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類概念范文

時間:2023-12-21 17:37: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活垃圾分類概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活垃圾分類概念

篇1

關鍵詞:生活垃圾 綜合處理 研究現狀 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技術儲備的增強,各種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在我國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范圍的研究和應用,很多經濟發達地區已經建立了現代化填埋場、機械化堆肥廠和焚燒廠等多種處理設施。但對于某一地區來說,不同處理設施往往處理同樣的混合生活垃圾。由于每種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均具有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從技術本身、經濟性和環境影響角度分析,均只適宜處理生活垃圾中的某些組分,因此這種單一處理模式不僅難以滿足數量日益增長、成分日益復雜的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要求,而且使得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行效果差,前處理和二次污染控制技術復雜,處理費用高。

為了解決這種單一處理方式的不足,生活垃圾需要采取綜合處理方式。所謂綜合處理,就是將多種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以適當的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處理系統,每種處理技術或設施僅處理適宜的生活垃圾組分,從而改善生活垃圾處理的效果,降低生活垃圾處理的費用,在生活垃圾無害化的基礎上,實現生活垃圾的資源化。

1 單一處理與綜合處理的比較

1.1 衛生填埋

衛生填埋法由于技術比較成熟,操作管理簡單,處理量大,投資和運行費用低,是當今世界各國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但填埋混合垃圾有以下缺點:(1)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可焚燒組分或可堆肥組分等可以實現資源回收的部分被一并填埋,即使考慮填埋氣的回收利用,混合垃圾填埋的資源化水平仍很低。(2)我國混合垃圾含水率和有機物含量都很高,因此滲濾液產生量大,處理成本高;沼氣產生量大,控制其排放也增加了處理成本。因此限制進入填埋場的有機物含量是填埋法的發展趨勢之一。目前歐盟、日本和美國等國家的有關政策,都提出了進一步限制進入填埋場垃圾有機物含量的規定[1]。(3)在場址選擇日益困難,填埋費用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混合垃圾會大量占用填埋場的空間資源。

1.2 堆 肥

高溫堆肥可以使生活垃圾中的有機成分成為可供施用的農田肥料,同時消除其環境污染,殺滅垃圾中的病菌,具有無害化和資源化特征。但我國的堆肥廠主要處理混合生活垃圾,其局限性主要表現在:(1)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開展普遍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因此入廠垃圾中含有石塊、金屬、玻璃、塑料等多種不可降解組分,這些廢棄物必須分揀出來,另行處理,分選工藝復雜,費用很高。(2)即使采用了分選工藝,生活垃圾中的不利于堆肥處理的組分也不能完全剔除,許多有毒、有害物質會進入堆肥,如農田長期大量使用堆肥,可能會造成潛在污染,特別是一些重金屬在土壤中富集將隨食物鏈進入人體。受到堆肥產品成本和質量的約束,堆肥產品存在銷路不暢的問題。

1.3 焚 燒

焚燒法具有減量化程度高,處理周期短,占地面積小,選址靈活,燃燒的熱量可用來發電等優點。近年來焚燒法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發展,但焚燒混合垃圾有以下缺陷:(1)我國生活垃圾含水率高,熱值低,需要更多的輔助燃料,此外生活垃圾中灰土含量多也會影響焚燒效果,最終導致焚燒成本上升。我國目前除少數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外,其它城市的混合生活垃圾熱值低,含渣量高,不適宜焚燒。(2)另一方面,由于我國混合垃圾中廚余垃圾較多,含鹽量較高,對煙氣中氯化物貢獻較大,HCl會腐蝕焚燒爐,也增加了煙氣處理的難度和污染控制成本。

1.4 綜合處理

綜合處理方式可以解決混合處理方式出現的問題。采用綜合處理方式后,易腐物和可燃物都得到了利用,故填埋物的量很小,只占總體積的15%~20%,填埋物主要為磚頭、瓦礫等無機垃圾,不會帶來嚴重的二次污染,節省了填埋空間;綜合處理中僅可燃垃圾進行焚燒,焚燒物易燃,產生的煙氣少,二次污染小;采用綜合處理方式后,堆肥法只處理易腐有機物,成分單一,容易堆腐,而且處理費用低,產品質量好。

2 綜合處理的不同概念及研究內容

由于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諸多優勢,國內很多研究者和管理人員對綜合處理系統進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對綜合處理概念理解的不同,其研究方向存在很大區別。

2.1 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

在發達國家,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MSW integrated processing system)的概念是多種處理設施(收運車輛、轉運站、分選中心、回收站、焚燒廠、堆肥廠、填埋場)構成的完善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對應于這一概念,研究者希望通過系統分析方法和數學工具的應用,提高綜合處理系統運行的效率,減少系統運行的費用,減少系統運行造成的環境和社會影響[2-4]。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處理方式的優化選擇。在對不同生活垃圾處理方式適用性分析的基礎上,可以針對不同地域的具體情況選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及其組合。實踐中常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從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對多種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及其組合進行分析。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選擇本身也是一個如何進行決策的問題,因此一些研究者在實踐中也引入系統決策方法,如層次分析法[5]、模糊數學決策方法[6]、多目標動態模型[7,8]等,其中多目標動態模型選取的目標是綜合效益最高,費用最小,通過該模型可以得出每年各種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處理量和比例。

處理設施的優化設置,包括確定其位置、數量及規模。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選址一般結合當地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發展和現有處理設施等情況綜合考慮得到,沒有固定的技術路線。處理設施的優化設置與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優選結合緊密,在確定了可能的選址后,依據確定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和當地的生活垃圾產生量、組分可以確定各個處理設施的類型和規模,尤其是采用多目標動態模型后可以確定不同處理方式的最佳處理量,從而為結合實際情況優化設置處理設施的數量和規模提供了依據。

垃圾物流的優化分配。垃圾物流優化分配是綜合處理系統研究的核心內容,優化手段包括多種規劃方法和數學模型[3]。最常用的垃圾物流優化模型為最小費用模型。模型目標為總費用最小,總費用為運輸費用、填埋費用、堆肥費用、焚燒費用、回收費用之和減去回收材料收入、堆肥肥料收入、焚燒能量收入。在實踐中,陳炳祿等[9]對廣州市的生活垃圾物流利用最小費用模型進行了優化分配。

由于我國生活垃圾的特點以及混合收集的影響,目前從國外借鑒的一些模型和規劃成果難以在實踐中應用。如在選擇處理方式及其比例時常用的多目標動態規劃模型,由于是在垃圾分類的基礎上進行設計,模型僅按生活垃圾中廚余物的數量設計可堆腐參數,按可燃物的數量設計可焚燒參數,但實際中混合垃圾一般不進行分選,或者僅進行簡單分選,得出的結果實際意義不大。此外由于模型中存在很多主觀參數,對市場等因素缺乏考慮,模型結論也難以在規劃中實施。

2.2 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工藝

從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的研究者為解決單一處理方式的不足從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角度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種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構想,但是這種構想區別于國外廣泛應用的綜合處理系統概念,而是指通過分選等預處理技術把不同垃圾組分進行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處理單元,這些處理單元集合在一個廠內甚至一條生產線上,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不同垃圾分別采用適宜的處理方式的目的,為了便于區分,本文稱其為綜合處理工藝(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echnology)。根據綜合處理工藝采用預處理技術的不同,可以分為預分選合處理工藝、預堆肥綜合處理工藝、預消解綜合處理工藝等,其中前者一般采用物理分選技術,經過多次分選將垃圾分為幾類,其分類類別根據后續處理工藝確定,而后兩者雖然也有一些分選步驟,但是其預處理技術核心為堆肥或消解。此外,綜合處理工藝的能量回用和自給也是其研究方向之一,為了便于說明,本文稱其為能量自給綜合處理工藝。

預分選綜合處理工藝是指利用物理分選技術把混合垃圾中的不同組分按處理目的進行分離,使不同組分分別進行處理,這也是應用最多的綜合處理工藝,研究重點集中在分選系統[10]。它面臨的問題有:一是我國生活垃圾實行混合收集,在發達國家由產生者進行的分類工作不得不由廠內的分選系統完成,分選系統的投資和運行費用很大;二是目前的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處理規模均較小,焚燒量和填埋量也很少,在這種情況下,相對于單一焚燒或填埋,綜合處理如何實現經濟上的比較優勢也是需要重視的問題。

預堆肥綜合處理工藝。堆肥過程可以降低生活垃圾的有機物含量和含水率,因此可以把堆肥過程作為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的預處理步驟。對焚燒而言,經堆肥處理后垃圾易于燃燒,熱效率高,產生的有害氣體量較小;對填埋而言,經堆肥處理后減少了填埋量,降低了滲濾液的產量和處理難度,減少了填埋氣的排放[11]。雖然堆肥預處理對于綜合處理工藝具有明顯的益處,但是尚未有深入研究,更沒有投入運行的工程項目,此外,堆肥預處理工藝還存在成本高、堆肥時間長、周邊環境差等缺點。預消解綜合處理工藝與預堆肥綜合處理工藝類似,相對于堆肥預處理,消解預處理的最大優勢是可以減少堆肥的時間,其環境影響也較小,但是成本更高。

