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形成的歷史條件范文

時間:2023-08-14 17:39: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絲綢之路形成的歷史條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絲綢之路形成的歷史條件

篇1

關鍵詞:“一帶一路”;洛陽;區域合作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1-0081-02

一、我國跨區域合作發展現狀與“一帶一路”新形勢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發展融入了市場經濟機制,但始終是在計劃經濟體制的框架之下進行,導致了各區域發展以行政區劃為原點,過度依賴規劃,劃江而治。這樣的模式雖然可以明確的制定發展目標,高效而穩定的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的建設,從而考核發展成績,做到局部的“統籌兼顧”“大局在握”。

然而,各省市以自我發展為第一目標,追求城市建設與GDP指標,經濟發展始終在行政區劃的框架內進行,畫地為牢,區域間形成的壁壘難以消除。所以,要想徹底打破各區域之間存在的阻礙,實現整體的區域協同快速發展,就必須加強祖國內部的開放程度,消除限制區域之間相互交流的限制性因素。長期發展來看,我國一定要跳出行政區劃的阻隔,健全區域協調機制,不僅僅是縱向比較歷史發展成績,更要橫向比較與周邊區域合作完成的成就。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在新形勢下,借用古代“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淵源所演變發展而來。2013年,分別在出訪中亞、東南亞時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兩者結合起來簡稱“一帶一路”。

同年,不斷強調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一帶一路”戰略是中國未來發展的趨勢,順應歷史潮流。“一帶一路”主動符合21世紀全球經濟、政治、文化的變化,為我國構建面向未來的世界經濟格局指明了方向。中國國內各省份對“一帶一路”戰略具有相當高的認可度,將之視為發展的歷史重大機遇。各區域都將自身發展戰略、發展規劃與“一帶一路”戰略相掛鉤,力求搭上“一帶一路”的順風車,發掘自身潛力,提升外在競爭力與影響力。

二、洛陽區位優勢與合作發展概況

(一)洛陽的區位條件

洛陽是我國著名的“古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與同樣是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形成絲路起點的“雙子星”。在今天,洛陽不僅僅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更是中原經濟區的副中心。洛陽是河洛文化的發祥地、各類文化思想在此相融共生,作為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和古代絲綢之路的“東起點”,洛陽歷史條件優越。如何發揮洛陽區域發展的優勢,加強洛陽在“一帶一路”中合作力度,拓寬洛陽與周邊地區甚至國外的合作視野,成為了洛陽能否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整體建設的關鍵,也是我們此次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長久以來,洛陽不論在河南甚至全國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河南省的副中心城市,洛陽處在華夏文明發展的中心腹地,東臨鄭州,西接西安,北面黃河,南望中部省份。洛陽市區距離小浪底水利工程僅40公里,并且有洛河、伊河水系經過。作為鄰近鄭州的大型城市,這里的公路鐵路交通發達,隴海鐵路穿城市而過,東可直達江蘇沿海,西可深入內陸,到達西安、蘭州等大型城市。焦枝鐵路也貫穿南北,連接豫鄂兩省。

(二)“鄭洛”合作,打造區域一體化

2014年末,洛陽與鄭州雙雙列入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這也說明兩座城市在區域協同發展中存在著巨大的空間。洛陽與鄭州作為河南省最大的兩座城市,相距離不過150公里左右,并且有眾多鐵路、公里相連接。經濟、政治、文化交流便利。2015年年初,河南省政府將鄭州、洛陽以打包捆綁的形式向中央申請內陸型自貿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有利于推動洛陽區域經濟同周邊城市協調發展,符合“一帶一路”國家整體戰略部署,利于促進中部地區對外開放,從而推動了整個河南省的快速發展。上海市在2013年9月正式運行自由貿易試驗區,時至今日取得了良好的成功。洛陽市應當充分吸取前人經驗,深化改革,加強對外開放的力度。洛陽要充分利用鄭州的經濟與省會優勢,共同建設國際貿易中心,帶動洛陽市的總體消費。在鄭州、洛陽“大區域”中追求協調發展,在洛陽“小區域”中追求快速發展。洛陽相對鄭州來說,有著更加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是已經驗證過的一條良性道路,然而“路窄車多”也是現實情況。如果將這些資源限制在洛陽文化產業發展當中,那么將會陷入固步自封,路越走越窄的境地。反觀如果與省會鄭州共享“龍門石窟”、“白馬寺”等著名的旅游景點,不僅可以大大增加外來游客數量,刺激當地消費,還可以快速提升洛陽旅游業的知名度,打造一張更加整體的城市名片。

早在十年前,河南省發改委規劃建設了“鄭洛工業走廊”。這一規劃緣于“中部崛起戰略”,是大環境下的區域合作的一次大膽嘗試。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建設,打造起了長達200公里的鄭州洛陽工業走廊。這一規劃使得河南省逐漸扛旗中原工業建設的大旗。在區域合作化日益顯著的今天,互補融合是眾望所歸,也是城市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鄭州與洛陽一個是中原區域中心城市,一個是歷史文化名城,有許多相似點,也有許多可以互補的地方。在“一帶一路”新形勢下,想要得到長遠發展,必須打破保守而陳舊的行政區劃,通過相互融合,相互合作共同實現城市發展,并且帶動周邊欠發達地區的建設,形成一個區域輻射面,協同向前。

(三)放眼大局,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河南省在2015年初頒布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戰略綱要》[1]中提出,要成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和內陸地區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核心支點,洛陽應順勢而為,找到自己在大環境中的位置,融入開放性的大格局當中。

“一帶一路”區域合作不僅是小區域的合作,更是大區域,整體的合作,甚至是跨國交流,從經濟、政治、文化各個方面相互促進。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之一,土庫曼斯坦與我國保持著密切聯系。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成功抓住了“一帶一路”歷史機遇,承攬土庫曼斯坦天然氣項目[2]。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一建設公司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陽市,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直屬公司,實力雄厚,擁有起重、儲罐施工、長輸管道施工、設備制造等技術。通過這次合作,兩國關系全面提升為戰略伙伴關系,為經貿合作,特別是為能源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礎。取得了豐碩成果是兩國經貿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又一顯著體現,是友好合作的又一成功典范,為洛陽以及土庫曼斯坦經濟發展和本地區繁榮注入新的動力,也必將為古老的絲綢之路續寫嶄新的篇章。此次與土庫曼斯坦的合作,明確了“一帶一路”節點城市洛陽對于新形式的認識,印證了洛陽敢抓機遇的能力。無獨有偶,河南省安裝集團有限公司與哈薩克斯坦簽訂年產100萬噸的水泥生產二線項目。這些合作證明了中部地區對外開放,搭建合作的能力并不輸于沿海地區。洛陽應帶堅守自己的傳統工業優勢,加快產業升級,提升老牌產業的技術水平,突破慣性思維,使得洛陽的名片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對于河南洛陽地區而言,想真正發揮出中原地區的國家中心節點城市的作用,必須把內陸保守的城市打造成開放型城市。要加強體制改革,建設開放型經濟體制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首要任務,統籌國際超長大通道的建設,內陸地區面向兩個方向,一個是東南亞,另一個是中亞、歐洲等國家。建設運輸班列,從而降低貿易成本,提高利潤。洛陽市處于連云港至阿拉山口這一路橋運輸大通道的中間點上,是亞歐大陸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建設路橋經濟帶,可以利用中部區域的經濟支點作用,把東部沿海地區和西部欠發達地區連接起來。這樣不僅僅使得洛陽經濟得到發展,更加強了全國東、中、西三個區域的合作,促進各區域共同協調發展,平衡在發展過程中造成的經濟差距,實現了“一帶一路”戰略下的大發展。

