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設計手法范文

時間:2023-12-15 17:34: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空間設計手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空間設計手法

篇1

“象征性表達”原指文學創作中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該詞源于希臘語,原指“將一塊木板分成兩半,雙方各執其中的一端,以表示銜接”的信物,后來逐漸演變成為“以一種形式當作概念的習慣的代表”?!跋笳鳌苯柚唧w形象來表現抽象意義,將無限的深意寄于有限的事物,從而營造出無窮的聯想和想象空間。艾里克斯在《以場所為中心的語言》中指出,不同的場所——空間,所反映出的象征作用也是不同的,何謂象征作用:“借用某種具體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達真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或者用具體事物表現某些抽象意義?!本拖駨膲ι峡锥赐哆M的一束普通陽光,可這束陽光卻會因為投在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中,這個特定的“場所”而具有了神圣的象征作用。在《詩意的建筑》當中,馬琪就安藤忠雄的建筑空間展開分析,其中提到地域文化與成長經歷對設計師所運用的象征手法的影響。安藤的作品受家鄉數寄屋文化的影響。數寄屋文化表達的是一種禪意和詩意的美,營造的是一種寧靜、閑適、平和、清遠、空寂的意境。以安藤的教堂三部曲為例,他拋去了空間外在的裝飾,通過混凝土這種冷靜、精致的材質,用風、聲、水等元素相互配合的象征手法,精妙地將禪的意境帶入了其建筑空間中。

二、象征性藝術元素的運用

空間的設計與暗喻手法存在著非常微妙的關系,每位優秀的設計師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空間設計語言。這些光怪陸離的設計語言都是由或相近或獨特的象征性手法組成,不同設計師表達具有同樣情感特征的事物時,所使用的象征性手法也大為不同。以建筑大師高迪的作品米拉公寓為例,整個建筑充滿了對海的隱喻。這源自于巴塞羅那地中海的地理環境,高迪作品中的創作元素多來自于對海洋生物的模擬。米拉公寓具有十分深刻的象征意義,建筑立面上的隱喻分為三部分,下面兩層的基座象征“骨骼”,有著波浪形的陶瓷面磚和海綿一般波光粼粼的陽臺,上面四層的外立面裝飾象征著“大?!薄U麄€建筑的屋頂則象征“龍”的形象。“骨骼”“大?!薄褒垺边@些元素都與巴塞羅那的文化與歷史緊密聯系。傳說巴塞羅那的守護神圣喬治曾在海岸上與有著雙翼、遍身鱗甲的惡龍搏斗,以救出被當作祭祀品的國王的女兒,并領導了加泰隆尼亞的獨立運動?!褒垺本褪潜患犹┝_尼亞的基督教徒殺死的毒龍,“骨骼”象征著在戰斗中殉難的人們。高迪通過這些象征手法的運用使其作品帶上了童話一般的故事性色彩,創造出了超出空間本身的意境。建筑師張永和早期主張敘事的建筑手法。所謂敘事建筑,類似于徽州民居以及大部分中國建筑的表現方式,是一種大量運用圖案、圖騰來裝飾建筑的象征手法,以物納祥或是將歷史故事或典故刻在建筑表面。在張永和設計的北京“京兆尹”餐廳設計中,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設計師的精心設計與設計手法的體現。這是一座四合院里的素食餐廳,設計師運用相互錯落的木塊創造出半透明的隔墻裝飾,將中國傳統的四合院民居帶入現代感十足的空間當中,將餐廳北京四合院的文化主題升華了出來。

三、象征性表達的作用

在空間設計中,象征性的表達方式為設計對象貼上了鮮明的情感標簽,這樣的設計方式可以使整個設計的主題得到升華,是畫龍點睛的一個必要步驟。象征性的表達在設計中的主要作用是營造出空間的情感屬性,也就是情感空間。情感空間是指在特定時刻,由外部環境刺激和內部刺激引起的感覺聯合起來所形成的觀念,如同空間設計中各個不同的元素??梢詫⑵洳鸾忾_來審視,在這個過程中觀者會從中感受到屬于自己的情感體驗。象征手法便是情感空間中的重要營造要素。在空間營造中可以追根溯源地找到每一種手法的來源。對于象征性手法來說,首先具有的是審美心理的普遍性,人類對相同的元素在心理環境中的映射都是大同小異,所以恰當地使用象征性手法首先要符合人們普遍的心理感受。解構主義建筑大師丹尼爾•李伯斯金的作品,多以扭曲、傾斜,甚至支離破碎的形象象征情感屬性。而這些夸張的形式如他所言,是建筑對于歷史的描述,是建筑空間中的情感體驗。以猶太人博物館為例,曲線與直線的碰撞交錯,狹長高聳的中部通道,不規則的開窗設計,都象征著猶太人在德國的痛苦經歷,這便是設計師通過對空間的營造所要表達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象征成為一種重要的營造手段。運用恰當的象征性設計表達手法可以更好地突出一件設計作品的情感深意。

四、結語

篇2

現代主義運動之后,設計師們高舉“功能主義”的大旗。但是這個“功能”的理解不免有些片面,只是過度的強調設計中物質功能的絕對地位,而忽略了精神層面的需求。簡單的集合體、均勻的空間氣質,構成式的點線面關系等等,仍然是缺少了點“人情味”。

設計的“人情味”就是在極力擴大物質功能作用的同時也要很好的考慮到使用者精神上的需求。而這種精神訴求則來源自對空間個性、生命的塑造,使空間與人的心理產生共鳴,用空間去打動人心。

我國傳統園林在滿足居住、休閑等功能需求的同時,更加注重其意境的塑造,也可以說是注重使用者精神層面的感受。這種對于精神層面的追求正是目前室內設計中所或缺、或極力追尋的。要是能將古典園林空間的設計手法應用到現代室內設計中,便可以加強空間的趣味性,賦予空間以我國傳統文化內涵,從而提升空間的精神文化品質,進而為我們提供一個適宜的物質、精神生活環境。

空間的對比處理

我國古典園林空間的魅力在于它的變化性、豐富性。而這些變化性和豐富性均是來源于園內空間的對比處理。正是因為這些對比的存在,才使得空間更加富有樂趣,更能激起人內心情感的變動。

1. 大與小的對比:將兩個具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空間毗鄰在一起,可以借由兩者的對比更加的凸出各自的空間特點。這樣會在人的心理造成一種情感波動,從而很好的將物境升華為情境。此空間組織多見于南方私家園林入口處理,是一種欲揚先抑的手法。如網師園,進門先是一個狹窄的有影壁遮擋視線的轎廳,然后經過一系列曲曲折折的壓抑而狹小的游廊,最后穿過月亮門方可到達中心寬廣的湖區。通過前面一系列小空間的過渡,這時的湖區則顯得更加寬廣,人的心情也會有一種“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變化。

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為了突出強調某一個空間,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大小對比的手法。好的設計并不是不斷的做加法,簡簡單單的空間,其效果反而更有沖擊力。

2. 實與虛的對比:虛實的對比形式通常表現為有與無、隱蔽與凸顯、有景則為實、留空則為虛,近處之景為實、遠處之景為虛,明為實暗則為虛、物體為實,暗影為虛等。

這種虛實對比的處理也可以應用在室內空間的隔斷上,用墻體進行空間的分割總是有些強硬,感覺上將原本一體的空間割裂開來,被分割后的空間也不免單調。但若是采用一種虛虛實實的對比的分割方式,那么空間既連貫,也富有變化。例如,采用綠植、水幕、中國傳統的扇,或是帶有漏窗的墻體等分隔空間,這些元素有的本身就是虛體,如綠植和水幕;有的則本身包含了虛實變化,如扇和帶漏窗的墻體。這樣分隔后的空間有遮有透,變化豐富。

光影在室內設計中也是一種虛實對比的體現。光影為虛,墻體為實。往往這種虛實的處理還存在了時間變化元素,空間更為迷人,更能打動人心。

3. 動與靜的對比:中國園林不單單是從某一個固定的場景觀看的藝術品,而是在一個“游”的過程中方可體現出其空間的魅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考慮空間布局時不僅注意空間在靜止狀態下的使用效果,還要考慮到在其中行走的人,考慮到空間如何組織才可以在一個運動的狀態下得到好的體驗效果,要考慮到在整個運動流線上,所有空間序列的變化是否完整、連貫、和諧,還有這些空間在運動中的一些具體感受。

