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閱讀教學策略與方法范文
時間:2023-12-14 17:39: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名著閱讀教學策略與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初中語文略讀課文閱讀教學教學策略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在現行初中語文教材中,課文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這兩類課文各占教材中課文比例二分之一左右,前者重在學習掌握閱讀、分析同類文章的方法與規律,給學生以“知”,后者重在讓學生運用習得的閱讀方法、規律等進行閱讀實踐,實現“知”向“行”的轉化,這兩類課文都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教學好這兩類課文,才能實現單元教學目標,才能體現出單元教學的整體性、科學性,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但在教學的實際操作中,許多語文教師對初中略讀課文的教學,往往感到無可適從:要不是蜻蜓點水,一讀帶過,要不就是條分縷析,面面俱到,學生閱讀能力難以有實質性提高?!墩Z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要求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1],因此,只有制訂好合適的教學策略,才能實施好略讀課文教學,才能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落到實處。
所謂的教學策略,指的是“教學的策略和謀劃,即為實現某個教學目標而制定實施的綜合性設計方案,它通過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得以體現?!盵2]初中語文略讀課文的教學,應當根據初中生心理特點,遵循教學和學習規律,以新的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作為策略制定的依據,制訂出靈活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克服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緩慢的狀況。根據教學過程的一般步驟,教學策略的制訂一般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學習目標定向策略
從心理學角度說,恰當的學習目標,對學習者具有導向和激勵的作用。葉圣陶先生也說過:“無論學什么學科,都應該預先清楚為什么要學習它,認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標,有方向,不至于盲目地胡攪一陣?!盵3]因此,在學生學習活動開展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明確了學習目標,學生學習課文就不會感到盲目,避免了重復、無效勞動或知識的疏漏,而且明確了學習目標,學生就會產生一種求知的渴望,為進入自讀做好準備。
確定學習目標的方式應不拘一格,可以有:
二.自主閱讀中的閱讀指導策略
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閱讀就有了方向,也容易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因此,在確定了學習目標后,應讓學生自主閱讀。但正如葉圣陶先生也指出:“略讀不再需要教師的詳細指導,并不等于說不需要教師的指導。”[1]自主閱讀過程中,教師應給予一定的提示,即指導學生讀書方法和要領。
“完整的學習過程應該包括學習前、學習中和學習后。學習階段不同,學習策略的選用也是不同的。”[2]略讀課文閱讀教學的過程應該和學生的學習過程相一致,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分“讀”前指導、“讀”中指導、“讀”后指導三個階段去指導學生去選擇、運用閱讀策略。
三.課堂教學收束策略
課堂教學收束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一個標準?!笆帐n程,利于學生把握學習重點及時消化、簡化所學知識,促使學習內容的系統化,可理清學習思路,強化記憶,增強教學整體效果?!盵3]與精讀課文教學一樣,略讀課文也必須重視課堂教學收束,而且因為略讀課文有其特有教學地位與教學目標,收束的方法與技巧也應與精讀課文有所不同:略讀課文課堂教學小結既要引導學生回憶、歸納所學內容,又要引導學生總結運用什么閱讀方法、規律去學習課文;既要總結課堂上的學習活動,又要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引領到課外,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去“強筋健骨”、“施展身手”,培養語文閱讀能力。
發散延伸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擴展語文學習的范圍和深度。如教學《美猴王》[1],在教學收束時,要求學生課外再去閱讀原著《西游記》,教學《愚公移山》[2],在教學收束時,要求學生課外再去閱讀原著《列子》。這樣,不但能增加學生的讀書量,擴大背景知識,而且也能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落實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外閱讀名著的要求。
以上從確定學習目標、自主閱讀中的閱讀指導、教學收束三個方面闡述略讀課文閱讀教學的策略,這些策略的提出,是在認清略讀課文在閱讀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的基礎上,依據略讀課文教學設計的指導原則,遵循新課程理念,參照學習策略理論和策略教學理論而提出的。其實,以上三個方面的策略也可看作略讀課文教學流程的基本步驟,只是在操作過程中,可根據課文內容的不同、學習目標的不同而調整或改變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篇2
關鍵詞:名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古典名著中的內容對于初中生來說,就像一個個故事。如何讓學生挖掘這些故事中的內涵,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就成為當前語文教師進行名著教學的基本目標。語文教材中節選的內容雖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有限的內容也無法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名著的價值,因此,在課內教學的基礎上,語文教師也要為學生進行適當的拓展,真正地將課內教學與課外拓展相結合,從而真正地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習慣。
一、借助名著,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一些課文內容節選自名著,在教材最后還增加了“名著導讀”的章節,教師可以充分地借助語文教材中的這些資源與素材,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名著閱讀充滿興趣,他們也就會積極地投入到閱讀情境中,從而有助于學生閱讀效果的提升。教師可以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魯濱孫漂流記》時,教師就可以這樣引入:“我們現在的生活很便利,交通也很發達,基本的生活根本不用我們去操心。那同學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漂流到了一座孤島上,你該怎么存活下來呢?在沒有現成的食物、車子、甚至是沒有一個人的小島上,你能做些什么呢?”在提出了這些問題后,學生就會充分地發揮想象參與討論,在濃厚而熱烈的討論氛圍中,學生的情緒也十分高漲,然后教師就可以引入閱讀的內容,使學生懷揣著好奇與興趣閱讀文章。
二、提供空間,營造學生的閱讀氛圍
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自主閱讀的能力,那么教師就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閱讀,為其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使學生更好地閱讀并欣賞名著作品。當前,初中生所學的科目眾多,幾乎每節課都有相應的課下作業,學生很難在課下再抽出時間進行閱讀,這就促使教師要適當地提供給學生在課堂上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可以享受閱讀名著的樂趣。
語文教師可以在每周的閱讀課上組織學生閱讀名著,由于每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地選擇讀物,并在下課前抽出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感觸最深的內容,或者是閱讀之后的感悟等。這樣的閱讀與交流方式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意識,也可以讓學生多涉獵其他內容,有助于他們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指導閱讀,提升學生閱讀實效
好的方法可以使事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閱讀也是如此。針對不同題材、不同類型的名著,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的方式,不能一視同仁,導致閱讀缺乏實效。指導學生閱讀主要可以從閱讀目的、閱讀方法、閱讀速度等方面進行,引導學生多讀多思,進而培養學生思想的深度,切實地提高閱讀效果。
例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時主要掌握文章的脈絡,體會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堅強的意志品質;《西游記》這本書,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想象出這樣一個玄幻的神話世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對于《伊索寓言》,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了書中的寓言故事后,用自己的語言將這個故事講出來,從而在鍛煉學生口語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使其真正地體會到寓言中蘊含的深刻寓意,進而促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閱讀實效性。
四、組織實踐,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組織閱讀活動是促使學生積極進行閱讀的主要手段之一,教師可以適時地組織閱讀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到閱讀的趣味,從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課程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語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切實地保證閱讀教學的效果。
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享自己的讀書成果,可以是閱讀摘抄的段落,也可以談談自己的讀書感悟,或者是節選其中的某些章節進行表演,如《西游記》中的學生十分熟悉的“三打白骨精”,如《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等,這些多樣的表現形式都會豐富學生的閱讀過程,增強學生的閱讀趣味,從而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趣味與樂趣,有助于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
總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借助經典名著培養學生的閱讀情趣,通過為學生提供閱讀的空間與交流的機會,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參與閱讀的動機,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切實地保證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鄒雷娣.初中語文經典篇目教學方法研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5).