三、跳出行政區劃,重構政府績效評價

加強區域合作的一個要求就是不以謀求自身發展為首要目的,這與以經濟建設為首要任務的長期政策表面上背道而馳,實則區域合作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共同發展。我國已經度過了改革開放后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轉為“新常態”[3]。所謂新常態,就是人類社會就是從常態到非常態再到新常態的否定之否定中發展。經濟發展也是這樣,從獨立自給自足的經濟到今天的區域合作“新常態”。在現行體制下對地方政府績效進行評價,主要對象是GDP增速、投資規模等,相對看重反映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的指標。在這種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易于忽視本地的資源和環境條件,非理性地熱衷于資本集中型,利稅創收型的產業,從而使得要素布局分散化、產業結構趨同化的弊端愈演愈烈,阻礙了經濟資源的自由流動和跨地區的經濟合作。必須按照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完善區域政策,調整經濟布局,重構地方政府政績考核標準,以矯正各地方行為方式,優化地區間的利益關系,避免總體利益受損的過度競爭和利益沖突。區域合作在各地方政府引導力度加大的情況下,要特別注意強調個體以及企業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市場及其主體在跨區域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4]。企業應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切實聯系區域內發展資源,利用好市場調節手段,從而提升區域內同類產業的多層次合作,優化產業結構。

目前“一帶一路”沒有統一的部門管理。由于這種戰略統一指揮分散的情況,導致區域合作當中存在著難以消除的壁壘。洛陽能否抓住“一帶一路”所賜予的新機遇,與各地市合作發展,成為了這座歷史名城煥發第二春的關鍵。首先強調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著重于大局;其次也要強調調動地方積極性,明確每一個區域在發展中的角色定位,找出各區域之間利益最大化的契合點。在“大區域”中尋找“小區域”發展空間,在國內外尋找洛陽發展條件,主動加強跨區域合作,構建協同發展的傳播戰略。

參考文獻:

[1] 河南省委第八次全會.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戰略綱要[N].河南日報,2014-12-25.

[2] 王靜,李P.中土擴大天然氣合作助力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N].人民日報,2014-05-12.

篇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101(2016)03-0098-04

Abstract: Zhao Jiping’s music is both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ontaining both western and national folk elements.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his music is based on his dedication to the origin and essence of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folk music. A comprehensiv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yle is thu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ound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Zhao’s music.

Key words:music style; folk music; Chinese style; contemporary art music

一、由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引發的思考

趙季平是從民族民間音樂發掘創作素材從而成為最具“中國氣派”的代表性作曲家[1]。他的作品無不直接或間接地引用民族民間音樂素材,如《黃土地》、《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孔子》等電影音樂中的秦地、魯地素材,《水滸傳》、《笑傲江湖》、《大宅門》、《喬家大院》等電視音樂中的魯地、京劇、晉地素材,《斷橋遺夢》、《知己紅顏》、《大江南》、《故土情》、《我的陜北》、《西部》等聲樂作品中的江南、西北素材,《第一交響樂》、琵琶協奏曲《祝福》、管子與樂隊《絲綢之路幻想曲》、室內樂作品《關山月――絲綢之路印象》、民樂合奏《慶典序曲》、《第二交響樂“和平頌”》等器樂作品中的西北素材,舞劇《大漠孤煙直》、《情天?恨海圓明園》、《花兒》及秧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等舞臺音樂作品中的西北素材,這些作品及其素材都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并獲得不同程度的獎項。可以說,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濃郁的民族音韻與風情,并具有雅俗共賞的受眾度。“踏踏實實地拜民間音樂為師,到生活中去尋找創作素材,寫我們民族的音樂作品。”這是其父國畫大師趙望云的告誡,它已成為趙季平堅守的座有銘。可以說,趙季平作品中不斷注入新的藝術生命力是受其父親、長安畫派創始人趙望云影響的,其音樂既融入了濃郁的傳統民族因素,具有很強的畫面感和藝術魅力。可貴的是,作品在民間素材基礎上又加入時代審美元素,從而形成了他特有的藝術風格,帶有人皆盡識的個性標簽。

何為“趙季平音樂風格”?有人從其西北曲調、戲曲元素、古詩詞意境等方面予以了特征解析[2]。其實不盡然,“風格(style)”在文藝學的界定中有風度與品格、氣度與氣魄、風范與格局、豐采與風韻、格調與特色等不同的涵義,(晉)葛洪《抱樸子?行品》:“世有行已高簡,風格俊俏,嘯傲偃蹇,?R儕慢俗。”(晉)袁宏 《后漢紀?桓帝紀上》:“ 膺,風格秀整,高自標特,欲以天下風教是非為己任。”(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中:“鑒虛為僧,頗有風格,而出入內道場,賣弄權勢,杖殺于京兆府。”(唐)趙?U《因話錄?商上》:“(韋氏)即兵部之姨妹也。余雖不及見,每聞長屬?h其風格容儀,真神仙也。”(南朝?梁)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及陸機斷議,亦有鋒穎,而腴辭弗翦,頗累文骨,亦各有美,風格存焉。”(北齊)顧之推《顏氏家訓?文章》:“故人之文,宏材逸氣,體度風格,去今實遠。”(唐)李群玉《詩集?后集三》:“風格只應天上有,歌聲豈合世間聞。”(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丐仙》:“(陳九)居數日,容益光澤,言論多風格。”[3]從上述文獻詮釋可見,風格的涵義遠非現有成果中所言的民歌、戲曲、詩詞運用等表層意義的表征,而劉勰所言及的“藝術特色”則包含多種方面。由此可見,“風格”的視角既是技術的內涵構造,又是文化品格的顯現,是深入而全面地解構趙季平音樂特色的重要視角,因此值得進一步辨析。

研究趙季平音樂的成果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關于藝術史研究的,有趙世民《樂壇神筆趙季平》與和谷《音樂家趙季平》兩部著作。前者為親歷者以隨筆形式簡述趙氏音樂閃光之處,后者以大量文獻資料對趙先生進行紀實文學式的傳記;二是針對其創作手法進行研究的,如饒余燕《以生命投入創作的作曲家》、韓蘭魁《對趙季平電影音樂成就的思考》、王真《趙季平民族交響組曲――〈喬家大院〉評析》、崔炳元《評趙季平的》、趙寶平《簡評趙季平的雙簧管與樂隊》、梁紅旗《繼承傳統善于創新》、曹紹德《評民族交響樂》、馬波《趙季平電影音樂創作論》、張子恩《談趙季平電影音樂創作》、鄭旦《古絲綢之路,新絲路之音》等;三是針對其藝術思維進行研究的,如肖云儒《感受趙季平》、羅藝峰《趙季平電影音樂中國式敘事方式及其意義》、王平《淺談趙季平電影音樂創作的藝術成就》、樊兆青《作曲家趙季平音樂創作的新境界》等;四是針對其文化情懷進行闡釋的,如董大勇《從溝壑縱橫的黃土地起飛》、劉婕及程亮《對話趙季平:音樂勾勒出電影的靈魂》,樸東生《大家風范 不拘一格》、于慶新《根植于民間音樂的沃土》、尚飛林《趙季平歐美行》、施雪鈞《音樂奇才趙季平》、李洪波《淺談趙季平影視音樂的民族情結》、楊一苗《趙季平:好的音樂能“鉆心”》等。此外,專門對趙季平聲樂作品進行研究的有衡聲晨《由〈好漢歌〉說起》、楊妙《歌曲〈秦嶺最美的地方是商洛〉音樂創作分析》、楊國亮《品民族聲樂作品〈斷橋遺夢〉有感于民族唱法發展現狀》、陳輝《情通天下一路奔放――電視劇〈喬家大院〉主題歌〈遠情〉賞析》等。近年來,碩士學位針對趙季平作品進行研究的逐漸增多,如王博《趙季平〈第一交響樂〉創作研究》、安悅《莊周夢蝶從大提琴協奏曲中看大提琴與民族樂隊的融合》、王安軍《趙季平〈喬家大院〉交響曲創作研究》、楊帆《狄俄尼索斯背景下的餓阿波羅之音――論電視劇〈青衣〉音樂語言的審美意蘊》、曹云《秧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的音樂分析及青青角色唱段研究》、賀雙桃《趙季平聲樂作品研究》、龍澤泓《論趙季平聲樂作品的創作思想和演唱研究》、王海娟《趙季平民族聲樂作品風格及演唱研究》、鄭旦《由趙季平〈絲綢之路幻想組曲〉看絲綢之路音樂創作》等,主要分為創作技法分析與演奏形態解讀兩類。

