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范文

時間:2023-12-06 17:53: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

篇1

【關鍵詞】勞動價值 生態價值 生態經濟價值

一、生態價值論:與勞動價值論共同構成經濟價值理論體系

將經濟與價值聯系起來進行哲學思考,馬克思做出了杰出貢獻。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揭示了經濟與價值的關系真理。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馬克思的價值論貢獻是偉大的,主要在于勞動價值論。當考察當下人類遇到的環境與經濟關系問題時,我們發現僅僅以勞動價值論來說明現時代的自然資源、勞動、經濟、價值之間的關系是遠遠不夠的。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就當時的研究條件和應用條件,重點揭示了微觀領域的勞動價值關系,對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計的處理。隨著經濟學的深人發展和人類經濟生活的拓展,經濟價值已經遠遠超出了勞動范疇。

馬克思在其《資本論》(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話說“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馬克思在這里承認了經濟財富的全面價值來源在于人類勞動和土地等自然資源。遺憾的是馬克思賦予了勞動以價值,卻沒有賦予土地等自然資源以價值,而僅僅是承認自然資源的使用價值。“一個物可以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價值。在這個物并不是由于勞動而對人有用的情況下就是這樣。例如,空氣、處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價值與價值是不相容的關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價值是無法計量和難以比較的,而經濟學基本上沿著數學化的方向發展。長期以來經濟學的發展沒有重視自然資源,不僅僅是因為其與人類勞動的區別,還因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較的特征。自然資源作為一個既沒有價值當然也不能以數量進行比較的財富來源,在經濟學發展的第一階段被忽略了。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作為后來者我們不能簡單地否定前人的理論創造,也不能無視現實的要求。立足于現實,從邏輯上說,生態價值論是勞動價值論的補充,二者共同構成經濟價值理論體系。我們僅僅從勞動創造價值的角度來談自然資源的價值是不合適的,因為勞動價值論的學術前提與生態價值論是不同的。比如說,以前人們說自然資源是沒有價值的,該結論顯然是從勞動價值論出發的。自然資源沒有價值,是違背常識的。中國的《現代漢語詞典》等辭書都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當作價值的第一含義,現在看來,這些解釋都將價值的含義作了狹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把價值的常識理解當作價值的第一含義。"value :quality of bing useful。:desir- able:有用性,重要性,價值”。從常識的角度來說,價值既包括可以數學計量的勞動價值,也應該包括不能數學計量的,如使用價值。在使用價值概念中,漢語構詞是偏正結構,暗示了“使用價值也是價值”的理解。由于馬克思明確劃分了價值與使用價值,所以就造成了學術界對自然物價值的誤解。實際上馬克思談到的價值不是“價值”,而是勞動價值,用勞動價值代替價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說不通了。因為就概念來說,價值的寬泛含義顯然不是勞動價值所能涵蓋的。但是把馬克思理解的價值表述為“勞動價值”,那么自然物的價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類的勞動創造,沒有勞動價值,但是能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所以顯然是具有價值的。既然自然物有價值,那么保護環境和節省利用自然資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說自然資源沒有價值,那么就可以浪費自然資源了,這根本說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問題,我們誤解了馬克思,馬克思的價值是指勞動價值,不是一般所指的“價值”。從邏輯上說,一般意義上的價值應該包括所有的價值形態,如使用價值、交換價值、經濟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倫理價值、宗教價值,等等。這樣的話,我們在勞動價值之外,就能夠承認生態價值的存在了。生態價值的存在證明自然資源和環境對人類來說是有價值的。從哲學角度來說,自然資源作為客體滿足人類作為主體的各種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資源的價值。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具有價值是我們保護環境的價值前提。沒有對自然資源和環境價值的肯定,循環經濟的保護環境初衷是不可思議的。

自然環境不僅具有價值,而且具有人類所不能創造的價值。人類憑借自己的腦力和體力,長期致力于經濟財富的創造,以維持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人類創造巨額財富使得人類對自己的創富能力的認識急劇膨脹,人類獲得了有史以來最積極的自信心。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創造一個自然界作為自己的生存環境,人類的創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創造作用。美國科技界啟動“生物圈2號”工程,目的是再造一個人類的生態系統,可是最終失敗了。“生物圈2號”工程的失敗讓我們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類不可替代的生態系統。實事求是地說,迄今為止人類所有的創造都直接或間接地體現了人類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沒有考慮到自然界生態循環的規律要求,比如工業流程的孤立設計就與物質、能量的自然生態循環相違背。人類與自然不協調的經濟行為破壞了人類與自然界的和諧關系及其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告訴人們,人類應該在自然界面前謙 虛一點,人類經濟行為的設計應該充分考慮自然界的規律要求,人類的創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創造。人類社會不過是整個自然界系統的一個部分,這個系統的命運不是掌握在人類手中。人類對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要取決于自然界的選擇,這就是“浪花淘盡英雄……青山依舊在”。

自然界對人類的價值體現在真、善、美多個方面。“真”的價值體現在人類科學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價值就是自然界為人類提供審美對象、影響人類審美能力和藝術創造力。“善”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經濟、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經濟價值是本文的主題之一。自然界的經濟價值絕不僅限于傳統經濟粗放利用的自然資源價值,比如森林作為木材的價值。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說,自然界經濟價值的發揮取決于生態條件的狀況。直接來自于自然界的經濟資源同時也是生態資源,同一資源綜合地發揮著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由于生態價值的作用,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得到了可持續的發展。

自然界對人類的價值不僅體現為自然界對當代人類的價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對人類后代的價值作用。人類后代的命運寄托于現有的自然資源能否有效的保護,也就是說自然資源的生態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才能保證人類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其他價值。生態價值是自然資源的基礎價值,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是以生態價值為基礎的,生態價值的缺失將大大降低自然資源的經濟價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糧食的產量和質量。人類的發展不僅是自身種的延續,還要有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生態條件。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存在上,而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存在有利于自然資源生態價值的發揮。

廣義而言,生態價值不僅包括自然界對人類的生態價值,還包括人類對自然界的生態價值。自然界為人類生存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具有對人類正面的價值作用。人類的思想和行為直接或間接地對自然界—人類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影響,所以人類對自然界具有價值關系,人類保護環境、發展循環經濟都體現了對自然界的良好價值。

二、循環經濟:創造價值

既然生態價值論與勞動價值論共同構成經濟價值理論體系,那么自然界創造的生態價值以及人類創造的勞動價值就是經濟價值體系的主要構成部分,也就是說經濟系統所涉及的價值類型至少包括生態價值和勞動價值。新古典經濟學認為生產要素主要是三類:自然資源、資本和勞動。當然與此相應地就產生了三大價值:自然資源和環境價值、資本價值以及勞動力價值。從終極源頭來說,資本價值來源于勞動創造價值。也就是說,經濟活動中主要包括兩類價值即勞動價值和生態價值。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運作模式,相對于傳統經濟模式在價值創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優勢。那么循環經濟是如何創造價值的呢?循環經濟作為人類的行為選擇,它創造的價值必然是人類勞動創造的價值,而不是自然界創造的價值。自然界創造的價值集中于人類經濟活動開始之前。經濟活動開始之后,主要是人類勞動創造價值,無論這種勞動是簡單勞動還是復雜勞動。相比較而言,循環經濟要比傳統經濟更能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循環經濟創造價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進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環經濟創造的價值主要是由人類的復雜勞動帶來的。

循環經濟中的人類復雜勞動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資源利用率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態目的的勞動。具體來說,包括各經濟環節的技術改造、工業流程重組、產業銜接整合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循環經濟關注的重點不再是經濟環節的微觀部分,而是經濟運行的宏觀系統以及系統之間的聯系和協調。為了發展循環經濟,我們要改造工業流程,對工業環節進行技術改造,最終要實現經濟系統與自然界生態系統的良性對接。

循環經濟創造價值,“創造”一詞在這里的意思決不僅僅是源頭性的產生,還包括價值的儲存和轉移。在循環經濟中,人們的勞動創造經濟價值。人類節省資源和減少污染排放的行為也是勞動,創造的是生態價值。人類的循環經濟行為阻 礙了自‘然環境的惡化,對自然環境是有益的,這反過來又有利于人類的可持續生存和發展,具有生態價值。當然循環經濟創造的價值主要還是經濟價值。自然界創造的生態價值在循環經濟中被節省、儲存和循環,體現在不同層次的生產成品上。人類減少污染排放而產生環境價值,降低了經濟發展的社會成本和環境成本。相對于傳統經濟粗放利用自然資源價值的方式,循環經濟變相地創造了生態價值。在經濟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提高了 自然資源利用率,就會延長自然資源的存續和保護環境,所以說發展循環經濟具有顯著的生態價值。

轉貼于

具體來說,循環經濟創造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原材料、能源開發環節。在該環節,循環經濟由于置人了保護環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資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同時重視開發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規模開發不可再生資源而威脅人類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把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進行區別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環觀念的引人和理解。實際上不可再生資源就是資源循環生成極其緩慢的資源;可再生資源就是循環生成比較快的資源,如風、太陽能等。循環生成緩慢的資源作為自然環境的一部分,具有維持環境穩定和完整的生態作用,其開采和使用應該降低,否則生態環境將面臨較大威脅,人類將難以適應環境的巨大變化。相反,循環生成快的資源具有無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規模利用不影響環境的美麗、完整和穩定,沒有明顯的生態負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斷循環產生的大量資源和能源,為大規模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2)工業“三廢”的回收利用環節。適度延長工業流程,整合工業布局,對工業“三廢”進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單位資源的產品產出率,又減少了污染排放,對生態環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廠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來造紙,造紙排放的廢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費品報廢后回收再利用環節。隨著經濟發展,報廢的消費品數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資源相當可觀,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加強對報廢消費品中可利用資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比如報廢的家用電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價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質會因為不回收而污染環境。

總之,循環經濟是將經濟過程的循環與生態系統的循環融合起來,協調經濟循環與生態循環,減少兩個循環之間的沖突,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目標。 三、生態經濟價值:循環經濟的價值選擇

循環經濟是一種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誕生的背景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傳統工業經濟,從傳統工業經濟到循環經濟經歷了一個辯證的發展過程。傳統工業經濟以“大規模消耗自然資源、造成大規模環境污染”為主要特征,該經濟模式具有顯著的生態和社會負面效應,從而引發了人類對可持續發展的擔心。為了確保人類的經濟前景,循環經濟模式應運而生。循環經濟從微觀上說,起步于工業流程的生態設計.如清潔生產,還有垃圾等工業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經濟屬于宏觀范疇,其涉及范圍遠遠超過工業工程,在單一的工業工程之外,循環經濟發展了不同的工業工程之間的復合設計、不同企業之間的工業工程循環設計,以及不同產業之間的循環設計,最后是經濟活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復合設計和循環運作。這個從微觀到宏觀的過程反映了循環經濟由循環工藝到循環經濟的發展歷史。

循環經濟模式與傳統經濟模式區別的關鍵在于不同的經濟價值觀,即在經濟活動的價值追求中體現了不同的經濟目的。傳統經濟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斷降低成本的基礎上生產和銷售更多的商品,獲取利潤,積累財富。由于人們對成本的理解是狹隘的,沒有考慮環境成本,所以這樣建立起來的經濟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費了大量的自然資源,破壞和污染了自然環境,總之是犧牲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和環境。循環經濟在傳統工業經濟的基礎上兼顧了生態環境的規律要求,體現了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節約利用,同時減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環境凈化和可持續發展。

