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會議發(fā)言稿范文
時間:2023-03-20 14:29: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安全會議發(fā)言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安全穩(wěn)定工作是學校的重點工作,學校高度重視。學校歷史遺留問題“校中村”,給我校安全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再就是學校本身學生密集,人員流動頻繁,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這樣就要求我們的每一位教師都要關注學生的安全,排查并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今天,我們對安全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對重點工作進行再強調(diào)、再落實。
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同志們交流幾點:
1.加強學生管理,嚴防校園欺凌。(9月21日星期六,我校初三學生糾集其他年級學生與人民中學學生在大橋打群架,后被勸開,但影響極其惡劣),教育學生要友好相處,禁止學生搞團團伙伙,欺侮同學,發(fā)生矛盾多作自我批評,并找老師妥善處理;嚴禁攜帶危險物品(如刀、鋼管、木棍、其他危險品等)進入校園,嚴禁在教室和樓道內(nèi)追逐、跑跳、打鬧;上下樓梯要靠右行,不擁擠、爭搶,相關教師要按照樓道值守安排,按時到崗履職。特別是每天三放和晚自習停電后的值守。請大家要規(guī)范教學行為,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充分發(fā)揮我們的智慧去處理學生的問題(9月26日上午附近區(qū)縣一所小學因?qū)W生作業(yè)沒有完成老師批評教育,結果學生從五樓廁所跳下,造成雙腿骨折)。
2.遵守交通規(guī)則,防止交通事故。(9月28日上午江蘇省宜興市發(fā)生特別重大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36人受傷,其中9人重傷、26人輕傷、1人已出院)加強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和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教育學生服從交通信號燈的指揮;禁止駕駛摩托車等機動車輛;要教育學生不在鐵路周圍玩耍、逗留,不得損壞鐵路設施。禁止學生乘坐非法營運車輛和三無車輛及報廢車上放學。我校門前的路比較窄,坡度陡,家長接送學生提前上下車,車輛不能在校門口停留。請各班主任在班上給學生講,并在家長群里再強調(diào)。
3.抓好校園消防安全。加強校園消防安全管理和宣傳教育。層層落實消防安全工作責任,認真開展安全防火自檢自查。教育學生保護好滅火器材和消防栓等消防設備,消防器材所在的公區(qū)所涉及的班級就負責它的監(jiān)管和衛(wèi)生。教會學生火災時正確的逃生自救方法。
4.要抓好校舍安全隱患排查,(9月中旬,周邊區(qū)縣一所小學五人制足球門倒下壓人事件)學校將組織專門力量,對校舍進行一次拉網(wǎng)式排查,做到不留死角。要結合極端天氣可能對校園建筑造成的影響,對在建工程、教室、學生寢室、門窗、圍墻、護坡、廁所、體育設施等進行逐一排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5. 抓好秋季衛(wèi)生防疫和食品安全
當前正值雨季,空氣潮濕,是各類傳染性疾病的高發(fā)期。要建立切實可行的預防傳染性疾病應急機制。嚴格落實學生晨檢、因病缺勤追查與登記制度,堅決杜絕傳染性疾病的發(fā)生和蔓延。要加強食堂、超市的衛(wèi)生管理,從業(yè)人員必須按時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從業(yè)。學校超市不得出售“三無”食品、辣條、5角的小食品。定期對從業(yè)人員進行食品衛(wèi)生安全知識教育,堅決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發(fā)生。高度重視飲用水的安全,飲水機要定期消毒。學生教室、寢室要經(jīng)常開窗通風,定期消毒。
6.嚴厲打擊“校園貸”,我區(qū)高中就發(fā)生校園貸,還有社會人員參與,按300元每天20-30不等的利息付費。武漢市首例校園貸判刑,年滿14歲以上,分別判11個月-3年不等。
篇2
一、關于對“安全為了誰”的認識
眾所周知,煤礦作為當今高危行業(yè)之一,每年全國的礦難事故時常發(fā)生,一直備受社會的關注,而安全更是煤礦重中之重。 安全為了誰,安全依靠基本功,安全依靠基層,安全依靠基礎更依靠每個人的愛心、責任和美好的愿望。在煤礦生活中的我們都應該知道安全的直接受益人便是自己,是身體的健全、健康的保證;從人的家庭屬性來說,安全的受益者便是整個家庭,是家庭完整、和睦的前提;從人的社會屬性來說,安全的受益者便是整個社會,是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的支撐。
二、如何做好安全工作
1、作為運轉(zhuǎn)工區(qū)負責人,我要認真履行區(qū)長崗位職責,嚴格執(zhí)行區(qū)長崗位責任制,身上肩負的責任更大,不僅要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更要保證好工區(qū)所有員工的安全,工作中我時刻在告訴自己安全重于泰山,下井的時候也時常提醒自己,班前會時候,要求員工要把安全放在首位,按章作業(yè),按照煤礦安全規(guī)程進行施工,確保安全生產(chǎn)。
2、主持好班前會,在會上及時傳達貫徹礦各種安全會議文件精神,總結上一班的安全生產(chǎn)情況,布置安全工作,對存在的問題落實整改,保證安全生產(chǎn)。
3、切實抓好本區(qū)范圍內(nèi)設備的檢查、維護、檢修工作,提高設備完好率,確保機電設備安全運轉(zhuǎn)。