正如貝聿銘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設計中所表現的,除了墻這些實體外,光線、人的流線也是我們重要的設計要素。站在中央大廳上層空間俯視整個交錯的空間,白色的墻體,簡潔的鋪地,來來往往交錯的人流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正是這個對比加強了每一種空間的不同的感受,同時也豐富了這個空間。想想若整個東館無一人存在,肯定不會有人流不息時完美的效果。還有東館內不停變化的光影與白墻、展品等的動靜對比,為這個空間增添一份活力。總之在現在的室內設計中,不僅僅要考慮那些靜止的陳設、墻體,還要去考慮一些可以產生運動美得元素。光、人的運動、流水、移動墻體等等均是我們要探究的對象。

空間的節奏與韻律

“園林建筑藝術通過立體和平面的構圖,運用點、線、面和體,各部分的平衡、對比、比例、對稱、空間序列的變化等,取得節奏和韻律的藝術效果?!?/p>

于室內空間設計,為了取得一種好的空間序列組合效果,可以考慮到空間的節奏感與韻律感。節奏感可以將基礎元素通過一定的規律進行重復的組合,是緊是松,是高是低都要有一個潛在的規律去統籌這些變化,如此才可以達到一種協調的作用。至于元素的選擇則不宜過多,具有一定的特性。

空間的滲透與層次

“庭院深深深幾許”是對園林空間層次豐富的具體寫照,主要是通過對空間分隔與聯系的關系處理所達到的。一個大空間,不加以分割則不會產生層次上的變化,若是完全的分割則就不會有空間的相互滲透。只有當隔而不斷,斷中有透時才會形成空間的層次感。并且這樣的空間才會有所區分又有所聯系,即滿足了層次的豐富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空間流動性。

于室內空間設計的應用,對于那些非承重墻體不妨讓其也通透些,即讓墻體視覺感受比較靈動,同時也使得空間相互流動、融合。

至于室內外空間的滲透,可以直接將室外自然元素應用于室內環境中,也可以采用可以移動、旋轉的活動墻體,可以隨時將室內外空間打開連通。亦或者可以采用模糊室內外空間分界面的方式。

此外,還可以吸收蘇州博物館宛若南方園林般的空間布局方法。每幾個空間中便形成一個小型庭院,建筑空間與園林空間相互交叉并存,建筑與自然高度融合。使人在行走過程中室內室外交替變換,心情也隨之跌宕起伏。

園林空間的時間性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空間觀念就總是伴隨著時間的觀念。我們的園林藝術亦是在此觀念的影響下形成的。步移景異的藝術效果就是時間性的最好體現,每走一步,視點就會發生變化,看到的景色也自然每時每刻均不相同。這就是在四維時空中,時間的積累對于空間的作用。

即使是同一個風景、同一個角度靜止欣賞,隨著時間的流逝、光線的變化,產生的空間感受也是不同的。蘇州網師園的中心湖景,中午它是清爽明朗的,黃昏時,當夕陽撒滿白墻,浪漫而又溫柔。

此外也可以去刻意的營造四季不同的景觀特色。揚州的個園,在同一個院子中的不同方位設計四座假山――春山、夏山、秋山、冬山。根據假山的不同形態和植物選擇的不同,給人的空間意象也是不同的,讓人在同一天內感受到四個季節。最巧妙的就是這四山的位置安排也符合四季的變更,當游人依次經歷春夏秋冬四季后,便又會回到與春山僅一墻之隔的地方。此時此地,透過墻上的漏窗遙望春山,真有一種在冬季期盼春回大地的奇妙感受。

空間的時間性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還是比較多見。首先我們要充分的考慮到每個空間的最佳觀看角度、觀看時間。然后考慮到路線的變化,考慮如何在行動的推移過程中將這些最佳角度結合起來。

同時,時間是一個看不見也摸不到的存在,在對空間時間性的塑造上,可以借助于一個實際物質的元素來體現。此元素隨時間的變化具有可視性的變化,例如光線、氣候、各個時令的植物等。貝聿銘的作品中,他經常是通過一日之間光線的不同方位、強度的變化來闡述時間于空間的作用。

篇3

之所以用“修辭”,而不是“修飾”或者更為常規的“裝飾”來表述這種面對空間的行為,一樣意在強化一種以空間為文本的創作意識。“裝飾”強調的是空間的物質實體,而“修辭”著意空間的本真內涵。修辭體現的是空間作為一種客觀存在而具有無限的可能性。

一、 多序列的空間觀念

序列空間,從漢代畫像磚所生動刻畫的園墻,回廊分割的空間,到遍布江南的私家園林,利用墻廊的轉折、景洞景窗配置,使空間產生起承轉合的變化就已形成。單就民宅中的院落就有前庭、中庭、邊庭、、邊院、后院、復式邊院、宅旁園林等多種空間轉換的序列,這些空間的組成又反映了居所的起居、讀書會客、家宴娛樂等不同的功能,特別是文人詩意 的參與,其序列由簡單到復雜、平直到曲折、單一到多變,大大豐富了居住環境空間的變化,形成多序列的空間觀念。

中國的藝術觀念講究起落、起承轉合、用序列表達其內含的變化和深度。正是這種傳統文化的序列觀念反映到空間設計創作的活動中,從四梁八柱最基本的木構架建筑元素,演變出層次豐富的空間變化,創造出各種優美的環境,應當說是中國傳統建筑中形成空間環境所特有的創作過程。

一個良好的室內空間環境的建立取決于環境的形式是否實現了人們生活世界的種種精神要求,取決于人們的生存狀態反映在室內環境上的理想程度。取決于室內設計師在社會結構、生活方式、文化體系中對室內環境進行人性化的處理與創造。

二、 環境空間的構思意念

我國傳統文化理念總是著力于在捕捉藝術形象,不是簡單的重復再現形象本身,而是覓尋傳神寫意的境界,即所謂“寫氣圖貌,既隨物之婉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保▌③摹段男牡颀垺罚┚褪钦f,表達事的內含,則更要著力于藝術構思。

黑格爾將空間定義為:空間是外在于自身存在的無中介的漠然無別狀態。但這種虛無的“無別狀態”并不能賦予“空間”這兩個字以任何確鑿可信的意義。因為在空間的后面,已經沒有什么東西可以用來解釋這個概念,在空間之前也沒有任何可以回避的出路??臻g只是一種原始現象。通過設計的手段將空間分割、整理、組合來實現最佳的空間秩序。

中國建筑空間大都取之自然的水、石、池、木等來襯托建筑環境,藝術地再現自然,不同的構思意念造就空間有雅俗之分,高低之別。而室內設計既有它的美學因素,同時亦包含哲學的思想,并且又非常強調科學性。哲學思想里的虛實之美,主次關系,陰陽相生等理論在實際的設計操作中處處體現.設計的科學性則是強調合理的安裝設計,合理的材質加工和搭配,符合人們使用要求的人體工程學等因素。

三、情感本位空間

安藤忠雄提出過一個“情感本位空間(Emotional fundamental space)”的概念,并認為:“這個概念必須對日常生活具有意義?!边@種概念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與諸如采光和通風之類的技術因素相關,或對居住者特殊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情感本位空間與精神的較深層面相關,它是獨特的,它為與之相對的普遍空間注入新鮮氣息,使它們變得活躍和有生氣,并與觀者心靈對話。盡管如此,只有當它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意義時,它才能夠作為一種現實的結構去包容空間和生活,也只有那時,情感本位空間才在生活中具有象征意義。

安藤忠雄說:不管空間本身多么富有戲劇性,我堅持認為它不應該脫離使用者的生活。

在功能性空間之間創造一種并不暗喻使用的過渡空間,正是這種過渡空間,鼓勵人們在居住生活中成為“參與者”,而不僅僅是指定空間功能所限定的“占有者”。

四、其他幾種空間修辭手法

1、光影和形式

光使物體成為物體,并與空間和形式相關聯。建筑空間中一束獨立的光線停留在物體的表面,在背景中拖下陰影,隨著時間的變幻和季節的更替,光的強度發生著變化,物體形象也隨之改變。

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在世界上數不清的建筑里都存在著一些謎一樣的東西,比如說光。光是極其獨立的,很多時候它和建筑的結合成就了藝術。

比較而言,光在日本的建筑中最見生命力了。單純和簡潔的光創造了一種寂寞的心緒,而這情緒上的純粹,則更能感悟外界柔和的瞬間變化和內在的生活韻味。日本整個美學基調往往來源于此。由于自然的要素使建筑獲得了意義,亦對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變化給予了象征。這種重視光與人心理體驗的傳統賦予了日本建筑強烈的個性。原來,獨特的品質應不附麗于任何規律、形式和流派,卻需要生命力去支撐和支持的。

在室內設計中,“光”不僅僅是照明功能的需要,而且往往它是主宰物體“形”、“色”、“材質”的最活躍因素,光的強弱、光色冷暖、光暈大小、光形構圖以及光的照明形式、光影關系都給室內建筑氣氛以極大的影響。