篇3
——基于閱讀有效性的探究
摘要
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新課標的要求,也對學生的個人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必須要采取恰當的教學策略,以提升閱讀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對該問題進行探究。文章主要分為三部分,分別是閱讀教學概述及閱讀教學理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策略以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注意點。希望本文的探究可以為其他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有效性
引言
閱讀教學組成了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部分,伴隨著新課改的傳入,在時展的今天,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已然落后,無法達到《新課標》中要求的“培養學生感受閱讀樂趣”、“使學生領會作者感情”等要求,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并對閱讀教學理論進行研究,提出了三種閱讀教學的方法以及注意點,參照閱讀教學,給初中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案例。
一、閱讀教學概述及閱讀教學理論
(一)閱讀教學的特點與內涵
依照“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做出解釋,即閱讀教學是一種讓學生理解文章語句含義、遣詞造句情況、架構情況以及能夠解答文章習題的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模式。筆者通過深入分析,認為閱讀教學最終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得意”、“得言”與“得法”。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理解文章含義,并能夠明確文章的布局并獲得“自我學習”的能力。
(二)閱讀教學的理論依據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遵從兩個理論,即信息傳播理論和閱讀學理論。并讓學生真正“學會閱讀”“愛上閱讀”。結合教學情況來看,筆者認為學生“學會閱讀”,獲得閱讀知識的過程就是存儲變換輸出這一系列過程,而且是相結合于“信息傳播理論”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遵循這一理論對學生進行逐層教學,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閱讀知識。由于互動能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所以,閱讀教學理論強調閱讀活動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因此初中語文在教學中也應將“互動性”擺在至關重要的地位。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與策略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在如今信息化的時代中,包括手機、電腦、Ipad等多樣化的媒介的出現致使初中生閱讀出現“表層化”、“隨意化”以及“感性化”的特征。雖然閱讀媒介愈加豐富,但基于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學閱讀是時候做出調整了,目的是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由于當前相當一部分教師僅局限于傳統教學思維,不注重對學生實行單一的教學方法,不注重創新教學模式以及調整教學方法,而太過注重“考點”,導致學生對閱讀無法產生興趣,最終使閱讀教學活動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另外,在教學中,部分教師未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致使學生興趣降低,影響了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也影響了教師自身教學的有效性。
(二)主題式教學
由于當前初中學生閱讀“隨意化”以及“零散化”,在筆者看來,主題式教學策略就成了一種比較適用的教學策略,學生通過對閱讀知識進行系統性的掌握,“化整為零”。詳細來講,除了讓學生能夠對文章的內容進行了解之外,還需要對文章的語句、結構等多方面進行理解,其教學內容可謂是非常豐富的。因此被稱作為完整的閱讀教學。因此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需要選定一個主題,并以該主題為中心進行“發散”從而豐富了閱讀教學內容,加深了學生對閱讀的理解。主題式教學的應用也需要教師對學生本身的水平有較多的了解,這樣所提出的問題方能真正調動學生思考的興趣,不能太難或者太過簡單,否則起不到教學有效性的效果。
(三)課堂整合式提問
所謂課堂整合式提問的內涵即“提綱挈領”以及“整體化”,通過對閱讀教學中的每一個問題的串聯,使閱讀教學整體化,從而使學生能夠借助一個一個的“問題鏈”主動深究,最終把握文章的整體性。具體來講,教師應當在教學中依照上文所說的“信息傳播”理論,通過提問學生的方式來進行探究,使學生“存儲”文章知識,再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回答,自由發揮,反饋自己所學的知識。通過以上方式,以期達到較優的教學效果。當然,課堂整合式的提問需要語文教師熟知所教學內容有整體,甚至整個初中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都要了解,這樣方能更好的進行整合式提問。
(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策略實際上是“閱讀理論”的表現形式,閱讀理論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進行互動,與師生進行互動等,因而強調“互動性”。通過互動這種模式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在這一氛圍中主動探尋知識,加深理解閱讀文章。同時,互動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教師的教學活動起到預期效果。
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注意點
(一)注重整體閱讀以及關鍵詞句評析
對于初中的閱讀教學需要注意的是整體閱讀的把握以及關鍵字詞句的評價賞析。通過整體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情感以及中心思想的表達有大體的了解與把握;而引導學生分析關鍵字詞句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思考的過程中感知文字的內涵、美感、使用藝術等,對提高他們對文字的運用能力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當然,對字詞句分析時需注意到不能只傾心于華麗的辭藻,最好是對語言進行合適的運用,那些貼合實際,樸實的語言,同樣需要認真品析。
(二)重視讀寫結合以及拓展課外閱讀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當注重“讀”與“寫”相結合,培養學生自我思維能力,且能夠在寫作中很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愿,當然,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可以首先通過片段模仿這種簡單的模式,訓練學生作文表達能力進而培養其寫作能力。另外,由于篇幅的限制、學生可接受的知識面窄,又考慮到教學規劃,精選收入課本的課文雖然代表性很高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紤]到教學大綱、學生學習情況以及課文內容等因素,課外閱讀也是必不可少的的??梢越o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讀物,在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同時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結語
本文是探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文章在論述了閱讀教學的相關理論后并提出了閱讀教學的三個策略,指出了閱讀教學中需要注意到的地方,目的是為初中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同時希望有更多的教師能參與到其中一塊探究,從而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嵇存琴.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高策略分析[J].
英語廣場,2018(09):164-165.
[2]李家惠.
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路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2018(05):130.
