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后備干部培養計劃范文

時間:2024-01-08 17:41: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村級后備干部培養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村級后備干部培養計劃

篇1

一、明確村級后備干部的條件。

在村級后備干部的選拔過程中,既要考慮到數量,更要考慮質量,作為村級后備干部尤其是村主要崗位的后備干部,必須要有較高的質量,包括政治素質、業務潛能,以及必要的專業文化程度,否則在今后的培養中就會遇到問題,具體來講,村級后備干部必須具備:一是政治素質好,即擁護黨的領導,能自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鎮黨委的相關文件精神,遵紀守法。二是本區域內人(常州或新北區人)。三是熱愛家鄉,熱愛農村工作,要有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愿望和信心。四是要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經濟或管理類專業畢業,年齡在35周歲以下。作為村級后備干部以上四個條件是必備的。

二、規范后備干部的選拔程序。

對于村級后備干部的選拔,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一是個人自薦,即符合條件的優秀青年或部隊退伍或大專畢業生自薦(向鎮黨委)。二是組織推薦(村級、事業單位),根據條件向黨委組織部門推薦。三是黨委根據自薦和推薦的人員組織統一的考試(請區人事局出題,按照事業單位公開招考形式),對根據選拔計劃從合格青年中按1:2的名額從高分往低分錄取。四是組織考察。由黨委組織部門組織相關人員對入圍者進行考察,進行面試,從中選優,最終確定后備干部人選。

三、豐富后備干部的培養路徑。

后備干部隊伍建立后,下一步的關鍵便是培養,再好的玉也需要雕琢。一是由鎮級組織對其進行培訓,要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擺在首位,使他們增強黨性,拓寬視野,提高理論素養,同時要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新農村建設要求、法律法規等知識的培訓,培訓可以采取短班與長班相結合,分批與集中相結合。二是分配崗位,適當負壓,促其成才。對于村級后備干部采取三個方面讓其在崗位上鍛煉,上掛可以與區政府部、委、辦、局聯系,讓一部分人到區級機關掛職鍛煉;下派,一部分人直接到相關行政村任主任助理,這樣更直接了解農村,熟悉工作;再有一部分就直接到鄉鎮事業單位掛職,輔助做一些工作。

四、加速后備干部的使用,促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采取了多樣的培養路徑后,對于已符合條件的,要根據培養目標,適時提拔任用。一是要抓住村兩委班子換屆時機,最大限度使用后備干部,讓能力強的盡可能早點到崗位上來。二是可根據各村的實際情況和全鎮的重要部署,在屆中班子成員調整時,優先使用后備干部,要建立村干部能進能出的通暢機制。

五、完備后備村干部養老保險制度。

對于正式的村兩委班子成員,有必要采取個人和集體分擔的辦法,幫助村干部交納養老保險,確保他們老有所養,更是確保村干部的出口通暢。同時對于后備干部也要按比例逐步參加社會保險,讓其能夠安心工作。

六、加強管理,落實考核責任制。

對于后備干部到崗后,必須要加強教育管理。要求每月能夠寫一份工作小結,必須要有所在單位負責人簽字,讓他們自己每月作一次總結進行書面匯報。每兩個月召開一次座談會,要求他們面對面的匯報工作。主要是要他們匯報所做的工作,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對本單位工作有何好的建議等。鎮黨委組織人事部門將根據他們的情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相應的指導,必要時與其所在單位進行必要的溝通,總之組織人事部門要時刻跟蹤后備干部的成長,及時掌握其思想動態。對于極個別不能正常開展工作的要堅決給予清理。同時要制定考核細則,每年年底進行考核,對于不能勝任或考核不及格要堅決辭退。對于連續兩年考核優秀的可直接轉入鎮屬事業單位編制,身在行政村工作,享受行政事業單位待遇。

七、加大對村干部創業的激勵。

對于大學生后備干部擔任村干部后,如何讓其能夠安心穩定長期在基層農村服務,這也是一個需要探討的問題,現在許多村干部都是“雙強型”,他們除了政治素質強之外,發展能力也很強。在他們自己創業的過程中,政府有沒有一些激勵政策,如果能夠給予一定資金扶持或政策優惠,讓其在創業上有所成績,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促其扎根農村,長期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

篇2

由于我鎮地處縣城,對村級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要求尤其突出,特別是近幾年來由于縣城的改造開發,我鎮大量的土地被征租用,土地矛盾、村級財務矛盾、失地農民就業矛盾短時間內大量涌現,帶來了較多的困難。**鎮歷屆黨委、政府面對困難,立足實際,始終堅持把基層組織建設做為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積極創新方式、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連續四年被縣委評為“基層組織建設先進鄉鎮”,2004年被市委評為“五個好鄉鎮黨委”。下面我將我鎮的主要工作向各位領導做簡要匯報。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工作重點,加強村級班子建設

**鎮黨委近幾年來一直把強化村級班子、健全獎懲機制、實現后進村轉化升級做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突破點。一是村級班子上配齊配強。利用上次村兩委換屆的機會,對全鎮的農村班子成員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人員結構進行了大面積調整,目前,全鎮376名村“兩委”干部平均年齡41歲;其中高中(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270人,占70%以上,致富能手型干部占到73%,雙高雙強型干部占到85%。同時,著重從退伍軍人、外出務工人員、致富能人中選拔村后備干部,進行著重培養,及時充實到干部隊伍中去,全鎮各村長期保持有2-3名后備干部。二是獎懲機制上逐步完善。根據農業稅取消后農村工作重點的變化,進一步完善了農村干部的年度目標考核責任制,并根據不同村的情況制定不同的考核內容,使內容重點突出,目標責任明確,并把目標考核與實際工資掛鉤,在村干部中達到前有目標后有壓力的效果。同時,對村干部的工資結構進行較大調整,突出對實效工資的獎罰,將重點放在維護穩定、經濟發展、計劃生育等方面上,嚴明獎罰,為干事創業的干部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三是抓好典型村培養和后進村轉化。在村級班子建設上確定了“抓兩頭、促中間”的工作思路。對“無人可選”的支部班子,通過選派機關干部到村任職、回請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回村任職等途徑解決;每年按照20%的比例,倒排出一批后進村,派駐由科級干部帶隊的工作組按照“查、建、樹、幫、管”五個環節進行集中整頓。同時,實行了鎮直部門包扶聯系后進村制度,對后進村進行重點幫扶;結合“小康文明村”的創建,搞好典型村的培養,通過政策傾斜、重點幫扶等方式,全面提升典型村在基礎設施建設、村級文明程度和村級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檔次,著力培養出一批在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方面都均衡發展的“雙強村”。

