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的防治范文
時間:2023-12-13 17:09: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溫室效應的防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溫室效應的形成
溫室效應主要是由于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這些燃料燃燒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
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中,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這是由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始終處于“邊增長、邊消耗”的動態平衡狀態。散布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大部分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還有一少部分二氧化碳通過植物光合作用,轉化為有機物質貯藏起來。這就是多年來二氧化碳占空氣成分0.03%(體積分數)始終保持不變的原因。
但是近幾十年來,由于人口急劇增加,工業迅猛發展,排放的二氧化碳,遠遠超過了過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于對森林亂砍亂伐,大量農田建成城市和工廠,破壞了植被,減少了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的條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漸縮小,降水量大大降低,減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條件,破壞了二氧化碳生成與轉化的動態平衡,就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
二、溫室效應的危害
由于溫室效應帶來得是地球表面溫度的升高,所以它也帶來下列幾種嚴重惡果:
地球上的病蟲害增加,農業減產、海平面上升、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積增大。科學家預測:如果地球表面溫度的升高按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到2050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攝氏度,南北極地冰山將大幅度融化,導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島嶼國家和沿海城市將可能淹于水中。
篇2
關鍵詞小麥;早衰;凍害;倒伏;原因;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51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02-0099-01
早衰、凍害、倒伏一直是影響小麥生產的重要因素,能否爭取小麥高產,抓好預防管理是關鍵,針對小麥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其發生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1小麥早衰
1.1發生原因
一是追肥數量減少。近年來,因農資成本大幅上漲,造成大部分農戶在施入底肥的基礎上減少了追肥的數量,優質肥施用比例下降,造成小麥后期營養不足,而出現脫肥性早衰,降低其產量。二是持續高溫和干熱風危害,造成植株水分缺失,葉綠素下降,進而植株早衰,降低產量。三是持續暖冬造成蟲害的發生,害蟲吸食植物的穎殼、麥粒、葉片和葉梢,使被害組織粘著塵土,堵塞葉面氣孔,不能愈合,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形成早衰。四是雜草危害。雜草不但與小麥爭肥,成株期還與作物爭光,嚴重時造成小麥早衰,降低產量。
1.2防治措施
(1)選用抗早衰品種。不同的小麥品種,抗早衰能力不同,一般根系發達、生活力強、抗逆性強、后期對水肥供應影響較小的品種,抗早衰能力較強。
(2)平衡配方施肥。在增施有機肥、搞好秸稈還田的基礎上,增加優質化肥的施用比例。可結合灌水將全部磷肥、鉀肥和50%~60%的氮肥作底肥施入,小麥拔節期結合灌水,將剩余40%~50%的氮肥作追肥施入,同時在小麥孕穗后成熟前,葉面噴施1.5%~2.0%尿素水溶液2~3次。旱地底施氮量約占總施用量的60%~70%,其余30%~40%的氮肥分2次進行追施,第1次一般在越冬期遇雨雪天氣追施15%~20%,第2次在小麥拔節期隨降雨追施剩余氮肥[1]。
(3)澆好灌漿水。小麥生育后期需水量較大,此時正值旱季,雨水稀少,溫度高,蒸發量大,不能滿足小麥生育期對水分的需求,此時遇旱,澆水時應注意天氣,避免在三級以上的風天澆水,以防倒伏。
(4)小麥后期是蟲害發生的嚴重時期,此時要密切關注病蟲發生動態,一旦達到防治標準,及時噴灑農藥防治。一般用15%粉銹寧0.75~1.05 kg/hm2加4%氧化樂果750~1 050 mL/hm2,對水600~750 kg/hm2混合噴灑,也可結合葉面噴肥進行,達到一噴多效的目的。
(5)對于雜草危害嚴重的麥田,應用化學除草劑防治田間雜草,在小麥拔節前用75%巨星15 g/hm2,或10%苯磺隆、麥樂樂150 g/hm2對水450 kg/hm2,防治常發性雜草,噴施時嚴格掌握用量、時間和方法,并在晴天無風無露時進行,同時需要避開周圍敏感作物。
2小麥凍害
2.1發生原因
一是氣候異常,極端天氣出現,造成小麥越冬受害,如在暖冬年份,冬季氣溫偏高,如遇寒流襲擊,易造成嚴重凍害。二是倒春寒的影響。春季寒潮來臨之前,常有氣溫升高的現象,如在暖冬年份,冬季氣溫偏高,如遇寒流襲擊,易造成嚴重凍害。三是品種選擇及措施不當。弱春性品種發生凍害較重,播種較早的麥田,冬前積溫多,植株生長旺盛,發生旺長和假旺現象,糖分含量下降,抗寒性降低。播量偏大,單株營養面積小,個體發育不良,植株瘦弱,抗寒能力下降[2-3]。
2.2防治措施
(1)選用抗寒品種。一般冬性品種抗寒力較強,半冬性品種次之,弱春性品種抗寒性較弱。根據當地生態條件,選用豐產性、抗寒性較好的半冬性品種。
(2)適期播種。不同類型地區小麥適播期差別較大,只有做到適期播種,爭取冬前形成壯苗,增強抗寒能力,一般高山寒區適宜播期為9月15―25日,丘陵塬區為9月20日至10月5日,河山灌區為10月5―15日,弱春性品種適宜播期為10月5―15日,并做到適期播種。
(3)采取鎮壓、化控、及時澆水等措施。在小麥越冬期、返青期、起身前進行鎮壓,抑制小麥基部節間過快生長,增強抗寒能力,特別是進入3月下旬以后,要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在大風降溫天氣來臨之前采取澆水、熏煙造霧等措施,提高地溫和近地面氣溫,預防小麥凍害。
