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新能源的好處范文

時間:2023-12-22 17:50: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開發新能源的好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開發新能源的好處

篇1

案例:太陽能的開發調查報告

主題:太陽能的開發利用調查報告

指導老師:謝東風 韓佩華 陳玉梅 張若明

地點:演藝廳

日期:2006年12月20日 星期三

主題的確立:(篇幅所限 省)

活動目的:

1 通過這次活動,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的能力以及科學探究精神,發揮學生共同探索、和諧共事的能力。

2讓學生對我校太陽能的開發進行調查,提高學生對新能源利用的認識,同時提高他們對環境保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確立“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觀念,自覺地“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積極主動參與學校以及面向社會的環境保護行動。

ESD(可持續教育)滲透點:對學生滲透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如何合理開發新能源,共建和諧節約型社會,確立“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觀念。

活動準備:

學生:1. 分組收集有關太陽能的資料;

① 我國能源狀況

② 新能源開發的前景

③ 新能源開發的重大意義

④ 新能源在我校的開發利用情況

2 . 對我校的太陽能利用基地進行實地考察與調查(包括采訪我校相關的負責人);

3 . 完成調查報告,在班上進行宣傳。

報告會實錄:

第一部分:(開場,屏幕顯示學校太陽能設備,同時顯示字幕:開發新能源――太陽能)

(10個女生身著白色衣服圍成一個雙重圈――表示水)

(三個女生走在校道上議論著:)

(旁白):新學期到了,同學們都發現校園多了許多新設施,同學們議論紛紛,讓我們聽聽他們議論些什么吧!

女生1:聽說我們洗澡的熱水都是用太陽能熱水器提供的。

女生2:是嗎?我也聽說了。以前都是用天然氣燒的,現在改用太陽能了!這是我們學校為了節省開支和保護環境而建的呀!

女生3:是呀,我也聽說啦,設備就安裝在我們宿舍樓頂,不如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一位物理老師和一位學校主任正在視察太陽能設備,三女生走過來)

三女生:主任好!老師好!

女生1:老師,這些就是太陽能設備嗎?

老師:對呀!

女生2:咦!為什么太陽能熱水器的管子都是黑色的?

女生3:黑色更容易吸收熱量嘛!

女生1:為什么它們都是傾斜的呢?

物理老師:這是為了得到最大的日射量,在正午時必須盡可能使集熱部分的采光面垂直于陽光。

女生2: 哦!不知道它是怎樣工作的,老師,你能介紹一下嗎?

物理老師:好的,我校的太陽能熱水器裝置是吸熱真空玻璃管,……達到一定溫度就可以向我們供應每天洗澡用的熱水。

三女生:哦!原來是這樣的!

黃主任:要不你們現在就來試一試吧!

(五人一起走到由女同學扮演的水圈旁)

黃主任:你們先來摸一下這里的水是涼的還是熱的?

同學們:涼的!

黃主任:好,現在讓它通過這個太陽能熱水器。

(這群扮演水的女生排成行穿過太陽能熱水器,走了兩圈,然后走到熱水器的另一邊,然后組成一個雙重圈)

黃主任:現在試一下這里的水怎么樣。

三女生(用手摸):好熱呀!這么快就變得這么熱了,太了不起啦!

黃主任:每天只需要2―3個小時的陽光,不管夏天和冬天都能達到70℃以上的水溫。

女生1:對了主任,這么多熱水器需要多少錢呀?

黃主任:我們大約投資了180萬。

女生2:能供應多少人用呢?

黃主任:2700人。

女生3:如果下雨或者陰天怎么辦,我們豈不要洗冷水?

黃主任:呵呵……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都會帶有輔助能源的,在陽光不足時自動啟動,即使遇上陰雨天也能24小時照樣工作。

三女生(長噓一口氣):哦!

女生1:改用太陽能熱水器有什么好處呀?

黃主任:這樣吧,你們做一道計算題。以前我們使用的是24臺熱水機,每臺機每小時燃燒2.4立方米天然氣,每天燒3個小時,每立方米天然氣13.5元人民幣,請同學們算一算:每個月要花多少錢(女生1回答:69984元),每年呢(女生2回答:839808元)?現在改用太陽能每個月只需要花費過去二十分之一的資金。同時,太陽能是一種清潔的能源,不會給環境帶來污染!

三女生:太好了!可以節省能源的同時還可以保護環境!

黃主任:其實除了我們宿舍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以外,看,我校的游泳池旁也安裝了20盞太陽能燈,直接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還有,在小學部安裝了風力發電裝置,你們有興趣的話我可以帶你們去參觀參觀!

同學們:好呀!謝謝主任,謝謝老師。Let?蒺s go !

(演員一起退場)

2第二部分:

男主持1:……未來一段時期,我國能源供求矛盾仍將十分尖銳。就開采儲量而言,有關專家估計,我國石油資源和東部的煤炭資源將在2030年耗盡……煤和石油在燃燒的過程中,生成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氣中經過一系列反應形成硫酸和硝酸,這些酸性物質隨著降水等回到地球的表面而形成酸雨,同時煤和石油在燃燒的過程中還會增強溫室效應,帶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

男主持2:要應對能源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我國應實行節能為本、環境優先的可持續能源發展戰略。最有效的就是開發新能源――太陽能、風能、生物能等等……據我們統計,每年我校可以節省16638立方米煤氣,這相當于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7004立方米,這樣我們還保護了環境。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更好地合理開發新能源,共建和諧節約型社會吧!

篇2

    例1、曙光中學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的同學們針對家庭燃料的變遷提出相關問題與同學們進行討論:

    (1)上世紀60年代以前,我國城市家庭是以“煤球”為燃料,在冬天,時有煤氣中毒事件發生,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到70年代,已用“蜂窩煤”取代了“煤球”,你認為這種變化的好處是_________。為了減少煤燃燒時對環境的污染,可將水蒸汽通過熾熱的煤層制得較潔凈的水煤氣(主要成分是CO和H2)。煤氣廠常常在家用煤氣意摻入少量的有難聞氣味的氣體,其目的是_______。

    (3)到了80年代,液化石油氣和管道煤氣又取代了“蜂窩煤”。煤氣中主要成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到21世紀,由于“西氣東輸”,城市居民開始用上了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________。

    (5)實驗證明,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中含有的分子數相同。燃氣灶由灶體、進氣管、進風管和電子開關等組成,若你家里要將燃燒煤氣改為燃燒天然氣,為使天然氣充分燃燒就必須更換灶具,則更換的灶具與原來的灶具相比,構造上最大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以課外活動的形式,圍繞家庭燃料的變遷而展開討論,形式新穎,需要運用多個知識點綜合思考問題。(1)小題在以“煤球”為燃料的時代,我們需思考,結實的煤球燃燒是不完全的,產生CO,因此在冬天門窗緊閉時,就有煤氣中毒事件發生;為避免中毒,又使燃料得到充分利用,就有小題(2),煤球變為“蜂窩煤”以增大接觸面,使燃料燃燒更充分。有的城市為此開設燃氣廠,它是將分散用煤改為集中供應煤氣,且在煤氣意摻入少量有難聞氣味的氣體,以便煤氣泄漏時能引起人們的警覺;小題(3)CO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和小題(4)天然氣中主要成分是CH4,它們燃燒的化學方程式都不難寫出;比較(3)、(4)寫出的兩個化學方程式,若完全燃燒分子數相同的CO和H2,所消耗的氧分子,后者是前者的四倍,因此,更換的灶具與原來的灶具相比,要擴大進風管,或者減小進氣管。

    例2、為了改善空氣質量,太原市依托自身資源已將部分公交車的燃料由汽油改為“煤層天然氣”。

    (1)汽油是______加工的一種產品,而“煤層天然氣”是存在于煤層中的氣體,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學式為_______。

    (2)甲烷的含碳量比汽油(主要成分可表示為C8H18)_____(填“高”或“低”),容易充分燃燒,是清潔能源。為了解決能源短缺及化石燃料造成的環境問題,人們正在開發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_。(填寫兩種)

    (3)下列能源中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組是________。

    ①煤;②核燃料;③生物質能;④石油;⑤酒精

    解析:石油中含有溶劑油、汽油、柴油和煤油等。根據沸點不同,可分餾得到不同的物質。通過計算可知,甲烷的含碳量比汽油低。目前人們正在開發的新能源有太陽能、地熱、風能、潮汐能、氫能、核能等清潔能源。化石煤料屬不可再生資源,另外核能是利用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釋放出能量,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1)石油,CH4;(2)低,太陽能、地熱(或風能、潮汐能、氫能、核能)(合理即可);(3)①②④。

    例3、能源危機制約著社會的發展,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人類立足自身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舉措之一。

    (1)目前,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成為最主要的能源,它們的大量使用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環的平衡,使大氣中______的含量迅速增加,導致全球氣溫升高。

    (2)氫能源是我國正在開發的新能源之一。其使用的主要途徑是設法構成原電池,從能量的轉化的角度看,原電池是一種將_______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3)我國已經全面禁用含鉛汽油,推廣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適量的乙醇形成的混合燃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種改善環境的清潔能源,使用它能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B.乙醇汽油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

    C.汽油是石油煉制的產品之一。

    D.用玉米、薯類等發酵可以制得再生能源乙醇。

    (4)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很大。從我國東、中、西部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占全面的比例來看,能源相對短缺的是東部地區。為了達到區域發展與資源間的平衡,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推出了許多重大工程建設。試舉一例:___________。

    (5)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必然會帶來新一輪的能源革命。未來的新能源要代替煤、石油、天然氣等常規的不可再生的能源,從理想的角度考慮,它必須滿足許多條件,如:必須足夠豐富,可以保證長期使用;必須足夠便宜,可以保證多數人用得起;相關的制備、應用技術必須成熟,可以保證大規模使用等。除此以外,你認為還必須滿足什么條件?試寫出一條: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是一道關于能源的綜合題,考查了學生在新情境下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抓住題給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是解題的關鍵。

篇3

石油緊缺60%需要進口、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在傳統汽車發展方面嚴重滯后,新能源汽車對我國具有突出重大意義。長期以來,我國政府亦是出臺政策大力扶持其發展。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之路“道阻且長”。

