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課的基本內涵范文

時間:2023-11-27 17:31: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思政課的基本內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思政課的基本內涵

篇1

一、“基于網絡的探究式教學”的定義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基于網絡的教學”的概念。上個世紀90 年代,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不少美國學者對“基于網絡的教學”這個概念進行定義。比如:“基于網絡的教學是指以網絡資源的特性為支撐的教與學”,“應用網絡資源來建構一個用來加強和支持學習的學習環境”,“利用網絡的特性和網絡資源對認知導向型教學策略指令系統的應用”等。對上述定義進行歸納,就會發現“基于網絡的教學”的共性,簡單的講就是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以網絡資源為課程材料,以利用其便捷、海量的信息優勢;二是以網絡工具作為教學手段,以充分利用其信息技術優勢。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利用網絡資源或者網絡信息作為課程材料的工作與利用網絡的信息技術優勢的工作是合二為一的,利用網絡課程材料的過程就是運用網絡技術優勢的過程。接下來,對于“基于網絡的探究式教學”的概念就比較清楚了,簡單的說,就是以網絡資源為課程材料,以網絡技術為教學手段的探究式教學。

二、高職高專實施基于網絡的思政課探究式教學的意義

高職高專院思政課推行基于網絡的探究式教學有以下積極意義。

1.有助高職高專思政課教學法“學科化”

一般而言,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職高專院校,其思政課的教學應該有別于研究型的學科化教學模式。然而長期以來,高職高專院校的思政課教學似乎沒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而是在實踐中不自覺地嫁接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科化”的教學模式,因而表現出一定的“排異反應”或“水土不服”。具體表現為:“教學內容嚴格按照從基本概念到基本原理邏輯進程,由于忽略了從學科化的課本內容向教學內容的整合與轉化,缺少了感性材料的有力支撐,使原本處于由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過渡階段的青年大學生,面對干癟缺乏生機的宣教更加‘望而卻步’;授課方式追求完整的邏輯體系推演,不以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目標;課堂組織遵循以教師為主體的思路,常常表現為‘教師長篇大論,學生昏昏欲睡’,主要原因在于忽略學生主體的存在;考核形式強調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未能進一步鍛煉學生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2.更加貼近高職高專學生的實際

正如高校思政課(概論)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所主張的方針那樣,“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教學模式,更加符合高職院校“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目標的實現。探索具有較強實效性的思政課教學模式,以培養和利用學生興趣為基石,堅持教學過程中將理論密切聯系實際,讓學生在學習中自主的獲得知識,形成德育體驗,“才能使大學生喜歡上、樂于聽被賦予了重要意義的思政課,徹底改變大學生為湊學分、為考勤而被動上課的尷尬局面”。探究式教學是改變這種局面的一個基本方法,而在當前的技術條件和社會形勢下,運用網絡資源和網絡信息技術手段適時、適當地開展高職高專思政課探究式教學,則是這種基本方法的一種比較巧妙的運用。

3. 為高職高專自主學習提供有效資源

基于網絡的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網絡上海量的教學資源和日益發達的信息科學技術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了十分便利的條件。“傳統課堂突出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教學策略上往往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被動接受訓練,導致學生的依賴心理,缺乏積極進取和主動學習的精神。在網絡課堂環境下,學生面對大量的交互性強的資源,必須根據教學目標尋求知識,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態度的形成和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基于網絡的思政課探究式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的傳授者,而是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管理者和幫助者,教師的角色正如著名的教育專家錢夢龍所主張的那樣,真正實現了從“主演”到“導演”的轉變。網絡教學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不僅突出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也為學生走向社會后的“終生學習”的能力以及適應學習型組織或學習型社會準備了條件。

4. 為高職高專學生自主探究提供方法支撐

在教學策略和學習方式的選擇上,基于網絡的高職高專思政課探究式教學可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便利。探究式學習是以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對學習資源和課程材料的大量掌握為基礎的,而海量的網絡多媒體資源正可以適應這個要求。與此同時,以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為基本內容的探究式教學,對學習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僅僅局限于課堂和講課的教學很難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以使學生充分地進行自主探究。基于網絡的多媒體教學環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學習環境,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缺陷。不僅如此,“網絡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及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少,大多來源于書本和教師講授,這就限制了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網絡在教學中實現了資源共享。因此,網絡教學拓寬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促進學生收集處理信息能力的提高。”

三、對基于網絡的高職高專思政課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理解

1.基于網絡的高職高專思政課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內涵

事實上,對什么是學校教學模式,以及什么是探究式教學模式,目前還沒有比較統一的解釋。為了比較清晰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用企業管理模式來做一個類比。以與同屬東方文化體系而在企業管理學的發展上又與中國聯系密切的日本來作借鑒,從對著名的“日本管理模式”的理解中,提煉出一個可供借鑒的、關于企業管理模式的參照體系。

已有的相關研究對“日本管理模式”中的管理制度進行概括,但其中至少有“終身雇傭制、年功序列工資制和企業工會”的“三大支柱”說和“包含了終身雇傭制、年功序列工資制、稟議決策制、企業內工會制和合作型管理等主要內容” 兩種不同說法。此外,對于企業管理模式中所包含的管理制度的理解,不僅在于其包含了哪些制度,更在于這些制度之間的相互關系。比如:有研究者從決策、管理、經營執行三個層面對“日本管理模式”中各項管理制度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梳理。然而,關于“日本管理模式”中所包含的管理理念的概括或理解則基本上是統一的。以前面概括管理制度的兩種觀點為例,前者認為是“體現出重視人、發展人的人本思想”,后者則對其人本主義內涵進行了系統的分析。

不難發現,所謂企業管理模式,實際上就是經過長期積淀形成的關于企業管理比較成型、穩定的且具有一定特色的管理體系。對某種企業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觀察視角,會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體上可以從兩個層面去理解:第一個層面是一套看得見的、比較有特色的具體管理制度或管理措施。一般情況下,對管理制度或管理措施的理解不僅僅是“有什么”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分析這些具體管理制度或管理措施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第二個層面是蘊含在這套管理制度或管理措施背后的管理理念。如果只講第一個層面的內容,就是狹義的企業管理模式;如果兩個層面的內容結合起來講,就是廣義的企業管理模式。同樣的道理,教學模式也應該包括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組合兩個方面的內容,即教學模式的內涵和教學模式的形式。它們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教學模式的形式與內容的關系。結合本文第一部分講到的“基于網絡的探究是教學”的定義,我們大體上可以對“基于網絡的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內涵,作出如下概括:即以網絡為資源和手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自主的發現問題、自主的研究問題、自主的得出結論。

2. 基于網絡的高職高專思政課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形式

在目前已有的相關研究中,我們至少可以找到三種基本思政課探究式教學模式。第一種是四環節模式。該模式結合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踐,吳旗宏“摸索了一套‘激活、誘導、深化、疏通’四環節有機結合的問題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力圖使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提高學生素質的教學目標三者較好地統一起來。也就是將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歸納為:激活、誘導、深化、疏通四個環節。第二種是過程探究教學模式。該模式的特點是注重探究活動的過程和對過程的設計和管理。例如:劉建國提出了“①創設問題情景,提出課題;②建立問題假設,明確探討方向;③收集發現材料,學生獨立思考,發現疑點、難點;④交流學習所得,合作學習;⑤驗證探討結果,學以致用;⑥綜合評價,知行合一”的探究過程。也有學者將思想政治課的探究過程分為“①創設探究情境;②制定探究方案;③實施探究操作;④評價探究結果”四個階段。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探究式教學是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在問題情境的刺激、誘導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和認識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觀點。其在實踐中的基本環節是: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討論與分析—總結與評價—理解與運用。”這五個基本環節正體現了探究式教學的基本過程。第三種是以“活動”為導向的學習模式。邱英瑛在《談探究式教學法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中提出了以“活動”為導向的學習模式。在具體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通過實驗研究提出了兩種探究活動模式:“學生小組自學討論”和“學生授課,互換角色”。

萬變不離其宗,以上講到的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基于網絡的思政課探究式教學模式,都有各自的優點,但目前的認識還較多的停留在教學模式的形式上。事實上,人們對于教學模式的認識,很容易拋開內容與形式的關系,而單純地從形式上去理解教學模式,最終往往又被“模式”這一比較成熟的、比較固定化的教學方式所桎梏,從而在教學模式的運用上過猶不及,步入誤區。在把握探究式教學實質的前提下,“教無定法”的原則是適應于運用網絡資料進行的探究式教學活動的。大體而言,只要符合以下三條原則的比較成型教學形式就可以稱其為模式。第一,這種比較成型的教學形式與“基于網絡的探究式教學”內容的要求是相符的,與傳統單向授課、被動學習的方式有本質區別就行。第二,與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是相符的。第三,與授課教師的風格是相符的。因此,基于網絡的思政課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形式,可以是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個人與小組相結合,正式與非正式相結合等較宏觀的形式問題的組合,也可以是具體的教學方法或教學技巧的組織,在這種組合形成過程中的構思、取舍、綜合、運用,很明顯地體現教學的藝術性。

參考文獻:

[1]Khan,1997; Relan & Gillami, 1997.

