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居民改造意愿探討
時間:2023-04-28 09:04:47
導語:老舊小區居民改造意愿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居民老舊小區改造意愿是成功推行老舊小區改造政策的關鍵環節。基于計劃行為理論,引入住區社會資本因素,搭建老舊小區居民改造意愿影響因素的理論模型,以濟南市6個老舊小區居民為調查對象,構建結構方程實證分析模型,揭示多群組居民參與老舊小區改造意愿的影響機理。結果表明:態度、主觀規范、知覺行為控制顯著正向影響居民參與老舊小區改造意愿;住區社會資本通過居民改造態度間接影響改造意愿;此外,學歷越高,居住時間越長,居民改造意愿越強烈,住戶比租戶改造意愿強烈,而性別、年齡、月收入對改造意愿影響很小。提出針對性對策和建議,并提升老舊小區居民改造意愿。
關鍵詞:老舊小區改造;居民意愿;結構方程模型;計劃行為理論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舊小區”。2022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再次強調:“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施城市更新行動”。2022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開工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項目,各省市相繼出臺了深入推進的實施方案,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步伐。因此,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已成為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的焦點問題。此外,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老舊小區改造對于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居民幸福指數,促進城市更新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老舊小區通常使用年限較長,存在配套設施陳舊老化、基礎設施不健全、使用功能不完善等諸多問題,不能較好地滿足高品質居住需求[1]。目前,老舊小區改造中,居民以被動參與為主,改造意愿不高,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推進較為緩慢[2]。而居民作為老舊小區改造的直接利益主體,居民的改造意愿將直接影響改造進程,也是造成改造“推而不動”的主要影響因素[3]。現有老舊小區居民改造意愿影響因素研究一方面多集中于居民自身因素,而忽視住區社會資本因素的影響[4],住區社會資本是在互動中,居民與組織之間形成的信任、互惠、合作等關系的總和[5]。住區社會資本包括社會規范、網絡、人際信任等基本特性。考慮住區社會資本對老舊小區改造意愿的影響,更貼近老舊小區改造的現實情境,提供了一個新穎的研究視角;另一方面居民改造意愿研究缺乏針對不同群組居民改造意愿,細分人群的研究,有助于為政府制定分類差異化激勵性政策提供建議[6]。因此,本文基于計劃行為理論,引入住區社會資本變量,構建理論模型,對典型省會城市山東省濟南市多個老舊小區進行問卷調查,展開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圍繞居民的改造意愿與相關影響要素進行多群組探索,為提高居民改造意愿提出針對性建議,為相關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參考和理論支持。
1理論基礎及研究假設
計劃行為理論是將個人信念與行為關系相聯系,主要探討了主觀規范、態度、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向的影響[7]。近年來,許多研究根植于計劃行為理論,可以科學地預測行為意向,在消費[8]、教育[9]、農業[10]等領域被廣泛應用于研究人們的行為意向與意愿,本文在研究老舊小區改造意愿的影響因素時,也應用了計劃行為理論。主觀規范指個體在做出某一決定時所感受的社會壓力[7],個人在決策時會受個人、團體等環境群體的影響。很多研究都證明了主觀規范對個體意愿的影響,如朱正威等[11]在研究中驗證主觀規范對公眾參與社會穩定風險評價有顯著正向影響,李徳智等[3]認為主觀規范會影響居民參與治理意愿,并驗證了主觀規范對態度存在正向影響。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H1:主觀規范正向影響改造意愿;H2:主觀規范正向影響態度。態度即個人對項目正面或負面的感覺、評價,在本文中即老舊小區居民對于改造的喜好程度。AzjenI[12]探討了態度與意愿的關系,驗證了態度正向影響意愿。