我國最具有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緊迫性

新能源汽車是指除汽油、柴油發動機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車。在我國,新能源汽車主要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純電動汽車是指完全以車載電源提供動力源,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的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是指車輛驅動系由兩個或多個能同時運轉的單個驅動系聯合組成的車輛,車輛的行駛功率依據實際的車輛行駛狀態由單個驅動系單獨或共同提供。目前的混合動力汽車大多以常規燃料,同時配以蓄電池作為動力源。按照汽車對電能的依賴程度,混合動力汽車分輕度混合,中度混合和重度混合。據東風汽車公司原副總工程師程震彪介紹,目前,由于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還不成熟,在我國新能源汽車能市場化的主要還是混合動力汽車。“如果不買國外技術,我國企業大部分做的是輕度混合或者是中度混合。重度混合已經比較接近純電動。”程震彪說。

石油緊缺60%需要進口,威脅我國的能源安全和國家安全,機動車目前每年消耗了全國石油總產量的85%;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據統計,大氣中80%一氧化碳來自汽車尾氣排放。近日熱議的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PM2.5)相當一部分來自機動車尾氣;

以傳統石油和柴油為燃料傳統汽車在國外已經有一百多年發展歷史。我國真正意義的汽車產業開始于20世紀末。在傳統汽車方面,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是以市場換技術,但截至目前,市場是換出去了,技術卻沒有從根本上引進來。我國在汽車生產方面依然是依靠大量合資企業,自主民族品牌較少。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基本不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國外對專利和知識產權保護很嚴,我國每制造一輛汽車都要向他們支付高昂的專利費。

在汽車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傳統汽車獲得了飛速的發展,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卻并未獲得足夠的重視。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石油資源的日益減少、大氣環境的污染嚴重對人們生活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才讓各國重新認識到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 新能源汽車開始引起世界各國高度關注。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起步于21世紀初,被認為與世界發達國家起步時間大體相當,研發水平差異也不大。新能源汽車被我國視為實現“彎道超車”快速躋身世界汽車制造大國的一個絕無僅有的好機會。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國,發展新能源汽車對我國意義重大。

國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2001年,我國將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列入國家“十五”期間的“863”重大科技課題,先后投入20多億元經費的研發,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2009年1月14日,國務院原則通過《汽車產業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推動電動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產業化;2010年9月8日,國務院原則通過《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新能源汽車列入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一個產品能不能真正由實驗室走向市場,除了要具技術的創新性外,產品價格能否被市場所接受就成為關鍵。”據武漢市汽車產業辦公室處長副主任李林清介紹,由于動力電池價格原因,電動汽車的售價大約是同級別的傳統汽車的兩倍。這也是我國出臺補貼政策的原因。

2008年11月,科技部和財政部共同啟動“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計劃到201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規模目標是一萬輛,到2012年占新車市場份額的10%;2009年1月24日,財政部、科技部下發《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武漢等13個城市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率先在出租車、公交車、環衛、公務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推廣使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2009年12月9日,國家將試點城市由13個擴大到20個;2010年6月1日,考慮到公共這個不足以拉動電汽車的發展,國家另設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至此,“十城千輛”工程示范推廣試點城市增至25個。

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障礙重重

新能源汽車在我國承載了太多意義,2012年底國家“十城千輛”工程收官,示范效果如何?

來自國家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25個城市推廣新能源汽車示范量已經接近3萬輛。

“從前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示范推廣取得了初步成效。不過,從具體的推廣情況來看,還存在較大的目標差距。”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制造業處處長李偉利指出,如純電動汽車實際推廣完成率只有10%,混合動力汽車雖然情況較好,但在25個城市實際推廣也只有16000輛,與預定22000輛的目標還有一些差距。同時,目前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主要是在城市公共領域。

動力電池,仍然是電動車進入市場的瓶頸。電池技術在全世界都沒有突破性進展。目前,全世界的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基本在100km~200km之間,比之傳統汽車加一箱油的續駛里程400km~500km相去甚遠。

滯后的基礎設施建設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充電樁。充電樁建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目前,我國電動汽車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遭遇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選擇難題。“用戶不夠沒必要建那么多基礎設施。但充電裝沒有建立起來,人家又感覺充電不方便怎么會買車。”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說。他同時告訴本刊,充電樁建設在具體操作方面也有困難。“中國很多汽車用戶沒有私人車庫,馬路停車現象比較多,樁子往哪里放是個問題。 ”

地方保護主義被認為是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推廣的重要因素。每個城市都想用當地生產的車輛進行示范,即使是公交車輛,也都要交由本地的公交車廠生產。各示范城市在采購新能源汽車時,基本都是采取“本地優先”的原則。而地方保護主義不僅制約了優勢企業做大做強,還帶來嚴重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弊端。

國家搞示范運營是希望能夠把電動汽車產業帶動起來,但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據李林清介紹,像全國汽車生產中心長春、上海等示范城市在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成效在所有示范城市中的排名并不靠前;各個大廠尤其是居于國家汽車發展龍頭地位的主要汽車集團,并不急于產業化。反而一批中小民營企業積極搶食產業化蛋糕。但由于這些中小企業的技術儲備不足,他們所實施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主要是基于傳統汽車底盤的電動化改裝。即在傳統汽車底盤上加裝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含電機、電池、電控)。“這些部件雖然很重要,但新能源汽車是革命性的全新產品,需要基于新能源動力總成的基礎上,對汽車進行全新的系統化的設計,并以此為起點做好數據積累。這樣,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才具有可持續性。”李林清說。

至于大企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化不積極的原因,李林清分析:“主要是由于傳統汽車仍然處于一個創造利潤的黃金期,而且在技術上也十分成熟,為什么要投入大量精力去開發一個在市場化方面存在較大風險的產品?”

專業人士解讀最新補貼政策

2012年底“十城千輛”計劃收官,國家經過近9個月的調研,在總結過往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形勢,推出了此次補貼政策。李林清為本刊解讀,這次補貼政策國家主要是想打破地方壁壘,并突破過去單純依靠地域做試點。

他解析道,首先,新的政策規定,申請示范的城市推廣應用的車輛中外地品牌數量不得低于30%,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障礙限制采購外地品牌車輛。另外,此次政策規定,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撥付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地方政府用財政手段設置堡壘,而且無形中把試點范圍擴大了。“過去示范城市的企業把汽車賣給外地,如果那個城市不是示范城市就意味著企業不能獲得補貼。但按照新的政策應該是可以的。” 李林清說。

另外,此次對試點城市名額不像過去一樣有限制,凡是符合條件的都可以爭取。這是個亮點。最后,這次政策照顧到了新能源汽車使用過程的環境配套和服務,對示范城市充電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財政獎勵。李林清認為,與過往補貼政策不同,此次補貼在調動企業積極性的同時,也照顧到了政府的積極性。

同時,李林清建議,國家補貼這塊應有個持續的中長期的計劃,而不是像現在總是3年一期。“地方政府在政策投入上與中央保持一致,這一點相對較好處理。但是企業開發一款全新的產品,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這種具有革命性的產品,從研發到產業化,再到盈利,一般跨度時間比較長。3年政策,對于企業研發新能源汽車在政策預期上存在著不確定性。同時,對于補貼的方式,是著眼于補貼企業,還是消費者;是否需要對新能源汽車產品進行科學定義,設立標準,這些,國家都可以站在全局范圍內進行政策研究。此外,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切入點,是從乘用車,還是商用車,也值得我國認真研究。目前,我國是從商用車切入,美國是從乘用車切入,兩者可以比較,可以研究,也可以反思。

江漢大學汽車產業與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夏宏武從這次補貼政策看到的不僅是國家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支持,更是是國家技術路線圖的變化:由支持純電動到混合電動,徘徊一段時間后又回到了重點支持純電動。

對于國家支持純電動他非常認可。他說,顯而易見,做混合動力的意義沒有做純電動大,只有做純電動才能使中國的汽車產業真正實現“彎道超車”。他分析:首先,從電動汽車的技術發展來看,我國與世界其他汽車強國站在同一起跑線,不像內燃動力汽車落后他們那么多年。其次,從我國資源情況看,我國鋰電池材料比較多,批量生產可以把電池的價格降下來。而混合動力還是需要使用油,我國是缺油的國家。另外,一般混合動力對汽車構造的改動不大,只是在傳統構造的基礎上加了個電池組及電驅動部分。混合動力雖然是我國使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最快方式,但還不能真正實現“彎道超車”。并且,我國每生產一輛這樣的車向國外支付專利費一點沒變。“比之追求及早商用,國家應支持純電動汽車的研發,研發成功、成熟后再推行商用。”夏宏武說。

他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沒有發展起來主要是缺乏創新思維。一個是政策創新不夠;二是技術創新不夠;三是市場創新不夠。他舉了個例子:當全球都在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憂慮之際,美國以生產豪華純電動汽車為主的特斯拉公司所生產的Model S豪華電動車銷量遠超奔馳、寶馬、雷克薩斯等品牌。“特斯拉在電動汽車技術上沒有突破之處,很多國家都做得出來。特斯拉的儀表盤使用的是一個很大的顯示屏,利用現在的移動互聯的技術全部信息化處理。它的成功關鍵是市場的創新:定位為富人的玩具,賣的不是汽車而是概念。”夏宏武說。

夏宏武建議,國家要發展電動汽車一是要轉換思路,二是要有創新思維。轉換思路,就是要從支持汽車企業變成支持市場消費,進一步來講是從一般性的支持企業生產,變成支持企業生產符合消費者需要的產品。創新思維,就是跳出發展新能源汽車生產車亦步亦趨的慣性思維,鼓勵創新,百花齊放。“發展新能源汽車不需要拘泥一種形式,比如可以發展低速電動。創新首先要從源頭上、概念上改變,而不是規定什么是新能源汽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調動民間的創造力。”

他說,在動力電池的研發沒有獲得突破的情況下,發展新能源汽車從大眾應用開始,一個是支持發展市內出租車和民用短途汽車,二是可以在國家支持發展的三種車型外支持發展低速電動汽車。“雖然傳統汽車加一次油能跑500公里,但是我國很多汽車是在城市里使用,每天跑的距離都只在100公里以內,現在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完全可以達到。”

篇4

油老虎——這是人們對美國的強烈認識和印象: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嚴重依賴中東地區石油并為此數度在中東發動戰爭……不過,現在美國準備出口石油了!2012年10月中旬媒體紛紛報道,英國石油公司(BP)已從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獲得了向加拿大出口石油的出口許可證。此外,包括荷蘭皇家、殼牌、Vitol等六家全球石油企業和貿易商均已向美國政府提出出口原油的申請。

這一消息引起能源業界的轟動。長期以來,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耗國,每天進口原油超過800萬桶,是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但現在,美國準備出口石油了!

