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農問題的看法范文

時間:2023-12-29 17:45: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三農問題的看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三農問題的看法

篇1

1、三農問題,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產業出現的幾個重要問題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這三個問題的統稱即為三農問題。“三農”問題作為一個概念最早由經濟管理學博士溫鐵軍于1996年正式提出。“三農”問題的本質是民生問題。“三農”問題提出的初期,就曾有人指出,三農問題不過是國家整體發展過程中所出現問題的一個縮影。如果說確有必要把“三農”單獨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那么以后還會有“三工”問題、“三學”問題、“三醫”問題等等諸多問題。這種說法不是忽視“三農”問題的存在,也不是轉移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心,而是要求國家從整體發展的宏觀角度,從長遠規劃的視角來全面審視“三農”問題,在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的基礎上來謀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三農”問題的解決與“三工”問題密切相關。從一、二產業之間的關系來看,作為工業生產的原材料供給方的農業發展水平直接決定了工業的發展基礎和前進方向,反之,工業的發展進程又決定了農業的發展速度的整體水平。回顧歷史,目前理論界有一種看法是:建國以來,基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長遠目標,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始終支撐第二產業工業的發展,而工業對于農業的反哺作用很小,在某些作法上甚至成為了抑制農業發展的阻力。實際上,農業與工業是一條流水線上的不同環節,哪一環出現梗阻都會影響到整條流水線的運轉。所以,一個國家各個產業之間是一不是二的關系。另外,從建國至今,工人的生活水平整體上沒有與農民有太大的差距,兩者基本上平行發展,把城鎮中少數富有人群擴大代表了城鎮戶口中的全體,進而得出城鄉二元結構的結論,有失客觀和全面。所以,究其實質,“三農”問題凸顯的還是民生問題。

2、“三農”問題作為民生問題,探究其實質上是一個政治問題

應當說,民生問題首先表現為社會問題、經濟問題。現在老百姓關注四大問題:教育、醫療、住房、就業。這四個問題基本都是社會層面、經濟層面的問題。但是我認為這些問題的解決,在中國目前的體制政策環境下,首先是一個政治層面的問題。如果不從政治層面思考和解決問題,這些社會問題、經濟問題是解決不好或者解決不了的。為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二方面的理由:第一,這些看起來屬于經濟、社會層面的民生問題,它后面直接關聯的是與政府的公共服務有關。民生問題解決得好與不好,都與政府在一定時期的公共服務提供能力有關,也與政府自身的行為有關。一個政府行為規范,公共服務意識、公共服務提供能力強,圍繞民生問題反映的社會問題也許并不突出。因為政府的行為和能力容易受到民眾的認可。反之,則可能是另一種狀況,所以,我們說民生問題不僅僅是個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它也是一個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和行為問題,這實際就上升到了政治層面。第二,表現為經濟、社會層面的民生問題,也與一定時期社會的公平、正義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一個社會公平正義度比較高,即使這個社會的經濟能力有限,社會利益分配得比較合理,那可能老百姓的怨聲還不至于很高;如果說這個社會不能體現公平、正義,社會利益分配又明顯不公,即使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了,民眾的呼聲仍然會很高,甚至成為社會凸顯的焦點。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過去34年的改革開放,廣大民眾確實從改革中獲得了實惠,但為什么到今天,民生問題如此凸顯,并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基于以上二個理由,我認為民生問題歸根結底是一個政治問題。

3、用老子思想對民生問題進行解讀有助于開拓我們的思維

篇2

第一部分:現狀特點

珠江鎮五里村是一個當代農村的典型。在五里村調查三天,我們從五里村的發展現狀看到了我國當代農村發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我認為,當代農村的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生產結構有所調整。幾十年來,農村的生產結構發生過多次變化。目前,以經濟作物為主的農業生產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我們調查采訪的農戶中,大部分農民種植蔬菜等糧食的目的是自己食用,且規模不大。而像柿子、玉米等非主食類作物的比例較多。另外,棗子等干果的種植也有一定的發展。

二、生產方式發生不同程度變革。目前農村的生產種植方式有了不同程度的變革。這種變革的程度主要有生產的規模決定。既有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大棚種植,也有規模不等的私人種植。我們采訪的農戶由于種植規模有限,所以沒有過多地使用現代化耕作設備;但是我們了解到,在大型的農場中,大型機械的運用還是非常廣泛的。

三、農民素質普遍提高,農村基礎教育顯著發展。農民是農業生產的直接參與者,他們的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

五里村的馬飛是一位有名的棗子大王。他培育的超級大棗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這一切都是憑借對科學知識的鉆研精神,加上踏實的作風。他們都是當代先進農民的代表,他們是我國農業向科技化、專業化發展的干將。而普通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則是我國農民整體素質提高的表現。在短短三天中,我們接觸到許多當地農民。他們和我們交談時,對一些現狀的分析都比較客觀和透徹,闡述了他們對于我國基層農村政策的看法和意見。他們的觀點充實了我們的調查報告。

農村基礎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有了顯著的發展。我們實踐基地所在的行知小學就是當地的著名的農民子弟小學,招收附近六個村子的農民孩子。學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所設備先進、師資力量優良的學校。許多農民孩子不但圓了讀書夢,還享受到了和城市孩子一樣的待遇和教育資源。

四、農民經濟收入增加及收入結構的變革。目前農村農業人員的收入已不僅局限于農業生產。許多農民選擇外出打工等方式來增加收入。同時,由于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深入,更多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市,為城市的建設出力。這樣,豐富了農民的收入結構,農民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同時,農村勞動力也加快了城市的建設。以農戶李伯伯家為例,他的兒女均在縣城打工,他自己在農閑時也偶爾外出做活。這樣,他們的收入就大大增加,并且,他們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城市,也大大開拓了他們的視野。

農民收入結構的變革也使他們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我們采訪的若干農戶中,電話、電視的擁有率高達九成;有四成的農戶家中有摩托車、拖拉機等交通工具;電扇、洗衣機等電器已比較普及,我們還能看到農民從腰間取下手機發短信。這一切,電子商務資料庫‘“說明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和改善。

五、先進的大型種植基地逐步興起。在五里村,我們參觀了浦禾園果樹基地和藝蓮苑水生花卉基地。這兩個基地都是國家級的重點基地,許多先進的品種、技術在這里進行試驗,然后推廣到普通農業生產中。先進種植基地的發展帶動了周邊相關農業的發展,同時形成連鎖反應,提供了旅游、教育等一系列資源,無形中又增加了農村其他產業的產值。這也是我國農業向專業化、大型化發展的表現。

第二部分:存在的問題

農村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多個方面。由于調查程度有限,僅從幾個方面舉例說明。

一、農民權益保障問題。保障農民權益是三農問題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的問題。然而事實上,侵犯農民權益的事件太多。僅在五里村,農民普遍反映他們的權益受損。當地工廠建設宿舍,征用農民土地,補償十分不合理,甚至使一些農民覺得生活無依靠。而工廠在申報征用時,竟稱農民的良田為荒地!這一現象引起當地許多農民的不滿。而對于這種現狀,農民大多抱悲觀絕望態度,沒有想到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這也無形中助長了此類現象的發生。

農民采取忍氣吞聲的態度是有深刻的社會原因的。一定數量存在的行政問題為農民威權設置了障礙。這是短期無法解決的。正如一位農民說的,中央、盛市的政策是好的,但在村、縣落實時,有時發生了差錯。所以,農村問題更多的是基層工作的開展和改進,這也正是三農問題的難點和重點。中國的農村人口太多,范圍太廣,僅五里村就發生這些問題,放眼全國,農民維權工作任重而道遠!

