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綠化設計方案范文

時間:2023-11-20 17:53: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區綠化設計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小區綠化設計方案

篇1

關鍵詞:安置房小區綠化設計;綠化布局

住宅小區景觀作為居民生活、居住的主要空間環境,它構成了與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相緊密聯系的社會生活場景。隨著目前全國范圍內安置性住房建設的日益繁榮與活躍,安置房小區的綠化景觀建設也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并被普遍認可為安置房小區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我們應當通過良好的安置房小區綠化設計與布局,一方面使自然景觀能融入到小區居民日常生活的環境與空間當中,為居民創造出最大限度的親近自然與享受自然的生活空間;另一方面,良好的社區綠化環境也有利于安置居民產生積極的社交心態,通過創造出自然、舒適、宜人的綠化景觀空間,以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的小區社交理念,使安置房小區能真正成為居民具有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家園。

1 安置房小區綠化設計與布局的重要意義

隨著全國范圍內安置房建設項目的日益增多,安置房小區的綠化環境與景觀建設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良好的小區綠化景觀設計與布局,在經濟效應、環境效應以及社會效應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 經濟效應

安置房小區的開發,主要是以企業開發為主,而小區綠化景觀開發的經濟性和成本控制也是所有開發商所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目前,許多安置房小區的綠化景觀普遍存在著綠化率偏低、綠化景觀不夠、植物配置布局不合理等多種問題,不僅導致小區綠化日常養護的費用居高不下,而且綠化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通過科學、合理的小區綠化設計與布局,并進行優質化的管理,可以極大的避免小區綠化的投入成本和后期管理成本,確保了經濟效應的實現。

1.2 環境效應

從生態學角度而言,城市是一個自然、經濟和社會相組合而成的復雜生態系統。而安置房小區則是整個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區的綠化設計與布局中,應遵循“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原則,以充分發揮出植物的綠化功能和環境清潔功能,并通過組織層次豐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異的植物景觀,從而取得良好的長期綠化效果。以此不僅美化了小區環境,優化了小區內的空氣質量,也有效降低了小區內的噪聲污染。

1.3 社會效應

通過快速的建設大量優質的安置房工程項目,并及時的安置好拆遷居民與失地農民,可以最大化的化解與消除社會的不穩定因素,確保整個社會的和諧安定。從我國大量建設安置房項目的長遠發展而言,這是一個涉及到民生的問題。而安置房小區的綠化景觀建設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安置居民的切實利益與實際生活幸福指數。居住在宜人、舒適的安置房小區環境內,必然會提高居民對社會的認同感,也有利于居民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在大力提倡建設具有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做好安置房小區的綠化設計與布局工作,在當前具有重大的社會價值與現實意義。

2 安置房小區綠化設計與布局要點分析

2.1 在綠化設計與布局時應重點考慮的因素

在設計和布局安置房小區綠化時,應通過分析拆遷安置房面向居民的特點,建設宜居的居住空間。應著重考慮到居民風俗、生活習慣、便利性等方面。

(1)風俗設計。在植物種類的選擇上,不同于商品房住宅小區,居民對風俗更為在意,要求不選用松樹、柏樹、竹類等避諱樹種,多選用香泡、櫸樹、合歡、桂花、石榴等有吉祥寓意的樹種。

(2)便利設計。從便利出行上,拆遷安置小區居民生活習慣的轉變還有相當的過程,在小區路網的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各類農用生產生活機具的進出,及居民日常交通工具的不同,從寬度、轉彎半徑、坡度、臺階各個方面進行考慮,不能只考慮景觀效果,違背使用者意愿,最終影響綠化景觀的效果。

(3)生活習慣設計。在生活習慣上,拆遷小區對采光要求更高,這與居民原先的生活環境分不開,我們在進行綠化設計時要對房前屋后的常綠大喬木進行退讓距離和密度的控制,以求獲得較好的采光,在公共區域可適當加大綠化密度,滿足居民聚集休憩的需求,同時提升綠化檔次,形成核心景觀區。

(4)認同感設計。從認同感上,適宜多采用鄉土樹種和本土造景材料,以增加居民對新環境的認同感。

2.2 小區綠化設計要點

2.2.1 連續性設計

在安置房小區綠化設計中,應當注重對植物綠化上在持續性與連續性的追求,盡量使小區植物能夠達到三季有花和四季常青的標準,從而小區居民能有真正回歸自然的感受。因而在樹木種植上可以側重于榕樹、桂花樹和樟樹等常青樹種,在花卉上可選擇月季、玫瑰、蘭花、金銀花、紫藤花、牡丹、荷花等等,使自然的景色能夠持久彌漫在安置房小區當中,從而營造出人居與生態的完美結合。

2.2.2 多樣性設計

伴隨著當前城市生態環境的逐漸惡化,如何發展城市生態園林已成為了當前城市綠化的一個重要性課題。而安置房小區則是整個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區的綠化設計中,可充分考慮到植物的適應性與抗性,通過多配置深根性本地植物,并處理好多種植物之間的關系,最好的方式是模仿自然界的群落結構,將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進行有機結合,形成多層次和復合型結構的人工植物群落,從而取得良好的長期綠化效果,實現小區生態的可持續化發展。

2.3 小區綠化布局要點

2.3.1 小區植物配置的風格與手法

安置房小區中,植物配置風格上常用的有兩種方式,即自然式和規則式。自然式講究通過自然的方式,以反映出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使用不規則的布置,具有手法靈活的特點,適用于次要小路、花徑等地方的布置;規則式配置,則是講究植物間對稱均衡,設計的風格為整齊大方,但較為缺乏靈活性,適用于小區主體建筑物附近和主干道路兩側。

2.3.2 小區各區域中的綠化布局

在安置房小區的綠化布局中,應采用多種手法,以盡可能的豐富小區各區域中的綠色空間。例如在小區入口處可采用叢植喬木,并搭配灌木、低矮植被,從而形成立體感強、層次豐富的植物組景并可作為小區大的主入口景觀;在小區兒童活動區域可配置常綠闊葉喬木,從而為在區域活動的孩子與家長提供一個較為陰涼并適宜戶外活動的綠地環境;在小區住宅入口附近,是居民習慣駐足聊天的場所,在以綠化為主的前提下,還可適宜的布置休息座椅,以盡可能為小區居民帶來方便。

2.3.3 綠化景觀與建筑景觀的協調性

安置房小區內的各類建筑物也是構建出小區整體景觀各類要素的主體,同時也是反映小區景觀特色的重要內容。小區綠化設計和布局的總體目標是追求環境的優美、宜人和舒適,為此必須強調小區綠化布局時,與周圍建筑景觀的協調性。通過利用小區原有地形、地貌,以小區的綠化設計為主線,并貫穿以小區建筑、雕塑、小品、水體等景觀要素,同時配以完善的公共服務系統,為安置房小區居民營造出一個真正舒適、溫馨、宜人的小區生活空間。

3 總 結

本文結合實際工作體驗,從而安置房小區綠化工作所帶來的經濟效應、環境效應及社會效應這三個方面出發,并著重就安置房小區綠化設計與綠化布局的相關要點進行了分析與探討。隨著近年來城市生態環境的惡劣,安置房小區作為整個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應當遵循“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原則,通過做好小區內的綠化設計與布局,使小區內能再現怡人的自然風光,為安置房小區居民們真正營造出和諧、舒適的生活與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劉洪昌.淺談景觀植物的藝術配置及樹種選擇[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15).