[2]梁勇.高職院校思政課“問題式”教學模式探究[J].職業時空,2010(10).

[3]本書編寫組.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23.

[4]教高16號文件.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

[5]王玉珍,常玲.談網絡教學的功能及優勢[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8(3).

[6]李莉.透視日本企業管理模式——論以人為本的中國企業適用性[J].中外企業家,2009(12).

[7]歐科良,黎利云.日本企業管理模式及其人本內涵探討[J].企業家天地,2007(4).

篇2

一、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的內涵及特點

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具有豐富的內涵及獨特的特點,對其內涵進行科學界定,特點進行深刻剖析,有助于推動對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施。

(一)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的內涵。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是與課外實踐,即第二課堂實踐以及社會實踐相統一的更為基礎的實踐教學形式,是在思政課課堂中滲透于理論教學而進行的實踐教學。它本著“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根據既定的教學目標與計劃,運用豐富的“實踐資料”(案例、影像等),和生動的教學手段(演講、情景模擬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教學,感知理論、體驗“社會”,實現“內化”和“外化”、“知”和“行”相統一,提高思政課實效性的教學形式,它是凸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形式。

眾所周知,西方國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因材施教,發展個性。理論上如馬斯洛和羅杰斯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人生來就有學習的潛能,教育應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在能力,使他們能夠愉快、創造性地學習。我國傳統的思政課教學大多以灌輸為中心,以玄奧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思政課應有的育人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近些年來,這種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上走向“社會”的課內實踐教學在思政課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關注與認同。但是,它們大多處于探索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對高校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形式以及實現路徑進行研究就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二)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的特點及優勢。與課外實踐教學相比,課內實踐教學的開展具有明顯的特點和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內實踐教學可操作性大。課內實踐教學對經費需求少,對其他條件要求也不多,高校現有條件基本能夠滿足教學需要,而不需要興師動眾以及防范安全事故發生。

2.課內實踐教學針對性強。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安排實踐教學形式以及具體實施環節,避免活動形式單一化和活動組織中出現“一窩蜂”現象。

3.課內實踐教學實效性高。課內實踐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手段活潑,教師傾注全力進行教學準備與組織、學生主動參與到實踐教學,既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又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可見,探索課內實踐教學既必要又迫切,它是目前推進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提高思政課教學效果的極其重要的途徑。

二、高校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開展的必要性

開展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既反映了思政課教學規律和教學要求,又滿足了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既能避免社會實踐面臨的困境,又能達到實踐育人的目的。

(一)開展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是完善思政課課程體系的必然要求。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的本質特征,思政課本質上就應該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所依托的學科是我國特有的一門政治性、科學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

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思政課的教學目的、教學方式都必須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如同各個專業有一個課程體系一樣,思政課的各門課程也構成一個相互關聯的課程體系,共同實現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那么培養學生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也應該和學生專業學習中的實習、實驗一樣,是檢驗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因此,包括課內實踐在內的實踐教學本身就應該是思政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開展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必要途徑。把思政課課的理論內容滲透到課內實踐教學中,有效踐行思政課貼近社會、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原則,激發大學生了解歷史、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現實、關愛自身成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可以通過課內實踐活動發現、尊重、釋放以及完善學生個性,鍛煉學生分析、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內實踐中的小組活動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加速大學生的社會化進程,由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化,及早適應社會。可見,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使學生既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又培養綜合素質。

(三)開展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是提高思政課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課內實踐教學根據教學需要設計實踐教學,教學內容合理、新穎、多樣、信息量大,教學針對性強。通過這種“入腦入心”的課內實踐教學,改變學生對思政課枯燥、乏味、遠離生活的偏見,激發大學生在互動式教學中切身體驗和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思政課“到課率”和“抬頭率”,提升思政課的教學魅力,解決學生上課參與度不夠、學習興趣不濃的難題,真正達到“教學育人”的目的,也為學校學風建設服務。

三、高校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模式構建

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形式應該是既能夠實現教學目標,又可以促使學生廣泛參與的教學活動。

(一)明確課內實踐教學目標,制定課內實踐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根據課程包括章節教學目標,制定課內實踐教學目標,處理好課內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銜接。

制定體現課內實踐教學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分配課時數(分鐘),實現動態調整,并結合學生專業特點。

根據教學計劃編寫課內實踐教學大綱。大綱內容翔實,實時更新。

(二)探索靈活多樣的課內實踐教學形式

1.時事評議。引導學生關注、思考社會熱點,或老師或學生提出。

2.案例評析。選取典型案例,精心設計,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點評。

3.專題研討。設計研討題目,提前布置,學生分組討論,完成發言稿并發言,教師點評。

4.情景模擬。還原歷史場景或者創設特定情境,由學生扮演某種角色,感悟教學內容。

5.主題演講。師生協商制定演講主題,學生分組研討、撰寫發言提綱,制作PPT演講。

6.影視觀摩。選擇有代表性、經過剪輯的、短小經典的視頻,比如歷史紀錄片、現實國情片。教師設問,學生邊看邊思考,回答老師提問或寫觀后感。

此外有教師提問、紅歌欣賞、詩詞朗誦、拍攝DV、辯論賽、課堂討論、征文比賽等形式。

(三)建立完善的課內實踐教學輔助資料庫。教學輔助資料的搜集是教師完成課內實踐教學的必需環節,整理與課程相關的案例、工具書、參考書、影像資料、教學軟件、光盤、時事新聞、錄音資料等實物和數據資料,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

(四)完善課內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科學、多元而又充滿激勵的評價考核體系是檢驗計劃落實、督促過程實施、鞏固實踐教學成果關鍵的程序。建立完善的考核評鑒體系是保證課內實踐教學體系順利實施的根本保障。評定的具體要求是:重在學生的態度、過程的考核;根據效果區分等級。并與理論教學評價相協調。

(五)構建完整的課內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結合思政課課程每一章節內容,構建完整的課內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注意內容的系統性、連續性,針對性、科學性。

四、高校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需要處理好幾種關系

高校思政課課內實踐教學要發揮實效,需要處理好課堂理論教學與課內實踐教學,課內實踐教學與校園實踐、社會實踐教學的關系。

篇3

關鍵詞: 中學思政課 中學思政教學 特點 規律

一、中學思政課概述

中學思政課全稱為中學思政課程,是中學課程中的一門很重要的必修課。它對提高中學生的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最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學思政課教師自然要對這門課程的內容有相當的了解。但是,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中學思政教師對這門課有正確而深入的認識。然而,現實中部分教師對這門課的認識仍然存在偏頗。在教學中,許多老師工作了很多年,但是對這門課的了解仍處于較低水平。在中學中一些老師認為教這門課最容易,只要給學生讀一讀課本,讓學生把知識點背一背就可以了。更有甚者認為中學思政課什么老師都可以教。

不正確的認識自然會對中學思政課教學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對中學思政課教學的特點和規律做深入探究,讓更多教師對這門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進而在今后的教學中獲得更大進步。

二、中學思政課教學特點及規律

(一)把握中學思政課的教學特點

中學思政課教學的特點主要通過中學思政課程的特點表現出來。中學思政課作為學校課程中的一方面,除了具備其他課程的一般特征外,還獨具特點。

1.生活化的特點

以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為例。首先,我們可以從課程的命名中看出,每本教材都與生活密切相關。即使是必修4的哲學部分也在名稱上體現了生活化這一特點。《生活與哲學》把哲學與生活相聯系,把哲學融入生活中,使哲學更加生活化、通俗化。其次,教材正文中的探究活動也體現生活化的特點。教材中的探究活動作為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老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要環節和途徑。教材中的探究活動大多選取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事例。這樣不但可以增強教材的可讀性和趣味性,還可以幫助學生輕松理解和掌握教材要傳達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時,能夠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予以解決,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回歸生活。

2.實踐性的特點

這是中學思政課最突出的特點。思政老師不只是單純向學生講授一些課本上的理論,更重要的是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中學思政課要對學生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等方面教育。這些理論和思想都是從實踐中來并不斷地接受實踐的檢驗,最終得出正確認識。教師講授這些知識時,要幫助學生把這些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反復接受社會實踐的檢驗,真切地體會這些思想的真正內涵與意義,最終提高實踐能力。

3.人性化的特點

在中學思政課教學中的人性化是指教師的教學要和學生的學習相協調,即讓教師的教學圍繞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要而展開。中學生充滿青春朝氣。他們積極向上,熱情奔放,是國家的棟梁,是祖國的未來。但是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正處于由不成熟向成熟階段的過渡時期。因此,中學思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緊緊圍繞學生的成長需要教學,而不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展開。

(二)運用中學思政課教學規律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中學思政課教學自然也不例外。中學思政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把握。

