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就業方向范文

時間:2023-11-19 15:42: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量子力學就業方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量子力學就業方向

篇1

關鍵詞:固體物理學;教學改革;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9-0034-02

固體物理學是一門研究固體的結構及其組成的微觀粒子(原子、離子、電子等)間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從而闡明其性能與用途的學科。它是微電子技術、光電子學、材料學等技術和學科的基礎,同時,也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技術的革新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因此,在常州大學新能源材料專業中開設該課程,并將其作為該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希望使本專業學生掌握一定的固體物理知識及其研究方法,從而有助于學生增強理學背景,擴展視野,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為他們畢業后進一步深造或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新能源材料專業固體物理學教學現狀分析

新能源材料專業是常州大學近年來為培養新能源產業發展所需的專業人才而設立的新專業。該專業處于起步階段,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的構建亟需完善,而且材料類專業課程往往更偏重材料的工藝、性質和性能,這些課程往往重工輕理,造成學生的理科背景不強。而固體物理學課程包含了很多晦澀難懂的專業定義、復雜的三維空間想象與變換和煩瑣的理論推導,需要以高等數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和量子力學等理論性很強的課程為基礎,因此客觀上造成本專業的學生并未做好學習固體物理學課程的準備。舉例來說,這些學生的先修課程并不包含量子力學。此外,像高等數學這類課程,學生雖已經學習過,但由于課時等原因,這類課程的學習程度沒有達到學習固體物理學課程的要求。由于上述原因,本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本課程的過程中感到相當的吃力,特別是涉及到一些抽象的定義和復雜的數學推導過程,使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因此,為達成設立本課程的初衷,其課堂教學和考核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

固體物理學課程的內容博大精深,可人為劃分為固體物理基礎部分和固體物理專業部分。由于本專業的培養方案將本課程定性為專業基礎課程,并為其安排了56個學時,因此僅講授固體物理基礎部分,并對其有所取舍,充分考慮新能源材料專業側重太陽能光伏發電和鋰離子電池儲能的特點。鑒于以上考慮,本課程的教材選用Kittel著,項金鐘和吳興惠翻譯的《固體物理導論》,講授該教材的前七章,側重材料的電學性能知識點的講授,減少力學和磁學等相關知識點的比重。例如在第三章晶體結合與彈性常量中,舍棄關于彈性常量的講解,回避復雜的角標和矩陣方程,既可以減少學生的畏難情緒,又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第六章和第七章這些與材料電學性能相關的章節。此外,Kittel著《固體物理導論》這本教材比較注重物理結論,而在某些地方忽視了如何引出該結論的過程,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必然會使學生對課程的內容產生懷疑,最終導致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教授的過程中作者還取多家之長,對該教材忽略的重要過程進行補充,力爭講清每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比如,在第六章自由電子費米氣中,《固體物理導論》該教材直接引出了一維情況下能級的表現形式,這種不通過薛定諤方程的方式使學生感覺知識點比較突兀,缺乏心理準備。對此,我們在這部分補充了薛定諤方程的知識,而后自然地引出教材內容。通過這種做法不僅豐富了課堂教授的內容,使知識體系更趨完善,更在潛移默化中將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做人道理傳遞給學生,起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

正如前面所述,固體物理學課程內容理論性強,比較抽象難懂,而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并未打下學習該課程的基礎。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作者首先將要用到的《量子力學》、《統計物理學》和《高等數學》中相關知識點在課堂上穿插講解,為學生補缺補漏,解決先修課程不足的問題。其次,不拘泥、不追求煩瑣的數學推導和演算,采用定性解釋或數學推導與定性解釋相結合的辦法去解釋固體的性質和結論。例如,在講解費米-狄拉克分布時,如果從數學推導上去解釋這一結論會十分煩瑣,我們采用生活中汽車長隊等紅燈的例子去類比解釋:將一輛輛汽車類比為固體中的電子,將紅燈前的斑馬線類比為固體中的費米能級,將紅燈時沒有汽車越過斑馬線類比為0K下固體中所有電子排布在費米能級之下,將綠燈時首先是靠近斑馬線的汽車通過斑馬線類比為0K以上原費米能級附近的電子首先激發到高能級。這樣就很容易讓學生理解這一重要的結論,并且有助于樹立學好這門課程的信心。此外,在講解第六章自由電子費米氣的過程中,首先給學生補充薛定諤方程的知識點,但由于他們沒有學過《量子力學》課程,對薛定諤方程的講解采用數學推導與定性解釋相結合的辦法:從能量守恒角度并引入幾個重要的假設就能簡單的導出薛定諤方程,使他們很快的掌握必要的先修知識。采用這樣一些方法,可將一些較復雜、抽象的知識點以較為生動的形式傳授給學生,改變了他們對這門課程看法。

四、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學生成績評定是教學過程的主要環節之一。目前常用的考核方式有閉卷和開卷兩種形式,前一種形式主要考查課本內容,容易造成學生考前突擊,死記硬背;后一種形式考查內容靈活,但學生往往對考試復習無從下手,一些學生甚至存在投機取巧的僥幸心理,放棄對所學內容的復習。結合固體物理學課程理論性強、內容靈活但又有大量基本結論和公式需要記憶的特點,作者采取半開卷的考試形式,即統一向學生發放一張A4大小的紙,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可將他們認為重要的知識點歸納總結在這張紙上,而考試時可查閱這張紙上的內容。采用這種方法,避免了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將大量精力放在結論和公式的記憶上,有助于督促學生對所學課程內容進行思考,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在新能源材料專業固體物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在充分認識本專業學生特點的基礎上,不斷改革,勇于實踐,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最終做到因材施教。

參考文獻:

[1]馮端.固體物理學大辭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韋丹.固體物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文尚勝.材料學專業“固體物理”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0):44-46.

[4]華中,劉惠蓮,孫亞娟,孟祥東.固體物理課程建設的實踐[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6,(01):44-45.

[5]惠群,程南璞,陳志謙.材料學專業固體物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11,(36):167-171.

[6]梅顯秀.固體物理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物理,2010,(29):43-45.