(二)加大轉移支付,保障村級正常運轉

根據農業稅取消后,財政收入少,村級運轉難的問題,我鎮采取多項措施,減少機關財政支出、加大村級財政支付,在不增加農民負擔的情況下,保證了村級正常的運轉。一是進行機關內部機構改革,壓縮財政支出。按照上級有關政策,在全鎮機關內部實行了機構合并和改革,將全鎮原有的30多個部門、單位合并為兩委、六辦、十個農工商公司,分流精減了部分人員,壓縮了鎮級財政支出。二是提高村“兩委”兼職率,減少村干部工資支出。結合村“兩委”換屆,提高村干部的兼職率,縮減村干部職數。全鎮農村“兩委”班子經過換屆由原來的736人,減少到418人,減少43%,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人兼”和“兩委”成員交叉任職比例達到94%和91%。大大減少了村干部工資支出。同時在全鎮實行農村會計制,取消原來的村會計和保管員,只設一名報帳員,僅此一項就減少干部職數318人。三是加大資金轉移支付力度,確保村干部工資發放。針對稅費改革后針對全鎮有75個規模較小,村干部工資難以保障的村集體積累薄弱村的實際情況,對這部分村的干部工資實行鎮級統籌,統一核發,2002年鎮財政轉移支付25.5萬元。2003年轉移支付資金56.5萬元。2004年,轉移支付資金133.4萬元。

(三)創新工作思路,規范村級事務管理

我鎮幾年來把健全村級制度,擴大村級民主,提高村務透明,融合干群關系做為規范村級管理的主要措施,在工作做法上力求創新,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一是實行村務管理程序化。根據以往在村級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在借鑒外地經驗的基礎上,編制了《廣饒鎮村級工作程序》,內容包括村務公開、民主管理、黨員發展、土地調整、印鑒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規定,印發到各村,同時向村民公開,要求村干部必須依照“程序”管理村級事務,使村級工作基本實現了“有章可循”。二是實行村務決策雙向化。根據過去在村務決策中出現的部分村干部一人說了算,大搞“一言堂”,群眾對村務的決策權、監督權、參與權無法保障的情況,在全鎮深入推行了村務“雙向決策”工作法,通過提出議題、制定草案、上報審核、民主表決、公布結果等步驟的嚴格實施,使村務由事后公開向事前、事中、事后公開轉變,由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轉變。使群眾的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融入到村務執行的全過程,使村級工作更加規范、民主、透明、公開,進一步規范村級事務管理,借此贏得群眾對干部的信任,融合干群關系,夯實群眾基礎。三是實行村級財務透明化。針對個別村財務管理不夠規范,部分村財會人員素質不高的問題,我鎮在全市率先實行了農村會計制,在鎮經管站設立了中心,在全鎮各公司設置了專門的會計網長,每周到所轄的村中現場辦公3-4次,對各項財務管理做到日清月結,一月一公開。在具體工作中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使用收款收據;統一收支手續;統一張榜時間;統一資金賬戶。通過會計制的實行,加強了鎮級對村級財務的監督,使村務公開真正的落到實處。

(四)拓寬增收渠道,推動村級經濟發展

我鎮在幾年的基層建設工作中注重搞好村級組織在產業調整、勞動力轉移和村級經濟發展中作用的發揮。一是發揮組織作用帶動優勢產業發展。根據部分村產業的發展和農業產業化的需求,按照支部領辦、支部聯合、支部介入、支部帶動四種模式,在全鎮部分村探索建立了以村黨支部為主體的農產品銷售中介協會。各中介組織聯系農業龍頭企業,根據市場需求搞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簽訂農業訂單,大大降低了農民生產的風險,保障了農民收入增加。二是拓寬勞動力轉移渠道。根據我鎮失地村多,失地農民增收難,就業難的問題。我鎮在全鎮建立了“廣饒鎮人力資源庫”,將全鎮各村中剩余勞動力的年齡、學歷、特長進行了詳細的登記。發揮政府在協調方面的優勢,廣泛聯系用人單位和用人企業,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向非農產業轉移,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增加了農民收入。三是發揮區域優勢,搞好房地產開發增加集體收入。利用地處縣城的優勢,在搞好舊村改造的同時搞好城中村沿街商品房的開發和專業市場建設。在近幾年中已經組織一村、七村、八村、南三里等村成功開發了迎賓路商品房、廣饒商貿城、南三里批發市場、樂園商貿廣場等房地產開發項目。今年也在五村和十九村的改造開發中取得了突破,舊村改造開發將成為增加城中村集體積累,增加城中村農民收入,繁榮城中區商貿的主要途徑。

二、幾點體會

篇3

全縣現有村干部2420人,其中:女村干部810人,占33.4%;35歲以下的436人,占18%,36歲至45歲的605人,占25%,46歲至55歲的847人,占35%,56歲以上的532人,占22%;小學文化程度的654人,占27%,初中文化程度的1113人,占46%,高中、中專文化程度的605人,占25%,大專及以上的48人,占2%。

近年來,隨著農村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化,特別是農村基層組織“三級聯創”活動的深入開展,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的綜合素質和“雙帶”能力不斷提高,為發展農村經濟、夯實黨的執政基礎作出了重大貢獻。

