過程如圖2所示。

五、解答有關環境問題的基本思路

環境問題經常與區域圖、自然地理要素圖(地形、氣候、河湖等)、人文地理要素圖(人口、城市、工業區布局、交通等)疊加,綜合考察學生從題目中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闡述環境問題的能力。涉及有關環境問題考題時可從以下幾方面突破。

環境問題的類型、表現與分布。首先從題目所給圖、表、文字等資料中判斷出環境問題是什么,屬哪種類型,其表現特征和分布如何等。每類環境問題都有不同的表現、分布等特征。弄清類型,便容易與自己已有的有關環境問題的知識結構進行聯系。

成因分析。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一般來講著重分析人為原因,多數是因為不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確成因,有助于環境問題的解決。

后果與危害。環境問題帶來的后果是什么,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帶來哪些影響,要能準確全面地進行分析,如溫室效應的加強對地理環境以及人類生產與生活產生的重大影響等。

解決措施和建議。針對環境問題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這是理論聯系實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六、可持續發展基本內涵的理解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永續、長久的發展方式,它不僅能促進當代社會的進步,也對后代人的進一步發展留有空間,提供相應的條件,其主要觀念有:發展、公平、環境、權利等。但可持續發展絕不等同于社會經濟發展,其內涵包括社會、經濟、生態的持續發展,其中生態持續發展是基礎,經濟發展是條件,社會持續發展是目的。可持續發展的四種觀念各有側重點。發展的觀念強調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權,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公平的觀念強調人與人的平等權,這種人與人的關系既體現在同代人之間,又體現在代際之間;環境的觀念強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統一性;權利的觀念強調人們享受的權利,既包括物質生活享受,又包括環境享受。

篇2

[關鍵詞] 城市群 都市經濟圈 協調發展法

一、長三角城市群協調發展機制的現狀及問題

城市群是在具有發達的交通條件的特定區域內,由一個或幾個大型或特大型中心城市率領的若干個不同等級、不同規模的城市構成的城市群體。長江三角洲地區(以下簡稱長三角)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早在1976年法國學者戈特曼的《世界上的城市群體系》一文中就將其列為世界六大城市群(紐約、北美五大湖、東京、巴黎、倫敦、長三角)之一。但這只是從地理、人口等方面的評價,事實上長三角城市群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仍遠落后于其他五大城市群。近年來我國逐漸認識到城市群建設的重要性,黨的“十七大”報告及“十一五”規劃綱要均明確指出:要以特大城市為依托,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2008年,國務院更是專門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把長江三角洲地區建設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國家政策層面已明確長三角城市群的建設發展規劃,但城市群的建設涉及到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必然需要國家、城市群、城市、產業等多層面的協調與合作,因此協調機制的建立是城市群建設發展的一個首要問題。目前我國尚未出臺具體的長三角城市群協調發展制度,僅在政策性文件中提及原則性的指導意見。實踐中,長三角城市群雖已形成一套多元化的協調機制,即副省(市)長級別、城市市長級別和各城市政府部門級別的多種協調會。但這種自發“倡導”或稱“聯誼”的磋商模式缺乏效率,無法達到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要求。

城市群的建設發展是一個長期復雜過程,需要協調多方利益關系。我國現今的行政區劃模式,城市首先是省(直轄市)的組成單位,然后才是城市群中的成員,一種是上下級的行政隸屬關系,一種是平等的合作關系,兩種身份利益產生沖突的情況下必然優先滿足前者。這就導致城市群內部各城市之間出現一堵看不見的墻,阻礙經濟自由交流。因此要實現各方利益的均衡發展,必須建立相對穩定和強有力的協調制度,只有法律的穩定性和強制性才能滿足這一要求,因此須盡快將長三角城市群協調發展政策通過立法上升為國家意志并強制執行。

二、國外城市群協調發展法制的經驗借鑒

綜觀世界各大城市群發展的經驗,城市群的協調發展離不開法律的建設和支持。各國城市群協調發展法制在立法結構上主要由縱向調控法律制度、橫向合作法律制度和特別區域促進法律制度三部分構成;立法內容上主要包括城市群開發建設、協調機構、產業政策、公共服務制度等方面。具體而言,以下幾個方面可供我國借鑒。

第一,世界級城市群所在國家大都制定了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基本法。這種基本法又分為兩種立法模式。其一為制定綜合的國土開發法,在其中規定城市群協調發展的一些基本原則和制度。如日本的《國土綜合開發法》、法國的《領土整治與開發指導法》、英國的《城鄉規劃法》等。其二為制定專門的區域協調發展法,如美國的《示范城市和大都市發展法》、德國的《改善區域經濟結構(共同任務)法》等。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國土綜合開發法》的基礎上,2003年又實施了一部《構造改革特別區域法》,也是專門的區域協調發展法,可見兩種立法模式在日本并存。在這些基本法中一般均對城市群協調發展的基本任務、組織、管理進行界定,作為編制城市群建設和發展規劃的依據,并在實施中制定相關的具體法律制度作為保障。

第二,一些世界級城市群所在的國家或地區還制定了某個特定區域協調發展的專門法律。這些特定區域有些是經濟發達的城市群,有些是經濟欠發達的貧困地區。如日本的《首都圈整治法》、英國的《新城法》、《內城法》、法國的《巴黎大區總體規劃》(議會通過的法律文件)等。這類法律往往是城市群協調發展最重要的制度保障,規定了城市群協調發展的各項制度,內容廣泛而具體,是城市群協調發展最直接的法律依據。

第三,很多國家都建立了專門的城市群協調管理機構。如法國的巴黎城市群建立了“地區整頓委員會”,英國的倫敦城市群則創建了“大倫敦管理局”,北美五大湖區城市群也成立了“五湖聯盟”等。這些機構都是依法設立的專門性獨立機構,就城市群內部的開發建設、產業競爭、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等重大問題協調各方利益,確保各方實現共贏,促進城市群整體經濟的發展。

三、長三角城市群協調發展法制的構建

長三角城市群的協調發展機制亟待法制化,可借鑒國外立法經驗構建長三角城市群乃至整個中國城市群協調發展普適性的法制體系。

首先,完善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法律,雖然我國已制定《國土管理法》和《城鄉規劃法》等國土開發建設方面的基本法,但在這些法律中沒有體現區域(城市群)協調發展的任務、組織、管理等基本制度,應盡快修改補充。在條件成熟時,制定專門的“區域(或城市群)協調發展法”,將更加有利于城市群的發展。

其次,盡快出臺《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綱要》,并在此基礎上由國務院制定“長三角城市群協調發展條例”,將長三角城市群協調發展的各方面具體制度通過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其中應當包含協調機構、議事規程、權利義務、成果分享、責任承擔等核心制度。

最后,依法成立“長三角城市群管理委員會”。該組織應屬獨立的專門性政府機構,而不能下掛于國家某個部委。我國早已有類似區域協調機構,如“西部辦”、“中部辦”等,但均屬國家發改委的內設機構,導致有名無實,效果不明顯。該機構應由一名國務委員(以上)負責,各部委、城市群內各省市主要負責人兼任成員,下設專門機構,有獨立的工作人員和經費來源,對長三角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項具體事務進行協調管理。

篇3

關鍵詞:城市群;協調發展;指標體系;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F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848-2007(06)-0110-06