隨后不久,國際能源署(IEA)11月12日了一個驚人的預測并迅速占據了世界各大新聞媒體的顯赫位置。該組織在其年度預測報告中稱,受益于包括通過水力壓裂法開采的頁巖油和頁巖氣在內的所謂非常規油氣資源,美國在2017年將超越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頭號產油國,到2030年成為石油凈出口國,到2035年美國將基本實現能源自給自足。該組織的首席經濟學家還表示,到2015年,美國將以絕對優勢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

“頁巖氣革命”的成果:能源走向獨立

近年來,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通過大規模開發非常規的頁巖氣資源,美國天然氣產量顯著增長。2009年美國以6240億立方米的產量首次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專家預測,未來十年里,美國不僅可以一改天然氣大舉進口的局面,實現全面的自給自足,還有望成為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依靠技術的不斷進步和開放近海油氣資源開發,美國原油產量也開始不斷增長。依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公布的信息,2011年,美國日均石油產量約為1014萬桶,位列世界第三(前兩位分別是沙特和俄羅斯),2012年將激增7%,達到日均1090萬桶。國際能源署預測,2013年美國各類液態燃料的產量將達到日均1140萬桶的水平,這一數字將僅次于沙特1160萬桶的日產量。

美國油氣產量大幅增加的巨大變化背后,是美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奉行“能源獨立”戰略,創新能源開發技術、積極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政策綜合作用的結果,尤其是美國找到了從巖石中提取石油和天然氣的方法,引發了一場“頁巖氣革命”。頁巖氣是指賦存于頁巖及其夾層中、以吸附或游離狀態存在的非常規天然氣。美國有豐富的頁巖氣資源,并且率先取得開采技術的突破,成為世界上惟一實現頁巖氣大規模商業性開采的國家。

放眼整個北美地區,由美國頁巖氣技術革命引發的美國天然氣產量大幅度增加,徹底使北美地區成為天然氣充足的地區。加上油砂、頁巖油、致密天然氣、煤層氣等其他非常規油氣資源以及近海和深海豐富的油氣資源正在得到迅速開發,北美正在成為世界油氣生產的一個新高地。著名能源經濟學家丹尼爾·耶金認為:“北起加拿大的艾伯塔省,向南穿過美國北達科他州和得克薩斯州南部,再經過法屬圭亞那沿海的一處新發現的大油田,最后到達巴西附近發現的海上超大級油田——?一個能源新軸心正在美洲崛起。”

世界石油版圖發生巨變

展望未來,世界石油版圖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石油生產的重心正逐漸從中東向西半球牽引,北美將成為一個“新中東”。美國,正在實現由主要依靠國際油氣市場向主要依靠國內油氣市場和美洲油氣市場的戰略性轉移,北美乃至整個美洲預期將實現能源自給,甚至還要出口能源。

在世界油氣生產重心西移的同時,世界油氣消費重心則東移至亞太地區。近20年來,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經濟發展一直在快車道上,石油消費量增長了一倍以上。亞太地區石油需求量由占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10%上升到25%,推動世界能源消費增長重心發生了轉移。目前,全球新增能源需求中的絕大部分(70%)來自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在可預見的未來,以中、印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是世界能源消費增長的主力。福島核事件后日本正在為棄核與否而艱難抉擇,如果日本將30%的電力供應所需的核燃料全部改用其他燃料,將極大地增加亞太地區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尤其是發電用煤炭、天然氣、石油等傳統能源,致使今后相當長時間里這一地區的能源需求將保持旺盛勢頭。由于亞太地區能源相對匱乏,尤其是油氣等優質能源缺口較大,因此,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傳統能源供不應求的局面在亞太地區將長期存在。亞太地區國家只能通過不斷擴大進口來滿足日益增長的油氣需求。

無疑,經濟迅速發展的亞太地區將成為世界石油需求的最大引擎,是世界能源消費增長的重心。

石油向東流——沙特、俄羅斯、加拿大轉向亞太

沙特石油將更多地流向中國

就在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17年,美國將取代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的同時,11月13日,沙特阿美宣布其全資子公司——阿美亞洲正式成立,總部設于北京。該公司將提供包括原油和化工品市場營銷、合資企業間協調、采購、檢驗、研發、項目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企業傳播等各類服務。輿論認為,此舉標志著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在中國的業務拓展將更加持續深入,將進一步加強沙特與中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同時也彰顯了亞洲地區在沙特油氣出口戰略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沙特阿美是沙特的國有石油公司,其原油產量和可采儲量都居世界首位,天然氣儲量居世界第四位。阿美公司高層表示,阿美亞洲將把沙特阿美在亞洲的業務整合為一體,共同執行沙特阿美在亞洲地區的戰略——順應世界石油消費重心東移至亞太地區的大趨勢,穩定和擴大對亞太地區的石油出口,抵消對歐美地區石油出口減少的影響。

歷史上,沙特的石油主要出口到歐美地區,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是沙特最大的石油出口國。然而2009年12月,沙特對中國的石油出口突破了每日100萬桶的重要心理關口,達到創紀錄的120萬桶/天的水平。而同時,沙特對其傳統的最重要原油出口國美國,石油出口量在20年來首次降至100萬桶/天的水平之下。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了沙特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換言之,沙特的石油已經開始更多地流向中國。

沙特,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其石油出口流向的轉變,實際上代表了整個中東地區石油流向的巨大轉變。

中東,從美國的“油庫”變身為亞太的“油庫”

作為“世界油庫”的中東,戰后相當長時期,其原油絕大部分流向大西洋兩岸、特別是歐洲和北美地區。但現在,美國由于頁巖氣革命導致國內油氣產量快速增長,石油凈進口量在2007至2009年已經減少了19.3%,其中75%是通過減少來自中東地區的石油進口量實現的。2010年美國從中東地區進口的石油僅占其全部進口量的15%。美國調整為主要從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美洲國家進口石油,在2010年占其全部進口量的70%以上,美洲真正成為了美國的“后院油庫”。國際能源署預計,到本世紀30年代中期南北美洲的油氣產量完全可以滿足美國的油氣需求。換句話說,在可預見的未來,中東石油不再是美國的必需,美國將不再過度依賴中東及其他不穩定地區和國家的油氣供應。與此同時,歐洲由于油氣需求增速減緩,且有來自俄羅斯的油氣供應,對中東地區的石油需求也明顯下降。

面對美國、歐洲對中東油氣需求下降、世界能源消費重心向亞太地區東移的大趨勢,沙特等中東主要產油國逐漸把出口重點向亞洲國家轉移。

近年來,中東向亞洲國家出口的石油增長明顯,從2006年的1360萬桶/天增長到2010年的1428萬桶/天。未來,中東國家將更加依賴亞洲國家的石油消費需求。與此相對應的是,中東地區的石油在亞太主要國家石油進口總量中的比重日益上升。以中國、日本和印度為例,中東是其第一大供應來源,2011年,中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超過50%,印度為73%,日本為80%。中東,逐漸成為了“亞太的中東”。

俄、加開拓亞太油氣市場

在中東石油改道流向亞太地區的同時,能源資源豐富的俄羅斯和加拿大,也早已開始開拓亞太油氣市場。

長期以來,俄羅斯的油氣出口主要面向歐洲,但近年來,俄羅斯開始謀求擺脫對歐洲的依賴,不斷擴展出口市場,實現出口多元化,把目光瞄向了油氣需求持續快速增長的亞太地區。俄羅斯總統普京已要求重新審視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戰略,明確提出俄羅斯當前形勢下應將眼光轉向亞洲市場,特別是中國、韓國和印度。可以預見,隨著俄羅斯與中國、日本、韓國等國的油氣合作的全面展開,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將通過油輪、火車以及新建的管道源源不斷地流向亞太地區。

加拿大的石油蘊藏量在全世界緊隨沙特之后排名第二;天然氣產量排名第三,僅次于俄羅斯和美國。然而,作為“能源富礦”的加拿大卻是一個“能源孤島”,長期以來能源出口受制于美國,美國幾乎是加拿大惟一的能源買家,加拿大的油氣絕大部分出口給了美國。現在,隨著美國海上油氣和非常規油氣(特別是頁巖氣)的快速發展以及新能源替代作用的加強,未來美國的油氣進口量將持續走低,加拿大對美國的油氣出口將急促下跌,通往美國的油氣管線將面臨停運的風險。為了擺脫能源出口過度依賴美國的狀況,加拿大也在謀求出口市場多元化,把目光轉向亞太。中國與加拿大能源領域合作不斷增多的事實就是活生生的證明。

國際能源版圖變動,引發國際地緣政治變化

能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當今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關注的焦點,始終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國際能源版圖的變動,正在誘發和推動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化。

美國可輕松實施戰略東移,重返亞太

歷史上,美國在中東多次發動戰爭,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控制中東的石油資源。而現在,美國正在不需要依賴中東的石油,中東在美國能源戰略中的分量明顯下降,將直接導致中東在美國全球戰略中地位的下降,美國對中東的軍事和外交戰略將可以更加靈活,既可以騰出手來“改變”中東,也可以放任中東走向“無序”。未來,盡管美國不會輕易放棄中東,仍會繼續保持甚至增強對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但美國今后的中東戰略以及美國在中東產油國的一切活動,顯然不宜再繼續被簡單化地理解為“為石油而戰”了。美國的全球戰略正在呈現“西縮東進”趨勢,不再把中東作為全球戰略的重心,逐步收縮在中東的軍力存在,把全球軍事和外交戰略的重心轉移到了亞太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

中東,正在成為“亞太的中東”

隨著中東地區石油在亞太國家石油進口總量中的比重日益上升,中東逐漸成為了“亞太的中東”。

中東地區的局勢穩定問題將日益受到亞太地區國家的高度關注。中東地區動亂對亞洲國家油氣供應安全的威脅要大于對美歐的威脅。當前伊朗核問題是國際熱點問題,美國、歐盟國家之所以總是擺出一副與伊朗不惜一戰的姿態,就是因為伊朗石油出口中斷對歐美本身的傷害已經在歐美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實際上,美國、歐盟等西方國家針對伊朗原油出口采取的制裁措施給亞洲國家帶來的挑戰尤其大。中東地區的石油供應一旦中斷,首先對亞洲產生影響。亞太地區更關注中東石油供應中斷的風險。

長期以來,美國在中東的存在和影響力是中東穩定的關鍵因素。因為需要大量進口中東石油,該地區對美國的能源戰略安全舉足輕重,一旦該地區出現了不穩定或威脅性的力量或因素,美國立即采取政治、經濟、外交等手段,甚至發動戰爭來予以清除。而現在,隨著美國對中東石油依賴程度的下降,局勢正在發生著微妙變化。某種程度上講,美國或將容許或者能夠承受一個更加混亂的中東存在。相比之下,中國越來越依賴中東的石油,中國更需要一個穩定的中東。

東亞各國從中東進口石油都是通過油輪海運的,中國的石油進口 80%以上依靠海運,主要航線也與中東有關,即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如果航路發生問題,會直接影響中國的石油供應安全。一些美國專家甚至提出這樣的問題:未來不再依賴中東石油的美國是否仍有必要關心中東地區局勢的穩定?是否有必要守衛霍爾木茲海峽等重要海上通道?相反,對中東石油依賴日增的中國是否會取美國而代之,守衛霍爾木茲海峽?