二、農村城市化問題。隨著農村的發展,農民對于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勢必使農村逐步過渡到城市。目前看來,這種過程似乎還不是很明顯,但在農村中已可以看到許多城市化的現象。僅從環境角度看,農村中也有了高聳的煙囪。雖然現在環境問題還不明顯,沒有影響到農村的發展,但是從長遠角度,農村環境的保護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如何從開始做起,發展農村環保經濟,避免重走城市污染的老路子,是不久將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三、農村醫療、保險問題。經過近年來的努力,許多地方已開展農村醫療保險。五里村的農民一年只需交納24元,在鄉村醫院看病便可以報銷10%的費用。這無疑是一個好政策。但是農民反映藥價太高,許多農民生病基本上是用土辦法湊合或硬熬。藥價高是普遍現象,但是能否正對農民實際,采取不同的措施,讓農民的基本醫療得到進一步的保障,是我們還需努力改進的。

篇3

關鍵詞:中國新農村建設;內涵;發展方向

之所以如此重視新農村的建設,原因在于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措施。對于縮小城鄉差距相當有利,并且能促進現代農業及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根據大會的精神,新農村的建設離不開城市的大力支持,同樣地,工業化的建設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新農村建設的內涵和發展方向與城鎮化和工業化之間能否等同起來一直困擾著人們,在這里通過討論為大家揭曉答案。

一、有關新農村建設的言論及實施方案

不管是上層官員還是基層干部,亦或是業內學者都對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內涵和發展方向發表自己的看法。那么多言論實際上大致意思都差不多。概括起來就是工業化與城鎮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核心。

部分專家和學者也提出了有建設性的方案。農村城鎮化就是使農村逐步向城鎮轉型,農民數量減少,在生存方式上不再僅僅依靠農業。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深入及全面化,工業的理念不再是城市的專利,在農村也應該得到大力推進。現在這些方案不僅僅只是形式上的,在許多地區都已經開始了實踐。像山東省認為工業化就是現代化的標志,在農村積極推進工業化。一些不夠發達的地方更是在新農村建設中將城鎮化和工業化擺在首位。

二、正確理解新農村建設

農村的城鎮化并不是說在形式上把農村變成城鎮,盡量使農村人口變成城市人口,而是在物質和精神生活上有實質性的提高,使其發展與城市相協調。雖然新農村建設的內涵不等同于城鎮化和工業化,但是兩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城鎮化和工業化作為外部推動力促進農業發展,反過來,建設好了新農村,又為城鎮化和工業化創造了條件。兩者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都將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總書記代表中央精神也加新農村建設列入發展戰略,指出三農問題在實現全面的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性。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建設新農村的艱巨性,并做好長期奮斗的思想準備。部分地方領導也積極響應中央號召,抓緊推進新農村的建設。在城鎮化和工業化的同時,要保留地方文化和特色,避免顧此失彼。

三、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

鑒于中國現在的經濟情況,對新農村的建設可以說是大勢所趨。我國的城鄉差距日益增大,加上綜合國力的增強,要實現全國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強新農村建設勢在必行。我國如今的情勢堪比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韓國,我們可以借鑒其新村運動的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韓國新村運動的目的、口號都具有正面能量,并且配以靈活的運動方式,在物質建設的同時不忘精神層面,以自愿為前提自上而下全民行動。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其建設新農村卻丟了新農村的后果,大規模的農村人員流失令建設空置,失去了建設的意義。鑒于這樣的教訓,我國的新農村建設應該正確理解其內涵,找準發展方向,切不可簡單照搬國外的形式,西方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工業化老路實在不應該效仿。在學習韓國成功經驗的同時,將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工業化兩手抓,齊頭并進。可以說實現農村城鎮化和工業化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基礎,是最終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中國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自己的創新理念。

四、對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工業化的關系理解得意義

正確理解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工業化的關系,絕不能相互替代。認清兩者之間的關系,無論是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都具有戰略意義。由于我國地域寬廣,各地的發展水平顯然不在一個層次上。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工業化的地位很有必要。對一些城鎮化和工業化程度非常低的市縣和鄉鎮,突出新農村建設的地位才行。從長遠角度考慮,正確的理解對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發展相當有利。之所有具有獨創性,與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物質基礎不無關系。

農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區別甚至可以當作區分不同國籍的標準。因為我國的城市文明和城市工業文明幾乎是跟其他國家一樣的。中國要想真正發展起來,生搬硬套別人的模式是不太現實的,必須得有自己的特色。我們就得在農業文明上下足功夫,積極推動新農村建設。

五、總結

中國新農村的建設不僅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具有推動力,并且對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意義深遠。我們必須從各種言論中自省,吸取經驗教訓,全面理解中國新農村建設的內涵、正確把握發展方向,爭取早日實現新農村的建設任務。

參考文獻:

[1]劉德喜.論中國新農村建設的內涵和發展方向[J].中州學刊,2006,11,10(6):21-25.

[2]任志濤,姚國強.中國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必要性分析[J].建筑經濟,2007,7,30(S1):27-29.

[3]任軍利,朱曉鋒.我國新農村建設與韓國新村運動的比較[J].求實,2008,7,10(7):93-95.

篇4

>> 農用地確權與流轉創新研究 農用地流轉探究 我國農用地流轉問題與對策研究 基于GIS的農用地流轉價格評估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農用地流轉綜合價值評估方法探討 推進農用地流轉的三條對策 密云縣農用地分等成果的分析、應用與研究 農戶農用地流轉意愿及流轉數量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基于農用地分等成果的產能核算研究 農用地分等定級成果的應用研究 宜川縣農用地整治潛力研究 集體農用地征收價格評估方法研究 巴林左旗農用地定級成果研究 基于土地規模經營的農用地流轉探討 集體非農用地流轉受困現行法律 陜西關中地區農用地流轉對糧食產量的影響 對于我國農用地內部流轉的看法和分析 淺析如何促進農用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中部地區的農用地流轉問題及對策探析 中國城市建設用地及農用地發展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8]華彥玲,施國慶,劉愛文.發達國家土地流轉概況[J].新農村,2007,(02):11.

[9]李曉丹.國外農用土地流轉法律制度的演變[J].世界農業,2014,(05):6872.

[10]郭海霞,任大鵬.我國農地經營細碎化問題研究[J].求實,2008,(3):8688.

[11]楊瀾,付少平,蔣周文.法國小農經濟改造對中國的啟示[J].世界農業,2008,(10):4951.

[12]馬艷.我國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理論探討[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6,(05):5663.

[13]李劉艷.發達國家農地流轉市場建設成效及借鑒[J].江蘇農業科學,2012,(02):343344.

[14]范懷超.國外土地流轉趨勢及對我國的啟示[J].經濟地理,2010,(03):484488.

[15]聶用芬.芒市中山鄉土地流轉情況調查報告[J].學術理論,2014,(33):169170.

[16]朱志芳.對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的分析與探索―以永州市藍山縣為例[J].東方企業文化,2014,(20):196.

篇5

“土地應該由市場定價。”

“農民自己有土地,讓他們直接參與開發,一年可以多拿幾個億。”

4月1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經濟調查總隊《2005年農村經濟綠皮書》(以下簡稱《綠皮書》),并舉辦了一場農村經濟發展論壇,邀請李炳坤、林毅夫、韓俊、馬曉河、蘇明、陸學世等經濟學家、三農問題專家,就三農熱點問題和當前農村政策進行集中討論。

低價征用農民土地,致使失地農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已成為當前“三農”問題一個敏感的焦點。下一步的“三農”政策調整是否將以變革土地制度為核心,就此,本報記者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韓俊求證,他給出了比較明確的答復:“我們正在制定相關的政策文件,具體內容目前還不便透露。”

就在4月17日,國務院授權新華社《關于2005年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了要完善農村土地制度。

土地成為頭號問題

“繼續探索農戶間轉包、轉讓、互換等土地流轉方式;加強對承包土地流轉的監督管理,加大對強迫流轉案件的督查力度;進一步研究探索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進入市場。”《意見》廖廖數語,劃出了今年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輪廓。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農村土地制度會有較大幅度的調整動作。韓俊表示,農民稅負問題解決以后,接下來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就是土地問題;其次是教育;第三是衛生即農民就醫問題。

在農用地征用方面,《綠皮書》給出了幾組很耐人尋味的統計數字:

2004年末全國耕地為1.23億公頃,比上年凈減少80萬公頃,其中建設占地14.5萬公頃;

被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格局是:地方政府占20%~30%,企業占40%~50%,村級組織占25%~30%,農民占5%~10%;

失地農民中,生活水平較征地前提高的不到10%,而失去收入來源,生活水平降低的失地農民占到60%。

實行征地制度改革,保護失地農民的利益,是去年農村政策的一項主要內容。雖然2004年農村土地政策的基本框架沒有大的變化,但局部調整的動作很大。10月21日,國務院頒發第28號文件《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強調農地流轉過程中,必須把農民利益放在重要地位。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并申明“當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達到法定上限,尚不足以使被征地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當地政府可以用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予以補貼”。

然而,在利益面前,不管是國家法律還是政府的法規,執行起來都有難度。

接受本報獨家采訪時,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曉山說起他去年在某地調研的見聞。當地公開用土地招商,市長對外商大包大攬地說:“只要你來,我就可以給你300畝地。”

張表示,“土地問題非常復雜,不僅僅是既得利益的分配問題,還涉及到整個體制。”

《綠皮書》呼吁“目前的農村土地制度必須改革”。

“以農村土地換取城市生活保障”

