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概念范文

時間:2023-11-20 17:55: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水利工程概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水利工程概念

篇1

引言

水利工程建設具有單件性、建設周期長、投資大、整體性強和施工的流動性等特點,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水利施工企業的外部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國家宏觀管理完成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過渡,工程建設市場已得到逐步規范。作為一個施工企業不僅要在這個市場上占有自己的份額,而且要獲得一定的利潤,才能得以立足與發展。施工企業加強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管理成為必然,而索賠管理正是合同管理的核心內容。

一、工程索賠的概念

工程索賠是指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承包商根據合同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對并非由于自己過錯所造成的損失,或承擔了合同之外的工作所付的額外支出,承包商向業主提出在經濟或時間上要求補償的權利。工程索賠包含以下幾個要點:①索賠的依據是雙方簽訂的合同和有關法律法規。索賠能夠成功的主要依據是合同、法律及有關證據;②索賠是一種合法的正當要求。它是依據合同和法律的規定,向承擔責任方要求對不是由于自己過錯造成的損失給予相應的補償;③索賠是雙向的。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都可以向對方提出索賠要求,被索賠方可以依據合同及相應法規提出異議,拒絕對方的不合理要求;④索賠的目的。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索賠的目的是補償索賠方在經濟和工期上的損失。

二、工程索賠的處理原則

2.1索賠必須以合同為依據不論是風險事件的發生,還是當事人不完成合同工作,都必須在合同中找到相應的依據,合同中所規定的應由責任方履行的義務或者出現應當由責任方承擔的風險均是損失方索賠的依據。當然,有些依據可能是合同中隱含的。工程師應依據合同和事實對索賠事件進行公平、公正的分析。

2.2及時、合理地處理索賠索賠事件發生后,索賠的提出及處理應當及時。索賠處理得不及時,對雙方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如果承包人的索賠長期得不到合理解決,將會導致其資金運轉困難,同時會影響工程進度,給雙方都帶來不利影響。處理索賠還必須堅持合理性原則,既考慮到國家的有關規定,也應當考慮到工程的實際情況。

2.3加強主動控制減少工程索賠監理工程師對于工程索賠應當加強主動控制,盡量減少索賠。這就要求在工程管理過程中,盡量將工作做在前面,減少索賠事件的發生。這樣能夠使工程更順利地進行,降低工程投資,減少施工工期。

三、施工索賠的程序

承包商(乙方)向業主(甲方)提出索賠的程序如下:①索賠事件發生后28d內,向工程師發出索賠意向通知書。②發出索賠意向通知后28d內,向工程師提出補償經濟損失和延長工期的索賠報告及有關資料。③工程師在收到乙方送交的索賠報告和有關資料后,于28d內給予答復,或要求乙方進一步補充索賠理由和證據。④工程師在收到乙方送交的索賠報告和有關資料后,于28d內未給予答復或未對乙方做進一步要求,視為該項索賠已經認可。⑤當該索賠事件持續進行時,乙方應當階段性向工程師發出索賠意向,在索賠事件終了后28d內,向工程師送交索賠的有關資料和最終索賠報告。

四、施工索賠的計算

索賠計算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承包商根據違約的事實和遭受損失的后果,按照合同條款規定和法律依據向業主要求賠償的正當行為。它是承包商維護自己合同利益的重要手段。其索賠計算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4.1因施工延遲提出的施工索賠計算與工程延遲相關的索賠費用有:一是公司總部的管理費用,索賠數=本合同的日管理費額×拖延日數,本合同的日管理費額=本工程應分攤的管理費/工作日數,本工程應攤的管理費=(本工程合同營業額/公司總營業額)×本合同期間公司總管理費用;二是工作場地管理費,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施工拖延,承包商工作場地管理費就會增加,包括現場生產、生活臨時用房,辦公設備租金或維修費、折舊費的增加,對雇用辦公人員超額支付,水電等公用設施費用的增加等;三是由于工資上漲而造成的人工費用的增加和工人不能辭退情況下的窩工費;四是由于材料價格上漲引起的材料費的增加和材料超期貯存的費用;五是由于工期拖延,設備保存在工地上而發生的維護費用、設備閑置費用等。

4.2因施工中斷和工效降低提出的索賠計算由于業主和設計原因引起的施工中斷和工效降低,特別是根據業主不合理的指令壓縮合同規定的工作進度,使工程比合同規定日期提前竣工,從而導致工程費用的增加,由此,承包商提出以下三種費用的索賠:第一,人工費用的增加,包括由于連續組建和撤銷施工隊伍規模,不同工種同時作業引起的場地人員擁擠,工人長時間連續工作造成勞動效率的降低,工人加班加點付的獎金津貼等原因引起的人工費用的增加等,可以把受到索賠條件相似的生產情況或人工費用進行對比,計算出應索賠的人工費用;第二,設備費用的增加,包括由于施工中斷使施工機械設備處于低效能作業和時斷時續工作狀況引起的設備停機,以及為了趕工承包商需要增加額外設備,超過正常情況下發生的設備費等;第三,材料費用的增加,由于材料不能成批量訂貨而引起材料價格的增加,以及為了實現加快工程進度,迅速解決材料問題發生的額外費用。

4.3因施工終止提出的索賠計算由于業主不正當地終止或非承包方原因而使工程終止,承包商有權提出以下施工索賠:一是盈利損失,其數額是該項工程合同條款與完成遺留工程所需花費的差額;二是補償損失,包括承包商在被終止工程上的人工材料設備的全部支出,以及監督費、債券、保險費、各項管理費用的支出(減去已結算的工程款)。

五、索賠的策略和技巧

索賠工作是一門綜合性很強、復雜程度高的工作,涉及工程技術、經濟、法律、公關等很多學科。施工單位要做好這項工作,就必須培養索賠方面的專門人才,組織一批相對穩定的索賠人員,認真研究索賠理論和技巧,以便在遇到索賠事件時能夠順利地開展工作。

在處理索賠事件時,要運用一些策略和技巧,以達到索賠的目的。為此,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及時發現索賠事件。索賠工作是與項目管理密不可分的,只有加強施工成本核算,研究合同文件,才能及時發現索賠事件,把握索賠機會。②做好索賠資料和證據的搜集、整理。索賠資料是索賠成敗的關鍵。在日常的項目管理工作中,要注意施工資料的積累、保存和管理,以備在索賠事件發生后能夠及時找出索賠的強有力的證明資料。③索賠書要嚴謹,經得起推敲。在編寫索賠報告時,論據要正確,論證要充分、有力,計算過程要清楚、明白,內容要豐富、扼要,語言要簡明、流暢。只有編寫一份嚴謹的索賠報告,才能在索賠談判中占據有利位置,并最終取得索賠的成功。④避免“一攬子”索賠。施工期間出現的索賠事件,要爭取做到一事一清、及時解決,避免竣工時一次索賠造成情況復雜、索賠標的過大,從而增加索賠工作的難度。⑤避免引訟。在索賠談判進入僵局時,施工單位在不損害大的利益時,可采取一些靈活的態度,做一點讓步,以使索賠能夠順利解決。提訟可能造成時間過長、將問題復雜化,給自身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篇2

關鍵詞:路基工程;保水狀態(“-水”的基);一種質量的物體;穩定與安全

中圖分類號:U4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6-0087-03

一、水C基的性能分析與啟示

從質量的角度講,社會生活環節的水是社會環節、社會C自然過程在解決技術性問題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凝聚力”――量,萃取質所形成的能夠滿足當地人們生活要求、生理需要的物質。在生活中,它仍然是以所形成的“凝聚力”萃取生活中的其他物體的質,形成有“量”狀態的物質、實現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的。當然,這種“凝聚力”若所牽涉的因素多、技術性問題解決得透徹,則這種“量”狀態的水的活性就大、性能就好。所以,化學中將水的化學分子式寫成H2O,即其中的“凝聚力”C量就以人們呼吸必須的氧氣的氧元素承擔,將水與人們呼吸所需的氣體聯系起來,實現了生活環節中的固相、液相、氣相三相中的二相(固相、氣相)與液相的銜接(即通過氧――“量”對物質的質的凝聚、萃取作用,實現液相、氣相對固相如生活環境中物體的社會、自然角色的萃集、凝聚;這樣,水在生活中的作用就實現了演繹生活環境中的三相)。也只有是通過氧――“量”的凝聚、萃取作用(因為動物、人類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都與氧相關聯),才有可能生成“水”,才能與人類的生活聯系、才能帶來人們的生活過程。道路工程建設也只有通過建設以水C基為其質量形成的基礎,才能保證道路與人們的生活相適應,才能保證道路工程為社會、為生活所接受。

