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的傳統藝術范文

時間:2023-12-08 18:08: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壯族的傳統藝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壯族的傳統藝術

篇1

如今,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各大城市里古舊民有一部分被商品房占領,全國各地的舊城建筑需要整體性保護。中國傳統民居建筑裝飾設計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在朝鮮族聚居的東北地區,傳統民居建筑裝飾藝術在城市改革進程中慢慢消失,地域文化特征逐步削弱。傳統民居要爭取更積極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就要增強在城市和農村的適應性,在發展當地經濟和民族村旅游基礎上的同時,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去保護和發揚民族文化。朝鮮族建筑裝飾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民居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朝鮮族民居建筑在整體剛勁而蒼涼的北方文化形態中,呈現出別致秀麗的藝術風格。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我國遼寧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大約有180多萬人口。根據東北地區的地理和氣候環境條件,以及各民族間社會生活相互同化,朝鮮人民因地制宜,根據自身的生活習俗和行為模式建造與自然相協調的居住環境。

據《三國志》中所記載,生活在東北的朝鮮族民居“居處作草居土室,形如冢,其戶在上,舉家共在中,無長女別。”早在一千多年前,朝鮮族先民住在簡陋的稻草房屋,近代他們則依山而居,臨水而住,房屋平矮,青瓦白墻,已經形成自己獨特的建筑形式。

朝鮮族傳統民居受漢族文化影響較深,建筑裝飾的藝術特征與漢族頗為相似,又有獨特之處。朝鮮族傳統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民居按照建筑材料可分為三類:草房、木楞子房和瓦房。這三種形式的民居都以木構架為主,無地基,直接在臺基上建造房屋。民居一般由四類房型組成:鼎廚房(具有客廳和廚房的功能)、普通房間、牲口房和倉庫組成。房屋平面布局多數為矩形或者L形,有的外面設廊,可在廊內脫鞋乘涼、休息和放置雜物。前面為庭院,可種植花草和蔬菜等,也可作曬場。

朝鮮族傳統民居的屋頂根據形態不同,大體可分為懸山式、四坡式和歇山式結構,其材料一般為瓦房和草房兩類。懸山式屋頂最為普遍,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構成兩面坡樣式,房蓋外檐探出墻壁外,房脊兩端的房墻頂端呈“人”字形;四坡式屋頂比房屋面積大,可以保護外墻壁避免被雨水淋濕;歇山式屋頂上部呈懸山形,下部與四坡式相似,屋頂坡度緩和,檐頭四角和屋脊兩端向上微微翹起,造型明快。外墻以木構架承重,在地基周邊砌上石塊,外墻面一般用草繩或者柳樹條,抹上泥漿和白灰,中間充填上沙土,內隔墻多采用雙面抹灰的板條墻,或用木板隔成單間。東北冬季嚴寒,每家都在房內鋪設暖炕(音譯溫突),暖炕通常占整個室內面積的三分之二,上面鋪設炕革,冬季燒火取暖用以抵御嚴寒,全家人喜歡圍聚在上面聊天吃飯。

朝鮮族傳統建筑中的門窗大體沒有分別,都可以作為出入口,這種“門窗一體”既適應東北亞地區的地理氣候因素,造就獨特的地域性構造,同時也具有滿足采光、通風和散熱的功能。朝鮮族房間內白天作為起居室,可以席地而坐,寬敞明亮;晚上以推拉門靈活分隔空間作為臥室,以保證房間的私密性。狹長的推拉門帶有縱橫交錯的細木格子,并有窗紙。窗欞樣式講究簡單整齊,疏密相間,豎向排列較密,橫格排列較疏,給人以挺拔之美。

室內家具以桌案類和櫥柜類家具為主,造型低矮,大方穩重,遵循左右對稱的形式,更注重功能和實用性。材料多為木材,其顏色多為原木色或在上面刷油漆。居室內靠墻擺設壁櫥,用來存放被褥和衣物,保持室內寬敞與整潔。朝鮮族人喜愛在室內放置屏風來分隔空間布局,其裝飾圖案豐富多彩。

朝鮮族傳統家具運用雕刻和鏤空等手法裝飾,受到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圖案內容以宗教、文字和動植物為主,例如蓮花、太極圖、仙鶴和柳樹等,其表現內涵和藝術特征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譬如“十長生圖”被廣泛用在各種在家具陳設、器皿裝飾上,“十長生圖”即指太陽、山、水、石、云、松、不老草、鶴、龜和鹿的裝飾紋飾,寓意吉祥。此外,朝鮮族人鐘愛金達萊花,象征繁榮和幸福的美好寓意。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朝鮮族崇尚自然,建造民居和室內家具運用天然材料,包括有:楊柳木、松木、沙石泥土、稻草和高麗紙等,平易樸實,既具有實用功能性,也滿足了裝飾美化的需求。朝鮮族人喜愛清雅的白色,所以有“白衣民族”的美譽,傳統民居大都建筑外墻為白色,體現了朝鮮族人民“以潔為榮”的觀念。生活中,人們常常將多種純度較高,較明亮艷麗的“彩虹色”顏色運用在服飾和建筑室內陳設中。

篇2

 

關鍵詞:中國傳統藝術;傳承;創新;服裝設計;植入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被忽略的傳統民族藝術也逐漸成為藝術工作者表現形式的主流。對于服裝設計教育來說,從上世紀末便提出的“民族的即是國際的’舊號,也從未像今天這般為我們所感同身受。如何繼承和發展傳統民族藝術,如何將傳統民族藝術更好地融人服裝設計的教學實踐中去,也成為高等院校進行服裝藝術設計教學所面臨的課題之一。對于服裝設計來說,將傳統民族藝術與實際應用完美結合,積極吸收新的藝術元素并加以創新是服裝設計從業者應認真對待的任務之一。

    中國傳統服飾的源流追溯起來是一部渙渙長河,其大背景就是中國五千年的輝煌文明史,“衣冠中華”譜寫了絢爛的服飾寶典。在經歷了“西服東漸”的沖擊之后,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其服飾的文化歸屬感在國人心目中也表現的愈來愈強烈。

    在今天的服裝藝術教學與創作中,民族化與時代化之間,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之間,傳承與創新之間,它們枝蔓纏繞的關系不禁使得一部分人困惑、矛盾。時代感,是文化最具生命力的品格,無論在哪種文化之中,時代感的強弱都是其文明程度最敏感的標志,服飾文化也不能例外。作為一名服裝教育工作者,將傳統民族藝術植人服裝設計教學實踐中,以民族傳統為基礎,面向時代,以現代服飾設計為目的,成為今后工作的重點。

一、注重傳統藝術的發掘與借鑒,力求在繼承中不斷創新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它們共同構建成了中華民族璀璨的文化奇葩。各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輝煌的藝術成就,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在中西文化的比較中,我們看到了本民族文化有著積極的成就,也有著不足之處。我們應該用批判的態度進行選擇,有機把握傳統藝術文化中的“利”與“弊”,以便于汲取并傳承傳統藝術中的精華。今天,許多傳統藝術面臨湮滅的尷尬,許多傳統技藝后繼無人,甚至失傳。我們今天的學習與繼承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對民族藝術的挽救,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像我國古代的繹絲工藝,由于其工藝精繁、對工人素質要求高,時間花費多,見效慢,其有些技藝在建國后慢慢消失,不過,這種技藝在我們的鄰國—日本,被很好地保留并傳承了下來,現在的日本仍保留著從隋唐時期傳人的“本繹絲”及“引金箔腰帶”技藝。今天,這項在中國失傳的技藝在兩國的文化交流中輾轉回到中國。這不由得我們不警醒—不要讓老祖宗的好東西敗在我們手中。