4、定期組織安全自檢自查,深入現(xiàn)場,及時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并組織整改,嚴防人身事故和重大機電事故的發(fā)生。
5、要求本工區(qū)特種作業(yè)人員持證上崗、嚴禁違章指揮,制止違章作業(yè)、違反勞動紀律現(xiàn)象。必須盡職盡責,杜絕“三違”現(xiàn)象。
說一千道一萬,都是想把安全管,人人樹立安全觀,共保礦區(qū)永平安。
安全最樸實、最實在的就是讓遠在外地的家人放心,讓自己舒心,讓全社會安心。
篇3
這樣的故事,凡是辦過會的同志都能講出不少。為幫助入行不久的讀者盡快掌握辦會的本領,我們以不同方式搜集了一批會務服務的故事,希望對讀者朋友有所啟發(fā)。組稿過程中,我們得到了各級辦公廳(室)同志們的熱烈響應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一、會場布置
1.讓會場布置“活”起來
去年,我負責某次討論會的會場布置。布置好會場后,我請主任來檢查。
初步檢查后,主任問:“座位是按什么原則安排的?”我信心滿滿地回答道:“根據(jù)之前會議要求,按‘先定中間,再定左右’的順序,市級領導和討論組組長排在主桌中間,其他代表按選區(qū)和職務一左一右依次排列。”
“這樣不行,”主任說,“會場布置不能簡單憑經(jīng)驗,要看會議內(nèi)容和目的。就說座位排列,第一,這次討論會和一般會議不同,與會人員都是黨代表,身份是一樣的,不存在職務的高低。第二,討論會的主要目的是審查報告、暢談思路、建言獻策。想討論得好,至少要確保主桌上各類代表分布均衡,涉及重點工作、重點行業(yè)的代表也要往中間靠。你再想想,重新調(diào)整下。”我這才意識到有些情況還真是沒有認真考慮。再看會場,主桌上明顯缺少農(nóng)業(yè)、教育、衛(wèi)生等行業(yè)代表,分布確實不合理,而且會場中僅主桌有話筒,未在主桌就座的代表發(fā)言很不方便。
回到辦公室,我將座次重新排列。第一,主桌上優(yōu)先安排身份重疊的代表,如既是女性又是教育衛(wèi)生系統(tǒng)的代表,確保各領域代表在主桌有限的人數(shù)中盡量實現(xiàn)均衡分布。第二,涉及重點工作、重要行業(yè)的代表,如無法安排在主桌,盡量安排在后排靠中間位置。第三,準備四個無線話筒,分置在后排座位兩端,保障未在主桌就座代表的發(fā)言。最后,我將會場實際安排情況制作成參會人員座位表,標明代表姓名,與代表基本信息表一同打印出來,放在與會市級領導座位前,以便領導對參會人員信息一目了然。
精心布置后,第二次的會場布置順利通過了主任的檢查。由此可見,會場布置絕非簡單機械的重復性工作,做到因需而變、因事而變,方能讓會場布置“活”起來,為會議的順利進行打好基礎,提供保障。
2.能否坐得下尺子會“說話”
一次召開市政協(xié)會議,政協(xié)主席提出:“以前咱們每次開政協(xié)全會,常委們都坐在臺下,這次全會能不能想辦法都上主席臺?”
聽到領導這么說,我頭一下子大了。要知道,對這個會場我是再熟悉不過了。以往全會,之所以常委們沒有上主席臺,是因為主席臺較小,一般安排四排,每排21人。市政協(xié)常委60多人,加上市四大班子領導和其他與會的廳級領導,一共125人,顯然坐不下。
這可如何是好?不管怎樣,既然領導提出了這樣的想法和要求,我們就得努力想辦法。我就提議有沒有可能再加一排座位,每排也再增加幾個座位。后勤組的同志聽后馬上說:“如果有可能,早就增加了。”我說:“別急,那咱們一起去會場,實地量一量再說。”于是,我們一起到主席臺上,拉尺子一量,第一排前沿距主席臺前沿近兩米,最后一排座椅后沿距后墻有一米多,每排座位左右兩端距側幕也各有半米多寬。果然,會議桌整體前移一米,后邊是可以增加一排的,每排會議桌再增加座位也有富余。這樣,前后五排,每排25人,市政協(xié)常委與其他參會的廳級領導正好全部坐下。
這樣一次經(jīng)歷讓我明白,慣例也不一定科學,解決問題不能墨守成規(guī),要有求證精神。
3.會場溫度控制的“學問”
在一次大型會議召開當天,我提前一小時到達會場,早早把會場空調(diào)打開,調(diào)至25攝氏度,就去忙其他工作了。出人意料的是,會議開始后不久,會場溫度忽然升高。臺下的代表們熱得紛紛拿起桌上的會議材料當扇子扇起風來。我非常納悶:明明提前一個小時就開了空調(diào),怎么還這么熱?為了保持會場的舒適度,我趕緊降溫,把空調(diào)溫度調(diào)至18攝氏度。結果沒多久,會場溫度過低,一些代表開始打噴嚏。三個半小時的大會結束后,忽冷忽熱的室溫讓不少代表頗有微詞。我聽到有代表打趣道:“今天會場空調(diào)應該是犯了瘧疾,咱們是‘熱時節(jié)熱得在蒸籠里坐,冷時節(jié)冷得在冰凌上臥’,哈哈哈??”我感到很難為情。
會后,我向有經(jīng)驗的同事請教,方才明白會場溫度控制還真是有大學問呢!會場越大,溫度越難控制。因為人體熱量和外界環(huán)境不斷交互,會改變外界環(huán)境溫度。會場無人時和代表入座后,會場溫度自然會發(fā)生變化。因此夏天要提前把室溫調(diào)得比正常溫度更低一些,這樣隨著室內(nèi)人數(shù)增多,室溫會增高,從偏低變成相對適宜。
這件事給我好好上了一課,會務工作的學問真是一輩子也學不完,開空調(diào)這樣看似簡單的事,里面也有門道呢。
4.會場燈光檢查少不得
某大型會議開始前幾天,我們開碰頭會,各自匯報會議的籌備情況。我匯報完到會議現(xiàn)場踩點的情況后,處里老同志提醒:燈光檢查了嗎?我心想:那個會場經(jīng)常用,還有什么可檢查的?不過作為會前籌備的必要流程,還是不能大意。于是,我叫上攝像師一起去會場。打開燈,攝像機開機,我坐到主席臺上,試拍了一陣。
這一拍可真發(fā)現(xiàn)問題了,燈光效果非常不理想。主席臺頭頂上的燈光打在我的頭頂上,拍攝的畫面變成了“陰陽臉”。如果用攝像機自帶的燈補光,光線直接打在臉上,不僅熱得難受,連面前的文件材料都看不清了。
以前這個禮堂開過無數(shù)次會,從來沒遇到過這個問題,這次是怎么了?我馬上向禮堂工作人員了解情況,終于弄清了原因。原來前不久,禮堂主席臺的燈改為了LED燈。我馬上向領導匯報,協(xié)調(diào)后勤部門同志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件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提醒我辦會不能“想當然”,按照程序要檢查的,一個都不能少。
5.疏漏了記者的席位
