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制工作思路范文

時間:2024-01-22 18:16: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林長制工作思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林長制工作思路

篇1

 

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對“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要求:要持續推動綠色發展,著力建設美麗某某,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筑牢長江上游和珠江源頭生態安全屏障。

 

圍繞目標,我們要:

 

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徹底整治區域性、結構性和歷史性遺留環境問題。

 

堅決打好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戰。嚴格實施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反饋交辦問題整改銷號管理,對已銷號問題開展“回頭看”,確保督察問題真整改、見實效。

 

建立完善共保聯治機制。通過環境風險預警、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改、服務企業共商、司法與執法聯動、“河長制”“林長制”等機制的健全和落實,推動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完善“大環保”工作格局。

 

要嚴格監管執法。開展建材、煤炭、清廢、工業園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等八個專項行動,落實“一行動一方案”,在監管高水平、服務高質量、治理高標準上發力。

 

要堅持綠色發展。強化“三線一單”硬約束,加強空間、總量和環境準入管理,從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效率等方面進行調控,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走好綠色發展道路。

 

通過努力,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生產生活方式持續綠色轉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長江上游和珠江源頭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建設好“美麗某某”,守護好“大珠江源”綠色品牌,讓藍天碧水凈土常留身邊。

 

二、2021年重點工作計劃

 

重點圍繞“1358”行動,積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向高質量、高水平、高標準邁進。

 

(一)抓實“1個總目標”。2021年,全市生態環境系統要緊緊圍繞“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總目標,理清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以保障環境安全為立足點,以節能減排、環境污染全防全控為硬抓手,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上水平,確保“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管理軌道。

 

(二)打好“3大保衛戰”。從“堅決打好”向“深入打好”轉變,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延伸深度、拓展廣度,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按照“提氣、降碳、強生態,增水、固土、防風險”思路,推動在關鍵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的突破。

 

(三)建立“5個機制”。建立“環境風險預警機制”進一步守牢環境安全底線,切實防范化解生態環境領域各類突發事件,完善生態環境風險常態化管理體系,防范化解涉環保項目社會風險。建立“環境問題大排查、大整改機制”,著力構建以生態環境部門自查自報、相關責任主體自改為核心,專家指導會診、社會公眾監督舉報相結合的問題排查體系,做到不留死角,在問題整改上,要堅持邊查邊改、即知即改。與工商聯建立“服務企業共商機制”,與法院、檢察院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司法與執法聯動機制”,與水務部門、住建部門持續開展“輪流巡河機制”,通過部門聯動,推動構建形成“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完善“大環保”工作格局,形成全領域、全行業、跨部門、多層級的生態環境保護合力。

 

篇2

一、重點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一)年度考核任務全面完成。市對縣各項考核任務均圓滿完成。(二)中央環保督查問題整改工作全面完成。中央環保督查提出的縣城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問題,已于2017年12月完成提標改造工程任務。生態環境部專項督察交辦的1個水源地環境問題和水上樂園整改工作已按期全面完成。(三)環境質量逐年改善。根據省的2016年、2017年生態環境狀況評價報告,我縣連續兩年EI值分別為82.41、83.54,結果均為優,2018年生態環境質量變化評價(?EI)為0.53,生態環境質量排名保持全省前列。(四)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全縣境內沒有發生重大環境事件或重大環境違法案件。

二、考核指標完成情況

(一)生態空間不斷優化。結合縣域實際制定了《縣國家主體功能區(重點生態功能區)試點示范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生態紅線、發展布局和保護措施,提出8項目標、99項指標體系。完成空間規劃(送審稿)、《縣環境保護規劃》(2014-2020)及生態紅線劃定方案編制,三線一單編制加快推進,完成《制定并《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全面構建起生態建設與管理、保護與開發“四位一體”的發展格局。(二)生態經濟蓬勃發展。我縣利用自身生態優勢,不斷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經濟結構,綠色產業發展體系加速成型,三次產業結構為13.8:56.1:30.1,其中,服務業增加值17.85億元,增長7.5%,一、三產業占比逐年提高,呈現質量向好、結構更優、活力倍增的良好態勢。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為0.393噸標煤/萬元,同比下降3.22%,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75.2立方米/萬元,達到省級考核要求。單位工業用地工業增加值為60萬元/畝。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利用率達到100%。農業源污染治理成效明顯,秸桿綜合利用率達到96.72%。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100%。2017年我縣通過無公害農產品整縣環評,我縣種植的所有農作物均為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面積的比重達到100%。(三)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截止2019年10月,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95,在全省127個縣(區)中排名第九,在陜南地區32個縣(區)中排名第九,嵐河、大道河出境斷面水質長期穩定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以上標準,流域地表水優良率達到100%。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主要污染物減排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任務,自開展國家主體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以來,我縣生態環境質量變化評價(?EI)始終保持穩步變好趨勢,2018年?EI為0.53,評價結果為優,全市排名第三,2019年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各項資料已報送省廳審查評分。全縣森林面積155697.6公頃,覆蓋率達到79.6%。林業用地規劃占比89.41%,境內重點物種收到嚴格保護,外來物種入侵不明顯。危險廢物處置率達到100%,污染場地環境監管體系全面建立。(四)生態生活全民共享。堅持從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環境熱點、難點和痛點問題入手,廣泛傳播綠色生活理念,加大資金投入。目前,縣域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率100%,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到100%。完成鎮級污水處理廠11處,垃圾填埋場6座,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96.16%,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置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累計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村莊總數達到91個,整治率達到72.8%。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5.18%。下大力氣推行綠色生活方式,普及節能、綠色、環保的生活理念,積極推廣環保建筑材料,新建節能建筑比例達到40.7%,新建綠色建筑工作已全面開展;大力倡導綠色出行,推廣公交、新能源汽車等綠色出行工具,公眾綠色出行率達到52%;政府制定采購目錄優先綠色產品,政府綠色采購比例達到98.32%,全縣節能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69.35%。(五)生態制度不斷完善。2017年,我縣實施了《縣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創建規劃》(2017-2020年),全面啟動了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縣創建工作。健全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制度,制定了《縣黨政領導干部考核辦法》,將生態文明建設履職情況納入年度干部考核和選人用人提拔干部的重要依據。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單項考核獎懲工作機制,制定了《縣生態文明建設考核辦法》《縣生態環境保護問責暫行辦法》,進一步強化了對損害生態環境的單位和個人責任追究,“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得到進一步落實。2018年以來,共立案查處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違紀違法案件22件22人。其中:保護生態環境工作中履職不力、責任未落實類立案查處11人;非法捕獵破壞生態資源類立案查處4人;企業及個人污染破環生態環境類立案查處6人;秦嶺生態環保問題整治和大棚房整治期間企業違規占用耕地類立案查處1人。嚴格落實“河(湖)長制”,積極把實踐經驗化為制度成果,探索創新了河道管理河長+警長+督查長“三長治河”模式,先后被央視、國土部簡報、《人民日報》和省委《改革工作動態》等重量級媒體報道。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全面開展,今年新完成民主鎮、滔河鎮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年度固定源排污許可證核發任務全面完成,環境信息公開率達到100%。省級生態文明示范鎮創建比例100%,經對標自查全部達標;省級生態鎮創建命名比例達到66.6%。(六)生態文化全面普及。注重發揮文化的引領推動作用,以生態文化普及抓手,積極傳播正能量,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程度、政策力度和實踐深度。全縣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參加生態文明培訓率每年都達到100%。同時,通過生態文明“六進”系列宣傳活動,公眾對生態文明知識知曉度和滿意度分別達到91.4%和92.4%。