二、傳統民族藝術在服裝設計教育中的植入形式

    我們要做到將傳統藝術很好地植人服裝設計教育中,首先我們要將傳統民族藝術與現代服飾有機結合,它們應成為互為包容、相互協調的統一體。他們之間既相互包容,又相互對立。我們應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引導學生深人了解傳統藝術的文化性、地域性,注重傳統藝術符號在服裝設計中的嫁接與借鑒。摒棄程式化的、流于形式的膚淺模仿,注重挖掘傳統藝術精髓中認識傳統藝術的文化土壤及歷史屬性,學會在服裝設計的學習中把握和體現傳統藝術的文化脈絡。在當今的服裝設計界,中堅設計力量對此有了很深的體會,并將傳統藝術在服裝設計中的融人作為開啟世界時尚大門的金匙。

    其次要重視地域文化,促進服裝創新。縱觀服裝的歷史發展,也是一部時代變遷的歷史,從中我們可以看得到文明發展的腳步,同時反映出各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的經濟水平、文化水準及人們的審美觀念,由于自然條件(種族、地理、氣候)、精神狀態(風俗習慣、時代精神)、歷史環境等因素,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地域性服裝文化。其服裝以外的藝術形勢也強烈的表現出這一特征。

    傳統民族藝術在服裝設計教育中的植人形式很多,我們簡單總結如下:

1.意境植人方式

    我國傳統民族藝術講究意境,尤其以寓意吉祥美滿的內容居多,往往通過圖案及圖案的形式來完成。這是我們祖先為追求美好生活而創作出來的一種藝術形式,它完美的將吉祥與圖案結合在了一起,代表著傳統的民俗民情。

    吉祥圖案涉獵廣泛,包括政治、經濟、文學、歷史、風俗、宗教等方面,賦予人們積極向上的內涵與意義,是中國人熱愛生活、努力創造幸福、美滿、樂觀的心理反映。如“喜上眉梢”,“竹報平安”,“五福(蝠)臨門”等等。“龍”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圖騰,代表奮進、勇敢、尊貴與威武。這些吉祥圖案以其寓意被用于傳統藝術的各個門類,不論是雕刻還是瓷器裝飾,不論是剪紙還是染織,千百年來這些帶有美好寓意的圖案被賦予了生命與靈性,成為中國人重要的精神寄托。如今,這份寶貴的藝術遺產成為了設計師們表現的法寶之一,新銳設計師祁剛為影星高圓圓精心設計的“喜上眉梢”驚艷戛納,以民族傳統吉祥圖案傳遞著特有的中國文化。

    2.圖案植人方式

    中國傳統圖案的歷史由來已久,中國文化從開始就認識并強調紋飾的作用。我國傳統圖案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從變幻無窮、風格各異的傳統圖案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歷史各時代的工藝水平和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許多傳統圖案至今仍被廣泛使用,經久不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在服裝設計中,將具有傳統藝術形式的圖案與現代服裝相結合,成為設計師們常用的設計手段,傳統圖案在服飾中的巧妙植人,成為時尚與古典的重要碰撞形式。

    傳統圖案在植人服裝設計中時,要注重圖案與服裝結合的形式美感,形態與功能的關系、形態與材料以及工藝的關系,這樣才能將傳統圖案與服裝完美結合在一起,更有效地完成對服裝文化內涵的診釋。

    在具體的圖案植人時,首先要考慮到地域性、時代性,才能在選題、表現手法、藝術風格的把握上做到嚴謹、準確,有特色;其次要考慮到傳統圖案的創新,有意識地進行一些試驗性創作,得到新的啟發,獲得創新靈感,給古老的藝術注人新的生命與活力。

篇3

教師是教學環節的主心骨,也是引入壯族民間音樂教育能否順利成功的關鍵。首先,要高度認識開展壯族民間音樂教育的現實意義。在這門課程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必須要明白最終的教育目的,并圍繞具體目標明確中心問題,積極開設《傳統民族音樂賞析》《民間音樂概論》等課程,合理把這些內容與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意向相結合,傳承和傳達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悟傳統文化之精髓。其次,必須把提高教學水平落到實處。在地方綜合性高校中學科門類較細,各自研究方向也有所相同,從事壯族民間音樂研究并引入大學課堂教學時,高校必須對教師分批分段開展培訓,鼓勵教師積極自學,定期參加培訓,脫產進修,必要時還需請壯族民間音樂專家來校授課,通過內外并舉,提高教師專業知識和能力。

2.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堂授課形式

開展壯族民間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會唱幾首民歌和記住其歌名,認識幾種少數民族樂器,更重要的是通過自身觀察了解它的產生和歷史變遷,體驗和感悟內在的文化內涵。因此,在壯族民間音樂教育的教學形式上要做到有針對性和靈活性,教材內容和選擇要活,地域特色要濃厚,教學方法盡可能視聽結合,教師范唱與學生互動結合,由教師引導、分析講解和歸納總結,絕不能照搬專業音樂院校的套路。比如,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學生通過視聽結合,聆聽與觀賞壯族民間音樂作品,可以從內心感受這些民間音樂藝術的獨特風格、旋律音調和藝術魅力,并在教師的層層分析和生動講解下,獲取更多的壯族民間音樂文化的歷史、地理、人文等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另外,高校還可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系列講座或單元講座計劃,最好邀請當地壯族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人或學校本專業教師。講座要注重圖文并茂,集知識性、思想性、藝術性、趣味性與互動性為一體,使學生興趣濃厚而熱愛本課程,加深對傳統民族文化知識的認知,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或者讓學生在學校教師統一安排和精心策劃組織下,到壯族民間音樂資源最豐富的民族地區實地考察和藝術采風。通過實地觀摩和親身感受,使大學生對壯族民間音樂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3.強化對壯族民間音樂教材的建設工作

教材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基礎,沒有教材,教學活動也就沒有依據,無法展開,教師教學便缺少了重要的參考和必要的支持。一般來講,相關教材建設問題,各高校可根據自身特殊情況采取相應措施。一是同一地域的幾所高校聯合起來,由省教育廳或某高校主要領導牽頭,各高校選派教授或是專家,組織精干力量,同心同德開展研究教材的編寫工作。二是各高校獨立組織,學校拿出教材專項基金,挑選理論知識強、專業水平高和文化素質較為全面的教師組成教材的編創小組。通過實地采風、真人訪談和問卷調查等收集、歸納和總結資料,研討和論證編寫出教材。當然,這兩種方法各有利弊,必須認真考察取證,充分聽取各方意見,根據實際綜合決定。同時,還要特別注意掌握以下幾點。一是全面性。要對壯族民間音樂資源全面收集和分類歸納,這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程。雖不能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全面、準確而公正。二是民族性。廣西是多民族居住地,每個民族的音樂文化風格獨具、特色鮮明。各高校應千方百計集中力量挖掘壯族民間音樂代表作品,吸納到編寫的教材中去,讓它融入高校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因子。三是藝術性。壯族民族民間音樂資源極為豐富,在這些壯族民間音樂資源中,其自身也有藝術水準高低之別,要全面系統分析和科學研究鑒別,將優秀的、藝術感染力強的作品納入教材中。四是大眾性。地方性綜合高校匯集了全國不同地方的學生,不同民族、不同興趣和愛好,眾口難調。教材在編寫時一定要朝大眾化方向發展,以滿足眾多人群的需要。五是體驗性。壯族民間音樂教育絕不是教條的、枯燥無味的說教,而是親身感受的心靈體驗,從音樂中體驗民族傳統文化血脈和基因,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動力和心理歸宿。因此,在編創時應設計和增加更多的教學互動環節,分享觀后感,注重思想情感的體驗性。