一、引 言

篇4

關鍵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理論

區域經濟是指一定區域范圍內的經濟活動。統籌區域經濟,促進地區協調發展,縮小區域間的發展差距,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則。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區都有很大發展,但地區發展的差距也在不斷擴大。統籌區域發展,縮小區域間的發展差距,不但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不僅關系現在化建設的全局,也關系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此外,協調發展理論經歷了新古典經濟學的區域均衡增長理論、區域非均衡增長理論兩個階段,我國的區域經濟理論也經歷了均衡發展、不均衡發展到協調發展的演變歷程。據此,研究從理論基礎、內涵、測度對國內外相關的區域協調發展理論進行簡單梳理。

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內涵

學者從不同研究內容和視角,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理解各有側重。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一是發展過程論。張敦富、覃成林(2001)認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指區域之間在經濟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賴日益加深、發展上關聯互動的過程。張可云(2007)認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在區域經濟發展非均衡過程中不斷追求區域間的相對平衡和動態協調的過程。二是過程狀態論。蔣清海(1995)認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指在各區域對內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各區域間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適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狀態和過程,形成決定這種狀態和過程的內在穩定的運行機制。三是發展模式論。高志剛((2002)認為,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指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主要是從效率與均衡的角度考慮的,既不同于均衡發展,也不同于非均衡發展的一種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它具有四個鮮明的特點:首先強調效率與公平兼顧,其次強調適度傾斜和重點發展,第三強調優勢互補,第四強調共同發展。

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理論基礎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一個歷史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協調發展理論經歷了新古典經濟學的區域均衡增長理論、區域非均衡增長理論,包括增長極理論,不平衡增長理論、中心理論、倒U型假說、區域經濟發展梯度轉移理論等。

1.區域經濟均衡增長理論

新古典經濟學的區域均衡增長理論基于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邊際報酬遞減的假定,認為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會驅動要素合理流轉和配置,實現區域間要素價格的趨同,達到區域平衡發展,區際非均衡狀態的發生只會是暫時的,如果長期存在,一定是完全競爭的條件未得到充分滿足,從而妨礙了要素的跨區域流動。

2.區域經濟非均衡增長理論

佩魯(1950)提出了“增長極理論”,認為經濟增長通常是從一個或數個“增長中心”赫希曼(1958)提出“核心―邊緣理論”和“聯系效應理論”,認為增長在區際間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地區和邊緣地區的聯系既有有利的“涓滴效應”,美國經濟學家弗農(1966)提出“工業生產生命周期理論”,并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區域經濟梯度推移論”。

3.區域經濟階段發展理論

美國經濟學家胡佛和費雪(1949)認為區域經濟增長都存在著“標準階段次序”,即自給自足、鄉村工業崛起、農業結構轉換、工業化、服務業輸出五個階段。美國經濟學家羅斯托的“地區發展階段理論”指出所有國家從不發達到發達都要經歷傳統社會、為起飛準備條件、起飛、趨于成熟、大規模消費、追求生活質量等階段,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地區應該選擇不同的主導產業。

三、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研究演變

改革開放前,傳統生產力布局理論以及經典作家關于平衡發展的思想支配著我國區域經濟理論,因此,使我國區域經濟理論主要是區域均衡發展理論。到了20世紀80年代,從提高效率的角度出發,理論上形成了區域重點發展論。這一時期,影響最大的是夏禹龍、馮之浚提出的梯度理論。后來,由于區域差距的不斷擴大,為緩解東西差距,學者們又陸續提出T字型發展理論、二型布局理論等所謂的“區域發展中性論”。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理論界對區域發展問題的研究又進入了區域協調發展的新階段。魏后凱(1995)提出了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指出區域經濟的非均衡發展是欠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必經階段,但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各地區、各產業的發展需要保持協調;曾坤生(2000)的區域經濟動態協調發展觀也體現了在發展中求協調,注意適時、適地、適度支持某些地區和產業優先發展,以達到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的思想。顏鵬飛、闕偉成(2004)立足增長極理論,論述了區域協調型增長極對于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意義。蘭肇華(2005)認為產業集群理論應該是指導我國區域非均衡協調發展的理論選擇。

參考文獻:

[1]劉楷.中國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及變動效益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1998

[2]張其仔,郭朝先,白玫.協調保增長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關系的產業政策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9

[3]Millan JA,Aldaz N.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Intertemporal Intersectoral DEA [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2004

篇5

【關鍵詞】PREDST;綜合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PREDST協調發展評價系統是包含人口(Population)、資源(Resource)、環境(Environment)、發展(Development)、社會(Society)與科技(Technology)的六系統的衡量社會發展綜合協調度的評價指標體系,科學、全面地涵蓋了經濟社會運行的方方面面,是一種更有說服力、更具創新意義的衡量社會發展綜合協調度的評價體系。研究PREDST綜合協調發展的問題,有助于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國家綜合協調發展的趨勢。因此,本文欲構建一套全面、有效、動態的國家PREDST綜合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這將對準確測度我國PREDST綜合協調發展狀況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PREDST協調發展的研究現狀

70年代初,國際社會以協調人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優化生存環境為目標,提出了區域人口(Population)、資源(Resource)、環境(Environment)與發展(Development)即PRED問題的研究。對PRED系統的研究,前期階段大多是經驗總結和理論探討。國內最早是毛漢英在1991年首次探討了縣域PRED系統協調發展的目標及研究的指導思想;申玉銘等(1996)分析了PRED系統協調發展的機制、模式及演替規律。伴隨著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區域PRED系統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也引起了眾學者的注意。如劉同德等(2009)探討了由傳統的PRED系統到SRED系統的模型修正,提出青藏高原可持續發展的若干原則;張淑源(2012)以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系統耦合理論為指導,運用PRED系統分析了西北黃土臺塬區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協調度。

區域PRED系統綜合評價問題的研究不論是在理論方面還是量化方面都已取得了長足發展,但關于PRED系統與社會(S)、科技(T)的協調發展的研究在國內目前還是空白。而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如: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產業結構不合理,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等。對此,我們的發展思路是堅持把科技進步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這就要求我們對區域內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科技幾大系統的發展趨勢和相關程度進行評價。鑒于此,本文在建立中國綜合協調發展指標體系時,在原有的PRED系統基礎上細化了指標,并向其中加入了社會(Society)與科技(Technology)兩個子系統,形成新的國家PREDST綜合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該評價體系是目前區域綜合協調發展研究中最為全面的研究體系。

二、區域PREDST綜合協調發展評價系統特征

PREDST系統是指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社會和科技六個子系統之間通過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等關系構成的復雜開放巨系統,具有整體性、開放性、層次性、動態性和可控性的特點。

1.整體性。區域PREDST系統的綜合協調發展是系統內部的各個子系統之間或子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一種相互協調、相互適應、相互配合的狀態。系統中任何一個子系統的不協調必將限制和約束到其它子系統的發展狀態和目標的實現。因此,各要素之間、各子系統之間的關系必須與總體系統的目標一致,共同實現系統的協調發展。

2.開放性。區域PREDST系統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社會和科技各子系統同外部環境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強烈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它能夠不斷地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

3.層次性。層次性是指PREDST系統擁有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層次性。時間上,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PREDST系統有其自身的階段特點,故我們所執行的發展戰略也應有所區別。空間上,PREDST綜合評價系統存在一定的等級體系,高層次與底層次彼此影響,相互協調,正是層次性的特點決定了區域PREDST系統的復雜性。