2、光與色

光對空間與造型的影響:它們不僅可以限定空間,同時對人活動的安排,對環境氣氛,對內部環境的美學效果以及內部環境實用功能都起重要作用,而在這幾方面因素中“光”往往是首先制約的條件。

光是“有情的”,這種情來自于它同人們內心所產生的共鳴。環境氣氛的取得需借助光環境的設計。有時也利用光作為室內設計中“景觀布景化”、“照明裁減化”、“光形色質一體化”各種建筑手法的依據,講求光影的明暗層次、虛實組合與裁剪構圖。

3、 顏色的魅力

要營造室內空間氣氛,色彩的定位在空間環境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其實,色彩有力地影響著空間使用者對環境的看法。色彩給空間使用者帶來生產力和心理上的滿足。色彩是通過人們的印象或聯想來產生心理上的影響。色彩和環境有密切聯系,尤其在室內,色彩的反射可以影響其他顏色。同時,不同的環境,通過室外的自然景物也能反射到室內來,色彩還應與周圍環境取得協調。

篇4

靈巧通透的濯纓水閣緊貼可供攀爬玩耍的黃石假山,月到風來亭聯系著起伏的單廊,分別位于水面的南側與西側。西部景區為殿春簃庭院以“泉”為主題。庭院的制高點為冷泉亭,坐落在假山之上,亭子旁藏著涵碧泉。此部分是園內安詳寧靜的讀書齋。南部景區為小山叢桂軒庭院,由小山叢桂軒和蹈和館同曲廊和院墻相連圍合出狹小的庭院,以假山石和園林植物為主題。面積雖小,但總體布局和景區主題顯然是經過一番斟酌得到的。三個景區的主題分別為山水、泉和假山植物,各具特色。三景區主次分明,各個景區被賦予了明確的功能,主景區用于游覽和觀賞;兩個次景區不同于主景區的全開放格局,較為封閉和安靜,則用于讀書。同時,三個景區緊密聯系,共同服務于住宅。主景區分別與兩個次景區相連,但連接方式有所不同。冷泉亭庭院與主景區僅通過月洞門,隔墻而居,聯系直接利落;而小山叢桂軒庭院與主景區層層相隔,有曲折的回廊、通透的建筑、錯落的植物。兩個景區互相隱約可見,但又需穿過層層障礙才能到達對方。不同的聯系方式增加了游人的游覽體驗,豐富的觀賞體驗使得游人在心理上得到滿足,間接補足了園林面積小的遺憾。

2景域控制

網師園的中心景區尺寸大約為31m×55m。其中,近似正方形的水面面積達到約25m×18m,占據了主景區很大一部分面積。水面周邊的對景多為建筑或類似尺度的樹木與假山(屋檐3m,屋脊5m左右,假山不高過5m)。在水面18m~25m的尺度和對景視距約31m距離(以看松讀畫軒南視為例)的情況下,按人正常垂直視角分析,水平面以上的視角大約控制在25°~30°。根據《風景園林設計要素》,27°為最佳觀景視角。這一點和網師園主景區水面周圍的情況基本符合。再者,同蘇州古典園林的其他大型園林的水體尺度相對比,網師園水面在尺度上也并不遜色(以駁岸到對景的距離計)。例如,拙政園自遠香堂北視,至其對景雪香云蔚亭的距離約34m,水面進深20m;留園自涵碧山房北視,至其對景可亭的距離約為35m,水面進深19m。由此可見,雖然園林總體面積并不大,但在水面尺度和視距的處理上,網師園并沒有比其他大型園林欠缺。作為主景區最重要的控制性景觀元素,水面尺度的成功把握為主景區造景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游線布置

蘇州園林追求意境,游覽線路往往處理為曲折。網師園也不例外。主景區沿著水面通過園林建筑和景觀小品(石板橋、汀步等)的進退、扭轉以及上述景觀元素的不同搭配獲得曲折多變的效果。而主景區的游線穿插在各主要建筑、景觀元素和小徑里,環水面一周。次景區小山叢桂軒庭院西側設置了蜿蜒的折廊,讓游人在體驗充滿變化的景色時感受到行進的樂趣。冷泉亭庭院則利用假山形成踏步,游人拾級而上到達亭子的過程中能體驗到與主景區和小山叢桂軒景區水平移動不同的手腳并用垂直移動的別樣趣味。主景區沿水面的游線顯然是經過仔細考究的。如圖所示,若將主游線經過的空間形態在平面上用矩形表示,狹長狀空間與接近正方形的空間大致上交替出現,如此一張一合,使得游人在行走過程中不斷體驗著空間變化,時而壓抑,時而開闊。豐富的空間體驗同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園子面積小的缺憾。

4空間轉化

網師園的空間轉化手法主要體現為欲揚先抑,這是蘇州園林最常用的設計手法之一,在網師園中主要用在宅與園的空間轉換中。第一處位于擷秀樓西側。從擷秀樓向西有一條窄小較為陰暗壓抑的通道,從通道出來,進入臨水的半亭,水面豁然出現在眼前,十分開朗。之前的陰暗和之后的明亮開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第二處位于竹外一枝軒。從集虛齋進入主景區要通過一扇圓洞門并經過竹外一枝軒。和上一處不同的是,整個過程中視線在室外是連續變化的,游人在走出圓洞門的過程中,眼前的景象從半遮擋的黃石假山—完整的假山—包含水面、建筑和植物的中心景區全景。視覺中不完整的景象促使游人前往探尋,最終同樣達到了欲揚先抑的效果。

5豐富層次

豐富有內涵的層次有助于形成多樣化精致的觀景效果,對于面積較小的網師園,營造豐富的層次尤為重要。由于中間有水面,因此水面是主景區所有景象的前景層次,以岸水邊的植物、假山石、園林建筑作為中景,而白墻灰瓦和藍天作為背景。以上描述的是最基本的景觀層次分布,但要做到水體四邊豐富、連續的精彩層次并不易。網師園中部景區四周的園墻做到了全封閉與半圍合相結合,全封閉的園墻以白墻襯字畫、白墻襯漏窗、園林建筑木質立面等形式出現,半封閉則包括柱廊、植被等形式。多樣的背景間斷出現,富于變化。中心水面近似方形,但兩對角處各向外延伸,架小橋(拱橋及石板平曲橋)于上,在視覺上做到擴大景深,豐富層次的效果,刻意營造了“疏水若為無盡,斷處開橋”的情境,使水體有無限延伸的自然之感。

6尺度把握

古典建筑本身有自己的制式規范。但在造園過程中,為了符合園林本身規模以及所要達到的觀景效果,建筑體量會略微做些調整,或是采取化整為零的處理手法。主體水面東南角的小拱橋就采用了縮小體量的方法,是為了同延伸出來的細小的水道的尺度相符合。主水面東側的白墻灰瓦背景,則化整為零,用不同形式組合的漏窗,結合幾棟住宅的各不相同的山墻面,形成了和諧豐富的畫面。另外,水邊的石板平曲橋、假山甚至假山上攀爬的紫藤以及主水面周圍的園林植物,尺度都比常見的有所縮小,漫步在主景區中,整個園林給人一種強烈的小巧精致的感受。除了上述6點之外,為了使游人在中心景區中不感到局促,造園者還注重了其他一些細節設計。濯纓水閣小巧玲瓏,整個建筑十分開敞通透,南側的墻壁上開洞,借景濯纓水閣南側的竹景,使得建筑即使十分貼近水面,也不顯得壓抑。竹外一枝軒和集虛齋之間開圓洞門,使看到此處的游人能夠有所聯想。而月到風來亭墻面上的鏡子更是讓人感到整個園子擴大了一倍,當然這面鏡子的歷史很值得考證。

7啟示和運用

篇5

1平面設計空間表達的特點

平面設計是一種在二維空間內,把復雜多樣的圖形,通過對各種設計要素的綜合運用,給觀者帶來一種與眾不同的三維視覺感受的表達形式。就平面設計的這一特點來說,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限定了平面設計的空間表達,也就是一種有限制的空間表達,決不是像在繪畫中對客觀世界三維空間的體積和縱深直接摹仿與復制,得到一種真實親切的視覺效果。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在平面中建立一種新的美的空間秩序。因此,就這一表達特點而言,在平面設計作品中如何實現對藝術空間的駕御能力對設計師來說非常重要。