二、質量與重量的物理屬性,以及其在工程構筑物形成中的作用

質量是物體或物質的內在屬性的表現,而重量是物體相對于水C基的比重類指標。重量和比重表征著社會過程、社會勞動所形成的物體如工程構筑物的性|。一個物體是一個具有一種“質”的、一定結構與性能的物質,在物理學的“比重”體系中,它們都是基于水的、“質”的、具有一定結構和性能的物質,具有它們自身的比重;也正是如此它有了較穩定的狀態和性能。路基構筑物(以及完工后的道路構筑物)若要性能穩定,必須實現路基構筑物為一個具有對應物質的質的、結構和性能的物體,一個具有較穩定比重的物體;路基工程也正是有了這一穩定性能,才有路基構筑物的穩定與安全。演繹生成具有性能的物體的過程,演繹著路基工程、以及對應道路運輸性能建設的建設思路,演變出不同性質和要求的道路。在物理學中,一種物質的比重為與一立方厘米的水的質量的比值。在社會C自然生活中,它意味著該種物質是在形成水C基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和被實現的一種生活狀態、存在狀態,如一個物體的自身屬性的特征。所以在路基工程建設中,把握路基工程對應的物質(如路基的填土材料、路基中的其他構筑物等)所構成的物體(在這里為具有一定結構和性能的工程)的種類類屬(有其自身的比重指標),把握路基工程在對應的水C基中的生成、演變規律、演變過程,就能把握路基工程的性能(如后續評估用的路基填筑密度、穩定性等);相應地,也就能組織路基工程的施工工藝,實現路基構筑物的填筑質量、和施工環節的安全。路基工程建設的水C基直接形成于道路工程的規劃等級及交通運輸要求的規劃目標、施工技術性問題的解決程度、施工工藝與施工組織所實現的水平層次、路基填筑材料的來源地與工程規劃目標的關聯程度。水C基的形成、結構,直接決定了路基工程建設所需要的“量”的“凝聚力”和解決工程建設過程中解決技術性問題的能力,直接決定了路基工程這個物體的性能(如評價所用的質量、使用壽命、運輸性能、安全等)。

三、工程建設中,路基構筑物的質量與性能形成的過程及分析

工程建設中,路基工程的建設就是不斷地解決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如解決施工技術問題、施工組織問題如各種施工要素之間因形狀、性能、質地的不同所致的不相融的問題),實現材料、施工機械、技術人員等融為一體狀態的凝聚力(即建設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具有量綱的“量”,一種通過建設過程所實現的構筑物的、包融“質”并形成狀態的“量”)。在工程建設環節,實現凝聚力從規劃、設計圖紙開始。規劃工作表現著所承起的自然C社會環境的背景與層次、設計承起的時間及其資源(指時C間的某種屬性、某種屬性的資源),設計工作表現著設計意圖、設計目的、設計概念。在基于物理學的比重體系的基礎上,規劃工作所形成的規劃方案,和設計工作所形成的設計圖紙等設計成果所承起的時C空間的一種屬性以及緊隨其后的設計成果的生成與演變過程所形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凝聚力”,就是設計圖紙所擬建的工程的水C基。它承起了“工程的建設”的水C基基礎,演繹并演變著承起的時C空間的對應屬性,實現著工程的設計意圖、設計目的;它是后續對應工程的質量與性能的形成的基礎。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部門根據國家相應的政策、規劃、計劃,在維護國家的水土資源及生態環境的指導思想下,系統地對某領域的工程進行建設組織與安排,是國家資源(各種力量)的承啟;依據時間、地區與地域特征、工程建設條件,規劃工程建設的藍圖是工程建設的客觀基礎、客觀依據的承起;完善地區的工程設施、為地區或地域的生產和建設創造一個新的時C空間、新的條件是工程建設目標的承起。它們都是“工程的建設”所要解決的技術性問題、組織問題所需要的“凝聚力”――“量”,萃集為水C基的基礎。

四、一個路基工程的構成要素(如涵洞工程)的質量、性能的形成與分析

一個路基工程的質量、性能,由路基構筑物的各組成成份在施工環節所實現的質量、性能,以及它們的綜合所形成的工程(路基工程)的質量水平決定。涵洞工程直接與路基所處環境的水系聯系,它標示著路基對所處環境水系的作用方式、作用效果,直接表示著路基工程所實現的水C基(背景)以及它的質量形成要素、形成過程;所以,涵洞工程的組織實施所實現的水C基的結構、性能、完善程度等屬性,能夠從路基起源上描述路基工程的質量、性能、安全與穩定,以及路面、護坡等工程的實施條件。

1.一個路基工程的一段(如一個自然段)的涵洞工程。按工程條件、工藝流程歸類出的工序、代號及作業時間安排【1】(見表4.1.1)

2.該路段的涵洞工程的質量、性能形成過程及其分析。如4.1中圖所示,該路段的涵洞工程的質量、性能形成過程如圖中點劃線所演變的演變過程、演變狀態。示線1表示該涵洞工程的來源途徑;示線2演變了涵洞工程的場地、工藝的起,它以更深一層背景資源演變為整項涵洞工程的背景、基礎;示線3演示著該項涵洞工程的實施結果(從整個網絡進度計劃圖的演變過程看,包括有所形成的虛工作、虛環境這一更高層背景)、演示著該項涵洞工程的性能;示線4演示著場地、工藝的收,它如同示線2以更深一層的資源演變實現本示線域的演變,并通過工藝、場地(空間參數)的組合演繹,實現流水作業箭桿圖中時間節點⑥(一個新屬性的時機)。上述結構以21、22、21次序實現(其他的情況下,可能表現為21、22、23、24、、24、23、22、21的次序實現),因為21層以更深、更深一層的背景環境演變,所以整個結構對應于一個元素的核外電子的一種屬性表現(2,8,16,,16,8,2)。它是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在類似于化學反應的演變過程中所顯現出來的、以核外電子軌道能級的演變所示出的狀態,所以有理由相信,該涵洞工程通過無機動時差流水作業組織所實現的性能,就是由某一種元素的單質或某幾種元素的化合性作用所形成的物質的性能;而節點⑥組合工藝、場地(空間參數)所實現的性能,因其成功地將人力、材料、機械、場地演變成屬性時間(對應的能解決上述人力、材料、機械、施工場地等資源融合為一體的問題),所以它的屬性就是該項涵洞工程所實現的水C基。

分析過程:

水-基保證的條件:

1)該涵洞工程為一條道路與橋梁工程路線上的工程,所以該涵洞工程的性質實現過程同時是該條道路的性質實現的一個節點性質的工程、相應路段一個工序性質的工程;也就是它是道路路線性質實現網絡上的一個節點、一個工序。

2)涵洞工程屬于涵洞位置的工程,是涵洞所在位置通過工程建設的組織實施所實現的工程,它與道路路線所在地區具有同樣的“源起狀態”。當涵洞工程所實現的工程的“核”與工程所在地區或區域的“源起狀態”一致、且該“核”結構能夠展開、解決本地區或區域的問題(即道路路線是一個完善結構體系的地區或區域的進出、生活紐帶)時,該涵洞工程能夠在道路建設與道路通車環節釋放出“質子、電子”。該“質子、電子”將會成為涵洞工程對對應道路路線段的行車空間釋放的行車資源、將會成為該涵洞工程所在路線(或自然段)所形成體系的、具有“核”的物體的質量的組成部分。

3)離子、電子式的運動的實現:道路與橋梁工程的建設包括起始點、終止點和路線建設。由起始點(道路工程的引出點)、通過施工環節的組織實施,實現的路線上路段、路線的性質,只有與路線所經過地或地區相結合,才能實現道路環境、道路環境對道路行車的作用。當道路路線的組織實施所實現的路段的性質如上述涵洞工程處的性質,與涵洞工程實施所實現的性質一致時,道路路線通暢。也就是說,當路線由起始點開始組織實施,在涵洞工程處所實現的“核”外電子軌跡的對應能級,等于涵洞工程的組織實施所實現的最高能級時,涵洞工程所實現的、釋放的“質子、電子”就會在相應的能級軌跡(以及能級軌跡所演繹出的對應時空間),在能級式能的作用下、發生電子、離子移動。從而實現道路路線上路段與涵洞工程的“核”結構性結合,實現道路路線的行車能力、行車安全。