俄羅斯,再“斗氣”時將處于下風

俄羅斯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氣出口國,俄羅斯經濟主要依賴能源出口。而現在,美國能源地位的不斷增強將使俄羅斯的能源外交在全球、特別是在歐洲的影響力明顯減弱。長期以來,俄羅斯同歐盟在能源問題上、特別是天然氣問題上的明爭暗斗從未停歇。天然氣是俄羅斯制衡歐洲、維護獨聯體的“撒手锏”。歐盟國家天然氣總需求量的四分之一來自俄羅斯,歐洲國家不愿過度依賴和受制于俄羅斯,希望減少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然而苦無良方。隨著美國天然氣產量的大幅度增加,北美地區液化天然氣出口歐洲的前景有可能變為現實。如此,歐洲在面對俄羅斯時將更加“氣足”,俄羅斯在與歐盟國家“斗氣”時有可能要逐漸處于下風,這將迫使俄羅斯不得不降低輸歐天然氣價格,也迫使俄羅斯更加努力謀求天然氣出口的多元化,以擺脫能源出口對歐洲的依賴。而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的亞太地區正好成為俄羅斯能源出口多元化戰略的首選地區。俄羅斯需要亞太,亞太需要俄羅斯。無疑,憑借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俄羅斯在亞太地區的舞臺上自然會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國與美歐的光伏之戰:新能源,新戰場

2012年11月1日中國商務部公告,決定自即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的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公告稱,該案將與2012年7月20日商務部已發起的對原產于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傾銷調查及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反補貼調查進行合并調查。11月26日商務部再次通告,宣布自即日起對原產于歐盟、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進行“追溯征稅”調查。這意味著,由美國率先挑起、歐盟緊隨其后、中方無奈反制的中國與美歐的光伏貿易戰一觸即發。

美歐夾擊中國光伏產業

2011年10月19日,德國光伏巨頭SolarWorld美國分公司及其他六家光伏企業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務部提出反傾銷和反補貼(簡稱“雙反”)調查訴訟申請,11月8日美國商務部決定接受該申請,對中國光伏企業展開“雙反”調查。2012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初步裁定,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行為,將征收31%~250%的反傾銷關稅。近日,美國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相繼做出最終裁定。此仲裁結果,將直接斷送中國10%的光伏出口市場。

就在美國“雙反”調查和裁定緊鑼密鼓進行時,歐盟也宣布對中國光伏產品展開調查。2012年9月6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啟動對中國出口的所有光伏組件和部件(包括太陽能電池片、硅片)進行反傾銷調查。這是迄今歐盟委員會宣布進行的最大金額反傾銷調查,也是中國迄今遇到的金額最大的貿易訴訟。根據歐盟的計算,2011年中國向歐盟出口了總價值210億歐元的太陽能面板和相關部件,出口量占中國光伏制造業總產量的70%。如果最終調查屬實,這意味著占中國光伏出口70%的歐盟市場大門將關閉。

中國光伏產業遭遇毀滅性打擊

近年來,全球興起大力研發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的熱潮。在此國際大背景下,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迅速,產能急劇擴張。如今,中國光伏產品的出貨量已占據全球的半壁江山,可謂當今世界光伏業的龍頭老大。然而,中國光伏產業誕生伊始就先天不足——原料和銷售“兩頭在外”。在由上游硅料、中游組件和下游電站所構成的全球光伏產業鏈中,中國光伏產業呈現出在制造方面具有成本和規模優勢,但創新能力弱、核心技術少、過分依賴國際市場的畸形發展態勢。

一方面,中國光伏產業并未擁有真正有競爭力的核心技術,主要是充當海外廉價組件生產商和代工商。比如多晶硅產業提純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國外七大廠商手中,包括美國的Hemlock,挪威的REC、美國的MEMC、德國的Wacker、日本的Tokuyama、Mitsubishi Material和Sumitomo Titanium,它們壟斷了全球的多晶硅料供應,并獲得了太陽能產業最豐厚的利潤。具體來說,美國擅長研發,太陽能發電設備使用率并不高;歐盟則擅長生產太陽能的機械;中國主要承接了太陽能電池及組裝環節,并且中國光伏企業需花高價進口大量核心的原材料和生產設備。例如,中國生產光伏板所需的多晶硅大多從歐盟和美國進口,制造光伏板的機器也主要購自德國和法國。

另一方面,中國國內的光伏市場很小,有待開發,中國光伏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嚴重依賴國外市場,特別是歐美光伏發電市場。中國光伏產品有近90%出口到歐美市場。

中國光伏產業這種畸形的發展態勢意味著,一旦歐美等國在技術含量高的多晶硅料供應上、或者在光伏發電組件的進口上施加限制措施,中國整個光伏行業便面臨困境。美歐相繼對華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并做出或即將做出懲罰性裁決,已經給中國光伏組件制造業帶來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目前80%的多晶硅企業停產,80%的相關從業人員處于待崗和下崗狀態。中國最大的10家光伏企業債務累計已高達1110億元,整體負債率超過70%。

折射出歐美的不平衡心態

發展太陽能產業是中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挑戰的重要措施。中國太陽能產業的快速發展,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投融資、產業分工和科技合作的共同結果,中國為世界提供了質優價廉產品,有效降低了各國光伏發電建設和應用成本,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發展低碳經濟做出了積極貢獻。

然而,面對中國蓬勃發展的光伏產業,歐美心態不平衡之處在于:過去全球出現了一個新的創新型產業,可能會全產業鏈集中在歐盟或者美國,這樣他們享有創新的收益也就會更大;而中國目前通過產業政策及地方政府的扶持,從全球新能源產業鏈中分到一杯羹,盡管大多屬于低端部分的利益,但已使歐美不能像過去那樣完全享有了。

歐美打壓中國光伏產業,其最終目的和戰略意圖就是要遏制中國在新能源這一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美歐不能容忍中國在新能源產業革命中有任何領跑世界的機會與實力,正在謀求從戰略、貿易和技術標準等方面對中國的新能源發展進行遏制,確保歐美在未來戰略產業方面的領先地位,這典型地反映了在國際能源領域一場新的控制能源主導權的爭奪——新能源,新戰場。新能源,正在成為各種國際政治力量進行合作、競爭以及發生沖突的新領域。

搶占新能源技術制高點,掌握世界經濟主導權

低碳經濟主導世界能源技術發展方向

近年來,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共同需要,低碳經濟已成為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由于低碳、綠色經濟發展方式的基礎是能源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低碳化,低碳經濟正在逐步主導世界能源技術發展方向。為此,當前新能源、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地位不斷上升,正在獲得迅速發展,并大有最終要替代石油、煤炭等環境污染大的“臟能源”的趨勢。

到2011年初,全球已有119個國家制訂了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或刺激計劃。例如,根據歐盟制定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歐盟能源消費的比重將由目前的12%上升到20%;日本提出到2030年要使海上風力、地熱、生物質、海洋(波浪、潮汐)四個領域的發電能力擴大到2010年度的六倍以上。即使中東產油國也開始追求能源結構多元化,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例如,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已推出了“2030年綜合能源戰略”。根據該戰略,至2030年,迪拜將實現從化石能源向生態能源的轉化。屆時,70%的能源將來自天然氣,12%依靠清潔煤炭和核能,5%來自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國際能源署在其的《2012世界能源展望》中預測,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在未來幾十年將日益顯現。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將占全球總發電量的近三分之一,其中太陽能的增速最快。與此同時,生物能源的供應也大幅增加,水電、風能和太陽能成為全球能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世界能源領域正在掀起一場新的變革。目前,可再生能源在整個能源中的比重還小,但會逐年增加并隨著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而不斷發展壯大。圍繞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新一輪產業革命已經開始,一個嶄新的經濟時代來臨,即圍繞低碳、減排新技術,發展節約資源的新能源經濟時代。

全球范圍內對傳統能源資源的控制和爭奪仍在繼續,對新能源的控制和爭奪已經展開。世界各國不僅把發展新能源作為發展本國經濟的新引擎和新增長點,還從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角度來定位新能源發展和新能源貿易,更是從戰略高度把新能源作為提高本國核心競爭力、占據未來制高點、爭奪國際領先地位的戰略新興產業。這是因為,誰搶占了新能源技術的制高點,誰就可以掌握未來世界經濟的主導權。目前,發達國家,如美國、歐盟、日本這三大經濟體均在努力發展新能源技術,已經開始搶占新一輪能源變革和能源科技競爭的制高點。

將深刻影響國際關系演變

這場發生在新能源領域的爭奪,必將對國際關系的演變產生深刻影響。這種影響已初見端倪,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國際社會圍繞能源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供應安全、環保標準、氣候變化等問題的博弈將更加尖銳復雜,并進而成為影響國際關系演變的重要因素。發達國家將企圖利用其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領域的優勢地位,主導世界能源領域乃至世界經濟領域的規則制定權,從而繼續維持乃至進一步鞏固其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二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在這場新能源產業革命進程中,先進的能源技術主要由科技水平領先的發達國家掌握。發達國家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發、生產、布局上占有絕對優勢,處于領先地位,主導世界能源未來發展方向。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的發展中國家)難以獨立開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只能仰賴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援助。受這一現實的制約,廣大發展中國家很難享受到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產業革命的實際好處;相反,世界能源格局將會變成發達國家以天然氣、新能源、核能、清潔能源為主,發展中國家以高價的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臟能源”為主。相當一批發展中國家將陷入新的“能源貧困”。并且,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清潔能源的這一大背景下,發達國家憑借自己的實力越來越占據有利地位和道義制高點,發展中國家由于新能源、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技術落后、利用程度低,仍不得不過度依賴傳統的化石能源,因而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將會更加被動,并因此有可能付出高昂的政治、外交、經濟代價。這些將成為長期影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關系的一個新的重要因素。