2繪畫藝術的空間處理手法對平面設計的啟示

繪畫,無庸置疑,是平面設計的基礎。繪畫也是平面設計的源泉,更可以強化設計的意念,使作品呈現絢爛多姿的色彩。繪畫語言在平面設計中的價值更主要地取決于繪畫藝術作為一種藝術語言在視覺文化積淀過程中所形成的情感化的、審美化的符號體系。它有異于科學的解釋,更多地包含了一種情感色彩與生命之間的聯系??臻g表達作為繪畫表現過程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表現形式,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通過人們的不斷實踐探索與完善,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意味的一種視覺語言形式。這些空間處理的藝術成就與經驗對平面設計的視覺表達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借鑒與參考,為平面設計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與實踐原則。

2.1利用明暗表達空間感

明暗是西方繪畫中用來表現空間最為基本的傳統技法之一。明暗調子是客觀存在的,當光線照射到物體上,物體便產生明暗關系。如果沒有光,便沒有明暗,也就沒有視覺的形體。因此,正確的運用明暗及其陰影關系能產生三維空間感?,F代學者梅茲格就指出:當視網膜上的圖像情報送達大腦的時候,網膜就像是得到了修正,其明暗效果立刻換成立體效果,因此人的視覺能直接感覺出,物體明暗上的凸凹關系而產生立體感。從上面的分析可知,在平面設計的藝術空間表現上,為了塑造出生動的空間感、層次感,明暗表現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明暗表現空間的這一原理可以廣泛地應用于平面設計作品中,特別是海報招貼設計。德國平面設計大師霍爾戈?馬蒂斯的許多平面海報作品,就是借助明暗效果在二維的平面空間中建立的一種三維立體的視覺空間,也正是通過光影的這種表達形式使畫面層次豐富,同時增強海報視覺沖擊力。

2.2 通過色彩表現空間感

光在反映物體的體積和明暗的同時,也賜予了物體以表面的色彩。沒有光,人類就無法感知色,而色也正是在光刺激眼睛的情況下所產生的視覺感應。伴隨著人們對空間研究的不斷深入,在繪畫中對空間的表現形式也日益多樣性、豐富化。色彩表現空間是在人們的實踐性不斷驅使下所取得的豐碩的成果之一。色彩作為一種繪畫語言,在繪畫中的獨特的意蘊,是任何繪畫語言都無法代替的。與早期用光影、明暗來表現繪畫中的空間感不同,用色彩來表現空間豐富了人們的視覺體驗,產生了深邃的空間意識。然而,用色彩表現空間又與色彩的自身的屬性密切相關。

眾所周知,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屬性,我們可以利用色彩的明度、純度和色相對比來獲取畫面的空間感。一般情況下,暖色、純色、高明度色、集中色等具有前進的感覺;而冷色、濁色、低明度色、分散色等則具有后退的趨向。冷色調給人以后退的心理感受,暖色調給人以前進的心理感受。在黑背景上,亮色具有前進感,深色具有后退感;在白背景上,亮色具有后退感,深色具有前進感。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純度越高的色彩越具有前進感;純度越低的色彩越具有后退感。平面設計師可以利用色彩變化表現空間感的技巧來使自己的平面設計作品具有更為真實豐富的空間效果。

2.3運用透視表現空間感

透視就是指眼睛透過一個“假設”的透明平面去觀察物體。透視原理的運用在一段很長的歷史中并沒有被文字化、理論化,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產生了嚴格意義上的透視學的觀念。從此,它成為了歐洲傳統繪畫表現空間感的方法之一。伴隨著人們實踐意識的發展,透視法這一原理在繪畫中已經取得了極為豐碩的成果。在平面設計中,透視法的這一原則也得到了一以貫之的運用。設計者在深刻掌握了透視之后,根據主觀意愿來改變客觀空間形態,使作品更加符合藝術家自我的創作意圖。對人類正常的空間觀念的任意處理、重組在設計作品中可以產生似是而非的矛盾的空間印象,伴隨著空間形式的改變,新的形態與空間觀念也應運而生。

2.4 利用空白表現空間感

中國畫最講究空白,在中國畫中白與黑形成了有機的統一、是無形與有形的統一,使人們能夠在這一黑白之中體味到博大精深的“道”的存在。黑的存在通過大面積的空白的渲染顯得更加空靈,營造出一種視覺與心理上的特有之境。給人以無限的遐想與回味,這也正是中國畫所追求的“象外之意,畫外之情”。

在我們的平面設計的創作過程之中,可以充分利用中國畫中的這種空白的手法來提升設計的層次。正如查克?唐納德所說:“沒有空白空間的設計就如聚會上的饒舌者一樣令人厭煩?!笔聦嵣?在現代的平面設計中,很多大型的企業正是在很多的紙本的宣傳媒介中買下了大量的空白空間、并且巧妙地利用這些具有象征文化內涵的空白空間來為自己做宣傳,而不是將整個空間塞滿。正如老子所說“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充,其用不窮”。這種對空間的處理正是將空白空間轉換為積極的空間而不是簡單的奢華和浪費。

2.5 利用肌理表現空間感

任何材料的表面都有其特征,它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粗糙的。這些材質表面呈現出有序或無序的紋理被稱之為肌理。不同的繪畫材料造就了不同的肌理語言,許多繪畫作品正是利用了不同材質的表面的肌理效果的不同來表現、深化空間。在繪畫中用肌理來表現空間的手法也可以應用到平面設計當中,通過它們之間不同的質感、紋理和顏色組合形成豐富多彩的畫面視覺空間,可以給作品帶來一種新的意蘊,帶來一種獨特的美感,給設計帶來全新的靈感。

結語

篇6

一、稅收執法內部監控運行現狀

(一)執法內部監督控制發展歷程

(二)現行執法內部監控運行的特點

經多年的實踐與探索,現行稅收執法內部監控格局基本形成,主要有五大特點:

1.明確了執法監控責任部門。從當初稅收執法監督控制職責掛靠辦公室,至后來成立政策法規部門專司政策法規工作,從其機構演變和職責定位來看,充分體現了各級稅務機關對稅收執法監督控制的重視,為稅收執法監督控制提供了組織保障。

2.明晰了崗位職責和工作規程。制定了《稅收執法責任制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范本》,對稅務登記崗等69個崗位的崗位職責、工作規程及崗位間工作關系圖進行了詳細闡述,對15個公共職責涉及的崗位和工作規程進行了明確,建立了明晰的執法崗責體系和工作流程體系,使身處不同崗位的執法人員明確了需辦理的工作事項、履行職責必須遵循的各項要求以及與其他崗位之間的業務流轉配合關系,實現了稅收執法權的合理分解和相互制衡,為稅收執法人員提供了良好的執法標準,也為實施流程環節控制奠定了基礎。

3.明確了人機結合考核的模式。在對稅收執法進行內部考核、外部評議的基礎上,著重推廣運用了“稅收執法管理信息系統”,加強了計算機網絡對稅收執法的適時監督控制,形成了人機結合的監控管理模式。

4.制定了執法監控制度體系。先后制定出臺了《執法公示制》、《重大案件集體審理制度》、《規范性文件會簽審核和備查備案制度》、《稅收執法檢查規則》、《稅收執法考核評議辦法》、《稅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構建了較為完備的執法監控制度。

5.規范了責任追究。制定了《稅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辦法》,對責任追究進行了全面規范。一是規范了責任追究的形式。對稅收執法人員在執行職務過程中,因故意或過失導致稅收執法行為違法的,明確了行政處理和經濟懲戒兩大類責任追究形式,其中行政處理包括批評教育、責令做出書面檢查、通報批評、責令待崗、取消執法資格,經濟懲戒包括扣發獎金、崗位津貼。二是規范了責任追究的適用范圍。按責任追究的形式分類,采取正列舉法對每種責任追究適用范圍進行了界定,對不予追究、從輕從重追究、主次責任也進行了規范。三是規范了追究程序。

二、現行執法內部監控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執行與控制難對稱,執法行為的復雜性、廣泛性、時效性與監督控制的單一性、局限性、滯后性之間不對稱。

(二)監控難統籌,稅收執法內部監控工作職責不清、要求不一。

隨著稅收執法責任制推行和稅收執法管理信息系統上線運行,初步形成了科學化、精細化的“人機結合”監控新模式,但在工作實踐中,稅收執法內部監控卻因各種原因難于統籌,主要表現在:一是監控職責不明晰,監控職能難統籌。從目前部門職責定位上看,對稅收執法進行監督控制的職責定位于政策法規部門,其他部門雖然對職責范圍內的稅收執法行為進行了監控,但因其監控的內容、重點、方法以及結果應用未進行明確規定,部門執法監控處于各自為政狀態,難于實施統籌管理,不能形成監控合力。二是管理要求不統一,執法監控難操作。各業務部門之間在平時缺乏及時溝通,在任務下達、流程設計、標準設定、業務銜接、資料流轉等方面未進行統籌規范,致使基層執法人員難于操作,執法監控也難于實施。

