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行業分析范文

時間:2023-12-25 17:45: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影行業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電影行業分析

篇1

電影在觀眾眼前的是直接用眼睛看到的直覺形象,它是一種帶有“強制性”的影象藝術。電影是由直觀的形象,直接給觀眾演示生活中發生的一段故事,觀眾看電影的位置不變,但由于鏡頭的運動,使觀眾在視覺感受和心理感受上,也在不停地運動著,觀眾一旦進入劇情,便會自覺認同銀幕上敘述的一連串悲歡離合的故事,電影欣賞的藝術再創造觀眾的這種認同,對電影感性、直覺的領悟,不是通過邏輯推理而后把握的,幾乎是和電影的放映過程“同步”進行。觀眾從電影放映一開始,就會不自覺地使自己參與了,加入了,他會隨同人物命運的揭示而表現出百感交集的復雜的心理狀態。觀眾看電影,不是消極、被動、刻板地接受,而是積極、能動、富有創造性的心理活動過程。不僅經歷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升華過程,而且調動了感知、聯想、想象、通感、情感、思維等多層次的心理因素,因此,電影欣賞實質上是由酷似生活的直觀的銀幕形象,引發觀眾一系列復雜心理活動的藝術思維過程。在這個藝術思維過程中,觀眾的積極的藝術再創造能力,顯示出很重要的作用。

電影欣賞的藝術再創造

銀幕上出現哈姆雷特、祥林嫂、朱老忠,觀眾就會自覺認同。但觀眾的認同不等于消極接受,他要調動多層次心理因素共同活動,協同作用,才能完成積極的藝術再創造過程,才能真正進入電影。電影欣賞的再創造和電影藝術家創作過程的再創造不同,后者是要把自己的審美意識外化為特定物質材料的形象,前者是以客觀存在的銀幕形象為審美對象,在欣賞電影的過程中進行再創造,這既是電影觀眾在欣賞電影過程中創造能力極大的發揮,也經歷一次浸沉在“內心意象”之中的審美享受。電影欣賞的再創造的特點,由電影藝術的特質所規定:一方面,它是由藝術家創造的銀幕形象直接訴諸欣賞者的感官(主要是視、聽感官),形象是個別的、獨特的、活生生的;另一方面,電影拍攝運用的各種藝術手段,又為觀眾提供了畫面所框不住的想象的天地,觀眾可以進入意趣無窮的再創造天地,深入地感受畫面以外所蘊含的深廣的內容。從第一方面說,它是有限的、具體的;從第二方面說,它又是無限的、概括的。優秀的電影制作,總是具體與概括、有限與無限高度和諧的統一,所以它才能產生不衰竭的藝術魅力。觀眾接受、認可銀幕形象,要受影片本身的制約和限制,不可能脫離開影片,漫無邊際地去“再創造”。觀眾的感興緣發于銀幕形象,銀幕上是林黛玉、賈寶玉纏綿徘惻的愛情故事,觀眾不會和羅米歐與朱麗葉混淆不清。觀眾的情感思路,大體只能遵循原作的思路行進。想象的翅膀不能不受到藝術形象的羈絆,所以電影欣賞的再創造是一種“被動有限的創造”。即使觀眾們對同一部電影的內容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意見大相徑庭,他們也都是在承認原來形象的前提下,經過“再創造”后,對形象變異、扭曲、疊合而產生的歧義,不可能拋棄原來的形象,重新“再創造”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新的形象體系。電影欣賞總要受觀眾個人思想水平、生活經驗、審美趣味、知識修養甚至彼時彼地心境、情緒等多方面條件的制約,再創造的思路不同,見仁見智的現象是非常正常的。這是就電影欣賞再創造有限的、具體的一面而言的,電影欣賞再創造還具有無限的、概括的一面。電影是視聽藝術,直接作用于觀眾的視聽感官,觀眾的視聽聯袂,極大地發揮了作為主體的審美潛能,他由感知形象始,引起一系列心理活動,觀眾自覺不自覺地會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銀幕形象體驗、補充、修正、加工,再造一個唯我獨有的內心意象,使影片的內涵或形象意義有了合情合理的多重解釋,有的理解甚至連創作者也始料不及。比如對影片《人生》中高加林和《高山下的花環》中靳開來,就發生了相去甚遠的評價。還有,優秀的電影創作藝術生命是長久的,不同時代的人們,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影片進行鑒賞和玩味,都可以發現自己所認識的美。這不僅是指電影“可見的思想”,觀眾能從故事情節、演員演技、導演構思、拍攝技術甚至音響、光影、節奏各個角度去欣賞,能從有限的鏡頭發掘無限的內容,“世世代代的人們正是以自己的方式去閱讀荷馬”(《赫爾岑文集》),真正優秀的電影是沒有國界的,甚至語言也不成其為障礙。電影史上的經典片正是可以這樣反復把玩的藝術精品,在這些藝術精品上最集中地表現了電影欣賞無限性和概括性的特點。電影欣賞再創造的這兩個特點是不可分割、互為補充的,它們都得依靠欣賞者發揮自身能動的創造性才能實現。

電影欣賞是一種綜合的美感活動

電影吸收了文學、戲劇、音樂、繪畫、雕塑等門類藝術的元素,形成了空間藝術和時間藝術相融合的時空藝術的復合體,從而獲得了多種方式、多種手段的藝術表現力。欣賞電影不僅僅是“看”與“聽”,可以說是對這種綜合藝術的綜合欣賞。電影欣賞既是一種藝術的思維活動,它必須遵守一般的認識規律。看電影僅僅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初級階段,不可能理解藝術形象的本質意義,沒有高級心理階段的理解、思維的參與,是不完全的欣賞。電影欣賞的過程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感知到理解、由直覺把握到理性的本質把握的過程,是由各種心理因素協同作用的“綜合”美感活動。電影是藝術,欣賞者不是從理性的概念入手,必定要拿出一個通過什么說明了什么的公式框子,而是面對形象,直覺把握。觀眾首先感知的是直覺到的形象,為由此而演化的一連串扣人心弦的故事吸引、征服,還暫時來不及領略除此以外編導苦心構思的“看得見的思想”。這是主體面對審美對象時最直接表現出來的心理活動形式。但欣賞活動不可能停留在最初的直覺領悟階段,繼直覺感知之后,一定會對對象開始選擇、集中,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生發想象、聯想,逐漸滲透情感。進入這個階段,觀眾就暫時地把自身的心理同功利的現實分割開了,忘記自己作為“旁觀”的欣賞者的存在,全神貫注地浸沉在影片敘述中,關心人物命運,同劇中人同歡共悲。觀眾的全部思想感情、全部的感覺能力和思維能力集中在審美對象上,這和一般進行科學研究的精神高度集中不一樣,這是一種“神與物游”的精神狀態,觀眾把自己的精神、情感、心靈都灌注在欣賞對象上,以至以假當真,物我兩忘了。臺灣片《媽媽,再愛我一次》從情節構思、表演、思想內容都不是無懈可擊的,但電影院中一片哭泣之聲,正說明主體的觀眾和客體的電影,融二為一了。觀眾欣賞任何一部電影,注意力都在形象,而不在概念,都不是明確的理性的求知識、受教育或提高覺悟,而是尋求審美的愉悅、情感的陶醉、心靈的希冀或心理上的滿足。在這愉悅、陶醉、希冀、滿足等種種心態表現形式的背后,漬化著極其復雜的心理因素。電影雖然融匯了眾多藝術門類的元素,但它是作為一個完全的整體出現的,觀眾在獲得“完形”的電影之后,在種種心態的把玩之中,編、導煞費苦心經營的“可見的思想”,潛移默化地轉變為觀眾的內心體驗,從而陶冶性情、升華人格。綜觀電影欣賞的全過程,我們可以知道,欣賞活動始于對電影的直覺的感知,經過選擇,注意集中于影片中具體、生動的形象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從而獲得審美的種種感受。在這個過程中,單靠低級的感知是不可能完成的。審美主體必須在自己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發揮聯想、想象,運用通感能力,激發在情嫉上與影片的共鳴,而最高級的心理形式—思維,則如鹽溶水中,不著痕跡地規范著感知、想象、情感的趨勢,不僅使鄧眾達到對影片深刻、全面、本質的把握,還會獲得銀幕以外的對社會、人生和歷史的理解扒識,思維本是邏輯推理的終端,但在電影欣賞中,它蘊含在各個層次的心理活動中,投有盡堆奮與,至少無法理解電影的蒙太奇,因為蒙太奇鏡頭產生“一種從這個對列中作為新的質而產生出來的新的表象”(愛森斯坦《蒙太奇在1938》),這種l+l一3的新的質并不是用語言明白無誤地告訴觀眾的,而是表現在兩個組結鏡頭內部的邏輯關系上,思維正是幫助觀眾從對鏡頭的感知迅速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感受到更為廣闊的美的內容。

電影欣賞的一次性

電影欣賞和欣賞其它藝術很大的區別是它的欣賞過程的“一次性”。除了專門研究家外電影放映不能倒回、反復、延留。電影是以逼近真實的藝術形象“抓”住觀眾的,使觀眾在短短的一、兩個小時內,拋卻自身內外的一切,浸沉在意趣無限的特定情境之中。電影觀眾是整體的欣賞者,不可能因觀眾欣賞水平參差不齊,而進行重復或診釋,它只能是一演即過的一次性的。電影一次性的特點,要求電影制作本身遵循電影自身的藝術規律,如電影沖突的視覺形象;電影畫面時態的現時性,畫面構圖所表現的感情、氛圍和主題,使觀眾的心理活動和銀幕上畫面展開能夠同步,既能懂又能體味,經歷和體驗電影所展開的現實生活和心路歷程。

電影欣賞對象的豐富性

電影發展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任何藝術種類,異彩紛呈的社會生活內容,給電影藝術家提供了競相馳騁的廣闊天地。愛森斯坦認為電影是“充滿感情的敘述”。電影通過運動著的畫面敘述故事、塑造人物,它調動特有的技巧和表現手段,把人的情感、意緒乃至心靈最深處的潛意識活動,都以能“看見”的實在形式傳達出來,這便是電影和所有觀眾能夠實現情感交流的基礎。從影片放映開始,觀眾就進入了“領悟”,電影的效應是即時的,具有共時性的特點。由于電影的鏡頭是運動著的,無論坐在哪個位置的觀眾,映入眼中的都是銀幕的全景,都會獲得一樣的感受。那么一個放映場次的所有觀眾是一個“群體”,也無須交談,但他們同處一個特定“電影院氛圍”之中,從審美客體所獲得的審美感受是相近的,作出的情感反映也是大致相同的。觀眾的情感會不自覺地“傳染”,表現出趨同的特點,這樣的狀況我們時時會在影院中遇到。電影欣賞的群體性是電影欣賞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我們應該特別強調電影片的質量間題,電影既是一種藝術品,又是現代工業的產品,它具有商品性質,一部電影可以印制多部拷貝,一個拷貝可供放映多次,一場電影至少有幾百人同時觀看,電影還可以通過電視轉播。電影只有為最大多數的群眾歡迎,才能收回成本,才能盈利,進行再生產。電影工作者在制作電影的過程中,一定攀考慮群體性這個特點,適應群眾的欣賞水平,因為電影以“可見的思想”為扛桿,撬起的是巨大群體的共鳴。

電影欣賞的規律

在觀賞階段,由于電影運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把主觀與客觀、時間與空間、再現與表現、感情與認識、視覺與聽覺、物質現實與心理活動、視聽直感與時空自由轉化為一體,加之電影放映的特殊環境,饅規眾替時地忘卻自身存在和現實的功利,一侯進入劇情,便會以劇中人的心理、目光去體驗筆參甲所發生的一切,欣賞者和藝術品之間的距離暫時地消失了。觀眾努力感受,全身心投入蚤愛揮想象、聯想、情感、思維的能力,“入乎其內,披文入情”,運用自己的社會經驗,不斷對璐片加工、補充、糾正,依照自己的審美理想,再創造一個“內心意象”。觀眾文化水平、藝術素養的層次各個有別,加之電影“一次性”的特點,當電影結束時,有的人“看”即“了”,并不一定再去思考銀幕形象的深層內涵,還有一部分觀眾,就會出現第三個階段:延留階段。電影放映結束,對鏡頭的感知隨即消失,但表象還會長時間地延留在大腦皮層。表象具有深化、不穩定和變異的特點,因此觀眾在延留階段對電影的欣賞不同于影評家那樣進行全面評價,觀眾中的一部分,會通過整個畫面提供的故事,挖掘深藏的思想和意蘊,反復品評那繞梁三日的余味余韻。一部分觀眾,會對自己所感興趣的方面,如色調、音響、表演、鏡頭技巧等等探尋其“弦外之音”,如有人對《一個和八個》、《黃土地》的基本色調特別感興趣;而《芙蓉鎮》中李國香扮演者徐松子那不表演的表演贏得了專家的好評;《紅高粱》中那充滿鏡頭的紅高粱,雖然是空鏡頭,卻敘說了更為深廣的悲劇背景。這個“出乎其外,觀其曲直”的延留階段,會因影片本身的優劣而不同。有些電影上演便宣告了它的結束,有些電影,如電影史上的經典片或經典鏡頭,幾十年來一直使人們對它保持探究的濃厚興趣,也是電影攝制的學習樣板。真正的電影藝術精品,能經歷時代的考驗,而永葆其藝術鮮艷的色彩。電影欣賞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各個階段交互滲透,絕大部分觀眾都可能經歷這三個階段卻渾然不自覺。我們劃分欣賞階段,也只是為理論研究之方便,不能強求觀眾都理智地經歷這三個階段,那樣作違犯藝術欣賞的規律毒箕審美效果適得其反。

電影欣賞的差異性

篇2

關鍵詞:貿易摩擦行業協會反傾銷作用

一、貿易摩擦的概念

國際貿易理論界對“貿易摩擦”并未作專門的定義。綜合比較普遍的理解,“貿易摩擦”指各國(地區)之間、各國(地區)相關產業之間、一國(地區)的產業或企業與其它國家(地區)政府之間發生的貿易爭端。由于當今國際貿易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因此“貿易摩擦”主要是指發生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領域的國際爭端,它反映了世界各國家(地區)在經濟貿易發展中的利益沖突.