4.注重科研與教學之間的緊密結合

篇4

豐富多彩的壯族藝術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產物,是其獨特的藝術設計思維的展現。本文從廣西壯族藝術設計的思維特點和思維形式上闡述了壯族藝術設計思維的獨特性。

關于思維,心理學家與哲學家都認為這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和事物之間內在聯系的規律性所做出的概括與間接的反映。它看不見,摸不著,卻時刻指導著我們的思想和行動。彼得羅夫斯基在《普通心理學》中對“思維”下了定義: “思維是受社會所制約的,同語言緊密聯系的,探索和發現新事物的心理過程,是對現實進行分析和綜合中,間接概括反映現實的過程。”1,“設計思維是一種以情感為動力、以抽象思維為指導,以形象思維為其外在形式,以產生審美意象為目的的具有一定創造性的高級思維模式。“從某種角度講,設計思維是發散思維、收斂思維、逆向思維、聯想思維、靈感思維以及模糊思維等多種思維形式綜合協調、高效運轉、辯證發展的過程,是視覺、手感、心智等與情感、動機、個性的和諧統一。2,思維決定藝術創作的結果,決定設計的理念。

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其歷史源遠流長, 以古代百越群中的支系西甌、駱越為主體而逐漸繁衍發展而成。考古學家證明,壯族先民乃是中國南方珠江流域文明的開創者, 其創造的稻作文化、銅鼓文化、崖壁畫文化等等被今日學術界譽為珠江流域史上最早最燦爛的篇章之一。壯族及其先民在嶺南這塊古老而富饒的土地上長期生活、勞作和繁衍,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使壯族傳統文化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特點,同時, 壯族傳統文化不斷在以漢文化為主體的封建文化及周鄰民族文化的包圍和不斷沖擊滲透的環境中發展起來,從而構成了其文化體系內涵要素的多元性特征。壯族的藝術設計,是其藝術創造欲望、創造性思維的體現和升華,其設計思維充分反映出本民族原始的巫術、、天道觀念、美學思想、世界觀、欲望和追求,表現出中國傳統的思維形式和創作手法,體現“天人合一” 的自然觀,在其藝術思維里傳達出中國傳統的思維理念。

一、壯族藝術設計思維特點

壯族藝術是不同歷史時期自然經濟發展的產物,是為了滿足人們在勞動過程中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而逐漸完善的。它的產生和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生活化

壯族藝術設計來源于生活,與其生活方式民俗活動息息相關,傾注了當地民眾的審美觀念和審美理想,表現出質樸的創作本能和對藝術的渴望,寄托著人們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情感。如圖1,廣西靖西舊州是繡球之鄉,繡球作為壯族的傳情物,其結構很有特色,球分為l2瓣,l2瓣代表l2生肖和12個月,其每瓣的刺繡圖案分為4個類型,取春夏秋冬之意,球是圓滿、團結、和諧的象征,故繡球代表了壯族兒女追求月月年年圓滿和諧生活的美好意愿。

程式化

壯族設計藝術的創作,大多以家庭為單位,通過父傳子、母傳女、師傅帶徒弟的過程,采用言傳和物化的方式,將一些技藝性較強的手工藝直接傳授,并利用當地常見的材料及簡易工具設備加工而成,形成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因此,壯族人們的藝術設計思維具有一定的程式化,造成繼承人的思維較為墨守成規。例如壯族的織錦紋樣的設計,世代相傳,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變。

原始性

壯族藝術設計思維沿襲了原始視覺藝術的思維形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自身的民族特點。在其先民的造物設計過程中,自覺不自覺的經驗積累經幾千年的歷史和沉淀而成,具有一定潛在科學的特質,同時壯族藝術思維受中國原始設計思維形式影響,強調造型夸張,色彩鮮艷、濃烈的視覺效果,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和積極向上的感彩,處處體現出質樸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壯族藝術設計思維形式

壯族設計藝術種類豐富,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其藝術創作思維所體現的魅力。壯族藝術設計思維形式多樣,體現出壯族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1、想象與聯想思維

藝術思維是一種多維型思維,表現為思維方式上的多樣性, 是形象思維、抽象思維、模糊思維、靈感思維的綜合,想象和聯想思維是形象思維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也是藝術創作中的主要思維。

黑格爾說:“如果談到本領,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想象是對原有諸多表象進行整合、重構的心理操作過程。聯想則是通過賦予若干對象之間一種微妙的關系,從中展開想象而獲得新的形象的心理過程。因此,想象和聯想在藝術創作中密不可分。壯族先民把青蛙和豐收聯想在一起,是因為蛙與農耕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人們無法預知天氣的變化,只能通過蛙的活動與自然天象的變化聯系在一起,因此,蛙就被想象成一種主宰氣象及豐歉的神,壯族人民把這毫不相關二者聯系在一起,體現出他們豐富的想象和聯想思維。

壯族刺繡藝術中表現出深遂廣袤的空間感是她們獨特的空間想象思維的結果。壯族刺繡藝術非常善于在二維平面上表現出多維空間概念或虛幻空間概念,通過色彩、物象的典型特征組合來表達物象的位置空間,這使得壯族刺繡藝術的空間延伸至無垠宇宙,從而體現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圖式中,空中的飛鳥, 地上的花草,水里的魚蝦,山中的猛獸,宗廟里的人物,有時同處一個畫面上。畫面喜慶的色彩,和諧的氛圍無不體現出人與自然界和諧共處的美好生活,完成這樣空間的組合造型,充分運用了打散、重構等手法進行構圖。如圖3,在廣西樂業壯族的娃仔背帶刺繡紋樣中,作者會把花、鳥、魚、蝶、龍繡在一起,這種圖式既顯示出壯族女子遼闊的空間想象思維,又寄托了壯族女子美好的祝福和愿望,人從花中來,花是萬物之源,體現了壯族及其先民樸素的“花人合一”的生命哲學觀,萬物有靈,生生相息, 是壯繡藝術匠心獨具的表達思想。

2、生態思維

壯族先民在不斷與自然的斗爭中,對自然界的現象、宇宙的起源、人類的起源等問題逐漸形成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認識。隨著壯族社會的發展,加上世世代代的實踐和積累,逐漸形成壯族的哲學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即是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壯族在長期的生存活動中逐漸體會到人對自然的依賴,對生活環境中的山川河流、花鳥樹木形成了敬重之情,在藝術設計創作中,從作品的材料選擇、形態結構、圖案紋樣、制作工藝上都與自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壯族藝術設計中,青蛙的造型和紋樣出現最為頻繁。青蛙是壯族的圖騰,壯族人民認為天上有三位神靈:雷神、布洛陀、蛟龍。青蛙是雷神和蛟龍的兒子,是雷神眾多兒子中最得寵的一個,是確定人間晴雨的使者,因為壯族是種植水稻的民族,雨水的多少關系到當年的農業收成,而雷神在天上經常聽不到民間的呼聲。于是雷神為了體恤壯族人民,將青蛙派到了民間,只要青蛙一叫雷神就會施降甘雨,再叫雨水即止,就這樣青蛙成為天與地之間的天使。圖騰表現了原始人類豐富的想象力,它把對某種動物崇拜與祖宗的觀念聯系起來而加以物態化的表現形式—— 圖像化造型。圖騰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主要形態之一,它的發生, 實際上體現了原始思維的一個突出特點:一個物象可能就是另一個物象,一個物象也能夠把一種神秘性質傳導給另一個物象。壯族先民的藝術創作靈感來源于自然,花山崖畫作為壯族先民所創造的原始藝術,同樣來自于其與自然互滲的生態藝術創作思維。它最突出的藝術特征表現為“人蛙”互滲。在他們的“互滲律” 思維當中,人和蛙可以相互轉化,合為一體。并且通過“圖騰同化”,能力“互滲”,使其自身受到圖騰的保護。而廣西紅水河沿岸的天峨、南丹、東蘭以及河池等壯族聚居區,在春節農歷正月初一到十五日期間,廣泛舉行“蛙婆節”,出現戴著青蛙面具的男女跳著各種舞蹈,這種風俗性舞蹈,表達了同樣在進行著“人蛙”能力的“互滲”,青蛙能產下大量的卵,繁衍力非常強大,而壯族人們模擬蛙的外形和動作,企圖通過人蛙之間的能力互滲,使蛙的旺盛生殖力滲透到人的身上,從而實現生育眾多的目的,因此,壯族人民非常喜歡青蛙,蛙的造型頻繁出現在銅鼓上。