1.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規律

從的認識論中我們知道: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認識發展的動力,并且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中學思政課本上的內容都是一些理論性知識,要想讓這些知識轉化成學生的能力,必須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投入現實生活中接受實踐的反復檢驗。思政老師在教學中在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樹立實踐意識,樹立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意識。此外,思政老師應盡一切努力,利用身邊可利用的一切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深入實踐,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提高實踐能力。

2.灌輸與疏導相統一的規律

灌輸是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詞語,是列寧在領導俄國革命的過程中吸收借鑒普列漢諾夫和考茨基等人的理論而提出的。在中學思政教學中灌輸則是指“對人們進行正面的宣傳教育。通過正面的宣傳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理論的基本觀點,以達到影響人們思想和支配人們行為的目的”。疏導是對學生不理解的地方進行引導,使他們可以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進而更好地解決問題。中學思政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育,讓學生掌握理論的基本觀點,還要對學生進行疏導式的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讓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3.書本知識與時政熱點相結合的規律

在中學教學中,思政教師所承受的壓力比其他學科教師承受的壓力和挑戰大很多。思政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己,能夠緊跟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步伐,不斷關注時政熱點并把這些時政熱點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相結合,對教材進行再分析和再理解,實現對教材的二次開發。思政教師要明白這不僅是教師的責任,而且是思想政治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更是學生發展的需要。他們時時刻刻都在思考著,不可有絲毫松懈。在教學中,要努力實現這一結合。時刻關注時政熱點,從熱點中挖掘知識和理論,并把這些熱點運用到教學中,從而實現思想政治的教學目標。

篇4

關鍵詞: 思政理論課教學 多媒體技術 建議

近些年來,高校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而且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實踐表明,思政理論課教師若能正確、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會給教學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有利于促進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本文就思政理論課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相關問題談幾點認識和建議。

一、思政理論課教學手段現代化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

現代化教學手段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制作的儲存和傳遞教學信息的工具和媒體,在現代教學實踐和未來教育發展中具有革命性和創造性的作用。自從幻燈、電影、電視機發明以來,特別是20世紀后期計算機的問世和迅速發展,并在教學領域推廣應用,直接為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提供了技術支撐。隨著社會步入信息時代,以計算機為載體的現代化教學系統應運而生,如:多媒體體語言教學系統、多媒體投影系統、多媒體教學平臺、計算機網絡系統等。尤其是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在空間、時間、信息上為人們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空中大學”、“網絡大學”已廣泛出現,遠程教育系統在世界范圍內正在蓬勃發展。我們所處的時代最大的特點是每天都有大量新的知識出現,而利用計算機網絡是了解這些新知識最簡捷、最有效的途徑。因此,采用現代教育媒體輔助教學,是信息時代背景下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

長期以來,思政課作為高校對大學生進行黨的思想理論和方針政策教育、弘揚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主旋律、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的重要渠道,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思政課的教學方式、方法、手段卻顯得單一和陳舊,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對思政課的學習和接受。從以往的教學問卷調查和學生座談來看,大學生對思政課教學的滿意度不高,甚至有不少大學生對思政課的教學頗有微詞。具體而言,在整體教學效果方面,在如何引起學生對思政課的興趣方面,在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方面,學生對教學的評價都不令人樂觀。這其中當然有教師自身的素質、思政課的內容特點等原因,但也不可忽視長期存在的單調、落后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影響。換句話說,思政課的教學模式也要與時俱進,和變革時代、信息時代的發展相適應,和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求知特點相適應;要充分認識大學生要求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迫切性,滿足廣大師生熱切要求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思政課教學的愿望。這是高校思政課教學手段現代化的動力所在。

目前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提倡互動,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融入,可以很好地實現教學的多維互動,構建一種“逼真”的教學環境。采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教學,有利于在教學中形成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和學生都是積極主動的,教師引導學生進入知識、資料、信息的海洋,促使學生主動探索、主動學習和思考,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進行教學的突出作用在于:(1)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實效。因為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的特點,有極強的表現力和穿透力,可以使抽象的理論觀點形象化,并且適應具有不同思維特點學生的需要,達到集中精力學習,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2)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文字、圖形、影像、動畫等,具有清晰、動感等特點,學生能充分獲得聽覺和視覺上的享受,使教師原本冗長、單調的教學活動變得引人入勝和充滿魅力。應當說,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有利于使師生在比較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完成思政課教與學的任務。

二、多媒體技術在我校思政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

近些年來,特別是思政課實施“05”改革方案以來,廣東海洋大學的思政課專任教師和輔導員兼職教師,在學校教務部門和思政部領導的支持下,針對思政課的特點,結合學校精品課建設工作,積極采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逐步實現思政課教學多媒體化。普遍實施思政課多媒體教學,不僅要有大批成套的、較高檔次的多媒體“硬件”教學平臺,而且要有適合教學需要的課件及其它配套的“軟件”材料。為此,思政課教師在思政部的領導下,組成了若干個教學團隊,并要求大家在精心備課、制作課件、社會實踐環節等方面狠下工夫。譬如由我負責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我們結合校級精品課、省級優質課的建設,積極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在“軟件”方面采取了分工合作、集體備課的做法,即在任課教師充分熟悉、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礎上,由參與精品課建設的任課老師分工承擔各章任務(基本上是每人一章),負責教案的編寫、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備用資料的搜集等,然后利用教研活動時間或專門會議,由分擔任務的諸位老師對該章內容進行“說課”,在此基礎上進行集體討論和反復修改。尤其是對教學課件的制作,教研室要求老師結合課程特點、學校“三能”辦學特色的實際與學生所學的專業等,有的放矢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這樣不僅實現了老師個人知識信息資源的共享,而且有利于貫徹教學大綱的精神,有利于保證應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

教學手段的更新,活躍了課堂氣氛,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直觀,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教學質量。從近兩年學校組織的學生評教活動與問卷調查來看,目前我校學生愿意上、樂于學思政課的比例明顯提高。大學生認為思政課教學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尤其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使以往枯燥的理論講解變成了直觀形象的思想藝術演義,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對于他們深入學習和理解思政課的思想內涵、價值取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很有幫助。而且從學生的實際表現來看,也令人滿意和欣慰。大學生在面對國內、國際復雜形勢時,能夠冷靜理智,明辨是非,表現出崇高的政治責任感;在我國重大自然災難面前,他們更是能夠充分表現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國主義精神,踴躍捐款捐物,形成了關心他人、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取向。

三、思政課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多媒體技術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綜合體現,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的運用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產生了明顯的效果。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要善于把握好事物的度,避免走極端,以利于充分發揮應有的功效。在思政課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這里擇其要者加以討論,希望引起相關領導和諸位同仁的注意。

1.課件內容要遵循教學大綱,不要游離教材太遠。教學常識告訴我們,教學大綱和教材是備課與課堂講授的基本依據,遵循教學大綱和注重教材依據是近現代教育和教學法對老師的基本要求。那么,在運用多媒體技術實施教學的條件下,我們還要不要以教學大綱和教材為基本依據進行課件制作、備課和講授呢?我認為答案應該是肯定的。道理很簡單,如果不顧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體系,由各個任課老師自由操作,各行其是,教學工作就很難管理,教學秩序就無法控制,教學目標就難以達到。尤其是思政理論課,還有政治教育目標和政治紀律的問題,假如眾多的思政課老師都不遵循教學大綱和教材,都按照個人的想法和喜好編制教案、課件,那么,大學的政治課堂上很可能會出現難以想象的局面。如此一來,可能顯得很自由,很生動活潑,可是,黨和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卻難以在社會主義大學講堂上得到體現,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就會落空。其實,有些老師在自己的課件中夾雜大量的所謂“新鮮材料”,用其它學科的東西對思政課實施過多的“包裝”,看似獨具匠心,但由于教學內容嚴重游離于大綱教材,使學生聽起來摸不著頭腦,學不到應有的東西,并不被學生認可。此種情況已在最新的學生座談會上反映出來,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2.課件內容要“精”而“實”,不可盲目追求多樣和好看。制作思想政治理論課件,其出發點和歸宿在于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個性,以利于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綜合政治素質。因此,老師在制作一個課件之前,應認真把握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并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形,力求做到有的放矢,不可把每一項教學內容都固化為課件,在課堂上大量演示龐雜的內容,由“人灌”變成“機灌”。目前,由于多媒體教學的素材庫尚未建成,老師在制作課件時往往要費時費力地搜集圖片、動畫、音像資料,甚至將一些與教材不大沾邊的素材勉強拿來使用。然而,過多地、不加甄別地使用多媒體素材圖解或演示教學內容,學生不僅會感到視覺疲勞,而且會產生堆砌、雜亂、膚淺的感覺。因此,一定要結合課程實際、圍繞教學內容精選素材,即使有些素材是非常精彩的也要忍痛割愛,否則可能會沖淡主題,影響學生聽課和教學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確有一些老師片面追求所謂的現代感和時尚性,將課件做得花里胡哨,在課堂上盡情展示華而不實的東西,明顯忽略思政課的嚴謹性和嚴肅性。這些做法既沒有注重發揮老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又沒有切實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功能。所以,課件內容的制作一定要做到精而實,注重實效。要知道,課件制作時髦、復雜并不一定效果就好,事實上有時會適得其反。制作課件要針對教材內容的特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將社會上的熱點、焦點問題與學生身邊發生的問題及時引入課件,提高學生的思維、判斷和認知能力。換言之,既要充分把老師的思路和意圖表達出來,又要恰到好處,使課件真正符合思政課教學要求,體現思政課教學目的。