二、我國貿易摩擦的現狀

目前,我國遭遇的貿易摩擦一方面是由于我國出口產品在進口成員方遭受反傾銷等貿易救濟措施和貿易壁壘引起的,影響我國出口利益,如其它WTO成員方在對我國企業進行的反傾銷調查中濫用非市場經濟待遇,對我國出口產品進行特殊保障措施調查: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國已成為WTO成員,其它成員對我國政府的經濟貿易政策和措施、貿易救濟措施提出的交涉。基本情況如下:

1貿易摩擦的數量居高不下

我國加入WTO后,針對我的傳統的貿易保護手段受到WTO規則的約束,越來越多的成員轉而采取WTO規則允許的貿易救濟措施。據商務部統計,加入WTO前后的2001,2002年,國外對我發起反傾銷、保障措施案件的涉案金額分別為11.4和7.92億美元。2006年,共有39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反傾銷和保障措施立案59起,涉案金額約62億美元,創歷年最高。不少WTO成員根據我國入世議定書第七條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使我國企業在反傾銷的傾銷調查中,一方面難以獲得企業獨立的反傾銷稅稅率,另一方面由于選擇“替代國”生產要素等的價格計算我國企業的傾銷幅度,導致較高反傾銷稅稅率。

2針對我國的特別保障措施調查有蔓延之勢

加入WTO后,相繼有韓、日、加、美、印、土、歐盟及秘魯等8個WTO成員以我加入WTO議定書第16條“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為由,制定其國內立法并為針對中國產品發起特保調查做準備。自2002年8月13日印度對我出口的工業用縫紉機針發起第一例特保調查以來,截止2006年12月底,先后有印、美、土、歐盟及秘魯對我產品發起21起特保調查,涉案金額14.27億美元。

三貿易摩擦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更加廣泛的國際合作和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并存,各國圍繞市場、資源等方面的爭奪更加激烈,國際貿易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巨大。而全球生產能力相對過剩、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導致貿易摩擦頻頻發生,貿易保護主義不時抬頭。很多國家為了保護本國重要產業生存、發展和本國就業,減少貿易逆差,頻繁采用反傾銷等貿易救濟措施和知識產權、技術貿易壁壘等手段,對我國產業利用國際市場、國際資源形成一定障礙。

1、貿易摩擦直接影響我國經濟利益

據商務部統計,自1979年至2004年5月底,共有34個國家和地區發起了637起針對或涉及我國產品的反傾銷、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調查案件,其中反傾銷案件573起,保障措施案件51起,特保案件11起,涉及4000多種商品,影響了我國約186億美元的出口貿易。這些貿易摩擦還進一步使我出口產品喪失了潛在的貿易機會,而喪失貿易機會所帶來的間接損失要遠大于涉案金額。

貿易摩擦的頻繁發生,影響我國出口產品和產業的國際信譽,對我國國際形象造成損害,貿易摩擦還會影響我國與當事國及其它國家的經濟關系,影響我國在國際發展中的外部環境。

2、貿易摩擦在宏觀上對我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負面效應

貿易摩擦的不斷出現,抑制了我潛在的產品出口,阻礙了我進一步擴大出口、市場多元化等戰略目標的實現,同時,也使國內新興產業的建立及健康發展受到影響,國內市場受到一定沖擊;影響了我國的投資環境。這些負面影響則是無法估量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現階段我國就業問題、“三農”問題尚未得到較好解決的情況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農產品上發生的貿易摩擦可能會使產業工人、農民生活陷入困境,甚至會危及社會穩定.

3、貿易摩擦影響我國的經濟安全

由于我國對外貿易的迅猛發展,國民經濟對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外貿依存度從1978年的9.8%躍至2006年的70%貿易摩擦對出口的影響,勢必對國民經濟發展帶來連鎖反應,應對貿易摩擦事關國家經濟安全。

涉及機電產品十分廣泛,所涉及的產品十分廣泛,除了上述10類設備外,加上與此有關的材料、組件,已遠遠超出這個范圍。電子產品中包括了電視機、錄像機、收音機、個人電腦、傳真機等信息技術和通信設備,以及通過電訊以外的發送聲音和圖像技術的錄制和復制設備等。機械產品中包括了多種電器產品、部分監測和控制器械、復印機、攝影機、割草機和部分機械加工設備,以及家電電器、照明設備和自動售貨機等。這些產品多數是我國出口的主導產品(據有關部門初步分析,上述產品將涵蓋我國200多個海關稅號)。

目前我國產品尚不能滿足指令要求,產品含有的有害物質大多超標。同時,出口歐盟的電子電氣產品要付給專業回收公司的費用為單價的3%~5%。因此,歐盟采取的這一措施,必將對我國出口產品形成貿易壁壘,產生嚴重負面影響。而且歐盟的這一行動,很可能被美國、日本等其他主要貿易伙伴效仿,采取類似措施,對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產生更為嚴重的影響。

四中國機電行業協會在應對反傾銷中發揮的作用

1中國機電行業協會在應對反傾銷中發揮作用的優勢

首先,應訴企業需要了解實地情況并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有關問卷和答辯,并就出口產品是否存在傾銷和是否對進口國的同類產品造成實質性損害進行答辯。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得到國外進口商的幫助,以便了解當地的實際情況。可見,單個企業即使想應訴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些工作,而一旦超過規定的應訴時間,則被視為自動放棄,調查當局就可單方面采取反傾銷措施。而行業協會則可以安排專門的部門、人員應對反傾銷的調查、應訴答辯,行業協會具有時間和人員上的優勢。

其次,反傾銷官司程序煩瑣,持續時間漫長,而且聘請應訴律師的費用也很高。企業一旦卷入,即便勝訴,所損失的金額也不少。這也導致了一些企業望而卻步,寧愿轉換市場,另找出路。而行業協會則可以集合企業成員共同籌集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于資金短缺而不愿應訴的情況。

再次,由于反傾銷知識的欠缺,往往使得一些企業產生了畏難心理。很多企業經常把反傾銷調查程序混同于一般的司法訴訟程序,擔心成為“被告”而上“法庭”,并承擔法律責任。86更有甚者連“傾銷”的概念都不清楚,只要看到自己產品的出口價格低于進口國同類產品的市場價,就自認其出口行為構成傾銷。這樣,當企業遭受反傾銷調查時,必然手足無措,導致不敢應訴或不知如何應訴而錯失機會,并造成相當的經濟損失。而代表同行企業的行業協會中不但包括該行業經濟領域的專家,而且有熟知反傾銷和WTO規則的法律人才,在這樣的知識人才儲備下,應對反傾銷策略的做出應是具有相當力度和可行性的。

最后,目前更多的情況是,單個企業沒有應訴的動力。因為反傾銷調查針對的是一國的某一產品而不是某一特定企業的產品,其所涉及的是整個行業的公共利益。如果應訴勝利,行業內其他沒有參與應訴的企業同樣受益。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企業都會進行投入與產出比的經濟成本估算,則會發現應訴的私人收益小于其社會收益,不應訴是個體企業在非合作博弈中可以選擇的唯一均衡點。許多企業便產生“搭便車”(FreeRiding)87的機會主義心理,企圖坐享其成,通常采取不應訴、能搭便車就搭的策略。由于,從經濟學公共選擇理論來看,每一個體企業都有免費享有另一個體企業提供利益的占優動機,應訴本身具有較大外部性(Externalities)88,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看作是一種“公共產品”(PublicGoods)。筆者認為,公共產品應該由公共性的組織提供,行業協會雖然是民間組織,但從整個行業的角度來看又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因此,作為整個行業的代表者,在應對涉及整個行業利益的反傾銷中,行業協會應是一個適當的選擇。它可以通過收取會費的形式來籌集資金、建立反傾銷基金,以專門用來建立信息渠道、配備反傾銷專業人員、牽頭聘請律師、組織企業應訴、利用整個行業的資源來克服單個企業勢單力薄的不足,這就可以解決應訴不及時的問題。另外,無論受益還是損失都由行業內的企業分擔,這就可能解決某些企業“搭便車”的問題。

2我國機電行業協會在反傾銷應訴中具有重要作用

(1)反傾銷調查前

我國遭到反傾銷調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口產品過于集中,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相壓價,惡性競爭。行業協會可以通過其自律職能來協調本行業出口產品的數量、調節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布局、指導出口產品的價格水平,必要時可以限定最低價。以此實現在保持價格優勢的同時又避免構成傾銷,從而確保整個行業的利益。

(2)反傾銷調查中

首先,行業協會可以及時有效地組織企業應訴。行業協會能夠在應訴限定時間內完成有關問卷,并就出口產品是否存在傾銷和是否對進口國的同類產品造成實質性損害進行答辯。在這一過程中,應積極主動尋求國外進口商的幫助,以便了解當地的實際情況并聘請應訴律師。

其次,行業協會可以配合外國政府做好反傾銷調查,提供有關本行業的全面資料。WTO《反傾銷協議》第六條中的第八款規定:“當任何一個有利害關系的當事人,在合理的時間內拒絕接受或者不提供必要的資料,或極大地妨礙調查,則最初和最終的裁決,不論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進口國有關當局都可在現有事實的基礎上做出。”也就是說,如果不積極主動提供資料,被調查方就失去了為自己辯護的機會。而行業協會可以代表企業更好地配合調查方,完整地提供他們所需的資料和統計數據,為核查提供便利,從而使調查方全面、真實地了解本行業的情況,做出公正合理的裁決。

寶鋼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說明這一點,自1996年以來,寶鋼六次應訴國外反傾銷,其中有三次獲勝。其獲勝的經驗之一就是中國鋼鐵協會積極協助企業,配合國外調查,提供必要的信息、數據。在了解實際的成本等情況后,外國政府的裁定更為公正,寶鋼也屢次應訴成功,較好地保護了自己的經濟利益。

最后,行業協會可以利用WTO的一些特殊規定為本行業服務。比如,根據WT0《反傾銷協議》第五條第八款,如果能證明傾銷幅度低于2%(用出口價格的百分比表示)或損害是微不足道的,以及從特定國家進口的傾銷產品的數量不足進口國同類產品進口總量的3%,則終止傾銷調查,對這些產品不征收反傾銷稅。我國行業協會在組織企業通過問卷調查答復時,對于中國的出口商在調查期間的出口總量低于3%的情況應給予充分說明,以達到對這些產品不征收反傾銷稅。

(3)反傾銷調查做出裁決后

其一,行業協會利用爭端解決機制維護企業權益。WTO的爭端解決機制允許成員國就WTO各項協定所提起的爭端,提交爭端解決機構來解決。WTO有關反傾銷引起的爭端在《關于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17條第4款有如下規定:“成員可以提交爭端解決機構解決的措施是最終反傾銷稅、接受價格承諾和臨時措施。”因此,如果我國出口商對外國政府所做的裁決有異議,在符合上述條件的情況下,就可以提交爭端解決機構來解決。從WTO爭端解決機構受理的案件來看,涉案方要對WTO的法律條款和反傾銷協議非常熟悉,才能指出對方的不合法之處,為自己有效地辯護,并向專家組提出合理的裁定和建議,以保證最終勝訴。但目前我國對WTO有關法律制度方面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缺少這方面的專家。行業協會作為企業的代表,集中了本行業的專家,人員整體素質較高,因此可以發揮其人力資本的優勢,專門研究WT0的各項相關規定,總結和借鑒各國在解決爭端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以便在遇到爭端時可以積極督促并幫助企業和政府利用爭端解決機制來維護企業和國家的利益。

其二,行業協會利用《反傾銷協議》的復審制度,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取消反傾銷措施。根據《反傾銷協議》,在反傾銷措施持續一段合理時間后,出口商及相關的利害關系方可以要求進口國當局對繼續采取反傾銷措施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如果審查結果表明傾銷不存在,且終止反傾銷也不會導致傾銷和損害復發,則可以要求有關當局終止反傾銷措施。行業協會應該對本行業遭受的所有反傾銷案件備案,并由專人負責歸類整理,利用上述規定及時要求進口國有關當局審查。凡符合條件者,行業協會應代表企業積極督促有關當局終止反傾銷措施,以減少損失。

3行業協會可以起到政府起不到的作用

由于受傳統體制的影響,政府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時,其管理行為存在著明顯的行政性質,而影響競爭的公平,并導致效率的降低。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行業協會與政府相比,在應對反傾銷中的優勢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行業協會作為整個行業利益的代表,對行業的了解程度無疑高于政府,同時也高于行業內的單個企業。行業協會作為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梁,一方面可以防范政府失靈,又可以利用其優勢與政府和企業一起建立反傾銷預警系統,并發揮比政府更優越的作用。目前,我國國家經貿委和國家統計局已正式委托行業協會協助建立產業損害預警機制,負責采集、分析和上報本行業產業損害預警數據和動態情況。該系統主要包括對重要產品的進口數量、價格的監測及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可能產生的損害的監測、對重點敏感出口產品做好出口價格、出口國家和地區的監測,以及出口產品可能招致進口國采取反傾銷措施的監測,并定期預警信息,做到未雨綢繆。

其次,由于我國遭到反傾銷調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口產品過于集中,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相壓價,惡性競爭。行業協會可以發揮其自律職能來協調本行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布局,指導出口產品的價格水平,必要時可以限定最低價,并以此來實現在保持價格優勢的同時又避免構成傾銷,從而確保整個行業的利益。

再次,政府過分利用“社會利益”代表者的權力對企業行為進行過多干預,導致企業難有作為。而且政府對各種產品標準的制定不夠及時,不能適應競爭節奏。政府部門的傾向性還會使一些企業,尤其是國營企業占據一定的市場和資源優勢。由于這一優勢不是通過正常競爭而來,從而企業可能會濫用資源經濟優勢,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或形成市場的行政壟斷。政府對信息反饋回應慢,導致其不能很好地行使監督市場的職能。94在市場、政府失靈過程中,需要介于兩者之間的中間組織加以彌補。而行業協會的服務、溝通、協調、監督等職能恰能彌補這一缺損,引導企業的有序競爭。

