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文化藝術范文
時間:2023-12-22 18:03: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絲綢之路文化藝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陜西西安710100;2.西安體育學院,陜西西安710068)
摘要:我國地域廣闊,南北地理環境、氣候變化差異很大,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孕育出了風格迥異的民間文化,這些特色鮮明的風俗、文化和情感表達方式凸顯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的獨特個性。本文主要闡述了如何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契機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資源進行開發。
關鍵詞 :“絲綢之路經濟帶”;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資源;開發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68
中圖分類號:G8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5)04—0145—02
基金項目:1.西安市社科規劃基金課題,課題編號:14P34,課題名稱:西安體育文化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體育產業影響及對策研究。2.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科研基金課題,課題編號:2014QNRS094,課題名稱:西安體育文化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影響及對策研究。
收稿日期:2014—11—12
作者簡介:王繼康(1980— ),男,陜西漢中人。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人事處,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體育文化。
程娟(1980— ),女,陜西咸陽人。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體科學。
一、“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
回族主要分布在寧夏、甘肅、青海、新疆、河北、河南、山東、云南等省區。回族的傳統體育項目主要有武術、抱小腰、掰手腕、扭擔、摜牛、斗牛、趕羊跑、木球、踏腳等。
蒙古族主要聚居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甘肅、青海等省區,在寧夏、四川、云南等地也有散居。蒙古族的傳統體育項目主要有賽馬、摔跤、馬術、賽駱駝、射箭、套馬、布木格、沙塔拉、打布魯等。
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族具有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內容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包括射箭、摔跤、馬上技巧、騎射、賽馬、馬球、達瓦孜、夏合麻特、叼羊、武術等。
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還有少數居住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和甘肅阿克賽哈薩克族自治縣。其傳統體育項目主要有賽馬、姑娘追、摔跤等。
土族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東北部、祁連山南麓,聚居在青海的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和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等地。土族的傳統體育項目主要有輪子秋、拉棍、拔腰等。
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甘肅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少數散居于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循化縣。保安族的傳統體育項目主要有射箭、賽馬、打五槍、抹旗、抱腰、甩拋尕等。
二、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契機促進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與旅游資源的開發
(一)促進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發展的動因
在歷史延續中經過選擇性傳承所形成的體育文化體系被稱為傳統體育文化。一個民族從事的體育運動、交往、習俗等活動就是這個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其濃縮著民族習俗的特有內涵,記載著一個民族的歷史與過去,例如:我國民間的端午賽龍舟、火把節斗牛等習俗都具有極為豐富的傳統體育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傳統的產物,其內容反映了一個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心理特征。體育文化是“現代”和“文明”的代名詞,是展示一個民族特色和綜合實力的有效載體,也是能使一個民族富強、強大的工具。傳統體育文化是展現一切體育現象和體育生活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必須謀求更好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實現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現代化。
(二)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旅游資源開發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眾多,其體育文化和旅游資源尤為豐富,這些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文景觀和民族自然景觀,為我們開發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市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國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一個民族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華民族經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從內容、形式、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方面都對少數民族旅游資源的發展和更新起到了促進作用。少數民族地區山清水秀、植被豐富,風景迷人,在這些地區開展傳統的體育文化活動,其吸引力、觀賞性和娛樂性都很強。通過開展少數民族特有的武術、賽馬、射箭、毽球、摔跤、龍舟、叼羊、搶花炮、秋千等體育項目,參賽者和旅游者既能體驗到體育運動項目帶來的樂趣,又能感受民族風情和自然風光。民族體育項目優點較多,可以滿足不同性別、年齡、職業的參與者的各種身心需要,起到緩解工作壓力、增長知識、陶冶情操、鍛煉身體的功效。在湖光山色迷人、民俗風情濃厚、令人流連忘返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結合自然風光開發傳統體育文化產業非常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讓體育文化活動和旅游的效果倍增。
(三)加快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利用民族體育這一文化遺產,對其進行開發、保護和利用,可以帶動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在節日期間開展民族體育項目,吸引大批游客參加節日慶典,并游覽地區歷史名勝古跡。在藏族沐浴節、賽馬節時,布達拉宮接待了不少游客,凡到拉薩的人,沒有不去參觀布達拉宮的。對于少數民族地區來說,民族體育是其旅游業中頗具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文化。
(四)穩定是實現少數民族體育文化和體育產業發展的有力保障
西部地區是我國少數民族的重要聚居區,少數民族在整個西北地區都有分布,而且人數較多,如藏、回、蒙、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區。漢族與少數民族分布呈現明顯的“大雜散、小聚居”的狀態,整個西北地區都有少數民族的活動,因此,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與他們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民族關系較為復雜,宗教氛圍濃郁,該地區的社會安全穩定與宗教因素、民族因素相交織,同時,也成為影響全國社會安全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的社會不穩定現象多發生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少數民族地區,這與該區域內的民族構成、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有關。在歷史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區社會的不穩定大多是由社會階層的剝削制度引起的,相當一部分是由于民族文化、宗教文化、體育文化導致的。由于各民族之間都存在各自的民族特性以及歷史遺留下來的事實上的不平等,因此,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社會不穩定現象。而該地區社會不穩定現象的發生必將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保持我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地區的社會穩定有利于國家的團結、穩定和發展,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更有利于實現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發展。
總之,“絲綢之路經濟帶”上分布的少數民族有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體育資源,濃厚的少數民族風土人情和源遠流長的宗教文化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具有地域性、主體性、廣布性,并且還具備了自然資源、民族文化資源、人文地理資源與民族體育資源良好的配置結構和合理組合。因此,應弘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展示民族風采,使民族體育資源向產業規模化、系統化發展;同時,促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的經濟性、探險性、健身性、娛樂性、觀賞性、競技性聯動效應發展。這是民族地區優勢文化經濟資源新的增長點。
[
參考文獻]
[1]楊芳.陜西農村體育與新農村建設和諧發展之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3(11).
[2]黃梓東.新形勢下海南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發展思考[J].貴州民族研究,2012(4).
[3]陳振勇.我國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研究熱點問題分析與展望[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1).
[4]袁音,任蓮香,楊天慶.甘肅省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播特征及其變遷[J].西北民族研究,2012(4).
