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的影響范文
時間:2023-12-22 17:48: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留守兒童的影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引言
“留守兒童”是指因父母一方或雙方外出務工而被留在家鄉,需要其他親人照顧,年齡在16歲以下的兒童[1]。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發展,這些留守兒童的成長與教育現狀正在逐漸地受到更多的關注與重視。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長期分離,其所在家庭的正常結構和功能被破壞,比普通兒童更容易出現抑郁[2]。兒童抑郁與生活應激事件聯系緊密,相關研究[3]表明,負性生活事件對農村中學生抑郁情緒影響較大。希望感是“一種基于內在成功感的積極的動機狀態,包括意愿動力和路徑思維”[4]。諸多研究發現“個體內在希望水平的高低與心理健康狀況有顯著的相關”[5],高希望感的人往往有更好的健康狀況[6],他們更能積極地應對生活中的緊張事件[7]。綜上所述,本研究擬檢驗生活應激事件對留守兒童抑郁的預測作用,以及希望感對應激與抑郁兩者之間關系的影響,以期為降低留守兒童抑郁發生率提供參考依據。
2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湖南耒陽地區兩所中學的1315名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施測。回收有效問卷1292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8.25%。其中男生582人,女生710人,年齡為11歲-16歲。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量表如下:青少年自評生活事件量表(ASLEC),用于評定青少年生活事件發生頻度和應激強度;流調中心抑郁量表(CES-D),主要用于評價當前的抑郁癥狀、頻率;兒童希望量表(CHS),用于評定兒童的希望感得分情況。2.3數據處理運用SPSS22.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相關分析和層次回歸分析等統計學方法。
3結果
3.1生活應激事件、希望感與抑郁的相關分析
表1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農村留守兒童的抑郁與生活應激事件各因子(人際關系、學習壓力、受懲罰、喪失、健康適應、其他)呈現顯著正相關(P<0.05),與希望感動力因子、路徑因子呈現顯著負相關(P<0.05),說明生活應激事件各因子、希望感各因子對農村留守兒童抑郁有著顯著的相關性。生活應激事件中的人際關系因子、喪失因子以及其他因子與希望感中的動力因子呈現顯著負相關(P<0.05)。
3.2希望感在生活應激事件對農村留守兒童抑郁影響中的調節作用分析
采用多層回歸分析預測希望感在生活應激事件對農村留守兒童抑郁的影響中是否存在調節作用。表2分層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控制人口統計學變量后,希望感得分能解釋抑郁水平方差變異的1.0%(F(3,900)=3.954,P<0.05),生活應激事件各因子能解釋抑郁方差變異的43.5%(F(9,894)=78.202,P<0.001),希望感與生活應激事件各因子的交互作用能解釋抑郁水平方差變異的45.4%(F(15,888)=51.075,P<0.001)。且引入交互作用項“生活應激事件×希望感”后新增解釋量(R2)也達到顯著水平,這表明引入交互作用項后對抑郁差異量的解釋增加了2.3%。
4討論
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遇到的生活負性事件越多,學生的抑郁水平越嚴重;希望感的增加能有效緩解學生的抑郁情況;希望感的增加能有效緩解負性生活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由此可推測,希望感可以有效緩解生活應激事件以及抑郁癥狀給個體帶來的消極影響。層次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希望感在生活應激事件對抑郁的影響之間具有調節作用,所以說希望感的增加可以緩解生活應激事件對農村留守兒童抑郁的消極影響,從而間接降低抑郁發生的概率。農村留守兒童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擁有更多生活應激源,較之常人他們會遇到更多的負性生活應激事件,這些生活壓力會導致消極情緒的產生,但希望感高的農村留守兒童在面對學習上及生活上的挑戰,更多的是以積極的心態應對,這能夠降低他們所獲得的挫敗感,能夠有效降低抑郁的發生。因此,我們在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相關心理問題時,應該把握全局,統籌兼顧,正確認識到三者之間的關系。此外,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都應采取積極措施,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5結論
(1)生活應激事件、抑郁和希望感之間兩兩顯著相關;(2)農村留守兒童的希望感在生活應激事件對抑郁的影響之間存在調節作用。
參考文獻
[1]肖正德.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進展[J].社會科學戰線,2006(1):246-249.
[2]高文斌,王婷,劉正奎,等.農村留守兒童抑郁的特點及影響因素[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7,16(3):238-240.
[3]俞杰,徐美玉,季建玲,等.農村中學生抑郁和焦慮狀態與應激源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4,13(1):68-69.
篇2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教育
一、農村“留守兒童”出現的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城市工業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父母農為了增加家庭經濟收入、增長見識、學到技術選擇外出務工。而他們的子女就被留在農村由親人照顧,長時間、遠距離的不接觸,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兒童”。國家統計局的一項統計表明:2004年中國流動人口超過了1. 3億,其中從農村進入城鎮的占74%,中國隨父母進城的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就已經達到了640多萬,而托留在農村的“留守兒童”則有多達2200多萬。而且當前的種種跡象表明,這個數字還在逐年增加。可見“留守兒童”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我們沒辦法阻止它的產生,只能探索別的出路來彌補。
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現狀
在網上輸入“留守兒童問題”會出現很多關于留守兒童的專題報道。內容主要歸納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行為問題、教育問題等 。而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則是這些所有問題的核心。當越來越多的農村父母外出打工,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的教育問題。從兒童自體的方面、家庭的健康方面乃至農村、社會的發展都存在諸多問題。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在發育的關鍵時期,沒有獲得父母的關愛和正確引導。結果就導致了他們表現出個性冷淡、不合群、情緒不穩定、控制能力差、自卑、自私孤僻的性格。這樣不健全的心理狀態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是極其不利的。
(二)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業狀況。農村父母外出打工對于孩子的學習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留守兒童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時期心理發生了變化,對于學業不如以往用心對待,學業完成情況也就不太好;在沒有父母監督學業的情況下,學習成績有所下降;父母不在身邊,暫為監護人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低或其他親朋好友對孩子的學習關注過少,“留守兒童”在學業上有問題不能及時得到幫助。這些因素的影響就會導致“留守兒童”的學業下降。
(三)農村“留守兒童”的行為狀況。農村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在行為方面會出現問題,尤特別是處于青春期的男孩子這個問題表現更為突出。由于父母不在身邊、暫為監護人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親朋好友溺愛或沒有起到很好的監護作用。留守兒童,特別是青春期的男孩子在叛逆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出現以下行為上的問題:任性叛逆、違反學校紀律,例如上學期間曠課、跑去網吧上網,看不良錄像,結識社會不良少年、拉幫結派、賭博等。在留守兒童出現這些不良行為卻沒有得到父母、老師的及時教育、正確引導,以后就可能成為社會的不健康細胞。
三、農村教育問題現狀的分析
(一) “留守兒童”自身因素。孩子自身的一些特性會影響到其學習表現,比如性別、性格、個人能力等。在中小學階段,男孩在學習方面上與女孩相比,相對缺少自律,因此在缺少父母照顧和監管的情況下,他們不會自主去學習,學業容易受到影響。在個人能力方面,以往的研究均顯示,個人能力會影響到學習表現。智力水平高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能力更強,因而學習成績更好,在學習上也會獲得更多的肯定和鼓勵,從而對以后自己的受教育水平的期待也會更高。
(二)家庭環境。家庭的經濟狀況也會影響到小孩的心理和學業。父母外出務工有助于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決定孩子是否繼續他們的學業。由于父母打工所在城市的生活費用、學習費用、外來孩子入學困難等一系列問題使得父母被迫將孩子留在農村。雖然目前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雖然在我國,但孩子的書本費用、生活費用等對于一些家庭也是很大的壓力。父母的文化水平會影響到小孩的學習表現。如果父母文化水平越高,一方面對孩子的學習要求會更高,給孩子起到健康正確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父母能夠給孩子的學習提供學習上的幫助,從而有利于小孩學習成績的提高。
(三)學校、社會因素。學校的教育質量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表現,一個學校良好的基礎設施、學校設備、師資力量等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學校里的老師對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循循善誘,學生之間的融洽氛圍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社會對于“留守兒童”教育的關注,有關部門加大對于“留守兒童”教育的投入,都可以減輕“留守兒童”教育出現的問題帶來的不好影響。
四、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對策
首先,政府應該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減少農村父母外出打工;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從學校設施、師資力量著手;通過媒體力量宣傳教育的必要性引起家長的重視;其次是學校要提供安全的住宿條件;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情況下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通過課程改革來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從而循循善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家長必須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盡可能選擇近距離城市打工,經常回家或父母一方在家教育孩子,盡量做到至少有一方家長在孩子身邊照顧、關心、教育他們;在孩子身邊的監護人必須起到監護作用,對孩子認真負責。
參考文獻:
[1] 周林、青永紅編著:《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
[2]葉敬忠,潘璐.別樣童年中國農村留守兒童[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3]高亞兵.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及人格發展特征田.中國公共衛生,2008.24 (8) :917 - 919.