1、結構日趨合理。在農村積極推行的黨支部換屆“兩推一選”和村委會換屆依法“海選”,使一大批農村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從年齡結構看,班子成員年輕化的程度越來越大,45歲以下的村干部占了將近半數,60歲以上的占很少比例,還涌現了一批20來歲的年輕“村官”。從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上文化的村干部達到73%;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也開始逐步增加。從性別結構看,我們提出了“一村一名女干部”的配備要求,全縣70%以上的村有女性進入支部、村委會班子,100%的村配備了女性計劃生育專干。結構的不斷優化,提高了班子的整體合力,基層組織的發展意識、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2、素質日趨提高。通過大力實施“亮創奔”活動,著力把經濟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經濟能人、把黨員中的經濟能人培養成村干部,農村基層干部中懂技術、會經營的干部所占比例越來越高,具有“雙帶”能力的村干部越來越多,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了較大的提升。為提高在職村干部素質和加強村級后備干部培養,我們積極實施“一村培養一名大學生”的計劃,三年來招收人數已達到500余名。同時,通過大力發展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扎實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全縣很多黨員干部掌握了農村實用致富技術,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明顯增強,在群眾中享有較高威望。

3、管理日趨規范。近年來,我縣逐步開展了村干部規范化管理,我們制訂下發了《關于建立激發農村黨支部書記干事創業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建立了選拔任用、教育管理、干事創業、待遇保障、考評獎懲五個機制,進一步激發村干部的創業熱情,形成了良好的聯創態勢。這一作法得到省委組織部的肯定,并在《湖南日報》頭版頭條進行了推介。激勵機制的出臺,如招聘優秀村干部為公務員、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對離職村干部按標準實行補貼、重視并探索為村干部解決社保問題等,較好地調動了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全面促進了村級工作“村為主”的落實。

各鄉鎮建立了各自的村干部管理1000分制考核辦法和細則,使得村干部工作考核進一步細化和量化,并最終分解到村各項工作中去。考核結果也直接和村干部的報酬相掛鉤,通過獎優罰劣,拉大差距,進一步調動和提高了村干部在開展工作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隊伍日趨穩定。村干部待遇、報酬有所提高,并基本得到保障。全縣村干部工資主要分三種情況:一是主職村干部(支部書記、村主任)約為2000元至2800元,其中“支部書記村主任一肩挑”的村干部要適當高點;二是非主職村干部工資約為1600元至2000元;三是聘用制村干部(如一部分村的會計、出納等)工資按實際出勤時間計算工資,日工資約15元。各鄉鎮各村因經濟條件不同,村干部工資標準不盡相同,但差別懸殊不是太大,浮動范圍在1000元以內。村干部待遇、報酬除工資以外,主要是鄉鎮對村的目標管理考核及工作獎勵,每年總數在2000元以內,發放到村,由各村根據村干部工作情況發放到人,平均每名村干部可獲500元左右。由此可見,我縣村干部工作一年所得經濟報酬,主職村干部約2500至3000元左右,非主職村干部約1800至2300元左右。我們建立了離職村干部生活待遇保障制度,縣財政每年拔付20萬元專項資金,對離職村干部進行補助,同時建立了正常增長機制,逐年按比例增加撥付數額。

5、作用日趨強化。我縣實施的黨員民主評議、村干部目標管理考核工作,充分調動村干部的主觀能動性。特別是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農村黨員干部找準了工作差距,帶領群眾解決了一大批影響及改革、發展、穩定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在推進發展農村經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維護社會治安、倡導文明風尚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為,為確保農村的穩定、基層政權的穩固起到了中堅的作用。

從總體上,我縣的村干部隊伍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化以及新農村建設的推進,村干部隊伍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主要表現在:

1、村干部的結構還需要進一步優化。盡管這幾年拓寬了用人范圍,但由于村內優秀人才多數外出從事二、三產業,加上回鄉高中生、復退軍人等能任職者寥寥無幾,導致村干部選擇余地較少,少數村的村干部換來換去還是老面孔,干部缺少活力和戰斗力。長期以來村干部的選拔面偏窄,后備干部不足,造成了目前村干部結構不盡合理,呈現出年齡結構偏老,文化程度偏低,男性多、女性少,懂種植會養殖的多、懂管理會經營的少,等等。

2、村干部能力還不適應形勢的需要。村干部存在缺少學習,忙于事務、家務的現象,缺乏崗位所需的政策法規等基本知識,分析問題、剖析問題缺乏科學性和前瞻性,在困難和問題面前常常是束手無策,也不善于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從發展上看,一些村級班子缺乏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在帶領群眾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收入方面顯得辦法不多、能力不強。發展經濟的思路不清、路子不明、步子不快。村干部的培訓還需要進一步系統化。村干部的實用技術和科技致富培訓很多,但是存在著不夠系統、扎實的現象。一方面,培訓的針對性不強,村干部不感興趣;另一方面,村干部的認識不足,缺乏主動性。

3、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使村干部心難穩、人難留。一些村特別是一些特困村,存在沒有人想當村干部的現象,即使是在任的村干部,也是經鄉鎮黨委反復做工作才勉強留任。究其原因,主要是:農村工作任務繁重。當前,農村各項工作實行“村為主”,不少鄉鎮還把各項工作分解指標落實到村級,村干部的工作壓力和責任越來越大;村干部事多利少。村級集體經濟普通較為薄弱,不少地方還是經濟“空殼”村,開展工作基本上“無米下鍋”或靠“墊米下鍋”。而村干部普遍待遇較低,一些村干部不但多年領不到誤工補貼,還要自己墊錢為村里辦事。他們覺得經濟上沒有甜頭,政治上也沒有奔頭,生活上沒有想頭,工作的積極性勢必受到影響;工作保障堪憂。農村社會保障不健全,村干部為黨和群眾工作多年,老了只有標準不高的微薄補助,有的甚至沒有。此外,村干部在工作中難免得罪人,打擊報復村干部的事也有發生,合法權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村干部無法面對任務重、工作難、報酬低的現實,村干部心難穩的現象較為突出,致使一些村的村干部任職“曇花一現”,一有門路,就丟下沙帽走人,給村級管理及工作的落實帶來很大的影響。