三、創建信息公開情況

按照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縣創建要求,我縣在縣政府門戶網站公開了創建規劃和方案、年度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和創建工作動態。

篇3

大家好! 年初,根據管理處的工作目標為藍本,結合我站的實際情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方針,謀劃了以“創新促進發展”為基調的工作思路,為全站工作把好方向,做好舵手。接下來,我擇其重點向大家做一闡述:

一、加強班子建設,興團結協作之風。

領導班子是一個單位的旗幟,決定著一個單位的發展成敗和方向,因此班子建設至關重要。我注重從加強自身的政治思想修養入手,用“三個代表”的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逐步提高決策執行的能力。在工作中,倡導用人格的力量感召人,不搞“一言堂”,杜絕“家長制”作風,發揮班子的集體決策功能,凡是站內的重大事項,都經過民主方式解決。班子內部經常溝通,大興團結協作、開拓進取之風,并以此來規范崗位內外的關系,從而鑄就一個講團結、講奉獻、講作為的集體。

二、積累管理經驗,完善管理機制。

2002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的第一年,也是保津處全面啟動ISO質量認證的一年。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是每個交通人不斷探索和追求的主題。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今年,我站啟用了“A”管理模式,將工作分為收費運營和后勤管理兩大部分,由高驥同志主抓收費工作,由辛湛洪同志主抓后勤管理,以辦公室做為互通橋梁,權力下放、細化管理目標。同時,制定了一套與之相適應的崗位職責,明確分工,各司其職,不僅出色的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管理目標,而且培養了基層干部的組織協調能力。

三、遵循效益為先的原則,加強收費管理。

霸州收費站全年收費任務是1600萬元,針對這一艱巨的收費任務,年初我們在班子會上集體研究,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策略:首先是加強管理,從管理要效益,制定并完善了相應的崗位職責及工作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職工各盡其責,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以制度促效益。其次,加強職工的職業道德教育,從意識觀念要效益,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職工道德的新特色,樹立團隊意識,主人翁責任感,培養“站興我榮,站衰我恥”的觀念。最后,加強業務培訓,從人員素質要效益,每季度舉辦青工比武,提高職工業務技能水平,減少工作中的失誤率;開設計算機培訓班,培養一專多能型人才,提高工作效率。通過這一年的實踐證明,這套策略是可行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還要在此基礎上逐步加以完善,爭取更上一層樓。

四、加強行風建設,樹好窗口形象。

行風建設工作是樹立行業新風,優化發展環境的一項重要工作,收費站作為窗口單位,反映交通形象。因此,形象問題至關重要。為了規范崗位行為、轉變工作作風,在站內策劃啟動了“三優四化”工程,實施了兩項“文明服務規范”。其中,“三優四化工程”主要以加強形象建設、規范行業行為為主。“三優”即:優質的服務、優美的環境、優良的秩序;“四化”即:服務過程程序化、服務管理規范化、服務質量標準化、內務管理軍事化。“三優”和“四化”工程從實踐意義上講是兩個相輔相承的工程,創優活動是實現后期“四化”工程達到管理上臺階的必經階段。“文明用語四步曲”和“禮儀疏導三字經”是規范收費一線行為的基本服務舉措,其中“文明用語四步曲”(先微笑,再您好,執收過程,謝謝、走好)中提出了微笑服務的概念;“禮儀疏導三字經”(立正姿勢:身要直、要挺胸、腳靠攏;敬禮姿勢:身側轉、肩擺平、要立正;直行姿勢:半轉身、舉雙臂、打直行;交接崗姿勢:齊步走、英姿抖、士氣揚)規定了疏導員一系列動作標準,讓職工時刻清楚做什么和怎么做,以達到有的放矢的效果。

五、加強文化建設,提高整體素質。

考慮到收費站遠離市區,工作性質單一,而收費員隊伍普遍年輕,可塑性強的特點,立足本職需要,實施了“三二一”工程,加強素質教育,并成立了各種群團組織,利用豐富多采的活動形式,努力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全面提高整體素質。

“三二一工程”,強調了以實施素質教育、道德教育、廉政教育為主的“三項教育”計劃,培養職工樹立“路興我榮,路衰我恥”的主人翁意識,明確了“依法收費,文明服務”的一項工作宗旨。其中,“素質教育計劃”是為拓寬學習渠道,改善知識結構,將職工培訓和個人自修有機結合起來,鼓勵和支持職工通過各種進修方式參加成人學歷教育,在三年內要求全員達到大專以上學歷。目前,我站具有本科學歷的2人,專科學歷的12人,在職進修人數占全站人數的98%。并利用所學之長成立了“醫藥衛生小組”、“宣傳報道小組”、“計算機課題小組”,以點帶面,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為了活躍職工業余生活,我站以團支部建設為基地,組建了各種活動小組:成立“文藝隊”,自編小品、相聲、歌舞等節目占領文娛陣地,反映收費站的生活和收費員的心聲。今年,由我站選送的歌伴舞《歡樂中國年》,在保津處元旦晚會中獲一等獎。組建“體育代表隊”,經常與其他兄弟單位交流比賽,還定期邀請當地企、事業單位來站參賽加深感情,這些體育活動不僅強健了體魄,而且激發了職工拼搏進取的精神,增強了凝聚力……

文化建設是一面鏡子,我本著對職工負責的態度,努力為職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寬松育人的生活環境,使職工切實感到收費站不僅是工作場所,也是成長成才的學校。

六、開展特色工作,打響霸州站品牌。

創新是推動高速公路發展的主動力。而依托區位優勢、借助科技手段開展特色工作,是我們尋求突破和發展的戰略目標。為此,我們開展了以下三項特色工作:

1、站地共建,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理順地方關系,我們遵循“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從認清結合點、找準切入點、鞏固落腳點三方面付諸行動,與當地政府開展了許多文明共建活動:與當地警方聯手合作,利用監控錄像為偵破搶劫案提供重要線索;與霸州市委共同開展“攜手共創綠世紀”、“共植一片友誼林”活動,在當地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開展捐資助教活動,實施“幫教、助教”計劃,為當地小學捐贈圖書及體育用品;在“5.18”河北經貿洽談會的服務工作中,霸州站作為河北省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承擔著重大的收費任務和形象建設任務,站領導從外部形象、收費工作及文明服務三方面認真研究、周密部署,圓滿完成了會展服務工作。事后統計,從5月15日到19日,我站共完成通行費征收33.4萬元,迎送過往車輛兩萬余輛次,并以其高效、嚴謹和充滿溫情的工作贏得了經貿會組織者和四方客商的肯定,在實現經濟效益大豐收的同時,也為當地經濟的繁榮作出了貢獻……

真誠的付出贏得了當地群眾的信任和尊敬,也使站地關系日漸穩固,為霸州站收費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2、“以網為媒”,加大宣傳,增進交流。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為企、事業單位乃至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因此,我們在探索中著重做了三方面工作:架設站內局域網,構筑各部門間相互聯系的橋梁,提高了辦公效率;開設計算機培訓班,對職工進行計算機知識普及教育,為保津路實現自動化收費奠定了基礎;同時,學以致用,自建并上傳了霸州站網站,包括工作制度、特色工作、收費政策等內容的網頁近千頁,尤其是行風建設專欄的開辟起到了報道工作動態、宣傳工作精神、交流工作經驗、展示工作成果的作用。同時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廣泛征集意見、接受監督,加大宣傳,增進了與同行和社會各界的交流,提高了管理水平。霸州站網站的開通,在高管局所轄各收費站中還是首家,充分展示了保津路科技路、文化路的鮮明特色。

