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語言學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6 04:12: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比語言學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比語言學論文

篇1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pares English-language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 from the economics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rhetorical organizations used by native and non-native writers. The corpus consists of 40 abstracts published in 2008 from two economics journals: Jingjixue Jikan, edited and published in China and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respectively. The rhetorical structure differences emerged in terms of the frequencies of the units, the sentence length, and the lexical bundles. The result shows potential for the teaching of ESL writing in academic setting.

關鍵詞:英語論文摘要;跨文化;體裁分析;經濟學

Key words: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cross-cultural;genre analysis;economics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4-0177-02

0引言

學術論文摘要是學術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文章的錄用與否、信息檢索以及同行之間的知識交流和傳播。同時,許多國際著名期刊都接受英語寫作的文章,因此,學術論文英語摘要對于研究者顯得尤為重要。然而,論文摘要作為一種體裁形式,有其自身的篇章結構和語言特征。英語論文摘要的跨文化和跨學科特征日益受到應用語言學界特別是專門用途英語研究學者和教師的關注。本文通過自建的80篇經濟學類英語學術論文摘要語料庫,采用體裁分析的理論,對比分析了中美兩本經濟學期刊摘要在跨文化視角下的宏觀結構特征,豐富了體裁分析的實證研究,同時以期為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提供依據。

1研究背景

自從John Swales將體裁這一概念作為學術語篇分析的工具,體裁分析法就受到應用語言學界以及EAP和ESP教師和研究者的廣泛應用(Brett,1994;Holmes,1997;Nowgu,1997;Posteguillo,1999; Swales,1990)。近年來,由于摘要體裁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對于摘要的研究就引起了學界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其中,關于特定領域中的摘要的重要研究有Salag-Meyer (1992;1994)對于醫學摘要的研究,Gibson(1993)對于信息與圖書館科學領域論文摘要的研究,以及Santos(1996)對于語言學類論文摘要的研究。另外,還有部分研究涉及到跨領域的研究,如Hyland(2000)研究了1997年8個不同領域論文的800篇摘要,Samraj(2002)研究了野生動物行為領域論文和生物保護學領域的論文摘要,以及Dahl(2004)研究了經濟學和語言學領域的摘要的個人與宣傳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少數關于摘要的跨文化對比研究。例如,Martin(2003)研究了英語和西班牙語的社會科學實證研究論文摘要,Bonn & Swales(2007)研究了英語和法語的語言學類的論文摘要。鑒于此,本研究對比分析跨文化視角下經濟學類英語論文摘要其宏觀結構的特征。

2研究方法

摘要的宏觀結構可以分為兩類:IMRD結構(Introduction-Method-Result-Discussion),多用于報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s)中;CARS模式(Create a Research Space),多用于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s)中(任再新和馬靜,2008)。本文對于摘要宏觀結構的分析采取的是前者。但是,本研究基于前人對于摘要的宏觀結構分類,發現經濟學論文摘要的最后一部分應當稱為Conclusion(表1)。本研究的語料來自于2008年發表的中美兩本經濟學權威期刊論文摘要各40篇。這兩本期刊名為:經濟學季刊(CEQ)和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語料的選取充分考慮到可比性原則的諸因素如時間,體裁,語言等等。

3研究結果

摘要的基本數據特征(表2)顯示中國學者的英文摘要總字數和平均字數偏少;句子個數和平均每句字數也同樣少于國外同行。進一步的研究表明(表3)英語摘要在兩本期刊中出現最多的兩個部分是Introduction和Result,這也符合國內期刊(CEQ)的基本數據特征,即平均句子數為兩個。雖然國外同行會省略如Method部分,但是國內學者則更甚,會略去Method和Conclusion兩個部分。這一現象與我們的觀察(表4)高度吻合。美國期刊(QJE)的摘要通常會以完整的IMRD結構出現,而國內期刊(CEQ)出現兩個和三個部分的摘要占所選摘要的大多數。

此研究結果表明,國內學者的英語摘要在宏觀結構的安排上受到了本族文化的影響。表現在,中國學者會將兩個部分混在一個英語句子中表達,使得摘要的句數偏少。例如:

Using a firm-level data set for 1998 and 2005 including all of China's "above designated size" enterprises that together account for more than 85 perc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outpu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ree issu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derived from the Austrian School, this paper connects the creation of entrepreneurs to the contracts that entrepreneurs obtai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tudies how these contracts affect economic growth.

不注重英語科研論文的邏輯性,省略重要的摘要組成部分如Method部分等。例如:

We establish five facts about prices in the U.S. economy: (1) For consumer prices, the median frequency of nonsale price change is roughly half of what it is including sales (9-12% per month versus 19-20% per month for identical items; 11-13% per month versus 21-22% per month including product substitutions). The median frequency of price change for finished-goods producer prices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consumer prices excluding sales. (2) One-third of nonsale price changes are price decreases. (3) The frequency of price increases covaries strongly with inflation, whereas the frequency of price decreases and the size of price increases and price decreases do not. (4) The frequency of price change is highly seasonal: it is highest in the first quarter and then declines. (5) We find no evidence of upward-sloping hazard functions of price chang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We show that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facts are consistent with a benchmark menu-cost model, whereas the fourth and fifth facts are not.

4結論

本研究通過對比分析中美經濟學期刊英語論文摘要的宏觀結構,發現了兩類摘要存在顯著差異。這種差異是受到各自的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本研究的意義在于為中國學者撰寫英語摘要提供參考,并為英語寫作教學提供一些依據,同時,豐富了體裁分析的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1]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for writing abstracts. (1979). New York: American Standards Institute (ANSI).

[2] Bhatia, V. K. (1993). Analysing genre:L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London: Longman.

[3] Bonn, S. V., Swales, J. M. (2007). English and French journal abstracts in the language sciences: Three exploratory studies.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6:93-108.

[4] Brett, P. (1994). A genr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ection of sociology articl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3:47-59.

[5] Dahl, T. (2000). Lexical cohesion-based text condensation. An evaluation of automaticallyproduced summaries of research articles by comparison with author-written abstracts. Dr. art. thesis, University of Bergen.

[6] Dahl, T. (2004).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argumentative abstracts. Akademisk Prosa, 2:49-67.

[7] Holmes, R. (1997). Genre analysi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research article discussion sections in three disciplin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4):321-337.

[8] Hyland, K. (2000). Disciplinary discourses: 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 London: Longman.

[9] Martin, P. M. (2003). A genre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Spanish research paper abstract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scienc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2:25-43.

[10] Nowgu, K. N. (1997). 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2):119-138.

[11] Posteguillo, S. (1999). The schematic structure of 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articles. English forSpecificPurposes, 18,(2):139-160.

[12] Salag-Meyer, F. (1992). A text-type and move analysis study of verb tense and modality distribution in medical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1,(2):93-113.

[13] Salag-Meyer, F. (1994). Hedges and textual communicative function in medical English written discourse.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3,(2): 149-170.

[14] Samraj, B. (2002). Disciplinary variation in abstracts: The case of wildlife behaviour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 In J. Flowerdew (Ed.), Academic discourse (pp. 40-56). Harlow, UK: Pearson Education.

[15] Santos, M. B. (1996). The textual organization of research paper abstract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Text, 16,(4):481-499.