土地制度之變,已經迫在眉睫,但是怎樣變?往哪個方向變?現在還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綠皮書》給出的建議是:在農村實施積極的城市化政策,通過土地制度改革,實行土地交易(包括國家征用)的市場化,提高農民的失地補償,實現“以農村土地換取城市生活保障”,使相當一部分失地農民買得起較低標準的城市住房。

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在談及今年的農村政策時,提到要“穩定、完善農村的土地制度”。他說,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政策主要有兩項內容:一是穩定家庭承包制度,這里面有一條是明確的,農民出去打工,不能隨意收回土地承包制度,沒有人種地了,可以進行轉讓;二是提高土地征用的標準,做好安置工作,解決失地農民的長遠生計問題。

韓俊所在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正與世界銀行合作進行“中國土地政策改革研究”項目,目前已完成了8個地方的考察。“從我們調查的8個省看,房地產用地、商業用地,生地造為熟地,出讓土地只占到20%~30%,大部分土地不以市場定價,政府把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捆得太緊,對農民的收入補償很難。”

“土地應該由市場定價。否則,改革就跟農民沒有多大關系。”這是韓在考察后得出的結論。

張曉山提出的主張是,“要向農民征用土地,一要保障農民的生存權,其次要保障農民的發展權。如果征地,農民除了補償外,還要得到其他相應的保障,如養老、失業等。”

據有關方面統計,現在產業工人里面,農民工占的比重相當大,他們的家屬和孩子加起來,數量估計在1.6億以上。面對這么大的一個流動性群體,有關方面已經意識到,農民工總是流動也不合適,起碼流動的規模要逐步縮小,使農民工能夠穩定下來。

李炳坤透露,現在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如何進一步完善農民工的政策,使農民工能夠在所在的地方安家落戶。

鄉村治理結構醞釀新變局

農村實行土地集體所有制,農民并不是一個完整的財產主體,致使土地本身及其增值收益成為一種界限模糊、可以共享而分配方式又不確定的“公共利益區間”,并誘使各行為主體特別是地方政府介入對土地的控制和利益的分配。而這,也是《綠皮書》提出“必須改革農村土地制度”的主要原因。

張曉山是中國專門研究鄉村治理結構問題的為數不多的專家之一。他主張在農村發育跨社區的、非政府的多元化組織結構,而基層政府的職能則向提供公共產品和社會服務方面轉變,最后形成這樣一種治理格局:自治程度較高的基層政府、村民自治的村社組織和其它多元化組織并存,相互制衡,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

篇6

關鍵詞:新農村;殯葬改革;人本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2-0050-02

隨著國家民政改革的不斷推進,全國人口的不斷增長,殯葬業作為國家控制土地使用、服務百姓,改善民生的重要服務行業之一,發展迅速。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及民政部門服務社會的重要工具,殯葬業受政府管制同時又面向社會,殯葬政策的發展和改革不僅體現政府職能部門的服務能力,而且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千年的葬禮文化,甚至關系到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城市規劃、民生問題等當前一系列重大問題,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國內對殯葬問題的研究主要:一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例如是否存在壟斷現象;二是殯葬作為一種壟斷的經濟現象其根源分析;三是從殯葬文化的角度分析殯葬習俗中的文化和人文情懷;四是對于殯葬改革中的對策和建議的分析等。本文就殯葬改革過程的現象做出哲學的終極反思,認為改革的方式有很多種,在充分認識到參與改革的主體尤其是農民和政策的監督者的限制性阻礙因素的前提下,做出合情合理的行動以使改革實現多贏的局面,既服務于農民又貢獻于社會,還對民政人員自身有績可查。同時在分析改革的必要性和其中的阻礙因素后得出結論:人并不是經濟學上完全理性的人,而是正如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所言的還有感性和德性的一面。

一、殯葬改革的問題和改革的必要性

(一)殯葬改革中的問題

農村殯葬改革的提出不是個別地區的特殊行為,而是在中央政策的指導和建議下,各個地區根據本區的情況而實施的具體行為。其中的問題,首先,不乏農民對于傳統的土埋下葬的認同,對于新的殯葬新模式理解不是很到位,和其本身的知識文化水平并非很高的緣故;其次,農民受傳統文化和習俗影響較深,對于新的對待逝者的做法接受起來不容易;再次,有關執行部門的做法和推行方式欠感性的人文思考;第四,相關部門本身的動機有問題,對殯葬改革的認識上有些形式上的、偏離主題的做法;第五,殯葬行業作為服務業,從事殯葬行業的工作人員素質、認識及其服務質量都有提高的空間,把殯葬行業作為一種壟斷的行業是很多地方的想法和做法,并自居“在這里自己就是老大”。

(二)改革的必要性

1.從農村人口學的角度分析,人口結構的變化和流動

對于目前農村人口的基數很大和土地的有限性,以及人口結構的變化不僅自成體系生生不息,而且在與環境和資源的適應性過程中自動的調整并趨向于平衡。而土地在日益惡劣的環境和不合理的開采,工業用地、污染用地等造成可利用的土地面積越來越少。而傳統的殯葬儀式不僅占用更多的土地,還會造成農作物的被破壞。據統計農村有些儀式中很多人到了地里送逝者最后一程造成掩埋所在地的很多農作物被破壞,不能正常的生長。

2.農村的土地與殯葬中的用地分析

土地作為不可再生的資源,其有限性是顯而易見的。但就是這么僅有的土地,還沒有被有效地利用,最大化地發揮其價值,每年造成的土地流失也不容小覷。更何況農村城市化后,土地更是寸土寸金。另外,現在的農村耕地的非規范性也是農村耕地的有效面積并不是最佳的。每家農地處于不同的分散狀態,不利于綜合的管理和整體的作業。甚至會因為一些非良田的土地浪費和淪為草地,甚至是流失等現象。這樣更是會造成能耕地的利用率下降。因此,的提出是必然,殯葬改革也是中的一個部分,當需放上日程。殯葬的傳統做法,其用地是主要的土地占用現象之一,因此改革勢在必行。

3.時代要求與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使然

農村問題的解決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三化協調下的制度改革和體制創新是新型農村農民農業的必經之路,所以為了加快城鄉一體化的進程,在服務業尤其是殯葬業也要在體制和質量上趕超。

二、對殯葬改革的哲學反思

認識到殯葬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和改革的必要性以后,殯葬作為相關部門的一項管理工作,不僅是對當地全體村民的管理,也是對更好地提前實現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縮小城鄉二元結構的差距,使農村城鎮化目標早日完成,更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貫徹和執行。管理的低效率情況隨處可見,管理者自身的水平和素質及其決策和執行力在新農村的建設中起到至關重要的地位,而且還要良好的和村民進行協調組織和控制,甚至在條件成熟后根據當地的區域特色和地域特點做出恰當的創新和改革。

(一)政策本身的完全理性化與人文習俗的感性之間的矛盾

理性的政策制定嚴重違反了管理理論中的人本管理和人本理念,甚至各種殯葬改革措施中都忽略了人文因素的作用,才導致各個地區尤其是偏遠農村地區,對那些“偷埋”后的喪戶做出“掘墳挖墓”“起尸火化”,甚至到死者家中強制性巨額罰款和搬運農民自家值錢的物件等不合人性的行為。這二者之間的矛盾一方面是政策的硬性和實施的靈活性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執行者的目的與人民大眾的想法之間的矛盾。政府作為管理者,其強制性的執行行為,既是像計劃經濟時期對上級政策策略的嚴格執行,這種嚴格說明其對上級指示的敬畏和貫徹執行的力度表現得非常到位和徹底。但是對于強制執行這種政策本身來說,先不說中國傳統中對殯葬的重視,就這種完全和百姓對著干的政府,似乎完全有違政府的一貫宗旨: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同時其本身的政治目的也使服務性的行業核心發生了質的變化。不僅表現在對相關的管理理論的宗旨的違背,還利用批判的角度來分析說明理論在實踐中的弊端,這樣就使政府管理工作出現和人民意志相背離的現象。如:出現亂收費,沒有固定的收費標準;以罰代葬的現象嚴重;服務完全不以服務對象的意志為中心,反而成了濫用權力和強制措施的“代言人”,對于相關的需要結合政策的實施的措施置之不理,主要表現在需要建立的農村公墓或者骨灰堂沒有真正的實行和建立,甚至在建中還出現資金缺失而擱置的現象。同時,對于本地區文化的忽視,以及農民的信仰不聞不顧,執行者只一味的追求高火化率,但“二次棺埋”的現象屢禁不止。由此,首先,應該樹立一個客觀的態度,就是所有變革就像分娩一樣痛苦,都會存在各種的問題和矛盾。其次,社會主義社會是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主要前提的,因此以人為本必須從對待人們的方法和態度,以及充分認識到這個群體進行溝通。這就關系到不僅是對相關文件和思想,進行耐心的講解和啟發使農民自己認識到問題和相關政策的合理性和真正惠民之處。而不是低溝通率,如:一些文件只是打印好貼在農家的院外墻上;即使在開村民大會的時候還總是一味地念文件,枯燥而讓人生厭,有些地方百姓甚至不能明確地理解和領悟。第三,行政人員自身也要時刻進行反思和反饋。