豐富多彩的壯族藝術是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產物,是歷代壯族兒女們辛勤勞作的成果,體現了其民族創造的精髓,是其獨特的藝術設計思維的展現。從壯族藝術設計思維形式上折射出歷史上各個時期所形成的風俗習慣和藝術特征,表達出民間質樸的審美思想,同時承載了中國傳統的哲學理念。

基金項目及項目編號:國家教育部科研項目《壯族設計藝術史及其文化研究》(11YJA760055)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項目《地域文化與服裝設計研究》(201106LX334)

參考文獻:

1.轉引自楊仲明:《創造心理學入門》,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 頁。

篇5

2019年6月我校正式成立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和顏坊”。從“和顏坊”的坊名到制定方案計劃,再到最后的掛牌和實施展開工作都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全體師生的全力支持。

我校和顏坊的設計主題為“壯族特色服飾文化”。是圍繞中華優秀傳統非遺文化藝術傳承,運用廣大師生熟知并容易掌握的超輕粘土為主要原材料,制作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半立體娃娃及繡球半立體等其他壯族飾品,展示了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點的優秀傳統文化藝術項目。

和顏坊主要成員均來自我校中高年級各班的學生,本團隊成員共18名,他們都是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繪畫技能和動手能力、造型能力兼備的和美娃。

最初,學生對制作半立體超輕粘土毫無概念,為了讓孩子們更容易學習理解并進行成品的制作,我們老師首先是引導學生學習簡單粘土造型制作,讓學生初步感受粘土手工的樂趣,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會用揉、搓、捏、壓、剪、挑、刻、切等制作方法,嘗試用不同造型來設計簡單的粘土作品。

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引導、示范、講解、點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教學。經過初期簡單粘土造型的制作后,學生基本掌握了粘土造型制作的方法,對后期和顏坊作品的制作奠定了基礎。

6月中旬我們開始了半立體娃娃及繡球半立體等其他壯族飾品的學習與制作。

我們首先要讓學生學習并了解我們壯族服飾、飾品的特點,從服裝造型分析;圖案紋樣的設計;及其色彩的搭配都是極具我區壯族文化特色的,學生只有學習、認識、了解了它的文化底蘊才能更好的進行作品制作。然后老師再一步步引導學生如何選用絢麗的粘土搭配顏色;制作半立體娃娃比例的大小;要設計的服裝造型和圖案紋樣;使作品達到最佳效果。坊員們在歷經了數日的學習和動手實踐,在9月中旬共制作出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半立體娃娃38個,其中身著壯族服飾的半立體娃娃居多,繡球半立體及其他壯族飾品共72個。

2019年9月26 日宜州區中小學文化藝術節正式開幕,在開幕式當天我校和顏坊首次進行展示。本次全區藝術實踐工作坊的展示主要分兩個內容:一部分是作品成品展示:另一部分是現場作品制作展示。短短兩天的展示期,我校和顏坊獨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實踐作品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目光,同時也在全區各中小學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中脫穎而出,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通過此次學生藝術實踐工作坊的一系列開展工作,讓我們的學生在無形間繼承與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使傳統藝術形式更加多元化、藝術化、生活化和普及化。和顏坊團隊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活躍了校園文化氣氛,還使大家保持了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并提高了相互間的創新、協作與實踐的能力。

篇6

【關鍵詞】壯瑤民歌;進校園

民歌指的是某個民族創造出來帶有自身民族性格、民族特色的歌曲,是每個民族所獨有的傳統歌曲,是各民族傳統文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民歌不僅有著豐富人民日常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更有著教育和傳承的作用。本文主要討論壯族和瑤族民歌走進校園在教育方面的作用。

一、壯族、瑤族民歌概況

(一)壯族。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能歌善舞,十分喜愛本民族的傳統民歌。有一位聞名全國的“歌仙”:劉三姐。每年都舉行風俗性歌會的傳統,稱為“歌圩”,一年中最隆重的歌圩是農歷三月初三舉行的。壯族的音樂種類繁多,有民歌、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器樂五種。其中,民歌是最為豐富的獨特財富,而且在“歌圩”中,多數唱的是民歌,而且唱的種類極多,有對歌、盤歌、離別歌、情歌等等。壯族的民歌的歌詞講究字句的對仗和格局,使用腰腳韻。因為壯族人的性格特點之一,是在表達自己思想感情時比較委婉、含蓄,因此壯族的民歌具有令人回味無窮、嘆為觀止的比喻和比興美。

(二)瑤族。瑤族是中國一支古老的民族,民風淳樸且彪悍,人口多居住在山區,一般是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從而形成“無山不有瑤”的現象。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并且貫穿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日常生活中,瑤族人民經常用歌曲來替代語言,所以瑤族人民自小就開始學習唱歌。不論是節日還是平常的日子,都用歌曲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清朝詩人屈大均曾有“瑤俗最尚歌,男女雜沓,一唱百和”的詩句來表達瑤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性。瑤族民歌有著嘹亮、優美和靈秀的特點,而且從曲調上看,音樂的曲調多樣,喜、怒、哀、樂無所不有。

二、壯瑤民歌的生存發展現狀

壯族瑤族民歌是云南廣西地區歷經千年的民俗文化,具有廣泛且深厚的歷史文化生活底蘊,蘊含著瑤族和壯族人民所特有的精神氣質和文化性格,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精神、教育、審美、經濟等多元的價值。如前文中所提及的成為壯族人民驕傲的“歌仙”劉三姐,就成為了廣西云南這一帶的文化品牌。歷年少數民族的聯歡晚會都會用她的經典形象作為開場歌舞表演,營造出獨屬于自己文化氛圍的民族自豪感。同時,《劉三姐》的電影形象也是數不勝數,有許多大導演都將其改編成為一個獨特的藝術形象安排在電影中,表現出極其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

而目前隨著對傳統文化保護的加強,廣西云南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圍繞著民歌作為資深獨特的競爭力。在廣西云南的山里,少數民族群眾仍然保留自己的傳統,在盛大的節日里舉辦民歌對唱的比賽,不僅唱劉三姐的代表曲目,還有《酒歌》、《蝴蝶歌》、《拉發歌》等一系列充滿獨特民族風味的歌曲。此外,山歌不僅僅是留在當地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中,更開始被世界所矚目,走出山區,走進城市。就例如在2010年,來自一些自治區的民族藝術家們,走出大山,走進首都,在首都的大舞臺上將本民族原生態的歌曲表現給全國的觀眾們看,將自己民族優秀的文化財富展示給眾人看,深深地吸引了當時在場的所有觀眾,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大山深處的力量和獨特的魅力。

