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基礎知識范文
時間:2023-11-21 18:16: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經濟基礎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對策
中圖分類號:C912.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4-0-01
現代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使工業用地越來越多,因此大量的農業用地被征用。雖然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措施防止這種現象的擴張,但都無法遏制失地農民數量不斷增加的趨勢。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有各階層人民生活的保障為基礎,而失地農民由于歷史及當前社會的種種原因在社會保障上并不能得到有力的支撐,這促使政府催生出更完善的經濟模式。失地農民在生產生活中的新生存渠道的產生,會對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重大意義。
一、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解析
社會保障制度是國家強制規定和實施的一項基本制度,責任的主題是國家和社會,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主要包括社會底層需要幫助的勞動力喪失者和特殊群體)。社會保障的基本目標是實現社會成員基本生存需求的滿足,保障社會成員的生存權,其存在價值是保證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實現。
目前在大中城市的由失地農民轉型的就業者,多是農民工或其他類型的雇傭者,在城市的最底層勞動,居住條件偏遠且沒有耕種的土地。社會保障在他們身上并沒有太多的顯現。這些已經進入城市的失地農民擁有著城市居住地和戶口,但仍舊無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待遇。在醫療、保險、就業、養老等等社會生活保障方面都存在著很多問題,失地農民在社會弱勢群體的身份中長久羈絆難以脫離。
目前我國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是從有地可失到政府補償,再到社會給予保障的過程,與傳統家庭的穩定結構形式背道而馳,政府掌握了社會中的分配職能,而使原有的農村家庭經濟名存實亡。
由于悠久的歷史文化原因,中國傳統農民依賴農業土地作為家庭經濟的主要生產資料,這使得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在建立過程中將遇到很大的阻力作用。失去土地的農民便失去了核心家庭的主要經濟生活來源,轉而接受了失地補償的現金儲蓄,從傳統家庭經濟轉向現代意義上的家庭結構。
二、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設計
為了保障失地農民的生活水平和基本收入,失地農民保障制度必將建立起來,農村家庭經濟在基于“互惠”和“再分配”模式中重新建立,能夠解決農村社會保障受到的現代化“市場交換模式”和有風險的分配情況的破壞。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設計也要以此為基礎。
追溯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設計的最終基礎,必然是對農民財富增長的有效保障,而農民財富增長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要重建農村家庭經濟。由此可見,目前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設計存在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現代化“風險分配”和“市場交換模式”對農村家庭經濟的忽視或破壞,而有效的解決辦法必須是基于“互酬”和“再分配”模式的農村家庭經濟的重建。
在失地農民保障制度設計的研究中,土地置換制度、市民化社保制度、征地賠付制度等都提上日程,成為有力保證大量失地農民的有效方法。而對于在制度實行中出現的農民循環性生活收入來源、土地價格波動產生的分配問題等不可持續性的可能,此類設計都無法權衡。因此在設計失地農民保障制度的時候,必須考慮到基礎性的失地農民利益,保證失地農民財富能夠逐漸增長,完美的完成從農民到市民的角色轉變。
三、保障制度的基礎――農村家庭經濟
1.以互惠為指導的社會保障制度
農村家庭經濟需要以整體互酬為主旨。互酬是基于人與人之間利用親近關系在非盈利的狀態下做出遵循社會傳統習俗、完成社會責任的行為。這是一種長期存在的交換模式,通常存在于家庭關系和類似親近關系的社區中,源自于人類心層中的默契。
農村家庭經濟在互酬的方向上可以做出具體的措施指導:
首先,政府在政策上要與失地農民同心。政策的施行需要有廣大受眾的支持和傳播才能維持和發展下去。如果政府只是背道而馳的想快速把農民和土地分離,不考慮一系列的連帶問題,那么失去民心的政府將在普及政策的時候舉步維艱。同時,失地農民也要切實的分析自己的處境,協調與政府政策之間的交集和共通性。在社會保障、就業分配、農民轉型市民后的相關政策等都是為失地農民重建農村家庭經濟的方向指標。
其次,在分配上達到利益平衡。失地農民的家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需要政策經濟補償的合理性。從社會經濟中抽取一部分資金平衡失地農民的損失,采取例如增加補償金水平和期限,補償標準上升到居民正常收入等措施,發展農村家庭經濟規模。作為農村家庭經濟的主要收入,土地的溢價是農民最應當獲得的社會報酬。政府和集體部門需要按照正常溢價水平向失地農民進行補償,或者以此為基金,為失地農民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基金保障。這都有效的提高了失地農民的經濟保障水平。
最后,失地農民在思想上還殘留著傳統中國文化中的土地地位和家庭經濟思想,改變收入模式將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給轉變后的社會保障體制也提高了要求。
2.失地農民社會保障中風險再分配的加入
風險再分配是指失地農民在社會中對其生產生活產生的風險,有負責性的分擔損失。包括失業再分配――即在失去土地后農民對于工作性質的選擇和改變和事故風險的再分配。在面臨這種突如其來的風險時,政府有責任為失地農民提供相應的解決措施和指導意見。在農民失去土地之后,政府應該進一步的加強對失地農民的其他技能培訓和職業測評及推薦。為失地農民開發出自己能夠勝任的可持續發展性的職業。在就業過程中產生的個人所得稅、培訓費用都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賠償支持。而在最不幸的重大事故中,政策經濟中的政府部門更應該聯動社區、集體及相關部門通過經濟支援、精神撫慰等形式為保障體系的受用者著想。在與市場經濟的博弈中,產生的風險,政策中也應該為失地農民盡可能的規避。政府作為可操控者需要為失地農民提供一些免費咨詢、無息或低利息的貸款、減免稅收等幫助。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失地農民風險水平。
互惠和風險分配的加入是農民家庭經濟成為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關鍵。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城市化進程的推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譚宗憲.論新型農村家庭經濟發展的制度支持[J].安徽農業科學,2005(04):562.