篇2
[關鍵詞] 絲綢之路 文化資源 中國動畫 藝術融合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6.010
絲綢之路匯聚了眾多的民族文化、獨特的地理文化和豐富的宗教文化,加之東西方文明在這里碰撞、交融和整合,從而使絲綢之路成為多種文化沖突的焦點和融合的平臺。豐富多彩的民族藝術揚起了一面面色彩絢麗、富有民族個性的精神文化旗幟。這一文化資源不僅具有經過漫長的歷史而沉淀下來的深厚內涵,而且還在審美情趣上呈現出開放性和多元性特質,蘊涵著中國動畫創作者可以直接開發利用的豐富的素材,同時也為中國動畫美學風格的形成提供向導。
一、絲路文化資源對中國動畫創作形式的影響
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有一段極富見地的話:“全世界歷史最悠久、范圍最廣、自成影響而又影響十分深遠的文化只有四個,那就是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再沒有第五個了,誠然這個文化交匯之處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由此可見,絲綢之路文化是東西方文化交匯處的文化,文化交流與融合頻繁,正是這種文化遷徙與交流,給絲路文化藝術創新帶來了契機,使絲路文化呈現出兼收并蓄的恢弘氣度,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精美絕倫的藝術形式。絲路文化藝術不僅具有經過漫長的歷史而沉淀下來的深厚內涵,而且還在整體上呈現出開放性和多元性特質,蘊涵著中國動畫創作者可以直接開發利用的豐富的素材。這些文化素材凝聚著千年的人文精神,蘊涵著中國人樸素的哲學觀念和美學思想,同時也兼容了西方文化的豪放與求實,成為后來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創作題材寶庫。絲路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務實探索、融匯貫通、自成一家的內核也跨越時光,綿延至今成為對當下時代極具指導性意義的“新絲路”文化精神。
中國動畫電影從誕生之初在藝術形式上就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從經典動畫《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到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中國動畫不僅增添了獨特的民族審美愉悅感,而且不斷地帶給全世界觀眾一個又一個驚喜,并且奠定了中國動畫電影的藝術地位。中國動畫自誕生發展至今,在內容上大多取材于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寓言、童話故事等,總量之中接近半數之多為古典題材,顯現出國人對歷史文化的欣然接受與積極崇尚。在這些文化資源中,絲路文化顯然是最為豐富和獨特的。首先是絲路民族神話、傳說故事對中國動畫創作的滋養。無論是改編自古典浪漫主義名著《西游記》的《大鬧天宮》還是集成原作敦煌壁畫的《九色鹿》,都是絲路文化資源精華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絲路民族英雄史詩、民間敘事長詩、民族民歌、諺語等,更像是一個無窮無盡的寶庫,等待著人們的挖掘與利用,為中國動畫的發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二、絲路文化資源對中國動畫審美情趣的影響
動畫藝術作為一門綜合的藝術,它的本意為“賦予生命”。動畫在誕生之初就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的觀眾,不論兒童還是成年人都被動畫世界里那色彩斑斕場景、栩栩如生的動畫角色、惟妙惟肖的動作、簡單純真的故事所深深吸引。然而一部優秀的動畫片只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說題材、角色、場景、是動畫的血肉,那么蘊涵在其中的文化元素和藝術精神才是動畫片內在靈魂,才是動畫片打動觀眾的重要原因。
審美情趣也叫做審美趣味,是人類對審美對象的價值判斷能力。任何個人或民族、社會群體的審美情緒都是由地理生態和人文地理環境差異綜合作用的結果。由此可以推論出,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風格特征都是由它所生存的文化環境所決定的。絲綢之路上的各民族審美活動以及民間文藝創作都融合著當地人民的情感因素。他們通過詩歌演唱、表演故事、歌舞彈唱把一個個鮮活的藝術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并使觀者產生心理與情感的共鳴。他們所塑造的人物都滲透著本民族的強烈情感,也寄托著本民族的理想追求,體現了民族傳統的精神和品格。作為絲綢之路民間藝術形象的代表,阿凡提這位身著新疆民族特色服裝,騎著毛驢周游四方的長須老者已經日益變成一個世界性的藝術形象,在他身上發生的故事已經成為絲綢之路各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構成了絲綢之路文化最具特色最富有光彩的一頁。由此可見,動畫片僅憑外在的形式美是不足以打動人的,更重要的是能在精神情感上給予觀眾內心共鳴。
在絲路美學精神的影響下,中國傳統動畫在創作實踐中開始使用寫意手法,結合動畫藝術的假定性特點,創造出了獨具匠心的意韻,用一點一線、一招一式來表現出描述對象的神、形、氣,以求得畫面的形式之外的意境美,這一點在享譽世界的水墨動畫中表現得最為顯著。如在《小蝌蚪找媽媽》中,幽靜的荷塘小景,小蝌蚪隨著悠揚的古琴和琵琶樂曲擺動,藝術大師用簡單淳樸的線條勾勒出小蝌蚪的游動姿態,向觀眾傳達角色豐富的情感語言。再比如在水墨動畫片《牧笛》中,影片造型借鑒國畫大師李可染簡練而繞有墨趣的繪畫特點塑造牧童和水牛的形態,盡管全片沒有對白,但是影片有意淡化情節,放慢影片敘事節奏,通過牧童“失牛、找牛、得牛”的情節,表達了“藝術高于自然”的主題。影片配以南方民樂,用音樂引導劇情,暗示人物心理情感,優美動聽的樂曲將觀眾帶入田園世界。在動畫電影《大鬧天宮》中,藝術家們有意識地將花果山描繪得生機勃勃、陽光普照;而把天庭、龍宮設計得陰森肅殺、死氣沉沉,以景寄情,表達出影片對花果山的褒揚以及對天庭、龍宮萬丈深淵的暗示。在人物造型上,不僅將中國京劇的臉譜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還在線條的使用上,充分利用敦煌壁畫流暢、飄逸的主要繪畫風格,兼具寫意與寫實之美,使其媲美西方動畫卻又更勝一籌。絲路文化孕育培養出國產動畫電影所特有的民族風格,它經過歷史的沉淀、時代的提煉與升華后逐步走向成熟,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民族藝術殿堂中的一塊瑰寶。
三、讓傳統文化藝術做堅強的后盾
動畫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是繪畫、音樂、舞蹈、戲劇、文學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表現;動畫又是一項復雜的生產活動,是許多人集體智慧和心血的結晶;動畫更是一種文化,代表和展現了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絲綢之路獨特的文化造就了鮮明的藝術風格,我們在動畫創作中不是對傳統文化藝術的簡單繼承,而是思考掌握它的藝術規律。無論動畫劇本如何發揮創意,如何進行創新,都需要文化做基石,否則只會成為“空洞”的代名詞。所以我們必須尊重中國傳統,注重文化藝術知識積淀,厚積薄發,從優秀文化資源中挖掘、深化素材再進行藝術處理,并且要與現代節奏相融合。
我國動畫的受眾主要為青少年兒童,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接班人,如何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用動畫作品的方式感染和影響他們,是當前我國藝術創作與研究者必須重視的問題。基于這一思考,努力探求一條以動畫片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宣傳我國的優秀民族文化資源,增強其民族自豪感與歷史文化知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價值,不言而喻。
基金項目
陜西科技大學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動畫探索與絲綢之路文化的淵源研究”(項目編號:ZX10-40);陜西科技大學創新教育項目“絲綢之路文明與中國動畫選材”(立項號:CX/091-9-06)
參考文獻
[1] 李竟成,雷茂奎.絲綢之路民間文學研究[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2] 仲高.絲綢之路藝術研究[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3] 顏慧,索亞斌.中國動畫電影史[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4] 米高峰,劉晶瑩.絲綢之路文化中的本土動畫創作資源研究[J].電影評介,2011(17)
作者簡介
篇3
1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的研究背景及現狀
絲綢之路是世界最早開通的連接亞、歐、非3大洲的交通大動脈,也是一條最古老、最輝煌的人類“文化大運河”。但正式命名其為“絲綢之路”則是在19世紀70年代,由德國歷史地理學家RICH-THOFENFVR[1]首次提出,他將古代中國從長安經西域到希臘、羅馬的陸上交通網絡稱為“絲綢之路”(即德語“dieSeidenstrasse”),其著作被譯成英文版本后,“絲綢之路”(TheSilkRoad)這一代稱被廣泛使用。“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延伸,最早由國學大師饒宗頤[2]提及。
在漢語中,“絲綢”一詞是“由含蠶絲纖維織成的紡織品的總稱”,而英文中的“silk”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它囊括了“蠶絲纖維”“絲線”“絲綢面料”及最后的“蠶絲面料制成品”。作為商品或者流通貨幣的“silk”(絲綢紡織品),在經由海、陸絲綢之路的運輸、交換、行銷之后,大多會被進一步加工處理,最終成為穿在人身上的服飾,是絲綢之路沿線各國人們從物質流通到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廣義的“服飾”意指裝扮身體所用具體可見物品的總稱,包含穿衣服、佩戴飾品、美容化妝等。絲路沿線各國的服飾藝術交流,不僅是簡單的物質交換和藝術借鑒,其背后有著極其復雜的社會動因,體現出一定區域族群內的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集中了科技、文化、藝術、經濟、政治等諸多因素。將中國服飾文化的發展史置于絲綢之路視域下進行觀察,可以清晰發現:正是由于絲路沿線各國在歷史上頻繁密切的服飾文化交流互動,促使中國服飾文化在傳承、發展、演化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吸收大量優秀的異質文化因子,使中國服飾在形制、款式、面料、紋樣等方面都呈現了不同以往的新面貌。因此,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絲綢之路服飾藝術交流”是絲路研究和中國服裝史論研究中值得特別關注的課題。
