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處置方案范文

時間:2024-01-15 18:10: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安全生產處置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安全生產處置方案

篇1

一、目標任務

通過為期半年的“排險除患”集中整治,推動各村各企業進一步健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立落實風險“常態研判、動態管控”和隱患“每日排查、動態清零”制度,實現風險全感知、隱患全排查、責任全落實,切實把風險化解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除在成災之前,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控制較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為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開好局、起好步,為推動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二、整治范圍

此次“排險除患”集中整治的范圍是全鎮各行政村、各生產經營企事業單位和人員密集場所,確保整治覆蓋面達100%突出三個整治重點。一是突出危化品、道路交通、農村建設、特種設備、消防等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10個重點整治領域;二是突出項目建設施工等事故易發多發的行業(領域);三是突出學校、衛生院、景區、寺廟等人員密集場所

三、整治重點

(一)生產經營企事業單位集中整治重點

各生產經營企事業單位要全面開展風險辨識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做到每日排查隱患,每周研判風險,每月匯總隱患整改和風險管控情況,建立“每日排查、動態清零,每周研判、集中管控,每月匯總查漏補缺"的常態化機制,確保各類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各項隱患得到全面治理,徹底解決反復發生、長期得不到根治的重點問題。

1.全面開展風險辨識管控。一是全面辨識風險。各生產經營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要牽頭組織專業技術力量和全體員工,對自然災害、生產工藝、生產安全系統、廠區廠房、設施設備、管理體系、制度運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全方位辨識,確保無遺漏。對辨識出的安全風險進行評估,科學確定安全風險類別和等級,建立風險臺賬。按照“疑險從有、疑險必研、有險必判、有險必控”的原則,建立覆蓋全員、全過程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責任制度,將風險辨識評估等工作納入員工業務技能培訓。二是全面強化措施。根據風險特點,逐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既要包括責任落實、制度建立完善、規范管理、教育培訓、安全投入等常態管控措施,又要包括預案管理、應急演練、應急處置等緊急狀態下的管控措施。要在風險點位、重點區域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制作安全風險告知卡,確保每名員工都能掌握安全風險的基本情況及防范應急處置措施。三是落實管控責任。結合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在全面辨識管控風險的基礎上,建立完善風險管控青仟浩單、將閔管控青仟諑一菠立到工區車間班組崗位和具體人員。

2、立即開展隱患排查治理。一是完善制度,列出清單。結合清單制管理工作,各生產經營企事業單位要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列出包括隱患排查治理等在內的日常安全檢查清單,明確和細化隱患排查的事項、內容和頻次,并將責任逐一分解落實,推動全員參與自主排查隱患。二是每日排查,閉環整改。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要每天組織對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設施設備安全運行情況、一線人員規范操作情況等進行排查檢查,尤其要強化對存在重大風險的場所、環節、部位的隱患排查。對排查發現的隱患建立臺賬,逐項落實整改措施、預案、資金、時限、責任,按照閉環管理要求切實整改到位。

(二)各村機關事業單位集中整治重點

各村機關事業單位要切實擔負起防范化解安全風險的政治責任,將本村本單位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納入督查檢查的重要內容督促指導生產經營企事業單位健全落實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加強動態監管,確保風險辨識到位、可控、受控,隱患排查全面、動態清零。

1.精準管控風險。一是摸清風險底數。各村機關事業單位要定期組織會商研判,對行政轄區內的安全風險進行全面辨識和評估,根據風險分布情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確定安全風險等級,并結合本村安全風控情況,匯總建立安全風應數話庫,繪制安全風險空同分和是分級分類監管。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企業,確定不同的執法檢查頻次、重點內容等,實行差異化、精準化動態監管,對存在重大安全風險的企業,實施重點監控,加強監督檢查。三是強化督促指導。定期組織專業力量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進行整體評估,掌握本村安全風險變化情況,并對企業是否全面辨識管控風險進行復查,督導企業落實風險管控整治措施

2.督促隱患“清零"。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專家對重點企業重點部位開展解剖式安全檢查,督促指導企業建立包括隱患排查治理生在內的科學的日堂實仝松杏潔單每曰開屬陷串白本對陷串敕改情況定期復查驗收,確保隱患動態“清零",推動企業形成隱患排查治理常態化機制。

3.深化“打非治違持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打非治違”,重點檢查各企業風險辨識情況、管控措施和責任落實情況、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等,對安全風險管控不到位和隱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依法嚴厲打擊懲處。綜合運用行刑銜接、關閉取締、聯合懲戒、公開曝光等措施,形成強力震懾和高壓態勢,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自覺抓好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

4.嚴肅事故調查。對集中整治期間發生的每一起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按照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和“四不放過”原則開展調查,必查風險有沒有辨識、隱患有沒有整治、制度有沒有建立、機制有沒有還仃,找準問題,厘清責仕,堅決追責問責。

四、工作安排

從2020年7月至12月底,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集中排查、自查自糾階段(即日起至8月31日)

各行政村機關事業單位要結合實際制定“排險除患”集中整治方案,明確主要任務、重點內容和工作要求,落實責任、細化措施。各企業單位要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對生產經營建設全過程及每個部位、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全面辨識安全風險、排查隱患,制定落實風險防控措施,堅決整治消除隱患,各村企事業單位要對各個領域開展安全風險辨識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也要對生產經營企事業單位自查自糾情況進行檢查。

(二)集中整治、鞏固成效階段(9月1日起至11月30日)

我鎮采取突擊檢查、明查暗訪、隨機抽查、回頭檢查、交叉檢查和“四不兩直”“三帶三查”(帶著執法查、帶著媒體查帶著專家查)等多種方式,對企業自查自糾情況進行全面整治,重點檢查企業是否開展了風險辨識、風險辨識是否全面、管控措施是否落實、風險是否可控受控、是否每日開展隱患排查、隱患是否動態清零。堅持標本兼治,認真梳理總結,以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為重點,固化經驗做法,形成長效機制,從根本上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突出問題。