4.動態性。由于區域PREDST系統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受外部環境或內部各子系統及其要素的經常性變化,子系統各自的發展及其相互協調發展都是相對的、暫時的,總是處在動態變化之中的。這種動態性使得研究不同區域一段時間內的PREDST綜合協調發展狀況成為可能,進而可通過預測,分析其發展趨勢、規律,達到有效推動整體系統協調發展的目的。

5.可控性。PREDST系統內各子系統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使得系統的可控成為可能。即控制子系統內的某一變量,進而通過一種反饋途徑對系統內的其它過程或是其它子系統的過程產生一定影響,最終達到控制其他過程或者其它子系統的目的。可控性使得系統更具操作性,通過研究區域PREDST綜合協調發展系統,找出其動態運動中的不協調因素,予以糾正,達到系統的協調運行。

三、中國PREDST綜合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一)中國PREDST綜合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1.科學性原則。構建中國PREDST綜合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時必須依據科學的理論、方法選擇指標,每一個指標都應具有確定的、科學的內涵,以準確反映區域PREDST協調發展的本質和規律。在構建方法上,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合理安排指標體系的層次結構,最終達到科學、客觀、真實地度量和反映區域PREDST系統的結構現狀、發展趨勢、發展潛力的目的。

2.全面性和系統性相結合原則。全面性要求指標體系應盡可能從不同側面反映PREDST系統的全貌,全方位、多角度地描述我國綜合協調發展的客觀實際。系統性則要求指標體系各子系統之間及各子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應具有內在的邏輯關系,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評價指標體系能夠科學、系統地反映我國綜合協調發展的全貌。

3.動態性與穩定性相結合原則。區域PREDST評價系統是一個動態的演化過程,因此,反映這一進程的指標也應既要有反映目前狀況的靜態指標,也要有反映變化的動態指標。當國家處于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時,其政策、技術、環境、經濟等也會出現變化,此時評價體系也應能夠作相應的調整。同時,為達到對比分析區域PREDST綜合協調發展變動狀況的目的,指標體系又應該在一定的時間內保持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

4.可比性原則。PREDST評價指標體系應具有可比性,即所構建的指標體系應具有橫向及縱向的可比性。如不同區域之間的比較,同一個區域不同年份的比較等等。

5.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則。選取指標時要選擇含義準確、便于理解和分析的指標,篩選并刪除不必要的指標,力求精簡。同時,考慮到資料來源和數據的限制,指標的選取應兼顧全面性和數據的易得性兩方面因素,盡可能利用現存的各種統計數據。

(二)中國PREDST綜合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具體內容

根據PREDST綜合協調發展指標體系的特征和構建原則,本文將該指標體系定為6個一級指標,25個二級指標和93個三級指標的三層次的中國PREDST綜合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具體指標體系內容如下:

1.人口系統

(1)人口狀態指標:總人口、人口密度、性別比例、人口老化指數;(2)人口增長能力指標:結婚率、自然增長率;(3)人口結構指標:社會負擔系數、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城鄉人口比;(4)人口素質指標:成人識字率、每萬人擁有大專及以上文化人數。

2.環境系統

(1)大氣環境指標: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工業二氧化硫去除率、工業煙塵排放量、工業煙塵去除率、工業粉塵排放量、工業粉塵去除率;(2)水環境指標:工業廢水排放總量、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3)固體廢物指標: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工業固體廢物貯存量、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4)噪聲指標:交通噪聲污染噪聲等效聲級全國平均水平dB(A)、區域環境噪聲污染等效聲級全國平均水平dB(A);(5)環境治理指標:三廢綜合利用產值、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3.資源系統

(1)土地資源指標:耕地面積、人均耕地面積;(2)森林資源指標:森林面積、人均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森林儲蓄量;(3)水資源指標:水資源總量、人均水資源量;(4)資源利用水平指標:萬元GDP電耗、能源加工轉換總效率。

4.經濟系統

(1)經濟規模指標:GDP總量、財政收入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額、出口總額、外商直接投資額;(2)經濟結構指標: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工業化程度系數、外貿依存度;(3)經濟效益指標:總資產貢獻率、全員勞動生產率、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人均純收入;(4)經濟增長速度指標:GDP增長率、財政收入增長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5.社會系統

(1)基礎設施建設指標: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人均擁有道路面積、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萬人擁有公共廁所、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2)生活質量指標: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積、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城鎮便民利民服務網點、城市燃氣普及率;(3)社會保障指標:社會保障與就業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城鎮居民家庭養老金或離退休金人均收入;(4)社會穩定指標:城鎮登記的失業率。

6.科技系統

(1)科技投入指標:R&D經費內部支出、R&D折合全時人員、大中型企業有R&D活動的企業數、普通高等院校數;(2)科技產出指標:國內外三種專利申請授權量、發表科技論文總數、技術市場成交額、高技術產業總產值;(3)科技轉化指標:科研機構R&D人員平均專利授權量、科研機構R&D人員平均科技論文數、R&D人員平均技術市場成交額、萬元投入專利授權量、萬元投入科技論文總數、萬元投入技術市場成交額、高技術企業工業利潤總額;(4)科技與社會協調發展指標:R&D經費占GDP的比例、科技財政支出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例、大中型企業有R&D活動的企業占全部企業的比例、大中型企業R&D經費內部支出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人均郵電業務量。

(三)利用PREDST系統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價的方法

指標體系既可用于綜合評價某一國的綜合協調發展的情況,也可用來比較不同省域的綜合協調發展水平差異;在使用指標體系時,可將其視為一個整體使用,也可根據研究目的從中抽取單一子系統內的指標就某一系統發展狀況進行分析。

進行實證分析時,利用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數值與按一定規則確定好的權數,進行加權計算,得到綜合指標得分,進而利用得分的高低判斷區域綜合協調發展水平的相對高低,或根據得分的高低對各地區的綜合協調發展度進行排名。

四、結束語

本文從系統分析的角度出發,對區域PREDST綜合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進行了初步探索,并建立了一個系統框架。為決策者和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國家綜合協調發展水平提供了一個參考。但區域PREDST各個評價指標的具體篩選和量化、指標的權重確定、評價方法的選擇等許多問題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張彩霞,梁婉君.區域PRED綜合協調度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經濟經緯,2007(3).

[2]Bao Shuming.Applying GIS and Spatial Statistics to Regional Studies[N].sbao@umich.edu,1998,9,http://umihc.edu-iinet/chinadata/.

[3]毛漢英.縣域經濟和社會同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研究[J].地理學報,1991(4).

[4]申玉銘,方創琳.區域PRED協調發展的有關理論問題[J].1996(4).

[5]劉同德,趙黎明.青藏高原區域可持續發展PRED模型修正與發展原則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9(5).