在三維直角坐標體系中的物體,三維屬性決定著它的運動性能、演變性質,超維、低維作用只會使其三維屬性(如幾何形狀等)被掩蓋、或不足以維持其三維屬性。所以涵洞工程建設實現構筑物的組織實施網絡進度計劃,是21、22、23、、23、22、21式的;在結構構造上所實現的、最多是反映三個能級的、三個能級空間的結構物或構筑物。當由道路工程的起始點或終止點通過組織實施,在涵洞工程處(或路線的相應路段)所演變的能級軌跡高于或低于涵洞工程所實現的能級軌跡時,布置涵洞工程不合適或組織實施涵洞工程達不到質量要求。具體地說,就是道路路線段(某段)由起始點或終止點、通過組織實施所實現的能級高于本段工程實施所實現的能級時,本路段所釋放的質子、電子或本路段所實F的“核”結構物,將被路線實施所實現的高能級結構所“凝聚”,涵洞工程的性質被“凝結”、涵洞工程的性質及作用不明;當道路路線段(某段如涵洞工程段)由起始點或終止點、通過組織實施所實現的能級軌跡(軌跡空間)的能級低于本路段要求(如涵洞工程建設的要求)時,涵洞工程建設過程中技術問題展開的環境不具備(因為路線在此處所形成的能級軌跡空間、能級軌跡環境的能級低),涵洞工程建設的實施過程不能實現,涵洞結構或構筑物不能滿足結構和質量要求,涵洞工程的性能和作用不能形成。

因此,道路與橋梁工程建設的組織實施是21、22、23、、23、22、21式的組織實施型式,在道路工程“源起狀態”的演繹下,引出的是H2O型資源、H2OC基環境。)

該水C基同時標示著該項涵洞工程的質量、性能、穩定性與安全性。

示線1、示線5之間所組織的人力、材料、機械、施工現場條件等資源,在“組織的量化作用下,聚集形成的具有質量的物體”,就是該項涵洞工程所實現的、與背景(水C基)相比較的、以比重標注的一種物體。該物體在社會C自然環境中的位置、性能(如節點①、節點⑥的背景環境),決定著該涵洞工程的作用、穩定與安全。

該涵洞工程無機動時差流水作業組織所實現的水C基和類似于H2O結構屬性的資源,將是該工程對本區域、相關聯區域環境狀態演變的演繹結果;它演繹、完善本區域、相關聯區域環境;它幫助人們進行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它將為本地區、相關聯區域進行工程建設、農業生產提供新的基礎。

篇3

關鍵詞:水利工程;循環管理;施工質量;評價體系;過程管理

前言

水利工程是我國基礎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經濟體系不斷健全,社會各界對于水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為了滿足社會生活的要求,必須要采取相關措施,進行水資源短缺問題的解決,保證水利工程的良好建設,提升水利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

1 水利工程的質量管理概念及管理策略

在水利工作過程中,施工質量規模是制約水利工程開展的重要問題。水利工程涉及較廣的工作覆蓋面,它具備比較強的系統性,它的施工規模比較大,整體工程造價水平比較高,對于施工技術的要求比較高。正是上述因素的影響,才導致水利工程質量管理過程中的復雜性,這種工程的質量管理概念是個比較復雜的體系,這是因為影響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因素的多元化,這種管理因素的多元化不利于水利工程施工生產及管理工作的開展,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我們必須要進行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問題的分析,進行多種解決方案的應用。

從客觀上來說,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必須要從整體管理的角度出發,遵循科學性、有效性的原則,進行長遠的質量控制計劃的制定,從而滿足水利工程實際施工質量管理工作的要求。在實踐操作中,可以從人員因素、環境因素、設備因素、施工因素等進行工程建設質量控制方案的分析,建立及健全施工質量管理體系,滿足現階段施工質量管理工作的要求。

通過對管理制度的健全,可以滿足現階段施工質量管理工作的要求,從而提升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這需要進行法人責任制度、工程招投標制度、建設監理制度等的強化,從而為施工質量的提升創造一個客觀的環境,保證其研究內容的不斷更新,解決現階段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在施工質量問題的分析過程中,需要遵循全面性、科學性的原則,滿足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工作要求。

在水利工程實踐中,進行整體質量控制體系的健全是必要的,這需要落實好三個重要工作模塊,實現事先控制環節、事中控制環節、事后控制環節等的優化,實現質量保證體系的健全,落實好相關的監控及檢測法規,實現對工程整體施工質量的控制。為了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必須要落實好水利工程的質量管理體系及評價體系,針對其內部內容進行深入性的研究,從而滿足現階段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要求。

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該文結合以往的工作知識,進行了施工前期、中期、后期所存在問題的分析,針對其質量問題進行了分析,進行了相關質量控制方案的應用,健全了施工質量管理綜合評價體系,實現了先進的水利工程管理概念的應用,滿足了社會對于水利工程施工工作的質量要求。

2 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常見問題及優化措施

從工程規模上來看,水利工程非常復雜,它的投資周期比較長,影響其質量提升的因素比較多,也容易出現施工過程中的意外狀況,為了解決現實問題,我們必須要落實好施工過程中的整體控制工作,針對施工過程中的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從而解決問題,滿足實際工作的要求。在施工前期工作中,材料供應問題、設備應用問題、初期資金投入問題等都是常見的問題。為了確保水利工程的良好施工質量,必須要保證其三通一平,所謂的三通就是滿足用電、用水、用路的要求,實現場地的平整性,從而為工程的后期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實踐過程中,有些單位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成本,千方百計的節省投資成本,這就導致其施工成本的不足,導致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降低,從而出現建設方與施工方的責任推諉問題。根據我國的相關建設法律要求,建設單位不能要求施工單位確定材料供應商,在實際過程中,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有些材料供應商還是由建設方決定,一旦出現施工質量問題,建設方和施工方之間會出現施工質量問題的推諉。

在建設過程中,為了確保工程的順利開展,必須要保證前期資金投入的充足性。在工程實踐過程中,建設單位需要給予施工單位一定的資金,用以進行各種材料及管理費用的支付,有的建設單位缺乏充足的前期資金,而讓施工單位前期墊付,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方為了降低成本,實行了一系列的偷工減料的施工活動,這不利于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工作的開展。

在施工的中期階段,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一系列的材料及設備檢查問題,交底不到位問題、施工步驟不協調問題、質量檢查工作不到位問題。材料及設備的檢查力度缺乏問題是常見的施工問題,這主要是材料進場較晚,監理進度也沒及時跟得上,導致材料設備邊使用邊檢查的情況,從而不利于工作進度的控制,也容易出現一系列的質量問題。

在施工過程中,技術交底不到位問題是非常常見的質量問題。在每組施工前,各個程序的負責人要進行主要工作事項的交代,這包括了一系列的安全施工知識、技術管理知識等。有的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管理素質,從而導致施工過程中的一系列的問題。有的施工人員素質較低,跟不上隱蔽工程的檢查進度,監理單位缺乏有力的監督力度,也不利于現場施工及后期維修工作的開展,從而導致一系列的質量問題出現及惡化。

3 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方案的優化

為了解決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常見問題,我們必須總結以往的工作經驗,利用現代化工作手段,進行新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方法的應用。這就需要進行系統性施工質量管理綜合評價體系的建立,滿足現階段水利工程的施工工作要求,這需要從斜向因素、橫向因素等進行施工質量影響狀況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施工質量體系的建立,落實好施工質量管理綜合評價體系的構建及評價工作。

在評價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我們需要進行因素分析法及AHP層次分析法的應用,進行多級標準的監理,通過對逐級加權方法的應用,進行施工質量狀況的判斷。通過對PDCA管理法體系的健全,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的循環管理效益,該項體系主要包括檢查改進方法、計劃實施方法等,通過對這些方法的應用,可以滿足水利工程的諸多工作建設要求,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效益,能夠取得良好的質量管理效果。

通過對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的健全,可以滿足水利工程的后期工作要求,這需要進行質量影響因素的全面性、系統性分析,做好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前中后期工作,針對其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及處理,進行施工質量整體評價體系及管理體系的應用。

4 結束語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影響水利摘 要:為了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益,必須要進行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的健全,滿足現階段水利工程的過程管理要求,從整體上進行工程建設的整體性控制,實現進度控制環節、成本控制環節、質量控制環節、安全控制環節等的協調,這需要針對水利工程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展開施工質量應用方案的優化。該文針對工程實踐中的質量問題,進行了分階段探索,進行了新型施工質量管理評價體系的應用,進行了循環管理概念的引進。

關鍵詞:水利工程;循環管理;施工質量;評價體系;過程管理工程施工質量有效提升的因素諸多,我們需要針對這些具體因素進行具體分析,提升水利工程的整體施工效益。

參考文獻

[1]高武.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11):248-249.

[2]董莉敏,李建.水利工程水泥攪拌樁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7):186.