篇3
關鍵詞:農村 隔代撫養 留守兒童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02-187-02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撫養”的國家。據調查顯示,在我國城鎮有近五成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家長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隨著農民工進城務工的趨勢逐漸增加,留守在農村的兒童的撫養問題也就愈見明顯了,進而研究農村隔代撫養對留守兒童成長的影響就變得更有意義了。
所謂隔代撫養,是指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上一輩老人來照顧孩子、教育孩子的教養方式。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由于家庭的經濟條件有限,有很多父母不能將孩子帶在身邊,因此,在農村、小城鎮所出現的一個遠離父母、由祖輩老人或他人照顧的特殊幼兒群體。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研究的方法來研究農村隔代撫養對留守兒童成長的影響。
1 農村隔代撫養的基本狀況
在家庭教育中,一直存在著兩種基本的教育形態,其一是父母對子女的“親子教育”,其二是祖輩對孫輩的“隔代教育”。據中國老齡科研中心對全國城鄉20083位老人的調查,照看孫輩的老人占了66.47%,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生活在一起的比率就越高。在當今中國,“隔代教育”已經逐漸成為家庭教育的主要形態。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隔代撫養”的孩子驕縱、任性,認為“隔代撫養”的效果弊大于利,更有人全盤否定“隔代撫養”。但心理專家認為,“隔代撫養”只是一個過渡時期,究竟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論。只要我們注意方式方法,“隔代撫養”也可以一舉三得,讓父母輕松、孩子有長進、老人有所寄托,成為特色教育。
2 農村隔代撫養出現的原因
通過對相關文獻進行梳理,筆者發現農村隔代撫養的出現與中國的國情是緊密相連的,“中國人重視家庭的大、全,期盼多子多福,這個概念在今天市場經濟的沖擊下雖已支離破碎但仍然顯示了它的力量。隔代撫養是我國在現代化轉變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此外,農村隔代撫養的出現還與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有關,隨著農村流動人口量的不斷擴大,家庭化流動的趨勢日趨明顯。但城鄉二元化結構仍然存在,進城打工的農民無法長期將子女帶在身邊給予照顧,因而將子女留給老人撫養就成了自然的事情。但筆者認為,農村隔代撫養出現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兩點。
2.1 祖輩的觀念
祖輩的觀念與農村隔代撫養的出現有著十分重要的聯系,這主要表現在四方面:(1)農村祖輩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人們常將老人稱作“老小孩”,被稱作“老小孩”的祖輩更愿意將自己的空閑時間用來與孫輩交流;(2)我們中國農村有三代同堂的享福思想,覺得子孫滿堂是天倫之樂,他們更加注重天倫之樂的享受,往往主動承擔撫養孫輩的責任;(3)老人對帶小孩子有一定的熱心,將孫輩撫養的健健康康是他們的愿望,這樣他們會覺得老有所為;(4)老人覺得自己過去很忙,對自己的孩子沒有專心帶,而現在撫養孫子可以補償過去的不足。這么一來,無論天南地北,也無論貧窮富貴,都把“隔代撫養”視為理所當然,就不足為奇了。
2.2 中國幼托機構不發達
盡管隔代撫養的弊端已經引起了政府和社會的關注,但從目前來看,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隔代撫養現象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日益關注的社會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的相關組織仍然相對較小。“現如今中國幼托機構不發達,入托比例比較小,留守兒童入托困難,所以祖輩來帶小孫子的現象是一個很普遍的想象。”目前我國的幼托機構還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的需求,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入托難”的問題沒有解決。許多進城打工的年輕夫婦只得將孩子交給父母撫養。
3 農村隔代撫養對留守兒童成長的影響
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在發揮其教育優勢的同時,認真克服種種負面影響,使孩子現有的家庭教育狀況得以改進,使我們的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
3.1 農村隔代撫養對留守兒童成長的有利影響
(1)祖輩擁有更為豐富的生活知識和人生閱歷。
朱琳璐在“隔代教育的利與弊”中指出,祖輩在撫養和教育孩子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對孩子各階段的發展特點也了解得更準確,尤其在孩子生病,或者遭遇其他問題時,他們更清楚應該怎么樣去做,并且不會像沒有經驗的父母那樣,遇到一點點事情就慌了手腳,相反,他們顯得更為鎮定。
(2)祖輩有著更加平和的心態。
祖輩們已經脫離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他們的心態相對比較平和,加上老年人具有兒童似的心理,這就使得他們特別喜歡孩子,也更容易融入小孩子們的游戲,跟孩子建立比較融洽的關系,為他們實施正確的教育提供了非常輕松和諧的心理基礎。這就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3)祖輩們一般更有慈愛之心。
祖輩們更能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心聲,與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從而更好地了解并滿足孩子的需求。加上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為孩子奉獻,這使孩子在生活照料和人身安全等方面有了實質性的保障。
3.2 農村隔代撫養對留守兒童成長的不利影響
(1)祖輩深受傳統思想的束縛,影響留守兒童創造個性的形成。
祖輩的觀念相對滯后,在農村尤是如此,不太容易改變幾十年來形成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不能很快跟上社會發展和觀念更新的步伐,所以在與孩子相處時,不善于運用科學的、有創造性的方式引導孩子,對孩子出現的諸如破壞行為、嘗試行為等一切具有冒險和創新的探究行為,總是急于阻止。
(2)過分的溺愛和遷就容易使留守兒童產生“自我中心”意識。
老人對孩子的溺愛幾乎是所有祖輩的通病,他們可能在撫養子女的時候非常成功,但祖父母這樣的角色卻讓他們的心態產生轉變,不經意間就會對孩子的錯誤過分寬容,這就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個性。
(3)造成親子感情隔閡。
留守兒童平時和祖輩們生活在一起,已經習慣了祖父母的袒護和遷就,因此當父母看到孩子的缺點和不足時而對其提出嚴格的要求時,孩子更難以接受,以致容易形成親子之間的感情隔閡和對立情緒。
(4)過分保護遏制了留守兒童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發展。
不少祖輩習慣于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美國心理學家艾利克森把人生分為八個階段,并指出了各個階段的主要任務,他指出幼兒期的重要任務是對自己的肢體進行自我控制,如果過多地限制和責怪他,他會產生羞恥感。
(5)農村隔代撫養會造成留守兒童的交往能力低下。
我們發現由于許多老人身體不好,精力不濟,又怕孩子獨自出去受到傷害,故要求孩子較多時間呆在家里。“這樣,孩子長期與之相處,容易產生內向、人際交往恐懼等心理障礙,這會給他們的身心發育、人際交往及將來的自我實現帶來很大的阻力和影響。”
4 完善隔代撫養的措施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撫養”的國家。中國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教授認為,無論如何,隔代教育在中國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現在還不到討論要不要隔代教育的問題,而是要想辦法搞好隔代教育。
4.1 充分發揮祖、父兩代人在農村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撫養職能
(1)留守兒童的父母應該慎重選擇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充分考慮到祖輩撫養和教育的勝任力,而不僅僅是選擇一個能照顧孩子衣食住行的老人就行。如果祖輩確實沒有教養兒童的能力,建議父母雙方留下一方,承擔兒童撫養和教育任務。(2)留守兒童的父母應當經常與孩子、祖輩以及入學兒童的老師保持聯系,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針對孩子出現的問題,積極妥善地尋找辦法解決。(3)留守兒童的祖輩應該轉變教育觀念,學習教育兒童的新策略、新方法,嚴格要求孩子,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把更多的經歷從關注孩子的物質生活轉到孩子的教育上。
4.2 成立“留守兒童之家”
所謂“留守兒童之家”是指由幾個留守兒童與撫養人(在本文中指祖輩)組成的家庭。有些學者提出可以嘗試有償代養,即由社會提供條件,利用社區機構組織成立“留守兒童之家”,實行有償代養。在“留守兒童之家”中,留守兒童以兄弟姐妹相稱,相親相愛,在平時學習生活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樣不但可以解決父母的后顧之憂,而且能夠滿足留守兒童的愛與歸屬感的需要。
4.3 加強社會輿論的引導與推動,形成全社會重視隔代教育的良好輿論環境
多編寫、出版祖輩家長讀物,增加隔代教育的廣播、電視節目,以滿足祖輩家長這一廣大人群的實際需求,逐步加強隔代教育的知道網絡,多宣傳親子教育和隔代教育結合好的典型。社科院、教育部門科學育兒中心等單位,應就祖輩家長與隔代教育展開理論研究,探索出適合對祖輩家長進行隔代教育知道的模式,以便不斷提高隔代教育的質量,促進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
4.4 加強社會組織的建設,加強社會力量幫助隔代撫養兒童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我國類似NGO(職業生涯設計)組織的作用還不是很明顯。隨著我國不斷發展,社會工作制度的建立應提到政府的議事日程上來,政府部門鼓勵個人創建并充分發揮NGO組織的作用,加強協作,在對進城務工的農村家長進行引導和教育的同時,也對祖輩們的教育方法進行指導,改變他們的家庭教育觀念,讓農民工家長、托管人學會與孩子溝通、交流以及指導他們采用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發揮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影響作用,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黃祥祥.論隔代教育與兒童心理的發展[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6,(4).