(二)人的虛偽排場與實事求是之間的矛盾。

中華傳統的孝和“入土為安”的傳統思想的關系存在嚴重的知行不一。從古至今,人總是虛偽的在意周圍人的眼光和看法甚至一輩子都在滿足別人而讓自己虛偽的活著。古代傳統思想對于孝的解釋,總是覺得葬禮辦的排場很大,墳墓修的很輝煌,就是對逝者的重視和孝。其實古代很多帝王更是畏死而修建更加宏大的建筑群,墓地或者祠堂越是修建的好就是對先人的尊重,對逝者的緬懷。現代人對于孝的做法,大多也是受制于傳統的做法,即使意識到殯葬改革的必要性,可還是顧慮到鄰里鄉親的看法和輿論而不愿意首先實行改革的政策,也害怕留下不孝的印象。其實作為一種現實的人存在,人們在辯證唯物的認識社會傳統習俗的同時,還是從實際出發,結合著人類文明發展的腳步,在政策的人性化和靈活性的基礎上,逐漸實現殯葬事業的改革。但是人們是生活在21世紀的,是要辯證唯物的客觀認識問題,并實事求是的解決問題。因此,只有通過人們自己,從心理上真正意識到并在現實實踐中靈活的變通,才能實現理性與感性的有效結合并合理的解決問題。

三、結論和建議

篇7

素質教育就是要促進人的智力和體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動的發展,就是要促進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興趣、特長的和諧統一的發展,同時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審美情操的發展,因此素質教育應該是全面的教育。

一、 農村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較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是更科學的合理的先進的教育。但是農村中小學在實施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時卻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和阻力。

(一)教育理念匱乏、落后

沿襲傳統教學,教師處于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學生無條件地接受教師的一切灌輸,教學中注重死知識的傳授,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學生圍繞教師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不平等的地位。教師片面地認為素質教育就是減負,減少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內容。在素質教育實踐過程中,部分中小學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教師像卸了包袱一樣,不再像以前那樣認真鉆研教材,研究教法;學生像泄了氣一樣,學習放松了。其次把發展學生的特長理解為素質教育的全部,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演化成了形式主義,放手發展學生但卻不給予指導和培養,課外活動和興趣小組成了學生擺脫枯燥無味的課堂學習的“自由玩耍”的天地。另外掛著素質教育的旗幟來搞應試教育,仍然把升學率當成評估質量的硬指標,節假日補課有增無減,把班級分為快慢班,實驗班,這對學生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這些問題都是對素質教育的不理解,吃不透精神而引起的弊病。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以達到可持續發展要求的教育。在農村中小學中很多教師不愿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素質教育中去,原因是要應付每學期的競賽考試,升學率。這與個人榮譽,職稱的評定有直接的關系。這不僅僅是教師們的過錯,也是教育體制不夠完善所造成的素質教育下的日趨強化的應試教育的局面。

(二)教育資源配置失衡

經濟發展水平是實現教育供給的決定性因素。城鄉收入差距擴大是我國城鄉之間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導致了農村教育的資金投入不足。而且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發展為基點,教育投資向城市一邊倒。而廣大的農村遭到有意或無意的忽視,這樣使本來有限的教學資源分配得不合理,導致教學資源配置嚴重失衡。

1.教育經費及教學設施

農村中小學教育經費短缺。稅費改革前,農村教育費附加和各種教育集資幾乎能占到整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45﹪①。但改革后逐步取消了這兩項資金,這使本來就不寬裕的農村中小學面臨很大的經費困難。為此,2005年12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通知》,以保障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但由于我國農村義務教育長期積弱積貧,有限的經費不能立竽見影。在資金分配上,縣財政是以中心校為單位進行支出預算。下發后歸中心校管理。歷史遺留債務,危房的改造等使有限的資金能用于隸屬學校的也已不多。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獲得的教育經費能投入到學校設施和教學設備上的也不多。大多用于日常教學工作中去。絕大部分中小學校沒有圖書室,閱覽室,活動室,實驗室等。甚至有些學校連個像樣的操場都沒有,體育課形同虛設。農村中小學校設有微機室電教室的也是鳳毛麟角。

2.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整體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從教師來源來看,有的是民辦教師轉正的,有的是“學歷合同”轉正的,有的是向社會招收的;從學歷層次來看,第一學歷合格率低;從年齡結構上看,老教師和年輕教師居多;從職稱結構看,高中級職稱的少,絕大部分是初級的;從學科結構上看,音體美和農技教師奇缺。(2)教學科研水平偏低。對新課改感到“水土不服”。加之受農村文化的內在影響,經驗主義文化模式占主導地位,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對新課程改革中出現的文化沖突普遍感到不適應。(3)農村教師隊伍不穩定。由于城鄉學校差距懸殊,農村教師受利益驅動,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計想調入城鎮學校。城鎮教育又發展迅速,亟需調配師資,于是通過招考等方式從農村學校挖走了大批優秀的教師。農村教師隊伍呈現出不穩定的態勢。

3.課程資源單一

目前農村與城市一樣執行國家統一的課程方案,使用單一的課程標準,出現“校校同課程,生生同課本”的局面。農村學校教學內容單一化,其實施的目標也是唯一的,即參加中考或高考,僅僅追求升入高一級的學校。加之農村受條件的限制,很少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開發校本課程,很少使用鄉土教材,致使農村課程設置單一,嚴重脫離農村生產生活的實際。課程與教學跟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存在著嚴重的不適應。

(三)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不高,教學效果不明顯

一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為了顯示政績,搞形象工程,過分重視“示范性學校”,“重點學校”的建設和管理,而把農村學校當成“棄兒”,疏于管理。加之一些學校領導教學觀念陳舊,教學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相當部分校長和教導主任就如何進行教學管理心中無底,無章可循。有些學校或沿襲已制訂的制度,學校教學工作缺乏激勵機制,目標管理不明確,跟現代教學管理理念很不適應。有些學校領導不思進取,學校干脆不設什么管理制度,農村學校教學管理非常松散。學校沒有引進競爭機制,工作既無動力又無壓力,教師工作積極性普遍不高,對自己的職業產生倦怠情緒。平時教學只重數量而不重質量,作業批改的越多,越能得高分。教案寫的越詳越能證明工作積極性高,檢查者卻不看看教師的教案是怎么寫成的。多年來寫一次教案卻能從容應付許多年,今年抄去年的,明年抄今年的。現在網上教案多如牛毛,教師為了“鉆研教材”也都在網上“認真備課”了。

(四)課程改革流于形式

學習應該使學生發展能力,善于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通過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學習,旨在使學生形成對生活的適應力,培養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②目前我國農村教育沿襲傳統教學,課程改革只是口頭上的旗號,依然是重視應試,忽視學生的能力發展;重一刀切,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學。好學生是學出來的而不是教出來的。通過給學生搭建平臺,創設情境,使學生主動地學習。而在我國農村中小學教學中教師卻不是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讓學生學習的。依舊把講授作為重點和中心。一個班級有四五十個孩子,教師講授使一部分學生能夠聽懂,或者沒有問題方認為這一節課是授課成功了。熟不知還有一部分學生根本不知道教師講的是什么,或者有問題,或者有其它的想法思考等都被教師扼殺在搖籃中了。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發展,學生不善于解決問題,創新能力更別提能夠得到培養。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是決不會放心這樣做的。會認為學生把課堂搞亂,教學任務完不成。教師引導學生也只是很短暫的一個環節,學生智慧的火花不可能在與教師的交流目光中一瞬間爆發。教師認為如果不給學生設計好一堂課的“框架”,讓學生在里面去“填實”,那么這節課就是失敗的。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教師講到哪里學生要跟到哪里,這樣才行,方可說學生們很聽話,很配合教師。聽課的也會評上個“好”字,一堂課下來,教學目標完成的好,學生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這些實際上都是做出來讓別人看的。實質是把學生當木偶來演戲。新課程也可以為學生們做個“框架”,但這個框架可不是像電影的劇本一樣,它不是個死的而是個活的。也可以讓學生們去“填”,但這個填法卻完全不同,學生們填,主動權就交給了學生,教師是在一邊做欣賞者和點評者的。把舞臺還給他們,不用你教,他們會跳更好看的舞蹈。只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實現,新課程改革才能在農村基礎教育中生根發芽。轉貼于 (五)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嚴重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廣大的農村家庭“留守學生”問題已成為當前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一個獨特而重要問題。由于“留守”在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愛,在對他們的管教上就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隔代監護容易產生溺愛、寄養監護會出現偏愛、無人監護就會失愛,而這些孩子又缺少自律意識,部分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較差,人格形成出現了缺餡,心理問題復雜。“留守學生”在心理上的問題比較明顯。更多的“留守學生”暴露出性格上的缺陷:如自制力差、自我中心、金錢主義、自私、自卑、孤僻、任性、暴躁、逆反等。有心理問題的“留守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就會表現出以下一些癥狀:更容易違紀,成為教育的難管對象,更為嚴重者還會走向犯罪道路。普遍有厭學傾向,學習成績差。缺乏溝通,人際關系和青春期問題突現。

