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教育教學總結范文

時間:2024-01-17 17:54: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防教育教學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國防教育教學總結

篇1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教育措施

    學校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學生素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為了加強對學校國防教育的領導,切實做好學校國防教育工作,學校成立國防教育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教導主任、政教主任任副組長,組員各班班主任,建立起強有力的組織網絡。

    學生的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持久、深入地開展國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對提高學生國防意識。我校定期進行國防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和頑強的意志。了解重大國防事件,居安思危,幫助學生樹立憂患意識,培養學生國防觀念,收到良好的效果。具體教育措施有:1、利用黑板報、紅領巾廣播站,廣泛宣傳國防教育知識,創設較好的學習氛圍。2、利用班會、國旗下講話,結合國內外重大時事,對學生進行有國必有防、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育。3、通過紀念日,舉辦演講會、報告會、革命歌曲比賽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樹立建設強大祖國的思想。4、定期放映革命戰爭題材的影片,提高國防教育的吸引力,增強同學們對國防的感性認識。5、開展“擁軍愛民”小衛士活動,組織青少年成立擁軍服務隊,幫助周邊地區軍烈屬義務勞動。                  

二、保證課程開設落實國防教育

     新課程背景下,學校課程增設了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而且規定:課程有國家、地方和學校的三級管理體系,使學校能根據實際和需要,充分挖掘本校教育資源自主地開發教材,這給學校開展國防教育提供了保證。我校的國防教育專題課程,主要由學校政教主任負責實施,提高學生對國防教育的深刻意義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國防教育觀念。

三、推行各學科教學中國防教育的滲透

    我校利用學校教育和教學的主渠道,采取“結合、滲透”的教育原則開展國防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近幾年來的學校國防教育工作,使我們深刻的認識到,國防教育不僅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更是培育全面發展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的主要渠道。如我校的社會課和語文課學科教師都能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國防教育的滲透,并把它作為課堂教學規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生學業成績考核目標之一。其它學科教師也能根據教學內容有機滲透國防教育有關知識,同樣作為教師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評價之一。

    把課堂教學作為國防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在學校學期(學年)計劃中要充分體現國防教育的內容。如社會課主要滲透祖國的疆土、國界線、邊界線,讓學生初步了解“三防”知識。音樂課通過教唱《義勇軍進行曲》等軍歌,歌唱人民軍隊,漚歌英雄人物。體育課要進行基本的軍事技能教育和訓練、培養。國防教育作為學校的一門課程,為了考查學生的國防知識,有效地提高我校學生的國防意識,檢驗我校的國防教育成果。

四、適時進行國防宣傳教育專題講座

    我校根據國際國內形勢需要,利用班會課、德育課等全校統一作息時間的課程資源,利用校園廣播開展國防教育專題講座,突出國防形勢的宣傳教育。通過專題宣傳使學生了解了當今的世界政治、經濟、軍事格局,使人們認清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統一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深刻認識國防強弱與經濟發展、社會安寧、人民利益的重要關系,增強學生長大后關心支持國防建設,自覺履行國防義務的意識。

五、利用綜合實踐課程開展豐富多彩課外活動

篇2

專家、學者作為教材開發的主要力量,其對教材質量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專家和課程、學科專家對某一教育階段的課程、教材的整體設計、編制和制作是設計和制定師生教學過程中的“跑道”,目的是讓師生在此“跑道”上來跑步[4]。與其他學科不同,國防教育與國家的安全利益緊密相關,具有政治性、法律性等特點,國防教育教材開發編寫必須要按照我國高校國防教育大綱的要求,把握教材編寫的總原則,維護其權威性、法律性、規范性。因此,普通高校國防教育教材開發方面,教育部或各省組織相關專家編寫統一的教材,杜絕其他人員以謀利為目的的教材開發渠道,這是維護國防教育教材的權威性、法律性和規范性的必要措施。因此,教育部和各省統編國防教育教材,首先要建立或選配相關的教材開發專家隊伍,讓相關專家成為教材發展的主力軍,從源頭上為提高國防教育教材質量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另外,由于高校國防教育的對象雖然是特定的,即在校大學生,但各種教育活動共同發揮著綜合育人的功能。因此普通高校國防教育除了具有全民國防教育的共同特點之外,又具有本身的特點。如就教育內容來看,普通高校國防教育涵蓋了軍事學所有學科的理論和知識,還與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技術科學知識和思維科學知識等多門類的知識關系密切,知識涉及面廣,信息容量大,這是其他學科教學所難以企及的。因此,組建高校國防教育教材開發專家隊伍,制定教材開發規劃和編寫教材,除國防系統中從事國防教育與軍事研究的專家外,還應吸收一些其他相關專業的專家學者,根據大學生的特點和高等學校國防教育的目標層次,辯證地處理好教材開發的專家隊伍結構,做到軍事學學科專家與其他學科專家的互補與融合。

教材開發不但要依賴于專家隊伍,也要處理好“廣度”和“深度”的關系,做到廣度適量,深度適宜[5]。因為普通高校國防教育教材,畢竟不是專家的學術研究著作,而是面向大學生的通用性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教材。因而教材既能夠保證權威性、規范性,又能夠具有普遍的適用性,這是專家開發國防教育教材必須把握好的重要問題。首先在廣度上,專家在制定開發、編寫高校國防教育教材體系時,要把握好兩個方面:第一,應對未來的趨勢有總體了解,把握國際國防教育發展變化的特點與走向,把握社會發展對高校國防教育的要求,不斷調整教材開發編寫的方向和內容,及時反映新科技、新動態;同時借鑒和研究國外的先進經驗和理念,以現實情況為依據,實事求是地制定教材開發方案,不斷總結,不斷調整,將教材開發建設形成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系統過程;第二,教材開發要建立在大學生心理特點之上,與學生智能發展相適應。其次在深度上,專家在制定開發、編寫高校國防教育教材體系時,也要把握好兩個方面:第一,教材要有一定的深度。深度是一個質的問題,在量的基礎上,重點把握好質的度。普通高校國防教育教材建設具有很強的“未來性”和“連續性”,因此在制訂教材開發規劃時,要針對教材建設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評價,在此基礎上作好預測工作,以保證教材開發能夠體現軍事科學研究的新成就和適度的超前性,啟發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積極地思考,激發其深入研究的興趣和動力;第二,教材要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面對不同層面的學生在教材開發使用上應有所不同,教材各部分能自成獨立的單元,各取其所需,激發不同學生的興趣。并且可以針對教材更新速度相對較慢的問題,適當開發與軍事課教材相配套的輔助教材,如音像教材、網站信息建設、多媒體課件等,以形成結構科學,內容準確,繁簡合理,相互配套的教材體系,滿足不同學習興趣和需求的學生的需要。

抓好教師隊伍對國防教育教材的再次開發,提高教材使用的質量關

在專家對教材開發過程中,專家、學者必然會自覺不自覺地融入了自己的政治態度、價值觀念、教育理想、專業知識和人生經驗、生活閱歷等,也必然會有時代與個人的局限性,國防教育教材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補充材料、拓展視野、豐富思想、更新觀念,使之具有時代性、應變性、鮮活性和情境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對教材進行再次開發,提高教材使用的質量,是國防教育教材開發的又一重要環節,抓好這個環節的再次開發,對于國防教育教材開發和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教材編寫更多是考慮國防教育知識的系統性、基礎性和學生需求的共性,因此教師使用教材進行教學過程中,必須依據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識儲備和教學經驗,對教材進行重新理解、組織、加工、輸出,即對現有教材進行二次開發。這種教材開發活動,以既有教材為依托,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能夠滿足不同學校和不同學生群體對國防理論和軍事知識的需求。因此,教師對教材的再開發作用和意義重大,普通高校在開展國防教育中,應當高度重視教師對教材的再開發,提倡教師教學實踐過程中,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根據本校國防教育教學需求和特點,對統編教材進行再開發。而對于教師本身,也只有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教材再開發,教材才有可能適應自身教學的需要。而且在國防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深入進行科學研究,對教材再次進行深入的二次開發,也提高了理論修養并積累了許多實踐經驗,知識面大大開闊,有助于提高鑒別教材內容,取舍內容的能力。因此,教師對教材的再開發,不但是教材開發的重要環節,能夠增強教材的適用性和針對性,而且教師對教材的再開發,有利于專家在開發教材過程中,吸收那些長期在一線工作、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師對教材知識體系的創新,并從教師的經驗與智慧中吸取教材開發的經驗教訓。

教師再開發教材的能力,關系到教材使用的質量,也關系到國防教育效果與效益。因此,必須注重提高教師再開發教材的能力培養。首先,要加強普通高校國防教育師資隊伍整體建設。我國高校國防教育教師包括從事國防教育教學及管理的專、兼職師資隊伍和教輔人員。有學者統計,目前全國專職的高校國防教育課教師的缺口量是比較嚴重的,取得正規的國防理論課授課資格的教師就更是為數不多[6]。很多從事國防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廣大教師,干部和研究人員,缺乏扎實的專業知識,主要憑個人的經驗和知識搞教學,對具體學科的內容不甚了解,因而很難把研究工作深入到教學和教材工作中去,限制了再開發教材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要重視國防教育師資隊伍結構和水平建設,要在專業建制、師資配備、教師進修等方面制定可行性規劃,讓從事國防教育的教師不斷地更新知識,擴大信息量,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學歷層次、科研能力和道德素質。將編制中的人員通過培養、深造、進修等各種途徑打造成具有專業理論水準的國防教育專門人才。這是保障國防教育教材再開發建設和使用得到良性發展的前提。其次,教師自身要努力提高教材再開發能力。教材只是教師進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國防教育課教學的依據,在教學中,教師自己要善于運用教材,并指導學生合理使用教材,就必須提高教材再開發的能力。#p#分頁標題#e#

一是教師要善于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采取相應的措施,靈活開展教育。如根據高校地理位置的不同,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在北方與南方的高校,國防局勢不同,學生關注的方面就會有所差異。或根據高校的專業性質,如軍事院校與非軍事院校,本科院校與專科院校,專業院校與綜合大學等,他們對國防教育的思想反映不一樣,其內容和要求也有所區別。例如,為軍事工業服務的學校,可以多編寫或開設一些軍事科學技術與武器裝備的內容,以及它們的發展對現代戰爭的影響等問題;醫學院校的,可以根據專業特點,編寫或開設一些諸如戰場救護等方面的內容;靠近軍事基地,軍事博物館、展覽館或國防教育基地的高等學校,也可以利用這些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總之,各高校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專業特點,根據國防教育資源的情況,靈活地采用各種教育形式和方法,選擇適應的教材,并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再開發,以提高教育的效果;二是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科專業、性別、身體素質及大學生的興趣開發編寫與教材相配套的輔助材料,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例如大學生專業的不同性質,也會造成大學生的興趣點不一樣,如法律專業的,他們可能對國防教育中涉及到的法律問題,國家等問題敏感;機械專業的,對國防教育中武器裝備等高科技技術反應強烈;金融專業的,可能更多關注國際金融安全和經濟安全問題。因此,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再開發與教材相配套的教學材料,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與需求。另一方面,考慮當代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興奮點的同時,也不能減弱國防教育色彩和降低標準,各種形式的再開發教材和輔助教學材料,都必須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針對學生需求和興趣的再開發,以及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平臺、進行網絡課程的開發擴大受教育者的范圍、增加教育知識和教材以外的新內容,等等,都必須為全面落實教材教學大綱和增強使用教材進行教學的效果服務。