[16] Swales, J. M. (1990).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篇2

本科畢業論文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本科教學過程中最后一個重要的教學實踐環節,是學士學位授予的一個重要依據。[1,2]然而,相較于其他教學環節,畢業論文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該環節存在著一些問題。[3]本文將以中央民族大學統計學專業畢業論文為例,在分析其現狀的基礎上,找到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中央民族大學統計學本科專業設置于2003年,目前已有六屆畢業生。經過學院和學校層面的努力,統計學專業作為新辦專業取得了較快發展,所培養的學生具有較好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近四成學生繼續讀研深造,就業的學生大都在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上,就業率一直在85%左右。

本科畢業論文環節在培養方案中是6個學分。學生在第七學期開始選擇指導教師以確定畢業論文題目。經過前6個學期的系統理論學習,統計學專業學生已基本掌握了統計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具備了正確的統計思想和較強的統計軟件應用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等綜合能力。本科畢業論文的寫作就是統計學專業學生將上述基礎和能力進一步深化與升華的重要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素質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和提高,同時也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對如何提高畢業論文質量進行研究是必要和有意義的。[4]

一、統計學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的現狀分析

從論文完成情況來看,每屆的畢業論文基本都能達到論文教學環節的要求,通過對中央民族大學統計學專業2007~2011年四屆畢業生的畢業論文進行分析,發現畢業論文及格率為99.18%。

從畢業論文研究的類型來看,主要分為兩大類:理論研究型論文和實證型論文,理論研究型論文表現為總結和論述現有統計理論問題,表述理論研究的成果,或應用理論對現實問題進行分析、說明,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實證型論文主要表現為針對某一特定的實際目的或目標,運用所學統計的理論和方法,對經濟、管理、金融、醫學、生物、工程、環境等領域進行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量分析等。本文由收集整理

從論文知識點范圍的分析來看,學生論文絕大多數是統計專業問題,極少數是其他數學分支的問題。從中央民族大學歷屆統計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情況分析,發現畢業論文中研究其他數學分支的問題占總數的6.50%,主要包括:一是其他科目的應用研究(數學分析、常微分方程、運籌學及空間解析幾何等),占總數的1.63%。二是數學專業教育和數學思維的研究,占總數的4.87%。研究統計學專業問題的畢業論文占絕大部分,比例為93.50%,選題內容廣泛且多為社會熱點問題,涉及經濟、社會、醫療衛生、教育發展、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多領域,由于受學校人文環境影響,很大比例的學生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民生等問題進行了統計分析,約占總學生人數的30.08%。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主要集中于抽樣調查、回歸分析、多元統計方法、聚類分析、判別分析等常用統計方法。

此外,統計分析顯示學生成績普遍偏高,統計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尤其是實證類論文,存在著可以大量使用背景介紹和統計軟件分析結果的特點,因此,一些論文沒有創新性和學術含量,但具有較大的篇幅,與理學院其他專業的畢業論文成績比較,其平均成績相對較高,約80.42分。

二、統計學專業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

畢業論文的質量問題關系到本科人才的培養規格和目標,直接體現了學生本科階段的學習成果,是衡量教學水平、學生畢業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通過對論文和考評結果的具體分析,發現學生的畢業論文在創新性、理論深度及論文寫作常識多方面存在問題。具體表現為:

1.創新性不夠

學生的畢業論文表現為理論性研究非常少,大都是實證型論文,并且多是簡單的統計方法應用,缺少創新性研究和思考。從中央民族大學歷屆統計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來看,理論研究型論文只占4.89%,與實證型論文的比例為1︰19.45,比例懸殊,體現了學生在畢業論文大的選題過程中,避重就輕,缺乏創新的特點。如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學生選擇“我國人均gdp的預測”這類針對某經濟指標進行預測的題目,論文的主要內容就是利用arma、灰色預測或者趨勢外推方法等一種或多種方法對時間序列數據做簡單建模和分析,論文沒有對指標本身的意義以及國內國際的社會經濟形勢進行綜合分析。這種方法簡單套用性質的論文占有很大的比重。

2.選題過大、內容空泛,缺乏深入研究,存在抄襲、拼湊現象

有些學生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往往不能根據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特點和社會實踐情況進行準確定位,只是一味的盲目的選擇一些過大過空的社會熱點問題,因此難以看到所要研究的問題的本質。如有的學生針對cpi做研究,沒有深入了解問題的實質,只是收集了一些文獻,很難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研究角度,造成了材料堆積且過于散亂,論文變成了一些材料的簡單拼湊。有些論文針對某一社會經濟問題進行研究,論文的主題只是針對現有數據利用簡單的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對數據的質量和可靠性以及方法的適用性不做針對性討論,對所得的結論也不結合社會經濟現實情況進行分析,導致論文質量不高。

3.相對前沿的分析方法利用較少

前沿的分析方法利用較少,通過畢業論文的寫作,統計分析能力沒有實質性提升。學生論文使用的統計方法主要集中于回歸分析、聚類分析、判別分析、相關性分析等,其中回歸分析方法占有非常大的比例,約41.46%,其他各統計方法使用的比例分別為:聚類分析為5.69%,判別分析為7.32%,相關性分析為14.63%,多元統計方法為2.44%,時間序列分析為3.25%,極少有學生使用教科書外的相對前沿的分析方法。

4.論文寫作上存在結構不合理、沒有相關研究介紹、創新點表述不清、參考文獻不會正確標注等問題

從學生的畢業論文來看,論文寫作不規范,專業性差。主要存在論文形式不規范、結構不合理、題目含糊、有些論文雜亂無章、口語化嚴重、可讀性差等問題。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針對上述問題,統計學系通過對論文進行詳細審查以及組織指導教師和學生座談,發現畢業論文出現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面:

1.學生對論文不夠重視

部分學生由于忙于考研學習而無暇顧及畢業論文的研究,還有部分學生由于忙于外出找工作、實習而無心認真撰寫論文。論文撰寫所需的必要時間難以得到保障,因此學生應付了事,從而無法保證論文的深度。此外,還有部分學生認為畢業論文只是一個教學環節,與考研的好壞無關,存在只要寫了論文,教師都會讓自己通過的僥幸心理,在思想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2.缺乏指導教師的針對性指導

指導教師所帶畢業生人數過多,使得導師的工作量呈現超負荷狀態,無法保證每個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從而致使部分學生的論文規范性較差,沒有對存在的問題反復修改,使得學生論文存在諸多問題。

3.學生的專業訓練還不夠

大部分本科生沒有經歷過論文的寫作訓練,寫作水平較低,不了解學術論文的規范性及其格式,不知如何從科研的角度構思文章、組織材料、安排結構,使得相當一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表達的觀點不夠準確清楚,論據亦不能很好地支持論點。另外,一些同學為了完成任務,直接將在網絡中搜索到的資料不假思索的拼湊在一起,使得內容不成體系,觀點混亂。

四、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建議和實踐

1.加強畢業論文重要性的宣傳,提高學生的重視度

加強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認識有助于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質量。通過講座、課堂傳授等形式,讓學生意識到畢業論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是任何教學環節都不能替代的,是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更是進行個人綜合素質提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4]從而使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畢業論文的重要性,投入更多精力進行畢業論文設計。

2.選題和教師的科研項目相結合,提高論文的創新性

在選擇課題時,為了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與指導教師協商,結合導師的研究方向制定課題方案。統計學專業的教師一般除了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這類對理論性和創新性要求較高的項目以外,很多教師還主持或參加有相應的應用研究類項目。應用類項目大都需要實地調研(以及問卷涉及和數據分析)或者大量的數據分析和建模。引導學生參加這類項目來設計和完成自己的本科畢業論文,能夠激發學生的科研熱情和創新潛力。此外,鼓勵和引導一些成績較好,如讓具備保研資格的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討論班或者課題組,選擇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理論問題進行研究,可以使學生了解本學科的發展方向和最新動態。最近兩年,越來越多的學生,特別是具備了保研資格的學生,在大四上學期就能投入到項目和畢業論文的寫作中。

3.重視平時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廣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盡可能早地接觸與本專業有關的實際工作,切身體會到如何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了解本學科的實際業務,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專業知識的把握。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積極鼓勵學生在大二和大三階段參加校級和國家級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申請“中央民族大學本科生研究訓練計劃項目”、“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和“國家大學生創新性試驗計劃項目”。項目的申請和實施以及研究報告的寫作,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鍛煉。目前,統計學專業本科生的參與率在70%以上。此外,建立專業實習基地可以提高學生利用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環節的設計和實施都有力地保障了學生本科畢業論文的水平和質量。

4.加強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訓練

加強平時課堂上大作業的規范化,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通過平時的實踐活動,如學生數學建模以及大學生創新實踐等各類實踐

性項目來提高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

5.實施激勵措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

針對那些參與實際課題的學生,學院鼓勵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以勞務費的形式給予其獎勵,另外積極鼓勵畢業論文質量優秀的學生進行投稿發表。此外,還需對答辯程序和評分標準進行規范化,建立優秀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和優秀畢業論文獎勵制度,以形成積極的導向作用,充分調動指導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

篇3

關鍵詞:2011~2015年 文化語言學 綜述

一、綜述

20世紀50年代出版的羅常培所著《語言與文化》一書是文化語言學的先導;80年代,陳建民開設“文化語言學”的課程以及周振鶴、游汝杰在《方言與中國文化》一書中首次使用“文化語言學”這一學科名稱,標志著文化語言學的正式提出;90年代,邢福義《文化語言學》和申小龍《中國文化語言學》的出版,標志著文化語言學理論的基本形成。從此之后,出現了“文化語言學中國潮”,文化語言學得到了持續廣泛的發展。

