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業管理課程范文

時間:2023-04-12 11:01: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商企業管理課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工商企業管理課程

篇1

工商企業管理是一門應用十分廣泛的專業,它的目標是培養掌握現代工商企業管理理論,具有較強企業管理能力,能在工商企業從事基層管理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其就業面向的是各類企業的基層管理崗位。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不要求有高深的理論知識,而應突出綜合應用性,對人的關鍵能力、綜合素質有較高的要求。但在現實中,一方面高職畢業生經過三年學校的系統學習,仍然需要用人單位用較長時間、進行較多方面的崗位培訓;另一方面,大量工商企業管理類高職畢業生直呼就業困難但用人企業卻報怨招聘不到合適的人才,結果造成“有需求沒人才”的尷尬局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高等院校在課程設置、知識傳授、能力訓練等方面遠不適應工商管理活動的需要和企業的需求。因此,加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課程改革,開設面向企業需求的相關課程,無論是對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育的發展,還是對促進經濟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

1 企業班組管理課程開設的目的和意義

進行專業課程體系改革,首先必須從對企業職業崗位群的調查開始,然后對崗位群所包含的工作職責與任務進行逐一分析,確定本專業的職業能力結構,并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確定知識結構與課程體系以及能力培養的實施模塊。

高職工商企業管理的學生畢業之后首先從事的是企業的基層綜合管理工作,主要有采購、生產、設備、質量、銷售、人力資源、倉儲等一線管理和執行崗位。這些基層管理人員被人們形象的稱之為“灰領”。灰領是指具有較高的知識層次、較強的創新能力、掌握熟練技能的人才。培養“灰領”正是高職院校的辦學方向。這些崗位需要一定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知識技能。職業素養包括:團隊精神、社交禮儀、職業道德、法律知識和社會適應等。專業知識技能根據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能力要求,如生產管理崗位須具備的能力包括:生產計劃編制與安排、現場管理、生產調度、設備管理、庫存管理、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

企業班組管理正是基于基層管理崗位能力分析創新開設的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核心課程。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能夠運用管理學、心理學、環境學及生產設施設備等相關知識,及時有效的獲取和處理各類信息,準確把握班組生產現場現狀,制定班組作業標準、工作流程、規章制度和應急預案,配備生產必要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具備從事企業基層管理工作的綜合職業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通過該門課程內容“班組現場5S管理”的學習,借鑒現代企業管理“5S”管理模式和理念,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職業意識,使學生能夠通過實踐活動,腳踏實地從身邊小事做起,在創造令人心曠神怡的學習、生活環境的過程中培養對持續學習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提升學生們的職業素養,縮短學生在企業的適應期,增強他們的職業競爭能力。

2 企業班組管理課程建設

2.1 課程簡介

2007年,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工商管理系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被評為自治區級優質專業,為此工商管理教研室制定了優質專業建設方案,提出了改革與調整專業核心課程的計劃。對部分用人企業和學生進行專業調研分析后,經批準,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在2007級教學計劃中創新增設了企業班組管理課程。

企業班組管理課程從我國企業班組管理的實際出發,針對班組的重要地位和班組管理的工作特點,詳細介紹了班組長應具備的綜合素質,并結合制造型企業的特點,重點講解班組管理從理念更新到實務操作的諸多方面,包括班組人員管理、團隊建設、計劃管理、現場管理、質量管理、設備管理、庫存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將企業員工的工作理念、工作技能等知識技能通過課程融入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當中,培養符合企業要求的具有高度敬業精神與職業操守的優秀人才。

2.2 教學內容設計

2.2.1 教學設計

根據課程的培養目標和企業班組管理職能來設計課程教學。在設計過程中,首先對班組長(制造型企業)崗位能力進行分析和歸納,然后對班組作業流程和工作任務(管理職能)進行分解,歸納出典型工作任務,最后按照職業能力和企業班組作業流程的要求,開發和設計學習情境,選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2.2.2 內容選取

在對教學內容的選取時,遵循以下四個原則:(1)符合《企業班組管理》的課程目標;(2)滿足企業班組長崗位能力要求;(3)遵循企業班組作業流程要求;(4)參照職業、行業標準。因此,歸納了7個學習情境及相應的學習工作任務如下表1所示。

表1企業班組管理教學內容

本課程總課時為56學時,理論教學占28學時,實踐教學占28學時。教學重難點體現在:班組人員管理和團隊建設、生產現場5S管理。

2.2.3 教材建設

由于該課程屬于創新開設的課程,暫時沒有比較合適高職學生學習的教材,課程目前使用的是由工商管理教研室老師編寫的課程講義。經過近四年的教學實踐,課程教材及相關教學資源正得到逐步完善。

3 工商企業管理課程設置思路

工商企業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對此類人才的培養,更應突出其實用性特征,就必然以能力培養為中心、以職業崗位能力和專業素質培養為特色,實現就業與崗位的“零距離”對接。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但現行課程體系下培養的學生不適應市場和社會需求。因此,必須對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其思路是:

3.1 課程設置應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

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在課程體系設計上,應充分考慮區域經濟對人才的需求特點,及時了解區域經濟的發展趨向,加強崗位能力調查分析,及時、合理地調整培養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逐步形成獨特的辦學優勢與辦學特色。

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啟動和發展,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泛珠三角區域協作的深化和承接東部產業的大背景下,區域內中小企業的數量會急劇增加,對人才的需求也進一步擴大。而這些中小企業當中又以加工貿易企業居多,生產一線員工普遍缺乏系統的管理知識培訓,因此企業大多愿意招聘經過系統學習的高職院校畢業學生,到基層鍛煉培養成為技術能手,再擔任生產一線管理職務。基于對廣西區域經濟發展與本專業的畢業生以及企業部分管理人員的調研與走訪,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創新增設了企業班組管理課程作為專業核心課程,旨在為企業輸送具備一定職業素養、持續學習能力和管理知識技能的班組長和生產線長,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同時,針對部分學生不愿意到企業基層工作的情況,還應開設相應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念,滿足企業人才需求。

3.2 課程設置應與崗位能力需求相結合

就企業生產一線管理崗位而言,須具備相應的能力(上文已有所闡述)。因此企業班組管理課程在教學設計、教學內容選取及教學方法的采用上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相應能力,比如“結合頂崗實習工作談談假如你是班組長”的討論,開展宿舍5S運動等。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掌握了企業班組管理的基本知識與方法,熟悉了企業基層管理的基本技能及作業操作的基本原則與程序,具備了一定的職業素養,畢業后部分學生也走向了企業班組長崗位。由于課程開設時間不長,對學生崗位能力培養的作用評價尚需進一步論證,因此,對于畢業生的跟蹤調查也在持續進行中。

3.3 課程設置應與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相結合

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強調要“注重培訓受教育者的專業技能、鉆研精神、務實精神、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培養一大批生產、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應用人才。” 作為“以學生一畢業即可上崗”為教學目標的高職院校,畢業生獲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便顯得尤為必要。而對于什么都學,什么都不精的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而言,在職業資格考試方面卻顯得比較迷惘。考什么,怎么考常常是學生們向筆者咨詢的問題。因此要解決以上問題,就必須將“職業資格(技能) 證書”考試大綱和國家職業標準直接引入到高職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中。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可根據不同的方向設置不同的考證制度并開設相應的專業選修課程,如人力資源管理(可考取人力資源師),市場營銷(可考取營銷師)等課程,讓學生根據職業生涯規劃自行選擇學習。同時,對于教師來說,將職業資格培訓納入課程體系,必然要求教師具有培訓資質,進一步推動教師去考證,獲得培訓資格。這必會促使更多的教師達到“雙師”的要求,推進學院師資隊伍建設。