二、進一步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1、提高待遇,增強村干部崗位吸引力。去年向省黨代會建言獻策時,毛紹武部長提出了關于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的建議,得到省委重視。該建議包括:政治上給奔頭。建立擇優錄用村干部為國家公務員制度,每年拿出一定指標,在政治素質好、工作作風過硬、工作業績突出的優秀年輕村干部中,通過組織推薦、公開考試的辦法優先錄用為公務員。經濟上給想頭。實行村干部固定待遇補貼制度,采取財政撥專款措施,保障村干部待遇補貼標準每月不低于300元;采取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和撤組并村等措施,大力精減村組干部職數;采取上級支持一點、有集體經濟來源的村級補助一點、本人出一點的措施,大力完善村主職干部養老保險制度。保障上給靠頭。實行離職村干部固定生活補貼制度,省、市出臺相應政策,對累計任職10年以上、15年以上、20年以上的離職村干部,分別按每年不少于200元、300元、50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省委10號文件的出臺,已經解決了很多政策性問題,但市縣配套實施還要加大力度,落到實處。通過建立村干部定額補貼規范化管理、村干部正常進入養老保險和農村大病統籌醫療保險等制度,調動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覺得工作生活都有盼頭,因而倍加珍惜現有的工作崗位。同時,使得村干部崗位吸引更多有志青年的目光,從而使村干部選拔范圍進一步拓寬,為吸引高層次的人才到農村工作提供良好的氛圍與條件。

2、創新制度,優化村干部選任機制。一是推進村干部選拔制度改革。一方面要進一步擴大基層民主在村干部選拔過程中的作用。在村黨支部中全面推行“兩推一選”,在村委會成員中全面推行“公推直選”,真正將懂市場會管理善經營、素質過硬,群眾信任的優秀人才選拔到村干部隊伍中來;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擴大村干部選拔范圍。積極采取招考大學生“村官”、選派機關年輕干部掛職鍛煉等多種形式,改善村干部隊伍結構,提高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二是加強村干部后備隊伍建設。要切實加大從致富能手、大中專畢業生、科技示范戶、務工經商人員、復退軍人中選拔后備人才的力度,建立村干部后備人才庫;要以黨員發展來帶動村干部后備人才培養,將優秀的青年通過政治培養的方式來加快成長;要健全完善村干部后備人才培養的責任機制,將村級后備干部培養列入村黨支部年終考核內容;要加大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推優力度,注重從優秀青年、工人和婦女中培養村級后備干部。三是建立村干部資格準入制度。從村干部的年齡、學歷和培訓入手,根據農村工作的實際,科學合理地確定村干部資格標準體系,建立資格準入制度,從源頭上把好村干部的質量關,切實提高村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篇4

一、科學制定政策,以優厚的待遇“引”人

為確保“大學生村干部”和治村“能人”能引得來、留得住,我縣借鑒間接經驗,結合**實際,制定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實施意見》和《公開選拔村黨支部書記的實施意見》,鼓勵縣域內大學生和“能人”到農村干事創業。

1、破解“報酬低”的難題,提高經濟待遇。我們明確規定列入“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的人員在擔任村委會主任助理期間,由縣財政按副村級補貼待遇支付工作報酬。通過法定或規定程序安排擔任村黨支部、村委會相應職務的,按照鄉鎮自行規定的相應職級從縣財政轉移支付中支付報酬。在參評或破格參評專業技術資格時,在**縣初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能夠評審的范圍內,可減少一項參評條件或放寬一項成果等級。在破格參評時還可減少一項破格條件,技術報告可代替論文,外語和計算機免試。對因故未晉升專業技術資格的,可一步到位參評相應級別的專業技術資格。同時,可以與其他村干部一樣,享受“三項保險”待遇。

公選出的村黨支部書記工資實行年薪制。鄉鎮黨委按照目標責任書,制定詳細的考核辦法,每半年對公選的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一次考核。凡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經考核驗收合格者,身份為非財政供養人員的企事業單位職工、農民、下崗職工、回鄉的大中專畢業生、復退軍人、在職村干部、農村外出務工、經商、自謀職業人員等,年薪按照本鄉鎮現行村干部報酬待遇支付,年終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者,另獎勵全年全額工資的20%。身份為財政供養人員的,原有的工資福利待遇保留不變,另外,縣財政每年給予3000元的交通補助費。

2、破解“進無路”的難題,提高政治待遇。公選為村黨支部書記的鄉鎮機關干部,作為科級后備干部進行培養,工作實績突出者,符合《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有關規定,按照有關程序提高職級待遇;工作實績平平者,回原單位工作。非財政供養人員三年工作期滿,實績突出者,可作為科級后備干部進行培養。同樣,列入“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人員,通過規定或法定程序參加村“兩委”的換屆選舉,三年合同期滿,經考核合格的,根據本人意愿,可以續聘留村工作,作為副科級后備干部進行培養。

現在,有128人參加第一批“大學生村干部”競聘,46人參加別斯托別鄉江爾森村、阿熱勒托別鎮哈拉西克村、那拉提鎮哈羅依村等3個村的黨支部書記公開選拔。參加公選村黨支部書記的大部分是機關干部黨員和農牧民“雙帶”標兵。阿勒瑪勒鄉農牧民黨員王建章,2006年被評為州級農村實用人才,個人資產逾百萬元,也積極參加了阿熱勒托別鎮哈拉西克村一個多民族聚居村的公開選拔,并進入了競選演講和答辯。他說:“自己富了不算富,富了應該做點帶領群眾富的事。以前機會不多,現在縣上公開選拔村黨支部書記,我又曾經有過當村干部的經歷,我想自己一定會干好,一定會用自己致富的經驗帶領大家盡快致富。”

二、精心組織選聘,用嚴格的程序“選”人

在選聘“大學生村干部”的過程中,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是“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的主管部門,鄉鎮黨委、縣委基層辦負責具體管理工作。縣財政、教育、衛生、共青團、涉農等部門協助組織、人事部門共同做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的實施工作。按照公開招聘、自愿報名、組織選拔、統一派遣的方式,招聘對象主要為35周歲以下取得大專及以上學歷,未就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生和非在職“五大”畢業生。具體操作中,我們嚴把三個關口,一是嚴把資格審查關。結合我縣農業和農村發展實際,采集、匯總村級組織人才需求信息,匯總上報需求信息。根據需求認真審核大學生參考資格。二是嚴把考試關。對報名參加“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的人員進行公開招考,根據筆試結果,確定面試人選,開展面試。三是嚴把考察關。經體檢合格,將列入“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的人選名單報縣委組織部批準,確定人選后,由縣委基層辦備案。