三是新興經濟體與發達國家在新能源領域既有合作又有競爭。在新能源領域,以中國、印度等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一方面,有可能憑借其人力成本優勢、市場優勢、后發優勢等,在新能源產業鏈條的某個環節或產品上,具有與發達國家一爭高下的實力與地位;另一方面,畢竟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底子薄,難以與發達國家全面競爭。因而,新興經濟體與發達國家在新能源領域,既圍繞該領域的主導權發生激烈爭奪,又能夠相互合作,共同推進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并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新興經濟體與發達國家在新能源領域將呈現合作、競爭與沖突并存的復雜局面。中國與美國、歐盟在太陽能領域的光伏之戰便是很好的注解。中國與美國、歐盟在全球光伏產品市場上既相互競爭,也相互依賴;既有合作共贏的廣闊空間,也有激烈爭奪的商業利益和戰略利益。

四是美國的能源地位進一步增強,有利于其繼續維持全球霸主地位。美國幾乎是當今世界惟一一個常規能源與非常規能源均極為豐富、能源生產量和消費量均較為巨大、能源開發和利用技術先進、能源獲取和進口成本低、能源資源增長潛力大的國家,是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能源大國和能源強國。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美國能源政策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擺脫對化石燃料資源的依賴,走可持續、環境友好的能源發展道路。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領域,美國試圖領導一場史無前例的新能源革命,通過開發利用新能源,擺脫對石油等傳統的“臟能源”的依賴,并將新能源產業作為未來美國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撐點。美國提出要在全球范圍“引領世界能源未來”,就是要成為新能源技術、節能產業、高端制造業和智能信息產業的全球領跑者,引領未來傳統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替代技術,從全球政治、外交、合作的視角主導全球能源的開發利用。美國希望憑借其在國際舞臺上較大的影響力,通過“引領世界能源未來”,進而引領世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模式——低碳經濟,繼續充當世界經濟的領頭羊,成為制訂國際規則的領導者。無可否認,美國科技發達,科技的原創性和市場化程度很高。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在智能電網、第二代生物質能源、核能、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開發利用以及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化等方面將長期處于技術領先地位,在全球范圍內的能源技術輸出和轉移上也將處于主導地位。可以說,在當前全球能源領域的新變革、新趨勢上,美國進一步確立了其全球能源強國的地位,從而有利于進一步鞏固其全球霸主地位。

中國的能源安全之路

篇5

現在看起來,化學品公司將可能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或者起著引領的作用。因為其深遠地影響著這個行業未來發展的三個關鍵問題(電池笨重、壽命短且成本高昂,以及續航能力有限)的解決方案。

世界著名的化學品公司總部位于德國,巴斯夫(BASF SE)將因為有機會解決這些問題而成為市場明星。

2010年,它的全球銷售額為639億歐元,利潤超過77億歐元,其中向汽車行業OEM銷售額70億歐元。它在巴斯夫亞太區2020戰略中還提出了這樣的目標一一每年比亞太地區化學品市場的增長高出2個百分點,在2009-2020年期間實現銷售額翻番。

目前在日本和歐洲,每一輛中高級車目前所包含的化工產品(包括涂料、塑料和燃油添加劑)的價值約為850歐元,而在亞洲地區這一數字僅為650歐元。具體到中國,歐美的中高檔汽車中工程塑料已達到25公斤,而中國國產車輛使用的工程塑料卻平均不到5公斤。

《汽車商業評論》了解到,一般而言,汽車每減重100公斤,運行100公里就能實現節省汽油消耗0.4L,減少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對于正在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及新能源汽車的中國市場來說,巴斯夫顯然機會無限。

高性能工程塑料減重

電動汽車電池組重量平均可達200~300公斤,如果能夠進一步降低車身重量,就能夠消化一些因為電池組自身重量而帶來的續航里程的損失。

在巴斯夫為傳統汽車制造業提供的多種汽車減重解決方案中,工程塑料可以替代鋼材用于汽車座椅框架的制造。在車身底盤中,工程塑料還可以被制成保險杠,而在傳動系統中,油箱底托、發動機蓋罩、發動機進氣管、扭矩桿,以及傳動橫梁都可以使用工程塑料來替代。

2011年5月底,巴斯夫股份公司大中華區總裁鄭大慶在廣州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按照目前的技術水平,巴斯夫預測,目前歐美市場上的主流汽車重量還能再減輕50公斤,這也意味著二氧化碳排放將減少5克/公里。

對于電動車而言,工程塑料的大量使用將更具意義,因為這將有效降低汽車的重量,從而提升汽車的續駛里程,而續駛里程是電動車能否獲得消費者認可的關鍵因素。

巴斯夫的第一個被應用到電動車領域的解決方案,就是殼體解決方案。市場上大部分的電池外殼都由沖壓鋼或鋁制成。而如果采用工程塑料,可為電池減輕約40%的重量。

使用高性能工程塑料的另外一個好處是能應對各種惡劣環境,例如:乙二醇耐受性、較高的運行溫度、阻燃性和電磁屏蔽等。

電池陰極材料突破

目前市場上最高效的鋰離子電池壽命并不理想。國內市場上主流的鋰電池充電次數只有500次左右,它表明這種電池的壽命只有兩年左右,而目前整個電動車總價的1/3都來自電池,高昂的使用成本也是目前電動車市場化發展的一大攔路虎。

巴斯夫正與德國的其它公司共同投資研發新的高能電池。比如正在研發的NCM(鎳鈷錳)電池陰極材料和特殊金屬氧化產品,以及硫化鋰電池或鋰空氣電池等新理念、新部件和新材料的研發。

鄭大慶告訴《汽車商業評論》,公司已經在電池陰極材料的研發中取得了突破,其HED陰極材料獲得了美國能源部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的專利。全世界現在僅有兩家公司獲得了這一專利,巴斯夫是其中之一。最近的測試表明,巴斯夫HED NCM一111陰極材料中的鉻、鐵雜質含量遠遠低于其他同類產品,而雜質含量越低,意味著電池的循環壽命和使用壽命越長。

此外,巴斯夫還正在開發基于高性能聚合物的耐高溫薄膜。這種膜電極組件(MEA)產品被用于燃料電池堆的生產。巴斯夫Celtec-MEA是全球第一款商用MEA,它可確保燃料電池系統在高達180。C的溫度下運作。

如此,液態石油氣或生物乙醇等碳氫化合物就無須再進行復雜的凈化――燃氣凈化占據了低溫燃料電池系統成本中最大的一塊――從而能夠有效降低燃料電池的成本。

這種耐高溫聚合物電極薄膜燃料電池可用于提高電池的續航能力,因為車載轉換器可將柴油或甲醛轉化為氫氣以供燃料電池使用,繼而對電池進行連續充電并在必要時提供采暖。

采用這種解決方案后,菲亞特Scudo原型車的續航能力將從50公里提高到500公里。這款車是丹麥政府為展示這一技術可行性而推出的模版車型。

全方位能量管理

與性能相仿的傳動動力汽車相比時,電動汽車最顯著的缺陷是續航能力不足(約140公里),如使用空調系統,這一數字還將下降30%。這個問題同樣存在于傳統能源車中,且冬季內燃發動機的廢熱并沒有用于供暖。

因此從汽車內部溫度的角度,為了減少制冷、供熱造成的能量消耗,巴斯夫重新設計了能量管理系統,針對夏季和冬季環境下車內溫度情況開發出了相應的解決方粟。

根據他們的計算,夏季70%的熱量通過車窗傳遞,剩余30%則通過車身傳遞。如車內儀表板、方向盤、座椅等深色區域如暴露在陽光下會吸收熱量,溫度可能達80℃左右,表面發燙的部位就需要更多的冷卻處理。

篇6

【關鍵詞】高中地理 低碳理念 滲透

低碳理念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將其和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M行融合,這是對于學生價值觀念的一種引導,是在地理課堂上滲透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意識的一種教學方式。課本中的很多素材都可以成為低碳理念培養的有效資源,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并且給予學生積極有效的引導,讓低碳理念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與深化。

一、拓寬地理課堂的教學空間

教師首先要有意識的拓寬課堂教學的空間,不要讓教學內容僅僅限于課本知識,可以結合當下的時事熱點引入更多值得探討的話題。課本中直接涉及低碳理念的教學內容并不多,但是對于這種觀念的體現卻比較豐富。教師在講到這些相關內容時要善于進行教學維度的發散及延伸,可以結合主題引入一些補充資料,將一些課外知識引入課堂。也可以設計一些值得探討的話題讓學生交流討論,進行對于具體問題的剖析。只有拓寬地理課堂的教學空間,低碳理念的滲透才能夠找到更大的平臺,學生對于這種觀念的認知也會逐漸產生。

例如:教師可以列舉當前世界煤、石油資源逐漸短缺的問題來讓學生進行討論,并給學生提出一些切入討論的建議: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切實緩解這一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們更加迅速地加入到對能源問題的討論中去。有的學生提出了開發新能源的設想,有的學生認為可以充分利用當下的可再生能源技術,因為可以減少資源的消耗,這更符合低碳理念。隨著學生對于問題討論的不斷深入,大家不僅對于能源問題的剖析越來越透徹,學生的觀點中也越來越能夠體現出低碳理念。這就是預期的教學效果的達成,在這種開放式的討論教學中更加有助于學生積極觀念的形成。

二、融入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

在低碳理念指導下的高中地理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融入對于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要加強對于學生的有效引導,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把握低碳理念的實質。地理課程中涉及到的很多話題其實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討論的很多問題學生在生活中也多會遇到。對于這樣的教學文本或者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加以理解,在分析和探究問題時也可以讓學生結合平時對于生活觀察來表達見解。這種教學模式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夠帶給學生更直接的觸動,這會更好的實現對于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

例如:在教學“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這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究:①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是人類發展的必然嗎?②面對當前城市化發展所帶來的諸多環境、社會問題,你覺得可以如何提出建議去緩解?③作為城市化發展的見證者,我們應當如何對未來城市布局進行規劃?這三個問題學生都不陌生,并且都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發表見解。引導學生對于這樣的話題展開探討,會讓學生加深對于這個探究主題的認知,并且能夠潛移默化的將低碳理念滲透到學生的價值體系中。