(三)“回頭看”階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

各行政村各企事業單位要組織開展綜合督查,對風險辨識官控、隱患排查整治、責任落實、長效機制建立等情況開展“回頭看”,層層傳導壓力、層層落實責任,確保集中整治取得扎扎實實的效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本次安全生產“排險除患”集中整治是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縣委縣政府部署的一項重點工作任務,也是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的開篇布局,各村各企事業單位要高度重視,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縣委縣政府部署要求上來。各村各企事業單位要認真制定工作方案落空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單位工作責任和工作標準要求,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職能部門分頭落實。生產經營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要切實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全面辨識管控風險、排查整治安全隱患,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二)敢于動真碰硬,務求工作實效。各村機關事業單位要以“嚴細實”的作風和對隱患問題“零容忍"的態度,切實履行職責,敢抓敢管,帶頭深入基層、深入現場,督促指導,狠抓落實,切實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走過場,確保“排險除患”集中整治取得實效。

篇2

為進一步加強轄區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集中整治,有效防范及堅決遏制轄區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根據市交警支隊(公交發[2014]109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開展“六打六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暨除大隱患防大事故安全生產大檢查實施方案》工作要求,***交警大隊結合轄區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實際,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要求方案,深入推進客運企業源頭監管和隱患排查,大力整治客運車輛和客運企業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嚴肅追究嚴重違法違規人員,有效治理客車交通安全突出問題,全力維護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全面開展 “六打六治”專項行動暨除大隱患防大事故安全生產大檢查。現將本周大隊開展“六打六治”專項行動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開展打擊客運車輛、危化品非法運輸行為、轄區非法停車行為。行動期間,大隊采取定點設卡查緝、流動巡邏相結合的方式,充分運執法記錄儀等執法裝備,加強重點違法行為查糾力度,對主要道路上亂停亂放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違法行為嚴管抄告。對客運車輛、旅游包車、工程運輸車、載貨汽車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檢查。嚴格對上述車輛的超速、超員、疲勞駕駛、不按規定路線行駛等違法行為進行查糾。

二、積極聯合安監、運輸、工商等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按照自身職責,深入轄區進行檢查,加大對車輛及駕駛人的資質檢查力度,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立即進行查糾。

三、結合轄區內正在開展的“貴州省集中整治客車道路交通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集中打擊、治理一批重點交通違法行為,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對轄區客運企業、客運車輛、危化品運輸企業、危化品運輸車輛、校車、摩托車等重點車輛進行摸底排查,建立排查登記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本周開展“六打六治”專項行動暨除大隱患防大事故安全生產大檢查,大隊共出動警力126人次,出動警車46臺次,違停抄告69起,處罰各類交通違法行為49起,宣傳資料220余份,

 

 

篇3

管委會:

按照《旅游區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培訓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紅河谷森林公園積極結合工作實際,迅速在全園范圍自上而下組織開展了安全法規、安全生產知識、崗位安全生產職責、操作技能和安全生產相關知識等培訓教育工作。通過近一個月的緊張培訓學習,全園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安全生產風險防范能力和業務技能普遍有所提高,培訓工作取得了預期效果。現將大培訓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 主要工作

(一)召開專題會議,統一安排部署。為了確保安全生

產大培訓工作取得實效,公園及時召開安全生產專題會議,并認真學習《旅游區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培訓工作方案》要求,結合我園干部職工安全生產實際水平情況,積極確定了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及培訓側重點,同時,按照管委會要求,制定了公園安全生產大培訓工作方案和培訓計劃,并及時印發各科室、基層各單位及時組織學習。

(二)推動全員教育,提高安全意識。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對參訓人員進行分類實施培訓,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中層以上負責人;二是安全管理人員及全體從業人員。依據對象的不同,在課程選擇和安排上,由簡到難,確保參訓人員經過培訓學習后,真正對安全知識和技能有所提升,杜絕了學習流于形式,走過場。

(三)、規范培訓內容,夯實培訓基礎。本次安全生產培訓內容,緊緊圍繞旅游區規定的內容為依據,按照學用結合的方針,結合公園實際情況,培訓內容分為三部分:一是

將理論知識(安全法律法規、安全生產制度、景區安全規范、安全風險防控等)作為基礎知識,通過自學、集體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按照規定時間進行學習,讓全員從基礎做起,在安全基礎知識上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二是通過近年來發生的安全生產案例和視頻,從感官上,讓全員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強化安全生產理念;三是外請安全生產方面講師,對全員進行全方位安全知識講解,內容包括安全監督與防控、安全防范技能、自救互救、應急處置等。四是安全防護技能的提升,通過對勞動防護用品、車輛安全檢查、滅火器正確使用、煤氣泄漏處置、火災逃生等方面進行演練,充分提高安全技能。

(四)、強化檢查,切實從嚴管理。為確保安全生產大檢查取得實效,不走過場,本次安全生產培訓,嚴格按照專題會議要求,做到了培訓有安排,有簽到、有會議記錄,在培訓紀律上分管領導帶領辦公室,定期不定期對各單位培訓進行檢查和指導,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置。同時,為了檢驗培訓效果,對全員進行了安全基礎知識考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安全培訓資源有限。我們的安全生產培訓方式仍比較單一,創新不夠。專業培訓師資和培訓績效評估人員欠缺。

(二)、安全生產培訓規范化程度不高。安全培訓的資金、人力投入不夠,培訓規范程度有所欠缺。

三、努力方向

(一)、進一步深化開展安全生產培訓工作。安全生產,警鐘長鳴,在今后的工作中,公園將進一步把安全生產培訓長效化,不斷強化在新常態、新形勢下的安全工作力度。

篇4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修訂內容20xx年6月13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宣布,新修訂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于20xx年7月1日起施行。

應急救援預案是指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行動方案。

辦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未編制應急預案或未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的,將被責令限期改正,并可處5萬元以下罰款;逾期未改正的,將被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此外,在應急預案編制前未按照規定開展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等7種情形,將由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以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辦法規定,安監總局負責全國應急預案的綜合協調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應急預案的綜合協調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有關行業、領域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組織編制和實施本單位的應急預案,并對應急預案的真實性和實用性負責。

