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的產生原因范文
時間:2023-12-13 17:08: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溫室效應的產生原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作用類似于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其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引起溫室效應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于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產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車尾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
特點:溫度室內高;不散熱。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大家知道,化石燃料的燃燒能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一般人們不認為是污染物,不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這是因為空氣里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會增強大氣對太陽光中紅外線輻射的吸收能力,并阻止地球表面熱量向空間散發。
據估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一倍,全球年平均氣溫就會升高2℃~3℃。近些年來,由于人們大量地燃燒化石燃料,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多,從而使世界氣候呈現變暖的趨勢。
氣象記錄表明,近百年來全球增溫大約0.6℃。有人認為,全球變暖將可能導致兩極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沒許多城市。世界上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線60千米范圍以內,35座最大城市中有20座地處沿海,因此海平面升高無疑將對人類構成巨大的威脅。
地球表面氣溫升高,各地降水和干濕狀況也會發生變化。現在溫帶的農業發達地區,由于氣溫升高、蒸發加強,氣候會變得炎熱,農業區會退化成“草原”,干旱區會變得更加干旱,土地沙漠化加重,農業減產。
但是,也有人認為大氣中的水蒸氣、云量、顆粒物有可能抵消“溫室效應”。另外,森林的多少、水利工程的有無和灌溉面積的大小都會對氣溫產生影響,因而對未來全球氣候的總趨勢還不能作出推斷。還有人認為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將有利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世界會變得更綠。
雖然目前還不能對未來全球氣候總趨勢作出推斷,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即大氣污染對氣候的影響已明顯表露出來,至少是引起近年來世界氣候異常的原因之一。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在大氣中含量不斷增加的確是個事實,它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復雜課題。
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人類共同防止溫室效應的意識必須進一步增強。比方說,我們必須節約能源,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必須更多地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還要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使溫室效應得到有效的控制。
(選自《科學24小時》2011年第10期)
【閱讀訓練】
1.這篇說明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
2.文章為什么要從“溫室”寫起呢?
3.地球上為什么會形成“溫室效應”呢?
4.文中的畫線句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作為一名中學生,你將為防止溫室效應做哪些有意義的事情呢?
(周俊根 設計)
篇3
初中地理課本教材從地球宇宙環境、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人類在生產與生活中相應形成的人文環境、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等各個部分,都可以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如:可以把最近幾年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相關環境狀態數據讀給學生聽,讓學生了解我國當前大氣環境、海洋環境以及城市環境中存在的問題,了解我國氣候變化、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和土地資源利用的狀況,這些變化和自然災害的發生有什么聯系,這樣可以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產生保護環境的強烈使命感。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我國政府針對以上環境問題采取了哪些措施及行動,取得了什么成果,讓學生知道上至國家下至個人都應該重視環境保護,樹立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思想。