由于以往諸多條件的限制,中國服裝史多注重對本土服裝的斷代研究、民族區域性研究和個案分析,普遍缺乏國際化的視野和跨文化研究的理論框架體系。自“TheSilkRoad”的概念提出以來,世界范圍內關于“絲綢之路”的綜合研究已成顯學,國內學者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更是方興未艾。尤其自2013年“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等建設戰略構想提出以來,國內外社會對于絲綢之路的關注度直線攀升,學界也迎來了絲路文化藝術研究的新機遇與新熱潮。
筆者檢索了中國知網有關論文篇目(截至2018年9月10日):共有絲綢之路各類綜合研究成果論文信息24781條(1972—2018);絲綢之路文化研究成果2107條(1985—2018);絲綢之路交流研究成果518條;絲綢之路藝術研究成果193條(1981—2018,1981年前未見);絲綢之路紡織研究成果81條(1997—2018);絲綢之路藝術交流研究成果10條(1997—2018);而絲綢之路服飾藝術相關研究成果僅有5條(2011—2018)。盡管以上統計存在一定誤差,但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目前關于絲綢之路的各類研究成果雖多,而針對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的專門研究尚未引起國內專家學者的廣泛重視。
2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相關文獻綜述
通過梳理絲綢之路相關研究成果中提及“服飾”和“文化藝術交流”的內容可知,自20世紀以來中外學界有關絲綢之路服飾的研究大致經歷了個兩個階段。1)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研究的鋪墊階段,其又可細分為兩個時期:①20世紀60年代以前,這一時期主要是完成對絲綢之路概論性、整體性的研究,其特點是較為全面但深度有限,而以服飾為視角的研究成果鮮有發表;②20世紀60—80年代,這一時期的絲路研究向著縱深方向拓展,出現了更多斷代史類研究和專題、案例研究成果,以服飾為視角的研究成果發表量開始持續上升,服飾的國際化交流研究開始被學界注意,比較性研究類的成果開始陸續出現。2)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研究的崛起階段,其時間為20世紀90年代至今的近30年,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的相關基礎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迎來了全新的學術契機,研究成果呈現多元化的趨勢。
2.1早期絲路歷史研究成果中有關服飾和對外交流的部分
100多年以來,中國、德國、法國、瑞典、日本、俄國、英國、美國、印度等國家的專家學者陸續對絲綢之路進行研究,他們分別從不同角度切入,共同拓展著絲路研究的國際視野。早期有關絲綢之路或者中外文化交流、文化比較的研究論著中,一些學者對絲綢之路的服飾給予了篇幅不等的關注,為研究絲綢之路中外服飾文化交流進行了鋪墊。
自1877年RICHTHOFENFV提出“絲綢之路”以后,西方掀起了一股發掘中亞腹地地理歷史的探險熱。RICHTHOFENFV的學生、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率先對“絲綢之路”沿途諸國,特別是對中國新疆、西藏地區進行了一系列的考察,并在20世紀30年代出版了著作《絲綢之路》。英國籍匈牙利探險家、地理歷史學家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自19世紀末開始,先后在印度、克什米爾、伊朗、敘利亞、阿富汗及中國新疆、甘肅等進行了4次考古探險考察,重點研究了絲綢之路蔥嶺古道一線,出版的《古代和田》《西域考古圖記》等詳細記述了他的探險考察研究成果,其中《西域考古圖記》[3]第22章翻譯了斯坦因發現藏經洞繪畫、刺繡、織物等的詳細記錄;第24章記錄了千佛洞的織物。法國的東方學家保羅·伯希和,于1906年開始前往新疆喀什、圖木舒克、阿庫爾、克孜爾等地對佛寺和石窟進行考古發掘,其間發現了大批健陀羅藝術品及古梵文、龜茲文寫本;1908年掠走敦煌藏經洞出土文書、珍貴繪畫3000多卷,還有大量紡織刺繡藝術品,拍攝了數千卷文獻照片。保羅·伯希和一生著作等身,所出版的《馬可·波羅行記注》《伯希和考古文獻》等,即便是對當下學者開展古絲綢之路服飾文化交流研究仍具有極高的學術參考價值。
1975年,日本學者加藤九祚和前島信次聯合編寫了《絲綢之路事典》,是亞洲學術史上較早的絲路研究著作。此后的中國學界也陸續出版了多部絲綢之路古代資料匯編類文獻,例如張星烺[4]集中梳理了17世紀中葉(明末)以前中外史籍中涉及中國與歐洲、非洲、亞洲西部、中亞、印度半島等地往來互動的珍貴文獻史料,并對其中部分地名和史實加以詳述考釋,書里匯集了諸多介紹域外國度服飾風土人情的史料。此外,吳豐培編纂的《絲綢之路資料匯鈔》、牟實庫主編的《絲綢之路文獻敘錄》等,均收錄了與服飾相關的資料。
早期“絲綢之路與對外交流”的專題研究成果中,也有很多對研究絲路服飾文化交流具有極大參考價值的信息。向達[5]從文化交流的角度概述中國與歐洲各國的交通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等[6]編輯出版的圖集有詳細的文物介紹,圖版質量較好;馮作民[7]對羅馬與東方進行紡織服飾貿易交流的詳情進行了介紹;日本學者書上誠之助[8]對日本古典服用狩獅紋的絲路源流展開詳述考證;沈光耀[9]在著作中介紹了絲綢之路海上與陸地貿易線路的形成及變遷,分析了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貿易國的經貿關系,對于了解絲路貿易歷史背景有重要意義;常任俠[10]介紹了香料和裝飾藝術在絲綢之路上的傳播史。此外,周一良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國文化書院講演錄編委會編寫的《中外文化比較研究》、繆良云的《中國歷代絲綢紋樣》等,均有論述中外服飾交流背景、軌跡及藝術表現的內容。另外,還有許多零星發表的學術論文,如日本學者高橋健自的《古代遺物所見大陸文化的輸入》、陳竺同的《漢魏以來異域色料輸入考》、李均祥的《中日羽衣傳說之比較》等,對體現絲路服飾文化交流的案例進行了論證分析。
1987年以前有關絲綢之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陸上絲綢之路范疇。1987年為了強調中西相遇時所產生的復雜文化交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對“絲綢之路”進行國際性的全面研究,啟動了“對話之路:絲綢之路整體性研究”項目,激發了全世界對絲綢之路的興趣,也標志著絲路研究進入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新階段。國內隨即出版了一大批相關研究成果,如彭德清[11]、莊為璣等[12]、姜培玉[13]、吳家詩[14]及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15]、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16]等學者和單位出版的專著,對古代絲綢之路中外服飾交流的海上傳播路徑及情況展開概述性、整體性的研究。
2.2近30年來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相關研究成果
中國服飾文化在不同歷史發展時期呈現出不同特點,其所體現的文化對外交流、設計創新等都與中國本土文化軟實力建設發展有著密切聯系。近30年來,以服飾為視角的絲綢之路文化交融研究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特點。
2.2.1通論性研究。絲綢之路的開通和建設推動了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且無論從內涵還是從外延上都遠超其本意。近30年來,學界有許多關于絲綢之路的通論性研究,其中有一些涉及到服飾文化的部分。
《中國絲綢之路交通史》梳理了絲綢之路公路交通網道的歷史文獻記述,以及各個時期交通與經濟的因果、主從關系的變化情況,對研究服飾文化交流的地理路徑提供參考[17]。李明偉[18]從絲路貿易史的角度展示了先秦、兩漢至明清時期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向和多向交流的相關史實,為研究絲綢之路的紡織服飾商貿活動以及由參與這些活動的外國商人所帶來的異域服飾文明提供了直觀素材。
還有一些中外學者在其專著中介紹了部分絲路沿線服飾史料的相關歷史記載情況。例如:楊蕤[19]以10—13世紀陸上絲綢之路為研究對象,統計了中外歷史文獻所載中國五代、宋、遼時期諸蕃的朝貢情況和朝廷的回賜情況,對唐、五代、宋時期絲路所貢物品及外來物種進行統計及對照分析,其中涉及大量服飾品;薛愛華[20]引據古代漢文典籍,列舉了唐代舶來服裝及紡織材料、用以制作服飾品的寶石和金屬、絲綢染料和化妝顏彩。服飾藝術交流的研究不同于概念假設和邏輯推演的純理論研究,它是以具體服飾品對象為物質依托,建立在多方、多樣、多層次交互的外延之上,從研究方法到學術視域都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學科交叉性與綜合性。對此,劉瑜[21]指出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研究宜分作3個層次進行推進:①從服飾的物質性角度出發,考察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具體的服飾款式、造型、設計、工藝等特點;②研究人與服飾共同構成的服飾穿著體系,包括人穿戴、搭配服飾的方式,以及服飾對人體的表現和規訓等;③從服飾的社會性角度出發,著重研究各種體現服飾藝術交融的服飾現象與政治、經濟、宗教、環境、生產力、藝術審美等社會因素的相關性。
這些通論性的研究成果,向人們展示出絲路沿線的異質服飾文化之間具有相互理解、吸納、互鑒、衍生及創造發展的可能性。開展絲路服飾文化交流的系統性研究,旨在探求絲綢之路視域下,服飾裝扮這一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行為方式,如何通過這條古代世界東西方之間最為重要的貿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在不同的地域、民族、宗教等條件下相互交流和影響;及“服飾”這一具體藝術形式在絲綢之路所涉的民族、國家、地域之間的異同和關聯。
2.2.2專題性研究。絲綢之路服飾藝術的交流融合具有多向性和流動性。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服飾交流通過款式互仿、紋樣互鑒、工藝互促、文化互融,互通有無,生成了一系列繽紛且獨特的藝術表達形式。一些學者對體現在服飾上的綜合藝術表達形式進行了專題性研究。