篇2

高校承擔著為國家培養和輸送高素質人才的重任,而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高校在教學方法方面要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才能適應新時期人才發展的新目標。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要熟悉企業生產、經營等一系列活動的運行流程,所以在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學中,必須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才能使他們快速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

1工學結合模式的涵義

工學結合模式是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主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實踐能力以及就業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通過學校和企業的聯合,將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同時在學校和企業中開展,企業可以為學生創造更真實的實踐操作環境,使學生畢業后可以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工學結合模式的實現,需要學校與企業之間建立起合作關系,形成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動力機制,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創造更多的實訓環境,從而促進教學實踐成果的增強。

2基于工學結合模式的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教學實踐

2.1構建科學的教學目標體系

高校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為根本目標,對于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來說,建立完善的實踐課程教學體系,是實現高校教育目標的根本途徑。所以,在工學結合模式下,從工商企業管理課程的實際情況出發,保證實踐課程體系的內容與社會和行業需求相適應,使學生可以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了解現實中的企業管理流程,讓學生對畢業后要從事的崗位有更多認知;同時,在實踐教學體系中也可以檢驗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更好的實現理論與技能的全面提升。

2.2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工商企業管理課程的實踐性較強,如果不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則無法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目標,學生也不能很好的適應崗位工作。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課程設計時,要考慮工學結合模式的運行需要,在理論課程的設計中加入相應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可以運用實踐活動進行檢驗,同時也可以利用理論知識為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指導,真正實現工學結合。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企業中進行參觀和學習,對企業生產和經營模式有更直觀的認識,再將企業的運轉模式引入到實訓基地進行模擬,使學生在模擬環境中對工商企業管理的實踐活動有更深刻的理解。

2.3加強校企合作

要實現真正的工學結合,必須要加強校企合作,促進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不斷創新,才能使學生完全了解市場經濟和企業的發展狀況,才能更好的掌握學習方向,促進學習質量的提升。同時,加強校企合作可以促進高校和企業的共同發展,企業可以為高校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實踐操作的素材和平臺,而通過與高校的合作,企業也可以挖掘和獲取更多優秀人才,豐富企業的人力資源。總之,加強校企合作是實現工學結合的有效途徑,可促增強學生實踐技能培養的針對性,促進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學目標的實現。

2.4加強師資力量的培養

基于工學結合模式的工商企業管理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優秀的師資隊伍,只有不斷強化教師隊伍的綜合水平,才能保證工學結合模式的有效開展,才能實現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必須要注重師資力量的培養。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具有專業理論素質和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是保證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和保障。同時,要不斷加強教師隊伍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訓,組織參與其他院校的學習,或者聘請專家來校講座,都可以使教師了解更多、更先進的工商企業管理知識,可以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多指導。

篇3

關鍵詞:精品課程;經驗;對策

一、精品課程建設中積累的經驗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湖南工學院的《工商企業經營與管理》課程建設從始于1995年。1997年開始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的制作,開始利用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隨后,建立了約40套試卷的試卷庫,規范了考試環節,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2000年以來,學院又著手考試方式的改革,嘗試加大平時的作業和測試的評判比重,尤其是加入體現學生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測試,接著進行了該課程的教學用素材庫中的建設。2001年開始網絡教學建設,目前初步建成了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教學平臺。

(一)經驗

1、應注重統一整體的建設。在考慮精品課程建設時,必須要有系統的、全局的觀念和視野。

2、師資隊伍建設是打造精品課程的核心。要重視優秀教師梯隊建設,組建優秀教學團隊,要著力培養能夠擔任精品課程教學的后續師資隊伍,造就大批教學名師梯隊,實現優質課程教學的接力。

3、形成一批高質量的教材。教材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精品課程建設的質量。

4、要與科研相結合。精品課程建設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與任務,只有與科研相結合,建立在研究基礎上的課程,才有可能成為精品。

5、規范教學管理,為教學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二)問題

不能較好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媒體單一;配套的題庫、作業、測試不完整,與實際的課程內容不吻合,

已建立的在線測試不能達到正式試卷的要求;教材建設缺乏個性和特色。

二、進一步加強課程建設的思路及措施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評估指標體系和建設標準

對于精品課程的建設,按照教育部“五個一流”的標準,高度重視對課程建設質量評估體系的研究和實踐,不斷研究課程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及時修訂和完善評估指標體系,使之更具科學性、合理性,更加符合課程建設的整體目標。

(二)認真組織管理精品課程建設

為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湖南工學院和教學單位實行兩級領導制,從不同要求、不同角度加強對精品課程建設的組織領導。學校的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由主管教學副院長負責、教務處具體組織實施;教學單位的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由系主任和主管教學副主任負責,并確定精品課程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學院整體統籌協調、教學單位和職能部門通力合作,保證精品課程的建設質量。

(三)加大課程建設經費投入力度,開展課程條件建設

對省級精品課程,學院要以地方教育部門資助數額為基礎,提供一定比例的配套資金,以改善教學條件,改革教學手段和方法,重點加強教學文件、教材、多媒體等“軟件”建設和與立項課程相關的實驗室、師資隊伍、實踐教學基地等“硬件”建設,使精品課程建設更加深入。

(四)形成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一是加強教學隊伍建設,鼓勵名教授為本科生授課。二是建立課程負責人制度,由學術造詣高,在該學科影響力強的名教授擔任課程負責人,全面負責課程建設。三是成立課程建設組,按課程組建以課程負責人為核心,包括技術負責人和主講教師在內的精品課程建設團隊,以提高全體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課程建設的質量。四是培養一批教育觀念新、創新意識強、師德高尚、教學水平高超的“雙師型”人才。

(五)完善教材建設

地方高校的教師應利用自身教學實踐優勢,編寫以技能要求和知識要求為培養目標,注重知識點和技能點的有機結合,著力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基本技能、技巧的實用性強的精品教材。教材編寫應做到圍繞技能訓練這個中心,多學科相互滲透,以模塊為體例編寫。

(六)改革考核內容和方法,營造素質教育能力培養的教學環境

學院在網絡教學和強化教學過程分層次教學的兩種教學模式中,對考核內容、考核方式進行了研究,加大平時考核的比例。平時考核的內容有教學基本內容的測驗、學習階段總結、綜合問題的討論、專題小論文、作業質量等一系列有利于引導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和科學素養方面的內容。

(七)應用現代信息技術

加強基于計算機網絡的課程資源建設,課程介紹、教學大綱、知識點(含難點、重點)、案例庫、習題庫、教學課件、模擬實驗、參考文獻及資料、前沿問題等優質課程資源實現網上共享,整體推動了課程建設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曉蓓.建設精品課程的幾點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篇4

【關鍵詞】高職教育 課程體系 能力本位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9C-0070-02

在我國近年來經濟環境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已經成為了一個熱門專業,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該專業。能力作為社會對人才的第一要求,如何構建以能力為本位的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成為高職教育的一大難題,需要在實踐中對其加以完善。