能量自給綜合處理工藝也是一種結合多種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的工藝,它以系統能量的完全自給為目標[12],因此與垃圾焚燒廠的余熱利用系統不同。系統中的能量一般來自焚燒系統產生的熱能或電能,也可以利用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產熱發電。國內一些研究者已經提出了一些設想,但是缺乏對系統能量流的深入研究和經濟性分析,而且由于現有技術能源利用效率較低,尚不能利用垃圾自身的能量解決工藝過程的高能耗問題,實際生產中難以實現。

總的說來,十多年來大多數這類綜合處理研究還停留于簡單的構想階段,缺乏系統化的深入研究,對綜合處理工藝的組織特性、環境特性、經濟特性等內容基本沒有涉及,對于分選垃圾區別于混合垃圾進行焚燒、填埋的特性也沒有研究。工程實踐中,我國目前運行的綜合處理廠很少,規模也不大(處理量一般小于300 t/d),而且限于分選工藝與填埋、焚燒和堆肥的結合,噸投資一般在20萬元/t以下。由于這種綜合處理廠整體規模不大,其中的焚燒量、填埋量都很少,焚燒工藝效果較難控制,二次污染控制較差。其次,這些綜合處理廠大多以堆肥或其它制肥工藝為核心,但由于我國堆肥質量和市場的原因,堆肥處理在很多地區面臨困境,這也影響到綜合處理廠的運行效益。另外不同區域在自然條件、經濟實力、社會發展水平、生活垃圾特性等方面存在差異,適用的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技術也有所不同,而目前有些地區盲目照搬發達國家和其它地區的經驗,使得部分生活垃圾處理處置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由于這些原因,這類綜合處理技術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3 綜合處理的發展趨勢

對于國內提出的綜合處理工藝(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echnology),雖然現有項目的投資成本較低,但其處理規模小,運行費用高,二次污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雖然垃圾處理的能量回用是資源化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系統的能量自給從目前的技術水平看來難以實現。從生活垃圾處理的經濟性分析,這種“小而全”的綜合處理工藝難以獲得持久的生命力和廣泛的推廣。

發達國家生活垃圾處理的歷史和經驗說明,源頭分類(產生者分類)是最經濟有效的垃圾分類手段,在此基礎上建立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并通過數學模型優化設置各種收運處理設施、分配車輛和垃圾物流,可以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低成本、高效率管理,并最大限度的實現生活垃圾的資源化。雖然我國目前普遍采用生活垃圾混合收集模式,但分類收集對于垃圾處理、資源回收等的重要意義已經得到了廣泛認知,全國很多大中城市開展了分類收集的試點工作,并制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規劃。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生活垃圾收運處理設施的完善,分類收集和綜合處理系統將互相促進,得到更為廣泛的推廣。

在這一前提下,深入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系統的系統特性、運行規律,提煉總結適應我國現階段及發展需要的系統模型和優化方法,將大大提高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水平。我國目前采用混合收集方式,基于這一前提,利用數學方法優化不同處理設施的數量和選址,優化生活垃圾物流在不同處理設施之間的分配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 益.國外垃圾處理技術現狀及發展.見:張 益,陶 華主編. 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及工程實例.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106~114

2 Barlishen K D, Baetz B W.Development of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ystems planning.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1996,14(1):71~86

3 Everett J W.Optimal regional scheduling or solid waste systemsⅠ:mode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1996,122(9):785~792

4 Modak A R,Everett J W.Optimal regional scheduling of solid waste systems Ⅱ:model solution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SCE,1996,122(9):793~799

5 郭廣寨,陸正明,石 峰.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置系統的選擇.上海環境科學,2001,20(1):37~40

6 陳紹偉,郭廣寨,陸正明.模糊數學決策法的改進及在生活垃圾處理方式評價中的應用.上海環境科學,2002,21(7):426~428

7 陳炳祿,王志剛,陳新庚.廣州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及物流管理方案優化.上海環境科學,2000,19(11):511~515

8 劉常青,陳健飛.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系統優化設計及規劃.資源科學,2003,25(4):68~72

9 陳炳祿,王志剛,陳新庚.廣州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及物流管理方案優化.上海環境科學,2000,19(11):511~515

10 劉克鑫.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實踐與探討.見:張 益,陶 華主編.垃圾處理處置技術及工程實例.北京:化工出版社,2002.253~258

11 陳朱蕾,黎小保,周 磊,等.堆肥化技術對生活垃圾預處理效果的研究.環境衛生工程,2004,12(1):11~13

篇2

【關鍵詞】杭州市濱江區 社區居民 垃圾分類 對策研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城鄉各類垃圾尤其是生活垃圾的年產生量也在不斷增長。我們每天都投放大量的垃圾,在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由于生活垃圾投放所導致的城市環境問題越發地凸顯出來,因此也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垃圾分類是杭州市“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工作, 同時也是我們每個社區居民為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所能做的小事情。當前,把垃圾分類作為社區管理的內容有著重要意義。

一、垃圾分類的概念

垃圾分類就是將垃圾分別投放,并通過分類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大致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

二、濱江區垃圾分類的實施情況

杭州市在2004年便已頒布《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其中第五十七條規定本市逐步實行生活垃圾的袋裝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置。并在2012年通過的《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則明確規定生活垃圾必須全面實行分類投放。可見杭州政府在這十年間逐步實施并加強了垃圾分類的政策。2014年8月1日,濱江區出臺了《“清凈在源頭”家庭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到2016年底,家庭生活垃圾分類小區中,家庭宣傳普及率達到100%。由此可見,垃圾分類的政策已由市政府落實到區政府,濱江區也加大了垃圾分類前端投入力度,開展了居民垃圾分類工作。

但是就目前濱江區生活垃圾分類的情況來看,情況并不樂觀。社區居民在排放垃圾時分類的工作做得并不好,垃圾的分類工作大多數還停留在二次分揀階段,這不僅加大了工作人員對垃圾分類工作的繁重程度,還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為此,我們對濱江區社區居民對于垃圾分類的認知進行了調研。

三、濱江區社區居民垃圾分類的現狀

筆者于2014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杭州市濱江區主要社區(包括東冠社區、聯莊社區、西興社區等),通過問卷調查、隨機訪問和實地調查三種方法對濱江區社區的垃圾分類參與者進行了調研。調研采取問卷發放的形式進行,共發放400份問卷,有效問卷378份。我們針對居民對于垃圾分類的態度、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的處理方法以及垃圾分類工作難以有效進行的原因進行了調研,基本摸清了社區居民對于垃圾分類的認知。

(1)居民對于垃圾分類的態度。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居民對待垃圾分類的態度有較大差別。只有17%的居民在投放垃圾時,會刻意區分垃圾桶的分類,42%的居民則不會刻意去注意,如果注意到了標識,則會將垃圾分類投放。19%的居民表示在注意到了垃圾桶的標識之后會分類處理垃圾,但是基本上不會注意到垃圾桶的標識。其余的22%的居民則完全不在意垃圾桶的標識,不會關注垃圾的分類。

在另一項調查中,31% 的被調查者認為生活垃圾分類是一種環保行為,應該自覺進行生活垃圾分類。27%的被調查者表示并沒有養成生活垃圾分類的習慣,但是如果政府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則會積極配合。其余41% 的居民則表示生活習慣已經定下來,很難真正做到生活垃圾分類投放。

(2)居民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的處理方法。將有價值的垃圾出售是垃圾處理的一個方法,也可以說是垃圾分類的一個初步環節。其中有63%的居民在處理家庭垃圾時會將有價值的廢品出售。在這其中,15%的居民會將剩下的垃圾分類投放,48%的居民則不會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另外有37%的居民對于生活垃圾一般既不會分類也不會做賣廢品處理,而是將生活垃圾整袋直接扔進垃圾桶。

(3)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看法。在所做的調查中,居民普遍認為濱江區目前垃圾分類的工作做得并不好,在許多方面都存在問題,對此我們也進行了調查。有9%的居民認為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而且政策的落實也不到位;21%的居民認為政府或者社區監管的力度不夠,從而不能很好地實現垃圾分類處理;另有11%的居民認為宣傳的力度不夠,導致部分居民對于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和規定并不了解,7%的居民認為政府的資金投入不足,不能有效擴大的垃圾分類監管隊伍,增加、更新垃圾分類設施設備,開展垃圾分類新技術的研究等。然而在這些原因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仍是群眾缺乏垃圾分類的意識,52%的被調查者認為這是垃圾分類工作做的不好的主要原因。通過調查可以看出,人民群眾意識的欠缺是最重要的主觀因素了。

四、濱江區社區居民在垃圾分類中存在的問題

(1)垃圾分類注重規章制度層面,缺乏可操作性。我國目前還沒有針對垃圾分類方面的專用法規,只有一些指導性的條文,且均缺乏對垃圾如何分類、如何收集和處置等實施細則的規定。分類責任主體模糊,垃圾分類缺乏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總體可操作性較差。

(2)垃圾分類標準制定不夠詳細,居民各自對垃圾分類的標準都有差別。通過問卷調查,筆者了解到,居民對可回收垃圾概念的理解僅僅是憑自己的生活經驗。這使得居民的投放垃圾選擇不一樣,從而達不到垃圾分類的效果。

(3)部分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不強,積極性不高。很多居民都是將所有生活垃圾放在同一個垃圾袋中,然后將整袋直接丟到垃圾桶,沒有細致的將可回收的、有毒的、廚房垃圾等分開來,他們覺得那樣分類太復雜太費力。