從這些研究成果可見,一是多集中于具體作品的研究,近年來出現的碩士論文多采用這種視角;二是多集中于具體技法或觀念的解析,影視音樂、聲樂、器樂等皆有此狀況,可能是限于小型研究所限;三是整體性研究中多側重于藝術履歷的敘述,缺少內在創作風格的綜合研究。

因此,以“音樂風格”為視角對趙季平進行專題研究,是突破現有表層化、個案化研究的可行性之途,具有以下學術意:1.它能解析趙季平音樂的涵義及其個性價值,發現作品成功的內在特征;2.它能厘清趙季平民族情懷的風格定位及其世界多元文化語境的多重觀照,發現作品雅俗共賞的內在手法精髓;3.它能辨析趙季平多種音樂體裁運用及發展的內在核心,發現作品不斷出新的內在源泉;4.它能解構自身發展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融以及帶領西北絲路題材創作攜手發展的多種線索,以期為今后民族音樂現代化以及區域音樂整體性發展提供借鑒價值。

二、趙季平音樂風格研究的論域宏構

在既有成果的基礎上,要想從風格的視角做出創新型的研究突破,筆者綜合考量后認為可從如下幾點進行嘗試:

其一,對趙季平風格形成發展的內、外基因予以理論解析,從“風格”概念的解析入手,通過對既有研究成果的辨析,結合作曲家成長的環境(教育、研究、交友、合作),進而解析趙季平音樂風格形成的內、外因素。

其二,對風格形成過程進行階段辨析,這要遵從藝術風格形成的規律性,結合時代、民族,或藝術家的性格選擇等因素,對趙季平音樂不同階段的音樂風格進行特征解說及歷史解析,尤其對他近年來器樂創作中的藝術特色和創作手法進行集中考察,對其遵從成法而又擺脫束縛而逐步走向個性的線索進行梳理。通過他不同時期作品所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更為內在和深刻、從而更為本質地反映出時代、民族或藝術家個人的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等內在特性的外部印記等風格要素進行全面辨析。

其三,對風格語境下的趙季平音樂手法進行研究,這是在作曲家生活經歷、思想觀念、藝術素養、情感傾向、個性特征、審美理想解析的基礎上,對趙季平創作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區別于其他同輩作曲家的各種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顯著特征的個性創作進行具體解析。趙季平作品的獨特內容與形式是相互統一,協調發展的,應對作曲家作品的題材、體裁以及社會、時代等歷史條件決定的客觀特征等所促成的個性創作技法特征進行具體研究。

其四,對技法獨特語境下的趙季平音樂思維及觀念進行研究,這需從風格體現的藝術作品的諸要素中進一步發展而出的音樂思想解析,從趙季平電影音樂主題交響化和關注社會群體性受眾視角的題材中,對他的音樂思想的一貫性和獨特性、對音樂主題思想的挖掘、理解的深刻程度與獨特性,對創作手法的運用、塑造形象的方式、對藝術語言的駕馭等的獨創性等方面進行研究,從而綜合分析出其音樂思維對題材整合的特殊性、音樂觀念對社會重大命題關注的精髓,從而剖析出趙季平特有的音樂思想、情感、審美理想等及其它們和受眾對象的身心互動、交流。

其五,對風格多樣化與同一性特征的趙季平多元音樂視野進行研究,從中國近三十年來豐富多樣的音樂思潮語境中,對作曲家不同創作個性及其面對不同欣賞者審美需要所做的多樣化選擇,藉此對趙季平藝術風格多樣化的可能性進行發展研究,對其多樣風格選擇的個性制約及其在整體語境上體現出的時代主導性進行特征研究,對他不遵從時代思潮所要求的民族性、群落性的審美和藝術發展約束,從而顯示出風格的多樣性。也會對其風格多樣化與一致性相互聯系、滲透的錯雜現象進行辨析,對風格多樣化所產生的鮮明音樂作品進行個體表現特征剖析。

其六,對風格類型進行歸類,對趙季平因民族性格、民族形式、民族語言等因素不同處理上產生的不同風格作品進行歸類,以期觀察其風格的相異性及傳承關系,這對于進一步認識作曲家作家的音樂性格、藝術秉賦和文化氣質等都很有深意可探。中國歷史上對風格的分類可舉劉勰的典雅、遠奧、精約、顯附、繁縟、壯麗、新奇、輕靡的八類分法,這些分法有助于解構趙季平音樂風格。

最后,趙季平音樂風格的穩定性和變動性、一致性和多樣性,這可從整合的角度全面解析音樂本體形態特點及其思維觀念,從而對其音樂體裁、語言等外在表現和藝術方法、寫作技巧等內在蘊涵予以解析。

從上述的突破視角可知,從風格史發展的角度,對其手法的運用、題材的選擇、觀念的形成等進行綜合解析與考量,突破的微觀基礎在于對其創作手法進行基于風格語境下的縝密分析,突破的宏觀基礎在于對改革開放后社會文藝的發展新態勢,新潮與傳統的碰撞與交融,市民等大眾音樂文化需求與專業音樂教育的多元化發展,這些都是影響作曲家創作的藝術特征之因素,“風格”綜合而呈現。

三、趙季平音樂風格研究的方法突破

學術研究也要注意繼承與創新的結合,在既有成果研究的基礎上開展起來的風格研究,其繼承之處在于按照歷史學的方法,從趙季平每部作品產生時的具體客觀環境和主觀心境的不同語境出發,對其音樂風格的發展變化進行階段性的辨析,這是筆者近年來倡導“新史學”語境下當代音樂家個案研究的新視角之一[4];其技術的基礎在于按照音樂形態學解析的方法,從趙季平音樂作品的語言、形式等要素的解析出發,進而辨析其音樂的性格、秉賦、氣質、氣度等關系,針對作品技法形態的文化內涵解讀是筆者一直崇尚的研究方法[5]。其創新研究的開掘在于引入新的方法和途徑,如引入城市民族音樂學的方法,從作曲家深處的民間音樂生存環境中對其運用民族風格、民族傳統、民族形式、民族語言進行深入解析,進而對其反映在風格上的人格、個性、氣質等因素進行地域民族性征的研究。研究視角的創新之處在于從趙季平的音樂特色或藝術個性進行解析,這是以往少見的,從風格范疇對趙季平不同于同輩的藝術品質進行內在、深刻、本質地穩態剖析,對其中所反映出的多元音樂薈萃的時代性、民族性進行全面考察,對趙季平個性化音樂技法及其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等內在特性進行形態評析。