[2] 馬芳.農村留守兒童“監護人”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1).
[3] 39健康網.讓老人來帶孩子到底好不好.省略,2009,(7).
[4] 育兒網.專家談隔代撫養.省略,2008,(7).
篇4
1.1研究對象
按照分層整群抽樣原則,從安徽省蚌埠市和淮北市2所農村小學1~5年級隨機抽取1個班作為調查對象,學生主要來源自附近農村。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后逐一對問卷進行了核查,缺失項≥20%視為無效問卷加以剔除,最終有效問卷437份,回收率為87.4%。其中留守兒童221名,非留守兒童216名,年齡6~13歲。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子女留在戶籍地交由父母單方、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人撫養、管理和教育的未成年人。同時還對248名兒童監護人和部分基層醫務人員進行訪談。
1.2調查內容
主要包括留守兒童的基本信息、衛生服務需求、患病后就診情況及相關因素:(1)兒童及家庭基本狀況,包括性別、民族、年齡、是否留守等信息,兒童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受教育水平、工作、收入狀況等情況。(2)留守兒童衛生服務需求及利用情況:四周患病率及兒童患病后就診情況。本研究以四周患病情況作為衡量衛生服務需要指標,主要考慮周期較兩周更長,獲取患病率數據偏差較小,更適合推算全年衛生服務需求情況,目前在國際上也較多使用該指標。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和logistic回歸分析。
2結果
2.1農村留守兒童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
本研究調查對象中留守兒童221人(50.6%),非留守兒童216人(49.4%)。留守兒童中父母都外出的(雙親留守)有70人(31.7%),父母一人外出(單親留守)151人(68.3%)。總的調查對象中,男生205人(46.9%),女生232人(53.1%);其中留守兒童男生109人(49.3%),女生112人(50.7%)。留守兒童中獨生子女51人(23.1%),非獨生子女留守兒童170人(76.9%)。留守兒童家庭經濟狀況相對較差。無論單親還是雙親留守家庭,其經濟情況中“一般”的比例都比較高(P<0.01)。飲用水情況方面,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區別較大,留守兒童飲用地下水比例較大,而非留守兒童飲用水多為自來水(P<0.01);參加保險方面,留守兒童多參加農村醫保,非留守兒童參加商業保險的比例較高(P<0.01)。在住房類型上,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都以平房和樓房為主,瓦房等其他類型的比例較小,3組兒童在家庭住房類型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三組兒童衛生服務需要與利用情況比較
本研究被調查兒童中,最近四周內患病有262人次。以患病人次衡量四周患病率,留守兒童患病率(60.6%)稍高于非留守兒童(59.3%);雙親留守兒童的四周患病率(57.1%)稍低于單親留守兒童(62.3%)。3組兒童四周患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留守兒童中患病后未采取任何措施占9.5%高于非留守兒童的6.5%;其中雙親留守兒童未采取措施比例(17.1%)高于單親留守兒童比例(6.0%)。3組兒童生病后采取措施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農村兒童患病就醫行為比較
從患病后就醫行為來看,87.9%的農村兒童患病后會選擇到醫院或其他醫療機構就診,3組兒童患病后就醫行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結果發現,在3組兒童患病后到就近醫療機構治療距離方面,非留守兒童到較為正規醫院(距離較遠)的比例較高(P<0.01)。3組兒童生病未就診的原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14.6%的單親留守兒童選擇經濟原因,高于雙親和非留守兒童。同時,雙親留守兒童和單親留守兒童選擇“無人陪同”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兒童。
2.4農村留守兒童衛生服務利用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以生病后是否采取措施作為2個分因變量,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參加醫療保險父母在外務工時間長短、父親文化程度及母親文化程度等因素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在α=0.05水平上逐步除去不顯著的變量,該模型對留守兒童衛生利用總變異的解釋量為43.6%。獨生子女、父母年均在外務工時間、參加醫保情況、父親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數等因素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1),而其他因素與衛生利用的聯系均無統計學意義。Logistic回歸方程表明:獨生子女等因素對留守兒童衛生利用情況產生影響。其中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衛生服務利用情況好;父母外出務工時間較短兒童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此外,參加過醫療保險和家庭人口較多、父親文化程度較高的農村留守兒童衛生利用情況較好。
3討論
3.1皖北農村留守兒童衛生服務利用水平低于非留守兒童
本研究發現,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四周患病率基本持平,這說明留守兒童的整體健康水平狀況和非留守兒童相比區別不是很大。但是留守兒童生病后選擇忽略或自己忍著的比例要高于非留守兒童,其中雙親留守兒童生病后未采取措施比例高于單親留守兒童,即衛生服務利用水平更低。可以看出農村留守兒童衛生服務需求轉化為實際就醫行為的比例相對較低,這與趙苗苗等研究基本一致。可見,皖北地區部分留守兒童由于父母外出務工,祖父母等監護人的照顧能力相對較弱,其衛生利用水平受到一定影響。但如果有些留守兒童能夠及時獲得親戚、朋友等其他渠道的幫助,他們的衛生服務需求也能得到滿足。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中家庭人口數影響衛生利用的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
3.2留守兒童比非留守兒童更多選擇就近就醫調查發現
大部分留守兒童患病后會選擇就近就醫,這可能是因為農村留守兒童大多生活在較為偏遠的農村地區,并且留守兒童監護人多為年紀較大的祖父母,經濟因素、交通環境、監護人自己身體條件等導致留守兒童對基層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比較大。此外,相對低廉的服務價格可能也是吸引留守兒童就近就醫的原因。從本次調查可看出,留守兒童家庭的經濟狀況要低于非留守兒童家庭,父母在外務工對于留守兒童家庭經濟改善影響程度不高,留守兒童衛生利用水平受到經濟水平的顯著影響。因此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農村留守兒童就近醫療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3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生病未就診原因存在較大區別
本次調查發現,52.8%的農村非留守兒童因為自己感覺病情較輕而未治療;而農村留守兒童生病未及時就診,則主要因為經濟原因和父母不在身邊無合適人員陪同,其中單親留守兒童表現得更加明顯。此外,參加醫保情況可能也是影響兒童衛生利用狀況的原因。本研究發現非留守兒童參加商業保險的比例較高,而留守兒童大多僅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其保障范圍和抗風險能力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同時,調查結果不難看出,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中因自感病情較輕而未就診的占有較大比例。可見,無論是留守兒童還是非留守兒童都沒有較強的及時治療意識,這可能與兒童自己或者其監護人的受教育水平較低有很大關系。因此有必要加大對農村留守兒童及監護人的健康教育力度,強化留守兒童防病治病意識,在基層醫療機構中設置專門針對留守兒童的“綠色通道”,包括減免費用、優化服務、政策傾斜等。
4總結
篇5
關鍵詞: 留守兒童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狀況
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越來越多地選擇進城務工,在農村產生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日益復雜的社會問題,2005年后,關于留守兒童的報道更是頻繁地出現于各大媒體。
一、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
聯合國基金會《2006年世界兒童狀況報告》估計:中國有農民工子女4300萬,2300萬留守在農村,2000萬兒童是流動的。2013年5月10日全國婦聯《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達6102.55萬,總體規模擴大;全國流動兒童規模達3581萬,數量大幅度增長。
在四川省宜賓縣孔灘鎮有一個叫王素的留守兒童,早上7:00,11歲的留守女孩王素悄悄起床,梳洗、生火、做早餐,開始了一天的生活。她牢牢記著爸爸媽媽去山西前的叮囑:“照顧好弟弟妹妹,不能讓他們餓著,凍著,更要管好他們的安全和學習。”作為大姐,王素成了一家之主,做飯、洗衣、檢查功課……王素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王素只是四川百萬留守兒童中的一分子。所謂留守兒童,是指與父母雙方或一方分離并留守在農村的少年兒童,是農村流動人口在戶籍地以外謀生時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戶籍地而產生的社會群體。報告顯示,學齡前農村留守兒童(0-5歲)達2342萬,在農村留守兒童中占38.37%。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規模為2948萬,其中小學(6-11歲)和初中(12-14歲)學齡階段兒童在農村留守兒童中分別占32.01%和16.30%,規模分別為1953萬和995萬。大齡留守兒童(15-17歲)占農村留守兒童的比例為13.32%,規模達813萬。報告指出,農村留守兒童主要集中在一些勞務輸出大省,四川、河南、安徽、廣東、湖南5省農村留守兒童占全國總量的43.64%,四川、河南占比最高,分別達到11.34%和10.73%。另外,從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所占比例來看,重慶、四川、安徽、江蘇、江西和湖南的比例已超過50%,湖北、廣西、廣東、貴州的比例超過40%。