又如全球變暖現象,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溫室效應相關資料,思考產生溫室效應的原因,了解溫室效應對我們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最后進行分組討論:人類過度放牧、亂砍濫伐、過度開采礦藏和地下水、任意排放有害物質等行為,對溫室效應的影響到底有多大,自己身邊還有哪行行為是能夠引起溫室效應。通過討論,學生深刻意識到溫室效應對人們的生存和發展帶來的各種影響,產生從自己做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減輕溫室效應的想法,從而達到了環境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滲透環境教育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地理現象和地理問題比較抽象或難以想象,如果地理教師單純地進行口頭講述,很難引起學生的關注,也不容易讓學生真正理解,更不容易在學生心中產生震撼了。但是如果使用多媒體教學,就會產生形象、直觀的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的印象,增強學生的理解和感受,學生的積極性被完全調動起來,學習興趣濃厚,思維高度活躍,能夠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并主動探究保護環境、解決環境問題的方法。如在講“復雜的氣候”時,可播播放1998年的特大洪水”、2008年的南方冰雪、2010年的西南大旱等錄像,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觀看結束后,教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形成這些反常氣候現象的主要原因及造成的一系列環境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作為環境中的一員,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環境?鼓勵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何一次性餐盒,在平時學習中注意節約用紙,對廢紙進行積極回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的植樹造林,每年的植樹節,都親自栽幾棵小樹,節約用水,并監督和呼吁身邊的和自己一起做等等。這樣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
三、直觀地突出環境問題,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
篇4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區概況與采樣點
研究區位于閩江河口區福州平原的南分支——烏龍江的北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為19.6℃,年均降水量為1392.5mm,蒸發量為1413.7mm,相對濕度為77.6%。地貌主要為沖海積平原,地表平坦,海拔3~5m,零星分布剝蝕丘陵地貌[10]。采樣點位于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吳鳳綜合實驗基地(26.1°N,119.3°E)內[11],該實驗基地共有稻田7hm2[12]。土壤類型為紅壤,土壤耕作層有機碳含量為18.1g•kg1,全氮1.28g•kg1,全磷1.07g•kg1,pH為6.5,容重為1.05g•cm3。整個觀測期內研究區氣溫為22~35℃,空氣濕度波動范圍較大,為32.7%~77.4%。本研究選取早稻生長季稻田,水稻栽培品種為江西省農業科學院研發的“和盛10號”,4月16日移栽,株行距14cm×28cm,7月10日為稻田排干曬田觀測日,至7月16日收獲。水分管理為移栽初期淹水水深約5~7cm,分蘗后期采取間歇性排干,水稻成熟后稻田排干。施肥管理為底肥采用復合肥和尿素,施用底肥為復合肥(N、P2O5和K2O均為70kg•hm2)和尿素(25kg•hm2);蘗肥在約1周后施加,為復合肥(N、P2O5和K2O均為20kg•hm2)和尿素(15kg•hm2);穗肥約在8周后施加,為復合肥(N、P2O5和K2O均為10kg•hm2)和尿素(8kg•hm2)。
1.2氣體樣品的采集和測定分析
試驗于田間水面開始大量出現浮萍后(約秧苗移栽后3周)進行,設置有萍小區和無萍小區兩種處理方式,面積分別約10m2,2個處理小區間隔約1m,以保證選取樣地的均質性,并用30cm高的PVC板進行隔離,以免相互干擾。采用靜態箱法進行氣體采集,靜態箱由底座和頂箱兩部分構成,由厚5mm的透明有機玻璃制成,底座長寬高分別為0.3m×0.3m×0.3m,頂箱長寬高分別為0.3m×0.3m×1.0m,頂部裝有小風扇,以保證箱內氣體的均勻性,側部裝有溫度計和氣體采樣孔,抽氣時同步記錄箱內溫度。為保證箱內氣體不外泄,每次采樣時將頂箱扣在底座的凹槽里,并加水密封。每個處理設置3個重復,每個底座小框內保證有2叢長勢大小一致的秧苗。每周采樣1次,采樣時間為9:30~11:30,用100mL醫用注射器抽取箱內氣體70mL,每隔15min抽取1次,共抽取3次,抽取的氣體立即注入到已抽真空的鋁箔復合氣袋(大連徳霖氣體包裝有限公司生產,100mL),帶回實驗室待測。CH4和N2O氣樣分別由島津GC-2014氣相色譜儀測定。CH4測定檢測器為FID(氫離子火焰化檢測器),檢測條件為柱溫70℃,檢測器溫度200℃,載氣流速30mL•min1;N2O測定檢測器為電子捕獲檢測器,N2O的檢測條件為:柱溫70℃,檢測器溫度320℃,載氣流速70mL•min1。CH4和N2O排放通量計算公式為:
1.3環境因子測定
在有萍與無萍處理樣地分別將土壤孔隙水取樣器(由PVC管制成,底部打孔,頂部有蓋)插入到距離地面10cm處,設置3個重復。采用2265FS電導鹽分/溫度計原位同步測定表層覆水(2~3cm)、10cm深度土壤及10cm土壤孔隙水的溫度,用IQ150測定表層覆水(2~3cm)、10cm深度土壤及10cm土壤孔隙水的氧化還原電位(Eh)和pH,同時用Kestrel3500微型氣象計記錄采樣時的氣溫(距地面1.5m高度)。