篇2

一、目標任務

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在2011年綠化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單位組織”的原則,全民動員,全員參與,廣泛開展綠化活動,力爭在2010年10月底前,城區所有單位庭院、居住小區全部綠化達標。

二、工作責任

市直各部門、正科級以上事業單位法人代表是本單位庭院(包括其下屬單位庭院、主管企業辦公庭院、生產廠區)綠化直接責任人;開發商是居住小區綠化直接責任人。

三、運行機制

(一)保障機制

1.單位庭院、居住小區綠化設計方案由市園林局負責在去年綠化成果基礎上進行高標準設計,責任單位依據綠化設計方案進行綠化,所需資金自行解決。綠化不達標的和未按時完成綠化任務的單位,由市園林局組織綠化,所需費用從該單位日常經費中列支,市財政同時扣減該單位等額日常經費。

2.在建的單位庭院綠化由建設單位負責綠化,市園林局負責驗收,不達標的,由市園林局組織綠化,其費用由建設單位負擔。

3.房地產開發居住小區的綠化,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市規劃局、園林局、房產管理服務中心參與綜合驗收,綠化不達標的,不能通過綜合驗收。

4.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負責拆除違反綠地規劃、侵占綠化用地建設的商業房、辦公房或居住房、停車場、硬質廣場等,還綠于民。

(二)服務機制。市園林局要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抽調精干人員,開展設計咨詢,做好栽植、管護等技術指導,切實為單位庭院、居住小區綠化搞好服務。

(三)督查機制。市政府督查室負責對單位庭院、居住小區的綠化工作進行專項督查,定期通報進展情況,發現問題,限期整改。

(四)輿論機制。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要開辟專欄,跟蹤報道,大力宣傳單位庭院、居住小區綠化的先進典型,營造全民愛綠、植綠、護綠的濃厚輿論氛圍。

篇3

[摘要]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擴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日益加深,作為一名設計人員,如何設計出即能替住戶考慮,做到既方便出行,又能兼顧美觀綠化同時保證進出安全的城市封閉式小區道路,本文作者從事道路工作設計多年,從道路設計實例中出發,試探討設計封閉式園區的一般方法和可能涉及到的問題。

[關鍵詞] 封閉園區 道路設計 設計方案"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日益加深,從單純的滿足居住即可到對居住環境周邊的綠化、景觀、交通都有嚴格要求的今天,如何設計出即能替住戶考慮,做到既方便出行,又能兼顧美觀綠化同時保證進出安全的城市封閉式小區道路,已經成為了很多道路設計人員在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問題了,本人從事道路設計工作10余年,對各種樣式的封閉式園區道路從實際設計中發現不少共通點,現就以某地封閉式小區的道路設計為例,試探討設計封閉式園區的一般方法和可能涉及到的問題。

一、設計的基本標準:

設計原則是設計的基本,任何一個優秀的設計都離不開對設計原則的理解和嚴格執行,本工程在設計之初根據項目所在地的地形地理條件、不同功能的用地分布等因素,綜合制定項目總的設計原則。堅持規劃、控制、建設、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其具體設計原則體現在:

1、設計應嚴格執行規范及有關標準,按城市總體規劃確定道路的類別、等級、紅線寬度、橫斷面形式、路面控制標高等進行設計,做到實用、經濟、美觀。

2、道路通行能力要適應遠期交通量的需求,根據城市道路規劃和遠期交通量分析預測分期建成。

3、嚴格按照道路等級、設計年限、交通流量確定路面寬度和路面結構。根據道路的交通組成特性,合理選用橫斷面形式。為減輕噪音、廢氣、汽車震動等交通危害,要考慮足夠的綠化用地及其它措施,盡量減少現有公園、綠地、管線及房屋的動遷。

4、合理進行交通組織,保證道路運行的機動性、靈活性,提高通行能力,努力降低運輸費用。

5、設計要根據交通工程要求,處理好人、車、路、環境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以減少車輛駕駛員行駛的錯誤判斷。綜合考慮平面交叉口的渠化、交通管理,充分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二、設計的參考規范:

設計規范對于一個工程的來說是重中之重,只有滿足國家要求的法律法規并且嚴格執行的設計才是一個優秀的設計,對于設計中可能出現與規范相悖的情況,寧可修改方案也切不可將錯就錯,以免鑄成大錯,對于道路設計而言,需要遵照的規范主要有以下幾個:

1、《城市道路設計規范》CJJ37-90

2、《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

3、《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D50-2006

4、《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95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無障礙設計規范》JGJ50-2001

6、《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1999

另外在設計時應對項目所在地的總體規劃及專業規劃有一定的認識,在建設單位提供的其它資料和有關文件的基礎上,嚴格按照設計規范執行設計。

三、設計標準:

由于封閉式園區的道路等級普遍不高,所以在設計時應參照Ⅱ級城市支路下限的標準進行設計,即路面設計標準軸載為BZZ-100,計算行車速度一般取20公里/小時,在道路平面和縱斷面設計標準應滿足城市道路設計規范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控制要求。其設計年限參照為:(1)交通量達到飽和狀態時15年;(2)路面結構達到臨界狀態時15年,在充分考慮地震等自然因素后,設計設防烈度按7度設防,即可滿足一般地區的要求。

四、設計方案:

本項目道路工程設計主體為小區內園區道路。

小區內園區道路存在兩種斷面形式:7m路和6m路。道路總長度6.0km,回車場8處,道路總面積3.8725萬km2。

1、道路工程方案

(1)在平面線布設上,道路平面線型應該嚴格執行規劃設計,按規劃要求做到軸線點布設導線以確定道路中心線的走向。

(2)在道路豎向控制上,應綜合考慮園區規劃建控制,兼顧道路兩側建筑物的散水、出入口處高程、相接道路高程等相關因素進行縱斷的設計。

(3)在橫斷面布設上,由于園區道路的特殊性,一般均采用一塊板型式。車行道部分采用1.5%雙向拋物線路拱橫坡。

(4)在道路路面結構采用上,行車道結構根據不同等級交通功能,應該采用不同結構厚度;

在設計時還要考慮到行動不便者,例如殘疾人、老人及兒童,要充分考慮他們安全使用城市道路的要求,所以在道路設計中應注意在各條道路相交路口和街坊路口均采用無障礙坡道,在各出入口鋪設提示盲道,以方便殘疾人通行,構成全線無障礙。設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應方便視殘者安全行走和順利到達無障礙設施位置;指引殘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應為條形的行進盲道;在行進盲道的起點、終點及拐彎處應設圓點形的提示盲道。

2、路面結構方案

道路路面是在路基上用不同強度材料組成的層狀結構物,是道路規劃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路面設計應根據道路等級與使用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選材、方便施工、便于養護的原則,結合本地區條件和實踐經驗,對路面進行綜合設計,以達到技術經濟合理,安全適用的目的。

現行城市道路路面選用的材質有普通瀝青路面、水泥路面及減噪路面等,從建設投資、養護維修和路面質量、環境污染等各方面綜合考慮,瀝青路面投資費用較低,平穩性、抗變形能力、防水防滑等質量性能好、對環境污染較少。因此本項目決定選擇瀝青為路面鋪設材質。

在根據以上比較分析,最終確定道路路面結構形式如下:

機動車道結構形式為:

4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6cm粗粒式瀝青混凝土/灑透層瀝青(0.9升/平方米)/20cm水泥穩定砂礫(廠拌,水泥重量比5%)/20cm級配砂礫(粒徑≤5.3cm)/碾壓路床(重型擊實壓實度≥93%)。

車行道邊石采用18×25×99cm機制磨光花崗巖邊石。

3、道路綠化方案

篇4

此外,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虛擬現實技術正好填補了傳統的二維平面動畫和三維展示的先天不足,用戶可以借助先進的數字化人機接口技術,使之產生身臨其境感覺的交互式視景仿真和信息交流,人們可以通過使用各種特殊的裝置,將自己投射到虛擬現實產生的一種特殊環境,通過在這個環境中漫游、操作和控制改變設計,真正實現主體與環境的切身體會。