三、展開針對熱點話題的交流探討

課本中還會涉及一些當下社會中的熱點話題,尤其是資源能源等問題。這些都和低碳理念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這些框題時可以創設一些熱點話題引導學生交流探討,讓學生對于相應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這樣的教學過程通常學生會有較為濃厚的參與熱情,尤其是那些平時對于社會新聞或者生態問題非常關注的學生,他們會有很多想要表達的見解。教師要給學生提供開放式的平臺,鼓勵學生真實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針對具體問題的討論乃至辯論。這些都是激發與拓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層層深入的揭示問題實質的教學過程,在這些過程的輔助下低碳理念也會更好的得到滲透。

如學習“新能源”時,因為核能越來越在世界資源中占有主導地位,核電也漸漸被人們所熟悉,越來越多的國家也開始發展核電技術。那么,教師就可以以核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為主題,從正反兩方面讓學生分析核能帶來的好處與壞處。學生立刻激烈的討論起來,正反兩方也列舉了各種觀點。有的學生認為,核電站雖然能給人類帶來豐富的能源,但是其危險性也是有目共睹的。核的泄露不僅僅會對人類自身健康造成損害,甚至威脅生命,同時也會對附近的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等等。也有學生認為,核能發展到今天,相關的技術都已經日趨成熟,核能的泄露問題已經能夠很好的被控制,因此,很能是一種很值得被利用的清潔能源。大家的思維與觀點發散了激烈碰撞,教師可以仔細聆聽學生的討論,然后適當給予學生點撥提示,有意識的延伸出低碳理念,以這種方式來結束整個辯論過程。

【參考文獻】

[1] 李宏偉. 高中地理課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析[J]. 中國校外教育,2011(15).

[2] 戚躍勇. 加強人文地理案例教學 提升課堂學生學習效果[J]. 高考(綜合版),2015(03).

篇7

關鍵詞:煤層氣產業產業融資融資方式

國家能源局在2013年公布《煤層氣能源政策》,是對 “十二五”眾多規劃中提到的煤層氣產業一個明確的政策支持,涉及內容包括規劃產業布局,以相關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鼓勵吸引更多的民營和外資投入等。促進煤層氣能源產業發展的成功將形成國家新能源開發與利用、企業投資發展與獲利雙贏的局面。新興能源產業在開發和利用上需要專業的技術支持,充足的資金支持,高效的政策支持。本文是從企業財務管理中融資管理角度出發,根據煤層氣企業在企業發展中融資遇到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方式和實例,說明不同產業階段的不同的融資模式和并且分析了各種模式的可行性。本文試圖根據行業的特性,從企業融融資成本分析等方面作問題探討,開拓煤層氣或新能源行業財務融資方法的一些思路。

一、煤層氣產業融資困難的原因

(一)投資成本高

從目前看,我國的煤層氣開發在初始勘探階段要求有最低業務工作量和最低投資額度。對于企業來講,在簽訂開發合同時,一定期間內的項目預算一部分已經規定下來。企業需要融集到相應的資金以使項目順利開展,否則會影響企業對整個項目投資進程。降低融資成本,在未能公開上市或資產證券化之前維持現金流,是財務管理工作之重。

   從長遠看,中國要想實現強國之夢,需要先成為獨立的能源大國。據《世界能源中國展望》對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預期,至2035年,中國進口天然氣要從目前的60%下降到24%。為達到這一目標,中國倡導“走出去”的策略,實現這一策略要建立長期規劃,建立全球性能源貿易體系,推進對國外能源直接投資。這一系列舉措,除了依靠國有經濟支持,另需大力發展民營資本投入到產業建設中來。

(二)沒有形成規模,市場有待開發

1、加快管道建設,有利產業布局

煤層氣產業建設,一方面要解決開發中的技術、資金問題等上游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良好的市場環境,形成完整的產、供、銷、用的下游規模。因此要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體系建設,增加產品運出途徑,擴大市場。

2、提高氣價,有利開拓市場

加拿大和美國具有相似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實行第三方準入政策,放開競爭。歐盟地區定價以指數法占主導地位。歐盟天然氣合約以中長期合同為主,相當比例合約采用油價指數法確定氣價。國外氣價定價機制是由管控到市場競爭的逐漸轉化過程。

我國目前煤氣價格還是政府管控,煤層氣價格實質提高還要根據不同地區情況,電價等相關定價因素而解決,目前價格偏低,特別是工業用氣價格偏低,企業初期投入過高,低價售氣虧損更嚴重。2013年,國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拓寬煤層氣在發電上的應用,規范合理定價機制。資本有逐利的性質,《意見》的出臺,有利于拓寬煤層氣在市場上的應用,配合價格管控放開趨勢,企業生產積極性會提升,研發資金投入也會增加,各地區應盡快出臺具體實施細則。有利于產業的向前發展。

二、煤層氣產業傳統融資模式

從產業長遠發展目標來看,資金籌搓與運作是企業發展重要因素之一,以下主要是從傳統的企業融資方式來討輪適合本產業資金籌集的方式及利弊。

(一)企業內部直接投資

初期融資可行及快捷的方式之一就是股東注資。以煤層氣項目公司初始多數選擇的融資方式--吸收直接投資為例。直接投資出資者多是企業的所有者,優點有:成本低風險小;融資迅速;不用定期還本付息。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資金量有限,基本滿足企業初級階段;對于融資者來講將應付利潤從稅后利潤中支付,不像債券利息那樣作為費用從稅前支付。不具有抵稅作用;隨著企業運營發展,一旦股東的資金不足,會要求股東再次出資,從而改變企業股權結構。

(二)引用政府專項基金和補貼

企業加強同政府之間的合作,積極需求政府政策、財稅相關的幫助。為促進煤層氣項目加快發展,根據《加快省煤層氣發電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多項政策出臺,政府鼓勵煤層氣產業投資。

政府政策一經公布,實施與監督是解決企業資金的重要步驟。對于專項基金引進來講,相對于大型國有企業,中小型民營公司要想引用專項基金需要有完整的申請方案和具體的資金計劃,并且接受政府有關部門監督。利用政府專項基金的好處是:成本低、風險小給企業帶來的附加價值高;督促企業可以高效利用資金。但是引用資金也有弊端:資金使用不靈活;資金量有限。

在稅收減免方面,企業要在產業大規模生產之前提前做出稅務籌劃,及時做好備案工作,及時同稅務局溝通掌握新的政策法規。

(三)資本上市融資

企業發展到規模經濟階段,機會成熟可以通過資本上市融資。從而緩解企業的資金需求。企業通過在資本市場上通過外部股權融資,初期IPO融資,然后上市后增發,接下來定向增發,最后配股融資。以上步驟,可滿足企業對不同階段發展對資金需求。

上市股權融資對企業的要求高,廣大股民關心企業的未來盈利狀況。對企業來講除了煤層氣研發、生產以外,對于企業管理、資金運作等方面也需要著力提高。

(四)吸引民間資本介入

我國一直是藏富于民,民營經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主力。從宏觀層面看,2012年發改委頒布的《國家能源局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擴大能源領域投資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引導民營經濟對能源產業的投資,包括資源的勘探開發,油氣項目的合作與開發。微觀來講,民間資本關心在短時間內資金保障與穩定回收,可以采用優先股、固定分紅等方式來吸引民間資本,提高民間資本對煤層氣產業投資積極性并降低風險,同時也要加強政策上的宣傳,吸引民資進入。

三、煤層氣產業引用新的融資渠道

除了上述資金引進形勢,還應該多方面拓展融資渠道,根據煤層氣項目和國家對該產業的扶持所公布的政策和相關規定,及社會對碳排量的政策我們可以采取下列一些新融資渠道。

(一)引入項目融資

項目融資一般使用在技術可靠,基于消費的一般公共性的收費,區域性較強的項目,象自然資源開采及其加工處理和輸送存儲設施等類型項目特別適用。

對于煤層氣能源產業常用的是BOT(建設-經營-轉讓)形式,這種形式主要授權相關人進行項目的融資、涉及、建設、經營和維護,在規定的特定時間內(10-30年)向該項目的使用者收取費用,由此回收項目的投資。

我國吸引外資投資的煤層氣項目中,項目融資的形式要以2007年美國遠東能源集團與國際金融公司(IFC)達成定購協議,以支助美國遠東能源集團在中國的煤層氣勘探和開發項目為例。美國遠東能源集團是中國煤層氣沉積的最大持有者之一,目的是通過交易收取收益用于支助中國的部分運營(包括計劃的煤層氣產品的鉆井和開發)以及用作營運資金。

(二)通過CDM融資

清潔發展機制,簡稱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京都議定書》中引入的三個靈活履約機制之一。發達國家"資金+技術"換取發展中國家溫室氣體的"排放權"是此機制的簡單陳述。2012年底對《議定書》第二期繼續在2013-2020年實施已經達成協議,這是此類型融資模式開展是一個有力的保證。煤層氣產業可以用在CDM項目中進行融資。

但是CDM項目在融資過程中也有一定的風險,局限性。由于這種類型的融資往往是英國、歐洲等一些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的項目合作,發達國家往往強勢,只是資金上有支持,真正的技術支持還是有局限性。資金到位比較漫長。因為涉及的是國家之間碳排放量交易,項目從申報、可行性研究、資金到位都需要審批。方案實施性不夠強、盈利效果差,融資方案很難通過。

(三)碳權抵押貸款

由于CDM項目周期長成本性高,進入門檻高,受規模限制,一方面銀行沒有太多信貸支持,另一方面融資融債要求的專業性強。隨著《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為支持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和商業銀行都在采取進一步促進碳權抵押貸款,就是以碳權排放量換取貸款,企業“排污權”不僅可以進行交易,還可以用作抵押貸款。

政府和商業銀行都在采取進一步促進碳權抵押貸款的推行,但歸根究底還是以CDM項目運行作為貸款前提聯合國CDM理事會注冊的項目。此類型的商業信貸可以作為一個信貸啟示,針對煤層氣產業在生產過程中涉及的水、電、汽油消耗等也涉及了排污等內容,在資金運作上可以借鑒這種貸款模式,作為資金來源的一個啟示。

(四)風險投資

風險投資有幾種投資模式:一是直接投資獲取被投資企業股權的方式。第二種是向企業提供貸款或擔保的方式。第三種是提供部分擔保或貸款并直接投入部分資金而獲取被投資企業股權。風險投資是企業創立初期獲得資金來源的一個重要方式,取得了風險投資一方面是解決了企業的資金問題,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項目的附加值。引入風險投資的企業要有超常的預期收益率且能承受風險投資高收益的要求。