由于不能與父母團聚,缺少親情的慰藉,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成為農村留守兒童亟待解決的問題。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不是短期能夠解決的。從孩子健康成長發展的需要考慮,國家越來越多地給予農民工子女們更多的關注。許多地方政府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制定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工作機制已初步建立,留守兒童成長環境有了改善,然而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依然不容忽視。
二、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研究狀況分析
目前我國關于留守兒童研究多是基于一個趨同的假設,即由于父母一方或雙方外出務工會造成家庭教育斷裂,情感支持不足,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日常生活、家庭教育、行為發展等方面均帶來不利影響。部分研究認為“留守”對兒童造成的影響目前并無定論,但大多數研究認為,“留守”對留守兒童的影響是負面的。
對留守兒童的調查研究發現:1.大多數留守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確,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態度散漫、不端正,遲到、逃課甚至輟學情況嚴重;留守兒童一般會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交往圈子,對非留守兒童或同輩群體存在很強的排他性。2.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心存歉疚,錯誤地采取“物質(金錢)+放任”的方式補償子女,助長了子女的好逸惡勞、奢侈浪費,“拜金主義”等思想。3.研究還發現,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留守兒童普遍低于非留守兒童,但在留守兒童內部又有所分化:父母親一方在家看護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同輩看護或沒有看護的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4.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在應對壓力時表現出更多的退避及幻想,做事任性、對人冷漠、性格內向和孤獨成為他們的突出特征,由于長期缺乏親情的慰藉,他們遇事更加自卑和暴躁,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性格。王玉瓊(2005)認為:性格孤僻、脆弱、渴望親情是留守兒童最大的心理問題。表現為:一是留守兒童自卑心理加重,性格抑郁,喜歡自我封閉,為人處世孤僻不合群。二是留守兒童容易產生憎恨、仇視等畸形心理,出現暴力傾向。
在心理調查方面顯示:27.2%的留守兒童存在焦慮,27.6%的留守兒童存在抑郁,24.5%的留守兒童有恐懼感,22.7%的留守兒童易怒;在行為方面:57.6%的留守兒童有過失,35.2%的留守兒童說謊,7.4%的留守兒童偷竊,30.6%的留守兒童有攻擊行為,41.3%的留守兒童有過破壞行為。
留守兒童目前面臨的諸多問題客觀存在,這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存在消極影響。然而事實上,父母單方或雙方外出打工并非全是消極影響,在留守兒童中,不少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邊,獨立性較強,有責任心,懂得感恩,并且由于父母在城市中,懂得的新鮮事物比同齡的農村兒童要多,人生的理想更加豐富,奮斗目標更加明確。研究中過度的負面結論容易忽視健康留守兒童存在的原因和事實,在大眾心理上形成留守兒童等同于“問題兒童”的錯誤觀念。這樣的輿論會嚴重影響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積極自我評價的健康發展,對留守兒童造成傷害。據調查,由于留守兒童被嚴重“標簽化”,81.7%的孩子不喜歡被稱為留守兒童。
三、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成因分析及對策
留守兒童是一個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變化的概念,在歷史上,國際上都存在。我國早期因走西口、闖關東,商人、文人、囚犯、官員而產生的滯留在家的孩子也是那個時代的標志;現代,因為城鄉二元化造成的大批農村留守兒童,成了這個時代的突出問題。
(一)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成因分析
隨著我國農村留守兒童規模的不斷擴大,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的確值得擔憂,但是不需要恐懼和過度夸大,我們應客觀冷靜地對待這一問題,分析誘發這一問題的原因:
首先,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由于許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留在家里,造成了孩子性格內向、孤獨、自卑;后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教育的缺失更加加劇了孩子不良行為的形成:打架斗毆、早戀、賭博、逃學、撒謊、上黑網吧成為孩子發泄和轉移孤獨感的方式。家長往往以物質滿足代替親情缺失的做法,使得這些孩子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和拜金主義的不良態度。
其次,學校方面。留守兒童的主力軍在廣大的農村,尤其是廣大貧困地區的農村,基本上沒有開設適合兒童身心發展需要的心理學課程,更沒有專業的心理咨詢老師;各科文化學科的老師由于教學任務繁重,家務繁多,沒有精力細心地傾聽和耐心地指導;最主要的原因是應試教育,它成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瓶頸,廣大教師把精力主要放在升學率上,很容易忽視兒童的心理教育。
最后,社會方面。不健康、不適宜的媒體宣傳和網絡宣傳使得沒有辨別力的兒童“崇拜性”的模仿,造成留守兒童的暴力傾向和攻擊行為。
(二)針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的對策
一是進一步完善我國法律和政策體系。首先是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等一批保障兒童權益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修訂,強化父母對子女的法定監護責任,仿效國外探索有償監護制度,填補留守兒童監護缺位,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監護制度。其次是對建立在二元結構基礎上的以戶籍為中心的有關住房、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政策法規進行逐步修訂,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及其子女能夠平等享有公共服務資源。再次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已有法律法規加大執行力度,保證農民工進城務工人員的帶薪休假等制度,切實保障其更好地履行監護責任。
二是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作為現階段的重大社會問題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理應納入留守兒童集中地區各級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將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服務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社會管理創新總體部署,實現頂層設計,統籌推進。在此基礎上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和工作督查考核機制,并將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服務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及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將農民工家庭在經濟、教育、健康等諸領域的監測評估指標納入政府部門常規統計之中,建立共享的留守兒童動態管理信息系統。在農村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試點工作,探索實踐留守兒童關愛服務的有效模式。在新農村建設中,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出臺免稅、貼息貸款等優惠政策,大力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吸納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家鄉就業。
三是構建學校、家庭、社區一體的關愛網絡。首先,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并在學校編制體系內按照適當比例配備生活及心理輔導老師。其次,在留守兒童集中的農村、社區等建立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場所,為留守兒童提供心理輔導、家庭指導、生活引導等,并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再次,以村民自治、鄉規民約的方式推行農村兒童監護制度,建立鄰里互助組,對法定監護人、委托監護人的監護行為進行監督。最后,建立農村留守兒童安全保護預警與應急機制,確保一旦發生問題,有關方人員就能迅速介入并妥善處理。
四是關注大齡留守兒童。首先,對于大齡留守兒童,特別是無人監管的大齡留守兒童,建立幫扶和管護機制,對他們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教育指導。其次,針對大齡留守兒童的教育需求,穩步出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異地參加中考、高考制度的相關政策,使更多的留守兒童能夠在父母工作的城市接受高中教育。再次,利用城市的教育資源,建立大齡留守兒童和農民工補習教育制度,幫助他們鞏固基礎知識,培訓融入城市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職業技能。
參考文獻:
[1]萬明鋼,毛瑞.當前我國“留守兒童”研究存在的若干問題[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2]樸婷姬,劉惠善.關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7(9).
[3]周福林,段成榮.留守兒童研究綜述[J].人口學刊,2006(3).