篇4

關鍵詞:水利工程;概預算;工程造價;控制;意義

中圖分類號:TV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1-0340-01

我國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及在新世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較為快速地發展與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其他各個方面的迅速崛起與騰飛,其中水利事業就是一個方面。隨著我國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對水利需求與日俱增,因此各類水利工程的規模也逐漸擴大,水利工程實施的進程也隨之而加快。這就是說,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無論在數量方面還是在規模方面均取得了較快的發展與進步。然而,在實際的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如何進行科學、規范的建筑工程概預算的編制,是擺在水利工程單位面前的一大難題,這主要是由于當前時期下水利工程概預算的專業技術人員非常短缺。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概預算工作經驗,談談如何對水利工程概預算進行科學、合理地編制,希冀能夠為初學者帶來一定的借鑒與幫助。

一、水利工程概算的概念及作用

所謂水利工程工程概預算,指的就是在實際的水利工程實施程序執行的過程當中,按照水利工程施工的不同設計節段對設計文件進行具體的設計,參照國家相關規定的指標、定額以及各項費用取費的一些標準和規范,對每項新建、在建以及擴建等方面的水利工程的所有的投資額的文件進行提前預算與確認。它主要是水利工程項目在不同施工階段經濟方面的重要反映和執行各種施工規范的根本依據,是預先計算以及研究水利工程項目價格的費用性文件,同時它也是對水利工程項目進行資金分配、管理、控制、核算以及監管等方面的一項重要參考標準。由水利工程項目概預算的涵義可以清楚地知道,概預算工作是一項對政策性以及技術性要求十分高的一項經濟工作。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經濟得到了快速地、平穩地發展,那么對于水利工程的投資也自然而然地越來越多,對于工程造價預算方面的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在實際的水利工程概預算過程之中,往往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即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國際經濟政策以及有關人為方面的因素等,從而這就使得前期的水利工程造價預算超出了預先預算好的投資數額,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摧殘了國家的經濟,不利于我國水利工程的整體性建設。因此,唯有加大力度提高概預算編制的質量以及科學、合理地確定建筑工程造價的有關動態管理,并對其進行風險投資控制,加強對水利工程投資估算及預算加以改進與完善。這對于水利工程概預算而言,也是如此,因此水利工程概預算是工程概預算編制的一個方面。

二、變電站建筑工程概預算的編制

基于如上關于水利工程概預算的相關概念及其作用的闡述可知,當前時期下應該加強對水利工程的概預算,這對于合理確定水利工程項目造價以及提高水利工程概預算編制的質量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是對水利工程概預算應該注意的一些細節進行著重地闡述與分析。

(一)定額的使用

按照總說明一章說明工程程量計算規則一定額子目的順序學習。總說明對定額的使用的方法和共同性的問題進行了綜合說明和規定。章說明是對其對應的分部工程定額的涵養內容、使朋方法和共同性的問題所做的說明和規定。工程量計算規則是對本分部分各分項工程量的計算方法所做的規定。定額則是分部工程中技術閃素相同的分項工程集合;定額表是定額最基本表現形式,每個定額表均列有項目名稱、定額編號、計量單位、工作內容、定額消耗量、基價。

(二)預算工程量計算規則

1、水利工程建設面積

所謂水利工程建設面積指的就是建筑物各層水平平面面積的總和。包括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建筑面積是以m2為計量單位,反映水利工程建設的規模的實物量指標,也是重要的工程技術經濟指標,如平方米造價指標、平方米工料耗用指標等,還是預算中有關各項工程量的依據,如平整場地、垂直運輸和超高補貼贊等。閑而準確計算水利工程建筑面積意義重大。2005年,建設部326號文新頒布了《建筑面積計算規范》,為了了解新舊面積規范的差異,本文專門對新舊規范的差異進行了比較。

2、計算規則

基礎與墻身為同一材料時,基礎與墻身劃分以室內設計地坪為界;柱梁交接時,以柱為主;圈梁與過梁連接時,分別套用圈梁過梁定額,圈梁與過梁不宜劃分時,其過梁長度按門窗洞口寬度兩邊共加500mm計算;計算鋼筋的時候注意保護層,墻板殼保護層15mm,柱梁樁保護層為25mm,基礎有墊層保護層為35mm,無墊層為70mm。

(三)企業根據自身管理情況和工程情況,自主確定工程預算編制中的取費標準,克服指令性的政府主管部門調控取費及其費摩的不合理因索,從根本上消除工程施工中的妨礙市場發展的不規范因素,體現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原則。

三、結論

綜上所述可知,隨著我國水利工程建設規模地不斷擴大,使得水利工程項目也與日增多,水利工程的施工也開始變得平凡起來。對于水利工程而言,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水利工程概預算的流程及方法之外,還應該針對水利工程自身的特點來進行考慮及闡述。可以說,加強水利工程概預算的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濟寧市任城區水務局

參考文獻:

[1]劉艷平.探析概預算編制質量對工程造價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0(11).

[2]袁建新等.建筑工程概預算.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12).

[3]劉石英.建筑工程造價.河海大學出版社,1999(2).

[4]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組編.建筑預算與管理.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0.

篇5

關鍵詞 生態水利;水文特征;地質特征

中圖分類號 TV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7)11-0114-02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和生態問題逐漸成為了人們最關注的全球性的社會問題,雖然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至今無法解決。由于我國的人口數量較大,增長速率較快,盡管我國的經濟建設以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仍然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并且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消費者的需求逐漸的變大,社會上的許多資源都被浪費,環境日益惡化。雖然我國的植樹造林以及河流治理方面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傳統的水利工程忽略了很多問題,仍然不能滿足生態系統的需求。由于受到人定勝天等思想的影響,我國的水利工程片面的發展人類的思想和愿望,甚至以破壞生態系統為代價,使流域內的生態不能自我調節以保持平衡。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社會的經濟發展、人類的文明都離不開它。但是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已經嚴重的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影響,成為一項重要的制約因素。所以,保護生態系統不被破壞,合理的利用生態環境的優勢,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是現在的首要

任務。

1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概念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是基于生態理念的水利工程,是指人類在通過水利工程對水資源加以利用的同時注重人與自然、社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工程設計理念。目的在于實現人與自然、人類社會和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通過生態理念的融入來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態效能,在以水利工程建設為手段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同時將生產發展對自然生態的不利影響鎖定在最小范圍內,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循環利用。基于上述理念設計并建設的水利工程可稱之為生態水利工程。

2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不斷深入,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也越來越多,雖然水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資源,但是如果在開發利用的過程中不重視水資源的保護與生態效能的發揮,最終將會導致嚴重的水污染、水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甚至生態破壞問題。為了避免這些現象的發生,實現科學發展觀中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有著較大的必要性和深刻的現實意義。同時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要求我們在滿足現代生產生活取水用水的同時達成水資源循環再生的用水要求,即兼顧未來人對水資源的取用需求,這是科學發展觀中公平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

從水利建設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水利工程數目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水資源的利用趨向綜合性,單向工程逐步發展成流域系統綜合利用開發,除了傳統水利具有的功能之外,還與生態與環境保護緊密相關。因為生態環境是人們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自然資源,而傳統的水利工程無法長遠持久地實現人們和環境的雙贏,它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生態環境問題,只有穩定發展生態水利才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此外,在過去的生產發展中,人類忽視了對生態的保護,也因此而產生了許多生態問題,例如區域水資源失衡、水污染、水資源浪費等問題,甚至有些地區水資源問題已經影響到當地的生產和發展,例如農耕區水污染后將不適宜灌溉,農業出現減產甚至顆粒無收的情況。傳統的水利工程已不再適用,需要進行生態型水利工程設計對已發生的生態失衡現象進行恢復和維護,最終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自然的可持續協調發展。

3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思路

3.1 建立統一的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標準與規范

為了進一步推進符合生態特征的水利工程設計和建設,首先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設計標準和建設規范。在對生態型水利工程研究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從個性中總結出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共性,在規范性文件中解釋清除符合標準與規范的生態水利工程應當是什么,有什么特征等,并以此形成統一的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標準和規范,通過行政力量將其進行推廣和應用,使逐漸成為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水利工程設計標準。

例如對水利工程設計的出發點進行規范,要求設計者是在結合水利工程理論和實際生態影響的基礎上進行工程設計,并加強對設計方案的審核,如設計方案中必須表明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占用空間,對上流水域和下流水域可能產生影響,對周邊自然環境、地質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存在怎樣的安全隱患等,以及將其對生態的不利影響與積極性向進行綜合考量,只有當利大于弊時才認為該方案具有可行性,作為備選方案進行保留。