基于此,首先要從宏觀的視角全面解析趙季平音樂的內在特點,它依托微觀的音樂技術和審美要素、音樂語言和題材形式等構成要素的解析;其次要從縱橫向的異同點的比較考察趙季平音樂的個性特質,從而認識既不同于區域作曲家的地方性風格,也不同于新潮乃至學院派作曲家技巧派風格式的趙季平音樂風格,它既有獨特性的個性,也有通識的共性等特點。

在對上述問題進行辨析后,筆者綜合各方觀點后對趙季平音樂藝術特征有了新的認識,由于多種制約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如他學習西方作曲手法但卻長期做起了戲曲研究的工作,在其器樂音樂創作開啟之后又被“拉”入了電影音樂創作,這些看似背道而馳的音樂創作發展之路,為趙季平音樂創作在風格上的形成鋪下了多元綜合的不同類別之語境,也決定其藝術視角的廣闊和變化不定的主觀色彩,使其風格表現出變動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有悲歡離合、收放抑揚、疾徐縱橫、無施不可的迥異多變性,表現為平淡簡易者、綿麗精確者、嚴重威武若三軍之統帥者、奮迅馳驟若?駕之馬者、淡泊嫻靜若山谷隱士者、風流蘊藉若貴介公子者(借用王安石語)。

篇3

一、學科價值鮮明的試題

研究地表圈層特征以及人地關系,促進可持續發展是地理學的任務。2015年部分地理試題考查資源、環境、工農業生產等問題,凸顯出國計民生中的地理規律、時代熱點中的地理視角、可持續發展中的地理途徑,地理味道十足,彰顯學科價值。這樣的試題,即使作為教學素材也具有較高價值。

2015年全國卷Ⅰ第10~11題,要求考生利用黃河三角洲近岸海域水深年變化數據,分析海底侵蝕與淤積的變化趨勢,反推黃河流域的環境變化特征。試題既考查了流水沉積與海水侵蝕等地質作用基本知識,還體現出一種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2015年全國卷Ⅱ第9~11題,以著名“冰凍之河”圣勞倫斯河的圖表數據為背景,考查考生能否“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體現出新課程下的地理素養導向價值。數據提取能力――從氣候數據中,閱讀分析出河流汛情和氣溫低于0℃的月份;讀圖判斷能力――從普雷斯科特至康沃爾河段中存在水電站的信息,推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而且冬季從水庫底部釋放出來的河水溫度較高,可能不結冰;問題解決能力――從地理學角度研究治理凌汛的措施,分段攔冰可以避免浮冰過度聚集而抬高水位,拓寬河道可以降低水位,降低冰壩高度,拓寬浮冰下泄通道,以減少凌汛的發生和危害。

2015年全國卷Ⅱ第37題,考查考生能否根據河流流向判斷河套平原的地勢特點、根據黃河水文特征分析河套灌渠的泥沙淤積問題、根據河套平原生產特征分析烏梁素海的污染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試題將地理原理滲透到生產生活中,具有指導實踐的應用價值。

2015年天津卷第13題以等高線地形圖為載體的“南方絲綢之路”為話題,考查古代“南方絲綢之路”沿山谷分布的自然及人文原因、現代高標準公路、鐵路對西南地區外向聯系的好處,將古今交通線路區位作出對比。類似的還有2015年全國卷Ⅰ的凍土鐵路研究、2015年北京卷關于申辦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主賽場地點崇禮氣候條件的研究等。這些試題,從時事熱點切入,關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地理問題,彰顯了地理學科的時代價值。

二、構圖設問精巧的試題

2015年全國各地試卷中,對地理區域特征的表現、地理情境的設置、地理問題的提出等,大多是通過各種圖表呈現出來的,有區域圖、分布圖、等值線圖、各種示意圖、各類統計圖表等多種形態。圖(表)文并茂、圖(表)文合一、圖(表)文互補,充分運用地理的圖表語言,使試卷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

有較多試題的構圖,設計精妙、創意別致,讓人耳目一新。例如,2015山東卷第9~10題的“我國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帶隨海拔變化示意圖”(圖1),學生很少接觸,卻又似曾相識。考生習慣讀的圖是山體垂直自然帶的完整分布圖。此題將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帶逐一分解,再按同類自然帶歸類標注,保持各自的高程不變。這樣考生可直接進行同類自然帶的比較,當然也可還原三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再來做題。

2015年浙江卷第11題的“某地地方時12時的太陽周年位置軌跡示意圖” (圖2),給考生全新的視角。初讀此圖,無從下手;冷靜思考,方可慢慢理出端倪。“8”字形的甲、乙處應分別是全年正午太陽的最大、最小值,交匯處是春秋分時的值。完成此題,考生必須具備地球運動知識功底,還要有較高的空間想象力。考生可能還會質疑,某地全年正午太陽高度軌跡視圖為什么不連接甲、乙的直線?雖不影響解題,卻打開了考生的想象空間。

2015年安徽卷第32~33題圖3表示一年中大氣上界單位面積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隨緯度的變化(單位為MJ/m3),其構圖方式與圖2有異曲同工的效果。圖中陰影部分表示沒有太陽輻射,即為夜晚。結合緯度,看出北極圈內出現了極夜和a、b太陽高度緯度差。這些試題的圖像設計新穎,將地理學科特色和幾何圖形完美結合,把地理事物運動變化過程的規律和地理事物的分布進行提煉,融創新表達力、高度概括力、空間想象力為一體,價值高遠。

福建卷第11~12題,用在廣袤草原上拍攝的“日出”美景(圖4)設問。圖片美輪美奐,問題巧妙切入。考生做此類試題,心情比較愉悅。

三、錘煉地理思維的試題

地理試題重視考查考生對地理學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的掌握,重視考查考生地理圖表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綜合運用地理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地理思維角度來看,重視考查圖像分析、區域分析、綜合分析等思想方法,需要在聚合、發散、歸納、演繹等思維方面具備較高水平。2015年部分試題在地理思維的考查與錘煉方面具有較高價值。

2015年山東卷第11~12題,通過某地理興趣小組野外考察記錄的數據分析區域總體構造線方向、判斷地質剖面圖,仿佛把人拉進了野外考察的現場,對地理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解決問題的難度也較大。先要把小組記錄的C、D、S三個地層的六個坐標畫在一張經緯網圖上(圖5),實現圖文轉換。再從圖1中發現考察路線的方向,推出與之垂直的區域總體構造線方向。根據圖5中地層對稱特點,結合地層新老關系(CD是由新老)判斷其為背斜(圖6)。本題對圖文轉換、圖圖轉換、繪圖能力等圖形思維能力具有較高要求。

2015年天津卷第3~4題,要求考生必須思維縝密,有較高的地理演變過程分析和地圖要素分析能力。第3題要求考生基于地殼物質循環的原理,用運動過程的思維認知方法,對地理事物發生的先后順序做出邏輯判斷與推理,來確定“巖層斷裂、巖漿噴發、風化、侵蝕、搬運、沉積”的順序。第4題要求考生發現圖中的橫坐標單位是千米,縱坐標單位是米,火山被示意圖拉高了50倍。所以圖示火山坡度與實際的火山坡度相比變陡了。

2015年重慶卷第13題,對中國古典園林展開研究,給出蘇南區域地圖,材料介紹“明清時期該區域經濟繁榮,園林建設蔚然成風”,要求說明明清時期該區域園林迅速發展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闡述該區域自然條件對營造園林水景的有利影響,并就該區域自然條件對以木結構為主的亭、臺、樓、閣等古典園林建設可能產生的危害提出兩條防護措施。該題將問題情景設置在江南水鄉環境下,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區域分析能力,而且需要結合歷史條件進行分析,時空特點鮮明。尤其是第二問,關于該地自然條件對園林水景的影響,需要緊密結合當地的氣候、地形、水文、土質等具體特點來回答,才能得出比較全面的答案。這種試題對于地理區域分析、綜合分析的思維是一個很好的錘煉。