篇4
關鍵詞: 中職語文教學 問題 對策
引言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在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和古詩詞等教學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到學生課堂學習的質量,也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對學生的長遠學習非常不利。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具體問題,采取解決對策,確保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語文學習上更大的進步。
1.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主要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學生的日常閱讀量較少,且沒有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導致學生閱讀能力較低,對學生造成不利影響。②學生缺乏閱讀興趣,在課堂學習中處于被動的狀態,無法主動閱讀、主動學習,影響到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1]。③學生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呈現閱讀的無序性,最終影響到閱讀效果。
1.2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中職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很多學生沒有打好作文基礎,在作文寫作中困難重重,無法快速提高寫作水平,影響到學生語文學習的進步。此外,一些學生缺乏科學的寫作方法,在作文寫作中不擅長運用寫作技巧,導致習作平平,毫無新意,影響到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2]。
1.3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古詩詞是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點,由于其涉及很多文言詞語,與現代漢語的詞義存在很大的差別,導致學生學習難度大,學習效果不佳。此外,很多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缺乏信心,甚至部分學生有放棄學習古詩詞的想法,影響到古詩詞教學質量。
2.解決措施
2.1閱讀教學策略
鑒于在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首先,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加大閱讀量,每天至少閱讀兩篇文章,也可以閱讀一些世界名著。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閱讀內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3]。再次,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指導,使學生了解到在閱讀過程中應該做哪些工作,通過科學的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此外,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如對閱讀材料至少進行三遍以上的閱讀,在閱讀中對重點語句做上記號,通過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能夠快速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實現學生語文閱讀學習上更大的進步。
2.2作文教學策略
在中職作文教學中,由于學生作文基礎差、沒有科學的寫作方法等問題影響到作文教學的高質量進行,也影響到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師需要結合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4]。首先,教師應夯實學生的作文基礎,分析學生寫作中的薄弱環節,然后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強化。其次,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使學生在寫作中能夠運用多種寫作技巧,提高作文質量,實現學生作文學習的順利進行和高質量的完成。
2.3古詩詞教學策略
由于古詩詞是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點,也是較為枯燥的教學內容,很多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不感興趣,加之難度較大,影響到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質量,對學生的長遠學習非常不利[5]。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采取難點逐個突破的方式,降低古詩詞教學的難度。此外,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通過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圖片、視頻或者是音頻資料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能全身心投入到古詩詞的學習中,強化古詩詞學習效果。
結語
語文是中職學校重點學科,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導致中職語文教學工作困難重重,嚴重影響到中職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鑒于此種情況,教師應該積極面對,并且運用有效的措施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實現對中職語文教學工作的不斷優化,進一步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鐘少慧.試論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措施與對策[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09).
[2]楊帆.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1(03).
[3]陳躍芬.中職語文職業化教學新體系的構建[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08).
篇5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名著導讀 教學對策 教學方法 語文素養
閱讀是人類不斷進步的階梯。高中學生處于閱讀興趣培養的關鍵時期,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倡導,高中學生應學會自主科學地閱讀,高中語文教材專門設計“名著導讀”板塊,目的是用名著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力,使學生的文化修養和審美能力得到提高。但是,當前教學實踐中,仍存在許多問題,許多教師仍將高考作為主要支撐點,對“名著導讀”缺乏足夠的認識和投入,急功近利地泛讀和粗讀,將精力放在習題訓練和死記硬背上,致使許多學生的文化視野狹窄,語文根基薄弱,制約了語文素養的進一步提高,給“名著導讀”的深層次推進帶來難度。高中語文教師應樹立“精讀”名著的理念,選擇有效的導學方法,真正發揮“名著”的文學引領功能。
一、倡導學生從整體感知“名著”
名著閱讀教學應關注三個組成部分:作者、文本、讀者,應教會學生從三個要素的有機聯系中把握名著,遵循整體到局部的原則,實現對名著的深層次、立體化的理解。以考試為目的機械地搜集信息,會將作品變得支離破碎,讓學生從讀者的視角感悟文本,尋找作者寫作當時的心境、主旨、情感,用心走進文本情境,體會文本的本真價值?!懊鴮ёx”教學首先要重視“讀”的落實,必須讓學生親自閱讀名著,名著梗概介紹、改編的影視作品等,雖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省略閱讀時間,但是剝奪了學生直接感知的能力。轉述與曲解的教學方法不是真正的閱讀,是對作者和名著的褻瀆。只有讓讀者與文字直接接觸,在對語句的理解和欣賞中披文入情,在整體把握中,才能體會作品中的情緒、心境,進而勾勒出文本傳遞的意義與主旨。比如,以《雷雨》為例,必須親自體會青年滿含激情的文字控訴,才能體會戲劇中人物心理的矛盾與沖突,對封建制度的黑暗與腐朽進行更加深刻的鞭撻。通過閱讀鑒賞,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使其精神世界更加豐富和積極,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產生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度思考。