3.2 增強設計基礎資料的可信度

水利工程設計和建設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約,例如水體環境、地質特征、人口分布等信息影響,而任何工程的設計與建設都或多或少會對這些要素產生影響,因此,在水利工程設計階段,進行資料收集與統計時有必要嚴格基礎資料的審查和復核環節,以此來提高設計的基礎資料的可信度。如果資料存在缺失問題,則需要組織專門的研究小組,深入水利工程建設區域內進行實地考察,盡可能詳細地收集與水利工程相關的人文要素和自然生態要素,并通過研究討論和模型實驗的方式論證各種工程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選擇一種最符合生態要求和生產發展需求的工程施工設計方案。

3.3 重視水文特征

水利工程歸根到底是人類在生產發展中對自然界中水資源開發和利用的一種形式,是一種資源利用工具。因此在進行水利工程設計時,不能僅僅將生產生活的實際需求作為唯一的參考標準,需要充分重視當地的水文特征,充分考慮到水利工程建設后對當地自然生態的影響,統籌利弊后在進行工程建設。

例如:人工湖是一種常見的水利工程,其通過人工截流的方式將水資源的分配進行調節,有涵養水源、調度用水的積極作用,但是人工湖的修建需要占用較大空間,如果為了農業生產修建人工湖則需要考慮到占用耕地或林地資源與實際工程收效之間的平衡,如果為了建造人工湖而毀壞大量原始林地,則會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這種結果是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此外人工湖的修建還會對局部地區的氣候產生影響,如空氣濕度、降水量等,這些都是與當地水文特征息息相關的要素,在進行水利工程設計時有必要將其全部納入考量范

圍內。

3.4 考慮地質影響

水利工程大多修建在天然河道附近,通過挖、填等方式對河道附近地貌進行改造,由此來對當地的水文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填挖的區域大多是狀態相對穩定的土質、石質空間,即是通過對巖石圈的固體物質的改造使其對水體的特征產生影響,那么在進行水利工程設計時就不能僅僅考慮工程對水文的影響還應考慮工程對區域內地質的影響。而在過去的生產實踐中,有明確記載關于開挖人工湖導致陷落式地震的事件,這也是水利工程對地質產生影響的最激烈的表現形式之一。為了避免這些可能導致更多經濟損失和生態損失的事件發生,在進行工程設計時有必要進行實地考察,并通過模型研究水利工程對地質的影響,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設計,達到功能性和生態性雙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孫靜,李紅英.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生態水利工程[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26).

[2]崔錫春.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生態水利工程[J].科技與企業,2014(4):129.

[3]馬榮華.農田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協調發展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20):166.

[4]姚輝勇,李敏,黃金偉.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生態水利工程[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6):108.

篇6

關鍵詞:水利工程;恢復力;極端氣候;指標體系

進入21世紀以來,水旱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逐年增加,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影響巨大。恢復力的概念起源于力學,后被Holling引入到生態學領域的研究。目前國內外對于恢復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態系統、災害系統和社會系統等領域,不同的研究者從不同的領域和角度對恢復力開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學術界關于恢復力概念尚未能達成統一的界定意見。在當前極端氣候發生頻率逐步增加趨勢下,針對極端氣候頻發的典型區域,加強水利工程恢復力研究,對區域防災減災、災后規劃重建以及促進其可持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水利工程恢復力

水利工程是一個復雜的多層耦合系統,影響因素很多。在研究相關文獻后,提出水利工程恢復力的概念:水利工程恢復力是指水利工程經受內外災害作用壓迫和擾動后,致使工程結構、功能發生破壞,而當該壓迫和擾動作用消失后,水利工程在自我修復和外界推力的協同作用下,能夠恢復到災前原有結構和功能狀態或原有相似狀態的能力。由上述定義可知,水利工程恢復力大小受系統本身結構和功能影響,同時與外界作用的脅迫和擾動作用有關,且取決于工程本身固有的自然屬性和外界作用的外在屬性。

二、水利工程恢復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水利工程原生脆弱性主要考慮極端氣候環境、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自然因素和災害狀況對水利工程脆弱性的影響,且分析數據顯示,在極端氣候環境下,水利工程原生脆弱性的影響力遠大于外在脆弱性,因此自然因素的影響作用不可小覷。(1)極端氣候環境強降雨、極端低溫、極端高溫干旱以及臺風等極端氣候環境是激發水利工程原生脆弱性的主要原因。工程區域的強降雨必然引起水庫水位驟升,同時引發突發性洪澇災害,而強降雨強度越大、持續時間越長、降水區域越集中,則對水利工程及其下游農業、生態環境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產生的破壞作用越大,越不利于水利工程的恢復,即水利工程恢復力越低。極端低溫會對水利工程結構和建筑物產生破壞并引發一系列工程安全問題,且不利于工程建設和管理,因此極端低溫氣候環境溫度越低、持續時間越長、暴發區域越廣,則水利工程的恢復力越低。極端高溫干旱相對于極端低溫而言,具有更強的破壞影響力,其影響范圍更廣,牽涉的人員和行業更多,尤其是對農業、畜牧業的影響可謂是致命的。對于水利工程而言,極端高溫干旱和極端低溫相似,溫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暴發區域越廣,則對水利工程的影響力越大,災后水利工程的恢復力越低。臺風對水利工程的破壞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由于其本身具有巨大的破壞力并常伴隨強降雨,極易引發山洪、泥石流以及滑坡等地質災害,因此其對水利工程的破壞力比極端降雨和極端溫度更為突出。臺風登陸強度和頻次直接與水利工程脆弱性呈極大的正相關性,即強度越高、次數越多,水利工程脆弱性則越大,恢復力也就越低。綜上所述,無論何種極端氣候環境所導致的工程災害,若受災率越高,災害發生的強度和頻率越高,災害持續的氣候環境越長,則對災害水利工程的重建越不利,恢復力越低。(2)水文氣象條件受季風、副熱帶高壓以及大氣環流等因素影響,我國氣候系統呈現不穩定性。正因為如此,致使我國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加之南北地貌和水資源分布的差異,洪災給水利工程帶來巨大破壞,致使水利工程恢復力降低,極大阻礙了災后重建工作。(3)生態環境因素不同地域的土壤類別、植被覆蓋以及工程地質情況有著較大差異,會對水利工程恢復力產生不同影響。水土流失的嚴重程度往往與工程區域的植被覆蓋率、土壤類型以及降水狀況有密切聯系,由于植被具有獨特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作用,因此,工程區域的植被覆蓋率越高,土壤蓄保水能力越強,則越有利于提高災后水利工程恢復力。2.社會因素(1)農戶農業離不開水利,水利關乎農業的命脈。農戶即是水利工程災害中的利益主體,同時又是災后恢復的主要力量。農戶家中勞力人數與收入狀況有著密切的聯系,一般而言,家中勞力愈多,則收入愈多,用于水利工程災后恢復的人力和財力投入愈多,能夠更迅速有效地開展抗災救災工作,有利于提升恢復力。對于健康狀態和心理素質越好的農戶,其抗壓和承受能力則相對較好,面對自然災害則會以冷靜樂觀的態度對待,能更快地實現災民身份的轉化,積極投入到抗災救災工作中,進而加速災后重建效率,提升恢復力。(2)政府政府在災后恢復和重建工作中居核心地位,通過建立健全災后重建管理體系,科學制定和實施重建計劃,加強災區基礎設施建設,可使災后恢復力得到及時有效的提高。(3)企業在水利災害威脅下的企業是災后水利工程恢復的主體。恢復力建設中,企業越是積極配合政府進行自救和互救,提升企業自身科技和管理水平,降低產品成本,增加防災減災投入,就越能獲得社會的認可,減少受災損失和提高自身恢復力。(4)社會水平一般而言,工程區域的水利化及水利信息化程度越高,即基礎設施越完備、現代化水平越高,則其相應的抗災能力和強度越高,則水利工程脆弱性越低,災后的損失越小,恢復力就越高。3.經濟因素工程區域的人均GDP反映當地的經濟水平;GDP年均增長率是當地經濟發展速率的體現,增長率越大則表明當地經濟發展越快,經濟水平提高越快,越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恢復力。一般而言,工程區域的城鎮化水平越高,當地經濟發展越高,越有利于水利工程恢復和災后重建。

三、水利工程恢復力評價指標體系

水利工程所在區域的自然、社會和經濟系統是相輔相成的,三者的平衡協調發展共同維持區域水利工程的持續穩定運行。在水利工程恢復與重建的過程中,要注意協調經濟、社會和自然系統的關系,尋求三者在區域系統的良性循環。本文根據指標選取的科學性、全面性、顯著性、可行性和動態性原則,選取極端氣候環境、災害狀況、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自然屬性,及農戶、政府、企業和社會水平等社會因素、經濟因素等方面指標,建立極端氣候環境下水利工程恢復力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四、結語

水利工程是一個復雜的多層耦合系統。從水利工程恢復力的影響因素出發,考慮到工程區域自然條件、經濟和社會因素對水利工程恢復力的影響,選取極端氣候環境、災害狀況、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自然因素,及農戶、政府、企業和社會水平等社會因素、經濟因素等方面指標,建立極端氣候環境下多層次多目標的水利工程恢復力評價指標體系,為水利工程恢復力評價提供了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婧,等.災害恢復力研究進展綜述[J].地球科學進展,2006(2).