[6]張淑源.西北黃土臺塬區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途徑[D].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基金項目:2011年度全國統計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1LY101)。

課題負責人:張彩霞。

課題組成員:張彩霞、商月平、梁婉君、劉寧婷、張曌囡。

篇6

[關鍵詞]協調發展 大學生 就業指導 模式初探

[中圖分類號]C9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09-0215-01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式下,世界各國之間的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為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提高我國綜合實力,使其能在國際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重視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只有充分發揮我國綜合人才的作用,才能從本質上提高我國的核心競爭力。現階段,在大學就業問題中還存在著不足之處,需要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重點關注。為提高我國大學生就業率,必須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創新大學生就業模式,以促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畢業之后的崗位工作,培養大學生的崗位競爭能力。

一、采用協調發展性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的重要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和社會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其是人才資源的利用問題。就目前而言,我國大學生就業率還有待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還可繼續加強。在大學校園中,教師最為注意的是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而忽視了其他年級學生的就業問題,而且教師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僅僅只是為學生講解如何找工作,卻沒有向學生說明在找到工作之后要如何做。從而導致許多大學生雖然找到了工作,但是卻無法堅持長期工作。除此之外,許多大學都將學生畢業之后的就業實習作為考核學生能力和學習成果的重要內容,但是其僅僅只重視最終的結果,而忽視了過程。綜上所述,當下在我國大學生就業指導中,還未形成系統化的模式,工作協調性有所欠缺。為改善這一狀況,則必須采用協調發展性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協調發展是我國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重要思想,其是針對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全新模式,有利于實現我國素質教育的目標,貫徹落實我國的人才培養科學戰略;有利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特色社會的建設,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二、協調發展性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的應用

在大學校園中,采用協調發展性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要求教師重視對各個年級段學生的就業指導,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意識,使學生協調學業和職業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制定科學的職業規劃,對未來的事業展開憧憬和希望。協調發展性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要求教師在學生學業的基礎上,以就業為指導方向,將職業作為承載體,視事業為目標,從而協調各方面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一)加強對學生學業的監督和管理

協調發展性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最重要的前提便是保障學生的學業,使學生充分掌握教師所傳授的內容,可靈活運用基礎知識。作為學生來說,學業仍然是其首要任務。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所學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還需要學習基本的文化知識,培養自身的人文素養。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只有扎實了學業,才能通往就業的大門,獲得學生心儀的職業。

(二)創新就業指導方法

在協調發展性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中,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讓學生了解整個就業市場的狀況,并且根據市場需求和個人意愿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在制定就業目標之后,則要朝著這一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另外,教師還應該教授學生一些職業禮儀,向學生講解基本的簡歷制作、面試禮儀和技巧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工作,科學地設計自己的職業。

(三)設定事業目標

教師可幫助學生制定自己的事業目標,以體現學生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在制定好事業目標之后,學生便要從各個方面來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堅持不懈的奮斗,以促進學生、校園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三、結束語

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采用協調發展性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是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改善當下大學生就業狀況的重要途徑,為大學生的就業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所謂協調發展性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是協調大學生學習方面和職業方面的專業內容,不僅要傳授基礎的學習知識給大學生,還要使其掌握一定的就業能力,將學業、就業和事業三者相結合,把就業作為指導方向,以保障學生的事業發展。采用協調發展性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對提升其職業道德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學校體育 社區體育 協調發展

學校體育在我國已有百年的發展歷史,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教育部門對學校體育的投入亦是逐漸增多,學校體育資源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迅速發展。而社區體育則是剛剛起步,還處于摸索階段。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是實現終身體育目標的兩種重要途徑。它們是大眾體育發展的基礎和重要載體,它們之間存在著有機的內在聯系,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使之協調發展,對大眾體育的發展和終身體育的實現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和良好的社會效益。因此,探討社區體育與學校體育協調發展是當前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

一、 學校體育與社區體育互動研究的意義

1.有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實現。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的良性互動發展可以切實而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構建比較完善和諧的全民健身體系,它們之間的良性互動是全面推進小康社會的重要載體和具體實現途徑,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2.可以有效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實施。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都是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體育是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基礎,是我國國民體質和健康整體水平提高的關鍵,社區體育是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的基本途徑。

3.是推動終身體育發展的必然要求。終身體育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體育發展的戰略目標,在貫徹終身體育思想方面,學校體育和社區體育之間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入門期和基礎階段,社區體育是終身體育的發展和延伸。

二、社區體育和學校體育的相互關系

1.概念的界定。學校體育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實踐,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興趣、習慣和能力為主要目標的一種有計劃、有組織的文化教育活動。

社區體育是指在街道辦事處的轄區內,以自然環境和體育設施為物質基礎,以全體社區成員為主要對象,為滿足社區成員的體育需求,增進社區成員的身心健康,就地就近開展的區域性群眾體育。

2.學校體育對社區體育的作用。(1)學校體育對社區體育的影響。社區體育是社會體育的組成部分,社區體育的主體是社區內所有成員,包括學校的大、中、小學生。因此,學校體育是我國社區體育的基礎。這種基礎作用,主要表現在:現代社會中,從事社區體育活動的主體都必須經歷學校體育的教育過程。(2)學校體育能為社區體育開展提供人才資源。當前社區體育缺少專門的體育人才,而學校里擁有大量的專職的體育教師,這些體育教師具有開展體育競賽、組織體育活動的豐富經驗和知識,能解決社區體育專門人才缺乏的問題。

3.社區體育對學校體育的作用。(1)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社區體育是學生體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和學校體育的補充。學生不但要參加校內的各種體育活動,而且要參加校外的體育活動,是社區成員之一。因此,社區體育是學生參加校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內容。(2)社區體育加強了學校與社會的聯系,有利于樹立教育社會一體化的觀念,有利于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的新格局;社區體育的開展有助于充分發揮學校人才、知識、信息的優勢,形成優勢互補的格局;學生個體最終要走出校園,成為社區的一分子,良好的社區體育活動對于保持和延伸學校體育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社區體育與學校體育協調發展存在的問題

1.社區體育功能的研究中,還停留在從體育本身中分析,而缺少從教育的角度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和探討,這是社區體育理論研究的缺陷。

2.在傳統的觀念中,研究社區體育與學校體育的相互作用時,缺少全局性和系統性的角度。

3.我國目前社區體育的發展狀況不容樂觀,教育化特征不明顯。社區體育總體發展水平不高,效能低下,與學校體育的發展需要不協調,導致社區體育對學校體育的作用沒有充分體現出來。

四、社區體育與學校體育協調發展的對策

1.加強社區體育與學校體育協調發展的理論研究。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來看,事物的發展需要理論的研究作強有力支撐。從社區體育和學校體育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不協調現象來看,理論研究未能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比較突出的。就目前而言,社區體育與學校體育協調發展理論研究比較滯后,特別是社區體育未能審時度勢地意識到自身體系在教育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區體育和學校體育功能的發揮以及目的的實現。

篇8

Abstract: The present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Jiangsu provi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關鍵詞:江蘇省;制造業;物流業;協調發展

Key words: Jiangsu province;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logistics industry;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2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5-0020-02

0引言

2009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96.65萬億元(增長7.4%),物流需求彈性系數(社會物流總額與GDP之比)為2.85,即1元GDP需要2.85元社會物流總額,反映出物流業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很密切。2009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中的工業品物流總額達87.41萬億元(增長9.4%),占社會物流總額的比重為90.4%,說明加工制造業與物流業關系更緊密。2009年江蘇省GDP為34061.2億元,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為6.4∶54.1∶39.5,其中服務業比全國同期低3.1%,社會物流總額93221.1億元,物流需求彈性系數為2.73。江蘇省是制造大省,2009年第二產業占GDP的比重達54.1%,如何穩定第二產業,加速發展第三產業,這是江蘇當前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戰略性問題。眾多理論與實踐工作者通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在制造業比較發達的地區,需要大力發展生產業,從而實現制造業與物流業的協調發展,本文就此進行一些探討。