在經濟價值觀上,循環經濟與傳統工業經濟的差別是明顯的。傳統工業經濟只追求經濟價值,沒有考慮生態價值等其他價值的意義。循環經濟不僅體現了經濟價值,而且體現了生態價值,這種對多種價值的兼顧使得我們發掘出這樣一種價值,即生態經濟價值。所謂生態經濟價值就是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融合的價值形式,是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共生、兼顧的產物。循環經濟的發展意味著原有經濟模式的調整,意味著過高的經濟增長會出現減緩甚至是負增長,所以發展循環經濟就是暫時犧牲部分經濟價值,保護和發揮更大的生態環境價值。這是對過去片面強調經濟價值的一種糾偏,糾偏的目的在于實現經濟價值與生態價值在經濟活動中的相對平衡。我們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對平衡的,相對平衡的經濟活動、價值結構有利于經濟長期健康地發展即可持續發展。

傳統工業經濟單一地體現了經濟價值,循環經濟不僅體現了經濟價值,而且補充體現了生態價值,這是對傳統經濟的價值結構的有效調整。由此可提出如下問題:有沒有一種經濟模式單一地體現生態價值,而沒有經濟價值?在比較傳統經濟與循環經濟的背景下提出這個問題是合乎邏輯的,但是從事實的角度來說沒有意義。因為經濟價值是所有經濟活動的核心價值,取消了經濟價值,也就無所謂經濟活動、經濟發展和經濟模式了。

人類現在的經濟活動之所以要兼顧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是因為經濟活動是一個系統,相比較生態系統來說,它只是一個微觀的系統,該系統的健康運行要受到其環境的嚴重制約。經濟活動的環境就是包括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在內的宏觀系統。有人說,經濟學家把生態環境當作經濟活動的一個微觀系統來研究,而生態學家則把經濟活動當作生態系統的一個微觀部分來研究。這話說的是對的,學科研究的視角差異必然造成世界理解的差異。簡單比較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誰比誰更宏觀,沒有太大的意義。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的關系本來就不是宏觀與微觀的關系,不是一個誰包含誰的關系。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是一個交叉關系結構,兩個系統有一個巨大的重合部分。如果說這兩個系統沒有重合的部分分別體現了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那么這個重合的部分就體現了生態經濟價值。只有這一部分才最有價值,真正體現了這兩個系統關系發展的前景,體現了人類對經濟發展的期望。

篇2

關鍵詞環境核算經濟價值量核算方法

1引言

環境經濟核算已成為目前國際上研究的焦點,其基本思想是將環境因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測算出經環境調整的國內生產凈值稱為國內生態產出或綠色產出(英文簡稱EDP),以彌補傳統GDP指標的不足。

在經濟活動中,由于發展經濟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處理得不好,已經出現了各種嚴重的生態問題,空氣污染、水質污染、森林消失、土壤沙化、資源枯竭等等,這些問題既嚴重影響經濟發展,又嚴重影響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口、資源、環境、社會和經濟等協調發展,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相適應,環境保護是發展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與資源和環境保護是相互聯系的,并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環境保護的程度是區分傳統的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分水嶺。在傳統國民經濟核算中,經濟過程和環境系統是完全分離的,因此,它不能反映環境對經濟過程的貢獻,從而也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為了適應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對統計核算的新要求,聯合國統計局和世界銀行在其聯合發表的題為《環境管理與經濟發展》的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了傳統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未能包括環境資源因素的重大缺陷,并從1987年起聯合開展了《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研究》。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主體文件中明確規定,為了實現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各會員國的主要目標為擴大現有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將環境和社會因素納入該體系,至少所有會員國的核算體系應包括附屬自然資源核算制度”。

挪威和芬蘭是歐洲開展自然資源核算研究較早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同領域中處于領先行列。美國和日本等國的學者還開始利用實際的統計資料開展實證分析。本文擬對我國環境經濟核算體系的子系統———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進行研究。

2國外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基本思路

聯合國統計局向世界各國公布的《社會和人口統計體系》(SSDS)曾對環境經濟核算的范圍作了推薦性界定:凡是影響人類活動的地理空間、地貌、土壤、動植物、礦物等都是環境經濟核算的范圍。按照其要求,環境經濟核算范圍應該包括三個方面:地理條件、自然資源、環境污染與環境保護,這三者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影響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它們是環境經濟核算的主體。

2.1地理條件核算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條件,主要指某一地域內的地理環境,包括地理位置、地貌和氣候等方面的自然物質要素。在統計核算中具體指與社會人口生活息息相關的地貌、氣溫和干濕度。這些自然要素影響人類的活動,制約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能夠從一側面反映某個行政區域或一個國家人口的生存環境。從這三個方面設計指標構造核算表進行地理條件的核算。

2.2自然資源核算

自然資源是指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當前和將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和條件。它包括土地資源、地下資源、生物資源和水資源。自然資源用以下指標核算:自然資源儲量變化串、自然資源結構、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及消費量、礦產資源回采串、自然資源破壞成退化程度、資源進出口量。

2.3環境資源、環境污染與環境保護核算

環境資源可分為大氣環境和生態環境,其中,生態環境包括土地生態環境、森林生態環境和水生態環境等。環境污染,指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中所排放的廢棄物質超過環境的容量和自凈能力,致使環境質量惡化、生態系統失調的一種活動。環境保護,是指人類治理污染、改造生存環境、維持環境自凈能力的活動。

環境指標核算包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及變化量,人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工業廢氣排故總量及變化串,廢氣處理串、工業污水排故量及變化串、森林覆蓋串、人均森林面積、水土流失面積及變化串,沙漠化土地面積及變化串、草原退化面積及變化串、自然保護區面積、野生動植物物種數量及變化率、受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數量、森林覆蓋率增長率、格林綜合污染指數、“三廢”綜合利用量、城市噪音水平、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環保投資占GDP比重、抗災串、人均資源數員以及支撐的潛力、環境承載能力。

上述三個方面構成了環境經濟的實物量核算。雖然實物量核算是環境經濟核算的基礎,但僅僅依靠實物量核算提供的數據,還不能全面地描述環境資源與經濟之間的相互關系,這是因為,不同的計量單位使各種實物數據無法綜合,而且也缺乏可比性。要想得出綜合并具備可比性的核算結果,必須同時以貨幣單位進行計量,進行價值量核算。

由于環境資源的使用大多屬于非貨幣交易,在難以通過市場行為確定其價格的情況下,對資源增減、環境變化的估價只能采用虛擬方法。現從理論上提出了三種虛擬估價方法:

(1)市場價格法。它以經濟活動對環境資源的利用量和相應的市場價格來計算環境資源的經濟使用價值。從理論上講,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的核算最適合國民經濟核算,但現實中的環境資源利用遠未市場化,這就為市場價格法的運用帶來了因難。一般認為,市場價格法比較適合于環境貨物(如開采的地下資源)數量利用的情況。

(2)住戶意愿法。它就是以人們為了自己將來的健康和福利,利用和改善資源環境而愿意承擔的費用作為環境數量減少和質量下降的損失價值。由于該方法受主客觀因素影響,隨意性大,在目前的環境經濟核算中,一般和市場價格法合起來應用。

(3)維護成本法。環境經濟成本概念的提出,其理論基礎是環境的資源觀和價值觀。環境作為一種資源,是因為環境系統的各個要素及其組合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得以實現的基礎,離開這一資源基礎,人類將不復存在。

(4)按照資源環境恢復到耗減和降級前的水平所需的費用來計算其價值。與市場價格法相比,維護成本法在理論上更加體現持續發展的思想,因為維持資源環境的數量和質量水平不變,也就是保證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用公式表示為:

EC=(D-S)×I,

其中:EC為環境成本,D為環境資源需求量,S為環境資源供應量,I為環境成本系數。

環境成本表現為人類活動對周圍環境質量和受納體的不利影響所造成的全部損失,包括對活動地造成的損失和對活動地以外的其他區域造成的損失。從量的角度看,環境成本應等于受納體損失的總和。因此,國際上一些專家比較看重維護成本法。

總之,國外價值量核算方法注重環境調整的國內生產凈值的計算,主要考慮耗減問題。同自然資源實物量核算區戶相比,現在,價值量核算方法增加了對“外部”環境成本和收益的核算,它在以下兩方面擴展并完善了SNA體系:產品生產和最終需求對自然資源的使用;由于污染等因素對環境質量的影響。

3對我國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的思考

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的長期穩定持續發展,必須盡快實行環境核算,以此強化人們的環境與資源意識。但是,目前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還不完善,環境統計資料也殘缺不全,要建立我國的經濟與資源環境綜合核算體系還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結合對目前我國環境經濟核算現狀的分析,目前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應該考慮以下兩個方面才會更為科學可行:

(1)經濟信息與環境信息并重。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基于對環境因素的考慮,在核算內容上會產生兩個顯著的變化:一是計算增加值時,將考慮生產經營過程對自然資源的使用等因素,并把它們視同中間投入予以剔除;二是在認同環境資源的經濟價值基礎上,將進一步深入地分析和考量經濟活動對環境資源的使用效率。這就需要在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時要將經濟信息與環境信息并重來考慮。

(2)宏觀核算與微觀核算相協調。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的視野不能僅局限于單個企業,也不能單單從社會經濟的整體角度考慮問題。在企業環境核算內容與方法的設計中要充分體現宏觀思維,以保障企業間環境核算信息的統一性、可比性和系統性,同時要根據單個企業的特質區分對待,這樣就會使得環境經濟價值量核算考慮的層次更為全面。

參考文獻

1朱啟貴.環境核算研究[J].生態經濟,1996(2)

2薛偉.可持續發展與環境經濟綜合核算[J].統計研究,1996(6)

3高敏雪.適應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建立綜合環境[J].生態經濟,1997(1)

4高敏雪,谷泓.對環境經濟核算的總體認識[J].統計研究,1998(3)

5林娜.建立環境經濟核算體系的若干思考[J].福建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1)

6高敏雪,王彥.環境經濟核算再認識[J].統計研究,2000(4)

7劉紅艷.環境經濟核算初探[J].江蘇統計,2000(8)

8陳杏根.可持續發展和環境經濟一體化核算[J].山東經濟,2001(5)

9常寧.對微觀環境經濟核算的思考[J].中國統計,*(4)

篇3

關鍵詞: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理論

中圖分類號:F12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6-0207-03

關于生態經濟學研究生態系統和經濟間的關系。很多西方哲學家認為人類群體的增加被視作環境的一部分。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思想家Aldo Leopold(1949)和Rachel Carson (1962)認為自然世界不是無限的,人類群體可能誘導不可逆轉的改變,影響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性。對于整個自然系統的健康,Lovelock(1979)的Gaia 概念強調了所有自然系統和人類責任(作為自然系統的一部分)的互聯性。同時,引出了技術樂觀(technological optimism),認為技術能使能源和資源有限增長,而相反的思想技術悲觀(technological pessimism)認為,技術帶來的能源限制將最終導致經濟增長停滯的概念[1]。因此,經常在實際操作中,生態經濟學讓生態學家和經濟學家聯合解決此問題。生態經濟學中最關鍵的是研究其價值問題。

