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服裝設計傳統刺繡文化研究
時間:2022-08-03 11:06:19
導語:絲綢服裝設計傳統刺繡文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分析傳統刺繡文化的歷史演變及我國傳統四大名繡的藝術特征,探討傳統刺繡圖案的造型題材和傳統刺繡品的工藝技術,闡述傳統刺繡文化在絲綢服裝中的應用方法,試為借鑒傳統刺繡文化元素的創意設計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刺繡文化;服裝設計;應用
1.1漢代刺繡文化
漢代刺繡的用途,本著裝飾衣物來表征地位的尊卑,這種用途具有政治輔助工具的色彩。帝王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和統治,下詔商人不得穿用刺繡服裝。但當時刺繡的應用范圍相對來說更加廣泛,刺繡品從服飾品衍生到生活用品,種類繁多,針法多樣,刺繡的藝術性也隨著發展階段變化更具特色。同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也出現了專業的刺繡匠師。漢代的刺繡針法主要是辮繡,其針路整齊,繡線牢固。漢代的刺繡文化為后來刺繡文化飛躍性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2唐代刺繡文化
刺繡發展到唐代玄宗時,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規模。隨著佛教的流傳,許多達官貴人修建廟宇、習讀佛經,憧憬安樂生活。刺繡文化受到佛教文化的影響,從刺繡在服飾上的花鳥草蟲,延展到欣賞價值較高的繡字和繡像。唐代刺繡的另一創新就是刺繡工藝的革新,唐代以前刺繡一直是鎖繡法,至唐代才發明了平針繡,這種繡法因其針法變化自由,更具藝術表現力,受到當時刺繡者的青睞而風靡唐代流傳至今,除此之外,唐繡的加金銀,綴珠技術也很高,唐繡揭開了刺繡發展史的另一嶄新篇章。
1.3宋代刺繡文化
刺繡發展到宋代,由于朝廷實施獎勵制度而空前發達,宋代刺繡藝術品位和審美意識均有所提高,改進了刺繡的工具和材料,研發了新的裝飾針法,將書畫等欣賞類的藝術品用刺繡的形式展示出來。明代董其昌《筠清軒秘錄》載:“宋人之繡,針線細密,用絨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
1.4明代刺繡文化
明代刺繡規模繼續擴大,刺繡的藝術水平也有了進一步提高,封建王朝的宮廷繡工的規模更大,并大量搜集民間刺繡貢品,但是其繡品形式機械,內容千篇一律。明代手工藝極度發達,總體上繼承了宋代優良的刺繡工藝并對其進行補充完善,使其蓬勃發展。刺繡的種類和用途均有所增加,廣泛應用到各個階層的服飾和生活用品中,提高了技藝水平、改進了制作材質、優化了刺繡針法,而且與宋代的繁縟華麗有所迥異,并在承襲宋繡傳統下推陳出新[1]。
1.5清代刺繡文化
清代的刺繡繼承了明繡的藝術形式,刺繡技藝在整個清代興盛不衰。清代的日常用品多用刺繡裝飾,服飾、裝飾字畫、生活用品等,品種繁多、繡法精湛的清代刺繡日漸成熟,各種繡派如雨后春筍般在清朝興起發展,包括眾所周知的四大名繡,各有特色,形成爭芳斗艷的局面。到了晚清時期,外來文化的滲入,一定程度上為傳統文化帶來了新的生機和希望,刺繡中也融入了西洋繪畫觀點。
2傳統四大名繡的藝術特征
2.1蘇繡藝術特征
蘇繡發源地在江蘇蘇州,蘇州的刺繡起源很早,早在3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就運用刺繡來裝飾服裝了,發展到現在,已經形成了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清新、優雅、別致、極富韻味。刺繡工藝八大特點:平、齊、細、密、勻、順、和、光。而在視覺審美上注重線與絲理的變化,從布料肌理、設計色彩、圖案題材、制作針法綜合方面考慮繡品制作。蘇繡通過創新設計,又創造出發繡、雙面繡、雙面異色繡、雙面異色異樣繡等。