 風險投資優點是企業提供長期股權資金(短則3-5年,多則7-10年),同時不會涉及企業控制權問題。但是風投要求投資回報率高。一旦企業價值增值或上市后,通過股權轉讓,通過資本撤出獲取高額利潤。例如:自2009年,Aloe私募基金計劃三年內斥資4億美金投資香港龍門集團位于中國陜西韓城的煤層氣開采區,用于煤層氣勘探、開采及銷售。

 (五)利用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是對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主要形式是匯集分散的閑散資金而組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進行投資,有利于企業拓寬資金來源,可集中社會分散基金。利用私募資金的優點在于融資風險低,資金充足,周期長。缺點在于:要求企業在未來3-7年有上市計劃,這是私募基金退出企業的主要途徑;對于企業的戰略發展要求嚴格。

私募基金投資煤層氣項目如:亞洲私募基金集團霸菱亞洲旗下一家聯營公司在2008年投資亞美大陸煤層有限公司,資金充足,產業發展迅速,如今亞美大陸煤層氣公司在山西地區的煤層氣項目成為該產業的示范典型。

(六)信托融資方式

信托融資是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自己意愿或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信托融資與其他融資方式相比較更靈活與彈性,彌補了銀行信貸不足、利用社會閑置資金拓展了投資與融資渠道。

信托融資方式需要滿足兩大條件:企業據有較強的盈利能力;企業需要有充足且可靠的現金流,以保證能夠支付投資者的紅利或利息。信托資金提供融資范圍有限,信托融資對企業內部管控制度建設、公司治理結構、財務管理制度等方面也有較高的要求。

根據“十二五”的發展規劃,會有更多的信托公司投入到能源產業。抓住這個雙贏的機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煤層氣產業在上升期,根據產業發展不同階段,我國政策及國情相繼出臺,企業融資方式多種多樣。企業在初創期可以采用股東直接投資或者風險投資,這種資金使用時間長,且負債較小的融資模式。以節省資金成本。在成長期,采用投資周期長、短期回報低,而長期回報高的貸款形式,如:私募基金。由于開始階段盈利數量不多,企業不能過度依靠銀行貸款,可選擇利率較低的額度較小的中短期銀行貸款。對于企業狀況比較有信心,可以進一步引入風投,也可通過發行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債券來募集資金。對于企業發展成熟的企業,企業運營比較穩定,可以引如長期商業貸款,信托融資、項目融資。另外可通過證券市場發行企業可轉債、增發新股、新股配售等方式融資,開拓融資渠道。

參考文獻:

[1]張亞欣,李君鴻.創新與完善科技投融資體系研究[M].青海民族出版社,2013

[2]張運,白建華,程路燈.中國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及其它實現路徑[M].中國電力出版,2013

[3]于靜霞.新能源企業融資及財務風險控制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

[4]王虹英.企業資金融資與運用[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5]葛存山.企業融資運作[M].云南大學出版社,2011

[6]張航 .中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研究[M].中國金融出版社,2013

[7]彭元正,董秀成.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M]中國商業出版,2013

篇8

關鍵字:發展中、城市、武漢、公交車

Abstract: China, is a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Nowadays city public traffic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eriod has come, because I am in wuhan for some years, quite has the understanding of wuhan bus, so, choose the wuhan bu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launched a little inspiration and discussed.

Key word: developing, city, wuhan, and buses

中圖分類號:K87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公交車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窗口,所以我們的產品應該在改變城市面貌的同時給百姓生活帶來真正的方便。要給老人、孕婦、幼兒、傷殘人等相對特殊的人群帶來真正的關愛,體現出社會對這些群眾的重視和我們社會的愛心。

公共交通無疑是城市交通發展的最終所在,然而,要優先發展公交,讓公交成為城市交通的主體。但要在發展中城市來完成這個轉變并非易事,它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強有力的支持,政府的決策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近幾年,武漢城市公共汽車雖有很大進步,但總體來說,技術狀況比較落后:一是車齡老化,油耗高,噪聲大,污染嚴重;二是此類車多是用貨車底盤改裝的客車,車長多為10m以內,動力不足,載客量小,地板高,乘客上下車不方便;三是乘坐不舒適,安全感差,速度慢。

武漢,是一個發展中的城市。現如今城市公共交通迅速發展的時期已經來臨,武漢作為中國發展在前端城市人口比重已達900萬,公交車已經成為廣大普通市民出行的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城市公共交通是伴隨著城市的成長而發展起來的,因此,研究城市公共交通就不得不對城市的基本情況、道路設施、機動車量等等基本要素進行了解和把握。公交車是現代人類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如何提高公交車的安全性、舒適性和高效率,成了現代公交車車內環境改善的重要目標。

現如今武漢市的公交存在下面一些問題:

1.病車上路,存在安全隱患。

2.改路不通知,造成乘客的不便。

3.有時候公交司機心情不好,對乘客態度也不好。

4.對乘客的詢問,司機有時候不回答。

5.司機總是把車開得很快,車上的乘客搖搖晃晃的,而且沒有安全感。

6.上下車時,還沒有站穩,司機就已經啟動,或有時夾到乘客。

7.有時候到站不停車。

8.有些司機常爆不文明話語,影響城市形象。

9.有些人上車很慢,司機會催促。

10.有些車是沒有空調的,有時候即使有空調的車司機也不給開。

如何消除市里公交存在的這些問題,成為公交公司和市政府要攜手關注的重點之所在。

關于武漢公交未來發展狀況,做如下幾點概述:

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人口眾多,城市人口密集,老齡化比例迅速加大,經濟發展和人們的收入相對較低,道路面積率也很低;城市污染嚴重,所以我國城市公共交通的提高和發展勢在必行,并因與國外背景條件不同,有其自身的特點。

近幾年,雖然我國城市公共汽車的水平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從沿用貨車底盤到開發客車專用底盤,發動機功率由小到大,油耗由大到小,噪聲由高到低,排放不斷改善,出現了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公共汽車,地板高度也開始從800-900mm降到500-600mm,車廂的居住性、舒適性也日臻完善。但是與國外產品相比,無論從技術水平、性能和人均占有數量上仍存在較大差距,處于國外同類產品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超低地板(地板高度在340mm以下)客車基本上還是空白。

城市發展迅速。為適應和促進發展,城市公交客車必須迅速上品種、上檔次、上數量。為做好這方面工作,必須認真了解城市發展需要、我國公交客車發展現狀和與國外發達國家的差距,并對此進行科學分析,找出努力的方向。

發展我國公交車要解決的幾個關鍵技術問題

1.車輛大型化

由于我國城市人口密集、客流量大,特別是在客流量的高峰期,擁擠不堪的現象非常明顯。據有關資料記載,高峰期,車內每平米站立人數可達11人之多,使人感到很不舒適。解決此類現象的有效辦法之一就是加大車身長度,使車身長度加大到11-12m(包括雙層客車和全鉸接式客車),增加客容量,即是要大型化。國外大城市早已有11-12m公交大客車。

2.車輛低地板化

低地板公交車有很多好處。前蘇聯汽車科學研究部門得出一個結論:對公交客車運營指標影響最大的是地板高度,地板高度降低57%,可使乘客上下車的時間節省50%,從而可提高定線平均運輸速度7.5%。有人推算過,北京市的公共汽車時速每提高1km,相當于增加了300輛大公共汽車。地板降低無疑可增加平均運輸速度,提高運營效率,同時又便利老齡人、小孩及殘疾人上下車。地板高度在320-450mM的超低地板公交客車在國外發達國家城市已較為普遍。

3.綠色環保化

污染已對人類生活構成威脅,特別是城市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人們正在呼喚“綠色環保汽車”。這主要應從發動機改裝著手,一方面電噴、三元催化技術已經從小轎車向大功率發動機延伸:另一方面開發新能源發動機裝于城市公交客車上也是一種趨勢。新能源主要有電力、壓縮天然氣(CNG)、液化石油氣(LPG)、甲醉等。在城市客車中,電力、壓縮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及混合燃料汽車已開始投入使用。

4.向高檔、高技術含量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首先,在動力配置方面采用大功率、大扭矩、低排放、低噪聲、先進可靠的發動機,而且發動機后橫置,給乘客留有圈套的乘坐空間;采用自動變速箱和動力轉向機構,操縱輕便,該機構可減輕駕駛員疲勞、減少安全隱患;采用空氣懸架增加客車行駛平順性和舒適性,使車身地板高度空載與滿載時保持衡定,甚至可帶屈膝功能便于乘客上下車;采用ABS/ASR防抱死制動裝置和防側滑裝置;前橋為獨立式、后橋為輪邊減速或是U型門式后橋以降低車身地板高度。其次,公共汽車行駛在現代文明程度高的市區,它是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因而對整車外形乃至色彩都有更高的要求。最后作為公共汽車還要求有醒目和減少乘務人員勞動強度的電子報站器,電子顯示路牌,無人售票裝置,前后電視監視系統等新技術的采用也將越來越普及。

5.底盤總布置及總成的性能要求和結構型式

客車性能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底盤,所以客車專用底盤的設計和制造水平的不斷提高是客車技術賴以發展的基礎。各種客車根據使用條件不同,對底盤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1)車架多為欄柵桁架式或采用無車架型式的承載式車身,這樣不但能實現超低地板而且能減輕客車自身質量,增加載客量。

(2)國外客車的動力裝置,除一部分小型客車仍用汽油機外,其余幾乎全部用柴油機。

篇9

[關鍵詞]無機非金屬材料;實習;產學研;考核方式

在現代高等教育中,實習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1]。通過實習課程,第一能夠讓學生對本專業的生產設備、車間及工作狀態有一個直觀的認識[2];第二能夠幫助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從而加深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3];第三,能夠提升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第四,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4]。重慶科技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的實習課程體系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三部分,經過多年的建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實習目標明確,實習方案可行,與一批現代陶瓷、水泥混凝土、新能源材料企業建立了聯系,簽署了實習合作協議,已培養了十余屆合格的本科畢業生。但由于該專業建立時間較短,積淀不足,且行業環境[5]及學生特點也在發生變化,導致該專業的實習教學環節仍然純在或者新出現了一些問題,限制了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1實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落實實習企業難