3、檔案管理,規范內業管理水平。

為了提高內業管理水平,本年初,就將檔案管理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檔案管理體制,由我親自負責,辦公室主抓,設置了檔案室,實現文書、會計和業務檔案綜合管理,形成了目前以檔案室為中心,各科室、文書管理人員分工負責的檔案管理網絡。2002年10月,我站檔案管理工作通過省二級認證,現已具有省一級管理水平的實力,計劃于明年申報省一級檔案管理資格認證。

4、美化站區,改善生活環境。

過去的霸州站院內雜草叢生,建站時廢棄的建筑垃圾堆成小山,宿辦樓后面20多畝荒地坑坑洼洼,滿目瘡痍。春季多風,塵土夾著雜草飛的滿院都是;夏季,各類寄生蚊蟲肆虐,嚴重影響全站職工的身體健康,同時也有損于霸州站的外部形象。

針對此情況,我號召全體職工自己動手,優化環境。我們清掃垃圾、鏟除雜草,平整出土地20多畝,鋪設好灌溉管道,種植了松柏、紅葉小菠、爬山虎等植物。經過精心護理,宿辦樓后院變成一片綠色的海洋。為給職工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霸州站還在站區西南角的荒地上建起了一個小公園,綠地、花壇、竹林、假山相映成趣,一副石桌、石墩擺放在草地之中,用鵝卵石鋪成的石子小路穿插在綠地,竹林之間,速生柳已是綠樹成蔭,美不勝收。如今的霸州站,綠樹立映著藍天,青草撫著大地,優美的環境使徜徉其間的收費員們無不感到一種家的感覺。

七、其他工作。

1、高度重視安全生產,把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日程,成安全生產小組,采取防、治結合的措施,防止了各類事故的發生。

2、關心職工生活,對食堂管理大膽改革,實行承包制,節約經費開支的同時,提高了飯菜質量,使職工衣食無憂。

篇4

這次全縣農業農村暨旅游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會議精神,以新發展理念引領農業農村和旅游發展新方向,不斷開創新局面。縣委、縣政府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等一下,李縣長還將作重要講話,盧常委將作總結講話,希望大家務必深刻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就**年全縣農業農村和旅游工作情況以及今年的工作安排,講幾點意見。

一、成果豐碩,**年全縣農業農村和旅游工作成績喜人

**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上下圍繞“主攻項目、決戰四區,差異發展、打造強縣”發展戰略,著力富民產業、美麗鄉村、扶貧攻堅、改革創新、基礎建設,全縣農業農村和旅游工作呈現提速升級的良好態勢,實現農業生產總值21.57億元、增長4.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063元、增長10.8%,接待國內外游客71.2萬人次、增長23%,完成旅游收入9880萬元、增長25%。主要有六大新亮點:

一是現代農業發展實現新突破。糧食生產實現“十二連豐”,總產達7.5億斤。富民產業規模壯大,新增井岡蜜柚1.43萬畝、竹木花卉2.3萬畝;煙葉種植面積達5.95萬畝,連續四年全省第一;龍腦樟、黃梔子等特色產業不斷壯大,“安福米豬”提純保種選育進展順利。加快推進了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拓展了示范園旅游功能,被評為全市“十佳鄉村旅游點”,初步形成了一條集旅游觀光、鮮果采摘為一體的農業休閑觀光產業帶,輻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

二是農業農村改革激發新活力。國有林場改革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得到了國家林業局和省林業廳的充分肯定。農村土地確權基本完成,發放證書4.6萬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創新,新增土地流轉3.2萬畝,新增專業合作社86家、家庭農場187家、專業大戶206戶。擴權強鎮試點工作穩步推進,3個鄉鎮綜合執法局掛牌運行。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基本建成,農村“三資”管理日趨規范,陽光農廉網上線運行,林地用途管制“一張圖”編制完成。

三是美麗鄉村建設呈現新亮點。美麗鄉村建設、農村清潔工程同步推進,推進了9個中心村和11個煙草援建點建設,完成了45個一般村點建設,進行了陳年垃圾集中清理整治和鄉鎮垃圾填埋場建設,全縣1000余個組初步建立健全了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理機制。完善提升了鎮村聯動和示范帶建設,打造了平都鎮李家村張家山、寮塘鄉崗口村塘下等一批精品示范點,2個村莊入圍“江西百個最具鄉愁村莊”。投入資金1.2億元完成營造林36.4萬畝,建成風景林示范點11個、營造林示范點8個,蒙崗嶺公園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實現森林覆蓋率和蓄積量雙增長,榮獲全市森林質量提升優秀縣。開展了水生態文明試點建設,楓田鎮車田村被命名為省級水生態文明村,水庫水質治理穩步推進,水庫水質明顯改善,**年榮獲全市生態環境保護與建養優秀縣。

四是精準脫貧攻堅取得新成效。爭取上級扶貧資金3364.54萬元,比上年增長26%;縣財政統籌扶貧資金5000萬元,投入產業扶貧資金1000萬元。建立了單位掛點幫扶、黨員干部結對幫扶的精準扶貧機制,32個縣直單位、760名黨員干部參與精準扶貧,派駐“第一書記”31名,實現所有貧困村全覆蓋。掛點幫扶、結對幫扶取得了明顯成效,改造農村危舊土坯房4634戶,搬遷移民1600人,幫扶6800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發展井岡蜜柚等富民產業,資助13331名農村五保、低保對象參加新農合,全年減貧7445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6.7%。

五是農業基礎設施獲得新提升。建設高標準農田5.4萬畝,獲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先進縣,完成了2條中小河流治理、2個五河治理防洪工程、1處重點山洪溝治理、38座山塘整治、4座小水電改造和2座電站電氣化建設,啟動了白門洲等6座小(1)型水庫除險加固、谷口灌區續建及節水改造工程,解決農村安全飲水4.5萬人。氣象水文預測預報預警體系不斷完善,林火監控系統實現重點區域基本覆蓋,防汛抗旱隊伍、森林防火隊伍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防汛、防火、防疫工作扎實到位,榮獲全省森林防火優勝單位,縣專業森林消防隊獲得全省先進。

六是旅游發展目標實現新拓展。積極融入贛西旅游圈,實施“決戰景區”戰略,加快了武功山景區和鄉村旅游發展,武功山三天門索道建成并投入運營,羊獅慕景區開發和索道建設加快推進,武功山游客服務中心正式啟動,羊獅慕景區獲批為第六批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以拓展農業旅游功能的現代農業示范園為重點,圍繞提升美麗鄉村的旅游功能,培育了一批鄉村旅游點。