篇2

關鍵詞: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教育;培養方案;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236-1879(2018)13-0021-01

引言

近幾年,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發展迅速,加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擬定也為其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發展方向,最后提出對芯片、制造以及材料準備過程中應盡量做到全產業鏈布局。爭取在20年后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作為信息發展中的一部分基礎內容,微電子信息可以說是信息發展的核心內容。新形勢下,微電子制造業人才供給逐漸平衡,傳統人才教育模式中的問題也開始逐漸顯露出來。就當前發展形勢來說,在微電子制造業方面其深度已經研究到lOnm之下,半導體的相關物理效應也不斷涌現,其發展方向不斷朝著量子力學的方向發展。但在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也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微電子教育帶來調整,如今的教學應當將對人才需求的分析、技術的發展作為教育領域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不足

(一)忽視實踐,課程不足。以往的教育模式中,教師往往過分重視對學生基礎方面的培養,在微電子科學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基礎理論教學,缺乏實踐教學。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摻雜了一些學時實驗的內容,但基本上都是基礎性驗證,與企業所需的實際能力存在較大偏差。就目前半導體企業的發展形式來說,很多半導體制造企業都需要員工具有一定的半導體生產線實踐能力,可以進行基本操作,熟悉工藝流程。但該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嚴重缺失,很多的大學校園也并未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甚至有些大學由于學生人數眾多,校內的實習場地不對本科生開放,只有讀研的學生才有機會參與實踐。導致學生對半導體工藝設備不夠熟悉,缺乏實踐經驗,在實習工作當中需要企業對其進行二次培訓才能夠正常參與工作。這便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用人成本,教育效果與實際應用嚴重脫節。

同時,學習內容涉及的范圍不廣,與國外寬口徑、多融合的教學體系存在很大差距,拓展性較弱,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的就業面。

(二)再學習能力培養方面薄弱,筆者通過實際調查,對微電子制作企業進行了解發現,如今大型企業基本上都對人才十分重視,基本上都已經認識到人才資源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學生再學習能力是企業所關心一項重要技能,是實現企業發展與創新的重要內容。我國高校當前的教育形式來看,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相對薄弱,基本上都將這部分內容融入于各種課程當中,利用實驗等方式展開培養,培養內容不夠集中,效果也不夠顯著。

二、專業人才培養改進措施

(一)提供實踐機會,發揮橋梁作用。實驗室是大學生進行實踐鍛煉的基礎平臺,可以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讓學生在接觸實際設備的同時對理論部分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學生畢業前進行生產線實訓,綜合運用微電子工藝知識,對半導體的工藝流程進行設計,在本校實驗室中對工藝流程以及器件生產設備有更多的了解,切實提高操作實踐能力。

學校應當充分發揮出橋梁作用,與企業合作,為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實踐平臺,發揮企業的設備優勢,為微電子專業的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實習平臺。并將校內外實訓平臺充分結合,形成校內外聯動,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優化培養模式,實行開放式教育。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應當對學生的能力與學習特點進行充分考慮,制定更加符合學生發展的培訓策略,并利用差異化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測評,讓學生找到自己突破點,提高個人能力,在課程構建方面,考慮學生個性化發展,采用開放式的體系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芍贫◣讉€必須的課程作為必修課,而其他的課程可完全根據學生的發展以及愛好來進行選擇,進行深入研究。

三、微電子產業發展新方向

(一)材料的發展。微電子制造工藝不斷更新、集成度越來越高,過去應用較廣的硅膠材料已經無法滿足納米器件的應用需求,逐漸向氮化鎵等新階段的半導體過度,在此過程中,已經陸續出現了石墨烯、碳納米管、氧化鉿等很多新型的半導體材料。并且量子材料也呈現出與傳統材料不同的性質。新材料的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行推動了新工藝的發展。所以會說,新材料也是電子產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二)綠色微電子技術的應用。目前,我國微電子產業發展迅速,同時,也存在種種弊端,集成電路的廣泛應用給人類生活帶來方便,但隨著其產量的提高,同時也增加了功耗,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綠色微電子技術的應用,以降低功耗,而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都會給發展綠色微電子技術帶來新的方向。

(三)工藝的發展。微電子材料及器件結構發展推動微電子工藝發展。納米與量子等各種新型材料的出現,促使半導體工藝的制造思想發生了嶄新變化。新型器件擁有更復雜的工藝,3D晶體管柵極對溝道的控制能力進行了相應的改善,實現對溝道的統籌控制。納米級圍柵要求半導體新工藝出現。

篇3

邱寧(南京財經大學招生辦老師):金融學專業與金融工程專業的區別較小,這兩個專業師出同門,都屬于同根生的經濟學學科門類,專業基礎課大體相同,都要求掌握現代金融理論和方法。但是,金融學專業歷史久遠,主要是研究資金融通方式、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職能與運作的專業。國內傳統的金融學包括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兩部分,研究理論問題、質的問題較多,知識多屬文科范疇。金融工程專業是金融學中的新貴。我國對金融工程的理論研究起步較晚,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對此類人才的培養和需求顯得較為迫切。2002年,西南財經大學和中央財經大學等四所大學在國內高校中首先招收金融工程專業本科生。學生主要學習現代金融理論、現代數理工具和計算機信息技術,較注重數學和計算機在金融產品及衍生品技術開發、資產定價等方面的應用,研究數理技術、量的問題較多。因而,金融工程專業一般只招理科生,對數學的要求比較高。

金融學專業的畢業生主要面向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相關的業務和管理工作;金融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是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和其他相關單位,從事資產定價、金融風險管理、金融產品設計等工作。

前者屬工商類,后者屬經濟類

邱寧(南京財經大學招生辦老師):財會專業與財政學專業都是財經類中帶“財”字且引人注目、較為看好的專業,但兩者的學科門類、培養目標等并不相同。財會專業一般指會計學、財務管理等,學科大類屬于工商管理類,而財政學專業屬于經濟學學科大類。財會專業主要側重于培養會計、審計、財務、投資、金融等方面管理的專門人才,就業涉及面廣,有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也可具體到某個會計事務所,單位不論性質與大小,都有用武之地,是“吃百家飯的”。而財政學專業主要側重于培養財政資金分配、政府預算、資產管理、資本運作、稅收規劃與咨詢等方面的專門人才,特別是利用財政稅收來合理配置各種資源、調節收入分配,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和監督,就業面向國家及地方政府的層面需求要多一些。從這點上來說,該專業培養的是國家稅務部門的“會計”,是“吃公務飯的”。就職業特點來說,財會專業人士的特點以按部就班、忠于職守,以邏輯的頭腦、對數字的敏感性而著稱,性格內向些、思想保守些也無妨。而財政學專業人士的特點則在于精通稅收理論與實務,在強調“核算”能力的同時,擅長靈活把握與策劃財力保證、關注橫向協調等方面。

前者研究基因,后者學制藥

褚惠萍(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書記):南京師范大學的生物工程專業從生物技術專業延伸出來,其前身是生物技術的生物制藥方向,2008年升格為生物工程專業并開始招生。這兩個專業的最大區別是,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學習與生物相關的技術知識,課程相對來說偏理論,畢業生拿理學學士學位,成為生物技術領域相關的科技人才。近一半優秀學生通過保送或考研進入國內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繼續研究生學習,也會在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及醫藥、化工、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等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相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推廣、生產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

生物工程專業偏重于生物醫藥方向,主要培養與生物制藥領域相關的生物工程科技人才。前兩年的基礎課程和生物技術類似,但后兩年的專業課主要與藥學相關,比如藥事管理、生物制藥等課程,所學知識應用性更強,畢業生拿工學學士學位。畢業生能夠在生物醫藥、生物化工等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從事相關產品、工藝及裝備的研究、開發、設計、管理及市場營銷等工作,也可在商檢、藥檢、藥事、海關、工商、稅務和政府管理部門從事相關的監督管理工作。