(4)居民對垃圾分類的正確率不高。部分居民會在家中會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投放的正確率卻很低。比如廚余垃圾是指廚房做菜或日常飲食剩下的垃圾,而食物的包裝盒(豆腐盒、水餃袋等)不屬于廚余垃圾。

(5)宣傳方式單一、力度小。垃圾分類的宣傳主要在社區進行,這樣的宣傳方式較為單一,影響力有限。政府缺乏監督,宣傳力度不足,未能在社會上引起重視。同時,大眾媒體的支持和宣傳大大不夠,垃圾分類在深度、廣度、頻繁度上急需加強。

五、根據濱江區垃圾分類實施情況及出現的問題提出建議

(1)加強政策引導和立法。盡快完善杭州市城市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將垃圾從產生到最終處理各環節納入依法管理軌道。可以結合濱江區的自身情況,具體制訂操作性強的制度規定和實施細則。濱江區出臺的《“清凈在源頭”家庭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計劃》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2)增加垃圾分類的財政投入。政府應加大對垃圾分類的資金投入,來斷擴大的垃圾分類監管隊伍,增加、更新垃圾分類設施設備,開展垃圾分類新技術的研究等。

(3)建立垃圾分類獎勵制度。對垃圾分類較好的居民,采用多種形式給于一定獎勵,如發放垃圾分類補貼給做的好的家庭等。這樣有利于大大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4)統一完善垃圾分類標準。在垃圾分類尚未成熟的階段,分類標準應以方便居民理解和投放為主。對垃圾分類劃分的標準,應當參考社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對于一些可回收的有利用價值的垃圾,比如廢紙、塑料瓶,社區可以設立專門的回收點,社區居民可以直接將這些垃圾變賣給回收點;對于那些有害的垃圾,比如廢電池等,社區應專門派工作人員定時上門回收。這樣垃圾分類的效率將大大提升。

(5)加強多渠道宣傳,公眾參與。很多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不強是由于政府、社區、媒體等對垃圾分類的宣傳做的不到位。對于垃圾分類的宣傳,不應局限在社區內部,政府應當發放垃圾分類的宣傳手冊,增大垃圾分類的普及面。大眾媒體也應大力宣傳垃圾分類教育工作。學校也應當加入其中,一個人的習慣是慢慢養成的,應從小就教育孩子進行垃圾分類。只有全民參與進來了,才能更有效地實行垃圾分類,達成目標。

六、總結和展望

通過這次調查實踐,以及筆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充分見證了濱江區居民垃圾分類的實施狀況。如同大家所料想的,垃圾分類正處于發展階段,各方面的體制和設備尚不成熟,未來要走的路還很漫長。垃圾分類是一個社會問題,應舉權社會之力,由政府、社會、家庭共同來參與。

參考文獻:

[1]文建軍, 許振國, 龐志峰, 楊斌, 金永久, 楊敏, 張娜, 馬楠.城區居民對生活垃圾收集與處理認知水平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06,(3).

[2] 高順枝,羅興章,鄭正,馮景偉,趙國華,聶耳.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思考[J].環境衛生工程,2009,(1).

[3]黃寶成,張釗彬,趙婷婷,宋蘇丹,汪美貞,馮華軍,沈東升.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實施情況調查及分析[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1,(7).

[4]姜朝陽, 周育紅.論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中的公眾參與[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9,(12).

[5]曹婷婷.有關杭州市垃圾分類處理現狀與成效的調查報告[J].杭州師范大學,2013,(7).

篇3

【關鍵詞】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模式,探索,發展方向

一、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自上個世紀末起,在深化改革開放和加入WTO的雙重作用下,我國城鎮化呈快速發展的態勢。城鎮化的發展是有利于國民經濟的,但是由于公用配套設施的建設力度,遠遠跟不上城鎮化和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我國大部分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生活垃圾現有處理能力相對不足,對城市環境和社會穩定造成了一定影響。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內容,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國務院提出,要大力推進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二、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發展目標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在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要求:1、提高無害化率:2015年達到80%以上。2、重點城市嚴格要求:2015年直轄市、省會、計劃單列市全部達到無害化處理。3、資源化率達標:直轄市、省會、計劃單列市50%,全國達到30%。

三、什么是生活垃圾分類回收

生活垃圾分類(Refuse sorting),是將生活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兩種分類。

對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再進行細分后,由專業回收的機構運走進行再利用。對于不可回收的部分,則由專業負責垃圾處理的機構,進行填埋、焚燒等處理。

四、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遇到的問題

垃圾分類回收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不單單涉及垃圾收集點的分類回收,還包括整個分類回收系統的垃圾中轉站、轉運系統等。在中國,生活垃圾的處理屬于是市政公用類項目,具有服務公用性、自然壟斷性、外部效果顯著以及沉淀資本大、價格受管制的特點。生活垃圾處理項目的價格,一般是根據政府政策、消費者支付意愿和承受能力,遵循補償成本、保本微利、節約能源、公平負擔的原則確定的。在以往的建設中,主要還是政府直接投資,或者企業以BOT等方式投資的情況比較多。市場上的資金,進入該行業相對來說不夠積極,所以鋪開的速度和效果,都不盡如人意。

五、目前我國對垃圾分類回收模式發展方向的探索

目前我國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如廣東省,對垃圾分類回收進行了多種途徑多種方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經驗,主要有幾種目前模式可以借鑒。下面簡述幾種模式的優缺點供讀者參考:

1、環衛二次分揀。環衛二次分揀模式,把垃圾分類放在環衛站進行,依托環衛站對垃圾精細分類后,其收益按一定比例分配到環衛、街道。這一模式被寄予最大希望之處正是其自身造血功能。分揀產生的收益,可以增加環衛部門工作人員和街道人員的收入,同時避開了在小區進行垃圾分類的工作,使得推行下去比較容易。

這種模式的缺點也比較明顯,在不能規模化運作以前,收益和增加的人力不成正比,人員的加班費還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要想增加利潤,就要走規模化之路,比如兩三個社區共用一個分揀點。但想在寸土寸金城區找塊二次分揀的地是比較困難的,分揀點對周邊環境有影響,也容易遭到居民的反對。

所以,二次分揀模式更適合城鄉結合部,場地的問題容易解決,形成規模后,自我造血能力提升,不需要財政后續投入,運行會較為良好。

2、社區分揀。社區分揀,目前主要在成規模建設的房地產小區推廣,主要工作有以下幾部分:1)宣傳生活垃圾的分類知識,通過傳單、宣傳欄、橫幅、業主會議等方式,向業主宣傳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和優點。2)以單元為單位,擺放分類垃圾桶(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廢舊電池回收)。3)以物業為主導,對垃圾進行分揀回收。

試點的某生活小區每月產生垃圾約在500公斤左右,通過分類,廚余垃圾占50%―51%,可回收垃圾占2%―3%,也就是說,實現減量約53%.這種模式,需要要有實力的開發公司才做得起,中小物業公司很難復制。每個小區要有固定物業經理對接。垃圾分類跟職工的考核機制掛鉤。

資金來源上,垃圾桶配置都由開發商或合作企業支持,不動用物業管理費。使做垃圾分類成為一種廣告效益,開發商付出了經濟成本,實現了社會效益,也實現了很大的廣告效應。“環保社區”的概念可以深入人心,在營銷上也有賣點。這是一舉多得的事,在大規模開發的住宅小區,試點效果相當不錯。

但是該方法,對于小區開發商的要求很高,因為需要不小的資金投入和人力資源投入,但在經濟效益上并不客觀。此模式的推廣,主要還是依賴于開發商對品牌效應、廣告效應和環保意識的重視。從試點的城市如廣州來說,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而且隨著廚余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日漸得到重視,政府對該項處理的補貼會慢慢跟上,此項模式的經濟效益也會慢慢顯現。

3、社區模式

社區模式是最早實施的一種模式。由街道辦和垃圾分類公司聯合開展。街道負責前端宣傳,垃圾分類公司招募整編社區內的廢舊回收人員,將收回來的垃圾資源化,部分利潤反哺垃圾分類積極分子。該模式簡單明了,實施的主體是街道辦和垃圾分類公司,容易形成合力,在上傳下達上有優勢。

但是該模式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過度依賴于企業,企業在垃圾回收上的主觀能動性極大地影響了該模式的效果。由于廢品市場價格波動性很大,在價格低迷的時候,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的積極性。這就不利于公共事業的長期開展,所以還應有一定的補貼機制,保護企業的積極性,仍需外部投入。

六、總結

我國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由于我國的市政公用工程多是政府投資,所以鋪開的深度和廣度都不盡如人意,跟不上城鎮化發展的節奏。為此,在經濟發達地區,開始嘗試一些新的垃圾分類回收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可以肯定,這些嘗試是有意義的,并為以后垃圾回收市場的改革積累了重要的經驗,我國仍將把垃圾分類回收作為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一個重要處理辦法繼續推進下去,促進資源的再利用。

參考文獻:

[1]趙麗君,劉應宗.建立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系統的探討[ 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11).