一、小區規劃設計虛擬現實的特點及技術支撐

(一)虛擬現實技術下的小區規劃特點――全過程規劃設計。將小區的信息資源以空間坐標為框架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參照現實樓盤方位為標準,嚴格按比例標準進行場景虛擬。在小區土地的硬性指標的基礎上,逐步嵌入各種小區規劃所需求的各種要素,如建筑風格、建筑形態、樓體樣式、景觀環境、建筑密度以及小區樓體布置等。快速、充分和完整地記錄每個設計步驟,并根據需要進行修改和調整補充。在小區的設計規劃過程中,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將整個過程虛擬現實出來,在進行工程修改時只需要改變具體模塊的參數即可,這樣無疑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此外,在規避設計風險的環節中,由于虛擬環境的設計要求按照標準建立逼真的三維場景,對項目規劃實行真實再現。當用戶利用人機接口在三維場景中進行漫游的時候,很多不易察覺的設計缺陷能夠輕易地被發現,這樣減少了因事先規劃不周全而造成的損失。例如,在虛擬現實場景中可以輕松修改建筑物的外立面設計,包括材質、顏色甚至高度等。小區的綠化設計也可輕松改變,使得容積率達到最優。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我們可以把小區規劃劃分成小區前期規劃、施工建設的規劃改進以及后期銷售的規劃展示,利用數字信息處理技術進行三維動態顯示,從而實現全過程的虛擬現實小區規劃設計,當一套完整的小區規劃設計完成以后,在樓盤銷售展示中也打破了傳統沙盤和圖紙的局限性,更直觀地對樓盤進行展示,在銷售中更有利于向客戶展現該樓盤的閃光點,這些都是傳統營銷手段所無可比擬的。

(二)虛擬場景設計及三維建模的實現

第一,小區環境建模是對小區數據的分類提取,原始模型的數據創建是技術難度相對高的工作。而VRML語言只能建立粗糙的模型,為了使得虛擬3D建筑模型與真實相差無幾,可先從AutoCAD中提取具體原始數據的方式。小區中建筑物的模型建立主要是以AutoCAD、3DMAX建立一些局部模型特質,在SketchUP(繪圖大師)中相互補充、配合完成了虛擬小區的3D模型建立。

第二,為了得到逼真的顯示效果,場景中往往有上萬個多邊形,有時多達幾百萬個多邊形。此外,系統往往還要對場景進行光照處理、反混淆處理及紋理處理等等,這就對實時顯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依靠實時繪制技術的可見消隱技術和細節層次模型來減少最終繪制的場景復雜度,達到實時生成具有真實感的圖形的目的。

第三,在已有小區局部模型的基礎上,運用VRMLPAD為開發工具,利用VRML良好的實時動態交互程序環境,編制復雜的行為。對于需要參觀內部的重點建筑,還要具備室內詳情的細節模型,這些模型可作為獨立的VRML輸出。主要表現為將整個小區化整為零,分割為多個子場景,為了實現真實的漫游效果,各空間場景實現無縫連接,利用VRML的內聯節點來實現各子場景文件的自動連接。

第四,在小區虛擬場景的渲染方面,將小區化成多個子場景,利用OpenGL進行圖形的渲染,提高場景的真實度。在進行渲染時,直接利用計算機的物理內存就可完成,這樣使得用戶在進行漫游時,減少其延時,同時也使得漫游效果更具備真實性。如果不能有效地擴大計算機的虛擬內存,使用場景動態分塊是最好的選擇。

(三)實時多方案數據庫的建立。在小區規劃過程中,一般都會對建筑物提出多個設計方案。在虛擬的三維空間中,大膽地將想像的規劃設計方案進行虛擬,針對不同方案的優缺點進行系統分析,觀察者在虛擬環境中從同一觀察點去感受不同的設計方案,這樣,有助于對不同方案進行比較,以便進行最終決策。

在虛擬場景瀏覽中,利用VRML語言也可對場景進行局部修改,在修改過程中,可進行選擇性存儲到多方案數據庫中,小區設計者在進行場景漫游過程中,更容易發現小區規劃中的特色和不足,通過規劃多方案的對比修改,進一步修改規劃設計方案。

(四)人機交互接口設計。當小區場景設計出來后,設計師通過特有的視覺跟蹤設備以及輸入設備進行虛擬場景感知。而在虛擬現實系統中,采用特有的人機接口,人們可以利用自己的視覺、聽覺和力覺來感知環境,用自然的方式實現與環境互動。這些虛擬現實所具備的特色內容,充分體現了計算機人機接口的新方向。

人從外界獲取信息,有80%以上來自于視覺,一般來說,虛擬系統的輸出設備應盡可能面向使用者的感覺器官以保證良好的浸沒感,帶立體眼睛的臺式立體顯示器、頭盔式顯示器(HMD)以及洞穴立體顯示裝置,它將設計使用者的聽覺、視覺功能完全置于虛擬的環境之中并切斷了外界信息。使用者在虛擬的環境漫游可以通過跟蹤使用者的頭及身體的運動來完成,與虛擬物體的接觸通過戴在手上的傳感裝置檢測來實現。

二、小區虛擬規劃建模實現步驟

在虛擬現實建模語言的基礎上實現小區的整體規劃,最終完成小區規劃的建模工作:

1、小區建筑的整體設計相關數據,場景中建筑物分布的硬性數據參數以及建筑物的具體數據,綠化的設計以及小區休閑場所的安置。提取小區規劃所需求的各種要素,如建筑風格、建筑形態、樓體樣式、景觀環境、建筑密度以及小區樓體布置等。

2、進行三維建模,利用多種3D建模軟件虛擬小區環境。

3、建立實時多方案數據庫,在虛擬場景中可調用多方案數據庫,進行場景替換。每次修改場景后進行儲存;建立相當空間的數據存儲空間,設置后臺管理。

4、體現虛擬現實系統的交互性,設置人機交互接口,利用特定輸入/輸出設備進行虛擬場景漫游。(圖1)

篇5

關鍵詞:園林規劃、設計、建設、生態園林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

其實,園林設計在我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早在幾千年前在我國就出現了一批堪稱絕佳的園林范例以及理論。雖然如此,園林設計在我國也可以說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因為這門學科是在這幾十年內才剛剛起步,在實踐中發展和演變,逐漸與現代社會相結合。在20實際30年代前,園林規劃設計在我國總體上還處于初級的水平,專業人員稀缺,再加上國力悠閑,除了有極個別優秀的作品以外,基本沒什么進展。園林的普遍模式局限于軸線、景區以及山水綠地,再加上傳統的或者是革新式的園林建筑符號。人們心目中公園的形象,基本上就是綠蔭下的亭臺。而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的進程帶動了全國城市園林設計的繁榮。而隨著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公園、生態廊道、以及綠化廣場和市郊風景區逐漸成為了城市現代化的標志,同事也成為了提高城市環境質量,改善生活品質以及滿足文化追求的重要途徑。

從建設生態園林的角度來看,目前,園林設計的中心目標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貼近人。現代園林的發展趨勢是向著人文化、森林化、自然化的方向發展的。只有意識到了植物生態環境的存在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才能夠促使生態園林設計形成以研究人類與自然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動態平衡為出發點的思想并且迅速發展擴張。

隨著城市園林建設的迅速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植物對城市生態環境的作用,建設生態園林成為園林發展的必然方向,所謂的生態園林指的是以生態學遠離為指導而建設的綠地系統。在此這個統中,喬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的分配安置在一個群落中,種群之間相互協調,有符合的層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不同生態特征的植物各得其所,可以充分的利用陽光和空氣、養分和水分以及土地、空間等環境資源,彼此形成了一種和諧穩定的關系,從而塑造出一個人、動植物和諧共生、互動的生態環境。