三、壯瑤民歌進學校的意義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文化部門開始重視壯族和瑤族等少數民族的民歌,開始重視他們在文化傳承方面的作用。而現在新一代的年輕人,開始慢慢淡化對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視,開始越來越多的追捧來自國外的先進的文化,致使中國許多傳統文化頻臨滅絕。所以,許多云貴高校開始慢慢鼓勵少數民族的民歌進入校園,讓本地的大學生學習自己本地的民歌,了解自己家鄉的文化,體驗從老一輩流傳下屬于他們整個民族的獨特寶貴精神財富。

(一)有利于民族傳統文藝的傳承和發展

目前我國民間文藝的傳承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靠當地老藝術家選擇繼承人進行傳授,另一種是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進行保護而傳承。第一種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少,極容易導致民間傳統的消逝,而第二種強制性的保護發展到最后極容易演變成為保護以經濟發展為前提,從而使文藝繼承變味。因此,引進校園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傳統的文化財富。一方面是因為教育是傳遞人類知識的一個重要的過程;另一方面,學生和老師都是作為教育的主體積極參與到文化傳承這個活動中去的。因此,推動壯瑤民歌走進校園,對于鼓勵社會全員參與到保護民族傳統文化這一活動中來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以校園為陣地,教育為領頭羊,能夠推動壯瑤民歌走向更加燦爛的明天。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

文化是一個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而壯瑤民歌是壯族和瑤族的人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精神品質。它對于我們以后研究壯族和瑤族少數民族的文化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只有以尊重的態度去理解民歌,才能更加完整全面的去理解這兩個少數民族。而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通過對傳統民歌的學習,逐漸在腦海中形成對壯瑤兩族的觀點和看法,從而形成關于少數民族的世界觀,為促進學生樹立起少數民族的民族意識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能讓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正所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學生在對壯瑤民歌的學習過程中會漸漸領悟到音樂的獨特魅力,民歌的迷人之處。而且通過學習了解到自己曾經對傳統藝術形式的偏見是個多么大的錯誤,為幫助他們以后接受傳統文藝的熏陶提供基礎。

四、結束語

推動壯瑤民歌走進校園的活動不僅能夠在傳承傳統民族文學藝術方面提供了傳承工具,更在培養繼承人以及培養學生的文藝素養方面提供了十分重要的途徑。這對推動壯瑤兩族民歌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提高中華民族軟實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目的。這也對促進現代學生個性協調發展,素質全面提高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海春.論廣西桂中原生態民歌音樂進校園[J].大眾文藝,2010(15):235-236

篇7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我國的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云南、貴州。壯族大多居住在廣西,主要集中在柳州、來賓、河池、南寧、百色、等地區。云南地區也有一百萬壯族人口,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紅河、曲靖也有地區。廣東的連山、肇慶懷集、貴州的從江和湖南江華也分布有壯族。由于分布的地理風貌差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廣西壯族與其他地區壯族之間既有相同點,又存在著獨具廣西特色的民族風情。

壯族服飾主要有藍、黑、棕三種顏色。壯族婦女有植棉紡紗的習慣,紡紗、織布、染布是一項家庭手工業。用自種自家紡織的棉紗織出來的布稱為“家機”,精厚、質實、耐磨,然后染成藍、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種草本植物),可染成藍或青色布,用魚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壯族婦女擅長紡織和刺繡,所織的壯布和壯錦,均以圖案精美和色彩艷麗著稱,還有風 格別致的“蠟染”也為人們所稱道。在服飾上男子與漢族無多大區別,女子則多姿多彩,特別喜歡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絲線繡上花紋,人物、鳥獸、花卉,色彩艷麗,栩栩如生。

壯族女子有帶銀手飾辟邪的傳統,多見小女孩、少女佩戴。黑衣壯是廣西壯族的一個支系,主要集中在廣西與云南邊鄰的那坡縣,黑衣壯婦女佩戴的銀項圈,兩端都制成魚形狀,有如雙魚對吻。雙魚對吻銀項圈是黑衣壯婦女婚嫁時必備之物,說明黑衣壯有魚圖騰崇拜的信仰。歷史上,在壯族傳統的稻作區,人們相信人死后會變成魚,然后再投胎變成人。黑衣壯魚崇拜文化的遺風已經演變成他們族群自身的傳統了。廣西東蘭壯族婦女則喜愛身穿繡花肚兜,頭插鮮花以示美態。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定期還舉行山歌會“歌圩”,以農歷三月初三為最隆重,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這些歌手的代表人物。除此之外還有“歌圩”派生而出的歌會。歌會的會期不一定,只要有需要,隨時都可以進行。銅鼓是壯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壯族鑄造和使用銅鼓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銅鼓既是樂器,也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征。從冶煉技術和造型技術來看,在廣西田東縣鍋蓋嶺出土的屬于戰國時期的銅鼓,在廣西貴縣、西林縣出土的屬西漢時期的銅鼓,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壯族人民熱情好客,常以自家釀的“壯酒”待客,其中米酒是最常見的。每年冬閑時節,壯拳、猜碼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動。

廣西地區分布著12個不同的民族,他們各自的民族性格,多彩的生活,獨特的服飾,豐富的歌舞,給畫家們提供了不盡的創作靈感。畫家筆下的少數民族形象,不僅可以表達不同民族的人文風貌,更加可以激勵現代人的進取精神,提高民族審美意趣。

廣西地區杰地靈,在歷史上出現了眾多詩畫文人。廣西地區的漓江畫派就是當代中國繪畫流派之一。所謂漓江畫派,就是指以表現時代風貌為宗旨,以廣西秀美山水為主要表現對象,以傳統中國畫為主體,以廣西當代畫家為主要力量的具有共同審美追求和鮮明藝術風格的畫家群體。漓江畫派老一輩代表畫家有帥礎堅、陽太陽、黃獨峰、涂克等。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以鄭軍里、柒萬里、粱耀、蔣曉東、魏恕、黎小強等為代表的一批畫家把創作重心放在描繪漓江山光和廣西人文風貌上,逐漸形成了有著鮮明地域特色和獨特追求的藝術群體,這些畫家以共同的藝術表現對象和相近的藝術追求以及多樣的繪畫風格,在國內畫壇獨樹一幟,引人注目。

我的導師,著名人物畫畫家魏恕先生是少數民族工筆人物畫的代表畫家,她的工筆人物畫作品多以廣西少數民族為題材,作品中多流露出對生活的細致入微的觀察以及高深的工筆畫技巧,是許多男性畫家不能達到的,她借助中國傳統工筆畫的繁雜工藝以及表現力極強的優勢,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創作中去。《鄉婦》是魏恕2004年的作品,入選“全國第十屆美展”并獲廣西美展一等獎。《鄉婦》是以寫實的表現手法細膩的表達了母子間的溫馨和細膩如絲的母愛。畫面不設重彩,溫和淡雅,正如畫家平和的心態和對平凡生活的熱愛。