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成員之間親情的缺乏,導致孩子產生心理問題。二是學校教師的急功近利、重視知識傳授,放松學生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認識誤區,以及對“留守學生”教育問題的忽視。三是社會教育的監管力度不夠,社會環境中不良風氣對于“留守學生”的影響,也會導致他們產生心理問題。

二、解決農村素質教育改革的建議

(一)轉變觀念

《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黨和政府的重要職責,各級領導班子干部要轉變教育觀念。充分認識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轉變哪些觀念呢?就是做好三個轉軌: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由只重智育向“五育”并重全面發展轉軌,由單一的升學型辦學向綜合型辦學轉軌。③作為教育工作者我認為應該在以下幾方面來轉變觀念:1.更新學生觀: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了解和研究學生。確立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性地位,理解信任尊重愛護學生。認識到學生的獨創性,鼓勵學生發揮特長,發展個性。2.更新教師觀: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是學生的診斷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是學生生活與心理的輔導者,是評價者和激勵者,是學生的管理者,是教育共同體的協調員,同時教師又是一個研究者,是一個不斷進取的人。3.更新教學觀:教學方式由以講為主轉向合作探究為主.,教學內容由封閉轉向開放,教學組織形式由單一時空轉向靈活時空,教學手段由黑板粉筆轉向多樣化綜合,教學評價由重結果評價轉向多元評價。

(二)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要積極地為農村教師創造條件,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鼓勵農村教師參加在職或脫產進修,提高學歷層次,提升教學水平。精心組織農村教師進行全面的新課程理論培訓,使他們能夠認真理解,理會和把握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教育觀念,改革目標以及相關的政策措施和各學科課程標準的解讀。精心組織農村教師參加信息技術培訓,提高信息技術素養。讓農村教師定期分批到城鎮學校“拜師學藝”,由專家引領,促進專業成長。

(三)加強農村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書育人水平

農村教師在師德方面要不斷的學習和總結,不斷的約束自我,提升自我。教育主管部門可將師德建設作為學校辦學質量和水平評估的重要指標,加強對教師師德的考評,堅持師德考核與業務考核并重,建立教師自評,教師互評,家長評教師,學生評教師相結合的考評機制。重點考核教師教書育人的實績和職業道德狀況,教學態度和育人效果等。把師德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職務聘任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四)創設民主和諧的教育環境

民主和諧的環境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托拉斯認為,創造教學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創造一種“易起反應”的環境,而這樣的環境應是民主和諧的,激勵創新的環境:“每一個學校都要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創新思維,探索精神,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④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非常重視“神圣的好奇心”和“內在的自由”。所謂“內在的自由”就是“不受權力和社會偏見的限制,也不受未經審查的常規和習慣的羈絆,能進行獨立思考。”⑤民主和諧的環境是為學生提供這樣自由的空間。這樣的環境不僅要靠教師在教學中創設,也需要變革教育體制與管理。倡導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健康個性的有一定選擇余地的教育模式。倡導人本主義,解放學生的創造力。傳統的教育缺少的就是這樣的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讓學生找不到自由的空間。而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改革就是這樣的一種模式。正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

(五)大力推進課程改革,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著想

課程改革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關鍵。

新課程走向“民主”,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專家走向教師,課程不只是官方文本,教學不再只是忠實地實施課程計劃的過程,而成為課程知識的建構與開發的過程。這樣,課程與教學相互轉化、相互促進、彼此有機地融為一體,教學真正成為師生追求主體性、獲得解放與自由的過程。推進素質教育改革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 注重科學探究的教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試行)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應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以改變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教材、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與表達,愛護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大力開展探究性教學。2.提倡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互動,就不存在或發生教學。因此通過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倡導合作學習,并因此建立起新的“學習共同體”。把教學定位為交往,強調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教學關系,不僅在理論上超越了歷史上的“教師中心論”和“學生中心論”以及“特殊認識論”,而且在實踐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3.提倡體驗性教學。新的基礎教育課程強調教學要從學生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密切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地觀察和體驗真實的社會生活,積極主動參與學校和社會的各種活動。在實際活動中體驗、發現并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參與社會的實踐能力。4.增強師生之間多維互動。互動可能縮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個人與全體學生的互動,教師個人與學生個人的互動,教師個人與小組學生的互動等。不同類型的互動也是不同文化在不同水平上的交往,促成的是文化間的交融與整合。在這種文化交融與整合中,學生既有機會學習成人的價值和態度,為進入成人世界打下基礎,同是也使自已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5.注重學習方式的引導,讓學生學會學習。科學有效的學習方式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學生學會學習是學習連續性發展的重要支撐。新課程標準為適應終身學習時代的要求,積極致力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將“學習方法”提升到學習的上限概念——“學習方式”,這是理念上的進步與發展。學生只有學會學習,才能體驗到學習的過程,領會學習的真諦,才能促進智力潛能的發揮,促進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促進終身學習,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為學生的認識活動是學生獨立完成的。教法不能代替學法,今天所學的知識不一定就是未來所實用的。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才能終身受用。從某種角度講,“教學生會學”比“教學生學會”意義更為深遠。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優化學習方式,教學中要刻意引導學生發揮學習的主體性,讓他們明確學習目標,對學習內容進行自主選擇,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我強化,并對學習結果進行自我評價。教師要善于關注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善于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獲得知識和提高能力。課堂中,倡導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發表看法,培養質疑的習慣。組織學生進行必要的講座,留給學生自我思考、探究和自我開拓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和指導他們主動地、獨立地鉆研問題,并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講座及其他學習活動,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教師要有意識地實施教會學生會學為目的的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在活動中,學會閱讀、學會觀察與思考、學會發現與歸納,并能通過自已的力量解決問題,創新問題,提高獲取新知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過程充滿活力與靈氣。 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要采用多種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為已所用,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為他們提供廣闊的空間,讓他們自由地翱翔于天際,張開想像的翅膀去實踐、去體驗、去創新、去開拓。

(六)完善教育機制

1.加強教育督導評估制度建設:建立切實可行的評價制度,健全科教領導小組及工作會議制度,實行年報監測,進行行風評議,加強新聞監督,建立家長學校。建立督導評估報告,定期公告制度,及時公布督導結果,接受群眾監督,重視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對教育工作的監督。

2.積極穩妥地推進升學考試制度的改革,為實施素質教育排除阻礙。改革以分數多少作為升學依據的考試制度,形成符合素質教育理念的考試評價體系,從而真正把教育從分數中解放出來,實現學生、教師、學校的全面發展。

3.加強領導扎實工作,確保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1)務必做到責任落實,組織落實,資金落實。(2) 精心組織,嚴格管理,加強監督。(3) 大力宣傳,營造人了群眾廣泛參與和加強監督的良好社會氛圍。

4.加強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運用正確的政策導向,思想教育和物質激勵手段,打破平均主義,調動廣大教職工積極性,轉換學校內部運行機制,提高辦學水平和效益。

(七)加強社會關注、扶持力度

農村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有13億人口,8億在農村。在2億中小學生中有1.6億多學生生活在縣鎮和農村。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占到80﹪, 高中教育在校生占到64﹪,eq \o(\s\up 8(⑥ ),\s\do 3( ))⑥這就決定了基礎教育工作重點在農村。所以說整個社會都應關注農村的基礎教育。尤其是城市教育要支持農村教育,為農村教育提供教育資源上的幫助、做好送課下鄉的工作。教育政策應該傾向于農村教育,加大資金的扶持力度,用于農村教學硬件設施,提高辦學條件。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另外要大力呼吁社會各界人士為農村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為農村教育的快速發展,為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為使我國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整個社會都應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

