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職業技能范文

時間:2024-01-09 17:47: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計算機職業技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計算機職業技能

篇1

關鍵詞: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比較;研究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2)06-0135-02

1 引言

全國性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目前有兩種,一種是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如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舉辦的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至今已舉辦了6屆;另外一種是行業部門舉辦的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如思遞波公司和微軟公司共同舉辦的全國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暨微軟Office世界大賽中國區選拔賽,至今已舉辦了10屆。作為全國性的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筆者將以上兩種全國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為例進行比較和分析。

2 全國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的相似點

(1)兩類競賽的目的相似。按照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官方文件,該比賽的目的是: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有關精神,推動各有關院校信息技術相關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革,引導學校積極開展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按照思遞波公司和微軟公司舉辦的全國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暨微軟Office世界大賽中國區選拔賽文件,全國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暨微軟Office世界大賽中國區選拔賽比賽的目的是:為了全面配合全國各院校開展計算機基礎核心能力教育改革,推動及普及廣大學生教師提高信息化核心能力,與國際接軌,促進教學改革,打造信息化教育的堅實基礎。豐富學生文化生活,寓教于樂,培養學生的職場競爭意識,提高就業競爭力。由以上兩類全國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的目的可以看出,兩類全國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的目的基本是相同的,主要是突出競賽的職業性,考核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

(2)兩類競賽都各自有自己本身的考試系統。無論是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全國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還是行業舉辦的全國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都有自己的考試系統和題庫系統。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使用全國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教育工程(簡稱ITAT教育工程)作為考試平臺進行考試。全國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暨微軟Office世界大賽中國區選拔賽使用第三方國際認證機構Certiport(思遞波)公司的微軟辦公軟件國際認證作為平臺進行考試。

(3)兩類競賽都可以辦理證書。任何競賽,都可以辦理相關的競賽證書,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可以辦理教育部門的證書,行業組織舉辦的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可以辦理企業證書。而對于前面講述的兩類全國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依據考試成績辦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職業技能證書,全國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暨微軟Office世界大賽中國區選拔賽辦理微軟辦公軟件國際認證。

(4)兩類競賽都有相關的計算機教師培訓。為了保證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的推廣,促進更多的學校和學生來參加各類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一般各類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都會舉辦相關的教師師資培訓。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有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指導教師培訓班,其目的是為進一步提高大賽的質量和水平,加強對各學校賽前培訓工作的指導,提高賽前培訓的質量,提升大賽指導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授課能力。全國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暨微軟Office世界大賽中國區選拔賽有核心技能大賽教師培訓,每年都舉辦全國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暨微軟Office世界大賽中國區選拔賽微軟授權講師培訓班,從而推廣全國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暨微軟Office世界大賽中國區選拔賽。

3 全國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的不同點

(1)兩類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的側重點不同。官方舉辦的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分為預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時間跨度較大,預賽考察計算機基礎知識,考試采用選擇題,復賽和決賽是操作題考試。行業舉辦的全國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暨微軟Office世界大賽中國區選拔賽,預賽是操作題考試,決賽是操作題和筆試試題進行加權,操作題成績占總成績的80%,筆試試題成績占總成績的20%。兩類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在考試理念、考試過程等方面差別較大。

(2)兩類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的性質不同。按照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舉辦方的分別,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性質也分為兩類。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是官方舉辦,從2005年第一屆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大賽(注: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前5屆比賽的名稱)開始,到2010年第六屆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為止,該項比賽都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舉辦,具有官方性質。全國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暨微軟Office世界大賽中國區選拔賽屬于企業舉辦,一直都由思遞波(Certiport)公司和微軟公司(Microsoft)共同舉辦,具有行業性質。

(3)兩類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經費申請區別。對于參加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由于有行政批文,所以申請參加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更加容易,審批也特別快速。例如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舉辦單位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學校參加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有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文件;而全國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暨微軟Office世界大賽中國區選拔賽主辦單位是思遞波(Certiport)公司和微軟公司(Microsoft),沒有行政批文,只有微軟辦公軟件全球認證管理中心文件。所以,作為學校來說,由于有行政批文,更愿意和喜歡參加由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因此,相比較而言,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由于是主管部門舉辦,學校申請參賽經費較容易,而全國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暨微軟Office世界大賽中國區選拔賽由于是行業組織舉辦,在申請參賽經費的時候會比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申請困難些,批準也相對困難些。

(4)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與計算機行業聯系緊密的區別。作為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對于計算機行業來說,接觸的緊密程度還存在很大問題,具體體現為試題還比較低端,與行業的潮流還有巨大距離;而由行業舉辦的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由于是行業組織,所以行業組織的比賽與行業本身聯系得更加緊密。比如行業組織舉辦的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全國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賽暨微軟Office世界大賽中國區選拔賽,目前在比賽的時候,既有項目組別為Office 2003部分:Word組、Excel組、PowerPoint組,也有項目組別為Office 2007部分:Word組、Excel組、PowerPoint組,還有項目組別為Office最新版本Office 2010部分:Word組、Excel組、PowerPoint組,考試緊跟行業潮流,所以對于這一點來說,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還是比行業舉辦的計算機職業技能競賽的差距大些。

篇2

[關鍵詞]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職業技能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36-0187-02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尤其是信息化技術在中國的迅速普及,社會各界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驟然增加,計算機實踐能力較強的人才更是供不應求,為了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培養目標必須與時俱進,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的教學勢在必行。

1 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必須正確認識自己的教學目標

國家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提出具體的要求,必須為國家培養適應國家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的計算機應用型的人才,當今社會對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要求提高:不僅要有文化知識底蘊,還要有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目標就明確的提出:培養學生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作為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要不受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等不利因素的制約,要有依據教材又超越教材的膽識和勇氣,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構建科學、合理、創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以學生為中心,在實踐中學習的課堂學習形式,注重學生思維的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求。