篇2
關鍵詞: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區域化差異
我國在近年來的經濟發展迅速,城鄉一體化的建設也在逐步進行,在以前的建設關注重點都是城鄉的差距,并且也在逐步的改善城鄉差距,但是,在現今的社會,隨著發展的加深,出現的問題也就更為的基本,農村經濟之間的發展水平差距也就成為了當前阻礙經濟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的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是很明顯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中國自身的地理條件因素,中國幅員遼闊,地勢復雜多樣,在山多路陡的地方經濟發展自然要落后許多,當然這也不是導致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的唯一原因,還有很多原因就是接下來我們要進行應個簡單的討論的,本文就結合了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了阻礙其發展的重要原因,為促進農村的經濟水平發展提供建議和意見。
一、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出現差異的原因
出現差距的首要原因在上文就已經提到過,是由于中國的地勢原因,中國地勢復雜多樣,也就造成了各個地方的耕地面積、土壤質量、自然資源,各方面都出現了差距,這是人為自身很難改變的狀況,所以相對來說就也就成為了農村經濟發展出現差距的重要原因,其二就是經濟基礎原因,在我國一些經濟基礎較好的地區,其發展速度相對來說就更快,發展的相對因素也就更多,也更容易獲得發展的機會,就比如東西部的農村發展相比,東部相對來說經濟基礎要好很多,海陸空的交通發達,區位條件優越,而在西部地區,雖然它的自然資源相對來說要較為豐富,但是由于其經濟基礎較差,發展速度緩慢,經濟相對滯后,這也就是我國大部分較貧困的農村分布在西部地區的原因之一,其三就是人口因素,人口對于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是至關重要,人口的素質成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之一,但是同時在素質教育相對來說的地方,農村發展也就相對來說沒有太大的提高,在素質教育較高的地方,人們通常會逐漸的創新勞作方式,提高生產效率,這是不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不行的,所以人口因素也就成為了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原因之一,其四就是政府的政策不同,政府政策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協調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政府的支持也是影響乙方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改革開放初期,政府決定優先發展東部地區,發展沿海地帶,這也就是現今東部地區發展如此迅速的重要原因,而如今政府也逐漸的開展了西部大開發的政策,西部的經濟也就逐步的開始得到改善,以上的四個因素都是影響著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出現區域差距的重要原因,接下來就為改善差距提出幾點相關的建議。
二、改善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建議
(一)加強區域之間的合作
由于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出現差異較大,所以單靠較差的一方自己進行改善和促進的較為困難的,所以應該加強區域之間的交流合作,通過先富帶動后富,逐漸的推動農村經濟的協調發展,并且也逐漸的克服由于地理位置、經濟發展條件不一致帶來的劣勢條件,區域之間的合作能夠推動的也不只是劣勢的一方,帶來的更多是雙方的互相促進,例如說在適合種植某方面的地區和適合加工出售的地方,就可以進行一個完美的生產加工銷售的一條龍服務,這樣不僅解決原材料和加工的問題,更多的是通過合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由此看來根據農村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條件不同,制定相關發展政策,加強區域之間的合作來不斷的縮小差距,促進著各地農村經濟的增長。
(二)合理解決人口問題
人口對于中國農村經濟發展是至關重要,解決人口問題的辦法中,最重要的一是控制總量,二是提高人口質量,三是合理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首先的控制總量來說,最重要的是改變農村傳統的封建思想,有很大范圍的農村地區,依然存在著重男輕女的思想,沒有生出兒子就一直生,這樣的思想為控制人口數量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其二是提高人口素質,在這方方面更多要提的是素質教育,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接受義務教育,對知識有一定的認知,并且逐漸的培養出創新型人才,為農村發展提供自身的價值,其三就是合理的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這方面我想即使是不用過分強調大家也知道如何解決,其解決辦法就兩個方向,一是留在農村,逐漸的深化農村的發展,二就是流向城市,在城市中消化一部分的剩余勞動力,這三個方面都是解決農村人口問題的重要辦法。
(三)發揮國家職能加強宏觀調控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政策扶植是促進一方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各項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宏觀調控,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加大對各地農村地區的資金扶持力度,通過宏觀調控來逐漸的減小農村經濟發展逐漸的減小農村經濟發展之間的差距,當然國家還可以適量的引入高新科技,利用創新的技術對落后地區的發展帶來質的飛躍,依靠國家的宏觀調控,保持農村經濟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保持經濟發展速度,逐漸的縮小由于其他原因帶來的差距。結語: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并且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出現差距的現象在未來的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是依然存在的,這并不是我們通過這些辦法就能一下扭轉局面的,畢竟在發展的過程中,條件好的地方發展的速度自然更加快速,我們也只能依靠著這些政策和手段,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逐漸的縮小差距,在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中,正確對待區域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性,在保證經濟效率的前提下,針對性地消除農村絕對貧困人口,逐漸改善差距情況。
參考文獻:
[1]王國升,高旺盛,陳源泉.我國區域農村經濟發展差距的成因與協調發展對策[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6(02).