1.生態價值的概念、特性、實現、分類和意義。生態價值的概念。生態價值是指以地球生物圈作為生命維持系統或人類生存系統的價值或稱生存價值,它是自然界物質生產過程創造的價值 。它可以理解為“ 生態的價值(value of ecology)”和“ 生態性價值(value foe ecology)”,前者指生態所具有的價值,后者指具有生態屬性的價值或“對于生態的價值”。客體對主體的單向關系的價值觀認為,它是生命現象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依賴和滿足需要的關系。它是指包括人在內的整個大自然系統(生物圈)內在的生態平衡價值,沒有合適的調控機制的情感不可能有很高的智商,而情感的調節和控制恰恰是意志的主要功能。同時它也是一個歷史范疇,是社會的產物,隨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狀況的變化,其內涵和處延是不斷發生變化的。社會資源中的價值都和環境決策問題密不可分,其中一個是立足于社會哲學方面,而另一個則是基于環境和自然的經濟資源。但是,價值對于生態而言,生態價值則被布朗(1993年)定義為:一個人或社會團體的道德標準,是在生活中重要的有價值的通常被接受或個人堅持的判斷標準。公眾評論的價值比較傾向于人們認為重要的事情的范圍。一些生態特征對于當地社會可能沒有價值,但是對廣大的生態循環以及人類生存卻貢獻了重要的意義。國內外學者都對生態價值進行了界定,但無論何種方式的界定,都表現了生態價值是自然和社會系統的共同財富。自然既為人類提供了生態價值也為人類獲取生態價值做了限定,過度開發和利用生態價值會帶來一系列不良后果。

生態價值的內容。從人和其他生物與環境的要素來看,生態價值包括的內容為:一是生態價值具體表現為自然環境及其要素的自在價值、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二是人和其他生命對自然環境的生態價值,即生命體的生態價值。從生態系統整體與要素的關系來看,生態價值也包括:生態系統要素對系統整體的生態價值,簡稱生態要素的生態價值;生態系統整體對系統要素的生態價值,簡稱生態系統的生態價值。

生態價值的特性。主要為主體整體性、全球連鎖性、矛盾復雜性、時間持續性、客觀存在性、戰略緊迫性、二元性。其二元性表現在價值中包括土地資本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土地資本價值和由土地物質供求決定的土地物質的虛假社會價值。尤其是市場供需狀況對生態價值存在明顯的影響。由于人類對資源需求的增長使資源的稀缺性表現更加突出,當一種物品處于短缺狀況,并具有使用價值,才有市場價值。

生態價值的表現形式包括:包括生態的經濟價值、生態的倫理價值和生態的功能價值三個方面。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生態價值也可以有以下主要表現形式:可直接用貨幣度量的一般等價物,即價格;以及簡潔形式表現的差級收入方式。同時,生態價值具有資源價值、環境價值、認識價值、審美價值、經濟價值、生命維持價值和社會政治價值等主要形態。其中,生態的經濟價值是目前人類可持續發展背景下重點考慮的內容。生態價值的經濟性體現在它與人類之間有相互影響和制約的關系:首先,生態本身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其次,生態的破壞會給人類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再次,是消除污染恢復生態能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帶來充足的后勁 ;第四,生態的經濟價值顯效的周期較長,因而常為急功近利、狹隘自私者所不顧;第五,人類對生態的開發利用程度和生態對人類經濟的利用程度的把握具有很大的難度 。

生態價值的實現。生態價值真正得以實現的實質是人與自然關系中矛盾的解決。只有真正地解決了人與自然中的關系,才能真正得以實現生態價值。它從兩個方面實現:一方面是使生態價值所擁有的諸種價值形態,真正于人有益,對人發揮作用,滿足人的價值需求;另一方面是滿足生態客體由于人的生態利益而提出的客觀價值要求,使之發揮正常作用。同時,社會的生態化(按照生態規律的要求設計社會生產、生活 結構,調整人與自然、人與人及社會中各種關系)也是生態價值的實現途徑。

生態價值的分類。在傳統的價值分類中,生態價值時常歸隱于“物質價值”、“自然價值”、“經濟價值”、“生理需要”價值、“ 綜合價值”等等之中,但這些分類都無法刻畫出生態價值的獨有特性和存在形態。而目前的研究表明,生態價值可具體分為環境的生態價值、生命體的生態價值、生態要素的生態價值、生態系統的生態價值四類。

生態價值的研究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現實中都具有重要意義。在理論上,它有利于完善和發展我們原有的理論; 豐富經濟學的研究范疇,克服經濟發展目標的片面性,對若干經濟學概念和經濟指標賦予新的內容。在實踐中,一方面有利于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提高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認識到對生態經濟系統投入的勞動既可以使生態系統功能得到改善,也可以因人類利用不當,生態系統遭受破壞,使生態價值下降甚至喪失。自然資源是勞動借以創造經濟價值的財富,所以,正確估計和評價自然資源的生態價值,有利于正確認識生態系統對人類的重要性; 有利于制訂正確的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生態資源利用政策,防止生態遭受破壞。

生態價值論為合理制定自然資源的價格,建立合理的比價體系,實現自然資源商品化和建立完整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提供了客觀依據。經濟建設、環境建設同步進行既是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又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根據這種關系就可以判斷出人的整個文明程度。 生態價值論的建立應該是實現人類的整個文明的契機和環節。

2.生態經濟價值。生態系統能夠為人類提供多重的利益,因此我們將其看作是一種自然資源,人們利用的是生物資源的直接和間接利用價值[9]。以森林為例,其直接利用價值包括果實、木材和其他林產品所提供的價值,間接利用價值主要是它所提供生態服務的價值[9]。生態系統同時可以調節河流量,這是其效益的異地實現,即以河流為通道,在空間上轉移,在轉移過程中逐漸形成可利用價值。

3.生態資本價值:生態資本作為一種資本固然是具有價值的,但其存在形式的多樣性、作用范圍的廣泛性以及作用途徑的復雜性,使其價值必然具有特殊性、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加之研究者認識視角的不同,關于生態資本價值的表現形式及其表現層次就呈現出豐富多樣的格局 。Krutilla早在1967年就定義了自然環境價值并首次將“存在價值”引入主流經濟學,認為生態資本的存在價值是獨立于人們對它進行使用的價值,提出要考慮生態資本在當代人和后代人之間的價值分配,為定量評估生態資本價值奠定了理論基礎。1999年,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發表了《投資科學:認識和利用美國自然資本》的長篇報告,報告詳細分析了美國自然環境的現狀和質量、自然財富的存量和流量、生態環境破壞的程度及由此引起的危害,在此基礎上對美國自然資本的價值概括為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價值、物種多樣性的價值、遺傳多樣性的價值、生態系統的服務價值和生物多樣性的美學價值。

一、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理論

一直以來,由于各國國情的不同,國際上沒有一個統一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理論和方法。盡管早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已先后有包括美國、中國、加拿大、日本、 瑞典、挪威、 法國、德國等超過45個國家在內的政府和國際組織或研究機構,開展了自然資源核算理論和方法及實施方案的研究和探索。中國部分學者也對資源的核算理論、核算方法、 核算技術等問題進行了探索和研究。Costanza(1997)等人發表《世界生態系統服務與自然資本的價值》,對全球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分17種進行賦值計算,這一研究是首次對全球生態資本的經濟價值進行確認和評估,雖然計算結果高得令人難以置信,但它讓人們認識到了生態資本有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同時,Westman(1997)提出了“自然的服務”(nature’s services)的概念及其價值評估問題(Westman,1997);Daily 主編的《自然的服務——社會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依賴》的出版都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研究打開了新的局面。1992年,加拿大生態經濟學家Wiliam.R 最早提出了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模型,并在1996年被Wackenagel 完善成為衡量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為人類提供生命支持服務功能的方法。

1.生態系統服務類型。Constanza 等學者(1997)將全球生物圈分為遠洋、海灣、海草/海藻、珊瑚礁、大陸架、熱帶森林、溫帶/北方森林、草原/牧場、潮汐帶/紅樹林、沼澤/洪泛平原、湖泊/河流、沙漠、苔原、冰川/巖石、農田、城市等16 個生態系統類型,并將生態系統服務分為17個類型,是目前最有影響的對生態系統服務類型的研究結果。最近的一些研究均以此生態系統服務分類方案開展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評估。

生態系統的開放性使得生態系統服務(特別是其生態效益)具有無償性和外部性,使全人類受益,自然生態系統不僅可以同時提供多項服務,而且是最有效、最廉價、最持久的生態服務的提供系統,其生態服務并不能由技術輕易地取代。

2.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構成。生態系統服務的經濟價值構成的分析和科學分類是進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研究的基礎。生態系統服務取決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維持生態系統服務,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基本等同于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自1989年來,Peace、Mcneely和 Turner等人都從不同的角度將其分類,該研究構成了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分類研究的基礎。首先,Peace提出了環境資源的總經濟價值理論,該理論認為環境資源的總經濟價值包括利用價值(直接利用價值和間接利用價值)、存在價值和選擇價值(包括個人將來的利用價值、其他人將來的利用價值和子孫后代將來的利用價值)。其次,McNeely 等將生物資源的價值分為直接價值和間接價值,直接價值又分為消耗性利用價值、生產性利用價值;間接價值又分為非消耗性利用價值、選擇價值和存在價值。再次,Turner在論述濕地的效益及其管理時,將濕地效益的總經濟價值分為利用價值(直接利用價值、間接利用價值和選擇價值)和非利用價值(存在價值和遺產價值)。第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生物多樣性價值劃分、Barbier的環境經濟價值分類、Serageldin 等(1994)的環境的經濟價值分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環境資產的經濟價值分類、以及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報告中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分類,都以上述分類為基礎且基本相同。因此,生態系統服務的總經濟價值(TEV)包括利用價值(UV)和非利用價值(NUV)兩部分,利用價值包括直接利用價值(DUV,直接實物價值和直接服務價值)、間接利用價值(IUV,即生態功能價值)和選擇價值(OV,即潛在利用價值),非利用價值包括遺產價值(BV)和存在價值(EV)。

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方法

1.生態價值是指生態系統及其各組成部分在維持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完整以及其作為生命維持系統和人類生存系統所具有的價值。生態價值是價值體系中的最高價值,是人類全部社會價值的前提和基礎,其價值量是難以估量的。

2.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過程:生態系統服務于自然資本的價值評估是生態環境分析中的難點,相比對其進行的定性研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定量研究顯得更為活躍,盡管現有的各種評估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局限,但仍然有各種生態服務價值評估方法相繼推出,如直接假設法、間接假設法、直接觀察法、間接觀察法等。

因此,國內外的學者對其作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很多計量生態價值的方法,根據文獻,有關生態價值計量方法大體可歸納為以下三種:(1)價值計量法。以資源的多種效益所承擔的社會價值量,或以它所造成的土地級差收益、社會必要勞動的減少作為計量值,并以貨幣形式表達。可歸為此類的有:相關替代法、估計法、加權推比法、再生產費用法、效益價值分解法、消耗法、補償法和級差地租計算法等。(2)效益計量法。不考慮資源生產中所投入的必要勞動量,而是以資源各種效能所形成的社會勞動的減少,作為效益計量值,并換算為貨幣當量。這種方法目前在國內外采用的較為普遍。即首先計算出各種效益的等效物及等效調整系數,然后計算隨時間變化的各種效益在一定時空范圍內的作用效果,再根據不同的效益,在各年度的作用空間和作用強度,借助于等效物和調整系數,計算出各年度的資源價值的貨幣當量。(3)效能計量法。以人為手段所得到的相應自然資源效能的結果來作為該資源計量的依據。具體計量內容可分為實物量和貨幣當量。對其有形產品由它所分擔的價值確定,無形產品用可比價格計量。

三、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理論的意義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理論對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正確估計和評價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有利于正確認識生態系統對人類的重要性;有利于制訂正確的生態環境保護政策、生態資源利用政策,防止生態遭受破壞。

參考文獻:

[1] ROBERT COSTANZA(1998),“WHAT IS ECOLOGICAL ECONOMICS?”Coastal and Encironmental Pohy Program,Center forEnvironmental and Estuarine Studies.University o/ MaTland,Solomons.MD 20688-0035 (0:S.A.)