2 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現狀

2.1 課程設置不合理

由于我國的教育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偏重知識的傳授,輕視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育也存在這種狀況,偏理論知識、輕實踐能力。然而計算機專業是一門需要在實踐中學習的課程,理論的學習過于深奧,和實際應用又嚴重脫節,社會各個部門需要的是動手能力強的人才,中職學校的教學和實際生活的需要嚴重脫節,致使我們的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動手能力差、解決問題能力差的缺點暴露無遺,不能適應社會、時展的要求。

2.2 教學模式陳舊,教師方法落后

教師是學生的領路者,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甚至是自來水,所以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會直接影響教學、影響學生,但實際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中,也存在著老師業務理論能力強,動手實踐能力不足的弱點,主要的原因還是學校的經費不足,無法滿足大量的學生動手實踐的要求,多年的理論教學老師只能照本宣科,老師也很少有實踐的機會,這就造成了理論和實際應用的嚴重脫節,當今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中職學校的老師也沒有接觸這種先進技術的機會,老師本身的信息技術就是落后的,只能在學校中傳授知識,而不能促進學生接觸先進的計算機知識。由于這種講授式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又制約著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造成了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動手能力差、解決問題能力差的現狀。

3 提高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有效措施

為了更適應社會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必須進行教學改革:首先,進行課程改革,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影響計算機職業技能的是課程設置,計算機系的課程現狀是注重理論學習,輕視實踐課的設置。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和用人單位的需求,中職學校必須改革課程設置,以培養實用型的人才為目標,以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為培養方向,減少理論課的課時,增加實踐課的內容和課時,根據實際需要培養不同的人才,以滿足不同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其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的計算機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水平,而計算機專業需要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對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能很快的理解、掌握、應用,這些要求對教師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隊伍必須緊跟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的步伐,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鉆研業務,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關注信息技術的發展方向;中職學校也應該積極為教師提供到企業或事業單位鍛煉的機會,通過親身體驗和實際接觸,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同時實現企業和學校的互利互惠;學校還可以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聘請企業有豐富經驗的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到學校講課,親自指導學生,他們的信息是前沿的,他們的技術是實用的,通過他們的指導,讓學生可以提前熟悉工作的性質和工作流程,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學校還可以和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校外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實際動手操作的機會,以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為學生創造各種機會,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適應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的需要。最后,改革評價方式,激發學生興趣,要想培養綜合型的人才,教師觀念的轉變是關鍵,教師一定要樹立“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的教學觀念,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都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學生是動態的、生命的,要想激發學生的興趣,必須改變評價觀念,變終結性評價為過程性評價,教學方法杜絕滿堂灌輸理論知識,應該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實踐教學為主,在評價方式上,應該采取多種多樣的激勵性評價為主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嘗到學習的快樂、成功的喜悅。促成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4 結 論

中等職業學校要想為飛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輸送合格的、實用型的人才,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機會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同時學校要合理地設置課程,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還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使學校的教師首先站在信息化技術的前沿,學生才會有更高的發展,每一個中職教育人和社會各界都要積極努力,不斷探索提高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途徑和方法,使中職學校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潘懷.淺談計算機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09(9).

篇3

關鍵詞:計算機;技能大賽;專業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師資隊伍;課程評價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21-0000-01

The Promoting Role of Vocational Skills-Competition on Computer Curriculum Reform

Liu Wenqing

(Hunan Changd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School,Changde 415101,China)

Abstract:The assessment of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in the labor standards follows the standards of corporate purpose is"to promote the practice race to race and promote change,"not only promote a dual-qualified teachers and the training base of the building,and also reflects the social enterprise employment trends.I experience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the skills competition,as well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to try and experience all that the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science in order to survive,to be a strategic vision aimed a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omputer industry,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Computer;Skills contest;Professional curriculum;Teaching methods;Faculty;Curriculum evaluation

一、促進構建真正體現“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專業課程體系

目前職業學校都在進行課程改革,并且已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方面做得還不夠徹底,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需要。課程設置和教材的選用基本還沿用了普通教育的分科模式,即將專業課分為專業理論課和專業實踐課,甚至有的學校將理論課中的實驗也單獨列出來,有專人按課表上課。這樣實踐知識和理論知識分別在不同的時間由不同的老師授課,不僅造成了課程內容的重復,而且引發了知識前后銜接的困難。這不僅造成了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對專業理論學習的困難,關鍵是使理論與實踐脫節,無法有效地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進行技能的培養。所以說要進行課程改革首先必須從根本上改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分離的做法,實施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實現由“從理論到實踐”向“以職業實踐為主線”的轉變,以職業領域和工作任務為基礎,構建項目化課程體系。我們在開發課程內容知識時應選擇緊緊圍繞能力的要求進行組織,既包括學科理論知識,又包括操作過程知識,知識的組合不是簡單的理論課程的疊加,而是以能力需要進行有機的整合。其整合的關鍵是要在深入分析被整合課程的內涵及其內在聯系,將原來分散的、獨立的依附于某門課程的課程設計、實訓等教學環節,按專業結構的相互關聯程度整合成一系列的項目體系,將相關的專業課程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知識的“無縫對接”。

二、促進實施基于項目教學法的專業教學方法改革

項目教學法的指導思想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獨立操作或小組合作的形式,自己收集信息,自行制定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直至最終完成項目的實施及評價。教師不再占據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主導地位,而是真正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督者。關注學生對項目計劃的實施過程,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勵學生進行思考。比如在電子商務的競賽試題中,根據其相關的知識及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設計相應的實施計劃。主要要求學生掌握攝影技術、美術、PHOTOSHOP或其他平面圖形制作的軟件、文字表達、文字錄入、網站的建設、電子商務等知識的綜合應用。而且要求三個同學各負責一部分,又要協同配合才有可能在四個小時中完成。