篇6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心理適應;爭執性結論;影響因素;述評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5-0258-02
1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適應的研究綜述
1.1 研究爭執性結論
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易造成兒童親情缺失,其原有家庭內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留守兒童需要對家庭內部撫養環境的變化進行適應。為此,多數研究者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適應情況,但研究結論缺乏共識性,甚至相互矛盾,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學習適應方面。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父母外出并未對留守兒童的學習造成不良影響。留守兒童具有較高的學習獨立性。多數孩子能夠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艱辛,并以此作為激勵自己好好學習的動力;另一觀點則認為,父母離開尤其是母親的離開,兒童的學業成績有了顯著下降;70%以上的教師認為父母外出打工以后,孩子的成績差了。他們中逃學、厭學、輟學、紀律差、迷戀網吧的現象比一般兒童嚴重。
情緒適應方面也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父母都外出打工、單親外出打工和父母都在家這三類兒童在孤獨量表上的得分不存在顯著差異。留守兒童的幸福感與非留守兒童無顯著差異。留守兒童的主觀幸福感略低于非留守兒童,但不存在顯著差異;相對地,有的研究發現留守兒童表現出諸多情緒問題,主要涉及孤獨感、委屈難過、敏感自卑以及憂慮情緒。他們在狀態焦慮水平上要明顯高于父母均在家的兒童,而兩者在特質焦慮上沒有顯著差異。
行為適應方面。正面的觀點認為,父母外出打工使得留守兒童的生活過早獨立,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表現出更多的助人行為。獨立起居和做家務的能力強于非留守兒童,能更好地理解父母,體味生活的艱辛。很多留守兒童在班上與同學們的關系較好,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能經常幫助其他同學。負面表現發現,留守兒童與父母分離帶來的不安全感,容易使留守兒童對周圍他人產生戒備和敵對心理,表現出攻擊行為。有些兒童情緒比較冷漠或者自卑,逃避各種活動、害怕與人交往等。一些留守兒童抽煙、酗酒等,有些甚至走上了小偷小摸、搶劫等違法犯罪的道路。
1.2 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心理適應的因素
1.2.1 不同監護人類型
隔代監護人易造成兒童放縱、任性,親戚朋友對孩子心理與精神上的需要很少關注,自我監護型易養成孩子奢侈、浪費、不知勤儉的不良行為習慣,自律能力較弱。通過對比流動兒童、雙留守兒童、單留守兒童、曾留守兒童及一般兒童發現,雙留守兒童社會適應性最差;與一般兒童相比,留守兒童的自尊低、孤獨感強,雙留守兒童抑郁高,單留守兒童的生活滿意度高,曾留守兒童的自尊低、孤獨感強、抑郁高、社交焦慮高。單親外出留守兒童的抑郁水平顯著低于雙親外出的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隔代教養組和寄養組在親密度、矛盾性、娛樂性上有顯著差異,寄養組親密度較低,矛盾性、娛樂性較高。
1.2.2 父母的教育觀念
父母在孩子的早期生活成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的關愛、支持和鼓勵能夠使孩子對周圍環境建立良好的信任感與安全感,這對他們社會性發展、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的。外出務工人員形成的多元教育觀念對子女學業會有一定的引導作用。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在城市或城鎮打工,使他們的教育觀點發生了變化。但到底產生什么樣的改變,卻有不同意見。有的父母認為“讀不讀書都一樣”,從而助長了一些成績不好的留守兒童產生厭學情緒和“讀書無用論”的思想;相反,有的父母對子女寄予很高的期望,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兒童的學習積極性,他們出去打工賺錢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能供孩子上學。
1.2.3 父母外出時間
研究發現,父母離開時間的長短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有顯著影響。父母外出時間為一年的兒童心理健康水平很低,兩年以后升高,以后又逐年降低,到十年以上時最差。即離開時間越久對留守孩心理影響越大。留守時間在5年以上的兒童的心理失衡得分顯著高于留守時間為1-2年、3-4年的兒童。留守兒童的心理彈性和父母在外時間的長度成反比,即父母在外的時間越長,留守兒童的心理彈性越低。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越小時外出打工,對兒童的焦慮水平影響越大。父母早期離開孩子,甚至會深刻地影響兒童的特質焦慮。
1.2.4 親子溝通頻率
調查發現,父母與孩子溝通頻率越高,留守兒童的學習行為更健康、社交能力更強、日常生活行為更好;反之亦然。對于單親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而言,超過3個月與父母聯系一次的留守兒童對父親的依戀質量顯著低于一周、兩周和一月與父母聯系一次的留守兒童;對于雙親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來說,與父母的聯系頻率為一周一次的留守兒童對母親的依戀程度顯著高于半月、一個月和超過3月與父母聯系一次的留守兒童。留守兒童與父母團聚的間隔時間越長,與父母團聚的次數越少,留守兒童的心理彈性越低。和父母聯系頻率越低,留守兒童恐怖傾向、過敏傾向的危險性增加。
1.3 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心理適應問題策略研究
目前相關研究大多認為應該從家庭、學校和社區等幾個方面入手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
家庭方面:(1)最好讓孩子跟隨父母生活;(2)降低母親“出行率”;家長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溝通。學校方面:(1)注重對“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2)積極發揮學校功能,建立健全的家校聯防育人機制;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和育子方式。社區方面:(1)發揮社區綜合教育功能,形成社區、學校、家庭立體式的教育管理網絡;(2)組建青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尋找“媽媽”、“爸爸”替代他們的父母角色;積極開展對母親的教育指導工作。政府層面:(1)打破二元制的城鄉戶籍壁壘,逐步消除城鄉差距;(2)大力推進農村新課改,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3)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管理;(4)開發城市公立學校的潛力,就近入學。
2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適應研究評價
從上文綜述的結果可以看出,對同一研究內容由不同的研究者進行研究時,其研究結果常有爭議。究其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2.1 留守兒童概念界定問題
明確的概念界定是開展科學研究的前提。迄今,“留守兒童”仍缺乏明確、統一界定,這直接影響這一領域的進一步深入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五點:
第一,孩子的年齡。留守兒童年齡有以下觀點: 16歲以下、14歲以下、未滿18歲、義務教育階段、未成年人、6-14歲、6-16歲。許多研究沒有對留守兒童的年齡進行明確的界定。第二,父母外出數量是一個還是兩個才算是留守兒童?有的認為雙方外出才算留守兒童。有的則認為只要一方外出,就算留守兒童。現多數觀點認為只要一方外出就算留守兒童。第三,留守兒童產生的原因。多數研究認為留守是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結果。實際上,父母外出,導致孩子留守的原因很多:經商、出國留學、打工、外出照看病人、因關系不合一方出走、離異、孤兒等。很顯然,不同原因導致的留守現象,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相差很大,對孩子心理的影響是有差異的。第四,留守兒童地域性問題。有的研究把農村留守兒童等同于留守兒童,誤認為留守兒童是農村特有的社會現象,上文已介紹,留守兒童現象最早出現在城市。而且很有可能兩地留守兒童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存在差異。有關學者在定義上也注意到這樣的區別,并做了區分。相反,有的研究則把三者混淆,從而導致與其它研究結果的分歧。第五,父母外出的時間長度。多數研究在界定留守兒童時,未涉及父母外出的時間長度。是1年以上,還是半年以上,或者3個月以上,或者其他時間長度標準?目前,多數研究認為以半年為標準為宜。有關研究也支持這樣的標準:留守半年的兒童在自尊、心理控制源以及社會適應能力上都和一般兒童有顯著的差異。留守半年比留守三個月更具鑒別力,可以作為劃分留守兒童的標準。
2.2 研究方法問題
在研究方法上,以問卷、心理量表、心理測驗為工具使用定量調查研究方法的人占絕大部分;以觀察、訪談、個案分析等為手段使用定性研究方法的人占較少比例。量化的方法,只能收集到一些表象的信息和數據,對于那些隱藏在表象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未能觸及。許多研究缺乏理論指導,沒有明確的理論框架,對調查結果未能進行理論概括與提升,難以進行深入探討和解釋,從而難以談論其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最好把這些各個領域分散的研究力量,統一在一起,組織專家研討會,共同確定留守兒童的概念及其內涵、外延。概念明確后,再確定具體研究的內容,以適當方式公諸于世,大家共同遵守執行。
2.3 研究偏見問題
許多研究者帶著對農村留守兒童負面的假設,戴著一副有色眼鏡來看待他們,更多關注與農村留守兒童有關的“負面”問題,對農村留守兒童積極一面的論述較少,研究的客觀性、中立性不夠。上文總結的有關留守兒童的一些基本結論之間存在的相互矛盾,就已經告訴我們不能帶著“留守兒童是問題兒童的”類似這樣的標簽去進行研究,為了尋找負面證據加以證明。有關研究的差異,也使研究者思考以下問題:為什么面對同樣的壓力,對于處境不利的農村兒童,有些發展不良,有些兒童卻發展得很好,有些甚至超出了正常兒童的發展水平。
2.4 建議和對策問題
解決部分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來應對。研究者所提的建議和對策包括了家庭、學校、社會,以及政府的層面。從上文可以發現,針對政府層面的建議很多,但所提建議,在現有條件下難以實現,無法起到高效的作用。我國城鄉二元結構體制不是說改就改的,這涉及到很多因素。讓他們重新回到父母身邊,解決好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就是解決留守兒童不再留守的最好方法。這樣的方法在短時間內是難以辦到的。 學校方面,對于農村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條件較差等問題,這只是三農問題中的一個方面,是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短時間內難以解決。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有效、高效、操作性強的建議。
3 結語
綜合上面有關農村留守兒童適應研究的四方面問題,可以發現:以比較客觀中立的研究視角,給農村留守兒童一個明確可操作的界定,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之外的方法――質化研究,關注兒童面對家庭環境變化適應的過程和更廣泛的情景性因素,對于深入、真實地了解農村留守兒童,提供針對性強、有效的建議和對策,將十分有用。近年來逐漸興起的關于心理彈性的研究,對這種研究選擇,十分有利。
參考文獻
[1]段成榮,周福林.我國留守兒童狀況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1):29-36.