[2] Robert Costanza,Ralph d’ Arge,Rudolf de Groot alt,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Nature.Vol.387(1987),253-260.

[3] Pearce,D.W.1995.Blueprint 4:Captur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Value.London:Earth scan.

[4] Turner,R.K.,C.J.M.Jeroen,B.van den,T.Soderqvist,et al.2000.Ecological-economic analysis ofwetlands:scientific integration formanagement and policy.Ecological Economics,35 (1):7-23.

[5] Barbier,E.B.1994.Valuing environmental functions:tropical wetlands.Land Economics,70:155-173.

[6] Kondratyev,K.Y.1998.Multidimensional Global Change.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 Ltd,Loomis,J.) P.Kent,L.Strange,et al.2000.Measuring the total economic value of restoring ecosystem services in an impaired river basin:results from a contingentvaluation survey.Ecological Economics,33(1):103-117.

[7] 趙海月.論生態價值的特性、形態與實現[J].電子科技大學:社科報,1999,(3).

[8] 金卓,王晶,孔衛英.生態價值研究綜述[J].學術論壇:理論月刊,2011,(9).

[9] 王偉,陸健健.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分類與簡直評估探討[J].生態學雜志,2005,(11).

[10] 孫能利,鞏錢文,張俊飚.山東省農業生態價值測算及其貢獻[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7).

[11] 嚴立冬,陳光炬,劉加林,鄧遠建.生態資本構成要素解析——基于生態經濟學文獻的綜述[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0,(5).

篇4

關鍵詞:國體資源;資產化;產權;國情

國土資源的資產化,就是將國土資源作為資產,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建立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的核算、規劃、補償和監督制度,達到國土資源優化配置、保護生態環境,滿足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資源的資產化管理,就是遵循資源的自然規律,按照資源生產的實際,從資源的開發利用到資源的生產和再生產,按照經濟規律進行投人產出管理。國土資源是國家領土范圍內自然賦存的具有利用價值的土地、水、森林、草原、礦產和海洋等。它不僅是任何社會生產都離不開的基礎和原料,國家的生存之本,即本身就是財富,屬社會財產范疇,而且是財富積累的源泉。

一、資源資產化管理的必然性

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的兩大戰略目標是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其實質是通過市場機制合理地配置各種資源。市場經濟中,任何生產要素均屬于商品,任何物品都有物權(產權)。作為經濟生產社會發展必須的要素,國土資源也必然成為資產,須實行資產化管理。

1.當前產權制度建設的必然要求

資源的產權制度是資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它不僅決定了資源的使用價值的開發利用及其收益制度,而且還決定了資源的利用效益及其社會管理制度。建立適合市場經濟的產權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充分發揮企業經營的積極性,強化企業的資產經營管理,提高資源配置效益和利用率。另一方面,通過明晰的產權制度,不但可以保障國有資源(資產)的增值和有效利用,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實現資源產業的積累和良性發展;而且還可以有效保護其他債權人、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2.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必然要求

在計劃經濟時期,國土資源的權益不清,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和方法,國民經濟核算只是以市場交易量為增長測度,資產負債不計算資源和環境成本和代價,資源無償使用、政出多門使得國土資源的動態變化和破壞被忽略,難以根治,尤其是礦產、森林等資源,地方、部門、集體和個人為爭得局部近期利益,不惜犧牲國家或全局和長遠利益,爭相開發國家探明的高品位資源,不僅造成當地資源開發利用的低效益,資源廢棄浪費,而且造成生態環境質量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

3.資源優化配置的需要

資源的配置方式實質上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制度和管理體制。現代環境與經濟發展的理論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實現各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只有建立客觀明確的生產要素權益分配和管理監督制度,即科學理性的管理體制,才能在生產要素開發利用、進入生產或市場過程中,充分體現自然資源所有者的地位,反映資源作為生產物資要素的自身價值(資產價值),保障資源由實物形態到價值形態的轉換中所有者的經營者在收益分配的合法權益。

二、資源資產化管理的特征

資源資產化的目標是改革傳統的國土資源管理體制,逐步建立與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資源國有資產運作機制和管理體制。即與市場經濟其他生產要素管理、流轉機制接軌,與商品經濟的運作機制方式配套協調,其最終目的是實現自然資源公平競爭、等價交換、優化配置,充分體現國家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因而資產化管理要確保所有者權益,并具有自我積累增值性與產權的可流轉性。

1.確保所有者權益

中國憲法明確規定,國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為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而且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手段侵占這種所有權。所有權有兩種意義,一是經濟意義,一是法律意義,兩者互為條件,不可忽缺。即作為經濟資源,所有者擁有所有權的意義,就是由這種經濟資源的利用中取得合法的經濟利益,否則,這種所有權就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中國憲法規定國有資源屬國家所有,其目的就不只是強調國家對這些資源名義上的所有權,而是強調開發利用這些資源的經濟利益的國家所有性,目前在中國國有資源的開發利用中所產生的“誰發現、誰開發、誰所有、誰受益”現象,就是忽視和無視國家所有權經濟性要求的結果。要確保國有資源國家所有權的經濟權益,在管理上就必須做到,首先維護國有資源國家所有權的完整性和統一性,這是確保國有資源國家所有權經濟利益的前提;其次,明確國有資源開發利用經濟收益的國家所有性。當然,這里的國家所有性指的是這些應歸國家收益的部分,不論以什么形式存在,在哪一種經濟主體手中,以及會以什么形式投人在生產及其再生收益,其最終所有權都必須歸國家所有;另外,目前由各主管部門以國家所有權取得的國有資源的收益,應集中一部分作為國有資源再開發、利用和耗竭補償的基金,而不能搞部門所有、地方所有、集體所有,甚至個人所有。

2.自我積累增值性

將國有資源進行資產化管理,就不可避免地要強調國有資源在社會再生產運動過程中的自我增值和積累。國有資源與一般性國有資產在自然特征構成上雖然有差異,但它作為社會的生產資料,作為經濟資源的構成要素,同樣具有參與商品生產和流轉的特性。這樣,國有資源在社會再生產,特別是商品再生產中就會自我增值和積累。這種積累在自然形態上具有特殊性,如礦產品開采,它的補償和積累不是將開采完的礦產品再生產出來,而是指將一個礦產品開采中的收益用來再投資,進行新的同類或不同類礦產品的開采。如果前一個時期積累的資金能夠開發與前一礦井同樣生產能力的新礦井,對國家而言,就是求得了資源再生產的完全補償。如果生產能力更大一些,就有了積累,形成了擴大再生產。所以,國有資源開發、利用中的自我補償、增值、積累,主要指的是價值運動。當然,這就要求對各類國有資源,無論是附加了人類勞動的,還是未附加人類勞動的,進行科學、合理的經濟評價,確認它的經濟價值,從而為從價值方面對國有資源加強管理提供前提條件。當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是不能回避的任務。中國目前大部分礦產品開采的自我補償、更新、積累能力差,導致原材料產業發展嚴重滯后。從表面上看是原材料價格偏低,從更深的層次上看,是不承認稀缺的自然資源具有特別的經濟價值,以及對這種經濟價值估價不合理所致。

3.產權的可流轉性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在國有資源的所有和占用中,應保證戰略性的、重要的、大部分的稀缺自然資源歸國家擁有,而一些普通的、能夠在流轉中不損失其自然性質、其利用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或嚴重危害的資源,應允許其他經濟主體擁有。這是形成國有資源的產權流轉性的基礎。市場經濟實踐證明,生產要素沒有流動性(即要素產權沒有流動性),其資源配置的合理化就極難形成,產業結構的調整就十分困難,資源也很難充分合理利用。因此,對國有資源實行資產化管理,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就是要使資源具有產權流動性,使資源產權可參與到商品交換過程中去。當然,資源產權流轉性有自己的特殊性。這要求國家制定專門的法律或法規來規范資源產權的流轉,管理資源產權市場。

三、資源資產化管理的原則

對國有自然資源實行資產化管理是資源管理體制的一次重大轉變,也是全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有資產管理的新辦法、新體制的形成,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方面。新體制的確立有賴于經濟體制從宏觀到微觀的改革,有賴于政府部門職能的轉變,以及新的經濟運行機制的有效運轉。自然資源資產化管理的目標,是建立一種高效、科學的資源運作與配置體制一一現代自然資源經營制度和自然資源產權市場,使得被消耗的自然資源得以再生和重建,存量的資源得以最有效配置,并最大限度調動起各方面對其投入,使得自然資源開發與利用在高水平、高起點上得到和諧統一和相互促進,建立起持續、高產、高效、穩定發展的自然資源產業經營的運作體系。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問題是產權市場管理,關鍵是自然資源的價值補償與價值實現。為實現這樣的目標,必須確立自然資源資產化管理的原則。

1.可持續原則

可持續發展的提出,把環境和發展上升到統一的高度,這標志著一種新的人與自然關系的開始。早在 1980年3月5日,聯合國大會就向世界發出了“必須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的基本關系,確保全球的可持續發展”的呼吁。此后,國際社會把可持續發展視為新的發展模式,但是,要使可持續發展從概念變為全人類發展的戰略選擇和真正的實際行動必須從根本上認識它的必要性和實現的可能性。這不僅是對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也同樣如此,它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一樣,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由于土地是世代相傳的人類所不能出讓的生存條件和再生產條件,她是人類生存和社會生產活動的物質載體,今天的土地利用必將深刻地影響到明天。因此,可持續土地利用問題便成為當前圍繞自然環境的“持續能力”國際研究的熱點之一。生產性、安全性、保護性、可行性和接受性這五個目標構成了可持續利用的基本要求,而且必須以這五點來檢驗和監督土地利用。可持續土地利用關系到人類的生存和繁衍,世界各國政府都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人們一方面追求可持續土地利用的“實現”,另一方面人們又不能真正實現理想的可持續土地利用。全世界正是在追求逼近“可持續土地利用目標”的動態過程中,去衡量和調控可持續土地利用的能力。因此,各國只能根據國情,制定一個土地利用目標,以保證人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得以持續。

2.市場化原則

資源性資產管理體制,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也就是以市場經濟的要求作為改革的基本取向,而不再走過去條塊分割的老路,要有顯著的行業特點。傳統的自然資源管理體制,是在自然資源無價、無償開采利用自然資源的非資產化管理前提下建立起來的。這一套管理體制與中國現階段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總目標是難以適應的,表現在:①單純的行政性管理削弱或忽視了所有權管理。②只有實物性、技術性管理,忽視了經濟管理。③自然資源的產權不能流轉。而國有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僅要保證技術經濟的合理性,還要進一步保證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得經濟效益歸屬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且必須將國有自然資源作為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國有資產進行管理,做到技術管理和所有權管理并重,所有權管理適當集中,培育和完善國家調控下的產權交易市場,充分發揮經濟杠桿作用。

3.國情原則

首先,體現中國特色。中國的國情、自然資源情況不同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同于其他一些國家。實行資產化管理不能照搬別國的模式,而是要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源性資產化管理的道路。這種特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人口眾多,自然資源相對不足,現階段自然資源消耗又處于增長期,這就決定了中國的自然資源管理必須以提高自然資源效益,節約使用自然資源為中心,二是中國的國有自然資源屬國家所有的單一所有制與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這就決定了中國政府具有國家行政管理者與所有者的雙重身份和雙重職能。因此,一方面要實行所有權與開發經營權的適當分離、理清關系;另一方面又要實行所有權管理和行政權管理在一定階段一定程度上的結合,既要改革現行的行政化分割所有權的狀況,又要加強行政管理,把行政權管理和所有權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內部把兩權分離,形成一個新的自然資源和資源性資產管理體系。

其次,開發利用權的出讓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資源性資產不同于其他資產,這一類資產的取得不是通過國家投資形成的,而是經由國家權利的轉移取得的。而且,通過人類的活動可以多次利用或被耗竭,或被污染不能利用。自然資源的存在不僅能給人們帶來財富,而且還有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因而,人們在對自然資源的開發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再造,要想做到永續利用,必須有投人,用經濟手段來管理自然資源,這就要求國家在不直接行使經營權和使用權的同時,應盡可能地擴大資源性資產產權的流轉范圍,形成適應社會主義社會市場經濟的開發利用權的出讓形式。

另外,發揮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作用,調動各政府主管部門的積極作用由于自然資源和資源性資產的管理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這一特點決定了資源性資產管理部門必須具備進行技術性管理、實物管理和價值管理的能力。因此,當前對自然資源實行資產化管理時,應充分發揮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指導和監督作用,充分發揮各政府主管部門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楊昌明,成金華,邵赤平.資源環境經濟學[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26-27.