項目教學法成為一個人人參與實踐活動,注重項目實施的過程,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而且使學生有一個很高的學習積極性,體驗求知的艱辛和樂趣,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促進加快理實一體化師資隊伍建設,滿足教學需要

根據比賽項目要求,作為技能競賽的輔導教師既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理論水平,又要能熟練使用各種設備,還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崗位工作的指導能力,即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新型“一體化”教師。理實一體化教師,其內涵主要是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和教學模式,根據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來重新整合教學資源,體現能力本位的特點。教師的知識要綜合化。

項目教學中,一個項目牽扯到的知識往往是多學科的,教師知識面窄,對整個專業的把握不全面,是沒法設計出好的項目的,也不可能在指導項目過程中給學生答疑和提出好的建議,也無法評價學生項目的完成情況。

這就要求學校下大氣力進行一體化教師的培養。要求全體理論教師參加技能培訓,提高操作技能,有計劃地組織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鍛煉;對實訓教師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參加各類學歷、培訓班的學習,加快自身理論水平的提高;兩者均要加快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同時通過從企業技術人員中引進有一定理論基礎又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能工巧匠,建立一支能勝任本專業一體化教學的師資隊伍。

四、促進多元化課程評價體系的建立

考核評價學生成績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通過考試全面反映每個學生掌握各種知識及技能的程度,如何充分發揮考核在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中的導向作用,技能大賽的裁判評分標準為考核機制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技能大賽突出了學生能力的考核,同時將素質引入考核標準。評價標準中既有對基本理論的考核,又有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考核;既注重過程的考核,又注重結果的考核;既對學生的操作能力進行考核,又對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等綜合素質進行考核。這就要求我們對目前的課程評價方式進行相應的改革。

要堅持以職業崗位能力為重點的全面考核,知識與能力考核并重,以能力考核為主;能力考核注重平時考核,實行過程控制,采用等級評分制。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獨立思維、創新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及人品素質等內容,也要列入考核評價體系的重要要素。考核形式要多樣化,理論考試選用閉卷、開卷或半閉半開等形式;實踐知識考核分平時小實驗、階段檢測實驗和專業設計實驗考試三部分。另外,綜合成績還應包括學生的出勤情況、學習態度等,從而促使他們提高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全面提高素質,以成為合格的工程技術人員。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2010-2012年)的通知.(教職成[2010]13號)

篇4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改革;職業教育;學生技能

1計算機專業學生培養現狀

1.1教學方向不明確

現在很多高職院校的計算機人才培養方式都是照搬本科院校的培養模式,理論知識學的多,實踐訓練少,不重視學生技能的培養。這種沒有考慮社會需求的教學定位,使得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沒有就業優勢。

1.2課程設置有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課程的設置,仍然是重視理論方面的教學,而學生的動手實踐的機會較少。計算機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過多枯燥的理論教學,不僅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1],也與現代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脫軌,使學生畢業后缺乏競爭力。

1.3教學思想陳舊

目前大部的計算機教師還使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課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卻沒得到有效的培養。隨著社會的發展,計算機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教師必須改變觀念,把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職業素養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培養的質量。

2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技能的措施

2.1加強教師技能水平的培養

高職院校的計算機老師大部分是從高等院校畢業后直接任教,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但缺乏實踐操作能力。因此高職院校要修訂師資隊伍建設方案,培養一批具有較強動手能力強的實訓教師,提高教師技能水平。高職院校應該分批分期派遣計算機專業教師到計算機企業去進行掛職鍛煉,參與計算機企業的實際開發工作,了解計算機行業中的最前沿的知識、技術和方法。通過在企業的實踐學習,計算機專業教師就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實訓指導。根據企業對市場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聘請企業的專家和技能能手,參與計算機專業的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參加計算機專業的技能培訓和職業鑒定,使企業行家成為計算機專業教師的補充力量。此外計算機專業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針對計算機專業課程的特點,結合網絡教學、微課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采用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突破計算機課程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2],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2加強實訓場所的建設

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大部分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注重技術技能與實際操作。而目前高職院校的實訓場所比較落后且規模較小,設備比較陳舊或不齊全,不能滿足計算機技術發展的需要。通過校企合作共建校內實訓基地,企業采用捐贈設備、師資培訓的方法參與實訓基地的建設,可以將學校與企業的優勢資源整合,進行產教深度融合。教師可以將計算機企業的實際工作項目作為課堂教學的案例,將課堂教學延伸到實訓工作環境中,從而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滿足計算機企業崗位的需求。

2.3優化專業教學體系

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是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要從根本上轉變教育思路,更新教育理念,培養出真正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計算機人才。要根據市場對職業的需求,確定計算機專業的崗位設置,分析計算機各崗位的能力和任務,不斷完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在計算機課程改革中,根據計算機專業培養目標,以夠用為原則,加強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整合,建立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3]。課程教學內容盡量引用計算機企業中的實際工作項目和前沿的計算機技術,摒棄陳舊的教學知識,開發適合計算機技術發展的項目化教材。此外,還要調整理論與實踐教學課的比例,增加計算機實踐課程的課時,將課程盡量安排在實訓室上課。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講解完本次授課的知識點,緊接著進行實訓操作示范,學生觀摩學習后,立刻動手進行操作。通過教、學、做一體化,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專業技能,完成計算機課程教學目標,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