篇5

實踐教學對提升研究生思政課教學層次性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提高思考分析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2010方案”,開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引導研究生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的重大問題,并能夠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對實踐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研究解決社會實際問題,在學習中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共同理想的認知與認同。

該課程在內容結構上采用教學大綱和“分專題”的框架模式,主要是針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中的重大問題來展開,這對于培養研究生實踐研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重視課堂理論知識傳授的本科思政課教學相比,無論在教學目標還是教學方法上都有了很大區別,重心由主要學習理論知識向注重研究社會實際問題轉移。因此,加強實踐教學,既是為了適應研究生思政課課程教學目標的需要,也是為了適應研究生培養和能力發展的特點,以發揮研究生能夠深入分析研究問題的優勢,引導研究生在實踐學習中激發思維活力和創新精神,促進知識增長和能力發展的雙重目標的實現,幫助研究生在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最新成果的同時,能夠正確地分析思考和探索解決社會發展中的實踐問題。

2.有助于深化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的關系

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密不可分,理論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正確地分析和解決社會實踐的問題,而理論學習的合理性與否也需要在社會實踐問題的處理和解決中得到檢驗。實踐教學模式深化了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的關系。一方面,理論學習水平的提升是開展實踐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思政課實踐教學通過提煉課程教學內容、突出研究重點,引導研究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中的重點問題做深度的認知和掌握,從理論學習中發現問題,帶著問題到社會實踐中去尋求解決方式和途徑。因此,在實踐學習中,每一次問題的發現、分析和解決,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理論學習的水平。另一方面,研究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進一步深化理論學習和升華思想認識的過程,因為對社會實踐問題的總結必定會上升到理論的層面去深化認識。實踐教學在引導學生解決社會實踐問題、總結實踐經驗的過程中,促使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問題,甚至創新探索新的一般性規律和理論,形成新的知識財富來充實理論庫。實踐教學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提升理論知識的學習,深化了兩者之間關系,最終實現了研究生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共同發展。

3.有助于推動知識型學習向研究型學習的轉變

實踐教學為研究生思政課由知識型學習向研究型學習的轉變提供了方法和途徑。思政課教學的一般特點是側重理論性和思想指導,顯示出轉化為實用技能的功能較弱。實踐教學為思政課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提供了途徑,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成為研究學習的主體,實現了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轉變,激發了求知欲和進取精神。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轉變角色,“退居二線”引導學生開展研究學習,通過對實踐教學內容的頂層設計,以問題導向引導研究生深入研究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以方法導向引導研究生運用立場、觀點和方法對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培養研究生的學習、研究和創新能力,促進綜合素質的提高。實踐教學通過引導研究生對實踐問題的探索,真正實現從“學習”到“研究”的轉變,實現了研究生知識層次和綜合水平的提高。

加強實踐教學提升研究生思政課教學層次性的基本途徑

1.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實踐

許多人在實踐教學的理解上存在誤區,以教學場所的不同區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認為在課堂教學以外開展的教學活動才是實踐教學。實際上,實踐教學應是“課堂理論教學以外的,借助其他教學手段和方法或由學生自主參與的一切教學形式。”[1]其中既包括課外教學實踐,也包括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生思政課由于受到經費、場地等條件的限制,以及科研時間緊、集中性弱等特點,大規模組織課外社會實踐的可操作性不強。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課堂資源,通過案例教學、經典閱讀、專題研討等多種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實踐,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重大問題為導向,引導研究生開放性思考和自主交流,并通過學生講課、辯論賽、小組討論、情景模擬等多樣模式展現,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討論交流,從不同視角、不同方面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理性思考分析問題的邏輯思維和能力。

2.廣泛開展社會考察實踐

廣泛開展社會考察實踐可以作為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重點和亮點。相對本科生而言,研究生與社會的接觸和聯系更為密切,許多研究生還有實習和工作的經驗,社會閱歷豐富。因此,研究生社會考察實踐要遵循“寧缺毋濫”的原則,提高實踐學習的質量和層次:要將強化社會考察實踐與思政課課堂專題式教學和問題導向式教學相結合,指導研究生精選專題,全面掌握專題內的相關知識,并結合興趣和專長提煉出專題內熱切關注且有研究價值的問題,由不同專業學生搭配組成調研小組,針對問題制定調研方案,深入企業、農村、社區開展參觀走訪、社會調研、科技講座、志愿服務等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結束后,要將調研成果納入課程學習考評體系中,量化實踐學習的效果,綜合考評學生的學習效果,推動思政課考評由側重理論知識學習向側重綜合能力提高轉變。[2]通過社會考察實踐,引導研究生走出校園,體驗國情民情,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和發展的成就與艱辛,培養社會責任感,自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3.結合所學專業研究實踐

當前高校中存在的研究生對思政課課程重視程度不高、學習積極性較低問題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思政課教育缺少與專業課教育的結合和互動。就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體制而言,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還是研究生的“主業”,思政課由于理論性、抽象性強而被許多研究生誤認為脫離實際、與自己的科研、就業以及未來的發展沒有關系。實際上,理論作為一種科學的指導思想,為具體學科建設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也為培育研究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牢基礎。因此,研究生思政課要充分利用實踐教學的平臺,將專業學習實踐融入思政課的教學實踐中。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授課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專業分布和科研方向的基礎上,對思政課的教學內容作適當的調整,通過教學案例、開放式問題、學生專題講課等方式,鼓勵不同學科專業和研究方向的學生從不同研究角度展開研究和探討,提高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積極性,也豐富了思政課教學內涵,注入了創新知識和理念。在課外實踐中,可以鼓勵各學科專業的研究生將思政課的社會調研與自己實習工作的經歷相結合。不同學科專業的研究生在社會實習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和專業領域投身到企業、工廠、賣場、社區、法律事務所等社會各個基層單位中,得到良好的實踐學習的機會。研究生在實習考察學習中,通過對社會的某一領域的特殊問題展開研究,借助自己專業知識和實習平臺,運用思政課學習的基礎知識和方法進行分析考察,深化對自己專業領域和社會問題的認識。

參考文件:

[1]劉玉新.淺談實踐教學的目的與方法[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

篇6

一、關于數字化校園

數字化校園是以數字化信息和網絡為基礎,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境。而校園網主要側重的是硬件網絡平臺建設,數字化校園的概念顯然要比校園網的概念所涵蓋的范圍要廣泛。

據此可以認為,在數字化校園中,互聯網不但是學生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渠道,同時也是學生與人進行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其主要特點表現為:

一是依托網絡技術進行信息傳輸。數字化校園離不開現代網絡技術,它綜合了校園范圍內的所有應用系統,既立足校內又面向校外提供服務。

二是實現資源共享。數字化校園的顯著特征就是依托其在軟件和硬件上的優勢,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把現有的教育資源完全整合起來實現資源共享。

三是教學過程中教學服務數字化。在數字化校園中,教師可以將教學課件和授課視頻教師上傳到互聯網,利用互聯網建立各種虛擬課堂、虛擬班級和虛擬實訓室,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進行學習和交流,實現交互式教學。

四是實現一站式服務。便捷化的數字化校園集教學、管理、學習和生活等主要功能于一體,給師生提供一站式服務,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二、數字化校園推動高職思政課教學的向深度發展

(一)突破了思政課課堂教學的時空界限,豐富和拓展了思政課教學的內涵

在高職院校普遍實施“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中,高職思政課課堂教學的課時因學生的實習或實訓而受到擠壓,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模式不僅無法完成思政課的教學任務,也不能適應高職院校人才目標的要求。推進數字化思政課教學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二)充分發揮了高職思政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數字化校園的推進,無疑拓展了思政課教學陣地,延伸了思政課教學的領域,使思政課教學不受限制于規定的課時。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快速傳播中,學生容易受到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思政課教師可以借助數字化校園的優勢,主動出擊,通過打造網絡課程教學平臺和自主學習平臺,對課內和課外、校內和校外進行全覆蓋,對學生進行積極、正面地引導,搶占意識形態的制高點,充分發揮了高職思政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三)增強了思政課的時代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數字化思政課教學,更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由于多媒體網絡技術具有交互性、集成性、網絡化等特點,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而創設或者強化的學習情境,強化了教學過程的交互性,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三、數字化校園背景下提高思政課實效性的路徑

高職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是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根本保證”。數字化校園背景下,建設數字化思政課教學,不是把思政課的全部教學完全搬到互聯網上去,而是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加強思政課教學活動,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

(一)以校園網為依托,構建三大教學平臺

1.網絡教學平臺

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是基于數字技術、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平臺上的一種教學載體,是信息技術與思政課教學深度結合而設計出的一種有效學習環境,是集學習、考試、互動交流于一體的教學支持綜合系統。