[2]張小蒂.論市場化與環境保護的兼容性[J].管理世界,2003.(2):34-35.

篇5

一、循環經濟

(一)內涵。循環經濟起源于工業經濟,其核心是工業物質的循環。循環經濟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充分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它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經濟活動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的模式,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物質反復循環流動過程,徹底改變“資源―產品―污染排放”的直線、單向流動的傳統經濟模式,使得整個經濟系統以及生產和消費的過程基本上不產生或只產生很少量的廢棄物,從而在經濟過程中實現資源的減量化、產品的反復使用和廢棄物的資源化,從根本上消除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尖銳沖突。

可以看出,較傳統線性經濟發展模式而言,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一般衡量可持續發展有三個指標: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循環經濟能夠把經濟、環境、社會三者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保證經濟發展,減少環境質量的下降,增加就業機會,提高人口素質,促進社會發展。其中,廢棄物資源化就是其中重要方式之一,在一定條件下就能夠實現三種效益的統一。

(二)原則。循環經濟是按照生態規律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轉向。循環經濟有三個重要的行為原則,即: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原則(簡稱3R原則)。減量化旨在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物質和能源流量,在經濟活動的源頭就注意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再使用原則目的是延長產品和服務的時間強度;再循環原則要求生產出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變成可以利用的資源。每一原則對循環經濟的成功實施都是必不可少的,但3R原則在循環經濟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環經濟原則使得整個經濟系統以及生產和消費過程基本上不產生或只產生很少量的廢棄物。正是在三個重要原則下,在發達國家,循環經濟正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從企業層次污染排放最小化實踐,到區域工業生態系統內企業間廢棄物的相互交換,再到產品消費過程中和消費過程后物質和能量的循環,都有很好的成功實例。

二、自然資源與資源化

資源,即資財的來源,具有使用價值,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可以是來自天然的,也有來自人為的。資源大致可以分為兩個范疇:一是自然界賦予的自然資源;二是人類社會創造的社會資源。在此討論資源主要針對具有自然性的資源而言。

自然資源是自然環境中與人類社會發展有關的,能被利用來產生使用價值的自然要素,包括土地、水體、動植物、礦產、光、熱,等等。自然界中任何對人類有用的物質和能量,都可以看作為自然資源。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產水平的進步,自然資源包括的種類將不斷擴大。通常情況下,自然資源一般只指在一定技術、經濟條件下為人類所能開發利用的物質與能量。自然資源在數量、可更新性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可分為恒定的自然資源與有限的自然資源。有限的自然資源是在地球演化過程中形成的,經人類開發利用后將在一定時期內消耗殆盡。然而,自然資源是人類進行生產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自然資源是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在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以資源大量開發利用為基礎的經濟系統。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無論是人類從事生產所必需的物質條件――生產資料,還是人類為滿足自身消費而生產的成果――生活資料,兩者都是來源于自然資源。

根據物質與能量守恒定律,資源的消耗只是物質和能量的狀態發生變化,在一定條件下資源是可以循環利用的,這表明資源化的物理前提是有保障的。(如圖1所示)自然資源在自然系統與經濟系統中流動與轉化,自然資源的不斷輸入。如果一種自然資源由自然系統進入經濟系統后,經過一系列過程又從經濟系統輸出能量與廢物等,物質與能量的輸入輸出都是人類的經濟活動所引起的。輸入過程是傳統線性經濟發展模式的資源化過程,是自然資源進入經濟系統并實現其經濟價值。根據前述分析,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下,再使用、再循環原則可以保證經濟系統輸出的能量、廢物重新進入經濟系統,即資源化過程。這個資源化過程只對已經成為廢棄物的各種物質采取回收、加工等措施,使其轉化成為二次原料或能源再利用的過程。

三、廢棄物資源化

(一)前提。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物品的經濟價值決定其能否在市場流通。廢棄物資源化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廢棄物的資源價值,并直接體現于資源的經濟價值。廢棄物一般是指在社會經濟的生產、流通、消費等一系列活動中產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價值而放棄利用的物質。廢棄物主要來源于人類生產過程與生活過程中的一些環節,會給自然環境帶來極大危害,廢棄物若處理不當,能通過不同途徑危害人體健康。廢棄物對環境的危害如: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體、污染大氣、影響環境衛生等。從資源經濟學角度來看,廢棄物的資源價值只有在一定前提下才能夠得以體現。這個前提是:首先安全性保障,然后才是市場價值保障。前者是物理角度而言,而后者則是經濟角度而言。市場價值的保障基于產品的高價格,這種價格的市場認可可以由自由市場決定,也可以由政府行政手段干預獲得。在傳統線性經濟發展模式下,廢棄物的市場價值往往是沒有保障的,因為此種經濟發展模式是基于對自然資源的高消耗、產品的低質量、低價格來獲得經濟的快速膨脹。而在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下,則是基于自然資源低消耗、產品的高質量、高價格來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的三個行為原則,為廢棄物的循環利用提供了重要準則。

(二)途徑與過程。資源利用無非是物質與能量的利用,兩者互相轉化過程。從資源利用角度,實現廢棄物資源化的途徑包括:直接回收后重復使用、轉換為新的產品、轉化為可利用的能源。不同的廢棄物要求采取不同技術、工藝手段來實現資源化。任何一種廢棄物的資源回收利用過程都需要經過一系列重要環節,一般包括廢棄物收集、廢棄物運輸、資源化處理,以及廢棄物處置等過程。剩下的最終不能利用的廢物再進行合理的處置。

(三)廢棄物資源化限制因素。從廢棄物的特性及資源化過程就可以看出,廢棄物這種潛在的資源變為現實的資源有很多因素約束限制。一是廢棄物本身,二是與廢棄物有關的經濟條件。主要是:可利用廢棄物的質量。廢棄物是非常復雜的混合物質,其質量體現在成分復雜程度,可利用成分含量等,這是限制其能否進行資源化的關鍵因素;可利用廢棄物的數量。只有當某種廢棄物的可利用成分達到一定數量,或者便于集中收集,才能發揮其經濟效益;資源化技術水平。廢棄物資源化可行性與資源化技術水平是密切相關的,物理技術處理的簡便,將是資源化過程經濟可行性提高;市場需求與經濟效益。如果資源化產品沒有充分的市場需求,就難以有經濟效益產出,資源化的經濟可行性將得不到保障。

篇6

內容摘要:本文從環境資源的價值構成、外部影響理論及環境資源的性質等方面對環境成本進行了概念界定,并進而引入閾值并對其估價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環境成本 資源耗減

圍繞著環境成本的概念界定及其具體估價方法,國內學者存在許多分歧。筆者將從環境資源的價值構成、外部影響理論兩方面對其重新界定。

環境成本概念

從自然資源的價值構成來看,現存的GDP不包含資源的耗減。現存的GDP核算中,自然資源的再生產過程與一般商品生產過程是割裂的,其價值沒有通過一般商品價值的實現而得到足量的實現,這就使得經濟活動的微觀成本低于宏觀成本。隨著環境問題的嚴重,將GDP和“外部性”環境結合考慮即核算綠色GDP成為必然。

根據外部影響理論,綠色GDP可理解為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現有GDP基礎之上考慮了資源環境因素之后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其中,自然資源的耗減作為環境對經濟活動的福利,應計為外部經濟因素;環境成本包含經濟活動引起的所有環境數量的減少和質量退化,作為環境付出的代價,應計入外部不經濟因素。于是,環境成本的概念及EDP估算模式為:

EDP=NDP+環境耗減價值的調整-環境成本=NDP+環境耗減價值的調整-環境耗減價值-環境退化價值。

環境成本估價方法

根據環境自身的復雜性,有必要將環境成本進一步細分。從功能看,環境可分為自然資源、狹義的人類居住環境及生態系統;從特征看,有些資源具有一次消耗性,另外一些具有多次消耗性。

一次消耗性資源的耗減估算

一次消耗資源作為“中間消耗”,在資源有償定價時,EDP核算中可不予考慮。由于短期內不可能將自然資源按價值構成有償定價,可按國際統一價格對其補充和調整,其公式為:

自然資源耗減成本=自然資源開采量(或消耗量)×單位自然資源凈價(或稱租金)

其中,自然資源凈價是按凈價法即自然資源產品國際市場價格減去全部成本(勘探、開采成本等)和正常投資回報推算的。

多次消耗性資源的耗減估算

多次消耗性資源具有可循環或可再生的性質,只要資源利用的速率小于資源的更新或再生的速率,就不會引起環境狀態的異化,即不發生環境成本;而一旦過度利用超過了它們本身的承受水平,不僅會出現量的減少,還會引起質的退化,筆者把環境狀態發生異化的極限值稱為閾值,超過閾值環境資源量的減少、質的降低都歸屬為環境成本。按照環境成本隨資源利用率變化的軌跡,以利用率為橫軸、環境成本為縱軸,可以擬合一條從閾值出發的二階導數大于零遞增的曲線,實際中為了便于操作,可把它改造成階躍函數。于是,就可直接根據階躍函數得出環境資源的耗減;也可將其作為調整系數和市場價格結合得出環境成本,其公式為:

多次消耗性資源超過閾值時的耗減價值=(資源利用價值-閾值前資源利用價值)×調整系數

環境退化的估價分析

環境退化理論是指由于人類經濟活動對環境系統的負面作用,使環境質量出現降級或惡化的一種現象。為了將其量化,可理解為環境質量恢復成本。環境退化主要包括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本文僅對環境污染進行估價分析。

目前,普遍采用的環境污染的計算方法有兩種:從維護成本的角度出發,計算維護環境不發生污染需要花費的治理成本;從污染損失出發,計量污染后所引起損失的經濟價值。其中,第一種方法運用排放數據與單位治理成本,其乘積為治理所有要排放的污染物應該花費的成本。采用這種方法,暗含治理污染的成本與污染排放造成的危害相等;它僅指防止環境功能退化所需的治理成本,是污染物排放可能造成的最低環境退化虛擬成本,并不是實際造成的環境退化成本。第二種方法需要進行專門的污染損失調查,采用一定的技術方法,確定污染排放對當地環境質量產生影響的貨幣價值,最終確定污染所造成的環境退化成本。但其中涉及到經濟、精神、社會、物質等各個方面,核算的主觀性很大,技術性很強,且對GDP的調整僅限于總量層次,要分解到產生污染排放的各個部門有一定的困難。

和多次消耗性資源類似,環境系統自身具有一定的降解和凈化污染物的能力,經濟、社會、人體健康以及生態系統等對污染有一定的“免疫”和承受能力,所以,可構造類似前面的階躍函數。其縱軸為單位環境質量恢復成本,橫軸為污染物濃度,污染濃度小于閾值時的單位環境質量恢復成本為零。可根據公式計算環境污染成本:

環境污染治理成本=∑∑污染物超標總量×單位污染物預計治理成本

篇7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經濟無論從總量和效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是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尤其是一直以來實行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導致了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的問題也日趨嚴重。因此,人們開始不斷反思現存的生產方式,以浪費資源與破壞環境為代價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有悖于可持續發展理念,同時這種不計資源耗竭成本和環境污染成本的國民生產總值核算,更無法真正的反映全國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在此背景之下,對自然資源進行核算并將其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成為研究的重要方向和重要領域。

森林資源作為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自然資源與經濟發展的緊密關系。通過開采利用森林資源,能夠實現經濟的高速發展。但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森林資源的過渡使用導致了資源的耗竭,并附帶著產生了一系列的資源、環境問題,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甚至人類的生存。

黑龍江省伊春是一座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的林區城市。小興安嶺縱貫全境,行政區劃面積 3.3 萬平方公里。因其豐富的森林資源而聞名遐邇,素有“紅松故鄉”的稱號。

伊春市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綠色寶庫,各種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尤其以森林資源最為突出。伊春市 2007 至 2011 年統計年鑒統計數據表明,截止 2011 年底,伊春市森林資源總面積 3920620.8 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 84.2%,活立木總蓄積量 2.7 億立方米。伊春市境內的紅松原始林,其面積和保存完整性均為亞洲第一。森林類型是以紅松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同時,其境內還擁有興安落葉松、水曲柳等各種珍稀名貴的針闊葉樹種達 110 余種。

伊春市作因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導致了一系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等眾多問題。不得已實行封山育林政策,但是森林資源對于伊春市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如何正確認識森林資源的價值,以及如何正確的開發利用森林資源,及時調整發展重點,依靠木材深加工業、森林生態旅游,積極探索森林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新局面,對于伊春市的發展仍然具有重大意義。

1.1.1 傳統 GDP 的弊端

隨著資源、環境、社會等一系列問題的顯現,人們開始逐步意識到,傳統的GDP 核算體系是以耗竭有限資源的方式來加快經濟的增長,傳統 GDP 的核算體系單一的以通過市場交易和價格衡量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的總值為依據。因此,傳統 GDP 核算體系忽視了維持經濟的持續生產能力,最終而將導致自然資源匱乏、環境污染以及其他社會問題。

在傳統 GDP 核算體系中,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利用的資源和環境因素均被排除在外,不予核算。與客觀規律更加違背之處即為:在該核算體系中,因經濟發展而造成的資源消耗和生態破壞的成本、費用。這部分不僅僅不會減少傳統 GDP的總量,反而憑借其實際發生的經濟效益而被加入 GDP 總量之中,不減反增,與實際、客觀規律嚴重不符。

在我國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林業生產總值統計僅僅統計采伐森林和營林等經濟活動產生的經濟收益,基本忽略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消耗的森林資源自身價值、森林資源浪費的成本、森林資源開發所帶來的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損失。

通過上述的總結,我們可以看到,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在反映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與經濟發展理念、經濟發展規律不相符的缺點和不足。如果繼續沿用,不僅會造成經濟指標的混亂,甚至會造成一系列資源、環境和社會問題。因此,在當今時代,傳統 GDP 核算體系不能全面、科學的反映經濟發展指標,應該得到創新和改進。

1.2 綠色 GDP 森林資源核算研究的文獻綜述

結合傳統 GDP 核算的缺陷和開展森林資源綠色 GDP 的必要性兩方面內容,聯合國、歐盟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以及挪威、日本、墨西哥等在內的眾多國家,已開展了以資源核算理論、方法、模式的創新研究。

1.2.1 綠色 GDP 森林資源核算國外研究狀況

根據 1992 年頒布的《21 世紀議程》:“提倡研究將森林所具的社會、經濟和生態價值納入國民經濟核算的各種方法,建議創新、采用和加強核算森林經濟和非經濟價值的具體方案。”在接下來的時期內,眾多國家和國際機構針對森林資源的綠色 GDP 核算進行了理論研究,同時在理論結合實踐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績。

第2章 森林資源核算相關理論研究

2.1 資源核算理論基礎

2.1.1 資源價值-價格理論

資源的價值-價格關系問題的本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如何從資源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另一個是從生產價格如何推導到市場的實際價格問題。

面對資源價值-價格這一系列理論,應該以亞當斯密的二元勞動價值論為開端,經過大衛李嘉圖的一元勞動價值論,直至馬克思創立的剩余價值理論。資源價值-價格理論體系才日漸完善。而其中以馬克思所創造的價值價格理論最為著名。

在馬克思的價值-價格理論中,生產的價值和價格理論在數量上表現出了極大的統一性。即:價值總額與生產價格總額相等;剩余價值總額、利潤總額以及平均利潤總額三者之間同樣具有恒等的關系。

“商品價格本質上就是商品本身所包含的勞動的價值貨幣形式表現”。通過分別對“商品生產價值”和“商品產品價格”概念的界定完成,這樣就可以將前后兩個因素緊密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因此,在某種理論意義上可以認為,馬克思所提出的資源價值與價格理論中,前者是基礎和前提,而后者則為延伸和擴展。

2.2 資源核算基本方法

2.2.1 傳統 GDP 核算基本方法

從價值形態看,GDP 是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駐單位的增加值之和。

從收入形態看,GDP 是在某一特定的時期內所有常駐單位創造并分配給常駐單位和非常駐單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

從產品形態看,GDP 是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減去進口貨物和服務。

在實際核算中,GDP 的三種表現形態表現為三種計算方式,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 GDP 及其構成。

(1)生產法

生產法是從生產過程中生產的貨物和服務總產品價值入手,剔除成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的價值,得到增加價值的一種方法。其基本計算公式為:

第 3 章 借鑒國外先進核算經驗及

啟示..................19 3.1 國外主要國家實踐成果對比分析......................... 19

3.2 對伊春市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啟示.................... .... 20

3.2.1 分階段、分區域地進行綠色核算試點............................ 20

3.2.2 應該構建伊春市森林資源價值核算體系...................... 20

3.2.3 將伊春市森林資源核算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21

第 4 章 森林資源核算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模式設計.................23

4.1 基本思路.................... 23

4.2 模式設計依據及可行性分析..................... 24

4.2.1 設計依據........................... 24

4.2.2 模式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24

4.2.3 可行性分析.............................. 25

4.3 森林資源核算數據來源、處理和轉化..................... 28

第 5 章 伊春市森林資源核算納入國民經濟核算實踐研究............37

5.1 伊春市森林資源概況....................... 37

5.1.1 伊春市基本情況........................ 37

5.1.2 伊春市森林資源情況................................ 38

5.2 伊春市森林資源的經濟價值核算........................ 38

5.2.1 伊春市森林資源實物量統計........................... 38

5.2.2 伊春市林木價格的確定........................... 39

5.2.3 伊春市森林資源價值量核算..................... 41

5.3 伊春市森林資源生態價值與社會價值核算............... 43

5.3.1 伊春市森林資源生態價值核算...................... 43

5.3.2 伊春市森林資源的社會價值核算................ 50

5.4 伊春市綠色 GDP 森林資源價值核算......................... 51

5.4.1 伊春市綠色 GDP 森林資源價值核算................... 51

5.4.2 伊春市綠色 GDP 森林資源價值核算結果分析............ 52

第 5 章 伊春市森林資源核算納入國民經濟核算實踐研究

前四章對森林資源、森林資源核算體系等問題進行了理論與方法研究,進而本章將對黑龍江省伊春市 2007-2011 年森林資源核算做實例研究

5.1 伊春市森林資源概況

5.1.1 伊春市基本情況

伊春市境內為低山丘陵區,小興安嶺主脈由此向東南延伸。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 630 毫米,年均氣溫 1.0℃。1948 年開發建設,1958 年建市,現為行政企合一管理體制,轄伊春、南岔、翠巒、友好、新青、西林、美溪、金山屯、五營、湯旺河、烏伊嶺、紅星、烏馬河、上甘嶺、帶嶺 15 個市轄區、嘉蔭縣及 16 個林業局,代管縣級鐵力市。是中國重點林區之一,有祖國林都和紅松故鄉之稱。如圖 5-1 所示。

5.1.2 伊春市森林資源情況

伊春市 2007 至 2011 年統計年鑒統計數據顯示,截止 2011 年底,(1)森林資源面積總面積 3920620.8 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為 3299831.7 公頃,占總面積的 84.16%,無立木林地面積為 76249.6 公頃,占 1.94%,其它面積為 544539.5公頃,占 13.89%。(2)全市活立木總蓄積量為 275532946(立方米),在活立木總蓄積量中,活立木為 242349369(立方米),成熟林、過熟林、人工林分別為 13287853(立方米)、1299296(立方米)和 33183577(立方米)。而因林業經營活動所減少的活立木蓄積量為 973025(立方米)。(3)實現木材產量358983(立方米),在木材產量中原木產量 343036(立方米),薪材產量 15947(立方米)。在原木產量中,直接用原木產量 164373(立方米),其他原木 178663(立方米),分占 47.91%和 52.09%。(4)全市林業產業總產值 1751683 萬元,其中營林生產 38171 萬元,木材采運 36805 萬元,林產工業 289703 萬元,多種經營 899207 萬元,旅游業 154173 萬元,其他產業 333624 萬元。

5.2 伊春市森林資源的經濟價值核算

5.2.1 伊春市森林資源實物量統計

伊春市 2007-2011 年統計年鑒數據顯示,伊春市森林資源的實物統計量如表5-1 和表 5-2 所示。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研究結論

針對資源價值核算并納入國民經濟核算問題,已經成為了當今學術研究的重點領域。因此,對于伊春市森林資源價值核算并納入國民經濟研究是具有十分巨大的研究意義的。通過本文的研究,完成了對伊春市森林資源價值核算的初步探討,針對森林資源核算問題,主要做了一下幾方面工作:

(1)森林資源核算的理論研究方面。針對森林資源價值核算的問題,離不開對于森林資源價值理論的界定和完善,論文指出,在森林資源的價值理論方面,伊春市森林資源經濟價值核算部分,應遵循的價值理論應該結合馬克思的勞動價值以及效用價值理論進行;而在森林資源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部分,應該遵循消費價值論作為核算的基本方法。進而通過將森林資源自身的價值和開發利用過程中的損失值調整,以完成了伊春市森林資源核算并納入國民經濟核算的最終目標。

(2)資源價值核算方面。本文認為,自然資源自身較為寬泛,因此對于自然資源核算的研究存在較大的困難。應該結合不同地區、不同重點資源種類,分區域、分重點的完成某一地區的重點資源價值核算,進而在核算的基礎上,納入當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從而得出當地的綠色 GDP 數據。

(3)核算實例方面。通過本文的研究,完成了對伊春市森林資源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核算,并納入了伊春市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之中。但是在核算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對于森林資源市場價格確定方面,數據較少,同時對于森林資源的社會價值支撐數據略單薄。因此,在未來也是研究的重點突破點。論文的最后對伊春市森林資源核算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進行了研究,經過調整,發現伊春市的傳統 GDP 核算方式確實沒能全面、真實的反映伊春市的經濟發展狀況。需要結合伊春市綠色 GDP 的數據,對當地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6.2 研究展望