2.4以技能大賽為契機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

技能大賽的項目都是遵循計算機行業最新的技術標準和規范,比賽的題目一般是計算機行業一線的小型工作項目,因此技能大賽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非常高。高職院校通過對技能大賽的宣傳,使學生認識到計算機專業技能培養的重要性,能及時做好自己的學習生涯規劃。學校依據賽項專業技術標準和競賽規則,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同時舉辦校級技能競賽,使學生通過比賽就可以掌握先進的設備技術,了解計算機行業最前沿的技術信息,提前接觸到未來所從事的計算機行業的工作內容。因此通過技能大賽,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加強學生計算機專業技能的培養,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為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2.5鼓勵學生進行職業資格考證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4]。“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即1+X證書制度,旨在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4]。因此,職業資格考證大勢所趨,學生考證的過程,就是把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再次復習和學習的過程。教師在上計算機課程的過程中就可以把職業資格考證要掌握的知識點融入平時的教學和實訓中,例如在編程課程中,就可以加入軟考的知識點和題型。另外也可以針對學生職業資格考證,開展專門的職業資格培訓課程,即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也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

篇5

一、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的現狀

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秉承了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教學內容多以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形式來安排,在課時上偏向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課程內容更新較慢,未能及時反映出新技術設備和相關的操作技能,缺少時代特征。在教學方法上仍以講授法、演示法為主,師生間互動交流不足,缺乏有針對性的系統的教學設計,學生對機械地操作毫無興趣。

二、職業技能大賽的效果

(一)以競賽促教學

"普教有高考,職教有大賽",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有力地推動了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并為其教學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檢閱平臺。中職計算機技能大賽包括了企業網搭建與應用、電子商務技術、數字影音后期制作技術、工業產品設計技術四個項目,體現了計算機應用、信息服務、計算機輔助設計等現代化行業的職業技能需求,促使中職學校擴大加強與企業的交流合作,工學結合,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針對企業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適銷對路"的IT技術人才。

(二)以競賽促團結

中職計算機技能大賽開設有團體項目和個人項目,在以往的企業網搭建及應用、網絡布線、園區網互聯及網站建設項目中,由2-3名學生組成一個團隊共同迎接挑戰。經過長時間的緊張備戰,團隊成員的想法有一致的認同,也有激烈的碰撞,但彼此相互尊重、深入交流、同心協作,終將形成的賽場上的默契配合。

(三)以競賽知未來

職業技能大賽引領學生感知科技進步與個人成長。回顧四屆技能大賽,在計算機技術比賽中,銳捷網絡、神州數碼、惠普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進入人們的視野,為比賽提供技術支持,參賽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產品,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掌握相應的職業技能;同時,技能大賽為中職學生提供了理論知識、職業技能、創新思維、精神風貌等全方位展示的舞臺,尊重勞動、重視技術人才,為中職學生重新樹立了自信心,教會學生用智慧和勞動創造美好未來。

三、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教學內容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中心任務,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內容的改革在專業上以就業為導向,體現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前沿性、實用性和針對性;密切關注信息產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技術、新設備、及相應的職業技能,使學生在技術上實現與用人單位的要求"零對接"。同時,教學內容的改革在思想上要以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為導向,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職業的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使學生成長為素質高、后勁足的信息技術人才。

(二)教學方法科學有效

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使計算機教學尤其是實訓教學事半功倍。考察技能大賽和計算機技術行業的工作過程,均體現出一個明顯的特色:項目。總項目由多個子項目及其任務組成,項目的完成要求實現相應的產品,如軟件、技術設備、多媒體文件等,體現出計算機技術行業工作的結構和程序,因此,在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中推行項目教學法是合適的,實訓項目即工作任務,實訓過程即工作過程,實訓項目的評價標準即工作要求,在最大程度上縮小了學校與職業崗位的距離,有利于學生了解職業崗位的要求、增強學習興趣、強化職業技能。

(三)雙師隊伍發展壯大

職業教育的雙重性決定了其教學應由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來承擔,從事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的教師既能進行理論教學,也能進行實踐教學;既能承擔教學任務,也能擔任技術人員。雙師來自于校企合作下的互動交流,教師定期深入企業了解行業的最新成果、人才需求及生產標準,接受系統的技術培訓,參與部分生產及管理過程,逐步提升其職業資質,形成具有雙職業資格、雙職稱等雙重職業素質的教師。此外,為了發展壯大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的雙師隊伍,可以聘請如網絡公司、影視公司、信息技術公司等相關企業的技術人員兼職教學和技術指導,在教學活動中加快了學校教師的雙師化進程。

(四)評價機制靈活多樣

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的評價機制在內容上可由單一的知識考核,擴展為對知識理解、操作技能、產品設計、學習態度、實習評定等多元智能的考核;評價主體由在校教師轉變為學生、教師、實習單位、企業技術及管理人員、高校研究人員等相結合的多方評價主體;評價方式采用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充分體現出教學評價的職業導向性、客觀性、過程性、多元性、激勵性等特點,有利于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篇6

關鍵詞:高職 計算機專業 個人能力

當今社會的職業要求中的一些能力,已經不單是屬于某種固定的職業,而是大多數職業的相同基礎,這種基礎能力最大的特點是可遷移,也就是說勞動者可以在崗位的變化中迅速的適應,順利的進行其職業活動。作為當今社會的學生而言,其自身的實際能力大小,對其以后的就業及職業規劃都有較大的影響,而職業素養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則至關重要。所以,對高職學生進行職業能力的培養是有很重要的意義的,也是增強高職學生在就業中的競爭力,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和目標的關鍵環節。本文主要針對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進行簡單的分析。