1江蘇省制造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現狀

1.1 兩個行業發展水平的比較從整體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水平來看,作為制造業大省的江蘇省在制造業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2006-2008年,江蘇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分別為:10309.22、12926.87、14758.95億元,制造業貢獻率分別為:56.5%、57.9%、57.7%;2006年江蘇物流業實現增加值1361.20億元、2008年為1882億元、2009年為2224.4億元,物流業貢獻率相應為:6.3%、6.2%、6.5%。從物流業和制造業近幾年增加值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出,制造業的發展速度要遠遠大于物流業,其總體水平也遠遠大于物流業,物流業和制造業所占GDP的比重也表明制造業的規模水平要遠遠大于物流業。

1.2 兩個行業的協調程度韓曉麗等[1]在《制造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的計量分析》一文中,針對江蘇省制造業與物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利用灰色關聯模型,分析了1998年-2007年江蘇省制造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的情況,得出了江蘇省制造業與物流業的協調發展處在協調與不協調的臨界狀態。

趙曼[2]在碩士論文《江蘇省物流業與制造業協調發展研究》中,選取DEA分析的方法,從投入產出效率的角度對江蘇省1998一2008年物流業與制造業的協調狀況進行了評價,分析的結果表明兩者的發展還沒有達到一個協調的狀況,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現代物流業發展落后于現代制造業,制造業物流釋放不足導致供需不暢,以及對物流業投入方式的粗放性。

2江蘇省制造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的對策

2.1 把“兩業”聯動作為推進“兩業”產業升級的重點工程我國處在重化工時代的中期,制造業大力發展是必然的。如何使制造業得到持續發展,就存在一個產業升級問題。制造業產業升級不僅是制造業本身的事,其需要相關的產業,尤其是為其服務的產業(如物流業、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等)如何為其服務,從而起到支持、保障制造業升級的作用。現代物流業發展,重點是專業性的物流服務業發展,其主要業務模式是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發展規模與水平是衡量物流業現代化的標志。也就說,物流業也需要通過產業升級來提高服務內容與質量。而把“兩業”聯動作為推進“兩業”產業升級的重點工程來抓,可以起到一舉二得的作用,是一種很有益的探索。

把“兩業”聯動作為推進“兩業”產業升級的重點工程來抓,并且取得成功,必須選擇有代表性的制造業進行,待取得一定的經驗后再全面推廣。建議選擇的制造業應符合這二點:一是列入調整與振興規劃的制造業;二是物流量較大的制造業;如鋼鐵、汽車、造船、石化、有色金屬、裝備制造業等。

2.2 整合提升制造業集聚區物流功能現階段,江蘇制造業產業集聚的趨勢發展很快,由此帶來物流需求的大量集聚。按照專業化與協作化發展的基本原理,在制造業形成的集聚區中整合物流功能,形成物流功能集區是物流與制造業發展的必然,也是“兩業”聯動的重要課題。

為此,要加強制造業集聚區物流功能整合,提升服務能力,積極引導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出口加工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制造業集聚區釋放和集聚物流需求,統籌規劃制造業集聚區的物流服務體系,嚴格控制集聚區內制造企業自營物流用地,倡導集聚區內物流基礎設施、物流信息平臺共享共用,為制造業物流需求釋放提供良好的服務條件,也為“兩業”聯動奠定基礎。

2.3 支持物流企業增強一體化服務能力要鼓勵現有運輸、倉儲、貨代、聯運、快遞等單一功能的物流企業進行功能整合和業務延伸,加快向現代物流轉型;提倡條件成熟的制造企業內部物流機構,進行社會化重組改造,開展面向社會的物流服務;支持制造企業和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聯合、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重組,聯合組建第三方物流企業;鼓勵大型物流企業做強做大,中小物流企業做精做細,發展各類企業在專業化分工基礎上的聯合協作。要鼓勵物流企業深入了解制造企業物流和供應鏈運作模式,把物流服務“嵌入”供應鏈各個環節,努力實現“無縫對接”;在第三方物流發展基礎較好的地方,逐步培育第四方物流,不斷提升一體化服務能力,促進整個物流業的產業升級。

2.4 積極探索物流業和制造業協調模式江蘇省制造業的發展已進入到集群式發展階段,客觀要求物流業需要形成集群的服務方式來滿足需求,從而形成群群互動協調發展模式[3],如圖1所示。協調高級模式是制造業與物流業一體化群群模式,如圖2。即物流服務業集群為制造產業集群提業鏈上各個環節中的物流服務,從產業鏈的上游到下游企業,從生產經營中的采購到銷售、從研發到售后服務環節,將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物流服務形成一個整體,提供專業系統的一體化服務。

2.5 積極推行聯動發展的扶持政策作為制造企業非核心業務的物流業務外包給專業的物流企業,制造企業在實行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系列困難,如原物流人員的安置問題,原物流資產的增值與合理處置問題,土地的置換問題,服務質量與服務穩定性問題,從制造企業剝離物流資產而成立的公司還存在稅收增加問題,剝離出來的物流公司在其用電、用水、用氣等價格待遇問題等,這些問題解決得如何直接關系到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的發展,而解決這些問題還得靠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由于地方政府間的財力情況差異很大,這又為這些問題解決帶來難度。為此,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制訂出較具體的扶持政策,真正調動出企業的積極性。

3結論

制造業與物流業的協調發展已經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從江蘇省制造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關系薄弱方面入手,從多方面提出了促進制造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的對策。

參考文獻:

[1]韓曉麗,王利,佟芳庭,田能瑾.制造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的計量分析[J].價值工程,2009,(1):74-76.

篇9

關鍵詞:CBRs理論;縣市域邊界地區;協調;尖山南北湖地區

中圖分類號:C912 .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3)-10-32(6)

1 引言

伴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進程的深入,城市及區域之間日益呈現出網絡化的發展格局。但由于行政體制的分割,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制定與實施多被限制在本行政區范圍內,缺乏更高區域層面的整體審視,導致邊界地區產業雷同,基礎設施重復建設,盲目爭奪有限的空間和資源等矛盾突出,成為制約區域發展的“瓶頸”,區域協調發展問題逐漸成為學術界和決策層關注的重點[1~3]。

國外直接針對行政邊界地區的協調研究相對較少,僅在有關大都市治理、區域整合、區域合作的文獻中有所提及,涉及的理論包括全球化理論(Globalization Theory)、空間管治理論(Spatial Governance Theory)、地方治理理論(Local Governance Theory)和伙伴關系理論(Partnership Theory)[4~6]。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的區域協調發展問題逐漸成為中央政府和學術界關注的焦點之一,應用到的理論主要包括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理論、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巨型城市區域理論、梯度推移理論和增長極理論等[7~9]。總體而言,國內外有關邊界地區協調發展問題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宏觀或中觀的區域層面,大尺度跨區域政府的合作以及都市區內部跨地區協調的較多,針對微觀區域邊界地帶協調發展的研究仍是一個薄弱環節。微觀地理現象的構成狀況及其相互關系,是宏觀系統研究的重要基礎,是解決區域發展問題的重要切入點。從地理學研究的角度來說,縣市域屬于地理學科中典型的地理微觀區域,是區域劃分中的一個基本地域單元[10]。在目前的行政管轄制度下,縣市域是我國城鄉交錯最為明顯、直接的一種地域空間[11],作為不同行政單元的交錯地帶,縣市域邊界地區需要統籌的難點比較多,協調的難度亦比較大。本文以CBRs理論為指導,結合浙江省尖山—南北湖邊界地區規劃案例,試圖對縣市域邊界地帶協調發展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希望對現階段微觀地區的協調發展有所啟迪。