在公開選拔村黨支部書記工作中,我們堅持做到“七個步驟”一個不少。一是全縣報名。報名采取組織推薦、群眾推薦、個人自薦的形式。對組織推薦的人選,在征得本人同意后,由所在單位出具推薦材料。對群眾舉薦的人選,必須有本村村戶代表的三分之一以上聯名推薦,并出具推薦材料。個人自薦,由本人攜帶相關證件和證明材料,直接到指定的地點報名。二是資格審查。根據選拔的條件和要求,由資格審查小組,依據公開選拔基本條件和任職資格條件,對報名者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經審查符合條件的,發給筆試準考證。三是筆試。筆試采取閉卷形式進行,主要測試應試者的政治理論和政策水平、行政管理知識等。四是面試。面試由紀檢、組織、人事、司法、各涉農部門的領導及選拔單位的主要領導組成面試評審委員會,采取現場問答、案例分析等形式對報考者進行測試。五是確定考察對象。按筆試和面試成績各占40%和60%的綜合成績從高到低確定考察和競選對象。被確定為組織考察和競選的人員,到縣醫院體檢。體檢如有重大疾病的,取消考察資格,然后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遞補。六是考察。考察和競選人選確定后,由公選領導小組組成考察組,并向社會,對體檢合格的考察對象從“德、能、勤、績、廉”等方面進行全面考察。七是競選演講和答辯。考察合格后,各參選對象根據自主選擇的村,集中5-7天時間,進村摸底,遞交競選演講稿,進行競選演講和答辯。由“公選”領導小組組織村民代表、黨員代表和相關人員召開競選演講答辯會,演講答辯特別突出者,由鄉鎮黨委報縣委組織部審批后,任命為黨支部書記。公選的村黨支部書記任期原則上為3年(含一年試用期)。具體操作中,我們及時將公選村黨支部書記情況通過《**黨建網》公布,保證了選聘工作公開、公平、公正。縣紀檢委全程參與并監督競聘和公選工作。

三、加強教育管理,以發展的觀念“用”人

“大學生村干部”和公選出的治村“能人”上崗后,及時加強教育管理,為他們施展才華、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創造條件。一是加強培訓。把“大學生村干部”和“能人”培訓工作納入農村干部培訓計劃,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堅定“大學生村干部”和“能人”扎根基層、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想信念;加強黨的農村政策、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業實用技術、村務管理等方面培訓,全面提高“大學生村干部”和“能人”農村工作能力。由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加強對“大學生村干部”和“能人”的創業意識教育和創業能力培訓,提供有針對性的項目、咨詢等信息服務。二是堅持合理分派。根據“大學生村干部”的專業特長和農村發展需求,采用個人自愿與組織確定相結合的方法安排定崗,原則上優先派駐到偏遠、貧困農村任職。三是注意引導幫扶。建立縣級領導聯系、縣直單位幫扶、鄉鎮領導指導、幫帶的工作體系,在項目選擇、政策咨詢、技術培訓等方面及時加強引導和指導,提供周到細致、形式多樣的創業服務。四是多崗位培養鍛煉。發揮“大學生村干部”年紀輕、有文化、學習能力強的優勢,讓“大學生村干部”兼任村里一些其他職務,在為村民提供致富信息、培訓實用技術、豐富文化生活的同時,深入了解村情民意,了解與本村實際聯系緊密的致富項目的技術水平、市場前景、購銷信息。五是堅持科學管理。“大學生村干部”和公選出的“能人”實行年度目標責任制度、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對表現優秀、業績突出的“大學生村干部”和公選出的“能人”進行相應的獎勵和表彰。

同時,為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干事創業,我們明確提出,對回鄉大學生中有貸款需求的,符合金融部門有關小額貸款要求的,其所在鄉村盡量提供小額貸款擔保。對于從事自由職業、短期職業、個體經營等方式靈活就業的,相關部門提供必要的人事勞動保障服務,在戶籍管理、勞動關系形式、社會保險繳納和保險關系接續等方面提供保障。

篇5

一、 領導班子好

建立黨建工作責任制,把責任制的執行情況列入村“兩委”班子實績考核的內容。領導班子每半年開好一次民主生活會,同志之間既互通不足又交流感情,兩委成員分工明確,民主議事決策機制健全,重大決策集體研究決定,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相結合、目標管理、個人重大事項請示報告等配套制度健全落實;黨建工作機構和辦事機構建立健全,配備一名村務專職工作者主管黨務。每月工作計劃、總結、評比中都有黨建內容。村兩委后備干部按1:1比例配備。

二、 黨員干部隊伍好

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全面加強,認真制定農村黨員干部政治理論學習計劃,建立一支8名的入黨申請人隊伍和6名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確定2名以上黨員發展對象。全面推行省組發展黨員公示、責任追究“五個制”,突出問題整改措施扎實有效、健全完善黨員先進性建設長效機制。注意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和培養,按時做好預備黨員的轉正工作,做到規范有序,手續齊全。

三、 工作機制好

全面落實“”、黨員目標管理考評、民主評議黨員流動黨員管理等各項制度,推行村務決策民主聽證制度,村務每月15日及時公開,黨費按時按標準及時收繳,黨費管理符合規定。全面完成辦事處紀委下發的《紀檢監察工作目標管理考評內容》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目標考評細則》的各項指標。

四、 經濟社會事業建設業績好

全面完成黨工委、辦事處下達的經濟<蓮 山 課 件>、計生、綜治責任狀,精神文明建設成效明顯。黨支部立足村情,以深化“發展村級經濟,推進街道發展建設”活動為載體,制定村級經濟發展路子,鼓勵村民發展第三產業。

篇6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1.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以服務農業、繁榮農村、加強基層、富裕農民為目標,通過選拔現任村級干部和優秀社會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培養和造就一批扎根農村、服務農民、發展農業、帶頭致富的鄉土實用人才,使他們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骨干力量、推廣運用農業技術的示范典型、實現科技致富的創業先鋒和推動社會進步的生力軍。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構建物裕風清、和諧幸福新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2.目標任務。年開始啟動,到2014年,確保全縣119個行政村都擁有一名有知識、懂技術、留得住、用得上的大專以上學歷畢業生,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的培養目標。