四、素材運用創新的試題

地理學科在新技術方面的廣泛應用,給地理試題的創新帶來素材。2015年不少地理試題引入了新技術元素,使試題看起來具有科技、時尚的感覺,也體現出地理學科研究手段的發展變化,展現地理學科的前沿動態。

2015年廣東卷第1題就運用數字高程模型描述地面高程信息,要求學生判斷圖中四處觀景平臺哪個視野最廣,令人眼前一亮(圖7)。

2015年廣東卷第10題又運用了GIS圖層疊加的原理,設計了地震災后城市重建選址地質因素分析示意圖,考查適合城市重建的地點(圖8)。

2015年北京卷第11題則運用某網上商城通過大數據分析繪制的“城市牽掛”示意圖,考查人口遷移的區域差異,題目新穎有趣(圖9)。

五、弘揚傳統文化的試題

2015年高考地理試題中有幾道題從我國傳統文化中選材,別具一格。從全球角度來說,中國傳統文化也是一種地域文化,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設計試題是對傳統文化的發掘,具有傳承的價值。

2015年重慶卷第1~2題,運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的二十四節氣來命題,材料說明寒露節氣在每年公歷10月8日左右,第1題設問引起“露氣寒冷,將凝結”天氣現象的氣壓系統是什么,第2題又引入一句民間描述寒露時節農事活動的諺語“上午忙麥茬,下午摘棉花”,考查該諺語描述的農事活動場景最可能出現在什么區域。這兩道題將自然地理的天氣系統與人文地理的農業生產有機融合到傳統的節氣和農諺中,匠心獨運,渾然天成,可謂經典試題。

2015年江蘇卷第1~2題,以清明上河圖(局部,圖略)為背景考查城市區位與城市功能。試題截取了清明上河圖中大橋橫跨河流的一部分,第1題提問東京城(今河南開封)形成的最有利條件,然后又考查東京城的主要城市功能。從圖上可以看出,水陸交通便利是東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條件。而作為首都,城市功能則以行政功能為主。試題圖文并茂,傳統文化特色鮮明。

2015年山東卷第45題,則引用一段《明史?五行志》關于1556年1月23日24時左右陜西關中地區發生8.0級以上地震的記載:“山西、陜西、河南同時地震,聲如雷。渭南、華州、朝邑、三原、蒲州等處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游魚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數震,或累震不止。河、渭大泛,華岳、終南山鳴,河清數日。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設問是“據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導致重大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學生可從材料中獲取豐富的信息,包括地震震級、發生時間、余震次數、波及范圍、次生災害等,可謂將史料用活。

2015年北京卷第1~2題則從著名作家賈平凹的《太白山記》中選取一段關于太白山北側山地植被變化以及獵狼人家的描述,考查植被垂直變化規律、過度獵狼對山地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等,情境設置自然與人文交融,在文學作品中映射地理視角,滲透生態觀念,較有創意。

總體來看,這幾道題運用節氣、農諺、史學、美術、文學等作品命制地理試題,開拓了命題素材的空間,具有跨學科特色,也拓展了地理知識的運用領域,體現地理學的學科包容性特征。

六、有待商榷斟酌的試題

2015年各地地理試題整體優秀,也發現有個別試題存在有待商榷之處。

2015年全國卷Ⅰ第37題第(3)問:根據熱棒的工作原理,判斷熱棒散熱的工作季節(冬季或夏季)并簡述判斷依據,分析熱棒傾斜設置的原因。

很多教師和學生都說這道題更像物理題,不像地理題。從題目本身來說,要準確進行解答,需要知道所考查鐵路沿線冬、夏季節的地溫和氣溫的信息,包括冬、夏季節白天和夜晚的地溫和氣溫,在溫度的比較中才能準確判斷熱棒散熱的工作季節。

冬季出露地表的熱棒冷凝段溫度較低,但是冬季的地溫是多少?如何判斷氣溫和地溫的高低?夏季出露地表的熱棒白天溫度會較高,但是青藏高原晝夜溫差大,夜晚的情況又如何?還是地下蒸發段低于地上冷凝段?要回答這些季節差異與晝夜差異的問題,需要數據支撐。

篇4

城市與文化與生俱來就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代表著一個城市的軟實力,城市是文化的一種物化表現形式,是彰顯文化魅力的重要載體。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造城運動”也在不斷地推進,“千城一面”和“特色危機”已經成為我國大多數城市的一個顯著特征。

城市常常被稱作是某個地方,而這個地方被認知的前提常常是它具有特定的文化特質,而每個城市都是由大大小小形形的小地域組成,這些小的單元、小的地方就是特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生活中的元素在不停的變化,我們所居住的環境也失去了其原來的特性,很多城市之間都變得大同小異,這些就是組成城市的各個因素在變化,變的失去了原來所擁有的文化因素。隨著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西方地名和西方式建筑的出現,都表現出我們傳統建筑文化的流失,同時也使我們城市發展的文化特色流失。

從遠古開始我們的城市就歷經萬般磨難和滄海桑田,才逐漸形成了地域性,表現出濃郁的地方文化、歷史風格及空間結構和意象,包括 “江南樓臺”、“塞北風情”、“齊魯風采”等,從而出現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獨特的文化要素。“北京元素”、“上海元素”、“杭州元素”“周莊元素”,這些都可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有單一性的文化元素。其實很多時候,在特色文化城市構成的過程中,人們對有些元素的感知卻有著不可捉摸的戲劇性,使之成為僅僅和我們擦肩而過的風景。

中華文明得以千年延續的力量所在就是不論大城市、小城鎮還是小村莊,地方性的特色都十分明顯,許多地方特色文化都有可能為平民百姓所創造。在古代,寧波大多數聚族而居的部落,都會有一定的公共空間,且都有一定的規模,比如祠堂、水井和廣場等,而祠堂一般采用軸線對稱布局的格式,包括大門、儀門、正廳、后寢等設置。這些公共空間的用途不同,含義也迥異,但總體來說,都是供家族或成員聚集的場所,正因為這個場所的存在,才使得家族成員間有了一定的歸屬感,保存了家族實力。

斯賓格勒說過,文化都是以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從土生土壤中萌發出來的,并攜帶著那片熱土一起,以自己的表達方式存貯于世,以固有的文化方式表達著自己.所以需要我們能夠從新的社會發展高度認識特色文化城市研究的意義,借此發現、創新,從而創造出特色文化城市和城市特色文化的統一。而這些設計實際上是建構屬于城市的一種新的文化關系、一種文化意識、一種文化模式。

在城市全球化和全球城市化發展的競爭中,越是具有典型“地方精神文化”價值的城市,越有著地方資源向文化資本的轉換性,從而,在整個世界整體發展的過程中對自己有一個更加客觀的認識,形成自己的定位,這就形成了城市地方性主義的現象。這種現象已介入全球城市價值鏈,從而也沒有了地方性特征,也就少了城市的優勢和特色文化,當然,這些就直接影響了城市文化資產的再生能力。

2、地方傳統建筑風格對塑造特色文化城市設計的影響

建筑也是一種文化,它時刻承載著歷史文化的傳承,承載著人類的文化回憶和感情。從這個意義上說,建筑不僅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一種文化和傳統的載體;只有保存城市的相關記憶,保存歷史的延展性,才能保留住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