抓好學生對國防教育教材的開發使用,加強教材使用信息的反饋

教材作為一種學習資源,不僅要依靠專家來進行首次開發,還要依靠教師的教學實踐加工來進行二次開發。但這兩次教材開發的目的都是為了學生更好地掌握以教材為基礎和主要載體的國防理論和軍事技能。因此,教材開發又必須充分利用學生的智慧資源,讓學生共同參與對教材的開發利用,并形成良好的教材使用信息反饋,以便于國防教育教材的修訂、完善及重新編寫。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生對國防教育教材的開發使用和信息反饋,又是普通高校國防教育教材開發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高校國防教育教材開發必須重視抓好這一環節。

教師以國防教育教材為依據進行授課準備的過程,是國防教育教材再開發的主要過程。但學生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通過與教師教學的互動活動,又可以促進教師對教材的再開發。我們可以視學生的這種活動為教師教材再開發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材再開發和教學中,應當高度重視學生依據自己的知識、興趣、經驗和對時代、社會的感受,對教材的知識、信息和教師的解釋所進行的接受、理解乃至批判的活動,從而實現對教材再開發的良性發展。大學生參與國防教育教材再開發的形式主要有:第一,讓學生與教師進行課堂教學互動。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鼓勵學生關注世界國防這一領域的新發展、新動向、新技術、新成果。采取主題灌輸、課堂滲透、環境熏陶、活動引導等多種途徑,為大學生講授國防基礎知識,傳播國防安全理念,不斷強化大學生的紀律意識,增強對戰爭的直觀感受,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通過廣泛閱讀中外雜志、資料文獻、著作、網絡信息并加以消化吸收,盡可能參加各種相關國防教育活動,開闊眼界,啟迪思維。教師與學生的課堂教學互動,不僅可以提高教材作用的質量,反過來則又可以幫助教師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補充,學生從各個方面提出的問題,能夠促使教師對過去未曾考慮或考慮不深的地方進行深入思考,這就為教師進一步編寫出有較高質量的教學材料創造了條件;第二,讓學生與自己的專業進行有機結合。大學生由于其所修的專業不同,因此他們在接受教師的講解時必然會對不同的知識點產生興趣與共鳴。

學生在接受國防教育時要將國防教育與自己所修的專業進行有機結合,例如:三防知識與醫學專業直接相關;軍事地形學與地理知識有聯系;導彈控制技術與計算機專業有聯系[7]。或橫向滲透或縱向延伸,將教材信息與更多的教材乃至教材以外的更多信息聯系起來,形成知識的鏈條。這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學生更透徹地掌握和理解教材內容,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達到學有所長,學以致用,迅速地成長為國防專業人才;第三,讓大學生發揮自主能動性,把社團活動與國防教育相結合。大學生群體具有良好的組織能力和豐富的創造力,要充分開發使用國防教育教材,就要充分發揮和利用大學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點,將國防教育納入到課外活動中,充分利用多種教育契機,不斷拓寬教育渠道,提高大學生對國防教育的認識和理解。并可以利用重大節日,重大活動開展教育,如逢重大節日、紀念日、征兵等有利時機,舉辦愛國主義影展,召開國際形勢報告會等;可以與當地駐軍或部隊聯系,將他們所擁有的軍事設施作為國防教育的重要資源;可以組織到兵營去參觀學習,或組織到軍營體驗軍事生活,以此來擴大視野,增強國防意識;還可以將當地或省內外的革命基地、紀念館、歷史舊址、烈士陵園等作為國防教育活動基地等等。這些活動以及大學生自己開展的社團活動的作用,是國防教育教材所不能替代的,并且是國防教育教材的重要補充。

普通高校國防教育教材開發,不僅要重視專家開發的基礎環節和教師再開發環節,而且要高度重視大學生教材使用信息的反饋作用。首先,教師應當把大學生對教材的開發利用及使用的信息及時反饋于自身對教材的再開發環節,提高再開發的質量與緊迫感及責任感。因為學生對教材的“進一步開發”過程中,可以深入地理解國防教育教材的精髓,并可反饋教材開發和編寫的適用性。教師通過學生的反映,認真聆聽學生的見解、思想、觀點和感受、體悟、理解,可以在邊教邊積累教學經驗的過程中著手自編講義,及時將教學點滴體會消化到講義中去。而學生提出的教師沒有思考或沒有深入思考的問題,則又逼迫教師進一步去研究和思考,從而促進了教師對國防教育教材的再開發。其次,要重視把學生對教材的意見和各種教材開發信息反饋給專家作為編寫新教材和修訂教材的重要依據。一般而言,教材開發的程序是專家編寫教材,教師再開發教材,學生使用教材并進行一定程度的再開發。在這一整個環節中,學生開發環節處于最末端。但是從長期的教材開發與建設來看,大學生使用教材和進行教材再開發的信息反饋,則居于專家編寫教材甚至是制定國防教育教學大綱的前期,是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寫的基本依據。因此,要進一步編寫出有較高質量的教材,就必須高度重視大學生教材使用和開發的信息反饋,要讓其成為專家進行教材開發和修訂的基本依據。#p#分頁標題#e#

篇3

一、國防教育與心理素質教育的一致性

“國防教育是為捍衛國家、和安全,預防外來侵略、顛覆和威脅,對整個社會全體公民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國防政治、思想品德、軍事技術戰術和體質等諸方面施以影響的一切活動”[1]。在高校的教學體系中,國防教育已經成為一門面對全體大學生開設的必修課。軍事理論教育和國防軍事訓練相互穿插的教學特點使得國防教育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風紀律養成、心理品質培養以及身體素質鍛煉四個方面起到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作用。國防教育具有促進大學生德 育、智 育、體 育、美 育 全 面 發 展 的 教 育 功能,承擔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四有”新人的教學任務。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是根據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為全面提高大學心理素質而開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教學活動,內容包括心理潛能開發、性格塑造、情緒調節、意志鍛煉等。培養學生優良的心理品質是心理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圍繞這個核心將德、智、體、美、四個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大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國防教育和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有相似性和相容性:從教育內容的角度上看,兩者雖在知識側重點上有所不同,但都涵蓋了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兩大方面;從教育目的上來說,兩者在大方向上完全一致,均落腳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上。

二、“90后”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內容

時代的高速發展、信息數字化的普及、家庭的教育方式等因素影響著“90后”大學生,因此,這群大學生在行為、認知、思維、情感等心理方面也具有其鮮明的時代特色。針對這些特質,“90后”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內容主要包含心理能力教育、心理動力教育以及心理潛能開發三個方面。

(一)心理能力教育心理能力教育,也即智力因素教育。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心理能力包括有算數、知覺速度、語言理解、空間視知覺、記憶力、歸納推理以及演繹推理,其總量被稱之為智力。這七個維度反映在大學生日常生活中主要體現在獨立的學習能力、生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競爭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對每一個大學生而言,心理能力直接關系到知識內化的方式方法、過程以及實踐效果。初入大學校門,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轉變對于大學生而言都是一種挑戰。相較于高中的學習模式,大學生普遍反映大學老師上課進度快、內容多,難以跟上。若想要掌握好一門知識技術,這要求大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總結歸納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并在課后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理解和記憶。生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以及競爭能力的提高不僅表現在相關知識的貯存上,而且表現在對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實踐上,這考驗著學生的記憶、理解、推理能力。現代智育觀提倡信息的貯存與提取并重,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2]。因此,為了學生智力教育的開發,學校教師應避免照本宣科、死記硬背的教育模式,積極探索啟發性教育的途徑,關注知識的內化、儲存、提取以及應用的條件,促進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二)心理動力教育心理動力教育,也即非智力因素教育。心理動力系統由除一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構成,對人們的認知過程起直接制約的作用,主要包括有動機、意志、情感等方面的教育。“90后”大學生在這幾個方面都擁有自己的特色。就動機方面而言,大學生在經過數年寒窗苦讀順利進入大學之后,家長和老師的管束不如初高中時期嚴厲,大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加之就業動機的盲目性和被動性容易導致大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因此,近年來,大學生厭學、逃學甚至退學的事件屢見不鮮。就意志方面而言,“90后”大學生主要體現為以下五個特點:其一,自覺性的提高伴隨惰性的存在;其二,理智感的提升但自制力仍顯薄弱;其三,勇敢但毅力不足;其四,獨立性大幅度提高伴隨依賴性、逆反性的存在;其五,果斷性增強但仍顯沖動。就情感方面而言,少部分學生表現出對國家的不關心,缺少愛國主義情感。另外,由于“90后”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集體觀念淡薄,表現為不熱愛集體,缺少集體榮譽感和集體主義精神。為了能夠滿足快節奏社會、多元化發展對人才的非智力因素提出的高標準、嚴要求,學校更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自我調控能力以及承受失敗和挫折的頑強意志、迎接挑戰的勇氣等。

(三)心理潛能教育心理潛能教育主要包括創造力、觀察力、發現力、思維力、記憶力等方面的教育。學生的心理彈性對于學生的性格發展和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相較于“80后”而言,“90后”大學生感受到更多東西方文化的交匯和多重價值觀碰撞,面臨更多的選擇和挑戰。如何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保有自己鮮明的個性、擁有獨樹一幟的生活、工作方式以及練就敢于創新、勇于探索的品質都是現代心理素質教育應該關注的問題。

三、國防教育在“90后”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中的影響

根據上述“90后”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內容,軍事理論教育以及國防軍事訓練都能對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心理潛能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高校通過形式多樣的國防教育,可提升學生認知水平,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注重對學生心理潛能的開發和培養,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一)國防教育在心理能力教育中的作用國防教育對“90后”大學生的心理能力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其一,在軍事理論課中,通過老師的講述、資料片段的播放等方式生動地將軍事史、軍隊優良傳統以及各革命時期先烈們頑強奮斗、努力拼搏的英勇事跡呈現給學生,能利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學生追求真、善、美,幫助他們樹立明確的是非觀念。大學生們以這些優秀的歷史人物為榜樣更能做好認識自我、監督自我和評價自我三個方面,從而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同時,學生可在閑暇時查閱老師提供的拓展閱讀材料,這樣不僅能使知識儲備得到充實,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其二,全面的軍事化管理,例如按時起床、整理床鋪等,對于大部分不擅長做家務的“90后”來說,能夠很好地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削弱依賴性。其三,多種多樣的軍事訓練方式,例如團隊競技、小組競賽等比拼項目也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體會競爭的涵義并學會合理競爭的方式、方法,這對培養學生競爭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二)國防教育在心理動力教育中的作用軍事訓練活動是高校新生入學必須經歷的一次重要的軍事實踐鍛煉活動。集體的生活與活動、嚴格的訓練、觀看與戰斗有關的影片以及唱軍歌都是軍事訓練的組成部分。豐富的軍事訓練內容,能促進“90后”大學生在德、智、體、美多方面得到提升。同時,軍事理論教育也在培養愛國情感、增強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上起到了不可小視的作用。因此,國防教育對心理動力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情感方面,愛國主義情感不僅是大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內容,也是國防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軍事理論教育中的國家安全環境教育和國際戰略形勢課程讓大學生深入了解國家的當前形勢和面臨的嚴峻挑戰,切實地感受到自己身上背負的使命,這類教育可強化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另外,軍事訓練對培養大學生積極的情緒情感有著特殊的功效。軍事訓練有兩個顯著的特征:軍事訓練的團體性和軍事對抗的競爭性。教官以團體為單位組織學生學唱革命歌曲、多個團之間的對唱聯唱,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熱情,也能提高學生的士氣。同時,軍事活動中所設計的對抗環節能促進大學生之間形成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集體氛圍,培養大學生的協作精神和集體意志,從而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集體主義情感。因此,國防教育以其綜合性的教育內容,成為提高心理動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意志方面,歷史上偉人成長中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堅強的意志。對于大學生而言,只有擁有良好的意志品質,才能夠勇敢地直面人生的挫折,才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順利地完成自己的人生規劃。國防教育在培養大學生優良意志品質方面具有很強的實效性。入校新生離開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親身體驗富有挑戰性的艱辛的軍事訓練,通過跨越一個又一個障礙,能有效地促使大學生不斷磨礪意志,提高在艱苦環境中的生存能力,養成沉著冷靜、細心大膽的品質。同時,在軍事訓練期間,教官與大學生們朝夕相處,大學生能切切實實感受到來自現代軍人身上的那種樂觀向上的精神和面對失敗和挫折永不退縮、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不少大學生也把教官當作自己的榜樣,認可并學習他們優良的精神品質。因此,國防教育的實踐性可保證意志品質培養的有效性。在動機方面,動機決定一個人的行為。國防教育強調的“軍令如山倒”在很大程度上可強化大學生的正確行為動機。這種強化作用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外部強化和內部強化。外部強化指的是教官用命令的方式施加在學生身上的強化;內部強化則是指學生的自我強化。軍事訓練作為國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踐環節,所訓練的每一項內容都有其嚴格的標準和檢查手段。部分學生由于心理素質薄弱出現怕苦、怕累、怕臟等畏難情緒,導致逃避軍訓的事件時有發生。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官會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并且通過走正步、站軍姿、軍事越野等手段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潛移默化地實現由他律到自律的轉變,以此來不斷強化正確的行為動機。