一次,我們處負責市質(zhì)量監(jiān)督大會的會務工作。籌備、服務這樣的會議,對我們處來說是輕車熟路,但我們不敢掉以輕心,全處上下緊鑼密鼓,按流程認真統(tǒng)籌安排。
一切都準備就緒,原以為能圓滿完成任務,可會議當天居然在座位安排上出了問題——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會議增加了“假冒偽劣產(chǎn)品展示”環(huán)節(jié),這是會議的一大亮點,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因此來了許多媒體記者。但安排座位的工作人員還是按照以往的慣例,僅為媒體留出寥寥幾個席位。結果,三四十名記者參會,媒體席位一下子顯得捉襟見肘,我們把自己的座位讓給記者還是不夠,不少攝影記者只能一直站著,會議現(xiàn)場的氣氛和效果都打了折扣。
會后,領導對我們提出了批評,與會記者也有抱怨。我們認真反思,深刻認識到,會務工作必須把各種情況考慮周全,決不能疏忽大意,否則真是“一丑遮百俊”,一個小小的疏漏就可能讓之前的付出變得蒼白無力。
6.差點出事的會標
辦會多年,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縣里召開的人代會,我負責會標的布置。
前一晚忙到深夜,會場一切都安排妥當,我去值班室睡了一覺。第二天一早到會場時,我嚇了一跳:會標上“屆”字下面“由”的邊緣已經(jīng)卷起,仔細查看后發(fā)現(xiàn),原來是暖風惹的禍。這個會場比較大,天氣又冷,需要提前幾個小時開空調(diào),有一個暖風出風口正好對著“屆”字下方,把膠吹化了。為防止膠再次被吹化,我們趕緊把會標上所有字全部用大頭針別住。
雖然會議順利進行,但大家還是心有余悸。如果發(fā)現(xiàn)不及時,在會議進行時會標上的字掉落,電視臺還現(xiàn)場直播,那后果真是不堪設想。為避免工作中出現(xiàn)類似失誤,從此以后我們將用大頭針固定會標的內(nèi)容固化到會議組織流程中。
7.簡潔明了的會標
初入職場趕上一次縣委召開會議,我負責會標的制作。綜合會議的主題和議程,我將會標定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暨“講政治守紀律做表率”專項主題活動動員會。核對后我自己還挺滿意,就向科長做了匯報。科長看了之后說:“小王,你數(shù)數(shù)這有多少字,咱們開會的地方掛得下嗎?”科長一下子把我問住了。
后來,向同事請教才知道,開會的主席臺比較窄,如果將這么多字放在會標上,字間距會非常小,不美觀不說,還看不清楚。于是,我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并向科長請教,最終將會標定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動員會。我也從中學到,會標的制作一定要突出主題、簡潔明了。
8.導引牌里的“玄機”
在會場周圍,我們經(jīng)常會擺放導引牌,為參會代表指引會場的位置。制作和擺放導引牌,要注意檢查字體、箭頭是否清晰,擺放的位置是否合適,一般這項工作由會場的有關部門來負責。但是不是有人負責就可以不管了呢?實踐告訴我們并不是,導引牌事先一定要檢查。
在一次辦會工作中,我就發(fā)現(xiàn)了小導引牌里的“大問題”。這次會議在我市的禮堂召開,在辦會的前一天,這個禮堂剛剛承辦了一場大型文藝匯演。在制作導引牌時,禮堂方面準備不周,缺少大小合適的紙張,就拿文藝匯演主辦方剩下的紙張充數(shù)。我在檢查時發(fā)現(xiàn),粗看也沒什么問題,可湊近仔細一看,最底端居然印著一排文藝匯演贊助商的公司標識。雖然公司標識圖案小,不注意根本看不出來,但機關的會議不同于商業(yè)演出,哪來的“贊助商”?這不是跟會議嚴肅的性質(zhì)背道而馳嗎?于是我立即找到符合規(guī)范的紙張,協(xié)調(diào)重新制作導引牌。
事后領導表揚我說,現(xiàn)在是自媒體時代,如果有人把這個導引牌拍照發(fā)到網(wǎng)上,就很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9.沒有保密柜怎么辦
省委領導要到基層召開會議,我隨行服務。其中有一個會議內(nèi)容,與會人員不允許攜帶任何電子通信設備。會前,基層同志告訴我,條件有限,當?shù)責o法提供保密柜,而如果從市里運來時間又來不及。這可把我給急壞了,會議就要開始了,我怎么就沒有早作安排啊!
正當我不知所措之時,當?shù)氐霓k公室主任給我提供了一個土辦法——將與會人員的手機分別裝到信封中,用訂書機封口并寫上名字,然后交給工作人員統(tǒng)一保管和清點,散會后再取回。這樣,沒有保密柜的問題順利解決了。
我也提醒自己,以后辦會必須將每一個細節(jié)都考慮到,遇到問題多思考、多請教,提高工作應變能力。
10.會上耗材要備足
某年,我參加市兩會的組織籌備工作。那年的市兩會結束當日加了兩個會,后面兩個會的議程和名單都要在會上準備,打印量比較大,最后打印需要擺放的出席人員名單時我發(fā)現(xiàn)——打印機沒有墨了。我搖晃搖晃墨盒,試著又打了幾頁,可是紙上的墨色還是明顯淡了。我一下子急出了一身冷汗:我們沒有備用的墨盒。當時我們使用的那臺電腦沒有刻錄功能,現(xiàn)場也沒有備用的墨盒。因為是保密電腦,也不能使用移動存儲設備。
我們急得滿頭大汗——這時已是中午,下午三點就要開會,需要打印的量還不少。這時,我只好求助同事,同事急忙送來墨盒,才沒有耽誤。我也不禁后怕:如果更晚一些發(fā)現(xiàn)沒墨,來不及應變,肯定會惹出大麻煩。
后來我總結,在外開會,自帶電腦、打印設備和電子版名單也并不意味著萬事俱備,各類風險依然存在,例如打印機墨盒等耗材一定要想辦法備足,確保萬無一失。
11.停車場炸響警報聲
一次,我市在開發(fā)區(qū)某會場召開重點企業(yè)座談會,市領導正在講話,窗外突然傳來汽車的警報聲,此起彼伏。因為離會場太近,聲音很大,即使關上窗也還是很吵,底下的參會者竊竊私語,大家也無心聽會了。我趕緊出去查看情況。原來會議停車場就在會場外,緊挨著會場窗戶的一輛車警報器出現(xiàn)故障,率先響起來,帶動周圍幾輛車的警報器也一同響個不停,結果嚴重干擾了會場秩序。
事后,領導雖然沒有批評我,但我仍然很內(nèi)疚。以后再安排會議,雖然不能都把停車場安排在遠處,但我會通知工作人員,緊鄰會場的幾個停車位就不要安排大家停車了,以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fā)生。辦會,什么想不到的事情都可能發(fā)生,多經(jīng)歷、多總結,辦會的經(jīng)驗也就豐富了。