篇8

關鍵詞:農用地;影子價格;機會成本;總經濟價值

一、引言

我國人口眾多,農用地相對短缺,人均可耕地更少。據統計,我國現有耕地1.26億公頃,人均耕地僅為0.1公頃,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5%。另外,隨著城市化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農用地的現狀更為嚴峻。按照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糧食的安全要求,18億畝的耕地面積不能突破是一種剛性的約束。因此,提高農用地的利用效率勢在必行。而在項目評價中正確地計算農用地的影子價格,正是農用地得到最優利用的前提和保證。但是我國目前的農用地影子價格計算方法一方面與市場化地價相差甚遠,另一方面沒有全面考慮農用地的特性,從而難以為項目決策提供可靠而準確的依據。因此,本文在研究了目前農用地影子價格計算的應用現狀后,根據農用地所具有的不可再生性和耗竭性,提出了不同于現有方法的農用地總經濟價值機會成本確定法。

二、我國農用地影子價格計算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農用地是指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農用地的影子價格是指全面合理地反映農用地資源得到最優利用的價格,它反映了建設項目使用農用地資源而使社會付出的代價。我國農用地影子價格的計算主要依據的是《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書中規定:項目征用農村用地,應按土地征用費調整計算其影子價格。其中耕地補償費及青苗補償費視為土地機會成本,地上建筑物補償費及安置補償費視為新增資源消耗。這些費用如果與農民進行了充分協商并獲得認可,可直接按財務成本計算其影子價格;若存在征地優惠,或在征地中沒有進行充分協商,導致補償和安置補助費低于市場定價,應按當地正地補償標準調整計算土地影子價格,在征地過程中收取的征地管理費、耕地占用稅、耕地開墾費、土地管理費、土地開發費等各種稅費,應視為轉移支付,不列入土地經濟費用的計算。

上述關于農用地影子價格確定的原則基本上是正確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征地補償標準與市場化地價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我國舊的土地征用標準主要依據的是土地管理法,根據耕地年產值的一定倍數來征收各種補償費,并設置了各種補償費的最高限值。而新的征地補償標準則是依據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征地片區綜合地價來確定各種補償費的征收額,并且取消了征地補償30倍的最高限制。它相比舊的土地征用標準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由于其仍然保留了按原用途補償的指導思想,不符合地價形成規律,且征地片區綜合價仍然屬于政府人為制定價格而非市場形成價格,因此,它距市場化地價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很難真實地反映農用地的經濟價值。

(二)沒有全面考慮農用地的特點

農用地是一種自然資源,不僅具有經濟效益,還具有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而且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遠大于直接經濟效益。尤其是林地,中國林業科學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研究表明:林地生態效益是經濟效益的7倍以上。但是,現有方法僅根據農業產出來確定其機會成本,其實是只考慮了農用地的經濟效益,而忽略了其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另外,農用地轉為非農業用地后往往不可再生,因此可以說農用地是不可再生資源,在計算其影子價格時,應考慮資源的折耗或補償。

三、基于TEV的農用地影子價格測算

通過上述分析,農用地影子價格的測算依然采用機會成本加新增資源消耗原則,但是考慮到農用地的資源屬性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其機會成本的計算不應再依據《方法與參數》,而應從資源價值論角度衡量。

從資源價值論角度,農用地的機會成本可以按照其總經濟價值來核算。總經濟價值(Total Economic Value,TEV)的概念是由英國經濟學家皮爾斯(Pearce)提出來的,其構成如圖1所示。

根據總經濟價值的構成推算農用地機會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農用地機會成本=邊際產出+邊際外部效益+邊際社會效益+期權價值+資源折耗價值

(一)邊際產出

邊際產出價值反映了農用地資源的直接使用價值,是對農用地資源的部分或全部直接消費所體現的經濟價值,如農地附著物糧食、水果等的經濟價值等。邊際產出價值可按照收益現值法加以估算,即用最佳用途年凈收益的現值總額來表示。根據項目所在地區的自然、經濟、技術、政策、習慣等條件,選擇項目所在地區可行用途中年凈收益最大的用途。設R為最佳土地用途的年凈收益,n為項目生命期,t為項目生命期內的第t年(t≤n),g為年凈收益的增長率,i為貼現率,則農用地邊際產出折現值的計算公式為:

公式中,PV為農地邊際產出的凈現值,R和g可以通過預測計算而得。上述農地邊際產出折現值的計算公式是基于不同用途年凈收益增長率g是相同的假設,實際上不同用途年凈收益增長率g是不同的。若g是不同的,則需根據不同年凈收益增長率分別計算出各可行替代用途年凈收益的現值,選擇凈現值最大者作為農用地的邊際產出價值。

(二)外部凈效益

外部凈效益反映了農用地資源的間接使用價值,主要是指農用地資源具有的生態效益、環境保護效益和娛樂休閑效益,如林地、草地的氣候調節、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等。外部效益值的評估因為缺乏直接的市場交易而無法從市場上直接獲得價格,只能采用與此有因果關系的替代市場的方法來衡量。如林地水土保持功能的價值可以通過水土流失后的各項損失及其防治成本來衡量。

(三)期權價值

期權價值是對選擇價值的反映。農用地被征用為建設用地后,從經濟有效性方面而言很難再有效地轉化為農用土地,因此可以將其視為不可再生資源。在這一意義上,期權價值類似于為保證一種資源和服務的可持續供應所支付的保險金,以確保在未來不確定的情況下某一資源環境的供給。該種價值一般只能通過條件價值法(CVM)來評估。

(四)邊際社會效益

邊際社會效益是對土地資源存在價值的反映。也就是農用地資源對農民所具有的就業、生存保障價值和對社會提供糧食安全作用而產生的社會穩定功能所具有的價值。農用地的存在對農民具有社會保障作用,農民有了土地就有了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因此社會保障作用價值量的大小與農民的人均耕地面積和耕地的生產力水平有直接關系。人均耕地面積越大,單位面積的耕地對農民的社會保障作用越小,其社會保障價值量也越小。在人均耕地面積一定的前提下,耕地的生產力水平越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越高,單位面積耕地對農民的社會保障作用越大。可根據當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加以估算。

(五)資源折耗價值

資源折耗價值是對遺贈價值的反映。土地資源被征用開發利用后,同樣可以遺贈后代人,但是開發利用后的土地在間接使用價值、選擇價值和存在價值等方面就明顯小于未開發利用的農用土地資源,實際上,作為禮物送給后人的價值就減少了。該種價值可按開發新的土地資源的成本來計算。對于耕地而言,如果征收的耕地開墾費能夠補償新開墾耕地的費用,則資源折耗價值就等于耕地開墾費。

上述各種價值并不是完全獨立的,某一類價值可能覆蓋了另一類價值的一些功能。此外,某些類型的農業用地不一定同時具備以上所有功能價值。一般而言,隨著人類對土地資源投資的增多,土地利用強度的加大,土地的直接使用價值比重上升,而其他價值則逐步衰減。被征用后開發為城市建成區的土地除了直接的使用價值外,幾乎沒有其他價值。因此,對于接近于自然狀態的土地的開發要謹慎,除邊際機會產出價值外,要充分考慮為后人遺留的、可持續發展的其他價值。綜上所述,農用地影子價格的具體構成以及計算方法如表1所示。

(六)計算中注意的問題

1、如果項目建設方支付給政府的耕地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等沒有全部覆蓋政府實際支付的補償費用,政府另外以貨幣或非貨幣形式對農民進行補償,則相應的土地經濟價值應根據政府的額外補償進行調整。

2、項目所支付的征地費中,耕地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等的確定如與農民進行了充分的協商,能夠充分保證農民的應得利益,則土地經濟價值的計算中可不做調整。如果沒有與農民進行充分的協商,不能充分保證農民的利益,按收益現值法、市場比較法等調整計算,如上述計算結果低于征地片區綜合地價或同區塊的征地案例地價,則按照征地片區綜合地價或征地案例地價計算。

3、在土地市場活躍的地區,如果按上述方法計算的土地經濟價值低于城市基準地價中末級土地價格,則按城市末級土地價格來確定被征用農業用地的影子價格。

四、結論

本文從資源價值論的角度,提出了農用地機會成本測算的新方法――總經濟價值法,這種方法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全面考慮了農用地的特點,比現在使用的方法更為科學和合理。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改革委,建設部.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M].中國計劃出版社,2006.

2、左靜.我國現行征地補償與市場地價的差距[J].農業經濟,2007(9).

3、單勝道.農地資源價格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2(4).

4、David Pearce,Giles Atkinson,Susana Mourato.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the Environment:RECENT DEVELOPMENTS[M].OECD,2006.

5、諸培新,曲福田.從資源環境經濟學角度考察土地征用補償價格構成[J].中國土地科學,2003(3).

篇9

關鍵詞:西部;生態補償;必要性;完善

一、西部生態補償的必要性

(一)理論依據

1.自然資源的生態價值的重要性。自然資源對于人類來說,不僅有經濟價值還有生態價值。自然界與人類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構成共生共榮的生態系統。而其自身的調節作用和調節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超過這個限度,調節就不起作用,生態平衡就會遭到破壞。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必須同時重視自然資源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在環境法中,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自然資源給予生態補償,具有重要的意義。

2.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可持續發展意味著人口、經濟、科技、社會、資源與生態環境等各要素間的和諧發展。經濟發達地區通過維持或增加其高額資源和環境消耗而抵消由此產生的環境成本,卻要求欠發達地區為保護生態環境犧牲自己的發展權利,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以“污染者付費、利用者補償、開發者保護、破壞者恢復”的原則公平分擔對被破壞的生態系統的補償費用,并由政府通過轉移支付等方式對貧困地區予以支助,協調區域間的生態補償能力。

(二)現實依據

1.西部是我國江河源頭,是維護中國生態環境安全的生態屏障區,其生態環境質量對中國東部乃至東亞地區的環境都具有重大意義。近幾年舉國關注的生態環境大事件,如1997年黃河斷流100天、1998年長江水災、2000年北京地區沙塵暴等都表明,西部的生態危機正威脅著全國的生態安全,有了西部可持續發展,才有全國的可持續發展。

2.西部為東部和全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西部廉價的原材料資源如煤、木材、礦產等源源不斷流向東部、流向全國。三峽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一系列國家重點工程開發的是西部資源,影響的是西部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受益目標則是東部和全國。這些項目的實施為東部和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也理當對西部的環境、生態安全做出應有的補償。

3.西部面臨著嚴重的生態危機。我國西部地區生態功能比較脆弱,加上長期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如今面臨著嚴重的生態問題:水資源短缺與浪費并存,森林和草地植被銳減,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開發不當導致土地風蝕沙化。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給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加劇貧困程度,更加大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壓力,加劇了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

二、完善西部生態補償機制的對策建議

建立健全我國生態補償的法律法規體系。在《環境保護法》中確立生態補償制度。我國現行的《環境保護法》對生態環境保護明顯忽視,而偏重于污染防治。基于生態補償制度的重要性,應對現行的《環境保護法》作必要的修改,增設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并建立生態補償的自然資源單行法,對西部地區生態補償作出明確規定。

建立西部生態功能區價值評估,是進行生態補償的前提條件。生態補償資金的來源充足和使用得當,是實施生態補償制度的關鍵所在。所以,在資金的籌集和管理使用方面,要給以明確的規定并加強監督。

1.建立西部生態服務功能區價值評估

確定我國森林、草地、濕地等典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可以為我國生態功能區劃、區域生態恢復與建設、生態補償制度的實施提供科學依據。

2.生態補償資金來源

(1)加大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生態環境的建設和改善需要強大的資金投入,沒有資金的支持,生態補償就會成為無米之炊。

(2)完善現有的生態補償收費。生態補償主要是以收費的形式來體現。征收對象是那些在開發、利用資源以及生產建設中對生態環境造成直接影響的單位和個人。本項資金由環境保護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統籌安排使用,可具體用于四個方面:生態環境的維持、恢復費用;對重大生態破壞進行調查的科研費用;生態環境保護獎勵費用;生態環境區建立的費用。

(3)設立開放式的公眾基金,授受社會捐贈和國際援助生態保護是一項全民的事業,需要公眾的廣泛參與。

3.加強資金管理,明確責任

生態效益補償資金數額巨大,政策性強,審計部門要加強基金使用情況的審計和監督。

三、生態補償與西部扶貧相結合

有關研究表明,在西部地區,中國生態環境脆弱縣中貧困縣占70%。這種貧困的廣泛存在正是我國生態環境系統惡化趨勢的主要社會經濟原因。要針對西部地區的這一特殊情況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制度要與扶貧幫助相結合。具體辦法:生態環境保護的受益者向那些為保護這些生態功能而犧牲了局部利益的人民提供補償,減緩貧困、生態脆弱區中因生存壓力而破壞生態環境的經濟活動。

另外,在對西部進行開發和補償過程中,應借鑒別的國家(如美國在其西部開發中)的成功經驗,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保證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參考文獻:

[1]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和法學方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

[2]韓德培.環境保護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呂忠梅.環境資源法學[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

[4]呂忠梅.超越與保守,可持續發展視野下的環境法創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陳英旭.環境學[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1.