1.4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主要采用EXCEL2003和SPSS17.0統計分析軟件。用EXCEL2003對原始數據進行均值及標準偏差的計算,以SPSS17.0軟件中的Pearson相關分析來分析CH4和N2O排放和環境影響因子間的關系,采用成對樣本T檢驗對兩種處理方式的CH4和N2O排放進行差異性檢驗。
2結果與分析
2.1浮萍對稻田CH4排放的影響
有萍小區和無萍小區CH4排放均具有明顯的時間變化,總體上呈現先升高然后迅速降低的趨勢(圖1)。有萍小區CH4排放在6月11日測定日出現最高峰,峰值為26.50mg•m2•h1,之后迅速下降,直至水稻成熟一直保持在較低的排放范圍內。無萍小區呈現的趨勢與有萍小區相似,但無萍小區內的排放高峰期比有萍小區約推遲1周,峰值為28.02mg•m2•h1。在整個觀測期間,有萍小區和無萍小區CH4排放的變化范圍分別是0.19~26.50mg•m2•h1和1.02~28.02mg•m2•h1,平均值分別為9.28mg•m2•h1和11.66mg•m2•h1,有萍小區較無萍小區CH4排放量降低2.38mg•m2•h1,且二者具有極顯著差異(P<0.01)。
2.2浮萍對稻田N2O排放的影響
有萍小區和無萍小區N2O排放呈現出與CH4相似的規律(圖1)。從觀測日開始到5月底,有2次較為明顯的波動,整個6月份,兩種處理稻田N2O排放始終維持在一個較為平穩的狀態,并且在此階段,有萍小區N2O排放始終高于無萍小區。7月10日稻田排干曬田,兩種處理N2O排放分別達到最高值(201.82μg•m2•h1和54.42μg•m2•h1)。在整個觀測期間,有萍小區和無萍小區N2O排放范圍分別為50.11~201.82μg•m2•h1和28.93~54.42μg•m2•h1,平均值分別為40.29μg•m2•h1和11.93μg•m2•h1,有萍小區N2O排放顯著高于無萍小區(P<0.05)。
2.3環境因子對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響
不同環境因子與CH4和N2O排放之間的相關關系見表1。氣溫和土溫對兩個小區CH4和N2O排放影響均不顯著,表層覆水、土壤孔隙水和土壤的pH和Eh均顯著影響有萍小區CH4排放,pH與CH4排放呈顯著正相關,Eh與CH4排放呈顯著負相關。土壤孔隙水pH和Eh對有萍小區N2O排放影響顯著(P<0.05),表層覆水和土壤pH和Eh對N2O排放影響不顯著。表層覆水的pH與無萍小區CH4排放呈現極顯著的正相關關系(P<0.01),Eh對無萍小區CH4排放呈現極顯著的負相關關系(P<0.01),而土壤孔隙水和土壤的pH和Eh對無萍小區CH4和N2O排放影響均不顯著。
2.4浮萍對稻田CH4和N2O綜合溫室效應影響的凈效應分析
針對本研究中稻田浮萍可降低CH4排放,但同時卻增加N2O排放,為了更好地評價浮萍對稻田溫室效應的影響,運用溫室效應潛勢綜合估算CH4和N2O兩種溫室氣體對大氣的潛在增溫效應,以進一步闡明浮萍對稻田溫室效應是促進還是抑制。以CO2為參照氣體,100a時間尺度的綜合溫室效應計算公式[1]為:表2為兩種不同處理稻田在觀測期內的CH4和N2O累積排放量及其溫室效應。從表2可以看出,CH4是稻田溫室效應產生的主要貢獻者,有萍小區CH4累計排放量和產生的溫室效應分別比無萍小區低3.37g•m2和857.5kg(CO2)•hm2,而N2O累計排放量和產生的溫室效應分別比無萍小區高40.83mg•m2和121.7kg(CO2)•hm2。從綜合溫室效應來看,有萍小區產生的綜合溫室效應為3513.2kg(CO2)•hm2,無萍小區為4247.0kg(CO2)•hm2,前者比后者低17.3%。因此,相對于無萍稻田,有萍稻田釋放CH4和N2O所產生的綜合溫室效應較低。
3討論與結論
篇5
調查時間:2008年3月28日中午。地點:家庭網絡。調查對象:大氣惡化情況。
調查結果:
造成大氣污染的途徑主要是工業生產與交通工具排放的廢氣和塵埃,工業生產排放出的塵埃顆粒物還吸附了許多有毒有害的物質。這些污染物在大氣中還會發生各種化學反應,生成更多的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二氧化硫是大氣污染物中最普遍的一種,它在大氣中通過反應可形成硫酸煙霧,甚至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也是大氣中常見的污染物,它們在陽光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可形成光化學煙霧。
在干靜的大氣中,痕量氣體的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圍的大氣中,出現了原來沒有的微量物質,可能對人、動物、植物及物品、材料產生危害。當大氣中污染物質的濃度達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叫做大氣污染。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為因素,尤其是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燃燒、汽車尾氣和核爆炸等。隨著人類經濟活動和生產的迅速發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時,也將大量的廢氣、煙塵物質排入大氣,嚴重影響了大氣環境的質量,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業區域。大氣污染的來源很多,如:日益增多的汽車是城市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北京的冬日由于燃煤取暖造成大氣污染;化工廠往往會散發出很濃的刺激性氣味對人體危害嚴重;灰色煙塵主要來自水泥廠、石灰生產廠;黑色煙塵里含有大量焦油、碳黑,主要來自燃煤、燃石油工業;采礦爆破是大氣中粉塵的一個人為來源。中國的北京和美國芝加哥市的城市污染狀況都很嚴重。