一、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高職計算機專業的重要培養目標之一就是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其中,主要包括與專業相對口的職業的綜合技術水平、技術能力和把握新知識的能力。為了這個目標能較好地得到實現,就需要有與之適應的教學體系和培訓、培養的活動,在教學管理和與之相關的質量評價體系上還要進一步的完善。根據計算機專業的根本特點,要培養學生具有較高的職業能力的要求,需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工作改革。

1.選準學生發展方向

要讓學生選擇好適合自己的計算機應用技能專業,指導學生對課程的選擇,以取得較好的發展空間。如辦公自動化、軟件編程、網絡安裝與維護、平面設計、網頁制作、計算機組裝、多媒體制作等,要引導學生選準選對自己的發展方向和選修相關的課程,避免學生只注重自己的興趣而選擇不實用的課程。

2.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計算機課要把理論課、學習指導課、上機課、在線學習課等課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用理論課傳授專業知識;通過學習指導課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并且貫通,還要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上機課重要的一點是培養學生把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應用能力;在線學習課主要是培養學生自學、分析判斷等能力。要把實踐教學環節作為重點,開展案例、項目教學。另外,除了提高相關課程設計的知識理解和運用外,還要通過多門課程的融合實踐、設計等訓練,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3.合理知識結構的傳授

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要有目的地進行職業性法律法規、文檔規范、國際和國家標準、維護管理經驗、安全性措施等內容的重點教學,以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由于其知識結構的不合理而與社會的需求相背離。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必須把以往的科學知識為重的學歷教育轉化為職業技能的教育模式;把傳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傳授為主的理論教育轉化為職業崗位需求的應用型與技能型并重的技能教育,讓學生打下堅實的職業能力基礎。

二、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1.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在德育教育中,首先,要重點強調培養團隊協作的精神的重要性;其次,在專業的課程教學、設計、實踐與課外活動等方面的基礎訓練中,要加大模擬團隊工作的情境,在專業訓練中,要增加課題和小組項目等實踐的機會。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是扮演指導者的角色,引導全體學生去參與管理,激發個人的潛能,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在集體活動中,學生與學生通過互相溝通,小組與小組之間的溝通則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感情,增加團隊的凝聚力和協作精神。

2.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精神

學生要有開拓創新的精神,就必須有一個平等的環境,這樣學生和教師要建立其和諧的師生關系,鼓勵并支持師生共同對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供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問題進行研究,增強師生間的交流與合作,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鼓勵有不同簡介的學生大膽的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產生新的思想、新的看法。還要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擴展學生的學習和思維的空間,在寬松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中,建立起良好的校園文化,以達到學生思想素質的提升,培養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的創新意識才會被喚醒。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并提出問題,然后分析問題,最終用創新的思維去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

應變能力不是一個人與生俱來就擁有的,也不會獨立的存在,應變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高低的重要體現,是后天培養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從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功底、心理素質和進取精神等方面入手,去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由于應變能力是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的綜合表現,所以培養學生應變能力的時候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個人素質和相關能力,例如思維判斷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教師必須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要深入社會,參與到實踐中,把最新的知識與經驗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的觀念、思路、方法都能跟上時展的步伐,提高其競爭的意識和應變的能力。教學中,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身臨其境的去體會知識的運用來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樣就可以在學生尚未進入社會的時候,提前感受以后職業道德教育方面的涵養。

三、結語

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的教育整體結構中是一個目前教育界非常關注的環節。高等職業教育怎樣去發展,怎樣走出一條適合其發展的道路都是值得關注的。其關鍵在于對高職教育認識的提高,發展的道路就是對目前的高職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只要通過合理的改革使之更加適應時展的需求,通過創新教育,我國的高職教育定會走出一條華麗的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宋旭明,王啟智.我們構思的大學生計算機能力結構[J].計算機基礎教育,2005,(6).

[2]郭紅俠.職高計算機教育之我見[J].遷安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2009,(8).

[3]趙越.淺析高職計算機學生能力的培養[J].廣西輕工業.2009(11).

篇7

高職會計專業電算會計技能的培養淺議

我國財政部在《關于大力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意見》中提出:到2010年力爭使80%以上基層單位基本實現會計電算化。在國家的政策支持下,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得到了飛速發展。會計電算化的普及,使得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面臨新的難題--如何培養學生的電算會計技能。

一、以就業為導向,正確確定電算會計技能的教學內容

我校于2006年對浙江省內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的職業現狀進行了調研。調研對象主要是我院會計專業歷屆畢業生及其所在企業的負責人;范圍主要集中在紹興、溫州、臺州、寧波、杭州五地,共走訪企業60余所,收回調查問卷200余份。調查顯示:

手工會計過渡過到電算會計的系統實施能力十分重要

上述選項中“手工會計過渡過到電算會計的系統實施能力”以80.3%的比例排在第二位,說明對電算會計人員而言,這一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

此外,調查發現,在已實行會計電算化的企業中,真正脫離手工記賬的企業僅很少,絕大多數企業屬于人機并存的記賬狀態。因此,我們還對企業中各子系統的應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

可見,不同的企業實行會計電算化的程度和范圍都不一樣,財務系統中的賬務處理、工資、報表等系統應用最為廣泛,其他系統應用面相對較低。為什么會如此呢?通過訪談,我們了解到原因有二。其一,企業資金有限,只能在部分領域中實現會計電算化;其二,會計人員的能力有限,無法全面實施會計電算化,而這第二個原因是最主要的。這說明,會計人員的系統實施能力已經影響到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另外,在尚未開展會計電算化的企業中有近95%的企業打算在將來實施會計電算化,這部分企業一旦開始實行電算化,他們亦將面臨一個“系統實施”的問題。

綜上所述,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若能掌握一定的系統實施能力,是非常符合用人單位需要的。

3、計算機軟硬件維護能力也比較重要。

計算機、打印機等設備是企業開展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重要工具。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能對會計人員而言肯定是有益的。為此,我們設計了4個問題:

。①貴單位是否單獨設置計算機技術人員崗位:

這說明,很多小企業因為自身資金實力問題,或者是考慮到工作量問題,并沒有單獨設置計算機崗位。這在計算機大量在財務工作中采用的今天,對會計人員是非常不利的。

②企業對所作用的財務軟件安裝維護工作是否由軟件銷售公司負責?