篇4

關鍵詞:生活垃圾;現狀;處理方式;展望

1 城市生活垃圾的現狀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者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其成分也因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習慣的不同產生一定的差異。當前,我國城市垃圾每年產生量接近2億噸,平均每人每年生產垃圾量約300kg,且近年來基本以10%的速度在增長[1]。其巨大的產生量導致我國目前有部分城市已經被垃圾所包圍。截至2013 年底,全國658個設市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1.72億噸,有各類生活垃圾處理設施765座,處理能力為49.2萬噸/日,無害化處理量約為1.54億噸/年。在765座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中,填埋場有580座,處理能力32.3萬噸/日,實際處理量為1.05億噸/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廠有166座,處理能力15.8萬噸/日,實際處理量3634萬噸/年;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廠有19座,處理能力1.1萬噸/日,實際處理量為268萬噸/年[2]。這些巨大的生活垃圾不能有效無害化處理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不可估量。如:廢舊電池、金屬由于含有重金屬如果隨意堆放不僅對土壤環境造成污染,也會通過環境和食物鏈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廢舊塑料以及塑料袋等制品在環境中難以降解,對環境的危害是一直存在的。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至關重要。

2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

目前,我國對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方式主要有填埋法、焚燒法、堆肥法三種。

2.1 填埋法

垃圾填埋法由于其技術成熟、處理量大、操作簡單且總成本較低成為我國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2008年我國填埋法、焚燒、堆肥法所占比例分別為81%、14%、3%[3]。但由于垃圾填埋法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在城市化發展越來越快的今天,人口密度大的地區,生活垃圾產生量也越大,這對矛盾日益凸顯,同時垃圾填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滲濾液、惡臭等,在一定程度上對環境也造成了二次污染。因此,國內填埋法的比例在逐漸降低,焚燒法的比例呈上升趨勢,堆肥處理處于萎縮狀態。按照截止2013底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填埋由2008年的81%降低到2013年的70%,焚燒由14%增加到21%,堆肥法由3%降至1.5%。

2.2 焚燒法

隨著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熱值的提升,焚燒法的優點也在逐步的顯現出來。焚燒最直觀的優點在于能夠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減少垃圾量,可達80 %~90 %,能徹底消滅各種病毒、細菌,且衛生狀況好[4],同時焚燒產生的電還可以供給使用。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實際上可以減少垃圾填埋帶來的COD 排放,每填埋1 t 生活垃圾可產生的COD 在0 ~ 0. 2 t,當然其中大部分會在填埋過程中分解,但即使是衛生填埋,在降水量多的地區也可達到0. 01 t 以上[5]。生活垃圾焚燒雖然對溫室氣體的減排非常顯著,即避免垃圾填埋產生的填埋溫室氣體( 主要是甲烷),但生活垃圾焚燒法會產生尾氣排放,其中包括特別受到大眾關注的二惡英。這需要環保部門對排放標準的嚴格控制,同時不斷開發引進技術降低尾氣排放總量和濃度。

2.3 堆肥法

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廣泛存在的細菌、放線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在適宜的條件下,進行微生物的自我繁殖,從而將垃圾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轉化為肥料的一種處理方法。這種處理技術可以把生活垃圾做到減量化和資源化。但由于堆肥法對技術要求比較高(濕度、溫度、PH等都要控制在合適的水平)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并不全都是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還存在著很多廢舊電池、塑料制品、廢舊金屬、玻璃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同時我國城市生活垃圾中往往含有有毒物質,有機分解中這些有毒物質不能分解,會隨著分解物進入到農業生產中,對農產品和人體產生影響[6]。因此在國內堆肥處理相較于其他兩種處理方式處于萎縮狀態。

3 展望

城市生活垃圾的問題不應該僅僅是事后處理,對于源頭也應加以控制,減少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城市生活垃圾問題可以遵循“3R制造”概念,即減少原料(reduce)、重新利用(reuse)和物品回收(recycle)。發展3R技術,這是2002年10月8日舉辦的"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上發出的呼吁。比如:減少原料要求產品包裝應簡單樸實不要過度包裝,從而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

城市生活垃圾成為公害的同時也是一個資源庫,回收利用垃圾中的有用物質能夠使垃圾能夠再次被利用,從而實現“變廢為寶”。垃圾要“變廢為寶”,就需要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如:廢紙的資源化回收再利用,能夠有效保護森林資源,減少對樹木的砍伐,節約造紙成本。目前來看我國的垃圾分類做的遠遠不夠。在德國,德國政府要求居民在家中需要配備藍、黃、綠、黑4種顏色的垃圾桶,分別收集紙張、塑料、有機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7]。日本自2000 年起,先后頒布實施了《家電回收法》、《食品回收法》等于垃圾減量相關的法律,以個人與家庭為單位,到2008年,東京的垃圾年產量相比20年前減少了一半[8]。實行垃圾分類,可以將可回收使用的再循環利用,不僅可以減少垃圾,也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而進入垃圾焚燒廠燃燒的垃圾均為不可回收垃圾,且去除了塑料等化學制品,這也大大降低了焚燒所產生的有毒氣體排放量。

4 結語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是一樣復雜而又系統的工程,涉及到更方更面,做好這一工程不僅需要環保部門完善垃圾分類制度、政府部門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更需要公眾提高環保意識。

參考文獻:

[1]李輝.城市垃圾:現狀與出路[J].生態經濟,2014,30(4):10-13

[2]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專業委員會.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行業2014年發展綜述[J] .中國環保產業,2015,11:15-23

[3]陸明東.國內外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J]

[4]王艾榮,陳剛,于麗娜,朱秀華淺析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與資源化對策[J] .廣東化工,2010,7(37):227-229

[5]張倩、徐海云,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技術現狀及發展建議[J] .環境工程,2012,4(30):79-81

[6]郭鵬飛、張金流,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現狀及展望[J] .安徽農業科學,2013,41(25):10560-10562

篇5

關鍵詞:垃圾分類回收處理;現狀;應對方法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在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是生活垃圾的增多。據七部委聯合的《關于促進生產過程協同資源化處理城市及產業廢棄物工作的意見》中所述,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年清運量約1.71億噸,雖然因城鎮所處的地區不同,不同城鎮的人均日垃圾產量不同,但毫無疑問的是,城鎮垃圾的總清運量在不斷攀升,垃圾處理問題愈發嚴重。

垃圾分類回收,這是從很久以前我國就開始倡導的一個垃圾處理基本要求。對于垃圾分類進行歸納回收,這是為了將不同種類的垃圾進行良好的分類,以便對不同的垃圾采取相對應垃圾處理方法,從而達到高效的處理效果,減少填埋和焚燒垃圾所消耗的能源,同時最大限度的回收垃圾中的可回收利用資源,減少垃圾浪費,控制垃圾污染。

愿望是良好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我國現在仍處于垃圾分類回收處理的起步階段,對于垃圾分類回收的規定,我國所做甚少。如今,我國對于垃圾分類回收的主要要求體現在公共垃圾回收方面,最顯著的即垃圾桶出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兩個較大的分類,將公共場所所產生的垃圾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區分,而對于人們日常生活垃圾的分類卻鮮有明確規定,多以倡議、宣傳為主。為了了解垃圾分類回收處理情況,作者對此展開了一個走訪調查。

以作者所在城市,河南省濮陽市為例,作者走訪了市區內近四十個大小不同的居民生活區。首先,對于日常生活垃圾回收,各個小區均設有明顯的垃圾回收處,確保了垃圾不會隨意丟棄,保證小區內部整潔。但所有小區無一例外均未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垃圾回收區內部沒有劃分不同垃圾的堆放區域,所有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在同一區域。

通過對垃圾的觀察,市民在丟棄垃圾時也并未對垃圾分類,塑料制品,餐飲垃圾,玻璃廢棄物甚至電池均以直接或袋裝的方式丟棄在垃圾回收處。在進一步的對前來丟垃圾的市民的詢問調查中,絕大多數的市民表示有垃圾分類處理的概念,日常生活中也有垃圾分類的意識,但實際日常垃圾丟棄時沒有分類處理。90%的市民表示未分類的原因在于無明確分類垃圾堆放地點,個人分類丟棄無顯著效果等。

而市政府垃圾回收系統方面,通過對市區內的垃圾回收中轉站的走訪,我們發現,中轉站其主要功能在于對各個小區的垃圾進行集中回收,垃圾壓縮并轉運至垃圾填埋廠或焚燒廠,出于成本方面考慮,對于垃圾集中回收均是以垃圾車按時按區域直接進行回收,并無垃圾分類方面的措施。垃圾填埋廠及焚燒廠由于距離緣故未能實地走訪,但對比鄭州市的垃圾處理情況,作者有理由相信,工廠內無條件、也無方法實現對于垃圾的分類處理。

城市生活垃圾難以分類回收的原因有很多,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垃圾分類處理觀念存在問題,認知不夠深刻

對于城鎮生活垃圾的處理,我國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對于垃圾分類的重要性的觀念,政府和人們都存在不足。90年代,國內的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混亂,作者小時候所在小區就存在垃圾亂堆亂放無人處理的情況,氣味難聞,擾亂了正常生活秩序。近年來隨著政府統一規范的發展,集中處理已成主流,亂堆亂放早已過去,市民樂于接受現狀的變化,對于垃圾集中處理的情況鮮有了解。而由于中國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各級政府對于垃圾分類回收處理這種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但成效不是立桿見影的工程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2 垃圾分類處理外部條件缺乏,分類難以實現

垃圾分類處理需要的除了意識,還有外部條件的支撐。走訪的市民均表示未能垃圾分類是由于無分類環境所致,市民即使分類堆放,集中回收的城市垃圾收集系統也會將垃圾統一回收,失去了分類堆放的意義。政府方面,由于城市區域大、人口眾多等因素,垃圾分類收集存在著各種困難,需建立一系列完整的體系,這對于發展中的政府是不小的開支,也使得垃圾分類回收實現的難度較大,難以實現。