前者是傳統的中文系,后者高等數學、計算機等課程都要學

駱冬青(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李葆嘉(南京師范大學語言科技研究所所長):漢語言文學專業與漢語言專業的區別很大。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是傳統的中文系,在我國起步較早,目前國內的很多高校都開設有漢語言文學專業。該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具備一定的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能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高級專門人才。

漢語言專業則是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在2001年6月成立的,國內目前只有南京師范大學開設有該專業。這門專業本應叫“語言科學與技術系”,是在當時的普高本科專業目錄框架內設置的,旨在培養語言科技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的漢語言專業(語言信息處理方向),但由于國家規定的專業名稱中沒有“語言科學與技術專業”,因此就采用了“漢語言”這個名稱。該專業招收文、理科學生,一般每年招收20人左右,以理科為主。目的是用科學的手段來研究語言,以語言學為本,溝通計算機科技、應用數學和認知科學等相關學科。學生要修讀語言學、計算機、認知科學、數學等專業。目前南京師范大學設有該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后培養點,畢業生就業范圍較廣,可以從事軟件開發、網站研發方面的工作。

前者強調應用,后者注重研發

周華(南京工業大學藥學院黨總支書記):生物醫藥是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制藥工程專業與藥學類專業的相同點在于同屬于生物醫藥領域,就業前景好。不同點在于所屬的學科門類不同,培養方向也有側重。制藥工程專業屬于工科專業,學生畢業后被授予工學學士學位;藥學類專業屬于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后被授予醫學學士學位,目前開設藥物化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及藥物制劑四個專業方向,其中藥物制劑方向的畢業生也可被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以南京工業大學為例,制藥工程專業以工程應用研究為主,專業學習主要圍繞藥物制造過程中的工藝技術、生產設備和藥品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依托學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試點高校的平臺,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打造“卓越制藥工程師”。大四時,學生將進入大中型醫藥企業接受工程實踐方面的訓練。學生就業后大多進入知名藥企,從事醫藥企業的工程技術、生產管理和質量控制等領域的工作。藥學類專業偏重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主要以新藥開發為主。專業學習圍繞新型藥物設計制造、藥物安全性評價、藥物新劑型開發和藥品質量控制方法等方面進行。依托江蘇省藥物研究所、江蘇省中美轉化醫學研究院等學科平臺,學生畢業后可勝任新藥研發、藥品質量檢驗及藥品臨床應用等領域的工作。

前者偏化學,后者偏物理

徐蔡余(南京理工大學招生辦主任):在研究領域方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顧名思義,是研究材料中種類非常豐富的一個大類――有機高分子材料(橡膠、塑料等);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主要研究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及各種新型材料的研制方法,另外本專業也著眼于一些功能材料和復合材料的研制以及材料改性方面的研究,例如如何提高金屬材料的強度、韌性、使用壽命等。

在課程設置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主要學習四大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和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和設備等基本理論課程,相比較而言更偏向于化學方向,尤其是有機化學和高分子材料合成與制備;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則有很多物理理論的課程,如固體物理、量子力學、材料物理等,比較強調對原子物理結構的認知,要求學生有良好的物理基礎和求知欲。

在就業方向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學生的就業領域主要包括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和在化工、汽車、電子、醫藥、航空等國有及外向型企業從事研發和管理工作,如陶氏化學、京東方等;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的就業領域主要包括與金屬材料相關的大型傳統機械制造類企業(汽車、航天、船舶、重工業)、電子類制造業、建筑類行業、特種材料制造加工單位、環保檢測行業、科研院所、高校和一些特殊的認證類機構等。

前者強調金屬的提煉,后者注重金屬的使用

馬立群(南京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冶金工程專業關注的是金屬產業的前期過程,主要是從礦石中冶煉提取金屬與合金,包括黑色冶金的煉鐵、煉鋼、軋鋼和有色冶金的煉銅、煉鋁、煉鋅等,偏重于化學知識的運用。就業一般面向黑色冶金行業的煉鋼廠、煉鐵廠、設計院等,有色冶金行業的鋁業公司、銅業公司等。目前冶金行業的人才需求量大,就業形勢很好。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關注的是金屬產業的后期過程,主要是將已經提煉出的金屬與合金進一步進行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形變處理和腐蝕防護,使其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注重金屬材料的結構、性能和應用的結合,物理知識和化學知識均有所涉及。就業一般面向金屬、機械、汽車、化工等與金屬材料相關的行業。

前者偏應用,后者重理論

張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招生辦主任):這兩個專業相當于信息家族中絕代雙驕的“兩兄弟”,名稱相近,卻大不相同。信息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具有信息處理系統分析、設計、開發、集成及應用等方面基礎知識的人才,具備通信系統、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廣播電視、信息處理以及航空、航天、民航等領域的專業應用技術,能夠獨立設計、開發專門化信息處理系統。

篇4

關鍵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3-0120-03

一、引言

自1999年高等院校擴招以來,全國高校畢業生的人數逐年增加。2002年畢業生人數為145萬人,到2008年增加到559萬人。高校畢業生人數的劇增,導致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增大,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暴發,就業市場的激烈競爭給畢業生、家長和各高校帶來了更大的壓力。為適應就業市場對人才的需要,各高校都在進行各種形式的人才培養模式或課程體系改革與探索。湖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2003年成立的新專業。由于是新辦專業,在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等方面存在不足。雖然在隨后的幾年中,對一些專業課程的學時、開課時間進行了一些調整,但整個課程體系還是不夠完整。2006年在學校教務處和理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對國內一些高校的課程設置進行了充分調研,從我校的培養目標定位和我校的實際情況出發,擬定了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計劃,完成了新的專業課程設置。從本專業5屆畢業生的考研率和就業率來看,課程體系改革對本專業學生的考研和就業起了積極作用。

二、課程體系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分迅速,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電子信息產品不斷更新,技術不斷進步,這就要求電子信息人才要及時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此,國家人事部、信息產業部,于2006年聯合發出了關于印發《信息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653工程”)實施辦法》的通知,目的在于及時更新各類信息專業技術人才專業知識,提高創新能力。高校作為我國經濟建設人才的培養基地,理應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合理設置專業課程,以順應我國經濟建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我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2003年成立的新專業,在專業開辦之初,存在師資力量不足、實驗設備缺乏等問題,這就勢必導致在課程設置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我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不足是:(1)學科基礎平臺課程學時偏少。(2)專業實驗課時不足。(3)專業課程之間銜接不夠。(4)開設的專業課程數量過多。為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為我國經濟建服務,修訂專業培養計劃,適當調整專業課程設置,進一步完善的課程體系是十分必要的。