篇3
[關鍵詞] 農民工 返鄉創業 政策環境
隨著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日益加劇,很多企業紛紛采取裁員的方式來應對這場金融災難,中國的就業問題日益嚴峻,農民工作為一個巨大的勞動力群體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根據農業部最近對15個省份、150個村進行的抽樣調查,在全國1.3億離開本鄉鎮外出就業的農民工中,有15.3%的農民工現在失去工作或沒找到工作,全國大約有2000萬人。當農民工無法在外有份相對穩定的工作時,影響到的不只是他們和他們的家庭,甚至會給城市帶來問題,而返鄉的農民工則可能會給勞動力已經剩余的農村帶來更多的壓力,因此做好農民工的返鄉創業工作既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
近幾年來,我們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民工返鄉創業問題,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擴大其就業渠道,而越來越多的農民工也正在走入返鄉創業的隊伍中,在一項針對創業就業的問卷調查中顯示,有5萬元積蓄的農民工想創業的占到95%,而同等積蓄的市民這一比例只有5%。
一、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現狀
1.創業投資方向主要為勞動密集型行業
返鄉農民工創辦的企業有個共同特點:與自己務工時從事的行業一致。農民工主要從事勞動強度較大、技術含量較低的行業,對農民工回鄉創業有著直接的影響,他們創辦的企業大多與其務工時一樣,因此他們投資的項目主要是建筑業、小型制造業、礦業開發及冶煉、運輸業、餐飲業、服務業、養殖種植業、商貿業、農產品加工、果品營銷、藥材、印刷、汽車和機械家電修理、建材業、旅游業、畜牧業、教育、娛樂等勞動密集型行業。
2.部分農民工被充實到農村基層組織
返鄉創業的農民工憑借自己既熟悉鄉鎮經濟文化生活的特點,又可從自己先前打工處借鑒到的技能本領來創造新的適應鄉鎮的經濟模式,回鄉后積極參加合作組織和中介組織,成為經紀人或創辦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帶頭人,也有部分人擔任村干部或參加村民議事會及村民理財小組。
“務工能人”回鄉創業,不僅為當地富余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和增加收入提供了新的、廣闊的平臺,還為家鄉帶回了缺乏的技術和市場信息,而且還起到示范和推廣的作用。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加快小城鎮建設注入新的活力,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帶動家鄉百姓共同富裕,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二、農民工返鄉創業原因分析
1.農村勞動力轉移形勢發生變化
根據新農村建設的需要,農村勞動力轉移形勢發生了變化,市場對勞動力需求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從先前的“將勞務輸出作為農民增收和促進勞動力轉移的主要渠道”轉向現在的“輸出勞動力,帶回生產力,輸出打工者,引回創業者”的新理念。
2.農民工返鄉創業投資環境的改善
2008年12月10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要求高度重視農民工的就業問題,指出這“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同年12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切實做好當前農民工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和投身新農村建設;12月28日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高度關注農民工就業困難加劇、部分農民工返鄉回流問題。決定從貸款發放、稅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咨詢四個方面開辟“綠色通道”,積極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
隨著西部開發的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的改善,小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各項具體措施的落實,各級政府招商引資條件的優惠,再加上外面投資風險和創業成本的增加,使相當一部分有創業意愿的農民工,也愿意選擇返鄉創業。
3.農民工自身創業條件的具備
通過在外面幾年的闖蕩,農民工見的世面大了,學到了一技之長,思想觀念上發生了變化,創業意識也隨之增強。同時,農民工每年都能掙到上萬元甚至幾萬元收入,幾年后存下了一筆積蓄,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而且,他們在外面打工的幾年里鋪設了自己的人際網絡,這些有利的因素都是促成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基礎。
三、農民工返鄉創業存在的困難
目前,農民工返鄉創業仍然存在著困境,歸納起來,主要是返鄉創業就業的外部環境問題和自身問題。準確把握這些問題是做好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的前提和基礎。
1.融資難、資金短缺是不少返鄉創業人員反映的首要問題
現在的部門銀行貸款門檻高,而且手續非常復雜,周期拉長,難以及時解決返鄉創業者的融資之竭。其次是土地制約,隨著這幾年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增多,很多地方的供地指標也開始捉襟見肘,對很多想進一步擴大規模的企業而言,用地成了一大制約。