二、總論

文化語言學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具有強烈的理論建設意識,即對其對象、任務、性質以及方法有一個綱領性的認識。但在近五年間,這方面的研究卻不多,筆者查到的資料僅有《文化語言學初探》(《時代文學》,2014)、《淺談對文化語言學的認識》(《青年文學家?語言研究》,2011)、《從符號的角度看文化語言學》(《商業文化》,2015)等,這些論文所論述的要點大多在之前學者論述的觀點范圍之內。本文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經過近30年的發展,文化語言學的理論框架已經先后建立了眾多較為完整的體系,現如今再想有所創新有一定的困難;第二,構建一套完整的關于文化語言學的理論框架需要長時間的學術積累,但五年是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段,所以不足以有所創新。

由于文化語言學經歷了近30年的發展,其理論建設已經非常之多,所以近幾年學者們開始對文化語言學進行總結性的認識。游汝杰、周振鶴的《耦耕集(文化語言學存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一書為論文集,這一系列文章的結集出版進一步梳理了文化語言學的發展脈絡,完整地呈現出文化語言學在國內的發展歷程;邱智晶、任雪蓮、竇晶主編的《回顧與展望:語言與文化問題研究》(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2012)以及趙明發表的《近十年文化語言學研究:回顧與反思》(《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5)一文回顧了文化語言學的發展歷程,旨在促進文化語言學的發展。

由于之前已有不少對中國文化語言學理論的研究,所以這五年中許多學者將視角轉向少數民族語言和國外語言,致力于建立其中一種語言的文化語言學體系,如王健宜的《文化語言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主要研究日語,金榮晃的《文化語言學》(民族出版社,2013)主要研究朝鮮語等。

文化語言學的研究方法雖然在之前就已經提到很多,但在這五年中不斷得到更新。隨著國外對比分析理論在中國的接受度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采用對比的研究方法,并且這一方法幾乎涉及了文化語言學的各個具體領域,比如《法語時態與漢語時態的文化語言學對比研究》(《語文建設》,2014)、《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男女性別語言差異研究》(《語言文化》,2015)等。除了研究方法的不斷更新外,研究方法的跨學科性也逐漸顯露了出來,比如和民俗學、新聞學等學科的結合,如《“真實的力量,民間的智慧”――方言節目的文化語言學思考》(《新聞知識》,2011)等。

三、分論

在近五年中,文化語言學的研究領域不僅在原有領域的基礎上不斷擴展,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領域。下文分為8個部分進行論述。

(一)詞匯與詞義

詞匯與詞義研究歷來是文化語言學的研究重點。同以往該方面的研究相比,本時期的研究出現一些新的特點。首先,學者們研究關注的對象不再局限于對詞語文化意義的探求,開始關注詞語的文化意義對詞匯系統的影響,比如《文化語言學視域下的“盂蘭盆”一詞的內涵與外延》(《東北亞外語研究》,2014)、《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小清新”》(《時代文學》,2012)等;其次,S著語言的不斷發展,學者們開始關注到一些新詞與借詞,例如趙惠霞、周憬編著的《語言與文化闡釋》(西安出版社,2011)一書中將當代新詞語產生的基本途徑作為研究的對象之一;最后,這一時期對成語的研究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涉及文學作品、其他語言、動物等各種類型的成語,比如《分析來源于文學作品的俄語成語》(《北方文學旬刊》,2013)、《漢泰動物成語對比分析及其文化差異》(李智文,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等。

(二)專名

對專名的研究,伴隨著文化語言學發展的整個歷程。邢福義在《文化語言學》一書中將專名劃分為人名、地名、店名和數字。這一時期對地名的研究尤為豐富,涉及各個地方,既有大城市,也有小鄉村,如海南州藏語文工作委員會主持編纂的《海南州地名文化釋義》(甘肅民族出版社,2011)、《山東省臨沂村名的語言文化研究》(顏廷花,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等;涉及人名的研究有《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漢族姓名》(《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涉及數字的有《“二”字文化語言學考辯》(《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時期出現了一系列新的專名研究:研究電視節目名稱的《電視欄目名稱的文化語言學分析》(梁艷,曲阜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研究粉絲團名稱的《從文化語言學角度分析粉絲團名稱對女性形象的塑造》(《時代文學》,2014),研究音樂專輯名稱的《音樂專輯命名特點的文化語言學透視》(《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1),研究飲食名稱的《蒙古族傳統飲食名稱文化語言學研究》(圖拉,內蒙古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等。

(三)語法

這一時期的關于語法和文化語言學的研究資料并不多見,僅有《語法差異文化闡釋》(《南方論叢》,2011)、《現代漢語對稱結構的深度研究》(劉曉靜,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和《法語時態與漢語時態的文化語言學對比研究》(《語文建設》,2014),這幾篇文章都遵從了申小龍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從文化語言學研究語法的具體觀點,從一個具體的語法角度將漢語語法研究同漢人的思維和文化心理特點聯系起來,主要體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崇。

(四)文字

漢字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記載漢語文化信息的重要載體。近幾年學界對文字與文化的結合研究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在著作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漢字文化新視角叢書”,它是山東省宣傳文化專項基金項目,歷時5年打造,由山東教育出版社于2014年5月出版。在中國文化地方性視界和世界性視界融通的過程中,該叢書重新確認了漢字在文化承擔和文化融通中的功用和前景。叢書中包括申小龍著的《漢字思維》和《中國網絡言說的新語文》、孟華著的《漢字主導的文化符號譜系》等。除了叢書,還有王寶珍的《漢字與中國文化》(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1)、李運富的《漢字學新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等。這些著作都科學地構建了漢字文化研究的理論體系,為日后的漢字文化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一時期也出現了一些研究漢字文化的論文,但總體上看,研究成果相當零散而不成系統。

(五)交際用語

在交際用語方面,稱謂語仍舊是人們研究的重點。目前已有很多著作對一類的稱謂語進行了系統論述,比如王琪的《上古漢語稱謂研究》(中華書局,2011)。關于稱謂語的文章非常多,并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傾向性,即2傾向于跨語言的稱謂語的文化對比以及稱謂語在不同語言中翻譯的文化差異,比如《淺談中英稱謂語的文化差異》(《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中日稱謂語對照研究》(李玲,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等。

除了稱謂語之外,在問候語、雙關語、禁忌語、委婉語、慣用語、諺語、俗語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例如《大學生微信問候語的文化語言學解讀》(《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合肥諺語的語言和文化特點初探》(《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等。

在交際用語中,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新出現的諸如對網絡語和廣告語的研究,比如《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中泰廣告語對比研究》(《中國報業》,2011)、《網絡語言的諧音現象》(任莎莎,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等。

(六)語言接觸與融合

語言接觸與融合,顧名思義,就是文化語言學跳出漢語的圈子,在跨文化的大背景下進行研究。比如修剛主編的《外來詞匯對中國語言文化的影響》(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分別從日語、英語、俄語、德語、西班牙語、韓語和阿拉伯語等語言層面,對現代漢語中存在的外來詞進行了整體梳理。不過通過對近五年的資料進行梳理,本文發現這一時期的研究重點集中在翻譯方面。

在翻譯方面,許多專著從總體上把握文化與翻譯。比如李珊、莫興偉著的《文化差異下的翻譯研究》(吉林大學出版社,2012)致力于研究語言、文化、翻譯三者之間的關系,并探討了英漢思維模式的差異對文化以及兩種語言間翻譯的影響。類似的還有楊懷恩著的《文化與翻譯》(新華出版社,2012)、楊蔚君著的《翻譯的文化回歸》(中國書籍出版社,2012)等。研究翻譯方面的論文則主要是論述一個具體的角度,比如《文化語言學視點的漢語詞匯日譯文化信息缺失解讀――以井波律子日譯本為文本》(《凱里學院學報》,2011)、《多角度探討古詩英譯的策略》(《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等。