二、引導學生對“名著”進行自主體驗
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可以通過聽課與識記掌握,“名著導讀”板塊必須借助個性化閱讀,結合學生已有認知經驗進行自主體驗,“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積極調動知識內存和情感,運用正確的思維方式,在深度閱讀中,探究問題,鍛煉思辨思維與創造力。個性化閱讀強調每個學生積極進行名著閱讀體驗,因為每個學生的性格、愛好、語文基礎、文字感知能力等存在差異,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尊重個性,保護學生的閱讀熱情,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自主閱讀,營造輕松、和諧的閱讀環境,幫助學生在閱讀中,找到自己的興奮點,形成自己的閱讀興趣與風格,挖掘閱讀的意義和價值。大多數名著篇幅較長,高中學習壓力較大,語文教師可以制訂系統科學的閱讀計劃,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布置任務,將長假和日常業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做到長篇與短篇兼顧,各種文體都涉獵其中,讓學生自主閱讀,積累知識,享受閱讀的快樂與輕松,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增長心智,積累寫作素材。這樣的安排較好地處理了應試和素質教育的矛盾,有利于學生對名著進行整體了解,同時,又不耽誤其他科目的學習。高中學生自主閱讀可能受到紙質圖書的成本和資源限制,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網絡閱讀理念,善于運用網絡資源,提高名著閱讀的效率。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自主創建名著閱讀校園網站,師生共同開發和維護網絡名著資源,選擇和上傳優秀的讀物,實現多地多校資源共享。語文教師可以組建班級的閱讀交流群、微信平臺,定期發送名著導讀相關信息,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方向,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可以隨時在網站跟帖留言,與教師和同學在群里針對某個問題發問和交流,在自主閱讀中,實時受到教師的指導,吸收外界新鮮觀點。
三、輔導學生對“名著”展開精讀
“名著導讀”亟待改革的弊端是學生閱讀過淺,泛讀影響了閱讀的效果,教師讓學生速記名著情節和主人公,將經典句子印制成提綱,對文本的意義和中心總結歸納。名著的泛讀,使一幅幅名篇佳作變成知識點總結,失去了原著的意境和文學積淀功能。教師應對學生的閱讀過程進行輔導,充分利用教材中“名著導讀”篇幅,將其中內容、寫作意圖、閱讀建議、點評、探究思考等板塊分析清楚,體會出編者的設計思路,讓學生在教材的引導下理解名著。名著涉及的人物、性格、情節、意義、價值等是多層次的,教師要幫助學生規劃名著閱讀的方向,讓學生有側重點地展開研究,帶著問題和思考徜徉在文字的海洋。比如,在《家》的課堂中,教師可將“鳴鳳之死”作為導讀切入點,進而揭開全文的悲劇面紗,將小說中的女性群體詳細研究,思考人物命運坎坷的社會根源,學生帶著悲憫的情感與文本產生共鳴。語文教師要實時進行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平時可以書寫閱讀日記,摘抄優秀段落,對存疑部分批注,書寫讀后感等,從文體、立意、文采、風格等方面獲得啟發,全方位汲取名著中的精華。新課改提倡研究性學習,因為依靠一個人的智慧不能完成較為復雜與深刻的名著閱讀任務,要對名著深層閱讀,并且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挖掘名著內在隱含的價值,需要在小組合作中精細閱讀,搜集與閱讀相關的背景資料,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優勢,篩選與整合閱讀課題和信息,對名著中難以理解的地方、存在爭議的話題、重點段落等進行集體突破,從深度和廣度等角度審視作品。例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是經典的文學藝術人物,教師可以布置小論文――加西莫多藝術形象分析,學生在探究主人公命運和性格的過程中,深入地領會作者鮮明的對比手法,對善良的內心與丑陋的外貌產生全新的認識,提升了審美層次和思想高度。
四、指導學生開展“閱讀”綜合活動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應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展示平臺,讓學生溝通與交流名著閱讀的收獲,展示自己的文學修養與風采。“名著導讀”課堂中,教師應給學生制造互動對話的機會,在獨立閱讀思考的基礎上,將學生個體感受當眾抒發出來,加強師生對話與生生交流,師生的思維與心靈在課堂上多重碰撞交融,在協作談論中彼此了解和學習,不斷完善自我,分享喜悅和收獲。新課改下的“名著導讀”教學,必須消除教師代替學生閱讀總結的弊端,但也不能讓學生任意發揮和解讀。受到知識與閱歷的限制,學生對名著的解讀和體驗有局限性,尊重個性化與差異不代表放任自流,教師要把握好學生閱讀和活動的脈絡,根據課堂互動生成過程及時點評,對閱讀中存在的偏差與問題點撥和指正。例如《紅樓夢》閱讀中,有的學生在對話中說出討厭林黛玉的小心眼,對賈寶玉不愿意考取功名理解為不思進取,教師應該強調作品的創作背景,啟發學生運用歷史與階級的分析方法深入思考。學校和班級可以定期開展與閱讀相關的校園活動,例如閱讀報告會、名作朗誦會等,引起學生對經典閱讀的向往和興致,使之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深入探究文學內核,走進名著的本質與靈魂。學生在活動中積累文學知識,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文字理解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每堂課的前幾分鐘開展名著推廣演講,讓學生走上講臺,介紹和推薦自己影響深刻的名著,抒發閱讀感受和心靈上的震撼。通過當眾表達的方式,調動學生對名著閱讀的積極性,學生的相互推介和談心,使每個人的智慧與思想得到交流和分享。教師應該深入研究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使兩者相互促進,在閱讀中書寫內心的感嘆與情緒,拓展對名著的認知與體會;在模仿名著中提升思維方式與寫作水平,培養鑒賞能力。例如,組建“名著導讀”改編合作探究小組,每個學期可以組織一兩次話劇表演,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同學集體參與名著改編或續寫創作,體現了較高層面的文學性和創新性。例如《雷雨》、《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名著是戲劇性較強的文本,涉及的人物和情境豐富曲折,既可以直接作為劇本進行演繹,又非常適合藝術加工和再次創作,具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和參與面。合作小組集體討論編寫或改寫劇本后,由小組協商設置角色和演出服務人員,爭取發揮各自的才干和優點,使每個成員都得到鍛煉,增強團體協作意識和能力。語文教師可以集體備課安排任務,由同一學年的學生在班級先評比表演,推薦優勝者參與全年級表演,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參與名著閱讀。
綜上所述,落實新課改理念需要多環節全方位的改變與創新,高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名著的本質與內涵,運用符合學情的教學策略,讓師生穿越時空界限,與名著中優秀的思想與心靈碰撞,形成對現實與自我的反思。教師應尊重學生在名著閱讀中的獨特感受,指引學生從名著中汲取智慧的養分,不單純為閱讀而閱讀,讓名著為高中學生的成長與進步插上騰飛的翅膀。
參考文獻:
[1]王彥力.讓教育名著“活”起來――上好教育名著導讀課[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02:109-112.
[2]龍祖勝,梁莉.“名著導讀”教學中教師的有效“導學”[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11:55-57.