最后,政府可直接調配的各種資源日益匱乏或短缺,政府為保證其主要任務與目標的完成,必須將有限的資源集中配置到滿足全社會公共需要的領域和環節中去,其邏輯結果必然是進一步地在“有所為”和“有所不為”中做出抉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確實無力,也根本不可能提供企業所需要的全部服務。因此,各級政府均對行業組織寄予厚望,并傾注了大量的熱情與關愛,行業協會的產生是政府的客觀需要。

4可以互通信息,統一確定整個行業的戰略戰術

信息經濟學告訴我們,信息是最重要的市場資源,其能給市場主體帶來無限的經濟效益,而同時信息的獲取與交換也是要花費成本的。單個企業在國際市場進行運營時,必須搜尋和掌握一定的信息并依據市場信息做出最佳決策。

對于企業來講,出口任何一種產品到國外都應進行周密而詳盡的市場調研以求盡可能掌握各種信息,以防出口產品遭受進口國來勢洶洶的反傾銷。然而,對于單個企業來說,這種調查無疑要產生一定的成本支出。而對同一行業內所屬企業而言,其所搜尋的信息大多一致,如果相互之間沒有合作與協同,那么很可能出現所有企業都為搜尋同一信息而各自付出費用,從社會資源的總量考慮,不得不說這是一種社會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有關反傾銷信息的獲取和收集也并非一件易事,其需要經過一定的途徑和程序,這對于單個企業來說必然存在一定的難度。然而,對于由相同或相近企業組成的行業協會而言,行業協會便可為各個企業建立一個信息共享的平臺,其費用由各個成員分擔,由此便可以使單個企業以最低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收益。

統計數據表明,約有80%的行業協會具有信息統計功能,居所有功能的第一位。綜上所述,中國行業協會在應對反傾銷中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因素,能夠發揮政府和單個企業所難以達到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行業協會在應對反傾銷中的作用應愈發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五、中國機電行業協會應對反傾銷的實證案例分析

在國外,有很多事例證明那里的行業協會是針對中國反傾銷案件的提起人或者實際組織者,以行業整體角度參與反傾銷案件的全部活動,將比企業單獨參與該類活動,均為有利有效得多。2002年2月發生的中美軸承案,就是美國軸承協會以中國軸承在美國市場低于正常的出口價格銷售為由,對中國球軸承提起反傾銷申訴。2003年6月28日,經歐洲打火機進口商協會,歐盟宣布對中國(主要來自溫州)的可充氣打火機實施反傾銷調查,以期在短時間內將中國的打火機擠出歐洲市場。可見成熟的行業協會正是這樣利用貿易救濟措施,協調外部競爭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依托。通過借鑒國外行業協會在應對反傾銷中的作用,中國行業協會的作用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我國行業協會的制度雖然還不完善,但行業協會在反傾銷應對中早已開始了實踐探索。

(1)溫州打火機案

溫州是中國打火機主要生產基地,溫州每年生產打火機8.5億只,80%用于出口,在歐洲市場占有率達到80%的事實,對歐洲打火機生產廠商是絕對的威脅。2003年6月28日,經歐洲打火機進口商協會,歐盟宣布對中國(主要來自溫州)的可充氣打火機實施反傾銷調查。溫州打火機協會在有關法律和應對反傾銷專家的指導下,挺身而出,組織協會力挽狂瀾。他們及時組織召開應對分析會,剖析利弊,最后,作出團結一致、共同集資、共聘律師、聯合應訴的決策。這一舉措,聚沙成塔,以一當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2003年7月14日,歐洲打火機制造商協會正式向歐盟撤訴,2003年9月11日,歐委會正式終止對中國打火機實行反傾銷調查的官方公報。這場沒有硝煙的國際貿易大戰便以“挑戰者”的匆匆“撤兵”而宣告“應戰者”告捷。這標志著溫州打火機協會應對歐盟反傾銷已取得徹底勝利,其是中國進入WTO后中國企業打贏歐盟反傾銷的第一案。

(2)中美軸承案

2002年2月發生的中美軸承案,是中國加入WTO后的第一起反傾銷案。面對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出口球軸承進行的反傾銷調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102作為會員的代表在其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有效組織和指導下,上百家輸美球軸承出口廠商在2002年3月4日之前的短短幾天內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按時遞交調查問卷,并積極準備應訴。最終,美國際貿易委員會代表以四對零的絕對票,認定中國球軸承對美國軸承工業沒有造成任何損害,判定中國輸美球軸承傾銷案不成立,美國不能向應訴企業加收任何“反傾銷稅”。本次勝訴是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全體職工和全體應訴企業夜以繼日的艱難努力爭取的寶貴成果。

在本文中,筆者基于我國對行業協會的制度規定,從目前影響很大的溫州打火機案、中美軸承案入手,探討了我國行業協會的實踐探索情況,著重論述了我國行業協會在應對反傾銷中的作用。博鰲亞洲論壇會長龍永圖稱,發揮協會團結作用,把企業組織起來,才能有戰斗力,才能在應對反傾銷上做得更加漂亮,從而在抗辯中獲勝。

六加強機電行業協會在產業救濟體系中的作用

世界貿易組織是一個政府組織,在這個組織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是各國政府,同樣世貿組織允許的對國內產業實施救濟是通過政府采取措施進行的。然而與產業自己相比,政府對產業的情況可能不很熟悉,對外來產品的威脅不很敏感,因此就要求行業協會在產業救濟體系中充分發揮政府與企業之間橋梁紐帶的作用,代表產業的利益向政府申訴。從我國以往與貿易伙伴的沖突與摩擦中可以看出,發達國家的行業協會在產業救濟工作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日本國對中國出口的縫紉機的反傾銷訴訟案,就是由他們國內有關的機電協會首先提出并脅迫政府提起的;2002年2月發生的中美軸承案,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的第一起特殊保障措施案,這一案件就出于美國軸承制造協會六成的會員向美國國際貿易協會遞交了針對中國的球軸承反傾銷調查申請。

1確立機電行業協會代表我國企業的地位

我國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雖然也陸續建立了行業協會和商會,但目前我國的行業協會還不能滿足保護國內產業的需要,在國內市場中的反傾銷訴訟申請方面,我國己經提起的反傾銷申請案件有相當一部分是個別企業獨自提出的,這將大大降低中國企業針對外國來華商品在國內市場傾銷案件的立案申請的效果和應有的影響。因此行業協會要能代表企業、產業的利益向政府提出申訴,謀求和促進國內產業的發展:同時對企業中的害群之馬予以制裁,發揮行業協會的自律作用。我國政府要在法律制度上、體制上確立行業協會一定的全力和職責,這是加強國內產業保護的關鍵。

2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作用

行業協會和商會要為企業擴大出口,優化進口結構服務,為整頓和規范外經貿市場秩序服務;同時,還要幫助企業增強應對貿易爭端的能力,學會運用符合WTO規則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手段,維護經濟安全;更重要的是,如果由每個企業單獨應訴,會造成經濟學中的搭便車現象,即一個企業承擔成本,其他的企業分享收益。因此,應該加強行業協會的作用,行業協會能夠幫助行業內的企業加強合作,收集和傳遞信息,并加強企業與政府之間的合作和溝通,更好的采取應對措施。

3協會——搭建企業合作平臺

面對歐盟雙指令給機電行業帶來的困難,作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中介組織,協會要設法促進企業間的有效合作,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優勢。協會中分設空調、冰箱、熱水器等多個分支機構,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研究合作。與此同時,商會以及中介組織方面必須要加大信息傳達和市場服務,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研討會,及時向企業通報信息,指導實際的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尚明編著:《反傾銷:WTO規則及中外法律與實踐》,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美)雅各布.瓦伊納著:《傾銷:國際貿易中的一個問題》,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3.趙維田著:《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法律制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朱葉編著:《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貿易糾紛案例評析1995-2005》,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張向晨著:《發展中國家與WTO的政治經濟關系》,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0年版

6.外經貿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編:《進出口公平貿易法規匯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2年版

7對外經濟貿易部國際聯絡司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手冊》,經濟管理出版社,1992年版

8,龍永圖主編:《世界貿易組織知識讀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1年版

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編:《國別貿易投資環境報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條約法律司編:《商務立法年編2004》,中國商務出版社,2005年版

11.王貴國著:《世界貿易組織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霍克曼等著:《世界貿易體制的政治經濟學一從關貿總協定到世界貿易組織》,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3.張玉卿主編:《WTO新回合法律問題研究》,中國商務出版社,2004年版

14.高永富等著:《WTO與反傾銷、反補貼爭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編:《WTO爭端解決機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6.史曉麗著:《WTO與中國外貿管理體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7.趙瑾著:《全球化與經濟摩擦》,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18.陳憲等編著:《國際貿易:原理.政策.實務》,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2年版

19.王春等主編:《反傾銷應對之道》,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鄧德雄著:《歐盟反傾銷法律與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篇3

摘 要:“營改增”規劃的實踐,是國內稅費制度改革發展的關鍵一步。我國自2012年起開始設立“營改增”試點,營業稅征稅范圍逐步縮減,增值稅的征稅范圍逐步擴大,2014年已擴展至電信行業,在這個過程中“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的影響也逐步顯現。本文就“營改增”對電信業的財務管理各方面的影響進行簡要闡述,并嘗試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營改增 電信業 財務管理

稅收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每一次稅制改革都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1994年起我國實行分稅制改革,分別確立了增值稅和營業稅的征收范圍,兩大稅種平行征收,互不交叉。但是漸漸地兩稅并行的情況顯現出諸多弊端,而增值稅征收范圍逐步擴大并取代營業稅成為國際大趨勢。2011年,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而后為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圍,解決部分行業重復征稅的問題,自2012年1月1日起,將上海作為試點地區對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實施“營改增”政策,至此,拉開了貨物勞務稅收制度改革的序幕。地域方面,“營改增”的實施地區于2012年8月1日起,已推廣至全國;行業方面,電信業也從2014年6月起,被納入到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中。

從電信行業過去一個季度的經營業績看,“營改增”稅制改革給電信企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尤其是財務方面的影響最為突出,因此本文研究的重點是,企業在稅制改革后所面臨的財務方面的問題并怎樣結合“營改增”的改革政策對財務管理的工作做出相應的調整。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營改增”范圍的文獻綜述

增值稅最先于1954年出現于法國,目前這一政策已被130多個國家所用,我國自1979年引入增值稅以來,一直采用的是增值稅和營業稅兩稅并行的形式,現今已開始擴大增值稅范圍的稅制改革。Reugebrink1997年提出的“全范圍內抵扣”的說法為全面實行增值稅提供了理論來源,他認為在所有商品和勞務交易活動過程中,所有由供應方收取的稅款都能夠抵扣,也即增值稅可在全范圍內抵扣。1992年泰特在比較各國稅收制度以及執行結果的基礎上,提出增值稅若包含從生產到零售的各個環節將更加可取,他的這一理論為電信業實施“營改增”提供了理論支持。關于“營改增”范圍應包括哪些行業這一問題,國內學者大致分為兩派,諸多人認為增值稅將全面取代營業稅,而又有一部分學者并不贊同將增值稅擴展至全行業全地區,對于一些特殊行業應暫緩考慮。2008年蘇筱華[1]提出增值稅和營業稅存在交叉征稅,這不利于簡化稅制,而且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將第三產業中的大部分勞務項目排除在外,因此造成增值稅鏈條的中斷,這樣既阻礙第三產業的發展又不利于第二、三產業稅負平衡。許善達[2](2012)認為營改增將成為制約第三產業發展的重大制度性障礙之一,因此大中城市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最大前提就是營業稅向增值稅的轉型。樓繼偉[3](2013)提出營改增的稅制改革應該一次性在全國全行業內實施,這是由增值稅的特點決定的,而且這將使得稅率的設置更簡單,抵扣鏈條更完整。而對這一問題持有異議的學者認為對于營改增這一政策應該對一些特殊行業暫緩執行。比如胡怡建[4](2013)指出對于我國服務行業營改增政策應先從生產業再到生活業逐步推進,而且考慮到鐵路運輸、郵政通信等行業具有跨地區經營的特點,不適宜實行地區試點,而應直接在全國范圍內實施。趙麗萍[5](2010)從產業結構角度出發進行探討,認為對于產業附加值低的增長空間小的行業應暫緩實行營改增政策,而相反地,對于那些具有高的產業附加值且對產業附加值具有引導作用的服務業則應成為營改增優先考慮的對象。

(二)電信業“營改增”問題的文獻綜述

國內部分學者單獨將電信業作為“營改增”的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研究問題主要集中在對電信業征收增值稅所帶來的影響。黃梔梓[6](2012)認為將郵電通信業和建筑業等服務業納入到營改增試點范圍,企業的稅負有望降低。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郭凡禮(2013)提出不同觀點,他認為營改增將對電信業利潤產生不利影響,因為利潤會因為納稅的增多而下降。對于這一問題梁翠瓊[7](2013)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總結,她提出營改增對電信業帶來了雙重影響,一方面資本購置成本降低,另一方面行業稅負增加,收入及利潤均下降,從而整個行業信息系統更改的難度也將增大。

二、電信業的概況以及實施“營改增”的現實意義

電信業的業務范圍包括基礎電信服務和增值電信服務,基礎電信服務是利用固網、移動網、衛星、互聯網,提供語音通話服務的業務活動,以及出租或者出售帶寬、波長等網絡元素的業務活動;而增值電信服務,是指利用固網、移動網、衛星、互聯網、有線電視網絡,提供短信和彩信服務、電子數據和信息的傳輸及應用服務、互聯網接入服務等業務活動。在將電信行業納入到征稅范圍后,基礎電信服務及增值電信服務分別適用11%和6%的稅率。電信行業作為我國的先導性行業,具有規模經濟性和范圍經濟性兩大特征,其中前者主要是指電信業的網絡系統,網絡運營需要擁有用以提品和服務的網絡設施,這會產生巨大的固定成本,但隨著業務量的增加,其平均成本也會不斷下降,從而帶來規模經濟;而后者是針對電信企業,當其同時生產兩種產品如市話服務、長話服務等的費用低于其單獨生產每種產品所需成本的總和時,將給企業帶來范圍經濟效應。