[2]葛怡,等.恢復力研究的新進展與評述[J].災害學,2010(3).

[3]于翠松.山西省水資源系統恢復力定量評價研究[C].南京:河海大學,2007.

[4]尤荻,等.重要基礎設施脆弱性評價研究綜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4(21).

[5]李晶云,等.農業洪澇災害受災體脆弱性、恢復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篇7

關鍵詞:信息技術;水利工程;管理;應用

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我國的科學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中,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通過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水利工程管理中,在保證了水利工程質量的同時,也實現了水利資源的共享,使水利工程的信息參數更加完善、健全,還能夠改變傳統水利工程管理的缺點,不僅使水利工程的實施有了技術上的保障,也為我國的水利事業發展創造了契機。

1 信息技術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問題

(一)水利工作者缺乏對信息技術的了解

水利工程與信息技術相結合能夠加強水利工程的管理,在我國,有些水利工程管理人員對信息技術一知半解,更有甚者不知信息技術為何物,漠視信息技術的存在,使水利工程的發展難以與時俱進。根據現實來看,信息技術無法應用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最大弊病,就是水利工程的指揮人員將水利工程發展與信息技術脫軌,這些人秉持著自己的傳統思維,質疑信息技術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從而使信息技術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無法有效實施,在科學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水利工程管理者如果墨守成規,對水利工程管理的發展將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

(二)水利工程管理的形式化較為嚴重

目前,我國的少數水利工程管理能夠與信息技術相關聯,但是也不過是在表面上做文章,能夠進行實際工作開展的水利工程少之又少,浪費了信息技術的投資成本,降低了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在今天,一些水利工程管理者能夠突破舊有思維,重視信息技術并進行實際應用,成立管理體系,根據體系分析并監督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設,但是這種管理方式較為傳統,主要還是以人工管理為主[1]。某些水利工程管理者為了達成項目指標,在水利工程建設上過于重視速度,根據傳統的管理方式和建設標準提出大體方向,嚴重忽視了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使水利工程管理的質量得不到保證。

(三)缺少專業技術人員

專業技術人員是信息技術能夠正確應用于水利工程管理建設中的掌舵者。由于大多數水利工程管理人員技術水平較低,在思想上以堅持傳統管理模式為主,已經與信息化時代有所分離,使信息技術停留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因為水利工程的內容與程序十分繁瑣,利用現代的計算機技術能夠有效解決這一難題,但是計算機技術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術理論作為支持,大多數水利工程管理者不具備應有的條件,因此在工作中出現失誤的情況是在所難免的,使信息技術的資金投入付之東流。

2 信息技術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一)加強水利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融合的概念

信息技術的作用顯而易見,為了加強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相關指揮人員需要了解信息技術的具體概念,并且大力宣傳水利工程信息化。如何將信息技術在水利工程管理中運用,首先需要找出當前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弊病,對這些問題進行整理、解析,并從多方面對信息技術的實踐作用展開探討,使水利工程管理的相關人員有所了解,并確信一點,信息技術能夠為水利工程管理帶來質的飛躍。進行水利工程時,管理人員需要學習并參照現代化信息管理模式,宣傳信息技術的優勢,了解信息軟件的開發使用,使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水利工程管理。目前,我國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程度較低,為了全面應用信息技術,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挖掘有利于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軟件,同時上級領導也要高度關注信息軟件的開發,并給予政策上的支持,以資鼓勵[2]。

(二)信息技術對水利工程檢測的作用

進行水利工程管理時,能否及時檢測水利工程的具體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伴隨著信息技術在水利工程領域的逐漸拓展,GPS技術也引起了越來越多業內人士的注意。水利工程檢測時,由于GPS的續航能力強,能夠對水利工程進行持續六個小時的檢測工作,而且與其它檢測技術相比,GPS技術可以得到一個非常精細的數值,有利于水利工程的開發,充分了說明了GPS技術有著無可比擬的強大優勢。在今天,GPS技術運用于某個檢測部位時,能夠對該部位的數據信息展開分析與接納,在完成所有信息收集后對其統一核算,該應用特點是目前其它檢測技術所不具備的。水利工程的實時檢測十分重要,GPS技術的特點便是其強大的持久能力和獨立運作能力,GPS在工作時可以與其它因素分隔,并對水利工程展開二十四小時的精細檢測,由此可以得知,GPS技術充分推動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的進程。

(三)信息技術收集數據的應用

今天,在GPS技術的支持下,實現了對信息的收集過程。對于水利工程管理來說,信息的精細程度和實時情況是極為重要的,GPS技術能夠在實時狀態下對信息進行收集,并保證了信息的精細程度,解決了水利工程管理在信息收集上出現的問題。GPS技術不僅可以為水利工程帶來精細的信息,還可以隨時掌握信息的變化情況,使信息完全符合水利工程的發展需求,加強了水利工程管理的穩定性、安全性。GPS技術帶來精細信息的同時,也可以對信息的種類進行區分,使信息有區別于傳統的收集方式,對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設開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進行水利工程管理時,根據水利工程建設期間的情況能夠發現水利工程受自然條件影響較深,難以應對這些情況,削弱了傳統信息的收集能力,使信息的精度有所降低。GPS技術避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能夠對信息及時進行收集,在面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時,也有著比較強的信息收集能力[3]。

(四)信息技術對水利工程管理的制圖應用

工作人員需要了解水利工程的大體結構,因此,首要解決的便是水利工程的制圖問題。在過去,由于沒有相關技術的支持,水利工程的制圖通常依靠人工方式解決,這種手段形式單一,制圖的精細程度較低,在核水利工程圖紙時遇到問題,只能將所有設計結構推倒重來。信息技術則不然,它保證了工程制圖的可行性,降低了水利工程的工作周期。目前針對制圖工作,CAD技術得到了廣泛使用,它使得制圖的效率大幅度上升,改變了傳統的人工模式,如果需要對圖紙進行更改也十分便捷。水利工程管理較為繁瑣多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技術的使用加快了水利工程管理的步伐,其中,CAD技術的全面性也使得管理規劃問題迎刃而解,加強了水利工程的制圖能力,也培養了諸多制圖項目的專業技術人員,大力推動了我國水利工程管理事業的發展。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信息技術融入水利工程管理當中,不僅使水利工程管理與現代化管理模式接軌,也對信息化社會的具體要求做出響應。信息技術與其它技術不同,消除了傳統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弊病,將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科學技術應用于管理,使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精細化,有助于全面開發。進行水利工程管理時,管理人員不能滿足于現有的信息技術水平,更應該對其進行探索,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程度,使我國的水利工程管理事業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羅顯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質量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17):153-154.

篇8

[關鍵詞]生態水利;生態水利平衡;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TV21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15-0226-01

有關生態水利的研究,學者們研究的重點一般集中在五個方面,即水對生物影響、水壩建設、沿河地帶建設、河道治理以及水污染問題。我國生態水利研究專家董哲仁先生提出的生態水工學,為后人進行生態水利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持。生態水利研究關系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因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1 生態水利及相關概念

生態水利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即生態水利、資源水利、環境水利及工程水利。所謂生態水利,從廣義上講,是指在可持續理論、生態經濟學以及系統科學等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及利用,同時注重科學管理及生態環境的保護,其核心是通過對水資源開發同生態環境的關系、水利工程建設同生態系統演變的關系的研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的。所謂資源水利,是指通過對大氣水、地下水及地表水等水資源本身的研究,實現水資源的科學管理及優化配置,其核心是以水利工程同資源為優勢,以資源的優化配置為基礎,建立節約型的經濟社會發展體系。所謂環境水利,是指以水環境科學為理論指導,研究水同環境的關系,其核心是通過水資源開發工程的建設,實現治理污水、保護環境的目的、所謂工程水利,是指通過研究水利同工程的關系,借助工程手段來進行水害的排除及水利的興建,其核心是以人為本,建立以資源功能為主的水利系統。

在生態水利四方面的內容中,工程水利同資源水利相伴相生,前者是后者的基礎,而后者則是前者的引申與發展。環境水利是傳統水利的發展,而生態水利則是水利發展的最終階段。因此,水利的發展思路應當是工程水利轉向資源水利、傳統水利轉向環境水利、生態水利。只有正確處理這四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夠真正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2 生態水利的理論內涵