3 垃圾分類處理法律規范空缺,無可依據標準

我國在垃圾分類回收方面仍處在起步階段,九十年代末,我國才開始建立相應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統,實行垃圾袋裝化,撤消垃圾箱采取“垃圾不落地”的回收方式,初步完成了對于生活垃圾的處理,距離完善垃圾分類回收還遠遠不足。現階段關于生活垃圾的處理主要參考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關于垃圾分類,自2009年施行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是一部專門應用于垃圾分類的法規,但僅僅限制了電子產品,各級政府頒布的地方性條例也存在著政策不清,實踐難以執行等諸多問題,相比于日本《家電回收法》、《食品回收法》等大量與垃圾減量相關的法律,甚至是打開垃圾回收袋確認垃圾分類情況,不符合就打回原地拒絕回收的嚴格要求,我國相距甚遠。從立法方面垃圾分類就無從談起,實踐更只能是紙上談兵了。

4 垃圾分類處理學術研究較少,技術標準不足

日本垃圾處理系統的完善,這個很多人有所耳聞。日本對于垃圾分類處理的限定近乎于苛刻,每種廢棄物應歸于何種垃圾,每種垃圾應當何時堆放在何地,處理什么樣的垃圾應繳納多少垃圾處理費用等等規定數不勝數,有效的解決了垃圾分類回收方面的問題。這都是學者、政府通過長期研究、討論得出來的便于實施且切實針對國情的解決方案。我國地域遼闊,不同的地區風土民情不同,垃圾產生情況也不同,照搬一個模式顯然是不顯示的,但我國對于垃圾分類方面的研究卻少之又少,大多數學者討論更多的是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水污染的解決處理方案,對于垃圾處理這種污染產生源頭的分析明顯不足,急需人們更多的關注。

其實,垃圾分類難以實現的原因還有很多,不過都證明著我國在這方面仍需長期的努力,針對這些情況,我個人而言提出了一些方法。

首先加強法律法規建設,讓垃圾分類回收有法可依,切實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的實現進程。其次,政府應起到責任作用,垃圾分類畢竟是一個系統的大型工程,需要政府的引導監督,并在一定程度上給與支持,保證整個工程的完整開展。然后,建立合理的產業體系,使得垃圾分類回收成一個產業,充分利用市場優勢推動產業發展進行。最后,加強宣傳力度,做好基礎工作開展,讓市民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處理習慣,從源頭做好處理工作。

眾所周知,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對于垃圾的回收利用一直是可持續發展規劃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階段,我國對于生活垃圾這種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方法有限,焚燒,填埋是主要措施。近些年來,出于土地,環境的考慮,國內也出現了垃圾發電,垃圾堆肥等有效的回收手段,但由于垃圾未能分類,在垃圾發電的過程中,垃圾焚燒會產生二惡英等有毒有害物質,垃圾堆肥的過程中也易產生沼氣不純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這些垃圾處理方式的發展。因而建設良好的垃圾分類回收系統,做好垃圾處理的任務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2013年 中國環境狀況公報[EB/OL](2014-06-05)

[2] 任連海. 城市典型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工程[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

篇6

[關鍵詞]城市;生活垃圾;產業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F29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3)32-0075-02

1前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急劇擴大,城市生活垃圾數量也在急劇增加。由于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投資渠道單一,缺少必要的資金,處理設施嚴重不足,設備老化,技術水平低,管理落后,很多城市的土壤、水體、大氣受到生活垃圾的污染,使自然環境和人民群眾生活受到影響。解決城市生活垃圾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為提高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切實改善人居環境,根據我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作現狀,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組織編制了《“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2012年國務院發出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近年來,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體系日益健全,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不斷提高,城市環境明顯提高。但也應該看到,由于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快速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大于垃圾處理量,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不足,嚴重影響城市形象和城市未來的發展。意見指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把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納入到今后的工作重點中去,積極行動起來,全面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推進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通知提出到2015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要達到80%以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每個省(區)建成一個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50%的社區城市初步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比例達到30%,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達到50%,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監管體系。到2030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全面實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化。

2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歷史及現狀

1979年我國城建部門開始管理城市環境衛生工作,開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問題的研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現階段中國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研究重點在末端。根據當時中國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煤灰多,有機垃圾相對較少的特點,提出了減少城市生活垃圾量的四項對策,即適當控制大城市規模及人口增長;改變民用炊事燃料結構,提高炊事氣化率;發展蔬菜加工工業,實行凈菜進城;大力發展廢舊物資收購工作。多數政策經過實踐證明取得城市生活垃圾減量的效果。凈菜進城,減少了有機垃圾處理任務。1998年我國城市居民燃氣率達96%,城市生活垃圾灰土含量也由1988年的83.28%降到1998的01%,燃料結構發生明顯改變。這一時期,總的來看國內對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設施、運營等方面問題的研究較多,如1988年出版的以技術方面闡述為主的《全國城市衛生環境科學論文集》。1989年出版的強調立法與經濟政策在垃圾管理中的《國外城市廢棄物處理》重要一書,逐步認識到可以通過補助金、減免稅收等激勵手段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效率,改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狀況。

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從事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者加入到城市生活垃圾的研究中。隨著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有關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制度、管理政策方面的研究開始增多。國家環境保護局污染控制司組織國內垃圾管理方面的專家編寫《城市固體廢物管理與處理處置技術》,該書包含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各個方面的最新動向。總體上看,目前國內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面所涉及的范圍日益廣泛。最近幾年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化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劉京媛,徐海云發表的《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與收費方式探討》(2004),劉靜,劉延平,李越川發表的《以產業化和市場化促進城市垃圾處理業的發展》(2005),陳海濱,胡慧發表的《城鎮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進程研究》(2006),熊孟清,隋軍,粟勇超,史選發表的《垃圾處理產業化綜述與建議》(2008),劉亞勇發表的《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和產業化分析》(2008),熊孟清,范壽禮,徐建韻,史選發表的《垃圾處理產業化的內涵》(2008),程光輝發表的《實現城市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產業化的新思路、新方法》(2009),華玉寶發表的《簡析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的產業發展》(2010)等等研究包括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與污染控制對策;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回收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再生資源利用產業的發展,以及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政策和垃圾處理產業化、中國垃圾管理體制與市場化改革等問題。在目前大量的現有文獻中,雖然有少量對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管理政策方面的研究,但多為宏觀性的政策,難以滿足中國實施城市生活垃圾產業化的迫切需求,造成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處理效果減弱。值得注意的是,從經濟學角度對城市生活垃圾減量管理政策的研究更為薄弱,深入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理論研究、細致的政策分析和對中國適應性的討論不足,僅是對各項經濟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國外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介紹。易造成對國外經驗不加考慮的拿來主義,忽視政策自身缺陷以及政策在中國實施的適應性,影響政策的實施效果。

3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收運體系的變化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收運體系的變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49年到1979年,環衛機械處于人掃、馬拉、肩挑、背扛的落后階段,對環衛機械的認識和重視都很淡漠,城市生活垃圾只是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第二階段為20世紀80年代,國家把環衛工作納入城市建設和管理中,逐步增加對環衛工作的投入,環衛基礎設施和環衛裝備有了較大的發展。這一階段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從無到有,發展較迅速,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藝主要以堆肥和填埋為主。第三階段為20世紀90年代至今,這一階段環衛機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京、津、滬、沈陽、武漢、深圳等城市相繼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增加了更新改造環衛設備的資金投入。目前國內在城市生活垃圾收運系統方面的發展不平衡。大城市基本上實現城市生活垃圾容器化、密閉化及機械化收運,廣泛采用具有壓縮功能的密閉式垃圾轉運站,使城市生活垃圾收運機械化程度及衛生化水平大大提高;中小型城市,大部分道路依靠人工清掃,主要用普通卡車進行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在環衛收運設備方面,國內許多廠家都在進行積極研究,開發了適合我國國情的后裝式垃圾車,實現了全液壓控制或手動半液壓控制,全密封運輸,設有污水儲存裝置,避免污水外溢,后裝式壓縮車經過最近幾年的發展,技術已經基本成熟;還有側裝式垃圾車、流動型城市生活垃圾壓縮收集車等也相繼開發出來。

篇7

摘要目的:探討標識化管理在臨床醫療廢物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2013年1~6月共檢查醫療廢物336件作為對照組,采用常規醫療廢物管理方法;2013年7~12月共檢查醫療廢物336件作為觀察組,應用醫院感染管理科統一制作的標識,根據醫療廢物分類,統一張貼位置并做好宣教,規范放置等。比較標識化管理前后臨床醫療廢物管理效果情況。結果:觀察組實施標識化管理后醫護人員工作中處理醫療廢物更方便、醫療廢物分類更規范、處置室管理更到位,避免了工作的隨意與無序性,醫療廢物管理檢查不合格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標識使用使臨床醫療廢物管理規范性明顯提高。

關鍵詞 醫療廢物;標識化管理;效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46

醫療廢物是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1]。醫療廢物的有效管理是控制疫病擴散的重要環節和途徑。為進一步規范醫療廢物的管理,我院2013年7月開始在醫療廢物管理中加強規范化標識管理,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全院56個臨床科室及醫技部門進行每月1次醫療廢物管理檢查,將2013年1~6月規范化標識使用前共檢查醫療廢物336件作為對照組,將2013年7~12月實施規范化標識后檢查的醫療廢物336件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檢查項目不合格情況。