此調查結果說明,企業的軟件維護工作主要由軟件銷售公司負責,但是,一些細小的計算機問題(比如病毒攻擊、設備連接等),不可能也不好意思直接找軟件銷售公司解決,否則會引起對方的反感,更會無端浪費企業的時間和精力。況且,目前一小部分企業仍在使用一些來歷不明的財務軟件(調查中發現,此類企業數量不少,但因涉及企業隱私無法確切統計其比例),這些企業在軟件維護上存在的問題更多。此時,若財會人員自己能懂得一些簡單必要的計算機知識,就能起到如虎添翼、錦上添花的作用。

③電算會計操作人員是否有必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術?

該選項表明,電算會計操作人員具有想掌握一定計算機技術的愿望。

④下列哪些計算機技術,你認為有必要掌握?

可見,除“一般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文字錄入、辦公軟件的操作”外(此內容各院校已開設相應課程),病毒維護、打印機等外部設備與電腦的連接、操作系統安裝與維護、計算機硬件組裝與維護技術、軟件的安裝與維護等技能均有超過1/3以上的人認為應該掌握。

學校若能針對此類內容,為會計專業學生量身定制一門計算機課程,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本人為此專門找到了12位從事計算機專業教學的高職教師。他們認為,若能安排一門3學時/周的實踐課程,學生掌握上述計算機技能是完全可行的。

二、以應用為主線,科學設計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我認為高職會計專業對電算會計技能的培養,至少要設三類課程(如下表)。

第一類為技能基礎課,主要介紹一般會計信息系統(ERP軟件)的功能模塊和數據聯系以及一般的計算機操作技術。學校可以設置計算機文化基礎、會計信息系統兩門課程;主要目的是使學生了解目前我國財務軟件的系統劃分和內部的數據聯系,同時使其具備與崗位要求相適應的計算機技能。

第二類為技能核心課程,主要介紹目前我國主流財務軟件的具體操作方法,應重點選取兩種軟件(如用友和金蝶)進行比較教學,可將其分為財務系統應用技術和供應鏈管理系統應用技術兩門課程,使學生學習由淺入深,掌握財務軟件應用的一般規律。

第三類為技能拓展課程,以學生自我實踐為主。可以以綜合實訓的形式開展小企業ERP系統實施訓練。其目的是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系統實施能力。同時開設計算機軟硬件安裝與維護課程,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

總之,電算會計崗位是會計工作的重要崗位之一,學校對其技能的教學與安排一定要從崗位實際需要出發,突出傳統的學科界限,真正做到按能力為本位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課程體系的設置。唯此,才能使學生的職業技能得到真正提高。

參考文獻:

雷聲.高職高專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改革之我見.廣西大學梧州分校學報[j].2006(3)

篇8

關鍵詞:存在問題;競賽價值;實踐意義

社會的發展、科技的振興對國民的能力結構、IT技能、IT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對職業教育IT類人才培養的類型和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為培養出更多適應IT產業需求的實用人才,職業學校也需要引入新的教學模式,利于在課程內容的調整、師資隊伍的培養等方面迅速提升。筆者認為通過職業技能競賽能有效地推進學校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將專業教學與技能競賽內容和標準緊密結合,對建立技能競賽激勵機制和長效機制、營

造校園育人文化、提高教師技能水平和學生就業競爭核心能力、促進產教結合與校企合作有著積極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一、職業學校技能競賽目前存在的問題

職業學校舉辦技能大賽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目前職業學校舉辦的技能大賽還是處于初步的實踐和探索階段,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很有必要逐步地完善和提高。

1.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指導老師的專業教學普及面有待擴大

技能大賽目前的形式基本上都是院校選拔技能操作方面拔尖的學生參賽,而很多學生與技能大賽無緣無份。還有,大賽的指導教師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競賽隊中,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教授更多的不參賽學生。技能大賽的“常客”顯然都漸漸成為大賽的“職業選手”,他們技能越來越精湛,比賽內容越來越“精尖”,比賽的重點好似全都為了強化培訓那些常客尖子生,所謂的技能大賽與整個職業基礎性教育教學脫軌,失去了職業教育的普及型作用,不能有效發揮指導老師的專業教學能力,讓這些教師的知識和技術普及化,這是本課題認為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2.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指導教師的實踐水平有待提高

技能大賽的指導教師隊伍實踐水平與大賽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很多中職院校都是學歷高但是沒有崗位操作豐富經驗的青年教師,或者是在學校工作了很多年,但是對新設備、新技術的掌握、對最新的操作接觸大大減少的老教師。基于這個狀況,如果通過技能大賽讓指導教師實踐水平提高,反作用于平時的專業教學,這是本課題認為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

二、職業學校技能競賽的價值和實踐意義

1.有利于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技能大賽能否取得成功,指導教師起關鍵作用

英國著名的工程教育專家齊斯霍姆教授曾說,“只有由具有外科醫生資格的教師,在外科手術室里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外科醫生。”培養行業企業所需要的高技能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亦如此,只有由具有生產一線實踐經驗、操作技能的教師,在真實的產業環境中,才能培養出真正的高技能的技術應用型人才。職業技能大賽項目的多數內容和要求具有涉及范圍廣、難度大、超出正常教學要求等特點。因此,教師不僅需要全面的理論知識,還需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才能全方位指導學生的學習和實踐。