(八)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

農村學校較城市學校而言,問題行為學生比較多,表現得也比較復雜。這使得農村學校在對待問題行為學生的時候會出現走極端的現象。一部分是留守學生,一部分是家庭畸形造成的。這些學生在學校表現都比較極端,擾亂課堂秩序,不聽從教師的管理。為此學校也煞費苦心,想盡各種辦法去對待問題行為學生。可收效卻不明顯。大多是采用強制措施,壓制這些學生的行為。教師大多采用體罰或變相體罰的辦法。在課堂上當眾侮辱問題行為學生,或在課下恩威并施。有些教師卻聽之任之,放任自流等。很多教師也采用說服教育的方式,但只是流于形式,不能夠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要他們怎么做,不該怎么做,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等。對問題行為學生來說這些說教是起不到根本的治療作用的。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好問題行為學生的身心問題就要注重以人為本的思想。首先是從人格上要尊重這些學生,在生活上去關心他們,在行為上去引導他們。其次是想他們之所想,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地解決他們的問題。這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一個教師,還要學會做一個好的父母,做一個忠實的朋友。以教師的人格去打動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他們。讓他們學會自我教育,只有從內心深處認識自我才能形成一種動力,才能努力學習,教師才能真正地放心,教育也才能走向良性循環。此外,建議農村中小學開設心理輔導課程,由專門的教師進行講授,做為一門學科納入農村中小學的課程。

(九)因地制宜,推進農村中小學基礎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農村教育資源具有相對優勢:農村的自然環境對啟迪學生智慧和心靈的特殊優勢,農村生活環境對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潛在優勢和農村學生有較多機會觀察和參與農業生產實踐的現實優勢。農村基礎教育質量的提升離不開對鄉村資源的發掘與使用。鄉村學生與城市孩子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和感受,而這些經歷和感受恰恰是他們接受新知的認識基礎和情感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鄉村教師要有與鄉村孩子適合的鄉村經驗,需要有與鄉村孩子親近的心智模式,還需要有與鄉村孩子圓融的鄉村情感。因此教師要因地制宜地處理好農村教育的課程資源,合理有效地利用他們。為課程改革和基礎教育的發展做出努力。

開發和建設一批具有鄉村特色的校本課程是激發鄉村孩子自主學習的關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農村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方式養成了農村孩子誠實善良、善于動手、吃苦耐勞、好奇心強等優良品質。鄉村學校可以通過藝術課﹑園藝課﹑養殖課﹑制作課和勞作課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鄉村日常生活世界的背后,蘊含著無限的生存智慧和人文情懷,也埋藏著許多技術神奇和科學奧秘,只有真正走進鄉村孩子的生活世界,才能切實地激發他們學習和發展的積極性,才能真正提升農村學校的教學水平。

三、結論

陶行知先生曾經指出:中國鄉村教育走錯了路:他教人離開鄉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飯不種稻,穿衣不種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羨慕奢華,看不起務農,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農夫的子弟變成書呆子。這說明我國農村教育缺少三農性。當前,三農問題成為我國突出的問題,黨和國家花很大的力氣去解決也成效不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農村教育沒有提供積極的智力支撐也是重要的原因。三農問題的解決首先必須要有解決的人才,而人才必須靠教育。教育內容是農村教育的根本,是改革和發展農村教育的關鍵。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要依靠農村教育培養。農村教育的內容要為三農服務,就必須改革過去農村教育內容中脫離農村實際,脫離農業需求,脫離農民需要的內容,使農村教育為農村的發展和振興做貢獻 。

另外農村教育的改革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和關鍵。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而新型農民需要通過農村教育的發展來培養。從目前農村教育的現狀來看,其改革和發展又是一個復雜的,長期的,艱巨的系統工程,只有在全社會的重視下,通過持續的投入和長期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實現。

教育要達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能夠促使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和諧統一。農村教育是為三農問題服務,是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農村基礎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且任務艱巨。農村新課程的改革要尋找一條適合農村現狀的道路,著眼于學生,著力于農村。傾我們的力量來共同關注農村教育,關注農村的發展和建設,做好做大做強農村教育。

注釋

1.王國超:稅費改革后的農村義務教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9

2.李春超、趙慧君:基礎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3.韓新君:建區域性素質教育運行機制要依靠政府行為、學校行為和科研行為.中國和平出版社,1997

4.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

篇8

我們必須承認的是, 企業社會責任在進入中國的這3 年來, 口號仍然是口號, 概念也始終是概念。這意味著雖然許多企業家熱衷于在各種公開場合談論企業社會責任, 但是卻始終沒有對這個概念有一個系統的把握和完整的了解, 而能真正將其付諸企業行為的更是鳳毛麟角。在這樣的情況下, 很多已經渡過生存關的企業只能靠自己的道德準則去做一些處于社會責任外延的事情。

義烏作為世界小商品貿易中心,擁有一批先富起來的民營企業, 一直到今天它們都還承擔著諸如價廉質次的評價。事實上, 在它們當中已經開始出現了一批社會責任的先行者――這并不奇怪: 企業社會責任對出口型企業具有顯而易見的意義。浪莎集團的翁榮弟董事長便是這些先行者中已經取得初步成果的一位。

魚漁兼得的“ 三農學院”

“ 關于三農問題”, 翁榮弟說,“ 我覺得不光是政府的事情, 企業能做的也有很多, 國家一直在提工業反哺農業, 問題在于怎么做才能做到雙贏。” 翁榮弟說的雙贏, 是指農民福利與企業效益如何才能互為因果, 相輔相成, 至少要在某一個領域之內達到利益統一。

三農學院的落成, 應該就是翁榮弟長期思考得出的階段性成果。3 月22 日, 義烏市城鎮職校與浪莎聯合創辦的“ 浪莎三農學院” 在義烏市城鎮職校宣布成立。翁榮弟說:“ 我們要做的和普通的職業技術學院完全不一樣。”

翁榮弟所說的“ 不一樣”, 歸結起來有以下四點: 一、與城鎮職業學校合作。充分運用學校的資源優勢和集團的技術資金優勢; 二、就讀學員具有明顯針對性。從三農學院的招生情況來看, 農民、外來務工人員、企業員工這三類人群占了學員總數的絕大部分比重; 三、相對于文化課, 技能訓練課程的比例更高; 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 三農學院實行的是帶薪培訓, 對參加培訓的學院給予每月600 元的工資補助。從這四點來看, 浪莎在維持企業辦學的一貫原則上, 由企業本身承擔了每個學員的教育成本,并將企業福利的概念引入到了教育產業當中, 按照翁榮弟的話來說, 就是“ 農民兄弟們現在最關心的是什么?是吃飯問題。只有把溫飽解決了, 才能想其他的, 飯都吃不飽, 什么社會責任都是空談!”

在三農學院, 學員能在學到一技之長的同時享受到企業福利, 而企業不僅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也從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制造型企業普遍存在的人力資源缺口。至少從現實性的角度來看, 三農學院實現了農村閑置勞動力與企業發展的雙贏, 也為工業反哺農業提供了一個具體的、可操作的案例。

如何更有效地處理與改善與企業周邊社區的關系, 是企業社會責任對外的重要內容。但是巨大的人、財、物投入卻又讓各位CEO 們猶疑不定,而來自于投資人、股東、客戶的回報壓力也讓他們無法真正放開手腳。沒有人愿意看到一個企業以犧牲周邊的人文生態和環境生態為代價換取自身的發展, 但同樣也沒有人愿意看到一個發展中的企業做超出承受能力的投入而喪失更好的發展機會。當專家們對中國企業厲聲斥責、痛心疾首并大費筆墨的同時, 卻鮮有人真正為這些靠一路拼殺才有今日成就的企業家們,提供一條通往和諧與責任并存的康莊大道。于是面對企業社會責任這樣的新概念, 許多企業家不得不重新回到改革開放初期, 卷起精神上的褲管,開始了又一次集體探尋。浪莎的三農學院, 就是這次探訓中的示范案例。在缺少系統理論的前提支撐下, 僅靠企業本身的單向努力, 我們很難為三農學院的未來下一個準確的判斷, 不過浪莎的努力及成果仍然值得嘉許,可以預測的是, 越來越多的企業會摸索出適合自身發展的企業社會責任之道, 而更適合于中國企業的社會責任標準的盡早出臺, 則會從理論上幫助這些企業少走彎路, 更不讓它們從先驅變成炮灰。

關于SA8000 另類思考

近幾年, 國際上比較通用的企業社會責任標準, 是社會責任國際(Social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 簡稱SAI)于2001 年12 月12 日發表的SA8000標準。SA8000 標準是全球第一個可用于第三方認證的社會責任國際標準,旨在通過有道德的采購活動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條件, 最終達到公平而體面的工作條件。針對這個在國際上被廣泛認可標準, 翁榮弟卻有不同的看法。