(三)國防教育能有效提高大學生心理潛能國防軍事訓練的團體性,給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有利地促進身心潛能發展的平臺。國防軍事訓練一般在大學生進入大學后不久便會開展,這不但是一個展現個人風貌的機會,也是顯現個體差異的舞臺。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地域環境、家庭環境各不相同,有的學生家庭條件優越,有的學生從小失去父母;有的學生性格張揚,外向活潑,有的學生性格內向,不善交際;因此,在訓練中的表現也會各不相同。將他們放在同一團體的情境下,成員們可以相互學習、模仿多個團體成員的適應行為,例如,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可以學習家庭條件較差學生的堅韌不拔,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可以學習家庭條件優越學生的開朗、活潑。根據觀察別人的行為模式,從多個角度了解自己,洞察自己,以此來增強自身的發現力和洞察力。軍事理論教育包含有軍事思想、世界軍事、軍事高科技、高技術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這些知識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發展而不斷深化、更新的。通過學習前沿的、尖端的軍事科學技術,啟發大學生探索其中更為新奇的領域,可提升大學生的創造力、創新力。軍事理論教育課程的根本任務是要從多角度剖析各種各樣復雜的戰爭現象,從中提煉出戰爭的性質和規律,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也會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去體會和發現戰爭的性質和規律,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力。由此可見,國防教育從多個角度正面影響著大學生心理潛能的發展。綜上所述,國防教育的作用并不單單是提高大學生的國防意識水平,它也是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能在心理能力、心理動力以及心理潛能三個方面發揮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認識國防教育在心理素質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既能發揮其育人的綜合效益,又能使學校國防教育具有更長久的生命力和鮮活的影響力。

四、加強國防教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影響力的建議

(一)國防教育應遵循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處在青春期的大學生,其記憶力已發展到以邏輯記憶為主的階段,也就是說大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容易對教師講授的知識提出質疑。因此,在進行國防理論教育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大學生的記憶特點,多采用啟發式的教育方式,授課 過 程 宜 循 序 漸 進,并 為 學 生 留 出“疑點”,避免過多的機械灌輸。這樣將心理素質教育中的心理潛能教育更好地嵌入國防教育當中,不但能加大國防教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力,還能讓學生們加深對國防理論知識的理解。

(二)保障國防教育對“90后”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實效性在軍事訓練方面既要訓練大學生體格,也要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軍事訓練不宜只采用體育訓練(包括體能拓展訓練)的基本形式,更應注意訓練形式的多樣性。[3]通過形式多樣的軍事訓練,例如軍事技能對抗,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團結協作的能力,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在軍事理論課教育教學方面,要促進大學生心理品質的發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把軍史、優良傳統以及各時期建設者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事跡等作為講述的重點,用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輝煌的歷程來激勵學生,使學生意識到自己身負歷史使命,增強其接受國防教育的主動性,激發其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其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國防教育理論課的重要意義。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國防教育理論課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提高國防教育理論課對非智力因素影響的效果,對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以及畢業后的學習、生活幫助較大。若要更好地發揮這一功效,國防教育改進需有針對性。“90后”大學生群體有自己的年齡、性格、認知結構等心理特征,只有將這些特征與國防教育實踐相結合才能發揮其在培養意志力方面的獨特功效,例如,軍事理論課程的授課要以培養學生自立、自強為目標,以生動形象的戰役戰例為依托,深入淺出地感染學生,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

篇4

政教處工作計劃(一)

一、指導思想:

德育為首,育人為本,注重實效。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方向,以養成良好行為規范為教育基礎,以學生健康發展為中心,依照《中學德育大綱》,進一步落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原則,切實抓好思想教育和常規管理兩個環節。進一步拓寬德育空間,提高德育實效,鞏固德育工作特色,為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保駕護航。

二、工作目標:

富多彩的活動之中,努力提高學政教工作力爭新特色。以德育工作為先導,以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為主旋律,以國防教育為特色,以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為基礎,愛國從愛校做起。寓德于豐生的道德素質。抓“三結合”教育形式,規范約束與心育啟導有機結合。抓過程重落實,抓細節突出重點,抓習慣養成突出道德實踐,抓成人成才,突出典型效應,形成守紀樂學的校園氣氛,促進學生健康發展,鞏固德育工作的特色。

三、工作思路:

(一)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1、明確目標,提高政教工作人員綜合素質

新學期,我們政教全體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等相關知識。多接觸學生、多研究學生,明確分工,密切配合,抓好全校的德育工作。擔子到肩,責任到人,工作到位,起到龍頭作用。政教干事具體負責學生的思想工作、紀律衛生、班級管理、宿舍管理、自行車管理等事宜,日常檢查評比工作的記錄、匯總等事宜,每人身兼幾項工作。因此,既要有責任心,又必須能吃苦,在管理過程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找出最佳的管理辦法,同時還要團結協作,群策群力,才能創造佳績。

2、抓住關鍵,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

學校是一個整體,班級是這個整體的基本單位,班主任又是這個基本單位的組織者、領導者,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指導者,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智力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我們必須有一支能力強、講奉獻、有愛心、師德高尚的班主任隊伍。

(1)定期召開班主任培訓會,以會帶訓,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他們的工作。同時,階段性地總結情況,聽取反饋,布置工作。

(2)幫助班主任分析班級學生的思想狀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指導和幫助青年班主任掌握班級工作 策略和方法,學習先進經驗,走進學生心靈,大力加強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3)定期召開班主任經驗交流會、座談會,研究討論學生的思想發展變化過程,研究探討新的教育方法。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4)分期分批地組織班主任走出去,到外校參觀考察,學習先進經驗。

(5)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考評和獎懲,完善班主任考核制度,把學額鞏固率、后進生轉化率納入考核范圍。

(6)本著從嚴、從實、從細的原則,加大反饋力度,增加透明度,使班主任工作扎實地開展起來。

3、切實做好班干部培訓工作

本學期,我們要從班干部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協調性等方面,以及班干部如何處理學習與工作的關系,如何處理同學間的關系等方面進行培訓。提高學生干部參與管理的能力和熱情,充分發揮學生在學校管理中的積極作用,讓學生干部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自覺地約束自己,自覺地影響、帶動周邊的同學。

4、進一步健全社會參與機制,進一步發揮家長委員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養下一代。

(二)進一步強化基礎文明養成教育,著力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

習慣形成個性,個性影響命運。良好的習慣一經養成終身受益。為此,我們要進一步狠抓基礎文明養成教育,特別重視文明禮貌、衛生習慣、愛護公物的良好品德和責任意識的教育和培養。在“內化”上下功夫,在“養成”上做文章。

1、營造文明向上的校園環境

認真學習和宣傳《中學生行為規范》,組織開展“遵守校規校紀,爭做文明學生”的六要六不要(要禮貌待人,不講粗話臟話;要團結友愛,不打架、不與校外不良青年來往;要勤奮學習,不遲到、不早退;要自尊自愛,不進營業性網吧;要勤儉自律,不在生活上攀比;要美化校園,不亂扔垃圾廢物)教育活動。

2、落實文明習慣的常規訓練

具體從學生的儀表、課間紀律、課堂紀律、自習紀律為突破口,全面抓好學生的管理工作。

3、實施量化管理,有效地開展“流動紅旗“評比工作

十幾年來,“流動紅旗“的評比工作一直對班級管理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本學期繼續實行”流動紅旗“評比,但是,根據學生的現狀和表現,以及學校的中心工作,對原有的細則進行修訂,根據本學期的具體要求,嚴格校規校紀,加強領導值班、干事檢查,與其他幾處密切配合,嚴查、嚴管,爭取達到最佳效果。

4、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明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設有專職心理教師和心理咨詢室,定期輔導,隨時咨詢,保證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5、加強宿舍管理

宿舍是學校的窗口,舍務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學校的形象。住宿生自理能力差,管理人員少,所以,舍務管理一直是政教工作的一個難點。加大對舍務檢查評比的力度,繼續開展文明寢室評比活動,日檢查、日通報、月末總評。同時加強宿舍文化建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關心他們的生活,使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成為我校的一個亮點。

6、加強國防教育,鞏固國防教育示范校成果

(1)充分發揮校國防教育辦公室的效力,具體實施落實學校國防教育系列活動。

(2)把國防教育納入課堂教學的主渠道,開設國防教育課,組織七年級學生進行為期八天軍訓,并注重實效。

(3)定期進行國防教育報告、召開主題班會、國防知識競賽、軍體比賽等國防教育活動。在“八一”建軍節、“九·一八”紀念日,全民國防教育日等,積極參加社會性國防教育活動,積極開展并參與雙擁共建活動,增強學生國防意識。

(4)校園環境建設,能充分體現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櫥窗、板報定期更換國防教育內容。校園廣播、網站,將有計劃地安排國防教育的內容。

四、加強體育衛生工作

(一)體育工作:

1、科學管理

建立健全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管理學校的體育工作,分工合作,齊抓共管,負責到人、工作到位,加強檢查、指導、總結工作。

2、提高體育課、體活課的質量

狠抓體育常規,積極組織好體育教師對新教材的培訓工作。根據實際制定教學計劃,認真備課、加強業務進修,提高師德水平,理論水平以及教學和科研能力。堅持面向全體、教書育人,嚴格律己。建立好體育科研小組,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教育科研。多講、多練,以達到師生共同發展的目的。有針對性的訓練,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同時,建立學校體育體活的安全制度,杜絕安全事故。

3、開展群體性體育競賽

本學期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舉行校田徑運動會、會操表演、跳繩、踢毽、拔河等小型比賽。