絲綢之路敦煌服飾藝術一直是學界持續關注的研究熱點,是世界范圍內敦煌學研究的分支。筆者在中國知網中檢索“敦煌服飾”,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多達405條。西北邊陲的敦煌莫高窟,地處中原王朝與西域少數民族政權的中間地帶,自古就是絲路上重要的商品貿易和文化集散地,歷史上此地居民和往來人員的國別及民族成分十分復雜,敦煌本地服飾藝術與外來文化的交融十分明顯。
敦煌莫高窟擁有從北朝至宋元時期的壁畫、文書、帛畫等文化珍寶,其中包含著豐富而珍貴的服飾圖像和文字史料。盧秀文等[22-23]對敦煌壁畫中體現文化交流的服飾進行了系統的比較分析。鄭炳林等[24]從少數民族服飾角度對敦煌地區的少數民族、統治過敦煌的少數民族和在敦煌營建過石窟的少數民族的服飾形象進行了專題研究,所整理的服飾圖像及資料主要涉及匈奴、吐蕃、回鶻、鮮卑、黨項、蒙古6個少數民族。2016年敦煌研究院出版了總計26卷的《敦煌石窟藝術全集》,其中第23卷“服飾畫卷”按照供養人服飾、世俗人服飾、佛國人物服飾3大類,對敦煌石窟的服飾圖像進行了整理和研究[25];同類書籍還有敦煌研究院的樊錦詩、譚禪雪編著的《中世紀服飾》。
7—14世紀時期,中國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帝國之一。唐朝與海外有官方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70余個,與宋元帝國有交往的國家和地區有140多個,針對這一時期絲綢之路中外服飾文化交融的專題研究熱點較多。7—8世紀,是中國唐代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最為興盛的時期,異域風潮推動了中原服飾審美及款式結構等的變革,引領了當時的服飾風潮。針對這一時期的代表性文獻主要有:王若詩[26]從《全唐詩》的角度切入,通過研讀唐詩中對當時服飾的描述,分析了唐代在絲綢之路影響下發生的諸如胡服盛行、時世裝對胡服元素的吸收、異域舞蹈服飾的流行及民間服飾潮流變遷、新服裝材料的引入等服飾新變。馬勒JG[27]在其著作中較為充分地利用了世界各地發現的具有所謂西方人(胡人)特征的唐代塑像,并結合繪畫以及文獻記載,對塑像的類型、特征、年代、族屬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其中涵蓋了大量胡人服飾信息,對于研究唐時西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及當時胡人在社會生活中的服飾形象有較高參考價值。
10—14世紀,宋元服飾對胡服元素進一步加以改造,建立起中原服飾體系的新樣式。張飚雪[28]認為胡服元素在宋代已經逐漸融入了宋人漢族服飾文化之中,部分胡服元素還成為朝廷官服的組成部分或者融入官服服飾設計之中;宋代服飾之中的上領、靴鞋、幞頭、銙帶均為經過宋人吸收創新之后形成的漢化胡服。李詠[29]針對民族文化交流對宋代服飾演變產生的影響及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了分析研究。13—14世紀朝鮮半島高麗時期與蒙元王朝建立了密切的聯系。金文淑[30]論述了高麗時期服裝中的蒙元元素,討論了這些服裝在款式和稱謂上對當今韓國常服的影響。位于伏爾加、頓河流域北高加索地區的游牧貴族墓葬中出土了一批13—14世紀中葉的服飾和絲織品,茲維思達納·道蒂[31]對這一地區出土的服飾品、紡織品進行了組織結構分析,發現所出土的織物運用了中國傳統的絲織工藝,認為其代表了蒙古時期較高級的絲織工藝水平。
當某種服飾符號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時,其會逐漸升級成一種社會服飾現象,而每一種服飾現象又可以被分解為具體實物、行為表現。學界對絲路沿線所出現的服飾現象也有很多專題性研究成果,如對希臘化時期絲路服飾流行“希臘風”現象的專題研究。幾個世紀以來,絲綢之路沿線地區不斷受到希臘風格東傳的深刻影響,形成了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獨特希臘風藝術,并在紡織服飾品、壁畫和造像雕像方面都有體現。藝術史家稱公元前323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羅馬征服托勒密王朝為“希臘化時期”,也是馬其頓希臘文明的“東方化”時期。這一時期希臘藝術文明沿著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在北非和西亞廣泛傳播。李京澤[32]指出,“亞歷山大的東征開啟了‘希臘化’時代,為古波斯與古希臘百年來的纏斗劃上句號,但卻是東西方文明下一輪更強烈的碰撞與交流的開始”。王蘊錦[33]對阿富汗希伯爾罕“黃金之丘”(Tillyayepe)出土的一系列服飾配件進行了研究,認為其屬于希臘化晚期,所出土的日月星辰金垂飾、龍形飛翼雙馬神守護國王金垂飾、格里芬混合中國獅虎造型的金扣飾等黃金飾品體現了中國、波斯、西亞、中亞草原等的多元藝術要素,顯示了當時高度發展的物質文明、技術手段和審美,并反映出深層次的傳統民族文化信仰之間的交流。
被希臘化的西亞人給印度西北部一小塊邊界地區帶來了希臘式佛教藝術,在犍陀羅地區許多服飾都留存有模仿希臘羅馬式樣的痕跡。希臘文化隨犍陀羅藝術繼續向東傳播,最遠一直傳播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西域城邦諸國,且在同時期的中國佛教壁畫、雕塑中也有體現。早在19世紀末,西方探險家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古城就發現了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2世紀的希臘風格壁畫和藝術品。陳曉露[34]、趙艷[35]、滿盈盈[36]等對“絲綢之路佛教服飾的希臘化”這一專題展開較為詳細的分析論證。
17—18世紀歐洲服飾流行“中國風”的現象,當時的歐洲服飾藝術表達呈現出對于中國文化極大的好奇和向往。修·昂納[37]針對這一現象考察了從中世紀至18世紀西方藝術家和工匠對東方的認識以及他們的表達方式。王洪斌[38]從全球史視角出發,以東方奢侈品為代表的物質文化“西進”現象為切入點,對東方文明在英國文明轉型發展進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進行了分析。王洪斌認為來自東方的絲綢等奢侈品經由海上絲綢之路大量運輸進入英國市場,逐漸為英國人所接受,改變了英國人的服飾觀念,由此掀起的“中國熱”對英國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尤其在紡織和服裝制造等行業。IMPEYO[39]認為“中國風產生于歐洲人對東方的幻想,對相關物品的收藏始于好奇心,后來才逐漸轉變為對美的關注”。邁克爾·蘇利文[40]指出:“對18世紀歐洲藝術品味的研究已經表明,當時歐洲人受到中國藝術的影響比他們自己意識到的要深刻得多。”袁宣萍[41]對這一服飾現象以及體現當時中國風與巴洛克、洛可可服飾紋樣設計相融合的典型實例進行了分析,指出歐洲人利用中國元素進行服飾表面裝飾以追求異國情調的表達,但缺乏對這些元素的深層研究。
透過對這些專題研究成果的深入考察,能夠深切感受到絲路服飾藝術互聯互通、和而不同的文化共生精神。
2.2.3案例性研究。除了上述專題性的研究成果外,還有一些研究是從服飾品的物質性角度切入,結合文獻記載與新的考古發現,考察并分析某一具體服飾品上所體現的絲路文化互動。
韓香[42]以波斯錦與鎖子甲為例,指出這兩樣物品均產自西亞波斯一帶,是隨著中西交通絲綢之路的展開,傳播并且影響到內地的服飾文化。陳習剛[43]以唐代胡騰舞者“葡萄長帶”的服飾裝扮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葡萄長帶”的絲路源流及與宗教間的關系等。趙胤宰[44]通過高句麗的“鳥羽冠”捕捉其與絲綢之路的交流信息。古代朝鮮半島國家的冠飾材料在沿著絲綢之路的古代遺跡中多有發現,趙胤宰認為高句麗的“鳥羽冠”為研究服飾史提供了一個具體的線索,“鳥羽冠”作為證明當時朝鮮半島和絲綢之路之間聯系的證據,透過它可以了解到絲綢之路沿線各地區和古代朝鮮半島之間的交流情況。茅惠偉等[45]針對絲路沿線不同時期、不同地點多次出現的百衲織物進行研究,采用文獻結合實物的方法,從形制與類別、材質與技藝、起源與蘊意、流變與兼容4個方面,對絲路沿線考古出土、民間使用、文獻記載和博物館收藏的各種百衲織物進行了比較分析,認為:百衲織物很可能是在東西方各自獨立的文化體系下產生的,但隨著絲綢之路的延伸和文化交流的深入,絲路沿線各文明有了復雜聯系,各自獨立的百納織物共同朝著形式美的方向發展,最終成為絲路織物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阿米·海勒[46]通過對拉薩大昭寺藏銀瓶上的人物服飾、紋樣以及工藝進行探討,認為其是吐蕃王朝時期(但在松贊干布統治期之后)藏族藝術家融合西亞、中亞及唐朝的多種藝術風格而制作的杰出作品。
這些服飾品案例看似細小瑣碎、零星四散、相互獨立,但若將其置于絲綢之路文化視域下進行考察,就能夠發現其產生、流行與演變都有著內在的關聯。這些已發表的案例性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實驗性探索,提供了多種可以借鑒的研究路徑和論證體例,為進一步研究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打開了新的視野。
3以往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從國內外已發表的服裝史論相關研究成果來看,學者們對于“絲綢之路”上“silk”的關注更多集中在“蠶絲原材料”和“絲綢紡織品”上,而對“絲綢服飾品”的關注度則相對較弱,基礎研究呈現出“重紡織、輕服飾”的現象;同時,較之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成果來看,學界對于陸上絲路服飾藝術交流的研究成果遠超海上絲綢之路,系統研究“海上絲綢之路與服飾文化交流”的學術成果鮮見,基礎研究總體上呈現出“重陸絲、輕海絲”的現象。
如文中第2節所述,目前國內外學界以“服飾”為視角的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研究成果多以論文的形式散點出現,或者穿插在其他學科研究論著的間隙被提及、帶過。這些成果為開展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的深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學術基礎和理論支持,但迄今為止,尚缺少圖文并茂、邏輯嚴謹、學理性強的絲綢之路服裝史論綜合研究體例,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這一研究領域中比較系統化的服裝史專著暫付闕如。絲路沿線許多國家可以用于服飾研究的出土和傳世的服飾實物、雕塑、典籍、古代繪畫等珍貴資料還沒有被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許多獨具絲路特色的服飾文化交流路徑和交融歷程等尚且眉目不清,這些都有待進一步梳理和完善。
近年來,絲綢之路藝術研究已經上升為中國社科類新一輪的學術研究熱點,這一領域未來或將形成新型交叉學科———“絲綢之路藝術學”。而中國作為古代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起始和途經國和現代世界范圍內“一帶一路”框架體系建設的發起國,有望成為這一研究領域的中堅力量,并開創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藝術學研究新領域。