構建思政課網絡教學平臺,應開通一些基本的導航欄:教學課件與教案、教學案例分析與點評、熱點新聞點評、在線交流與答疑、班級論壇、網上考試、作業與提交、網上教學評價等,打造一個功能齊全、內容豐富的全新思政課教學環境。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既滿足了學生自主性、互、探究性的學習需求,又創新了思政課教學的理念。

2.自主學習平臺

自主學習平臺不是網絡教學平臺的重復,而在網絡教學平臺的延伸。自主學習平臺側重的是思政課教材中精選各章節內容有關的歷史素材、教師選取某一知識點講解的視頻(微課)、針對自主學習內容的在線考試、推薦閱讀書目和觀看視頻、經典著作電子書、虛擬圖書館等內容,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3.即時通訊工具平臺

目前,學生中比較普遍使用的即時通訊工具有QQ、微信和微博等,通過構建即時通訊工作平臺,可以把現有的眾多即時工具整合起來,只需要使用一個賬號和密碼就可以將所有的即時通訊工具關聯起來,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平等與學生進行交流。教師還可以通過這個整合的平臺向學生即時社會的各種熱點和焦點問題的看法,牢牢把握話語權和制高點。

(二)依托互聯網,構建視頻資源庫

傳統的思政課教學模式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缺乏對理論的認同感。在數字化校園背景下,可以依托互聯網豐富的資源,構建海量的視頻資源庫。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使得思政課教育變得更有感染力和說服力。近些年來,我國涌現了一大批弘揚時代精神和主旋律題材的經典影視作品。所選取的視頻必須突出思政課教學的內容且時代性要強。這些視頻既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使用,也可以放在自主學習平臺上,由學生自行點播。

總之,數字化校園背景下,要求高職思政課教師進行積極的探索,大膽地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以學生的需求為切入點,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

四、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問題

在數字化校園背景下,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高職思政課教學中來,既是思政課教學改革的要求,也是適應數字化校園的要求。在思政課教學中,一些教師利用便捷化的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片面追求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忽略高職思政課的育人功能的特點,或者制作漂亮的教學課件,或者播放相關的視頻,這雖然增大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但是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教學課件設計或視頻畫面中,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輸入和產出不成比例。高職思政課除了要傳授知識給學生外,還具有育人的特殊功能。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片面追求多媒體技術本身,這并沒有擺脫在傳統思政課教學中教師滿堂灌的窠臼,既影響了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又影響了思政課教學的質量。

(二)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的運用問題

數字化校園背景下,高職思政課教師雖然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但是在教學資源的選擇、手段的運用上仍然是單一的,為學生創設自由探索的氛圍和深層學習的環境還不夠,沒有充分體現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理念。

(三)軟件硬件的處理問題

不管是在硬件上還是在軟件上,許多高職院校在推動數字化校園建設是不遺余力的,但是在問題的處理上還是滯后的。比如,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設備或校園網出現問題,由于思政課教師不是技術人員,無法對硬件或軟件的故障進行處理,硬件或軟件的故障將嚴重影響思政課的教學。

五、結語

篇7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專題教學模式;構建

思政課是鞏固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陣地,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干渠道,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n程。辦好思政課、不斷提高教育實效是高校專門思想政治教育機構的神圣職責,為此必須立足大學生思想實際,結合立德樹人目標,圍繞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運用學科前沿成果,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使高校思政課更加契合黨的教育方針,更加貼近社會實際,進一步滿足大學生成長、成才需求。

專題教學的內涵與特色

所謂專題教學,就是將教學內容分成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知識專題,通過專題式講授把主要教學內容貫通起來,要求學生自學以掌握教學內容,同時在教學中注意運用討論式、案例式等方法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拓寬學生思路,提高教學實效。

1.教學內容的專題化。教材往往是對某一領域知識體系的全面、系統和權威的論述,各部分內容之間存在緊密的層層遞進的聯系,在教學中需要按照教材的章節順序由教師依次進行講授,以保證學生學習和掌握。這是一種傳統的講授方式,多數課程必須采用這一方式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在面對學習能力不強的低年級學生時更應如此。但是,當學生成長到一定階段,尤其是對于一些在知識系統性上要求并不是特別高的人文社科課程來說,把教學內容具體化為學生關注的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問題就更具吸引力和有效性,由此也導致了專題教學方法的出現。

2.教學方法的多元化。由于專題教學需要結合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和疑難問題進行深入的講解,需要師生在反復的討論中進行,因此這一方法從本質上是一種討論式教學,這也使得同樣具有討論式教學特征的案例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均可以融入其中,得到充分的運用。因此,專題教學并非單一的教學方法,而是一個多方法的綜合體,凡是有利于深化對專題學習的方法都可以采用,尤其是目前較新的慕課(MOOCs)、微課、翻轉課堂等都可以在專題教學中找到一席之地。

3.學習過程的自主化。在專題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主要是引導和啟發學生學習,開闊他們的視野,促使他們思考,從而形成正確的認識,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習知識則主要由學生在預習和課外閱讀時完成,而且專題教學的學習過程一般要包括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兩部分,不管在哪個階段,學生的學習都是自主的,學生必須花較多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才能領會專題教學的內容,適應教師的節奏,才能進行良好的學習互動并取得較好的效果。

4.考核方式的多樣化。由于專題教學不以知識傳授為唯一目的,而是注重知識、能力的統一。因此,在考核上也不同于傳統的知識考核方式。總的來說,專題教學的考核往往是平時考核與學習結束考核的結合。也就是說學生學習的總評成績是由兩種考核成績加權構成的,一般來說,各占一半是一個較合適的比例。

5.教學效果的直觀化。采用專題教學往往可以收到明顯的效果,表現在課堂上,由于討論的經常性,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度得到提高;教師為了適應專題教學內容深入的需要,也為了回答學生的提問,必然重視學術積累,教師的淵博學識更易引起學生尊重,從而增強教學說服力;學生通過深入實踐,感悟加深,進一步提高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考核方式更能反映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體現他們的優勢和努力,總體成績也會有所提高。

構建高校思政課專題教學模式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1.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存在不足,亟須改革提升。一是教學內容滯后于實踐的發展。在思政課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學內容偏重于教條式理論的灌輸,但對學生關心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難以做到入情入理的解疑釋惑,不但不能說服和引導學生,反而會使學生對政治課產生逆反心理。二是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難以吸引學生。有的教師仍停留在把思政課作為一般的知識傳授的認識水平上,忽略了政治教育功能,致使課堂講授成了滿堂灌的“填鴨”方式,成了教師單方面的“說教”,學生完全是被動地聽與記,教學的活力大大減弱。三是中班、大班上課仍較普遍。盡管教育部一再要求壓縮大班課堂的數量,盡可能中小班化,即使大課堂也要實行小班討論,但是,70多人的中班課堂也使師生在課堂上對話交流的可能性大大減少,難以進行有效的師生溝通互動,無法引發學生的心理共鳴,使思政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課效果更不理想。四是教師水平難以說服學生。[1]許多思政課教師忙于上課,無暇從事科學研究,導致自己知識陳舊,有的教師一個教案用幾年甚至十幾年,對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缺乏自己的思考,以其昏昏當然難以使學生昭昭。

2.大學生面臨的困惑增多,需要高校思政課在專題教學中積極回應。當前已是網絡時代,大學生既對社會現實有著極高的關注度,同時又極易受到網上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如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等就很容易引起學生認同,從而誤導學生。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圍繞各門思政課涉及的重大熱點、難點、疑點問題設置專題,提煉內容,并在教學中把相關問題擺出來,和學生進行廣泛深入的討論,有針對性地加以解釋說明,幫助學生全面正確認識這些問題,避免犯主觀化、片面化、絕對化的錯誤。

3.高校思政課教師發展迫切需要專題化教學。要講好思政課,關鍵靠教師,但是教師隊伍的現狀不容樂觀,其面臨的最突出困境是受學術水平制約職業發展空間狹窄。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專題教學是一個可行出路,專題教學能夠引導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專長,確定研究方向,形成研究優勢,在某個專題上積累成果,成為專家,也會使其承擔的專題在講授時更有廣度和深度,能夠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解疑釋惑,從而實現教學與科研的相互融合、促進,也可以使自己的職業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4.現有高校思政課專題教學模式仍需要改進完善。目前,已有一些高校采用了專題教學模式,如北京聯合大學學院2011年以來開展了問題導入式專題教學模式的探索,通過構建“課堂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考試考核體系”相統一的專題教學模式,[2]實現了全課程、全過程、全員的專題教學,教學效果明顯改善,學院的教學科研綜合實力得到大幅提升,這一方法也得到了領導、學生、同行的認可,并獲批了教育部思政課教學方法“擇優推廣計劃”培育項目,也入選了北京市思政課示范點。但是,專題教學還沒有完全樹立全方位、專題化的理念,往往側重于某一方面或環節;在專題凝煉方面還缺乏權威論證,專題設計側重點不一,限于教師的水平講授效果也差異較大;在考試考核和社會實踐方面也缺乏較一致的認識和做法。這種情況雖然是探索中必然出現的,但也表明這一改革還是初步的,亟待深化,也亟須加強理論上的研究。