[2]范興華,方曉義,劉勤學,等.流動兒童、留守兒童與一般兒童社會適應比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33-40.
篇7
一、前言
留守兒童是我們國家當前面臨的一個巨大社會問題,自上世紀90年代外出打工潮興起以來,大量農村勞動力進程務工,越來越多的兒童留守家中,成為留守兒童。由于留守兒童長期和父母分離,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兒童也出現多方面的問題。留守兒童中較為突出的一個問題是教育問題。留守兒童在生活中缺乏親情,心理情感不健全,成績不理想,性格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這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均會產生嚴重不利影響。因此,農村中學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需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切實有效的措施改善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二、農村中學留守兒童教育面臨的問題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存在著較多的不足之處,這些問題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社會、家庭、學校等,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留守兒童教育面臨多方面的問題,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健康成長產生不利影響。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留守兒童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無父母的陪伴,家庭教育無法實現。家庭教育對兒童的成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與學校教育形成互補關系。農村留守兒童多由爺爺奶奶照顧,老人教育觀念較為落后,對兒童的家庭教育也不加重視。這種隔代撫養的方式對兒童主要以生活照顧為主,無法代替父母履行品德培養,心理發展以及價值觀念等均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家庭教育缺失是留守兒童面臨的最大教育問題。
2.農村學校教育的落后
農村地區與城市地區教育比較存在明顯的落后現象。城市教育質量、教育資源以及教育觀念等均顯著優于農村地區,這導致農村教育的滯后。農村教育的落后會嚴重影響留守兒童的教育。農村學校教育觀念的落后會使得教師對留守兒童的教育重視不夠,不能及時疏導留守兒童心理面臨的問題,不能使留守兒童受到積極的引導[1]。另外,農村教育資源的缺乏嚴格限制農村教育的發展水平,整體教育質量也難以得到提高。留守兒童所能接受到的教育資源有限,留守兒童所能接觸到的知識面更加狹窄,教育效果難以另人滿意。
3.留守兒童自身心理存在問題
處于中學階段的留守兒童,處于叛逆期,生理和心理均發生劇烈變化,在這一階段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兒童自身心理發展會受到顯著影響。留守兒童通常會感到孤獨和失落,長時間缺乏父母的陪伴心理上會有自閉、自卑傾向,變得自我壓抑,產生厭學心態。中學階段的學生也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產生不良習慣,甚至容易使兒童誤入歧途。因此,留守兒童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是一個潛在的危險因素,阻礙兒童的健康成長。
三、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方法
中學留守兒童所存在的教育問題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導致,因此,解決這些教育問題時也需從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著手,在認真分析這些原因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
1.政府方面加大相關政策的實施力度
留守兒童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政府方面需在宏觀方面進行積極調控,協調各種因素,著力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到要切實保障農村留守兒童接受義務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共同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和服務體系健全動態監測機制。這說明在國家層面上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關注。為使父母能夠陪伴在子女身邊,政府應著力解決農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學接受教育難的問題,確保留守兒童可以進城跟父母共同生活。另一方面,勞動力輸出的當地政府,應加大對本地區的投資力度,在本地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使勞動力能夠就近就業,減少留守家庭和留守兒童。
2.強化父母的教育責任感
較多父母對家庭教育重視不夠,將兒童教育完全寄托于學校,很多地方尤其是偏遠地方會出現“養而不教”的問題。對于這種問題,留守兒童家長需提高責任意識,重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一般是孩子的啟蒙教育,啟蒙教育的缺失會使兒童的教育存在缺陷,對終身都會產生較大影響。外出務工的父母即使不能每天與孩子在一起,但應當盡量增加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可以利用節假日看望孩子。目前,通訊技術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發展,家長可以利用多種方式關心子女,對孩子的成長進行有益指導。可以通過視頻、電話、微信等方式關注孩子的成長情況,讓留守兒童充分感受到父母的關心。
3.增加對農村地區教育的投資
農村地區教育的落后是限制留守兒童發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因此要大力增加對農村地區的教育投資。為農村學校配備先進的教育設備,增加師資投入,更新教育觀念,使留守兒童得到更加優質的教育。在學校教育方面,要充分認識到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心與支持,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來自學校的溫暖。為使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可為農村地區的學校配備心理咨詢老師。留守兒童與正常家庭的兒童比較更加出現心理上的問題,這些問題如不能及時解決會嚴重影響兒童的發展。通過心理咨詢老師使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做到防患于未然。
篇8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對策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已有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向城市,而且每年進入城市的農民工人數也在呈遞增的發展趨勢。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及2004年的相關統計數據,我國的流動人口數量已超過一億,并且規模還有持續擴大的趨勢。一部分進城務工人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得不將自己的兒女留在家鄉,成為留守在家的兒童。據統計,目前已有超過2000萬的義務教育階段的留守兒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和呵護。深入了解農民工留守子女在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現狀,尋求改善教育環境與提高教育質量的出路與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一、江西省農村留守兒童及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
根據江西省統計局公布的江西省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江西省總人口數為4339.13萬人,0~14歲的兒童為1009.28萬,占全省總人口數的23.26%。城鎮的兒童總數分別為3,903,897人,農村的兒童總數為6,188,907人。全省留守兒童數為2,234,160人,約占農村兒童總數的36.1%,占全省兒童總數的五分之一。
本文是建立在江西省婦聯對江西省贛州、吉安、九江、南昌、萍鄉、上饒、新余和鷹潭八地區的農村留守兒童及其父母、臨時監護人的調查基礎上形成的。
農村留守兒童問卷共發放5200份,回收5009份,回收率96.3%,其中223份因回答不完整或矛盾被剔除,有效問卷4786份,有效率95.6%。農村留守兒童父母問卷共發放4800份,回收4221份,回收率87.9%,其中210份因回答不完整或矛盾被剔除,有效問卷4011份,有效率95.1%。農村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共發放問卷4800份,回收4276份,回收率89.1%,其中105份因回答不完整或矛盾被剔除,有效問卷4105份,有效率96.0%。
此次調查對象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1~9年級在校生,年齡分布在5~17歲之間。小學學齡階段(5~13歲)3224名,占67.4%;初中學齡階段(14~17歲)1298名,占27.1%;其中有264名中小學生沒有填寫此項,占5.5%。
二、調查的結果及分析
(一)留守兒童父母親外出務工情況
有3630個留守兒童的父母親是一起外出務工,占調查總數的75.8%;父親外出占15.3%;母親外出僅占7.9%。
(二)農村留守兒童生活情況
大多數留守兒童的父母親外出務工后,孩子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的比例最高,為66.9%;與親戚等人生活在一起或寄養在別人家里,占25.7%;還有5.7%的是自己生活的。
留守兒童生活費每年在2000元以下有2391人,占59.6%;2000~5000元有1395人,占34.8%;而每年生活費在5000元以上的有193人,僅占4.8%。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的每年的生活費都包括了生活、購買衣服和一些學習用品等。
(三)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
調查結果發現,有3255名留守兒童覺得平時在學習上是有困難的,占68.0%,;有1515人覺得沒有困難,占31.7%。可見,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況不容樂觀。
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在班級中“名列前茅”的人數不多,為387人,只占到8.1%;處于“中上游”的為1779人,占37.2%;成績“一般”的為1984人,占41.5%;“不太好”的人數為623人,占13.0%。
留守兒童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求助老師”和“自己解決” 的占到調查總數的半數之多,占59.9%。其中“求助老師”的為1003人,占21.0%;“自己解決”的為1860人,占38.9%。有898人會“求助同學”,占18.8%;還有744人會“求助親戚”,占15.5%。
(四)農村留守兒童心理方面的情況
有2789名農村留守兒童覺得父母不在身邊“有時侯會”感覺孤獨,占總數的58.3%;“經常覺得孤獨”的人數為478人,占10.0%;而“不會”孤獨的人數為1508人,占總數的31.5%。
對于身在異鄉打工的父母,有2500名留守兒童表示“很擔心”父母在外打工的人身安全,占總數的52.2%;“有點擔心”為1913人,占總數的40.0%;有345人并不擔心,占總數的7.2%。
留守兒童與臨時監護人相處時,有1720人感到“愉快”,占總數的35.9%;有549人感到“不愉快”,占總數的11.5%;有2350人感到“有時候不愉快”,占總數的49.1%;還有139人沒有發表意見,占2.9%。
留守兒童在和臨時監護人發生沖突時,有2675名留守兒童選擇“悶不吭聲”,占總數的55.9%;“向父母訴苦”的有911名,占19.0%; “采取某種行為發泄”的有804人,占16.8%;有329人會選擇“吵架”,占總數的6.9%。
(五)農村留守兒童對父母務工的態度
在父母外出務工的問題上,有2403名農村留守兒童并“不同意”父母外出打工,占調查總數的50.2%;有1338名 “同意”父母外出打工,占28.0%;其中有747人持“無所謂”的態度,占總數的15.6%。
有2542人表示“想”和父母一起去外地,占總數的53.1%;回答“不想”的為1199人,占總數的25.1%;持“無所謂”態度的人數為1016人,占總數的21.2%。
三、江西省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發展呈現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父母外出打工對留守兒童成長發展確實存在一些負面影響。通過深入分析這些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發展問題及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問題逐漸凸顯出來。
(一)親情的缺乏對留守兒童生活上造成的影響
父母一起外出打工的占到調查總數的75.8%,有52.5%的父母一年才回家一次,一年兩次的占40.5%,多年未回家的為2.1%。父母都在外務工,對留守子女生活方面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一方面,由于父母不在家,孩子大部分是由祖輩照顧,存在很大問題。祖輩很多時候是重養不重教的;他們溺愛孩子,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另有些祖輩自身生活上就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留守子女來照顧,難免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精神負擔。另一方面,留守兒童很多都得做家務活,這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再次,很多正是需要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缺少了父母的關愛,給他們的心靈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學習上造成的影響