2 CBRs理論的相關研究

2.1 理論介紹

CBRs(cross-border regions)是指由幾個地方或者區域政府組成的疆界實體區域。歐洲理事會認為,各國的跨界地區要具有同質特征和功能的相互依存關系,否則很難實現跨境合作(CoE,1972:29,1995)[12,13]。第一個跨邊界區域是1958年建立的位于荷蘭和德國邊界的the EUREGIO Rhine-Waa[14]。從最早的荷盧比三國經濟聯盟到現在由27個國家組成的具有重要影響的世界組織,跨邊界區域的產生有力地推動了歐盟一體化進程,被認為是實現大歐洲區域一體化的初期發展模式[15]。

對跨邊界區域的研究最早源于歐洲聯盟(the European Union),研究重點主要是從空間管治、跨區域合作的角度分析如何實現跨邊界區域的協調發展[16]。建立跨邊界區域管治的挑戰在于,不同的國家政治、法律法規和區域文化可以共同發揮作用,沿著共同的軌道發展(Perkmann 1999;Scott 2000)[17,18]。Jochem等指出政府、部門、國家、地方之間跨政區邊界協調是西北歐成功的關鍵[19]。Houtum認為伴隨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邊界區域反而在增加,應該把跨邊界地區看作一個獨一無二的整體,以經濟地理學和區域地理學為基礎,從物質流動、跨邊界合作和人類的生產過程的視角構建邊界地區的研究框架[20]。作為區域發展的一種狀態,跨邊界區域主要是由跨區域合作(cross-border co-operation (CBC))推動形成的。根據歐盟的發展經驗,跨區域合作(CBC)分為兩種類型:微觀跨邊界地區合作(Micro-CBRs)和宏觀跨邊界地區合作(Macro-CBRs)。從地理范圍、合作程度、合作領域等維度對兩種跨邊界地區進行比較(如表1)。無論哪一種類型,跨邊界區域建立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邊界帶來的發展限制(restricted)、嚴格分割(rigid)以及地域排他性(exclusive),突出邊界地區多樣性(diversity)的特色,對外共同維護自身利益,對內形成發展的合力。不僅形成一體化的社會經濟網絡,更能促進當地居民日常的交流和聯系[21]。

2.2 理論應用

本文所討論的縣市域邊界地區隸屬于國家內部,與微觀跨區域邊界地區(Micro-CBRs)強調的國家之間的合作有所不同,面臨的問題卻有諸多類似。從縣市域發展的層面來講,協調的核心機制是功能互補和資源共享,通過產業的協調發展實現空間功能的合理布局。正如陸大道先生所述,協調發展的基礎是建立在發揮各自優勢和產業分工基礎上的互補與合作[22]。要真正突破區域發展不協調所導致的發展“瓶頸”,必須建立跨區域的協調機制。

2.2.1 構建跨政區的聯合協調機構

芒福德曾指出:“如果區域發展想做得更好,就必須設立有法定資格的、有規劃和投資權利的區域權威機構。”傳統區域規劃效果低下而難于對區域發展起到真正的調控與引導作用,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尚未找到其真正賴以調控區域發展的“權利砝碼”[23]。因此,需要成立跨政區的聯合協調機構,專門負責區域政策、區域規劃、區域管理等工作,解決區域協調中的重大問題。另外,市場的缺陷也需要政府的彌補,這也是建立區域協調機制的根本目的所在[24]。

2.2.2 加強區域的分工合作

通過優勢互補或優勢共享,把分散的生產要素有機地組織起來,能形成一種強大的合力。一方面,分工的前提要尊重地區發展的比較優勢,按照區域內不同地區自然、資源等生產要素組合的不同特點,促使地區能集中力量發展自己優勢產業,在此基礎上進行分工合作,形成協調合理的產業分工體系,同時,區域間要加強資源整合,加大地方政府間的交流與合作,以取得良好的專業分工協作效益,提高產業整體競爭力。

2.2.3 強化設施和環境的協調

設施協調是整合區域資源的重要保證。基礎設施一般包括交通運輸、能源、郵電通訊、城市設施、水利、環境與資源保護設施等。其中,道路交通是體現區域功能關聯最為直接的基礎設施類型,交通網絡的便捷性和通達性是地區間相互往來的基本要素。

環境協調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托。通過對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地區和交通通道地區的有效管治,合理配置區域戰略性空間資源,協調保護生態環境,防止生態環境惡化,提升生態環境品質。

2.2.4 建立有效的區域規劃

區域協調規劃的內容不應該是“放大范圍的”的城市總體規劃,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癥下藥”,針對區域協調中的重點問題,突出協調重點,立足空間領域,解決區域產業布局協調、交通及大型設施的布局協調、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等[25][26]。同時,要把握好規劃的度,應避免由于規劃內容過于宏觀而讓實施者無從下手,也應避免規劃過于具體而抑制了實施者的能動性[27]。第三,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要注重與地方政府間的信息交流和互動,鼓勵地方政府間自發的合作和交流,避免協調規劃流于形式,僅僅作為上級政府意志的反映。

3 尖山南北湖地區概況

3.1 區域背景

尖山和南北湖地處浙江省嘉興市,其中尖山位于嘉興市下轄的海寧市(縣級)東部,是一個經人工圍墾而成的工業新城。南北湖位于嘉興市海鹽縣西部,是浙江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浙江十大“最佳休閑度假勝地”之一,國家首批3A級旅游景區。

伴隨杭州灣城市群經濟的發展以及圍墾項目的推進,環杭州灣產業帶迅速崛起,外部交通條件進一步改善,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但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深入,尖山—南北湖地區在產業發展、交通銜接、設施共享、環境保護等方面互不協調的問題日益突出,已成為制約尖山和南北湖地區整體優勢發揮的“瓶頸”。

3.2 協調發展的現實意義

3.2.1 相鄰區域“捆綁”發展的需要

尖山和南北湖同屬于錢塘江入海口北岸,歷史上山水相連,地域相通,共同受“潮文化”的影響。從更大區域來講,兩個地區市場相似,要素互補,聯系便利,共同構成了浙江南部進入嘉興,乃至浙北的重要樞紐位置。同時,尖山新區擁有6萬多畝土地,土地資源優勢相當明顯,隨著杭州灣嘉興紹興通道的建成,其區位優勢也將凸顯。南北湖地區作為我國唯一融山、海、湖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國家首批3A級旅游區,形成吸引、凝聚國際性的創新要素和人才的整體優勢。其成熟的休閑娛樂設施可以同尖山新區的區位和土地優勢一起,成為地區發展最大的推動力。

3.2.2 有利于保持廊道的連續性

對于尖山新區和南北湖風景區而言,北部有大尖山、鳳凰山、高陽山自然相連而成的綠色生態廊道,景觀生態結構的完整促進了景觀功能的高效發揮。從兩個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方面來看,尖山新區和南北湖風景區主要的公共服務設施都是沿著杭州灣大道(山海湖大道)這條主軸線布置的,這對于下一步協調整合兩個區域的公共服務資源和市政基礎設施的布局提供了便利。