立足前人的研究基礎之上,未來學界對以服飾為視角的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研究有往更縱深方向拓展的趨勢。例如以圖文互鑒的方式重新發現歷史信息間的有機聯系并對其進行服裝學學理闡釋,開展以圖像、圖解和圖示的方式補充國內外現有文字和實物資料的圖志研究等。通過廣泛搜集國內外相關圖、文及實物資料,發掘體現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服飾藝術相互交流與相互影響的各類服飾品與服飾現象并對其進行系統整理及剖析,加強國際間相關的學術交流,逐步建立起絲綢之路服飾藝術研究資料數據庫,逐步開展按照服飾藝術門類進行的系統化比較研究,逐步勾畫出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的歷史圖志。
4結語
篇4
古絲綢之路曾是連接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國、印度、伊斯蘭和希臘四大文化體系的紐帶,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散落在綠洲的歷史遺跡和埋藏在黃沙之下的故國文明,以及眾多的文化遺存,無不向我們訴說著它的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在維吾爾十二木卡姆中,我們聽到了喀喇汗王朝的故事;在哈薩克人的阿肯彈唱中,我們尋覓著古烏孫人的縱馬馳騁;在塔吉克的翩翩鷹舞中,我們追尋著太陽部落對自由的向往;在蒙古人那達慕上的角力中,我們找尋著東歸傳人的英雄氣概;在《瑪納斯》英雄史詩的傳唱中,我們領略了柯爾克孜人對先祖功績的的追懷。絲綢之路不僅僅是絲綢、銅鏡、陶瓷、火藥、珠寶、植物、毛皮運輸的通道,還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傳播的通道,佛教就是從絲綢之路傳入西域和內地的。佛教從印度傳入西域后,先后形成了于闐、龜茲、吐魯番三大佛教中心,并由西域傳向敦煌、長安和中原地區。在出土的尼雅織錦上,我們可讀到“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這樣近似于預言的文辭;在發現的樓蘭木簡上,我們會驚詫地目睹世界上已經消失的衣尬模輝詮曜確鴯,鳩摩羅什的誦經仿佛仍在群山中回蕩;在吐魯番的千佛洞,飛天伎樂把游者帶入佛天圣地……
新疆是祖國的一塊寶地,這里有濃郁的民族風情,還有迷人的歌舞、飄香的美食。南疆的刀郎舞,讓你欣賞到姑娘的美麗、小伙的粗獷;傳統的十二木卡姆和歡快的麥西來甫,使你癡迷于西域風情的意境之中;誘人的手抓肉、噴香的烤馕、酥嫩的烤全羊,讓你盡享西域美食;名揚中外的哈密瓜、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吃到嘴里讓你終生難忘;還有和田美玉、戈壁奇石和精美的民族飾品,更是饋贈親友和家人的佳品和最好的珍藏……
新疆超乎尋常的美,在于資源的豐富和獨特,在于集各種美的因素為一體,所有這一切,留給人的是無窮的體驗和回味。在這片占中國國土面積1/6的大地上,祖國版圖的雄雞正在高高揚起花冠,獨展無窮的魅力。
隨著新疆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各民族更加團結和諧,豐富的旅游資源也得到進一步開發,打造出了新特的旅游精品,神山圣湖――喀納斯、天池、賽里木湖、博斯騰湖、卡拉庫勒湖,中國西部文化展示圈――喀什、吐魯番、庫車,中國四大文明交匯圣地――哈密、巴音郭楞、阿克蘇、和田,絲綢之路之旅――庭州之旅、龜茲之旅、環阿勒泰之旅、玉石之路之旅、西域昆侖文化之旅,還有新疆戶外徒步、自駕車、摩托車野外活動等旅游項目,融合了新特的民族、民俗風情,盡展新疆旅游的魅力。
2009年,新疆旅游將唱響“四季歌”。
春季――“爛漫新疆?絕色天香”。新疆將推出以踏春賞花為主體的春季旅游活動,南疆看果花,北疆賞春花,包括塔城裕民山花節、五家渠郁金香節、伊犁杏花節、克孜勒蘇無花果節、喀納斯山花節、那拉提野花節、喀什桑花節、庫爾勒梨花節等。在此基礎上,整體打包策劃推出“新疆國際山花節”。
夏季――“舞動新疆?瓜果飄香”。新疆將集中推薦各地獨具韻味的民俗之旅,包括中國新疆國際旅游節、喀什達瓦孜節、莎車十二木卡姆節、阿克蘇龜茲文化藝術節、吐魯番葡萄節、克拉瑪依水節、那達慕大會、和田玉石文化節、樓蘭文化藝術節、烏蘇啤酒節、石河子軍墾旅游節、環塔汽車拉力賽等。
秋季――“金色新疆?暢游天堂”。新疆將強力打造“中國?新疆國際胡楊節”,每年9~11月秋草黃時最有韻味,也是胡楊最美的時刻。推出塔里木河流生態觀光與科考探險等,以及塔里木河流域生態攝影節、塔克拉瑪干沙漠狂歡節、環賽里木湖自行車賽等活動。
冬季――“雪域新疆?冰雪圣域”。新疆將舉辦新疆冰雪旅游節、新疆冬季旅游博覽會、烏魯木齊絲綢之路冰雪風情旅游節、阿勒泰冰雪旅游節、喀納斯冰雪攝影節、巴里坤冰雪旅游節、天山天池冰雪風情節、塔城民族文化冰雪旅游節、石河子冰雪節等。
每一項旅游活動、每一個旅游節會都是新疆旅游業推出的大餐。
相關鏈接
2009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游局主辦、承辦的19個重點旅游節會:
塔城山花節
新疆風情萬里行――第五屆新疆國際旅游節
南疆喀什旅游節
伊犁中亞文化旅游節
阿克蘇龜茲文化旅游節
克州瑪納斯國際文化旅游節
石河子軍墾文化旅游節
博州那達慕大會
巴州胡楊旅游節
克拉瑪依水節
和田玉石文化旅游節
哈密哈密瓜節
吐魯番葡萄節
昌吉庭州美食文化旅游節
新疆首屆國際胡楊節
喀納斯國際冰雪攝影節
烏魯木齊絲綢之路冰雪風情節
篇5
本次論壇是第七屆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重要的活動之一,由臨潼國家度假區管委會承辦,緊扣本屆文博會“合作、共享、改革、創新”的主題,突出“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特點,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為背景,匯聚了國內外旅游業人士,共同探討西安旅游業的未來發展,為西安旅游業的提檔升級和做大做強建言獻策。
絲路旅游產業助推西安建設
西安,作為國內外旅游熱點城市,近年來文化旅游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13年,全市接待游客超1億人次,同比增長27%。以文化和旅游為主導產業的曲江新區,接待游客達5146萬人次。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西安城墻景區、大明宮遺址公園、樓觀道文化展示區、臨潼國家度假區等逐漸成為西安市文化旅游的新熱點和新品牌,帶動了全市旅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4年,預計全市全年將接待海內外游客達到1.2億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950億元以上。
在本次論壇上,來自詹姆斯庫克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旅游報、卓越旅游與酒店管理教育國際中心及西安臨潼悅椿溫泉酒店的專家和管理者,分別以“當代遺產旅游的發展趨勢”、“旅游與遺產的挑戰:西安與世界”、“西安在絲綢之路背景下的旅游業發展”、“各大洲的文化旅游”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打造特色酒店”等主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建議,為當前西安深化文化旅游改革,加快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設步伐,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做大做強,共享了可供借鑒參考和研究探討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西安臨潼文商旅產業互融發展
篇6
西安作為文化古城,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不僅作為中國重要的文明古都,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羅馬、開羅、雅典)之一。
從地域上來說,西安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是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門戶城市與重要交通樞紐,西安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環繞(渭、涇、灃、澇、、欏骸㈠保,自古以來,就有“八水繞長安”之說。西安市包括9個管轄區,分別是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灞橋區、未央區、雁塔區、閻良區、臨潼區和長安區。
從歷史上來看,西安有三千一百年的建城史,并且有著一千一百多年的建都史,它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的都城。悠久的歷史留給了西安寶貴的財富,三千多年的歷史積淀為西安留下眾多寶貴的物質的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09年6月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中,西安被列為繼北京、上海之后,我國第三個“國際化大都市”。2013年 9月7日上午,在哈薩克斯坦首都發表演講時強調,中國希望同中亞國家深入合作,加強道路聯通、貿易暢通和民心相通,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概念早已出現,但由國家元首在公開的國際場合正式提出,尚屬首次。而西安就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一旦該經濟帶建設推進,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和國際間人員的往來將倍增,毫無疑問,這將為西安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無論是將西安建設為國際化大都市,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偉大復興,都離不開文化的發展和繁榮。西安文化產業的發展和繁榮將會有力的推進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進程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偉大復興,而與此同時,新的歷史語境也將刺激整個西安文化產業的發展。
同樣,在這樣一個新的歷史語境下,我們需要冷靜客觀的考察整個西安文化產業的發展問題。充分分析出其先天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其發展期間所取得的進步以及所遇到的瓶頸,通過全面、客觀的分析出西安當下文化產業存在的問題,最終得到針對切實可行的文化方案和對策。