一、能力本位的內涵

所謂能力本位,其基本內涵是在人才培養或者人才選拔時,以其本身具有的能力作為第一參考性因素。在當前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能力本位是多數企業聘用人才時具有的基本理念。就企業而言,其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而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多數人才都是理論型,該種人才的知識含量達到了一定的標準,但是卻缺乏應有的能力,尤其是一些應屆畢業生,其在參與工作后,學歷與能力嚴重失衡。這類學生進入企業工作后,表現出能力不足,制約著企業的正常發展。因此,很多企業更側重于人才能力的選拔。這也就形成了所謂的能力本位思想。從某種概念來說,這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傳統的高職教育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無論是教育理念還是教育手段,都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培養。然而,高職教育本身就是面向社會職業能力培養。其原本的培養方式過于片面化,不符合其本身的設定。而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提高,不少高職為了保證其長期發展也開始轉變自身的人才培養方向。

二、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介紹

工商企業管理也就是針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領導、人員配備、指揮、協調、控制等一系列職能的總稱。在早期的教育中,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是自學考試學科調整后產生的一種新型專業,該種專業的設置最早是為了培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事工商業以及其他各類企業管理方面工作的專門性人才。從我國教育層次的分類來說,本科教育中的該種學科側重于管理性,也就是專業本身所具有的指揮能力。而在高職教育中,相對側重于該種學科的實踐性能,也就是其中的具體實踐事項。這就使得我國對于該種專業的定位清晰度存在一定的問題。而實際上,企業所需要的這類型人才,必須要經過專業的學習,對于現代管理理論具有系統的了解,知識相對廣泛,熟悉管理的基本技能與科學方法,從而實現管理工作。當前來說,該門學科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與一般方法的學科。在學習中,主要針對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能力。而當前高職所培養的對應專業的學生卻并不具備這兩項能力。

三、當前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課程教育的主要問題

(一)學科本位思想固化。雖然我國高職教育中引入了能力本位思想,但是,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能力本位的課程模式過于概念化。在專業的培養中,其更側重于學科本位的課程體系構建,使得學生在接受教育的整個過程中,都沒有對應的能力本位內容。再者,在我國提倡精品課程的構建時,也忽略了該種意識的應用。從而導致課程建設的整體效果嚴重缺乏。

(二)課程建設與專業培養目標同步性較差。雖然我國當前高職教育中,很多學校已經認識到了課程建設的重要性,并且也在實際的教學中改變了對應教學計劃的格式與形式。但是,在實際的課程建設中,卻嚴重缺乏對專業所對應的崗位群進行區分,對于能力并沒有明確的劃分。該種狀況使得其課程設置的統一性過強,目標得不到保證。

(三)理論與能力的偏差。在我國當前的高職教育中,應知所占比例過大,導致很多學生都將理論學習作為自身的第一目標,他們能夠侃侃而談,卻做不到從容應對。盡管素質教育提出后,我國很多院校已經開始重視能力的培養,但是傳統教育模式的制約、教師本身素質的高低等,都導致其能力培養受限。

(四)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環節缺乏協調性。課程體系建設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工程,其需要教育主管部門、教學實施單位以及廣大教師的協調運作,才可以達到設定的效果。然而,從目前的狀況上來看,多數高校將課程建設作為一個文件,而沒有采取對應的措施。

四、構建以能力為本的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該處所說的能力,通常被界定為職業能力,而職業能力通常需要職業教育才能實現。

(一)專業能力。這是指現代工商企業管理能力,包括生產、采購、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出來的人才本身所具有的企業管理類知識與技能的結合,從而使得其整體的知識結構滿足合理要求。因此,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高職教育可以以情景模式作為基礎教學方法,從而讓學生從全方面去了解該種能力的實用性。

(二)方法能力。這是指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工作以及學習的方法。通常來說,每一個職業的職責實現都具有多樣性,而不同的人員可能采取不同的實現方法。在我國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一定瑕疵的背景下,人們對于該種方法的認知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構建體系時,需要對該種方法能力的認知深化,從而保證其培養的正確性。

(三)社會能力。社會能力是指在從事職業活動過程中,所需要的行為規范以及價值觀念,其主要包含一些必要的公關能力以及協調能力。在我國高職院校教育的過程中,實際上很少會有相關的能力培養,這就導致我國很多人才存在能力缺失。因此,在實現課程體系構建時,必須要將其本身的內容作出一定的調整。

(四)評價體系存在的必要性。一個教學方式開展是否有效,需要一定的評價系統來對其進行客觀的確認。而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中,院校本身也不能保證其100%的正確。因此,需要構建對應的評價體系,在評價體系的基礎上,來保證課程體系構建的正確。

【參考文獻】

[1]何靜.以能力為本構建高職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實踐探索[J]. 高教探索,2013(4)

[2]苑振柱.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構建“多元一體化”課程體系實踐研究[J].職教通訊,2015(33)

篇5

【關鍵詞】區域特色 高職 工商企業管理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2C-0039-02

長期以來,受傳統高等教育體制的制約,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已經跟不上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轉變的步伐。對此,可以培養職業行動能力為主線、以職業崗位遞進發展為目標、以崗位工作任務為線索,構建以技能為核心的課程體系,以此來適應區域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有力地推動高職教育的可持續進步。由于本文主要討論商場管理方向的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因此具體到零售業人才的培養,首先要以本土零售企業的實際發展需要為基本出發點,以校企合作為紐帶,以工學結合為突破口,構建以工作內容為載體,以就業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

一、工商企業管理(商場管理)專業職業能力要求分析

針對本土零售業的幾種主要業態,包括超市、百貨店、專賣店、購物中心、便利店等,可通過企業調研及行業專家研討會,歸納出在零售業中專業人才適應的職業崗位遞進、職業面向和職業能力要求,見圖1及表1。

圖1 專業人才適應職業崗位遞進圖

表1 工商企業管理(商場管理)專業的職業面向和職業能力要求

序號 專業人才適應的職業類別 工作能力要求

1 一線服務人員

(營業員、收銀員、理貨員等) 1.良好的溝通及表達能力:具備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善于與陌生人溝通。

2.完成簡單工作的能力:具備本崗位所需的基本素質(包括銷售能力、客戶服務能力、理貨能力、崗位專業技能、良好的職業道德等),理解并能完成領導下達的工作,能夠與同事有良好的配合,具備團隊合作意識,工作有計劃及條理清晰。

2 專柜店長 1.出色的溝通及表達能力:能保持上下級的順暢溝通,能夠及時發現下屬店員心態變化并積極溝通,具備向上級準確匯報工作的能力。

2.完成復雜工作的能力:除能出色完成一線服務人員的工作外,能夠處理專柜各項事務(賬務整理、貨品進銷存管理、報表制作、人員簡單面試及招聘、銷售計劃制訂與實施、陳列等),完成突發事件處理,發現專柜存在的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

3 品牌區域經理 1.具有全局觀念,能從大局出發:能夠站在一定高度上看待問題,具備長遠的眼光及意識,從公司整體戰略上考慮問題。

2.出色的人際交往能力:具備與其他公司或政府相關部門溝通交往的能力,能夠處理公共危機事務。

3.出色完成復雜工作的能力:能夠同時管理多個地區的各項事務,協調并解決各個地區出現的問題,匯總并分析每個地區的數據,提出今后的工作計劃及問題的改善意見。

4.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準確地傳達并實施公司戰略,將公司下達的指令準確地傳達到負責的各個區域,監督負責區域各項任務的完成情況。