《天琴女》是魏恕2003年創作的作品。此作品描繪的是廣西龍州壯族特有的樂器――天琴。每年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歌節,節日期間,人們對歌,歡舞,參加者成千上萬。當對歌達到時,青年男女便拿起天琴邊彈、便唱、邊舞,盡情歡樂。天琴是歌唱的伴奏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天琴女》是創作的素描底稿,畫面中的壯族女子手彈天琴,腳上打著鈴鐺,有濃郁的民族風情。作品中不難看出畫家對用線極為考究,沒有任何繁瑣雜亂,每條線每個點都抓得極為精準。通過衣服線條的疏密虛準確的刻畫了人物的動態和衣服的質感。

畫家李孟彬1966年畢業于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壯鄉繡球妹》是李孟彬的早期作品。繡球是廣西壯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廣西極具特色的手工藝品。廣西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繡球內包有豆粟、棉花籽或谷物等農作物種子,這除了使繡球有一定的重量便于拋擲外,更深層的意義是――繡球為“吉祥之物”。拋繡球在每年春節及“三月三”歌節時舉行,正是春播時節,繡球內填放有谷物種子,就是希望年內“五谷豐登”之意;同時,繡球作為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內中喻示著“生育興旺”之意。畫面中三個年輕貌美的壯家姑娘一邊閑談一邊縫制繡球,背景植物也具南方特色。畫面人物布局講究,用色豐富但不失協調,表情刻畫生動,人物體態也很優美。

三年讀研期間,我通過到貴州的西江千戶苗寨,廣西的三江、岜沙、南丹、隆林等少數民族地區采風,搜集了很多少數民族地區風情的資料。采風期間,我們還深入少數民族人們的生活中去,參加他們自己民族特有的活動和節日,親身體會各個少數民不同的生活氛圍和民族品格。

《壯鄉姊妹》)是我2012年創作的壯族題材作品,畫中主人公正是廣西那坡黑衣壯。那里的女性無論老少,都喜歡穿右蓋大襟和葫蘆狀矮腳圓領的緊身短式上衣,下身以寬褲腳、大褲頭的褲子相搭配,腰系黑布做的大圍裙,頭戴黑布大頭巾。其圍裙既寬且長,裙底垂到小腿;圍裙不僅能用來裝飾;還可以把裙底翻上來當包袱用,很是有當地特色。這樣一個“以黑為美”的民族深深吸引了我,并讓我產生藝術創作的激情,用藝術手法捕捉和表現他們最淳樸的生活。

《壯鄉姊妹》描繪的是一對壯鄉姐妹互相裝扮的情景。畫面中兩人的黑衣通過濃淡冷暖的細微差別加以區分,在衣服的細微處,如盤扣、衣邊、花布鞋使用朱砂朱、石青石綠來點綴。佩戴的銀飾則做適當的放大夸張,使之疏密有別,不失大氣,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

我的工筆作品《壯鄉美系列》仍是以廣西壯族為創作依據,分別是《天琴傳音》、《繡球寄情》、《桂花飄香》。天琴、繡球、桂花是廣西的三個縮影,代表著廣西壯族人民的質樸、純粹和熱情。

在我的創作中更多的是融入自己內心的感受,是一種不自覺的表達,寄托自己對壯族人民樸實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對自己未來生活的向往和熱愛。我的創作嘗試還僅僅是一個開始,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仍需要繼續不斷的探索,以藝術的視角,關注周圍生活、關注生命與自然,大量挖掘素材加以完善和豐富,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在當代工筆人物畫壇題材豐富,風格各異的今天,少數民族題材工筆人物畫當屬一朵奇葩。越來越多的畫家把自己的作品創作放在少數民族題材上面,在運用國畫傳統表現技法的基礎上不斷加入時代意識,以更加凸顯當代少數民族地區的新風貌新氣象。

廣西壯族題材的工筆人物畫創作是廣西少數民族題材中國畫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充分反映了廣西眾多生活在原始狀態的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人文情懷。壯族人民的質樸、純粹很符合創作作品的精神意愿,同時也符合工筆人物畫中對選題、形象、韻味的要求。

篇8

【關鍵詞】壯族;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平果嘹歌;藝術形式;特點;發展

中圖分類號:I2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4-162-02

一、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藝術形式

三聲部是一種原生態民歌流傳于廣西馬山壯族一帶,民間俗稱三頓歡,它是在二聲部歡的基礎上,加入一個專唱“哼”、“哪”襯詞的低音聲部而形成的。這種民歌現象極為珍稀,具有迥異的民族唱法、獨特的演唱技巧及藝術魅力。廣西馬山壯族三聲部民歌是壯族人民的口頭文學,是壯族特有的傳統音樂樣式。所謂“三聲部”,主要是同一首歌曲由三個聲部構成,第一聲部為歌曲主旋律,由主唱者演唱;第二聲部是副旋律,第三聲部為和聲,由兩人或兩人以上合唱。三個聲部都能突出主旋律,第一、第二聲部獨立音調,演唱者全用支聲復調合唱,具有三度合聲風格。一直以來,當地群眾稱三聲部民歌為“歡哈”(漢語意思為“合聲”山歌),有很多種音調,常見的有蠻歡(用當地方言唱)、卜列歡(特點是要顛倒唱兩次)、加方歡(類似于蠻歡,調子比蠻歡柔和)、結歡(特點是唱的時候,一字一音停頓,情調粗獷)等調。演唱的時候,時興“哈”聲。

三聲部民歌的歌詞講究押韻,結構主要有五言、七言、五三五、六言幾種,復雜而又有規

律。但從馬山、上林這些有三聲部民歌流傳的地方來看,這一帶的歌詞基本上又是以五言四句式和五三五言六句式的結構為主。五言四句式的歌詞符合壯歌的普遍押韻,如四句式的蠻歡《樹木生山上》:

樹木生山上,小草長嶺間,

你莫嫌我小,日后見高低。

這是一首二三押韻的四言歌,第二句的第二個詞和第一句的末尾詞押韻,第四句的第三個詞和第三句的末尾詞押韻,同時第二、第三句末尾詞相互押韻。除了這四句式的押韻方式外,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押韻,它與壯族民歌的普通押韻規律一致,如五三五言六句式的歌詞,通常稱為“三頓歡”或“三跳歡”,以《辛苦歌》為例:

好比斑鳩鳥,真孤獨,在藤上啼哭;

孤兒沒有父,多辛苦,淚流如雨注。

以上這首歌屬于五三五結構,它的第一、第二句末尾詞與第三句的第三個詞相押韻,第三、第四句末尾詞又相互另壓一個韻,第四、第五句末尾詞與第六句的第三個詞相互押韻。這些句子雖簡短,卻都要求腰腳韻,是有嚴格的韻腳的。又如五三五言六句式的《喜酒歌》:

金童配玉女,天地許,得佳偶天成;

開處福氣騰,受得貧,受得日號你。

(歌詞大意:金童和玉女相配,這是天地都贊許的,這對佳偶天賜姻緣,自此福星高照,能夠一起忍受貧苦,吃苦耐勞,受到大家的稱贊,以后會過上好日子的。)這首歌詞的結構、押韻方式和上一首《辛苦歌》是一樣的,壯族群眾用這種結構形式的歌詞來演唱三聲部,抑揚頓挫、悠揚動聽,蘊含著無窮的藝術魅力。