高校思政課專題教學模式構建的基本思路

1.明確高校思政課專題教學的基本模式。高校思政課專題教學的基本模式應該包括如下要素:樹立一個導向:問題導向;圍繞一個中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育人實效;達到一個目標:傳授知識、提高能力、堅定信仰有機統一;抓住兩個重點:專題凝練及專題化教案撰寫;著眼三個體系:課堂教學體系、社會實踐體系、考試考核體系;實現五個結合:與思想政治教育任務結合、與學生思想實際結合、與黨和國家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結合、與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結合、與學科前沿結合;打牢三個基礎:師資隊伍、科學研究、學科平臺。典型的高校思政課專題教學模式應該由這些因素所組成,但其特色可以在其中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體現出來。

2.把握高校思政課專題教學的工作重點。一是統一思想。目前,對專題教學不僅從領導層面有不同認識,就是普通教師也有抵觸情緒,認為變動太大,工作量增加,能力難以達到,對此必須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充分研究討論,認清專題教學的優勢和改革的必然性,主動投身改革,提高教育教學實效。二是開展專題凝練。專題凝練是專題教學的重點,也是起點,只有專題凝練既體現教材內容,又融入學生疑惑,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而且專題凝練也是教育教師的過程,要引導廣大教師參與這一工作,經過大家的充分討論確定專題,使大家在教學中認同專題教學,積極主動地運用專題教學,有效化解一些教師尤其是部分老教師的抵觸情緒。三是撰寫專題教案。撰寫教案是L飩萄У墓丶一環,是對專題設置的細化,也是專題教學規范化的必然要求。要鼓勵引導教師都參與到教案撰寫中來。教案撰寫既要注重執行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又要充分體現專題教學的特點,體現“精要”“易懂”“前沿”“有效”四個原則。四是嚴格要求新晉教師。新教師在專題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由于他們剛剛走上思政課教學的崗位,單位如何要求對于他們如何在教學上發展至關重要。要對新教師明確專題教學的要求,并鼓勵他們參與到專題教學改革中,由專題教學示范教師帶動,督促他們完全采用專題教學方式,對于表現突出的要給予獎勵,使新教師都逐步適應和習慣這一教學方式。隨著新教師的成長和成為主力,專題教學也會逐步固化和深化。五是抓好科研和學科建設。科研和學科建設是專題教學的有力支撐,只有加強理論學科建設,提高廣大思政課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才能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分析問題,才能使專題教學更有吸引力和說服力。

3.進一步拓展高校思政課專題教學的思路。高校思政課專題教學應該隨著實踐探索的開展,進一步拓寬思路。由于專題教學是一種從理念到行為、從內容到方法、從課內到課外、從教學到科研的全方位創新,因此在思政課專題教學改革創新中要把眼光集中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高校都應立足自身實際,爭取在整體推進專題教學的情況下,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形成特色,為專題教學提供經驗和借鑒。例如:北京聯合大學借助于立項的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北京的實踐研究”,在進行北京改革發展的基本理論、基本進程、基本經驗研究的同時,注重成果應用,組織編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北京的實踐研究(大學生讀本)》,作為四門思政課的輔助教材,同時把大量案例融入教學之中,幫助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更好的“知北京、愛北京、榮北京”,成為一個有益的探索。相對而言,這樣的創新還太少,全方位創新的格局還有待真正形成。

本文系北京聯合大學2016年度教改項目“高校思政課專題教學研究”和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化理論研究與教育宣傳協同創新中心”的階段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王海穩.論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篇8

關鍵詞:思政課;專業課;對接途徑

思政課在高校的人才培養中占有重要地位,國家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思政課的改革也一直在進行,并取得很大成績。但是,由于諸多原因其教學效果并未得到有效發揮,這個問題在高職院校較為突出。高職院校強調人才培養的職業性和技能性,專業是其發展的品牌,因此對專業課建設高度重視,而人文基礎課則逐漸被邊緣化,尤其是思政課。大多高職院校的思政課與不同專業學生的切身利益、關注的熱點和焦點聯系不多,沒有貼近高職生的思想實際,學生們認為思政課理論性過強而實用性不強,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只要把專業課學好就行,思政課和將來找工作關系不大,這是形成思政課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本文以此為切入點,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重點研究如何將學生所需與思政課所求相對接。而實質上二者本就一致,學生希望未來在社會中能發揮所能,有好的發展;而思政課是以育人為目的,求的是將學生培養成高素質人才,為社會服務。那么,二者的對接也就有了堅不可摧的根基,即就業。本文就以“以人為本”為原則,以“就業”為導向,立足專業謀發展,對思政課與專業課的一體化建設進行研究。

一、更新理念,正確認識高職人才培養特點

“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要使命”,以就業為導向,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擇業自由和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可見,高職院校在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核心問題上,是堅持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的主題“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而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則必須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

針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特點,思政課的改革也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更新理念,一切以學生為本,把高職生所需與思政課所求真正結合起來。思政課如何能擺脫目前的不利因素,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一育人目標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就需要思政課教師形成聯合育人的人才培養觀念,積極融入到高職人才培養的“大思政”教育中來。

“大思政”的教育理念是“一種從全局上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總的看法和從根本上改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總的方法”。具體而言,就是讓思政課不再是孤立的課程,而是要對思政工作全方位、立體式的主動占領。要與一切與學生培養相關的課程相結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要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強化實踐教學;要將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隊伍、專業課教師相結合,增加思政研究厚度;要將思政部門與其它相關部門結合,把思政教育工作納入學校人文教育大系統中;要將思政教育與企業、社會發展結合起來,提高教學實效性等等。只有將思政課置于更大的環境之中,才能提升其影響力,達到效果最優化。

“大思政”教育中的思政課與相關課程、部門、團隊、企業、社會相結合的主線就是將學生所需與思政課所求有效對接。無論結合的對象是誰,只有將思政課、專業、企業、社會的需求融為一體,進行四位一體的建設,才能將德育教育與職業教育融為一體,才能讓學生在思政課中得到有價值的東西。為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必須本著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服務的理念進行課程改革,使思政課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立足專業,與專業課建設有效對接

高職院校以就業為導向,思政課就必須把握住這一關鍵點,立足專業,將高職職業性的典型特點在思政課中突顯出來。目前,多數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與專業課建設之間融合度不深,甚至脫節。許多思政課教師不清楚或不甚清楚自己教授的學生今后從事什么職業,將在什么崗位上工作,這些崗位對從業人員有什么具體要求,這勢必導致理論與實際脫節,學生不喜歡思政課也就很正常了。

而事實上,思政課和專業課在人才培養的目標上是一致的,有共同發展的基礎,二者均要立足于學生未來的職業,體現出職業要求。思政課只有立足專業,與專業課建設深度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形成合力,發揮它們之間的互補效應。這樣才能貼近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政課教學、專業課教學和職業素質培養融為一體,也才能讓學生真正找到在思政課中所需要的東西。思政課如何能與專業課建設有效對接,可從以下兩方面努力:

(一)深入了解學校主要專業群

既然專業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品牌和靈魂,專業的設置代表了社會發展的方向,那么,思政課教師對學校設置的各大專業群就要先有總體性的認識,再結合自己所教專業進行具體對接。對學校主要專業群的了解可從三個層面:社會和行業、專業課教師和學生。

1.結合社會和行業深入了解。學校的所有專業都是針對行業、為服務社會而設置的,而社會和行業又總是在發展變化著的。因此,思政課教師要不斷從宏觀上了解本學校各大專業群的發展趨勢,并及時引入思政課相關內容中。

2.結合專業課教師深入了解。專業課教師無疑是對所教授專業最為了解的,對各大專業群深入了解的直接途徑就是與專業課教師溝通與學習。專業課教師會對各專業有具體的了解,將從微觀上給思政課教師了解各個專業進行指導。

3.結合學生深入了解。一般來說學生對本專業的了解相對淺顯和具體化,很多學生選擇專業時,了解的只是這個專業未來的就業率高不高,將來會從事什么崗位,多注重這個專業在社會上的地位、待遇,而忽略該職業給社會和他人帶來什么樣的影響,不利于學生職業綜合素質的培養。只有深入了解了學生對本專業的看法和認識程度后,才能有的放矢,結合社會或行業需求、專業課培養方向,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

(二)創新思政課與專業課建設結合模式

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中已能體現出思政課與專業課建設的結合,但在實踐效果上不盡如意,所以在有宏觀架構的基礎上要對具體的結合方式進行創新探討與實踐。目前思政課基本上采取了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使得教學實效性大大增強,在此基礎上融入專業課建設,將會真正顯示出思政課的生命力。