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分別從總體、專項類型及具體事故類型制定應急措施。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內容全文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管理,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增強應急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備案、培訓、演練和修訂等工作,適用本辦法。

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三條應急預案的管理遵循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為主的原則。

第四條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負責應急預案的綜合協調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本行業、本領域內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應急預案的綜合協調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轄區內本行業、本領域應急預案的管理工作。

編制

第五條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二)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實際情況;

(三)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危險性分析情況;

(四)應急組織和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并有具體的落實措施;

(五)有明確、具體的事故預防措施和應急程序,并與其應急能力相適應;

(六)有明確的應急保障措施,并能滿足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應急工作要求;

(七)預案基本要素齊全、完整,預案附件提供的信息準確;

(八)預案內容與相關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第六條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章和同級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應急預案,結合工作實際,組織制定相應的部門應急預案。

第七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結合本單位的危險源狀況、危險性分析情況和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按照針對情況的不同,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第八條生產經營單位風險種類多、可能發生多種事故類型的,應當組織編制本單位的綜合應急預案。

綜合應急預案應當包括本單位的應急組織機構及其職責、預案體系及響應程序、事故預防及應急保障、應急培訓及預案演練等主要內容。

第九條對于某一種類的風險,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存在的重大危險源和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制定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

專項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預防措施、應急處置程序和應急保障等內容。

第十條對于危險性較大的重點崗位,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重點工作崗位的現場處置方案。

現場處置方案應當包括危險性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特征、應急處置程序、應急處置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第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編制的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之間應當相互銜接,并與所涉及的其他單位的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第十二條應急預案應當包括應急組織機構和人員的聯系方式、應急物資儲備清單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應當經常更新,確保信息準確有效。

評審

第十三條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組織有關專家對本部門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審定;必要時,可以召開聽證會,聽取社會有關方面的意見。涉及相關部門職能或者需要有關部門配合的,應當征得有關部門同意。

第十四條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單位和中型規模以上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組織專家對本單位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評審應當形成書面紀要并附有專家名單。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論證。

第十五條參加應急預案評審的人員應當包括應急預案涉及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和有關安全生產及應急管理方面的專家。

評審人員與所評審預案的生產經營單位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第十六條應急預案的評審或者論證應當注重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預防措施的針對性、組織體系的科學性、響應程序的操作性、應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應急預案的銜接性等內容。

第十七條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經評審或者論證后,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公布。

備案

第十八條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應急預案,應當報同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應急預案,應當抄送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十九條中央管理的總公司(總廠、集團公司、上市公司)的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其所屬單位的應急預案分別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中涉及實行安全生產許可的,其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按照隸屬關系報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未實行安全生產許可的,其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的備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確定。

煤礦企業的綜合應急預案和專項應急預案除按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外,還應當抄報所在地的煤礦安全監察機構。

第二十條生產經營單位申請應急預案備案,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應急預案備案申請表;

(二)應急預案評審或者論證意見;

(三)應急預案文本及電子文檔。

第二十一條受理備案登記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應急預案進行形式審查,經審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備案并出具應急預案備案登記表;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備案并說明理由。

對于實行安全生產許可的生產經營單位,已經進行應急預案備案登記的,在申請安全生產許可證時,可以不提供相應的應急預案,僅提供應急預案備案登記表。

第二十二條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指導、督促檢查生產經營單位做好應急預案的備案登記工作,建立應急預案備案登記建檔制度。

實施

第二十三條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應急預案的宣傳教育,普及生產安全事故預防、避險、自救和互救知識,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技能。

第二十四條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將應急預案的培訓納入安全生產培訓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重點生產經營單位的應急預案培訓工作。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組織開展本單位的應急預案培訓活動,使有關人員了解應急預案內容,熟悉應急職責、應急程序和崗位應急處置方案。

應急預案的要點和程序應當張貼在應急地點和應急指揮場所,并設有明顯的標志。

第二十五條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練,提高本部門、本地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第二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的應急預案演練計劃,根據本單位的事故預防重點,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第二十七條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應急預案演練組織單位應當對應急預案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撰寫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

第二十八條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每年對應急預案的管理情況進行總結。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總結應當報上一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總結應當抄送同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二十九條地方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根據預案演練、機構變化等情況適時修訂。

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應急預案應當至少每三年修訂一次,預案修訂情況應有記錄并歸檔。

第三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急預案應當及時修訂:

(一)生產經營單位因兼并、重組、轉制等導致隸屬關系、經營方式、法定代表人發生變化的;

(二)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工藝和技術發生變化的;

(三)周圍環境發生變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險源的;

(四)應急組織指揮體系或者職責已經調整的;

(五)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發生變化的;

(六)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要求修訂的;

(七)應急預案管理部門要求修訂的。

第三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報告應急預案的修訂情況,并按照有關應急預案報備程序重新備案。

第三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應急預案的要求配備相應的應急物資及裝備,建立使用狀況檔案,定期檢測和維護,使其處于良好狀態。

第三十三條生產經營單位發生事故后,應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有關力量進行救援,并按照規定將事故信息及應急預案啟動情況報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獎勵與處罰

第三十四條對于在應急預案編制和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人員,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生產經營單位可以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三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備案的,由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并處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未制定應急預案或者未按照應急預案采取預防措施,導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由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附則

第三十七條《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備案申請表》、《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備案登記表》由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統一制定。

篇5

一、嚴格落實企業搬遷拆除安全的主體責任

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企業主要負責人應對裝置拆除和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安全負總責。在拆除或處置作業期間,要嚴格執行企業負責人帶班制度,各級安全負責人、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到現場進行安全監督檢查;要明確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化工裝置的拆除施工和危險化學品處置,對參加裝置拆除和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的人員必須進行安全培訓;要周密計劃、嚴密組織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儲存設施的拆除和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工作,對各個作業環節進行現場檢查確認,使之處于安全受控狀態。

二、切實加強企業搬遷全過程的安全管理

(一)制定嚴密的安全處置方案。對擬拆除的生產裝置、儲存設施和處置的廢棄危險化學品要進行危害識別、風險評估,在此基礎上編制嚴密的廢棄危險化學品安全處置方案,處置方案應報安監局、環保局、經信局、公安局備案。