2.有利于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

技能大賽的考核方式是按職業崗位評價方式對參賽選手的競賽成績進行評定,并按工作任務中的知識與技能評價點指定評分細則。這促進我們對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深刻反思,引領職業教育“以項目為載體、以工作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改革理念,形成了“在做中學,在做中教,教學做合一”的共識。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將“教、學、做”融為一體,強化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3.以競賽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同時強化教師的實踐能力

學院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學生職業資格證的通過率。一是組織學生參加競賽,通過在競賽中獲獎使學生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二是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涉及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師資隊伍等相關系列環節,也必將關系到學校的各個單位,是一項繁瑣的系統工程。它不但要學校在經費上大力支持,并且還要廣大計算機專業老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學生、教師等多方面協同努力才能達到教學改革成功的效果。

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已成為培養選拔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一個重要平臺。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同時,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有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明顯增強。職業技能大賽的項目定位于技能大賽與專業教學相結合、系統組織與行業企業相結合、個人發展與團隊協作相結合,這對于引領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學改革,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實訓基地建設,促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及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琴.讓技能大賽成為職教發展推進器.中國教育報,2008.

篇9

關鍵詞:職業計算機教育 教學方式 職業技能

在面對信息化社會發展的今天,人們對計算機的應用和需求越來越普遍化,無論是在生活、學習或是工作中,計算機和互聯網絡帶來的作用都是不容小覷的。因此,在這種社會環境下,為了滿足社會人才的需求,計算機專業隨即產生,而且成為了熱門的教育專業。 隨著計算機相關教育的發展和提高,計算機專業人才也大批量的涌入社會,為此專業的社會人才需求解決了燃眉之急,分別在信息技術、電子商務、IT業等方面體現的較為明顯。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同步推進,教學模式也由傳統的以學歷為主,轉變為以綜合能力的培養為主,因此,很多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能再保持前期的學習心態,而是需要轉變學習的方式,因為用人單位對計算機人才的需要更傾向于綜合型人才。而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育則是以就業能力為主展開教育,更符合社會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教學目標。所以,本文將針對高職院校中計算機專業學生如何提高職業能力出發,為職業計算機教學提供建議和策略。

一、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高職教學中課堂的時間占整體時間并不多,該如何有效的利用業余時間來加強計算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大學生而言,業余的時間非常充分,學生就可以利用充足的業余時間去圖書館或通過互聯網獲取更多的知識,以此來鍛煉自身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獨立探究的本領,這些技能會對日后的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學生在課堂接受計算機理論和基礎操作授課后,也可以在課堂之外利用多種途徑查找更多相關的資料和書籍,以便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更廣泛的探究。比如,我們在學習了關于計算機的一個新的知識后,就可以去圖書館查閱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擴展,更深入的了解新的知識,包括理論和實踐的練習。因為讀書館資源是豐富的,會有不同的文獻從多種角度來解釋和分析一個知識,而這些擴展對學生而言都是提升知識面的重要資料,而且從中還能夠得到一定的啟示,促進學生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對學生的職業能力的見識也有顯著的提高。

二、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至關重要

科技的發展勢必帶動信息技術的進步,同時也帶動了計算機行業的日新月異,這種情況下大學生所學的知識也必須跟隨時代的潮流,不斷更新,但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寶貴時間畢竟有限,所學的知識也不是恒久不變的真理,因此,學生則需要具備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即使在日后走出校園,信息的發展導致學校所學習的知識不能與時俱進,出現了更新的工具和技術,但獨立的思考和學習的能力還是能夠讓自身很快便適應了新的知識。所以,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亦是大學階段重點培養的方面。因此大學校園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讓學生具備能夠適應任何崗位的潛能。只有具備了這些綜合素質,當學生踏入社會時才能適應變化萬千的環境。據調查顯示,在工作中所能運用到的知識點中大約僅有很小的一部分是在大學期間學習的知識,而更多的技能是在工作中通過不斷的思考和總結積累起來的,所以,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至關重要。

三、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起到主導的地位,通常是教師硬性的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而學生完全沒有自主思考,這樣的教學方法并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因為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教育,新的教改中要求教師需要尋求和探索更新更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達到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教學目標。在計算機教學中,因為計算機的特殊性,其本身就是屬于一種工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實際的案例進行指導性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實際案例對計算機有更深額的認識,從而達到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既可以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操作程序,加深操作技能,又能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加深記憶,擺脫死記硬背的舊模式。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案例教學過程詳細講解每一步驟的意義所在,并可以通過一邊講解基礎理論知識,一邊進行操作演示,讓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同步進行,增加了學生的趣味感,擺脫了傳統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單獨授課的枯燥感。在課堂剩余的時間內,提出一個具體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進行操作來尋求相應的答案。總之,摒棄傳y的授課方式,采用更具指導性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轉換角色,發揮學生的主導性,另外也提高了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建立學習效果評價體系

在目前的學校中針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方式通常是采用期末測評的方式來進行,這種方式并不能全部、真實的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價。因為期末的考試制度更注重的是分數,不能夠真實的反應學生日常的學習狀態,也不能夠測評出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在原來的測評體系外還需要加入綜合的評價體系。包括學生日常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以及學習質量的評價,將這些日常的學習狀態加入到學習效果評價體系中形成綜合性的評價機制,更有助于真實的反應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職業能力。

總之,在職業計算機教育中需要全面的對學生進行培養,包括從基礎到更深入,從技能到綜合能力的培養。讓大學教育更適用于社會,適用于長久的職業規劃。

參考文獻:

[1]鄭丹青.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構建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體系[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1,(01).