羅丞[13]驗證了消費者態度正向影響其對安全食品的支付意愿。因此,提出以下假設:H3:態度正向影響改造意愿。知覺行為控制即個體基于個人經驗與預期阻礙對做某事所感受到的難易程度。當阻礙越小,個人能力越強,經驗越豐富時,其知覺行為控制越強。正如Bandura[14]認為,個體認知行為受其對自我行為能力估計的影響,并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概念。張紅等[15]在研究居民參與社區治理行為影響因素時發現,居民的知覺行為控制會正向影響參與意愿與態度。張錚等[16]在研究支付意愿時發現,提高知覺行為控制會促進支付意愿。因此,提出以下假設:H4:知覺行為控制正向影響改造意愿;H5:知覺行為控制正向影響態度。布迪厄首先提出了社會資本的概念,帕特南將其從個人維度上升至集體維度,將社會組織所呈現出的一些基本特性稱為社會資本,如社會規范、人際信任、網絡,他們使合作和行動更加高效[7]。居民互相鏈接、信任、理解,這種關系協調了居民行為,更易使零散的意向呼聲產生共鳴的傾向,促進了居民為相同的訴求利益進行合作和協調,促進居民的“利益表達”“利益集結”,提升了社區治理績效,易于社區的建設發展。因此帕特南[17]還將社會資本與社區發展相聯系,提出“社會資本是社區發展車輪的潤滑劑”,住區社會資本是個人與組織在住區內部通過互動形成,是信任、互惠、合作關系的總和[5]。根據現有學者較為成熟的住區社會資本測量方法,選取3個維度:社區歸屬感(個人和社區的情感鏈接)、志愿主義(個人愿意無償幫助他人)、地方性社會網絡(強調結構性強的個人社會網絡),來測量住區社會資本。同時社區治理公民參與態度被證明會受到住區社會資本的影響,楊曉冬等[4]研究發現,住區社會資本對其業主參與有正向影響。因此,提出以下假設:H6:住區社會資本正向影響態度。同時,居民改造意愿可能會受到性別、年齡、月收入、學歷、居住時長、是否租房的影響,綜上所述,基于計劃行為理論,提出假設并構建理論模型如圖1所示。
2研究設計
2.1問卷設計本文的問卷分為3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問卷說明,旨在幫助受訪居民了解老舊小區改造的內涵;第二部分為受訪者個人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學歷、月收入、居住時長、是否租房;第三部分包括態度、主觀規范、知覺行為控制、改造意愿、住區社會資本6個維度,16個題項,量表主要參考了國內學者的一些經典量表來編制。態度量表、主觀規范量表、知覺行為控制量表、改造意愿量表主要參考了李德智等[3]和張紅等[15]在研究中使用的量表,住區社會資本則部分參考了桂勇等[18]使用的量表。此部分使用李克特量表予評價,1為完全不同意,5為完全同意。
2.2數據收集及樣本特征本文數據來自課題組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的調研成果,課題組首先在濟南市展開預調研,深入了解居民意愿,為保證數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再分多個階段展開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在2022年濟南市老舊小區重點改造名單中,篩選出濟南市5個區縣內,改造程度和社區發展水平各異的6個代表性社區:云錦社區、環翠小區、山大路南片區、德興片區、舜耕片區、新世紀片區,隨機發放問卷。考慮到老舊小區居民中老年人所占比例較大,為方便老年人填寫問卷,研究采用線上與線下問卷相結合的方法,線上采用問卷星的形式發放問卷,而線下主要針對老年人群體,在小區內隨機攔截發放問卷,并對相關問題進行解釋。線上、線下分別投放的問卷數量為530、63份,收回593份問卷,當中有568份問卷是有效可用的,有效率95.8%,如表1所示。
3研究結果
3.1信效度分析借助SPSS24.0對量表進行信度檢驗,測算潛變量的克朗巴哈系數均大于0.7,如表2所示,變量信度檢驗指標內部一致性較強,同相關要求相符,表明問卷存在較好的可信度與可靠性。在內容效度方面,量表的設置參照已有的成熟量表及相關定義,對社區管理專家進行訪談,進行一定范圍的預調查,并分析修正,因此本文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在結構效度方面,得到KMO取樣適切性量數滿足要求,KMO=0.852>0.7,同時巴特利特球形度檢驗顯著,表明問卷擁有較高的效度。
3.2結構方程模型分析采用Amos24.0對568份問卷結果進行結構方程擬合,如表3所示,選用的擬合指標均符合標準,說明模型的整體適配度較好。同時,對模型進行驗證分析,如圖2、表4、表5所示,說明本文的6個假設均通過顯著性檢驗。