2.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的政策環境仍然不夠寬松
盡管國家和地方政府為了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出臺了很多的優惠政策,但是宣傳力度卻遠遠不夠,農民工并未能及時了解到返鄉創業所能夠享受的優惠政策。而且,有的地方政府效能不高,在政策具體落實的過程中,仍然缺乏服務意識,不利于企業更好的創業。例如,創辦企業過程中,稅費減免優惠不明顯,甚至當前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對農民工返鄉創業實施稅費減免政策。
3.自身能力問題
主要是指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存在著自身素質偏低、文化水平有限等問題。經調查,不少返鄉創業者是初高中畢業,辦企業存在一些盲目性,自身經營管理知識也比較薄弱,企業管理能力不強,不能適應金融危機之下的激烈競爭,在經營理念、產品研發、技術創新、企業制度建設和市場開拓等方面迫切需要系統的培訓和指導。
四、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對策建議
1.調整金融制度,完善土地
(1)當前,農村缺乏完善的金融服務組織,近八成回鄉創業的農民工企業發展得不到金融機構的支持,不僅貸款渠道單一,主要是農村信用社,而且貸款的利息高,加上申請過程中發生的費用,貸款年利息實際超過了12%。因此,期望國家及時調整金融制度,出臺適合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的優惠政策,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渠道解決創業融資困難問題。發揮農村信用社作為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軍作用,加強其他銀行對其的支持力度,適當的發展民間金融服務組織,創建更多的符合農民工返鄉創業特點的金融產品。
(2)在土地使用和廠房租賃方面,地方政府應給予返鄉農民工創業一定的政策優惠和財政補貼。同時加強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管理和服務,可依法采取劃撥、拍賣、租賃、招投標等方式出讓獲得土地使用權。允許土地使用權在出讓合同期內依法轉讓、出租、抵押、繼承和贈與。
2.為返鄉創業建立優惠政策制度,提供稅費減免優惠政策
農民工返鄉創業涉及到銀行、工商、稅務、城建、勞動等多個部門,只有相關部門一起為農民工創業出臺相關配套的優惠政策,才能形成合力,促進更多的農民工返鄉創業。
日前,農民工返鄉創業處于起步階段的,地方政府應該嚴格落實國家針對農民工返鄉創業在稅費減免方面的優惠政策,增加返鄉民工創業的積極性,引導和扶助盡可能多的農民工返鄉,使他們創辦更多的經濟實體,同時,做大做強發展潛力較大,前景較好的企業,等到一些經濟實體發展到一定階段有承擔稅負的能力時,再按國家標準對其進行稅收征繳,使其納稅能力與收入水平相適應。
3.加強對返鄉創業人員的定期免費培訓和指導
當地有關部門應該階段性的組織創業培訓活動,培訓包括從事產業崗位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必備能力兩個方面。
一方面,從實踐技能入手,主要以引導式理論培訓和關鍵技術培訓為主,以理論知識講授為輔,通過案例分析、組織參觀考察等靈活多樣的授課形式,實行邊學習、邊調查、邊策劃、邊咨詢、邊制定計劃、邊實施,使學員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及時運用到創業實踐中去,使學員掌握以創辦農業企業為主要內容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開設工商、稅務、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講座,培養學員的創業意識,培養提高其從事個體、私營經濟或創辦小企業的心理、管理經營素質,增強其駕駛市場的能力,鼓勵和引導其積極開展創業活動,在解決創業者本人就業的同時,使更多的農民工得到就業,提高當地的經濟生產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培林:農民工――中國進城農民工的經濟社會分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篇4
現行的農村基礎教育投資體制始于1985年,其核心思想在于兩點:一是分級辦學、分級管理;二是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十幾年中,農村基礎教育投資體制一直是“以鄉鎮為主”。這種體制在運行過程中暴露出了許多問題:教育經費短缺且使用效益不高,政府投資比重持續下降,投入水平的區域差距日益擴大等。而且由于我國鄉鎮經濟發展水平及農民承受能力差異極大,使得農村基礎教育普及和發展中出現了嚴重的不平衡,特別是經濟落后地區教育經費短缺及由其引起的教師外流、師資不足問題異常突出。2000年開始在各地陸續展開的農村稅費改革,取消了農村教育費附加和農村教育集資兩項政策,使原有的農村教育經費籌措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村基礎教育的開展舉步維艱。安徽省作為農村稅費改革的發源地,稅費改革較大幅度地減輕了農民負擔,但基層政府的收入也隨之減少。2000年1776個鄉鎮財政供給人員達66萬人,僅工資一項就需要49.5億元,而當年鄉鎮可用財力約46億元,連鄉鎮人員工資都不夠,根本無力舉辦農村基礎教育等公用事業。為此,國務院2001年頒布的《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提出“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農村基礎教育管理投資、管理體制。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的通知》也強調: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體制,從政策上實現了由“以鄉鎮為主”到“以縣為主”的基礎教育投入體制的過渡。