“在我看來,SA8000 是個好東西。但是它能在國際上通用, 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搶得了頭口水, 至于具體細則, 還是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SA8000 比較片面, 比較側重于企業內部流程的優化與管理; 而在對外貿易方面, 很多大企業把SA8000 中的一些條款當成貿易壁壘, 限制了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對外出口業務。義烏很多企業都在做出口業務, 國外的大企業價格拼不過我們, 就說我們的東西質量有問題; 等到質量也比不過我們的時候, 就說我們的企業沒有社會責任, 整天拿著本SA8000 指責這個指責那個, 本來很好的東西變成了那些大企業攻擊我們中國企業的工具了。”

不幸的是, 翁榮弟提到的現象的確存在, 而且已經直接威脅到許多中國企業的生存。按照SA8000 規定, 生產企業如果達不到其要求, 相關的進口方就可能阻止其產品的進口。事實情況是, 截至2006 年, 我國共有140家企業通過了SA8000 認證, 位居世界第三位, 僅次于意大利和印度。耐人尋味的是, 這些企業通過SA8000 認證的推動力不是來自企業內部或歐美的那些部門, 而是來自國外的采購方。顯然, 我國一些外貿企業已經感受到來自SA8000 咄咄逼人的壓力, 這將對我國的出口貿易造成沖擊, 同時也會影響企業的經濟利益以及勞動者的切身利益。

當前, 我國受SA8000 影響最大的是紡織業、服裝業、玩具業和鞋業等一系列勞動密集型消費品行業; 從地域分布上看, 珠三角、長三角都是應該引起警戒的地區。據美國相關商會組織調查, 目前有超過50% 的跨國公司和外資企業表示,如果SA8000實施,將重新與中國企業簽訂新的采購合同。深圳市世貿組織事務中心主任張金生曾指出, 相比反傾銷,SA8000 更容易取得證據。同時它要求非常嚴格, 操作程序又比反傾銷簡單得多, 能很快獲得裁定。因此,SA8000 將比反傾銷來得更快更猛, 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考驗將更嚴峻。

諷刺的是, 雖然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卻面臨著無處認證的尷尬。SA8000 在全球只有9 家授權機構認證, 其中僅有BVQI、DNV、RINA、TüV、ULD 在中國設有辦事處。認證機構少, 由此可能導致認證過程延長, 增加企業成本。

“我覺得在像我們這樣一個大國,經濟生態各有不同, 拿發達國家定的東西來框我們的企業是很不合適的。”翁榮弟說。事實上, 包括SA8000 在內,半數以上的行業規則是由西方發達國家制定的, 這樣的背景使這些規則很容易成為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 而直接影響到發展中國家的企業生存。在別人的競技場, 遵循的是別人的游戲規則, 勝面自然不會大。

那么中國企業是否需要一個更適合自身情況的企業社會責任標準? 翁榮弟給出的是肯定的答案。

篇9

在初中教學中,有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歷史的原因主要體現在:由于歷史所講述的是以往過去的事情,學生無法感受其當時的氛圍,更不能體會當時那些歷史人物的心情、感受。因而,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為了要提升學生的興趣,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合理的、形象的、生動的歷史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的開展學習活動。例如,在教學《》這一章節內容的時候,首先可讓學生觀看一些圖片,從圖片中了解一些有關吸食鴉片之后對身體、心靈等的創傷、摧殘等,接著再讓學生閱讀該章內容、材料,促使學生通過圖片認識并感受到當時鴉片走私對我們清政府的經濟、政治、文化、貿易、軍事等所帶來的嚴重后果。然后,教師這對這些危害進行提問:假若你作為當時的林則徐,面對這樣的情況,你該怎么做呢?你會禁煙嗎?那么,又要如何進行禁煙運動呢?通過創設這樣的歷史教學情境,不僅能在短時間內將學生引入該章知識中去,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開拓學生的思維。這樣的教學,有助于教學目標與該章內容在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很輕松的就完成了。同時,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的偉大性,在無形之中就改變了學生對歷史的看法,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慢慢的喜歡上歷史。

還有另外一方面,大多數學生是站在歷史發展旁觀者的角度去學習、去感知的,因此,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學會引導學生,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慢慢的走進歷史教學情境。例如讓學生找一些文字資料、講一些小故事、借助多媒體軟件播放有關的視頻資料、聽一些歷史歌曲等等,這些都會讓學生逐漸對歷史產生興趣,有助于他們由遠而近的感受、學習歷史知識。同時,這也為學生在以后的歷史學習中實施自主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結合身邊的歷史知識以拓寬學生學習的領域

首先,要將課堂教學知識與學生身邊已發生的歷史知識相結合,并且在課堂中或者是上課之前穿插一些同學們所感興趣的或者是急于知道的知識點:如中國姓氏的演變,回族的形成,中國服飾的演變過程等。第二,堂課中要結合本地區的有關知識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求知欲望;通過這些客觀的歷史不僅能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還能促使學生感受到:其實歷史就在我們的身邊。例如:在教學有關新疆伊犁被收復的知識時,首先給出學生問題:伊犁是什么時期設立的?阿古柏是什么時候侵略新疆,且經過如何?,期間都有哪兩個國家支持阿古柏呢?清政府內部就邊疆問題發生了什么樣的爭論呢?左宗棠是以什么樣的決心的呢,其策略是什么呢?那么,我們清政府又是如何將伊犁收復的呢?又有何意義呢?針對這一連串的問題都是與本地區的歷史是有著密切的聯系,這就促使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中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正當同學們認真思考的時候,就是教師最佳的教學、引導時機。又如我們講到的宗教問題,將本地區的伊斯蘭教與一些迷信等進行聯系,并且還要對其中的有關風俗習慣進行比較。從而讓學生在生活就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歷史。第三,將時政熱點與該堂課的教學內容有機的聯系起來。因為如今的時政熱點中都蘊含著較為復雜的歷史因素,借助這些時政熱點,不僅能有效的教授歷史,還能幫助學生及時的理解時事政治、政策變動等,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點。例如:利比亞的戰爭,科索沃問題,環保問題,氣候問題,中國的三農問題等,

3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思維是從疑問和好奇開始的[1]。在歷史教學課堂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疑難問題,更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還要依照新課標下的教學目標、要求,始終抓住課本中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將現實生活有機的聯系起來,為同學們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如:“同學們,你們若是生活在戰國時期,請問在農業生產方面,你們會使用何種工具呢?”在創設問題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歷史場景來提問,例如:“若是你們現在生活在宋朝時代,你會參加或者是欣賞什么樣的活動呢?”以上這些問題的提出,學生就會為了要找出答案而認真的翻閱教材、工具書,或者是與周圍的同學進行討論、交流等。當同學們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或者是個人的思考、討論、探究之后,教師再對其進行點撥,不僅能有效的、準確的解決問題,還能培養并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篇10

醫院護士工作心得體會范文一:

從心做起,聽似簡單,其實不簡單,如何才能夠從心出發把工作做得更好呢?好,即完美,完美的工作就要求我們全心投入,真誠相待。

記得在我的孩提時代有著這樣的記憶:因為生病,心急如焚的父母把我送進了醫院,本來就對醫院有恐懼感,剛一進醫院大門,就一直哭嚷著要回家,醫生還說需要打針,于是在爸爸媽媽軟硬兼施的誘逼下,來到了打針的地方,就見有位阿姨穿立腳點白大褂,戴著白口罩,頭上還戴著一頂白色的帽子,全身上下都是白色,一手舉著針,一手拿著棉簽,面無表情地來到了我的面前,我越發害怕,嚇得一直往后退,雖然被父母強行按住身體,但還是不停地扭動,就這樣,折騰了老半天,那阿姨急了,大嚷道:“你再動,再動就給你多打幾針!”還邊責令母親將我按得動彈不得,現在想來,如果當時那個護士不是那么隱,而是微笑癥鼓勵我,也許我就不會那么害怕了吧!