燃料中含有各種復雜的成分,在燃燒后產生各種有害物質,即使不含雜質的燃料達到完全燃燒,也要產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為燃料燃燒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增加,破壞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從而引發“溫室效應”,使地球氣溫上升。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有名的“溫室效應”。促使地球氣溫升高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它們可以破壞大氣層與地面間紅外線輻射的正常關系,吸收地球釋放出來的紅外線輻射,就像“溫室”一樣。二氧化碳是數量最多的溫室氣體,約占大氣總容量的0.03%,許多其它痕量氣體也會產生溫室效應,其中有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還強。
篇6
關鍵詞:林業;碳交換機制;溫室效應
近年來由于溫室效應的加劇,對于林業也需要有新的機制去管理。根據國家《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要求林業要有歷史性的轉變,轉變的途徑、內容、方式、目的等都要緊緊圍繞排碳權進行。
一、降低溫室效應是目前全球需要
地球上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導致空氣升溫不均衡,極地比赤道升溫快,內陸高于沿海地區,北部大于南部,使得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出現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樣性減少、水資源短缺等一系列問題。地球的升溫導致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它們的融化還給處于下游的地區帶來了常年的洪澇災害,同時這些冰川對于太陽光照有折射作用,增加了地球對于太陽能的吸收,導致溫度升高,而且這些冰川都是寶貴的淡水資源,不久的將來會產生旱災。農作物的生長也需要相對于適宜的溫度,地球上氣溫的上升將導致農作物的大量減產。地球變暖導致風暴的能量增加,許多地方出現了以往沒有的大風暴,沙塵暴的出現也變得頻繁,造成大量的損失。溫度上升會導致物種的滅絕和轉移,導致外來物種入侵,產生新的疾病,比如艾滋病、非典等。
二、林業在緩解氣候變暖中的作用地位
林業想要真正服務于生態環境,要以緩解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為主。森林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出氧氣,由于森林和土壤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庫,森林生產部門單位是最主要的碳匯單位,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轉變為新的枝葉、根莖,可以用木材代替鋼筋水泥等材料,降低使用這些材料所帶來的高耗能、高二氧化碳排放等問題。同時由于木材對原材料的消耗最少,植樹造林、增加森林碳匯量是目前解決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最有效的措施。
提高森林的覆蓋率是最正確的選擇,但是植物只有在新葉、根莖的生長中才能形成新的碳匯,假如只關注森林的總量,那么產生的效果是有限的。現有的森林生長緩慢,甚至不生長,對于碳的吸收很少,因此,就固碳制氧的作用上來說,增加森林的生長量的作用遠大于增加森林的總蓄積量。目前我國林業只注重蓄積量而輕視生長量,這種觀念下的經營理念、管理措施都是不科學的,要把森林的生長量放在第一位,才能增加森林的碳匯,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合理的采伐是必要的,不能一味的因為保護森林資源而不去采伐,這樣影響了森林的再生,也極大的影響了碳循環。
三、生態危機導致碳交換機制的建立
溫室效應的持續增高,使得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間越來越少,因此需要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進行分配。但是由于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導致有的國家二氧化碳排放權過多、有的國家過少,對于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就無法避免,碳交Q機制的建立使得碳匯市場化、產權化。一個國家林業量勢必會影響到該國家的發展空間,林業的地位越來越高。林業只依靠政府的補貼時代已經結束,現在已經開啟了市場交換的新模式。國家《森林法》的相關規定,以及國家對林業的投入,森林狀況已經日益好轉。利用市場化的道路,讓一些二氧化碳排放量多的企業,比如交通、電力、煤炭等通過購買二氧化碳排放權,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新機制,這也是時展的必然需求。
四、碳交換機制的建議對林業產生的影響
森林的生態價值遠大于其經濟價值,而生態價值中,森林的制氧、固碳功能占主要地位,一個國家森林新增碳匯量的多少是決定該國家生存、發展空間的重要因素。碳交換機制的建立,使得碳匯產權化,生態服務也不再僅僅是公益項目,林業部門真正在市場經濟上取得發展,不再像以往僅靠木材的收入、以及國家的補貼去發展。
五、保證碳交換機制建議所做的措施
為了盡快實現碳交易,不僅要做好宣傳工作,還要在理論上進行分析,為宣傳提供強有力的科學依據。首先,要對于森林碳匯量有一個相應的測定方法,對于碳匯總量有合理的預算,為我國爭取到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權。其次,通過對碳源進行研究,核實碳源單位及其排放量。經過分析,工業部門占排放比例的30%,商業民用占排放量的40%,交通部門占20%,農業部門占10%。同時優化交易方式,比如收取二氧化碳排放稅,對相應碳匯單位進行補貼,或者為碳源、碳匯單位搭起直接、合法交易的平臺。
結束語
解決溫室效應引發的一系列生態問題,必須對二氧化碳的排放權進行分配,建立碳交換機制,林業部門也要在這個時期進行相應政策的調整,保證自身的健康、快速發展,為地球的生態平衡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齊闖. 林業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機制綜合評價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3.