三、課程體系的改革的思路及具體措施

1.課程體系的改革的思路。人才培養方案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綱領性文件,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基本規格要求的設計藍圖和實施方案,是落實教學計劃、組織實施教學過程的重要依據。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應以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需要為導向,圍繞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從學校和專業的實際情況出發,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湖北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科為主,文、理、經、管、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多學科性大學,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湖北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圍繞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依據學校教務處關于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原則意見,形成了此次課程體系改革的總體思路:(1)加強學科基礎課程教學;(2)加強實踐教學環節;(3)注重知識內容的系統性與先進性;(4)注重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2.課程體系改革的具體措施。2006年在學校教務處和理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從學校的培養目標定位和學科分布的實際情況出發,按照課程體系改革的總體思路,并依據湖北工業大學課程體系結構框架(見表1),修訂了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設置。

此次修訂主要對原課程設置進行了以下幾方面調整。(1)取消了幾門課程。按學校規定本科階段課內學時2500學時,本著“以有限的課程覆蓋日益增長的知識面,不求全、細,重在精、新”的原則,取消了與專業方向關聯程度不高的課程:軟件工程、數據庫概論。取消了與大學物理內容有重復的課程: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2)增加了幾門學科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學時。為打好學生的專業基礎,增加了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等專業基礎課程的學時。(3)增加了專業實驗課的學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實驗研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加了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等課程的實驗學時。(4)適當地將課程前移。按照我校的本科培養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原則意見,學生在第八學期只安排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的教學任務,第七學期有部分學生要為考研做準備,也有部分學生開始找工作,所以很難有太多的精力用在第七學期安排的課程上,導致這學期的課程教學效果不理想。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新計劃將二門課程前移。(5)理順了課程的先后順序。在我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開辦之初,由于培養計劃尚不完善,在執行過程中,對課程的設置有所調整,導致部分學修課程與后續課程的先后順序顛倒,課程之間的銜接不夠。此次修訂基本理順了課程的先后順序。

四、課程體系改革取得的成效

我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計劃修訂完成后,從2005級開始按新培養計劃進行教學。任課教師和學生們普遍認為:新培養計劃從我校的目標定位和我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加強學科基礎課程教學,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較好地解決了原培養計劃中的絕大部分問題。目前,我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按新培養計劃已培養了2009~2011三屆畢業生。這三屆畢業生考研和就業的總體情況明顯好于2007~2008屆畢業生。由于就業情況與當年的就業環境有很大關系,不好進行對比。因此僅以我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歷屆畢業生的考研情況(見表2)進行對比。從表2中可以看出:2009~2011屆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的比例和畢業生考取211學校的比例明顯高于2007~2008屆??梢姳敬握n程體系改革對我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考研、就業都起了積極作用。

湖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自2003年開始招生以來,已有五屆畢業生。其中2009~2011屆畢業生是按修訂后的培養計劃進行教學的,而2009~2011屆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的比例和畢業生考取211學校的比例明顯高于前兩屆,這說明新的培養計劃對我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此證明筆者對課程體系的改革是比較成功的。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知識的不斷更新,專業課程體系與專業培養計劃也應及時更新。因此,課程體系改革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只有將科學技術進步的最新成果及時地融入到專業教學中,才能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方見樹,廖湘萍,李雪勇.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討[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11,(5):89-92.

[2]楊成全,盧玉和,石云龍,王振義.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2007:79-84.

[3]雷學堂,馮杰.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實驗課程體系的構建[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7,(10):149-151.

[4]喬鬧生.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環節中課程設置的研究[J].科技教育,2011.

[5]劉東,盧進軍,盧超.新形勢下我校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探索[J].科技教育,2011.

篇5

    論文摘 要:通過在農業科研中把物理學科知識與農業學科知識相結合的實踐,探索物理學科與農業學科結合對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有利作用。展望學科交叉對培養新世紀具有全新知識結構人才的廣闊前景,推動物理農業的穩步發展,充分發揮學科交叉的潛能。 

    在知識經濟、信息化時代,實施科教興農不僅要善于創造新知識,吸取人類的一切文明成果,而且要善于把新知識、新成果轉化成新產品,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才能發揮知識和科技的價值[1]。農業院校在科研中,考慮不同學科的交叉融合,把基礎學科與優勢學科整合,通過學科邊緣交叉是技術創新鏈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本文結合魔芋科研項目中物理技術在控制病害發生、提高產量等方面的應用,就物理學科知識與農業學科結合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和優勢展開論述。探索通過物理學科與農業學科的有益結合,思考對培養新世紀合格農業人才、推動農業走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模式等問題。

    一、學科交叉,優勢互補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推進了科學技術向縱深方向發展,學科之間相互交叉滲透是當代科學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

    現代科技發展的學科高達分化基礎上的高達綜合的特點說明,科技的發展需要不同學科和技術的橫向聯合就能形成整體優勢,邊緣交叉容易出現新的生長點 [2]。尤其是物理學這一基礎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結合更是越來越突出,如計算物理學、數學物理、物理化學、生物物理學等,這些交叉學科的出現,無疑促進了物理學及其他學科的發展和延伸。其中物理學與農業科學的交叉滲透,使“物理農業”脫穎而出,并且有效推動了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的健康、穩步發展。

    二、物理學科與農科知識結合的必然與優勢

    1物理學科與農科生物科學相結合的必然

    (1)自然科學領域內必然存在同一的、共同的聯系。20世紀以來,以數學為工具、物理學為理論基礎的學科發展,已逐步把除生物學以外的其他學科同一起來[3]。而物理學研究的物理運動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種現象,它滲透于自然界的任何生命系統,因此物理學也要研究生命、時間和空間的性質、聯系等,它與生物學科也存在同一的、共同的聯系,這一點也是被歷史證明了的。1943年,物理學家薛定諤寫下了《生命是什么》一書,從物理學的角度對生命現象進行了詳細的闡述?,F今生命科學中的許多重要概念如“遺傳密碼”,就是由薛定諤首次提出的;21世紀關于生命現象的描述性信息太多了,新的工作框架——定量生物學的應運而生,使生物學、化學、物理學、數學這些基礎學科聯系起來;同時在農科教材中也不乏許多物理科學知識,如離心分離技術、宏觀、微觀方法——氣體分子熱運動理論、紅外測溫、衛星遙感、生物與熵、正常細胞的電模型、衍射現象、生物體的旋光現象、核磁共振技術和物質的放射性,等等,涉及了物理學的力、熱、電、光、磁,原子物理、相對論、量子力學等許多方面??梢?物理科學與農科知識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2)物理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實驗方法已日益滲透和應用于各個自然科學領域,包括農科的生物科學。20世紀50年代以物理學的X射線衍射結構分析為基礎的分子生物學的成就與發展技術被引進了生物學,從而確定了DNA的雙螺旋結構,至今X射線衍射晶體分析法仍是分析生物大分子立體結構最精確的技術[3];物理學和生物學的交叉學科生物物理學在研究思路、應用的理論和方法方面就突出了物理學的特點。

    從當代科學技術發展規律以及走在國際前沿開展科學研究的美國、英國的趨勢來看,21世紀生命科學與物理科學之間的融會貫通已經勢不可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與國家衛生研究院聯手資助大學建立了多個跨學科的Bio-X中心,英國生物技術與生物科學基金會在2003年也建立了以10年為期的重大研究計劃——預測生物學。這個蓬勃發展的交叉學科正在成為大量學術會議、高質量學術雜志以及基金資助機構的主角??梢?物理學科與農科生物科學間的交叉融合是必然的。