隨著時光的推移,我慢慢地長大了,面對人生選擇時竟然也戲劇化地做了一名護士,成了人們眼中的“白衣天使”,當我成為兒科護士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訴自己說:既然我也是一名兒科護士,就一定要用我的微笑來面對生病的孩子,改變我孩提時腦海中那咱面無表情,看上去讓人生畏的護士形象。前不久,有一位6~7歲的小男孩的一句話讓我更堅信我這樣做是對的。第一次給這個小男孩做治療的時候,我就像平時一樣面帶微笑一樣走進病房,他就總是盯著我看,到了第二年,他哭吵著奶奶要找我給他打針,聽他奶奶說本來有護士準備給他打針的,可他硬是不肯,握著小拳頭不讓人碰,偏要找我,于是我就去了,他看到我之后竟然不器了,只是乖乖地伸出兩只小手由我挑選,我很詫異,為什么這個小男孩會有這樣的舉動,但當時沒有問,只是在思考,接下來幾天的治療都由我為他進行的,可由于工作忙,打完了他的針,我便忙著我自己班上的事兒去了,好久沒看到我,他就說打針的部位很痛,要奶奶找我去看他,我去了之后,邊微笑著輕輕撫摸,邊細聲問道:還痛嗎?他眨眨眼望著我說:不痛,其實一點都不痛。到了他出院的時候,我就問他,為什么每次打針都找我,而他說了句讓我非常感動的話,阿姨,因為我想看見你對我笑。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于是我越來越能夠感覺出護理工作的重要必。曾經有人說過。“拉開人生帷幕的人是護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也是護士。”是啊,在人的一生當中有誰會不需要護士的細致關心和悉心照顧呢?“護理工作是一門精細的世術。“護士要有一顆同情的心,要有一雙愿意工作的手。”新形象的護士是會用她們的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解除病人的病痛,用無私的奉獻支撐起無力的生命,重新揚起生的風帆,讓痛苦的臉上重綻笑顏,讓一個個家庭都重現歡聲笑語~“神話中天使的美麗在于她的圣潔與善良,而白衣天使的美麗在于溫馨與微笑。”進入新的世紀,特別是在加入wto以后,我們的各項工作都面臨著新的環境,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我想要塑造新時代護士的新形象就應該從心開始,從心做起!

人們常說:“眼睛是人類心靈的窗戶”,人類情緒中的喜怒誤用東都可以從眼神中表現出來,而人們更希望看到的是醫務工作者熾熱的眼神和那張被蒙在白色口罩后面真誠的笑臉,要塑造一個城市的新形象,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形象建設,更離不開一個個行業的新變化,衛生部門作為“窗口”行業影響和反映了一個地方的新形象,要塑造醫務人員新形象,離不開醫生護士的共同努力,必須要以敏銳的洞察力和靈敏的觀察力,棄舊圖新,銳意進取,并要有頑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腳踏實地,奮力拼搏,不斷地完善自己,充實自己,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善于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實踐著護理模式由個案護理,小組護理到功能制護理,責任制護理及現在的系統化整體護理,不再是像以前那么單純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將病當作一個整體的人來進行護理。這每一個新的工作方式都是在原有護理工作方式的繼承,者是為了讓病人得到更全面,更整體,更系統化的服務!

醫院護士工作心得體會范文二:

在工作的幾年中,慢慢體會到需要不斷的累積自己的護理經驗,這樣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自然可以得心應手。其實護士作為一個幫助者,有責任使其護理工作達到積極的、建設性的效果,而起到治療的作用,護患關系也就成為治療性的關系。治療性的護患關系不是一種普通的關系,它是一種有目標的、需要謹慎執行、認真促成的關系。由于治療性關系是以患者的需要為中心,除了一般生活經驗等上列因素有影響外,護士的素質、專業知識和技術也將影響到治療護理過程與患者良好的護患關系上。

如何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我覺得應該多注重一些細節方面的服務,在與病人的交往中,我認為細節主要表現在:愛心多點,耐心好點,責任心強點,對病人熱心點,護理精心點,動作輕點,考慮周到點,態度認真點,表情豐富點以及對人尊重些、體貼些、理解些、禮貌些、真誠些、關心些、大度些、原則些。

近幾年,我們手術室將整體化、人性化的觀念融入了護理工作,收到了可喜的成效。 我們開展了術前、術后的護理訪視和心理疏導工作。手術前一天,我作為手術室護士兼手術中的巡回護士要到病房了解病人的病情、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告知病人術前、術中的注意事項,了解病人的特殊需求。 手術前訪視工作開展以后,病人提前有了思想準備,通過自我克制及術中鎮靜藥物的合理應用,基本都能情緒平靜、順利地度過這一階段。 術前訪視還能滿足病人的一些特殊要求,排除了病人對手術的顧慮和心理壓力。

總之,上述事例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來看,手術室的溫度涼或不涼我們健康的醫護人員和病人的體會是不同的,有時病人會因心理因素和情緒上的過度緊張、憂慮而產生一系列的神經官能癥樣的、非病理改變的臨床表現,最終給手術正常進行造成了障礙,我們為病人準備這一塊紗布的作用實際上體現的是一種關懷和心理暗示,通過我們的護理活動與病人建立起一種很人性化的、親密的、信賴的關系。術前訪視不僅達成了護患溝通,同時我們還提前查看了病人將在手術中需要穿刺的靜脈血管,并記錄在訪視單上備案,這樣在病人進入手術室后就能很順利地進行靜脈套管針穿刺,大大提高了護理操作的便利、效率和質量,保證了手術中液體、藥品和血液通過靜脈通道的及時補給。總之,術前訪視對順利手術進行良好鋪墊,而堅持術后訪視制度則有利于我們總結和改進工作。通過術后訪視,病人對我們的術中護理工作都很滿意 。

我欣賞這樣一段話:“什么叫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情千百次做好,就是不簡單。什么叫不容易?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認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我們的護理工作就是這樣平凡而“簡單”,每天都做好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那么一定是不簡單的人,我們的隊伍一定是一個不簡單的群體和團隊。

醫院護士工作心得體會范文三:

孩提時在農村生活長大,畢業后又回到了農村參加工作,小時候對農村生活很熟悉,長大后對農村工作很陌生。回憶往日,對比今朝,人們的生產、生活水平都已發生巨變;觀天天藍,看地地綠,人民的生活環境日新月異。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在悄悄地發生著巨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技能、價值觀念等等都在隨之而變,所以在農村中的工作方法也得隨之而改,得與時俱進。工作過程有快樂的時候,也有艱苦的時刻。就個人感覺來說,本人對農村工作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農村、農民、農業”三農問題的內容豐富,意義重大,影響長遠,為此應時刻得高度關注,認真對待,妥善處理。所以我們要認準形勢,把住脈源,守住根基。

(一)、農村是革命的根據地。大量工作要從這里開始著手,農村工作關系到其它方面的具體工作;農村工作牽連到其它方面的具體問題,所以說農村是鍛煉人才的舞臺,同時也是表演的平臺,很多年輕人會在這里茁壯成長,或將成為有用之才,備用之才;農村是歷練人的品行寶地,磨礪意志,砥烈品行,農村是各種矛盾集中表現的地方,基于此在農村里工作應該是:具體問題得具體分析,特殊情況得特殊處理。真誠地對待,踏實地工作,不斷學習,不懈奮斗。唯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才能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三農的進步才是我們國家真正的進步。

(二)、農民是基層工作的力量源泉。脫離了農民,農村工作也就沒有法開展,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在農村工作過程上要聯系農民,依靠農民,服務農民,以人民的滿意度來衡量自己的成績。以人民的利益為工作的出發點,以為人民服務為根本,踏實工作,求真務實,敬業奉獻。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

(三)、農業是衣食之源,生命之本。是國家重要經濟命脈,是國家穩定長治久安的保證,是一個國家能否獨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證。農業的發展關系重大。因此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相繼出臺一系列的惠農政策,著力發展農業,大力實施各項補足,以此來提高農業勞動才的積極性,提高農業產品的質量與效益。

二、我們在態度上要端正,品行上需嚴謹,業務上得熟練,學習上應抓緊。

(一)、切實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快速把自己從學生角色轉變過來,投身到農村工作中去,因此我們要認真對工作和生活,對工作踏實負責,對人誠實有信,對事客觀冷靜。

(二)、品行上一定得嚴謹,特別是要做人低調,處理事情前做請示,處理后要匯報,禮貌對待領導、同事、朋友。做一個謙遜之人,踏實之人,求真之人,務實之人。不邀功,不抱怨。

(三)、業務上要多向老同志學習和請教。他們在農村工作的經驗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尤其是對具體工作的處理以及看法都上獨到的一面。

(四)、學習上應抓緊抓早,時間不等人,利用空閑時間多給自己“充電”,學習專業,學習技能,學習經驗,學習溝通,學習處世。加強寫作能力,突出專業水平,提高組織技能,優化溝通技巧。懂禮、懂法、懂科學;知人、知世、知事實。

三、牢記宗旨,不辱使命;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對自己負責

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們應該牢記我們的宗旨,所以應該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策法規的宣傳員,在農村,涉及農民利益的政策法規很多,比如說有惠民強民政策,有計劃生育的政策,有土地山林、水利設施建設方面的政策法規,還有關于婚姻家庭方面的政策法規,有村民委員會的組織法、選舉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