(二)嚴把拆除施工隊伍資質關。企業應當將危化品生產儲存裝置、工業建筑和民用建筑的拆除工程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編制拆除方案并報住建委備案。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應具備相應資質;其他從業人員應進行安全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嚴禁企業雇傭不具備資質等級和能力的單位或個體民工承擔拆除施工作業,嚴禁非法轉包或分包工程。在辦理項目委托手續和簽訂工程施工合同時,必須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雙方安全生產責任和義務;施工前要對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告知相關裝置、設施、可能殘存物料的危險特性、作業安全要求和防護措施。

(三)切實加強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在實施危險化學品生產裝置、儲存設施、管道拆除作業時,必須做到:一是拆除現場應劃出安全警戒區域并設置安全警示標識,指派專人監護,嚴禁無關人員和車輛隨意進入;二是拆除作業時,必須由企業安全技術人員在現場指揮調度;三是進行動火作業、吊裝作業、高處作業、受限空間作業、動土作業等危險性作業時,必須先取得《安全作業證》,并嚴格執行相關作業安全規范;四是拆除、清理出的裝置、物料應分類收集、堆放、保管,并做好明顯標識。

(四)加強廢棄物和裝置的處置管理。對拆除、清理出的裝置、物料,不需外遷或不再投入生產使用的,應進行廢棄處置。一是廢棄危險化學品處置,必須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的有關規定,由具備《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進行處置;禁止將廢棄危險化學品提供或者委托給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等經營活動。二是對盛裝危險化學品的廢棄容器、設備、管道等生產、儲存裝置的處置,應先進行吹掃、清洗、置換,取樣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解體處置;三是對于壓力容器、鍋爐、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必須按《特種設備安全法》的有關規定,交由具備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

篇6

會議回顧總結了近年來全省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工作,福建省安監局副局長郭國華在會上指出:尚未建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的設區市,要加大力度,搞好協調,力爭在2010年上半年批復建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實現全省所有地級市都建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的工作目標。

會議要求按照《福建省“十一五”安全生產專項規劃》要求,統籌謀劃,加快推進,在2010年以內,實現全省縣(市、區)建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以推動形成滿足應急救援工作需要的省、市、縣三級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的工作格局。

已經批復成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中心的設區市和縣(市、區),要抓緊指導幫助解決辦公場所、人員到位、勞資關系以及經費、設施、裝備等籌建問題。同時要按照國家安監總局的要求,明確賦予應急救援中心既負責應急管理,又負責應急救援協調保障和技術服務的各項工作職責,以彌補各地編制部門批復設立機構的職責局限。

各級應急救援中心要按照邊籌建邊擔負工作的要求,努力抓緊開展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和應急資源管理、應急平臺體系建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應急救援裝備物資建設、應急救援法律法規和知識的宣傳教育培訓,以及應急值守和事故應急處置等業務工作,切實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事故應急救援服務保障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這次會議對開展預案管理工作提出三步走的安排:一是從2010年1月起,在全省礦山、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預案管理工作,省安監局制定了《關于福建省礦山、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的方案》,提交這次會議討論研究并盡快下發,各設區市要抓緊抓細貫徹實施。二是2010年下半年,制定出臺《福建省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指導推動全省各級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認真開展預案管理工作。三是各設區市安監局要制定出更為具體有效的辦法,采取各種可操作性措施組織開展預案管理工作,做到用2至3年時間,全面提高預案質量,確保預案有用管用,切實提升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

郭副局長還強調說,在歲末年終全省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十分繁忙的情況下召開全省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會,是為了充分動員各級各部門統一思想,強化責任,扎實推進全省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切實提高防范和處置事故災難的整體能力,為2010年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和為海西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鑒于目前的狀況,福建省安監局2010年將組織進一步搞好調研論證,抓緊提出設區市和重點縣(市、區)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體系建設的意見和技術規范,以指導推動全省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體系建設進程。各設區市和重點縣(市、區)安監局要因地制宜,全面籌劃,整合資源,突出適用,加強協調,爭取立項,努力加快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體系建設工作步伐,為加強應急資源掌控,重大危險源監控和事故應急救援決策指揮提供有力支撐。省安全生產應急平臺體系建設項目將于2010年上半年啟動建設工程,下一步我省將大力推動省、市共建應急救援區域骨干隊伍。將制定以龍巖、三明、南平三地市為內陸區域,省、市財政分別投入和以重點企業為依托的礦山事故應急救援骨干隊伍建設方案;以泉州、福州、莆田、廈門、漳州五地市為沿海區域,省、市財政分別投入和重點危化企業為依托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骨干隊伍建設方案,2010年6月將兩個方案上報省政府審批,力爭早日啟動建設工程,為有效開展全省礦山和危險化學品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發揮重要作用。

篇7

近年來,全國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不斷加強,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應急處置能力不斷提高,但在一些地方和行業領域仍存在應急主體責任不落實、救援指揮不科學、救援現場管理混亂等突出問題。為進一步加強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經國務院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各地區、各部門和單位要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進一步加強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和“不拋棄、不放棄”的理念,堅持“屬地為主、條塊結合、精心組織、科學施救”的原則,在確保救援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實施救援,全力以赴搜救遇險人員,精心救治受傷人員,妥善處理善后,有效防范次生衍生事故。

二、嚴格落實事故應急處置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以下統稱企業)必須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要求,建立專兼職救援隊伍,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完善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措施,加強從業人員應急培訓,組織開展演練,不斷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地方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事故應急處置工作,負責制定與實施救援方案,組織開展應急救援,核實遇險、遇難及受傷人數,協調與調動應急資源,維護現場秩序,疏散轉移可能受影響人員,開展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并組織做好傷亡人員賠償和安撫善后、救援人員撫恤和榮譽認定、應急處置信息及維護社會穩定等工作。

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機構和隊伍建設,配備專職的安全生產應急處置工作機構和工作人員。