從政策層面上明確規定了農村義務教育應以縣級財政支付為主,使基礎教育投資體制改革向前邁進了一步,但其實踐意義不大。“以縣為主”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使縣內教育投入的貧富差別得以平衡,但仍無補于一個縣財政的絕對匱乏。事實上縣財政和鄉(鎮)財政有著相似的困難處境,很少有地方鄉(鎮)發展較差而縣財政卻能“風景那邊獨好”。即使把權責由鄉上升到縣,也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義務教育投入短缺的現狀,這一點可以從目前依然存在的教師工資拖欠現象得到印證。當前我國的財力分配格局中,中央和省級政府掌握了主要財力,但基本擺脫了負擔基礎教育的責任;縣鄉政府財力薄弱,卻承擔了絕大部分基礎教育經費。小馬拉大車,大馬拉小車,這種政府間事權與財權不對稱是基礎教育經費短缺的制度成因。教育經費短缺及由其引起的教師外流、師資不足問題的基礎教育現狀,要求我們在當前政策的指導下,結合國外經驗進一步完善基礎教育投資體制。
二、完善農村基礎教育財政投入的理論基礎和國外經驗
(一)、基礎教育財政投入體制的理論基礎
根據公共經濟學理論,基礎教育是一種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基礎教育是一種全民教育,傳授的是基礎知識,目的是滿足社會公眾對初等教育的需求,推動人類文明的進程。基礎教育的數量和質量直接關系著一個國家整體素質水平的高低和綜合國力的強弱,它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對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具有較強的公共性和較弱的私人性,是一種準公共物品。對于農村而言,通過基礎教育提高農村人口的整體勞動素質,使其提高進入勞動力市場的能力,是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研究表明,教育是緩解貧困的重要手段。
基礎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效應。基礎教育不僅可使個人獲益,也可使他人獲益。教育收益通常并不能被限制在某個地理區域,也不能被限制在某個產業部門。人們一旦接受了良好的基礎教育,就具有了更強的判斷能力,能提高自己的涉世處事能力。基礎教育是提高整個民族素質的基本途徑,達到社會民主與法制的必由之路,其社會收益是顯而易見的,顯著的外部性特征決定了基礎教育必須由政府來進行投資。根據世界銀行高級教育經濟學家普薩卡拉波羅斯對教育投資回報率進行研究表明,不同階段的教育回報率是不同的,初等教育投資的回報率和社會回報率相對與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要高,而且初等教育的社會效益更加明顯。從區域來看,農村基礎教育的外部性比城市更要加強。每年都有大量的農民子弟通過高考走進大學,他們畢業后很少回到農村,從而使農村基礎教育成為城市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城市成為農村基礎教育的收益者。所以,農村教育單純由農村縣、鄉兩級地方政府財政來投資不符合公共產品投資與受益的相對公平性。
(二)國外基礎教育投資體制
當今世界,各國政府都特別重視教育的發展,根據基礎教育的特點,將其投資舉辦責任歸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為多,并以州政府為主。
美國是三級政府共同負責的,以州政府為主組織基礎教育。1992年,公立基礎教育資金來源中,聯邦占6.6%,州政府占約46%,地方政府(包括城市、鎮或縣的一部分)占47%。基礎教育是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務,也是最大的支出(1991年占州和地方政府總支出的1/4,占地方本級支出的40%)。1992年,50個州共有36個州的州級教育資金占教育總支出的40%,有46個州占比達到30%以上。
法國有中央、大區、省、市鎮政府四級體制,基礎教育由省和市鎮共同承擔,但以省政府為主。省政府負責初中教育,占全部基礎教育投資的85%左右。小學教育由市鎮財政負責,僅占全部教育經費的15%。
在澳大利亞,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支出責任完全在州政府,州政府負責管理和經營學校,并負責學校所有的資金來源,地方政府沒有任何支出責任。在巴西、墨西哥,基礎教育是中央和省的共同責任。在德國、印度、阿根廷,基礎教育主要是省(州)政府負責任。
三、完善農村基礎教育財政投入制度的建議
(一)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
教育作為上層建筑,其發展規模和速度必須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我們確定教育發展目標、規模和速度,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具有周期長、見效慢的特點,教育的均衡發展相對教育大起大落更能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村經濟發展落后,經濟基礎還很薄弱,財力有限,更應當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確立與當地經濟相適應的基礎教育目標,利用有限的教育資金,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全面提高教育的投資效益。
(二)、構建新的基礎教育投資格局,明確各級政府在基礎教育中的投資比例