(4)加強中耕,增溫保墑。寒流過后,要進行中耕,松土保墑,破除板結,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生長,增加有效分蘗。
3小麥倒伏
3.1發生原因
一是品種本身不抗倒,如選用一些高稈、大穗、抗倒性差的品種,易引起倒伏。二是整地質量差。播種前,只是用旋耕機進行旋耕,耕層很淺,對土壤培肥改良不利,影響小麥根系下扎,土壤過分疏松,易跑墑跑肥,造成倒伏。三是病害所致。小麥在苗期如遇到高溫高濕的生產環境,很容易發生紋枯病。紋枯病病菌侵入莖稈后,影響養分制造運輸的積累,后期容易形成倒伏。四是暴風雨影響。暴風雨是造成小麥倒伏的一個主要外力因素,一旦遇到暴風雨,使穗部加重則壓力加大而倒伏。五是群體過大。農民在種麥時往往受“寧稠勿稀”的心理支配,播量偏大,加上近年來水肥條件改善,苗期分蘗過多,群體偏大,植株相互擁擠,葉片相互遮蔭,有機營養供應不足,造成基部莖間拉長,莖壁變薄,缺乏彈性,到后期支撐不了穗部重量而倒伏。
3.2防治措施
(1)選用抗倒品種。宜選矮稈、莖稈粗、抗倒能力強的品種。
(2)精細整地。在高肥水地區種麥時,要耙地犁深,耙實,整平,以利于根系生長。使根牢固,才能有效防倒[4]。
(3)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一般密穗型小麥播量為105~120 kg/hm2,基本苗180萬~225萬株/hm2;大穗型品種播量為90~105 kg/hm2,基本苗150萬~180萬株/hm2。如果密度小于以上指標,由于總莖數不夠,會降低產量;如果群體大于以上指標,形成植株相互擁擠,節間拉長,有倒伏的危險。
(4)防治紋枯病。小麥如果在苗期出現紋枯病,從3月中旬開始,凡病株率達30%的田塊,應及時用藥防治,選用的藥劑主要有1%井岡霉素水劑7 500 mL/hm2,或20%粉銹寧乳油750 mL/hm2,噴灑部位主要有小麥莖基部;也可用50%多菌靈750 g/hm2,或農用鏈霉素等殺菌劑對水525~600 kg/hm2噴灑,具有同樣防治效果。
(5)噴灑生產控制劑。為了防止小麥倒伏,打好抗倒基礎,發現有倒伏危險的麥田,還要在拔節時用40%縮節胺75 mL/hm2,對水525~600 kg/hm2噴灑,連續噴2次,效果好。另外,在早期噴灑壯豐胺,中期噴灑雙效活力素等生產控制劑,也都具有良好的防倒效果。
4參考文獻
[1] 趙宗才,杜運科,陳三樂,等.小麥早衰的成因與對策[J].農業科技通訊,2008(5):101-102.
[2] 孔卷.淮北地區小麥凍害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J].安徽農學通報,2010, 16(17):92,105.
[3] 任立霞.淺談小麥凍害后的田間管理[J].科學與財富,2010(7):158.
篇3
一、用“五步教學法”教學,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由于在編排體系中貫徹了結構主義的語言教學理論,因此現行初中英語課本在第一冊就明確提出了“外語是一種工具課”,而掌握工具的重要途徑則是練。操練是“五步教學法”的中心環節。在對一個語言項目的操練過程中教者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學生就能夠從不同角度接受語言技能操練。運用“簡筆畫”揭示語言與事物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在熱烈的發言中不知不覺地操練所學的語言項目。運用“唱歌”使學生的思維與語言的固有頻率引起共振,從而促進記憶。現行初中英語教材中科學地安排了興趣很濃的英語歌曲,其目的恐怕也就在于此。運用“表演”的方式使學生熟練地掌握課文,增強運用所學詞句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運用“玩”使學生可以變被動的學為主動的學;乏味的學為有趣的學。如“接龍游戲”、“張冠李戴”等等,通過這些活動激發和培養了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
二、運用“五步教學法”進行外語教學,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
“五步教學法”的首要環節就是復習。復習的內容多是日常交際用語,語音、語法、詞匯等學過的語言材料。方式多是采用提問,通過復習無疑會使學生要勤動口、動腦、動手等,使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五步教學法”的中心環節是操練,教師會經常地在那些由教師安排或自然形成的操練小組、小隊中指導學生進行操練活動,這樣久而久之就會使大多數學生專心聽講、勤于動腦、積極參與課上的各種活動。“五步教學法”的第二環節是介紹新材料,而介紹新材料又常常運用“實物聯系、圖片提示、動作演示”等方式進行。課堂上若能積極、主動地在教學的指導下學習新的語言材料,學生就必須在課外進行充分的預習和自習,才能使學習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科學地利用“五步教學法”進行教學,利于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
三、運用“五步教學法”教學,利于大面積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質量
“五步教學法”的核心是通過大量的語言技能操練使學生接受語言知識,達成語言技能。操練方式多是波浪式的、連鎖式的頻率快的活動,而又多是在已形成的隊、組中間進行。要求每一組、每隊的各個成員全部參與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操練活動中得到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再加之操練活動的多樣化、趣味濃,因此大多數學生都會樂于學外語,并在學習過程中呈現出極大的學習積極性。這對于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形成語言技能,進而提高學習質量無疑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篇4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習生環境適應方法
[作者簡介]琳(1957-),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黨總支書記、副主任,講師,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和學生管理。(浙江杭州311231)
[基金項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廳2011年度高校科研計劃項目“構建高職畢業生實習期思想與環境適應機制的探析”(項目編號:Y201122530)和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2011年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高職畢業生實習期思想與環境適應機制構建研究”(課題編號:JYSZ20110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11-0181-02