篇6
關鍵詞:自主閱讀;大學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4-0309-02
大學語文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漢語言文學專業除外等各類專業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的素質教育課程,大學語文要實現其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中的課程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是其基本的途徑?,F代社會,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重要途徑;閱讀的能力是個體增進知識、開發潛能、并有效參與現代社會復雜運作的重要素養。許多國家的教育都致力于培養國民能把閱讀作為自己基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德國提出應當培養學生把閱讀作為一種樂趣;英國提出應讓學生意識到閱讀是個人生活的需要,應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自覺的閱讀者;美國則提出使學生認識到閱讀既是獲取知識的手段,又是生活中的一種娛樂。一個國家國民的綜合素質,很大程度取決于國民是否具備自主閱讀能力。
一、自主閱讀的特征
自主確定閱讀目標。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個體具有自我認知、自我發展的需要,學生基于自己的個性、年齡、智力、動機等因素,自我驅動閱讀動機,選擇符合自身情感發展目標和認知發展目標需要的閱讀,自主確定閱讀目標。
自主選擇閱讀內容。語文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以培養學生和諧、健全的人格。自主閱讀是學生在個性的主導下自主選擇學生個性發展需要的讀書內容,閱讀使自己心智得到啟迪、心靈得到愉悅的好書。
自主選擇閱讀方法?,F代社會的發展、技術手段的更新,使閱讀方式更加多樣化,學生自主選擇的閱讀方法,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形成學生自己的閱讀風格、閱讀品質,使閱讀成為學生個人的生活方式,成為學生一種自覺自愿的、一種生活的基本需要。
對閱讀的效果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轉化。作為認知過程的閱讀是一個對文本信息進行闡釋、對文本意義自我建構的過程,具有自主閱讀能力的學生能夠自我評價閱讀效果,并對文本理解的正確性和深度以及對自己的閱讀過程和結果有著自我意識,當閱讀理解失敗時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自覺調整實施符合自我發展的閱讀策略。
二、自主閱讀的意義
自主閱讀養素質?!叭宋乃刭|是指建立在對人文知識的擁有和運用的水平;在人文知識內化基礎上形成的對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的關懷和追求人生美好境界的積極情感;以及內在的相對穩定的氣質、修養和行為方式”[1]。人生乃是一個不斷“文化成人”的動態過程,閱讀是人社會化的重要途徑,人們正是通過閱讀從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在于超越給定的人的自然素質,養成人的健康和諧的心理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進個體具備人文素質所擁有的精神力量和實踐能力。書籍是人類經典文化的主要載體,人類的智慧、精神財富,精神文明是以書籍的形式保存下來的,余秋雨先生曾經這樣評論過書籍的功能,他說:“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現給你。區區五尺之軀,短短幾十年光陰,居然能馳騁古今,經天緯地,這種奇跡的產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于閱讀?!遍喿x是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認知活動,讀書是共享人類文明成果的最佳方式,人們通過閱讀來認同人類的精神文明,人的精神成長、品格塑造、全面發展離不開自主閱讀,自主閱讀是人們積累人文知識的重要途徑。
自主閱讀能力是終身學習能力的核心。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更新,知識總量迅速增加,終身教育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理念,接受終身教育盡管有多種途徑、多種方式,但最根本的途徑是終身學習,而終身學習的核心乃是自主閱讀。在信息社會,閱讀是一個連續性的學習過程,閱讀能力被視為一種信息素養,閱讀的能力是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綜合信息、評價信息和表達信息的能力,閱讀的能力也是人們增進知識、開發潛能,并運用信息有效參與現代社會復雜運作的基礎,閱讀能力愈強的人,獨立思考能力愈強,愈有能力搜集、理解、判斷信息,充分參與到一個更為廣泛的社會當中,以達成個人目標。因此,社會和人自身的發展要求人們具備很強的自主閱讀的能力,自主閱讀能力是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是學生今后學習與發展的必須具備的能力,自主閱讀能力甚至比一個人的學歷更能預測其在職場的發展。
三、基于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的大學語文教學策略
自主閱讀對個人的精神成長和人類文化的傳承,幾乎是其他學習方式不可取代的。但“據復旦大學的一個調查:大學生閱讀本專業經典著作的只有15.2%;閱讀人文社會科學經典著作的僅有22.8%;閱讀專業期刊的只有9.3%;閱讀外文文獻的更是只有5.2%。而美國的大學生,平均每周閱讀量至少是500頁。”[2]
面對大學生如此嚴峻的閱讀危機,大學語文應該研究有效教學策略,以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
1.學生的“主體參與教學策略”
現代閱讀教學理論認為,個體的閱讀過程不是被動地接受過程,而是個體能動地參與、積極地生成文本意義的過程,真正的閱讀活動就是讀者與文本的對話。真正有效的閱讀,需要學生心靈、智力、情感等因素的綜合投入,必須依靠閱讀者全部的心智和情感活動,教師需重視學生作為閱讀主體的情感因素,培養學生閱讀主體的精神和人格,在閱讀教學中首先應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主體意識是指人的自主、自立、自強的獨立意識,是人作為認識世界和進行生產與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對于自身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的自我意識,是人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與社會性的觀念表現。所以,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意識,決定著學生對自己閱讀過程、對文本意義的自主的能動駕馭力量,學生的主體意識愈強,他們參與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實現自我精神建構的自覺性就越大。
自主閱讀的實質就是通過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自主能力、使其成為一個學會學習的人。在實施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策略中,教師的角色定位就是閱讀教學中的組織者、促進者,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生閱讀情緒的和諧、民主、寬容、開放的課堂,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主動地去讀,如果教師用自己的分析、或其他權威的解讀代替學生自己的閱讀體驗,學生缺乏主體的閱讀體驗,就難以把外部的指導轉化為自己的內部需要。學生總是用已有的經驗去參與閱讀,只有通過作為閱讀主體的學生自己對書面符號的感知和理解,才能培養學生閱讀的自主性,達到閱讀的目的。
2.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
教學中的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不要只將時間和目光投放在一些“經典名著”上,強迫學生讀一部經典作品,學生或許對某一經典作品有所了解,但容易產生厭倦抵觸的情緒,阻礙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閱讀習慣。教師應將閱讀的題材和體裁擴大,讓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閱讀材料,無論名人傳記、科幻小說、世界之謎、還是民俗風情、體育傳奇故事、生存及冒險故事等等,只要是受學生歡迎的、能適當地將學生吸引到閱讀上的、并能給他們帶來閱讀的真實體驗的作品,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因為快樂閱讀是培養自主閱讀的前提,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以學生個性化選擇閱讀題材和內容為基礎的。
當前,我們正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視覺文化時代,視覺文化成了我們創造、表達和傳遞意義的重要手段。我們的生活及價值觀越來越多地受到視覺媒介和視覺文化的強有力的影響。人們甚至形象地把這個時代稱之為“讀圖時代”。“閱讀本身正在發生巨變。從廣義方面說,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大閱讀’時代,信息爆炸與媒體多樣化,正在改變著人們的閱讀方式與閱讀習慣,人們不再僅僅局限于讀書或文字閱讀,而是把閱讀擴展到了更多的方面、更大的空間?!盵3]所以,視覺媒體的閱讀,正成為拓寬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空間的重要途徑。
3.培養學生成為策略型閱讀者
“認知視角下的閱讀策略,指的是閱讀者閱讀過程中,理解文本和監控理解過程的有意識、即時和靈活的一系列閱讀行為和能力?!盵4]能根據閱讀材料的特點、閱讀目標等因素,調控自己的閱讀行為的方式,自我評價閱讀效果,是學生掌握閱讀策略,形成自主閱讀能力的表現。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自主的足以適應未來需要的閱讀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具有閱讀策略教學的意識而且實施閱讀策略教學。
首先,建立學生的閱讀期待視界。閱讀期待是引發學生的閱讀活動達到一定目的的內在動因,決定著閱讀活動展開的有效性。所謂“閱讀期待”,源于德國接受美學家姚斯的“閱讀期待視界”,是指任何讀者在解讀文本之前就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和閱讀修養,例如其生活經驗、藝術情趣、審美水平、文學修養、價值觀念等。這些因素的整合,就構成了學生的閱讀期待視界[5]。閱讀期待是自主閱讀的內驅力,表現為讀者的一種內在閱讀需求,驅動讀者尋找和選擇作品,有助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運用自己原有的知識和文本提供的信息創造新的語義信息。在閱讀教學中了解學生的閱讀期待視界,就能判斷學生的閱讀興趣或取向,在學生的閱讀期待與文本選擇的難易程度之間保持一定的張力,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達到基于學生原有閱讀期待的超越。
第二,強化學生的閱讀反思。閱讀反思是學生對自主閱讀過程中所涉及的有關事物、材料、信息、思維、結果等學習特征的反向思考,深究閱讀活動中所涉及的知識、方法、思路、策略等。對閱讀過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調控,是學生形成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有效方法。學生依據自己的“閱讀期待”強化“閱讀反思”,在自我反思、調控中,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改進閱讀行為。在一次次的閱讀反思之后,學生的記憶、陳述等元認知能力將不斷增強,沒有反思,閱讀策略的學習就會停留在簡單的嘗試、演練階段,難以向運用遷移。不斷改進與完善閱讀策略,在改進與完善中形成新的閱讀策略,是自主閱讀能力形成的重要標志。
參考文獻:
[1]高寶立.高等職業院校人文教育問題研究[EB/OL].http://.