12.會場文具贏贊許
一天,同事收到一個快遞,是一款多格文具盒,簡單的黑色盒子,打開后可以分隔擺放多種文具,是同事給上學的孩子買的。收者無心,看者有意,我也趕緊買了這種盒子。因為服務常委會會議、書記專題會時間久了,我發(fā)現(xiàn)這種帶有研究、審議性質(zhì)的會,領導往往需要審閱簽批許多文件。過去,會場桌上擺的是“老四樣”:座簽、話筒、筆筒、記事本。發(fā)現(xiàn)審閱文件不便的問題后,我設想在翻閱時加上濕手器,簽批時提供各類筆,整理時備好曲別針、長尾夾、訂書機。可這一堆東西放上會議桌,雜亂無章,會議桌豈不是變成辦公桌了?一拿到文具盒,我就迫不及待把有關文具全部放進去,再把文具盒放進桌斗側邊,需要時再拿出來,問題迎刃而解。之后的會上,桌面非常整潔,領導簽批文件也相當方便。
我們處還有幾個黑色的大公文包,上面還系著號碼牌以便區(qū)分。包里裝得滿滿當當?shù)模蜷_一看,分門別類、整整齊齊:訂書機和訂書釘、一盒黑色簽字筆、一把削好的鉛筆、一本稿紙、一摞打印紙、一沓便箋紙,還有信封、回形針、印泥、橡皮、膠水、尺子??各種文具應有盡有,還有內(nèi)部電話本放在夾層里。這就是我們的會議文具包——誰負責會議現(xiàn)場的服務工作,誰就拎上它去會場。幾年來,會議文具包立功不少,特別是去外面的會場開會,更是經(jīng)常派上用場,再也沒有發(fā)生過會議現(xiàn)場缺東西需要臨時去找的情況。
開會時,有關文具的問題看似小事,可從讓與會者使用方便、提高會議效率的角度考慮,還是有許多文章可做的。
二、人員組織
13.提前十分鐘還不夠
一次,我們籌備一次全市性大會,參會者近千人。我作為會務組一員,負責起草會議通知。大會是上午8點開始,我按照慣例,在通知里寫明“請參會人員7:50提前到達”。
到了大會當天,會務組的同志早早來到會場,一切準備就緒。可是眼看快到7點50分了,參會人員還有很多沒有到場。
這時我發(fā)現(xiàn),這次會議在會場大門外設置了安檢儀,參會人員需要一一通過安檢,這就大大增加了入場時間。可是我之前起草會議通知的時候,根本沒有把這個時間計算進去。眼看會議就要開始了,會場門外還排著長長的隊伍,我聽到大家議論紛紛:“怎么還有安檢啊,來不及了吧?”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但又無計可施,安檢是必需的環(huán)節(jié),不能省略。即便加快速度,也不可能在8點前全部安檢完畢。
我進會場看了看,領導們已在主席臺就座,可是臺下依然亂哄哄的,參會人員或站或坐,門口還不斷有人急匆匆走進來,左右張望著找位子。到了8點10分,大家才差不多就座完畢,會場漸漸安靜下來,大會主持人方宣布會議開始??
事后我總結,籌備會議一定要考慮到每個環(huán)節(jié),像通知幾點到達這樣的事,也要把各種可能的時間都計算在內(nèi),打足提前量。
14.一場混亂的握手
在辦公室工作多年,我參與籌備過數(shù)不清的會議,在新來的年輕同志眼里,算得上一個“老會務”了。最近單位來了新書記,我負責籌備全體干部大會。這類會議我組織過多次,自然是輕車熟路,籌備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心里還想著,這次一定要給新書記留下一個好印象。
結果在開會當天,新書記進場后,沒有像歷任書記那樣直接走上主席臺,而是繞到臺下,打算與參會的同志們握手寒暄。我事先完全沒有考慮到還有握手這個環(huán)節(jié),所以也沒有提前組織。結果坐在前排的同志一擁而上,把書記團團圍住,都向前伸出手去,后排的同志也想離開座位走上前來。書記想走到各排依次與大家握手,但座位前后挨得很近,無法通行。同志們只好側著身子進進出出,不時伴隨著挪動椅子的摩擦聲,原本井然有序的會場瞬間亂成一團。
我站在會場一角,想要補救又束手無策,那種難熬的滋味至今難忘。這次失誤讓我明白,“老會務”的“老經(jīng)驗”有時未必管用,一個環(huán)節(jié)考慮不到,就會給會議整體效果造成影響。
15.只有西裝才是正裝嗎
去年,我市舉辦建市30周年紀念大會,涉及各個單位各個行業(yè)的代表近千人。我負責下發(fā)會議通知,大概發(fā)了快十個單位的時候,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問:“你好,我們接到通知,讓穿正裝。請問我可以穿自己的民族服裝嗎?”我回答說:“大會規(guī)定要穿正裝,估計您不能??”正說到這兒,旁邊的主任趕緊打斷了我,讓我先不要回答。我急忙告訴對方,稍后再答復。
放下電話后,主任說:“我們在通知里,只是簡單地說讓大家穿正裝。而少數(shù)民族的同志認為出席正式莊重的場合,應該穿體現(xiàn)民族特色的民族服裝。而且這次紀念大會,各行各業(yè)的代表都會出席,如果真的全部穿西裝來,效果就一定好嗎?”我這才恍然大悟。主任召集會務組的同志們碰了個頭,大家經(jīng)過討論,一致覺得,如果不同行業(yè)的同志,穿著代表各自身份的服裝出席,效果應該更好。我們把這次討論的結果匯報了領導,領導肯定了我們的想法。我馬上修改了會議通知,之前已經(jīng)通知過的單位,也一一打電話進行了更正。
到了開會當天,代表們就座完畢,我們看到會場里,軍人穿著莊嚴的軍裝,工人穿著自己的工服,警察穿著筆挺的警服,還有少數(shù)民族代表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每個人都展現(xiàn)出各自的風采,現(xiàn)場氣氛喜慶而隆重。
我事后“復盤”,辦會固然有一定的模式,但更需要我們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從會議效果出發(fā)靈活應變,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變化,就會帶來大大的不同。
16.正裝能不能換成便裝
有一年五月,我省召開一次表彰大會。我負責起草會議通知,起草完后拿給處長審核,處長看后問我:“為什么要求大家穿正裝?”我說:“以前開這類會議,慣例都是著正裝。”處長說:“以前的慣例如此,不代表今后就必須如此呀。最近天氣又悶又熱,已經(jīng)有30度了,如果穿正裝的話太難受。你再琢磨一下,也看看其他地方怎么安排的,看穿便裝合不合適?”