4 店長助理 1.出色的協調能力:能夠協調店內各項事務,處理各部門提出的問題。

2.出色的執行力:準確傳達店長的指示和決議,并監督執行,為店長解決日常瑣事,提高店長工作效率。

3.出色完成復雜工作的能力:能夠協助店長完成店鋪各項任務,收集及分析各項數據并提出改進方案及工作計劃。

5 店長 1.統籌管理能力:對店鋪所有事務負責,能夠統籌制訂計劃及分配任務,洞察周邊環境制定及調整策略。

2.團隊管理能力:能夠激勵并團結員工,充分發揮團隊作用。

6 樓面管理人員 1.出色的溝通及表達能力:能保持上下級的順暢溝通,能夠及時發現樓層員工心態變化并積極溝通,具備向上級準確匯報工作的能力。

2.完成復雜工作的能力:能夠處理樓層發生的各項事務(各項單據流轉、顧客投訴及退換貨處理、召開員工班前會議、工作交接、日常設備設施檢查等),具備快速反應能力,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3.良好的組織及協調能力:能夠組織開展各項員工活動(員工培訓、員工生日聚會等),協調樓層與后勤物業部門之間的工作。

7 樓層經理 1.統籌管理能力:對樓層所有事務負責,能夠統籌制訂計劃及分配任務,對樓層各品牌進行統一管理。

2.團隊管理能力:能夠激勵并團結員工,充分發揮團隊作用。

3.較好的談判能力:能夠與樓層各品牌進行日常促銷活動的談判,能夠通過談判獲得促銷資源從而提升銷售業績。

二、具有區域特色的理論課程體系

從上述專業職業能力要求分析可知,零售業涉及銷售、商品、服務、營銷、倉儲配送、企業管理、財務管理分析、公共關系、團隊建設、法律、商務談判等多方面多學科知識,應該說是最需要復合型職業化人才的行業。要培養出符合零售業需求的復合型職業化人才,必須從理論課程的基礎層面、專業層面、結構層面進行分析考慮,在理論課程體系中分別對應基礎素質課程、專業技術課程和職業拓展課程三大模塊。

(一)理論課程體系的基礎層面:基礎素質課程模塊

基礎層面的課程的主要功能是引導和塑造學生的基本人格,包括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這部分課程是專業知識的基石,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專業課程的學習,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有助于培養具有職業素養與人文素質良好,智能統一、全面發展的零售人才。在基礎層面的課程體系中,分設人文素質、通用技能兩大類別,其中包括思想政治、體育健康、人文綜合、外語應用、計算機應用、就業與創業等模塊。

(二)理論課程體系的專業層面:專業技術課程模塊

專業層面的課程設置是專業的核心課程知識和技能的直接表現形式,要能夠直接反映出專業的特點,符合本土零售企業的實際需求,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作出動態的調整,緊跟市場發展的方向。按照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及專業核心技能要求,專業技術模塊包括專業基礎及專業核心兩類課程。

專業基礎課程基于零售企業基層管理人員所需基礎知識及必須具備的通用管理能力、經濟常識而確定,主要有市場經濟知識、管理學原理、基礎會計、市場營銷、應用文寫作、人力資源管理、團隊拓展等。

專業核心課程將滿足專業核心技能的需求,根據商場管理職能部門崗位工作能力要求分為4個技能領域,即商場營運管理技能、客戶服務技能、專業商場策劃及商業文案寫作技能、店鋪開發與設計技能。主要有零售市場調研與分析、商場營運與管理、銷售與服務禮儀、商場促銷設計與實施、管理信息系統與ERP、客戶服務管理、商業形象設計、財務管理、專業商場策劃、店鋪開發與設計等。課程的設置強調人才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重視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過程,注重與就業實際需求的銜接性,強調崗位針對性,使學生畢業即能上崗。

(三)理論課程體系的結構層面:職業拓展課程模塊

為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及零售行業的特性,要重點強調知識面的寬和厚,知識的復合性。結構化設置是在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加入職業拓展課程模塊,該模塊主要考慮學生的隱性知識需求,安排一定可供學生選擇的如物業管理、物流基礎、東盟經濟地理、保險知識、國際貿易實務、越南語、泰語等課程。如此,結構化課程既實現了專業教育功能,又重視課程的科學性、綜合性和延伸性和深入性,尤其是學習者綜合素質的提高,目的是更加突出他們的能力、興趣特長及個性化發展,最終能更具針對性地滿足本土零售企業多方面、多角度的人才需求。

三、具有區域特色的實踐課程體系

目前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很少考慮區域經濟的特色,導致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同質化。對此,在結合我國高職教育的現狀基礎上,應充分考慮區域經濟的特點,高水平地設計與區域經濟相適應的工學結合實踐課程體系。

第一,基礎實踐,包括社會認知與企業認知實踐。社會認知實踐,主要是為了加強學生對國家和社會基本情況的了解,組織學生通過青年志愿者、假期社會實踐等方式,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培養社會適應能力。企業認知實踐,即邀請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來校做專題講座等,內容涵蓋企業運作及管理等方面,使學生對企業和成為一名合格的企業管理人員所具備的條件有一定認知。同時,可結合相關專業課程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實地調研或參觀,增強學生對企業的感性認識。

第二,專業核心課程實訓。專業核心課程全部采取一體化教學模式,即理論實踐相結合,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堅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設置相關的實踐內容,實行單一課程的實訓,以職業技能訓練為核心,將理論教學和技能訓練有機結合。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逐步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職業崗位相關技能。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訓可以在校內實訓室、校外實訓基地并采用獨立實訓項目等形式來完成。

第三,畢業實習。通過畢業實習可以檢驗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和運用理論發現、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發現存在的問題。同時,在實習過程中,通過分析、解決有一定難度和深度的問題,為完成畢業論好準備。通過畢業實踐,學生也可以為就業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李琰.高職金融專業實踐性教學探析[J].職教論壇,2013(17)

[2]朱長豐.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分析[J].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

[3]王梅.我國零售業發展現狀與職業化人才培養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0

[4]金桂生.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工商管理專業[J]. 教育教學論壇,2013(13)

【基金項目】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項項目(2009A039)

篇6

隨著獨立學院的出現和發展,獨立學院的各個專業也在不斷完善和發展。獨立學院通常定位于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的應用型人才。那么,對于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來講,工商管理專業更要立足于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獨立學院學生的理論基礎比其他普通高校要薄弱一些,而比專科類院校要強一些,同時又要突出其應用實踐性。社會對于工商管理專業人才需求趨向的變化,影響著學校對于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而課程體系的設置有決定了學生的知識結構,因此,課程體系的設置和依據學院的不同定位而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工商管理課程體系改革內容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總體上以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專業目錄》和培養目標、基本規格要求為基準,結合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的標準,本著起點高、內容新、學時少而精的原則。公共必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技術課、專業限定選修課、公共選修課、獨立實踐教學公共必修子系統即公共基礎平臺,是全校學生必須修讀、為提高全體學生的道德素質、身體素質,掌握基本知識與培養基本能力而設置的通識教育類課程。

專業基礎子系統即學科基礎平臺,是工商企業管理學科中各專業的學生必須修讀的課程,為將在某一學科領域從事理論研究與實踐的學生掌握該學科領域和相關學科領域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而設置的課程。