(1)寧波傳統建筑文化形式豐富

寧波現存傳統民居大多建于明清和民國時期,這些建筑風格多樣,各具特色,具有那個歷史時期江南水鄉山鄉的傳統風貌和濃郁鮮明的地方特征。

寧波市傳統建筑的特點主要有:布局講究注重風水——如青石街洪宅、郁家巷盛宅等;因地制宜別具匠心——如蓮橋街胡宅、天一閣等;務實實用儒雅大方——本地產杉木、梅園石等主要建材;低調內斂張弛有度——如毛衙街士大夫第等;注重細節崇尚傳統——如中營巷趙宅、郁家巷楊坊故居等;勇于突破推陳出新——如府橋街周宅等。

(2) 寧波傳統民居院落富有特色

寧波傳統民居的院落屬于對外封閉式樣的建筑,并通過天井、堂前即穿廊等來達到通風的效果,尤其是春夏天氣比較潮熱的季節,這種通風系統就能起到很好的風干作用,另外,由于外墻沒有設置窗戶,所以來自天井的太陽光為主要的采光方式。

寧波傳統民居是建筑風格多樣,特色明顯,具有古代江南水鄉、山鄉的樸素傳統風貌和鮮明濃郁的地方特色,這與人們的生活習性有著直接的關系。其布局多講究主次和主從、層次和序列的關系,注重風水習俗,充分體現了“天水合一”的居住理念,如青石街洪宅、郁家巷盛宅等,都是依憑主人的社會地位、經濟實力、個人愛好、家庭成員結構等方式決定的。

天井院落式民居,則是三面房屋一面墻,還有的是四面房屋圍成一個庭院,在庭院中間特意留出一塊空地,作為天井,這種式樣被稱為三合院和四合院,正屋則有三間或五間,而樓房,在廳堂或正屋兩側設有樓梯,有的占地面積比較大,分為前院和后院,沿中軸線正屋前后院二進或三進,東西兩側建有廂房,前后及正屋與廂房之間大多數有廊弄相接,有的還建有私家花園,里面有假山、亭廊、水池等設施,布局巧妙,別開生面。

近幾年,傳統的、民族的、地方的建筑元素,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建筑師,他們嘗試傳統與現代結合,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現代建筑。如何才能做到既適當滿足人們對傳統生活的眷戀、又可以繼承地方建筑的風格?嘗試研究傳統建筑,在現代建筑(尤其是住宅建筑)中應用傳統建筑風格的想法值得探討。

與傳統的風格不同的現代建筑成為了寧波的一大亮點, 寧波博物館建筑風格獨特,以地域文化特征、傳統建筑元素與現代建筑形式和工藝融為一體,造型簡約而富有靈動,外觀頗具創意。同時以從民間收購的明清黏土燒制磚為建筑外型貼面,工藝獨特,為國內首創,頗具視覺沖擊力,令人耳目一新。

3.城市建筑規劃發展對策研究

在快速的城鎮化進程中,我們應該想到,我國城市在建設中是否存在類似的問題,比如是否著重于經濟發展而忽視歷史文化的保護;是否著重于城市的拓展而忽略生態環境的統一;是否著重于城市物質建構而忽視精神文明的弘揚;是否著重城市外觀外貌而忽視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否著重數量而放松質量的把關等等。因此,在規劃城市建設中,應該促進城市的協調發展,保障城鎮化進程的科學性、合理性。

(1)寧波傳統建筑文化的傳承與有效轉化

文化的傳承與社會的變遷,是任何文化社會都不可避免的現實問題。而文化的傳承又在社會的變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寧波的傳統文化中,在其存在的整體框架中,都能體現傳統建筑文化的傳承和轉化,這些包括了物質形態和社會形態,也包括了其所有的形成因素。這些因素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單獨對寧波傳統建筑文化來看,應該歸結為單純觀念性質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傳承,對于形態和結構方面,那就是轉化。

在我國,傳統建筑以庭院組合形式為主要方式。在這里,庭院一般情況下所起的作用是承上啟下,即起著承、轉、合的承接作用。回望我國建筑的發展史,不難看出,我國的傳統建筑一般都是沿用了幾千年形成的一種固定的模式,即圍繞一個中心布局而形成的建筑群,這種建筑群的設計法則到現在逐步演變為一種主要的設計方式。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科技的提高,新的技術形式衍生著更加有創意的思路,體現在現代建筑造型設計中,不斷呈現出對建構規則局限性的突破。

(2)寧波現代建筑的功能更新與傳統風格建筑的統一性

在一些發達國家,建筑師在建筑方面的設計思路比我國要超前,也就是說從設計到材料,再到技術應用方面都比我國先進很多。比如寧波的月湖盛園就是如此,它在秉承傳統建筑理念、滿足現代人居住功能的條件下,在商業社區空間格局上進行了創新,逐漸建成了融現代建筑與傳統建筑于一體的集合式住宅。月湖盛園在設計上,體現了房間的設計原則,那就是均勻布置在周邊,這與現代宿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在布局上又明顯比現代宿舍有著更為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增加了社區鄰里之間的親切感。不僅如此,在內部空間布局方面,月湖盛園還增加了更多適合現代人居住的新花樣,尤其是獨立的廚房設計,還有獨立的浴室造型,在樓層間還單獨設置了供大家活動的公共空間,用于自由走動。

(3)寧波現代建筑風格形式與傳統建筑風格的統一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建筑文化風格也發生了巨變,人們開始更加注重物質文明和人文精神的高度和諧統一。因此,對老祖宗留下來的建筑精華部分開始了有意識的保護措施,對歷史風貌建筑的保護工作提上了日程,開始注重歷史風貌外延的擴展。我們知道,和諧美是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要素。而一些現代建筑為了彰顯其個性美,往往特立獨行,忽視了與周圍建筑相得益彰的融合性,因而也就失去了和諧美。所以現代建筑要注意與周遭傳統建筑保持相對的一致性,使得外形和平面布局方面力爭與周遭建筑保持風格上的統一。

寧波博物館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整個設計以創新的理念,充分體現出獨特性、藝術性、經濟性、超前性、功能性、安全性。主題館是東西方文明對話的“海上絲綢之路”核心港口,是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港城,是寧波幫的故鄉。碰撞與融合,學習與創新,書寫了中西文化交流史濃墨重彩的一章。

寧波要發展,既要發展現代建筑,也要保護原有的建筑特色,盡量保持歷史文化的原真性,修復和補缺的部分也必須跟原有部分形成整體,保持景觀上的和諧一致,增添部分必須與原有部分有所區別,使人能辨別歷史和當代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筑的歷史本真性,使建筑物與其存在環境相得益彰。同時還要加強長遠規劃。規劃是龍頭,保護必須以規劃為前提,規劃必須先行。具體的措施,第一,作規劃性保護。由于古建筑既是歷史的遺存又存在于發展中的城市,它既要保護又要發展。在發展的同時,要充分認識建筑文化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如果全改變了,就不能說明當時的歷史,進而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第二是點、線、面相結合的保護。許多歷史文化名城的完整面貌雖然早已改觀,但是古城的古街道、古居住區、古建筑、文物古跡等等仍然保存很多,要想辦法把它們保存下來,可采取點、線、面的保護措施。第三是新建筑高度控制的保護,高層建筑是對古建筑風貌破壞威脅最大的因素。一座古城中,座座高樓崛起,把古城的格局、古建筑、文物古跡全都淹沒了,也就無古城風貌可言了。

穿越時空,徜徉歷史長河,希冀寧波的城市建設,體現傳統和當代人文精神,弘揚“誠信、務實、開放、創新”,推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將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建設全面推向新階段。