(七)方言與民俗

從游汝杰、周振鶴合著的《方言與中國文化》開始,學界對于方言與文化的研究方興未艾。由邢福義主編的《方言與文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可以說是這一時期該方面研究的代表作,其內容綱領性地分為總論和分論,論及了方言與語言、文字、藝術、民俗等各方面的關系。但是這一時期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研究某一地區的方言與文化,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的“方言與文化叢書”,該叢書涉及多個地域,比如汪大昌著的《北京方言與文化》(2015)、王世凱及楊立英著的《東北方言與文化》等。

由于文化語言學跨學科性的特點日益突出,而民俗學又是與文化聯系最為緊密的學科,所以對民俗與文化的研究在這一時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由著名民俗學家烏丙安編寫的《民俗文化綜論》(長春出版社,2014),全書共分八卷,內容既包含理論,也有具體民俗與文化。除此之外,同方言一樣,這一時期對該方面的研究也集中于地域民俗或某一種民俗,例如李春雨主編的《藏羌文化與民俗》(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維吾爾語、蒙古語中基本顏色詞的民俗語義對比研究》(鬧爾吉,西北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等。

(八)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文化研究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文化教學實質上是漢語文化語言學在漢語二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該領域經歷了一個從不被重視到被注意、從被熱烈關注到趨于平穩的過程。隨著國家與學界對二語教學的不斷提倡,該領域發展到現如今已經成為了文化語言學的熱點及重點。

該領域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對文化教學的基礎理論以及根本原則的探討,比如王鳴主編的《外語教學與語言文化》(天津大學出版社,2011)、姜萍編著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課堂教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等;其次是對文化教學方法論的研究,比如《英語為母語的中高級留學生漢語熟語的學習現狀及相應教學法》(陳瀅瀅,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再有就是對文化教學與第二語言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新認識,如趙明在《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的誤區和目標》(《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3)一文中評述了國內外對第二文化教學目標的研究現狀,認為第二文化教學的目標不應該過于寬泛,而應該在梳理文化分類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重點與難點。此外,在唐智芳編著的《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和覃俏麗發表的《略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習得》(《語文建設》,2015)中都提到了作者的一些新認識。除了以上三個主要方面,還包括諸如對課程教材、大綱、課程中的文化因素等方面的認識,但都不成系統,這里不再一一列舉。

四、結語

總之,近五年間,文化語言學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不僅在原有研究領域上不斷擴展與深入,而且在20世紀90年代很少涉及的修辭、翻譯、語言對比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近五年來的文化語言學研究仍存在不少問題。第一,文化語言學各方面的發展不平衡。從該學科內部來看,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文化教學方面取得了較多的成果,研究相對深入,但對另外幾個領域基本理論的探討還不夠深入,對他們的研究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化和化。即使所謂的“研究得比較多”的方面也存在著“大”而“空”的問題。從學科外部來看,與其他語言學分支相比,文化語言學學科研究開展得較晚、成果仍不夠豐富。第二,研究的深度不夠。在總論中也提到過,相較于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理論建設熱潮,近幾年關于文化語言學理論體系的建設較少,這說明文化語言學的學科理論在這幾年沒有創新,所以如何構建文化語言學的堅實的理論基礎是首要的問題。第三,在一些研究方法上存在問題。一些論文雖然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但沒有充足的語料來支撐其所得出的結論。另外,目前的文化語言學研究定量分析很少,沒有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有機結合起來。

通過以上梳理可以發現,近五年來的文化語言學研究并沒有像20世紀90年代“文化語言學中國潮”那樣發展迅猛,但在某一具體領域也有所拓展,研究方法也有所更新,更加注重對比與應用研究。文化語言學若想獲得進一步的發展,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努力:首先,要加大文化語言學的理論基礎建設,只有充足的成系統的理論體系才能夠支撐文化語言學各具體方面的正確發展;其次,在學界應形成文化語言學風向標的作用,大家率先在研究較少的領域找到突破口,進而促進文化語言學的平衡發展;最后,更好地完成在研究方法上的更新換代,雖然近幾年對對比研究方法的運用很頻繁,但對比研究的層面亟待拓展,對比研究的視野也需擴大。同時應重視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的綜合運用,提升文化語言學的研究高度。

參考文獻:

[1]邢福義.文化語言學[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周振鶴,游汝杰.方言與中國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劉冬雪.文化語言學初探[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4,(6).

篇4

論文關鍵詞:語言學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名詞化

摘要是對研究者的學術研究過程及成果的高度概括,能直接反映論文質量高低,影響論文的傳播和影響力。目前,對英文論文摘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方面:對英語摘要從學術規范的角度(例如,在時態、語態、句式等方面應該遵循的規范)進行研究;從跨文化的角度進行對比研究中西方學者英文摘要差異,或是研究不同語種英文摘要差異;對某一學術領域論文(如財經類、醫學類等)摘要的結構進行研究。學術論文摘要需要具備特有的客觀、嚴謹、學術的特點,朱永生、董宏樂曾指出,在正式的語體中使用名詞化結構可以增加語篇的理性、技術性和客觀性[1],這無疑與英文摘要的要求不謀而合。因而近年來有學者開始從語法隱喻的角度對論文摘要進行研究,以期更好地為學術論文摘要的寫作和翻譯服務。本文將聚焦于語言學類學術論文英文摘要,試圖為語言學類學術論文英語文摘要寫作教學提供一定的思路。

1 名詞化概念隱喻

語法隱喻理論認為隱喻除詞匯層面外還發生在語法層面,即語言意義未發生變化,只是在隱喻化過程中發生了語法性狀的變化,可分為概念隱喻和人際隱喻兩種形式。韓禮德曾明確指出概念語法隱喻主要表現為名詞化,即本應由動詞和形容詞體現的過程(一致式)和特征由名詞或名詞詞組(隱喻式)來體現[2]。很多學者指出語法層面上的隱喻度越高,語言正式化程度也越高。由此可見,名詞化隱喻式常見于相對正式的書面語中。

摘要是對學術論文主要內容的高度概括,其語言需要符合簡練、客觀、邏輯性強,而名詞化是將復雜的小句成分“濃縮”為名詞或名詞詞組,使得語言結構更加凝練、緊湊。由此可見,名詞化語法隱喻恰恰迎合了英文摘要寫作的要求。聚焦于學術論文摘要中名詞化語法隱喻特征對摘要的英譯與寫作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2 語言學論文摘要中名詞化現象總體情況

有些學者曾從實證的角度對其他類學術論文英文摘要進行分析,研究表明學術論文英文摘要中名詞化現象非常普遍。楊信彰[3]指出,以名詞化為特征的語法隱喻的出現是為了滿足科學方法、科學論證和科學理論的需要。語言學類學術論文摘要同樣存在大量的語法隱喻,陳蘭[4]選取從國內外的核心期刊上隨意挑選了20篇字數上較為接近的語言學論文的英語摘要,發現以英語為母語的語言學論文摘要的名詞化頻率平均值為10.6%,就說明每100個單詞中出現10.6個名詞化結構;而以漢語為母語的語言學論文摘要的名詞化頻率為9.13%,存在一定的差異。此外本文按照“-ion等名詞后綴及其變體的相應名詞進行檢索統計發現中國作者的使用頻率(33.7%)比英語為母語的作者(19%)高得多,可以看出這方面中國學者存在一定的過度使用的問題。以上兩點值得研究者加以重視,小學英語 論文以期在語言類學術論文摘要的書寫中提升名詞化語法隱喻意識,同時盡量糾正不良傾向。

3 名詞化隱喻在語言學論文摘要中的構建功能

名詞化語法隱喻對于語言學類論文摘要的構建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實現摘要簡潔凝練的文體特征

語言學學術論文摘要力求以最短的篇幅,用最凝練的語言傳遞最豐富的信息量,向其他研究者介紹其研究的背景、內容、方法等。表示過程的“動詞”和“形容詞”(即“一致式“)經過名詞化(即”隱喻式“)后,信息打包重組,在表述相同的內容時,可以有效地提高語篇的信息密度,真正實現了語言學學術論文摘要的簡潔性和概括性。

3.2 實現論文摘要術語化、客觀化的文體特征

術語的大量使用是論文摘要的一個顯著特征,可以增強摘要的科學性和嚴謹性。語言學類學術論文摘要可以通過語法隱喻把信息量繁多的小句凝練為名詞或名詞詞組,從而實現摘要術語化的文體特征。同時,語言學論文的英文摘要應該客觀表述研究內容,盡量避免出現顯示出主觀臆斷色彩的表達方式。在名詞化隱喻式中,名詞化的使用使得動作的參與者信息得以淡化或是隱藏,從實體概念向抽象概念轉換,可以脫離時態和情態的限定。因此,名詞化結構可以避免行文的主觀色彩,增強摘要的客觀性。