首先應當看到,西安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曾經有周、秦、漢、唐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歷史悠久,于是便有了“長安無處不遺址”的說法。目前,西安市境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處,省級54處,市級230處,各類博物館、紀念館20余座,古遺址、陵墓4000多處,出土文物12萬余件,被譽為中國古代社會的“天然歷史博物館”。
進入新世紀以來,西安市因地制宜,在充分利用自己的歷史文化資源的同時,積極穩步推進自身的城市文化的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西安市將自己的歷史文化資源同城市建設緊緊結合。具體到西安下屬的各大轄區,西安曲江新區、西安高新產業技術開發區、西安經濟技術開區、哄鄙態區、城墻景區、臨潼和秦嶺北麓文化旅游帶等七個文化產業板塊已初具規模。培育了廣播影視業、文化娛樂業、新聞出版業、文化旅游業、文物及文化保護業、廣告業為發展重點的“六大行業”,并規劃實施了西安城墻景區工程、大唐不夜城項目、大明宮遺址公園等十二個重大項目,建立相對健全的立體化文化產業格局。這些項目有機的將西安文化藝術資源的娛樂性和市場性調動起來,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具備強大的消費性。通過這一有效地轉換,使得西安的歷史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然而在文化產業與市場化相結合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西安的文化藝術資源并沒得到最為充分的利用,整個文化產業的仍舊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加強文化藝術輸入和輸出。由于閉塞的文化環境和文化傳統,西安文化產業對外交流及推廣形式相對欠缺。其次需要整合宣傳渠道,加強宣傳力度。從古至今西安都作為溝通東西南北的重要的紐帶,它的文化藝術也應該起到橫貫東西文明,貫通南北文化的效果,但是由于溝通不通暢有礙于西安文化藝術產業發展一直停留在本土,沒有更好的展現及發揚出去。同時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同樣也會形成一個刺激,也會更好的推進本土文化的發展。西安不僅要在“走出去”方面下大力氣,而且也要更好的做到“引進來”。這樣才會在接下來的西安文化產業發展形勢中有所突破和提高。
第二,宏觀著眼,西安文化藝術市場需要建立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品牌永遠是文化藝術市場得以持久健康的重要保證。雖然西安文化產業市場一直在做類似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諸如紡織城、文藝路、大唐西市打造了一個文化藝術社區,可當前還需要進一步發展。就全國范圍來看,能形成獨特風格、別具特色的,并且鑄有“西安”的品牌相對來說略有不足。雖然也推出了“夢回長安”、“長恨歌”等品牌,就全國各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來看,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待提高。
第三個存在的問題,平臺豐富,資源眾多,但是沒有形成合力。文化資源需要形成合力才能據有競爭優勢。整個西安文化藝術資源產業總量有待提高,整體結構有待完善。當前,文化市場的主體競爭力不是很強,企業投、融資渠道較單一。西安文化藝術發展有待加強,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經濟基礎作為動力支撐,一定程度會制約其快速高效的發展。
第四,政府方面要加強引導。近幾年來,西安市政府積極推進西安文化產業的發展,并承辦了各大項目,因地制宜,目標是建設成為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這意味著文化產業將成為西安市的支柱型產業。西安文化產業的發展便充分整合了傳統人文資源和現代人文資源,同時注入了生態、低碳、綠色等大環境理念,構建了“培育三大街區、建設四大園區(基地)、打造五大特色產業帶、培育六大重點行業,形成多層次、多主題、多元化的文化產業”的新格局。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西安文化藝術產業的發展面臨一些問題。相關部門應當積極引導有關文化藝術部門進行主動的適應市場,逐步轉變以政府主導的投入方式,通過政府嚴格招標、集中高效采購、變換獎勵機制、社會多方面合作等多種方式,提高政府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激活文化精品生產,以此激發文化單位發展活力。在有效組織和引導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在享受財政基本投入的前提下,提高服務質量,努力擴大公共文化服務共享的覆蓋面。同時,從挖掘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的文化資源入手,著力發展有特色、有潛力、有優勢的文化品牌項目,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從而使得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
因此,為了更好的整合西安文化藝術資源,為了更好地了解整個西安文化發展情況,我們需要進行實地的考察,西安文化藝術資源的發展做成調研報告。通過對西安的文化藝術資源進行透徹的實地考察與科學分析,在這個基礎上,把制約西安文化藝術發展的瓶頸抓出來,從而能更深入而不流于表面的考察整個西安文化產業的發展格局。這樣思考出來的對策也會更貼近西安的實際情況,使得相應的對策更落到實處。
(第一、第二、第四作者單位:西安文理學院
第三作者單位:西安思源學院)
篇7
一、研究背景
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東盟已連續多年成為廣西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場。統計顯示,2015年1月,廣西對東盟進出口155.1億元,增長18.4%,占同期廣西外貿進出口總值的59%,其中出口137.1億元,增長51.1%,占同期廣西出口總值的八成。
隨著區內產業配套能力逐漸增強,物流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廣西對周邊地區的輻射作用進一步加大。廣西迎來了推動與東盟貿易合作升級的發展機遇。合浦位于廣西南陲,瀕臨北部灣,處于我國與東盟市場的中心位置,是我國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合浦之所以可以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是因為在西漢時合浦已能造樓船,在北部灣(又稱交趾洋)有海上通道之便,它和陸路絲綢之路的開辟時期不相上下,都在公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時代。縣內鐵山、沙田、營盤等港口,可直達全國沿海各城市和東南亞各國,其地理位置對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二、廣西合浦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遺產
(一)合浦的海上絲綢之路記載
1903年法國漢學家沙畹在其《西突厥史料》中提到:“絲路有陸、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為通印度諸港之海道”。此后法國學者讓?菲利奧扎首次使用了“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名稱,由此有“海上絲綢之路”之稱謂。而關于“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事實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秦漢時期。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秦始皇統一嶺南后海上貿易得到了較快發展,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漢武帝滅南越國后海路貿易規模擴大,海上絲綢之路得到發展。“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國;又船行可四月,有邑盧沒國……”
由此可知早在兩漢時期,古代中國的使者就以船只為交通工具從廣東徐聞及廣西合浦出發,滿載大量的中國絲綢、黃金、陶器等物品運往東南亞各國及印度洋海域開展貿易,并將沿途各國的水晶、瑪瑙、玻璃、香料等奇珍異寶來回中國。如今合浦漢墓群出土的大量舶來品就是中外貿易交流的歷史見證,同時也反映出漢代時期合浦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
(二)合浦的物質文化和自然遺產
1.漢墓群。漢代的厚葬之風給合浦留下了一個規模巨大的漢墓群,自70年代以來,已發掘400余座,出土文物上萬件。1996年,合浦漢墓群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十一五”期間我國100處大遺址之一。漢墓群的出土文物,對于研究我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文藝、南北方交流、以及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往來等,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實物資料。
2.文昌塔。合浦文昌塔位于合浦縣城南約3公里處,當地人也稱文昌塔為文筆鋒、番塔。此塔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廣西南部寶塔之冠。據說,塔名是取自漢族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帝君,祭拜文昌塔能夠保佑多出文人才子。文昌塔是一座八角七層樓閣式、全塔由底向上呈錐狀逐層收縮的磚塔,其獨特的建筑構造對研究古代文化藝術和建筑力學都有較大的價值。
3.大士閣。大士閣因曾供奉觀音大士而得名,位于合浦縣城東南85公里的山口鎮永安村內。該閣始建于明初,是中國近海最古老的建筑之一。1988年,大士閣因其精湛的建筑技藝和悠久的歷史,被列為中國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大士閣在建筑手法上保留了宋、元時期的遺風,全閣梁柱均由榫卯連接,無一釘一鐵,但卻是一個優美穩固的統一體。據志書記載,明清時期合浦地區曾多次遭受風暴或地震等自然災害,附近的民房建筑都受到嚴重損壞,但大士閣仍然屹立至今。此外,大士閣具有很高的建筑藝術價值,栩栩如生的神話人物、麟龍鶴鳳等雕塑或圖案分布在大士閣的各個角落,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是研究南方古建筑的重要實物資料。