作為公共物品的基礎教育應當按照公共經濟學理論,同時借鑒國外基礎教育投資體制的先進經驗,明確各級政府在基礎教育投資中的投資責任。把基礎教育的責任安排在中央和省級政府,同時縣級財政也承擔重要職責,最終形成多級政府承擔基礎教育職責的財政保障格局。就當前而言,可以解決縣、鄉兩級財政的投資窘態,調整基礎教育公共投資的責任與義務不對稱現象。就長遠來看,有助于解決我國目前存在的基礎教育分布不均的問題,實現政府的教育宏觀調控目標。
具體由中央按照因素計算法確定基礎教育的公共支出的基準數額。按照在校生和教師崗位計算經常性支出費用,按照各省學校數量和規模確定校舍基礎建設經費。中央按照基準數額的一定比例(參照他國可以為10%-20%)劃到各省;各省依照此標準至少承擔40%,經濟條件好的,可以增加資金數額;縣級財政拿出基準數額的40%-50%,根據當地經濟狀況增加數額。三級政府的資金共同組成基礎教育資金,成立專門帳戶嚴格管理。鄉鎮政府不在承擔基礎教育支出,而負責轄區內的基礎教育組織工作。
(三)、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級政府基礎教育的財政轉移支付手段
各級政府對基礎教育投資的分擔比例已經明確,但對基礎教育實行財政轉移支付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貧困地區的落后的基礎教育。通過政府財政轉移支付可以在基礎教育正常開展的同時,實現政府對教育因經濟地區差別導致的地區失衡進行宏觀調控,進行教育政策引導。
(四)、以稅收制度保障各級政府基礎教育投資的資金來源
在保證現有的稅制結構和稅收總量的情況下,明確一項或若干項稅種為義務教育專項稅,宏觀調控義務教育。這方面可以借鑒美國的做法,美國教育經費主要來源于各州的財產稅,另有一些國家把個人所得稅收入專項作為教育資金來源。采用這種征稅辦法稅基穩定豐富,稅收來源不會因為經濟的波動而有較大的起伏,保證了教育經費的穩定和充裕。
篇5
經過對一些農村的調查,發現現階段的農技推廣工作與農業面向市場經濟和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不相適應;一是注重技術推廣而忽視市場指導和信息服務;二是注重常規技術而忽視產業技術;三是注重普遍指導而忽視區域經濟的分類指導;四是注重技能培訓而忽視素質培訓。因而,農技推廣工作較難解決農民的種什么、怎么種、賣給誰、如何形成產業增加收入等問題。誠然,農技推廣工作也受到各方面的制約,如體系不健全、隊伍不穩定、基礎設施差、工作經費短缺等,但作為思考問題、改進工作、更應該研究主觀原因,研究思路方法。適應農業發展新的歷史階段的需要,農技推廣應加強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市場指導,強化信息服務
在農副產品日趨商品化和市場化的形勢下,農戶增收的愿望十分強烈,但農民對市場經濟表現出畏懼和盲從的心理,一方面,是“怕”字當頭,對一些好的種植項目不敢嘗試。缺乏對市場的開拓意識、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表現出畏懼心理,大面積土地進行傳統作物種植造成重茬嚴重,連年減產;另一方面是項目選擇盲從,看人家種什么自己就種什么。如前兩年種植月莧草,很多農民盲從,使生產發生虧損,對市場產生了畏懼。農民對市場的畏懼和盲從從根本上說是市場信息和反饋機制的不健全造成的,或者說農民無法得到市場信息。農業服務部門應承擔起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的職責,把它納入到農技推廣的范疇。一是各級農業部門特別是縣、鄉兩級,應以農經站為依托,配備專門人才組成信息咨詢服務機構,建立信息服務體系;二是從省到市(地)到縣要增加投入,建立計算機網絡,為農民提供種植、養殖等市場供求預測的信息服務和指導;三是在對農民培訓農業技術的同時,向農民市場信息和講解市場營銷方面的基礎知識,培養農民市場經濟意識,引導農民種植。
二、加強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專業農技推廣
產業化經營是農業逐步走向現代化的現實途徑之一。各地實施農業產業化的支柱產業不盡相同,應該加強這些支柱產業的專業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這方面我們的農技推廣工作顯得力不從心。一方面,人才缺乏。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重點一直都是糧油生產,而從事經濟作物和特種種植的技術員很少。另一方面,經濟作物的綜合配套技術不完善,缺乏農業技術標準和生產規程。如生產“無公害”蔬菜、藥材等就沒有明確的農業技術標準和生產規程。加強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專業農技推廣,一是要轉變觀念。農業產業化需要什么技術,我們就要研究、示范、和推廣什么技術。當前要將主要從事糧油生產的技術推廣轉移到支柱產業的專業技術推廣,拓寬農技推廣工作的范圍。二是培養人才。要鼓勵廣大農技推廣人員投入到新的產業技術推廣中去,通過試驗示范,知識更新,逐步成為新產業的行家里手。三是加強綜合配套技術的推廣。農業產業化的專業技術推廣是一個綜合配套的技術推廣,包括耕作制度、品種的選擇、栽培模式、配方施肥、植物保護等,需要對現有的應用研究成果進行中試、熟化和轉化,促進技術集成和組合,形成農業技術標準和生產規程。將一套綜合的、標準化的技術完整的推廣給農民,使其實現分戶經營,規模種植,形成一個產業。農技推廣工作中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專業技術推廣有無限廣闊的領域。新晨
三、加強農民帶頭人培養,積極發展專業技術協會
篇6
農業經濟統計作為掌握農業生產一手數據資料的重要工作,為促進我國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標準化數據統計水平的提升,其在農業經濟統計方面帶來的影響也愈加深遠,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需要提供足夠的統計數據,同時也對數據統計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農業經濟統計相比其他行業統計的特殊性,其標準化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值得我們進行探究。