由于生態水利具有十分豐富的理論內涵,本文主要從生態水利中的水熱、水沙、水鹽以及水量平衡進行簡要討論。

(1)水熱平衡。由能量守恒原理可知,地表的能量收入與能量支出相等。可得能量守恒方程:

(1)

式中:H表示地表損失的能量;G表示地表獲得的能量;L、E分別表示汽化潛熱及蒸發水的質量;表示化學能轉化能。水力平衡是進行水利開發的理論依據。水熱平衡的指標為輻射干燥指數,即,式中,P表示降水量。但在實際水利工程中,考慮到地貌、土壤等的差異而地表徑流量有所差異,因此一般使用更具控制意義的指標:

式中:,R-s.表示地表徑流量;,P-,R-s..表示區域濕潤度,可用,W-h.表示;因此上式可簡化為:

式中,。從上式可以看出,表示地區干旱,需要引水灌溉;表示地區濕澇,需要除澇;表示該地區干濕適宜,區域生態達到最佳。

(2)水沙平衡。所謂水沙平衡,是指河道中的泥沙達到沖淤平衡。輸沙水量的計算式為:

式中:;表示多年的平均輸沙量;最大含沙量的平均值。

(3)水鹽平衡。區域水鹽平衡用水量可表示為:

式中:;表示在劃沖洗層內沖洗以前的土壤含水量與田間持水量之差;過多鹽分所需要的水量;表示沖洗期內蒸發損失量;表示沖洗期內可利用的降雨量。

(4)水量平衡。所謂水量平衡,在任意水體任何時間段內,其收入、支出水量之間的差值必須同該水體該時間段內的蓄水量相等。水量平衡關系式為:

支出及蓄水變化量。

3 影響生態水利發展的因素

Bossel可持續發展影響因素提出的影響生態水利發展的因素共有八項,詳述如下:

(1)極限需水量。指在特定的時空尺度、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以及經濟技術發展水平下,能夠滿足社會經濟及環境發展所需水量的最小值。總需水量為農業、工業、城市生活及生態環境需水量的總和。

(2)水資源儲量的有限性。水資源時刻處于開采與補給、消耗與恢復的動態循環過程中,這一循環過程雖然無限進行,但是水資源的存儲量確實有限的。若某一時期水資源的開采量大于補給量時,則會引發一系列環境問題。

(3)水資源承載力。指在未來某一時間內,除提供社會發展及物質生活用水外,某一區域所能提供的直接或者間接水資源能夠供養的人口數目。其代表著歷史的某一發展階段中水資源能夠承受的最大承載力。

(4)水環境容量。在保證水體自凈化能力的前提下,通過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而使得水環境承載力有所提升。

(5)社會制度及經濟發展。前者影響水資源的可持續性,后者決定了水資源的消耗及其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6)倫理價值觀。可對水資源的公平分配產生影響。

(7)水資源工程管理體制。作為保障水資源可持續性的設施,其直接影響著水資源系統的供水。

(8)科學技術。合理運用科技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增強水資源可持續性。

上述8項因素均影響著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因此,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中,應當著力保證社會、經濟及環境的協調發展。

4 結語

我國發展生態水利的核心是可持續發展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當前提出的了全新的生態水利這一概念,盡管能夠促進水利開發的升級,但是由于實現經濟、社會、資源及環境的協調發展非常困難,實際操作中又缺乏度量標準的指導與約束,因而其概念性太強而操作性偏低。

參考文獻

[1] 張龍.生態水利在現代河道治理中的應用[D].合肥工業大學,2007.

[2] 孫鳳博.淺議水利工程中的生態因素以及生態水利工程[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3:161.

[3] 吳逸遠.論生態水利規劃對水文環境的積極影響[J].科技風,2015(01)154.

[4] 劉正茂,呂憲國,武海濤.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若干問題的探討[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08(01)28-30.

篇9

【關鍵詞】:水利工程; 城市環境水利工程; 概念; 理念 ;設計特點原則

Abstract: The requirement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water system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landscape w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t is a matter of course want to be able to live in a hydrophilic environment.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tatus quo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analyzes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cept and design philosophy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finally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design features.

Key words: hydraulic; urban environment water conservancy; concept; philosophy;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features

中圖分類號:[TU984.1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0.概述

城市化是各個國家共同的發展趨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動力。在城市化進程中,社會的運作機制、江河的產匯流條件、水域的水質情況和人們的生活方式都發生著巨大的改變。隨著我國城市人口的不斷增長,環境質量、水資源保護和供排水問題日益凸顯。當前,我國城市建設與發展正步入注重提高環境質量的新階段。我國的城市環境水利工程就逐步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系統,這也是水利工程的一項新課題和新發展。在今后的一段時期內,各地城市在加大環境建設的同時,還要高度重視城市環境水利的問題,要多加強水利資源的統一管理、優化配置和保護,同時開展城市水務管理及運行機制的研究,從而全面保持城市及水利環境的可持續和提升水資源的承載能力。

1.城市環境水利工程概念

我們談到的城市環境水利工程,實際就是指利用現有的天然河道或已有的水利工程,通過蓄、引、導、攔等工程措施,將水體作為城市中某區域景觀的核心,并與水體周邊的建筑、植物、林地、濕地、道路等相融合、相協調,以達到凈化空氣、消除污染、調節局部小氣候、提高城市品位等改善環境的目的,使其成為城市中具有鮮明特色的景點。

城市環境水利系統由人工循環和自然循環利用系統組成。城市水系和地下水要通過地下水補給運動和土壤滲透聯系起來,此外,水體通過地面徑流、降水和蒸發與大氣聯系起來。城市環境水利用人工循環系統由城市排水、給水系統和處理系統組成,而這一系統的運行過程,除了部分水量消耗外,主要是水質發生變化的過程,所以,城市水循環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就是城市污水處理系統,該系統對下游水資源的利用可再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由于各種過度或者不合理的水資源開發行為導致了嚴重的后果。一些城市的圍墾、修閘、筑堤、填湖等項目工程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所以我們面臨著興修城市水利工程設施時,不僅要發揮物質效益,還要改變環境,帶來生態效益等問題。

2.城市環境水利工程的設計理念

城市環境水利工程設計的理念之一,必須建立在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基礎上才能保持勃勃生氣,這是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也是穩定良好的生態環境的具體內容之一,同時也構成了水系自然景觀。只有創造了適宜生物發育和生長的環境,才能達到生物多樣性的標準。因此,城市環境水利工程的建設一方面要補償程式化進程中弱化了的自然水資源系統,另一方面要保護城市的自然水資源,并努力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條件,構建城市的人工生態系統。

理念之二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景觀對水系規劃的影響和改造。在以滿足疏汛為前提,盡量減少水工構筑物對風景干擾的負面效應下,充分考慮自然式地形的塑造。自然氛圍給人最直接最生動的感染力便是地形地貌,規劃要做到“巧于因借,精在體宜”。而河道要順其自然,虛實相生,曲折起伏和自然回環的天際變化。雖然樹木和土山未必會太高,但是在四周自然山林和水生環境的作用下,視覺上甚至會產生身在鬧市卻淡忘其中的感覺。

3.城市環境水利工程的設計原則特點

3.1強調創新與個性的原則

大空間和獨特性的跨越感常常會使水利工程具有震撼和景觀特制的效果,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并且具有地標的意義。所以要想充分發揮環境水利工程的景觀特點,就必須注重水工建筑物在設計中的重要地位和個性發揮,同時也要保證使用色彩方面的創新、建筑物的布局特征和周圍環境的相協調,充分考慮工程所在地區的整體性、文化性、地域性等方面的因素。

3.2充分利用并優化配置當地水資源

3.2.1從城市自身的問題解決開始,走挖潛優化、內涵發展、優化城市用水結構的發展道路。目前幾乎所有缺水的城市都不可避免的遇到水資源供需緊張的問題,優化配置的潛力很大,此外,還要注重城市工農業與生活用水的有機結合,避免因為開發不合理而造成的下游城市用水緊張和紛爭。

3.2.2要充分考慮過境的徑流,加大供水工程和水源工程的建設力度,在城市周圍搭建足夠供應蓄水工程的配套集中供水工程。而對于缺少大的水體蓄流的沿海城市來說,應該以節流豐水期的徑流量作為城市水源。利用湖泊蓄水或者天然河道,這樣既能避免出現在水利、農業、生態、航運等方面的不利影響外,還能儲存一定的水量,調節枯水期及污染期的水庫水量。