我想,這種大熱天讓大家西裝革履地全副武裝起來,確實不太妥當。我查找資料,參考兄弟單位的做法,又打電話和一些同行討論,感覺可以讓大家穿便裝。黨的十以來,各級會風越來越務實清新。除了黨代會、人代會等需要著正裝,像表彰會這樣的場合是可以便裝出席的。我跟處長匯報了自己的想法,經(jīng)請示分管領導,會議通知便改成了著便裝。
會議當天,果然又是一個大熱天,我們在會場外迎接代表,穿著短袖襯衫尚且汗流浹背,如果真的讓大家都穿正裝,該有多熱啊!在整個會議籌備中,著裝只是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看起來并不起眼,可就是這么一個“細枝末節(jié)”的小問題,考慮不周到也會帶來不便。
17.分錯房間了嗎
一次,我負責籌備一個金融會議,有二三百人的規(guī)模,該會是以會代訓,住宿、交通、材料等事務繁雜。
報到時,我正在會場門口迎接代表,辦公室主任心急火燎地找過來,指著會議手冊問我:“怎么回事?房間怎么排的?這到底是男是女?”原來一名代表報到時拿到會議手冊一看,同屋的人名字是“張小紅”,就去找主任:“我是男的,怎么能安排和女同志一屋?”主任一邊道歉一邊來問我。我一下就懵了:這也太大意了,怎么會把男的和女的分到一個屋呢?我趕緊翻看原始的報名表,發(fā)現(xiàn)“張小紅”后面注的是“男”,心里才略微踏實了一些。再一打電話,那頭傳來了一個男同志的聲音,聽過原委,對方也樂了,說他的名字經(jīng)常會引起誤會。
原來這是一場烏龍。但這個事情提醒我,會議服務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到反常的、特別的事情,并記在心里,隨時能夠答得上來、處理得好。
18.把發(fā)言人員服務好
省里召開某項重點工作的經(jīng)驗交流會,按照議程,共有八名代表上臺發(fā)言。分工的時候,處長把組織發(fā)言的工作交給我負責,并交代:“其他的事情你不用操心,就把這八位發(fā)言人安排好就可以了。”
我知道處長這么說是有原因的。就在半年前的一次座談會上,也是有幾位代表要上臺發(fā)言。會議過程中,一個發(fā)言人到會場外接了個電話,而按照順序,下一個就輪到他了,結果這個電話講了很長時間,上一位同志發(fā)言完畢回到座位上,主持人說“請××單位的張××上臺和大家交流”時,他還沒有回來,會場陷入令人尷尬的寧靜。我們趕緊跑出去提醒,他才慌慌張張跑回會場。
這次我負責這個環(huán)節(jié),知道大意不得,便打起十二分精神,力求萬無一失。從安排發(fā)言人集中就座到排發(fā)言順序,從告知如何銜接到提醒攜帶講稿,都一一落實到位。不過到了開會時,依然發(fā)生了一個小插曲。排在第二位的發(fā)言人進場后,才發(fā)現(xiàn)把講稿忘在了車里,而到停車的地方來回需要二十多分鐘,再回去取很可能來不及了。我趕緊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全套發(fā)言稿,找出他的那份給他,總算解了燃眉之急。最后還不錯,大家的發(fā)言很順暢。
發(fā)言人員可謂是會議中的重點人員,如果發(fā)言準備工作出了問題,也會影響到整個會議的效果,因此,把他們安排好、服務好也是萬萬不可馬虎的。
19.特殊情況要重點關注
從事會務工作多年,有兩次失誤讓我印象深刻。
一次是我事先沒有詢問與會人員的特殊情況,結果將一位坐輪椅的代表安排在了會場中間的座位。會議當天,看著已經(jīng)就座的代表個個起身搬開座椅讓位,坐在輪椅上的同志非常過意不去,連連致歉。當這位代表艱難地來到座位上就座時,主持人已經(jīng)開始宣讀出席者名單了。下午的會議前,大家臨時決定每個人依次往里挪一個座位,把最邊上的位置留給殘疾人代表。
還有一次是一位年邁的老領導參加會議,并有陪護人員隨行。老領導是在主席臺就座,但我事先沒有給陪護人員在前排預留座位,因此他只能坐在會場最后一排。會議進行到一半時,老領導感到身體不適,向陪護人員示意,但由于距離太遠,陪護人員沒有看清。老領導又堅持了許久,直到旁邊的同志發(fā)現(xiàn)他捂著胸口臉色蒼白。雖然經(jīng)過一番救護,老領導并無大礙,但也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這兩次失誤提醒我,一些會議有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員出席時,會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情況,并在會議過程中給予重點關注,盡可能為他們提供更加周到細致的服務。
20.抬著輪椅才進了會場
市里召開大會,各項籌備工作差不多都到位了。我又一次核對參會人員名單的時候,發(fā)現(xiàn)里面有幾位老同志,有的已近八十,于是在名單上標注了一下,并在會務組碰頭會上提出,要對這幾位老同志重點照顧一下,大家都點頭稱是。
會議當天,我負責在門口值守。有輛面包車開到會場外,司機下來從車上搬下一個輪椅,我趕緊上前,幫著從車上扶下一位腿腳不便的老同志。可是,當我推著老同志走向會場的時候才突然發(fā)現(xiàn),這是一棟有些年頭的老樓了,門前沒有設置殘疾人通道。望著通向大門的高高的臺階,我只好讓老同志先等著,自己趕緊跑到會場,叫了三個年輕男同事出來。我們四個兩人一邊,一齊發(fā)力,連人帶輪椅抬起來,小心翼翼上了二十多級臺階,大家都累出一身汗。老同志不住地說“給你們添麻煩了”,弄得我們更不好意思。會開完后,我們四個又把老人抬下臺階。