1.思政課與專業課教師教學互動制度化,共同組建跨專業教學團隊。在教學實踐中,思政課作為基礎課中的分支與專業建設間相對獨立,教師間交流甚少,即使有交流,也未形成制度化。思政課側重德育,專業課側重技能,各展所長,但是,在共同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上卻存在欠缺。現在的用人單位既看重學生“知識、技能”這樣的硬實力,也越來越看重“溝通能力、性格”等軟實力。如何讓這一硬一軟相得益彰,首先就要使思政課與專業課教師間的互動不是淺嘗輒止,而是要形成制度化固定下來,包括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設計、實踐活動、考核評價的互動都需制度化。其次在此基礎上組建跨專業教學團隊,團隊老師共同確定教學目標、共同選取教學內容,根據專業所需重構課程內容,關聯性較強的內容可相互融入彼此的教學設計中。

2.結合專業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模塊化。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以專業人才培養為導向,針對不同專業的實際情況、不同背景、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思政課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補充,進行模塊教學,以適應不同的需求。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可將教學內容分為思想、道德、法律三大模塊,再將每一模塊的內容與相關專業課程對接,以學生未來的崗位需求為選取、補充教學內容的依據。在安排實踐教學模塊時,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設計,突出職業性。活動方案的設計以解決好如何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為目標,盡可能地把服務、學習、教學結合起來。只有結合專業進行教學設計,學生才會真正感受到思政教育不是空洞說教,而是與他們的未來密切相關的重要環節,能為他們適應企業、立足社會提供強勁動力。也只有學生主動融入思政課教學,才能切實提高教學實效,同時對專業課建設起到服務和支撐作用。

3.結合專業引入企業文化,教學過程情景化。一般專業課教學注重職業能力的培養,但多局限于具體崗位的專門知識與技能,對于企業文化中的企業目標、價值觀、職業規范等方面的內容涉及較少。很多企業認為,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在技能上并不差,但在職業素養上卻有所欠缺。因此,加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需要思政課的大力推動,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企業文化的真正內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實現這一目的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企業文化融入到思政課教學的全過程,首先,課堂教學中引入的案例要貼近企業生活。思政課教學中案例教學法是最常使用的,如果選擇的案例是發生在企業中或與企業生活息息相關,那么學生則會被吸引其中,產生共鳴。其次,教學課件中引入的圖片、視頻展示企業文化。現在一般學校的教學都會借助多媒體,圖片和視頻能生動展示出企業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在去企業實習、實訓前能接受到良好的企業文化熏陶。最后,實踐教學組織的活動中滲透企業文化。以調研、講座、辯論、表演等多種方式進行的實踐活動能夠以企業文化為主題,將企業生活的情景模擬再現,這樣能夠大大激發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總之,只有將思政課與專業課建設相融合,立足專業謀發展,將企業文化融入到思政課教學過程之中,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才能有效地將理論教學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只有讓每一個學生覺得思政課有用、實用、好用,學生才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思政課教學才能如春風化雨,逐漸滲透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之中,實現全過程育人,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從學校走向社會的身份轉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 意見[Z].2010-03-19.

[2]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 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Z].2009-01-14.

[3]邵建平.論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職思政課教學 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11,(7).

篇9

[關鍵詞]思政課 夢想 美樂 智慧

1背景

在價值多元化的今天,學生價值多元,對和黨的方針政策有諸多懷疑,從而更容易讓學生覺得思政課只是說教,枯草乏味,所以當今的思政課上很多學生來上課會覺得無聊,所以對老師上課所講的不以為然就成為一種常態。因而用“夢想”引領,用“信仰”堅定正確方向就顯得非常重要。在與年輕人談到中國夢時指出:“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斗,中國夢將在青年一代的未來發展中成為現實。所以必須要“偉大美好無私”的夢想引領大學生使大學生“有方向、有力量、有希望”。

在自媒體的環境下,學生可以輕易的快速的通過諸如博客、微博、微信、論壇/BBS等網絡社區獲得信息,所以一些學生認為老師“你講了我們知道,你沒講實際我們也知道,你懂我們也懂,你不懂我們還懂”的錯位現象,認為老師傳授的只是知識而已,對老師所傳授的根本提不起興趣,因而使課堂“美樂”,使學生在“美樂”中學習,首先需要的是一種簡約卻深邃,創新卻傳承,植入并融入,生根并開發的喜聞樂見的多元化表達方式,融入滲透式潤物無聲;其次要能綜合網絡文化的多方功效,不斷創新與拓展思政課的內容與形式,利用新媒介開發思想政治文化產品,用大學生容易接受的如動漫、微電影等新型表達方式,創新性地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向大學生講好中國事,傳播中國聲,實現提出的“四個講清楚”的目的。使教育真正成為觸動心靈的行為。

當前按照用人單位的要求,用人單位愈來愈重視大學畢業生的情商智慧修養,如何優化課程結構,增強思政課基礎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的教育,將夢想、美樂與專業技能技術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如何在具體的教學中,以“夢想引領人,以美樂塑造人”引導學生樹立夢想,使個人的夢想和民族、國家、乃至世界的夢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感受美,感受快樂,感受幸福,從而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的知覺能力,是思政課教學中需要研究與探討的內容。

2現狀分析

思政課是一門公共必修的基礎課,是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課程,全國所有高校都材的課程,有好多學校對這門課的教學也嘗試著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和優化,如在傳統的傳授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側重于多媒體的運用,以及網絡,及多種自媒體,微課等的表現,這些內容的增加和創新都大大提升了思政課教學的內涵和層次,豐富了思政課教學的課堂內容。而作為一名從事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已經有20余年經歷的一線教師,本人認為:思政課作為一門公共的必修的基礎的理論課程,現有的教學改革已打破和超越了傳統的課程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如果從整個思政課學習來看,僅僅只是覺得書本有什么我們教什么,片面追求授業解惑的單一功能,把思政課教育就完全淪落為一種工具,最終使思政課在整個教育中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當前思政課要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的《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重要講話精神中關于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強調黨性和人民性相一致,強調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強調借鑒與堅守相統一,強調全員動手統籌兼顧等五個“強調”為重要遵循,促進師生健康發展。由此可見,思政課宣揚的是一種思想,一種推動力,是一個“夢”,是“美和樂”而不單純是一門公共的必修基礎課程,更不是一門傳授技藝的課程,而是要引導學生如何發現“夢”發現“美樂”、引爆學生智慧,成就學生幸福人生的課程。

3思政課的改革與優化

3.1教學理念的提升:教育應該是觸動人的靈魂的,要觸動學生的靈魂,首先觸動我們自己老師的靈魂;教育應該是引爆智慧,而絕不是簡單的“傳道授業解惑”,所以我們的“概論”課要走進學生的靈魂深處,去引爆學生本自具足的智慧,提升學生的靈魂。

3.2教學內容的優化:聯系實際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基礎上,在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概念理論體系的情況下,落實的“四個講清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學生樹立“偉大美好無私”的夢想,以孝為根,以愛為本,成為一個與時代相符合的人。講道,“我國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夢想,始終與振興中華的歷史進程緊密相聯”。要教育青年大學生永遠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在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煥發出絢麗光彩。“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3.3教學方法的豐富:手段上更多的采用多媒體,微課,以及博客、微博、微信、論壇/BBS等網絡社區,使學生能在“美樂”進行學習。采用專題討論、多媒體教學、社會考察、論文寫作、演講比賽等。一句話,讓“概論”能夠進大學生頭腦,得到學生們的認可,起到積極的效果。提倡小組學習或集體學習,故思政課教師應組織和引導學生共同建立起學習群體,并成為其中的一員。該群體成員應共同鑒別和比較圍繞中心概念和問題的各種理論、觀點、信仰和假說。先由成員個體進行獨立思考、自我爭辯(即內部協商),然后再由所有成員一起擺出各自的看法、論據及有關材料并對別人的觀點作出分析和評論(即相互協商)。可借鑒無領導小組討論的做法,“讓學生按照程序要求進行一定時間的討論,以檢測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辯論說服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等”。通過這樣的協作學習環境,思維與智慧就可以被群體成員所共享,即整個學習群體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幾位成員完成意義建構,最終達到完善知識結構、培養思維觀察能力和堅定信仰三者統一。

3.4考核內容的多樣:思政課教學要強調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實踐能力,其對學生的學習評價貫穿整個學習(教學)過程,主要包括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如學習態度、學習手段、資料收集以及團體交流和合作等方面的狀況),同時還包括對學生的發言、學習作品質量的評定。同時,社會實踐能力的考察亦為學習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所以學生在校的所有的行為都會影響學生的成績,是一個全方位的考核。并且評價的立足點由“教師單純評價”向“學生自評、互評和師生共評”轉變。

3.5讓學生每天堅持做“兩一”“三三”“一連接”:“兩一”日行一善,日送一個祝福;“三三”日寫三條感恩日記,每日總結自己滿意的三件事,每天總結三件可以改進的事;“一連接”:每天留5分鐘以上時間通過冥想和自己內心連接,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等等。