一、高職院校學生校外實習管理存在的問題
1.實習管理模式的松散。高職院校目前一般推行“2+1”的教學模式,大三期間學生的學習進入實習階段,這個階段學生實習管理模式是松散型的。這種松散型的管理模式其弊端也是不少的:就學校來說,難以掌控畢業學生的真實情況;對畢業學生來說,會遠離指導老師和輔導員的直接教育;對畢業學生家長來說,也難以了解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想和方位去向。
2.學生自身的因素。第一,實習期的學生思想浮躁、情緒多變,但求知欲更旺,更重視自己能力的體現。加之大三高職學生實習期間的流動性和分散性的特點,導致學校與學生聯系的困難增多,管理的難度隨之增大。第二,認識上的偏差。一些學生認為在外實習幾天,可以勝過在校幾年。誤認為學校所學的東西都是空的,對實際的指導意義不大,在外的幾天實習就可以替代在學校三年所學的全部。第三,認知上的偏差。一些學生不能正確地定位和評價自己,往往放不下知識分子“架子”,大事做不來,小事卻不做。第四,一些學生缺乏良好的鑒別力,認為在校外看到的、學到的都是對的,是非不分。第五,過高的利益欲望。一些學生認為在企業實習,應該與企業正式職工同工同酬。過高的利益欲望使實習的目標受到偏離,出現頻繁換崗的現象。
3.學校管理上的誤區。有的學校誤認為實習是“減負”,可以轉嫁管理責任。其實,學生實習對學校來說并沒有減負,而是責任的加重。因為與校內以班級為單位的管理相比,學生實習則以個體為管理對象,呈“點狀分布、遠程控制”等狀態。同時,學校校外實習制度尚不健全,缺乏相應的校外實習管理制度和措施,存在實習目標不夠明確、內容空洞等問題。由此導致實習帶隊老師和輔導員工作復雜化,存在較多的不可控因素。因此,學生實習僅僅是課堂的臨時性轉移,并不是責任的轉嫁。
4.企業過高的期望要求。對企業來說,他們需要的是具有較強技能和實戰經驗,能夠創造最大價值的員工。事實上,高職院校的“準畢業生”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影響,無法達到企業的期望。現在很多畢業實習生思想上急功近利,工作上拈輕怕重,實習態度上表現得很茫然,往往把實習作為跳槽和積累資本的跳板。這與企業對實習生的期望和要求是有一定差距的。另外,實習生作為“準畢業生”,未真正踏入社會,在為人處事等方面仍不成熟,這也就無法與企業的要求相匹配。
5.家庭期望值的落差。作為家長把自己的小孩送到學校,都希望能掌握一技之長,以后能找份好工作。但由于很多原因導致家庭總不能如愿以償。首先是社會供求矛盾比較突出,僧多粥少,造成部分專業就業困難。其二,用人單位用人觀念的偏見,過于追求高學歷。其三,學生自身不過硬。有些學生對專業知識學得不扎實,但又不能正確定位,好高騖遠,不愿到艱苦的環境去工作,致使與許多就業機會失之交臂。其四,實習的臨時性,導致了企業沒有很好地重視學生實習這個環節。學生實習成了霧中看花,收效甚微。學生校外實習存在不適應性,這成為其盡早適應社會,更好就業的障礙。當期望無法實現時,家庭就會給實習生一定的壓力,多重重壓下的校外實習生顯得脆弱而更易犯錯誤。
二、高職院校學生校外實習管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是國家還沒有建立起對高職實習生完善的管理機制,這是根本原因。目前各個高職院校對如何加強實習生的管理都制定了制度,但行之有效的制度還是很缺乏的,往往只能解決面上的問題,根本的問題還是無法深入解決。二是學生實習目的性不明確,把實習當做自我解負、自我解放。三是校企雙方在學生實習管理制度上的不確定性,導致責任的相互轉嫁。四是作為學生的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管理是學校的事,把學校當做“大托兒所”,花錢將子女交到學校,自己就可以不管或少管了。如此種種,都會導致學生實習期問題的發生和思想的茫然。
三、高職實習生校外實習期思想與環境適應性的方法
1.建立行業企業與高職教育相結合的運行機制。目前企業崗位需求的把握途徑和崗位核心技能的認定方式等均較為單一,容易導致思路受阻,企業同高職院校合作沒有明確的監控重點及評價指標體系。而學生實習涉及政府、學校、行業企業以及學生等不同主體之間的多重復雜關系,從而需要權威和專業的機構進行協調組織,而且需要健全的法律機制加以固定并形成規范化體系。
2.構建“縱橫結合、德智交融”管理育人模式。打破常規實習生管理中以年級為單位的模塊,實現以專業為單位的縱向設置,實現系統管理、全程育人。同時“橫向”有別于以往傳統的按年級管理的含義,而是指橫向服務,無邊無止境地為學生服務,在人員上也實現全員育人。“德智交融”,構建一個輔導員――德育為先,專業指導老師――智力投入,具備學科特色和高效管理服務的學生工作立體運行模式。這種模式通過輔導員和專業指導老師的雙向管理,按照專業、年級縱橫向設置管理單位,在加強畢業生專業知識、動手能力、創新意識、科研水平、其他綜合素質培養上將起到積極作用,并發揮積極優勢。
3.建立實習期縱、橫的溝通機制。縱向上由學校教務處、教學系、教研室、指導教師、輔導員形成管理體系,實現對實習學生自上而下的組織、教育與監督,以達到實習的目標;橫向上,通過學校教務部門和學工部門之間以及學校與實習單位、家庭之間的密切配合,形成網絡化的管理關系和協調一致的管理運行機制。及時掌控實習生的思想動向,切實實施有效的管理,以實現實習的目標。
4.優化課程教學結構。在完善課堂理論教學的同時,應突出高職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同時對高職生假期的實習活動應規范化,從管理機制上保證人員、內容、時間的落實,并做好實習記錄,使學生們及早進入實習的環境。另外,職業生涯輔導課應增加實習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及早明確實習的重要性,使之能對實習環境的適應打下良好的基礎。
5.優化實習基地建設。與企業聯合辦校這是一種模式,訂單式培養、與企業建立股份制的實訓基地又是一種模式,還有在校內建立的模擬仿真的實訓基地等。不論選用哪一種,都要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不能盲目跟風。校企合作,企業要全程介入,即從始業教育、教學計劃制訂、共同開發課題、實習一直到就業。學校應積極為企業提供長期的智力服務,爭取為學生實習建立長期、穩固、高質量的基地。
6.明確實習管理職責。社會要對高職生的實習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學校要切實做好實習過程的統籌和計劃,跟蹤服務、全程管理;實習單位要執行培養和實習期的管理職責;實習生自己要履行學習職責,切實提高動手能力和技能。只有各方都共同擔負起學生校外實習管理的責任與義務,鼎力合作,才能達到理想的實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趙節昌.構建分散型頂崗實習管理模式的探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0(10).