(三)信息難互動,監控信息流轉呈無序性。

由于稅收執法具有廣泛性、復雜性和時效性,要對稅收執法進行全面系統的監督控制,需要各部門全面參與,部門與部門間良性互動。而部門良性互動的關鍵在于各類執法內控信息的有序傳遞、分析和運用。但在部門職責定位中,稅收執法監控的職責定位在政策法規部門,而在其他部門、單位的職責定位上沒有對稅收執法行為進行監控的字眼界定,雖然在稅收工作實踐中,稅政、征管、計統以及各基層分局對稅收執法進行了管理,取得一些信息,但這些部門卻將自己定位被監督控制的地位,自己對職責范圍內稅收執法進行監控發現的問題畢竟屬于“家丑”,要么極力遮掩,要么及時糾正,實施“內部矛盾內部消化”,并未將這些信息進行有序地分析、傳遞和運用,稅收執法監控信息流轉處于無序狀態,部門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尚未建立。

(四)責罰難對接,現行責任追究與公務員法不能對接。

在現行的執法責任追究中主要有兩類形式,即行政處理和經濟懲戒,其中行政處理包括批評教育、責令做出書面檢查、通報批評、責令待崗、取消執法資格,經濟懲戒包括扣發獎金、崗位津貼。而其中責令待崗、扣發獎金、崗位津貼難于與《公務員法》進行對接,如責令待崗,在公務員法中無待崗的條款,更沒有待崗期間工資、福利、津貼、獎金等方面的規定,在實際操作中有違法的風險。又如扣發獎金、崗位津貼,在《公務員法》中規定:“公務員工資制度貫徹按勞分配的原則,體現工作職責、工作能力、工作實績、資歷等因素,保持不同職務、級別之間的合理工資差距;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任何機關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自行更改公務員工資、福利、保險政策,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公務員的工資、福利、保險待遇;任何機關不得扣減或者拖欠公務員的工資?!背酥?,國家未對扣發獎金、崗位津貼做出其他任何規定,因此對執法過錯行為實行扣發獎金、崗位津貼難于從法律上找出依據。

因此,要對稅收執法進行全面有效監督控制,單憑一個部門的力量,或者僅靠制定并實施幾項制度、辦法很難實現目標,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建立一個科學完備稅收執法內控機制,要在不斷完善的執法崗責、流程、制度、標準體系基礎上,通過建立執法內部監控組織,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監控管理辦法,強化內控信息流轉分析和運用,加強對稅收執法全方位全過程監控,才能達到規避執法風險、提高執法水平、實現稅收職能的作用。

三、稅收執法內控機制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

(一)要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原則

這是我國的法制原則,也是內控機制建設的基本原則。在這里所謂的“法”是一種廣義的法,它既包括法學意義上的法律、法規、規章以及規范性文件,而且應包括執法內控機制建設中配套的一系列制度、辦法、流程和操作指南,即在稅收實踐工作中不斷建立健全的制度規范體系,通過制度的實施、執行,充分發揮其規范、指引、評價、制約、懲治、教育的作用。

(二)要堅持全面覆蓋、重點突出、簡捷高效的原則

我們在對稅收執法進行監控中,既要對稅收執法內容進行全面覆蓋,又要突出監督的重點,不能主次不分,胡子眉毛一齊抓,做到重點內容重點控,一般內容一般控。要充分體現效率原則,在監控方法上必須簡捷高效,必須突出稅源管理的核心,不因監控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影響正常稅收管理活動,不能本末倒置,這是內控機制建設的設計原則。

(三)要堅持人機結合、過程監控的原則

既要充分發揮計算機監控的功能,又要注重人工監督,既要對執法的事后監控,更要突出事前、事中監控,在監控方法上,事前預防、事中監督往往比事后“亡羊補牢”更有效,也更有意義。這是執法內控機制的重要方法原則。

(四)要堅持責任追究與校偏糾錯相結合的原則

對稅收執法人員在執行職務過程中,因故意或過失導致稅收執法行為違法的,必須實行責任追究,但責任追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通過崗責、流程、制度和標準制定起到指引和標桿作用,要能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起到警示、督促、糾錯作用,要通過責任追究起到懲前毖后的作用,這才是實施執法內控機制主要目的。

四、稅收執法內控機制建設應建立的相關體系

要建立科學完善的稅收執法內控機制,應建立執法崗責體系、執法流程體系、執法制度體系、執法標準體系、內控組織體系、內控方法體系、內控信息流轉互動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其中執法崗責體系、執法流程體系、執法制度體系、執法標準體系是建立科學完善執法內控體系的基礎和前提,這四大體系業已成形,待實踐中進一步完善,在本文中不再贅述。內控組織體系、內控方法體系和內控信息流轉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是建立科學完善的稅收執法內控機制的核心要素,在這里進行一下探討。

(一)建立統籌的內控組織體系

要按權責統一、條塊結合的原則,對稅收執法監控職責、層級及監控對象進行科學分解設定。法規科為執法內控管理的組織協調部門,監察、稽查、稅政、征管、計統、辦稅服務廳及稅源管理部門為執法內控管理的參與實施部門,人教、辦公室、信息中心為稅收執法內控機制管理的服務保障部門。政策法規部門主要負責執法內控方案、辦法、制度的制定,全局執法內控的組織、協調,對執法內控部門的職責履行及全局范圍內的執法行為進行監督控制。監察室主要對法規部門執法行為及內控職責履行情況進行監督?;椴块T除塊對本單位執法人員執法行為進行監督外,還要通過實施稅務檢查主要對稅源管理部門稅源管理情況進行監督。稅政、征管、計統、辦稅服務廳按職責分工,對稅源管理單位、稽查局和本部門執法行為進行監督。稅源管理部門按管轄范圍分塊對本單位的稅收執法行為進行監督。人教、辦公室、信息中心主要負責執法內控管理的人員培訓、執法事務的督查督辦及執法信息管理運行維護。這種由監察室監督法規、法規監督科室(稽查局)、科室(稽查局)分線監督基層分局、基層分局分塊監督管理人員的職能定位,就形成以政策法規科為核心,各部門共同參與,分層閉合監督的內控組織體系。

(二)建立多元的內控方法體系

內控的方法有多種多樣,我們可從內控的手段和內控的時段進行分類。從手段上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微機監控,從狹義上講就是“稅收執法管理信息系統”,從廣義上講就是在稅收工作中所有業務工作應用軟件和系統,只不過“稅收執法管理信息系統”為專司執法監控的信息系統,其他管理系統和軟件主要用于稅務管理,但也有對執法進行監控的功能。二是人工監控,目前人工監控主要有執法檢查、流程控制等。從時段上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事前監控,二是事中監控,三是事后監控。鑒于目前微機監控已做得很好,本文僅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探索一下人工監控的方法。

1.事前監控。事前監控就是在實施稅收執法行為之前,對執法人員進行規范指引和預警提示,于事前規避執法過錯和執法風險。主要方法有:(1)強化標準指引。合理設置執法崗位,科學分解執法權力,明確各崗執法內容、責任和要求,建立科學的崗責體系;優化業務流程,細化執法環節,明晰執法標準,建立執法流程及標準體系;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執法內控制度體系。通過合理的職責定位、科學的流程設置、嚴格的執法標準、完善的配套制度,為稅收執法人員的執法制定規范統一的標準,達到規范、約束和指引作用。(2)提高素質支撐。素質包括思想素質和技能素質,通過加強對稅收執法人員理想信念、職業道德觀和廉政勤政的教育,弘揚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的公務員精神和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核心價值觀念,倡導以愛崗敬業、公正執法、誠信服務、廉潔奉公為基本內容的稅務干部職業道德規范,促使干部職工樹立正確的執法觀;加強技能培訓,通過業務培訓、以案說法、專家講座以及自學等形式,加強對各類實體法、程序法以及各項執法監控管理制度的學習,督促每名執法人員清實體、明程序、曉規章,增強執法人員規范執法技能和執法風險意識,為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撐。(3)加強信息預警。加強各類信息分析和運用,通過異常信息的分析和傳遞,對執法中存在薄弱環節以及可能存在執法風險的問題進行預警提示。如征管、稅政部門應定期對征管“六”率、行業稅負進行分析,對稅源管理的薄弱環節和稅收執法可能存在的傾向性、集中性問題進行預警提示;計統部門應定期對稅收宏觀稅負進行分析,對稅源管理中薄弱環節和后期稅源管理的重點進行預警提示;辦稅服務廳應加強普通發票開具情況的審核,對普通發票開具超定額補稅信息向征管部門、稅源管理單位傳遞,提醒稅收管理員應加強上述納稅人的定稅管理。