4.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前身為合浦縣博物館,是廣西唯一以漢文化展示為主的遺址類博物館,是嶺南地區最有特色的遺址博物館。博物館藏品的種類豐富,其中以合浦漢墓出土的各類文物為主,館藏文物多達5200余件。博物館藏品歷史悠久,文物年代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起至當代,而反映了漢代合浦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漢墓出土的帶酒銅提梁壺、玉帶鉤、紫水晶長串穿珠等珍稀文物聞名于世。博物館主要有三個展區組成,分別是:秦漢青銅?古郡遺風、古風陶韻?南越增輝及碧海絲路?璀璨明珠。由于其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及地位,2012年獲批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三)合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合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非常豐富,除了廣為人知的民間傳說《珠還合浦》及角雕技藝外,還有《文昌塔的傳說》、民間小戲劇種《廉州山歌劇》、合浦縣廉州鎮區《賽龍舟》、李家拳及南蛇過垌、合浦公館木魚等,本文簡要介紹其中兩種
1.合浦簡稱“珠鄉”,民間傳說《珠還合浦》已列入廣西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自漢代以來,合浦就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成為上等珍珠的最佳產地,所產珍珠被稱為“南珠”,歷代作為貢品進貢皇上。合浦是“南珠”的發祥地,也孕育了鮮活獨特、帶有北部灣地域文化特色的南珠文化。《珠還合浦》則是北海市眾多民間故事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歷史傳統文化精品。據《后漢書?孟嘗傳》所載:“嘗到官,革易前弊,去珠復還……”說的是東漢孟嘗改革弊政,開放珠寶貿易,使“合浦珠還”美談流傳不衰,它對研究合浦的歷史,特別是南珠文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合浦角雕技藝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角雕技藝是指以牛、羊、鹿、犀牛的角、蹄為原材料雕刻成工藝品的傳統手工藝,也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合浦角雕始于明代,以牛角為主刻畫簡單的圖案,在民間習俗中被視為辟邪飾品。到了清代,合浦角雕技藝的藝術化進一步發展,通過充分利用牛角透明晶瑩的特點使各種圖案極為生動。合浦角雕具有工藝價值、實用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多重價值,是非常值得購買的旅游紀念品。但這項手工技藝的傳承情況卻堪憂,由于時間、技術等工作條件的限制,從事角雕生產這一行業的人屈指可數,希望可以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保護好這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廣西合浦的旅游價值
篇8
關鍵詞:新疆 美術地域文化 哈孜•艾買提 阿布都克里木•納斯爾丁 買買提•艾依提
新疆地區古稱西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絲綢之路帶來的東西方文化藝術的交流與融合,使新疆的文化面貌呈現出多樣性和豐富性。新疆地域遼闊,自古以來就聚居著眾多的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特有的少數民族文化使新疆的美術創作體現出地域性、民族性和宗教性。新疆多元開放的地域文化體系從美學理念、繪畫題材和語言等方面影響著新疆的美術創作,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風貌。
一、新疆美術創作的地域性
新疆地處中國西部地區,其美術創作以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俗為主要表現題材,體現出新疆本土固有的文化精神及地域特征。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疇內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新疆地域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首先是自然景觀的影響。新疆有著原生態的異域風光,沙漠中筆直的胡楊林、戈壁的冰雪景觀、無邊的草原綠洲、純凈的藍天麗日,這些美景引導著人們視覺審美的同時也成為藝術家所鐘愛的繪畫題材。新疆風光明度高、飽和度高的顏色給畫家提供了自然豐富的色彩語言,強烈的色彩對比成為新疆異于其他地區繪畫形式的色彩表達方式。其次是傳統文化的影響。新疆地處漢唐時期古絲綢之路的要道,曾是中原、印度等文化的交融與匯聚地,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以克孜爾千佛洞為代表的佛教石窟藝術、遍布南北疆的巖畫遺存、伊斯蘭藝術等成為今天新疆地域性文化創作及美術家的文化滋養和立足點。最后是民族風情的影響。新疆作為多民族聚居區,各少數民族在生活、信仰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和民俗文化,這種極富鄉土氣息、淳樸稚拙的民族生活成為畫家感受與解讀新疆少數民族多樣生活的重要角度。
受以上因素影響的新疆當代美術創作,涌現出一批以新疆少數民族風土人情和現實生活為題材的畫家,他們的作品極富民族性、地域性和宗教情結,成為中國美術中擁有至深魅力的組成部分。這些作品以新疆的民族文化生活為創作題材,體現出特有的地域性文化。
二、新疆地域美術的代表性畫家
新疆當代卓有建樹的畫家中有的是新疆本土的民族畫家,如哈孜•艾買提、阿布都克里木•納斯爾丁、買買提•艾依提、早然木、阿不都西庫爾等,他們對新疆民族生活及民俗文化非常熟悉。有的是成長于新疆深受民族文化影響的漢族、回族畫家,如龔建新、王增元、舒春光、陶世鶯等。這些畫家群體把自己對新疆這塊土地的熱愛之情融入手中的畫筆,表現新疆的地域美、民族情,打造了獨具一格的新疆地域特色。下文選取新疆三位卓有建樹的民族油畫家,通過分析其繪畫語言、代表作品、藝術風貌等,以探索新疆美術的地域性特征。
(一)哈孜•艾買提
篇9
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教育合作:建議
一、“絲綢之路路經濟帶”教育合作建設的現狀
在九十年代末我國與中亞之間的教育合作開始逐步發展,尤其于2001年上合組織成立之后,經貿往來和教育合作變得更加頻繁。“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偉大戰略構想提出之后,教育領域合作迎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邁進一個新階段。
(一)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教育聯盟”
亞洲教育論壇與韓國首爾科學綜合研究生院共同組建“新絲綢之路教育聯盟”,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大學成立“新絲路大學聯盟”,都促進了絲路沿線區域的教育合作。
“絲綢之路經濟帶大學聯盟”是由海內外大學組織的非政府、非盈利、開放的國際教育合作平臺。該合作組織有利于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的合作,并服務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及歐亞地區的發展和建設。
(二)建立孔子學院,傳播中國文化,推廣漢語
孔子學院是由漢辦在世界各地設立的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與國學教育的文化交流機構。截至2015年12月,亞洲已有33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79所孔子學院,其中,中亞五國共開辦孔子學院22所,僅吉爾吉斯斯坦就有孔子課堂12個。在我國新疆地區,憑借其地緣優勢已主持開辦孔子學院7所,并于2014年開始籌建第二批孔子學院4到6所。不僅有利于我國發展格局的向西延伸,更提升了西部地區的文化“軟實力”。
(三)中亞與中國留學生教育合作發展,促進人才交流
中亞是中國的西部近鄰,早在中亞各國獨立之后,中國就與中亞各國高校之間已經開始進行留學生教育合作。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提出,我國與中亞之間的高校留學生教育合作越來越密切,來中國的中亞留學生也越來越多,也有更多的地區和省份參與到了與中亞高校間的留學生教育合作。目前在華的中亞留學生中,僅哈薩克斯坦一個國家就有6千多人,且呈逐年遞增的趨勢。
二、教育合作領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問題
從2013年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戰略,到現在歷時兩年時間,在教育合作領域只是提出了一些概念,單對于具體的實施和構建方案都處在摸索之中。因此,在教育合作中存在著問題。
(一)缺乏明確的中亞戰略
雖然從經濟發達程度方面,中亞地區無疑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凹地,與東端的亞太經濟圈和西端的歐洲經濟圈相比整體落后,但是中亞是一塊非常有發展潛力的地區。在中國還沒有注意到這一塊地方的時候,歐美和日韓卻早已涌入。目前,日韓,尤其是歐美地區,對中亞地區的文化藝術的影響遠超中國。中國沒有制定明確的中亞戰略,對中亞地區的戰略目標不明晰,尤其是教育合作方面更是模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育合作投入不足。由于對中亞地區缺乏明確的戰略定位,因此對該地區的重視不夠,投資不足。第二,教育合作方面的宣傳并不到位。中亞地區的宗教派別十分復雜,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意識形態都競相滲透,而中國在中亞地區的教育合作僅僅依靠政府和高校的宣傳策略已經很難適應當前的現狀,急需開拓新的更加適應中亞地區情況的傳播途徑。
(二)孔子學院定位不清,制度不完善
孔子學院在與中亞教育合作、文化交流中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定位不明確導致作用不明顯美、英、德等國早在中亞地區獨立以來,二十多年間都積極的在中亞創建語言和文化交流中心,而直到2002年中國才在哈薩克斯坦建立了第一個漢語中心。由于中國對中亞地區文化教育的關注較晚,并且沒有明確的戰略定位,導致作為對外文化交流的主要機構孔子學院也無法確定對中亞的策略。