會后我跟會場管理人員提到這個事情,才知道原來樓后設有電梯,可以直接通到會場。會議籌備過程中,我們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卻還是沒有想到有人坐輪椅這個可能性,這也給我們提了個醒,會務工作中,再多的預設都不為過。
21.讓代表幫助代表
在我市,一些會議有時會有少數(shù)來自基層的少數(shù)民族代表參加。但是因為條件限制,無法為普通話不好的少數(shù)民族代表都配上同聲傳譯人員。會場里,常常會看到少數(shù)民族代表聽得很吃力,一臉茫然的表情,我們心里也跟著著急。這個問題困擾了會務組很長時間。
后來有一次,在會議間隙,我們注意到一位漢族代表用流利的藏語與一位藏族代表交談,這一下子啟發(fā)了我。經(jīng)請示領導同意,在下一次籌備類似會議時,我提前了解了有哪些代表同時掌握漢語和少數(shù)民族語言,在安排會議席次時,將他們和漢語不流利的少數(shù)民族代表安排在一起,也事先和他們作了溝通。同時,適當增加會議間隙的討論時長,增加代表們溝通交流的機會,以便他們更好地理解會議精神。
新做法帶來新成效,那次會議現(xiàn)場效果很好,氣氛也很融洽,贏得了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因為語言問題,一些少數(shù)民族代表無法融入會議氛圍,這無疑會影響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開動腦筋、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難題,是做好會務服務的題中應有之義。
三、主席臺和休息室
22.主席臺上的空茶杯
一次,跟隨省委領導到某開發(fā)區(qū)調(diào)研。調(diào)研結束后,我們直奔開發(fā)區(qū)的會場準備召開現(xiàn)場會。主席臺上的幾位領導悉數(shù)就座,主持會議的領導開始講話。
一上午頂著日頭調(diào)研,大家都口渴了,紛紛端起會場桌面上的茶杯喝水。“嗯,不錯,水溫剛好。”我抿了一口茶水,內(nèi)心給負責上水的服務員點了個贊。
這時,我注意到正對面主席臺上的一位領導也端起茶杯,一絲驚訝的神情從他臉上閃過,隨即,他沖我們這邊招了招手,一手舉杯子一手做了個手勢。我明白了:茶杯是空的!我還以為會場服務員已經(jīng)給倒上了??我趕緊聯(lián)系會場服務員,請她們給主席臺添水。后來一溝通才知道,主席臺上的茶杯內(nèi)已提前放置好了茶葉,開發(fā)區(qū)的會場服務員出于謹慎考慮,以為要等我們工作人員的指令才能倒水。我們喝著會場里的茶水,想當然地認為主席臺上的茶水也已經(jīng)有了。
會后我們總結:在機關開會從未遇到這類情況,因為上茶水的服務員訓練有素,對于上水時機的學問早已了然于胸,不需我們工作人員過問。在基層,辦會場所我們并不熟悉,卻想當然地認為對方會做好。這提醒我們,對不熟悉的會場切忌“想當然”,而要想辦法提前熟悉,盡量避免因溝通不夠而出現(xiàn)缺位的情況。
23.大字號的領導講話稿
我剛調(diào)到辦公室不久,就參加了一次會議的籌備工作。領導安排我負責主席臺上領導講話稿的打印和擺放。會前,處長來檢查會務工作,他走到主席臺跟我確認講話稿版本等問題,順手拿起主席臺上我剛擺放好的講話稿:“字號怎么這么小?重新打一份,換成二號字,全文加粗。”“咱領導年紀又不大。”看到我還一臉不解地嘀咕著,處長耐心地告訴我:“領導講話時,不可能一直盯著稿子,字小了容易看串行,眼睛也會累。所以,擺在主席臺上的講話稿,字號和行距要略大些。”我這才明白,打印一份大字號的講話稿對工作人員來說只是舉手之勞,卻可以為領導提供不少便利。會議服務過程中,只有懂得與服務對象換位思考,才能真正提升會務服務的人性化、科學化水平。
24.“任性”的筆
一次會上,會議剛剛開始,坐在主席臺最右側的領導突然皺了一下眉頭,隨即小幅度地舉起了手中的筆,沖我們工作人員這邊使了一個眼色。我心中一緊,難道筆出問題了?顧不上細想就帶著幾支備用筆迅速繞到主席臺后面,來到領導身邊。果然,擺在這位領導面前的筆竟然不出水!
下次辦會時,我們就多長了份心,凡是擺放在主席臺上的筆,都挨個摘開筆帽查看、試用。
無獨有偶。一次會前試筆時,我剛拔開筆帽,手就被染得一片漆黑。直液式走珠筆竟然會“噴墨”!幸虧在會前排查出來,不然“任性”筆在會上噴主席臺領導一手墨,那就尷尬了。
后來,針對防范“任性”筆,我們商量了兩種解決方案:一、在主席臺擺放紙筆的同志要提前試用所有的筆;二、采購鉛筆并提前削好、試用,確保不斷芯后才擺在主席臺上。
25.惹禍的大頭針
一次會前籌備,在布置主席臺桌面時,我竟遇到過一個“流血事件”。事情是這樣的:為保證主席臺桌面的整潔大方,會議地點所在賓館的工作人員在桌上鋪了一層藍色氈布。由于氈布長度不夠,工作人員將多塊氈布用大頭針連接起來。
會前檢查時,我和一位同事負責檢查主席臺布置。我倆從主席臺兩側分頭檢查話筒、紙筆擺放等。“啊!”突然,那位同事發(fā)出了一聲慘叫。“怎么了?”我趕忙過去。其他幾位在會場的同事也聞聲趕到主席臺。原來,這位同事試筆時,筆帽有點緊,用力一拔,胳膊因慣性碰到桌布,被沒有完全隱入布中的針頭刺出了血珠。我們都有些后怕,萬一開會當天出現(xiàn)這種境況就尷尬了。
如何排除這個“安全隱患”呢?我們先是用透明膠帶把連接處粘了起來,不過透明膠帶無論怎么粘貼,難免有露在桌布外面的部分,影響美觀,后來又改用雙面膠重新粘貼。
我們不禁感嘆:會議服務中隱藏的問題還真不少,必須慎之又慎、細之又細。此外,尋求解決方法時,需先提前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總結出一個最佳方案再動手。