4 尖山南北湖地區協調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4.1 亟待建立區域協調機制

尖山和南北湖同屬浙江省嘉興市,杭州灣北岸,是浙南進入浙北的重要通道,區位條件十分優越。近年來隨著交通、能源等一批重點項目順利推進,該區域城鎮網絡逐漸完善,城市化水平日趨提高。然而,由于開發主體、建設資金等問題,南北湖圍墾區的建設速度遠滯后于尖山新區,因此,本應屬于相互協調、磋商范疇的問題最終卻演變為南北湖風景區的被動銜接。這種開發時序的滯后,不僅影響了區域協調的積極性,導致利益無法共享,也阻礙了區域整體優勢的最大化,期待行政管理、規劃建設等共同發展協調機制。

4.2 地區產業定位不清

受行政區政績考核機制的制約,各地區資源的配置更多向中心區域傾斜,對縣市域邊界地區的產業發展和結構優化考慮不足,造成產業定位不清,主導產業相互沖突。尖山新區原有規劃發展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產業,其東部區塊與南北湖風景區緊密相連,未來的定位是發展汽摩零配件、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這個產業定位遠遠不能滿足相臨南北湖未來建設成為以休閑度假、會議研培、銀發養老、旅游地產為主的生態旅游度假區的發展要求。

4.3 區域內外交通一體化建設滯后

尖山新區與南北湖風景區因為道路一體化建設的滯后一直存在空間隔離。尖山新區和南北湖地區僅有北側的一條老01省道(老滬杭公路)相連,且離兩地的區域中心較遠,必須通過繞行才能到達彼此的中心地區。

兩區域現有規劃的路網結構存在錯位。位于南北兩側的濱河路和山前路未能對接,位于兩區中間道路的路幅寬度、斷面形式存在著不統一之處,如杭州灣大道(南北湖風景區稱為山海湖大道)在尖山新區總規中確定的道路寬度為46米,但在南北湖風景區規劃中道路寬度為40米。隨著區域協調發展要求的日益迫切,區域道路的一體化發展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4.4 區域生態保護缺乏通盤考慮

生態環境具有公共品屬性,各個行政主體在利用時都傾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加之我國資源產權制度不完善,在缺乏有效管制措施的情況下,各地政府一般以本區利益為導向,未經協商,擅自做出許多損害鄰區利益的“球”工程,成為制約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南北湖地區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旅游氛圍,未來尖山新區也將打造尖山湖生態旅游休閑區,在保證旅游業布局錯位關聯、整體融合的同時,也需要行政主體共同協商,注重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空間一體化,避免旅游盲目發展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

5 尖山南北湖地區跨區域協調發展探索

西方城市規劃的先行者認為:“解決城市問題不能局限于各自狹隘的單一范圍內,必須走聯合協調互補之路”,美國學者芒福德在闡述其區域整體發展理念時也指出:“真正的城市規劃必須是區域規劃”。因此有必要從區域協調發展的視角對尖山—南北湖地區進行新的審視,通過區域協調規劃的手段制定出一種多方共同遵守的“游戲規則”,引導區域整體朝著良性互動、有序競爭的方向發展。

5.1 建立上一級區域協調機構

目前區域協調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如交通設施建設標準不一、污水隨意排放等,很大程度上與上一級政府缺乏橫向合作,更多的關注具有強勢地位的中心地區有關。尖山和南北湖地區隸屬的海寧市和海鹽縣同屬于浙江省嘉興市,近幾年,兩縣市合作增多,嘉興市政府也開始統籌考慮市域范圍內重要地塊的協調發展問題,這為建立協調平臺奠定了行政基礎。

在市域層面,應該將尖山新區和南北湖地區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可以由嘉興市、海寧市和海鹽縣三方面抽調人員,組建尖山—南北湖區域協調委員會,確定區域協調的目標和內容(如表2)。在嘉興市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增設負責區域協調方面的長效機構,負責整個嘉興市的有關區域協調方面工作。同時,通過加強雙方政府的交流合作,就合作范圍和行為規則達成共識,并落實到具體的區域政策上,指導和協調區域經濟發展。

5.2 通過產業轉型升級協調區域功能

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出口導向的制造業產能過剩,投資、消費、出口的結構性失衡問題日益突出,粗放型的增長模式越來越難以持繼,加快推進技術創新、結構調整和內需擴張,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將是我國各地未來產業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

在上述發展背景下,尖山新區應該積極由制造業向現代科技研發服務轉型,避免對地區的風景旅游發展產生影響,同時鞏固提高旅游休閑服務業,培育生產業等污染小、附加值高的產業,促進區域的協調發展;南北湖地區可建設成以休閑度假、農業觀光、旅游地產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度假勝地。通過構筑完善的現代產業支撐服務體系,促進各產業協調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

5.3 以綜合交通為載體支撐區域協調發展

區域內基礎設施的良好銜接是空間上協調整合的必要保證,尤其是綜合交通體系的通達性、便捷性是區域協調發展最為重要的支撐系統。梳理整合現有交通資源,統一區域內和區域間交通網絡的布局規劃和建設,形成區域基礎設施供給的共建共享的制度體系。積極解決尖山新區和南北湖地區的骨干道路貫通問題,做好路網線型、寬度和斷面的對接問題,構筑兩區的快速聯系通道。同時以實現區域一體化為目標,按城市道路標準建設區域內主要道路及交通設施,構筑區域合理的發展框架,引導全區用地合理開發,優化整體空間布局結構。

5.4 通過共同協調構建區域生態保護體系

良好的生態環境系統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區域協調的過程中,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生態協調的關系。把尖山南北湖地區作為一個整體通盤考慮,共同劃定生態保護區,主要包括大尖山生態保護區、鳳凰-高陽山生態保護區、南北湖生態保護區和環杭州灣生態保護區(如圖5)。通過清晰的生態保護空間管治區劃,制定各類空間的管治措施,實現對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合理配置區域生態資源,構建區域協調的生態保護體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口、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小龍,沈建法,陳雯.新區域主義視角下的管治尺度構建:以南京都市圈建設為例[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9,18(7): 603~608.

[2] 羅小龍,沈建法.長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論框架分析[J].地理學報,2007,62(2):115~126.

[3] 于濤方,吳志強.長江三角洲都市連綿區邊界界定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5,14(4):397~403.

[4] Brenner N.Decoding the newest “metropolitan regionalism” in the USA:A critical overview[J].Cities,2000,(19):3-21.

[5] Ramesh T.Luk Van Langenhove. Enhancing Global Governance Through Regional Integration[J].Global Governance, 2006,(12):233-240.

[6] Mcarthy L.The good of the many outweighs the good of the one regional cooperation instead of individual compet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Europe? [J].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2003,(23):140-152.

[7] 顧朝林,張敏,張成,等.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6,(11):771~775.

[8] 申玉銘,毛漢英.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若干理論問題研究[J].地理科學進展,1999 ,(4):3~11.

[9] 方創琳,石培華,余丹林.區域可持續發展與區域發展規劃[J].地理科學進展,1997 ,(3):50~ 55.

[10] 王世豪.區域協調發展中縣(市)域發展規劃的實踐與啟示—論陳烈的縣域發展規劃的實踐特點[J].經濟地理,2007,27(2):275~284.

[11] 陳釗.行政邊界區域芻論[J].人文地理,1996,(4):41~44.

[12] Perkmann, M..Construction of new territorial scales: A framework and case study of the EUREGIO cross-border region [J]. Regional Studies, 2007,(41):253 - 266.

[13] Anke Strüver.Stories of the Boring.Borders : The Dutch-German Borderscape in People’s Minds[J]. In: Zentrum für Niederlandestudium (Hrsg.),2005,(16):235~236.