[2]都昌滿.高校學生實習:問題分析與解決途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
[3]李小靜.大學生實習制度分析與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1(6).
篇5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中西方文化滲透 方法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114-01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中西文化的滲透已經成為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和教學目標,既有利于學生改善運用英語的習慣,而且通過中西文化的對比,讓學生接受先進文化,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實現中西文化的良好交融。因此,對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實現中西方之間的文化滲透有重要的學習價值和教育意義。
一、文化滲透的重要性
文化源于生活。中西方文化文化各有優勢,各具獨特,從某種角度上講,是人民思維的結晶,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通過學生思維想象的引導,讓學生感受中西文化,而且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嚴謹性,對學生思維的培養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目前,一些教師根本沒有意識到文化意識和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只是在教學中,一味地傳播知識和語法,雖然一些教師也采取了文化滲透教育的教學方法,但是缺乏實際操作性,不易于操作,導致中國學生大多數學習到的是“中國式英語”。
二、教學中中西文化滲透的方法
1.創設文化背景
在教學環境中,文化往往是從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所體現的, 而這些方面中西方既有相似點也有不同處, 把這些都做一下簡單的總結并應用于課堂教學中,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完善英語教學中文化教育的內容。同時,在日常的口語中便滲透著中西文化教育,可以在課堂上多讓同學們練習一些諺語,用于講一些歷史故事等,在交談時,盡量運用一些諺語,一些地方習俗語,從而創設文化背景。
2.加強文化引導
在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到這種特殊的文化教育,關鍵在于引導,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教師增強文化意識和跨文化意識,把中西方文化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并且把教學上升到文化傳播的高度,有效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中,這樣,中西方文化就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重復,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中,學生也會慢慢的覺得自己對文化的依賴性,通過這樣的文化傳播氛圍,使得英語教學更加自然、輕松、愉悅,學生能對自己的所掌握的中西文化暢所欲言。
3.文化活動中滲透
目前,當今的大學生對傳統節日和西方節日有著很大的激情,因此,可以以此為突破點,將中國和西方國家的一些傳統節日進行分析比較,引起學生的高度關注,并且要正確引導大學生應該用肯定和否定的眼光來看待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摒棄西方文化中不好的東西繼承傳統文化中好的東西,不能全盤接受也不能全盤否定,正確看待中西文化,從而更好地學好英語這一門語言。
4.加強中西文化對比教育
在教學中,西文化的滲透,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好的方面,可以開闊眼界,豐富思想,激活創造力,喚起熱情,增進了解,促進文化交流與文化認同;參與社會、獻身世界的角度與深度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使中國學生的全球意識與國際意識健康發展,不再夜郎自大;而不利的一面,就是西方文化的產生背景并沒有照顧到中國的歷史與文化沿革,滲透本身可能產生的異化和腐化,使我們忽視中國社會的實際,盲目崇拜,照抄照搬,教條主義,本本主義,會使中國人削弱民族自尊心和文化歷史的使命感;不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要正確區分英語文化與漢語文化的區別,堅定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進而在英語學習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
三、注意事項
1.滲透教學各個環節
首先,在課堂問候與交流時,教師要盡可能適時地穿插一些相關性文化和禮儀,并且隨著課堂內容的不斷深入,如中西方關于年齡(age)、婚姻(marriage)、收入(income)等問題的觀點;歐美人厭惡突然拜訪,中國人則對其感到驚喜等等。
其次,語法和詞匯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一環,可以通過文化滲透。這是因為詞匯和語法在演變和不斷使用過程中,不僅積極了大力的歷史文化,而且蘊含著大量的文化涵義。如在英語中,許多詞匯富有情感意義和修辭手法、引申義等。例如:The local health organization is reported( ) twenty?鄄five years ago. A.to be set up B.being set up C.to have been set up D.having been set up正確答案是C,sth. be reported do某事物被報導怎么樣,因為句意和后面的一個過去時間,故用完成時。據報導,這家本地的衛生機構25年前就已經成立了。例句:據報導,他是上星期四提出這項請求的。He is reported to have made the request last Thursday,其與中國人的語法習慣有著很大的不同,通過這樣的滲透,來提升教學實效性。
2.中西文化雙向教育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中西文化的同等性,不能讓學生數曲忘本。文化不僅體現著一個民族的特點,而且標志著一個民族的發展。另外,要正確引導學生對文化的認同,了解西方的積極性,對中西文化進行比較,從中吸取一些優秀的、先進的思想,不能由于學習西方文化,而摒棄中國文化,為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奠定良好基礎。
3.發掘文化元素
在教材中,有關于英語國家和變體的英文內容相當多,因此,教師要立足于材,充分發掘教材中的豐富內容,了解不同社會背景下的不同特色文化,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針對中西文化的差異性入手,勤于思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語言材料,滲透中西文化教育,如日常口語、對話、聽力等。
總結:
總而言之,在語言教學中,文化滲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想學生能夠真正地掌握英語,就必須要滲透中西方文化,深入研究和探討,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為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涓涓.淺議西方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0(06)