總的來說,對電信業實施營改增有以下幾點現實意義:(1)從產業角度來看,在實施“營改增”之前,電信業企業經營活動開具的是營業稅發票。以至于下游的很多增值稅納稅人因購進電信產品或業務而不能夠做進項抵扣,實施“營改增”之后將有利于完善第三產業的增值稅抵扣鏈條,進一步改善我國稅收環境并完善我國的產業結構。(2)從稅制角度來看,由于實施增值稅后,電信企業的購進資產可以抵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稅負,再者,“營改增”能夠優化我國現行的稅收制度,消除重復征稅的狀況。

三、“營改增”對電信行業財務管理方面的影響

根據前文所述,可知“營改增”對電信業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而在實施“營改增”政策后對電信業會有哪些影響呢?本文主要從企業財務的角度來探討稅制改革影響,并分別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會計核算方面的影響

“營改增”稅制改革必然會影響會計核算,因為對于繳納營業稅的企業,需要按營業收入乘以適用稅率計算應交的營業稅。在改革之前,企業的會計賬簿中,會計分錄為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通過這種記賬方式營業稅將可以稅前扣除,同時企業相應業務發生的成本也可按實際發生額列支。但是在改革后,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企業所繳納的增值稅不能再作為企業成本準予稅前扣除,另外,之后企業所取得的營業收入,還要按照規定換算為不含稅收入,在此基礎上再計算銷項稅額;對于電信行業的外購貨物和勞務,如果能夠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則可以通過“以票抵扣”或是“計算抵扣”的方式將其進項稅額予以抵扣,將所發生的支出以不含稅價格入賬。因此,從會計核算上來看,稅制改革給企業的相關收入、成本以及稅金的核算都帶來了較大變化,企業財務管理不能再維持以前的舊模式而應做出調整。

(二)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本文主要從各個財務報表結構及金額變化的角度來分析“營改增”稅制改革所帶來的的影響。首先對于資產負債表,因為“營改增”政策使得企業購進的設備等固定資產可以憑票抵扣,則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減少,相應地累計折舊金額也會減少,此外其應交營業稅也不再列示;其次利潤表上,營業稅金及附加在改革后將產生巨大變化,因為這一科目反映的是企業經營業務所承擔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等,在改革后營業稅將被剔除,而城建稅以及教育費附加的計征都需要根據流轉稅金額核算,故而也會隨之改變,總的來說,經過改革最終企業的稅金和成本都會降低以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后對于現金流量表,由于增值稅特殊的計算方式,需要分別核算銷項稅額及進項稅額,這樣會導致企業投資活動中的現金流出量增加,同時因營業稅消除所帶來的成本費用的降低,也會使得經營活動中的現金流量上升。為了更加詳實的說明“營改增”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本文截取了中國聯通2014年第三季度的部分報表項目:

從表1中可以看出,其他流動資產較上年增長了193.0%,分析原因是由于“營改增”政策的執行,使得企業待抵扣的增值稅增加,這一現象又通過“其他流動資產”項目反映導致的。此外,根據上文的分析,增加的增值稅以及本期利潤總額較去年同期利潤的上升導致企業應交所得稅也較上年增加。表2中“營業稅金及附加”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2.8%,主要原因是由于企業自6月1日起執行“營改增”政策后營業稅稅金減少所致。

(三)發票管理方面的影響

“營改增”不僅影響了相關發票種類,而且還影響了發票管理。增值稅發票與普通發票的最大不同在于,增值稅實行憑票抵扣的政策,發票在起到完稅憑證作用的同時,又能體現出其稅負的連續,通過發票可將產品的各個環節如生產、加工以及最終消費聯系起來,為此,增值稅發票的獲得、傳遞甚至作廢等過程監管更加嚴格。目前,國家對增值稅的監管非常嚴格。上升到法律層面,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情節嚴重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或死刑。簡言之,相對于原來的營業稅發票管理,增值稅的管理要求更高。此外,增值稅管理操作程序復雜,認證手續繁瑣,匯總納稅的工作量很大,如果企業對這一業務流程不熟練,將會加大企業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費。

四、“營改增”下加強電信業財務管理的建議

現如今,電信企業已開始全面實施“營改增”計劃,各個企業應做好規劃,主動應對改革,提高管理水準,以維持和獲取更高的利潤。本文針對上述影響提出如下幾方面的管理建議:

(一)改進會計核算程序

鑒于改革后增值稅的征收管理較營業稅的征管更嚴格,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必然會不適應新的納稅管理程序,相應地企業原來的會計核算程序也會不匹配。為此,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部門,應實時監測會計核算過程,建立完整的增值稅明細賬,根據情況及時調整策略。面對這項改革,企業還應積極實施稅收籌劃,例如針對所購進的設備,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選擇合理的折舊方法,避免稅負的增加。另外,復雜的增值稅處理程序表明企業對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需要,因此企業應該在引入高素質人才的同時加強對老員工的培訓,全面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

(二)加強財務業務融合,將財務管理前移

“營改增”后,企業應充分考慮政策要求和自身情況,轉變觀念,將財務管理工作提到業務流程前段,并與業務部門配合共同梳理本公司的營銷模式,根據業務情況分析是否有視同銷售等特殊業務的存在,并在此基礎上設計新的資費營銷方案,同時綜合分析視同銷售稅額對營銷案整體效益的影響,以避免稅務風險。此外,對于擁有諸多分公司的電信企業要改進財務處理流程,還可以考慮進行總公司與地區分公司間的業務轉移,以獲取更多的稅收支持,而后隨著公司稅制的完善就可以此避免稅收不公平現象的出現。

(三)加大發票管理力度,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從前文的論述我們可以認識到,對于發票管理,更應該引起重視,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完善管理。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發票管理培訓,及時發現漏洞、保障監督,提高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以一般納稅人為例,具體操作過程如下:電信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后,將發票聯與抵扣聯交予接受服務一方,自留存根聯合記賬聯,存根聯用于留底,財務部門則負責根據所收取的記賬聯做原始憑證記賬。電信企業還要制定嚴格的領購和填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制度。此外,還應該進一步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規范企業管理,減少風險、避免損失,確保企業的經營目標,全力應對“營改增”給電信行業生產經營所帶來的沖擊。

五、總結

綜上所述,“營改增”為電信行業帶來的影響有利有弊,我們如果能以辯證的眼光看待這些問題,事先做好規劃完善財務管理方案,在這一措施逐漸融于電信業之后,便可以享受其給電信企業帶來的實際收益。總之,“營改增”的實施,是我國稅制改革邁出的至關重要的一步。由于作者所獲資料的時間期限及

參考文獻的缺乏,使得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存在不足,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逐步深入,選取最具代表性的企業結合實務對決策進行補充完善。

參考文獻:

[1]蘇筱華.中國流轉稅制研究[M].中國稅務出版社,2008.

[2]許善達.會長在“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會長許善達“兩會”期間答記者問[J].注冊稅務師.2012(4).

[3]營改增雙擴圍:稅制改革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N].東方早報.2013-4-18.

[4]胡怡建. 進一步深化營改增[J].中國財政. 2013(8): 24 -26.

[5]趙麗萍.關于增值稅的擴圍改革[J].稅務研究,2010(11): 34-36.

篇4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新興的共享基礎架構的方法,通過云計算技術可以將巨大的系統池連接在一起以提供各種IT服務,并可以按需提供資源、收取費用等,因此云計算也被看做是一種新型的資源利用模式。從技術角度看,云是一個包含大量可用虛擬資源(例如硬件、開發平臺以及I/O服務)的資源池,這些虛擬資源可以根據不同的負載動態地配置,以達到更優化的資源利用率。這種資源池通常由基礎設施提供商按照服務等級協議(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采用用時付費(PPU,Pay-Per-Use)的模式開發管理。云計算使得超級計算能力通過互聯網自由流通成為了可能,企業與個人用戶無需再投入高昂的硬件購置成本,只需要通過互聯網來購買或租賃計算力。

很多因素推動了對云計算的需求:從IT資源利用的角度來看,建設云計算這種超大規模IT資源池可以簡化用戶使用,降低IT資源的平均成本;從業務角度講,移動應用、實時數據流、SOA、Web搜索、開放協作、社會網絡和移動商務等新應用急劇增長,需要利用大規模的云平臺進行支持;特別是對超大規模數據進行數據挖掘與分析的需求,直接推動了云計算的產生和發展。

2 電信行業中的數據分析業務

電信企業是典型的數據密集型企業,保存有海量的用戶呼叫數據、WAP與GPRSEI志以及其他業務系統日志等。正確地分析這些數據從而獲得有用的知識,能夠使電信企業更好地向用戶提供服務、發現更多的商機,同時可以分析市場狀況,以便于制定營銷策略、調整資費策略。因此,數據挖掘技術在電信業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但進行此類數據挖掘,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和人力,用于購置、維護硬件設備以及購買相應軟件。這主要是由于,電信行業中產生的經營日志數據巨大,一般技術無法處理。以話單數據為例,一個較大規模城市每月的數量可以達到50GB,對于大型直轄市,這個數字可能超過1TB。如此大的數據量,傳統的數據庫工具無法負荷,必須采用專用數據挖掘與分析工具,例如SASEnterprise Miner、SPSS Clementine、IBM IntelligentMinet等,而這些軟件一般需要花費百萬以上的年費。

不過,盡管這些數據挖掘工具價格昂貴,挖掘效果卻仍有待提高。首先,傳統數據挖掘工具基本都實現了常見數據挖掘算法,例如文獻[2―4]中討論了基于這些算法的客戶流失預測分析方法,然而這些算法的實現都是傳統的內存駐留式,所處理的數據也是結構化的數據(通常是某種數據庫軟件的固有格式),對于非結構化數據無能為力(例如原始日志)。其次,當數據集很大時,建立模型所需要的時間往往很長,所采用的機器往往是小型機等高端設備,雖然投入很大,但處理效果仍受制于單個主機的性能,無法通過分布式方式實現并行處理。

云計算技術可以彌補傳統數據挖掘成本高、性能差的缺陷。通過云計算技術,即可以利用已有設備搭建分布式、高性能、可伸縮的數據分析中心,從而節省設備投入和軟件投入成本,提高執行效率,為構建低成本、高效率的數據挖掘與分析系統提供了可能性。Hadoop則是構建此類系統的熱門技術。

3 Hadoop云計算平臺

Hadoop是Apache組織支持的一個開源軟件,是Google云計算理論GFS、Map/Reduce、Bigtable的一個開源實現。Hadoop最早作為開源搜索引擎項目Nutch的基礎平臺而開發,隨后成為一個獨立的項目而發展。

Hadoop可以使用廉價Linux PC機組成集群運行各種應用,同時保持系統的穩定、高效。它能使編寫和運用處理海量數據的應用程序更加容易,其核心組件有3個:一個是HDFS,分布式文件系統,可以提供高效、穩定的分布式存儲,隱藏下層負載均衡、冗余復制等細節,對上層程序提供一個統一的文件系統API接口;一個是HBASE,一個大型的分布式數據庫,這個數據庫不是關系式的數據庫,而是一個巨大的按列存儲表格,可用來分布式存儲半結構化的數據,例如日志數據等;Hadoop系統中最重要的組件則是Map/Reduce分布式處理組件。

Map/Reduce是一個編程模型,用以進行穩定、高效、超大數據量的分析計算。它將一個任務分成很多更細粒度的子任務,這些子任務能夠在空閑的處理節點之間調度,使得處理速度越快的節點處理越多的任務,從而避免處理速度慢的節點延長整個任務的完成時間。Map/Reduce模型將分布式運算抽象為Map和Reduce兩個步驟,其中Map是把輸入Input分解成中間的Key/Value對,Reduce則是把Key/value合成為最終輸出。

開發者只需要實現Map和Reduce函數的邏輯,然后提交給Map/Reduce運行環境,計算任務便會在計算機集群上自動、并行地調度執行。運行環境負責分割輸入數據、調度任務、自動處理運行過程中出現的機器失效問題,以及協調不同節點之間的數據通信。很多分布式數據運算可以抽象為Map/Reduce操作,圖1描繪了Map/Reduce框架的基本工作流程。

4 基于Hadoop的電信業務數據分析系統

基于Hadoop云計算技術,可以構建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性能的數據分析系統,這在電信行業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本文以“客戶流失預測”業務為例,來說明如何基于Hadoop構建實際應用系統。系統主要實現如下基本功能:

(1)用戶流失預測;采用現有最為基本的客戶流失預測方法;

(2)用戶流失原因分析:基于經驗值的客戶流失原因分析;

(3)自動化數據處理和基于Web的可視化界面。

圖2是基于Hadoop構建的實際數據分析系統的架構:

整個系統運行在分布式Hadoop平臺之上,數據可通過HDFS進行分布式存儲,并通過Map/Reduce機制進行作業調度和分布式處理。由于Hadoop是利用分布式技術對數據進行存儲的,因此可承載的數據量將隨著集群規模的增加而增長,理論上可存儲PB級的數據,非常適合存儲電信業務責任編輯:左永君zuoyongjun@rn日志等海量數據。

在Hadoop平臺上,開發者只需要編寫數據預處理業務邏輯和算法即可,不需要處理分布式計算中的調度、消息等底層邏輯。編程語言基于Java或Python等腳本語言,開發非常方便。通過合適的數據挖掘模型對話單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出用戶流失預測概率。在數據挖掘算法方面,流失預測一般采用分類算法如Logistic回歸模型對數據進行處理。這種處理一般有三個過程:

(1)數據的預處理(ETL)過程;對原始話單等數據進行預處理,對數據進行壓縮、轉換和必要的計算, 通常需要較多的步驟才能完成;而傳統的數據挖掘中,時間開銷最大的步驟,即是預處理過程。