篇7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構建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倡導以生為本的理念,重視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與積極探索。當下的高中地理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僵化老舊模式依然存在,導致學生間存在巨大差異。新課改后也存在一些新的誤區,盲目求新、求異的現象也常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缺乏,教學質量難以保證。通過多年的實踐教學,筆者認為構建高效地理課堂要明確一定的原則,采取一定的措施。
1構建高效高中地理課堂的原則
(1)教學設計以新課標為導向的原則。 新課標對原有地理課程標準進行了新的修改,新舊課標的主要不同不在于地理學科的內容設置,而是在于課程理念不同。而且即使是相同的學習內容,課程理念不同也會導致教學方法和效果也不同。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凸顯新課改的理念,在教學目標中應體現出新課標所倡導的不同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由于新課程理念倡導的高效課堂教學不僅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更是師生雙方情感共融、分享體驗、共同創造的完整的生活過程,教學設計時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重視師生互動、小組討論和合作探究學習。[ 1]
(2)教學過程以生為本的原則。 新課標旨在改變原有的傳統教學模式中不恰當的部分,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以生為本需要教師轉變觀念,在教學中做學生的引導者和合作者。具體來說,首先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次要幫助學生制定目標,選擇最佳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師生應共同把高中地理課堂建設成一個充滿活力的高效的教學場所。
案例:教學“溫室效應”。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溫室效應”,閱讀有關全球環境問題之一的“溫室效應”的相關資料。然后啟發學生思考問題:“溫室效應”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播放有關“溫室效應”視頻。在學生經過充分了解和思考后,讓學生分組討論,以小組為單位總結出溫室效應產生的原因及其對地球及人類生活的主要影響是什么?最后教師引出討論話題:①目前各種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是什么?②人為因素與“溫室效應”如何相互影響的? 分組討論這兩個問題時,教師也作為機動人員加入各個小組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認真傾聽學生的看法,與學生互相配合,循序漸進地尋找答案。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循循善誘。這樣一來,教師一方面是課堂的引導者,另一方面也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由于教師的加入,學生在心理上得到了鼓舞,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更加熱情高漲,有關“溫室效應”的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教學方法多樣化原則。 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之一就是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改變。多樣的教學方法除了能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還能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多用正面情緒影響學生,多鼓勵學生;或者積極創設課堂情境,激勵學生;或者與時俱進,積極使用學生喜聞樂見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等等,這些都是能夠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并通過變革自己的教學方法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而形成良性循環,通過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應用,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質量。
2構建高效高中地理課堂的途徑
(1)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優劣,師生關系是一個值得長期研究、探討和實踐的課題。從現代教育的狀況來看,由于時代的變革,師生關系的轉變還是比較大的,不像從前那么古板,那么“師道尊嚴”了,但是學生對教師與自身關系的期待遠不止于此。如何應對當前的學生對師生關系的期望,怎樣處理師生間的關系成為了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現在的“95后”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都是眾星捧月般的小皇帝,大都具有鮮明的個性。我曾嘗試嚴格要求學生,但是卻拉遠了與學生的距離,對促進教學也沒什么益處。后來又嘗試過放下老師的架子,到學生中去,與他們平等交往,倒是順利使學生接受了我。我發現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關鍵就兩個:一是尊重,二是平等。只要教師能夠把自己放到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來,尊重學生,就會獲得學生的信任和支持。而一個受到學生歡迎的老師所教授的學科往往學生也能學得比較好。所以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要構建高效課堂,首先要注意在課堂上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2)創設豐富的課堂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作用十分巨大,創設出富有趣味的學習情境能夠使學生身臨其境,觸景生情,可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成為學生探索知識的導火索。[ 2] 高中地理教師創設課堂情境有幾個需要注意的事項:一是必須符合學生實際和學科內涵;二是必須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三是能夠有利于啟發思維。
(3)合作探究,有效互動。 新課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學習方式就是合作探究式學習和互動式學習。地理學科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學科,很多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或唯一答案,這種地理特有的學科特點可以使許多地理問題被設計成適合合作探究和互動學習的問題。教學過程是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師生互動主要表現為課堂問答或對話,而生生互動則主要表現在學生間的討論或合作中。教師設置恰當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質疑,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其產生積極的互動。學生之間的討論或合作,能夠使生生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借鑒,各有收獲,共同進步。