2.事中監控。事中監控就是在一項稅收業務辦理過程中對稅收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進行監控,它有利于執法過錯行為在稅收業務辦結之前及時糾正,能較好地規避執法風險。事中監控主要方法是流程環節控制,一是明確環節監控的職責,在建立規范的執法流程體系基礎上,對流程中下一個執法環節設定對上個環節進行監控的職責。二是明確監控重點,對執法流程環節進行梳理,將自由裁量權大、容易產生執法風險的環節納入監控的重點,實施重點監控。三是規范監控方法,根據業務流程和政策法規的要求,明確執法標準、監控內容、監控方法,既要監控程序,還要監控實體。對一般性監控點,只對其傳遞資料的完整性、法律條文適用的準確性、程序的合法性、數據之間邏輯性進行書面審查;對納入重點監控的環節,在進行書面審查的同時,還要采取到納稅人進行實地調查核實、檢查管理員原始記錄、進行數據信息分析對比等辦法進行重點監控。事中監控除流程環節控制外,還有對規范性文件進行會簽審閱、對重大案件的集體審理審查等。

3.事后監控。執法檢查是目前主要的事后監控辦法,除此之外,對具有調查管理權、審核審批權、行政許可權、檢查權、行政處罰權等自由裁量權大、容易出執法風險的崗位和人員要加強監控,實施下列監控方法:

(1)記錄抽查。業務部門按職責范圍、稅源管理單位按管轄區域,通過分線、分塊抽查稅收執法人員的工作底稿、證據文書等,對稅收執法人員職責履行情況以及執法規范性、合法性實施監督控制。

(2)工作復查。各單位(部門)按內控職責范圍,采取資料文書調閱審查、實地調查核實、人員談話詢問等方式,按比例對執法事項的規范性、合法性、準確性進行檢查。

(3)集中檢查。主要形式為法規部門按季組織開展執法檢查,監察部門按季組織開展績效考核,其它業務部門按內控職能組織開展的專項工作檢查,通過執法檢查、績效考核、專項工作檢查對稅收執法情況進行集中、全面檢查。

(4)動態巡查。通過巡查責任部門實施多元化巡查、監察部門明查暗訪,對稅收執法人員的職責履行、稅收執法、工作紀律、廉政建設的動態進行不定期監督檢查。

(5)一案雙查。在檢查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履行納稅義務和代扣代繳義務的同時,對稅收管理員執行稅收法律制度的情況進行審查,制作《征管質量評估分析報告》,并對稅收管理員稅源管理責任問題提出處理建議;對稅收管理員的廉政行為進行監督,對為稅不廉問題制作《涉稅廉政情況報告》,并按程序向相關部門進行傳遞和處理。

(三)建立互動的內控信息流轉體系

1.規范執法內控信息的傳遞

建立以法規部門為樞紐的信息傳遞流程模式。所有的內控信息由內控責任部門傳遞給處于內控樞紐的法規部門,由法規部門在核實分析、擬定初步處理意見后,分類傳遞給相關的內控責任部門處理。其中對于需要績效考核扣分、行政黨紀處分的向監察部門傳遞,需要實施經濟懲戒的向人教部門傳遞,需要整改建制的向責任單位傳遞,讓所有處于稅收執法監控范圍內的部門和人員能隨時明晰自身工作的進展情況和不足,確保執法過錯行為在第一時間發現并改正。

2.強化執法內控信息分析

主要是加強個性分析和共性分析,個性分析即由內控部門對內控管理獲取的內控信息及時進行調查分析,制定初步處理意見和整改措施,并向法規部門傳遞。共性分析即實行定期分析制,制定執法部門聯席會制度,聯席會按季召開,由執法內控責任部門通報責任范圍內的內控信息,分析執法內控機制運行情況以及執法問題的集中表現和特點以及發展趨勢,并對執法內控機制建設運行以及執法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整改落實提出建議和意見。

3.充分消化內控信息,堵塞工作缺漏

篇7

展示空間設計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空間的流動性,因此在對展示空間進行設計時要遵循節奏化、序列化、動態的設計原則,這是有人與展示空間特性等因素所共同決定的。人以運動的狀態在展示空間中進行參觀,在不斷地運動中獲得對空間的感受。這就需要在進行展示空間的設計時,要以觀眾的運動為依據,對觀眾參觀的流線進行合理的設計與安排,讓觀眾在運動中,經濟地、完整地參與展示活動,避免游覽路線的重復,尤其避免重點區域游覽路線的重復,在處理展覽空間上做到好像音樂旋律似的流暢,分明有致抑揚頓挫,使整個展示空間的設計更為科學合理。在使功能完備的同時,讓觀眾可以感受到空間設計的趣味和空間變化的無限魅力。

二、展示空間設計中各種藝術形式的應用

體現各種類型的藝術在展示空間的設計中都發揮著積極有效地的作用??臻g藝術指的是使用富有空間感的藝術化處理手法對空間進行打造。即依據透視理論,使用冷暖、色彩與明暗差別,以表現不同物體間的層次關系,使觀眾在觀賞作品時可以有較好的立體感與空間的深度感。

(一)造型藝術在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應用體現造型藝術在展示空間化設計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展館布局的流動性以及展館與展區的結構。展館展示區內部空間的流動性較強,大量優秀的展館設計都將造型藝術運用于展示空間的設計中,采用有節奏感、序列化與動態的分布形式,依據人以及展示空間的功能與性質等因素以確定其完整的造型。將區域進行分隔并設置引導性的路線,安排科學的參觀路線,從而使展示空間富有流動感。以造型藝術的手法進行區域的劃分,可以使觀賞者能夠方便、完整地融入進展示活動中。設計完整流暢的觀賞路線,使展示空間取得旋律般分明有致、一氣呵成的效果。與此同時,觀賞者可以更好地受到空間藝術的熏陶,展品信息也可以有較好地傳達,實現良好地展示效果。

(二)實用藝術在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應用體現展示空間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對平面色彩進行設計、對展示空間進行規劃等手段更好地將展品展示給大眾。大眾作為展品觀賞者與展品信息的接受者,必將會是展示設計的所應考慮的重要因素。以人為本是進行展示設計時所要遵循的原則,在展示空間的設計中運用實用藝術的手法,能使展示設計更好的體現空間的藝術性。展示空間的布局與規劃是由領域結構、路線結構、場所結構作為基本元素構成的。其中場所的空間屬性是展示空間的基本屬性。展示空間對于觀眾的實用性主要體現在空間與人的關系。實用藝術是以大眾作為服務主體,對區域空間與路線進行有效的協調、組織,以突出人的重要性。對人體工程學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應用,使觀眾在進行展品觀賞時能夠獲得較好的空間體驗與心理感受。在進行展示空間的設計時遵循為人服務的原則,使展示空間具有豐富實用藝術性。

(三)視覺藝術在展示空間設計中的應用體現作為一種借助物質材料進行直觀性形象塑造的藝術形式,視覺藝術是大眾最具直接性接觸的感官藝術。在對展示空間進行設計時,運用視覺藝術的設計手法可以使觀賞者在視覺上產生一種錯覺,形成具有凝固、靜態特點的視覺沖擊,進而產生較好的效果,給觀賞者帶來比較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視覺藝術在展示空間設計上的應用,主要是以色彩等視覺效果來呈現。例如展區的展柜臺、結構平面、地板以及主墻體等構圖的層次感和色彩的組合,在對游覽者視覺產生影響的同時,通過色彩的輔助與對比,使觀賞者在展示空間內,獲得較好的視覺色彩效果。展示空間的設計要突出展示功能,就應注重于視覺效果的打造,使觀賞者能夠更好地去發現、去欣賞。在對展示空間進行設計時,采用視覺藝術的設計手法對于展示設計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展示空間藝術化設計比較核心的環節。

三、結語

篇8

關鍵詞:餐飲空間 設計表現 氛圍營造 設計風格

中圖分類號: TU 2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27-0145-01

一、餐飲空間設計的基本概念

(一)餐飲空間設計的含義

空間是指與時間相對的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形式,通過一定的尺度大小來體現。空間的構成是多樣的,包含實體和虛體的概念。因而也可以說空間是由物體同感覺它的人之間產生的相互關系所形成的,空間構成所研究的是實體與虛體間的存在關系,對個體形態研究的目的就在整體形態的應用之中。餐飲空間與其他的空間構成相同,即由墻面,頂面,地面,隔斷,梁柱,造型,陳設等實體界面以及由燈光,色彩,材質等構成的虛體形態共同圍合而成的。實體界面設定了空間構成的長寬高尺度和形狀,虛體形態的構成相對靈活通透,能夠賦予空間構成多元的功能設定,具有較強的可變性。因而餐飲空間的設計構想不外乎要圍繞著上述元素的交互關系以及空間使用者的情感體驗來開展。