4、保證課間操的質量

抓好早操,規范動作,提高質量,落實檢查工作,多方努力,使早操再上新臺階。

5、做好體育器材管理

有標準、有計劃地配置體育器材、設備。落實場地、器材的管理制度,開發校本資源。確保其最大的使用率和安全性。

(二)衛生工作:

1、加強健康教育

(1)按《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檢查評估細則要求,做好各項衛生工作,做到有教師、有課本、有教案、有評價,確保學生掌握相應的健康知識。

(2)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尤其是控煙宣傳及預防愛滋病教育。校醫室定期出衛生專題板報,宣傳板。

2、做好學校衛生監督工作

(1)按《學校衛生檔案》要求,做好學生病假統計工作,提高上報數據準確性。

(2)加強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管理,按照《食品衛生法》和文件精神建立健全食品衛生管理組織制度和各項崗位制,開展經常性的食品衛生檢查,杜絕食品衛生事故發生。

3、開展學生常見病防治

(1)提高眼保健操質量,組織人員每天檢查學生眼保健操情況,對穴位按壓不準確的及時予以糾正,并把結果列入對班主任的考核。

(2)抓好學校環境衛生,設專人負責,對班級室內、外衛生和學生個人衛生進行檢查評比,列入班級評比當中,使學校的衛生做到定班定人負責,確保學生有一個整潔的學習環境。

(3)及時做好傳染病的預測及預防工作,根據傳染病在不同季節的流行特點,認真做好預防宣傳工作,消毒、隔離工作。我們政教處的全體同志,將齊心協力,密切配合,發揚成績,克服不足,盡一切努力,完成好本學期的政教工作。

政教處工作計劃(二)

一、指導思想

以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我校穩定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秉承和堅持“好學上進,自強不息”的校訓,倡導和培育“尊重、文明、守紀、進取”的優良校風,以使學生“成人、成才、成功”的育人觀和“實施四項(尊重教育、情感教育、思想教育、開放教育)教育”、“堅持八個體現(以人為本,育人為本;德育為首,五育并舉;依法治校,以德治校;規范管理,開放辦學;)”的辦學理念,熔鑄“理解、尊重,寬容、謙讓,正氣、好學,文明、善良”的四中精神,不斷探索教育及管理經驗,全面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把我校建設成為有特色名校。

二、工作要點

1、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認真學習新學期學校工作指導思想(以人為本,抓好兩支隊伍建設,自強不息,創建區域特色名校),使之成為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理念。進一步落實工作方法和獎懲辦法,用好《班級、班主任量化細則》,不斷總結經驗,完善可持續發展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班主任培養體制。組織班主任聽取優秀班主任的報告,到教育先進學校參觀學習,學習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領會與應用先進的班主任工作理論和方法。各年級通過“班主任工作交流、班主任論壇、班主任集體備課”等形式相互學習、資源共享、共同提高,并且著力培養優秀班主任、學者型班主任、名班主任,抓好班主任“三個一工程”即一個班會設計、一個班會課件、一堂好的班會課。進一步落實《學生量化管理實施細則及基礎素養評定方案》,使其成為班級管理工作的規范性操作方法和有效地績效手段。

2、把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的德育與管理結合起來,下大力氣抓常規管理,組織學生學習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落實各項管理制度,抓衛生、著裝、禮儀、兩操、升旗、主題班會、課堂秩序、各種活動等外部形象,形成學生優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加強學生對“校訓”、“校風”、“學生誓詞”和我們推崇的“四中精神”的理解和深化,在我們的各項工作中做到“人人、時時、處處、事事”有德育,使豐厚的精神文化成為支持學生做好一切工作的原動力。編制班級任務安排表,做到班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3、校報、校園廣播在上學期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人員編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新的學期中以更加有聲有色的工作,做好面對學生的宣傳教育工作。

4、抓好對學生和班級的常規檢查工作,協助教導處做好對教師、班級、班主任的考核工作,準確、及時的做好各種數據的統計、匯報和公示,在抓好過程管理的同時為學校決策提供第一手材料。

5、協調團委、班主任,搞好學生自我管理工作,實踐證明,善于指導學生自我管理的班主任,工作起來總是會得心應手,工作效能總是出類拔萃,所以,在我們強調抓好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的同時,班主任們要重視班級管理隊伍的建設。

6、通過班會、活動、宣傳欄、黑板報、手抄報等加強對學生的主題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中華傳統教育、勵志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成長教育、誠信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三、常規工作及要求

1、編制好本學期的班級工作計劃。

2、主題班會,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最主要的德育陣地,有計劃、有設計、有課件、有記錄的開好主題班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標志。事務性工作隨時解決。

3、每天班主任到校后,檢查班內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生發型、著裝情況、公物完好情況、衛生、內務情況,發現問題隨時找責任人解決。課間操班主任跟操。

4、值班班主任在帶班領導的帶領下從早上8點開始值班,檢查午餐、午休、晚餐、晚自修、晚休、第二天早操、早自修、早餐情況,并檢查課余時間學生的一切情況。值班班主任要到崗到位,規范工作,能夠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不能不管不問、裝聾作啞,不能蜻蜓點水、隨意離崗。值班主任和帶班領導要確實起到監督作用。

5、年級、團委、學生會每天抽查班級的課堂秩序、衛生、學生發型、著裝、公物完好情況。

6、每天、每周、每月及學期末的量化信息反饋。

政教處工作計劃(三)

一、學生教育活動

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主線,以學生文明形象工程為載體,力求活動主題化,系列化,生活化,切實提高德育時效性。

(一)、繼續強化行為習慣教育——打造“文明校園”。

1、繼續以七項習慣教育內容為抓手,強化學生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教育。

2、通過專題隊會和主題活動強化學生行為習慣教育,挖掘一批學生“典型”,以榜樣的力量帶動學生自覺形成良好的習慣。

3、繼續通過專項檢查促進習慣教育的深化實施。

4、完善習慣教育評價方案,納入“文明班級”的考核。

(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溫馨家園”。

挖掘校園文化的內涵,創設適合兒童健康發展的特色校園文化,營造豐富多彩、寓教于樂、文明向上、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

1、繼續開展“溫馨家園”班級布置活動,以主題化、個性化和全員參與性的班級布置展示班級特色,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

2、繼續實施宿舍文化建設。上學期已進行了宿舍環境布置,積極開展課余活動,豐富了住宿生的在校生活。本學期將繼續開展各項針對住宿生的活動,努力形成"學校就是我的家"的心理氛圍。特別關注一年級新住宿生的生活與心理,促進新生快速適應住宿生活。

(三)、實施環境教育——創建省“綠色學校”。

上學期我校已成功申報了江蘇省“綠色學校”,本學期將積極迎接省教育廳的驗收和評估。我們期待通過“綠色學校”的創建工作,真正落實環境教育理念,努力培養、全面提高師生的可持續發展素質。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實施:

1、會同總務處共同做好校園環境的綠化、美化工作。

2、活躍環保活動,以學生“綠色征文”、主題隊會、社會實踐等教育活動的形式強化師生的環境意識,深化學校環境教育。

3、做好各項臺帳資料,迎接省級“綠色學校”的驗收。

(四)、豐富校園活動——打造“成長樂園”。

1、與少先隊部、藝術組聯合開展各類文體活動,活躍學生校園生活。

2、配合有關重大紀念日開展相關教育活動。

3、繼續借鑒星辰“青春在線”的德育模式,依托“星韻網”和“學校與家庭”,完善學生“成長論壇”和“家長在線”教育陣地,分級部開展專題教育活動,每學期不少于三次。活動將與重大主題教育結合,與學生心理輔導結合,與增進家校合力結合,與“六個一”中“擁有一次演講經歷”相結合。

(五)、常規教育活動。

1、從學生實際出發抓好升旗儀式、班隊活動、夕會課、電視臺、紅領巾廣播等常規德育陣地建設。

2、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3、加強對班級的管理與考核,完善“文明班級”考核辦法。

二、德育隊伍建設

(一)加強師德建設

1、樹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觀念,加強德育的學科滲透,強化學科教師的德育行為。

2、繼續以師德討論、師德調查等形式開展師德調研。

3、針對學生問卷中暴露的問題適時調整師德評價方案。

(二)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

1、通過專題研討、專家講座、經驗介紹、班主任工作現場觀摩等形式有計劃地進行班主任工作系列培訓,開展“我的教育故事”交流活動。

2、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評優辦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日考、月評、學期總評優工作。

3、表彰“班主任工作標兵”及“優秀班主任”,積極宣傳“班主任工作標兵”的教育事跡,發揮“班主任標兵”的榜樣帶頭作用,重點做好對新班主任的培訓、幫扶工作。

三、深化德育研究

1、繼續實施《校園文化中少先隊文化陣地建設的研究》這一全國級課題,繼續著力以“校園早新聞”和宿舍文化建設為抓手促進研究向縱深發展。

2、對“校園早新聞”這一文化陣地進行完善和挖掘,組建工作班子,拓寬新聞稿源,培訓工作人員,使這一特色欄目更規范,更富有實效。

3、倡導個性化、多元化、人本化、模糊性的德育評價,對班主任考核評優、班級考核評比、學生評價等進行反思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理論依據。

4、對存在品德問題、心理問題的特殊學生進行個案跟蹤研究,總結反思。

5、利用“夕會課”進行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使之成為切實有效的德育陣地。

四、活動安排:

九月份:

1、9月1日舉行新學期開學典禮暨首次升旗儀式。

2、分級部召開班主任工作交流研討會,學習“師德標兵”與“班主任標兵”的先進事跡,研討一年級班主任工作。

3、開展20**年度“紅領巾讀書讀報征文”活動。

4、完成班級布置,要求主題化、個性化、學生全員參與,真正落實“關注每一個學生”這一教育理念。

5、研討“文明班級”考核細則。

十月份:

1、學生行為習慣教育,營造“文明校園”。

2、安全教育。

3、高級部“成長論壇”主題活動。

4、結合“國慶節”開展小型多樣的活動,實施愛國主義教育。

5、新班主任培訓活動。

十一月份:

1、開展利用“夕會課”進行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的研討活動。

2、舉行班級布置交流、評比活動。

3、組織有關人員討論、修訂“班主任工作考核評優辦法”。

4、“家長在線”主題活動。

5、宿舍文化建設:開展宿舍活動,豐富住宿生課余生活。

十二月份:

1、安全教育。

2、組織習慣教育的評優活動。

3、特殊學生座談會。

4、學習“‘八榮八恥’培養社會主義榮辱觀”主題活動。

5、“我的教育故事”主題征文交流活動。

一月份:

1、對特殊學生進行個案跟蹤研究的總結反思活動。

2、開展師德調研。

3、班主任工作考核評優。

政教處工作計劃(四)

一、工作思路

本學期政教處的常規工作堅持以“學生安全為重,養成教育為主”的工作思路,重點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進一步規范學生的在校言行,同時跟學校的大隊部聯手抓好學生的禮儀文明教育,在工作中要抓常規,重在管理創特色、求實效不斷優化教育內容、方法和途徑,開創我校學生管理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

1。在前面的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抓好學生在校的常規管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紀律、衛生、進餐習慣。

2。重視德育工作,抓好學生精神文明建設,抓好學生文明禮儀教育逐漸形成荷城小學“自信、陽光、快樂”的學生管理特色。

3。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通過培訓經驗介紹或反思中不斷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和能力。