26.誤引領導從后門進會場
一次,我局召開一次會議,有兩位省廳的領導參會。會議開始前,這兩位領導和局領導在休息室休息,我看時間差不多到了,便引導他們?nèi)觥?/p>
從會議室到會場,要經(jīng)過一個長長的通道。走著走著,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不知道該從哪個門進去。這個會場以前我們用過好幾次,但我之前負責其他工作,從休息室到會場的路線并不熟悉。局領導在陪同兩位領導,也沒有注意到我的無措。
沿著通道的每扇門都是一個樣子,間距看起來也差不多。我一邊心里打著鼓,一邊故作鎮(zhèn)定引著領導往前走,路過一扇門心里便嘀咕“好像不是這個,應該還在前面”。又到了一扇門,我猜測著差不多了,便試探著輕輕推開門,可是朝里面一看,一個人也沒有。我更慌了,又往前走了一個,推開一看,里面黑壓壓坐滿了人。我心想“就是這里”,連忙請幾位領導進來,但走了兩步才發(fā)現(xiàn),這竟然是會場的后門,上主席臺需要經(jīng)過會場長長的過道。但這時已經(jīng)不可能再請領導轉(zhuǎn)身出門了,我只好硬著頭皮引導領導繼續(xù)往前走。很多參會人員都扭頭張望,有的想鼓掌又有些猶豫,氣氛非常尷尬。
那幾十米的距離,我感覺走了幾十里路那么遠。這么一個簡單的任務,我都沒辦好,真是慚愧。事后總結,不管在多么熟悉的地方開會,也總有自己想不到的細節(jié)。接受任務后,一定要提前熟悉好整個過程,方能排除意外,確保萬無一失。
27.忘記提前報告主席臺座次
一次我市召開全市經(jīng)濟工作會議。會議正式開始前,參會領導在休息室內(nèi)進行準備。我向領導詳細介紹了會場情況和當天的一些現(xiàn)場變動,認為休息室的會前準備工作算是輕松圓滿地完成了,就指引領導前往會場開會。
沒想到,領導們從主席臺一側上去后,一位座位原本就在近端的領導徑直走向了主席臺最遠端,走過去才發(fā)現(xiàn)不是自己的位子,又返回來挨個找。后面有幾位領導見狀也受到了影響,上臺的腳步變得遲疑起來,開始停留在主席臺旁尋找自己的座位,我們想上去提醒,這才發(fā)現(xiàn)沒有安排服務人員引導,場面一時有些混亂,顯得很不嚴肅。
這個插曲也給我們的會務工作提了醒,在重要會議的會前準備時,在休息室也要擺放主席臺座次表,提前告知領導主席臺的座次安排,或派專門的工作人員引導領導在主席臺就座,確保有序落座。
28.少了把椅子的休息室
一次,我們區(qū)承辦市里的一個會議,我負責安排會議休息室。會前,我去看了看休息室,覺得沒什么問題,心里有些竊喜這次任務的輕松,不用清點材料也不用檢查座簽,休息室沒那么多麻煩,不會有什么問題。
很快,領導們一下子都來到了休息室,寒暄落座后發(fā)現(xiàn),椅子居然少擺了一把,還有一位領導只能站著!我頓時羞得滿臉通紅,趕快跑到其他房間搬了一把椅子進屋。原來,休息室有一把椅子被臨時搬走,服務員用后忘記將椅子放回屋了,而我又忘記在會前再次清點椅子數(shù)量??
反省這次失誤,萬萬不能因為任務簡單就掉以輕心,一定要時刻繃緊認真這根弦,反復細致檢查,感覺到輕松的時候,往往就是離失誤最近的時候。
29.“藏起來”的洗手間
一次局里召開座談會,我們租用了一家賓館的會議室。受場地限制,休息室與會議室分設在兩層。我們引導領導在休息室就座后,一位領導問我洗手間在哪?我一下子懵了,支支吾吾答不上來。會前我只勘察了會議室周圍的洗手間,卻忘記提前去休息室踩點了。
領導提出來,我們才知道休息室內(nèi)沒有洗手間,而我也不知道這層的洗手間在哪兒。我急忙找到賓館的服務人員詢問,才知道主樓這層的洗手間正在維修。服務人員帶領我們在賓館里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一直走到旁邊副樓,才找到洗手間。浪費了不少時間不說,由于之前沒有清掃,這個洗手間衛(wèi)生情況略顯糟糕。
領導雖然沒說什么,但我覺得很不好意思。暗自提醒自己,以后再準備休息室時,一定要想好所有的細節(jié),提前踩點熟悉,防止這種情況再次發(fā)生。
30.一通沒打成的保密電話
某次,省里召開會議,由我市承辦。會上,我負責休息室的接待工作。會議中間休息時,一位鄰市的領導問我,知不知道哪兒有保密電話,他有事項要聯(lián)絡。
新禮堂剛啟用不久,我并不知道這里是否安裝有保密電話,只是聽說過新禮堂的部分設備還沒安裝好,憑直覺判斷應該沒有,就硬著頭皮告訴領導,這里沒有保密電話。那位領導點點頭,說那會議結束后再說吧,就繼續(xù)去開會了。
領導走后,我馬上聯(lián)系禮堂管理人員,希望能在會議結束前找到一部保密電話機,結果管理人員說這個休息室隔壁的小會議室內(nèi)就有一部保密電話。會后我反思,這個情況是因為我沒有提前熟悉會場才出現(xiàn)的。做好會務工作,會務人員必須全面熟悉、了解會場情況,才能從容應對各種突發(fā)需求。
四、會議文稿
31.會議通知落款怎么是去年的
元旦后,我市準備召開全市黨外代表人士座談會,承辦部門起草了會議通知代擬稿,我們對通知進行了認真的修改完善,然后按部就班報批送審、排版校對。為了確保文字無誤,我還特地把排好版的通知清樣返回承辦部門進行校對。
就這樣,經(jīng)過了層層修改校對,大家都以為肯定沒問題了,就準備正式印制。這時,旁邊一位年輕的排版工作人員問了一句:“落款年份是去年,對嗎?”大家大吃一驚,定睛一看,果然,落款年份還是上一年。頓時,所有人臉色通紅,被嚇出了一身冷汗,直呼:“好險哪!差一點就犯下大錯了!”