[2]朱永新.改變,從閱讀開始[J].新華文摘,2012,(7):147-148.
[3]殷國明.閱讀的危機與新生[J].社會觀察,2005,(2):44.
篇7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閱讀教學的建議”中提到: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個性化閱讀是閱讀教學的核心。
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語文“個性化閱讀”正在逐步得到落實,傳統的“教師以自己的心得強加于學生”或是“用教參的答案固定教學方向,限制學生的自由”或是“強調閱讀技法,而忽略個體情感體驗”等現象得到改變。
一、整體通讀,個性化感知文本
在閱讀課上,學生的第一要務是與文本對話,即通過自主的讀書實踐,與課文的作者交流,“通過閱讀來學會閱讀”“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在這一環節,一是要想方設法把學生發動起來,使學生興趣盎然地讀課文、提問題;二是要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不僅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還要求結合課后問題默讀思考,在文本旁邊寫批注,通過勾、畫、圈、點、注等各種方式,既培養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又體現了整體通讀的個性化。
二、抓點品讀,個性化理解文本
“點”一是指課文主題,即中心點;二是指體現課文主題的關鍵詞語、句子或段落。抓點品讀就是圍繞主題結合具體語言精讀、細讀,理解文本內容。在抓點品讀中如何落實個性化?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兩點入手:
1.設計主線問題
為避免“灌輸式”教學,又克服“滿堂問”的瑣碎,在教學設計中,提出能牽動全文閱讀的主線問題,用問題組織教學,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設計主線問題途徑很多。按照課文體裁不同,方法也不同:寫景狀物篇——作者描寫的景物有什么特點,是怎樣具體描寫的?你從中體會到什么;寫人篇——人物給你留下什么印象?請抓住人物的具體描寫來體會;寫事寓理篇——從故事中得到什么啟示?結合課文內容及生活實際具體談談。另外,還可以圍繞中心詞(句)設計主線問題。比如:《學棋》一文圍繞“學”字提出:誰學?怎么學?學的結果怎樣?對你有什么啟發?學生帶著主線問題研讀文本,從不同角度談自己的感受。
2.創設品讀情境
為避免“單向分析”式教學,教師依據教材創設以形象為主體、富有感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加深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理解。
(1)音樂渲染法。對于情感豐富的文本,在品讀中以音樂渲染可以調動學生的情感,很快進入文本意境中加深體會。
(2)多媒體演示法。對于品讀中的難點詞句,則需要通過多媒體演示法引導學生品讀。
(3)教師“獨白語”法。記得區教研員越淑麗老師經常對教師說:“語文教師要帶著豐富的情感走進課堂,以富有激情的語言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币虼?,教師課堂中的“獨自語”也是一種最直接的創設品讀情境方法。
三、入情朗讀。個性化感悟文本
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對語言文字表達的理解和感悟,都是通過讀來完成的。既然我們承認學生的理解能力、朗讀水平、感悟能力等各不相同,作為教師就要尊重他們的個性化朗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有很多,如,范讀、引讀、自由讀、評價讀。我認為“評價讀”更利于體現個性化朗讀。教師首先要耐心地聽取他們各不相同的朗讀,而不是馬上糾正;耐心地聽取他們這樣朗讀的原因,讓大家評議,而不是教師直接做評斷。
四、拓展閱讀,個性化升華文本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閱讀量有明確規定,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拓展閱讀。拓展閱讀是指以語文教材為核心,輻射到閱讀相關作品的一種閱讀。它要解決的是語文學習中的“多讀”問題,大量閱讀課外讀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小學階段常見的閱讀內容拓展方式有三種:
一是從節選的課文擴展到整篇文章或局部著作。一般應用于名篇名著的閱讀教學上。
二是從課文拓展到同內容的作品。
三是從課文拓展到同主題的作品。
以上三種拓展閱讀方法都是從教學內容方面不斷輸送新鮮“血液”,以此來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使學生個性化感悟得到升華。
篇8
課外閱讀教學對推進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有著重要的作用。課外閱讀課的教學實踐,需要更加科學化、系統化。首先需要對教師們進行相關培訓,之后讓教師們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課的教學實踐活動。
語文課外閱讀課通常有“閱讀推薦課”“閱讀欣賞課”和“閱讀匯報交流課”等幾種課型。
1. 閱讀推薦課的教學策略是準備推薦――學生推薦――評價――質疑問難――鼓勵閱讀。
(1) 準備推薦:推薦課前兩周,安排學生進行閱讀,選取認為好的書籍或者文章做好推薦準備。推薦形式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也可以是文字式。不管采取何種形式,都要有理有據,向大家闡明推薦的原因。推薦的原因可以是語言、人物形象品質、表達方法或者是蘊藏的哲理等方面。
(2) 學生推薦:① 小組中進行推薦評議。學生以4至6人為一組進行推薦,推薦者逐一向小組成員陳述推薦的理由。小組同學可以對推薦者進行咨詢、評儀,評選出最值得讀的好書,準備在全班進行推薦。教師要參與其中,對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幫助、鼓勵。② 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同學推薦。小組推選最值得讀的書,向全班進行介紹,介紹者要把書的作者、出處、時代背景等有關信息和推薦的原因向大家匯報。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推薦陳述時突出要點,語言流暢,思路清晰;對傾聽者也要提出一定的要求,讓他們能夠靜心去傾聽別人的陳述,記住陳述的要點,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等介紹完后,向介紹者進行提問。③ 教師小結。全班各組學生推薦介紹完后,教師應及時對學生推薦的情況進行簡要小結,主要以鼓勵為主,同時也要點明存在的問題,以利于以后改進。
(3) 評價:教師組織學生對推薦者的陳述進行評價。評價可以就其語言表達、陳述內容、理由的信服程度等加以評說。
(4) 質疑問難:學生推薦完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閱讀中遇到問題并進行解疑,順勢指導學生獲得解決閱讀中遇到問題的方法。
(5) 鼓勵閱讀:教師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選取本節課中推薦的好書進行閱讀。在閱讀中驗證同學所得,并鼓勵獲得個體閱讀體驗。
2. 閱讀欣賞課的教學策略是選擇讀物――創設情境,激發閱讀欲望――自主閱讀,品評作品――交流匯報,各抒己見――誦讀,獲得情感體驗。
(1) 選擇讀物:在上課前一周,教師或者學生自由選擇讀物。主要選取符合學生閱讀心理,有益于身心健康發展,有益于啟智增知的讀物。注重盡可能推薦名家名篇。
(2) 創設情境,激發閱讀欲望:教師借助插圖、課件、文章精彩片段、配樂欣賞、語言描述等各種方式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閱讀欣賞的興趣,喚醒學生欣賞的熱情。此環節不能脫離閱讀情境,要注意手段與閱讀內容的有機結合。