篇6
據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最大的碳儲庫,具有緩解溫室效應的功能。近百年來,溫室效應所導致的各種自然災害已嚴重危及人類生存與發展,成為國際社會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國際焦點就集中在引發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排放問題上。研究表明,陸地大約90%的碳存儲于森林之中,森林每生產10噸干物質,可吸收16噸二氧化碳,釋放12噸氧氣。過去20年我國增長的森林資源凈吸收4.5億噸二氧化碳,相當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國工業二氧化碳年均排放量的一半。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蓄水庫,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功能。據有關部門測定,一片10萬畝森林的蓄水量相當于一座200萬立方米的水庫。在年降水量340毫米的情況下,每畝林地的土壤沖刷量是60公斤,而裸地的土壤沖刷量高達6750公斤。國內外事實證明,沒有足夠的森林資源,水災、旱災問題就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就會嚴重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實現。
篇7
關鍵詞:環境問題;人類;環境保護
1.引言
三十年前人們只局限在對環境污染或公害的認識上,因此那時把環境污染等同于環境問題,而地震、水、旱、風災等則認為全屬自然災害。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自然災害發生頻率及受災人數都在激增。人口激增和盲目發展生產,致使大量砍代林木,破壞植被及不正當之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些也都是環境問題。環境保護就是運用現代環境科學理論和方法、技術,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科學技術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防止和治理環境污染和破壞,綜合整治環境,保護人體健康,促進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持續發展。這一概念明確了環境保護的指導理論、目的、內容和應采取的措施,尤其是將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納入環境保護。這就要求人們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深入認識并掌握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根源與危害,有計劃地保護環境,防止環境質量惡化,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保護人體健康,保持生態平衡,保障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
2.對環境問題的認識
環境問題,就其范圍大小而論,可從廣義和狹義兩方面理解。從廣義理解,就是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態平衡破壞,最后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一切客觀存在的問題,都是環境問題。只是由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使自然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反過來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一切問題,就是從狹義上理解的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的分類方法有許多,按產生的先后和發生機制分類,有原生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題。
2.1原生環境問題
原生環境問題也叫第一環境問題,它是由于自然環境自身變化引起的,沒有人為因素或人為因素很少。原生環境問題帶來自然災害,主要如地震、洪澇、干旱、地滑、土石流失等,目前人類之抵御能力還很薄弱。它不屬于環境科學所解決問題的范圍。最近,有災害學這一新興學科興起,其主要研究對象即原生環境問題。
2.2次生環境問題
人類活動作用于周圍的環境引起的人為環境問題,叫次生環境問題。環境科學的研究對象即次生環境問題,次生環境問題又分成生態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與干擾兩個類型。由于人為因素引起生態環境的破壞,例如水土流失、沙漠化、地下水枯竭、地面下沉、珍稀物種滅絕、地質結構破壞、地貌景觀破壞等,就叫環境破壞,由于工業生產排出的廢物和余能進入環境,便帶來了環境的污染與干擾。人類活動排出的物質進入環境,積累到一定程度,產生對人類不利的影響,這就是環境污染。環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環境污染的治理需要一定的時間,即使停止排放污染物質,環境的恢復也需要一段時間。人類活動所排出的能量進入環境,達到一定的程度,便產生對人類不良影響,就是環境干擾。環境干擾容易治理,只要停止排出能量,干擾立即或很快就會消失。
3.世界環境問題發展動向及展望
3.1溫室效應及治理措施
地球上有些氣體的含量如果增加,可以導致氣溫上升,氣候變暖。這種效應叫溫室效應。可以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有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一氧化碳、氟氯碳等,其中以二氧化碳的作用最為顯著。
3.1.1溫室效應的原因和后果
工業革命以來,生產力不斷提高,開采并燃燒了大量的煤和石油、天然氣作為動力燃燒的結果,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氣體。另一方面森林卻大量減少使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的數量大量減少。目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明顯增多,這是溫室效應發生的主要原因。
溫室效應帶來的直接后果是全球變暖,全球變暖帶來許多復雜的間接后果,其中有些對人類來講是災難。溫室效應引起的間接后果有以下幾方面: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兩極和高山的冰川融化,海面上升,將使沿海低地淹沒,海灘和海岸侵蝕、沿海土壤鹽堿化、海水倒灌與洪水加劇、破壞港口及影響航運,影響沿海水產養殖業、破壞沿海供水和排水系統;氣候帶移動使溫度帶向高緯度方向移動5個緯度,降水帶變化復雜,進而對農業、牧業、林業、漁業都產生令人難以想象的各種復雜的影響,特別是氣象災害可能增多,氣候規律可能打亂。
3.1.3溫室效應治理措施
調整能源戰略:加快以核能、太陽能、水能等清潔能源代替礦物燃料的速度。在這方面,最有前景的是核聚變能,一旦可控核融合反應技術過關以后,即可用于大規模發電,代替礦物燃料而占能源的主要地位。保護森林和植被:保護好現有森林和草原,然后是大面積植樹造林和種草,增加地球的綠地面積,增加光合作用的規模和強度,進而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規模和強度也隨之增加,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2臭氧層空洞及應對措施