從那以后,在起草、校對通知等材料的時候,我們都對日期進行重點確認,尤其是在剛進入新年的一段時間里,更是加倍留意。
32.電話號碼對不對,打過才知道
今年我市召開黨代會,我負責會務值班工作。會議前一天,參會人員報到、入住等都順利結束了,我自己也在會務值班室住了下來。本想可以輕閑一會兒,誰承想,到了晚上,值班電話就一直響個不停,全是參會人員打來的,還都是詢問某份材料的發(fā)放情況。可是,我自己并沒有接到有關任務呀!后來才知道,當天下午報到時本該發(fā)放的一份會議材料,還需修改,就改為晚上由發(fā)文組直接發(fā)到參會人員房間。到了晚上,這份材料還沒有發(fā),于是參會人員就紛紛打電話詢問。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原來是《會議須知》里發(fā)文組聯(lián)系人的電話有誤,大家就都打會務值班電話了。
后來我們吸取教訓,在校對時,凡是留在會議材料上的電話號碼都要撥通核實一遍,如果是傳真,就試傳一下,確保萬無一失。
33.單位職務要核準
我省舉辦第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我被分配在會務組,負責整理與會人員名單。
名單做出來之后,我報給領導審閱,領導仔細看了一遍,當看到“張亮”的名字時,一臉嚴肅,對我說:“張亮已經(jīng)不在工商局了,調(diào)到省紀委了,你怎么不認真核對呢!”我向領導解釋說,上周五給他們單位打電話核實過,對方交代我寫工商局的單位和職務呀。領導說,張亮的新職務這周一省里開會研究通過的,應該寫現(xiàn)在的單位和職務。不過領導還是有點不放心,交代我向組織部門核實情況。后來經(jīng)與省委組織部聯(lián)系確認,張亮的新職務雖然已經(jīng)上會通過,但是還沒有發(fā)文,沒有宣布,其單位和職務還應該按原來情況填寫。
這樣一來二去,雖然還是按照原來的單位職務填寫,卻讓我學到了程序意識和嚴謹精神,遇到此類問題,必須請組織人事部門審核把關,確保萬無一失。
34.女同志和少數(shù)民族同胞要留意
我市召開基層干部座談會,其間正值婦女節(jié)。
會議前一天早晨,領導把我叫到了辦公室,拿著我做的參會人員名單問:“你知道這些人里面哪些是女同志嗎?我市少數(shù)民族同胞比較多,你知道這個名單里面有多少人是少數(shù)民族嗎?都是哪個民族的?”這一連串的發(fā)問,頓時把我給問懵了,支支吾吾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
從領導那里出來后,我趕緊請會務組的同志都來幫忙,分組打電話一一核實對方的性別和民族情況,并在名單上標注出女性和少數(shù)民族情況,在名單下方統(tǒng)計出女性人數(shù)和少數(shù)民族人數(shù)。領導拿到名單后,告訴文稿組的同志,在講話稿中加入一些祝福的話。事實證明,這樣做現(xiàn)場效果非常好,體現(xiàn)出對女同胞的尊重和祝福,體現(xiàn)出會議代表的多樣性和各民族的團結和諧。
這也提醒我,今后在做會議名單時,即使沒有食宿安排的任務,名單中也盡可能標注出女性和民族情況,以便領導和參會同志掌握更全面的信息。
35.領導講話稿的半頁白紙
我廳年終總結大會就要召開,會上領導要做全年工作總結。處長帶著我們一班人熬了好幾個通宵,終于形成初稿,呈報給廳領導。反復打磨,幾經(jīng)修改,就在臨開會前一天夜里,領導還對稿件進行了最后一次改定,并交代我謄清后明天一早帶到會場。我打起十二萬分精神,逐字逐句校對修改,確保萬無一失。完成后,我打印了兩份,并且一頁一頁翻著角看了一遍,發(fā)現(xiàn)頁碼是對的,欣欣然放進了公文包,就放心回家休息了。
第二天,我早早趕到會場,把報告放到主席臺上,一切都很順利。誰知,領導講到第14頁時,意外發(fā)生了。他忽然停頓了一下,來回翻了翻稿子,然后再講語速就降了下來,沒有按照稿子講,而是接著剛才講的問題進一步展開了論述。我聽著不對勁,猛抬頭,發(fā)現(xiàn)領導正在看我,還指了指手里的稿子。我立即反應過來,心知大事不妙,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兒,迅速把備用稿拿了出來,翻到第14頁,快速往后一頁一頁整個翻了一遍,還好沒有問題,就趕緊把備用稿拿上去。拿回領導的那份講話稿,我翻開一看,第14頁上邊多半頁居然是空白的!事后回想,前晚在翻看核對的時候,我只是點了下面的頁碼對不對,并沒有整頁翻看稿子,誰知就是這么巧,打印機故障造成這頁的上半頁出現(xiàn)空白。
36.到底提出了幾點要求
一次,縣委縣政府召開會議,縣委書記在會上講話。講話既有工作總結,也對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五點要求。按照流程,接下來是主持會議的縣長發(fā)言,對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要求。縣長念到:“剛才書記提出的六點要求,我們要領會好、落實好。”這時我心里咯噔一下,剛才不是講了五點嗎?怎么是六點呢?一想,原來縣長的講話稿是根據(jù)上一稿書記的講話來寫的,后來書記講話又改了一稿,有兩點要求作了合并處理,六點要求已經(jīng)改為五點了,而縣長的講話稿沒有進行相應修改。
會后,我們辦公室作了總結,要求今后的會議,會上各個講話稿的最終版本都要統(tǒng)一核對一遍,確保萬無一失。
37.禮炮聲哪兒去了
多年前,我市舉辦建市20周年慶祝大會,主持人在會議上宣布鳴炮,與會領導和各方嘉賓等了好一會兒,都沒有聽見禮炮聲,才知道出現(xiàn)了紕漏,場面有些尷尬。
后來才得知,政府送審的會議方案中原先安排有鳴炮議程,但后來市委主要領導對會議方案進行審核時,認為沒必要就取消了,修改后重新印發(fā)了會議方案。誰知,后來有關科室沒有對接好,撰寫主持詞的工作人員沒有獲悉會議方案已經(jīng)修改的消息,依然把鳴禮炮這一項議程寫在主持詞上,導致了當天的失誤。
這次失誤被反復提起了許多年,提醒我們會議的主持詞和會議議程必須一一對應,反復核對。
- 上一篇:家長會發(fā)言材料
- 下一篇:年終會議發(fā)言稿
熱門標簽
安全管理論文 安全生產(chǎn)論文 安全隱患 安全宣傳教育 安全工程論文 安全教育論文 安全保衛(wèi)論文 安全生產(chǎn)匯報材料 安全文化論文 安全事故報告 柔性制造技術 柔性制造 肉鴨 肉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