**年農業農村和旅游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為全縣“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圓滿收官劃上了句號。“十二五”時期,是我縣歷史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極不尋常的五年,也是我縣農業發展最快、農村變化最大、農民增收最多、旅游投入最多的五年,全縣上下堅持“四化同步互動、三產共生演進”,堅持工業化的理念、項目化的手段抓農業和旅游,全縣農業農村和旅游發展邁上新臺階、站上新起點。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科學決策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共同努力、團結拼搏的結果,是廣大基層干部群眾萬眾一心、奮勇爭先的結果。在此,我謹向為“三農”和旅游工作貢獻智慧、付出辛勞的各級領導、廣大干部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受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農業仍然是我縣“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且制約農業農村和旅游發展的不利因素還很多:一是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全縣還有2萬余人未脫貧,部分貧困群眾脫貧成效不明顯;二是農業水平化還不高,特色產業規模偏小,龍頭企業數量少;三是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不足,農民持續增收壓力較大,農村管理體系還不完善;四是旅游投入還不足,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還不高。這些困難和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鼓勁加壓,全面落實今年農業農村和旅游工作任務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謀劃好今年的農業農村和旅游工作,對“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十分關鍵。我們要深刻領會視察江西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堅定不移推進農民增收脫貧,加大富民產業、綠色品牌和旅游基礎建設力度,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限期脫貧”為使命,全力以赴抓好脫貧攻堅。按照“核定對象、因戶施策、責任幫扶、限期脫帽”的要求,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年內減貧7500人,6個貧困村脫貧摘帽。

一要精準識別和分類。前段時間,圍繞精準識別市縣開展了“四項專項”檢查,發現我縣的扶貧對象不夠精準、扶貧對象數據信息不夠準確等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下一步,我們要在前階段比對和篩查的基礎上,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采取過篩過點的辦法,進村入戶,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全面核查識別,實行再確認,再核實。對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予以“剔除”,對應納入而未納入的貧困戶按識別程序及時增補,堅決杜絕“五類對象”的出現,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同時,做到精準分類,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和相關條件,進行精準分類,設立“黃、紅、藍”戶,為分戶施策打下基礎,解決好“怎么扶”的問題。

二要精準發力。堅決落實好精準扶貧政策文件,突出打好產業扶貧、安居扶貧、保障扶貧三大扶貧攻堅戰。產業扶貧方面,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等方式,動員組織和引導有條件的貧困戶,大力發展我縣的農林主導產業,通過入股或收入保障性合同等方式,把有意愿參與產業發展的貧困戶與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結成利益聯結體,幫扶貧困戶發展產業增收。同時,對沒能參加或沒有參加條件的貧困戶,依據貧困戶的不同產業發展意愿,結合貧困戶自身條件,因戶、因人施策,制訂各自的產業發展計劃或者入股分紅辦法,做好幫扶工作,確保該部分貧困戶收入不斷增長。要做好產業扶貧各項服務工作,通過培訓提升貧困戶的致富本領、增進貧困戶的自生脫貧動力。通過產業扶貧,建立起貧困戶增收脫貧的長效機制。安居扶貧方面,要積極整合移民搬遷、美麗鄉村、“空心村”整治等項目,大力推進安居扶貧工程,年內力爭完成移民搬遷589人,實施土坯房改造270戶。“凡是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貧困群眾全部實施搬遷扶貧,對無力改建房的絕對貧困戶,實行免費改造或“交鑰匙”,讓絕對貧困戶住有所居。保障扶貧方面,對藍卡戶實行兜底保障,在最大限度內疊加政策,確保特困群眾有尊嚴地生活。要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完善大病救助以及就學保障政策,落實政府保障和戶均一畝柚“雙保險”兜底脫貧。與此同時,統籌推進基礎設施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社會扶貧、行業扶貧、電商扶貧、生態扶貧、健康扶貧等脫貧舉措,加快脫貧致富步伐,解決好“如何扶到位”的問題。

三要精準幫扶。繼續強化縣直單位駐村幫扶和領導干部結對幫扶機制,確保貧困村定點扶貧全覆蓋,貧困對象結對幫扶全覆蓋。幫扶工作組及結對幫扶干部要強化責任意識,經常深入貧困群眾家中解決實際困難,幫扶貧困戶發展產業,增強其脫貧信心,落實好“扶貧責任”的問題。要加強宣傳教育,解決扶貧先扶“志”的問題,千萬不能走入“政府干、群眾看”的誤區,必須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二)以“轉型升級”為主線,全力以赴抓好現代農業。堅持以富民產業為核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積極主動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

第一,大力發展富民產業。圍繞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改造傳統產業。不斷做強井岡蜜柚產業規模,深入實施井岡蜜柚“百千萬”和“千村萬戶”老鄉工程,以橫龍、嚴田等鄉鎮為重點,抓好嚴田鎮青橋村蜜柚育苗基地建設,提升橫龍鎮石溪、嚴田鎮邵家等示范基地,新增井岡蜜柚0.75萬畝,落實老鄉工程6000戶。著力提升煙葉產業水平,以寮塘、嚴田、洋溪、竹江、洲湖、甘洛、洋門等12個鄉鎮為重點,強化田間管理,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努力實現煙葉生產提質增效。鞏固發展糧食、油菜、有機蔬菜、高產油茶、竹木花卉等傳統產業,力爭糧食、油菜播面穩定在82.7萬畝、11.4萬畝以上,努力使這些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大力培植新興產業,新增高產油茶1萬畝、龍腦樟0.5萬畝、安福甜茶0.5萬畝、黃梔子0.1萬畝。

第二,強力推進示范園建設。今年,要加快提質擴園建設步伐,完善園區路網、水系等基礎設施,重點在良種良法、農民培訓、產業升級、多元投入上下功夫,拓展農業功能,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確保核心區面積達到3200畝以上。要積極引進2家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入駐示范園,推動資金、技術、人才向示范園集聚,逐步擴大示范園輻射范圍,提高示范帶動作用。

第三,積極促進“接二連三”。要強化農業招商力度,全力組織對外招商,積極參加國內外農產品展銷,力爭年內至少引進1個億元以上項目。要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扶持建設一批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和農業服務網絡,新建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5家以上。要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加快培育一批特色化的休閑農業示范點、農業觀光采摘園,精心打造休閑農業旅游精品線路。要運用“互聯網+”思維,加快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在加快深圳前海八實萬運營基地建設同時,選擇1-2個農產品和5-10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試點,努力打造1-2個農產品電商示范點。

(三)以“中心村”為抓手,全力以赴抓好美麗鄉村建設。要堅持“五美”標準和“八不八多”、“農民上坡”等理念,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進一步鞏固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第一,精心打造示范工程。按照“培育中心村、整治自然村、提升特色村”的工作思路,重點抓中心村建設,鞏固和提升美麗鄉村示范帶檔次。一方面,要在鞏固原有通道示范帶建設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推進鎮村聯動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增強承載能力,精心打造高速連接線至武功山精品示范帶。另一方面,加快中心村和一般村點建設,今年要全面完成9個中心村整村改造任務,認真抓好改路、改水、改廁、改房、改欄、改塘、改溝和電力、廣電、電信等“七改三網”建設,加強村莊規劃及耕地保護,結合空心村、土坯房改造,著力推進一般村點建設。其次,要結合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建設“人的新農村”,傳承和弘揚優秀廬陵文化、祠堂文化、鄉賢文化,培育文明鄉風,強化休閑場所、文化衛生、社區服務管理等設施配套,著力打造一批注重文化傳承,體現生態理念的精品示范點。