紫外線過多對生物細胞有殺傷作用,紫外線過少對光合作用及生物的生存與發展也有不利影響。臭氧層的存在,使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大部分被吸收,只有少量紫外線能到達地表,非常好地解決了紫外線輻射問題,既不毀掉生物圈,又有利于生物圈的存在與發展,被稱作“生命之傘”。
3.2.1臭氧層的空洞的原因
科學研究證明,人類活動排放的一些氣體,例如氯氟烴、四氯化碳、甲基氯仿等,它們在低層大氣中因不活潑進入平流層。它們在平流層中由于受紫外線的作用而放出氯和溴,而氯和溴在臭氧破壞過程中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3.2.2臭氧層空洞治理方法
一些科學家認為臭氧層減少到1/5時,將是地球生物存亡的臨界點。人類目前正在采取聯合行動,限制、減少以至逐步取消氟氯碳等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的化合物的生產。聯邦德國計劃在1990年將氟氯碳產量減少10%,北歐國家決定在1998年前減少氟氯碳等的生產,比例達50%。我國也正在采取措施,參加保護臭氧層的共同行動。
3.3酸雨發展趨勢展望
3.3.1酸雨污染及發展趨勢
酸雨早在19世紀中期就已發生,一般情況下酸雨中二氧化硫的原因占70%,氮氧化物的原因占30%。不過,二氧化硫的原因所占的比例在逐 漸減少,而氮氧化物則在增加。酸雨最早在西歐出現,后來擴散到北歐。北歐的瑞典自身大氣污染很少,但受到西歐、中歐大氣污染擴散的影響,酸雨危害很重。現在酸雨在中歐、東歐都很嚴重,北美洲中部的美國和加拿大交界地區也出現了酸雨這一國際問題,亞洲的酸雨問題也突出起來了。這是全人類必須高度警惕的問題。
3.3.2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使水體酸化,危害水生生物;破壞陸地生態系統;腐蝕建筑、機器、設備等;威脅人體健康,美國和加拿大在1980年一年中即有5萬多人死于酸雨帶來的硫化物污染。制定防治酸雨的法令;制定嚴格的排放標準;使用低硫燃料;限制煙囪高度;控制與凈化汽車排氣;安裝排煙脫硫脫氮裝置;加強監測和研究。
3.4土地資源危機及其發展前景展望
3.4.1土地資源的損失和破壞
近100年來,荒漠和干旱區的面積已從11億公頃增加到26億公頃,世界35%的土地處在沙化的直接威脅之下。水土流失也很嚴重,全世界每年流失表土250億噸,已超過新生成的表土量。風蝕的危害也很大,土壤鹽堿的現象也很嚴重。總之,土地資源的破壞和損失的速度是很快的。人口增加過快,對土地產生過大壓力;破壞森林草原,進而毀掉土地資源;耕作制度不合理,對土地利用缺乏統等規劃。
3.1.2土地資源的保護措施
制定土地利用規劃:日本制定了全面的土地利用規劃。聯邦德國、丹麥、芬蘭、瑞典、挪威、冰島等國家也有土地利用的有關法規和條例。
開展土地評價:開展土地評價工作,對保護土地資源起到積極作用。
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美國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很大進展,有許多寶貴的經驗,現在已在印度、尼日利亞、墨西哥等國家推廣。
積極治理沙漠:蘇聯、美國和埃塞俄比亞等國家,在治理沙漠方面取得一些成效。埃及在治理沙漠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防治鹽堿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采取了不少措施防治土地鹽堿化,并取得了一些經驗。
開展礦用土地的復墾:美國、蘇聯、澳大利亞、聯邦德國等國家都很重視礦用土地的復墾,并取得明顯的成效,取得許多經驗。
3.5水資源危機及其發展前景展望
水資源是寶貴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隨著人口的增加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用水量急劇上升,如此巨大的用水量必然導致水資源危機。為了解決這一危機,必須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加強水資源管理:制定水資源保護法;建立水資源管理部門;實行用水經濟政策。
增加可靠供水:建造水庫;跨流域調水;地下蓄水;海水淡化;拖移冰山;治理水污染,污水資源化
節約用水: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和循環利用率;發展不排或少排廢水的工藝;節約農業灌溉用水,減少損失;適當發展污水灌溉;發展中水道,節約城市用水。
3.6森林資源危機及其發展前景展望
3.6.1.森林資源的破壞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農業生態環境的基礎,是十分寶貴的自然資源。森林的減少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巴西的亞馬遜原始森林是世界最大的熱帶林區,但已毀掉了一半。非洲的熱帶森林也已砍伐了一半。亞洲的熱帶森林也減少了大約一半。森林破壞的嚴重后果:引起全球性氣候變化、改變了大氣的組成、干擾了大氣輻射平衡、影響了地球的水循環、破壞地區生態系統、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洪澇災害頻發。
3.6.2森林的保護和管理
已開發國家目前修正了林業經濟方針,即堅持發揮林業的綜合效益,也就是追求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另外堅持森林分類管理、林業集約化經營、大力營造人工林、發展木材綜合利用、擴大自然保護區、加強林業科學研究,這些都有利于森林的保護。開發中國家也開始采取措施保護森林,例如制定保護森林的法律、制定保護森林的政策、宣傳森林的重要價值、依法嚴懲非法伐林者、植樹造林、建立自然保護區、對森林進行分類管理、爭取國際援助,等等。這些措施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4.對于保護環境建議建議
(1)建立健全環境友好的決策和制度體系,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制定有關法律法規和發展戰略、規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2)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提高工業科技含量高,走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轉變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
(3)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維護社會穩定和環境安全,保護飲用水源,加快重點流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力爭取得實質性成效,不斷提高污水、垃圾處理率,積極保護城市區域天然林草、河湖水系、灘涂濕地等自然遺產。
(4)加強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合作,防止污染轉移、有害物種入侵等政策和環境標準,促進貿易發展,保障國家環境安全。
參考文獻
[1].朱震達,王濤.我國沙漠化土地的潛力、現狀、發展趨勢與對策[A].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中國資源潛力、趨勢與對策——中國科學院地學部研討會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98~202.
[2].朱震達,王濤.從若干典型地區的研究對近十年來中國土地沙漠化演變趨勢的分析[J]..地理學報,1990,45(4):430~440
[3].CCICCD..China.Country.Paper.to.Combat.Desertification.