專業技術課子系統即專業基礎平臺,是同一專業的學生必須修讀,為從事某一專業學習的學生掌握該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而設置的課程,包括專業主干課程、專業實驗、實習等。

專業限定選修課設置兩個模塊“,模塊”是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要求和專業特點而設置的選修模塊,模塊包括管理模塊、經營模塊、地方經濟模塊,學生必須在每一個課程群中修滿規定的學分數。

三、保證工商管理課程體系改革的必要措施

1.教師配備:數學老師和專業課老師。數學課程是很多獨立學院學生非常頭疼的課程,因此首先從對數學的認識和數學教師的配備上都要講究方式方法。對于《微積分》、《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些基礎課程上,簡化數學推導過程,注重數學的實際應用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另外《統計學》和《運籌學》需要由經濟管理學院本學院教師主要來講授其中數學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以及整個進行統計工作的思路,來解釋為什么用某種數學方法以及過程,而數學老師和經管院教師講課的出發點和角度是不同的,另外在教師的安排上盡可能讓同一個教師,為同一個專業反復來講這么課程,這樣老師可以更深入地鉆研這門課程對于這個專業學生專業領域的應用,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另外也把這幾門課程的知識點能夠系統地結合起來。

2.教學方法:案例教學和學生自學,學生上臺發揮,社會調查和市場調查。改變傳統的老師填鴨式地教學方式,采取各種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舉例教學和案例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首先舉例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而案例教學是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更好地實踐理論知識或者得出不同的結論。對于獨立學院的學生來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差一些。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開展1個學分的自學課程,由專業教師來推薦學習課程和學習內容,通過寫小論文等形式來進行考察。另外,各門學科增強社會調查的作業布置,讓學生學會設計調查問卷,并且學生對問卷結果來進行處理和分析,總結成調查報告。

3.教材使用:不是用理論性太強的教材,自己編寫教材,側重實踐性和案例突出。組織本學院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和特點,進行本專業主干課程的教材編寫,使之與各自獨立學院人才培養規格相匹配。近幾年,我系教師編寫出版了《管理學原理》、《ERP 沙盤模擬實訓課程》等教材,已經出版并投入使用。本著刪減理論、突出實踐性的原則,加強實驗課程、實訓課程教材以及教學案例等教學輔導資料和習題的建設為教材建設的重點,結合實際編寫課程實訓資料,較好地滿足了教學工作需要,確保了內容的前瞻性、針對性和實用性。

篇7

關鍵詞: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在線開放課程

一、引言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是針對社會經濟對管理人員需求而產生的應用型專業。20世紀90年代開始獨立作為高等院校專業,全國大部分的高校都開設了工商企業管理專業,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開設該專業的也很多。近幾年,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從出現到發展,從國外到國內,掀起了一股教育教學的改革浪潮,國內知名高校紛紛加入其中。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建設已經歷多年,形成獨具特色的建設成果。面臨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到來,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專業建設將迎來新的機遇。高職院校應抓住這次機遇,利用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帶來的優勢,對工商企業管理專業進行進一步的專業建設。

二、目前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建設概況

1.專業培養目標逐漸明確

以四川天一學院為例,該學校1998年開設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當年開始招生,一直持續建設至今。該專業建設初期的培養目標是“立足于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社會經濟新形勢,適應二十一世紀人才培養戰略的要求,以學院教學資源為基礎,培養具有完善知識結構、積極開拓精神和良好溝通執行能力的復合型工商管理人才。”該目標定位與本科教育的界限不明顯,培養人才的層次很模糊。經過17年的建設,現在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主要適應現代服務業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備以能做、能說、能合作為主要特征的生存與發展能力,通過各類知識的學習,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崗位素質,掌握通識能力及企業管理、營銷管理、行政管理、財務管理能力的專業核心能力和專項管理能力的專業拓展能力,能夠運用現代企業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經營決策和有效管理,善于溝通與協作,勇于探索與創新,并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職業道德和健康身心,能在工商企業一線從事執行及基層管理工作,包括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運作、市場營銷、項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2.綜合技能培養體系

在專業建設的最初階段,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沒有技能培養體系。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教學計劃,就是照搬本科的教學安排,適當對高難課程進行刪減和內容調整。隨著高職教育的建設完善,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在尋找自身定位的過程中,逐步建立了符合高職學生教育的綜合技能培養體系。以民辦四川天一學院為例,現在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根據對就業行業和崗位的分析,將崗位需求概括為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兩個能力模塊。核心能力包括:營銷管理、行政管理、財務管理、企業管理;拓展能力包括:酒店管理、自主創業。

3.實踐技能的突出和訓練

隨著高職院校對自身定位的清晰,各高職專業也明確培養的人才為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針對這一個培養目標,各高職專業紛紛將專業改革的重點集中在實踐技能的培養上。以民辦四川天一學院的工商企業管理為例,提煉出的實踐技能有:信息收集、處理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辦公自動化設備的使用與維護能力,與人交流、組織協調能力,自我學習能力,與人合作能力,擇業、創業能力和繼續學習的能力。然后,再根據這些實踐能力,安排相應的課程,實現實踐技能的培養和訓練。

三、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帶給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機遇

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從2008年開始,一大批教育工作者投入其中,建設了上千門課程公布在互聯網上,課程參與者可以自由地選擇課程進行學習,每門課程吸引了上萬學習者的參與。這種新教育方式的出現,給各高校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也給各高校帶來了發展的機遇。

1.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帶來更多元的教育方式,更寬廣的學習視野

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工商管理類的課程,例如,“管理概論” “微觀經濟學”“金融學”“信息管理學基礎”……這些課程是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基礎課程,蘊含著大量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概念。高職學院在教育過程中,因為教學時間的局限,將更多的教學時間都讓步給技能培養、實踐訓練,導致一些專業基礎課程的學時不夠充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不夠牢靠。有了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出現,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向名校名師學習,將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作為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輔助。

2.更好地鍛煉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高職學生普遍存在自我約束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亟待加強的狀況。高職院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終身學習的能力,這個目標對于工商企業管理的學生更為重要。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出現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踐方式和機會。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可以將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列入培養行列,要求學生自行學習,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后,經審核給予一定的學分。讓學生在完全自由的狀態中,選取學習時間,實現培養目標,并達到自我管理能力的訓練。

3.年輕教師的學習、交流平臺

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除了能為專業建設中學生培養工作帶來很好的機遇,同時,也給年輕教師的學習、成長提供了很好的機會。目前高職院校年輕教師的比例占到83%左右,年輕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反映出教育教學的成效。從國教到地方,再到各學校都將年輕教師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現階段年輕教師的培養方式主要有:校內培養、送到同類院校培訓、送到企業實踐鍛煉。3種方式中,后面兩種都是階段性的培訓,只有第1種方式是常態的培養。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出現,讓年輕老師多了一條常態的學習、交流平臺。年輕老師可以參與到專業課程的學習和研討中,拓展交流范圍,增長專業認識,汲取教學經驗。

四、利用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進行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進一步建設

1.在專業培養目標下,根據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對課程體系進行進一步的調整

高職院校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在堅持專業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利用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提供的機遇,將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資源作為重要的教學補充,對課程體系進行調整。例如,目前“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基礎”“管理溝通” “經濟法概論”等課程為32學時,理論和實踐的比例是1∶1,各為16學時。引入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后,可以將理論部分的學習由學生在網絡上自主進行,學校教育中將理論課時降低,只保留4課時,剩余28個課時進行實踐、案例分析。