篇10

【關鍵詞】 靈璧石;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

靈璧縣地處泗水之濱,物產豐富,人杰地靈,是楚漢相爭的古戰場,傳說人物鐘馗的故里,中華奇石的主產區,素有“虞姬、奇石、鐘馗畫,靈璧三絕甲天下”之譽。靈璧縣以“三元文化”而被人們熟知,而其中最為人們所贊譽的當之無愧應屬奇石文化――靈璧石文化,石因縣得名,縣因石聞名。靈璧石自古至今就是文人墨客,達官顯貴競相追逐的對象,今天,昔日的“常置帝王案,秘藏將相家”的靈璧奇石也已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提高人們文化道德修養,豐富人們文化生活的收藏品,藝術品,靈璧石文化繼續服務于當下精神文明建設,對提高群眾的文化思想水平以及精神文明建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然而,目前的靈璧石產業仍然停留在初始發展階段,還只是簡單的采掘和銷售。如何科學地發展靈璧石產業,把靈璧石產業轉化為靈璧石文化產業,使之科學、可持續發展,讓靈璧石文化產業對縣域經濟的發展,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重大作用,這些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和現實作用。

一、靈璧石的歷史文化內涵

靈璧石為中國四大奇石之首,自古就受到文人雅士追捧,對人們的文化品位,道德修養有著深深的熏陶。對靈璧石的文化發展,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據推斷,當時最重要樂器之一,磬,即為靈璧石所造,《尚書?禹貢》即有記載:“泗濱浮磬”,這可以說是對磬石產地的最早記錄,據考證,即為今天靈璧的磬石山。直至隋唐乃至五代,靈璧石仍然以磬石為人們熟知和記憶。寓居宿州22年之久的白居易就曾經寫過一首《華原磬》:“華原磬,華原磬,古人不聽今人聽;泗濱石,泗濱石,今人不擊古人擊。”諷刺當時的樂工用陜西耀縣的華原磬代替古人所用的“泗濱石”來充當磬石材料,使天子聽偽音,亂心智。在這一時期,靈璧石仍然主要是作為磬的主要制作材料而被賦予了厚重的文化內涵。但幾乎同時,靈璧石由于其形、色俱佳,作為觀賞把玩之物,也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最為著名的當屬南唐后主李煜,據說,在他亡國之際,仍念念不忘擺在其案頭的一塊“靈璧研山”,其對靈璧石的癡迷可見一斑。直至到了宋元時期,中國的觀賞石文化進入了黃金時代,靈璧石也隨之成為賞石文化元素中的重要角色。宋徽宗修筑壽山艮岳,靈璧石就是其搜羅的重要目標之一。據說在今天的宿州還有發現當時遺漏的靈璧石遺材。靈璧石同時也得到了當時一批文人墨客的追捧與推崇。宋杜綰的《云林石譜》(也是我國的第一部石譜)就對靈璧石大加贊賞,并被列為116種觀賞石之首。大文豪坡也對靈璧石鐘愛有加,多次來過靈璧,并留下詩文數篇,更以其所作“丑石風竹”換一靈璧石而留下一段佳話。明清之時,賞石文化進入中國古代奇石文化的鼎盛期,賞石的主體人群逐步擴大,由以前的帝王將相,文人大夫延展至農工商賈各個階層。賞石的理論著作也層出不窮,靈璧石在這一時期同樣風采無限,備受推崇,“石之堪作玩者,靈璧石稱最”。甚至民間有傳說,清乾隆皇帝數次下江南,其中有三次都因為喜愛靈璧石而改道于靈璧,并留下親筆御封靈璧石“為天下第一石”。其時賞石之風盛行由此可見。

二、靈璧石經濟價值體現與靈璧石產業發展

應該說自從靈璧石從單純的自然資源被賦予無差別的社會勞動后,其本身就已具備一定的價值,但因為社會制度等原因,無法以經濟價值的形式體現,直到宋明之際,隨著社會制度的進步,社會經濟的繁榮,靈璧石的經濟價值逐步開始體現。早在宋葉夢得的《平泉草木記跋》和李彌遜的《五石?序》中就記載了以金易石的故事。茶肆酒坊之間已有商販專門從事靈璧石的叫賣。民間也傳說有米芾以石易房的故事,這些都充分說明了靈璧石的經濟價值得以實現。但大多只是以物易物,真正的市場交易和流通還未開始,僅僅是愛石人玩石人之間的互相交流而已。但到了明代,由于賞玩靈璧石的人群逐步擴大,需求增加,不僅出現了專門的靈璧石市場交易行為,圍繞著靈璧石交易甚至開始出現了行業內分工。有專門從事靈璧石采掘的,有專門販運的,有專門銷售的,在明王守謙的《靈璧石考》中就記載有“掘石者日益伙……。走南中販石者,踵相接”。可以說靈璧石交易作為一個產業的雛形已初步出現。而靈璧石產業的蓬勃發展,當然是上世紀改革開放后,由于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靈璧石的需求和收藏迅速發展,靈璧石的諸多價值特征,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石農,石販,石商,石館直至靈璧石專業市場如雨后春筍般的涌出,從事與靈璧石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多達數萬名,交易額數億元。一條圍繞靈璧石形成的開采、運輸、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很多人以石為生,因石而富。靈璧石產業已成為靈璧縣經濟的支柱產業,對發展縣域經濟,增加就業,提高群眾收入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賦予靈璧石產業更多文化內涵,促使靈璧石產業轉化為靈璧石文化產業

靈璧石有著深厚悠遠的歷史文化內涵,靈璧石產業在當下蓬勃發展。但這并不代表靈璧石產業就是文化產業。按照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定義,文化產業指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一系列活動。2012年,國家相關部門也對文化產業進行了分類,把文化產業分為九大類,包括文化產品的生產、服務以及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服務等等,如果嚴格的對照比較,靈璧石產業并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文化產業,只能勉強列入標準里面的園林制作一欄。但因為靈璧石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它不可以按照工業標準制作和復制。所以從文化產業的定義和分類來說,靈璧石產業并不作為文化產業的一部分。按照現有的發展態勢,其本質更多的是資源產業,物質產業。但是又由于靈璧石的歷史文化屬性,它又存在著一部分文化產業的因子。我們也應看到的是靈璧石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的天然屬性。我們更要考慮到靈璧石產業的長遠發展。不可竭澤而漁。讓子孫后代只聞靈璧縣,不知靈璧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挖掘、延展靈璧石文化,提高靈璧石的文化內涵,發展靈璧石產業為靈璧石文化產業至關重要。

1、通過文化附加值的提高,深挖靈璧石本身的經濟價值

由于靈璧石作為賞石的一種,本身就與文化密不可分,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更是靈璧石的天然包裝。我們不能只是簡單的采掘、銷售。而是應加大對靈璧石影響力和美譽度和歷史文化內涵的宣傳,使其文化附加值在銷售初期就得以提高。提升其本身的文化價值進而提升其市場經濟價值。豐富的文化內涵,良好的宣傳包裝。可以使靈璧石的附加值增加,使有限的靈璧石資源取得更高的經濟社會收益。另外通過對靈璧石本身進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如對于一些品相不佳的靈璧石可以用來開發加工相關工藝品,旅游紀念品,用于園林建筑等等。總之,應該把靈璧石的文化價值更好的發掘,使其本身變成文化產品,提高其附加值,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其自身的經濟價值。

2、開發相關的靈璧石文化產品

靈璧石產業本身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文化產業。但通過結合當下文化產業中的其他元素,如影視、傳媒、網絡等,以靈璧石,靈璧石故事,靈璧石傳說以及與靈璧石相關的典故,歷史人物等為主題、原形,創作一批群眾喜聞樂見,具備較強影響力和美譽度的文化藝術影視作品。如相關的靈璧石的書畫創作,文學作品、影視創作,動漫創作等。使其文化載體和傳播途徑得以改變,這樣本身既宣傳了靈璧石,提高了它的文化附加值,同時,由于這種產業可以工業化復制,符合文化產業的定義,可以持續、綠色發展,這就把靈璧石產業變成了靈璧石文化產業,實現了由資源產業、物質產業向文化產業的轉變。

3、結合相關旅游等文化產業和現有的靈璧石文化資源,開展旅游

如靈璧縣奇石文化園景區、靈璧石宋代石刻,磬云山國家地質公園等,開展旅游,休閑、度假、文化會展等,進行靈璧石文化的經濟發掘。“文化+旅游”是當下最典型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旅游業是當下產業鏈較長的新興業態之一,也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我們可以通過靈璧石賞析旅游,靈璧石開采參觀旅游,賞石休閑,靈璧石會展多種旅游形態發展靈璧石文化旅游業。以此延長靈璧石產業鏈,延展奇石經濟的外在文化范疇。拉動與靈璧石相關的吃、住、行、消費等其他經濟活動,帶動縣域經濟發展。

4、以靈璧石文化為龍頭,發展中華奇石文化

以愛石,賞石、玩石為主題,結合其他類型的奇石文化,如太湖石等,打造中部地區的綜合類奇石市場。靈璧石作為中國四大奇石之首,本身就具備龍頭效應,可以以此為契機,引進資本,打造綜合的奇石市場和賞石文化市場。如我們所熟知的河南南陽,它本身只產南陽玉,但是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打造,已發展為國內著名的玉石交易市場,品種包含國內外多種玉石產品,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把單純的靈璧石文化發展為以靈璧石為依托的綜合性賞石文化,擴大文化產業的主題效應,這樣,靈璧石的文化產業范圍將進一步增大,所容納和包含的文化范疇將更大、更廣,靈璧石文化產業也將得到更好的發展。

當然,在目前情況下,把靈璧石產業轉化為靈璧石文化產業,還存在著種種障礙,比如人才問題,資金問題,平臺問題等等,但這一步勢在必行,沒有長遠的規劃和戰略眼光,單純向地球要資源,這樣的發展是不會長久的。

總之,在今天中央提倡可持續發展,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政策環境下,在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并重的大前提下,單純的走資源經濟的發展模式,必將走入死胡同。只有通過以靈璧石資源為立足點,以靈璧石文化為依托,發展靈璧石文化產業,提高靈璧石產業的文化附加值,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把靈璧石產業真正做成靈璧石文化產業,最終才能使得靈璧石經濟健康發展,靈璧石文化得到推廣發揚,當地縣域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精神水平的提高才能得到最根本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