    2把物理知識用于農業的現代物理農業的優勢

    早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等國就已開始研究現代物理農業工程的單項技術;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進入物理農業—物理技術應用到農業領域,應用物理學技術、方法和基礎理論研究農業生產過程和農業生物生命過程中的物理規律,以及物理因素對生物系統的作用機制,涉及物理學、材料學、動植物學及農學領域的多學科交叉綜合的一門新生學科[4]。隨著國際貿易農藥殘留標準越來越嚴格的動態趨勢,消費者對農產品健康、安全的高要求,“物理農業”的精英們在中國應用物理農業技術方面進行了不懈的探索。

    近5年來,在天津、大連等地已開展得如火如荼且已取得驕人的成績,有力地說明把物理科技應用于農業領域,能推動傳統農業的變革,是一種獨特有效的生產方式。

    在我國,應用于農業生產的現代物理農業技術有:磁化、電場處理種子技術、電子殺蟲技術、空間電場防病促生技術,等等,而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相對于化學農業來說是一種高效、無環境污染且成本低廉,易實現效益轉化的農業技術 [5] ,可控制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并且能達到提高品質、抗病增產的目的,保證農產品達到質量、綠色、無污染的標準,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梢?把物理科學知識參與農業生產過程,利用物理因素和物理技術應用于農業,有著誘人的前景與潛力。

    三、在農業科研中,進行物理技術與農業栽培措施有機結合的探索

    前人把物理技術應用于科研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低溫和紫外線輻射植株地上部分后能有效抑制病害發生,并對植株生長產生良好的影響,這在小麥、大豆、玉米、郁金香、百合、大蒜等作物上已得到證實。

    魔芋是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近年已成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然而,在魔芋生產中,魔芋軟腐病已成為魔芋生產和魔芋產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鑒于魔芋軟腐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種芋及土壤,種芋帶菌是引起植株發病的主要原因這一特性,以及溫度、紫外線等物理因子影響魔芋生產的研究尚未見報道,因此,筆者于2008年至2010年間開展了“低溫、紫外線對魔芋種芋生長的影響”研究,通過對魔芋種芋進行不同強度的低溫冷藏和不同時長的紫外線輻射,研究不同處理對魔芋生長過程中軟腐病的控制及產量表現的影響,把物理學科與農業學科知識結合應用于科研生產。通過此研究得出結論:用低溫冷刺激、紫外線殺菌處理魔芋種芋能降低病害,提高產量,把物理因子低溫、紫外線這樣應用對魔芋的影響是正向的;試驗中不施用化學農藥,保證了生產的魔芋沒有藥物殘留,綠色環保。

    筆者在科研中把物理科學與農業科學結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這種生產成本低、簡便易行的生產方式對改善和提高魔芋品質、保護生態等方面具有現實意義。

    四、物理學科與農業學科結合的展望與思考

    1加強物理學科與農業學科的融合,有利于學生的就業(創業)與升造

    農業院校教學與科研中注意物理科學與農業科學的融合,有利于教師的農業科研拓展,更好地服務“三農”的同時能加強學生交叉學科知識素養,能拓寬農科學生的農業生產技術。畢業生面對需要大量知識和技術的市場就業更具有絕對的優勢;對于畢業且有志于繼續深造的學生,可選擇由交叉學科而產生的新興領域為方向,而現代新興的物理農業中所涉及的有關食品安全、生態農業等諸多問題有待應用科學理念和現代技術加以解決,農業院校的學生由此領域為方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中加強物理學科與農業學科融合的培養對他們的知識積累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推動。

    中國理論生物物理學家歐陽鐘燦院士呼吁:“為培養具有全新知識結構的研究人員,首先應革新大學生命科學相關的教學”,呼吁高校生物系反省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適當增加數學、物理學等其他學科的知識,與美國著名的倡議“培養21世紀的科學家:本科生的生物學教育”(Undergraduate biology education to prepare research scientists for the 21st century,簡稱Bio2010)相呼應[3]?,F在中國的一些高等院校已開設了生物物理學等交叉學科專業,希望“培養出來的跨學科學生能操同一種語言去建造生命科學的通天塔”。

篇6

【關鍵詞】高校數學教育 因材施教 專業知識 專業能力 專業態度 就業指導

中國教育在線12月13日的《2011高招調查報告》顯示,伴隨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高考生源在2008達到歷史最高的1050萬,2009年開始全面下降,最近3年累計下降了130萬,并呈現出持續下降趨勢,這種態勢將延續至2017年到2020年前后。在高考生源持續下降的情況下,部分高校將因生源枯竭面臨嚴峻生存挑戰。生源危機,給高校帶來了招生的壓力,也增加了高校的競爭意識,打破了傳統的高校高高在上的現象,讓高校為了爭取生源,會對自己的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都進行完善,而要提高競爭力關鍵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培養出的學生是適應社會需求的優秀人才才是學校永遠不會被社會所淘汰的硬道理。

一、提高教育質量,教師是根本基礎

凡人類之所在,必有文明;凡文明之所到,必有教育;數學是所有理工科的學生在大學階段所必修的一門課程。有人說它是一種語言,從它的結構和內容來看,是一種比任何國家的語言都要完善的語言。實際上,數學是語言的語言。通過數學,自然界在論述;通過數學,世界的創造者在表達;通過數學,世界的保護者在講演。數學為其他學科提供了一種嚴密而簡潔的語言,能夠有效地描寫基本結果以及自然現象。丘成桐說:“數學是基本語言,時空語言是幾何,天文的語言是微積分,量子力學要透過算子理論來描述。而波動理論則靠Fourier分析來說明”……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活之迷、日月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痹谖覀兊娜粘I钪?,數學無處不在:像CD機、汽車、計算機……從天氣預報到股票漲落,到處充斥著數學的描述和分析方法。任何一種技術、儀器沒有了數學都將無法想象。盡管如此,這門學科卻并不是那么受人歡迎。許多人從學生時代起就特別懼怕數學,認為數學枯燥無味、遠離生活,難以理解,不少學生害怕、討厭數學,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了“習得無助感”,并認為除了考試,數學毫無實際用處。數學教育的不景氣是世界范圍內近幾十年的事情,當然因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數學太難,花了很大力氣去學,學了后又覺得不劃算。

如果把學習的過程比作不斷雕琢打磨的加工過程的話,那么大學生就是還未下線的半成品,作為學習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高校教師就是生產一線上的工人師傅。如何把其塑造成優質產品打入市場呢?