2.利用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對核心課程進行建設

高職教學工作者一直對課程進行改革,努力形成高職院校課程獨有的特色,各專業核心課程的改革更是重中之重。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有:“質量管理”“生產與運作管理”“模擬企業沙盤對抗”“模擬企業ERP”“組織行為學”“市場營銷學”“客戶關系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企業納稅實務”。以四川天一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為例,該課程共有16章53節內容,在實施教學時,重點內容有7章,略講的有5章,學生自學教師檢查的有4章。引入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到教學中后,重點掌握內容增加到10章,略講的有4章,學生自學教師檢查有2章。因為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輔助,一些內容學生已經提前學習和掌握,這樣有效地拓展了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范圍,擴大了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增強了教學的效果。另外,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提高學生的思考、運用能力。

3.“以學生為中心”成為可能

教學工作者一直在努力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現狀,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目標。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為實現這個目標提供了一種可能的途徑。以四川天一學院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招聘測試”內容為例,以前授課是教師在課堂上先講測試方法的種類,然后講每種方法的用途、形式,最后用一個案例來實踐討論。最后實踐的時間大概只有10分鐘,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于枯燥內容的講解,學生參與性低,效果不佳。這是典型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方式。如果引入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課前由教師布置網上學習要求,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給予情景實踐任務。下次課堂上,由學生根據網絡學習所得,制定情景模擬公司的招聘測試方案,講解方案設計,并進行情景演繹。整個課堂以學生發言、討論為主,教師只發揮穿針引線、控制全場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羅生芳.高職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建設面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3(03).

[2]赫 倩.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狀況及教師的教學對策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1(12).

篇8

一、項目教學法認識

(一)內涵

項目教學法,教學的展開是借助“項目”這一載體。這種“項目”擁有好多門課程知識,有利于學生處理問題時感覺到這種方式的完整性。這種教學法,教師只是起到指導作用,學生是相對獨立的項目的承擔主體,收集信息、設計方案、實施項目和評估結果均有學生獨立負責。學生借助獨立負責項目實施,可以熟悉項目開展全過程和所有環節的基本要領和要求。項目教學法,學生是實施主體,教師是實施陪襯;學生要先練先學,教師再后講后教;學生要積極主動,踴躍參與,敢于嘗試和練習,創造性開展活動;教師要有全局觀、大局觀,科學把握項目開展進度,及時分析項目實施難題,科學點評項目實施效果。這樣,教師的教學主角被學生替換,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得到鍛煉。

(二)作用

在項目教學全過程中,重要的是學生都能全過程參與項目實施并展開創造性活動,最終的結果并不很重要。項目實踐的展開,學生從中可以逐漸熟悉課程規定的知識和技能,感受創新活動的辛勞和開心,科學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得到熏陶。比如:生產與運營管理課程教學,適當采用一些項目讓學生完成計劃制定、現場調度、物流管理等生產流程,從中學習和掌握各種管理知識的應用條件和方法。當然,項目的展開,參與人員不一定只有本專業學生,可以吸引不同專業、工種和職業領域的學生作為項目教學小組成員,借助項目的有效實施,能提升實際工作中學生與專業、部門不同的同事有效協調、協作的精神和能力。

(三)特征

1、目標指向的多重性

對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利于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中,好奇心和創造力得到激勵,處理實際問題能力得到鍛煉。對于教師,借助對學生的引導,教育理念和模式得到升華,角色從單一的傳授知識成為學生學習的推動者、引導者和掌控者。對于學校,課程觀念得到更新,辦學思想和目標得到提升,借助實施項目教學法,積極改革教學的組織方式、課程內容、管理特征、考評標準、支撐要素等,使學校整個課程體系得到優化和可持續發展。

2、培訓周期短,見效快

項目教學法,通常實施時間較短和開展的空間范圍有限,教學效果能夠進行良好的測評。

3、可控性好

項目教學法,全過程由學生與教師一起參加,教師全過程指導學生活動。這樣,學生可以全神貫注進行技能訓練。

4、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項目的完成,一定先要懂得實施辦法。這樣,學生拿到項目就要思考需要用什么原理,再運用這些原理對項目進行剖析,然后制定項目實施過程步驟。而實踐所得的結果的正確性和與書本的差異性又要考問學生。

(四)核心

教師不再追求傳授已有的知識技能給學生或者說并不是依照現成的路徑和方法讓學生求得答案,而是基于教師的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尋找路徑和方法求得答案,并展示結果和自我評估,注重的是學習全過程并非知識學習最終結果。全過程中,學生認真參與,各種能力得到全方位培養。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已經由教師轉變為學生,教師成為教學的穿針引線和有效監督人員,學生積極性和主動得到激發。

二、應用項目教學法的基本條件與程序

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學活動的開展是基于項目這個中心、把培養能力作為為目標。因此,項目的存在是項目教學法生存基礎,課程離開了項目的支撐很難實施。同時,項目必須具有知識運用和能力培養的綜合性特征,否則,項目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就難以實現。最后,項目教學法作為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質,組建一個相關完整的研究媒介同樣重要。比如,學生項目工作室、學生調研基地和情報資料中心。只有這樣,學生小組的討論、一手資料的調研和文獻資料的收集才能順利進行。許多專業教師研究多年的、較傳統的“傳遞一接受”教學模式,現在轉變成廣泛應用的“誘導學習機動一感知知識一理解知識一運用知識一檢查反饋”五段教學模式,同時構建了“教學實施一舊知溫習一新課傳授一作業安排”的課堂操作流程。多年的項目教學法的探索之路,比較成熟的實施程序已產生:項目選擇一項目研究方案設計一項目組織實施一項目效果評價一項目展示和教師成績評定。在項目選擇階段,如果教師有受托的研究項目,直接分解下達給學生小組即可。如果沒有,還需要教師明確選題方向,學生小組和教師協商研究題目并明確每位學生在項目小組中的角色。在項目研究方案設計階段,學生小組討論形成的方案,同樣需要教師的審查并提出修改意見。在項目組織實施階段,學生組長的作用非常關鍵,既要充分調動小組成員的工作積極性,也要注意和教師的溝通,確保項目任務按時高質量的完成。在項目效果評價階段,首先是學生小組的白評,通過自評,發現工作缺陷和專業知識運用的缺陷,進一步夯實相關理論基礎和完善項目研究報告,其次是引人企業評價。即使不是企業委托的項目,也可以邀請企業相關的管理人員對學生研究項目進行評價,提出修改意見,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項目展示和教師成績評定階段,每一學生小組必須提前向全班同學公布項目研究報告,教師發動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批評,項目小組做好陳述和答辯的準備,在充分展示和交流基礎上,教師對各方面意見進行有效整合,對各項目小組的表現予以差異性評估。

三、完善工商管理專業中項目教學法若干建議

(一)課程特征與項目設計的要求應深入理解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課程包含有文化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通常,項目教學法更青睞專業課,而與文化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結合比較難,試試效果不穩定。因此,建議項目教學法可以作為專業課的基本要求和規范明確下來。

(二)專業特征與項目設計的要求應深化

市場營銷和物流管理方面課程實踐性和應用性特征顯著,同時,項目的產生途徑和來源較多,可以把項目教學法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方法明確下來。而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和企業管理方面課程項目產生途徑或來源不多,可以在有條件的課程中提倡推廣和應用,不要作硬性的規定。