4。定期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確保學生在校內不發生安全意外事故。

三、工作措施

1、做好學期初的學生管理。

學期初各班級要對學生開展扎扎實實的整頓教育,前兩周下午活動課由班主任帶領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守則>及學校的紀律、衛生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并做好強化落實,讓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在短時期內有一個較大的提升,一年級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入學管理和常規訓練。

2、加強基礎教育,培養文明學生。

(1)深化愛國主義教育。

繼續規范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做到學期有計劃,周周有主題。要充分發揮校園廣播站、黑板報、宣傳櫥窗等陣地的宣傳作用,對學生進行“五愛”教育。要以重大節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紀念日為契機,結合學校的傳統活動科技藝術節,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文化和科普活動,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進一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2)狠抓養成教育。

從<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入手,把基礎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抓實、抓細、抓持久。繼續開展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評比工作,做到日查、周評、月評,組織行規檢查小組,不定期下班檢查,并督促整改。本學期的常規管理包括紀律、衛生、文藝、兩操、進餐、文明禮儀、班報、管理七項。加強校內文明監督崗的作用,改變和規范部分學生的不良行為,培養學生講文明,守紀律的良好習慣,學校開展“行為規范”訓練月活動,訓練有主題,并評選行規示范班。同時開展“爭當星級學生”活動,以站好隊、做好操、掃好地、講衛生、有禮貌等基礎行為入手,狠抓常規管理,評選出一批文明之星,加強宣傳,樹立典型,以榜樣引路。綠化美化校園環境,強化環保意識,做到“凈、綠、美、優”四化,各中隊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布置好班容,做到長期保持整潔、美觀。重視學生禮儀教育,倡導學生爭做“陽光少年”,根據<一日常規評比細則>進行檢查,成績作為班級量化成績予以記錄。

(3)強化安全衛生工作。

學校將以抓好食品衛生、交通安全和防火教育為切入點,定期開展自查、整改活動,做到防范于未然。學校將繼續加強“不許三無食品進校園”教育,抓好學校衛生安全教育工作。

(4)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問題信息,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心理障礙。經常性通過板報、咨詢、等形式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后進生”的幫教轉化工作,把心理健康與“后進生”轉化工作有機結合,提高轉化率。

(5)加強法制教育。

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通過法制專題講座,對學生進行<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重點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動,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自我保護意識。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對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進一步加強課間及放學路隊管理,定期進行各種安全演練。

3、加強社團建設,豐富校園文化。

(1)繼續組建學生社團。

學校將在上學期成立的學生社團的基礎上,讓有一技之長的老師繼續創建新的社團,將全校學有特長的學生組織起來,開展各類特長教育活動。旨在陶冶學生的身心、活躍小校園生活,同時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團結合作意識,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2)評選明星社團。

為了確保社團的順利開展,各社團建設要做到五有:有活動計劃、有活動時間、有活動地點、有活動指導師、有活動總結。同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辦社團,發展社團。在學期末,我們將評選一批明星社團,以促進學生社團的健康發展。

4、調動各界參與,發揮整合優勢。

(1)提高家教水平。

繼續按規范化要求辦好家長學校,做到目標明確、計劃落實,內容針對性,并且認真做好資料搜集,積累工作。本學期要召開好全校家長會,加強家校聯系。班主任老師要保質保量,做好家訪工作,做到同每位學生家長均有一定程度的聯系,特別重視做好與后進生家長的經常性聯系。

(2)營造良好環境。

加強對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充分發揮校外輔導點、學校家長委員會、德育基地的作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5。班主任隊伍建設。

一是學校定期對班主任進行培訓,提供高班主任的業務水平;二是加強班主任工作研討,針對思想工作河班級管理方面新的先進典型,實時召開班主任工作研討會以及定期組織班主任外出學習考察活動。

四、具體安排

九月份

1.學期初整頓教育,規范學生紀律、衛生、進餐、兩操等要求。

2.抓學學生文明禮儀教育。

3.規范學生路隊紀管理。

4.隊列、行走訓練。

5.考核學生以及制度的掌握情況。

6.慶祝第xx個教師節活動

7.開展本月主題中隊會,出班級第一期黑版報,主題:我敬愛的老師

8.總結本月學生常規。

十月份

1.國慶xx周年慶祝活動。

2.班主任培訓,組織外出考察、交流學習。

3.組織學生參加社區實踐活動

4.一年級新隊員入隊工作

5.開展本月主題中隊會,出班級第二期黑版報,主題:偉大的祖國

6.總結本月常規。

十一月份

1.“xx之約”系列活動

2.魏書生的養成教育講座。

3.舉行法制講座,強化安全教育;開展“11。9”消防知識競賽活動。

4.開展本月主題中隊會,出班級第三期黑版報,主題:我愛我校

5.總結本月常規。

十二月份

1.迎“元旦”系列活動。

2.班主任培訓。

3.舉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4.開展本月主題中隊會,出班級第四期黑版報,主題:慶祝新年

5.總結本月常規。

一月份

1.期末復習。

2.班主任工作期末檢查。

(1)檢查班主任工作手冊。

(2)上報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名單。

(3)班主任工作總結。

(4)主題班會材料

(5)學生評語

3.總結本月常規。

政教處工作計劃(五)

一、指導思想:

本學年,我校德育工作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有關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強化德育隊伍建設;狠抓以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為內容的養成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與責任意識,著力關注學生的精神成長和身心健康;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核心,以基礎文明行為的養成教育為抓手,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和實效性,鞏固和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能夠邁上一個新臺階。

二、重點工作:

(一)加強隊伍建設,引導正確育人意識。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健全班主任的培訓學習制度,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建設好一支堅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確立正確的育人觀,要使每一位教師牢牢樹立“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和終身幸福奠定基礎”教育價值觀。繼續組織好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工作會議。 指導班主任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討論、經驗交流,從而使學校德育工作能真正落到實處。

強化自主意識,培養隊干綜合能力。做好新一屆隊干部的選拔工作,堅持完善隊干部例會制度,加強對隊干部的教育和培訓,積極發揮隊干部的作用,為全體學生樹立典型。

(二)狠抓規范養成,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1、抓好養成教育,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要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認真學習貫徹踐行《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校紀校規,并做到經常檢查學生的行為習慣,發現問題及時批評教育,使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化為自覺的行動。要加強學生文明禮儀和知恩感恩教育,要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注重提高他們的文明素質,讓學生終身受益。

2、開展多種形式教育。

利用晨會、班會、崇小講堂、知識講座、紅領巾廣播站、觀看電影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法制、交通、消防、衛生等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學會自愛、自護,促使學生成為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同時抓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通過課堂滲透以及教師與學生溝通、交往等,將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實處。

3、推行值日護導制度。

繼續推行路隊護導、紅領巾督導崗自主管理制度,并對這兩項制度的實施情況加強指導、考核,確保常規工作持之以恒、抓細抓實。繼續發揮學生自主管理的主體作用,對各班的衛生、文明禮儀、課間紀律、兩操、三合一禮儀等情況進行量化考核,使“紅黃藍蘋果”考核與每月的“明星班級”評比相結合,做到評比結果每周一公布,每月一小結,對評比考核優勝的班級頒發流動紅旗,使全校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篇5

*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由*縣*實驗小學總校與*中心小學、*中心小學、*中心小學、*中心小學等四所分校組成。集團現有5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200多人,在職教師160多人,其中省骨干教師培養對象4名、省教改之星1名、市學科帶頭人2名,縣學科帶頭人11名,市、縣教壇新秀11名。四所分校屬于寄宿制學校,辦學規模、師資隊伍結構層次不均,城鄉差距比較大,為了使集團各分校在辦學條件、管理水平以及師資隊伍結構上都能全面優化和提升,一年來在集團里開展了支教、診斷聽課、集團主題相約教研、集團年級學科組(城鄉結對)活動、集團聯誼、集團會議、集團質量監控、集團國防軍事夏令營、集團心理健康主題等活動。

二、主要措施與成效

一年來,我校積極按照*縣教育局關于組建城鄉小學教育集團的工作思路要求,以“資源共享、相對獨立”為管理原則,采取“統籌管理、師資共享、文化融合、互促互進”的舉措,充分發揮集團總部的示范和帶頭作用,求真務實、和諧進取,教育集團工作取得了全面進展。

(一)統籌集團管理,形成優勢互補

1、設立集團管理機構

在遵循集團總校長負責制的前提下,成立集團校務機構,下設集團辦公室(主要負責集團內部的事務聯絡)、質量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集團的教育教學管理)和學術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集團的教科研管理),集團校務機構不定期召開會議,共同商討集團重大活動事項。成立集團教育質量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總校及各分校校長、教導主任組成,全面負責集團的教育教學質量管理。

2、加強集團教學管理

(1)引導教師對備課質量進行自我監控。集團在規范教學常規的過程中,絕大部分教師已能做到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2)注重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監控。為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在總結前期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同上一堂課”、“跟進式上課”的校本教研活動(人人參加)和集團相約教研活動,集團相約教研活動每學期開展4次(語文、數學、科學、英語)。積極邀請縣各學科教研員參與到活動中作專題指導,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3)注重對教學效果的監控。不定期對學科教學進行質量抽測,及時掌握各學科教學動態,對學科教學成績作出質量分析,通過教學質量分析及時進行查漏補缺,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增強了教師的教學質量意識。

3、重視集團科研管理

一是以課題為抓手,加強集團科研建設。以省教研類重點立項課題《加強常規管理,提高集團教育教學質量的實踐與研究》為平臺,邀請分校老師參與課題的實踐與研究,在提高集團教育教學水平的同時幫助分校教師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二是加強科研過程的指導。充分發揮集團本部“土專家”的作用,與分校教師結成科研對子,對分校教師的科研過程進行全程跟蹤與指導,做好科研引領工作。

(二)師資共享,打造集團優質師資隊伍

1、分層培訓,任務驅動促發展

構建了5年集團教師共成長培訓工程體系,根據集團教師的年齡結構、業務水平、工作業績等因素,分成“潛質教師培育班、骨干教師成長班、中老年教師發展班”。并給不同班級的教師布置不同的任務要求,組織不同的培訓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青藍工程,師徒雙方共發展

集團每月組織一次“師傅”與“徒弟”共成長的專題教研活動,針對某一教學專題“師傅”與“徒弟”共同進行上課、評課,互促互進,參加了集團青藍工程教學研討。積極開展下鄉支教,每學期安排總校優秀教師到各分校支教一周、一兩天。有效幫助和推進了分校教師與學科教學的快速發展。

(三)文化融合,豐富集團教育內涵

一年來集團以開展市級重點類立項課題《發揮享受教育辦學優勢,促進城鄉教育和諧發展》的研究為載體,將“享受教育、回歸本真”的辦學理念貫穿到分校的教育管理中,使之成為集團總的一個辦學思想,豐富了集團教育的內涵。該課題研究成果獲麗水市重點課題類一等獎。

1、開展系列主題活動,豐富校園文化

一是開展“手拉手”聯誼活動。在總校舉行的系列學生活動中,邀請分校的學生參與進來。如總校舉辦的講故事比賽、心理健康演講比賽等活動,都將安排分校學生前來同臺競技,在展示自我風采的同時相互認識,增加友誼。二是開展結對互助活動。總校擇優秀學生與各分校需要幫助的學生在學習上、生活上進行一加一幫扶活動,目前集團共有20位學生結成了幫扶對子。