關鍵詞:
信息化時代;農業經濟;數據統計;標準化
一、引言
農業作為我國重要的產業,是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國家自立的基石。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經濟數據統計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農業經濟數據統計通過標準化指標的構建和標準化統計步驟的實施來完成的。在信息化時代,通過大數據的快速處理和信息數據化詳細全面探究農業經濟數據統計的標準化問題,了解當前農業經濟數據統計面臨的問題和其未來在標準化道路上的發展趨勢,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分析性數據,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農業經濟數據統計標準化現狀
(一)農業經濟數據統計體系精細化水平不高
對于任何行業的數據統計進行體系把握和控制時,必然涉及到統計標準的選擇上來。對于農業經濟數據統計而言也不例外,由于農業統計的發展處于從傳統型向信息化轉變的時代,其精細化水平仍有待提升。首先,在我國統計局公布的行業劃分標準方面,農業屬于農、林、牧、漁業中的一類,并包含農業服務業及其他農業服務業,但是在統計體系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對于復合行業即可能包含農林牧副漁業中一個行業或者多個行業的統計信息劃分就不夠清晰,可能會導致在農林牧副漁業中的統計信息存在交叉及數量關系方面的不準確,當前有關農業統計并沒有對這復合行業進行詳細劃分和規定,可能會存在復合行業的統計信息缺失及錯配的情況。其次,農業經濟數據統計體系的建立是通過歷史經驗的不斷完善和修正而得,這使得農業經濟數據統計體系中仍然保留著很多傳統過時統計方式的影子,很多方式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已經可以被先進的設備設施所替代,而傳統的一些統計方法可能存在人工成本較高、準確性較低等缺點,不利于提升農業經濟統計的準確性。如在實際工作中的農產品成本統計,就是采用的簡均法統計小麥、玉米等農產品的各項直接和間接生產費用,即縣級對各鄉村調查戶數據匯總,以各戶的實際播種面積為權重進行加權平均;省市級采取簡單算術平均辦法來進行匯總。如果遇到調查戶數據記錄不準確,就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影響統計結果。
(二)農業經濟統計數據從收集到傳輸缺乏專業性
由于農業經濟作物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經濟作物收集的不同也為農業經濟統計帶來了一定難度。當前,農業經濟統計數據在收集環節到傳輸環節由于信息量大、種類多,農業經濟統計面臨著專業性較弱的問題。首先,在收集階段,由于統計抽樣的方式選擇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確定,由于種類過多,在統計抽樣時,如何選擇抽樣方式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抽樣方式是否準確直接影響到最終呈現出的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隨機抽樣方式在統計工作中是非常普遍、操作也是較為簡單的一種方式,但是在農業統計時卻并非特別容易進行。這和農業統計的特性有一定的關系,農業經濟統計的一般是生鮮制品,對農產品進行定性和定量分類較難,在統計過程中隨機的方式雖然可以減少工作量,但也容易使得統計數據的準確性下降,這不符合大數據時代對于大規模數據準確性的要求。其次,在數據傳輸階段,過去由于信息化水平較低,統計數據一般由村開始層層上報,下層人員有關統計知識的水平較低,數據的傳輸多采用報送紙質資料、電話匯報等方式,這容易造成數據傳輸過程中的二次差錯,同時這些差錯也很難在后續的復核、處理過程中被發現,最終這些差錯就會擴大數據的誤差率,造成農業經濟統計數據的可用性降低。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常遇到此類問題,農業部農業綜合統計中的農村經濟基礎資料卡片的統計就是由縣級信息員報送,省市級信息員逐級匯總,層層上報,上報過程中,如果每一環節出現差錯就會增加下一步的復核難度。
(三)農業經濟數據標準化處理水平偏低,缺乏可信度
農業經濟數據在經歷過收集、傳輸之后必然面臨著數據標準化的處理問題,只有進行有效數據處理和加工,數據才具有較高的可視化,才可以被加以有效利用,從而提升農業經濟數據信息的可信度。但是當前,在農業經濟數據標準化處理方面,我們仍然面臨著處理水平不高的問題,最終導致農業經濟數據的信息可信度欠缺。首先,部分農業經濟數據的標準化處理仍然較為落后,統計分析手段仍然停留在簡單的匯總、平均方面,未對數據的深層次關系進行挖掘和分析。簡單的數據統計手段對于簡單分析農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隨著精細化生產的不斷發展,如何對現有農業經濟統計數據加以利用,指導并促進未來農業生產便成為關鍵性難題。其次,統計部門也需要找尋不同類型的統計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和因果原因,通過數量關系分析可以適時實現統計的最終目的預測未來事項發生的可能性和發生規律軌跡。當前有的統計部門的人員構成仍然較為傳統,難以負擔負責的統計數據分析和處理問題,也難以對未來趨勢進行準確預判。這也使得統計數據雖然已經存在,但是能夠用好、用對統計數據的人員不多,難以將一手數據轉換為具有真正經濟價值的統計數據信息。為解決農業經濟信息統計標準化,陜西省農業調查總隊幾年前就建立了覆蓋全省農村的統計調查網絡,設立了一套科學的農村統計調查方法制度和組織管理制度,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農村統計調查隊伍,建成了農村統計調查信息網絡體系,調查手段日益現代化。實時了解掌握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運行情況,分析判斷形勢,及時、準確反映和監控全省農村社會經濟指標。