2.2蜀繡藝術特征
蜀繡發源于四川民間,是在漢代蜀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蜀繡在盛唐時期已有記載,發展到宋代,其技藝已日漸精巧,在20世紀70年代末,川西的農村幾乎是“家家女紅,戶戶針工”。蜀繡繡工獨特,以套針為主,分色清楚,繡品色彩鮮艷,富有立體感。在用料上,采用軟緞和彩絲為原料。針法上嚴謹精密,針腳整齊,摻色輕柔,虛實合度,民間質樸喜慶氣息濃厚,獨具地方特色。蜀繡的繡工,用料與針法的結合,使得蜀繡繡品有張有弛、濃淡適度、密疏得體。蜀繡刺繡針法不斷創新,又研制出交叉針法、螺旋針法等,增加了蜀繡的藝術表現力與審美價值觀。
2.3湘繡藝術特征
湘繡源于湖南長沙的民間刺繡,其歷史悠久,是在清代后期形成的具有獨特風格的刺繡體系。湘繡在漢代就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在原本具有深厚底韻的長沙地區民間刺繡技藝上,借鑒蘇繡、粵繡、京繡的刺繡技法,形成針法多樣、材料考究的獨特風格,又由于湘繡在色彩上多運用深淺灰和黑白色,使得繡品質樸優美,形象生動,加上適當的明暗對比,使畫面增強了立體感。湘繡通常多以繪畫題材為主要圖案,在整體構圖上,虛實結合,巧妙留白,使湘繡有一種水墨畫般的素雅品質。
2.4粵繡藝術特征
粵繡是明代以后發展起來的刺繡名品,有一千余年的悠久歷史,為中國具有代表性的繡品之一。粵繡具有西方繪畫韻味,用線種類繁多,根據藝術造型的需要而不受限制,多用濃郁的七彩原色,注重光影變化,用色濃艷,配色常選用反差極強的色線,紅綠相間,較有視覺沖擊力,眩耀人眼,繡品內容歡樂熱鬧。粵繡的針法富有裝飾性,施針簡單,針腳長短參差,線跡粗松,均勻多變,紋理分明,且常用金線圍繞構邊。紋樣構圖繁而不亂,花紋生動寫實,整體感覺較有民俗韻味,備受歡迎。
3傳統刺繡圖案的造型題材
3.1花卉造型
在中國的傳統服飾刺繡文化中,花卉圖案色彩鮮艷,形態萬千,代表著吉祥如意,物豐人和,中國人對于花卉的喜愛從歷代文化中即可看出,許多的花卉圖案被用不同的形式點綴在服裝上,發展到現代,花卉圖案的運用越來越廣泛。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服飾圖案中的花卉圖案已經成為領導流行的主題。牡丹紋,牡丹刺繡在服飾上,作為富貴吉祥的象征,也表達了人們對幸福的渴求;荷花紋,人們多以寫實的手法展現其姿態優美,荷葉疏松有序,用來寓意愛情、友誼、幸福等美好愿望;梅花紋,用以表達人之友情長存,不因禍福而動,永葆情誼;寶相花紋,代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富貴吉祥的象征[2]。
3.2動物造型
刺繡動物圖案也是刺繡服飾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龍鳳紋,是我國傳統裝飾紋樣中應用最久且廣的圖案,龍的神奇威武與鳳的艷麗美妙構成了人們意念中美好與祥瑞的生動組合,被奉為地位最高的吉祥物,龍象征著男性,鳳象征著女性;魚紋,魚在中國人心目中寄托了人們對生活的憧憬,希望生活富裕;鹿紋,指官吏加官進祿,官運亨通。
3.3人物造型
古時上層統治階級廣征天下方土,大興求仙拜佛之風,整個社會享樂思想抬頭,神仙祥瑞題材的創作也日盛于世,還有一些當代或神話中的仕女,以刺繡的形式保留。
3.4風景造型
氣象與農牧業生產密不可分,因為農牧業生產的好壞關鍵是氣象,古人對氣象有著神秘的幻覺,遐想神仙來到人間,在縈繞的云形中,揮揮衣袖,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祈禱神靈能夠適宜地調節氣象變化。人們信奉云神、水神、火神等神靈,經過抽象或者具象的形態變化,更完美地出現在刺繡上[3]。