案例:“城市化進程中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教學片段。
①教師使用多媒體展示城市污染的圖片:學生觀察圖片并提出相關問題,如城市的環境污染主要來自哪里?環境污染有什么危害?怎么保護環境,治理污染?②學生分組討論,結合自己了解到的情況互相交流。了解城市污染的種類如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以及產生污染的原因如大氣污染的原因有:企業排放有害氣體、汽車尾氣排放、鞭炮、垃圾燃燒;水污染的原因有:工廠廢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噪聲污染的原因有:汽車喇叭、建筑施工和社會活動;固體廢棄物污染的原因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③學生匯報總結。 ④師生共同總結,得出答案。
這樣設計并教學,能夠形成開放性的學習狀態,促使學生更深刻地掌握地理知識。
總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師積極探索構建高效地理課堂的教學模式,使其順應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而且構建高效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研究課題。新課程倡導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鼓勵學生的主動參與與合作探究,倡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要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切實貫徹學生為本的理念,就能找到構建高效地理課堂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篇8
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滲透環境教育。
高中地理課本知識體系是以地球宇宙環境為開端,依次講述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即大氣環境、海洋環境和陸地環境,然后學習人類在生產與生活中相應形成的人文環境,那就是農業、工業、城市和交通等,最后又歸結到人類與環境的關系及如何協調人類和環境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環境教育就像一條紅線,始終貫穿于整個教材之中。
九年義務教育的初中地理教材,全書四冊,不但在各章節中突出人地關系,進行環境教育,培養環境觀,而且有的章節把環境保護單列,特別強調“地球是人類之家,大自然是同我們生死相依的朋友。我們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以滿足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又要很好地愛惜它、保護它、使它不受損害,永遠生機勃勃,同人類和諧發展”。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和鉆研教材中的環保教育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滲透環境科學知識以及環境道德教育。例如:在學習《高中地理》第四單元《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中,可把每年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中國環境狀態公報”引入課堂,運用“公報”中的統計數字引導學生分析我國當前大氣環境、水環境、海洋環境以及城市環境問題之發展趨勢,關心我國氣候變化、水質污染、大氣污染以及土地資源利用狀況和自然災害的增減程度,關注我國政府對應的各種環保措施及行動以及近幾年來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國目前的環保工作重點;同時還可通過運用幻燈、投影、錄像和掛圖等,將環境保護中的一些知識性、趣味性的內容有機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和積極的課堂氛圍中接受環境教育。如:《高中地理》第二單元第七節中講到的全球環境問題之一——全球變暖。首先可以給學生提供閱讀材料“溫室效應淺析”,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產生溫室效應?其次,請學生觀看有關“溫室效應影響”的教學錄像片,并討論總結出溫室效應的主要影響。最后,觀看“關于溫室效應發展”的教學錄像片,結合已有背景知識思考并討論。人為因素對溫室效應的影響有多大、各種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與我們目前的生產生活方式之間有何聯系。通過以上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深刻意識到溫室效應對人類生存發展的不良影響,以實際行動為減輕溫室效應貢獻力量,將觀念和意識轉化成實際行動,真正達到環境教育的目的。
二、結合國情教育和鄉土地理,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觀。
一個國家的國情,包括它的地理、歷史、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其中地理環境的基本情況,是國家、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特別是對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在地理教學中,應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既講我國地大物博、山川秀麗的一面,又講人口眾多,自然災害頻繁,資源破壞、環境污染等不利的一面,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認識環境的優缺點,增強學生的環境意識,樹立學生正確的環境觀。針對我國各地經濟迅猛發展,特別是小城鎮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無論是城鎮建設、人口數量,還是工業規模都急劇地擴大。但是由于人們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略了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甚至不惜犧牲環境來謀求經濟的發展,導致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越來越嚴重。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結合這些問題,加強對學生的環境教育,自覺保護好生我養我的這片土地。
三、多種教學方法和形式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當前,環境教育的重點不僅是把環境科學知識系統地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環境問題,培養學生正確的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養成良好的環境行為。所以,單純以傳統的講授法進行環境教育,顯然是行不通的,在地理教學中,要結合多種渠道和形式進行環境教育。例如:運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扮演某一環境案例中的具體角色,課前先讓他們收集與自己角色有關的資料,然后在扮演活動中,根據自己的角色立場當眾闡述觀點。例如:在談到三峽工程建設時,學生分別扮演各方角色,如:經濟學家、環境學家、工程師、政府官員、工程建設地居民等。召開意見聽取會,讓他們闡述對該工程的看法;政府官員的角色闡述該工程建設的目的;經濟學家的角色闡述該工程的收益情況;環境學家的角色闡述這項工程將會對環境造成什么影響,如工程對周圍環境和生活條件的影響,工程對諸如森林砍伐、耕地侵占等自然環境破壞的后果,工程建設后會產生什么新的環境問題等,并提出避免問題的建設性意見;當地居民的角色闡述工程對他們正常生活的影響。在各方發表了意見以后,作為政府官員的角色再提出建設方案的修改意見。最后,教師以仲裁者的身份,客觀地分析興建三峽工程的環境問題,在分析的過程中允許讓學生繼續以自己的角色立場提出異議,由教師回答。總結的目的是使學生學會聽取和接受不同領域人士的看法,使他們對活動涉及的環境問題及解決途徑的看法達成一致的共識,從而也提高他們的環境意識。