[14] Markus Perkmann. Cross-Border Regions in EUROPE[J].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2010,(2): 153~171.

[15] Scott, J. W. Euroregions, governance and transborder cooperation within the EU[J]. European Research in Regional Science,2000,(10):91-106.

[16] Jochem V,Hugo P.Mega-corridors in north-west Eu-rope:Issues for transnational spatial governance[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3,(11):225-233.

[17] Heddebaut O. The EUOREGION from 1991 to 2020,An ephemeral stamp?[ M].London:Routledge,2004:70~87.

[18] 陸大道.地區合作與地區經濟協調發展[J].地域研究與開發,1997,(3):44~49.

[19] 張京祥,等.試論新時期區域規劃的編制與實施[J].經濟地理,2001,21(5):513~517.

[20] 鄒兵,等.建立和完善我國城鎮密集地區協調發展的調控機制[J].城市規劃,2004,(3):9~15.

[21] 孫娟,崔功豪.國外區域規劃發展與動態[J].城市規劃匯刊,2002,(2).

篇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出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即“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展基礎和潛力,按照發揮比較優勢、加強基礎薄弱環節、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的要求,逐步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東中西良性互動,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趨向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杜鷹在全國發展改革系統地區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新時期我國實行的區域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要從四個方面科學把握其基本內涵,即衡量區域協調發展有四個標準:一是地區之間的人均GDP差異控制保持在適度的范圍內,二是各個地區的居民能夠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三是各個地區的優勢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四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上,區域經濟非均衡協調發展的關鍵在“協調”,核心是“效率”,即通過“協調”而實現“效率”。

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戰略——四大板塊

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堅持實施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這是新時期促進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戰略。

1.推進西部大開發

西部地區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廣西等12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西部地區的發展重點是按照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發展思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鞏固現有生態建設成果,繼續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投入;發揮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改善公共服務,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落實西部大開發政策,繼續加大對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支持和財政轉移支付力度。

2.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

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3個省。東北地區作為我國的老工業基地,今后的發展重點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在改革中實現振興;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成為我國的糧食基地和林業基地;在現有工業基礎上,建設成為我國重型工業基地,同時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高科技產業;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完善基礎設施,為加強區域和作奠定基礎;加強黑土地水土流失等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修復工作。

3.促進中部地區崛起

中部地區包括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6個省。中部地區作為承東啟西的關鍵地區和核心地區,今后的發展重點是增強糧食等生產能力,建成為糧食基地;立足現有產業優勢,把中部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煤炭、電力和有色金屬工業基地;要提升產業層次,發展裝備制造業及軟件、光電子、新材料等新技術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建設武漢城市群、安徽城市群、江西城市群、河南城市群、湖南城市群和山西城市群等,通過城市群的帶動作用促進中部地區核心區的快速發展。

4.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東部地區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10個省市。東部地區的發展重點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的轉變,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等高端產業;促進加工貿易升級,發展外向型經濟,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加強耕地保護,發展現代農業;在現有的經濟特區和浦東興區的基礎上,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

5.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發展

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和財政性投資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邊疆地區加快發展;加快這些地區的社會事業的發展,使得這些地區的居民享有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務;堅持保護自然生態,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在這個前提下,發展民族特色產業,統籌該類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的保護。

三、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

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考慮未來我國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按照主體功能定位調整完善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規范空間開發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間開發結構。

在總體戰略的指導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制約各區域發展的突出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四大板塊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公共服務的差距趨于縮小。但是我國區域發展中仍有很多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俞國生指出四大主體功能區的劃分,把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落到了實處,把區域政策落到了實處,增強了規劃的空間指導和約束功能。把理念變成了能夠有效操作和運行的模式。

主體功能區劃分的意義主要體現在:1、能夠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間資源,滿足我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2、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3、能夠實現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4、打破了傳統的行政區劃界限。

四、加快發展主要城市群

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把城市群作為推進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已形成城市群要繼續發揮帶動和輻射作用,加強城市群內各城市的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增強城市群的整體競爭力;具備城市群發展條件的區域,要加強統籌規劃,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為龍頭,發揮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業多、要素集聚能力強、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1.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南京、杭州為副中心,包括江蘇的揚州、泰州、南通、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浙江的嘉興、湖州、紹興、寧波、舟山,共15個城市,是我國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鎮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

長三角未來區域未來產業發展的定位在以下六個方面。一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二是全國率先實現新型工業化的先行區域,三是帶動我國產業升級和自主創新基地,四是沿海和長江經濟帶的產業帶動和輻射源,五是服務長江中下游乃至全國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域,六是加快形成循環經濟體系的示范區。

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小珠三角與大珠三角之分。小珠三角城市群即指廣東珠三角,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肇慶、惠州等城市。大珠三角城市群包括小珠三角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珠江三角洲的發展重點是加快工業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發展,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積極拓展發展空間,加強與周邊地區、次區域和泛區域的合作,增強集聚和輻射功能;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3.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莊、唐山、保定、秦皇島、廊坊、滄州、承德、張家口8地市及其所屬區域,區域面積為18.34萬平方公里。是擁有北京和天津兩大直轄市的雙核心城市。

按照《京津冀城市群發展研究》中對京津冀城市群的定位,區域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核心城市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明顯增強,新城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區域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基礎設施一體化進一步加快,多中心城市群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整體競爭力增強,為提高城市群的國際競爭力奠定基礎。

4.中原城市群

中原城市群以鄭州、洛陽為中心,包括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在內共9個省轄(管)市。區域內人口密度達665人/平方公里,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區域之一。

中原城市群的發展定位是要建成全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能源基地、現代物流中心和區域性金融中心,產業整體競爭力顯著提高,要素集聚和承載能力全面增強;確立在中西部乃至全國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帶動全省并輻射周邊地區發展。

5.川渝城市群

川渝城市群是以重慶、成都兩市為中心,包括14個地級市和渝西經濟走廊等縣市。從城市等級體系來看,除了成都和重慶為特大城市以外,自貢、綿陽、南充為大城市,雅安、資陽為小城市,其他城市為中等城市。重慶市是全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直轄后城市規模迅速擴大,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其對周邊的輻射力也在增強。成都是四川省的省會城市,城市發展也很快。未來要繼續完善城市之間的交通體系建設,加大核心城市的輻射效應,使城市群的一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五、建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選擇上,主要有以下考慮:首先,地域有代表性。其次,內容有典型性,第三,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第四,有較好的工作基礎。第五,有相應的發展潛力和承受能力。根據這個,國家在東部、中部和西部分別選擇部分地區,開展不同類型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這些試驗區兼顧了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地區的改革需求,從試點內容和重點上涵蓋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改革發展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體制問題。

在東部地區,選擇上海浦東新區開展以“著力轉變政府職能、著力轉變經濟運行方式、著力改變二元經濟與社會結構、率先建立起完整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主要內容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選擇天津濱海新區圍繞開放開發開展以金融日志、土地管理體制、對外開放體制、財稅體制改革等為主要內容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在西部地區,選擇成都和重慶開展以統籌城鄉發展為主要內容的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在中部地區,選擇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開展以建立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社會建設的體制機制為核心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點。

六、實施保障機制,保證區域協調發展

除了一系列的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空間布局及生產力布局,還需要一些保障機制來保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健全市場機制,打破行政區劃的局限,促進生產要素在區域間自由流動,引導產業轉移。

健全合作機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協作和技術、人才合作,形成以東帶西、東中西共同發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