大部分的農村留守兒童都是正處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時候,學習對他們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有很多的留守兒童在學習上存在著困難,且成績大部分處在中等偏下水平。雖然,身在農村的父母自身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有1.1%的父母是文盲;有20.6%的父母是小學文化程度,有59.8%的父母是中學文化程度,還有14.2%的父母是有著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可是,相對于留守兒童的祖輩,他們在學習上還是可以給予一定的輔導的。留守兒童的祖輩大部分都是文盲,并不能給他們進行輔導,有44.9%的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沒有能力對留守兒童的學習進行輔導,他們惟一能做的就是問問孩子們作業完成的情況而已。
(三)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對留守兒童心理上造成的影響
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所擔憂和害怕的事情有很多,諸如“擔憂父母在外不舍得吃”“怕父母在外受騙”“最擔心父母的身體”“擔憂父母會為了錢而不去看病”等。可以看出,父母在外打工,給留守兒童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響,他們承受著不是他們這個年齡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很多留守兒童都覺得自己很孤單、寂寞。有了困難,有了挫折,無處可訴,無人可幫助,由此而影響到學習,長期這樣下去,對孩子的健康發展是很不利的。
四、對策與建議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教育方面的問題,它已逐步變為一個社會問題。對于如何更好地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關系到我們國家未來人才的發展,關系到國家可持續發展,關系到國家所提出的建立和諧社會這一目標是否能實現的問題。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應該站在改善農村經濟發展的角度,站在如何使農村留守兒童得到更好的教育的角度出發。這一問題的解決有待于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協調合作。
(一)家庭方面
1. 家長要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加強自身教育,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影響人一生至關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有利于培養身心健康發展的下一代。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的發展。缺乏父母關愛和正常家庭氛圍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也較差。因此,作為留守兒童的父母,應該了解家庭教育方面的相關知識,多關注孩子在生活和學習方面所產生的困惑、需要、興趣等,要注意到孩子的身心方面的變化,及時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識上的解答。
2. 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的教育,提升他們的家庭教育觀。隨著父母外出打工,家庭常住人口發生變化,留在家的以老人和孩子為主,家庭教育逐漸演變成隔代教育。這種隔代教育最大的缺點是管理失效,表現在管理方無力管理和被管理方拒絕管理。由于祖輩們自身大部分都是文盲,沒有能力輔導孩子的學習。我們建議,要開展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學習、交流、咨詢、娛樂等活動,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的培訓,督促他們對留守兒童進行有效的教育,并教給臨時監護人科學教育的觀念和方法,讓他們意識到恰當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二)學校方面
1. 學校要開設相關的心理咨詢課。我們知道,處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都是正處于人生關鍵時期,作為留守孩子,他們在心理方面承受了普通孩子所沒有的壓力。如何很好地引導他們走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對他們將來的發展是很重要的。所以,建議學校要專設針對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心理課程,讓心理老師給予孩子在心理方面正確的引導。
2. 教師要更加關愛留守兒童。作為學校的老師,應該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愛心。不能因為他們的成績差,影響到教學效果,就用有色的眼光去看他們,對他們置之不理。教育部門應考慮如何用更加合理的考核方式去考核教師的教學效果。
3. 學校要開展更多的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課余生活。學校可以開展一些有關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知識講座,通過相關知識的學習,提高孩子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提高孩子的道德修養。多種活動的開展,會讓孩子覺得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三)政府方面
1. 加強對農村地區的經濟投入。政府及相關部門能夠在農村引進企業,讓外出務工人員能夠就近務工,如此,他們就不用到很遠的地方打工,將子女留守在家中了。
2. 加強社會治安管理。社會上對未成年人的誘惑是很多的,一不小心,他們就會走上歧途。嚴禁未成年人進入類似網吧、歌廳等社會娛樂場所,加強對社會治安的管理,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3. 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搞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政府應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將相關政策的內容落到實處。政府可以建一些條件較好的寄宿制學校,在住宿、飲食、娛樂、安全等方面能夠給予孩子細心的照料,學校老師要做到對待學生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認真負責。
參考文獻
[1]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現狀的調查[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
[2]蔣平.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問題及對策[J].理論觀察,005,(4).
篇9
【關鍵詞】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德育教育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農村初級中學更加注重的是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并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德育工作上。不斷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聯系實際,不僅在實際生活中探索德育的內涵,也能在課堂上鞏固德育思想的精髓。初級中學的留守兒童正處于一個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德育工作的良好開展能夠使留守兒童正確樹立價值觀,一定程度上彌補留守兒童對父母的思念。
一、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1.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的現狀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大批農村青年不斷外遷到城市或者沿海地區工作,僅僅只有少數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才會將孩子帶到父母工作的城市讀書。然而,大多數的孩子由于家庭關系,不能跟父母在一起,只有繼續留在農村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因此,對于經濟條件較為落后的農村而言,留守兒童占有很大的比重。
2.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的監護問題
對于初級中學而言的留守兒童來說,健康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引導、關愛和教育,也就是說監護人的思想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兒童的思想和行為。當前,絕大部分的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都屬于隔代監護,監護人的文化素質都較低,甚至沒有基本的文化素養,這種監護方式也是不利于留守兒童的發展。再者,農村的監護人對德育教育并不熟悉和了解,也無法滿足留守兒童對德育教育的需求,嚴重阻礙了留守兒童的德育發展。
3.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的學習問題
眾所周知,農村的教育環境相對于城市而言較差,教育部門對農村地區的教育資金投入也較少,導致教學設施落后,師資力量不足。而農村留守兒童的家中學習環境更是不如農村學校,很多留守兒童都沒有學習空間和學習時間,貧困的生活條件在絕大程度上限制了留守兒童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4.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由于家庭因素以及生活環境的影響,大部分的留守兒童都過于消極、安靜、內向,甚至孤僻。而且,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容易患有嚴重的心理問題。主要因為父母關愛不足,感覺柔弱無助,長此已久不愿跟人接觸交流,性格內向,或者具有自卑心理。也正是因為沒有完整的家庭調條件的影響,使留守兒童從小缺少正確的德育思想觀念。
5.農村初級中學的德育教育與留守兒童思想脫離
農村學校的德育教育過分強調社會價值,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留守兒童自身價值的發展,使留守兒童的思想觀念發生偏差。并且,學校的德育工作主要以教師為主導,使留守兒童的德育主體缺失,不符合留守兒童的心理發展和年齡特征。
二、農村初級中學留守兒童德育模式的創新發展策略
1.重視留守兒童的心理素質的培養,維護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健康
農村初級學校應該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使留守兒童的德育觀念不斷提高,從根本上提高留守兒童的德育教育問題。并且,積極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通過有效的心理健康駕馭,帶動留守兒童的德育教育的深入,讓留守兒童從心理、情感、行為、意識上面完善對德育思維的吸收和學習。
2.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校園文化活動
健康有益的活動場所能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當前,農村初級中學的活動場所主要還是集中在學校內部,沒有進行合理的擴充,使留守兒童的課余學習方式過于單一。為了使廣大留守兒童能夠活躍身心,有屬于自己的成長空間,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增加留守兒童活動場所的建立。同時,學校也要重視對校園文化的構建,堅決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完善校園活動設施,減少腐朽、消極的生活情緒對學生造成的影響。
3.提高留守兒童的師生素養,開展德育指導工作
有效保證較高的教師質量,便于德育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為保證德育工作的高效運行,教師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和榜樣作用。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言傳更要注重身教的影響。
結束語
德育教育對于留守兒童而言,情況并不樂觀。但是,相關的教育工作者也在做出積極的改變。德育教育是當前針對農村初級中學劉兒童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每個老師都應該主動地、有意識地、有目的地進行滲透德育教育。總而言之,在教學中進行科學的德育教育,會對留守兒童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促進留守兒童全面的發展和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魏小英、曹敏. 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道德教育是創建農村和諧家庭的基礎[J].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06).