此外,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多介紹發達國家在環保方面成功的經驗及他們的中學生在環保方面的努力,這對他們環保意識的培養有一潛在作用;同時,還應加強環境法制教育,結合教學內容適當地向中學生宣傳環境法,讓學生懂得破壞環境與自然資源不只是文明道德問題,還有觸動法律的問題,認識自身在環保中的權利和義務,增強自己的環保意識。
四、創新課堂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是地理學科滲透環境教育的主渠道,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內容整合,創新教學手段,充分運用電視、幻燈、投影、多媒體課件等,以在課堂教學中增大教學容量,化虛為實、化遠為近、化靜為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學生對滑坡、泥石流比較陌生,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件給學生講解泥石流的危害性:堵塞江河,摧毀城鎮,破壞道路,對人民的生命財產、生產活動及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并引導學生分析泥石流產生的原因:一是山區暴雨多發;二是人類對植被的破壞,使地表徑流的流量流速加大,其中人為原因是泥石流日趨頻繁的重要原因。這樣通過教學手段的創新,使課堂教學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大為擴展,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增強了環境教育的效果。
五、走出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環境保護活動。
篇9
一、命題的原則:人文與本色
在近年來的一些考試改革中,我們在一些問題上走了急功近利的彎路。以化學為例,:開始的試卷,給人的感覺是:偏、難、雜;后來,高考對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并且產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好題,但是也為“題海戰術”設置了溫床,我們開始反省,開始注意變革;第三個階段又受國際上對自然學科的綜合性的潮流的影響,我們化學學科和其他自然學科一樣,開始在學科之外和學科之間的問題上給予頻度很高的實質性的介入,產生了一批好的綜合性試題,但是也帶來了一些副面甚至是致命的傷害,胡亂編造的偏、難、怪的綜合題層出不窮,學生進入新一輪的題海戰術時期。
新的課程標準的實施,無疑將帶來一場革命,而這場革命是否徹底,命題的方向,將直接決定課改能否健康、持續、有效的實施。化學命題,必須堅持的原則就是:人文與本色。
(一)人本主義思想:試題設計的靈魂
從試卷的結構和形式上。閱讀的量不是很大,寫的量也不大,主要是讓學生有充分的思考時間,突出對思維能力的考查。在行文上,注意到學生的閱讀習慣,盡量的用最通俗的、最簡潔的、最沒有可能產生歧義的表達方式,使學生在理解題目的內涵上不出現偏差,以最快的速度直接與題目的實質接觸。在看題的便捷性和寫題的空間上,盡力避免了一些“跳題”的現象,即讓每個題目都在一個頁面上呈現出來;在答題的空間上,給予了足夠而且是恰如其分的空間,既不少,也不是很多,讓學生從留給的空間也能夠體會題目設計者的思想內涵;從題目的分值設置上,注意兩點,一是難易題的分數進行精心的設計,不是難題的分值就一定很高,容易題的分值就一定低,主要是看本題的功能,是屬于“送分題”還是“控分題”,或者是“區分度體現題”的角度上進行設計;二是從一些試題的分數上就能猜測一些題目答案的數目,主要是想看看學生在進行本學科題目的解答的同時,對周圍信息的敏感程度。
(二)滲透人文,強化教育
注意在試題中滲透“人文性”,做到“科學性”與“人文性”相統一,如在命題時,善于從人類面臨重大問題中取材(如能源、糧食、疾病等)、從科學研究和工農業生產方面取材(如如何實現生產中的環境保護等)、從現實生活中取材(如制假、售假、欺詐等)、從化學史實(如化學概念和原理的建立、物質的合成等)中選材,通過豐富的題材,不僅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感受化學對改善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關注與化學有關的問題、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增強愛國熱情等,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真善美的強烈追求和對“假丑惡”等斗爭、關心自然、關心社會的情感和態度等。例如下面的試題:“南極的冰化了”是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中的一個節目標題,說的是南極一塊叫“拉伸B”的冰架發生坍塌,其斷裂的面積比上海城市還要大。這是大自然又一次發出警告。⑴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⑵為減緩溫室效應,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自身做起,比如說雙面使用紙張。雙面使用紙張和減緩溫室效應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⑶請再舉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的事情:________。此題以“南極的冰化了”作為載體進行有關溫室效應知識的考查,既讓學生知道溫室效應對環境的惡劣影響以及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又讓學生從自身做起,尋求有效的措施保護環境。
二、命題的趨勢
1.緊扣基礎,靈活多變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對應于我們原來非常重視的“雙基”─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重視“雙基”是我們長期以來初中化學教學的優良傳統,應該繼續加強。例如,對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命題側重于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應用概念和原理解決實際問題,把對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滲透到探究性、綜合性試題中,分散難點,加強命題的靈活性。
示例1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ClO2列為A級高效安全滅菌消毒劑,它在食品保鮮、飲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廣泛應用。ClO2屬于( )。
A.氧化物 B.酸 C.堿 D.鹽
這是一道根據所給化學式對物質類別作出判斷的試題,雖然學生對ClO2比較陌生,但是只要所學基礎扎實、思維靈活便可得到正確答案。
2.重視過程,考查方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化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過程與方法”課程目標是傳統教學所忽視的,而在新課標下必須得到加強,在教學評價的命題中要有所體現。