(3) 自主閱讀,品評作品:此環節是重點環節,要以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欣賞為主。在學生閱讀前,教師要提出明確的閱讀要求,使學生的閱讀有目的、有層次。這一環節大致分為“快讀初步感知――精讀勾畫批注(自購書)”兩個層次進行操作,在此過程中,教師只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要鼓勵和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和已有的閱讀經驗,獨立品評,批注所感。
(4) 交流匯報,各抒己見:教師精心安排交流環節,注意小組交流與全班交流相互結合,生生互動與師生互動相結合,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展示閱讀情況、交流心得。同時,要照顧到學生之間閱讀欣賞能力的差異,針對學生閱讀交流情況及時進行反饋和指導,引導學生談具體、談深刻,真正實現閱讀欣賞的目的。
(5) 誦讀,獲得情感體驗:讓學生選取自己最欣賞的內容進行誦讀,借助誦讀把自己的體驗表達出來。教師也可在此環節中,推薦與本次閱讀內容有關的作品進行補充閱讀,讓學生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誦讀、體會和欣賞。
3. 閱讀匯報交流課的教學策略是準備匯報提綱――學生匯報交流――教師總結――個性閱讀匯報展示。
(1) 準備匯報提綱:進行閱讀匯報課,一般要提前一周告訴學生,讓學生選取匯報要點,列好匯報提綱。教師要根據年級特點以及匯報的內容,提示學生選取匯報的側重點。提綱一般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或文章的題目;書或文章的主要內容;個人閱讀后的主要收獲包括:思想品德、閱讀知識、寫作方法、語言積累及其他知識、疑問、困難或建議等。
(2) 學生匯報交流:這一環節是中心環節,又可分為以下程序進行:① 教師啟發談話。匯報之前,教師可以用激勵、簡潔的語言,喚起學生匯報興趣。② 小組交流。小組交流以4人為宜,此時,教師巡視,掌握學生的交流情況,為全班交流搜集情況,了解信息。③ 全班交流。各組代表匯報以后,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有發言的機會,對少數不善于發言的學生,教師要指名發言。
(3) 教師總結:教師依據學生匯報的情況進行總結。一要以總結成績、表揚鼓勵為主。表揚時要注意策略,體現層次性、多樣化,使優生不斷進步,后進生也能看到自身價值,切忌只表揚發言中的“佼佼者”。二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品質和習慣。
(4) 個性閱讀匯報展示:教師在總結后,讓學生對自己閱讀的情況進行自我完善,然后,讓學生把閱讀體會用喜歡的形式表達出來。形式可以是背一背、畫一畫、演一演,也可以是寫一寫等。
二、 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推進需要多樣化、趣味化的激勵機制
通過調查我們知道,小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是濃厚的,但能長期保持閱讀熱情卻不太容易,這與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關。所以,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的同時,也要重視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主動閱讀課外書的積極性,保持這份閱讀激情,樹立快樂閱讀的理念,讓學生都能感受到閱讀的快樂。
1. 開展課外閱讀知識競賽和形式多樣的活動。每學期安排一、二次課外閱讀知識競賽,內容可以是說出學生所喜歡的作品及主要人物形象,還可以說說學生所喜歡的外國兒童作家和他們的代表作。比賽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可以有個人賽或者以閱讀小組為單位的小組賽。題型盡量多樣,如搶答題、必答題、選擇題等等。還可以舉辦“故事大王”比賽、故事短劇表演,要求學生自選故事內容,充分準備,看誰講故事精彩,獨幕劇演得好。這樣的活動,推動了學生對童話、寓言及科幻小說的閱讀。班級里可以舉辦“水滸故事擂臺賽”“最受歡迎的書”等主題活動,要求學生以喜愛的書籍為題材,在班上進行精彩的故事表演。
2. 利用網絡與影視劇來調動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有很多的名著經過改編被搬上了銀幕或熒屏,學生都特別喜愛,可以選擇一些改編較好,比較忠實于原著的作品,推薦給學生觀看。看電影電視對閱讀興趣很有幫助,如果能和熱映中的影視作品同步閱讀或比較閱讀,效果會更好。例如,中央電視臺播放電視連續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時候,班級就可以舉辦“讀名著,看電視”的活動。但是,比較閱讀時,一定要先做書面文本閱讀,然后再看電視劇。對于網絡的運用(有條件的話),也可以以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學生,結合老師的要求進行拓展閱讀,到課后再開展相關的網絡讀書交流活動。
篇9
一、互動探究性閱讀模式
這種教學方式比較靈活,學生可以在課前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后由教師篩選歸納,課堂上交給學生分小組交流探討;也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分小組座談的形式提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見解或者學習中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探究;還可以是以全班為單位,學生提出一個核心問題后,教師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后小組推舉中心發言人向全班匯報,闡述本組的觀點。探究討論既可以采取自上而下先集中后分散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自下而上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探究討論式的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找討論重點,但不宜有太多限制;討論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巡視,了解學生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但要給學生充分發言,陳述個人觀點的時間。課后布置學生查資料,討論,整理探究成果。”
二、自主探究性閱讀模式
這是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學獲得語文知識、鍛煉語文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法以學生的自學為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它對教師的指導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在指導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要求,結合文本提出一定量的思考題;其次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學習的步驟,給予充分的參考材料或學習方法;然后,要隨時觀察、了解學生進度,做到心中有數,面對學生的疑難,及時給予全班或者個別輔導;最后,在學習完成時要有針對性地檢查、總結。這種學習方法的典型代表是魏書生老師的“四遍八步讀書法”:一遍跳讀(記大概內容,記主要人物),二遍速讀(復述內容,理清思路),三遍細讀(掌握字詞句、圈點摘要、歸納中心),四遍深讀(鑒賞特色、分析寫法)。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內容和學習主體適當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如教學《裝在套子里的人》,利用課文插圖找“套子”,就引起了學生強烈的興趣。首先引導學生找外在“套子”:衣著套子,用具套子,起居生活套子;其次引導學生找內在“套子”:職業套子,語言套子,思想套子;再次引導學生仔細觀賞插圖,找出一些細節:天空晴朗無云,飛翔著成群的鳥,青年人騎車飛馳,三五成群的人在閑談,這些構成了畫面的背景;結合課文品味,這些背景同“套中人”形成鮮明的對比,預示了別里科夫之死的原因:新鮮事物,新鮮思想不可抗拒大潮,必然湮沒一切頑固、守舊的落后東西。