1.2方法標識化管理實施前后由醫院感染科1名成員組織各片區大科護士長3~4名,每月1次對全院56個臨床科室及醫技部門進行醫療廢物管理檢查。檢查內容:醫療廢物

作者單位:214400江陰市東南大學附屬江陰市人民醫院

劉玲珍:女,本科,副主任護師

分類收集情況;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分開收集情況;醫療廢物臨時存放點設置及相關用具配置情況。

1.2.1對照組采用常規管理,檢查發現56個臨床科室及醫技部門中醫療廢物管理存在問題:(1)發現存在醫療廢物分類不清,生活垃圾與醫療垃圾混放;醫療廢物分類概念掌握不清,對醫療廢物分類管理重要性認識不足,處理時隨意亂放,特別是年輕醫師、護士、實習生、工勤人員。(2)各科室處置室存放醫療廢物柜門上標識設計不規范,如玻璃類廢物、外包裝類廢物標識為:生活垃圾(玻璃類)、生活垃圾(外包裝類),容易造成誤會特別是患者家屬,以致檢查中發現以上二類廢物中經常混有剩飯、剩菜、衛生用物等;標識為紙質容易有破損,造成標識模糊、不全。(3)醫療廢物臨時存放點及相關配置用具問題:醫療廢物臨時存放點設置不合理,用具不統一、不符合要求,沒有加鎖,清潔消毒不到位等現象。

1.2.2觀察組采用標識化管理,具體如下:

1.2.2.1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醫療廢物管理知識培訓:(1)依據醫療廢物管理法律法規,結合本院的實際情況,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委員會監管力度,同時各科室設立醫療廢物督察員協助病區護士長加強醫療廢物管理。(2)加強醫務人員醫療廢物管理知識培訓。組織上級專家講課、組織醫院感染知識宣傳月、圖片展版,派專職人員定期到各臨床專科現場指導。在培訓后,分別對各類人員進行相關知識考核和現場操作。(3)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宣教,如針眼處按壓棉簽、污染的手套是醫療垃圾,應有醫護人員處理放入黃色垃圾袋,剩飯剩菜為生活垃圾,應放入病房內黑色垃圾袋中。(4)加強工勤人員培訓、安全防護現場指導。工勤人員必須明確區別生活垃圾與醫療廢物,必須嚴格按照標識分類放置,存放在統一指定的專用收集用具內。

1.2.2.2加強標識化管理:(1)醫院統一規范56個臨床科室及醫技部門處置室設施,嚴格按照衛生部2003年“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警示標識規定”要求放置包裝袋、容器、周轉箱等。(2)存放感染性醫療廢物裝置柜門上統一張貼衛生部要求黃色三角警示標識。(3)由醫院感染管理科統一根據標識設計理念,標識設計依據醫療廢物分類原則,結合臨床工作性質、工作流程及病區人員復雜易發生隨意亂放等因素,將各類醫療廢物拍攝成照片,統一設計成20cm×30cm大小統一規格、字樣、圖標的標識。(4)標識左上角為醫院院徽及醫院名稱,左下角為地圖及愛護我們的地球從點點滴滴做起字樣,標識中間標明玻璃類廢物、損傷性廢物、感染性廢物、感染性廢物(血袋)、外包裝類廢物等字樣并分別配有各類醫療廢物實物的照片,直觀性強,使工作人員及家屬看到標識后能即刻識別。(5)制作好的標識有專人對全院56個臨床科室及醫技部門統一張貼,位置固定、醒目。(6)規定各臨床科室、部門必須明確區別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必須嚴格按照標識分類存放在處置室專用柜內,存放在統一指定的專用收集用具內。

1.2.2.3醫療廢物由專職人員根據標識分類存放好的醫療廢物用專車按規定的路線、時間統一收集后送垃圾暫存地點,保潔工人必須嚴格按照要求對存放醫療廢物設備及用具進行消毒處理。

1.3評價指標由醫院感染科質量督查組成員嚴格按照《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警示標識規定》要求每月督查、評價。比較標識化管理前后56個臨床部門醫療廢物分類組中不合格件數。

1.4統計學處理采用PEMS3.2統計軟件,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表1)

3討論

醫療廢物中含有感染性物品、鋒利物品、放射毒性、藥物毒性等有害物質,如果管理不善,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污染構成巨大威脅,國內外均將醫療廢物列為頭號危險廢物或頂級危險的致命殺手[2]。發達國家對醫療廢物管理非常嚴格,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減少環境污染,自2000年起,國務院、衛生部、環保局、藥監局等先后出臺一系列關于醫療廢物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及文件,標志著中國醫療廢物管理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其中《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與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密切相關,多項政策的出臺,雖然對規范我國醫療廢物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3]。

我院針對各科存在問題進行科學分析討論,不斷關注問題原因(內部、外部)根源所在,采取了一系列醫療廢物管理改進措施,特別對醫療廢物處理加強過程監控及標識化管理,使醫院所有醫護人員及工勤人員工作中處理醫療廢物更方便、醫療廢物分類更規范、處置室管理更到位,避免工作的隨意與無序性。結果顯示,標識化管理使患者及家屬對醫療廢物有了直觀認識,更加有利于宣教內容的掌握,杜絕了剩飯、剩菜等生活垃圾混入醫療廢物的現象。

標識是一種大眾傳播符號,它以精練的形象表達一定的涵義,并借助人們的識別、聯想等思維能力傳達特定的信息,因而被廣泛應用于現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4]。因此標識應用在醫院醫療廢物的規范化管理中有著重要作用。

4小結

我院統一設計制作標識,字樣規范、規格統一、圖文并茂、樣式美觀、充分體現科學性、藝術性、直觀性,且制作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標識化管理后,我院醫護人員工作中處理醫療廢物更方便、醫療廢物分類更規范、處置室管理更到位,避免了工作的隨意與無序性,明顯提高醫療廢物管理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由才.醫療廢物管理與污染控制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5-18.

[2]商玲,王燕,陳愛文,等.消毒供應中心人員手衛生及監測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4):2098-2099.

[3]徐慶華.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醫療廢物管理綜合評價指標權重系數的探討[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08,12(4):365-367.

[4]王若虹.我國能效標識制度的核心價值[J].標準生活,2009,12(2):28-29.

篇8

關鍵詞: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

中圖分類號: X7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固體廢物的概念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固體廢物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廢”,即這些物質已經失去了原有的使用價值,如廢汽車、廢家用電器、廢包裝容器和絕大部分生活垃圾;或者在其產生的過程中就沒有明確的生產目的和使用功能,是在生產某種產品的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如粉煤灰、水處理污泥等大部分工業廢物;二是“棄”,即這些物質是被其持有人所丟棄的,也就是說其持有人已經不能或者不愿利用其原有的使用價值,如過時的電器、服裝等,當它們被丟棄后就成為固體廢物。

2、固體廢物的污染及其控制原則

固體廢物產生后需要有出路,這就是處置。固體廢物的污染發生在對這些固體廢物進行處置的過程中,包括收集、運輸、貯存、再生利用和處理處置各個環節,而污染形式也與具體過程相對應,包括所有可能的環境污染形式,如污水、廢氣等。即便是在正常的處置過程中,固體廢物也可能產生 “二次污染”。而二次污染的控制也與廢水、廢氣污染控制有著較大的差異。首先二次污染會產生在固體廢物處置的各個環節,即固體廢物污染是產生在處置過程中,因此其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則是“過程控制”,而決不能采用“末端控制”或“尾端控制”;其次固體廢物造成的污染具有隱蔽性和滯后性等特點,一旦發生污染,其控制和消除的難度相當大,所以絕不能在污染發生后再進行控制和治理,重點應該在污染預防,即控制污染風險,這一原則也稱為“風險控制”原則。

3、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

由于固體廢物本身的資源屬性,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的目的就不會僅僅是污染控制,資源保護與再生也成為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的主要目的之一。根據固體廢物本身的特性,以及固體廢物處置的主要目的是資源保護和資源再生,在宏觀上固體廢物處置的技術路線是:首先,盡量避免固體廢物的產生;其次,合理利用固體廢物的資源價值;最后,妥善處置暫時無法利用的固體廢物。在這一技術路線的全部過程中都需要做到環境無害化。

對于已經產生的固體廢物,首先要考慮的是利用其原有的使用價值。繼續利用廢舊物品的原有價值或者殘余價值,既可以有效地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降低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風險,又可以減少資源的消耗,增加社會的財富,是固體廢物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當廢物徹底喪失了原有的使用價值后,往往還可以用作某種材料或產品的生產原料。對于暫時無法利用的固體廢物,以及在固體廢物資源再生過程中產生的殘渣等新固體廢物,需要采用無害化手段進行最終處置。目前采用的技術有焚燒、堆肥和填埋。

3.1焚燒

焚燒是目前最常用的固體廢物高溫處置技術。所謂焚燒即是在高溫條件下將固體廢物中的有機物質氧化分解,從而達到銷毀有害有機物質和最大限度地減少處置廢物量的目的。

焚燒處置固體廢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一是可以徹底分解、銷毀有害有機物,從而最大程度地使所處理的廢物達到無害化的程度。二是有機物的最終分解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經過凈化后可以直接排入大氣。三是固體廢物焚燒采用全封閉式工廠化處理模式即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固體廢物在運輸、貯存和加料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物質泄漏。四是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以得到回收利用,從而使無法進行物質再生回收的固體廢物實現能量再生。