2、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組織學生參加暑期國防教育夏令營活動。暑期國防教育夏令營是我集團的一項重大活動,集團分校的部分學生參與到該項活動中,與總部的學生同吃住,共同完成所有訓練項目,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而且對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盡管我們在推進教育集團向前發展的各項工作中,經過集團全體教師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依然暴露出了一些困難和問題。

1、校際分散,教學研討組織困難

由于各分校間地理位置比較分散,加上交通不便等因素,集團總部落實在分校的教研活動開展困難,從而造成集團總部教師“走下去”教學容易,分校教師參加難的局面。加上分校屬于寄宿制學校,很多時候教師時間調配上會有許多沖突,一些活動教師的出勤率勢必會受到影響。

2、集團教師隊伍素質還有待加強

缺乏學科權威性教師。現有的師資水平與集團的發展還不相適應,特別是缺乏有權威性的學科領軍人物,名師效應不足。

3、集團活動經費投資機制有待完善

每一次活動都要涉及到車旅費、食宿費,沒有政府部門的經費保障,將對我們集團里開展的一切活動有著致命的影響。

四、今后工作思路

根據*縣建設城鄉小學教育集團的工作要求,結合我校的“十一五”教育規劃總體目標,在集團總體辦學思路已初步定型的背景下,將針對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我們將積極創新工作方法,下一階段將著重加強以下四大方面建設:

1、建立和完善集團管理與評價機制

一是繼續按照“資源共享、相對獨立”的集團管理原則,統籌集團優質教育資源,充分發揮集團總部的“享受教育”辦學優勢,使總校的優質資源輻射各分校,形成優勢互補。二是建立一套適合集團發展的管理評價體系,做到有章可循,實現集團管理行為的優質化。

2、建立和完善集團教育監控體系

一是繼續推行集團學科教學質量的均衡發展,總校班級與分校平行班實行學進度,統一期終監測。二是繼續加強對教師教學行為、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的監控管理。三是要完善教育教學評價機制,特別是對特長學生的評價機制要進行逐步完善,要建立一套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綜合評價體系。

3、建立有利于學生和諧發展的長效機制

繼續營造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各種舞臺。把讀書節、藝術節、英語節、科技節、體育節以及國防教育夏令營等“五節一營”活動推向深層次發展。

篇6

【關鍵詞】高校 軍事理論 軍事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46

一、案例教學的定義

軍事理論課作為一門軍事與政治、人文與理工、時事與歷史高度交叉融合的綜合課程,不僅對從事該課程教學教師的綜合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對相應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期軍事理論課教學方法應該如何改革,筆者認為,以案例為信息載體、以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式教學并舉為主要教學結構理念、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為目的的案例教學,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符合軍事理論課程特點和大學生認知規律的新的教學嘗試。

案例教學法就是把案例作為一種教學工具,把學生引導到實際事件中,讓他們去感受這個事件,并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一些問題,啟發誘導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積極地獲取知識和更新知識,探索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先由美國哈佛大學所采用。做為現代高等教育中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方式,它越來越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關注和受到學生的喜愛。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運用案例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順著教師思路機械地接受教師灌輸內容的弊端,給學生創造了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氛圍,增強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這種教學方式確實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它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成帶著問題主動學習,讓學生由對知識的抽象認識轉變成具體的運用,在最短的時間里接觸到最活生生的現實并使其在激烈的討論中爆發出思想的火花,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機會展現自己的智慧。現代高校軍事教育,將案例教學和諸多其它綜合元素結合起來,能夠更好的提升教學效果。

二、案例教學在軍事理論教學中的作用

(一)增強授課效果

傳統教學觀念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從書本到書本,從概念到概念,關注的是向學生灌輸了哪些知識。它使教學與生活脫節、與學生實際脫節,忽視了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忽視了真理形成的過程,導致學生學不深、學不透、學不懂,甚至不會運用學到的概念去解決實際問題。沿用傳統的刻板的說教、填鴨式的灌輸,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情緒和抵觸心理,也就無法達到軍事課的教學目的。

而案例教學恰好契合了軍事課的這一基本屬性,教師一改高高在上進行理論灌輸的方法,使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以及小組和全班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來獲得知識,同時增強團隊意識,使軍事課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推動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主體,而在案例教學中,學生為主體,但是,這并不是說,學生為主體,教師就可有可無了,或者說,教師在案例教學中只是一個旁觀者了。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師生互補,教學相輔"。學生積極參與,在閱讀、分析案例和課堂討論等環節中發揮主體作用,而教師在整個案例教學中則始終起著“導演”的作用。既要選擇好的“劇本”,即符合教學需要的案例,又要在課堂討論中審時度勢,因勢利導,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的發揮,獲得最大的收效。如在小組討論中,組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特長進行分工,并與其他組員平等對話,共同交流、探討學習,營造出人人動腦、共同參與、活潑熱烈、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大大加強。而教師則通過設疑置疑,引發學生大膽設想、暢所欲言,這不僅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善于思考的能力,也同時增加了師生的交流。實踐表明,案例教學在推動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互動、提高軍事課教學質量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是傳統教學方式難以比擬的。

(三)提高教師素質,增強學生能力

采用案例教學法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能力、工作態度及教學責任心的要求很高:它既要求教師具有淵博的理論知識,又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與實踐經驗,同時還要要求教師不斷地更新教學內容,補充教案,重視社會實際,對現實中的問題保持高度敏感,不斷地從社會實際中求索適宜教學的案例。采用案例教學法可調動教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更好地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從而使教學活動始終處于活躍進取的狀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采用案例教學法對學生的要求更嚴格。眾所周知,案例是軍隊現實問題和國際國內形勢的濃縮版,它能把軍隊里的真實工作、生活和當前最新的時局熱點引進課堂,通過展現一些典型問題,讓學生進入案例情景,設身處地地做出反應和思考,為他們提供一種身處其外卻又心處其中的機會,縮短了理論與實際的距離,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接受知識與主動探索并舉,學生將應用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分析方法,對教學案例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如,通過提供高度仿真性的模擬情景和背景資料,通過對典型戰役、軍事熱點、部隊管理、政治工作等案例的剖析,可以把枯燥的理論教學變得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學生既得到實際訓練又獲得實戰技能,較好地回應了國防教育和社會現實的需要,回應了社會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新時期教育對人才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大大提升了高校國防教育教學內容的現實針對性。

三、案例教學的實踐研究

(一)案例的選擇

1.案例應具有針對性

非軍事院校的軍事課程,其教學目標為了保證軍事課程教學具有明確而具體的努力方向,從而促進教學目的的實現。通過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教學,使大學生具備堅定的政治信念、頑強的意志品質、強烈的愛國情感、合理的知識結構、良好的身心素質,具備擔任初級預備役軍官的基本條件。因此其軍事理論教學更側重于拓寬軍事領域的知識面,注重知識的信息和科技含量,而不宜在理論的深度和學術上作過細的探究。

所以在案例的選擇上,首先應當選取針對性較強的案例,仔細考慮它與課堂教學所涉及的主題或理論觀點的內在聯系,即所選用的案例必須與本節課知識點相一致,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其次,應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選擇不同類型的案例。如,理工科學生,在講授“軍事高技術”、“信息化戰爭”內容時可緊密聯系他們的專業知識選取尖端武器、快速反應戰役等典型案例精講,激發他們發奮學習科技知識、為我國科技強國做出貢獻的斗志;而文史類學生,由于其文化底蘊、知識積淀比理工科要強,就可在“國防歷史”、“軍事思想”、等方面多運用案例教學法,激發他們學習鉆研軍事理論的興趣,培養戰略思維能力;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可安排必要的電子對抗、網絡模擬演練和軍隊指揮自動化方面的案例;對工程機械專業的學生可安排必要的機械維護與修理方面的訓練等等。只有針對教學內容和教育對象選擇案例,才能體現軍事課的特有“軍味”和實現學校國防教育的目標。

2、案例應具有典型性

教學案例的典型性即代表性,是指選擇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案例。教師選擇代表性的案例能夠使學生通過對其的學習和了解,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自己特有的邏輯思維方式和處理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自身素質的提高。例如,在分析“軍事思想”中的“人民戰爭”內容時,就可以三大戰役、四渡赤水、渡江作戰等經典戰例為例;在分析信息化戰爭的特征時,就可以“2003年伊拉克戰爭”為典型戰例等等。

此外,由于軍事理論課自身固有的特點客觀上要求教師必須廣泛關注當前國際國內軍事熱點、形勢政策、戰略動態等“鮮活”的東西,因此教師在選擇的時候還要注意多選一些能夠給學生帶來新鮮感的案例,畢竟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創新求異特點也要求教師必須使用符合社會需要和時展的最新案例。而且新穎的案例防止學生因為覺得缺乏討論價值而產生的一個人就可以搞定,不需要學生合作去查找資料,不會產生應付了事的思想。

最后,教師還要研究學生的心理,盡可能選擇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案例。有趣并不代表能夠將學生的興趣吸引過來,此時教師應該深喑學生的內心活動規律,比如有的學生喜歡戰斗激烈的戰例,有的學生喜歡以少勝多的戰例,有的學生喜歡絕處逢生的戰例等。學生喜歡什么這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積累經驗,平時與學生經常溝通。這樣才會使學生在“興趣”這個最好的老師引導下真正投入到案例的分析和討論中去,進而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

(二)、案例教學的實施

1.展示案例

在進行完選擇之后,教師就應該有針對性地將案例布置給學生,使其能夠翔實的了解案例,并且在正式上課的時候將案例展示出來。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展示案例:比如給每個學生印發一份書面材料;還可運用投影儀或多媒體課件,口頭介紹也可以,但要注意敘述時要有所保留,不能添加個人意見在其中。無論采用哪種方法,目的都是要使學生弄清案例中真實的經過、情節和背景,為分析案例打下良好的基礎。

2.分析、討論案例

這是案例教學至關重要的一步,首先它關系到調動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其次,它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態勢,自然地進入課堂討論;最后,它能樹立起一面旗幟,啟發學生的思考。課堂討論開始時,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模式進行。①充分肯定,引發討論。即教師充分肯定同學們課前所做的大量準備,相信每一位同學都會有自己的鮮明觀點和見解,對于主動性較強的學生,可以允許其率先發言。②積極激勵,調動辯論積極性。教師可以不去就所要討論的案例說長道短,而是對案例討論的功能和作用大加肯定,說明這是膽量、知識和能力的表現,是智慧和才能的較量等,激發學生的自我實現和表現的欲望。③按部就班,依序而行,點兵點將。即教師宣布按照一定的規律點名發言,如依學號進行,或按坐席順序等,這樣可以對全體同學都造成一定壓力,使其認真準備,隨時發言,在壓力下產生動力,創造活力。

不管哪種方式,教師都要將學生分成小組,分配原則可以按照班級、寢室或相同院系、相同專業的學生為單位,這樣組員之間比較熟悉,默契程度更高,討論的機會和時間更多。當然也可以打破這種界限,隨機分組,但這種方式對于課后小組成員間進行集中討論是比較不便的。小組討論之后,每個小組可以推選出一至兩名同學進行代表性發言,其他小組成員可就發言者陳述的觀點進行提問或質疑,發言者必須予以解答,這樣一來一往,熱烈的課堂討論氣氛自然營造出來。此時教師的角色僅僅是教掌控全局的“導演”、“教練”,其作用主要是做好案例討論的開局和維持好案例討論的秩序;激發學生自主思考,調動他們參與討論的積極性,避免案例討論中出現冷場和僵局等。