3.3 提高摘要語篇的連貫性

系統功能語言學認為句子有主位和述位兩部分構成。主位是話語的出發點,表現已知信息。述位是主位之外的成分,傳遞新信息。如果將前句述位部分隱喻化,作為后句的主位。通過“主位—述位”的承接可以加強語篇的連貫性。

4 本研究教學啟示

理解語言學類學術論文英語摘要的名詞化特征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更重要的意義是可以更好地為學術論文摘要的寫作和翻譯服務。基于以上研究,筆者提出以下可供借鑒的訓練方法:

4.1 “以閱讀帶動寫作”提升學生名詞化語法隱喻意識

首先要培養學術具有名詞化語法隱喻意識,閱讀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英語專業精讀教材,特別是高級階段的教材中,政論性的問題和演講文體占有很大的比重,在這樣的文體中,語篇中大量的名詞化隱喻是一種典型的“動因的突出”,是作者為順應某種交際目的而使用的一種語言策略。教師可從體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讓學生了解名詞化隱喻與文體正式程度的相關性。

4.2 提供一定量的范例語料加以分析與模仿

教師可從體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讓學生了解語言學類論文摘要的語言特征,教師也可提供國內外不同學術雜志進行英語本族語學者與非本族語學者英文摘要的主要差異。然后學生通過模仿所分析的范文提高英文論文摘要的寫作能力。主要模仿對象為常用名詞化句式,使得學生能夠掌握一些模式化的可供直接借鑒的語料在學術論文摘要翻譯和寫作過程中直接使用。

總之,學術論文英文摘要通過使用名詞或名詞詞組等名詞化隱喻手段,具有高度的濃縮性和概括性。語言學類學術論文摘要語言要求簡潔凝練,具有正式性、客觀性,同時語篇需要具有銜接性和連貫性。研究語言學論文的英文摘要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摘要這一特殊語體的理解,從而撰寫出更具學術性,語言規范、得體的英文摘要。

【參考文獻】

[1]朱永生,董宏樂.科技語篇中的詞匯隱喻、語法隱喻及其互補性[J].山東外語教學,2001(4):5-8.

篇5

 

人稱的非常規用法反映了使用者根據不同社交場合對語言的靈活運用,接收者需要正確理解使用者傳達的社交意圖。學術論文中“是否選用人稱代詞能揭示出作者如何看待自己在某一研究中的作用及表明作者與讀者、同行間的關系”。本文認為關鍵在于如何解釋該語言現象,選擇“社交指示語”來統一稱謂。

 

一、語料收集和分析結果

 

本文從語言學、數學和機械領域共30種期刊上選取180篇學術論文。漢語語料搜索“我”。英語語料搜索“I”,“me”,“my”,“mine”,“we”,“us”,“our”,“ours”。結果顯示漢語語料中僅語言學論文有3處使用第一人稱單數,英語三個學科均有使用。漢語語言學領域第一人稱復數的使用達到77%,數學領域和機械領域依次靠后。英語論文檢索結果表明三個領域對第一人稱復數的使用基本持平。

 

二、第一人稱社交指示

 

本節結合語料討論第一人稱社交指示用法。

 

(一)第一人稱單數

 

漢語僅在語言學論文出現三處第一人稱單數的使用,英語論文大量使用第一人稱單數。

 

1.So far as Ican tell,neither way of thinking is uniquely targeted by a significant problem.

 

2.我個人認為,從長遠來看,這不利于文體學的發展,因為我們所謂的文體學……

 

使用I強調作者本人的貢獻,也體現作者承擔個人責任的意愿,尤其是作者認為自己的陳述可能存在不足。目前提倡用“主動的”第一人稱來進行論文寫作使表達更加清晰自然,而國內學者依然避免第一人稱以保持客觀和謙虛。

 

(二)第一人稱復數指作者

 

學術論文中經常出現第一人稱復數作單數的情況,使用“我們”來指代自己。

 

1.另外我們猜測項鏈圖的嵌入分布為強單峰的,并且其單峰點的位置為其不可定向平均虧格的上取整或下取整……

 

2.We present the solution of crack problem by introduction of a set of potential functions.

 

這些論文均由單個作者撰寫完成,該種編者“We”的用法體現作者的謙虛與禮貌。田海龍指出“我們”表示“自謙的人際功能在漢語文化中有著牢固的根基”。同時亦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心理距離,造成了移情的語用效果。英漢論文中該用法均最普遍,但英語不同領域的論文使用次數基本持平,漢語論文語言學使用最多。這是因為國內理工科領域避免使用第一人稱指示語。

 

(三)第一人稱復數包含讀者

 

語料中也發現第一人稱可以用來指稱包括說話人和聽話人。

 

1.由于R一p互T一Q,我們有……

 

2.Furthermore,we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creating such a multina-tional exposure database……

 

上邊的例子都在作者和讀者之間創建了“共同處境”,將讀者帶入自己的思路,對學術語境下交際的成功產生積極作用。中英文論文作者對第一人稱共稱現象的使用差異不大。

 

(四)第一人稱復數泛指

 

論文中也存在第一人稱復數用來泛指的例子:

 

1.架構存在于我們的大腦之中,反映我們的價值取向。

 

2.It is true that when we signal our inferences in discourse we do not have always the goal of presenting an argumentation to someone else.

 

上例所有的第一人稱復數均可換成“people”,該用法讓讀者感到更加親近。英漢論文中該用法均較少,英漢語言學領域的使用均多于其他兩個領域,漢語另外兩個領域未有該用法。這可能是三個領域研究內容所致,語言學領域須更多討論泛指的話題。

 

(五)第一人稱復數指讀者

 

英漢論文中均發現了第一人稱復數指代第二人稱即讀者的例子:

 

1.In the first case(8a),which is the most frequently found kind of enthymeme and—as we shall see—the most interesting as regards cultural variability…

 

2.我們知道,文學文體學主要系統研究文學語言和文學體裁。

 

(1)中意圖是為了表達“你們將看到的”含義。(2)其本意是為了提醒讀者作者很熟悉的理論,但作者避免使用產生距離感的第二人稱,產生了拉攏讀者的“移情”效果。該用法在英漢論文中使用頻率均較少,漢語論文僅語言學領域出現,英語論文基本持平,體現英漢論文寫作理念差異。

 

第一人稱單數用法體現了作者負責的態度,在國外學術論文中逐漸提倡。第一人稱復數四種用法避免了主觀的單數“我”從而增加了論文的客觀性與權威性,產生的移情效果讓論文更具說服力。學術論文第一人稱的靈活運用達到一些共同的社交功能,即論文的客觀,謙虛和說服力。英漢論文對第一人稱單數的使用差異巨大,漢語論文受東方文化影響幾乎不存在該用法。

 

英漢論文三個領域在第一人稱代詞復數使用上差異較大。英語三個領域第一人稱代詞使用頻率基本相同,漢語論文中語言學領域使用最多,數學領域和機械領域次之,這是由于國內數學領域和機械領域堅持傳統所致。英漢論文對第一人稱代詞的使用差異主要是由于文化因素和寫作風格導致,不同的領域的研究內容并不是導致這種差異的主因。英漢論文在第一人稱使用上的差異是不同社會文化環境的產物,文化因素制約著英漢學術文本寫作風格。

 

作者:陳瑞哲 來源:亞太教育 2016年20期

篇6

【關鍵詞】漢語;英語;英漢語言對比研究

1. 對比語言學的起源

語言的比較研究源于歷史比較語言學,當時的研究旨在發現語言之間的歷史演變和親屬關系。現代對比語言學是從美國和歐洲發展起來的。20世紀初布拉格學派有不少語言學家對對比語言學(contrastive linguistics)感興趣。1941年美國語言學家B.L.Whorf在《語言與邏輯》(language and logic)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contrastive linguistics這一名稱。后來的語言學家進而從事于不同語系的語言之間的對比,旨在發現語言間的相同相異之處,得出了規律性的理論。我國語言學界目前談論得比較熱烈的英漢語比較的話題也是這種類型的研究。據楊自儉、李瑞華1990年合編的《英漢對比研究論文集》,我國最早的英漢對比研究大概應從嚴復的《英文漢沽》算起。