3.2堆肥

堆肥即在好氧或者厭氧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將廢物中生物質有機物降解為腐殖質的過程。由技術原理可以看出,堆肥處理適于處理生活垃圾中的餐廚廢物、園林廢物、食品廢物等,廢水生物處理剩余污泥,人畜糞便,農牧養殖廢物等。堆肥產物可以作為土壤改良劑施用于農牧林業土地,也可以作為有機肥生產的基質用于肥料生產。因此,堆肥處理是使有機廢物返回生態環境的有效的技術途徑,通常也將這一技術歸于“再生循環技術”,而不是最終處置技術。

3.3填埋

填埋是將固體廢物堆置在一個經過工程防滲處理的、與周圍環境介質基本隔絕的設施內。這一設施一般是建設在陸地上,所以也稱之為“土地處置”。

固體廢物填埋處置是固體廢物處置(管理)的最后一個技術環節,也是相對最容易實現的一項技術。這一技術的主要優點:一是填埋場的建設和管理技術要求相對簡單,管理靈活性和適應性較強。二是如果不考慮土地資源價值,填埋場建設和運行費用較低。三是填埋是當前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技術環節。

4、典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方法

4.1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而通常所指的“城市生活垃圾”就是由環衛部門收集處理的混合廢物。城市生活垃圾主要來自城市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類廢物的混合物,還包括道路清掃廢物、園林廢物、商業和一般服務業廢物以及企事業單位產生的生活廢物和辦公廢物;在有些地區,一些小型的為居民生活直接提供服務的工業企業(如食品加工、服裝鞋帽加工、玩具加工等)的固體廢物,由于其性質與生活垃圾類似(主要為廢塑料、廢纖維織物、廢皮革等),經常也納入城市環衛部門管理范圍。

由我國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習慣所決定,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組分為餐廚廢物(食品廢物,包括果蔬殘余物、食品加工殘余物、食品殘渣等)和包裝廢物。其中以餐廚廢物為主的生物質有機廢物占到60%,而包裝廢物要占到10%~20%。包裝廢物中主要是塑料包裝廢物,占到垃圾總量的10%~20%。由其組分所決定,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具有生物質有機物含量及含水率高和塑料含量高兩大特點。這兩大特點嚴重影響著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的選擇和發展。

目前,對城市垃圾最有效的處置手段是在垃圾收集階段進行分類收集。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首要目的,是為后續處理進行有效的預處理,而不是資源再生。以此為目的的分類收集要求與以資源再生為目的的分類收集要求是不同的,如以焚燒為后續處理技術的收集類別可以是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以堆肥和厭氧發酵處理為后續處理技術收集類別可以是餐廚廢物和其他廢物(或濕垃圾和干垃圾)。但是在人口稀少的干旱地區,則可以將混合垃圾直接進行填埋而不用進行分類,因為前面所提到的各類二次污染的問題在這些地區都不會是技術的障礙,如選址問題。

4.2污水處理污泥

篇9

關鍵詞 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置;資源再利用

中圖分類號X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77-0138-02

1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1.1 城市生活垃圾逐年增加

早在1979的時候,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總的清運量大約在0.25億噸左右,到2005年時,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總量達到了1.56億噸的水平,從數據上看來,這二十幾年間城市生活垃圾約增加了5倍左右。隨著現代社會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數量也在逐年增長,而且增長速度非常迅速。城市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時,城市的生活垃圾成分與種類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且,由于不同城市的地理特征與區域特色,不同城市住區的生活垃圾的種類與成分也不同。總的來說,我國的城市生活垃圾水分較高,各種有機物與包裝過的物品越來越多,但灰土含量明顯降低。

1.2 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能力低下

現階段我國雖然識到無害化處理城市垃圾的重要性,加大了垃圾處理設施與技術研究的投資力度,但是現在的垃圾處理能力還遠遠不能滿足逐漸增長的垃圾數量與種類的需求。也就是說,現今的無害化垃圾處理的能力與速度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城市生活垃圾的高速排放。除此之外,不同的地域和城市,其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技術與相關設備設施也參差不齊。相對而言,東部城市較中西部地區的城市無害化處理生活垃圾的技術水平與設施要先進,大城市地區較中小城市垃圾處理技術水平先進。

1.3 由生活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很嚴重

生活垃圾污染一直以來是一個潛伏性和綜合性的問題。建國以來,我國就把生活垃圾當作環境問題來處理,為了保障居住小區的環境干凈,大多數城市將生活垃圾送到地區比較偏遠的郊區或山溝中堆放。所以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在已經露天堆放的垃圾場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還沒有來得及進行完全的徹底的消除,而現存的垃圾無害化方法的處理能力不夠滿足垃圾的增長速度時,大量的新產生的城市生活垃圾就會對已經被污染的環境進行進一步的新的污染。這樣,形成了一個對環境污染的惡性循環,由于這種不恰當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只會導致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對生態環境和居民的生存環境造成威脅。

2 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與解決方式

我國在進行垃圾處理的時候必須根據城市當地的情況從實際出發,綜合考慮南北的地理環境差異、氣候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地質特點、各地居民的生活習慣和風俗等各種因素的基礎上,采取一些經濟實惠、技術合理的選擇適宜本地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無害化技術。

2.1 衛生填埋

在我國,衛生填埋雖然才剛起步但其復雜程度和技術含量都很高。我國地域遼闊,在地形變化上也千差萬別,地貌特征也不一。在江南的丘陵地區,西部的沙漠地區以及溝壑眾多的地方,我們可以采用衛生填埋的方式來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由于這些地區土地資源非常的豐富,而且這些土地的利用價值比較低、無論是丘陵地區還是沙漠地區都是干旱少雨,這樣的話垃圾的滲瀝液會較少,治理環境污染的壓力不大,所以在這些地區采用衛生填埋的方法能經濟有效的解決當前城市生活垃圾過多的問題。黃河以北的許多地方,冬天氣溫比較低而且常年氣候干燥,采用衛生填埋非常適合這些地方。

2.2 垃圾焚燒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種類繁多的特點給垃圾焚燒帶來了一些限制,我們應該針對現存的不利因素進行重點分析,將存在的問題采用積極的措施給予解決,這樣焚燒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就有可能在很多地區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在進行垃圾焚燒處理之前,必須對垃圾進行預處理,將適合焚燒的垃圾挑選出來。可以使用機械篩分的方式去除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大量灰分,從而減少了入爐焚燒的垃圾總量和煙氣處理量;對于含有重金屬的垃圾如廢舊電池與碎燈泡等城市生活垃圾通過水洗或其它方法處理,達到減輕垃圾尾氣處理壓力的目的。在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時候要打破原有的陳舊的思維模式與方式,改變落后的處理工藝和作法,積極研究探索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先進的工藝和技術,突破現存的垃圾焚燒技術的障礙,促進垃圾焚燒技術的發展。同時將地區差異,人民生活習俗與城市生活垃圾的性質和特點結合起來考慮,從降低垃圾處理設施投資和運行成本的角度出發,開發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垃圾焚燒技術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城市生活垃圾的需要。

2.3 綜合處理與循環利用

到現在為止,我國還沒有將城市生活垃圾的高溫堆肥、垃圾焚燒、衛生填埋集中在一起的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的場所。目前,國內非常多的科研所或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在這個方向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進行研究探索。垃圾綜合處理的方式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處理方式,它是通過對生活垃圾進行初步的篩分,將這些垃圾中的無機成分或沒有肥分的灰質先篩選出來當作衛生填埋的覆蓋層部分;在完成第一步后,對剩下的部分物質進行分層的嚴格的挑揀,將富含有機質的垃圾批量輸運到發酵倉派遣專業人士進行科學的高溫堆肥;對于那些可以燃燒的廢塑料,且燃燒后對環境的污染在有效控制范圍內的生活垃圾就可以送去進行焚燒;而且可以將垃圾焚燒過程過所產生的熱量和能量加以合理運用,比如堆肥烘干等。這種垃圾綜合處理的優點最突出的地方在于處理成本較低。由于垃圾中的大量灰分都被事先去除,所以用垃圾進行高溫堆肥時產生的有機肥中含有的有機質會比較多,有機肥的質量也比較高,這樣生產出來的有機肥也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與此同時,城市生活垃圾進行直接堆肥的量減少了,減輕了垃圾處理場的處理負擔。通過這種方式延長了垃圾填埋場的使用年限;垃圾焚燒時產生的能量運用到其他方面,在處理了垃圾的同時實現了的能量的巧妙利用。將垃圾綜合處理并投入循環利用的這種方式能夠很好的解決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的難題。

3 結論

在垃圾處理過程中要正確清醒的認識到各種垃圾處理方式的優缺點及適應范圍,考慮各城市各地區的垃圾的性質、地理特征、氣候條件,從實際情況出發,探尋一種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努力克服我國當前在垃圾處理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以無害化、減量化為處理原則,將衛生填埋,垃圾焚燒和垃圾的綜合處理與循環利用結合起來,合理利用各種資源,一定能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優化處理,保證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琪.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環境經濟,2005(10):23-29.

[2]胡秀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思考[J].環境保護,2001(3):41-43.

[3]臧文超.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現狀與管理問題[J].環境保護,1998(8):41-43.