三、創新性閱讀教學模式
所謂“創新性閱讀”是指教師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下,誘發學生的創造動機,使學生憑借語言文字對課文進行體味、思考來讀出疑問,讀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過的獨特的感悟和新異的結論。如學習《祝?!罚瑥膭撔麻喿x教學的角度出發,可采用編年譜、寫死因調查報告、寫傳記等形式;學習《裝在套子里的人》可采取寫別里科夫死因調查報告形式等等。另外還可以指導學生把一些小說文本改編為劇本,自編自導自演,一方面激發他們參與的熱情和主動性,另一方面使學生對文本有更深入地把握,而且學生通過表演,能夠對小說的人物形象和小說所反映的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對照比較式閱讀教學
篇10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優化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小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興趣、培養閱讀能力、發展個性、和拓展思維,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往往會遇到大量的生詞與新句型,此時,需要教師講解較多的知識點,信息量比較大,在教學實踐中難以把握,如何優化閱讀教學能夠考驗教師的應變能力與教學水平。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首先,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方式轉變,閱讀是學生通過文本與圖片等與產生產生交流的活動,不僅可以捕捉閱材料的信息,同時也可以多語義再造。閱讀教學并不是純粹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與文本互動,從而自主發展和探究學習。其次,是積累英語文化與語言背景知識的主要途徑,小學生通過英語閱讀可以了解豐富的文化和語言背景知識,使英語基礎知識掌握的更加扎實,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讀、寫、聽、說的綜合能力,從而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再次,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過程是一個高雅精神的追求過程,通過對文本與圖片的閱讀可以豐富小學生的情感體驗,在了解閱讀內容的同時,可以與自己的實際生活體驗產生共鳴,加入自己的個性化思考和理解,英語素養得以有效提升。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
1.優化閱讀材料,激發學習興趣。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常見的閱讀材料主要包括文本材料、圖文結合材料、科學知識材料以及趣味性材料等。在優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首先應該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英語閱讀。學生也應該充分發揮團隊優勢,把教師整體聯合起來,整理優勢資源,共同開發英語閱讀材料,高年級以科普、文化等文本閱讀材料為主;中年級以圖文結合故事閱讀材料為主;低年級則以有聲閱讀材料為主,以此豐富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材料。另外,小學英語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在閱讀教學中選擇的材料應該盡量大容量、高密度,適當的引導小學生拓展閱讀,不過不能脫離教材內容的主題。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聲情并茂的視聽材料和直觀形象的圖片材料,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閱讀情境,促進對文本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2.語篇整體推進,加強策略指導。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材料應該運用不同的閱讀方式,教師需要注重語篇的整體推進,加強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閱讀策略的指導。首先,使用略讀,整體理解語篇,略讀指的是教師指導學生快速閱讀整篇材料,避免逐句離家,運用跳躍式猜測、搜索的方法,快速閱讀全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其次,使用查讀,獲得特殊信息,查讀也屬于快速閱讀,但是與略讀不同,查讀的目的是為找到特殊信息或者是關鍵信息,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目的性,要求學生從閱讀材料中找出特定內容,像數字、事件、地點、時間和人物等。再次,使用多元化策略,加強對英語單詞的理解,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有規劃的訓練學生對部分單詞和短語的理解,培養他們根據構詞法或語境等方法猜測部分單詞含義的能力,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效率與閱讀速度。
3.拓展文化延伸,開闊學生視野。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而閱讀材料也是一定文化與社會的產物,如果沒有掌握相關的社會背景知識和文化知識,很難真正理解閱讀材料的主旨。因此,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拓展文化延伸,適當的融入部分跨文化知識,通過閱讀教學,加強小學生對英美文化、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和風俗禮節等知識的了解,從而開闊他們的視野。也可以觀看一些外國名著或影視資料,了解英美國家的文化。例如,英國人見面打招呼時,喜歡聊關于天氣的內容,并且習慣采用直接交流的方式,而中國人見面打招呼則比較喜歡寒暄,以間接交流的方式為主,幫助小學生掌握類似的文化差異。有利于降低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難度,掌握一些特殊單詞的特殊用法,從而對文章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提升獲取關鍵信息的速度。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高度重視閱讀教學,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和作用,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全面優化和改善教學方法,針對小學英語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運用科學合理、恰當有效的教學模式,提升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和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高文英.探究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J].成功(教育),2013,23:73.
[2]高翠萍.基于新課標下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校園英語,2015,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