2. 英漢語言對比對比研究的發展現狀

自嚴復的《英文漢沽》后,1898年馬建忠著成了《馬氏文通》――我國第一部語法專著,以后有黎錦熙、趙元任、王力、高明凱、呂叔湘、林語堂等,他們都對漢外對比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趙元任和呂叔湘在英漢對比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呂叔湘(1942)明確提出:“只有比較才能看出隔著語文表現法的共同之點和特殊之點。”并在書中“把漢語同印歐語尤其是英語作了畫龍點睛式比較”(王菊泉,1998)。1977年他發表了《通過對比研究語法》的著名演講,第二年親自招收了我國第一個英漢對比語言專業的碩士生,應該說,英漢對比研究作為一個學科在中國正式誕生了。1994年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英漢語比較研究已邁上一個新臺階。

我國很多專家學者進行過英漢對比研究,同時比較的維度也覆蓋了語言的各個層面,比較的內容包括詞類、語法范疇、語序、語義結構、句子結構、修辭及影響語言運用的歷史文化因素及思維模式等。

2.1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

許余龍先生(2002)將對比語言學分為理論對比語言學和應用對比語言學,其中理論對比語言學又分為一般理論對比語言學和具體理論對比語言學;應用對比語言學分為一般應用對比語言學和具體應用對比語言學。理論研究主要著眼于科學的研究對象、學科的性質、地位、范疇、理論結構體系與方法論等。國內學者在應用研究方面比較積極,如開展了外語教學與學習(包括對外漢語)、雙語詞典編纂、機器翻譯等方面的研究。

而我們進行英漢對比研究的目的在于,在理論研究的同時著重突出應用研究的成果。目前,各語言理論工作者和教師也正是通過理論和應用研究的綜合,為我們提供大量的理論依據和例證,便于中國學生了解英漢語之間的異同,克服母語干擾,掌握和運用地道的英語。

2.2 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

宏觀研究包括語言各個層次如何受社會、文化、思維模式的影響,以及語言在結構與功能上形成的特點。微觀研究則包括語音、詞匯、詞組、句子、語篇、修辭、文體等兩種語言系統本身的結構類別、功能以及各層次之間的關系,甚至還涉及到英漢兩種文字對各自語言的影響。其研究重點是各層次的表義功能及語用特點。

不少學者從宏觀上對比了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如連淑能先生從“綜合語與分析語、聚合與流散、形合與意合、繁復與簡短、物稱與人稱、被動與主動、靜態與動態、抽象與具體、間接與直接、替換與重復”等方面對漢英差異進行了宏觀對比研究。蔣堅松先生從“形合與意合、物稱與人稱、被動與主動、靜態與動態、收縮與展開、主語與話題”等方面對英漢差異進行了宏觀對比研究。

另外,很多學者本著語言的實質性研究原則,從語音、詞匯、句法、語義、語用等方面微觀對比研究英漢語,并且在對兩種語言結構、表現方法、修辭手段、語言動能和用法以及語篇銜接特點進行對比研究的同時,努力挖掘兩種不同語言的社會文化差異、不同的民族心里和思維方式上的差異。

3. 英漢對比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對比語言學的研究雖說比以前有較大發展,但是,作為一門獨立的語言學科,目前還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1)缺乏宏觀的理論基礎。

(2)描寫列舉過多,分析解釋相對較少。

(3)過分突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的實用價值。

英漢語言對比研究是對比語言學的一部分,或多或少也存在著以上幾個缺陷,有待于進一步的探討及完善。

參考文獻:

[1]James.C.Contrastive Analysis[M].Harlow Essex: Longman,1980

[2]Whorf,B.L.Language and Logic[J].Technological Review, 43, 250-272.1941

[3]連淑能. 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劉重德. 英漢語比較與翻譯[M].青島:青島出版社,1998

[5]任學良. 漢英語比較語法[M].延邊:延邊大學出版社,1995

[6]沈家煊. 英漢對比語法三題[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 , (4)

[7]王菊泉,呂叔湘. 我國的英漢對比研究[A].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8]許余龍. 對比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篇7

關鍵詞 中西方 思維模式 英漢句法 對比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03-0008-01

語言和思維的關系在全世界語言學家和學者們之間一直是共同關心的話題。目前,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兩個理論觀點是薩丕爾-沃爾夫假設的語言決定論和J.Piaget的思維決定論。無論是思維決定語言還是語言決定思維,不可否認,語言和思維是相輔相成、互相制約的。通過對比英漢句法中體現的中西方思維模式差異,挖掘其文化差異根源,可以對目前中國學生學習英語語言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中式英語錯誤,提出建議和改正方法。

一、國內外關于語言與思維關系的理論

1.國外關于語言與思維關系的理論

(1)語言決定論

十九世紀的德國哲學家Wilhelm von Humboldt 認為語言是一個國家的內在體。美國語言學家Franz Boas聲稱“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的關鍵,是了解某一文化各個方面的必要條件”(Slobin,1996)。美國語言學家Edward Sapir 也指出人不是孤立的活在客觀世界里,也不是孤立的存在于社會活動中,而是很大程度上受某一語言的支配,這種語言是他們所處社會的表達媒介……現實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無意識的建立在某一群體的語言習慣上的。沒有哪兩種語言相似到可以表達同樣的社會實體(Sapir,1929)。Sapir-Whorf的假設認為語言決定思維。沒有語言的思維是不存在的。

(2)思維決定論

有許多其他情形,人們可以不用表達任何語言就可以迅速、明確的思考。這似乎是一個彈鋼琴的鋼琴家。人們還可以不使用任何語言僅通過觀察就可以學會技能。因此,有些語言學家認為,思維決定語言。瑞士心理學家J.Piaget 就是代表之一,認為在人類的大腦中思維先于語言存在,一個人的思維覺定其語言(Piaget,1970)。在研究兒童思維發展的基礎上,J.Piaget提出思維決定論。該理論認為兒童思維來源于他們自身的行為和合作行為。

2.國內關于語言與思維關系的理論

在思維和語言的關系方面,中國語言學家的觀點跟西方學者的不大相同。大多數的古代學者都論辯過語言是否能表達人的想法和思維。中國偉大的哲學家老子說過“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是可以被闡述的,但可以闡述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從他的語言中我們可以看出老子懷疑語言是否能表達自然和物體。因此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從古至今,大多數中國的哲學家和學者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老子思想的影響之深以至于今天的一些中國語言學家仍致力于這方面的對比研究。

二、國內外關于中西方思維模式的對比研究

1.國內關于中西方思維模式的對比研究

因為英語和漢語在很多方面完全不同,中國語言學家喜歡按照文化背景差異分析兩者的不同。中國學者陸國強教授寫的關于英語和漢語的《語義結構對比分析》一書,從語義方面比較英語和漢語。還有很多例子幫助讀者從語義方面了解英語和漢語之間的差異。

《英漢對比研究》的作者連淑能,主要從語法和修辭方面比較這兩種語言的不同。連淑能教授從10個方面討論中文和英文之間的語法功能,修辭功能和文體特征的差異。

有些中國語言學學者寫文章比較中國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思維模式。朱元瓊指出了指導中國思維方式的理論:人是自然界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思維模式建立在主觀性和客觀性二分性上,并且已相互影響和互相滲透。他還指出,這種哲學現象表明了中國和西方國家正在經歷完全不同的文化轉換(朱元瓊,2003)。陳升白教授指出中西哲學的差異源于它們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即中國人是社會導向的思維方式。

2.國外關于中西方思維模式的對比研究

相對而言,國外語言學家和學者們不太關注分析就不同思維方式方面的中文和英文之間的差別。然而,其中一些取得了巨大成就。Kaplan指出,“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背景的人組織不同的話語,作為他們的母語和文化的反映。”

Jeremiah Lewis指出,西方思想方式和東方思維方式上的和解是通過“Quality”,因為它超越了環境,外部情況(沒有主題或對象)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Quality”是橋梁,通過它東方和西方的思維方式可能會重新連接起來。

三、不足之處

雖然許多中西方學者和語言學家寫各種文章表明出各自的意見,事實上一直沒有定論。然而,沒有人可以否認,語言和思維是密切相關的,它們相互影響,特別是思維方式和句法。在此觀點的基礎上,筆者從人們不同的思維方式方面比較了漢語和英語的句法。本論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過對比研究,因為許多例子和語言現象可以顯示區別。本文有意給教師和學生提供一些建議,便于他們從更深的角度區別這兩種語言,也便于今后他們更地道地掌握外語。

參考文獻:

[1]張吉良.論道德經對老子思想的完備和發展[J].江西社會科學,2000,第10期.