篇10

關鍵詞:城市垃圾 資源 產業化

我國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國家,人均每年垃圾產量440公斤。2000年、2001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分別為1.18、1.35億噸/年,城市歷年的垃圾堆存量高達66億噸,侵占35億多平方米的土地,已有2/3的大中城市被垃圾包圍,有1/4的城市不得不把解決垃圾危機的途徑延伸到鄉村。尤其是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導致城鄉結合帶區域生態環境惡化。全國城市垃圾處理的總體水平還很落后,管理體制不順、經費不足、垃圾處理的科技水平和基礎設施落后,遠不能適應城市建設、管理和環境保護需要。形成一個“垃圾產生量增加-環境污染加重-治理費用上升-財政資金不足”的惡性循環。

一、城市垃圾的概念及處理現狀

1、城市垃圾概念

城市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業垃圾、市政維護和管理中產生的垃圾,而不包括工廠所排出的工業固體廢物。城市垃圾的成分很復雜,但大致可分為有機物、無機物和可回收廢品等。屬于有機物的垃圾主要是動植物的廢棄物,屬于無機物的垃圾主要為爐灰、庭院灰土、碎磚瓦等,可回收的廢品主要為金屬、橡膠、塑料、廢紙、玻璃等。由于工業的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當前世界上工業發達國家的城市垃圾數量劇增。我國城市垃圾每年排出大約1億t左右。

2、城市垃圾處理現狀

①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資源化的難度。我國城市垃圾基本上屬混合回收,從回收的垃圾中分選有用物質,在目前分選技術差的情況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資源化。

②城市垃圾資源化技術較落后。我國城市垃圾中的無機成分多于有機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不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且大中小城市又各有不同,因而資源化難度大,經濟效益較差。

③城市垃圾資源化的資金不足。我國城市垃圾處理費用主要來自于政府,金額有限,而建大型的衛生填埋廠或焚燒發電廠均需大量資金,從而造成城市垃圾資源化基礎設施差。

④法規不健全,管理不善。當前,我國把垃圾處理的重點放在減量上,對垃圾資源化不夠重視,無相應的資源回收法,管理差,且目前的管理體制不利于垃圾的資源化。⑤資源化意識淡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隨之改變,資源的回收觀念淡薄,回收難度大。

二、城市垃圾處理對策

1、城市垃圾資源化

①加強我國城市垃圾的分類回收。城市垃圾分類回收是實現城市垃圾資源化的重要前提。過去城市垃圾的混合回收,加大了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的難度,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為了促進垃圾的分類回收,應在居民區,商業、文化及娛樂中心放置不同標志的垃圾容器,制定相應的制度和獎懲措施來保證居民自覺地分類放置垃圾,實現垃圾的分類收集。

②征收城市垃圾費。長期以來,我國的環保費用都是由政府提供,資金來源有限,限制了城市垃圾的資源化處理。而市民征收城市垃圾費符合“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既為城市垃圾的資源化籌措了資金,又能減少城市垃圾的排放量。如美國1000多個市鎮對垃圾以袋、罐計算收費,垃圾的產量從1981年的每人1周3桶減少到1995年的每人1周1桶;又如美國的西雅圖市政府規定,每月每戶垃圾量為4桶,需交納排污費13.25美元,每增加1桶,加收9美元,該規定實施后垃圾量減少了25%以上。當然,城市垃圾費的征收應根據居民生活水平、垃圾數量、分類放置等不同情況而異。再比如德國,垃圾處理費的征收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向城市居民收費,另一類是向生產商收費(又稱產品費)。對于居民收費來說,德國的各個城市的垃圾收費方法不盡相同,有的是按戶收費,以垃圾處理稅或固定費率的方式收取;有的是按垃圾排放量來收取。目前,大多數城市都采用按戶征收垃圾處理費的方式:部分城市開始試用計量收費制,按不同廢物、不同量收取不同費用。產品費的征收更充分地反映了“污染者付費”的原則,要求生產商對其生產的產品全部生命周期負責。產品費的征收對于約束生產商使用過多的原材料,促進生產技術的創新,以及籌集垃圾處理資金都有較大的幫助。

③大力發展城市垃圾資源化技術。面對垃圾的挑戰,許多科學家提出應全面應用高科技,變廢為寶,向垃圾要效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城市垃圾的資源化在很大程度上與資源化技術有關。科技的進步可增加可利用廢物的種類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綜合利用率,從而推動垃圾資源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因此,加強垃圾資源化技術的研究,為城市垃圾資源化提供硬件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垃圾資源化技術的選擇應根據各國的國情而定。我國資金有限、技術較落后,但是地域廣闊,因而垃圾資源化潛力較大。有研究表明,我國城市垃圾資源今后持續開發利用的方向除回收再生和綜合利用外,最終處理應有60%用于填埋,30%堆肥,10%焚燒。

④加強廢舊回收,推動舊貨市場的發展。我國歷來重視廢舊物質的回收和綜合利用,且收入不扉。如國內貿易系統從1950年~1994年,回收總值達1340.25億元。此外,現有供銷社系統每年回收廢舊物資1600多萬t,回收總值約2000億元。由此可以看出,廢舊物資回收潛力很大,我國應繼續鼓勵有關部門加強廢舊物質的回收工作。

⑤加強城市垃圾資源化管理。城市垃圾資源化管理,首先必須建立和完善城市垃圾資源化的法規體系,如資源回收法、廢棄物處理法等,用法律的手段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資源綜合利用行為,并把它變為自覺行動。其次,要改變目前政企合一的垃圾管理體制,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宜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體系,將垃圾清運單位和處置單位從政府部門獨立出來轉變為企業,自負盈虧,實行有償的社會化服務,環衛部門進行管理、監督。第三,建立城市垃圾資源化的信息管理系統,提高管理能力。

2、城市垃圾處理產業化

城市垃圾處理和資源回收利用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從技術開發、設備制造、安裝維修、原料能源相互利用、垃圾產品生產以及管理培訓,將形成一個產業鏈。而且這是一個不衰落的產業,它將會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而持續發展下去。

①走綜合處理技術路線,提高技術集成能力

垃圾處理要遵循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技術原則。傳統的填埋方式占用土地、形成二次污染,達不到無害化要求。焚燒方式成本高、資源利用率低。我國城市垃圾成分復雜、含水率高、可燃物少。因此,適于走垃圾分選、再生利用、有機物發酵制肥、可燃物焚燒供熱發電的綜合處理技術路線。目前,從事垃圾處理技術研究開發的單位很多,在某些單項技術上也有所突破,但垃圾處理技術是涉及機械、化工、生物、電子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技術,因此,提高技術集成能力更為重要。我國還缺少這方面的開發機構,急需發展有高度技術集成能力的研究開發單位,把國內的和國外的先進技術與工藝引進、吸收、消化后加以創新,創造出適合我國城市發展水平的綜合技術。目前,一些軍工科研院所,如中國工程物理研究所利用自身優勢在這一領域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②改革現行的城市垃圾管理體制,建立市場化運行機制

一個產業的發展,除了先進的技術,更重要的是市場的培育,垃圾處理要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并重。要有適于產業發展的土壤和環境。因此要打破目前垃圾處理中政企不分、壟斷經營、非市場化運作的現狀。由原來的政府環衛部門的運作轉變為市場機制企業化運作,讓企業成為市場的主體。政府通過稅收、能源、土地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優惠政策。加大環保立法和執法力度,目前我國已制定了《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法》和一系列環保法規,還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規體系,強化相關的執法力度,推動這一產業的發展。上海市建委環衛系統采取了多項改革措施,探索出“政府參與、企業投資、商業化運作”的一條新路。

③建立多元化投資體制,擴大融資渠道

作為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垃圾處理需要一個非常大的資本投入。全國668個城市,設想平均每個城市建設一個垃圾綜合處理廠,投資一億元人民幣,那么就需668億元的投入,靠政府財政投入沒有那么大的力度,也不可能形成持續的良性循環。只有到資本市場上去尋求資金,才是適應市場經濟的有效渠道。投資社會化,誰投資誰受益,政府可以引導性地以少量投資,吸引企業和社會上的資本投入。企業產權股份化,多家聯合,共同投資,形成技術合力和資金合力,增強抗市場風險能力,以往由政府投資和管理,往往出現投而不運現象,上億的投資成為樣品和擺設,不能良性運轉。完善風險投資機制,增強金融支持力度,國家選擇有技術優勢、市場前景好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或上市發行股票,擴大融資市場。“二板”市場要特別關注從事城市垃圾處理研發的企業。建立垃圾處理產業投資基金用于技術改造、技術引進、新產品開發的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短期融資和信貸。充分利用目前國外資本看好我國環保市場的有利時機,注意加強國際合作,進一步利用外資。

3、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提高廣大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環境保護意識對人的環境行為有指導作用,能夠使環境行為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預見性,從而對環境保護的進程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長期以來,人們都注重各自家庭的小環境而忽視了公共的大環境,如果能夠將市民們的小環境意識延伸到社會公共環境上來,城市垃圾的資源化必將得到市民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我們要通過各種媒介不斷地利用環境觀、垃圾資源觀、資源危機觀等來教育市民,讓市民了解保護環境的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吳晟志.試析城市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01).

[2]高平城市垃圾產業化初探.再生資源研究,1999(03).

[3]張新亞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與可持續發展,蘇州城建環保學院學報,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