[2] 肖麗華、李雅興. 農村留守兒童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2).
篇10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問題;對策
2016年2月15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加大關愛保護力度,逐步減少兒童留守現象,確保農村留守兒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權益得到有效保障。”[1]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我國長期以來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由于父母長期在外打工,不能時刻陪在孩子的身邊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必要的照顧,給大量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等各方面的發展帶來了很多不利影響。而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留守兒童群體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大,已然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獨特的現象,也影響全面小康地順利推進。很長一段時間,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得到了相應的重視和發展,但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鑒于此,本文從問題出發,提出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問題的措施,以更好地解決這一社會難題。
一、新形勢下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問題分析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主要來自農村,年齡大約在16歲以下,父母的一方或雙方外出到其他地區打工而他們自己被留守在戶籍所在地,由此形成的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并需要他人照顧或自己照顧自己的并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使得他們心理和情感需要都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滿足,缺乏必要的思想引導,思想道德存在一些問題。
(一)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突出,逆反心理強
“農村留守兒童大多都處在小學和初中學齡階段,正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2]由于父母經年累月在外打拼,一方面,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和困惑無法得到及時的關愛和幫助,促使他們只能依賴自我,常常把自己關在一個人的世界里,容易出現消極情緒。調查顯示“大部分留守兒童存在性格孤僻、憂郁、自卑等心理問題,67.5%的留守兒童認為父母外出打工給自己的學習造成了不良影響,25.5%的留守兒童在生活中表現為不合群、喜歡獨處。”[3]另一方面,農村留守兒童的逆反心理極強,常常表現為情緒波動較大,遇事不順便會產生強烈的反抗情緒。“留守兒童正處于生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卻難以得到父母的關愛,大多數留守兒童性格脆弱、任性、缺乏愛心和同情心,逆反心理特別嚴重,走向自以為是或自卑的兩個極端。” [4]在生活和學習中經常不遵守行為規范,我行我素。在極強的逆反心理影響下,“容易讓農村留守兒童對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和家庭經濟狀況極為不滿。”[5]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性格。
(二)農村留守兒童傳統美德缺失,價值觀念扭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農村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最不可缺乏的就是父母的愛和教育。由于現實,父母長期在外打工,造成與子女相處時間少,教育機會少。對子女的陪伴缺失也致使一部分家長選擇用物質來彌補,緩解自身的內疚之情,以兒童心意為主提供大量的零花錢并鼓勵子女隨心所欲,自由購物。而這一畸形的物質享受容易讓農村留守兒童形成好逸惡勞、貪圖享樂、浪費、追求奢侈的壞習慣,“思想更趨于功利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和扭曲,共同理想和主流價值缺乏認同”,[6]進而極易使他們形成一切向“錢”看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造成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扭曲。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讀書無用”和金錢至上的想法就成為了他們共同的“理想”。加之我國計劃生育這一政策的實施,很多農村留守兒童都是獨生子女,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溺愛讓很多農村留守兒童對于什么是傳統美德完全沒有概念,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尊老愛幼,何以勤儉自強;再加上成長過程中缺乏有效引導和榜樣示范,缺失家庭美德教育。
(三)農村留守兒童行為習慣差,法制觀念薄弱
農村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他們行為習慣的養成多容易受同輩群體的影響。一方面,他們獨立自主,互幫互助,另一方面,彼此影響,義氣江湖。他們自控能力比較差,常常呼朋喚友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去游戲廳、網吧,甚至賭博、吸煙、酗酒等,這樣使得農村留守兒童的厭學情緒越來越重,進而無視校紀校規,經常遲到早退、曠課、不完成作業、上課不認真。受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的影響和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的引導,一些農村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我行我素,完全不聽從老師和家長的管教。在他們當中,“拉幫結派”思想盛行,甚至還養成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毆的惡習,經常欺負同學等,更為嚴重者無視法律,走上了違法犯罪的不歸路。有調查表明:“各地公安系統對未成年人盜竊、搶劫類犯罪統計,有些縣城中甚至有60%以上的案件是留守兒童作案。”[7]
二、新形勢下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對策
“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現實性上, 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8]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心理關照不夠,教育引導不足,環境氛圍侵染所致。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方聯動,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系統,創造一個有力地環境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發展
(一)加強家庭教育,側重心理關照
農村留守兒童的產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父母缺席成長,缺少陪伴,便理想以物質滿足的方式彌補子女,因而,他們往往側重學業教育,忽視養成教育,側重經濟滿足,忽視心理關照。殊不知豐富的物質生活遠遠無法替代情感上的呵護和心靈上的滿足。解決這一問題則需家長經常保持與農村留守兒童之間的聯系,時刻與農村留守兒童進行情感上的交流,通過QQ或微信等新媒體,增強與留守兒童的溝通,加強思想道德引導。當然還要隨時保持與孩子的班主任、委托監護人的聯系,全面了解孩子近期的學習狀況和日常表現,及時反饋孩子的近況,關注學生身心發展,了解學生心理動態,合理進行心理疏導。最后,要走向兒童,貼近所想,以平等的姿態與子女交流問題,站在子女的角度考慮問題,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意見和想法,以良好的方式促成道德教育。對于交流的內容,不拘泥于學習成績的單一了解,還應對兒童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進行及時的掌握,以成長問題為導向,灌注正確價值觀,引導子女,鼓勵子女,建立起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良性關系,使留守兒童在留守之中得到正常的心理關懷和情感滿足,得到及時的心理疏導和心理安慰,不產生被父母遺忘拋棄的自卑心理,降低心理叛逆。
(二)改進學校教育,增強道德引導
學校是農村留守兒童獲得知識,習得良好品德的主渠道。甚至農村學校的學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還擔負著補充家庭教育,解釋家庭教育的重任。因而對農村學校的德育工作,要加大經費投入,提高德育實效。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接受教育的最佳途徑,學校教育要在課堂教育中得到鞏固和突破。首先、完善德育內容,宣傳倡導正確價值觀,引導學生合理看待父母的金錢滿足和愛的表達。其次,加強法制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通過正面傳授法律知識,講解法律常識使學生對世界有個基本的是非觀和善惡觀。通過學校教育的及時補充,把以家庭教育為主的美德教育填補起來,完善留守兒童的道德人格。再則,開辟“第二課堂”建立“周末之家”,使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始終,顯隱相交。正常行課時間,除了課堂教學的顯性教育外,學校還要加強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開辟學生的“第二課堂”,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中,用潛移默化的隱形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周末,關照無處可去,在外游蕩的部分學生,通過集中生活讓他們遠離社會不良氣息的影響,遠離網吧、游戲和打架斗毆。以關鍵少數的思想道德教育危機的化解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轉化確立。以周末之家的溫馨氛圍影響學生心靈,消減孤獨、叛逆的心理,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三)調動社會力量,優化培育環境
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社會環境是人成長成才的重要場所,在增強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應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形成合力,優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外部環境。第一、積極推進和相關部委關于開展“三支一扶”、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活動,積極開展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真正的給農村地區帶去新鮮的血液,為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第二,要充分發揮少先隊、共青團、婦聯的作用。通過少先隊和共青團這兩大組織,隨時掌控農村留守兒童的思想狀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團日活動,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活動之中。婦聯還可發揮婦女的特殊作用,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爭當愛心媽媽”結對幫扶活動。第三,凈化社會環境,努力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加強學校周邊環境治理工作,清除精神污染源,清除學校周邊的黑網吧、黑游戲廳,還農村留守兒童一個潔凈的校園生活環境。第四、充分發揮社工和公益組織的作用。社工組織進社區、志愿者下基層開展的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幫扶活動,都能使農村留守兒童切實的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幫助。最后要充分發揮大眾媒體的積極作用,利用視頻網絡,傳播有利于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增強形象感染。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6-02-1501.
[2] 全國婦聯.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報告[R].2008.
[3] 陳 洪. 學生流失現象留給人們的思考[ M ].貴陽: 貴州教育出版社, 2005: 11 - 13.
[4] 徐宏升. 河南省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思考[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8(5):74-77.
[5] 劉 盛.《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建設及對策》[J].文教資料,2009(17).
[6] 魯 潔.教育社會學[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7]孫志飛.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德育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1).
- 上一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意義
- 下一篇:積極心理學主要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