從園林設計的角度來看,首先,不論是廠區綠化還是校園綠化,或者是公園綠化,又或者是街道綠化,他們的主要功能都是不同的,所以,園林綠化應當要考慮綠化的功能。其次,好的園林綠化不僅要有點、線、面的合理運用,還需要有四季特色的變化,才能形成一幅美麗的立體圖畫,成為巧奪天宮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現,令人感覺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再次,人造景點應當注意將自然與歷史文化相結合,嫩否使歷史人文景觀與周圍的環境或者其他方面相協調,并且符合大眾的審美,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需要經過充分的論證才有說服力。所以,景點應當有歷史文化內涵,并且容易被大眾接受,不宜過多。另外,對于短期、中期、長期的各項綠化指標都需要進行認真的計算,包括綠化里概率、人均綠地率、立體綠量、多層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以及有效地吸收有害氣體以及灰塵、還有是否符合生態效益等等都需要計算,只有這樣才能夠決定到底是選擇單一的草坪還是喬灌木與林下草坪相結合,從而避免盲目的追求草坪的現象。當然,對于以什么樹種作為主體,配置什么樹都是有講究的。不同的植物配置在一起,不僅要考慮相互間的生長速度、影響能力、陰陽性以及觀花、果、葉的樹如何映樹,還要考慮病蟲害的交叉性,而同種樹的連片與分隔的統一以及病蟲害防治的難易程度和耐濕耐早性等都是選擇樹種的重要因素。最后,由于設計方案的不同,建設成本以及維護管理的費用也不盡相同,原本很好的規劃設計方案,因為成本與維護管理的費用超出經濟承受力,最后效果大打折扣。我們既要發展部分高檔的、管理要求較高的綠化景點,也要積極探索一些大眾化的、低成本低維護的綠化方法,所以,在設計時對我們應當科學的估算園林綠化的建設成本以及維護管理費用,有利于綠化效果的提高。

再從城市居住區的角度來看,住宅小氣的綠化規劃應當堅持以方便、安全、整潔、環保為原則,從改善城市小氣候,充分發揮小區功能的角度出發,通過建設高品位、高質量的綠化空間環境,建設一個集舒適、美觀、休閑于一體的有益于身心健康并充滿活力的生態景觀。住宅小區綠化設計對樹種選擇既要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還要考慮一下幾點:1.植物群落是綠色空間環境的基礎,而植物景觀是綠色的主體,所以,綠化配置應以植物群落為主,兼顧草坪。于是,科研人員從園林植物的改善環境功能和葉面積指數的關系入手,換算出了城市綠化最佳效益結構是喬+灌木+草。這種種植結構可創造最佳生態效益,既節省土地,又在環境生態效益上產生最佳效果。2.由于人類有安全和交往的需要,所以現代化的住宅小區,更應該注重居民的交流、運動、休息。于是在規劃設計時就要考慮集中的中心綠地,用于組織一些有益的戶外活動,從而豐富居民的生活,但是,過度集中的中信綠地環境會感覺空曠,人員密集復雜,在實際生活中也帶來許多不便。所以,在綠化設計中,綠化布局的集中于分散要控制好,不僅要考慮集中的中心綠地,還需要考慮設計一些分散的團塊綠地。避免影響到住戶的休息和生活,從而解決這一矛盾。3.住宅小區域公園設計不同,相對來說更注重綠化設計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在景觀效果的表達上,需要結合人文內涵,創設出充滿情趣的生活空間,而在規劃設計中,則需要充分的考慮居民的要求,既要滿足孩童嬉戲,又要滿足老年人的活動、品茶、下棋或者鍛煉、健身等要求。為了提高城市住宅小區的綠化建設水平,在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住宅小區綠地種類多,在進行綠化景觀設計時,應在統一考慮小區整體風貌的前提下,根據使用功能要求,科學協調布置綠化景觀,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綠化景觀系統,并與城市整個自然綠化要保持統一。2. 小區園林綠化植物在選擇時應充分了解各種植物的特性再進行品種選擇與搭配,品種選擇要考慮植物色彩、花果期及時序,植物配植要有層次感,宜將修剪整潔的植物配植在邊際與,以構成多層次種植結構。3. 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適地造林,借景寓情才是中國傳統園林的精華所在。最大限度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少動土方,并適當保留原有的樹木,還可適當選用 一些適應性強、觀賞價值高的外地植物,以改善住宅小區的植物種植結構。4. 小區綠地是居民游憩、鍛煉身體、休閑、交流的良好場所,因此,園林綠化所創造的環境氛圍要布滿生活氣息,做到景為人用,富有人情味。5. 如今,人們對住宅小區綠化的要求不再只是一兩塊草地,三四個花壇,而是要求高標準、高質量的綠化景觀。總之,城市住宅小區的園綠化設計關系到居民的生活質量,因此,要營造高質量的生態環境,使居家與自然融為一體,使人們能獲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在城市住宅小區綠化設計時要不斷創新,設計出真正人性化、生態化和自然化的園林景觀。

當然,園林設計是具有可更改性的,即使是經過充分論證的設計,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不同的設計者設計出的方案,風格、形式也存在差異,各有所長。即便是經過論證,也難免有忽略或者不當的地方,如果能夠將自己的設計方案和論證展示給同事或同行分析研究,吸取別人的意見,對方案進行補充修改完善,既給了別人學習和交流的機會,也使自己的設計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在實施中應該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曾一蓮 艾曉暉 構建和諧的生態廊道試分析 [J] 中國園林 2010(4)

篇6

關鍵詞:舊住宅區;整治改造;城市改造;可行性;城市規劃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U98 文章編號:1009-2374(2017)01-018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1.089

老城區因歷史沿革舊住宅區星羅棋布,大部分舊住宅區中居住著相對弱勢群體,他們非常期盼在經濟飛速發展、城市日新月異的今天,讓他們的居住生活環境得到較好的改善,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因此舊住宅區整治改造工作得到了居民群眾的廣泛關注。

1 舊住宅區整治改造的基本現狀

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市住宅區衰退問題日益凸顯,因此舊住宅區的整治改造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城市發展所關注的重點。目前,舊住宅區的基本現狀主要表現為:

1.1 房屋維修管理問題

屋面滲漏嚴重,隔熱板大部分已破損,屋面垃圾成堆;房屋外墻面起殼、剝落、滲水、風化嚴重;公共樓道門窗結構老化,樓道墻面剝落,小廣告隨處可見,環境臟、亂、差;南北陽臺欄桿鐵銹風化,大刀片損壞嚴重。

1.2 綠化主要問題

品位不高,缺乏有效管理,普遍老化和荒廢;花灌木大多生長不良,缺少整枝和修剪,配置不盡合理,病蟲害嚴重;綠化帶內雜草叢生,建筑垃圾成堆,現存綠地內的草坪基本已全部毀壞,生態環境較差;小區內景點游園設施損壞嚴重,小區的健身、休閑場地少,環境差,影響居民日常活動,缺乏文化、休閑、運動亮點。

1.3 配套設施主要問題

值班室不完善,圍墻破p嚴重,大型貨車隨意出入小區,壓壞路面,也給小區居民帶來安全隱患;小區內宣傳欄、小區標牌、店招門頭等規格不一,缺失損壞嚴重,影響小區整體美觀。