3.3多群組分析為探究在不同群組中老舊小區居民改造意愿的差異與共性,借助SPSS24對不同群組數據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1)性別。不同性別居民改造意愿均值的比較,如表6所示。p值為0.123,說明不同性別的群體對于老舊小區改造意愿無顯著差異。(2)年齡。不同年齡居民改造意愿均值比較,如表7所示。不同年齡段的居民對于老舊小區改造意愿無顯著差異,p值為0.477。結果有些出乎意料,現實中老年人群體改造意愿較為強烈。可能原因是調研工作受疫情防控政策限制,難以開展大規模線下問卷,線上問卷數量占比較高,導致老年人參與相對較少,結果可能與實際有些出入,有待在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中進一步完善。(3)月收入。不同月收入居民改造意愿均值比較,如表8所示。不同月收入居民的老舊小區改造意愿無顯著差異,p值為0.683,因此月收入差異不會影響改造意愿。實地調研發現老舊小區居住條件相對較差,以中低收入居民為主。根據2020年5月頒布的《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實施意見》,目前大規模推進的老舊小區基礎類改造項目以政府出資為主,居民出資較少。因此,不同收入的居民改造意愿無顯著差異,而涉及到加裝電梯等需要居民出資的改造項目,居民的改造意愿與月收入有關[19]。
4建議
(1)加強老舊小區改造內容的宣傳普及工作。政府、居委會等相關組織可以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普及改造措施,加強居民的自我效能感。(2)進行適當補貼與激勵,普及改造后的長期效益。行為態度是影響改造意愿的最主要因素,而居民態度往往關注改造后的收益,因此可以進行適當的補貼與激勵政策,同時可以重點向居民普及改造后的長期效益,提高居民改造的積極性。(3)提高住區社會資本,加強地方性社區網絡建設。建立健全居民與社區,居民與居民之間的溝通通道、平臺,完善溝通機制,定期組織社區活動,提高居民社區歸屬感與凝聚力。(4)發展老舊小區改造化租房市場。老舊小區居民中租戶作為重要組成部分,其改造意愿也對業主改造意愿產生直接影響,政府在初期可以通過適當的優惠政策,鼓勵租戶選擇改造化老舊小區,進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需求。
5結語
本文基于計劃行為理論模型,引入住區社會資本變量,構建理論模型,結合典型省會城市濟南市的問卷調查,借助SPSS24.0與Amos24.0工具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及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而對影響老舊小區居民改造意愿的要素進行分析。研究發現:行為態度是影響老舊小區居民改造意愿的最主要影響因素,且為正向顯著影響。主觀規范變量正向顯著影響老舊小區居民改造意愿。知覺行為控制正向顯著影響老舊小區居民改造意愿。從均值結果來看,居民總體認為自己具備一定的素質和能力為老舊小區改造提出有價值的建議。住區社會資本正向顯著影響居民老舊小區改造態度,進而影響老舊小區居民改造意愿。居民歸屬感不強,社區居民地方性網絡聯系不緊密等都會制約老舊小區的改造意愿。總體來說,居民居住年限越長,擁有越強的改造意愿,居民學歷越高,也有更強的改造意愿。住戶與租戶的改造意愿存在顯著差異,住戶的改造意愿更加強烈,而租戶的改造意愿較弱。
參考文獻:
[1]蔡云楠,楊宵節,李冬凌.城市老舊小區“微改造”的內容與對策研究[J].城市發展研究,2017,24(4):29-34.
[2]李德智,張勉,關念念,張路,谷甜甜.老舊小區改造中居民參與度影響因素研究:以南京市為例[J].建筑經濟,2019,40(3):93-99.
[3]李德智,谷甜甜,朱詩堯.老舊小區改造中居民參與治理的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南京市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20(2):19-25,41.
[4]楊曉冬,張家玉,孫昌蘋.城市住區更新業主參與行為影響因素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9,33(1):141-146.
[5]王亮.社區社會資本與社區歸屬感的形成[J].求實,2006(9):48-50.
[6]冉奧博,劉佳燕.政策工具視角下老舊小區改造政策體系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21,28(4):57-63.
[8]張磊,陳紅華.全渠道零售商營銷協同對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基于多群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9,33(8):108-117.
[9]劉加鳳.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意愿影響分析[J].高教探索,2017(5):117-122.
作者: 葛萌 張琳 薛紅 單位:山東建筑大學 山東大學
- 上一篇:建筑項目設計模式與流程研究
- 下一篇: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