(二)餐飲空間設計的類型及特點

餐飲空間的經營內容不同,其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中餐廳,西餐廳,風味餐廳,主題餐廳,民俗餐廳等等,不同種類的餐廳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據餐飲空間的空間結構、地理位置、文化理念、經營策略等諸多因素的不同狀況來看,餐飲空間是一個具有一定獨特性的環境。餐飲空間屬于商業空間的范疇,且具有一定的鮮明特征。因此,餐飲行業的空間藝術設計要以"為經營者創造利潤,為消費者創造舒適的消費環境"的目的進行。餐飲行業經營者的品牌設定和市場定位是設計空間環境的基本出發點,結合經營者設定的餐飲空間類型,突出餐飲類型的主題特征,將品牌形象與空間設計結合思考的思路是我們進行餐飲空間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餐飲空間藝術設計表現

餐廳空間設計的藝術表現力是餐飲品牌構架里的一個醒目的部分,設計應符合餐飲品牌的整體形象。設計者的表現手法都應著重用于突出強調其品牌概念。近年來,餐飲行業的定位隨著群眾飲食志趣的變化進行了多樣化發展,因而餐廳

(一)注重餐飲空間氛圍和情境的營造

設計者應了解經營者以及所對應得消費者的各方面訴求,從餐飲空間設計的氛圍和情境營造出發,預先考慮經營者希望餐飲空間呈現的情感基調,根據情感基調聯系消費者就餐時的情感訴求通過空間形態,界面造型,裝飾,陳設等設計語言進行落實和表達,創造出相應的場景的室內設計效果。這實際上是一種設計的逆向思維過程,這種思維過程能為餐飲空間的設計奠定一個使其更具統一性和獨特性的立意,利用情境的意向進行移植和重組并利用設計手段進行全新的情感呈現。立意的角度可以從餐飲空間的主題定位、文化內涵、情感訴求、經營理念等方面入手,還可以結合時代風貌、歷史文脈、環境因素等各種要素理念進行創意設計,對于提升空間的設計內涵與特質具有重要的作用。

餐飲空間設計力圖實現的最終目標應回歸到就餐氛圍和情境的營造上面,突出表達設計意圖,使立意中的情境再現,滿足消費者用餐時的心理訴求,豐富其感官體驗。例如,立意為懷舊主題的"樓前食堂"餐廳,其設計風格定位力圖展現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餐飲文化特質,設計中采用樸實的裝飾手法,利用清水風格灰色地磚鋪設地面,做舊的紅磚和漆刷的漫畫進行墻面裝飾,廊柱材料采用質感粗獷的木飾面并張貼小報,頂面采用平頂造型,完成面滿鋪泛黃的舊報紙;陳設上,早期的農用工具,木質的桌椅,秀吉斑駁的茶缸茶碗,將懷舊的設計概念深入的設計的每個細節中進行表達。富有時代情感的元素在通過設計手段重組,將時期的食堂式飲食文化在整個餐飲空間氛圍和情境中再現還原,使屬于當時時代特征的情懷一直縈繞在消費者的整個就餐過程中。

(二)合理規劃空間著重體現人的心理需求

在餐飲空間的設計中,設計者應清晰把握整個空間的原始格局,熟悉餐飲空間的運營流程,對空間設計完成后的整體運營場景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預設,將餐飲空間中的人流,行為與空間形態,造型等方面的交互關系進行構想。應注意的是,在空間構成的設定中既要根據功能需求將大空間進行必要劃分,又要注重體現人的行為心理。

在平面布局的設計階段,考慮到顧客在餐飲空間中走動落座過程中的行為心理,應對空間的內部原始軸線調整,做到交通動線流暢,可以根據設計立意的需要在過道入口、轉角、樓梯等位置設計景觀節點,豐富顧客在餐飲空間中行走時的感官體驗。研究表明顧客在用餐時首先會選擇窗邊、墻邊或者設置卡座的區域落座。這種現象被稱之為“邊界效應”,它源自對安全感和私密性的需求。因此,在就餐區的設計規劃中,桌椅的選用和擺放尺度要體現出符合人心理需求的安全距離,適當利用隔斷縱向劃分空間,也可以運用地面鋪裝,頂面造型,燈光運用的方式構成虛體空間,將就餐空間進行軟性分隔,滿足顧客就餐時的心理需求。

此外,設計者應針對空間劃分后的不同形狀特點,在界面上采用適當裝飾手法和造型來適應不同顧客的心理需求。例如,在低矮的空間中選用豎向線條裝飾造型能增加空間高度的縱深感;或是在開放的就餐區域使用不同形狀的鏡面裝飾,能使空間影像交錯更顯開闊;再或者利用餐飲空間良好的外部景觀環境優勢,運用借景的設計手法,豐富消費者仿佛置身于自然美景中,豐富其就餐時的感官體驗等等。

三、餐飲空間設計的發展趨勢

伴隨行業的快速發展,餐飲空間設計也表現出了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勢頭,設計風格不再拘泥于固定的風格類型,呈現出多元化特質。時尚從字面上來講是人們在一段時間內比較崇尚的事物或者是生活方式。在餐飲空間設計中運用時尚前衛的元素往往能夠產生不凡的效果,但這種設計思路要與餐廳本身經營的產品、服務相聯系。部分產品流行時間較短,其餐廳設計不需要體現永恒概念,然而對于那些百年老字號產品,若為其經營空間進行嚴謹考究的設計,那將對餐飲品牌的傳承與發展起到促進作業。

人們選擇就餐環境有這樣的說法“有地方是吃飯的,有的是請客的”。不同需求下的餐飲空間是不一樣的,我們在餐飲設計中的理解亦是如此,不論是怎樣的餐飲品牌,我們都會根據品牌自身的定位和文化,結合市場形勢,為經營者打造出具有其獨特品味的餐飲空間。例如,適合宴請的就餐環境講究高端和品質,因而更多崇尚古典風格;主張快捷時尚的餐飲類型其空間設計元素簡潔明快,時尚健康的現代風格設計能夠契合年輕人潛在需求;地域特色餐廳的空間設計多通過提煉地域文化特色,使當地風貌在異地重現,通過飲食空間的氛圍營造使食客感知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因而逐漸形成了鮮明的地域性風格;在咖啡廳、酒吧等休閑餐飲空間中工業化設計風格的設計手法運用較為普遍,運用肌理質感強烈的材料與局部照明的照明方式增強空間的層次感,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更能表現其消費群體的彰顯個性崇尚自由的心理需求。此外,智能化照明系統等更多的科技手段開始應用在設計中,也能為餐廳設計效果增添一抹亮色。除科技手段外,環保理念在餐飲空間設計的發展中也將為設計者所堅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未來餐飲空間的智能化程度會隨之提高,餐飲空間設計的新風格將伴隨著新穎的飲食文化熱潮和不斷更新的就餐方式以及人們對就餐環境品味的追求進行創新與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餐飲空間的設計中,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和手法更夠滿足消費者就餐時的心理需求,喚起人們的某種情感共鳴。完善的空間設計也能為餐飲空間的運營增添優勢,設計者應注重餐飲空間氛圍和情境的營造,合理規劃空間,了解飲食文化中蘊含的豐富內涵,圍繞不同主題的餐飲空間類型大膽運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手法,推進餐飲空間設計風格化的創新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自愛.餐飲空間的情景式設計方法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0.