第二,全面提升清潔工程。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探索建立管用可行的村莊垃圾清運、處理、保潔長效機制。抓設施。強化農村垃圾資源化利用,全面完成2座垃圾壓縮轉運站、9個中心村污水收集處理體系建設,確保洲湖鎮污水處理廠建成并投入運行,年內每個鄉鎮都要建設1處垃圾無害化處理場、1個建筑垃圾消納場所。強管理。按照“管干分離、養事不養人”的原則,每個鄉鎮均要組建一支穩定的保潔隊伍。要強化日常監管,對所有保潔員實行“四定兩掛鉤”,即定區域、定人員、定責任、定時清理,與工資待遇掛鉤,與長效聘任掛鉤。要積極探索推行環衛作業“市場化”,形成農村垃圾治理新常態。營氛圍。深入開展“農村星級清潔戶”等各類評比活動,積極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生活習慣、轉變生產生活方式,實行門前三包,責任到戶,營造“人人講衛生,個個愛清潔”的良好氛圍。年底前,要確保70%以上的鄉鎮、村莊農村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實現“六個有”和“六個基本沒有”目標。

第三,深入推進生態工程。牢固樹立尊重自然、生態至上理念,以治山、理水、防污為重點,全面實施生態建養。治山,就是重點抓好天然林保護、低產低效林改造,確保完成造林綠化6萬畝。全面實施林地用途“一張圖”管制,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落實空間管制。加強林地和自然區保護,積極探索發展碳匯交易,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理水,就是重點實施縣鄉村三級“河長制”,抓好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加強河流和水庫管理,堅決清理肥水養殖,持續鞏固提升水質治理成果,強化瀘水河跨界斷面及社上水庫、東谷水庫等重點水域的水質水環境監測,執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確保河流及大中型水庫全部達標,小二型水庫水質達標率達到80%以上。防污,就是重點落實畜禽禁養區、限養區、可養區“三區”規劃,抓好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扎實推進農業“四控一減”提質增效行動,全面推廣有機肥和生物農藥,降低農業面源污染。

(四)以“激活動力”為目標,全力以赴抓好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村重點領域改革,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一要創新農業經營體系。重點抓好縣、鄉、村土地流轉服務體系、交易平臺建設,圍繞富民產業發展、土地綜合效益提升,引導群眾推進土地適度流轉。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主體培育,力爭新增家庭農場50個、農民合作社30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家,積極創建1—2個精品示范社、10家精品示范家庭農場,構建農戶、合作社、企業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

二要大力推進涉農改革。全面完成農村土地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善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建設。做好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貸款試點,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積極推進林地流轉、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推行農機社會化服務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和水權制度改革,抓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增強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三要加快實施擴權強鎮。在鞏固試點成果的基礎上,緊扣“三個二”目標,重點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功能配套、宜居宜業上下功夫,強化簡政削權、政策扶持、強基固本,把試點鎮建成區域經濟文化中心。充分發揮鄉鎮綜合執法局作用,依法行使城管環衛、建設規劃、勞動保障等領域的行政審批許可和處罰權。

(五)以“服務三農”為目的,全力以赴抓好基礎設施。要補齊農業基礎設施薄弱這一“短板”,鞏固提升農業發展基礎。

一是抓好農田水利建設。重點抓好高標準農田規劃修編和“上圖入庫”,統籌抓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渠系、田間道路和防護林建設,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新建高標準農田3.8萬畝。扎實推進水利工程建設,全面完成縣城防洪工程、竹江鄉防洪工程和白門洲等6座水庫除險加固,盡快啟動洲湖鎮神口水庫建設。鞏固提升已建農飲工程,保障農村群眾安全飲水需求。加快山莊、赤谷、楓田、竹江、金田、泰山等6個鄉鎮的小農水項目建設,完成谷口水庫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確保水庫水源灌溉到田。

二是強化農業安全保障。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積極推進農業生產標準化,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3個以上,杜絕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抓好氣象、水文預警系統和信息平臺建設,優化防汛抗旱調度方案和預案,加強防汛抗旱隊伍建設,切實提高防汛抗旱能力;進一步完善森林防火責任體系、預防體系、撲救體系建設,切實提高森林防火能力;認真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強農林作物病蟲害防治,切實提高動植物病蟲害防疫能力,確保農林生產安全。

三是提升農業服務水平。扎實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摸清安福“三農”家底。加強農技推廣,加大井岡蜜柚、綠色蔬菜等農作物田間管理和技術指導。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力爭農機化綜合水平達到86%,強化機耕、機播、機收、機防公益。創新金融支持體系,完善金融扶持政策,擴大“財政惠農信貸通”、“金穗油茶貸”等信貸產品的放貸范圍和總量,引導信貸資金重點投向富民產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發展農業保險,落實保險政策,增加保險品種,擴大覆蓋面,提高風險保障水平。

(六)以“旅游興縣”為目標,全力以赴抓好武功山和鄉村旅游景點建設。要立足大武功山旅游發展戰略,發揮武功山旅游輻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旅游產業。

一要加速武功山景區建設。策應全市“三山一江一城”旅游發展,啟動武功山總體規劃修編,進一步完善金頂、箕峰景區服務設施,加快推進武功山游客服務中心、羊獅慕索道等建設,啟動羊獅慕景區二期(金牌山景區)和南大門片區建設,開發水系瀑布景觀,確保羊獅慕景區上半年全面對外開放。盡快啟動安下至文家公路改建,加快推動文家片區道路、商業街等基礎配套工程建設,抓好泰山鄉銅溪村舊村改造。配合省里做好贛西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組建和旅游資源的整合工作,促進武功山全面融入全省“大武功旅游”,實現資源共享。

二要加力鄉村旅游發展。依托武功山景區,完善鄉村旅游規劃,繼續推進高速連接線至武功山旅游精品線路建設,打造一批生態養老、休閑觀光、農事體驗、古村民居等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景點。每個鄉鎮打造1個鄉村旅游特色精品點,全縣新增4A級鄉村旅游點2個,完成21座旅游廁所建設,形成山上山下全域聯動的大旅游發展格局,全力爭創全省旅游發展“十佳縣”。

借此機會,我再簡要強調一下當前農業農村幾項重點工作。

一要抓好春季農業生產。要全面落實惠農政策,做好農田水利工程掃尾工作,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做好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等農資供應,保障農民利益。要加強天氣預測預判,及時農情信息。同時,抓緊完成農村土地確權掃尾工作,做好資料整理和總結驗收。

二要做好防大訊準備。要樹立防大汛的思想,全面落實防汛責任制,做好防汛各項準備,深入開展防汛安全隱患大排查,及時消除隱患。同時,要正確處理防汛和抗旱的關系,積極做好抗旱各項準備工作。

三要做好動植物防疫和森林防火。要全面強化動植物疫病綜合防控措施,做好春季重大動物疫病的防疫和病死豬的無害化處理,確保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下周一就是清明節,各鄉鎮、有關部門要做好清明期間的森林防火工作,確保不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

篇5

積極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深化城市管理綜合監管“重心下移”主線,不斷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城管工作體系,逐步建立條塊結合、責權利統一的長效管理機制。

一是機構布局全面推進。按照“成熟一個、推進一個”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監管分中心的設立。在抓好丁橋、閘弄口“一鎮一街”兩個監管分中心試點先行的基礎上,今年陸續推進了九堡、采荷、火車東站等10個城市管理綜合監管分中心,轄區屬地城市監管得到了全面覆蓋。城市管理隊伍力量不斷充實,力爭通過機構改革,實現城市管理機構從職能定位、業務布局、機構設置、人員情況的全面改善,最終強化區域城市綜合管理和業務服務能力。