4改革與優化的意義

4.1使思政課,成為影響學生一生的課程,使思政課成為引爆學生智慧,激發夢想的課程。使學生成為有信仰,有夢想,有孝心,有愛心的幸福的人。

篇10

高校思政課是宣傳和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的重要陣地,也是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因此,政府和各大高校十分重視思政課教學。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新生事物、新思想層出不窮,大學生對思政課的接受程度不盡如人意,思政課教學難度增加,嚴重影響了高校思政課教學效果。高校思政課教師為提升教學效果,調動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出了微課、翻轉課堂、慕課等多種新型教學方法和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簡易、操作性強的對分課堂,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一、思政課教學困境及原因解析

高校思政課教學效果低下已成為高校師生公認的事實,結合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筆者認為,造成思政課教學效果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社會環境的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蔓延、西方社會思潮的涌入以及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價值取向、理想信念等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社會思潮作為一個復雜的體系,落后的、消極的思想對青年的心靈和健康成長起著侵蝕的作用,容易造成青年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等方面的極大混亂”[1]。網絡技術的發展又為西方社會思潮的傳播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渠道,“海量信息傳播對大學生行為模式、價值取向、心理發展、道德觀念的影響越來越大”[2]。社會的快速發展變化對思政課教學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巨大沖擊。

二是學校重視不夠。近年來,雖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領導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到位,還存在猶豫、觀望現象,一些具體政策措施沒有落到實處,個別高校工作出現反復”[3]。有些高校過于注重專業教學,忽視思政課教學;重視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忽視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三是思政課教師自身素養不足。思政課教師自身素養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思政課教師隊伍長期存在著教師不專業的問題,很多思政課教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理論學習,還有一些教師雖是科班出身,但理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教師隊伍的建設直接影響到思政課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能力會影響教學效果,教學是以知識、技能、道德倫理規范等為媒介的、師生相互作用的雙邊活動,如果課堂教學無力或者乏力,則很難實現思政課“內化于心,外踐于行”這一最終目的。

四是學生學習主動性缺失。學生受到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影響,學習成為學生謀取個人利益的一種工具,學生以實用性來衡量和裁定課程的重要性,而思政課被學生視為“無用”的課,因此,學生在學習思政課的過程中缺少主動性,是被動的學習,直接導致思政課效果低下。

為了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思政課教師在不斷提升自我的同時,不斷提出教學方法改革,認為教學改革是最為直接快捷的提升教學效果的途徑和方法。近年來,基于新科技、新技術的現代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如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然而這些教學方法需要先進的教學設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操作起來比較難以控制,因此,難以普遍推廣。基于傳統課堂和現代課堂的優缺點,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提出了簡單易行的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以提升高校課堂教學實效性。

二、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及其理念

“對分課堂”是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提出的新型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目前已被?V泛認可、傳播和應用,其應用已經覆蓋了大學、中學、小學,參與應用的學科專業也幾乎覆蓋了文、理、工的各個專業和學科,對分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已在眾多一線教師的教學實踐中得以證實。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操作是在時間上將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講授、內化吸收和討論,簡稱為PAD課堂,其核心理念就是將課堂時間一半分配給教師講授,一半分配給學生進行討論學習[4]。在講授階段,教師不再像傳統課堂那樣窮盡教材內容進行灌輸講授,而是向學生指出課程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以及知識基本框架,向學生推薦課后的閱讀材料。在這個階段,教師的作用不再是灌輸理論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學習,學生的任務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根據教師提出的基本框架主動探尋、理解、吸收知識。內化吸收階段設置在課后的學生自學階段,學生根據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通過查找閱讀相關資料,解決課程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吸收內化知識點,并總結課下學習成果,參與下次課的討論,這一階段的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在討論階段,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合作學習,教師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互動交流,在這個階段,教師要提升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和把握程度,對疑難問題進行重點解答,通過討論既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又促進了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了教學相長。對分課堂的考核機制也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了教學效果。對分課堂強調學習的過程性評價,讓學生自由確定學習目標,并以此作為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標準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學生平時不學習、期末突擊復習的現象。

對分課堂是為了改善高校課堂教學效果而提出的新型教學模式,其主旨不僅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具有深層次的主旨內涵:第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參與知識的構建。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需要在教師講授之后,自主查找資料以實現對知識的理解、吸收和內化,這就需要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按照一定的線索或者邏輯重新整合,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將知識與經驗結合在一起,實現對知識的內化吸收形成長時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收獲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鍛煉了思維能力,并能指導其以后的學習。第二,注重學生的人格成長,讓學生嘗試主動解決問題。對分課堂教學模式體現了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尊重、理解、寬容、合作和共贏。在對分課堂中,真正體現了師生之間的平等,實現了學生的自由發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個性化的學習材料,以教材為體系自由組織學習材料,發現、提出問題,并嘗試獨立解決問題,進行創造性學習,在學習的同時實現自我的成長。整個教學模式以基本知識為基礎,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中心思想,通過討論、小組互助、主動發言、提問等活動,鞏固、提升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發現并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和技巧。

三、對分課堂在思政課教學中的實踐

筆者依據“對分課堂”的教學理念,在2016級5個教學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以下簡稱“思修課”)上開展教學實驗,運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講授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內容,將教學內容按照知識點羅列,重新設計教學計劃和進度,將教學過程細化為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其他章節內容按照原有教學計劃、教學進度、教學內容及傳統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形成對照。

具體過程為:每次課兩個課時,第一次課和第二次課的第一節講授緒論內容和課程介紹,第二次課的第二節向學生詳細介紹對分課堂的授課及學習過程,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提前做好思想準備。第三次課講授第一章《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將本章的重難點知識點按照前后邏輯順序提出來,向學生介紹本章的主要內容、主要概念、主要觀點以及本章的主要教學目標,預留20分鐘給學生快速閱讀本章內容,并根據教材結合現實提出問題,形成討論的話題。課后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自學材料(包括教師指定的學習材料和學生自主選擇的學習材料),仔細研讀本章內容,通過對分易中的微信平臺進行交流和探討,并要求學生將學習心得體會上傳至對分易平臺的作業中,同時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本組對本章內容所形成的見解的PPT。第四次課的第一節課,學生按小組展開討論,根據課后的學習分享學習心得體會,各組同學提出本組討論的問題,邀請其他組的同學進行解答,進行思想碰撞,拓寬思路,相互學習;第二節課進行師生互動,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經過同學討論仍存在疑問的地方進行解答,并總結闡釋本章的重難點內容,最后請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本組學習成果,教師點評優秀學生心得體會。教師以同樣的模式完成第二章和第三章的教學,之后各章仍按照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并在課程結束之后進行關于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效果的問卷調查。

在課程考核方式上,通過學生在微信平臺上的討論交流以及提交的學習心得體會,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的過程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與以往傳統的考試成績評價相比更客觀、更具有說服力。這種教學模式既突出了教師的教也突出了學生的學,實現了對教學中的師生雙主體的重視,實現了教學相長,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了教材、教師教學、學生認知的有機統一,真正提升了課堂實效性。

四、對分課堂在思政課教學應用中應當注意的事項

對分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具有其自身的優越性,既減輕了教師的授課負擔,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總結了在實施對分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事項,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設計教學環節

一個完整的對分課堂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講授、內化吸收和討論,每章授課提前設計好這三個教學環節是對分課堂取得成功的前提。講授階段,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好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熱點問題,規劃好課堂上講授的內容以及討論的問題。根據本門課的特點,在內化吸收階段,筆者采取當堂對分和隔堂對分相結合的方法,在課堂上留下少許時間給學生學習教材的內容,在課后自學由教師所提供的自學閱讀材料。在討論階段,設計好要討論的問題,讓學生能夠自由發揮自己的潛力,同時又有約束地在擬定范圍內進行討論和發揮。每一個環節所用時間都要規劃好,并按照計劃開展教學活動。

(二)準備教學材料

在備課過程中,要準備好課堂講授內容,列出需要學生課后閱讀的書目和材料以及瀏覽的相關網站。這個過程是對分課堂是否成功的關鍵,教師必須將課堂上要講的內容羅列清楚,并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具有引導性的閱讀材料,才能夠引導學生積極閱讀并形成自己的觀點,真正從學習中獲得知識、促進成長。

(三)教師自我提升

對分課堂的一個潛在前提是必須有一個具有豐富知識儲備的教師,雖然減少了課堂教師講授的時間和內容,但是對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卻更高了。在這種開放式的課堂上,雖然給學生提供了具有指向性和引導性的閱讀材料,也給出了既定范圍內的討論問題,但是現代信息技術發達,學生每天接觸到海量的信息,思維十分發散,這就要求教師的知識儲備必須豐富,能夠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相關問題。同時,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要應用對分教學,教師首先要注意提升自我的專業知識素養和教學技能,以應對課堂上的各種突發狀況。

(四)監控教學過程

對分教學中,用于學生自學和討論的時間相對較多,在自學和?論的過程中,教師肩負著監督和督促的職責。在這個環節,教師只需在教室內巡視,督促學生自學或者參與討論,對于學生所討論的具體內容和問題不加以干涉,不參與學生的討論,不回答學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