1.4 汽車停放主要問題

停車位嚴重不足,現有停車位無法滿足要求,很多車輛停進綠化帶或隨意停放在道路上,既影響環境,又影響交通,汽車停放成為小區管理的一個難點和矛盾焦點。

1.5 違法建設問題

違法搭建較多,院墻開門較多,突出的是主要道路旁的破墻開門,店外和道路隨意設攤,直接影響小區居民出行和整體面貌。

1.6 市政設施主要問題

下水道管網不完善,雨水管道陳舊老化、窨井淤堵嚴重,部分污水管道不通,老百姓正常生活排水經常受影響;原有的側平石損壞嚴重,小區道路破損、狹窄,甚至出現下陷的情況,已不適應現在的交通流量要求;路面經過多次開挖和大型車輛碾壓后破損較嚴重;主支干道路面收水井嚴重缺失,造成路面積水,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與出行,也影響了新村的環境。

1.7 環衛設施主要問題

化糞池的規格不一,路面化糞池坑面板和窨井破損嚴重;部分住宅樓缺少化糞池,連接排污管過長,造成大部分化糞池存在排污不暢,糞水外溢等現象;很多化糞池出口無攔污井。

1.8 公用事業設施主要問題

自來水管網老化,需要更新;居民還在使用瓶裝液化氣,希望能用上管道燃氣,以減輕經濟負擔;小區內路燈陳舊,損壞缺失嚴重,樓道內無樓道燈,夜晚光線不足,不利于居民出入與治安安全;樓道信報箱破損、缺失損壞嚴重,信件、報紙丟失情況時有發生。

以上八個方面的問題給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居民群眾呼聲強烈,迫切要求實施舊住宅區整治改造來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2 舊住宅區整治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 舊住宅區整治改造的必要性

舊住宅區無論是建設標準、景觀環境,還是基礎配套設施都難以滿足現代住戶的多樣化需求,但是究其建設年限不足30年,房屋結構也未受到較大破壞,如果重建,會造成房源的極大浪費,有違節約型方針政策的要求。因此為了確保城市建筑特色,杜絕房產資源的浪費,對舊住宅區進行整治改造就顯得尤為必要。

2.2 舊住宅區整治改造的可行性分析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初級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現階段的根本目標,由此小康住宅即成為了住房建設的目標所在。為了能夠達到城市小康住宅的標準,完全依靠新建住宅既不經濟又不現實,因此對舊住宅區進行整治改造是改善民生條件、促進民生發展的重要手段。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倡導節能型、節約型、可持續型社會的建設,因此政府和民眾對舊住宅區整治改造政策的實施給予了肯定和支持的態度。

3 舊住宅區整治改造要點的初步探討

對舊住宅區進行整治改造的基本要點是:在保持舊住宅區原有居住功能和整體形態的基礎上,重點改善居住品質、優化外部環境、健全完善配套設施。對舊住宅區整治改造的側重點包括總體規劃布局的設計和完善、居住品質的改善和提升、市政(環衛)設施的更新改造、外部景觀的系統化治理、住宅區交通狀況的改善以及改造后長效管理體系的構建六個方面。

3.1 總體規劃布局的設計和完善

對舊住宅區基本情況開展認真調查,充分了解住宅區道路、停車等配套設施情況及住宅屋面漏雨、外立面、路燈、燃氣、自來水等需要改造的情況后,并根據調查摸底結果,制訂專門整治改造方案。并由屬地街道牽頭,組織相關人員在小區內開展宣傳發動。通過發放征求意見表、召開居民座談會等方式,大力宣傳整治改造內容以及整治改造方案,倡導廣大居民要主動配合,積極參與。

在方案設計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先現場調查,后圖上作業”“先初步概念設計,后詳細設計”的原則。把房修、市政、環衛、綠化、配套等各工種的方案做細做完善,減少施工期間的變動,為按時、高質量完成整治任務創造條件。設計方案原則上需進行兩次公示,第一次是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制訂概念性設計方案,明確整治的主要內容及整治后的外觀效果,并在小區內進行首次公示,征求居民意見;第二次是根據居民提出的意見建議,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制作包括整治內容、整治后效果的展示圖板,在住宅區內醒目位置進行整治全過程的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整治改造工作需要屬地街道、社區的支持,需要城管、市政、環衛、綠化等的配合,需要協調好供電、供水、路燈、燃氣、技防、郵政等部門的關系,要通過各單位和部門的協調配合,齊心協力,共同推進整治改造工作。并盡可能在整治改造工程實施之前完成對小區內路燈、燃氣、自來水、供電、技防、消防、廣電等設施的改造、升級。

3.2 居住品質的改善和提升

整治改造要徹底解決屋面垃圾成堆、滲漏嚴重、隔熱板破損問題。要消除房屋外墻面滲水,樓道內墻面臟亂,南北陽臺大刀片損壞嚴重的現象。通過對房屋內外的整修,小區居住環境煥然一新,延長了房屋的使用壽命。

進一步完善舊住宅區配套用房和配套設施。新做、改建小區大門,新建、改建值班室;拆除院外違法搭建,用于新建配套用房;翻建危險圍墻。增設攔道器,新增閱報欄、宣傳欄、公示欄、小區示意圖。安裝樓道燈,對小區各單元進行信報箱改造。

3.3 市政(環衛)設施的更新改造

適當拓寬道路,在小區主干道原砼路面上加鋪6cm瀝青。新鋪側石、平石、小區人行道新鋪道板磚。鋪設塑料波紋排水管,增設雨水篦,新增窨井,更換窨井圈蓋,確保排水暢通不積水。改造后,解決了原小區道路狹窄、坑洼不平、常年積水、交通不暢問題,坑洼小路變得平坦寬暢。達到整個小區路面平整,排水暢通,側石成線,交通順暢。

對規格不一,損壞較嚴重的化糞池進行改建;缺少化糞池的住宅樓通過新建進行補缺,清坑化糞池;新做改建檢查井,鋪設排污管,新建攔污井,更換各類井圈蓋;修補破損垃圾收集房,改造垃圾集中收集點;徹底消除眾多化糞池排污不暢、糞水外溢,以及窨井破損、部分住宅樓缺少化糞池等現象,完善了生活垃圾收集等環衛設施。

3.4 外部景觀的系統化治理

通過對小區綠化進行修剪、養護、淘汰、增補,使得綠化結構更合理、層次更豐富,提高了小區綠化品位,還居民們一個優美敞亮的綠化環境。

重視外部景觀同住宅風格的遙相呼應,對于有歷史風貌的舊住宅區要在保持原有風味的基礎上,整舊如新,融新于舊。通過改造游園、局部休閑場地,增加景觀主題,增設休閑廊架、石椅石凳,設置健身器材,為居民提供了休閑和交流的場所,滿足小區住戶鄰里交流、休閑健身等精神文化需求。

3.5 住宅區交通狀況的改善

因城市舊住宅區建設較早,基本處于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區域,如果舊住宅區內交通混亂,亂停亂放,容易造成住宅區的交通安全惡劣等現象。改造中要充分利用小區的空余場地、樹木間隙、拓寬道路等方式增設草坪磚停車位,通過路面硬化合理劃線增加停車位,解決了舊住宅汽車隨意停放,停車位嚴重不足的問題。

為了能夠有效的改善舊住宅區的交通狀況,現提出以下三點建議:第一,在確保住宅區居民出行方便的前提下,適當調整住宅區出入口質量,保留主出入口,從而避免多出入口的交通胡亂;第二,按照消防要求對住宅區道路進行規劃改造,并請交警部門專業指導,設計出符合小區的車輛進出循環系統,以徹底解決上下班高峰出行時的擁堵;第三,及時調整住宅區的道路結,加強環境死角的治理和利用。

3.6 長效管理維護體系的構建

整治改造工程應堅持業主參與的原則,完成整治改造工程后,屬地街道要因地制宜,根據居民意愿引入物業服務企業實施專業化物業管理或由社區居委會組織實施社區化準物業管理,建立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在工作中,一是要尊重居民意愿,確定管理模式;二是要征求居民意見,明確管理內容;三是要接受群眾監督,公示管理賬目。

4 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舊住宅區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而對舊住宅區的整治改造又是城市住宅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強對城市舊住宅區的整治改造既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又實現了舊住宅的可持續性使用,從而為節約型、節能型社會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吳延明,何歡.破解城市舊住宅區物業管理難新途

徑――以M市Y住宅區為例[J].才智,2015,(22).