參考文獻

1. 李彩霞:《淺談中國傳統建筑與現代建筑設計的趨勢》,載《環渤海經濟瞭望社會發展》,2008年第7期。

2. 趙艷君:《傳統建筑與現代建筑的文化》,載《山西建筑》2006年第12期。

3. 吳良鏞:《廣義建筑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版。

4. 王建國:《城市設計》,載《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年第9期。

5. 王颯、汪江華:《傳統建筑技藝內涵與當代傳承方式簡析》,載《新建筑》2012年第2期。

6. 蔣雪峰:《從“建筑花格”到“建筑表皮”—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載《華中建筑》2012年第2期。

7. 顏紅影:《中國傳統建筑文化與現代建筑創作》,載《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

* 寧波市科技計劃項目(課題) 計 劃 編 號:2012A10011

項目(課題)名稱:現代都市目標下傳統建筑傳承對塑造寧波特色文化城市的作用及其發展模式

篇5

        隨著進入新世紀的步代,和應對中國加入WTO以后將出現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是各行各業新世紀的熱門話題。作為社會文化重要領域的圖書館事業,在進入WTO之后必然會遇到許多全新的課題,正在變化中的文獻集藏模式,不斷探索創新中的信息服務方式,網絡環境的形成,海量信息以及文獻的多載體,使圖書館的地方文獻資源建設面臨新一輪的挑戰。WTO的挑戰,也蘊涵著眾多的機遇,世界經濟全球化,各地方都需要同世界交流,正是看到這一點,如何從實際和重“用”出發,科學地構建地方文獻資源體系,保留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應對變化的社會環境對圖書館這一富有文化傳統特色服務的影響,已成為公共圖書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擬從以下五個方面闡述地方文獻資源體系的建設問題,以期引起關注并就此深入探討。

    1 地方文獻資源體系建設首在規劃

    面對變化的社會環境對圖書館的影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地區大開發,經濟大發展對地方文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形勢的發展,更高層次的搞好地方文獻工作,為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首先要抓好規劃的制訂。規劃是綱,綱舉目張。

    1.1 規劃的目的意義

    (1)少走彎路,避免重復建設,造成浪費損失,把有限的資金和人力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2)避免盲目的收藏和隨心所欲的征集,沒有系統,沒有合理布局,沒有重點的收藏是沒有生命力的建設。

    (3)促使具體實施過程中保持注意和方向。

    1.2 規劃的前期論證工作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規劃與決策也必須建立在調查研究和相對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首先,圖書館對當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歷史、人物、地理、民俗風情、科研科技發展成果等情況要有較全面的了解。其次,要摸清“家底”,包括收藏情況、人員情況、設施情況等。三是邀請社會方面有關專家參加論證。因為地方文獻是一個龐大的資源體系,其概念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注入新的內容。專家論證主要圍繞征集區域的界定、征集范圍、征集內容,根據本地區的經濟優勢、地理優勢、專業優勢、人才優勢等確定征集重點與合理布局,兼收并蓄,為今后的利用提供保障。

    1.3 規劃方案的制訂

    在前期論證和初步方案的基礎上,根據本館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規劃,考慮經費的投入,采用的手段、設施的配備,技術的支持,地方文獻數據庫的建庫形式,人員配備等具體問題,制訂出包括有近期計劃和中、長期目標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劃。根據規劃還要制訂地方文獻收藏與利用的工作條例細則,約束工作人員對地方文獻收藏的標準、范圍、掌握尺度的準確與統一。

    2 地方文獻資源體系建設必須向不同文明記錄及其載體深化和延伸

    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聲像技術、計算機技術、光盤技術、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文獻的載體日益豐富,音像CD、VCD、光盤、多媒體、數字化文獻信息越發直觀、生動、深入。這些新載體對未來的圖書館業務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服務效率將產生重大影響。市場競爭需要、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促使地方經濟、文化走向全國、走出國門。讓地方了解世界、讓世界了解地方的需要也使得地方信息更豐富也更見于不同載體不同文種文獻中。為此,圖書館在探索地方特色資源建設中應加強對以下方面的信息資源的采集。

    2.1 電視節目中地方信息的采集

    電視將書籍、報刊等文字傳媒的記載言說功能,廣播的快速傳通功能和電影的影像敘事功能薈于己身,更是經過精心采集和流水作業的集體智慧結晶,已成為大眾傳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和載體。激烈的社會競爭促使中央臺、地方臺關于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新聞等節目越發具有特色和一定的內涵。它是一種反映地方情況重要的動態信息。長期在“書本位”信息環境下形成的重視靜態資料特別是圖書資料的收集的思維定勢的圖書館員,應重視電視動態信息的收集。可以通過瀏覽有關電視節目報等信息源,以錄像轉換等形式收集之。

    2.2 實物資源采集

    實物資源與文字資源的有機整合是多方位建設地方文獻資源體系,豐滿地方人、事、物的立體形象和生命力的重要內容和方式。許多地方物產豐富、歷史悠久、人杰地靈、人文薈萃,留下的實物資源不少。實物資源包括地質物產實物,古建筑、石刻(包括建設石刻、宗教石刻、碑刻、墓志銘)、匾額、名人手稿、信札、歷史照片等特種資料;某一特定歷史時期出版物,如福建龍巖老區“紅土地文獻”等。一些地方特色資源的挖掘正是靠實物資源的證實或與文字資源相互印證得以證明。舉世矚目的,在宗教界、學術界引起多年激烈爭議的南少林遺址問題,最終正是靠地方古文獻有關記載和當地東張鎮少林村的南少林遺址、周邊古路的石橋、石碑、地名沿革和出土文物等實物的相互印證,得到專家學者和宗教局的確認。

    實物資源采集中必須引起注意的還包括因城鎮建設即將被改變的有明顯地方特色的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筑群落和生活群落的拍照、錄影,如福州市的三坊七巷等;隨著時間推移即將消失和多元文化沖擊下瀕臨消亡的有關人、事、物的采集,如老藝人的藝術作品、地方“活化石”劇種、語種和在世紀之交反映世紀滄桑的人、事、物的各種載體的文明記錄。

    2.3 反映地方情況的歷史回溯資料采集

    地方文獻的歷史回溯性文獻是地方文獻資料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歷史文獻資料中許多資料具有一次性特點,后人難以對其收集、補充。80年代以來,國家對歷史文獻搶救、保護而進行的歷史文獻縮微成果為補充采集地方文獻提供了基礎和條件,圖書館員應將注意的一部分投向縮微文獻資料中。

    2.4 網絡資源的采集

    網絡化的信息傳輸平臺的出現,極低成本的數據制作,使得網絡信息資源非常豐富。網絡信息資源包括網絡數據庫資源,電子出版物資源、虛擬圖書館資源及地方網站和一些專業網站上的信息資源。其中或是書目型的,或是全文型的,或是純文本式的,或是多媒體式的地方信息。與廣播電視資料相比,顯得更個性化,更動態或一次性。當然也顯得泛濫。網絡數據來源雖然更具不確定性或者說缺乏一定的權威性,但在篩選的基礎上組織虛擬館藏是地方文獻資源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5 區域性的自然科學應用科學的發展及科研成果資料的采集

    長期以來,尤其在公共圖書館中,圖書館員對地方文獻中的關于“地方的人、事、物”概念往往拘泥于社會科學范圍中,忽視本地區自然科學、應用科學、經濟建設發展狀況,包括地方人士對自然科學、應用科學、經濟建設的研究成果和貢獻的文獻資料。如:區域地質成因特色、物產起源與發展特色、地理位置、環境、氣候對地方人、事、物發展的影響;工業化生產沿革與變化,地方人士的學術成果科研成果及對該學科發展貢獻大小,該成果在學科發展史上的地位等的資料;一些專業性很強、技術含量高,而使用面很窄的技術資料也要視情況而收集,防止走另一個極端。區域性的自然科學、應用科學、經濟建設發展的資料庫建設,對配合“科教興國”、“科技強國”戰略措施有著重要的學習教育意義和傳承意義。