(三)人才培養定位與項目教學法運用的差異性應引起重點關注

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的定位差異很大,項目教學法的應用程度和范圍也不相同。研究型大學的項目教學法主要應用于管理基礎理論的研究領域,目標著眼于理論創新,許多項目可能來源于國家重大管理類攻關課題。因此,學生很少參與,占用不多的教學時間,基本在30%內。教學型大學由于和地方經濟聯系密切的特點,容易獲得來自企業委托的橫向課題。同時,它培養應用性人才的目標定位也要求學生需要更多地參與到企業經營活動的實踐中去。因此,項目教學法所需要的各種實踐性項目較多,學生參與面廣,參與的時間可能占到教學實踐的50%左右。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目的在于培養高技能人才,對理論學習關注度不高,所有的專業課程均可采用項目教學法。許多項目可以直接來自于學校開辦的實驗性教學性公司,學生應當全部參與,教學時間的占用應可高于總教學時間的70%。

(四)項目教學法規范和管理制度應逐步完善統一

如何避免項目教學法教師放羊而流于形式,避免學生南郭吹竿的現象,真正達到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目的,是當前項目教學法普遍面臨的問題。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對于實施項目教學法的課程,必須在教學大綱,教學計劃、項目小組規模、項目研究支持和考試辦法等環節統一標準和要求,并納人常規教學監控與管理之中,以確保項目教學法的目標順利實現。

(五)處理好教師角色的轉換

能適應項目教學的教師應該具備較高的能力和素質。雙師型教師應是基本要求,教師角色原來是主導教學過程,現在是教學全過程的指引者和導向者,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的大伙伴、大朋友、總導演、大專家等角色,教學方法原來強調如何教而現在關注如何學;當然,教師要搞好現在的教學需要比原來付出更多幕后工作才能換來課堂的輕松。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體現了“任務貫穿全過程,教師引導全過程,學生主演全過程”的特點。因此,專業教師應進行角色定位變化:從“講解、主導”向“導演、監控”轉變;從“站在講臺洋洋灑灑”向“走進學生溝通交流”轉變;從“教學的主角戲”向“教學的配角戲”。項目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專業教師必須明確自身角色定位,明確學生知識應有自己主動獲得;教師的重要性更勝以前,更加不能少,更多的功夫是在幕后;教師要積極走進學生,與學生都溝通和交流,為學生解疑答難,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對學生多引導少指揮;項目實施完畢,教師應善于及時進行總結。此外,教師要善于活用教材。也就是說,教師應該針對現有教材進行二次開發,不僅要依據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適當增減教材內容,而且教學設計過程中本著提升應用效果目來完善具體項目內容,按照行為導向教學法的規律重組教材結構,根據“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小總結”的思路對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進行再設計。

(六)學習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要得到肯定

1、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課堂上采用項目教學模式,教師會給每個學生布置具體任務,學生帶著壓力上課,就會集中精力主動去聽教師講解、去參與項目活動。學習過程中,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既可以自己查找資料解決,也可以同學間溝通解決,還可以請教師啟迪。這樣,學生學習之和技能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激發,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引導,學生的成就感得到滿足。

2、提高學生發現和處理問題以及綜合應用能力

采用項目教學,學生承擔的具體任務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學生通過任務的完成,也就是學到知識和技能并得到及時的應用。學習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根據需要如何發現和解決問題,鍛煉處理問題能力。

3、培養學生講究方法和創新的觀念

篇9

【關鍵詞】模擬仿真教法 ; 工商管理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7-0026-02

一、模擬仿真教法概述

1.模擬仿真教法定義

模擬仿真教法是一種模仿生活中情景的培訓方法,又稱為情景模擬。主要是利用受訓者在工作過程中實際使用設備或者模擬設備以及實際面臨的情況,來對他們進行培訓的一種方法。

2.模擬仿真教法適用范圍

模擬仿真教學通常由機械行為模式、人機共擬模式及模擬公司運行模式等三種形式。三種模式中前兩種在醫療、水利、機械制造等課程教學應用較多,特別在設備維修、公路建造,醫療救護等行業為最佳的應用領域。而管理課程的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多為情景模擬教學。

3.模擬仿真教法作用

模擬仿真教法能讓受訓者看到自己的決策在一種人工的、沒有風險的環境中所可能產生的影響,模擬仿真教法的情景和現實工作環境相似度高,因而培訓效果較好;不必擔心錯誤的決策所帶來的不良后果,可以避免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培訓而造成的損失。

二、模擬仿真教法在工商管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工商管理工作是文案工作,模擬仿真法巧妙地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學會融會貫通。

2.工商管理工作是程序性工作,在高職院校,通過模擬仿真法模擬現實情景,為同學們提供一個自我策劃實施的程序性平臺。

3.工商管理工作注重溝通,專業核心是對人的管理。通過模擬仿真法,讓同學們在短時間內適應環境,從中學會如何與自己身邊的“同事”、“上級”進行有效的溝通,營造融洽的工作氛圍。

4.工商管理工作依賴計算機技術支持,在整個活動中,PPT制作、文件創作、成績統計等都離不開計算機,所以,通過模擬仿真法,可以接近現代企業工作的內容,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5.通過模擬仿真現場的情景,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不用計較失誤的舞臺上進行實踐,這樣動手得來的經驗,可以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中規避很多不必要的失誤。這將是我們在未來從業中一張制勝的“王牌”。

三、模擬仿真教法在學生自主組織校園模擬招聘會中的應用案例

方案:

時間:兩節課準備,兩節課召開

地點:13工商企業管理2班 14406教室

組織方:自主報名

招聘單位:四家企業由四組同學負責、抽簽待定

應聘人員:七組同學、抽簽待定

會議安排:

(一)采用自主報名,確定一組同學組織召開校園模擬招聘會。

(二)采用抽簽的方式,確定四組同學代表招聘企業負責人,負責招聘本企業的所需人員。

(三)其余七組同學,參加應聘,每人準備自己的簡歷(兩份)。

(四)組織方要在頭兩節課完成招聘會前的準備工作。

(五)招聘單位在頭兩節課要完成招聘會前的準備工作。

(六)應聘人員要在頭兩節課完成招聘會前的準備工作。

(七)招聘現場會規則:

1.每個應聘者可以在招聘會現場向兩家企業投出自己的簡歷,被企業錄取為優秀,被邀參加面試為良好,投出簡歷被企業接受為及格,簡歷未被企業接受為不及格。

2.每個企業按收到簡歷的數量評定成績,占50分;按期完成招聘任務,應聘者承諾按期到崗,占50分。

3.企業招聘條件必須符合珠三角地區的薪資待遇平均標準,不得以不真實的優厚待遇引誘應聘者,否則,組織方有權向老師提出取消招聘單位的參會資格,該集體記零分。

4.每個企業接受的簡歷總數不得超過15份,邀請面試人員不得超過10人,實際錄取不得超過4人。

5.在現場中,招聘雙方不得進行交流,對最后錄取的人員不得討論。

6.會議結束,招聘企業必須將收到簡歷、入職申請表、邀請面試人員名單、面試考核表、錄用人員名單及成績、送達簽收的錄用通知等資料裝訂完整,上交組織方。

7.組織方要保障現場按設計流程進行,招聘現場秩序井然,面試背對背進行,面試試題不泄露,前面面試的應聘者不接觸等候面試的人。

案例特點:

1.指導思想的模擬仿真

從活動的準備階段,鐘老師的指導思想就結合現代企業先進的招聘思維,這種先進的模式能讓我們知道企業招聘思維是什么,教會我們如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2.作業流程的模擬仿真

整個校園模擬招聘會,我們都是仿真現代企業招聘會的工作流程,從活動的規則,到人員的分配,企業招聘信息的制作和,薪資待遇等都是模擬仿真現在企業情況,盡可能的貼近現代企業招聘流程。

3.現場布局的模擬仿真

現場布局模擬仿真是通過營造一個與現實招聘現場類似的情景,讓同學們如身臨其境于現實招聘會中。在整個活動現場,我們設了應聘者休息區,四家招聘單位工作區,還有一個咨詢區,整個活動現場井然有序。

4.文件版本的模擬仿真

文件版本的模擬仿真,我們從公司的簡介和資質文件,制作PPT、應聘申請表、面試打分表和錄用通知書,這都是由本企業的負責人自己制作,制作出的文件都能較好的符合現代企業的文件版本的要求。

5.招聘結果的模擬仿真

招聘結果的模擬仿真,我們按照企業的錄取程序,發放的錄用通知書中含本企業的基本制度和報到時間。由應聘者簽名代表到該企業公司上班。這招聘結果流程的模擬仿真,更加清晰的加深了我們對企業招聘流程的理解。

四、模擬仿真教法在高職院校工商管理教學中的應用展望

按照廣東南方職業學院的“為社會培養高技能人才”的辦學理念,我們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以培養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人才為目標,而這必須要以先進的教學模式作為輔助。所以,在教學中引進模擬仿真教法是非常必要的,其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在這次學生自主組織的校園招聘會中,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自主組織、自主實施,模擬出一個招聘現場情景,通過舉辦這個活動,對于整個招聘流程印象深刻,而且在總結中,我們會有越來越多的方法去優化招聘方案,為以后在企業實際作業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工商管理教學的核心是人,我們以后工作的對象也是人。因此,最大限度的模擬出企業現場情景,讓同學們自己嘗試,在嘗試中體會,最后形成自己的一套經驗,這樣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就能得心應手。

模擬仿真教法在高職院校工商管理教學中,顯現出強大的實用性,通過教師與同學們的共同努力,必定會在以后的教學中逐漸成為培養工管類人才的有效教法。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創新創業;戰略管理;教學改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了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使得我國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以及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創新創業教育逐漸成為我國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創新創業教育對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的要求,由于《戰略管理》課程的學習已經不是當前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優勢所在,必須對我國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戰略管理》課程進行知識模塊化的教學改革,有效提高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化技能,以及豐富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戰略管理》課程優勢的實現路徑,讓非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能夠同時學習《戰略管理》的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學生校園創業技能和創業能力。

一、高職《戰略管理》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就目前高職《戰略管理》課程教學現狀而言,首先,戰略管理理論屬于不斷變動的學科,由于我國現代社會理論研究速度飛快,使得實際戰略管理教學過程中理論存在落后現象,與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現狀嚴重不符,所以,如何明確規范、科學的戰略管理課程教學體系,如何滿足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對高職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要求等方面是該課程教學體系構建過程中的關鍵點;其次,因為高職《戰略管理》課程安排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編排此課程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構建起系統化的戰略管理思維模式,將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以及營銷管理等各職能管理在企業戰略平臺上統籌規劃,讓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的協調,然而,該課程通常安排在第三學期學習,很多基礎課程都沒有學習完成,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夠全面地思考問題和掌握知識點的過程比較困難,阻礙了有效提高高職學生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最后,當前高職工商管理專業《戰略管理》課程仍然沿用傳統的案例教學方式,沒有與高職學生的實踐操作進行有效的結合[1]。

二、創新創業導向下高職《戰略管理》課程的改革策略

根據高職《戰略管理》課程的實際教學現狀,對其進行知識結構系統化建設,建立課程實訓項目與校園創業項目同時進行的平臺,不僅提高高職學生對創業項目應用戰略管理技能的能力,還有助于實現《戰略管理》課程服務學生創新創業的目標。

1.高職《戰略管理》課程的改革內容

首先,需要明確《戰略管理》課程知識結構系統化,以及確定知識結構系統化的方式,知識系統主要包括了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應用等兩大部分,其中技能應用部分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趨勢下企業組織戰略管理的需求;其次,系統化構建《戰略管理》公開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教學方式,此課程作為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與非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選修課程,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系統化處理,讓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得到充分、全方位地應用,實現《戰略管理》課程教學的科學性和規范性;第三,《戰略管理》課程實踐活動共有兩種類型,分別為:校內實訓實踐教學和校外實踐,將其余學生創新創業進行有機結合,不僅包含了高職院校創業項目開展戰略管理實訓教學,以及開展相對應的實踐項目教學活動,搭建高職《戰略管理》實踐項目與校園創業項目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教學平臺[2]。

2.課程改革過程需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戰略管理》是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教師引導學生開展知識系統化教學活動,如何與其他職業技能管理基礎課程進行良好的鏈接,以及怎樣更好地與其他課程的重要知識進行完美的接軌,如何完美地將其融入到這些課程教學之中,如何相互促進提升各自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其次,《戰略管理》作為公開選修課程,如何結合高職院校內各個專業的特點,更加高效率、高質量地開展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如何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應用能力;最后,《戰略管理》如何設計實踐項目與校園創業項目相互協調,以及其可操作性性問題,高職《戰略管理》實訓項目與校園創業項目共同進行的開展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

3.《戰略管理》教學改革實施策略

《戰略管理》知識系統化教學項目的研究與其時間試試方案均是需要逐步推進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首先,驗證在校園創業導向下《戰略管理》知識系統式教學改革是否能夠順利實施;其次,《戰略管理》課程標準和教學方式等方面的設計,將戰略管理理論知識點作為教學的基礎,與目前社會經濟發展趨勢下企業組織變化的要求,接著進行編排《戰略管理》固定與變動知識結構,制定工商管理專業必修課的教學模式,以及制定非工商管理專業公開選修課的教學模式;再次,共同規劃《戰略管理》課程校內實訓實踐教學活動和校園創業項目,設計出項目共同開展教學活動的戰略方案;最后,開展高職創新創業導向下《戰略管理》知識系統式教學改革實踐,完成了一個學期的《戰略管理》教學與實踐任務,從多角度綜合考慮和認真分析項目實踐教學效果[3]。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就目前高職工商管理專業《戰略管理》課程教學現狀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研究,對其進行知識機構系統化建設,將《戰略管理》課程校園創業項目與實施課程實訓項目進行有效的結合,根據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對《戰略管理》課程的實際需求,實施公開選修課和必修課等綜合型教學模式,完成高職工商管理專業技能教學和非工商管理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盧優蘭.創新創業導向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策略研究——以《戰略管理》課程為例[J/OL].中國商論,2017,(01):174-175. 

[2]余育新.高職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2):39. 

[3]鄭葵,陳江波,劉暢.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民辦本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辦學構想[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3,(03):64-66. 

作者簡介:李曼(1987-07-20),學歷:本科,籍貫:山東濱州,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工作單位:山東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