[2] 戴奕.城市舊住宅區改造中的文化構建策略初探[D].

重慶大學,2010.

[3] 章麟.城市老舊小區改造整治工程實踐與探析)――

以姜堰老舊小區改造為例[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

篇7

關鍵字: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施工

Abstract: The residential area where people live and survive is important environm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ety,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quarters above requirements not only confined to the material, but also has a certain spiritual needs, ie, residential cell in the design needs to be practical and ornamental perfect together, into full play the advantages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The following article from the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wo major aspects were discussed.Keywords: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TU986.2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

小區的園林景觀作品包括設計、施工和養護三個方面,而重點在于設計和施工階段,本文也將論述的重點放在這兩個階段。小區的園林景觀是居住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衡量小區總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因此必須要重視對園林景觀的設計和施工。

一 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相關問題分析

住宅小區的園林景觀是居住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對于住宅環境要求的增高使得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工作成為重點關注的內容。現代住宅小區的景觀設計要求以生態沒為核心,最大限度的體現出小區的園林美,并且要凸顯住宅小區的質量和功能性,滿足人們對于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追求。下面文章從下面三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

(一)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要素

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要素主要有三個方面,即生態組合、視覺美感以及人的參與。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需要充分的融合這三個設計要素,才能夠實現最終的設計目的。

首先在設計時需要充分的利用住宅小區中的自然景觀,如生態公園、河流植物等,必須要將生態美景引入到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利用生態學中的原理,實現景觀設計的生態組合。其次,由于園林景觀的美在于平衡和和諧,因此說在設計時需要堅持適度的原則,避免為了追求美而過渡設計,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實現視覺上的美感。最后,小區園林景觀的設計需要考慮到人這一關鍵要素,要以人為中心,實現人的參與,突出人與環境的協調。

(二)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原則

住宅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以便能夠將設計的三要素充分的展現出來,突出園林景觀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首先需要堅持特色原則。小區園林景觀的設計需要突出特色,要實現風格的多樣性,保證景觀的設計不出現雷同的現象。在設計中,不僅要堅持自然景觀特色,還需要堅持人文景觀的特色,要在設計中充分挖掘小區獨有的人文氣息,這樣更能夠突出特色這一設計原則。

其次要堅持綠化原則。小區園林景觀設計中,需要適當的增加綠化率,減少硬質景觀,綠化不僅能夠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還能夠調節小區的氣候,凈化空氣,降低噪音,給人們創造舒適愉快的生活環境。堅持綠化原則也是小區生態設計的重要內容。

最后要堅持功能性和美觀性相統一的原則。居住小區最大的用途就是要體現實用性,進而在突出美觀性,實現二者的協調發展。更好的突出設計要素中“人”這一重要內容,做到既美觀又實用,將景觀的美和功能結合,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三)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措施

上文中從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要素和原則兩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具體的設計措施要遵循這些要素和原則。

第一,在園林景觀綠化設計時,需要將景觀景觀的組成部分和景觀的線條、體量、色彩以及形體因素進行合理的安排組合,使其能夠形成一個完美且和諧的整體,在設計中可以充分的運用美學原理進行色彩搭配,根據黃金分割比實現景觀的完美配合。除此之外還需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和氣候特征合理的選用植物的品種進行景觀搭配。

第二,設計時需要進行多層次的規劃,實現自然、立體以及環保的植物配置,對于喬木和灌木,花草,攀援植物以及水生植物都需要根據生長環境進行合理配置,要實現落葉樹和常青樹的自然結合,不會在冬季顯得冷清和突兀,要形成一個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園林景觀環境,突出園林景觀豐富的內涵和巧妙的設計。

二 小區園林景觀施工相關問題分析

小區的園林景觀施工需要根據設計方案進行,施工者要盡量的展現出設計者的獨創思維以及設計理念,將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美感和使用感充分展現。

(一)住宅小區園林綠化施工

住宅小區園林綠化施工中,施工者需要適當的建植草坪,合理的控制好草坪的面積,并要在施工建植過程中盡量的使用種群多樣和結構復雜的植被類型。對于草坪的種子需要選擇自然型的,要具有耐旱、耐踐踏且管理粗放的冷季型種子。同時在綠化施工中,還需要巧妙的使用花卉和灌木等建設成為色塊或者是色帶,利用其和草坪的色差突出變化性和層次感,展現美感。綠化植物施工中還需要注意,不要盲目的引進大樹種,這樣將會增加移栽施工的難度,也會造成金錢的浪費,要充分的遵循樹種的生存法則進行綠化施工建設,保證其成活率。

(二)小區道路景觀的施工建設

小區的道路景觀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即供車輛行駛的車行道、供人們不行的人行道以及供居民休閑娛樂散步的景觀步道和健康步道。

在車行道施工建設之前,需要認真地考察設計方案是否切實可行,是否和小區車輛的特點相吻合,之后再進行施工。在施工中需要充分的考慮到行車道上車輛掉頭、車輛停留的現象進行處理,在道路主道和干道的交接處可以設置變形縫,在瀝青路面上還可以加上鋪平石和干道上的路緣石相連接,施工中還需要保證兩種石頭之間留有適當的縫隙。

對于人行道的施工,需要根據行人的不行狀態進行設計,在人行道兩邊還需要設置樹木為行人起到遮陽的作用。人行道施工中需要保證路面的平整,還要適當的設置盲道,為生活不便的人提供方便,人行道的寬度要適當,能夠滿足行走的需要,但是也不要太寬,禁止汽車等機動車的通行。

對于娛樂休閑的景觀步道施工建設,就需要結合小區內整體景觀施工的狀況進行施工建設,要保證景觀步道中進行觀賞的行人能夠和自然景觀親密接觸,要設置座椅工人們休息,設置在道路兩邊可設置假山、噴泉等景觀供大家觀賞。景觀步道的路面不用過于平坦,可以適當的采用石子進行鋪設,這樣能夠體現和自然的協調。

(三)小區活動場所的施工建設

小區活動場所的景觀設置在和園林中自然景觀整體形態相吻合的基礎上,還要確保場地的質量,避免在活動時出現排水不暢、地面塌陷等狀況。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做好活動場地的找坡,對于較小的場地需要向周邊進行找坡,較大的場地要分區找坡,還需要保證排水施工的質量,對于較大場地的排水施工,內部需要設置排水溝,要做好排水口井壁以及井底的防滲處理施工,保證小區場地景觀的施工建設也要實現美觀性和實用性,使得這種人文景觀的設計能夠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

結束語: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于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和施工的質量要求也逐漸提高,這就要求設計者要具有創新思維,能夠設計出滿足大眾需求的園林景觀,施工者要將設計者的設計方案最大化的展現,實現園林景觀的和諧美。本文就從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和施工兩個大方面進行論述,其中指出了設計的要素、原則、措施以及施工的注意事項,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對今后的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和施工有所幫助,更好地凸顯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的特特。

參考文獻:

[1] 潘丁暉 莫春秋 住宅小區景觀設計與施工分析 魅力中國,2010年第14期

篇8

一 、圖案設計

圖案設計主要是要求同學們根據對稱的有關性質進行作圖.

例1認真觀察下面4個圖中陰影部分構成的圖案,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這四個圖案都具有的兩個共同特征.

特征1;

特征2 .

(2)請在下圖中設計出你心中最美麗的圖案,使它也具備你所寫出的上述特征.