篇10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崗位工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10-0043-02

高職教育培養的學生不僅應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還應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在職業素質、職業能力方面都應滿足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然而,從近幾年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來看,與用人單位對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應用人才的需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一方面,企業高薪聘請不到所需要的人才,感嘆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大量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畢業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專業對口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與企業的實際人才需求也有較明顯差距。因此,必須從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角度出發,分析、設計出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課程體系,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無縫對接”。

課程體系設置思路

在課程體系設置方面,應采取“三針對”的思路,充分征求專業指導委員會和行業、企業專家意見,對涉及的技術領域進行詳細分析,并對廣東省就業市場進行調查研究。根據一系列調查分析結果設定專業方向,根據多媒體企業職業崗位群的需要分解工作過程,確定核心能力,針對企業定課程,針對崗位練技能,構建與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基于工作過程的專業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構建思路如圖1所示。

高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職業能力分析

崗位工作能力是人們從事某一特定職業活動所必備的、并在該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多種能力的綜合,主要包括基礎能力、從業能力和專門技術能力。構建職業能力本位的課程體系,首先必須從職業分析的角度出發,對所覆蓋的職業崗位群或技術領域的相關層次人才所應擔負的職責、任務進行具體描述,以此確定專業應滿足的具體要求。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涉及面廣,針對市場調研的情況,我們選定了圖形圖像制作、網頁制作、多媒體開發三個模塊,培養面向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規劃、開發與創作、網站設計和網頁制作、平面設計制作等相關市場亟需的多媒體領域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在本專業選定的三個模塊中,圖形圖像制作模塊屬于傳統領域,就業市場平穩。該模塊偏重于藝術設計。要求學生有良好的審美觀及較好的創意設計能力,畢業后可在廣告公司從事VI設計、裝幀設計、招貼設計等工作。網站設計和網頁制作模塊的就業市場比較穩定,主要包括兩大方面,即前臺的頁面設計和后臺的動態編碼技術。在頁面設計部分與平面制作沒有本質區別,在編碼技術方面比較偏重計算機技術,學生畢業后可在各企事業單位從事網頁設計及網站規劃與建設等工作。多媒體開發模塊的市場需求呈上升趨勢,該模塊是對多媒體素材的制作與合成,屬于藝術設計和計算機技術比較平衡的模塊。學生畢業后可從事多媒體軟件和多媒體課件的開發、策劃、設計及制作。

分解工作過程,確定核心課程

本專業應按崗位任職要求,通過分解崗位歸納出相應的教學知識點,確定核心課程;采用任務驅動與案例教學以及企業真實項目的實踐訓練等方式,以獲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為評價標準,培養各崗位核心工作能力。

1.按照圖形圖像制作師職業標準,通過分解崗位工作能力,確定以《數字攝影及圖像處理》、《廣告創意與策劃》、《商業簡報制作》為專業核心課程,采用任務驅動與案例教學以及企業真實項目的實踐訓練等方式,以獲取圖形圖像制作師職業資格證書為評價標準,使學生掌握圖形圖像制作軟件和編輯軟件,具有一定的廣告創意與策劃能力,能進行圖形圖像制作。培養圖形圖像制作師的課程結構框架如圖2所示。

2.按照國家網頁制作師職業標準,通過分解崗位工作能力,確定以《二維動畫設計》、《網站規劃與網頁設計》、《Web技術及應用》等為專業核心課程,采用任務驅動與案例教學以及企業真實項目的實踐訓練等方式,以獲取網頁設計師職業資格證書為評價標準,使學生熟悉網站架設,了解網頁設計構件,既具備網站前臺設計技能,又具備網站后臺數據庫設計和程序開發能力,既能從事有關網絡程序設計、動畫設計、圖形圖像處理、頁面設計及美化等相關工作,又具備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創業的能力。培養網頁設計師的課程結構框架如圖3所示。

3.按照國家多媒體制作師職業標準,通過分解崗位工作能力,確定以《數字影音制作》、《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多媒體項目開發管理》等為專業核心課程,采用任務驅動與案例教學、企業真實項目的實踐訓練等方式,以獲取多媒體制作師職業資格證書為評價標準,使學生熟悉使用計算機多媒體設備和多媒體制作軟件,具有開發或制作多媒體軟件產品的能力,能從事電子出版、光盤制作、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多媒體軟件的設計和制作。培養多媒體制作師的課程結構框架如圖4所示。

構建階梯遞進型專業課程體系

按照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引入崗位職業標準,根據專業的特點,由基本素質課程模塊、職業核心能力課程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和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四大課程模塊組成,構建以獲取職業資格證書為標準的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專業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將凸顯能力培養的核心地位,并鮮明地表現出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特征和以職業資格認證為導向的課程標準。在教學中應體現職業資格認證的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可直接參加相關認證考試,并以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作為檢驗標準。同時,根據平面制作、網面制作、多媒體制作職業技能存在某些共性和能力要求由低到高的特點,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階梯遞進式的專業課程體系,如圖5所示。

課程體系的改革與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因此要緊密結合行業的發展和高職院校改革方向,不斷地修改、調整和完善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趙京丹.高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實踐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11(9):22-23.

[2]黃寶玲.高職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課程整合教學的探索和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0(4):43-46.

[3]鄭丹青.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構建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體系[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0,19(1):119-121.

[4]汪清明.基于工作過程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J].職業技術教育,2009(17):20-21.

[5]盧鏡.基于職業能力本位的“層次模塊”高職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09(3):97-98.

[6]陳正東.高職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課程群建設的思考[J].電腦開發與應用,2008(5):73-74.

[7]徐曉敏.面向企業需求的高校信息管理專業ERP課程體系建設[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7,4(1):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