三、信息化時代農業經濟數據統計標準化發展趨勢
(一)農業經濟統計制度與統計標準化要求的不斷協調,促進指標體系精細化
當前,農業經濟統計制度與統計標準化水平仍然不高,為了促進信息化時代農業經濟數據統計標準化,需要加強農業經濟統計制度與統計標準化要求的協調,促進指標體系的精細化和完善化。首先,農業經濟統計制度不單指一項制度,而是指一套全面的從指標制定到指標實施、數據收集傳輸處理等全面的數據統計指導規范。統計標準化需要符合基本的統計制度規范要求,并利用現代化分析手段和方式對統計標準化指標進行確定以協調其與農業經濟統計制度之間的關系。其次,過去的農業經濟統計存在指標過于粗放化的問題,不利于統計數據的精細化收集和處理工作,因此對于農業經濟統計過程中所涉及的指標應當進行細化和詳細解釋定義,確保指標體系精細化也為后期收集數據、處理數據掃除一定的障礙。除此之外,對于復合領域的經濟統計問題要把握復合行業的經濟實質,根據有關規定進行指標和實際的對應。對于不確定統計指標項目的內容,可以向有關統計單位進行咨詢匯報以確定統計指標運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加強農業經濟統計數據收集的專業化,強化統計信息傳輸的數字化管理
想要改變當前農業經濟統計數據收集專業化水平不高、數據收集缺乏專業性的問題,要不斷加強農業經濟統計數據收益的專業化能力,強化統計數據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數字化管理進程,提升信息化時代農業經濟數據統計標準化發展質量。首先,在數據收集方面,需要確定準確的總體、樣本等基本概念信息,在選擇抽樣方式時需要結合現實情況并進行誤差可能性分析。通過選擇合理的抽樣方式既可以保證統計抽樣的準確性和有效性,也可以節約成本、減少統計工作的成本。其次,在進行數據收集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對于基層統計人員的統計基礎知識培訓工作,提升統計專業水平確保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專業性。除此之外,農業經濟統計數據的傳輸也需要逐步改變傳統模式,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新方法,提高數據傳輸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傳統的紙質材料報送方法雖然仍具有一定意義,但是面對大規模大批量的統計數據,傳統紙質材料報送方式既不利于數據的快速傳輸和處理,也不利于數據的保存和留檔。在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和云內存的興起使得電子信息化數據傳輸和存儲成為趨勢,在這種情況下,農業統計部門也應當與時俱進,通過不斷完善數據傳輸系統,來保障數據傳輸和存儲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三)提升農業經濟統計數據標準化處理水平,全面提高統計信息可用性
提升農業經濟統計數據的標準化處理水平,對于全面提高統計信息可用性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而農業經濟統計數據標準化處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信息化時代農業經濟數據統計標準化道路上的重要發展趨勢。首先,在農業經濟統計部門可以通過招聘一些具有較強經濟學和農業復合學歷背景的人才來從事農業經濟統計工作,人才引進政策也會在短時間內提升從事農業經濟統計數據標準化處理人員的知識水平和專業能力。而內部培訓機制的完善也有利于提升現有職工的統計業務水平。內外部員工水平的整體提升會促進信息化時代農業經濟數據統計的標準化處理水平。其次,通過完善農業經濟統計數據標準化處理系統也可以通過不斷磨合、系統升級來提升計算機時代的信息處理準確性。在未來,農業經濟數據的處理不單單局限于簡單的數理統計方面,還可以利用現有統計數據來對未來情勢進行預測。通過多種模式來提升數據處理水平,可以全面提高統計信息的可用性。除此之外,在進行標準化數據處理過程中,也需要考慮前期統計數據收集、傳輸、存儲過程中產生的誤差,確保統計結果在可行的置信區間。通過以上的舉措可以逐步提升信息化時代的農業經濟統計數據的處理水平,最終實現統計結果的可用性和有效性,促進農業經濟的精細化發展。
四、結語
隨著我國科學經濟水平的全方面發展,數據統計工作的作用也愈加凸顯。對于信息化時代農業經濟數據統計而言,標準化的統計體系、專業化的數據收集手段和方式、非傳統的信息傳輸模式和標準化處理方法都對提升統計信息的可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通過不斷試錯和吸取世界先進經驗,才能最終總結出一套符合我國發展需求,適合我國基本現狀的農業經濟數據統計標準化體系和方法,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作者:王艷榮 單位:陜西省農業展覽館(陜西省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陳茹.我國鄉鎮(街道)圖書館統計標準化建設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5(02).
[2]王萍.建立中國統計業務流程的構想[J].統計研究,2013(03).
- 上一篇:循證醫學要素
- 下一篇:校園文化建設方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