(2)數據訓練過程:對已知離網或流失數據進行運算,需要利用預處理后的海量數據進行復雜運算。

(3)概率預測過程:利用訓練所得參數。對當前話單數據進行預測,以分析目前用戶離網、流失的可能性,并對特定用戶群進行篩選、報告等。

云計算技術通過可靠的分布式處理,將傳統的單機操作并行化,大大加快了預處理的效率,可以使上述過程更加快捷地進行。

客戶端采用基于瀏覽器的SAAS模式提供分析結果的可視化服務(圖3),即預測結果可以通過簡潔的Web界面進行查看,并通過圖形化和報表等直觀方式,向用戶展示分析結果。

5 基于Hadoop的數據分析系統的優勢

如前所述,傳統的流失預測系統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系統可靠性和可擴展性差等問題,利用云計算技術,則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基于Hadoop的數據分析系統的優勢體現在以下方面:

(1)吞吐量大、運算速劇央、可伸縮性佳

使用云計算技術,實現分布式計算,極大提高了系統吞吐量和運算速度。例如客戶流程分析模型中分類預測方法中的相關算法,包括分類預測算法、ETL操作等均基于Map/Reduce實現,并以一種可靠容錯的方式并行處理TB級別的數據集。系統可以有效統合多臺服務器資源共同進行計算,不會因通信、協調等機制而限制多臺服務器發揮作用。其效果可通過系統測試數據體現。

(2)穩定性高

Map/Reduce模型提供了容錯、調度機制,保證系統的健壯性。在設計Map/Reduce時,研究人員考慮了很多大規模分布式計算機集群進行含量數據處理時所要考慮的關鍵問題:容錯處理保證了節點失效的情況下計算任務仍能夠正確執行;操作本地化保證了在網絡等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讓計算任務在本地執行;任務劃分的粒度使得任務能夠更加優化地被分解和執行;對于每個未完成的子任務,Master節點都會啟動一個備份子任務同時執行,無論初始任務還是備份子任務處理完成,該子任務都會立即被標記為完成狀態,通過備份任務機制可以有效避免因個別節點處理速度過慢而延誤整個任務的處理。

(3)經濟、綠色、廉價

基于混合模型的并行二元分類預測方法是基于Map/Reduce機制實現的,所以其只需要普通的PC機組成集群就可以對海量的用戶數據進行流失預測分析;而SAS、SPss等工具用的是IBM等商業機器,只能處理少量數據,無法對千萬億級用戶展開大規模數據挖掘。因此,相比于SAS、SPSS等工具,本系統具有成本低廉、可擴展性強的優點。

(4)易用性

系統可以通過Web方式使用,較為方便。可通過項目總結出流程化的快速搭建方式,以指導兄弟單位根據需要搭建相似系統。其效果通過試用,以研究報告和文檔方式體現。

參考文獻

[1]Vaquero L M, RODERO2MER INO L, Caceres J, et al. A break in the clouds: Towards a cloud definition[J]. ACM 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2009,39(1): 50-55.

[2]Hung S Y, Yen DC, Wang H Y. Applying data mining to telecom chum management[J]. Expert System with Application,2006,31(3): 515-524.

[3]Wei C P, Chiu I T. Tun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ll detail to churn prediction: A data mining approach[J]. Expert System with Application,2002,23:103-112.

[4]郭明,鄭惠麗,盧毓偉,基于貝葉斯網絡的客戶流失預測分析[J],南京郵電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5(5):79-83.

[5]Ghemawat S, Gob IQFF H, Leung P T. The Google file sys2tem[C]//Proceedings of the 19th ACM Symposium en Operating Systems Principles. New York: ACM Press,2003: 29-43.

篇5

關鍵詞:電影美學 商業 電影商業美學 電影行業

一、前言

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社會,各個行業受到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而進入全面繁榮階段,人們的日常生活品|也不斷在提高,因此,在這樣的一個發展背景之下,電影行業也得到迅速發展。隨著社會發展的深入化,電影行業的發展與商業的發展已經密切聯系在一起,而電影本身是具有藝術的屬性,尤其是在美學方面,由于在當下的電影行業發展中一味追求電影的藝術性,摒棄商業性,電影行業是難以得到深入發展,而對應的如果一味的滿足商業性而制作出來的電影,會喪失電影所具有的藝術性,同樣也得不到長遠性的發展。因此,如何將商業性與電影所想表達的主流價值、藝術性融合在一起,促進當下電影行業得到整體性的進步與發展,是需要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二、有關于電影美學的相關內容探析

電影美學,這一詞在電影行業的發展中由來已久,而且許多新名詞和新概念層出不窮,甚至達到了對美學這一概念的濫用,如媒介美學、新生代美學、暴力美學等,而對電影美學的理解,許多人都是模糊不清。為此,這一章節首先對電影美學的概念進行剖析,再來探討與之相關的其他方面,從而為后面探討電影美學和商業的研究奠定基礎。

(一)電影美學分析

在電影行業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對電影美學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的學者有著不同的看法,簡單的來說,電影美學是電影學和藝術美學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電影學和藝術美學的基礎上來研究電影藝術的美和審美方面。電影美學的本體不僅要關系到電影的本體,而且還需要涉及到美學的本體,而電影的本體就是由編劇、演員、導演、攝影師等幕前幕后的工作人員所組成,美學的本體就是主體所感受到的對象是否美。眾所周知,美學最早是哲學的一個分支,一旦失去哲學的支撐,美學自身也將不復存在,因此,電影美學也是美學的一種,在發展過程中要建立在美學的基礎上來進行電影的制作和觀看。

(二)電影美學的屬性、歸類

從電影美學的概念分析中可以得出,可以得出電影美學的屬性是電影藝術的哲學,因此,在新世紀發展下的電影美學要想得到進一步發展,首先其主體不能夠放棄對文本哲學的意義以及對審美內涵的研究;其次是對電影美學的研究必須要同文化的發展所結合在一起,尤其是需要從消費文化、大眾文化以及主流文化等方面去研究美學;最后是需要在美學的研究依據電影本體的規律,從大眾的角度入手來探尋廣大人民群眾對電影的需求,促使電影美學平民化。而對電影美學的歸類,在如今本國研究體系中,主要分為六個部分,分別為美學原理研究、中國古典美學、西方美學、中外美學比較研究、門類美學、實用美學也就是技術美學。電影美學得到良好的發展,不僅為電影美學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而且有利于整個電影行業得到發展。

(三)電影美學的研究范疇分析

對電影美學的研究范疇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電影美學的研究對象首先是電影的審美特性,以及電影藝術的審美規律,尤其是電影語言、電影思維、電影藝術中的假定性和審美形態,對這些方面進行研究有利于將這些元素充分表現在所制作的電影中,讓電影更加具有藝術性。第二,電影美學還需要重點研究電影作品背后所想要表達的文化哲學思想和文藝思潮,以及觀眾和電影藝術之間的審美關系,對這些方面進行研究,可以更好的對美學進行具體的順利和研究。第三,電影美學還應該同西方文學、中國古典美學相互聯系,在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基礎上賦予電影豐富的美學思想,從而促進電影行業得到整體的進步和發展。第四,電影美學還需要對電影的發展史、理論等方面進行研究,比如說像《電影與思想》、《電影哲學概說》、《電影詩學》等方面,所討論的內容都是有關于電影美學領域,從而更好的促進電影美學得到進一步發展。

(四)電影美學的延伸―電影商業美學的分析

新世紀發展之下,社會的各個方面都迅速崛起,在電影方面日益與發展的商業的聯系在一起,因而,也就出現了電影商業美學這一概念。電影是一門藝術,也可以說是一種生意,由此可見,電影藝術是依賴于電影的商業性而存在、發展,因此,電影商業美學的發展基礎由此而來。所謂的電影商業美學,就是建立在市場需要和經濟發展要求的基礎上所創設的電影藝術設計和創造體系。這一體系首選要符合電影作為一種媒介所需要遵守的經濟規律要求,同時也要符合電影本身具有藝術性所需要服從的藝術規律。在現如今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西方的好萊塢電影還是東方本國電影,在制作電影的過程中都在找尋藝術與商業之間的切合點,在遵循美學的基礎上,促進電影行業得到整體性的進步與發展。

三、從東西方電影的發展來探討電影美學與商業之間的研究

在分析完電影美學的相關內容之后,針對于當下電影美學與商業之間的研究,本文從東西方的電影入手來簡單探討下,希望可以促進電影行業的整體發展。

(一)以好萊塢電影為例來探討電影美學與商業之間的研究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深入,電影工業全球化步伐也不斷加快,好萊塢電影作為西方電影的代表,就是電影藝術與商業完美結合的成功之例,同時,好萊塢電影也為全球的電影行業提高了可以參考和借鑒的范例。但是從電影美學的角度來講,好萊塢電影在制作的過程中并沒有將重心放在這一方面,更多的是將電影作為一種娛樂工業來發展,因此,在美國電影中往往通過暴力展示來宣泄觀眾的無意識行動,以夢幻化的畫面、強烈化的視覺效果來震撼觀眾,用皆大歡喜、善惡有報來撫慰人們的心理傷口。盡管好萊塢電影所含有的元素可能都涉及不到電影美學的角度,但是好萊塢電影在堅持廣大群眾基本需求的基礎上,用藝術電影包裝著流行電影,用流行電影來促進電影的流行,使得好萊塢電影在在保持主流性的同時也在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革,更好的滿足于廣大人民群眾對觀看電影的需求,因此,發展至今的好萊塢電影不僅是受到廣泛觀影的群眾熱烈追捧,而且也被全球的電影市場所認可,所實現的經濟收益遠遠超過與其余國家,促進整體的進步與發展。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好萊塢電影緊跟當下趨勢和潮流,將電影藝術與商業發展有機結合在一起,盡管受到包括美國在內幾乎全世界知識精英的反對,但也成為了全世界最流行的電影產品。

(二)以中國電影為例來探討電影美學與商業之間的研究

好萊塢電影的制作更多的是受到經濟利益的驅動,出于市場策略的需要而將電影藝術性與商業性結合在一起,甚至于是讓藝術性屈服于商業目的,盡管受到媒體和學院派的強烈批評,但是也不難看出好萊塢電影在全球市場中的成功,比如說中國電影、韓國電影印度電影等都在效仿好萊塢電影,表明好萊塢電影審美機制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在中國電影行業中,由于受到多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政治、計劃經濟等方面,許多人都會將電影的商業和美學對立開,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夠從其中找到融合規律,也就導致在中國的電影市場中出現了主旋律電影、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其中商業電影相對應主旋律電影和藝術電影而言,在電影制作過程中的所體現的商業目的觀察與整個電影,讓觀影者在觀影的過程中最先體會到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電影所附加的商業目的,從而導致商業電影的地位更低,甚至于會受到習慣性的輕視。從目前的中國電影市場發展來看,商業電影占據著整個電影行業的半壁江山,在這些商業電影中不難看出其數量是與日俱增,但其質量卻一直難以得到提高,這也就導致中國電影產業長期面臨著陷入低谷、觀眾流失、市場萎縮的困境,難以促進電影行業得到整體發展,在電影市場的競爭中也難以取得有利的位置。

四、以馮小剛的賀歲系列喜劇電影為例來探討電影商業美學

本文就以馮小剛賀歲系列喜劇電影為例,來具體的探討下電影美學與商業之間的關系。

(一)以馮小剛所導演的賀歲系列喜劇電影為例

在如今的發展形勢之下,有需求才會有市場,市場的存在和擴大,才能夠促進一個行業得到長遠性發展,因此,對于電影行業的l展來講,將電影的藝術性和商業性有機結合在一起是促進電影行業得到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卻并不是一節很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所制作的電影偏向任何一方都會造成困境。馮小剛就是在輿論的壓力和商業的風險中,通過靈活的市場判斷力、良好的藝術感覺,將電影的藝術性和商業性有機結合在一起。從制作的《甲方乙方》系列開始,馮小剛就立足于社會發展需求、觀眾審美情趣以及市場環境等方面入手,以藝術的變化來適應市場,為中國的電影商業美學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二)馮小剛的賀歲系列喜劇電影在電影商業美學中所形成的特點

在馮小剛所導演的眾多電影中,促使在電影商業美學上形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通過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來喚起大眾的認同,喜劇與悲劇在以往的概念中是相對立的,但是現如今這一對立關系早已消失,在馮小剛所導演的電影中就能夠充分體現這一點,運用小人物在這個大千世界所發生的悲傷、搞怪的事情,來融入中國百姓在現實中所感受到的種種無奈、困惑、期盼,以歡笑來展現悲涼,以戲謔來展現無奈,不僅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而且還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向。第二,用社會互文本引起社會廣泛共鳴,傳統的喜劇表演是通過夸張的肢體語言、搞笑的情景設置來事項引人發笑的作用,但是在馮小剛所導演的喜劇片中卻很少采用夸張的形體表演,而是采用喜劇情景的設置和特色語言的構造來完成,這樣的方式不僅有利于與社會發展和流行文化接軌,而且也有利于展示社會現實,達到更好的效果。第三,用反諷的方式來釋放觀眾的情緒,比如所導演的《大腕》中有一句“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么?成功人士就是買什么東西,都買最貴的,不買最好的。”在結合社會實際發展的基礎上吸引更多的觀眾,道出觀眾的心聲,從而促進自己電影的發展。

(三)從馮小剛的賀歲系列喜劇電影中所得出未來電影的商業美學的發展研究

電影美學的發展與商業的發展可以通過電影商業美學來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實際上,電影的商業美學一方面是與傳統的電影美學存在著種種的沖突和差異,但是在另一方面,這中間往往有可能達成相互促進和推動。為此,馮小剛所導演的電影恰恰能夠體現他將主流意識、商業訴求和藝術個性通過商業美學融合在一起,因此,在他的電影中,不僅可以取得好的票房成績,實現商業目的,而且在影片中所包含的那種后現代喜劇態度、對社會現實的敏感發現,都可以體現他所導演電影的價值所在,與此同時,影片中所想傳達的有關于小人物的善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等方面,也是能夠體現一種主流的社會價值觀。從馮小剛所導演的電影可以得出,中國電影美學的發展,首先,需要對電影美學的屬性、內涵等方面進行充分的了解,再在立足于美學的基礎上去分析、讀懂和認識電影的美之所在,其次,從社會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探尋商業發展與電影藝術發展之間所聯系的關鍵點,在尊重和理解市場和觀眾的基礎之上,達成主流價值和娛樂價值、商業性和藝術性、本土性和全球性得到動態平衡,促進中國電影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從而為我國電影行業得到全面發展奠定穩定的基礎,進入全面繁榮階段。