二、平果嘹歌藝術形式

壯族嘹歌是著名的壯族長篇古歌,是經過長期的口頭傳誦后,由壯族文人的加工和刪改,用古壯字記錄并在格式上作了適當規范的歌謠集。與其他口頭傳唱的民歌不同,它的內容相對固定,并且全部用古壯字傳抄流行,是反映壯族人民勞動、生產、生活、愛情、婚姻、歷史等方面內容的傳統民歌。般認為,壯族嘹歌是因為其唱法,每一句都有“嘹—嘹—嘹”作為襯詞拖腔而得名。這里的“嘹”有特定的含義。在壯語中“嘹”是“玩”、“玩耍”、“娛樂”、“玩樂”的意思。在許多壯族人的觀念中,出去對唱山歌,是“玩”、“玩耍”的重要內容。青年男女去野外對唱山歌,談情說愛,俗稱“貝嘹坡”,即到嶺坡上對唱山歌。由此可見,“嘹歌”一名,源于壯族“以歌為樂”,好唱“嘹嘹(遼遼)之歌”的習俗,其本意是“男女戀情之歌”。

嘹歌是屬于雙聲部的山歌,分高聲部和低聲部,以兩兩對唱的形式進行對歌。唱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韻律上都是腰腳韻或頭腳韻互押,嘹歌唱詞基本為五言四句,唱詞由兩句一聯的兩聯組成,押韻方式與漢族詩歌不同,每聯的韻律關系是:后句的腰(第二第三句)和前句的腳(最后一個字)互押。兩聯之間的關系是:前一聯后句的腳和后一聯前句的腳互押。壯族嘹歌曲調比較豐富,除了《船歌》有固定的曲調以外,一般不固定哪些歌詞用哪個曲調,也可以用不同曲調唱同一首詞,嘹歌通過千百年的傳唱,與當地的方言(壯語)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哈嘹、嘶咯嘹、的客嘹、那海嘹、長嘹、酒嘹等各具特色的曲調。

三、壯族民歌的特點

(一)與壯族人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

民歌的產生和與當地壯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居住環境、勞動生產之間存在較為密切的關系,壯族民歌的使用頻率在婚嫁、喪葬等具有顯著民族特征的活動占據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壯族民歌根據其歌唱內容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互問姓名歌、招呼問候歌、農事家常歌、表示愛慕歌、婚否試探歌、山盟海誓歌、共吃宵夜歌、知識問答歌、互贈禮物歌、送別歌等。一般情況下,壯族民歌都貫穿在人們的日常生活或整個活動中,以歌聲來傳達人們的思想及歡樂。

篇9

關鍵詞: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研究

阿峨新寨坐落在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仁和鎮,是一個擁有106戶人家的壯族自然村。從1975年至今,該村的村民已創作黑白、套色版畫1200余件。其中分別有175幅、121幅到過縣、州展出,36幅入選“大連市農民版畫展”,30幅參加“云南省農民美術作品展”。馬關縣以版畫為依托、結合民族傳統文化進行申報,于2000年5月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在邊疆偏僻村落有如此發達的民間藝術,值得我們深入調查探究。

1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的審美特征

1.1質樸的情感、簡單的刀法

阿峨新寨的版畫出自壯家農民之手,他們白天種地,夜晚畫畫,用木板刻印出勞動情景、喜聞樂見的事物,作品情感真摯,樸實無華。雖然偶爾請專家培訓指導,但比起專業的學院版畫,農民版畫家對刀法、黑白木刻技術的認識和理解并不深,沒有“精道”的刀法和高超的木刻技藝。比如龍子輝的《撈魚娃》,水紋用陽刻,人物結構用陰刻,所用刀法技巧并不復雜,卻能生動地反映出農村孩子童年的天真與歡樂。這幅作品曾多次參加過不同級別的展覽,并受到觀眾的好評。

1.2簡潔的造型,生動的形象特征

由于缺乏系統、專業的造型訓練,農民畫家沒有嚴格的透視觀念、結構意識、造型理念,他們筆下的形象往往來自基本的視覺感受,直觀生動,并且有“形變”的稚拙感。人物造型簡潔、概括,因涉及各種生產勞動場面,所以在構思和創作時很注重人物動態的表現。追求形象的生動已經成為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的表現特征之一。

1.3寫實的畫面,樂觀向上的精神

三十余年來,阿峨新寨的黑白木刻一直沿用較為寫實的手法表現著壯家人的情感和生活方式,畫面樸素而真實。壯家人對待生活積極、樂觀和向上,不管哪一類的作品都有反映良好社會風尚、歌頌美好情操、宣傳美好生活或祈求美好未來的內涵,沒有出現反映悲觀、傷感、不文明現象和社會不良習俗的作品。

1.4崇尚民族傳統,題材豐富多彩

農民版畫家近幾年嘗試創作少量的套色絕版畫,但最出色和真正具有代表性的還要算黑白木刻。深紫色或黑色是壯族人崇尚的主色,阿峨新寨版畫選擇黑、白表現,正好符合了壯族人的審美感情和民族傳統;內容上除了反映壯家人民生產勞動類的作品外,其它還有體育競技、宗教祭祀、節慶、學習、戀愛以及服飾圖案類等,涉及面廣。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記錄了壯族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真實情況,具有藝術和歷史的雙重性,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2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發展情況

作為民間藝術家,維系創作作品的動力除了很少的內心需要外,占較大比重的還是經濟利益的刺激。如今,售賣版畫已成為阿峨新寨水稻、小麥、玉米和烤煙之外的經濟增長點。根據調查統計,2005年全村有36位作者的作品以不同方式售出,實現銷售收入5.8萬元,最高收入1.6萬元,平均收入1161元。版畫協會理事長盧正林靠版畫收入達8000元。2006年作品被法國、日本和國內多個省市人士購買、收藏的版畫達1340余幅。其中,出售720幅,實現收入9.78萬元,同比增長68.6%,實現戶均版畫銷售收入923元,同比增長68.7%,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2000年以來,馬關縣委、政府把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作為全縣的品牌文化來培育和發展,先后投入61萬元改善基礎設施建設。2004年將阿峨新寨列為小康示范村來建設,修通了從馬克公路進入阿峨新寨的彈石路6公里,徹底改善了村民住戶的基礎設施,并爭取到6萬元的“千里邊疆文化走廊”工程項目,在原來基礎上改擴建100多平方米的科技文化活動室,建成占地260平方米的科技活動室暨版畫展覽室。當年,成立了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協會,現發展會員36名。

為提高版畫創作質量。每年從州群藝館、省州大專院校聘請專家老師入村指導,舉辦培訓班。僅從2000年至今就先后舉辦過9次培訓班。

在對外的宣傳上,縣委、政府先后出資組織作品到昆明、上海等地進行展出,還聯系云南電視臺《走遍云南》欄目、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大型壯族電視紀錄片《麗哉勐僚》攝制組、《云南日報》、《春城晚報》等媒體進行采訪報道,擴大了壯族農民版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當前,壯族農民版畫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共存。國家勾畫出了一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注重提高、改善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強調和諧、全面地發展。云南省也針對省情提出了“民族文化強省”的戰略目標。這些都為民間藝術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遇。但是,在全球化商品經濟時代,物質的誘惑大于精神的追求,這樣會弱化藝術品的精神性。現代化、工業化、鄉村城鎮化以及媒體、科技、生活方式、時尚改變了民間藝術的生態環境,他們對民間藝術發展構成根本性的沖擊。

3.1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發展存在的問題

(1)壯族農民版畫興起的歷史不長,本質上還不足以形成一種民俗方式。民間藝術原本是一種地域的生活文化,一種民俗方式,是一種共性的審美,它應該持續地與這種文化持有者的生活發生聯系,歷久難變。阿峨新寨民間版畫在短時間不斷受經濟利益影響,要保存住那種自發的、純樸的、天真的精神情感比較難,而這恰恰是民間藝術賴以生存、發展的靈魂。