解:(1)特征1都是軸對稱圖形;特征2都是中心對稱圖形;特征3這些圖形的面積都等于4個單位面積;(2)滿足條件的圖形有很多,只要正確畫出一個,都可以得滿分.

二、測量中的方案設計

設計測量方案主要包括設計測量河的寬度、物體的高度等.

例2 經過江漢平原的滬蓉(上海―成都)高速鐵路即將動工,工程需要測量漢江某一段的寬度.如圖①,一測量員在江岸邊的A處測得對岸岸邊的一根標桿B在它的正北方向,測量員從A點開始沿岸邊向正東方向前進100米到達點C處,測得∠ACB=68°.

(1)求所測之處江的寬度(sin68°≈0.93,

cos68°≈0.37,tan68°≈2.48);

(2)除(1)的測量方案外,請你再設計一種測量江寬的方案,并在圖②中畫出圖形.

解:(1)在RtBAC中,∠ACB=68°,

AB=AC?tan68°≈100×2.48=248(米).

答:所測之處江的寬度約為248米.

(2)在圖①的基礎上,延長BC到E,作EFAC交AC的延長線于點F,測量AC、CF、EF的長度。由作法知ABC∽FEC,進而求出AB的長.(也可以利用全等的知識來設計)圖略.

三、不等式、函數中的方案設計

利用不等式、函數進行方案設計的題目,其背景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組合搭配問題,有時題目條件較多,解決此類問題的基本思路是分析清楚每個量之間的關系,從實際問題中構建不等式(組)模型,通過求不等式(組)的整數解并進行對比等方法,探究最佳方案.

例3 綿陽市“全國文明村”江油白玉村果農王燦收獲枇杷20噸,桃子12噸.現計劃租用甲、乙兩種貨車共8輛將這批水果全部運往外地銷售,已知一輛甲種貨車可裝枇杷4噸和桃子1噸,一輛乙種貨車可裝枇杷和桃子各2噸.

(1)王燦如何安排甲、乙兩種貨車可一次性運到銷售地?有幾種方案?

(2)若甲種貨車每輛要付運輸費300元,乙種貨車每輛要付運輸費240元,則果農王燦應選擇哪種方案,使運輸費最少?最少運費是多少?

解:(1)設安排甲種貨車x輛,則安排乙種貨車(8-x)輛,依題意,得

4x + 2(8-x)≥20,

且x + 2(8-x)≥12,

解此不等式組,得 x≥2且 x≤4,

即 2≤x≤4.

x是正整數, x可取的值為2,3,4.

因此安排甲、乙兩種貨車有三種方案:

(2)方案一所需運費300×2 + 240×6 =2040元;

方案二所需運費 300×3 + 240×5 = 2100元;

方案三所需運費 300×4 + 240×4 = 2160元.

所以王燦應選擇方案一運費最少,最少運費是2040元.

四、方程、函數中的方案設計

函數概念反映了事物之間的聯系,揭示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運動及變化的規律,通過研究函數的性質,解決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

例4某小區有一長100m,寬80m的空地,現將其建成花園廣場,設計圖案如下,陰影區域為綠化區(四塊綠化區是全等矩形),空白區域為活動區,且四周出口一樣寬,寬度不小于50m不大于60m。預計活動區每平方米造價60元,綠化區每平方米造價50元.

(1)設一塊綠化區的長邊為xm,寫出工程總造價y與x的函數關系式(寫出x的取值范圍);

篇9

關鍵詞:住宅小區;設計質量;評價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住宅小區設計是保證居民安全、穩定生活的重要標志,也是所有建筑工程設計最為普遍和主要的建筑設計,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如何有效的評價住宅小區的設計質量,對于劃分燭照小區的設計質量等級和優秀的小區設計評價方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住宅小區設計質量評價的特點

1、評價主體的多樣性。由于住宅小區的設計和開發時涉及到開發商、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政府部門等相關的因素也比較多,對它的評價的主體也是多樣性的。不同的評價主體,多采用的標準和分析的角度也不一樣,形成的評價結果也不一樣,從評價主體的所持有的意圖分析主要是從經濟性、實用性、美觀性和公眾的利用出發對住宅小區的社交質量進行評價,要求評價的結果能夠結合真正的實際。

2、評價目標多樣性。住宅小區的評價,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因此,對它的評價目標也是多種多樣的,對住宅小區的評價規劃設計方案,需要對居民的多個目標進行分析,以小區居民的綜合效益作為評價方案的取舍標準,在綜合考慮小區的經濟效益和實用性的基礎上,要同時兼顧住宅小區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多方考慮住宅小區的綜合效益作為評價目標和標準。

3、評價指標的多層次性和模糊性。住宅小區設計質量由于取得的數據各不相同,需要的模糊性的概念也比較多,需要征求專家的意見和經驗,這些經驗往往都具有模糊性,為使評價具有科學性,需要將這些模糊性的數據加以量化和解析,保證小區住宅的評價能夠更具有可操作性和評價性。

二、住宅小區設計質量評價的內容

住宅小區設計質量的評價需要考慮多個方面的因素,具體的評價方案需要依據小區的規劃結構:小區的具體用地規模、居住密度和具體的設施布局等內容,需要通過一定的規劃手法對小區的格局進行合理的布置,在對住宅小區的設計質量進行評價時,需要考慮如下的內容:

1、住宅小區評價指標的確定和優化。住宅小區的評價指標的確定,需要建立在合理、公正、美觀、經濟、可測、科學的基礎上。就目前國內對住宅小區的評價指標來說,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種是從住宅小區的效益的角度出發,強調評價重點是小區的綜合效益,將小區的經濟效率、環境效率和社會效率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另一種評價方式是從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角度進行評價,確立住宅小區的評價指標,主要是從小區的規劃定位與設計、技術性與經濟性等方面進行評價。結合我國住宅小區的評價方式和模糊評價的要求,筆者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如下表1的住宅小區評價指標:

表2 住宅小區設計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2、住宅小區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

住宅小區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有多重方法可以確定,一般的賦權的方法有主觀賦權法、客觀賦權法和組合賦權法等方法。在我國的住宅小區評價中,一般采用的是專家評分法和層級分析法,也就是采用的是主觀賦權法。運用這種方法能較好地體現評價者的價值判斷,但是在實際評價的過程中,每個評價者所持的標準和主觀的價值存在差異,所得出的評價結果也不一樣,因此在評價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這種方法使用比較方便,便于進行分析和統計。客觀賦權法中熵值法在對住宅小區的評價也會經常用到,它主要是根據各個評價者的決策的信息量來確定指標權數的方法,如果某個決策者判斷的差值越大,熵值就越小,評價的指標包含的信息就越多,相應的指標權重就越大。由于住宅小區設計質量的評價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和定性評價的指標,在評價的過程中,應用的也比較頻繁,在實際的評價過程中一般都以指標權重的確定主要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確定。

三、住宅小區設計質量評價常用的方法分析

1、技術經濟分析法。對設計的方案采用的加權和法, 加數和法, 名次記分法等方法,在實際評價的過程中,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手段,在評價的過程中,有的希望指標值越大越好,有則希望越小越好,通過對各個評價指標賦予相應的評價系數,進而通過評價確定設計方案的排名,確定選擇最佳的設計方案。

2、模糊評價法。就是采用模糊變化的最大原理和評價的最大隸屬度的原則,對設計的方案進行評價,對評價的各個因素和相關的事務做出綜合的評價,它的主要優勢是能夠對多種因素、多層次的評價的復雜判斷做出綜合的評價效果。它主要是從住宅小區的的設計方案、質量和設計方案的模糊性出手,對相關的方案進行分析判斷,運用模糊數學的理論進行計算,強調評價效果的綜合性,保證評價結果的公正性。