篇8

高山:我的專業是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方向是計算語言學(語言信息處理)。我的研究興趣點是機器翻譯,它對語言學的要求非常高。當然,這和我的專業有很大關系,我是開羅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的,后來來到北語讀計算語言學研究生。北語招國外博士生時,要求很高,在信科只有我一個外國博士生。

盧涌:我的專業和高山相同,主要做語義資源的構建,是偏文的。

林舉:我的研究方向是計算機輔助發音教學,對計算機知識的要求高,還需要了解留學生的發音特點。

劉春花:我的方向叫計算機應用科學,更偏技術層面。

《大學生》:考北語的研究生難嗎?那么多學校,為什么就選了北語?

高山:當然有難度。北語的留學生博士入學要求很嚴格,更不要說拿獎學金了。

盧涌:本科畢業時,我想去南開大學學語言學,但是本科導師跟我說,北語是專業性的語言學校,所以我就過來了。當時北語的語言學方向有十幾個,我又不想學純語言類的,導師就建議了計算語言學。

林舉:文科生考北語的研究生相對比較難,理工科的容易些,畢竟想考北語研究生的理工科學生并不多,但其實來之后感覺都挺好的。

劉春花:我本科就是北語的,放棄了保研,準備考外校的研究生,但考分不理想,就調劑回來了。

為了解計算語言學專業學習的情況,記者采訪了幾位研究生。

高山

博二

埃及人

本科在開羅就讀

林舉

研三準備去新加坡國立大學讀博

《大學生》:文科背景和理科背景讀這個專業的區別在哪?

高山:計算語言學重點在于語言學、數學和計算機知識,如果做技術,對計算機功底的要求比較高,而要做語言資源的話,語言文學功底應該更強。

盧涌:這個專業對計算機知識有一定的要求,我所在的實驗室側重點是編程。文科轉理科,難度還是很大的,要花很多的時間。與我一同進實驗室的一位中文系男生,花了很多功夫學編程,他的畢業論文也基本上跟語言資源無關,做的是算法或計算。不論文理生,每個人在這兒讀研都得補課,文科生補計算機,理科生補語言學。不過這也是優勢啊,都成了復合型人才。每位導師手下都有文科生和理科生。

《大學生》:在北語讀研的優勢有哪些?

高山:計算語言學是文理交叉學科,北語的語言學研究在國內數一數二,有很多語言學界鼎鼎大名甚至鼻祖級的專家教授。另外,北語的學術氛圍十分自由、融洽,導師都十分重視我們的學術研究,每周至少開一次組會,導師跟同學一起討論研究的進展。

盧涌: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團隊,每個團隊有自己的組會,每周開一次,一個月有一次大的匯報。我們經常去北大等高校開合作組會,老師還會邀請國外老師過來。信科的基礎設施、硬件設備非常好,每人都會配工位和計算機。

林舉:從我的研究方向計算機輔助發音教學來看,第一個優勢是北語的漢語國際教學處于國內頂尖水平。第二,北語有很多留學生,做計算機輔助翻譯教學需要很多二語資源,非常需要留學生,而在北語

我們比較有信心,也很看好這種語義分析的方法,相關研究正在進行中。

非常容易找。我們前段時間錄了300多個留學生的語調庫,學生都是在北語找的。第三,將來我打算出國深造,北語留學生多,英語氛圍好,很容易找到語伴。

《大學生》:可否介紹一下你們的項目?

高山:我們的團隊會關注國內外的流行語,比如特朗普為什么有人不叫他特朗普,卻叫川普?我們還統計了中華傳統文化里的成語和小句,如在《論語》或《道德經》等典籍中,哪些成語用的頻率多,這反映了什么樣的思維方式等。我們還會在報紙里找成語的分布或者使用頻率。此外我個人還在做漢語和阿拉伯語的計算機翻譯。

盧涌:我現在在做一種語義分析方法。當前自然語言處理的語義分析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淺層語義分析方法,以語義角色標注為代表;一種是深層語義分析方法,比如語義依存分析。我現在做的深層語義表示( Deep Semantic Representation,簡稱 DMR),也屬于深層語義分析方法,這是我們正在和魯東大學的老師合作的項目。現在我們標注了 800多句,也正在制定標注規范,主要的難點在于對名詞結構的表示上。它接近學術前沿,國內剛剛起步,比較有發展前景,也是老師們很重視的問題。我們比較有信心,也很看好這種語義分析的方法,相關研究正在進行中。

林舉:我做過一個留學生聲調評估的項目,是導師張勁松教授幫助留學生學漢語的 APP的一部分。剛開始我做的是對單個字聲調的判斷,導師覺得做單個字太簡單,便讓我在連續語流中研究聲調,比如“今天你吃飯了嗎?”導師的博士論文剛好是聲調識別,看完老師的論文,又調研一些文獻后,我發現在連續語段中,第一聲不一定是平的,它受上下文的影響

化。之前的傳統做法,是用基頻曲線判斷聲調的對錯,通過調研,我發現音段(即聲韻母)對基頻曲線是有影響的。后來我把這個項目寫成論文,在語音頂級會議 interspeech上發表了,還申請了一項發明專利。

劉春花:我的導師荀恩東最近在做句法語義分析器,我承擔了其中一個小任務,是漢語功能詞的還原,讓整個句子的句法結構更加清晰。漢語功能詞是指像“了”“著”“或”這樣經常用在動詞后面的虛詞。具體做的時候,我會先對一句沒有功能詞的句子――比如“他的老師給他提出很多建議”,判斷“提出”后加“了”“著”“過”哪一個功能詞合適,且哪一個功能詞出現的可能性最大。這個判斷是由我的計算機通過深度學習的模型得到的。

《大學生》:你們對自己就業有什么計劃?

高山:同學們一般是考公務員,另外進百度、搜狗等互聯網企業比較多。我現在還沒有具體的計劃,但就業前景還是很明朗的, IT公司急需我們專業的人才。

林舉:師兄師姐出國的比較多,就業的也不少。這個專業很好就業,但是也很苦。我準備去新加坡國立大學讀博,再以后,我應該會回高校當老師,繼續做計算語言學方面的研究,或者結合人工智能創業,做計算機輔助發音教學這一塊。

篇9

【關鍵詞】非常 程度 對比

一、引言

中日兩國語言之間存在很多的意思相同、用法相近的同形近義詞,這為中日兩國的語言學習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這些“同形近義詞”中有很多詞語隨著時代的變遷在詞義和用法上都發生了變化,這一變化常常使兩國的語言學習者未能理解和把握詞語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原封不動的按照本國語言的使用習慣來理解和使用這些詞匯,導致在對話中給聽話人造成誤會、誤解乃至不愉快等。本論文主要以中日同形近義詞中表示程度的詞語“非常”和「非常(に)為中心,通過中日例句以及例文比較,試圖探明兩者的區別和聯系。

二、詞性和詞義

根據上表內容,從詞性方面來看漢語的“非常”不具有名詞詞性,其形容詞詞性可以與日語的「非常的意思相對應。而且,漢語“非常”作為副詞是的作用和意思于日語「非常的副詞和形容詞性相近,主要用來表示程度情況。但是,從詞義的角度來看,漢語“非常”作為形容詞可以表示異常、特殊等的意思,日語「非常作為名詞,可以表示緊急狀態。

三、中日對比

關于漢語中的“非常”,武振玉(2004)曾提到,“‘非常’原是一個述賓詞組,表示‘超出正常’‘非同尋常’一類語義,而后逐漸虛化成表示程度的副詞――‘非常’,該用法最初出現于我國南北朝r期。(中略)程度副詞‘非常’主要是修飾形容詞和心理動詞,這是古今一致的。(中略)主要修飾具有積極色彩義的詞。”而日語中的「非常,森田(1995)論述道,“「非常に是漢語詞、因此在文章中出現較自然,而在平時的會話場面中出現則顯得不是很自然合適。(略)「非常に用來客觀敘述事物發展的程度、關于評價屬于中立的詞語”。