二、培養對象和模式

1.培養對象:按照“自愿、公開、公正、擇優”的原則,采取“學生自愿報名、村級公開推薦、鎮級審核、縣相關部門審定、考核擇優錄取”的程序進行招生。推薦參加學習的人員確定后,在所在村公示七天,方可上報。推薦參加學習的學員,必須在所在鎮簽訂畢業回村服務合同,原則上在村服務期限不少于5年。

培養對象的選拔條件:

(1)具有高中(含職業高中、中專、技工學校)文化程度;

(2)年齡在40歲以下;

(3)思想政治素質好,身體健康;

(4)具有帶領農民致富、發展農村經濟志向的專業大戶、農村優秀青年、有培養前途的村“兩委”班子成員或后備干部。

2.培養方式。采取遠程教育學習和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學習相結合的形式。遠程教育學制兩年,按照就近便利原則,主要依托江西廣播電視大學現代化遠程教育系統函授站,由縣委農工部、縣進修學校負責組織實施。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學制兩年,主要依托江西農業大學,由省統一負責組織實施。學員具體參加何種形式的學習,可根據本人經濟狀況確定。學員畢業時,頒發國家承認學歷的成人高等教育專科畢業證書。

3.招生計劃。遠程教育函授、成人高等教育函授招生計劃共培養119人,從2012年起分三年進行。主要實行遠程教育函授。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原則上每年每鎮一個名額,招生計劃實行單列,報名考生需參加全國成人高校統一招生考試,單獨劃定分數線,擇優錄取。

4.課程設置。遠程教育函授根據我縣產業發展方向,擬開設園藝技術和畜牧獸醫專業。成人高等教育函授學習內容主要按照培養農村所需的綜合型、復合型、實用型人才要求進行設置。

三、教學管理與教學實施

1.遠程教育函授:在教學方式上,采取電視教學、網絡學習、集中面授、現場輔導、學習小組討論等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學生根據教學計劃規定的培養目標及專業培養要求,利用學校提供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等教學媒體、學習資源開展自主學習;教師通過電視直播課堂、網絡教學、面授輔導等教學手段提供學習支持服務。在教學安排上,采取在農閑時間、結合農業生產季節進行集中面授輔導以及相應的實踐指導。在教學的考核上,學生的課程成績由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兩部分構成。形成性考核即對學生學習過程的作業及測試成績,占總成績的20%—50%。終結性考核即統一考試,每學期安排一次,由電大工作站負責考試的具體組織工作。

2.成人高等教育函授:根據當前農業產業結構特點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制定教學計劃,為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教學支持服務;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整合教師資源,加大實踐應用教學的力度,積極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四、培養經費及資金管理

1.培養經費。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班每人每年學費3705元(含學雜費、書費、住宿費等),遠程教育班每人每年學費2090元(含學費、書費、注冊建檔費等)。學員學費全部由省、市、縣財政和教學單位承擔,其中省財政承擔60%,市財政承擔10%,縣財政承擔20%,教學單位以減免的形式承擔10%。學員生活費、來往交通費用由個人負擔。

2.資金管理。“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培養經費實行專款專用。省財政廳根據省“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下達的招生計劃和實際入學情況,將當年應承擔的農民大學生培養經費直接撥付到教學單位。市、縣承擔部分由省財政通過內部往來結算,農民大學生培養經費在教育經費中列支。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工作領導小組縣委農工部、財政局、人勞局、農糧局、果業局、教體局等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委農工部,農工部主要負責人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所需工作經費由縣財政預算安排。

2.完善體系建設。一是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體系。遠程教育函授由電大工作站具體組織實施,要制定完善的教學及管理制度,切實抓好教學的各個環節,特別要加強實踐教學和課堂授課管理。二是建立學員畢業回鄉服務的機制。各鎮要把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納入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規劃,擺上重要的工作日程,加強領導,抓好落實。各鎮政府要與學員簽訂《返鄉服務協議》,保證學員畢業后回鄉服務。

篇7

一、進一步完善班子建設,加強組織保障

1、加強村班子建設。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按照“五個好”的要求,在村級班子配備齊全的基礎上,協助鄉黨委加強村班子建設,培養村組后備干部,為村組正常、有序、有效地運轉留下一個好班子,更好地發揮村“兩委”班子的先鋒模范作用。

2、協助村黨支部做好村組干部、黨員隊伍建設工作。全面推進“三培兩帶”工程,及時發現帶頭致富、返鄉創業典型人物,把他們培養成黨員、培養成村組干部,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做好有計劃地發展新黨員工作,不斷加強黨員干部的學習教育。

二、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做好幾件實事

1、做好新農村建設維護工作。森源村有5個自然村,已經有4個自然村實施了新農村建設工程,但因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維護,基礎設施已部分損壞。將協助村組多渠道籌措資金,以考家源為重點,開展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工作,形成長期維護的體制機制。

2、完成希望小學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改善學校教學條件。去年已建成建筑面積170平米左右的宿舍、食堂,今年五月底完成后續工作,解決教師食宿問題。今年將平整小學操場,修建一個籃球場,解決學生體育活動場所的實際困難;建立升旗臺,便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還將對校園環境加以美化綠化,切實改善教學環境。局團委今年將在小學成立青少年活動中心,添置電教設備,購買學生用書、體育用具,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3、完善村級衛生所、文化站的配套設施及功能建設。完善村級衛生所醫療裝備、硬件設施等方面的建設,提高村級衛生所日常診療能力,改善農民的就醫環境。健全圖書室,豐富文學、農技等方面的圖像資料,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定期創業、就業、農技、市場等信息。

三、調整產業結構,拓寬致富道路,幫助村組發展經濟,幫助村民提高收入

1、做好項目引進的配套工作。鉛山縣天鑫綠化責任有限公司在山林開發1300畝的基礎上,今年將增加800畝的山林開發,將協助村組為引進項目做好相關配套工作。

2、在調研的基礎上,認真做好農民創業致富工作。認真做好扶助返鄉人員在家待業、選擇項目創業、多種形式就業的具體工作。鼓勵開辦家庭工廠進行來料加工,幫扶其擴大規模及其他創業活動,有效安置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