二是監管體系不斷完善。根據屬地化和系統化管理要求,調整區、街鎮城市管理職能與分工,強化分中心、屬地中隊、街道(鄉鎮)城管的有機銜接,形成全區監督檢查、統籌管理、信息反饋等系統化的城管體系。建立監督約束、作業競爭、獎懲考核、財力保障、社會聯動等5項工作機制。各分中心根據“屬地管理、以塊為主、條塊結合、責權明晰”的原則,實行區域巡查責任制,建立監管分中心與執法中隊聯動共管的工作機制,大力推進城市管理工作。

三是改革成效逐步顯現。圍繞全區環境衛生清潔度、市容街景整潔度、市政管養規范度、園林綠化優美度、河道水質清潔度地進一步提升,各分中心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密切聯系實際,充分發揮屬地鎮、街城市管理的主觀能動性,有效實現了監管模式由條向塊、由單一向綜合、由傳統向科技、一般向重點、由多頭向集中“五個”轉變。截止目前,共排查城市“四化”問題22742個,問題發現率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1.3%,整改率100%。10個分中心成立后,累計發現和處理問題4309個。全區河道、市政、綠化等考核成績在全市綜合考核中,排名穩中有升。

按照“環境立區”的戰略思路,深入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市有機更新步伐,把項目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作為加快發展的基礎、提升形象的平臺,切實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環境。

一是河道環境明顯提升。圍繞“美麗xz__x”建設,切實把水環境改善作為重中之重來抓。按照實現“水安全保障、水質量提升、水生態恢復、水景觀優美、水文化繁榮”六位一體的河道水環境改善目標,將水環境改善工程專門列入《“美麗xz__x”生態文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完成《xz__x區河道水環境改善五年規劃》方案編制,重點突出防洪排澇、引配水、水質改善、水景觀建設等專項規劃;以“河道管理,讓水更潔凈”為宗旨,以河道水質改善和防洪排澇安全為重點,共實施新開河清淤、錢家河生態修復等13個河道設施改善項目;強化河道日常巡查和養護,今年以來,共出動巡查監管人員14600人次,查處各類問題10081個,整改率100%;打撈河面漂浮物1252.7噸,打撈水草468.54噸,清掃河岸垃圾469.44噸,運輸垃圾總量2189.22噸;加快黑臭河道治理進度,共成功消除丁杭港、新開河、麥廟港3條河道黑臭現象。全力創建大農港生態示范河道,目前已初具規模;切實加強河道長效管護,提升河道長效維護水平。

二是道路綠地有機銜接。以錢江新城、東站樞紐、丁橋大型居住區建設為核心,加快新建道路接收,嚴把管網質量,創新“分斷”接收模式,做到建成一條,驗收一條,移交一條,接管一條。今年以來,共接收道路23條,其中市管道路11條,區管道路12條,,面積35.4萬平方米,雨水管16003米。積極參與德勝東路、四號港、凱旋路茶葉特色街等施工圖方案會審;參與禾稼路、九和路、相埠路條道路綠地的竣工驗收;積極協調城東新城、錢江新城、九堡四季青服飾城等30條區管道路內未移交綠地的建管銜接工作。完成秋濤北路、天城路、新開河綠地標段所有道路、河道綠化的現場交接協調工作,使道路綠化養護工作進入常態化。

三是市政設施全面養護。以市政養護“機械化、信息化、精細化、市場化”為突破口,通過實行全方位、密集型、網絡化管養模式,全面提升市政設施完好率。重點提升全區120余條背街小巷微環境,共修復車行道203796平方米、人行道27365平方米、灌縫10896米,橋梁402平方米。共清疏雨水管道290685米、污水管道75490米,疏挖檢查井、雨水口23876座,清挖淤泥2742噸;集中改善8處污水生化池、泵站設施。創新預防式搶修模式,依托科技力量,改變以往道路塌陷后再進行搶修模式,預先對破損管道采取非開挖式修復工藝,收效良好。

以打造最清潔xz__x為目標,以國家文明城市復查迎檢和國家級生態區創建為契機,以深入治理“五亂”(垃圾亂扔、攤點亂擺、車輛亂停、廣告亂貼、渣土亂倒)為抓手,進一步健全機制,落實責任,突出重點,強化整治,努力提升城市“四化”長效管理水平。

一是潔化工作更加精細。針對轄區地處城郊結合部流動人口多、基礎設施薄弱等特點,創新工作方法,實行分類保潔管理,重點加強錢江新城、東站樞紐等重點部位和重大節會期間的清掃保潔;針對渣土偷倒問題,做到強化管理與及時清理相結合,確保環境整潔。同時加大路面污漬積泥、綠化積塵的沖洗和市政設施和城市家具的清潔擦洗工作,實行精細化作業。截至8月份,城區綜合清潔度98.63分,全市排名第四,公廁清潔度98.52分,全市排名第三。

二是綠化養護突出重點。堅持種植品種多樣化和特色化、培訓經常化、管理精細化的標準,重點加強道路兩側及河道兩岸的綠化管理及建管銜接工作。積極部署節假日花壇、花境的制作及參評,做好“美化家園”等綠地提升改造工程。今年區城管局制作的“花漾艮秋”、“春之生”兩件作品參加了“五一”花境評選分獲二、三等獎。“十一”節假日花壇、花境制作的“幸福扇”獲杭州市城區xz__x年“國慶”立體花壇創造競賽第一名。

三是亮化工作注重規范。以“共建共享生活品質新示范區”為目標,完善亮燈管理預案,規范亮燈管理程序,積極推動“夜間經濟提升”發展。

在亮燈保障工作中,嚴格落實勤檢查、勤上門和勤通知“三勤”舉措,強化亮化日常監管,重點開展錢江新城核心區、火車東站樞紐周邊道路重點景觀設施,路道功能性照明工程設施專項檢查。截至目前,完成亮燈長效管理整改問題68個,整改率100%;市區聯合檢查和專項檢查共計18次,巡查覆蓋率100%。四是序化工作強勢推進。以堅持“三抓”(抓街面常態管控、抓群眾投訴解決、抓“兩亂”問題控制)為重點,著力在開拓創新,破解難題上下功夫,進一步強管控,降投訴,落實考核任務。先后開展了“攤點亂擺”、“夜間渣土”、“廣告亂貼”、違法養犬、工地違法排水、食品安全等專項整治,不斷強化整治的深度、廣度和頻度。截止10月底,共計組織整治900余次,查處各類違法行為44670起,街面序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截止8月份,街面保序考核成績98.13分,位列全市第二。

以打造宜居城管、品質城管、和諧城管為目標,加強行政執法、行政審批監督,努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立足實際,積極創新數字城管和投訴工作機制,不斷提升群眾的認可度和滿意度。

一是執法辦案成效顯著。堅持依法行政,進一步完善“權力陽光”運行機制,規范內部執法程序和自由裁量權利,推動城管執法權力網上規范、公開、透明、高效運行。截止10月底,共承辦城管執法類案件11014件,其中承辦一般程序2083件,簡易程序案件8931件,罰款總額865萬余元,無一起行政訴訟敗訴、行政復議撤銷案件,獲xz__x區唯一的浙江省依法行政示范單位榮譽稱號。共辦理行政審批1447項,其中許可1203項。積極開展“三改一拆”活動,全力配合“四邊三化”和司法強遷工作,截止10月,共立案查處違法建設案件127件,處罰金額33.7萬;共參與拆除各類違法建筑482處,面積14.53萬平米。全程參與東站樞紐區域7戶司法強遷工作。