3、灰色評價法。它主要運用系統的已知信息確定系統的未知信息,通過模糊計算,使系統的灰度信息白化,完成系統的評價過程。它的優點是對評價的樣本沒有嚴格的要求,不需要樣本遵從任何規律。在采用這種方法對小區的設計質量進行評價時,需要的解決的是如何從隨即性的時間序列中出發,找到與評價信息相關的度量值,便于進行因素分析,為系統的決策提供依據,確定比較合適的設計方案。

四、住宅小區設計質量評價過程分析

在經過對住宅評價的相關內容和指標進行分析之后,我們可以確定住宅小區設計質量評價的流程。具體的評價流程如下圖1所示:

圖1 住宅小區設計質量的評價流程

在評價的過程中,系統分析是進行評價小區設計質量的前提,主要是對小區的設計背景、實際的用地、綠化、人口密度、建筑設計的指標以及建筑主體的要求等相關的信息,在對有些小區進行評價時,需要綜合考慮小區的功能,有的小區具有商品等相關的商用住宅區,它的評價指標和評價的內容與要求是完全不一樣的,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分析和考慮,要適當的增加或者改變評價指標的方式,選取的指標要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提升評價的有效性。在對評價指標的權重進行分析確定時,根據評價的要求,盡可能的采用客戶賦權的方式,減少主觀評價賦值帶來的誤差,如果考慮方便適用的方法,可以采用層次分析法來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

五、小結

住宅小區設計質量的評價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實際評價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評價的具體過程中,仔細分析和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綜合考慮影響評價的各種因素,要對住宅小區設計的整個過程、質量進行總結、分析、選擇和改進,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評價流程和評價的方法,從評價指標的特點、內容和具體要求上對系統的評價做出詳細的分析和考慮,提升評價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賈松林. 國內外建筑設計質量評價對比研究[ J]. 廣西城鎮建設, 2011 (11).

[2]王奕, 黃絮.基于FAHP法的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方案評價方法----以青田香溢廣場項目為例[J]. 華中建筑,2010(2).

篇10

【關鍵字】居住區;景觀設計;施工要點;

引言

我國的生態小區建設衍生于一些西方國家的“花園城市”,最初是由空想社會主義學家羅伯特-歐文首次提出這一概念,以“生態平衡”作為核心,統籌考慮城市中人口的增長以及整個城市的發展,以提出一個有效、高效的解決方案來解決城市發展建設過程當中所可能出現的問題。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我國就已經開始對如何建設生態化的現代小區進行摸索,明確只有與大自然建立和諧的關系,人類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由此便衍生出了現代小區的景觀設計。

1、生態小區景觀設計的的特點

(1)加入景觀設計后小區更加接近自然,讓住戶在小區內就能享受自然。

(2)由綠色植物構成的“天然氧吧”能夠給住戶帶來更加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綠色植物的有機搭配能夠給人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

(3)現代居住小區本身就具有他自身在資源集約利用上的優勢,再加上優秀的綠植景觀設計,使小區的水、電、土地等不可再生資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

2、景觀設計原則

現代居住小區是未來小區的必然發展趨勢,體現了生態文明的思想及科技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必將使住戶在現代居住小區享受到更高品質的居住環境。現代居住小區中景觀設計的好與壞直接決定了整個小區的品質。所以住宅小區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應該以下列原則為準:

2.1尊重環境

因地制宜針對每個小區設計景觀設計方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景觀設計。充分了解本地的自然條件相關數據(如氣候條件、水文條件、建筑特點等),尊重當地民風民俗,了解當地建筑特色,將景觀設計有機結合到現代居住小區。

2.2以住戶為中心

居住區首先應該考慮住戶的需求,為住戶提供更好的居住空間,通過系統的規劃分析,使用戶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在小區建設初期對當地的文化歷史發展做一個詳細的了解,是住戶在小區入住時能得到最大化的地域歸屬感,使住戶從內心認同小區的景觀設計。

2.3提倡資源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現代居住小區依托其成熟的資源循環體系大大降低了日常生活中的資源浪費現象,開發出了一整套的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的方案,正在逐步利用到小區建設當中。例如在小區綠植的澆水過程中水的使用,能有效節約了飲用水資源。更加合理的采光設計減少了電能消耗,在公共照明設施的選擇上選用更加節能的燈具都可以大大降低資源使用量。

3、居住小區景觀設計方法

3.1居住小區場地選擇

選擇在哪個區域建設居住小區與業主入住后的舒適程度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在場地的選擇上需要考慮眾多因素,包括水文情況、風向以及場地地質情況,除此之外在場地選擇時還應充分考慮周圍的交通情況以及配套設施建設情況。同時應從整個城市的發展規劃為出發點對小區的選址進行綜合性考慮。為解決城市主干道與小區道路之間的銜接問題以及小區內部道路的布設,首先應對小區總的住戶量進行了解和分析,以此依據對小區的交通容量進行調整,方便業主出行。

3.2居住小區綠化空間營造

創造居住區宜人空間的關鍵元素便是植物,圍合空間、限定空間、引導交通都應充分發揮植物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植物能調微氣候、遮陽擋風、美化環境等給人們帶來極富生命活力的空間。在綠化設計過程中要保持中國園林特點,在園林中,綠色植物是造景的主要材料,要用特定的手法來突出居住區的特色。地被、灌木、喬木高低搭配,錯落有致地營造出植物的季相之美,體現出藝術之美(詳見圖1、2)。建筑周邊才安排喬木,為建筑內人員提供了良好的采光效果和視線通透的外部環境。

3.3小區微生態系統設計

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業規范來指導住宅小區的生態建設,其中綠地率是衡量小區景觀建設的重要指標,其反映了小區的景觀設計程度。其次景觀設計當中應該運用網絡化的組織形式,盡最大能力增加小區綠化面積,通過不同的綠植品種打造多層次得到綠化結構,以特色鮮明的植物作為小區景觀設計的點綴,運用不同種類植物形成層次豐富的景觀設計。

4、綠化施工要點

(1)苗木準備:落實苗木來源,按規定的品種、規格盡可能在本地區選購,并做好檢疫工作,為確保苗木質量,要保證土壤的含水量,另外,在掘苗前要對林木進行處理,通常的做法是對其進行圍攏。

(2)種植穴挖掘:為了防止附屬設施遭到破壞,要注意地下的埋設情況;種植穴大小,應視土球直徑而定;穴槽必須垂直下挖,上下相等,如穴內土質差要換新土;基肥要施入腐熟的有機肥,其上鋪5cm土壤。

(3)樹木栽植:該工程大的栽植多,要適當配備吊車,要對苗木進行適當的修剪,減少水份蒸發,提高成活率;定植時將苗木的根部置入穴中央,保持垂直,填土后注意將樹干上提使根系舒展;最后把余下的穴土繞樹筑成灌水土堰,土堰要筑實不漏水。

(4)花壇花木的栽植:要按原本的設計要求進行防線、砌筑邊沿石;填土注意花壇中高外低;在砌筑花壇土面時,一般坡度在5%-10%為宜;栽植花苗時,從中央開始栽,栽完中部再向邊緣擴展。

結語:

在設計居住區景觀的過程中應與環保、自然、生態的理念相結合,使自然環境與居住環境二者之間達到平衡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整個小區向著生態化方向發展的目標,從精神和生活兩方面對住戶予以滿足,同時對于群眾的環保意識在潛移默化中予以影響和培養。

在綠化景觀設計過程當中,需要設計者對于城市綠化景觀的構成要素十分熟悉,同時還應明確在設計城市居住區內的綠化景觀時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牢記相關要點,并不斷進行探索和研究,幫助我國城市居住區綠化環境景觀邁入一個新的領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