2.孔子學院在中亞的制度不健全
孔子學院在中亞的交流合作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由于合作雙方在認識和實力上存在偏差,權責不明晰,并沒有相應的政策和法律保護:第二,孔子學院只是一個語言培訓機構,學生學習漢語并不能得到雙方國家承認的證書和學歷,挫傷了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第三,沒有長期教學目標,沒有學大綱,師資資源奇缺。這些方面的問題都阻礙了孔子學院在中亞地區進一步的發展和發揮影響力。
(三)區位制約因素,阻礙高校留學生教育合作
新疆在發展高校留學生教育合作方面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制約作用。一方面,新疆地區高等教育發展與內地相比相對緩慢,留學生教育也起步較晚。這就導致了新疆地區的留學生教育并不能代表國內的先進技術水平,對留學生的吸引力也會下降。
高校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的水平不高、能力不強,硬件、軟件建設不平衡都制約了新疆地區留學生教育合作的發展。另一方面,文化交流人才匱乏,新疆高校并不不具備留學生教育合作所需要各種專業的老師。這是的。與此同時,新疆地區高校行政人員培訓機會少,知識技能老化,大多數工作人員并不能接觸跨文化交流的相關工作,得不到專業訓練,導致能夠進行跨文化交流工作的專業人才極其匱乏。
三、“絲綢之路經濟帶”教育合作領域建設的對策建議
從我國目前對外教育合作的狀況出發,針對存在的問題,對于教育合作領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對策建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開展多層次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動要以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為契機,增強教育領域開放,努力在新的廣度和深度上提升國家教育合作開放水平,展開多層次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動。第一,充分利用現有先進技術和網絡媒體的發展,搭建絲綢之路網絡文化教育立體平臺。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遠程和靈活的學習,加強中國與中亞地區之間的合作。第二,以文化為基礎加強教育合作。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論壇以及社團等現代新媒體的作用,加大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從而激發中亞地區民眾對于中國文化的熱情,從文化角度更好的促進教育合作的發展。
2.建立以政府為主導與自由相結合的教育合作模式
以政府為主導的教育合作模式,即以政府為主導力量,體現政府意志的合作模式:而自由的教育合作模式,即教育合作主體之間可以自由的展開合作而并不受政府之間的限制,可以更好的實現共贏。對于教育合作的宏觀層面及發展緩慢或者起步階段,適用政府主導的教育合作模式。而對于具體項目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比較高的跨區域教育合作,更加適合自由結合的教育合作模式。這兩種形式的教育合作模式并不沖突,可以根據具體的進程和形式進行選擇,兩者相互結合共同促進了中國與中亞地區教育合作的發展。
篇10
關鍵詞:青海;一帶一路;開放;創新
2013年9月在哈薩克斯坦訪問期間,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同年10月在出訪東盟國家時又提出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發展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構想。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也明確提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根據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提出的跨區域經濟合作的創新模式,對我國向西開放,改善西部地區的發展環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青海省經濟發展現狀
(一)城鄉居民收入提高,但貧富差距增大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青海省圍繞這一主題進行各項建設,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各方面的努力。從2004年到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將近2倍,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長將近1倍。到2013年底城鎮居民收入接近20000元,農村居民收入接近8000元,能基本滿足生活需要,但城鄉居民之間貧富差距明顯增大。
(二)產業結構處于較低形式
青海產業結構呈“二三一”格局,第二產業比重從2006年以后超過50%,發展速度明顯快于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第一產業以農牧業為主。在總產值中,牧業占50%,農業占45%。主要養牛羊豬,種植小麥、薯類、油菜籽及各類蔬菜菌類等產品。雖然近年來青海農牧業發展較快,但由于氣候環境等因素影響,又以傳統農牧業為主,生產力低下,產品附加值較低,農牧產品商品化程度不高,使得第一產業發展受阻。第二產業主要依托于重工業。在第二產業中,工業的貢獻率達到80%以上,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青海經濟增長主要依托于重工業的發展,且以開采冶煉初級產品為主,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較低,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工業發展仍處于較低水平階段。第三產業發展相對遲緩。近年來,青海旅游業和金融業快速增長,但第三產業整體不足,產品缺乏創新概念,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均低于發達省份的同行業,在競爭中不占任何優勢。同時,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落后現狀也極大地阻礙一、二產業的良性發展。
(三)財政收支明顯提高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財政收支不斷提高。2007年到2013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上升幅度較小,但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上升幅度較大。其中,2013年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68.6億元,比2012年增長15.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4.4億元,比2012年增長20.4%;2013年全省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251億元。
(四)社會事業日新月異
經濟事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青海省小學學齡兒童的入學率接近100%,初中畢業生的升學率也不斷提高,到2013年接近100%,表明九年義務教育在青海省貫徹落實的比較徹底。青海省藝術事業從2012年到2013年機構數減少2個,從業人數減少224人,圖書館事業、文物事業、群眾文化事業、藝術教育事業等等基本保持不變。報紙和雜志總數基本保持不變,但是總印刷數卻在大幅度增加,需求增加,圖書的種類在2013年底有1051種,總印刷數1331.1萬冊,讀書的人越來越多,精神需求層次逐年提高。電視覆蓋率從2000年的86%到2013年上升至約97%,文化藝術事業的傳播途徑也變得豐富。醫療衛生事業得到長足發展,醫療機構和醫療從業人員數量不斷增加,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五)交通運輸事業快速發展
加強青海省經濟建設的首要任務便是加快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只有交通運輸網絡四通八達才能更好地與外界溝通,增加經濟往來。在2001年到2013年的12年中,公路通車里程位居第一,其次是航空運輸,最后是鐵路運輸。2013年,青海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規模達278.5億元,較2011年增長20%,已初步形成公路、鐵路、民航共同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但整體形勢仍舊不容樂觀。目前,鐵路只有蘭青和青藏兩條鐵路干線,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和格爾木至敦煌鐵路、格爾木至庫爾勒鐵路還在計劃開工中,銜接西北和西南地區的重要鐵路格爾木至庫爾勒、西寧至成都、格爾木至成都等鐵路尚未開工,鐵路覆蓋度不夠。
(六)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一定成效
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一定成效。環境污染源得到進一步控制,青海省注重綠色循環經濟發展。2001年到2013年,廢水排放總量下降656萬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下降地最快,工業污水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卻在不斷增加,氨氮排放量也在增加,給環境治理帶來了挑戰。青海省大氣環境基本情況也越來越嚴峻,工業污染增加的同時,空氣污染也在加重,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粉塵排放量也在增加,空氣質量越來越差,給人們的生活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二、青海省“一帶一路”經濟帶建設的優勢
- 上一篇:如何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 下一篇:建筑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