[M]..Beijing:China.Forestry.Publishing.House,.1996,18~31.
[4].朱震達,劉恕.中國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27~42.
[5].趙秉正.發揚延安精神堅持綜合治理加快全面開發沙區經濟步伐[A].林業部治沙辦公室.動員起來向沙漠進軍——全國治沙工作會議文集[C].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2,80~86.
[6].王濤,吳薇,王熙章.沙質荒漠化的遙感監測與評估[J].第四紀研究,1998,(2):108~118.
作者簡介:付文杰(1981-.),男,學士,工程師,湖北武漢人,公路工程專業,主要從事公路地質災害防治與管理方面的工作。
篇8
一、 環境教育的含義及目標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0年“學校課程中的環境教育國際會議”上提出:“環境教育是一個認識價值和澄清觀念的過程,這些價值和觀念是為了培養、認識和評價人與生態環境、文化環境之間相互關系所必需的技能與態度。環境教育還促使人們對環境質量相關問題做出決策,并形成于環境質量相關的人類行為準則。” 1988年歐共體通過的環境教育決議指出,環境教育的指導原則即“環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公眾對環境問題的意識,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并使公眾積極有效地參加環保活動及合理謹慎地利用環境資源奠定基礎。”環境教育之目的,即重視和關心環境問題,培養個人或集體為解決現實問題和防止發生新的環境問題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態度、意志和實踐能力等。
基礎環境教育的目標,具體包括:關心。深化對個人和社會總體環境問題的關心,并對其具有一定的感受。知識。對個人和社會總體環境及其存在的問題要有基本的理解。態度。明確個人對社會的價值,具有保護和改變環境的堅強意志。技能。掌握解決環境問題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評價。能測定個人和社會的環境狀況,并能從生態、政治、經濟、社會、美學和教育等方面進行評價。參與。能為解決任何社會環境問題而采取適當行動,以此增強對環境問題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教學滲透環境教育的優勢
1.地理教學是環境教育的主陣地
地理學科是開展環境教育的主陣地。首先,地理學科與環境學科有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兩大學科都是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三大科學領域交接帶上的邊緣學科;兩大學科的研究對象都是以人類為中心的地理環境;兩大學科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協調人地關系、尋求人類可持續發展為宗旨;兩大學科都涉及全球環境問題及其防治。諸多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課程有著豐富的環境教育素材,是中學滲透環境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其次,環境教育是中學地理新課程標準的重要內容。《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地理學是研究人地關系及地域系統的科學,是解釋地區特征、人與環境在地球上出現、變化和分布規律以及協調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第三,地理教學是環境教育的主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環境教育大綱,涉及地理、生物等多個學科的知識,但大部分內容均與地理有關。
2.環境教育為地理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
國家《初中地理課程標準》重點突出“反映全球變化形式,突出人口、資源、環境以及區域差異、國土整治、全球變化、可持續發展”。《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在描述高中地理課程總體目標時強調“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這些內容與環境教育思想相統一,將中學生環境素養形成與可持續發展的人文觀相結合,無疑是對個人、家鄉、國家乃至全球發展有益的工作,也為學習對生活和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注入新鮮內容。環境體驗、環境調查和實驗等實踐活動為地理開放式教學以及鄉土地理學習提供了富有活力的方法與內容,研究性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方式更適合在地理教學中從身邊環境入手,開展廣泛環境教育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促進關注社區環境、國家環境和世界環境培養學生發現和創新的能力。
三、中學地理教學滲透環境教育的途徑
1.理論聯系實際,融入環境教育
地理科學與環境科學有較多相似性和交叉性,地理教學內容多涉及地理環境的內容,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可理論聯系實際,自然融入環境教育。例如,“中國的水資源”教學,可滲透環境教育思想,培養惜水、節水美德,增強保護水資源的責任感、緊迫感;在 “人類面臨的全球性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教學中,通過課堂教學,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和人類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等。地理課堂滲透環境教育的優勢之一:便于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相應的環境知識、技能和情感,無需專門的環境教育師資和教學時間。
2.優化教學過程,強化環境教育
教師應優化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指導學生學習活動,強化學生環境意識,幫助其樹立正確、科學的環境觀。例如,高中地理第八章講到全球環境問題之一 ———溫室效應。首先可提供閱讀材料“溫室效應淺析”,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產生溫室效應?其次,請學生觀看有關“溫 室效應影響”的教學錄像片,并討論總結溫室效應的主要影響;最后,觀看“關于溫室效應發展”教學視頻,結合已有背景知識思考并討論:人為因素對溫室效應的影響有多大,各種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與目前的生產生活方式之間有何聯系。通過以上教學活動,使學生深刻意識到溫室效應對人類生存發展的不良影響,減輕和消除溫室效應是每個人的責任,并以實際行動為減輕溫室效應貢獻力量,即將觀念和意識轉化成實際行動,真正達到環境教育之目的。還可讓學生指出身邊的環境問題,讓學生收集各種信息或材料展開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模式。
篇9
一、讓中學生認識環境化學的重要性
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在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我國廣大農村這塊凈土帶來了新的環境污染和勞動保護問題.到上個世紀末,燃燒煤和機動車輛排放出的廢氣將對大氣造成較為嚴重的污染.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若不加強環境管理,讓不斷增加的工業“三廢”繼續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就會給國家建設、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對全民進行環境、生態知識的宣傳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務必從中學生抓起.