我校是一個二本院校,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有限,很難聯系到大型企業實習單位,只能到一些中小型企業去實習,而現在的中小企業大多為民營企業,他們出于安全、技術保密等因素考慮,接納我們實習的意愿往往不高,這導致了我們聯系實習單位非常困難。有些企業雖然也同意我們去實習,但只讓學生走馬觀花的看一遍生產線,從進車間到出車間總共不到兩個小時,這種實習方式很難讓學生有較大的收獲。

1.2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學生剛進入工廠實習時,由于好奇和新鮮感,還是有一定的興趣的,但實習開始幾天后很大一部分學生就失去了積極性。這是因為,目前的實習方式,大體包括兩類,一類是只能看,不能動手操作的參觀實習,另一類是雖然能夠動手操作,但往往只讓做一些簡單、重復且較繁重的工作;另外,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只能接觸到車間里的操作工人,這些工人基本都是一些農民工,無法回答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有些企業雖然同意學生在里面實習幾周,但實習三四天以后,學生發現該看的都看完了,剩下的時間再實習不過是重復同樣的事情,無法將實習再深入下去,因此很快失去了熱情。

2解決措施

面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我們既要發揚已有的好的方法及模式,又要敢于嘗試改革創新,從而推動無機非專業實習教學質量的提高,為培養高素質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奠定基礎。筆者有多年帶實習的經歷,結合本專業實習的具體特點,再參考相關文獻資料中報道的提高實習質量的辦法,總結出了以下幾條適應我校無機非專業實習的改革措施。

2.1充分發揮校友的作用來聯系實習企業

我校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已有10余屆的畢業生,很多校友從事于本專業領域的工作,部分優秀友現已成為單位的骨干或領導,這些校友是學校的寶貴財富,通過他們聯系實習企業必然事半功倍。但本專業建立以來,只開過一次校友會,這是不夠的。我們應該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學校與校友之間的聯系和合作,使校友資源能夠為專業建設發展提供實質性的幫助。首先,校友聚會的頻次應該加大,至少5年一次;第二,每年的畢業答辯,可以請一些校友作為企業老師參與進來,這樣既可以提高答辯的質量,也可以加強同校友之間的聯系;第三,教師的一些科研項目,也可以邀請校友參與進來。

2.2以產學研為紐帶加強與企業的聯系

我校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擁有熱等靜壓爐、高真空鎢絲爐、全自動壓機、原子力顯微鏡、維氏硬度計等先進的儀器設備,同時,還具有一定的人才優勢,如擁有一批本專業領域的博碩士教師,這是一般的中小企業所不具備的;企業熟悉市場,了解市場的需求是什么,同時,企業具有產品規模化工業生產的能力,這是高校不具備的。因此,兩者是具有合作基礎的,企業提出需求,學校則以科研課題的方式來協助企業開發新產品或者改進產品。在校企合作中使企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那么企業自然愿意接納學校去實習。

2.3改革實習方式與考核方式

本專業現在的實習方式是,進廠前學生先在互聯網上查一下該企業的資料,對該企業有一個簡單的認識,進廠后,分組在各個崗位輪流實習,以參觀實習為主,少數企業允許學生做一些簡單的工作。這種實習方式不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可以由提問式生產實習方式[6]來代替傳統的實習方式,進廠前不僅要讓學生通過互聯網查閱實習廠家的資料,老師還要通過PPT或視頻的方式為學生介紹該企業及相應產品的生產工藝及應用等,然后將學生分組,讓每組提出至少十個問題,學生需要在實習的過程中自己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對學生進行考核時,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和對問題的解答,都要作為打分的依據。基于重慶科技學院為二本院校這一實際情況,我們應該堅定不移的走應用型大學的建設道路,要將辦學與本地區的產業特點相結合,發揮自身的人才優勢和設備優勢,為本地區企業的轉型升級做出的貢獻,切實的做到產學研結合,那么實習單位聯系困難的困境就會迎刃而解。在實習過程中,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實習,同時力爭做到將實習考核滲透到實習過程中,而不是簡單的只以最后那份實習報告作為評分的唯一依據。

參考文獻

[1]陳平,陳俊,趙艷榮,等.地方高校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3):85-86.

[2]武元鵬,李星,李海敏,等.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生產實習教學探索[J].廣東化工,2016,43(318):149-150.

[3]王金香.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生產實習教學模式的改革探討[J].徽化工,2016,42(2):107-108.

[4]李穎,王海闊.基于學習成果的認識實習教學模式創新與改革[J].河南化工,2015,32(7):61-63.

[5]王慶平,鄭林義,朱金波.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模式的研究[J].廣東化工,2016,43(317):125-126.

篇10

關鍵詞:燃氣管道;施工;管理;質量

天然氣管道施工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燃氣管道的施工質量不僅影響天然氣的使用效果,更是直接關系到人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天然氣管道爆炸事故屢見不鮮,絕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施工質量不過關所引發的問題。為此,有必要針對管道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進行進一步探討,提出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

一、燃氣管道施工技術

在本文中,主要以某天然氣管線施工為例進行分析。該段天然氣工程中27km為水網段,9km為山區段,其他為綜合性施工段。在當前燃氣管道工程中鋼材和制管技術不斷發展,管線鋼的種類隨著輸送壓力、輸送量、管道用鋼、管道安全等技術指標不斷的豐富,由于本次工程的重要程度較高,所以采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針狀鐵素體管線鋼,同時,部分路段應用了X100-X120鋼級的管線鋼和相關技術。

(一)鋼材和制管技術

燃氣管道施工技術關系到后續的投入和使用,對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具有非常大的影響。現階段的燃氣管道施工技術已經告別了原來的單一技術,針對管道施工的不同環節,采用不同類型的技術,從根本上提高燃氣管道的質量和性能,不僅可以更好的輸送燃氣,同時能夠有效節省成本。

(二)管道防腐技術

燃氣管道施工技術在目前的發展中,不僅僅在管材和制管技術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時在管道防腐當中取得了較大的突破。管道防腐是燃氣管道工程施工的必要指標,由于燃氣管道大部分是修建在地下或者是一些隱蔽的地方,很容易與地下的各種氣體或者是物質發生反應,再加上燃氣本身具有的一些特性,燃氣管道的被腐蝕程度要比一般的管道更加嚴重。從燃氣管道防腐的發展史來看,現階段主要是采用內減阻涂層技術,這種技術的好處在于,能夠降低磨阻、增加管輸量,同時可以降低管道運行綜合成本。通過不斷的改進,這種技術在現階段的應用當中,通過鋼管的有效性旋轉,將環氧涂料通過高壓無氣的噴槍涂在鋼管的內表面,使鋼管內表面形成高質量、連續光滑的有效涂層。由此可見,管道防腐技術在目前的應用當中,已經相當成熟,并且從多個方面出發,避免了單一技術的地域限制性。

(三)焊接技術

焊接技術作為燃氣管道修建的一種重要保障,在應用的過程當中,必須遵守最安全、最有效、最長久的原則。燃氣管道的焊接首先要保證安全性,兩個管道或者是兩個以上的管道在焊接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嚴絲合縫,不能出現一點問題,同時在焊接完成以后,要進行相關的測試和檢驗,減少隱患的發生概率。其次,焊接技術必須在效率和使用時間上得到保證,目前的燃氣使用數量有很大的提升,地區之間的管道焊接更要在效率和使用壽命有所延長,避免反復檢修對居民生活帶來的不便。

就當前的焊接技術來看,從第一條長輸管道建設開始,國內管道現場焊接施工大致經歷了手工電弧焊上向焊、手工電弧焊下向焊、半自動焊和自動焊等四個發展過程。管道建設中,為保障施工的高效率和高質量,應優先考慮熔化極氣體保護自動焊工藝,并不斷的研制管道新一代的自動焊設備。

二、燃氣管道施工質量的控制分析

(一)施工技術控制

對于一個施工項目,施工工序通常很多,并且各項施工工藝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現場的施工人員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做好各個方面的技術準備。在本文列舉的案例當中,為了保證在各個路段能夠有效的保證燃氣管道修建質量,不僅僅采用了專業的施工技術,同時還準備了突況的備案、特殊地質的使用施工技術以及遇到極端天氣的處理方案等等,這些都是對施工技術進行嚴格控制的措施。相對來說,燃氣管道的質量控制是多方面的,任何一項工作都要從多個角度出發,避免遺漏所造成的惡性影響。

(二)連接施工技術要點

燃氣管道施工中,對于管道材質的選擇有很多種,如金屬管和塑料管等。目前,硬質塑料管是使用規模較為廣泛的一種,該種材質具有抗腐蝕,密封性好等特點,使用也較為方便。對于管道的連接作業要視管道的具體粗細而定,又由于燃氣管道施工的特殊性對管道的密封性有極高的要求,所以,必須采用科學規范的施工方法才能確保施工的安全性。塑料管道具有極強的熔合性,在管道尺寸較為細狹的位置,可以采用電熔方法將管道連接;當管道尺寸比較粗時,就必須采用焊接的方式進行管道連接。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要以保證連接處的密封性為首要前提條件。

(三)管道施工的后期質量驗收

整體管道鋪設完工以后,要進行嚴格的質量驗收。質量驗收要派專業的技術人員前往開展作業,驗收時必須對管道的密閉性和安全性進行檢驗,一是要對管道的強度和密閉性進行合格性實驗,要檢測各項接頭處是否牢固,并選擇較為安全的氣體進行先期測試,看是否存在漏氣點,如果存在漏氣現象,要對具置加以確定并及時維修;二是要對整體管道系統進行內部吹掃,保證管道內部的光華與清潔,以利于氣體的輸送,對于細狹管道位置要尤其注意,避免發生局部阻塞現象。三是對于管道的材料進行防腐檢測,如果管道材料選用的是金屬材質,則該環節尤為重要,防腐層檢查要通過對管道防腐處理的外觀做出判斷,如果防腐技術操作不規范,就必須立即進行返工操作。

三、總結

天然氣作為一種新能源,其優點正在逐漸顯現,其利用率高,使用時更加經濟環保,具有極高的性價比,是我國城市居民的必備能源之一。燃氣管道施工具有其自身的特點,為此要因勢利導,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不斷開發新的施工技術,保障天然氣管道施工的高效暢通,為實現能源的有效替代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天然氣能源更好的服務于全人類。

參考文獻

[1]張曉松,牛亞楠,李永威,等.城鎮天然氣管道占壓隱患現狀調研與處理方法[J].煤氣與熱力,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