[2]劉蔓編著.餐飲文化空間設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篇9

【關鍵詞】新中式風格;傳統文化;餐飲空間設計

一、我國餐飲空間設計的現狀

社會的不斷發展,帶來餐飲業的迅速騰飛,餐廳的數量及種類也越來越多,餐飲消費已經成為現代人們日常消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餐廳進行消費時,人們所享受的不單是食物的美味,更是它所提供的優質服務和舒適宜人的用餐環境。餐飲空間的特色化、個性化越來越成為經營者及消費者關注的焦點。我國的現代設計起步較晚,室內設計水平還處在初步探索階段,設計思想體系不夠完善,大多設計作品仍停留在借鑒模仿階段。由于我國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處于封建統治下,由此形成了較為固化的傳統文化與西方國家的現代設計思路基本背離。室內設計中出現了很多一味模仿照搬西方設計的作品,在設計的形式上不能體現出我國的獨有特色,在文化內涵上也得不到傳承和發展。將我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生活方式及審美心理拋之于外進行設計,這無疑只是在形式上的膚淺表達,是沒有情感的設計。

二、新中式風格的概念和歷史文脈

新中式風格指的是在傳統中式風格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的生活及審美方式,融入現代時尚的“新元素”,運用現代的設計手法來演繹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內涵。新中式風格并非是對傳統中式元素的簡單堆砌和照搬,而是在充分理解我國傳統文化及當代文化的前提下,提煉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并將之運用于現代的室內空間設計中,表達出傳統中式風格中的氣韻和風味。對傳統元素和符號進行精準的簡化、提煉,才能將其中的文化內涵生動表達出來并被大眾感受到。新中式風格的集大成者當屬美籍華人建筑大師貝聿銘,他提出的“中而新”的設計理念是新中式風格的準則。即設計上以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內涵為內核,賦予設計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同時體現出時代性和創新性,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新結構、新理念,將新中式風格的設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切忌一味強調傳統元素的堆砌或一味強調時尚創新而喪失了傳統文化的底蘊。

三、新中式風格餐飲空間案例分析

近年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回歸和保護意識快速加強,體現在餐飲空間設計上即是將中式傳統元素融入到餐飲空間的裝飾設計上。把中國傳統元素看作是有生命力、有情感的東西,賦予餐飲空間更多傳統文化的內涵,體現餐飲空間的風格和意境。貝聿銘先生在中國的第一個作品——北京香山飯店,是他將現代設計手法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相結合,意圖尋找中國自己的民族設計之路的實踐探索。建筑的外部形式采用了我國傳統的江南民居造型,融入西方現代建筑設計手法,營造了一個具有中國氣質的建筑空間。將建筑與地形相結合,營造了高低錯落的庭院式空間,恬靜地依偎在香山的懷抱,仿若本就生長于此的滿地植物。前庭、大堂至后院,以一條中軸線為空間序列主軸,流華池中小橋與平臺相連,都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筑中深深庭院、曲水流觴的意境之美。香山飯店在色彩設計上以白色為主調,灰色為副調,黃褐色為點綴色,從室外到室內都體現出高雅、和諧、清秀之感。造型設計上,采用現代設計手法重復使用方形(大門、漏窗、磚飾、宮燈等)、圓形(月洞門、茶幾、燈具等)兩種基本的幾何造型,巧妙地將我國古典園林設計的元素運用現代設計手法表現出來,時尚且富有中國氣質。當然,光尋歷史的根是不夠的,還要現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東西,能用的東西,接到老根上去。貝聿銘先生以實際行動表明了他想引導中國設計師走出一條屬于我們自己的、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設計之路。新中式風格即是這條設計之路上的形式及內涵的呈現。

四、結語

篇10

關鍵詞:主題空間;主題空間設計思維

一、主題空間概念

(一)主題空間定義

“主題空間”是通過主題為標志的空間場所,使得空間擁有一個或多個的主題構想和主觀意義。希望人們身臨其中的時候,經過觀察和聯想,進入期望的主題情境。每一個空間作品都會有一定的設計主題,主題的體現形式多樣,有特定的概念主題,也有單純的形式主題。而這些并不代表就是“主題空間”。主題空間和傳統空間在概念上的區別在于主題的主次位置的不同。在傳統的空間設計中,無論概念主題還是形式主題,都是為空間形式和空間功能而服務的,主題的定位也是因空間的現存條件而取定。在主題空間中則不同,主題的定位是概念的,空間形式和空間語言由空間主題而定,為特定的空間主題服務。需要對主題性質特征進行啟發式思考,首先要有針對性、有選擇地調動,組織多種材料與技術方法,尋求體現主題的多種可能性。在一定的文化、審美觀念形態下,通過大量以材料和技術方法為支撐的形態、色彩、肌理以及有意味的形式語義探索,綜合比較,解析重構,最終形成能夠準確、清晰地闡述主題。諸如海洋主題餐廳、電影文化酒店、太空奧秘主題公園等等。

(二)主題空間的特點

我們可以歸納出幾個關于主題空間概念的特點:第一,主題空間概念大多是源于對問題的分析,或者至少是因問題的刺激引導而產生的;第二,主題空間概念在特性上是屬于概括及初步性的;第三,主題空間概念需要而且必須蘊涵更進一步的發展。在任何一個空間主題上,有許多的概念互相結合,進而形成了涵蓋整個空間的主題。傳統上,空間的主題是設計者對于空間概念設計條件的回應??臻g主題在這時候是扮演將抽象問題陳述出來,進而發展為具體空間概念的工具。主題存在于每一個設計中,存在于設計條件中,或是存在于設計者對問題的認知中。主題構思可為設計程序及成果界定出發展方向,并可以在設計過程的任何階段發展,以任何尺度出現,更可有若干來源,具有層次組織的特性以及內在本質上的問題。

二、主題空間設計思維

(一)主題空間設計思維概念

在空間設計過程中,我們須按照分析問題、提煉要素、解決問題、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空間的步驟來完成整個設計過程。功能分區、空間規劃、交通流線與表現造型,以及與環境的互動和空間構造體都是根據空間設計所含括的要素歸納出來的一些概括性范疇。大部分空間形式所考慮的內容也可以很容易地歸納在這幾個范疇之中,這些范疇同時也包含空間設計中的主要事物。無疑地,每一個設計步驟過程都需要有設計者主觀思想的主持,這個主觀思想就是空間設計思維。主題空間設計思維,既是設計者的主觀思想圍繞空間主題而生成,由主題延伸至空間,再由空間轉化主題形式,以主題做為設計主導思想,對空間進行改造、整合的思維過程。主題空間的主題是概念的,由主題確定空間形式,由主題提煉元素,由主題引申至空間功能。

(二)主題空間設計思維的形成

主題空間設計的成功是源于設計時判斷的正確,而設計起始正是決定一切設計選擇以及解決方向最重要的時刻。對在主題空間設計時所產生的起始思想,可能采取一種被動的角色。他希望從主題中吸收消化設計資料,然后等待設計構想從意識中“冒出來”,或者也可能主動地用思考的技巧來創造主題表現的設計構想??臻g的主題最后也必須以視覺化的方式表現出來,所以設計者必須盡可能將問題轉變為具體的形式。設計者必須去粗取精,一個絕佳的轉譯方式就是利用圖示的方式,所有的問題皆可以用視覺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主題空間設計思維的形成也就是將主題構思概念空間化、形式化并圖示化的具體過程。

(三)主題空間設計思維的階層

在處理主題空間問題時,掌握主題思維的階層特質是十分重要的。某些主題思維包含并且指導其他的輔題思維。早期的主題是己知的,而之后所產生的主題思維概念既要與早期的主題相互呼應又要延續。下列的,即為我們在設計時發展主題思維概念所要遵循的次序。第一,定義空間問題的本質、核心目標以及最佳的主題概念。發展主題設計思維概念以處理上述要素及其相互間的關系;第二,確立空間的角色和目標,及其與空間問題本質的相互關系;第三,對空間分區及分群規劃,使之適合主題概念;第四,考慮空間形式化的操作及環境關系,做出合適的基礎配置;第五,提煉主題語言的形式元素;第六,在造型的物理性方面,根據空間及環境,發展空間的主題表現;最后,再三考慮及改良所有影響空間主題的因素,使其達到最佳效果。另有許多次要的主題設計過程概念化的階段中和其他的要點一起發展。主題思維發展的順序大部分是基于對主題空間化問題強調的所在。主題思維的思考是由大至小、由抽象至具體、由無形至有形,以及由理論至實際。其中每一個步驟都是為了完成下一個步驟,每一繼起的設計構想也都是為使先前的主題思維更加完整。

三、主題空間設計思維表現方式

空間所處的城市或地區決定空間的內涵將隨著這些自然環境的不同而修改它的設計主題,讓空間融入周圍環境,讓人們從空間的氛圍到建筑的視覺都感受到地理環境給人的啟迪,文化藝術元素的加入,可增加其深遠,具地區性個性特征??臻g的主題必須是一種具有親和力的邏輯關系,這種關系能夠使主題與空間之間互動起來??臻g主題的選擇與定位應根據該空間的地理位置、經濟、人文特色及歷史淵源等合理因素而定,確立一個突出、有特色的主題是首要條件。從建筑、環境、室內空間、公共藝術品和展品陳列等多方面,圍繞著一個共同的主題,通過有思想的設計手法和形式,進行全方位的主題表現。運用現代的思維理念和現代的設計手法,通過簡潔的造型,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內容與情感的交融,各種元素同主題的統一表達,將實實在在的史實用藝術的手法加以表現和陳述,反映出系統、有機、多元化的現代設計文化。當人們身處此空間,閱讀它的主題,帶給人的是主題所傳達的意境,使人從中產生豐富的聯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