二是數字城管績效明顯。整合城市管理資源,在深化“一街、一鎮、一平臺”工作模式基礎上率先在全市出臺“數字城管星級派遣員、受理員”評比制度,全程引入社會監督評價機制,提升受理質量。建立數字城管應急分隊,對轄區范圍內發現的責任主體不明、存在安全隱患的信息采集快速啟動代整治機制,穩步提高案卷處置速度。區二級平臺建立數字城管鎮、街月度考核反饋機制,規范全區數字城管運行、考核流程。1-9月全區共受理數字城管案卷177364件,區內處置98727件,案卷累計處置率100%,累計及時解決率99.996%,暫列全市第一。

三是投訴滿意攀升。以群眾滿意為準繩,以創新突破為重點,以熱線整合導向,積極構筑“熱難點問題動態報送機制”、“重復投訴督察考核機制”、“投訴通報平臺機制”和“序化類投訴滅燈機制”四大機制,通過關口前移,建立投訴人聯系制度,變“上訪”為“下訪”;分組、分批次對區平臺操作員、鎮街處置員、熱線受理員開展針對性業務培訓;對11個執法中隊及將局屬各監管中心實行分組競賽等方式,提高隊伍整體作戰力。截止10月,共接處各類公開電話和件14989件,其中,咨詢答復5566件,投訴件9423件,反饋率和辦結率均為100%、滿意率98.35%。無一起回退和超時件發生。

按照“政治堅強,公正清廉,紀律嚴明,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要求,全面加強隊伍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黨風廉政建設,深化效能建設,進一步抓好班子、帶好隊伍,提升隊伍城市管理服務水平。

一是從嚴管理,廉政防控機制不斷完善。健全完善廉政風險防控信息資料庫,防控對象從中層干部延伸至重要崗位的一般干部,按照風險發生幾率和危害度,準確研判風險等級,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實施預警告誡。出臺《xz__x區城管局公職人員八小時外“七個不準”規定》使監管從工作圈向生活圈延伸。每周向局中層以上黨員干部發送廉政短信,增強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自覺性,累計編發廉政短信600余條。深化“效能亮劍”專項行動,創新檢查方式,開展基層與機關雙向聯動監督檢查,提高檢查實效。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預防腐敗力度,對區政府實事工程實行全程監察,筑牢干部隊伍拒腐防變的“防火墻”。

二是深化舉措,作風效能不斷增強。堅持“塑形象,聚內力,抓監督,轉作風”的工作方針,創新思路、大膽實踐、多措并舉,切實加強機關作風效能建設。今年以來,局機關8個科室及基層20多個單位組團,在“四街四鎮”廣泛開展效能“直通車”進社區活動,共為百姓提供咨詢270件,解決實際生活問題63件,提供便民服務1100余人次。強化基層站所與屬地轄區社區服務中心對接,主動滲入社區環境治理。局業務科室及屬地中隊,深入社區調查研究,共完成18個調研課題、解決熱難點問題124個。積極開展“轉變作風、提能增效、實現城市管理新跨越”為主題的全員封閉式大培訓、法制培訓、開展“四條禁令”和作風效能8項制度督查等深化效能建設。

三是強化宣傳,隊伍形象不斷改善。積極開設“城管工作開放日”、“城管執法一日體驗”、“局長接待日”等活動。在加強主流媒體宣傳的基礎上,拓展微博等新興媒體的宣傳陣地。進一步規范信息的報送機制,完善內部宣傳信息管理;建立健全機關及基層單位新聞發言人機制,提高與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溝通能力。截止目前,共在《錢江晚報》、《都市快報》、《青年時報》等主流媒體上刊登正面宣傳文章210多篇;在市城管委《杭州城市管理》報紙上發表文章20余篇,發表微博150余條。首

部自編自演微電影《角落》獲區總工會“勞模風采”微電影大賽一等獎、區委宣傳部微電影競賽二等獎、市城管委xz__x年城管系統微電影大賽優秀獎。堅持以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貼心城管”行動精神,以全力打造符合“國內一流現代化中心區”目標定位的城市管理體系為目標,圍繞“全力構建一流現代化中心城區的城管執法、監管、服務新體系,著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著力提升區塊生活品質,全面實現‘城管上水平,百姓得實惠’”的工作思路,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加強隊伍建設為根本,著力推進基層基礎化建設、數字信息化建設、執法規范化建設、監管精細化邁進、資源整合化建設、和諧社會關系建設,不斷提升城市長效管理服務水平。

——隊伍體系健全完善。圍繞“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服務”城市管理組織構架,深化城市監管“重心下移”機制,實現“規劃、建設、管理”三位一體順暢銜接,建成“體制順暢、職責明確、制度完善、運轉高效”的城市管理組織體系。建好市政、綠化、市容環衛、河道等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管理人員隊伍,全面提高其素質和技能,實施優化人才戰略發展工程,進一步明目標、揚精神、樹形象,努力打造“紀律嚴、素質高、服務好、業績優”的城管隊伍。

——城區環境優美宜居。深入實施水環境改善、“四邊三化”、和“美化家園”工程,以提升城市綠化、美化、彩化“三化”水平為主要內容,實現城區環境面貌的優化轉型,營造生態宜居的城市軟環境。清水治污側重多元化手段,打好組合拳,確保工作成效;保潔保序范圍從路面向沿江、沿河、沿路的綠地和水面擴展,堅持標準化、制度化、市場化、精細化、長效化管養,全面提升城市環境清潔水平。以“雙最”評比為抓手,提高養護監管能力。

——管理格局凸顯特色。結合xz__x總體規劃和功能布局,將錢江新城金融核心區、城東新城中心樞紐區、九堡丁橋大型居住區以及地鐵沿線重點管理區域細分成精品示范區、全面深化區和建設改善區,明確界定區域范圍并建立相應的城市管理標準進行分級管理,形成錯落有致、梯度分層推進的城市長效管理格局。根據管理的差異性以及各區塊的功能特色,制定分類標準及措施,創新城市管理協調、監管、考核等各項機制,精心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城市管理品牌。

——應急保障防范有力。建立積極有效的組織和指揮體系,完善防汛抗臺和抗雪防凍應急預案和防災減災社會動員組織方案。建立市政公用和環衛行業預警管理系統和在線監測系統,健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確保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實現“數字城管”的全覆蓋,建立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統籌發展的“數字城管”運行系統,運行績效持續提升。提升城市防汛防臺能力,完善河道防汛排澇設施和市政排水管網建設,確保防大災、搶大險、拉得出、打得響,第一時間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量化目標:2014年計劃投資17600萬元全面組織實施市政設施改善、截污納管、公廁提升改造三大改善項目,實現城市有機更新。確保xz__x區四化長效(潔化、序化、綠化、亮化)、數字城管、垃圾分類、停車收費、市政設施養護、河道管養、投訴等十大項目考核名列全市前三的先進位置。其中城區清潔度98分以上,街面序化度98分以上,投訴解決率100%、滿意率98%以上。綠地養護綜合考評達95分以上,全年檢查達標率95%以上,完成戶外廣告整治任務,實行亮燈提升工程建設。實現數字城管問題及時解決率達99%。12319問題處置率99%。開展城郊結合部、村鎮社區內道路坑洼、污水橫流、積存垃圾、河道垃圾堆積等環境衛生死角重難點整治,落實市政長效管理制度,道路完好度達95分以上。實施垃圾分類的小區占轄區總204個生活小區的全覆蓋,達標率75%以上。落實停車收費服務管理制度,加強5365個道路停車泊位的管理,規范2041個收費泊位的收費服務。加強河道排污口的管理,確保整治后河道無排污,消除黑臭河道,河道長效管理考核98分以上。