    2.6 專題資料收集

    企業貿易小報、通報、旅游資料、地方工農業產品、廠史、廠慶資料、廣告、商標、電影海報、地方人士組織的文學社、詩社辦的小刊物等。這些包括團體的、個人的零散性非正式出版物往往折射出當地的科技、經濟、風土人情、沿革發展的狀況及人們的科技文化層次底蘊和對物質對精神的需求狀況。如:閩西貧困地區農民的“野果文學社”、閩西北的詩社、讀書社在非常困難條件下堅持不懈活躍在當地文壇上,重視這些不可再生的一次性文獻資料收集對于研究區域問題將是寶貴的原始文獻。

    2.7 其它語種的地方文獻收集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中,地方向世界展示自己,世界也需要了解地方,使得地方文獻的多語種形式成為新增長點,要關注不同國家、不同語種的反映地方問題資料的收集。

    2.8 利用計算機技術、數字化技術多角度地、深入地采集隱含在某些文獻中的地方文獻知識單元。

    地方文獻并不總是以獨立的形態出現的,其中相當部分隱含在某一文獻之中。“互注”、“別裁”是我國目錄學的優良傳統,然而,隨著圖書館收藏數量的增加,圖書館對文獻的組織、整序工作處于手工狀態時期,在實際操作中卻難以實現,成為地方文獻資源采集中的一個薄弱環節。計算機技術、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使得圖書館對文獻描述,揭示從整套(本)向知識單元深入已成為必須和可能。充分利用計算機編目對書目記錄進行規范控制,對文獻外表形式特征和內容進行多方位的描述揭示;利用MARC連接字段和編目軟件的連接技術進行分析著錄,對所需文獻深入挖掘,使得隱含在某一文獻如某一專著、報刊、論文集、會議錄中的地方文獻篇章及某一工具書、百科全書中的有關條目的書目得以揭示出來;對已全文數字化的含有地方信息的文獻,通過書目數據與全文掛接,對隱含的地方文獻的知識單元進行采集、提取,對于完善地方文獻資源體系建設,提高地方文獻的檢全率、檢準率提供了技術支持。

    3 地方文獻資源體系建設應該通過協作協調幫助實現

    3.1 轉變觀念,從“占有”走向“擁有”

    近年來,福建省地方文獻資源建設有一定的進展,但地方文獻工作總體上還處于初級階段,圖書館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上所作的努力,僅是局部和零散的,與社會發展和讀者對其要求還差很遠。地方文獻的資料性和廣博性特征及其表現在出版發行的無規律性和收藏、存儲部門的分散性,致使圖書館在完全“占有”地方文獻資源方面的愿望不可能實現。

    當前,地方經濟建設步伐加快,尤其是各級領導決策參考需要,地方工農業生產發展的市場需要,城鎮改造,風景名勝及歷史文化名勝、人文景觀的修復和保護工作的開展以及對外文化交流和旅游的需要等,使得社會對地方文獻查閱的要求日益增長。文獻的廣博性,多樣性也要求圖書館的地方文獻資源概念要拓寬,而且有保存人類文化遺產——文獻知識的機構不僅只是圖書館一家,圖書館不可能也沒必要占有多領域多專題的所有原始文獻。社會發展要求圖書館轉變傳統的狹隘的“占有”資源觀念而向廣博“擁有”的領域發展,即要向如何去獲取這些文獻的能力、手段、方式、方法方向發展。這也是現代圖書館員角色轉換中的重要觀念,新時期圖書館員應起到知識領航員的作用。

    3.2 建立橫向聯系,加強協作協調,合理“擁有”資源

    地方文獻的出版發行往往是無規律和多渠道的,除公開出版物外,絕大部分的地方文獻經常以內部出版,電子存儲、圖表、圖片、手抄、廣告、書信、書畫、拓片、微縮復制等形式流傳,載體各異,形式多樣,追溯與傳承年代久遠。地方文獻這種非正式出版物(非賣品)多的特點和部分以實質物體出現(如碑刻、造像等)的情況,使大量地方文獻基本是在本地區相關系統內散發,且多一次性刊印和制作(音像資料等),不會再版,被相關部門收藏。這不僅突出了地方文獻和地方人文資料的珍貴性,同時也確定了圖書館地方文獻的收藏強度和難度。因此,在地方文獻資源體系建設中必須走出以往想憑一己之力獨家“占有”原始文獻的認識誤區,要破除本位主義加強協作、協調,建立橫向聯系,進行橫向挖掘,全方位建設地方文獻資源體系,做到擁有大于占有。

    由于地方文獻是記錄與地方知識有關的資料,是了解與研究地方人文地理、政治經濟、風土人情以及社會發展的重要信息資源,所以各系統各類型收藏單位均重視收集文獻,內容與圖書館雖有平行重復,但各有所側重,保存有許多圖書館未入藏的地方文獻,在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時代,圖書館的工作重心向“知識管理”轉移,服務重心向“以人為本”轉移過程中,圖書館要立足藏為用,要以“用”為出發點,去擁有浩瀚的地方文獻資源。這就需要圖書館加強橫向聯系,注意橫向挖掘,開展協作協調。努力避免重復、交叉收藏現象。要保證重點,突出特色,以需定藏。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平等互利的原則,主動深入地開展工作,利用有償交換、館際互借、復制、載體轉換、聯合編目、網上搜集等手段廣泛地去搜集獲取擁有相關單位的文獻資源,通過科學的知識集合形成系統化。只有加強協作協調才有力量,有規模才有效應。圖書館也只有通過這種跨系統的橫向聯系、橫向挖掘、相互協調共同建設地方文獻資源體系,才能實現從零散局部的占有到有重點、有特色的最大限度的合理擁有。

    4 建設高質量的地方文獻資源數據庫

    4.1 地方文獻資源數據庫建設要重視文化內涵的挖掘

    地方文獻是對地方文化的記錄和反映,它的內容包容了一個地方在各個時代的各方面的種種情況。地方文獻和地方文化具有天然的密切聯系,地方文獻的內容反映著地方文化,而地方文化則是地方文獻產生的基礎,在地方文獻的內容反映地方文化的同時,其本身也就是地方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以福建為例:福建文化的傳統源遠流長,古閩越文化的遺傳,漢唐以來,北方漢民的南遷入閩,中原漢文化的交匯,宋、元、明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域外文化的傳入交融,使福建文化在承襲和發展中原優秀文化的同時,吸收融會了外來文化的思想養料而異彩獨呈。諸如閩學、文史、戲劇、音樂、刻書印刷、陶瓷、工藝、茶藝、民俗、方言等具有濃烈的地方色彩。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與臺灣一衣帶水的密切關系,福建文化對臺灣文化的影響,形成了閩臺文化的地域屬性,還特別影響到港澳地區,而且超越時空,輻射到東南亞及日本、朝鮮及全世界諸國,其內容涉及政治、思想、科技、文學、教育、工藝、民俗、宗教、特產、閩臺關系、華僑移民、中外交流等領域。這其中蘊藏著的文化內涵,是一種精神資源和無形資源是極為寶貴的資源。魯迅先生說過:“現在的文學也一樣,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別國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國之活動有利。”(《魯迅書信集——致陳煙橋》)雖然魯迅這里說的是文學,但對其他領域也有普遍意義。越是反映有地方性的東西,就越有世界性。世界經濟全球化,地方需要同世界交流。因此,我們在地方文獻資源數據庫建設中不但要注意其地域的特征,而且更要重視其文化內涵的挖掘,展示傳統優秀文化的魅力和其現代活力與風采,以使其在地方文化經濟建設發展中發揮更加充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