三、進一步規范事故現場應急處置

(一)做好企業先期處置。發生事故或險情后,企業要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搶救遇險人員,控制危險源,封鎖危險場所,杜絕盲目施救,防止事態擴大;要明確并落實生產現場帶班人員、班組長和調度人員直接處置權和指揮權,在遇到險情或事故征兆時立即下達停產撤人命令,組織現場人員及時、有序撤離到安全地點,減少人員傷亡。

要依法依規及時、如實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不得瞞報、謊報、遲報、漏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證據。

(二)加強政府應急響應。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相關負責同志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按照有關應急預案規定,成立事故應急處置現場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代表本級人民政府履行事故應急處置職責,組織開展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指揮部是事故現場應急處置的最高決策指揮機構,實行總指揮負責制。總指揮要認真履行指揮職責,明確下達指揮命令,明確責任、任務、紀律。指揮部會議、重大決策事項等要指定專人記錄,指揮命令、會議紀要和圖紙資料等要妥善保存。事故現場所有人員要嚴格執行指揮部指令,對于延誤或拒絕執行命令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按照事故等級和相關規定,上一級人民政府成立指揮部的,下一級人民政府指揮部要立即移交指揮權,并繼續配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事故發生地有關單位、各類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接到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應急救援指令或有關企業的請求后,應當及時出動參加事故救援。

(三)強化救援現場管理。指揮部要充分發揮專家組、企業現場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以及救援隊伍指揮員的作用,實行科學決策。要根據事故救援需要和現場實際需要劃定警戒區域,及時疏散和安置事故可能影響的周邊居民和群眾,疏導勸離與救援無關的人員,維護現場秩序,確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必要時,要對事故現場實行隔離保護,尤其是礦井井口、危險化學品處置區域、火區災區入口等重要部位要實行專人值守,未經指揮部批準,任何人不準進入。要對現場周邊及有關區域實行交通管制,確保應急救援通道暢通。

(四)確保安全有效施救。救援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安全規程,及時排除隱患,確保救援人員安全。救援隊伍指揮員應當作為指揮部成員,參與制訂救援方案等重大決策,并根據救援方案和總指揮命令組織實施救援;在行動前要了解有關危險因素,明確防范措施,科學組織救援,積極搜救遇險人員。遇到突況危及救援人員生命安全時,救援隊伍指揮員有權作出處置決定,迅速帶領救援人員撤出危險區域,并及時報告指揮部。

(五)適時把握救援暫停和終止。對于繼續救援直接威脅救援人員生命安全、極易造成次生衍生事故等情況,指揮部要組織專家充分論證,作出暫停救援的決定;在事故現場得以控制、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指揮部組織研究,確認符合繼續施救條件時,再行組織施救,直至救援任務完成。因客觀條件導致無法實施救援或救援任務完成后,在經專家組論證并做好相關工作的基礎上,指揮部要提出終止救援的意見,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四、加強事故應急處置相關工作

(一)全力強化應急保障。地方人民政府要對應急保障工作總負責,統籌協調,全力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需要;要采取財政措施,保障應急處置工作所需經費。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指揮部的需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應急保障工作,確保交通、通信、供電、供水、氣象服務以及應急救援隊伍、裝備、物資等救援條件。

(二)及時有關信息。指揮部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事故應急處置工作信息;設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登記、核實舉報情況,接受社會監督。有關各方要引導各類新聞媒體客觀、公正、及時報道事故信息,不得編造、虛假信息。

(三)精心組織醫療衛生服務。事故發生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指揮部的要求,組織做好緊急醫療救護和現場衛生處置工作,協調有關專家、特種 藥品和特種救治裝備,全力救治事故受傷人員,并按照專業規程做好現場防疫工作。必要時,由指揮部向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調配醫療專家和藥品及轉治傷員等相關請求。

(四)穩妥做好善后處置工作。地方人民政府和事故發生單位要組織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及受影響人員,組織開展遇難人員善后和賠償、征用物資補償、協調應急救援隊伍補償、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工作,盡快消除事故影響,恢復正常秩序,保證社會穩定。

五、建立健全事故應急處置制度

(一)建立分級指導配合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建立事故應急處置分級指導配合制度。事故發生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根據事故等級和相關規定派出工作組,趕赴事故現場指導配合事發地開展工作。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和國務院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要對重特大事故或全國社會影響大的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進行指導;省級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要對重大、較大事故或本省(區、市)社會影響大的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進行指導;市(地)級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要對較大、一般事故或本市(地)社會影響大的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進行指導。

工作組的主要任務是:了解掌握事故基本情況和初步原因;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及企業核查核實并如實上報事故遇險、遇難、受傷人員情況;根據前期處置情況對救援方案提出建議,協調調動外部應急資源,指導事故應對處置工作,但不替代地方指揮部的指揮職責;指導當地做好輿論引導和善后處理工作;起草事故情況報告,并及時向派出單位或上級單位報告有關工作情況。

(二)完善總結和評估制度。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事故應急處置總結和評估制度。指揮部要對事故應急處置工作進行總結并將總結報告報事故調查組和上級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總結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事故基本情況、事故信息接收與報送情況、應急處置組織與領導、應急預案執行情況、應急救援隊伍工作情況、主要技術措施及其實施情況、救援成效、經驗教訓、相關建議等。

篇8

為認真貫徹落實泰安市《關于開展第19個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通知》要求,按照公司安排,結合生產實際,圍繞“弘揚安全文化關愛生命健康堅持安全發展促進生產建設穩定”的主題,扎實開展2020年“安全生產月”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工人的安全意識,促進了本項目安全文化建設,為下一步的安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將今年“安全生產月”活動總結如下:

一、領導高度重視,精心部署

為確保本次“安全生產月”活動的各項工作有效落實,使活動收到最大實效,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組織召開“安全生產月”活動動員大會,會上公司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總監、建設單位代表為副組長,建設單位駐現場代表、項目監理機構、施工項目監理部等為成員單位的“安全生產月”活動領導小組,負責組織、監督、檢查、協調“安全生產月”活動的全過程,制定出活動內容、方案和活動時間表,做到有組織,有領導,有條不紊地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同時公司領導對2020年“安全生產月”提出了具體的工作要求和部署,要求各參建單位駐施工現場項目負責人,要廣泛發動全體管理人員、現場工人,積極參與公司組織的各種“安全月”活動,努力提高管理人員、工人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操作水平。根據施工現場實際,制定出活動內容和實施方案,以保證“安全生產月”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廣泛宣傳,注重實效