1.鉆研學生,因材施教

學生這一群體具有發展的連續性與突變性、發展的階段性與個體差異性等特征,又是由一個個充滿無限發展可能的鮮活生命個體組成的。每個學生都擁有不同的稟賦和個性,在發展來源上有先天、后天之別,在出現程序上有初始、后繼之別,在階段上有共性、個性之別,在內容性質上有自然與社會之別,在載體上有身體、心里之別等。每個學生都是復雜唯一的個體。教師的工作是“一對多”,對學生的認知較為復雜和困難,即便把學生按照是否升本(專科生)或是否考研(本科生)的意愿并參照數學成績的好壞分成不同的教學班進行分層次教學,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于學生各學科發展間的不平衡,也會涉及到不同學科上課時的混亂。而且即便是同一分層的學生之間在自身的學習能力、潛力和預備知識等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根據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施教即因材施教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收到實效。

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對教師來說很難,每個教師可以做的就是不斷接近因材施教的最高境界。無論學生發展存在怎樣的階段性與共性特征,每個教師面臨的學生總是千差萬別、鮮活生動的。教師的工作是“一對多”,對學生的認知較為復雜和困難,只有沉下心來客觀全面地去鉆研自己的學生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從而不斷突破對其認知和駕馭的限度。

2.關注學科前沿,拓展專業知識

教師的任務是把知識的學術形態轉化為教育形態?!敖虒W水平較低的教師照本宣科,把書上的內容重復一遍,抄在黑板上,就算‘教’過了。好的教師,就不只是講推理,更要講道理,把印在書上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態。教育形態的數學知識,散發著數學的巨大魅力。教師通過展示數學的美感,體現數學的價值,揭示數學的本質,感染學生,激勵學生。這,才是美好的教育?!币簿褪钦f,除去一定的教育素養與數學素養外,數學教師還應具備這樣三種特殊能力:(1)善于舉例。教師不僅應當通過適當舉例為學生較好地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提供必要的基礎,在學生求解問題時也應通過適當舉例為他們提供原先不具備的經驗和方法,做一定數量的有代表性的題目是學好數學所必需的。(2)善于提問。這不僅是教學工作啟發性的主要標志,也是數學思維的具體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思維特征提出問題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同時將善于提問和思考的習慣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形成其受用一生的專業態度。(3)善于比較與優化。這可以被看成是由數學思維發展的基本性質直接決定的:“它必須重新組織、重新認識,有時甚至要與以前的知識和思考模式真正決裂。”從而,數學思維的發展也就必然地有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例如,一元函數連續與可導可微間的聯系,多元函數的微積分與一元函數微積分對應概念間的聯系與區別,關于一元函數的結論在多元函數上的推廣等等。

當然,以上所有的一切都要求教師自身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正所謂“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教師可以不研究學科知識的前沿,但需要去關注和了解,需要在關注與了解的基礎上,引領自己專業知識的發展,站在更高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關注學科前沿知識對于夯實教師的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的整合輸出即提升教師自身的學術意識思維具有重要的作用,避免其因缺乏引領而被僵化,因缺乏聚合而被低端化,因缺乏學術思維而被固化。教師需要對所教學科前沿知識的關注,來保持一種學術思維,養成優良的學術品質,以此不斷突破教師專業知識的權威與發展局限。

3.改革教學方法,提升專業能力

在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素養的基礎上,還要與好的教學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好的教學效果。合理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輔助教學,增加課堂信息量,增加數學圖形的動態和直觀演示。數學建模是數學在實際生活中最直觀的應用,可把其思想融合到數學主干課程、結合數學建模講解相關例題。比如,講解用微分方程建立的數學模型、線性代數與解析幾何中用矩陣建立的數學模型,概率統計與隨機過程中用統計建立的數學模型等,使數學建模教育在數學主干課程中不斷線。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對選編的一些實際問題(如利息、股票、利潤、保險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為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通過建模訓練,可以讓學生

體會到數學中的定義、概念、定理、公式等都是從現實世界中經過逐步抽象、概括而得到的數學模型,與現實世界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并且可以反過來應用于現實世界解決各類實際問題。

4.發揮自身長處,養成教學風格

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特定情境或基于特定靈感的創造,而創造應是基于自身長出的極致發揮。教師獨特而有優秀的教學風格的養成無疑是教師專業能力提升的歸宿。優秀的教師都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他們的區別只是這種較強的專業能力依附于不同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教學風格。發揮自身長處,不斷養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是教師不斷突破專業能力轉化與遷移限制的必由之路,俗話說:“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皟炐闶且环N習慣”,最終的成功是依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達到的,從量變上升到質變。

5.安貧樂道,甘于奉獻

如果說教師的專業知識解決的是教師能不能進行教學,教師的專業能力解決的是教師會不會進行教學的話,那么教師的專業態度解決的則是教師愿不愿進行教學。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在教師專業化不斷推進的今天,相比教師的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而言,教師專業態度的提升顯得尤為迫切。在這個充滿浮華與誘惑的時代,能夠做到問心無愧是一種難得的境界。教師的陣地在課堂,教師的幸福首先來源于課堂。走進課堂。教師的能量在噴發,學生的潛能被開墾,情感在交流,智慧在碰撞,師生的生命都在躍動;書本里冰冷的文字被激活,文化的生命在傳承,每堂課、每個環節、每次問答,都是創造性勞動,都是教師的幸福之源,我們學習中收獲智慧,在感動中體驗幸福,享受著遠離鉤心斗角、爾虞我詐、物欲橫流的純潔校園帶給的寧靜與安逸。

二、提高教育質量。學生是根本對象

時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如果通過以上的程序,我們的學生已經成長為知識面比較開闊、學習研究能力比較強、愛崗敬業的優秀人才,那么又如何才能使其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并最終找到各自心儀的工作呢?

從就業角度來看,必須把用人單位、社會的需求和評價,及時反饋到學校的招生培養環節。我們的目標是在維持較高就業率的基礎之上,以提高就業質量、提高成才率為主。以指導為主進行職業指導,主要是注重培養能力,培養職業生涯設計的能力。建立一個廣義的服務體系,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結對幫扶關系,老師花一定時間和精力去幫助學生。當然首先且關鍵的問題就是拓寬學生的思路。在報考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同學中,不少人把自己的就業定位在高校數學老師方面,這也是對專業就業方向定位不準的一個誤區,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是聯系數學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及信息、管理、經濟、金融、社會和人文科學的一個重要橋梁,通過建立數學模型和借助功能日益強大的計算機,應用數學的研究范圍更加廣闊,包括應用數學的基礎理論、具有廣泛應用可能的數學方法、利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等。同學從這個專業畢業后,可以勝任科研機構、政府機關、企業的相關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或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工作。更有很多畢業生在大型軟件公司從事編程工作,與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區別并不大。另外。由于此專業的同學數學基礎扎實,繼續攻讀研究生也會有比較寬的選擇方向。

解決了后顧之憂,那么數學便能真正成為不但實際上很美、有內涵美的一門科學,而且看起來也很美、有外在美的一個專業,成為人人爭搶的香餑餑!我想所有的基礎學科都應與時俱進求發展,那么高等教育基礎學科的振興與繁榮便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莫里茲,數學的本性[M].朱建英譯,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篇7

漫步劍橋:

追尋人類文明前進的身影

文?黨寧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讓人體悟到劍橋大學每一寸草木的青春與靈動,也吸引著無數游客涌向詩中那迷人的康河(River Cam)。漫步在劍橋古老的青石路上,不時伸手觸摸那一幢幢飽含滄桑的中世紀建筑,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劍橋大學八百年來的學術靈魂早已沉淀其中。難怪乎那位才高八斗、桀驁不馴的中國文人會甘愿在這異國小流中只做一根水草。

劍橋大學是與牛津大學齊名的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大學。與牛津的傳統和保守有所不同,劍橋從創建伊始就孕育著叛逆。1209年,牛津的一群學者由于與學校當權者意見不合,就舉家搬遷到劍橋并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領地。還有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曾經有一名劍橋學生為了表示對亨利八世獨斷專權的強烈不滿,趁著夜色將其雕像右手中的權杖換成了一把椅腳。劍橋當時的校長不但沒有處罰該學生,反而認為他見解行為與眾不同,雖然大膽放肆但卻真實可愛,因此沒有追究這件事。就是在這樣一種渴求真理而又無拘無束的學校環境中,誕生了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個學術巨匠。劍橋大學輝煌的榮耀既屬于英國人民,更屬于整個人類。

文明的承載:小橋流水 至純唯美

劍橋大學坐落在英國劍橋郡的首府,故而得名。但是只有走進劍橋的大街小巷,才能體驗到它的名副其實。劍橋(Cambridge)的得名可謂恰到好處,蜿蜒曲折的劍河(也譯作康河,英文:River Cam)從城中穿過,仿佛一縷隨風飄浮的青色絲帶,而七八座靜雅別致的小橋(英文:Bridge)將整個校園連接成一體,又如雍容的貴婦身披著一件華彩霓裳。倘若乘舟順河而下,只見那橋躍水面,水映橋影,相得益彰,渾然天成。

前校長布羅厄斯說得好:“這些自然景物孕育著劍橋的魅力,那種不變的靜謐讓你感受歷史的存在,體味歷史的真諦?!痹诤拥膬砂?劍橋大學的31個學院星羅棋布。富麗堂皇的國王學院代表著劍橋的學術之靈,他頭枕著劍河氣勢如虹;而王后學院一邊倚靠著她的丈夫,一邊還懷擁著那座精巧絕倫的“數學橋”,似乎在守護著劍橋這頂“數學王冠”;泛舟向前,闖進視線的當屬宏偉的亨利八世雕像及其后面昂然矗立的三一學院;而與之遙望的則是雋永秀麗的圣約翰學院,她毗鄰“嘆息橋”,多少年來見證了無數才子佳人的點滴往事。

此外還有基督學院、伊曼紐爾學院、卡萊爾學院、耶穌學院、圣凱瑟琳學院等等,它們雖風格各異,出身不同,卻都象征著劍橋大學八百年一路走來的堅實步伐。每當劍橋小鎮響起教堂沉沉的鐘聲,這些河畔的古老建筑都會像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一樣,歌頌著那來自上帝的真理,文明的啟迪。

文明的飆進:風流人物 各領

劍橋大學建立于13世紀初期,也就是文藝復興的火種開始燎原之時。擺脫了中世紀基督教的思想鉗制,人類文明即將踏上一段飛黃騰達的旅程。文明的發展離不開思想的啟蒙和科學的創見,而劍橋大學適時地扮演了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

首先是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弗朗西斯?培根,他先是就讀于三一學院,然后又在劍橋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并主張學校教育應傳授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接著是被一顆蘋果砸出萬有引力定律的埃薩克?牛頓,他發現了力學三大定律并創立微積分學,奠定了經典物理學和高等數學的基礎,并為此后自然科學的迅猛發展創造了理論可能。還有就是給此前妄自尊大的人類以當頭棒喝的達爾文,他的生物進化論將人類歸為同猩猩一樣的靈長類動物,并把它們當作人類的親戚來對待。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地球上所有物種的命運。進入20世紀以后,先是原子物理學家盧瑟福的量子力學理論將人類科學帶入微觀領域,又有伯蘭特?羅素對哲學和數學的有機結合,再到最近那個由于肢體殘廢只能有三個手指活動的史蒂夫?霍金,竟然提出令全世界健全人都匪夷所思的“宇宙爆炸”理論。總之,劍橋大學至今為止已經產生了7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遠遠超出世界上其它任何一所大學。

劍橋大學由此被人們視為現代科學的搖籃,這確屬實至名歸。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人文社會科學在劍橋的衰落,相反地,在培養出一位又一位自然科學巨匠的同時,劍橋大學誕生出許多偉大的思想家。他們甚至用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改變了整個人類文明的方向和前景。最早是英國人文主義大師約翰?彌爾頓,他寫作了《為英國人民申辯》、《失樂園》等作品,為文藝復興精神在英倫三島的深入人心助了一臂之力。19世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他的作品開啟了世界文學史的一代新風。此外還有經濟學家凱恩斯,政治學家馬爾薩斯等,他們都如劍橋名人天空中的繁星,共同照亮了人類文明的前進道路。

文明的延續:緊握時代 推陳出新

雖然劍橋大學擁有足以傲視群雄的光輝歷史,但人類文明的飛速發展使得古老的劍橋曾經一度在學術競爭中顯得力不從心了。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大學的迅速崛起,確實對劍橋和牛津等傳統名校造成了巨大沖擊。

然而劍橋大學與牛津大學最大的區別就在于:牛津以極端保守著稱,而劍橋則始終存有一種叛逆和變革的精神。當牛津人還沉浸在是否應該打破以往純粹的學術傳統,建立商學院并擴大招生對象等問題的爭論時,劍橋人已經開始了穩中求變的歷程。面對巨大的競爭與生存壓力,劍橋大學擺脫了以往財政完全依靠政府撥款以及學術研究僅憑個人興趣的窠臼。首先,劍橋大學的領導機構主動向美國大學學習,并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募集捐款的任務中。此外,劍橋大學力圖把自身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高度統一起來,其下屬的研究機構也逐漸能夠敏銳地掌握英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并采取積極地予以響應。例如: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當英國為振興經濟而大力推行新的科技和教育政策時,具有悠久科學傳統的劍橋大學就當機立斷實行科技產業化措施,遂成為了英國大學與企業合作發展的絕佳典范。1971年,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創辦了全英第一個也是最為成功的一個高科技園區。由于背靠劍橋大學這一強大的科技源泉,劍橋科學園從創立起就吸引了大批的高科技企業紛紛前來落戶,而這其中大多數企業都與劍橋大學各學院的科學實驗室維持著良好的業務往來。1999年,劍橋大學為助推英國政府的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政策,又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聯合創建了劍橋麻省理工研究院,并提出四項核心使命:1、進行交叉學科的綜合研究;2、促進本科生教學水平進步;3、開展專業技術人員實踐培訓;4、建設并完善英國國家競爭力網絡中心。通過這些改革措置,劍橋大學一方面承擔起提高英國競爭力和經濟實力的重任,同時也獲得了政府的巨大資金投入,并且引起了私人企業的濃厚投資興趣。而這一切顯然都將有利于實現劍橋大學追求卓越的學術目標,并保持和加強劍橋大學在國際科學研究和教育領域的頂尖地位,可謂一舉多得。