3.評述討論

在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再恢復到課堂教學的主角,其必須對案例進行歸納總結。畫龍點睛、切中要害的總結分析,不僅能使討論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得到及時修正,而且能夠提升理論認識,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正確方法,否則,只能使案例教學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總結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爭論的熱點問題發表評述,或者歸納有代表性的學生發言的基本觀點,或者指出學生在分析、討論教學案例中的成績和不足,進行彌補和講解;還可以啟發學生對討論的全部觀點再次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案例的正確答案;或者提出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促使學生開闊視野、調整視角,進行深入而廣泛的思考。

只有善于總結,才能不斷進步。案例討論后,在總結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新問題,從而使學生體會到決策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案例教學,學生既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身臨其境地了解到理論應用于實踐的全過程,利于學生掌握決策時的思路和方法,增強了理論連系實際的能力。

四、結語

篇7

本學期政教處將結合當前的學校實際,堅持“低進高出,高出優出”的辦學目標,在校領導的統一部署下,以《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為指導,以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和《中小學德育大綱》為依據,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針,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我校規章制度,全面加強班主任工作,落實常規管理,以務實、創新的精神,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鞏固德育工作的成果,為我校教育教學水平的穩步提高保駕護航

二、工作目標。

1、以“一個目標(學會做人)”、“兩個服務(為提高教育質量服務,為未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三個重點(創示、素質教育、安全)”、 “四個突破(環境衛生、寢室管理、三操質量、文明禮儀)”、“四個場所(教室辦公室、寢室、操場、食堂)”、“六個渠道(課堂教育、班會、讀報、課余活動、板報、廣播)”、“七種方法(說理疏導、榜樣示范、實踐教育、情境熏陶、心理咨詢、規范約束、集體會診)”、“八步程序(穩定情緒、了解情況、思考對策、發現優點、尋找缺點、溝通落實、跟蹤反饋、調整策略)”作為本學期的工作目標,扎實細致開展德育工作,實現德育工作的民主化、科學化、自治化、有效化、特色化。

2、學習落實和內化《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檬埡小學學生獎勵與處罰條例》,促進學生文明素養的形成和提高。

1 2 3 4 5

3、努力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整合學校、社會和家庭的德育力量,形成德育合力,確保管理效果。

4、拓寬德育渠道,充實德育內容,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5、加強自身建設,務實、有效地完成各項德育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 一)、強化德育網絡、隊伍建設。

1、強化德育教育網絡建設。

學校—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科任教師—班干部;教務處—教科組—教研組—教師(科研課題);寢室管理員—樓長—室長;衛生管理員—勞動委員 —監督員;學生會、團支部——班干部—自愿者;家庭—學校—社區;教室—寢室—食堂—操場—綠化場地等,點上著眼,線上延伸,面上拓展,形成人人參與,人人會管的德育網絡和德育隊伍。以各類德育活動為載體,全面、全程、全員、全方位展開德育工作。

2、加強德育隊伍建設。

①、班主任隊伍,首先培養一支能力強、講奉獻、有愛心、師德好的班主任隊伍,其次培養一批有上進心的班主任后備隊伍。為新老教師提供培訓的機會、學習的機會、鍛煉的機會、提高的機會;改革班主任考核辦法,班主任的考核力求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各類政策、評優、先進、晉級等對班主任做盡可能的優惠和傾斜。最大限度調動班主任和后備班主任的學習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教職工特別是班主任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熟悉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其發展變化規律,認真總結他人教育的方法措施、程序,并善于創造靈活多變的工作方法,強化一崗雙責意識,全體科任教師參與到德育工作中來。

1 2 3 4 5

②、學生干部。努力培養學生干部,多渠道開展德育工作。創設各類崗位,開展各類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干部,在活動中開展德育工作。班干部、團干部、學生會干部、室長、自愿者,通過推薦、競選、自薦等多渠道安排到各類崗位,加大培訓力度,提供鍛煉機會,提高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和管理能力。

③、門崗保衛。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嚴格管理,耐心解釋,熱情服務,定時不定時對校園進行巡邏,細致認真做好出入校門人員的登記工作,使門崗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窗口,使學校成為社會治安的一片凈土,保證教師安心教書育人,學生放心讀書學習。

④、寢室管理員、值班教師。要增強責任意識,提高管理水平,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嚴格檢查,周到服務,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確保寢室文明、清潔、安全、溫馨。

⑤、衛生管理員嚴格認真執行學校的衛生管理辦法,創造干凈舒適的校園環境;食堂工作員,嚴格認真執行學校的食堂管理辦法,按有關規程做好工作,確保學生吃得放心、舒心。食堂工作員也應當加強培訓,以理待人

(二)、實施法紀、安全、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學校德育網絡和德育隊伍全面實施法紀、安全、心理健康教育。學習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學校的有關管理制度。教師學習提高依法治教的自覺性;學生學習增強抗干擾能力。

班主任、教師要教育學生自覺遵守有關法規,不進營業性網吧、電子游戲室等不適合青少年學生進入的場所;加強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遠離”為主題的禁毒教育;提高學生的自防、自護、自救能力,確保未成年人在校內外健康成長,用好班主任工作手冊,加強學校防火、防盜、防意外事故的安全工作,禁止下河塘洗澡,注意交通、樓道、運動、女生等安全知識培訓,每周一個主題常抓不懈;加強對學生進行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加強晚自習后學生的管理工作;加強住校生的教育管理,嚴禁翻越圍墻,嚴肅紀律,發揮值周老師、保衛的職能,保障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正常穩定,把一切不安全、不穩定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加強校園巡邏,認真做好半封閉管理,嚴格執行校門出入管理制度,保證校園安全,做到警鐘長鳴,堵疏結合,排除一切不安全的隱患。

1 2 3 4 5

加強學生各種安全防范意識,加強法紀教育,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努力做到學生在違法犯罪為零,學校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貫徹執行有關文件,寫好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課教案并做好上課記錄。

(三)、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質和心理品質。

1、各年級要進一步學習《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一切規章制度,加強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七、八年級要繼續重點抓好班集體建設,使全班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班級風貌,結合八年級是初中階段的轉折點,班主任應真心關懷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切實做好防差轉差工作,以防兩極分化。九年級要重視“三觀、四有”教育,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時事、國情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要求必須因人而異,要有正確的人才觀。

2、各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在上課中滲透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國防教育,特別是政治、歷史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明理踐行,逐步規范學生生活、學習、衛生、與人交往、遵紀守法、愛心永遠、承擔社會責任、遠離違法犯罪等行為。

3、堅持升降國旗制度,及時宣傳介紹校園先進事跡,組織師生參加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重大節日的升旗儀式,有計劃、有主題地安排好國旗下的講話,強化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1 2 3 4 5

4、組織學生寫觀看愛教片讀后感,開展班會、演講會、讀書活動、知識競賽等,激發學生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讓學生增強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習慣。

5、利用3月文明禮儀月、5.4、6.1等重要節日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實施各類教育。

通過課內外、多渠道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質和心理品質。

(四)、加強思想教育和文明行為的養成教育。

1、注重學習宣傳,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組織學生認真學習《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八榮八恥”等,擴大宣傳力度,加強常規管理,落實各項管理制度,表彰好人好事,繁榮校園文化,每學月評選出“學習之星、文明直星、環保之星、紀律之星、優秀室長”,每周評選“優秀寢室”,做到先進及時表揚,后進及時曝光,用評選促進成長,推動學生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形成。

2、嚴格執行衛生管理和寢室管理辦法抓正反典型,努力凈化、美化校園環境,用優美的環境陶冶人。推動學校的環境衛生、寢室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層次,為爭創市級校風示范校和市義務教育示范校打下基礎。

篇8

文化德育――營造以學校文化為核心的文化育人氛圍

我校充分挖掘地方資源,與駐地部隊共建少年軍校。為了營造一個品行合格、技能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的軍校文化氛圍,我校把每個年級每個班級用部隊的編制命名,每個年級設為一個營,每個班級設為一個連。在開展命名活動的基礎上,每個營連根據學生群體的個性追求,著力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營連文化。營連標志由學生根據自己年級、班級的特色進行設計,體現了學生的成長愿望和價值追求。在連隊中,開展人人建立一個崗位的活動,每人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崗位目標。小軍人在崗位上盡力盡責,他的智慧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張揚,技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行為歷練得更為文明,一個個敏學軍事娃、技能軍事娃、文明軍事娃應運而生。

課程德育――構建以德育課程為主渠道的道德學習載體

課程是學校教育教學的生命,也是學校品牌文化的重要標識。寓德育于各學科課堂教學中,“教書”的同時更關注“育人”,注重發揮課程實施德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學校在“我健康我快樂”的辦學理念指導下,進行了以少年軍校為載體,構建學生健康成長的育人機制的探索。在課程文化建設中,組建了以能力訓練為主線的校本課程體系,傾力打造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引導學生在快樂體驗中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顯性課程是面向全體開設的必修類課程《國防教育》和面向個體開設的選修類課程例:軍體拳、隊列訓練、打擊樂團、合唱團、鼓號隊、田徑、健美操、航空艦艇模型制作隊、舞蹈隊等社團活動。引導學生在課程選擇中學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在學習中體驗快樂,享受快樂,提升綜合素質;在活動中學會擔當,又在擔當中享受成功的快樂。逐步形成獨立、自主、自律、持之以恒的個性品質。以“每科一育(每門學科滲透健康教育)、典禮儀式、主題活動”為主要內容的隱性課程,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參與、展示自我的平臺。在“弘揚健雄精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中我校獲優秀組織獎。

學校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發揮校外課堂的優勢,讓學生走入軍營,體驗軍營生活,感受軍人“令必行,禁必止,紀律中有我,紀律中有你,紀律中有無窮的戰斗力、作風過硬”的軍事氣息。教師也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提升教育水平。校本課程的實施,滿足了學生成長的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目前。我校正在創建“江蘇省國防教育示范學校”。

活動德育――搭建以活動為載體的養成教育平臺

學校依托“綠野少年宮”開設各種社團,通過讀書節、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寓德育于活動之中,讓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承載育人的功能,使學生的良好品質、良好行為習慣在活動中得以養成。

活動德育,對學生而言,是親身體驗、經歷、感受,是一種自內而外的自我教育;對教師而言,更多的是策劃與指導。活動德育的核心是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引領學生投身實踐活動,讓道德教育植根于生動、豐富、顯性的生活世界。這種內心體驗的積聚,內化為自我意識,進而轉化為學生的一種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

學校通過開展體驗式主題班會、少年軍校等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經歷一次自內而外的內心情感體驗,經歷一次自己教育自己的過程。學校通過“學校技能崗、家務勞動崗、社會服務崗”以及“按需設崗、由事定崗;技能設崗、競爭上崗;按人設崗、輪流換崗”等方式,積極開展育人活動,使學生在不同的崗位上獲得體驗、得到鍛煉、受到教育。通過競爭上崗、任期考核、輪流換崗,實行班級部門化、學生公約化管理。讓學生在自主管理中豐富體驗,實現自我發展。

積極開展讀書活動,通過,通過“誦中華經典,享閱讀快樂,啟幸福航程”讀書活動的開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形成“育人教書、讀書做人”的特色,提升了學生、教師的文化素養。2013第八屆太倉閱讀節我校獲優秀活動項目。學生在科技活動中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和創造力,大膽設想,勇敢實踐,密切人際交往,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道德品質。我校在2011獲太倉市 市長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第六屆太倉市中小學生藝術節優秀組織獎。在2012年11月太倉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進會上,我校少年軍校成果展示得到了與會領導的高度贊賞。