為了做好“安全生產月”活動的宣傳工作,項目監理機構、施工項目經理部于5月份就積極搜集、整理各項安全月活動資料,并及時下發各施工班組進行宣傳、學習,同時,將“安全生產月”活動主題和相關宣傳標語,組織工人觀看教育錄像,廣泛宣傳了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公司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生產技術知識,推動全員牢固樹立“加強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產”的理念,為“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了鋪墊。

三、積極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培訓活動,不斷提高工人的安全素質

組織對全司項目管理班子成員、工人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培訓,一是通過組織項目管理班子成員、工人學習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的培訓學習,使管理人員、工人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理念,提高履行安全管理職責的自覺性,依法、按章、規范地抓好安全生產管理。二是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崗位安全操作技能、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和現場應急處置預案等內容的安全培訓和警示教育,使工人能夠熟練掌握崗位安全技能和自救互救措施。三是做好特殊工種、特種作業人員的清理建檔和教育培訓管理工作,做到特種人員100%持證上崗。四是組織全員參與消防演練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全員安全素質。

四、組織事故演練,提高全員風險防范意識和應急救援能力

為加強對突發事故應急處置和員工自救互救能力,在“安全月”活動期間,施工現場各作業區有選擇性的開展了各項事故救援預案演練,通過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提高工人的事故防范意識和事故救援與處置能力,提高應急預案的有效性和操作性,為進一步健全完善公司事故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行動,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活動期間,我們結合自查自糾每月底進行一次專項安全檢查。主要從安全責任制落實、現場管理、以及重大危險源管理、消防安全等相關管理規定或標準進行檢查考評,查出安全隱患20余項,查處違章違制4起,班組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原則積極整改,同時進一步加強設備設施專人制管理,加強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有效防范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六、存在的問題

1.通過“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開展,施工單位的安全安全管理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2.各項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還需通過不斷的演練來進一步完善,提高事故應急演練的真實性和預案的可操作性。

總之,今年的“安全生產月”活動,得到了公司領導和參見各方的大力支持,施工單位項目部各班組,認真開展了各項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設活動,增強了工人的的安全意識和事故防范與處置能力,強化了基層班組安全文化建設,進一步夯實了安全基礎管理工作,為本項目安全生產持續、平穩的運行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篇9

[關鍵詞]高職院校;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實訓室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31

[中圖分類號]G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2-0-02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的大安全觀已經逐步深入人心,人們對安全的訴求不僅體現在生產活動過程中,還體現在生活和學習領域。高等職業院校作為培養新一代高級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在搞好職業教育的同時,也逐漸將安全提上日程,并制定了相關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但將安全事故納入應急預案體系的相對較少,建立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的更是少之又少。

實踐訓練是高職院校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學生在實訓室進行實踐訓練過程中使用機器設備、電器類儀器、儀表等都存在安全隱患,近年來也發生了機械傷害、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等安全事故,造成師生人身傷亡、設備損壞等。因此,各高職院校必須建立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以保障師生人身安全,并使設備和設施免遭破壞,從而促進學校安全、穩定、持續發展。

1 高職院校實訓室安全現狀分析

安全生產法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條件和相關法律責任,但多數高職院校普遍沒有按照安全生產法規定建章立制,雖然大部分院校在安全生產方面建立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但在實訓安全事故應急方面仍未形成體系。高職院校建有大量的實訓室用于學生實踐訓練,實訓室的設備設施與生產經營單位類似,在實踐訓練過程中難免發生安全事故,因此必須進行危險源辨識和有害因素分析,以明確實訓室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并對事故發生的概率和事故嚴重程度作出評估,從而針對事故隱患提出預防措施,建立事故應急預案體系,達到事故預防的目的,提高實訓安全管理水平。以某高職院校為例,實訓室危險源辨識清單如表1所示。

2 實訓室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建設

2.1 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分級

根據《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 29639―2013)可知,實訓室應急預案體系包括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由于高職院校實訓項目較多,危險有害因素導致的風險類型多,因此,必須建立實訓室安全事故綜合預案,預案內容包括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工作原則、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事故預警及事故報告、應急響應程序及應急保障等內容;而針對風險較高的事故,要建立實訓室專項應急預案,包括實訓室事故風險分析、應急指揮和應急處置等內容;而對于具體的實訓場所,可根據事故類別制定現場處置方案,在分析風險的基礎上提出應急處置措施,明確注意事項。建立實訓室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可在日常實訓過程中起到事故預防的作用,使相關工作人員在事故發生時可迅速做出應急反應,啟動應急預案,起到控制事故的作用,降低事故損失。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分級如圖1所示。

2.2 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模型

實訓室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建設需要領導高度重視事故應急預案的重要性,確保在事故發生時啟動應急預案能起到控制事故的目的,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降低財產損失。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必須包括保障機制和運行機制,且在體系運行過程中能持續改進,保證應急預案的針對性、有效性和科學性。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模型

2.3 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程序

在應急體系中,應急預案的編制和修訂是核心,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在對實訓室危險源辨識的基礎上確定事故類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對應急機構、人員、裝備、救援行動及指揮和協調等方面作出具體安排。在應急預案后,應對全體師生進行應急培訓和應急演練,找出應急預案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檢驗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若發現與實際不符合的情況,及時修訂并完善應急預案。

3 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建設關鍵問題

3.1 實訓室事故風險分析

事故應急預案是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實訓室危險源辨識是預案編制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如果對實訓室危險源辨識不夠全面,可能會漏掉事故發生可能性較小但一旦發生事故后果嚴重的危險源,尤其是一些特種設備,必須要加強日常安全管理和檢驗。此外,還要根據GB/T13861-2009《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找出實訓室存在的危險和有害因素,從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和環境因素四方面找出可能引發的事故類型。