可以這樣說,在牛津大學由于固步自封一度落伍的時期內,劍橋大學通過主動的變革為自身發展贏得了機遇,頑強地守護著英國學術研究的至高地位,繼續著人類文明的創造。

文明的播撒:

校門廣開 有容乃大

劍橋大學對于人類文明進程的巨大貢獻自不待言。即使在世界文化逐漸融合的過程中,劍橋也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有句俗話說得好:“牛津是劍橋之父,劍橋是哈佛之母。”的確,畢業于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的約翰?哈佛逝世時,將自己遺產的半數以及所有藏書捐贈給正在創建中的哈佛大學,他的名字遂成為哈佛永久性的標志。而幾百年來,劍橋大學還為歐洲大陸和美國培養了難以計數的優秀人才,他們中的很多人又為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立下汗馬功勞。二十世紀以來,隨著世界文明的頻繁交流和加速融合,劍橋大學又開始從全球招收學生,試圖進一步擴展自己對于世界文明進程的影響力。僅僅拿中國來說,大名鼎鼎的詩人徐志摩曾經感慨萬千地說道,“我的一生只有在劍橋的半年是不曾虛度?!彼麨閯蛩鞯脑姼枰渤蔀橹袊私膺@所著名學府的一把金鑰匙。而中國留學生在劍橋學成歸來建功立業的也絕非僅徐志摩一人。除了家喻戶曉的數學家華羅庚以及著名作家蕭乾之外,還有蔡翹、趙忠堯、王竹溪、戴文賽、王應睞、伍連德、丁文江、曹天欽等人。他們在劍橋飽受人類文明精華的熏陶后,又為中華民族快速崛起的偉大歷程貢獻了自己的智慧。

當人類歷史進入新的千年,劍橋大學在促進文化共同發展的方面又做出新的舉措。近幾年來,劍橋大學不斷增加在海外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招生的名額。仍舊以中國為例,自2001年劍橋大學對中國進行了教育考察并作出直接招收中國高中畢業生的決定后,又于2006年出臺了“向中國中學生開放全部專業,并放寬對報名學生的年齡和學校的限制”的政策。更讓人欣慰的是,當81歲的金庸老先生漂洋過海,勇敢挑戰劍橋博士學位的巔峰時,劍橋又以其博大的胸懷接納了他的申請。這一舉動更加凸現出劍橋大學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而這也就是世界留學生向往劍橋的重要原因所在。

劍橋大學的校訓是“此乃啟蒙之所,智慧之源?!甭皆趧蛐@,吟誦這句雄渾高亢的名言,感受著智慧源源不斷地走進靈魂深處,你的內心是否真的會閃現那道人類文明進程的絢爛軌跡。

劍橋的生命線:

“標準化”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文?劉福林

劍橋大學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擁有無比榮耀的光輝歷史。800年悠悠歲月使得劍橋的文化根基中沉淀下無窮的智慧。然而只有透過聲名顯赫的喧囂與浮躁,才可以真正窺見劍橋長葆青春的奧秘。英國人重視傳統,而劍橋人對于教育傳統的執著則體現在“教學”這項大學的基本職能上。

“教學才是硬道理” 催生標準化保障體系

大學作為享受國家撥款,并且由公共經費支持的機構組織,責無旁貸地要為社會服務,而大學服務社會最直接合理的方式就是為國家培養所需人才。劍橋大學的輝煌之所以能夠延續至今,根本原因就在于該校長期以來所奉行的一整套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這套保障體系以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為出發點,并針對這些基本要素制定出了標準化的執行和控制方法。劍橋大學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將標準化的質量觀念滲透進教學的幾個基本環節,例如:教師的選聘、學生的選拔、課程設置、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監督和評價等等。首先,在教師的聘用環節上,劍橋大學制定出了極為嚴格的限制條件和遴選流程,其目的就在于保證教師的學術水準和教學水平。對于每一個教師的聘任由專門的選舉委員會決定,而選舉委員會的成員由各方面的專家所組成。即使這個教師最終被聘任,等待他的還有長達三年的試用期。如果被聘者沒有大學工作的經歷,試用期則會更長。另外,按照劍橋的規章,所有教授、高級講師、講師和助理講師對大學的基礎教育都有著法定的責任。這就意味著即便你是皇家教授和諾貝爾獎獲得者,也還要認真地給本科生授課。

其次,恰如劍橋大學副校長安娜?朗斯黛爾所說,“當你把頂尖的學術帶頭人和具有優秀學術潛能的學生聚攏在一起,教學過程的質量就注定是好的。”劍橋的招生過程可謂復雜而又艱難,從筆試、面試到進一步的家訪和補試,只有通過層層篩選才能最后得到有關專家的垂青。

再次,劍橋大學課程的設置是由該系教授一同組織制定,其任何一門課都要成立一個三人以上的課程指導小組,并且對課程實施的結果進行評價。此外,劍橋的導師制教學方法也為教學質量的穩定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每個學生一入學就分配有導師,平均一個導師帶1至3名學生。每周都至少安排一次面對面的學習交流,導師對學生學習、品行和就業各個方面進行指導。學生可以在與導師的交流中解決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而導師可以得到及時的質量控制反饋。最后,劍橋大學設立有專門負責質量保證和提升的組織機構,例如:考核委員會、學院學位委員會和研究生學習委員會等等。這些組織制定出各種具體可行的質量保障目標,并在教學工作實踐中嚴格把關。

“標準要與時俱進” 彰顯創新性文化底蘊

毫無疑問,劍橋大學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具有精確性、系統性和規范性的標準化特色。這些特點一同決定了劍橋大學日常的教學工作緊湊有序,波瀾不驚。然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應該以滿足各種教學質量需求為目標。當經濟、政治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原有的教育活動產生不斷的沖擊時,與之相對應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就必須迅速創新和變革,以適應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要。劍橋大學的一整套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不僅具有標準化的可操作性特點,而且還兼備與時俱進的創新性特色。正如劍橋大學副校長朗斯黛爾所說的,“創造是一種自我調節的方式,管理不是永無休止的強制,因為它將帶來更具有激勵性和建設性的效果,以及更低的運行成本?!庇绕涫菍τ诋斍吧鐣珜У摹敖K身學習”的教育方式,劍橋大學特別賦予了其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以自我更新和完善功能。這個保障體系設立了不斷跟蹤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教學質量研究中心,其中的研究人員均為教學理論和教育管理方面的資深專家。它還挑選出科研和教學均非常優秀的教師參與國家的教育教學研究,從宏觀層面上把握教育發展的趨勢和社會進步對教學各方面的需求。所有這些作法都為學校教學質量保障體制的不斷超越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