二、在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
1、通過化學課堂教學使環境保護成為每個中學生的自覺行動
由于我國公民環境意識較差,這和日趨嚴重的環境問題是不相適應的.要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使保護環境成為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首先就要從學生做起,從課堂做起.當學生在探究有毒氣體實驗時,應強調學生注意對制取氣體裝置氣密性的檢查、化學藥品用量的適當(盡量采用微量,只要達到實驗效果明顯即可)、以及設計吸收尾氣的裝置等.實驗完畢,還應將廢液集中倒入廢液缸中,可回收的盡量回收,以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2、通過實驗開展環境化學知識教育
中學化學教育對環境科學的學習起著啟蒙作用,應很好地利用這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實驗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環保知識.中學化學實驗室的污染源多,國家提出居民區大氣中的有毒物質有21種,中學化學實驗室里就有十多種.它們既污染了教室環境又嚴重地影響了師生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會造成大氣污染。
三、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1、從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發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新的《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十分注意聯系實際,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以及這些知識和技能在工農業生產、第三產業、科學技術和日常生活的應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聯系實際的教學內容應有所增加,可以充實包括環境保護、新內容、新能源、海洋、衛生保艦食品等方面內容,但應限于有關的化學基礎知識范圍之內”.可見,環境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原理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并應著重于理論聯系實際和基礎知識面的擴展上.要以地球化學知識為基儲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為線索,講授空氣、水體、土壤、森林、植物與人類的關系,展示好的生態小環境和污染嚴重區的對比,簡明介紹當今世界關注的環境問題,以講座、競賽等形式讓學生提高認識,使學生深切地感到環境化學就在自己身邊.
2、針對溫室效應引導學生分析此類生態問題
運用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引導分析“溫室效應”,使他們了解到由于大氣層CO2濃度逐年上升,太陽能輻射的一部分――地球紅外輻射熱不能透過大氣層,因而造成“溫室效應”,使地球表面升溫、冰川溶化,直接影響著現代文明社會發展的情況.以提高對控制“溫室效應”等生態問題的認識.還應讓學生通過討論分析得出人類必須控制戰爭和固體廢物燃燒、大力發展森林等結論,以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
3、結合有關環保法律法規的宣傳加深學生對環保的認識
組織學生參加環保法律法規的宣傳,利用3月12日植樹節、5月31日世界無煙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等紀念日,取得當地環保、水保、森保等部門的支持,讓學生們在宣傳中了解我國有關這方面的規定和常識,以提高學生在環境管理環境文化方面的認識.
4、結合第二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節假日、夏令營,組織學生對當地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區、水土保護區和環境污染區等進行實地考查,使他們認識到人與氣溫、氣候、空氣、谷物增產、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環境保護等都存在著密切關系.通過現場對比,豐富學生環境方面的知識,結合已學的知識,開展有關環境污染與保護知識的問答.例如,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物質是什么?防治途徑如何?等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環保基礎.
篇10
1 噪聲污染及其防治
在《聲的世界》這一章中對噪聲的定義是:無規律的、難聽刺耳或污染環境的聲音叫做噪聲。從物理學的角度看,噪聲是發聲體做雜亂無章的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噪聲是妨礙人的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以及對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噪聲對人們的心理和生理都會有傷害。輕則分散注意力,影響情緒;重則傷害身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實踐中,我們要針對不同噪聲的特點,選擇不同方法防治噪聲。例如,給摩托車和汽車安裝消聲器可以減弱氣流噪聲;在道路兩旁多植樹可以有效地減弱噪聲的傳播;課堂上要保持安靜,手機調成震動;實驗中應盡量采用低噪聲儀器,用泡沫塑料、海綿等避免撞擊聲,盡量減少桌椅移動,保持安靜的環境。
2 光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
光污染是指超量的光輻射對人類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現象。光污染還包括由于大氣污染、云霧凝聚使光照強度降低,從而給航空、航海、測量、攝影和交通帶來不便的問題。光污染可以分為:可見光污染,紅外線污染和紫外線污染。
可見光污染的光源主要是: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墻、汽車擋風玻璃反射的太陽光等。可見光污染可能使人頭暈目眩、失眠心悸、神經衰弱,嚴重可導致白內障、精神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紅外線污染和紫外線污染主要是對人體的皮膚和眼睛有不同程度的傷害。光污染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易造成交通事故,有時還有可能引起火災,對天文觀測,航海、航空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我們應當盡量避免光污染:高樓大廈不使用光滑的玻璃幕墻,少使用或盡量不使用強光源,避免直接的紅外線和紫外線照射。
3 大氣污染及其防治
在《內能與熱機》和《能量與能源》兩章中都曾提到能源的大量開發和使用,會造成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煤、石油、天然氣的燃燒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氣體和煙塵。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可以導致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改變不同緯度和豎向的溫度分布狀況,影響大氣循環。空氣中的二氧化硫與水蒸氣相結合,以酸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酸雨給地球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經濟都帶來嚴重的影響和破壞。酸雨使土壤酸化、肥力降低,有毒物質更毒害作物根系,殺死根系、導致發育不良或死亡。酸雨還殺死水中的浮游生物,減少魚類食物來源,破壞水生生態系統;酸雨對森林的危害更不容忽視,酸雨淋洗植物表面,直接傷害或通過土壤間接傷害植物,促使森林衰亡。酸雨對金屬、石料、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均有很強的腐蝕作用,因而會嚴重損害建筑物。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向大氣排放大量的煙塵和廢氣,使大氣渾濁度增加,可見度降低,給交通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大氣中的煙塵和廢氣對人體也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可吸如物隨人的呼吸進入體內,或滯留在呼吸道不同部位,或進入肺泡,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
防治大氣污染的主要方法是提高熱機效率,使燃料充分燃燒;盡量不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控制廢氣與粉塵的排放;開發新能源,使用水能、風能和太陽能等無污染的能源。
4 水污染及其防治
《從水之旅談起》一章中提到,缺水已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現象。據統計,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問題,其中有28個國家被列為缺水國或嚴重缺水國。
- 上一篇:建筑施工噪音污染
- 下一篇:再生資源回收的市場分析
精品范文
10溫室氣體排放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