3.2 現場處置方案的制定

現場處置方案是針對某一特定的場所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應急程序和具體措施,明確規定應急響應相關人員的職責,使其在應急預案啟動時能夠快速作出反應。在制定現場處置方案過程中,必須結合實訓室實際情況,邀請實訓室管理人員參與編制工作,應急處置方案必須經過應急演練來檢驗其效果,發現不符合實際情形的,應及時修訂,確保萬無一失。

3.3 應急演練的開展

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在編制過程中難免會有疏漏之處,可能無法預測事故現場狀況,導致實施過程中出F問題,應急演練的開展成為檢驗應急預案與實際情況符合度的有效手段,只有通過演練才能發現問題,因此全體師生必須重視應急演練。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多數師生往往將應急演練作為一種形式,普遍存在走過場的現象,沒有從應急演練總結經驗教訓,在事故發生時無法保證應急救援行動有效進行。因此,在應急演練之前,必須對演練者進行應急救援預案的培訓,提高其思想認識,并使其真正獲得安全知識,提升安全技能。

3.4 應急預案體系的實施

在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運行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動及時修訂事故應急預案,通過應急演練及應急救援不斷完善,持續改進。此外,在應急救援中,根據事故影響情況啟動相應的應急響應級別,在事故擴大時,及時調整響應級別,必要時還要與外部應急預案相銜接。

4 結 語

高職院校實訓室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建立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可有效預防事故發生,在安全事故發生時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可降低事故損失,保護師生生命安全和降低設備財產損失。因此,各高職院校應根據院校實際情況,建立實訓室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

主要參考文獻

[1]何理瑞.高職院校工程實訓安全現狀評價及應急管理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討,2010(10).

[2]姚朋君,范強銳,史天貴,等.高校安全生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體系構建[J].實驗室研究與探討,2015(4).

篇10

一、指導思想

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牢固樹立安全發展、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圍繞建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進一步提升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為目標,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為主線,以加強基礎基層建設為重點,以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為抓手,構建組織健全、職責明確、裝備精良、監管有力、運轉高效、反應快捷的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和應急體系,保持我區交通運輸系統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交通先行打好基礎。

二、活動目標

從年開始,用3年時間開展“雙基”建設活動,實現我區交通運輸系統安全生產和應急“六化”目標(即:安全體系有效化、體制機制合理化、隊伍素質專業化、安全責任更強化、管理裝備現代化、解決問題科學化),有效保障我區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三、工作內容

(一)健全管理體系,提升標準規范水平

加強安全生產制度和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是做好安全生產和應急工作的前提,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從現在至年9月,對已制定的安全生產計劃、制度及應急預案進行梳理,說明修訂理由,并確定修訂時間及責任人。二是從現在至2012年月,重點清理各單位安全生產和監管過程中的技術規程、管理制度、安全要求、崗位職責等制度,并積極推動上述制度的電子化,實現應急指揮協調依據的智能化。三是加強標準規范建設,運輸管理所、地方海事處等有關部門要加快完善標準規范,細化操作規程,規范安全生產行為。重點強化源頭管理,嚴格準入標準,建立健全市場退出機制。應積極按照有關要求匯總、傳輸數據,確保市級平臺數據庫的完整性。四是依托市交通運輸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初步實現省、市、縣三級和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智能化、常態化管理。到2012年1月前,區交通運輸應急指揮分中心信息平臺應具備下列數據資源:1、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鎮政府安全生產及應急專門機構、專職人員及聯系方式;2、鄉(鎮)負責交通運輸(含農村客運、渡口渡船)安全監管機構、專職人員及聯系方式;3、交通運輸企業負責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機構或專職人員及聯系方式;4、上述數據資源中還應備注有關機構和人員的獎懲情況。加強與相關部門、單位的協作,建立信息溝通協調和共享機制。全面實現市、區兩級安全與應急管理智能管理制度,實現信息報告和統計電子化,建立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和應急基礎信息數據庫,全面涵蓋組織架構、責任人聯系方式、風險源、隱患排查與治理、重要安全生產和應急設施設備(含運輸工具、裝備、應急物資的儲備)以及專兼職隊伍情況等,并實現上述數據的電子化更新及備案。實行應急預案電子化管理,實現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及突發事件信息即時報告,處置方案電子化通知和提示功能。五是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和應急工作評估制度。加強安全生產和應急能力評估,科學設定評估指標。區運輸管理所、地方海事處應牽頭對運輸企業每三年必須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并將評估情況作為強化監管和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六是完善預案體系,全面建立交通運輸應急綜合預案,以及道路運輸、內河交通、城市客運分預案,并匯編成冊,全面建立高水平、專業化的應急預案體系。

(二)落實主體責任,推進體制機制建設

以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加強安全生產體制機制建設,進一步促進全區交通系統各部門安全監管責任和交通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

全面落實“一崗雙責”制度。各部門要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政府及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暫行規定的通知》要求,強化行政首長負責制,全面落實“一崗雙責”制度,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進一步明確安全生產工作職責。主要領導為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必須親自抓、負總責;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職領導對安全生產負綜合監管責任,要強化協調監督;其他副職領導對其分管工作職責權限內的安全生產負相應的責任,必須具體抓。要把安全生產與交通運輸事業發展放到同等的位置上,認真抓好,努力形成領導有力、職責分明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和責、權、利相對應的責任體系,切實增強齊抓共管之合力。

要積極謀劃加大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力度,重點消除安全監管盲區,夯實安全保障基礎,提高安全服務能力,全面履行安全監管責任。