五、結束語

在時代的發展洪流之中,電影的發展不僅是人們日常所選擇的主要娛樂方式之一,而且也是一個行業所發展的主要內容。在電影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電影美學的存在和商業的發展,其實是存在著矛盾又密切的關系,正確處理好電影美學和商業之間的關系,從而促進電影行業得到整體性的進步與發展。為此,本文針對于此,從電影美學角度入手,從商業的發展角度切入,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方面論點的探討和研究,為我國電影行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實現共同發展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 關于中國電影產業化發展進程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 弘石. 當代電影. 2006(06)

[2] 走出去的中國電影――《十面埋伏》案例分析[J]. 楊D. 電影藝術. 2006(06)

[3] 中國電影百年[M].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 李多鈺主編, 2005

[4] 全球化視野:傳媒產業經濟比較研究[M]. 學林出版社 , 金冠軍,鄭涵主編, 2003

篇6

一、邁克爾·波特的五種力量競爭模型簡介

附圖

資料來源: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華夏出版社1997年

企業是在一定行業中從事經營活動的。行業環境的特點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競爭力。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分析認為,影響企業競爭結構及其強度的五種因素(力量)可分為:現有企業間的競爭、潛在競爭者進入、替代產品的開發、供應商的議價力量、購買者議價力量共五種影響行業競爭力量。

作為一個開放的市場而言,企業面對的市場是一個競爭的市場,從事相同產品或服務經營的企業不止一家,因此多家企業必然會采取各種措施爭奪客戶,從而形成企業間的競爭。就電影市場而言,隨著院線制的形成,電影企業間的競爭將從原來基本沒有,變得越來越強烈。

由于一種產品或服務開發的成功,或由于某種原因使市場的價值得到巨大的發現,會引起許多其他投資者的加入。這些新加入者既可以給該行業注入活力,促進市場競爭,也會給原來的企業帶來壓力,威脅他們原有的市場地位。由于進入門檻的降低,政策的進一步透明,電影市場的投資價值日漸顯現,高達20%以上的投資回報率使電影市場成為投資資本關注的焦點。可以預見潛在競爭者的進入將是院線制發展過程中一個顯著的特點。

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或功能相似,能夠滿足消費者相似的需要,在使用過程中可以相互替代,因此提供這類產品或服務的企業之間就會成為相互的替代競爭者。作為提供精神文化消費產品的電影企業,其替代的競爭者有很多,比如電視傳播企業、音像制品行業、互聯網、酒吧舞廳等各種大眾娛樂場所,這些替代者均構成了對電影行業的競爭。

企業的經營活動需要各種生產要素。提供生產要素的供應商會在兩個方面制約企業的經營。一是供應商能否按時按量地提供企業所需的生產要素;其次提供的生產要素成本會影響該企業的利潤水平。所以供應商提供生產要素的能力、價格談判能力的大小以及企業尋找其他供貨渠道的可能性,是企業在市場環境中需要考慮的競爭力量。電影發行放映企業的供應商是上一級發行商或制片廠,他們的競爭能力在相當程度上會制約發行放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用戶是企業的衣食父母。用戶的多少、用戶的實際購買能力將決定企業經營規模的大小以及企業的獲利能力,同時用戶的討價還價能力將會引起同行之間的價格競爭。電影發行放映企業的用戶可以是下一級的發行商,也可以是電影院,他們的競爭實力會影響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和調整,隨著院線制的發展,作為用戶的電影院在院線中的作用將更為顯著。

二、傳統發行放映機制下的市場運作模型及五種力量的競爭分析(以一個省的電影發行放映業務的基本流程為例)

1.傳統機制下的電影市場五種力量競爭模型

附圖

(注:從1993年起國產影片可以直接向市縣電影公司發行)

2.傳統發行放映體制下的市場競爭分析

上圖概括了一個省級電影市場在傳統的發行放映體制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所處的競爭環境。從圖中可以看出,不論是省級電影公司,還是市級電影公司,均面臨著波特理論的多種力量競爭。結合當前院線制改革的實際,重點分析傳統發行放映機制下各級電影公司面臨的市場競爭狀況。

(1)地區市場的高度壟斷抑制了行業之間的競爭

傳統的發行放映機制下在一個地區只存在一個電影公司,形成了地區市場的高度壟斷,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同行業之間的競爭。高度壟斷的行業管理雖然在一定歷史時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互競爭的壓力,必然造成企業缺乏改革和發展的動力,各級電影公司安于現狀,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要。這種壟斷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構成了對電影市場整體利益、特別是對消費者利益的損害。

(2)潛在競爭者的競爭能力難以體現

由于高度的行業壟斷造成潛在的競爭者難以進入地區電影市場,這使市場中的既得利益者處于有利的競爭地位。雖然從1993年起發行放映機制的改革試圖突破壟斷,但限于行業內部的重組,潛在競爭者進入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3)替代產品的滲透能力較強

從行業競爭模型可以看出,替代產品的市場競爭戰略是全方位的,對各級電影公司以及電影院都產生了影響,對比這幾年電視、互聯網等娛樂資訊形式的發展以及電影票房的逐年滑坡,可以證明這一點。由于發行放映的各級企業承擔的功能均比較單一,沒有形成產業化的集團對抗能力,造成替代產品的滲透能力較強,在文化娛樂市場中爭得了相當多的一批顧客。

(4)電影院的競爭地位較低

從競爭模型中可以看出下一級發行放映商選擇的市場供貨渠道單一,電影院沒有選擇發行商和影片的余地,造成購買者特別是影院的討價還價能力很弱,自身的利益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證。

(5)供應商的談判能力不強

在一個發行壟斷的地區市場,影片供應商面對的是單一的發行商,雖然1993年之后國產影片的發行可以跨過省級公司直接向市級發行公司發行,但只是打破了省級公司對全省的壟斷,在市級電影市場,影片供應商仍然沒有選擇的余地;盡管具有較好市場預期的影片因比較稀缺,有利于提升這類供應商的市場地位,但總體而言影片供應商在市場運作中討價還價的談判能力還是比較低的。

綜上所述,在傳統電影發行放映的運行機制下,市場的競爭態勢表現為地區發行放映公司處于非常有利的競爭地位,其他三種競爭者的競爭能力較弱,因此地區發行商能夠基本控制當地市場,形成行業壟斷局面;但就整個電影市場而言,抵御替代品的能力是不強的。

三、院線公司的市場運作模型及五種力量的競爭分析

1.院線公司運作機制下的電影市場五種力量競爭模型

附圖

2.以院線公司為運作機制的電影市場競爭分析

院線公司是對電影發行放映經營者的重新組合,簡化了中間發行渠道,逐步形成發行放映一體化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營實體。這種機制的改變,必然使得原來處于壟斷地位的地區發行商的競爭地位發生變化,而且與其他競爭力量的實力對比也發生了改變。

(1)在一個地區市場中形成了同行業間的競爭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一個地區出現兩家以上從事電影發行放映業務的企業,形成了競爭的局面,由此大大削弱了發行商獨家壟斷而形成的非常有利的競爭地位。這種競爭對于打破市場壟斷,增強市場活力是非常有利的,因為生存的壓力迫使院線公司不能走老路,必須更新經營理念,提升營銷手段,注重規模和效益的關系,不斷改善服務質量,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在院線制形成的初期,由于市場規劃還沒有系統地建立,各院線公司應注意避免早期市場的惡性競爭,保證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

(2)潛在競爭者的進入門檻明顯降低

由于地區市場中競爭機制的引入,降低了其他投資者進入電影市場的門檻。為保證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要求市場信息是共享的,游戲規則必須共同遵守,這客觀上削弱了原有企業的在位優勢,降低了潛在競爭者的進入風險;同時為了增強競爭能力,形成規模經濟,現有企業會通過資本運作、共享市場份額的方式主動尋求合作伙伴,這也是潛在競爭者“借船出海”的一種途徑。

(3)替代產品的競爭能力相對減弱

電影與其他娛樂形式的相互替代競爭,在任何運行機制下都存在。成功的院線運行效率高,針對性強,能夠牢牢鎖住某個細分市場以獲得利潤的最大化,因此有較強的抵御替代產品的能力,所以院線制建立后,替代產品在某些細分電影市場的替代作用有所減小。

(4)影院的討價還價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影院與院線公司基本上是契約關系,處于平等的地位,雙方通過合同的方式規定各自的權利與義務,改變了原來機制下影院必須完全從屬于某級發行公司的狀況;同時這種契約關系不是終生制的,影院在合同終止后有選擇其他院線的權利,正如圖中出現的虛線箭頭表示影院可以“跳槽”,因此院線公司有必要處理好與加盟院線的關系,像對待顧客一樣,重視加盟影院的滿意度。在這個意義上講,電影院的市場競爭力得到了提高。“有”版權所

(5)影片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明顯提高

篇7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韓國電影;快速發展;電影營銷策略

我們一般所說的“營銷”指的是,企業發現或挖掘準消費者需求,從整體氛圍的營造以及自身產品形態的營造去推廣和銷售產品,主要是深挖產品的內涵,切合準消費者的需求,從而讓消費者深刻了解該產品進而購買的過程。20世紀70年代韓國實行配額制度以來韓國電影異軍突起,在國際電影市場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配額制也被稱為“國產電影義務放映制”,這一政策的實施是韓國政府希望能確保韓國本土電影在國內的放映時間,并且電視臺播放本土電影需要免費,并占一定比例。2韓國電影的成功,可以說市場營銷做得很成功,上述理論同樣適用,因此,要想分析韓國電影迅速占領國際市場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幾方面來分析。

1 更多種類的題材

進行目標市場定位是文化產品營銷的首要問題。4電影開始制作發行之前,企業需要根據不同的群體需求,進行目標市場定位。自從韓國政府宣布取消“電影審查制度”以來,為了提高影片的可看性以及迎合觀眾的口味,增加電影的收益,越來越多的韓國電影加入政治、暴力、等內容,當然,除了這些內容,韓國電影的題材還是十分豐富的,災難、喜劇、愛情、犯罪、驚悚等有許多優秀的題材被表現出來。例如《生死諜變》就是取消電影審查制度后韓國電影的神作,類似的還有《殺人回憶》、《共同警備區》等本來屬于被禁止的題材大受歡迎。還有像《七號房的禮物》、《暗殺》、《雪國列車》等劇情類的優秀影片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另外古代故事透露出來的的浪漫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顯得另類別致,喜劇電影也有著韓國獨有的特點和笑料。韓國影片的創意性一直是特有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場競爭中,創意及個性是決定一項文化產品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2 強大的資金投資力度

韓國電影行業的運行分三個部分:一是制作方,即影視制作公司;二是投資方;三是發行和市場運作方。由此可以看出電影在韓國是被當作投資的對象的,當然,最開始的時候,韓國的投資家并不愿意把錢投往電影行業。在20世紀末期,亞洲金融風暴來襲,韓國企業也是一片低靡,這時,一些投資家注意到“電影配額制”這一政策,無奈之下對韓國本土電影進行投資,本來這些投資者也沒有對獲得的收益抱很大期望,但電影《銀杏床》的大獲成功讓他們眼前一亮,高額的回報也讓但大家意識到對韓國電影進行投資是一條新的“生財之路”,這點在之后《生死諜變》、《醉畫仙》等大獲成功的電影身上得到驗證。有了強大的資金后盾,韓國電影的進步更加快速。

除此之外,政府還通過網絡引導文化企業對電影行業進行捐款,對電影產業實行基金政策和減免稅收,從而使電影產業的發展有充足的資金。3

3 多元化的營銷渠道

韓國電影產業擁有多條完善的營銷渠道。在國內,一些大型企業除了擁有電影制作及發行部門外,旗下還擁有影院、音樂機構等,為電影制作及發行、音樂制作、網絡平臺等多方面業務的實現提供可能,同時這些企業也是中介,將手里的電影版權等授權給其他國家,促使韓國本土電影在海外的發行;韓國政府為了推動韓國電影業的發展,除了在外國設置辦事處來調查當地觀眾喜好及文化特點之外,還對韓國本土電影進行多種扶持。

1.導演扶持:對于那些已經有韓國本土電影在影院上映的導演,如果下一部作品仍舊要拍本土電影,則可以申請下一部劇的啟動資金,資金的數額就取決于上一部影片的票房。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每年會從中挑選六十部左右的影片,每部提供至多7萬美元的自助。

2.編劇扶持:韓國電影劇本數據庫是借由網絡提供和收集的中樞。編劇有了新的作品后便可將作品上傳到該數據庫,尋找投資方或者有機會進行跨國合作。從過去的情況來看,每個月會有四本左右的優秀劇本被選中,編劇可以再申請為期三個月的劇本修繕課程。當劇本最終成型,就會被推銷。當然,該數據庫也有獎勵制度,被選出的作品的編劇每部可以獲得5000到50000美元。

3.公司扶持:從數據庫中選出的劇本最終會被發放到所屬公司。一般來說會選50個劇本,委員會總共自助90萬美元,由所屬公司進行下一步的制作及發行。

4.風險投資:對于那些小成本、有類型突破、具備新意、風險大的項目,一般很難獲得融資,因此,委員會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扶持小成本電影。為了保證本土電影投資的流動性,委員會會單獨預留出1000萬美元作為風投資金。具體來說,為了解決小眾影片籌資難、上映難等問題,委員會提出如下政策:(1)常規發行資助:委員會的資助涵蓋了市場推廣、電影排片、字幕翻譯等方面;(2)藝術電影專款:委員會保證每年有約15部藝術類影片或紀錄片分別獲得3萬美元左右的資助,用于市場推廣等方面;(3)韓國電影開放交流生態系統:該系統用于提供安全的網絡交易環境。