3.3生態環境保護原則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講,河流是生物活動和生態環境中能量轉換的廊道,是生態環境中相當敏感的區域。修建水利工程時,一方面會改善河流的水質,提高河流的紫荊能力;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生態系統的平衡,造成了河流生態環境的破壞。所以我們要關切河流生態生命力與河流生態系統的自我恢復能力,水利工程在建設時應對周邊的環境和流域的生態進行全面的保護,保護環境水利工程的設計原則之一就是注重環境和生態的保護。

3.4加強排水管理

隨著程式化進程的不斷提高,城市居民與工業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城市部分河道與湖泊水體的污染已經達到了能夠危害正常飲水健康的地步,城市排出的污水有工業廢水、雨水、生活污水等三類,這三類污水通常以一個管渠系統排出。排水系統一般分為合流制排水系統和分流制排水系統。前者的污水若不經過處理而直接排入水體,將造成水環境的嚴重污染,所以現階段的城市發展不宜采用這種排水系統,所以將城市排水系統管理納入區域性和流域性骨干排澇工程體系是相當有必要的。

3.5注重美學與技術方面的結合

水利工程的樞紐布局和建筑物規劃不能單純的追求美學上的效果,它首先要滿足技術優化的要求,同時實現工程的基本功能。即使是城市環境水利工程的美化,也要以工程的穩定、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安全為前提要素,才能保證工程的可持續性。因此,只有先完成對工程經濟、技術要求的滿足,才能談到水利工程的美學設計,并以此為基礎,對景觀構成元素進行美學調整。技術美學就是水利工程的美學基礎。

3.6大力發展污水資源化

城市水環境污染指的是城市水體因為某種物質的介入,導致的生物、化學、物理等方面的特性改變,從而影響水資源正常有效的使用,這不僅危害到人體健康、破壞生態環境,還造成了水質惡化的現象,對保護江河不受污染極為不利,所以排放污水必須按照相關的國家標準執行。污水和廢水的收集、處理、排放和再生會涉及到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工程設施,而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它將污水中的污染物質分離出來,或者直接轉化成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全方面的凈化。污水處理的基本方法按照作用的原理分類為生物方法、化學方法、物理方法三種類型。只有通過上述的技術手段,將污水處理后再利用到可以使用再生水的地方去,才能實現“污水資源化”的設想。

4 結束語:

城市環境水利工程是近些年來水利工程中的一項新課題和新發展,也是我國逐步興起的新興水利工程。它是城市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關注。我們要從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以綜合開發、妥善處理、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等方法處理水利與建設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洪澇災害對環境和生活的不利影響,實現現代化的建設。

參考資料:【1】林輝 《環境水利與水資源保護》[M]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2-04

【2】楊存信《試論城市環境水利問題》[J] 環境管理 1984-06

【3】孫金華 《人類活動對水資源影響要素分析》[J] 人民黃河2012-02

篇10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中圖分類號:TU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隨著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工程中所涉及的設備、工藝、技術及材料都在不斷的更新,這就要求施工單位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技術管理水平,以適應發展的需要,同時,也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水平,才能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中穩住陣腳,在同行企業的競爭中更顯優勢,為水利工程的順利完工創造條件,為自己的企業創造財富。

1 水利工程的概念

水利工程是為了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進行控制、治理、調配、保護,開發利用,以達到除害興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務對象的不同,水利工程可以分為水力發電工程、農田水利工程、防洪工程、環境水利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海涂圍墾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等。對比其他的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具有以下的特點:第一,水利工程有著很強的系統性和綜合性;第二,水利工程的興建對環境有很大的影響;第三,工作條件復雜;第四,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隨機性;第五,水利工程的規模相對來說都比較大,投資多,且技術復雜,工期較長。水利是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的重要手段,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施,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水利建設事業的重視,水利工程迎來了建設,工程項目不斷增多,各類施工企業快速涌現發展。水利工程施工過程當中涉及到多個專業、多個工種,為了保障水利又好又快發展,建設高質量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施工企業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加強施工管理。所謂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是指施工企業對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切生產活動進行科學的管理和嚴密的組織,以實現工程項目的合同目標、工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是一項系統工程,良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水利企業取得信譽和效益雙贏的重要保障。

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可以分為 3 個階段,包括工程施工前的管理、工程施工期的管理及工程完工時的管理。工程施工前的管理其主要內容為工程合同管理和協調有關各方的關系;工程施工期的管理其主要內容為做好開工前的一切必要準備,提出計劃并執行相關的合同內容,領取工程款,監督水利工程的進度及質量,整理資料及處理工程相關事務等;工程完工時的管理主要是接受檢查并配合相關部門進行竣工驗收。近年來,雖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強,但還是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2.1 體制問題

目前,我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管理體制尚不健全,主要表現為項目管理中的責任、權利和利益三者分散,掛鉤不緊,不僅約束了項目經理工作的開展使得項目部管理職能的履行受到了限制,同時也消弱了相關負責人的工作積極性,導致實際中的項目管理與科學的管理方法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2.2 人員素質問題

人員素質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較低,過分依賴于企業的其他相關部門,要么是對工程的成本、工程的進度及質量、施工現場的綜合管理控制不到位,要么就是對相關的知識掌握不牢和缺乏現場施工的經驗與技術,人員素質的問題是項目管理發展的阻礙。

2.3 目標管理問題

目標管理問題主要是對目標管理不明確和沒有嚴格執行目標管理計劃,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對成本的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缺乏對工程成本的控制;第二,對于質量管理,只注重工程質量的結果,忽視了質量管理的過程;第三,對于施工安全管理,缺少科學的態度,大多都是憑經驗;第四,對于相關的管理計劃,沒有嚴格按計劃執行,改動隨意性大。

2.4 現場管理問題

水利施工管理中對施工現場的管理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在實際的施工現場管理中存在著應付的現象,使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的管理顯得混亂不堪。

3 如何加強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文章開頭就說過水利工程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工程,水利工程的規模都比較大,投資多,而且工程的工期較長,所需的技術支持也是比較復雜的,因此,在水利工程中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該如何加強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呢?

3.1 完善管理制度

對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所存在的問題,想要加強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首先就必須從管理制度入手,只有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確保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得以順利的開展。

3.2 制定目標,弄清發展思路

在管理制度完善的基礎上,需要制定出明確的目標,包括成本目標、流通量目標、工期目標及其他相關的目標,只有在明確了目標,弄清了發展思路的條件下,才能保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3.3 加強對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

針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人員素質偏低問題,必須加強對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包括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只有提高了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才能使得工程的成本、工期及質量有所保障,使得管理目標得以實現。

3.4 加強工程服務意識

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項服務行業,工程項目經理的一切行為都應該嚴格遵循合同的規定范圍,搞好與建筑單位、監理單位及設計單位之間的關系,同時要維護好合同雙方的有效權益,以便自己的工作能夠在施工過程中順利的開展。

3.5 嚴格按照合同施工

水利工程在施工過程中,一切大小事務都應該嚴格按照合同的規定進行,將“合同是依據,法律是準繩”作為自己的管理原則,加強施工程序的規范性,明確好合同雙方之間存在的責任、權利及義務,以友好協商為原則,以工程順利完工為目標,進一步加強自己的管理工作。

3.6 加強成本控制的科學性

要控制好水利工程的成本就應該以國家的預算定額為依據,結合本單位管理水平的實際情況,對施工成本加以科學合理的制定,并以此為依據,控制好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包括正常成本的支出及施工過程中的賠償、獎金等費用,只有確保工程成本的控制,才能便于管理工作的進行,達到最終的工程目標。

3.7 進一步完善項目內部控制制度

項目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包括員工責任制的完善、費用支出授權審批制的完善、工程資產安全管理制的完善、施工現場管理制的完善、合同管理制的完善及工作業績考核與獎懲制的完善等。

3.8 加強對安全生產觀念的重視

對于任何一項工程都應該以安全第一為主,以人為本為原則,對于水利工程這種服務型的大規模工程,更是要以人為本,注重安全生產,以免“得不償失”,同時,也只有注重安全才能便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開展,減少不必要的枝節。

4 結束語

水是人類生產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寶貴自然資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狀態并不完全符合人類的需求。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澇災害,并進行水量的調節和分配,以滿足人民生活和生產對水資源的需要。在水利工程的興建時需要注意到很多方面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水利工程實施中加強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是一項系統工程,良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水利企業取得信譽和效益雙贏的重要保障。提出了加強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的經驗對策,主要包括:強化領導,落實責任制;加強培訓,提高相關人員的素質;嚴格質量管理;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等,為同仁們提供參考借鑒。

參考資料:

[1] 張小勇,王學兵.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問題探討[J].山西建設,2011(32).

[2] 宮越論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問題及其控制措施[J] .科技創業家,2011(8).

[3] 張維新,黃曉慶.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綜述[J] .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