因此,筆者在對比過程中以中日兩國代表性的文學作品――魯迅的《吶喊》和夏目漱石的『坊ちゃん(《哥兒》林少華譯,中國宇航出版社)為語料,將原文中出現的「非常

(に)和“非常”全部抽出,進行比對。隨機節選部分例句,其結果如下。

《吶喊》魯迅

例:覺得非常之慢(どんなに待ちhしかったことか)

N顯出非常得意模樣(Nはひどく愉快そうな子であった)

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險(七斤にとっては非常に危な事Bなのだ)

事情自然非常重大(事Bは非常に重大で)

非常憂愁(心配のあまり)

總是非常模糊(どうもひどくぼんやりしてしまって)

非常高興(ひどく上C嫌になっていて)

買賣非常好(とても繁昌している)

不由的非常出驚(思わずあっと@いた)

非常難(とてもおにもなりません)

使我非常氣悶(ひどく荬めいるのだった)

使我非常的悲哀(私をたまらなく悲しませた)

非常正確(非常に正_である)

興高采烈得非常(彼のりきりようといったら?大浹勝玀韋坤盲浚

非常渺視他(非常にX蔑していた)

非常武勇(ひどく勇敢だった)

非常嚴(きわめて格であった)

非常“媽媽的”的事情(まったく?くそッ? といいたくなる事件)

非常驚喜(@喜の聲をkした)

非常之以為然(心から感服して)

非常之清高(非常に高だ)

非常快(じつに速かった)

非常多(隨分はってる)

非常感激(すっかり感激して)

原文中出現的“非常”共24例中,對應漢語的“非常”,日語譯文為「非常(に)的5例、譯為「ひどく的5例,譯為「とても的2例之外,也有很多「どんなに「あまり「大洹埂袱わめて「まったく「隨分「すっかり等的說法。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像「あっと@いた「たまらなく「gに及び「心から感服して「@喜の聲をkした等完全不對應或是意義用法差別說法。由此,可以看出從中日兩種語言在表達程度時,重視文章全體的基調,在文章情節展開的基礎上靈活變化表現形式。同時,漢語的“非常”在文章中主要作為程度副詞來修飾形容詞或是動詞,與之對應,日語中表達程度的副詞的用法相對更加的靈活多樣。另外,根據情況不同,程度表現也可能不翻譯。

『坊ちゃん(哥兒)夏目漱石:

例:おれを非常に可郅ってくれた。(十分疼愛我)

非常に失望した容子(顯得非常失望)

非常に荬歟à)かるそう(十分敏感,坐臥不安)

非常な荬牽ㄆ勢洶洶地)

非常に迷惑する(非常為難)

非常に腹が立った(心里異常氣憤)

非常に嬉しかった(欣喜非常)

非常にLいもんだ(一封極長的信)

非常に殘念がった(都不頂用了)

非常に殘念がられたが(分外遺憾)

非常に骨が折れる(異常辛苦)

非常に痛かったの(一直痛不可耐)

原文中出現的「非常(に)共12例中,「非常(に)作為書面語出現較多,與之相對應的譯文中,「非常(に)分別被譯成“非常”3例、“十分”2例、“異常”2例以及“極”、“分外”等的程度副詞。同時,也出現了“痛不可耐、氣勢洶洶”這樣靈活歡快的表達方式。

在整篇文章的中日對比中,以“あとからお母(っか)さんが泣きついても、自分が判に行っても役に立たなかったと非常に殘念がった。U文:事后無論他母親苦苦哀求,還是他自己跑去商量,都不頂用了。”為例,「非常(に)副詞用法沒有在譯文中體現出來,這次從文章整體以及前后結構來把握內容和表達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可以說,對于日語中程度副詞「非常(に)的使用,漢語中與之對應的表達方式更加的靈活自由,有時意味深長有時令人驚喜。

四、結語

本論文對于中日兩國的同形近義詞“非常”和「非常

(に)進行對比,并重點將詞性以及詞義、譯文的表達方式進行對比,得出了以下結論:(1)日語的「非常(に)可以作為名詞、副詞、形容詞使用,而漢語的“非常”主要作為形容詞和副詞。(2)由于日語的「非常(に)是漢語詞,主要出現在書面語中,而漢語的“非常”適用范圍相對廣泛,不受局限。(3)通過比較中日文章的原文和譯文我們可以發現,在表示程度時,日語有相對偏好副詞、且副詞種類較多的特點,與之相反,漢語并不僅限于副詞的使用,并可以采取更加豐富多樣的表達方式。

中日兩國可以說“同文同種”,日語中文字的大多數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對中日兩國的語言學習者而言,漢字是優勢也是劣勢,由此中日之間相關同形詞的研究就更@得尤為重要。本論文由于研究方法和內容方面受限,并沒有更深層次的接觸到關于“非常”的詞義和活用等的問題,另外由于程度副詞方面還存在很多如「多少、少し、超、O這樣的同形近義詞,因此今后應繼續擴大研究對象和手段,探求中日間程度表達的特點和規律。

參考文獻:

[1]森田良行.基A日本Z辭典.1995.

[2]森田良行.日本Zの點[M].拓社,1995.

[3]夏目漱石.林少華,譯.哥兒[M].中國宇航出版社,2013.

[4]田和真o子.程度副~のu性をめぐって.宇都m大學教育學部o要.2011.

[5]武振玉.程度副詞“非常、異常”的產生與發展[M].古漢語研究,2004.

[6]于全有.一種非常值得注意研究的“非常”語言現象[J].語言文字應用,2000.

篇10

一詞多義普遍存在于各種語言中,是一種重要的語言現象,也是詞匯語義學研究的核心內容。多義詞的產生是

>> 形容詞的定義和用法 形容詞「甘い的多義表現 V-ing形容詞和V-ed形容詞的用法比較 形容詞和形容詞組 英漢形容詞比較句的異同探討 淺談英語的形容詞和副詞 形容詞和副詞比較等級的特殊結構 涼山彝語動詞和形容詞的區別 英漢基本顏色詞 “綠”和“黃”的隱喻認知對比分析 形容詞和副詞 英漢被動句的表達形式和語義功用的對比分析 溫感形容詞的中日認知對比分析 漢泰否定詞“不”和“”的語義對比分析 -ing和-ed類形容詞的意義和用法分析 形容詞在旅游廣告中的英漢對比及翻譯 形容詞的活用 一元形容詞的配價和配位分析 形容詞和副詞常見考點分析與演練 空間維度形容詞“深”的基本義、轉喻義和隱喻義的研究 動詞的-ing和-ed做形容詞的區別淺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參考文獻:

[1]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yons,J.Linguistics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3]Sweetser,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陳娟娟.動詞“打”的語義演變及認知解釋[D].南昌:南昌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2013.

[5]程麗麗,盧衛中.英漢LOW /低隱喻的認知對比分析[J].棗莊學

院學報,2012,(6):68-71.

[6]胡壯麟.認知隱喻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7]李艷.“break”多義現象的認知闡釋[J].長沙大學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2010(6):110-111.

[8]李宇明.空間在世界認知中的地位――語言與認知關系的考察

[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3):64-68.

[9]李瑛,文旭.從”頭”認知――轉喻,隱喻與一詞多義現象研究

[J].外語教學,2006,(3):3-7.

[10]林正軍,楊忠.英語感知動詞詞義研究的認知語義視角[J].外

語教學研究,2011,(5):362-368。

[11]劉志成.英漢人體詞一詞多義認知對比研究[D].上海:上海外

國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

[12]劉盈利,段鎢金.“open”和“開”的原型意義及語義網絡對比

[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2):294-296.

[13]王蓮.英語介詞in多義網絡的認知解讀[J].吉林化工學院學

報,2012,(2):31-33.

[14]王文斌.英語詞匯語義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5]王文斌.隱喻的認知構建與解讀[M].上海:上海教育外語出版

社,2007a.

[16]趙歆怡.基于轉喻及隱喻認知模式分析一詞多義現象――以形

容詞“light”為例[J].語文學刊,2014,(18):1-22.

[17]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8]張建理.OVER的雙層多義網絡模型[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

會科學版),2010,(4):179-188.

[19]鄭珂.英漢味覺詞“酸(sour)”的認知語義對比分析[J].臺

州學院學報,2012,(5):32-37.

[20]周春燕.英語感知動詞SEE多義性的認知分析[D].重慶:西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