3、鼓勵農戶進行養殖種植等生產活動,開展農戶互助工作。對致富典型進行獎勵,充分發揮扶助、獎勵、推廣創業脫貧典型的示范作用,幫助擴大規模。同時,要求受表彰的致富典型對貧困戶開展“1+1”模式進行幫扶工作,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造血功能,尋求脫貧致富新渠道。

4、壯大村民集體經濟,實現村辦經濟零的突破。投入資金組建村集體經濟實體,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積極發展、逐步規范”的方針,按市場經濟規律和農民意愿辦事,采取村控加農戶的合作形式,開展大棚蔬菜優勢產業培育發展,積極推進合作社規范化建設。

四、提高農民和村組素質,推進新農村建設和諧發展

1、協助做好新農村建設的管理工作。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干部服務、群眾主體”的思路為指導,充分發揮村民群眾的主體作用,以淳樸的民風為推動力,協助縣、鄉、村做好新農村建設的管理服務工作。

2、努力提高村組干部和黨員干部隊伍素質。尋找合適的機會組織村干部、村民組長、黨員代表外出學習考察,學習農村脫貧致富、新農村建設的先進經驗。

3、推進農村和諧社會建設。切實關心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春節期間組織對貧困戶進行走訪慰問,給予一定的救濟和幫助。在村民中大力倡導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展創建和諧村組、和諧家庭以及一些農民喜聞樂見的活動,加強與外出務工人員的聯系,形成良好的和諧氛圍。加強對村民進行黨的方針政策、法律知識、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教育,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扎實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五、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包扶工作能力

1、工作組要繼續加強學習,深刻領會中央、省委有關包村扶貧工作的政策文件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包扶工作能力。

篇8

打通“腸梗阻”。使年輕干部“下得去”

為暢通年輕干部通往基層的渠道,樂山市委先后出臺了關于選派市、縣直機關干部下基層,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加強鄉鎮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等多個文件,并明確規定:提拔擔任縣級領導干部的,原則上要有在鄉鎮擔任領導職務的經歷;所有科級干部在選拔任用時,必須有一年以上在基層單位任職的經歷;所有新錄用公務員和選調生,一律安排到鄉鎮工作2~3年。從2007年起,樂山市委集中組織開展了“萬名干部下基層”,“一村一居一名大學生計劃”,“干部雙向鍛煉”等一系列活動,從市、縣直機關選派了678名干部到村任職,招聘了1145名大學生“村官”,安排了317名干部參與征地、移民、維穩等工作,切實提升了年輕干部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矛盾和基層實踐的能力。去年,沙灣區選派到項目建設一線鍛煉的40名機關年輕干部中,有36人被列入后備干部重點培養、12人被提拔使用,形成了“項目出干部、干部促項目”的雙贏局面。

開辟“試驗田”,使年輕干部“留得住”

為把基層一線打造成年輕干部錘煉黨性的“大熔爐”、磨煉作風的“大考場”、歷練能力的“大課堂”,樂山市明確了年輕干部下派目標、掛職任務,并規定凡未完成下派目標和工作任務的,一律不“招回”。與此同時,樂山市還出臺政策對下派干部考核管理、工作經費補助、創業資金扶持、評優評先條件、宣傳表彰使用等作出明確規定,讓他們工作上有保障、前途上有盼頭。自2007年以來,樂山市、縣(區)兩級下派干部共為基層提供發展項目1730個、聯系幫扶資金4500多萬元、幫群眾辦實事1790余件,有力地促進了下派地經濟社會發展。峨邊縣下派的10名干部因工作出色,在2007年的村級組織換屆中,被選為下派村的黨支部書記。

篇9

州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有關規定,年。開展了村改委”工作。今年上半又將進行村級換屆工作。村級體制改革,給農村村級組織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筆者就雙柏縣村級體制改革后干部隊伍建設情況作了一些調查,對今后怎樣加強這支隊伍建設談幾點看法。

一、全縣村級干部隊伍現狀

社區2個)選配村干部(三職)255人。這支隊伍中,現在全縣有85個村級組織(其中村委會83個。黨員181人,占71%黨外人士74人,占29%少數民族118人,占46.3%婦女26人,占10.2%大專文化5人,占2%中專(高中)文化60人,占23.5%初中文化151人,占59.2%小學文化39人,占15.3%平均年齡36歲,最大的52歲,最小的21歲。從總體上看,與村改委以前相比,年齡下降,文化上升,少數民族和婦女比例提高,結構漸趨合理,綜合素質明顯提高。村委會是群眾性的基層自治組織,可以這樣說是新生事物,運行三年來,有成績有經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二、村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問題

一)村干部的思維觀念不適應形勢發展需要

村民委員會已成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但村干部普遍都沒有樹立“自治”意識,一是村民“自治”意識不強。通過村級體制改革。沒有很好履行“自治”職能,依然按照計劃經濟的基層行政體制運作,屬于村民自治范圍內的事項不敢管不去管,或者帶管不管,存在村干部依賴思想突出,鄉鎮包攬干預過多的現象。二是法治觀念淡薄。隨著依法治國方略實施,村民自治、治村需要由人到法的轉變,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現存在問題是有的村委會組織選擇村民小組領導班子,限制有選擇權的村民參加選舉;有的開展公益事業活動,不找群眾商量解決;有的村務不公正,財務管理混亂;有的,嚴重違法違紀等。群眾意見大,影響很壞。三是工作方法簡單。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拿不出新辦法,找不到新門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形不成規模,上不了檔次;農產品銷售市場領域中出現的問題,只會用行政手段去干預,不會用經濟手段去解決。遇到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難題,工作打不開局面。

二)村干部的管理水平不適應黨政職務一肩挑

實現村支書、村主任兩職一肩挑的68人,全縣在85個村級領導班子中。占80%經對8個鄉鎮黨委調查,能適應或基本適應一肩挑工作的33人,占48.5%不適應一肩挑工作的35人,占51.5%不適應的表現:一是文化偏低,初中文化的占88%年齡偏大,平均年齡高出村干部8歲。二是工作能力和精力有限,一部分村支書忙于應付日常事務,放松了黨建工作,使村黨支部出現了支部活動難開展、黨員教員難集中、青年黨員難發展、黨的政策難宣傳到群眾中的四難”現象。三是經濟發展方面,過去在村建”工作中制定并提出的工作思路和發展目標,沒有得到很好落實,等、靠、要”思想突出,經濟發展緩慢。