評價德育――形成以多元評價為導向的激勵教育體系

篇9

【關鍵詞】 軍事化管理;多元化發展;評價體系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艱苦的環境總可以鍛煉出優秀的品質。而且軍人的作風、品質、習慣對于孩子來說既具有神秘感,能吸引他們的興趣。為此,在教育教學中,筆者結合學校少年軍校的光榮歷史與傳統,在多年的教學中堅持用精神教書育人,將軍人精神深深扎根學生心中。在具體的實踐中,筆者著力以多元發展理論為依據,充分依托學校“明星軍事娃”的機制,結合教育教學的實踐,對學生的評價進行了一些創新。

一、評價主體全員性

“明星軍事娃”是一種榮譽稱號,它面向少年軍校中的每一位學生。在這個舞臺上,學生只要在任何一個方面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有益的進步,都能成為校園里的“明星軍事娃”。“明星軍事娃”評選辦法:

1.各連隊聯合任課老師推薦。連隊指導員(即班主任)和各任課老師對照評比標準和學生平時的表現,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推薦連隊文明軍事娃、敏學軍事娃、技能軍事娃候選人。每個小軍人只要符合評選條件的都可以得到其中1~2項榮譽。

2.個人自薦。經過連隊認可的“明星軍事娃”候選人認真填寫好《“明星軍事娃”申報表》,并制作展板進行自我推薦。展板內容能體現候選人在軍校一年的學習和活動方面取得的成績,記錄成長的足跡。(展板參考內容:優秀作業本、讀書筆記、自制小報、優秀習作、學習心得體會、學習方法總結等)

二、評價內容全面性

“明星軍事娃”的評選也融入了各種各樣的評價內容,涵蓋了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重視學生其他潛能與特質的發展。

1.“文明軍事娃”。在操作中,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準則,結合少年軍校的特點,學校創編了“一日規范”三字歌。課堂上教師針對小軍人“一日規范”三字歌內容進行講解、指導訓練;課后學生反復誦讀,熟記于心,以此規范學生的日常禮儀,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2.“敏學軍事娃”。“敏學”就是勤奮好學。勤奮好學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為此,少年軍校“敏學軍事娃”的評選標準就定位在:(1)學習目的明確,態度端正,勤學好問。(2)善于分析,勤于總結,有良好的學習習慣。(3)學習成績突出,各科學成績均名列班級前茅。(4)能主動幫助他人一起提高學習成績。(5)能夠保質保量完成各項作業,作業書寫整潔、美觀且正確率高。(6)喜歡閱讀,高年級學生有一定量的讀書筆記。(7)積極協助老師營造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敏學軍事娃”的評選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了孩子們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有效地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的學習熱情。

3.“技能軍事娃”。軍事活動是我們的傳統特色教育活動。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體育鍛煉,提高學生軍事活動的興趣,檢驗軍體活動的效果,每學期學校制訂了詳細的訓練和比賽方案,如低年級障礙接力游戲賽、中高年級隊列、軍體拳和打背包的訓練等。同時,筆者還利用綜合實踐課和校本教材《國防教育》,組織和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學習和了解相關的國防軍事知識。在階段學習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各項技能展示、考核和知識競賽,在此基礎上評選少年軍校“技能軍事娃”。

評選標準從文明禮儀、道德品質、學習能力、運動健康、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表現入手,真正貼近學生的生活,使被評價的小學生能夠更全面、更清晰地認識自我,修正自我,超越自我,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成長的足跡。

三、評價方式多元性

為了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建立健全評價的內容和方法,少年軍校設計了學生評價表格,通過評價強化學生的行為習慣:一方面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自己,教給評價的方法,開展同桌互評、學習小組互評,不僅讓學生學會了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而且學會了互相評價、互相欣賞、互相幫助,加深了彼此的友誼。另一方面,積極促進學校、家庭的合作育人,十分重視家長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作用,讓家長也主動參與到這項評價活動中來,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結合為一個同向優化的大教育場,引導學生時時處處在受教育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和人格。這種多元化評價方式把被評價的每個學生的成長發展的每一個方面都納入評價內容,使評價實現了多主體的共同參與和協商,落實了多元化的發展目標。

四、評價結果引領性

篇10

論文關鍵詞: 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戰后美國 基礎教育改革

20世紀以來,為了適應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美國教育改革迭起,雖然各個時期的改革目的不盡相同,但每次改革都是以基礎教育教學為主,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20世紀50年代崛起的結構主義,對美國課程改革影響重大,自20世紀中葉至今仍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本文試以二戰后美國歷次教育改革為線索,論述結構主義對其的影響。

一、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的產生及主要觀點

(一)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的產生背景

結構主義課理程論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末。二戰以后,出于與蘇聯抗衡的需要,美國急需改善教育質量低下的局面,要求改變教育落后的呼聲也日益高漲,而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無疑成為推動美國教育改革的強勁催化劑。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簽署了《國防教育法》。1959年底,在馬薩諸塞州的伍茲霍爾,全美科學院召開了35位各領域專家參加的會議,布魯納擔任主席。《教育過程》一書是布魯納在大會結束時做的總結報告,其中心問題是,教育課程的編制中如何有效地組織教學內容,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它是圍繞課程改革的中心論題闡述教學理論的,因此又稱為結構課程理論。

(二)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的主要觀點

1.課程內容是讓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

所謂基本結構,就是指各門學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則等理論知識。布魯納認為,只有掌握了學科的基本結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這門學科;只有把具體的事物放到知識的結構里去,才容易記憶和便于運用;只有掌握了基本結構,才能舉一反三,有助于理解其他類似的事物。

2.學習準備觀念的轉變,提倡早期學習。

提倡早期學習是布魯納的中心思想。在《教育過程》一書中關于“學習的準備”部分的第一句話就是,任何學科都可以用某種理智的方式教給處于任何發展階段的任何學生。因此,他認為應該將比較高深的科學知識讓學生從低年級就開始學習,隨年級升高,多次反復學習,逐漸加深理解,最終掌握。在課程編排上,提出了螺旋式編排方式。

3.提倡發現法。

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主體認識結構的構造過程,基本結構要靠學習者對它的主動作用來獲得。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引和幫助下,自己去探索和發現事物的規律,獲取知識,成為一個發現者。

二、結構主義課程理論在歷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一)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改革

這次教育改革就是在以布魯納為代表的結構主義思想的指導下進行的,結構主義課程理論在這次改革中得到了比較徹底的貫徹。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使美國認識到自身科技教育的落后,他們決心改革教育,特別是中小學數學與自然科學教育。1958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國防教育法》規定,增撥科學教育經費,重點改進各級學校的數學、自然科學和現代外語(稱“新三藝”)的教學,這成為美國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改革開始的標志。

在結構主義的影響下,此次改革在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進行了調整和變革。課程目標,從“生活適應”教育轉向基礎科學知識的教育。教學內容,出現了包括數學、自然科學和外語在內的“新三藝課程”。新教材的編寫,采用螺旋式編排方式。內容現代化,使教學適應時代的需求;內容理論化,使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概念和結構;某些課程內容逐級下放,貫徹早期學習的理念,等等。教學方法,倡導布魯納的“發現法”,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從未認識的觀念之間的關系和相似的規律性,像科學家一樣思維,調動學生進一步探究和發現的積極性。

布魯納的結構主義課程理論強調優等教育,強調理智訓練和智力發展,培養天才,制訂了嚴格的學術標準并采納了重視學術性科目的課程政策,加強了自然科學、數學和現代語的教學,適應了美國當時的需要。可以說,這次教育改革有針對性地糾正“適應生活”教育的弊端,提高了美國教育的學術水平和質量,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過于強調學科獨立性和完整性,教材編制脫離學生實際,對教師要求過高,造成“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局面。同時,這次改革由于過多增加了抽象理論知識的比重,忽視了應用知識和基本知識的訓練,產生了理論脫離實際的傾向。

(二)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改革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的第二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則是源于對結構主義課程的批判,其思想基礎是人本主義思想。

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社會動蕩不安,各種社會問題日益嚴重,激起學生對社會現實的強烈不滿,造成學生對科學的日益冷漠和不信任。人們開始對各種社會問題進行反思,指責學校壓抑個性,是非人道的,學術至上的課程受到懷疑和指責。在這種形勢下,人本主義的課程改革思想興盛起來。 轉貼于

這次教育改革注重個人的自我實現;課程結構方面反對學科中心課程,以“人的能力的全域發展”為目的;課程內容上提出“適切性”原則,即課程要符合學習者的興趣、能力及需要,與其生活經驗和社會狀況密切聯系;課程結構的組織上注重“統合”,打破教材界限,強調知識的廣度而非深度,關心知識的內容而非形式;教學方法上倡導“掌握學習法”,以情感影響為主,提倡在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情感上的聯系。

可以說,人本主義課程理論是對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的顛覆,它對結構主義課程的唯理智、唯學術傾向進行了強烈的批評,反對片面地把重點放在智力和學問上。因而,這次教育改革不僅沒有體現出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的影響,其思想反而在改革中受到批判。

(三)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改革

70年代的人本主義課程改革,并沒有提高學校教育的質量,反而助長了反理智主義,造成了學生學業水準低落和紀律訓練松弛,甚至不少公立學校學生對科學的認識、對知識的掌握比60年代的學生還差得遠。這使人們又開始重新反思結構主義課程的價值,重新強調中小學教育中的科學技術文化素質的提高,使學生掌握讀、寫、算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一次改革思潮稱為新學科結構主義思潮,其要旨在于既強調學科知識,又避免學科結構主義的唯理智的片面傾向,美國又掀起了一場“回歸基礎”的教育運動。

這次運動中,各科目注重基本事實、概念和原理的教授,大力壓縮選修課,對學生實行嚴格管理,加強紀律教育。在小學,要把讀、寫、算作為重點;在中學,要把大部分在校時間用于英語、自然科學、數學、歷史的教學等。這場恢復基礎的運動,雖然沒能從根本上解決美國公立學校教育質量下降的問題,但是消除了人本主義課程改革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回歸到結構主義課程理論,注重科學素養,提高教育質量,奏響了80年代教育改革的前奏曲。

(四)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改革

1983年4月,美國“國家高質量教育委員會”發表了《國家處于危急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提出了加強學術教育,揭開了20世紀80年代教育改革的序幕。1984年,美國國家科學教育家學會為加強對學生的科學教育,先后在16個州開始試行STS(科學、技術、社會)教育。1985年,美國科學促進會又制定了“2061計劃”,倡導“教導所有的學生在各科學和技術方面有相當扎實的基礎”。該組織在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題為《普及科學——2061計劃:面向全體美國人的科學》的文件,強調教學的重點應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學基礎知識上,并且更有效地把科學基礎知識教好。

進入90年代,美國已真正認識到學術素養不足是學生培養質量下降的癥結所在,1990年的《全美教育目標》,1991年的《2000年教育戰略》和1993年的《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都一再強調中小學的核心課程,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和科學素養。

可以看出,自80年代以來,教育改革又重新強調學術標準,提高教育質量。為達到這一目標,政府頒布各種文件、方案,制定國家標準,來確保教育質量的提高。內容上,注重最基本的知識,不求廣而求精,結構上,要求掌握最基礎的知識,而不在于內容有多高深。這些與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的觀點是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