4 與其他文化進行產業結盟

韓國電影行業通過與服裝、音樂、廣告、旅游等文化產業互相推動來加速發展。文化類的產業就是有這樣的特點,不可能脫離大的文化壞境獨立發展,因此實現共贏才是最好的局面。例如《朝鮮名偵探:奴隸的女兒》的拍攝地全南高興居金島,這是一個盛產海帶和鮑魚的海島;還有“朋友之街”,就是政府根據《朋友》開發的,電影的高發行量也為這條街帶來大量游客。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韓流塢”了,這個韓國政府斥巨資打造的巨型觀光主題樂園重建了許多韓片里的經典場景。再比如從韓國電視劇到韓國電影中都存在的植入營銷:《浪漫滿屋》中華麗甜美的韓服、《冬季戀歌》中各種唯美的圍巾、《宮》中閃耀動人的飾品、《來自星星的你》中讓人眼花繚亂的韓妝品牌,這些植入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增加其他相關產業的收益。

5 對電影出口境外制定合適的營銷方案

5.1 明星推動電影出口

一部電影的參演人員如果是人氣超高的明星,可以說這部電影已經成功了一半,畢竟電影明星是連接電影和觀眾的橋梁。近幾年在亞洲人氣一直居高不下的韓星通過參演韓國本土電影,為韓國電影行業的穩步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好的電影情節成就一名明星,明星的高人氣也推動了電影在海外的票房。2002年韓國電影在海外的票房約為1500萬美元,其中,電影出口日本的票房收入是660萬美元。到了2005年,因為韓國男星在日本受到瘋狂追捧,直接導致這一年韓國電影在日本的票房收入增加到6030萬,短短三年,韓國電影僅在日本的票房收入就增加到02年的10倍。甚至還有一些韓國電影在韓國票房并不樂觀,但憑借參演明星的超高人氣,致使電影在海外賣出超高票房。比如2006年的《外出》,這部大手筆投入的影片在韓國只有81萬人次觀看,票房慘淡。但是由于本片的主演是裴勇俊,這位韓國一線明星在亞洲擁有超高人氣,所以該片在中國的票房高達750萬人民幣,是當時韓國電影在中國市場的最高紀錄,在日本的票房更是高達750萬美元,這都要歸功于裴勇俊在日本的超高人氣。通過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的數據可以看出,當紅韓星對于韓片在海外的高票房功不可沒。

5.2 注重境外市場細分

現在電影人都逐漸意識到,要想提高電影在海外的票房和收益,除了選用人氣高的演員,同樣重要的還有選擇最佳發行時間,通過一線影院,把電影展現在合適觀看此類影片的觀眾眼前。

韓國電影行業為了擴展韓片的海外市場,分別在中國、日本、美國等國家設置辦事處,對各國進行詳細的市場調查,以此來判斷不同國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對影片文化特點的要求以及觀眾的喜好,以消費者為中心從而制定不同的電影營銷方案,使電影營銷與制作發行高度結合。例如,韓國電影人通過調查發現,中、日、韓及東南亞國家同屬亞洲文化圈,特別是中、日、韓三國是一衣帶水的關系,文化起源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因此韓國在這些國家發行的主要是能夠得到當地倫理道德認同的愛情片,而在美國等國家,韓國則選擇災難片、戰爭片等來打入市場,因為這類影片更受歐美觀眾的歡迎。

一部影片在國內十分受歡迎和好評,走出國家,將這部影片拿到其他國家不一定能受到同等歡迎和好評,這是因為不同國家擁有不同的文化差異,這種現象被稱為“文化折扣”。為了降低文化折扣,韓國十分注重在宣傳方面的本地化,比如電影名字的翻譯更加貼近當地人民用語習慣,根據不同演員在不同地區的受歡迎程度不同制作不同的宣傳海報,將在當地更受歡迎的演員印在海報上來吸引更多觀眾。

5.3 積極舉辦電影節

參加國際性的電影節是將本土電影推向世界的有效方式之一,當前韓國電影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韓國主辦的釜山國際電影節。舉辦電影節除了可以激發本國電影人的創作激情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國際上對韓國電影感興趣的影視界知名人士。釜山電影節主席表示,舉辦電影節不僅可以為韓國電影帶來更多機會,還可以有效抵制好萊塢電影的進軍,更由此拉動釜山的旅游業發展,給韓國帶來巨大經濟收益。釜山電影節的成功也映射了韓國電影在國際市場的成功。

5.4 主張跨國合作

韓國電影十分注重海外發行時與當地文化的契合度,因此韓國電影人更愿意尋求跨國合作。由于中、日、韓三國擁有同源文化,所以東亞國家成為韓國尋求電影跨國合作的首選目標。2006年,中韓合作制成的《雛菊》、《墨攻》等電影反響不錯,獲得高額票房。2011年由中國女星湯唯和韓國男星玄彬主演的《晚秋》更是大受兩國觀眾歡迎。韓國電影在日本也有很大的出口量,因此韓日兩國也共同制作了如《2009迷失的記憶》、《船》等口碑不錯的影片。另外,韓美兩國也有過合作,《龍之戰爭》、《戀物》等佳作就同時在韓美兩國創下佳績。

5.5 完善發行模式

韓國電影大多采用間接發行的方式,間接發行指的是中央發行商行在全國各地建立地方發行商,這些地方發行商與中央發行商簽訂發行合同,分配利潤,這種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影片的發型質量和效果。隨著這些中央商行的健康發展,好萊塢電影在韓國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霸占半壁江山了。

5.6 通過互聯網進行宣傳

互聯網的出現對當今社會的影響是史無前例的,尤其是對影視產品的傳播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分析成功影片成功的原因,雄厚的資金后盾以及滿足觀眾需求的作品固然很重要,但也離不開網絡技術在背后起到的作用。韓國電影業也及時利用互聯網進行影片宣傳,例如前段時間韓國電視劇《太陽的后裔》在中國達到了創紀錄的超高收視率,隨著主演人氣的飆升,韓國電影業在微博上利用電視劇話題的熱度進行主演宋仲基之前主演的電影《狼少年》,雖然這部電影是幾年前上映的,但當時就票房超高的《狼少年》趁此又火了一把,使網上播放量飆升。另外有些小成本電影制片方也會利用互聯網宣傳來增加人氣,所謂電影界的黑馬,實際上是通過互聯網創造的。

互聯網為韓國電影帶來巨大商機的同時,也帶動了明星、服裝、美食、韓妝等行業的發展,這是互聯網帶來的快速流行、快速消費,也符合當今社會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6 結語

韓國電影業的穩步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扶持、國內大量電影人才的涌現,但韓國電影行業對營銷策略部署的重視也是韓國電影在國際舞臺大放異彩不可忽略的因素,這些方法經過仔細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再根據自身的情況,不同的國家也能吸取經驗,制定適合自己國家電影行業的營銷方案。尤其是中國與韓國擁有同源文化,在中國電影行業高票房、低口碑的今天,韓國電影的健康發展確實值得我們學習,而接下來的時期韓國電影能不能繼續在國際舞臺穩步向前,值得我們期待。

參考文獻

[1]楊鵬. 我國電影產品出口障礙及對策[D].湖南大學,2012.

[2]劉玉祥. 從營銷的角度剖析韓國電影產業快速振興的原因[J]. 視聽,2015,12:75.

[3]田莎莎. 韓國電影境外傳播現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

[4]林起明. 淺談國外小成本電影營銷借鑒[J]. 中國電影市場,2012,12:26-27+5.

[5]王志芳,常中華. 韓國電影成功占領世界市場營銷策略[J]. 電影文學,2011,08:21-22.

[6]歐陽劉佳. 韓國電影的敘事模式和文化內涵[D].上海師范大學,2005.

[7]宋曉利. 韓國電影產業的發展現狀及運營模式研究[J]. 傳媒,2016,02:59-61.

[8]陳曉晴. 韓國商業電影和消費社會[D].福建師范大學,2005.

篇8

>> 縫隙型企業依賴核心企業帶來的快速成長和發展障礙探析 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怎樣才能持續? 中國市場化進程對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分析 吳敬璉: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怎樣才能夠持續? 經濟增長帶來物價快速上漲全世界都在為通脹頭痛 高增長帶來的實惠有目共睹 墨輝車模:快速成長的車模行業龍頭 海大集團:快速成長的飼料行業新龍頭 “華為”的快速成長之謎 快速成長的新湖期貨 促進年輕教師的快速成長 NetApp快速成長的文化基因 創新企業快速成長的“秘訣” 柬埔寨銀行業進入快速成長期 視源股份占領行業制高點快速成長 楊憲益:翻譯整個中國的人 楊憲益:翻譯整個中國的人 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及其帶來的挑戰 職業化――中國企業快速成長的加速器 中國企業從快速成長到持續增長的轉變途徑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政治 > 整個中國經濟和電影行業都有快速成長帶來的粗糙 整個中國經濟和電影行業都有快速成長帶來的粗糙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楊蕾")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賈樟柯 著名電影導演

我拍了十幾年電影,對我來說什么都重要,什么又都不重要。

今年沒有關鍵的時刻或者重要的節點,已經過了一驚一乍的階段,生活處在常態中。

2015年,我對電影行業的感受是,所謂商業和藝術對立的觀念逐漸在消退。這是挺好的情況。過去人們在選擇看一部電影的時候,天然地會去挑,這是商業的我要去看,這是藝術的我不要去看。現在我覺得這種人為的阻礙淡了,一個原因是來自觀眾的改變,更年輕的觀眾不太在意自己要看的電影是商業的還是藝術的,所以是一個很好的改變。再比如,過去一部所謂的藝術電影,它的發行不好,大家馬上會質疑它存在的必要性,說你們就該死。而現在整個社會明白它們很重要,大家都希望它們能好。

這一年其實蠻善意的。這種善意經過了時間的積累,大眾逐漸理解這個事情。社會理解一個事情很慢很慢,需要五六年,經過很多人的呼吁,很多人要隨著時間才能理解到。

商業和藝術對立的觀念消退,這讓電影更正常,但我不會因為這種改變而做出什么調整。對一個在這個行業里能看比較遠的人來說,這些都是視線之內的事情,一早就知道會發生,還是要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我覺得無論是整個中國經濟還是電影行業都有快速成長帶來的粗糙,沒有意識到經濟快速增長時期的危機。拿電影來說,快速成長階段,市場有很多需求,于是形成了很多短期、短視的行為,比如模仿、抄襲、無節制地順應市場等,這些短視行為帶來了行業自身質量的下降。

每年生產800部電影,快速增長之后怎么辦呢?

我覺得這是電影行業要特別想的,別的行業可能也要想一想。

按我的理解,電影跟經濟好像有點反,整個經濟在消退,電影反而在增長。

電影市場有機會,但是上游始終充滿危機,這點是沒有改變的。對終端渠道,大家都賺到錢,而電影上游,真正的投資商,挑戰非常大,所有的負擔都壓在上游身上。

篇9

市場結構是指一個市場的組織結構特征,反映的是市場主體之間競爭和壟斷的關系。近年來,發行的地位在電影行業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對發行產業進行市場結構分析有其重要意義。本文將從市場份額、產品差異化、進入壁壘三個方面分析電影發行產業的市場結構。

市場份額分析

電影產品雖然是藝術化產品,但其最終是否真的能獲得成功,從而得到市場的認可還是要通過票房收入來驗證。每一部電影都是一次精神的創作,其類型,質量,營銷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其統一的驗證渠道就是票房,因此相比較于其他的角度,票房更能客觀的體現出我國電影發行產業的市場集中程度。

從表1可以看出,中國電影集團和華夏電影發行公司依舊保持著排行榜前兩名的成績,中影市場份額高達43%,華夏次之,市場份額達28%,二者市場份額合計高達71%,這是由于中影和華夏是國內發行業的老大哥,擁有較廣泛的院線資源和較高的運行平臺;另外,進口片的利潤分賬也給兩家公司帶來了不少的壟斷利潤(只有這兩家公司擁有境外影片的全國發行權)。博納則憑借對港產影片發行壟斷發行的地位占有11%的市場份額位列排行榜第三,而星美影業和小馬奔騰憑借自主投資影片的出色表現擠入前八名。總體而言,市場仍處于高度集中狀態,排名前八的公司占據了發行市場的絕對份額。

電影產品差異化分析

電影產品的差異化是指電影產品在選材、制造、營銷以及后續產品開發等一系列活動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與眾不同的產品特性。電影公司通過創建其產品的獨特性影響消費者的需求偏好,使其產品具有不完全可替代性,從而為其贏得更多的利潤和可發展空間。而對于電影發行產業,產品差異化就主要表現在發行的影片類型和營銷手段這兩個方面。

·影片類型

近年來,中國影片類型發展迅速,且不斷呈現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勢,包括愛情片、科幻片、動作片、紀實片、劇情片、驚悚片、戰爭片、喜劇片、魔幻片等。另外,動畫片也開始走向大銀幕。

從表2可以看出,在2011全年上映的影片中,動作片、科幻片、愛情片、動畫片和魔幻片票房占比均超過10%,五種影片類型占到總票房的7成以上。通過研究發現,目前國產影片票房主要集中在愛情、喜劇、動作、劇情4種類型上,而受觀眾喜愛和能獲得較高票房的動畫片、科幻片、魔幻片、戰爭片、災難片等依然受限于題材創作能力不足,票房大部分由進口片貢獻。總而言之,我國的影片類型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和差異化趨勢,但我國目前發行市場的國產片競爭壓力仍十分大。

·營銷策略

在電影的發行過程中,營銷手段可謂花樣百出,總結起來主要有三種營銷策略:

第一,創作主體組合。電影創作主體是指電影創作的主要參與人,包括導演、演員、制片人、編劇、攝影、音樂、服裝設計等工作人員。而電影本身的特性決定了電影產品必然是差異化很大的產品,創作主體的不同組合將帶來的是不同的電影產品。中國電影市場中,導演的品牌效應非常大,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三位導演的作品在市場中一直居于主導地位。因而,很多大制作的電影使用名導演、名演員、名攝影等等就是利用他們已經形成的品牌效應來組合更好的影片差異化,從而與其他影片區別開來,以獲得市場認同和收益。