4傳統刺繡品的工藝技術
刺繡是將彩色絲線或者棉線,在絲綢、錦緞、布帛等基布上用針穿刺,形成繡跡組成的紋樣、圖形或者文字。刺繡品主要包括彩繡、雕繡、白繡、黑繡、十字繡、補花、飾帶繡、珠繡、飾片繡、褶繡等。
4.1手工技藝的繡品
手工繡品是通過手工縫制的技法,用線跡形成裝飾品,可以歸納為普通手工繡品和高級手工繡品兩類,經過千年的技法的優勝劣汰演變,保留下來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質、風土習俗、文化意識的刺繡技法。手工繡品有著很高的研究和實用價值,普通手工繡品多用于民族服飾、生活用品的裝飾,高級手工繡品多用于高級服裝定制,增加服飾品個性化的視覺效果。
4.2工業技藝的繡品
工業繡品是用機械設備進行大批量的生產,繡品生產效率高、制作針法細致、技術操作規范、設計方法多樣,符合了批量生產的要求,符合了大眾服務的設計思想。在高速生產過程中,量的控制成為關鍵,工業刺繡品需要多樣化、品質精美化、材料創新化和產品時尚化。
4.3手工技藝與工業技藝結合的繡品
手工技法和工業技法相結合的方式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設計與流行趨勢結合緊密,使繡品的設計形式細分化、系列化、個性化,將手工技法和機械化設備織造技法融合,以滿足人們對物質文化的進一步需求,用多種技術手法、多種材質組合等方式繡出創新產品。
5傳統刺繡文化在絲綢服裝中的應用
5.1在唐裝設計中的運用
近年來,唐裝漸漸成為都市的流行元素,它僅僅是中式服裝的一個統稱,只要含有中式服裝的元素,均可以稱其為唐裝。唐裝作為一種禮儀服裝,深入到高品位生活。最初的唐裝設計是平面的,現代高檔唐裝已經吸收了西方的立體剪裁,更符合人體的曲線。唐裝除了款式的變化外,刺繡圖案和色彩也應用到唐裝設計中,形成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含蓄、典雅、精致的服裝,唐裝的傳統圖案、時尚款式、文化底蘊,風靡全國,乃至世界。
5.2在旗袍設計中的運用
旗袍是中華女性傳統服裝之一,能夠把東方女性的美刻畫得淋漓盡致、盡善盡美,能夠達到人衣的完美結合并不失傳統文化的內涵。旗袍上多以刺繡花卉為主,用刺繡把花卉展現得盡善盡美,通過花卉造型,體現了中國傳統旗袍的韻味,與華貴的傳統圖案結合在一起,創造出美好的意境。在知名時裝設計師會上,頻頻有中國傳統刺繡元素被運用,使傳統文化重放異彩。
6結語
傳統刺繡技藝針法繁多、裝飾性強,刺繡手工藝術的魅力,使服飾有了豐富多彩的變化,提高了服飾藝術特征的附加值。刺繡的品種類別豐富、制作工藝精湛、設計題材廣泛,恰如其分地對服裝進行裝飾,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服飾刺繡上的傳統圖案,使服裝看起來別有一番韻味,傳統刺繡使服裝更有內涵,更具個性。刺繡會以更時尚的姿態出現在絲綢服裝設計中,美化服裝,裝飾生活。
參考文獻
[1]忻惠珍.服裝圖形裝飾設計[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3(6):39.
[2]劉洋.絲綢服裝創新設計影響因素研究[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0(2):16-18.
[3]徐強.臺灣排灣族服飾紋樣的文化內涵解讀[J].紡織學報,2016,37(12):111-116.
作者:劉洋 單位:湖州師范學院 藝術學院
- 上一篇:新媒體展示設計與交互設計研究
- 下一篇:小學建筑給排水設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