(2)阿峨新寨民間版畫良性的傳承體系尚未形成。這表現在近幾年阿峨新寨民間版畫協會的會員年齡偏高,后備力量的培養跟不上;年輕人要么還在讀書,要么外出打工,而對學齡兒童美術興趣的培養重視不夠;版畫刻得好的人和能賣畫的人往往集中在少數幾個人身上,使其他村民的興趣受到一定的影響;部分中年人盡管很用功,但也學得不夠精深,影響整體的發展。

(3)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總體印制質量偏低。他們刻版馬虎,版面不干凈,該刻除的部分沒有完全修整去除,便開始印制;有些畫家沒有掌握好油墨濃度,尚未把油墨滾均勻,導致印制出來的版畫濃淡不均,薄的薄,厚的厚,顯得粗糙;拓印時用力不到位,畫面有飛白出現,影響畫面效果。

(4)阿峨新寨壯族農民版畫創作思路尚不夠寬。農民畫家的構思難以脫離人物形象,總以為離開人物就不成好作品;個人特點沒有得到更大發揮,不自信的心理導致不能揚長避短,出現“邯鄲學步”的尷尬。

3.2對阿峨新寨民間版畫發展的幾點建議

(1)繼續對村民進行政策宣傳,讓其真正認識到民間版畫對于阿峨新寨的重要性。因為它符合中央倡導的“重文求知、重藝求樂、追求自身價值的體現和向往生活環境的優美”的政策。中央政府除了注重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之外,還特別注重精神生活和生活環境的改善,追求物質、政治、精神和生態文明的共同發展,從而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只有讓村民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民間版畫和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積極參與民間版畫創作,才有利于今后的發展。

(2)加強技術上的培訓,根本上解決做工粗糙的問題,努力形成嚴謹、認真、精細的良好習慣。在刻板和印制等環節中,由于方法和技術以及態度等問題導致的畫面不干凈、不精致的現象雖在逐步減少,但仍然有很多農民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和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加強技術上的培訓,重視印制中的各個環節的方法,在協會中倡導做工精致、作品清秀為美的風氣。在請專家指導時,可以針對村民情況分啟蒙班、普及班、創作提高班等層次,前兩班可由版畫協會帶頭人負責,后一班則請專家輔導。學員在輔導課前準備好創作稿,專家才能有的放矢地輔導。

(3)進一步改善進村的道路條件,以版畫帶動旅游、以旅游帶動版畫銷售與發展,真正凸現版畫在馬關的文化品牌效應。多年來,馬關縣委、政府一直很重視阿峨新寨版畫的發展,修通了入村的彈石路,慕名進村的外來人員增多,農民的版畫也賣出了,相比以前是有了較大改善。但是路面不是很寬,只能通過小型車輛,遇對頭車要相讓很困難。這樣,一些旅游團隊的大車不能進入,便難以真正實現以版畫帶動旅游、以旅游帶動版畫銷售與發展。

(4)政府出資收集作品作為禮物外贈或者作為其它商品的隨贈品,目的是推動市場化、激發農民創作興趣、最終實現文化帶動經濟發展目標。但在收集版畫作品作禮物時,具體操作上要擴大范圍,不要總集中于少數人身上,因此抑制廣大村民的積極性。我們應該以覆蓋面廣泛的經濟利益刺激村民刻版畫的熱情。

(5)活動室里陳列的作品數量要增多,要有備份。進村的外來人員需要了解版畫情況,這時活動室就相當于一個“畫廊”、“展廳”,目前陳列室里懸掛的作品不過百件,藝術氣氛和感染力還不夠。為了保持展示的完整性,必須將陳列品和備份品分開,哪一張備份被買走,馬上重印備份。

篇10

學校壯族三月三活動工作方案1一、活動主題

歡度壯族三月三,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二、活動地點:學校、家庭及其他三月三活動場所

三、活動時間:xxx年4月5日至11日

四、活動參與人員:學校師生

五、活動內容

(一)學習壯族習俗。

1、宣傳三月三:利用每周例會、校園廣播、班團隊會等形式,宣講壯族三月三民族傳統節日等民族文化。地點:校內。

2、①學生跳起壯族竹竿舞:竹竿對打千年響,和諧步伐萬年光,大家團結手拉手,同學情誼百年長。②板鞋比賽。

時間:4月5日、6日每天下午17:00 地點:樟木三中校園運動場上

3.學習觀摩壯族山歌:當年三姐把歌傳,唱歌出名成歌仙;山歌好比春江水,至今流了千萬年。 建議學校的師生參加樟木鄉第四屆三月三文化藝術節,學習觀摩壯族山歌。

時間:4月9日上午10:30 地點:樟木鄉民族文化體育廣場

4. 糯香三月三:壯族三月三有家家戶戶蒸制五色糯米飯的習俗。建議學校的師生回家向家里的老人學習戶蒸制五色糯米飯的方法。 時間:三月三假期當中 地點:在學生各自的家庭中。

(二)記憶三月三。通過專家研討對話三月三和文字、圖片、實物及繡球、壯錦、香包、五色糯米飯等傳承人展現三月三的歷史傳統、風情習俗。

(三)參與三月三的活動:建議學校的師生積極參與壯族三月三有關的民俗活動,例如文藝匯演、舞群獅表演、農家體驗、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等。在活動當中做活動的組織者或者志愿者。

六、活動的要求

1.每一個參加各項活動的師生都要牢記安全第一的原則,做到遵守社會秩序,遵紀守法。

2.每一個參與活動的人員一定要注意收集材料,特別是參加活動現場的照片(照片要求看見參與的人員、場面全景、主題特寫等內容)。

學校壯族三月三活動工作方案2為傳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營造祥和歡樂的節日氛圍,豐富學生的校園民族文化生活,根據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xxx年xx學校壯族三月三活動工作方案》(x政辦電〔xxx〕x號)的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進一步促進我市民族團結進步、校園穩定和諧發展。現將xxx年開展壯族三月三活動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動主題

弘揚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風采

二、活動時間

xxx年4月1日4月30日

三、活動內容

(一)開展主題宣傳活動。

各學校結合實際,組織、引導在校師生集中開展為期一周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動,結合國旗下的講話、班隊會、主題演講等形式,積極拓展宣傳內容,同時運用宣傳欄、校園廣播、板報墻等載體,宣傳壯族三月三,展示民族八桂風采。

(二)開展主題實踐活動。

1.組織開展一項民俗活動。在節日期間,傳唱劉三姐歌謠、學習民間藝術、學唱本地戲曲、創編山歌詩詞等各種健康有益的傳統文化民俗活動,感受節日喜慶,學習了解本地過節傳統和風俗習慣。

2.學講一個傳統民俗故事。開展誦讀傳統文化經典圖書篇章,學講一個反映民族精神的傳統故事,感受蘊含在傳統故事中的民族人物的家國情懷和精神追求,學習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3.參觀本地一個歷史名勝。在保障安全、遠離封建迷信的前提下,在父母的帶領下或結伴尋訪、參觀一處能體現本地文化特色的風景名勝、歷史遺跡、文化公園、博物館等,了解家鄉的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

4.做一次壯族三月三小小宣傳員。鼓勵學生在節日期間主動向身邊的親朋好友解說家鄉的民俗文化風情,激發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和民族自信,豐富校園民族文化生活。

四、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注重結合。各學校要把組織開展弘揚民族文化,展示八桂風采活動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件大事來抓,根據本校實際制定出具體方案,積極引導在校師生參與其中。

(二)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各學校要加強對民族文化節日活動的宣傳,組織引導師生開展有意義的活動,過上歡樂祥和的民族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