圍繞上述工作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十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重心下移”機制。創新“一三五”工作機制,圍繞綜合監管“重心下移”一條主線,做到“三個加強”(加強中心與區城管局信息對接,加強中心與分中心溝通交流、加強分中心與屬地聯動配合),落實“五個把握”(把握日常監管巡查效率、把握問題督查催辦力度、把握信息溝通順暢情況、把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把握中心人員綜合素質提升效能)。著力在提高隊伍業務能力、分析研究、協調解決問題能力上下功夫,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綜合監管中心和分中心的關系,完善機制、創新監管方式,依托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有效載體,不斷提升城區環境水平。

二是推進民生改善工程。2014年計劃投資10000萬元實施截污納管項目39個,增加截污量8000立方/日,60%的河道污水排出口基本消滅;計劃投資1650萬元實施市政設施改善項目,完成道路加固3條;計劃投資300萬元,新建改建公廁10座;計劃投資4000萬元實施xz__x區環衛汽車場拆復建工程開工并完成主體;計劃投資1667萬元,實施河道清淤項目11個,完成清淤量33萬立方米。

三是狠抓河道水環境改善。2014年計劃完成范家橋、機場北港、七號港等9條河道清淤。按照《xz__x區河道水環境改善五年規劃》的年度分解項目,全面推行“河長制”;計劃消除11條黑臭河道,創建1條生態示范河道,進一步提升河道水環境。配合相關部門實施大市政配套完善:新建丁橋、筧橋、大農、八堡4座污水泵站,丁橋東路、三新路、紅普路燈等6處大市政污水管;集中點源削減:2個公建地塊、1個集中開發地塊、5個集中農居污染源排放區塊、10處農居安置房及5處陽臺水治理;新建東風港排澇泵站;完成橫四港、八號港等5條河道治理,新建五會港配水泵站,加快推進三堡沉砂池。

四是落實“四化”長效管理。以“潔化、序化、綠化、亮化”工作為抓手,打造最清潔xz__x,提升城區環境面貌。潔化工作有的放矢。加強對全區道路、街巷1259萬平方米的保潔,針對30條重點道路實施一點一方案,有效解決道路積泥、拋撒滴漏、路面油污等突出問題,穩步推進保潔市場化率,在現有55%的基礎上增加10個百分點。序化工作不斷完善。開展“垃圾亂扔”、“車輛亂停”、“廣告亂貼”、攤點亂放、工程渣土、違法養犬、水果車等整治工作,提升街面序化水平。綠化工作創新亮點。做好全區300萬平方綠化管養工作,注重綠地日常養護質量的檢查,實現綠化養護市場化運作100%,通過“美化家園”綠地提升改造工程及建管無縫銜接,打造錢江新城綠化精品亮點。亮化工作持續推進。落實亮化長效管理制度,規范亮化管理行為,提高問題整改質量,完成市下達的年度亮燈提升工程建設任務。

五是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要在全區范圍內推廣垃圾分類工作,積極探索農居安置小區等分類試點工作,實現小區垃圾分類的100%全覆蓋。擬定《2014年xz__x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實施細則》,建設并利用好分類培訓師資、指導員、志愿者三支隊伍,發揮多部門聯動作用,實現垃圾分類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通過分類垃圾袋編號及監管力量整合調整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垃圾分類監管成效,積極拓寬渠道,吸引更多居民參與到分類隊伍中來,以九堡魅力城一期、二期等8個垃圾分類小區示范點創建,輻射帶動全區垃圾分類工作。穩步推進垃圾清潔直運工作,在現有四個街道覆蓋的基礎上向鄉鎮進行,提高垃圾直運覆蓋范圍。

六是優化停車監管服務。做好轄區內5365個泊位管理工作,規范2041個收費泊位的日常監管。積極拓展停車服務外延,深挖停車資源,強化>

!交通“兩難”,扎實有序做好公共停車場(庫)地接收管理;創新服務管理模式,通過實施收費點分類管理和星級考評制及停車場庫管理新模式,以管理創新提升收費服務水平。七是深化數字城管處置。深化“一街、一鎮、一平臺”模式,建立“執法中隊”和“街道”聯合辦公的“三級平臺”網絡,形成主、次道路、一、二類街巷聯片捆綁考核,實現派遣員、巡查員、執法員互動互補。區協同平臺充分利用屬地管理、信息詳實的資源,加強與市區兩級部門的協調。以滿意不滿意為標準,以序化工作為突破口,做好受理工作。發揮數字城管協同指揮平臺的綜合協調作用,及時消化領會數字城管的新規范、新標準,各網絡單位立足自身,想方設法,第一時間數字城管問題的落實整改。同時,強化對反復發生問題的分析研判和處置,降低問題的重復發生,確保受理業務考核名列全市前列。

八是強化重難點問題整治。對問題較多、整改率不高、反復性大的問題進行專項治理,處理好違停及時查處情況、拖車情況、案件處理情況等三個環節,尤其是繼續抓好拖車整治。抓工地施工和渣土運輸專項整治活動。重點是車輛運輸拋灑滴漏、工地夜間施工、車輛無證運輸工程渣土等與工地有關的整治。抓“兩亂”整治。廣告整治立足于日常整治,根據市城管委下達的整治任務,按期拆除,同時在日常巡查中,主動發現問題,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九是提升應急保障水平。以解決主要道路和居民小區進水為導向,加強城市道路、管網、河網水系管理,推行標化管理和考核機制,引入先進的市政管養作業機械和監測設備,以截污納管等實事工程為抓手,著力改善城區基礎設施硬件條件。不斷完善防汛抗臺和防凍抗雪應急預案,建立積極有效的組織網絡和指揮體系,健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完善防汛應急指揮系統,拓展防汛網絡覆蓋面,指揮系統延伸至街鎮,形成系統閉合回路,確保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不斷提升防災抗災等應急管理能力。

十是規范執法辦案工作。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強化法治意識,提升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繼續加大執法辦案力度,完善“權力陽光”運行機制,完善行政審批制度,規范內部執法程序和自由裁量權利,推動城管執法權力網上規范、公開、透明、高效運行,確保無行政訴訟敗訴,行政復議撤銷案件發生。

十一是完善建管銜接機制。進一步推動城市建設與管理的無縫連接,按照“接收一批、整改一批、委托一批”的原則,做好已建成未移交道路的后續工作。實現城市低碳化發展,在錢江新城金融核心區、城東新城中心樞紐區、九堡丁橋大型居住區區塊建立城市管理聯席會議、督查通報、考核獎勵、信息聯動四大機制,對規劃設置、環衛基礎設施、管理配套用房、涉河建設項目等,主動介入、提前參與,為后期管理預留空間,落實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