第二,檔期選擇。我國各大院線的影片上映己經形成五大檔期:情人節檔期、五一檔期、暑期檔、十一黃金周檔、賀歲檔。依托重大節慶活動,構成富于中國特色的電影放映檔期,對于建立完善的電影市場機制和提高中國電影的市場競爭力非常重要。

第三,廣告宣傳。在各種營銷策略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電影發行的一系列的宣傳造勢活動,廣告、新聞會、首映式等必不可少。在2011年,不得不提的一種廣告宣傳模式就是微博營銷。隨著微博用戶數量急速增長,社會影響力迅速擴大,促使各大網絡開始在門戶品牌廣告營銷之外深入挖掘微博營銷的價值。電影《失戀33天》的成功與微博營銷密不可分,來自藝恩網的數據顯示,在觀眾接觸《失戀33天》影片信息的網絡渠道中,近64%的觀眾通過微博接觸《失戀33天》的影片信息,微博已成為影片宣傳重要形式,并且宣傳效果顯著。

進入壁壘分析

·產品差異壁壘

在中國電影業中,導演的品牌效應特別明顯,因為較長時間的號召力的積累,一些導演的作品已經在中國電影消費者中形成一定的口碑,具有品牌優勢。而且在我國,這種品牌導演資源非常稀缺,已經處于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三大導演鼎力狀態,并且他們基本上己經被發行公司合約化。馮小剛與華誼兄弟簽了10年合同和張藝謀與新畫面公司的固定合作關系直接把導演品牌優勢與電影發行公司的品牌優勢聯合在一起,對新進入者形成壁壘。

·規模經濟壁壘

隨著電影產業的迅速發展,投資規模將越來越大,這對于潛在進入者構成了壁壘。發行業的壟斷主要是依靠對影片的發行權得到的。而電影的制作、發行和放映都不是完全孤立的,許多的電影發行公司要想具有強勁的競爭力及爭取主動權,已向其制作和放映環節不斷延伸,打造完整而龐大的產業鏈,因而我國現在的電影市場已形成了高度壟斷性和幾大集團的大型規模。并且,總資源及總需求的有限性,也使得現有企業生產規模相對于市場總需求來說已經夠大,因而對進入者形成壁壘。

·政策性壁壘

首先,我國電影發行行業的最低注冊資本為50萬元人民幣,并且受電影出品單位委托發行過2部電影片或受電視劇出品單位委托發行過2部電視劇,才可取得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其次,廣電總局還要對發行公司進行年度考核,對于考核未達標的公司將進行相應處罰,若兩年內仍未達標,便吊銷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并且,電影進口經營業務是由廣電總局批準的電影經營企業專營,目前我國境外影片的全國發行權是由中影和華夏兩家壟斷。

篇10

[關鍵詞]電影產業;市場結構;市場行為;績效特征;SCP

[中圖分類號]F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3)40-0024-04

1 導 論

自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的電影產業出現來了短暫的輝煌,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又出現了持續衰退,到2003年實施全面產業化發展,中國的電影產業正式被定性為文化產業,并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電影產量有了明顯提升,從2002年的100部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票房從2002年的不足10億元上升到2010年的101.72億元。以每年超過25%的速度快速增長,實現了我國電影產業的歷史性突破,特別是2009年,被譽為是中國電影產業的“井噴式”發展。由此可以看出,中國電影產業發展中選擇的“先市場化后產業化”的道路的確為其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是,目前的改革還未取得預期的效果,仍然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問題,例如:體制不順、節目短缺、資金困難、課稅過重、不公平競爭等。壟斷性質的計劃經濟模式仍然在制約著電影產業的發展;相關的政府機構在扶持電影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利用政治手段和法制化的方式規范電影的生產,對于電影題材、內容、風格等方面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參照性,部分法規在實施中缺乏可解釋性,這些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中國的電影產品在作為文化宣泄和疏導工具的作用上能力不足,限制了電影產業的發展。

2 對于電影產業的SCP分析

2.1 市場結構

市場結構是指某一市場中各種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特征,包括市場供給者之間、需求者之間、供給和需求者之間以及市場上現有的供給者、需求者與正在進入該市場的供給者、需求者之間的關系。基本的市場結構包括完全競爭、完全壟斷、寡頭壟斷、壟斷競爭、買方壟斷、寡頭買方壟斷。主要從產業集中度、產品差異化、產業進入壁壘三個方面來分析我國電影產業的市場結構。

2.2 產業集中度分析

集中度在產業結構的分析中被廣泛應用,是衡量產業結構的重要指標之一,它“是用于表示在特定的產業或市場中,買方或賣方具有什么樣的相對規模結構(市場占有率)的指標,是反映市場壟斷與集中程度的概念[1]。”

在產業經濟學的研究中,市場集中度的指標主要包括絕對集中度和相對集中度兩種。絕對集中度通常是指在規模上處于前幾位的企業在生產、銷售、資產、員工等方面的累計數量占整個行業的比重。計算公式為:

對于市場集中度的概念,按照對象劃分,可以分為賣方集中度和買方集中度,我們通常主要是指賣方集中度,所以在分析電影產業的市場集中度時,我們主要也是用賣方集中度進行分析,包括制片方、發行方以及放映環節三個方面。

2.2.1 制片環節的集中度

由于市場份額數據的缺乏,要分析制片環節的集中度比較困難。沒有研究報告提供每年各公司的電影制作情況以及每部電影的票房收入,也沒有每年進入主流院線的電影放映名單及其票房收入、出品單位情況。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的計算機聯網數據具體到每個公司每部電影的票房收入也并不對外界公布,因此沒有十分準確的方法來分析我國電影產業制片環節的集中度。

因此對于制片環節的集中度不做討論。

2.2.2 發行環節的集中度

電影發行是指電影發行方從電影出品方那里取得某部電影在一定時間和區域以內的銷售權,制定執行營銷策略對電影進行推廣宣傳,最終把電影拷貝送達院線及電影院實現電影的放映。

由此可知,電影發行包括國產影片的發行和引進影片的發行。國產影片的發行,以2009年的電影產業“井噴式”發展的一年為例,進入院線放映的國產影片有140部,可統計的票房收入為62.06億元,其中,國產影片占票房總收入的56.60%,國產新片票房前100名影片的票房收入為32.65億元(中國電影家協會產業研究中心),占到國產影片票房收入的93%。具體數據如表2所示。

同樣可以看出,CR4=62.75%,CR8=78.71%集中度依然非常高。雖然這種發行市場的集中度相對來說浮動空間比較大,但是從2009年、2010年這兩年的數據可以看出,這種高集中度已成為定局,主要包括:中影、保利博納、華誼兄弟、華夏等幾大電影發行公司。

另外,引進影片在國內的發行,在2003年以前,一直被中國電影集團壟斷,到2003年8月,由19個國家企事業單位共同組建的華夏電影有限責任公司將這一局面打破,形成雙頭壟斷。引進影片的電影票房從2003年至今,基本上占國內電影票房四成的份額,如果將這一部分也計算在內,電影產業的發行環節中的集中度將會更高。

2.2.3 放映環節的集中度

在放映環節,我國所采用的是國際通用的院線制,即由一個發行主體以資本和供片為紐帶,與若干影院組合,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發行放映機制。發行公司擁有影院的資產或與影院存在資產連接,二者有著共同的商業利益和目標的一種模式。

從2002年推行院線制到2010年,全國共有38條院線,2010年101.72億元的全國票房收入中,38條院線中,有3條院線票房超過10億,有20條院線票房超過1億。具體數據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放映環節依然屬于較高的集中度,根據貝恩的產業結構與類型劃分,屬于寡占Ⅳ型的產業集中度結構。

2.3 產品差異化分析

產品差異化是決定市場結構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指企業向市場提供的產品或銷售產品過程中的條件,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相比較,在產品質量、款式、性能、銷售服務、信息提供及消費者偏好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從而具有可區別性和不完全的替代性。這種可區別性和不可替代性的高低即意味著產品差異化程度的高低。這是企業在經營上對抗競爭的一種主要手段,也是一種非價格壁壘。產品差異化的重要性在于對買者需求造成影響,使消費者對企業或某些品牌的產品偏好并寧愿多支付錢。在產品差別較高的市場上,企業可以擴大產品差別,鞏固或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有率,提高市場集中度,從而間接影響市場績效。[1]

電影屬于精神消費品,它在市場上是絕對差異產品,不同的消費者在觀看電影時所獲得的精神享受存在著絕對差異。并且,隨著電影產業的發展,不同題材、風格、技術手段等類型的電影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于某一類電影存在著偏好,這就形成了電影產品的橫向差異。

據統計,“2010年進入院線進行規模放映的141部國產電影包括126部故事片、11部動畫片、4部紀錄片。126部故事片的類型分布如下:情感15部,占11.9%;愛情片31部,占24.6%;喜劇片26部,占20.6%;動作片21部,占16.7%;驚悚懸疑片14部,占11.1%;災難片1部,占0.8%;諜戰片2部,占1.6%;傳記片3部,占2.4%;戰爭歷史片4部,占3.2%;兒童片2部,占1.6%;魔幻傳奇片1部,占0.8%;歌舞青春片5部,占4.0%;音樂戲曲片1部,占0.8%。[3]”

另外,在電影產品的縱向差異中,電影質量也存在著高低之分。影片主演和導演的重復率也非常高,主創人員的高度重復也顯示出,對于電影產品,優秀的主創人員成為產品高質量的保證,顯示出了電影產業的縱向差異化。

2.4 進入壁壘分析

在電影產業中,進入壁壘主要來自三個方面:政府的相關政策、技術壁壘和規模經濟壁壘。

在我國的政府相關政策中,對于電影產品的審查制度較為嚴格。電影產品作為一種獨特的精神產品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可以產生正的外部性,同時也可以產生巨大的負外部性,因此,我國對于電影產品實行備案和審查制度,未經備案的劇本不得拍攝,未經審查通過的電影不得發行、放映和進出口。同時,國家對于電影的各個環節的資金準入和主體資格限制比較低,弱化了電影產業的進入門檻。

在技術壁壘中,近年來不斷引入的“高概念”電影模式,使得單個企業進入電影產業非常困難。這種電影模式要求電影中聘用大牌明星,追求視聽效果,提出了企業對于成品和技術雙方面的要求。

在規模經濟壁壘中,我們已經分析了產業的集中度,并且已經知道電影產業屬于高集中度的產業,相較于產業內已有的企業來說,新企業在進入之初,不能形成很好的規模經濟優勢。而產業內已有企業,無論在設備、技術還是經驗上,都具有競爭優勢,從業經營時間長而積累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占有率,形成規模經濟,并且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較之新企業要低很多。

3 市場行為分析

3.1 價格行為分析

對于電影產業來說,企業需要針對競爭環境,判斷產品的邊際成本,以此來制定正確的票價。目前,在國內電影的放映收費差距較大,對于不同的電影和不同的時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價格歧視。

一是不同的影片都是差異的,也可以說是完全壟斷的,放映方通過市場對于影片的評價高低,將評價高的影片安排在較好的時段,并且對于有絕對優勢的影片制定相對較高的票價,實現了對不同影片的價格歧視。

3.2 非價格行為分析

在非價格行為中,電影制作方的融資行為值得我們注意。電影的制作需要資金數額巨大,融資成為制約制片方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融資過程中,除了自有的資金外,制片方會通過植入廣告、政府投資、版權預售等方式進行融資;同時也會使用私募股權投資(PE)、銀行信貸、發行債券等方式進行融資。例如:《唐山大地震》1.2億元的投資中,唐山市政府主導的資金就占45%;《非誠勿擾2》植入廣告多達20種,收益近6000萬元,招商銀行為《集結號》提供5000萬元無擔保授信貸款;華誼兄弟和華策影視分別于2009年、2010年在內地A股市場上市,保利博納于2010年年底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中影集團于2007年年底發行5億元期限為7年的企業債券等。

同樣,為了控制風險,制片方也會為影片購買保險來降低風險。因此,大的制片公司在融資和購買風險上都會有優勢,同時開展多個影視項目也可以將風險分散。而小的制片則在融資等方面出現困難,一部電影的受挫就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4 市場績效分析

4.1 票價過高

在如今,許多產業都已經回歸到價值本位,而電影產業仍然被稱為是“最后一個暴利行業”,中國電影票價過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票價過高成為很多人不去影院觀影的首要原因。

有數據顯示,我國的電影平均票價從2002年的17.62元上漲到2010年的35.82元,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只從2002年的433.5上漲到2010年的536.1。在與其他電影大國相比較時,我們引入票價收入指數,即:

票價收入指數=平均票價人均GDP×1000,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電影的票價收入指數排名第一,且遠遠高于第二名。如表7所示。

4.2 技術進步

由于近年來“高概念”電影理念的不斷發展,電影行業中對于3D立體、特效等技術的運用不斷加強,觀影者對于電影的視聽效果要求不斷提高。許多廠商也注意到了技術進步的重要性,為了保持影片在技術上具有競爭力,許多有實力的電影公司都組建了自己的數字技術研發和制作團隊,并且購置最為先進的設備。

從整個市場來看,技術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影片的質量提升,科技水平也越來越高。近幾年,中國電影市場上也涌現出了大批優秀電影,并在國際上屢屢獲獎;并且中國電影制作中的電影特效使用和后期處理技術也已經進入更高的平臺。第二,數字銀幕、3D銀幕和IMAX銀幕的數量不斷增加。根據統計: 2012年中國銀幕總量達到13118塊,IMAX巨幕超過100塊,位居世界第二,2009—2012年的4年時間內,銀幕數量增長近3倍。第三,影院檔次提高,傳統的單銀幕影院被現代化的多銀幕影院取代。第四,院線制的誕生使得信息技術在影院中廣泛應用,計算機售票系統的普及使得行業數據能夠被及時可靠地統計出來。

5 總結及政策建議

根據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電影作為一種獨特的精神產品,它具有明顯的商品屬性。雖然“先市場化后產業化”的發展模式確實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中國電影產業的規模總體還是偏小,發展軌跡呈現“U”形。從集中度上看,中國電影產業整體集中度很高;經濟性的進入壁壘較低,但社會性壁壘較高;并且在差異化程度上,電影產業已經成為一個高差異化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