示例2 有一包粉末,可能是由NaCl、Na2SO4、Na2CO3、CuSO4和MgCl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某學生欲探究這包粉末的組成,做了如下實驗:① 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無色透明溶液;② 取上述溶液,加入NaOH溶液,無現象發生;③另取少量粉末,加稀鹽酸,無現象發生。
(1)請你根據該學生的實驗現象,分析推測這包粉末的組成: 。
(2)請根據你的推測,幫助該學生繼續實驗,確定這包粉末的組成。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篇10
【關鍵詞】氣候變化;原因;對策
0引言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關系到人類的前途和命運,影響著每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因此,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加強合作、尋求共識和探索對策是人類的自然選擇[1-4]。但是,由于人們對全球氣候變化原因的認識不足、意見不一,導致了國際社會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對策立場存在嚴重的分歧與斗爭[5-6]。于是,作者近來研究了各種可能引起氣候變化的因素,找到了全球氣候變化的根本原因,即隨著地球質量的增加,地球可以吸引越來越多的來自宇宙空間和人類生產的溫室氣體,使地球大氣層逐漸增厚,被包圍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難以逃逸,導致溫室效應逐漸增強,引起全球變暖[7-8]。這一研究成果為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在氣候變化共同對策方面提供了科學基礎,為人類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指明了方向。
1全球氣候變化的根本原因
為了有效地應對全球氣候的變化,首先必須弄清楚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然后再找出相應對策。
根據現有的研究成果可知,能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主要有:
1)地球軌道的變化:地球軌道的微小變化就能改變陽光在地球表面上的季節性分布和地理性分布。地球軌道的變化對氣候的變化影響較大,而且與冰期和間冰期顯著相關。
2)太陽輻射:自1978年以來,人們已用衛星精確地測量了太陽輻射。這些測量表明自1978年以來太陽輻射并未增加,所以在過去30年中,氣候變暖不能歸因于太陽輻射的增加。
3)火山活動:火山噴發可釋放氣體和微粒到大氣層中,從而能在一定時空范圍內影響氣候的變化。
4)磁場的強度和海洋的變化:一些近來的分析顯示全球氣候的變化還與磁場的強度和海洋的變化有一定的關系。
5)人類的影響:有人認為氣候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的。在這些人類因素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CO2濃度的提高,其次是制造水泥所產生的飄塵的增多,此外還有土地利用、臭氧層破壞、畜牧業和農業活動、森林砍伐等都會對氣候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并成為氣候變化的因素。
可見目前有些人偏向于認為溫室氣體是全球變暖的主因,但許多科學家仍然持懷疑態度。IPCC的第4次評估報告AR4也承認全球增溫研究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許多預測沒有給出定量判斷的科學依據[5]。2007年成立的非政府間國際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NIPCC)就針對AR4進行了逐條反駁,認為自然驅動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6]。針對當前關于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作者根據現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種可能引起氣候變化的因素,獲得了一個折中的研究結果,即發現隨著地球質量的增加,地球可以吸引越來越多的來自宇宙空間和人類生產的溫室氣體,使地球大氣層逐漸增厚,被包圍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難以逃逸,導致溫室效應逐漸增強,全球氣候變暖[7-8]。
2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自然對策
既然我們找到了全球氣候變化的根本原因,我們就可以找到相應的對策。由于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既包含自然的因素又包含人為的因素,因此在解決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時,我們應該酌情處理、對癥下藥。
針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人為因素,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人類掌握的科學技術手段來控制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制定適當的能源發展戰略,逐步穩定和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溫室氣體吸收量,并采取必要的適應氣候變化的生產和生活措施。一種簡單但不夠實用的方法是把廢氣排放到大氣層的平流層之外。
針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自然因素,我們并不是束手無策。事實上,老天爺早就給我們安排了巧妙的對策。那就是在地球繞太陽旋轉的過程中,地球朝陽面所受的大氣壓力大于背陽面所受的大氣壓力,這就會使地球沿螺旋線漸漸地遠離太陽,從而使地球變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關于這一點可以證明如下[9]。
在地球繞太陽旋轉的過程中,地球朝陽面受到來自陽光的照射,使該面的溫度高于背面的溫度,從而使該面蒸發起更多的水氣及其他氣體分子,這些氣體分子被高速流動且層層疊加的平流層包裹在對流層中,逃不出去,所以兩個半球的大氣體積相當。由于地球上朝陽和背陽兩個半球的大氣參數近似地滿足理想氣態方程,即pV≈nRT,其中p是指氣體的壓強,V為氣體的體積,n表示氣體物質的量,T表示氣體的熱力學溫度,而R表示理想氣體常數。因此,根據計算可知,朝陽半球的大氣壓強通常大于背陽半球的大氣壓強。又因為兩個半球的面積相當,所以朝陽面所受的大氣壓力通常大于背陽面所受的大氣壓力,夏至時北半球地軸北端完全傾向太陽就是兩面壓力差造成的,如圖1所示。另外,由于地球正常運轉時太陽對地球的萬有引力等于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因此當地球朝陽面所受的大氣壓力大于背陽面所受的大氣壓力時,就會使地球沿螺旋線漸漸地遠離太陽。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早在公元前三世紀,一些觀星家就曾發現地球正在逐漸遠離太陽[10]。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們進一步測得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每年都會增加15厘米。但關于地球逐漸遠離太陽的原因,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爭議不斷,許多解釋無法令人滿意。于是這里給出了一個比較科學和令人信服的解釋。
3結論
精品范文
10溫室氣體排放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