三)村干部的管理機制不健全不完善

一是取消了過去可以從村干部中破格提拔擔任鄉鎮副科領導干部的激勵機制,村級體制改革以后。村干部覺得沒有奔頭,上進心和進取心不強,思想很不穩定。二是沒有建立工作目標考核責任制,工作積極性不高,干多干少,干好干不好,都不影響個人利益,工作上拖得過去就拖,拖不過去的做上一兩件。三是因報酬偏低,工作沒有積極性,平時除有一人值班外,大多數時間回家勞動,把村委會的工作當作稍帶活,農村工作基礎薄弱。

三、解決問題的幾點思考建議

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一)切實加強培訓學習。

縣、鄉(鎮)兩級都要分別對村委會三職干部進行輪訓,今年村級換屆以后。鄉(鎮)要對“兩委”班子成員及村民小組長進行輪訓,培訓經費由財政承擔。通過培訓學習,使廣大村干部明確實行村民自治以后的職能和任務,增強村民“自治”意識,充分發揮自治組織的作用。明確當前農村工作所面臨的兩大轉變(即農村經濟發展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農村事務管理由依靠政策治理向依法治理轉變)樹立市場競爭意識和民主法制觀念,拓展思維空間,創新工作方法,更好地為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服務。

因地因人制宜地解決好一肩挑問題

二)從黨支部實際出發。

不宜“一刀切”去推廣,關于“一肩挑”問題。要從黨支部的實際,從黨員隊伍狀況出發,以此確定工作方針。具體講可以分三種形式運作;對黨支部黨員隊伍中有黨建、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人選的可以實行支書、主任兩職一肩挑;黨員隊伍中很難推選出理想合適人選的就不宜實行一肩挑;極少數黨支部就推選支部書記也十分困難的應允許在就近支部選派人選去擔任支部書記。這樣做有利于加強村級黨建工作,有利于加強村級行政工作,有利于培養村級中青年干部。

篇10

一、評價對象

黨建辦、農辦、穩定辦、社會事務辦和部室干部。

二、評價內容

(一)黨建辦(100分)

1、黨校培訓計劃是否合理,培訓內容是否切合實際,針對性比較強,培訓效果是否明顯,是否按時開辦培訓班;電化教育是否能結合實際,按時發放電教片,并按時播放(10分)。

2、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是否經常化,黨員干部隊伍素質是否得到提高,工作能力是否得到增強,作風是否有了明顯轉變;村級后備干部和入黨積極份子的培養是否得力,是否明確了培養方向(15分)。

3、是否嚴格落實各項制度,定期對各村的業務工作進行指導,并對不足之處進行批評指正,責令進行整改(15分)。

4、是否認真落實扶貧幫困制度,有固定的幫扶對象,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幫扶對象家庭情況是否有了較為顯著的變化;“三老”人員待遇和村干部待遇是否按時發放,沒有無故克扣現象(15分)。

5、落實“三項”制度是否徹底,對各村“三項”制度落實是否按時進行了指導(15分)。

6、是否定期對村進行業務檢查,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15分)。

7、部室干部作風是否良好,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業務熟悉,對村業務及時進行了督促檢查(15分)。

(二)農辦(100分)

1、產業結構調整是否結合實際,各項產業發展勢頭是否良好,通過算經濟帳農民群眾收入是否增加,且對群眾進行了廣泛宣傳,群眾熟悉產業結構調整政策(20分)。

2、各項計劃、任務安排是否得當,與當前工作沒有沖突(10分)。

3、對科技示范戶以及“雙培”對象是否給予了技術扶持,幫助其發展生產,科技示范戶作用發揮明顯(10分)。

4、對牲畜疫病防治、種植業和林果業病蟲害防治、改水、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是否按時組織開展,病害防治效果明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20分)。

5、是否定期進行總結評比,及時發現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全鄉整體發展形勢良好(5分)。

6、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是否落實到位,農民負擔是否減輕(20分)。

7、部室干部作風是否良好,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業務熟悉,對村及時進行了技術指導(15分)。

(三)穩定辦(100分)

1、對全年穩定工作是否有計劃,落實情況如何,全鄉社會穩定局勢是否良好(10分)。

2、是否定期對各村進行業務指導,定期對值班情況進行檢查,并認真進行登記,按照制度進行了落實(10分)。

3、宗教管理是否到位,是否認真落實與宗教人士談話制度,每周五對清真寺進行檢查,全鄉沒有發生非法宗教活動(25分)。

4、各項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落實是否到位,全鄉沒有發生過特重大刑事案件,沒有發生由矛盾糾紛引發的打架、斗毆事件(25分)。

5、各類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是否經常開展,對廣大群眾進行了普及,群眾的法律意識有了明顯增強,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群眾越來越多(15分)。

6、部室干部作風是否良好,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業務熟悉,對村及時進行了督促檢查(15分)。

(四)社會事務辦(100分)

1、是否狠抓學校教育,想方設法提高教學質量,全鄉無輟學學生,中學升學率不斷提高。是否將“三維兩反”帶進課堂,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學校風氣良好,無師生信教行為(10分)。

2、是否積極督促農民群眾參加合作醫療,不斷改善醫療環境,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傳染病防治得力(15分)。

3、積極督促孕齡婦女參加檢查,沒有發生超生現象(15分)。

4、低保戶、貧困戶、缺糧戶各類待遇發放及時,敬老院的管理工作到位,保證孤寡老人的住宿;“愛心”超市物品按時發放,沒有無故拖延(15分)。

5、積極改善群眾的住宿條件,對修建抗震安居房進行了大力宣傳,計劃落實情況好,群眾滿意(10分)。

6、認真落實制度,接待來訪來信,并認真進行處理,服務態度好,沒有發生越級上訪和重復上訪(10分)。

7、喇叭是否每日播放節目,豐富群眾的娛樂生活,并組織開辦各類文體活動,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10分)。

8、部室干部作風是否良好,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業務熟悉,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問題,群眾滿意(15分)。

三、評價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