各交通運輸企業要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和應急相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及規范,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消除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保障良好的安全生產條件,加強員工教育培訓。要筑牢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解決好安全生產與企業發展、安全和利益的關系,嚴禁“三違”現象發生,切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深化“九個強化”工作。一是強化交通運輸企業主要領導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每年至少4次親自部署安全工作;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將上級下達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分解落實到崗、落實到責任人;每月召開安全生產形勢分析會,針對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支持分管領導抓好安全工作。二是強化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各項制度,完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落實安全隱患整改措施;開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三年行動,考評工作覆蓋面達到100%;積極開展創建“平安企業”活動。三是強化交通運輸系統單位“一個規范兩個規定”的執行。四是強化交通運輸系統安全生產機構設置和人員的落實。五是強化交通運輸系統行業管理部門安全生產監管裝備的落實。要加強安全生產監管設備建設,按相關要求配備安全生產監管裝備,使監管裝備數量和質量不斷滿足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需要。要督促運輸企業按照相關要求安裝使用GPS衛星定位安全服務系統車載終端,安裝率和使用情況務必要達到規定的要求。六是強化交通運輸系統單位安全生產經費的投入,要將安全生產專項經費列入本單位財務預算,要落實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經費和安全生產培訓教育經費。七是強化交通運輸系統安全生產獎罰制度的落實。要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獎罰制度,及時兌現獎勵和處罰、追究事故責任人責任。八是強化交通運輸系統安全生產應急機制的落實。每年至少要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一次(或一種)以上的應急預案演練,進一步提高應急救援隊伍應急處置能力。九是強化交通運輸系統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的落實,重點加強專業化人才培訓和重點崗位人才培訓。

(三)突出工作重點,深化安全生產治理

結合交通行業實際情況,深入持久地開展安全生產治理行動。以道路運輸、內河水上交通等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為重點,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行動,著力解決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一是強化危險品運輸治理。依托信息化平臺對危險品運輸企業、運輸工具、從業人員、站場(碼頭)實現源頭管理和動態監管;嚴厲打擊未經許可擅自從事危險品運輸的車輛、船舶;強化對旅客攜帶危險品的安全檢查。二是強化營運客車超速超員治理。客運企業要層層建立安全責任承諾制度,駕駛人員要與企業簽訂安全生產承諾責任狀,鼓勵企業強化對超速超員違規人員的懲罰;區運管所要與客運企業簽訂安全生產承諾責任狀,要嚴肅處理發生超速超員的企業和駕駛員。三是強化轄管內河通航水域通航安全治理。區地方海事處要強化轄管內河交通安全管理,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嚴禁船舶超載、超航區航行;要加大對重點水域、重點時段、重點部位的安全監管力度,嚴肅查糾超員、超載、冒險渡運和非客運船舶載客行為,嚴厲打擊“三無”船舶和漁船、農用船等非法載客行為。四是強化農村交通運輸安全隱患治理。在2012年月前,督促鎮政府落實農村交通運輸安全監管責任,配備專職安全和應急管理人員,并實現信息化管理;加大農村渡口渡船的升級改造,提高農村水上交通運輸安全條件;要強化農村客運駕駛員、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進一步提高駕駛員、渡工的安全素質和技能;要強化農用車輛非法營運和農用船舶非法載客的治理,維護良好的安全生產秩序;要督促鎮政府落實渡口、渡船“三長”責任制和“四級”安全管理責任,積極消除渡口、渡船存在的安全隱患,確保人民群眾渡運安全。

(四)加強科技建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加強安全生產科技與信息化建設。一是著力完善省、市、區三級聯網的交通安全監管與應急處置平臺,開展各級應急指揮場所建設,實現應急現場與指揮中心通訊,災害、路況、重點區域監控視頻等資源整合和展示,提供監測預警、綜合研判、輔助決策、協同調度等功能,為交通基礎設施運營安全監管、突發事件的分級處置和全過程管理提供技術支撐,提高交通應急反應和防災減災能力。二是建設重點監測監控系統。全面推廣交通安全視頻系統的推廣應用,建設各級監控子平臺。三是加大公路、站場安全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加強站場的安全和保安設施建設。四是加強地方海事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建立和完善水上應急救援設備,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五是積極向上級爭取專項經費,加強安全生產和應急裝備器材的配置,為專門從事安全監管和應急管理工作的部門配置必要的交通工具、監督檢測設備、事故調查取證與分析設備等。

(五)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安全監管水平

加大教育力度,力爭通過3年的集中建設,使我區安全管理與應急隊伍專業化水平實現新跨越。一是繼續推進安全監管人員培訓計劃。對安全生產和應急工作的領導以及業務骨干人員每年必須參加上級組織的輪訓,企業從事安全生產和應急的工作人員每三年必須進行一次系統培訓,每次輪訓和系統培訓時間原則上不少于36學時。局安辦應編制從事高危行業人員、新錄用人員、轉崗人員的年度培訓計劃,并監督運輸管理機構或企業實施培訓。二是加強應急隊伍建設。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關于加強基層交通運輸應急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交應急發〔〕165號)的精神,切實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加強應急演練,提升有效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按照“統籌規劃、規模適度、平急結合、專兼結合、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原則,加強專業應急隊伍與兼職應急隊伍、志愿者隊伍相結合的交通基層應急隊伍建設。應依托各自信息平臺,建立應急隊伍數據庫,到年底前,全面實現專兼職隊伍實名制、動態更新管理。

四、活動安排

“雙基”建設活動從年7月開始至2013年12月結束,共分三個階段:

(一)制定方案、宣傳發動階段(年7月1日—11月30日)

根據上級交通主管部門活動方案的內容和要求,結合實際、摸清情況,進一步完善和細化活動方案、明確年度“雙基”建設活動目標任務。各單位在此期間要進行廣泛宣傳發動,確保交通運輸系統廣大干部職工了解掌握“雙基”建設的目標、內容和任務。

(二)組織實施、落實任務階段(年12月1日—2013年6月30日)

各單位要按照方案,統籌安排、積極推進各項工作,全面完成“雙基”建設方案的各項目標任務;要定期和不定期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自查。市交通委將于年11月組織第一次全市“雙基”建設工作大檢查,對各單位實施方案的制定、宣傳和落實情況進行考評。

(三)總結、評估、整改階段(2013年7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各單位要對“雙基”建設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并將總結報告于2013年7月15日前報局安辦以便匯總上報,迎接市交通委組織對我局及對有關單位開展“雙基”建設的情況進行全面的考核評估。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我區交通運輸系統“雙基”建設活動的組織領導,成立區交通系統“雙基”建設活動領導小組,(全文另發),各單位也要成立主要領導負責的“雙基”建設活動的組織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