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經濟理論基本原理范文
時間:2023-11-15 17:45: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微觀經濟理論基本原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曼昆經濟學原理》很意外的想法,老師為什么推薦這本書,其實經濟學的書很多,以前本來選擇學金融。但是我想教科書,我是沒法看的。因為那是枯燥無味的,但是看這本書的時候,我被書吸引了。給我的結論就是這本書讓人很輕松快樂的接受他,不像其他經濟學的教科書充滿了哲學的味道,讀來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講述人身的道理。學經濟的同學,在課堂上聽得像一個機智善辯的老師滔滔不絕地步道,讓人有著醍醐灌頂的新鮮感,但總擔心老師咄咄逼人的提問。但是《曼昆經濟學原理》則是用例子說話,像年輕的老師談吐風趣,總是與學生平起平坐的講課一樣,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讓我們愿意去接受他。曼昆在書里有說過:本書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幫助你學會經濟學家的思考方式。并且本書通過把理論、案例研究和新聞中的經濟學事例結合起來,將給你提供充分發展和實踐這種技能的機會。在深入了解經濟學的本質和細節之前,概述一下經濟學家如何研究這個世界是有幫助的。
本書第一章就有十大原理:前面七大原理闡述了人們如何做出選擇,以及人們之間如何相互貿易。像這樣研究家庭和企業如何做出決策,以及他們如何在市場上相互交易的領域叫微觀經濟學。而接下來的三大原理描述了整個經濟運行的輪廓,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于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原理九:當政府發行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原理十:社會面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舍。在這是個原理里,就有內容、體系結構到表述、體例都體現了經濟學學生的入門教科書的定位。給讀者很大的吸引,對一些不是學本專業的學生和看者來說,是個很好的入門教材。讓人懂得生活中學經濟,這本書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我不需要把他全部看完。書是要慢慢的琢磨,不是把他讀完就可以了,而是讀出他的精華,那樣只是一點,你也受益匪淺。然而這十大原理,讓我明白經濟學的博大精深。在各個領域中,經濟運行特點,對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帶來的影響。小到我們家庭瑣事,大到國家經濟實力。從簡單的例子到復雜的,在此期間,你可以提高閱讀能力,辨別經濟力度。這本書的內容側重于應用和政策,而不是象同類教科書那樣側重于正式的經濟理論。作者試圖使讀者通過這本書的學習,在將來讀書看報、經商或從政時都能夠應用經濟學知識。但是這不意味著這本書沒有提供系統的經濟學基本理論,事實上這本書包含了經濟學初級教程所有的中心論題和基本原理。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很好奇這是一本什么書。可是網上的評價讓我匪夷所思,在我覺得一本寫理論的書,是乏味的,但是我卻看到了這本書的影響力不是一般的大,讓我很有興趣去看他。并且看了后也沒有失望,這本書的特點之一是在每闡述一個經濟學原理以后就盡可能地回到與這種原理有關的應用和政策上來。例如,這本書在第4章到第6章闡述了供給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以后,緊接著在第7章至第9章把這些原理應用于市場經濟社會所面臨的三個重要問題:為什么自由市場制度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的途徑?稅收是如何妨礙市場機制運行的?誰是國際貿易的贏家和輸家?案例研究原本是工商管理課程中常用的教學方法,現在曼昆把它運用于經濟學原理教科書,來說明如何應用經濟學原理。《經濟學原理》一書的絕大多數章節都有相關的案例研究。除此之外,這本書的大多數章節還設有新聞信箱,引用報紙上的新聞來說明如何運用經濟學思想來闡述當前的社會問題。最后,這本書的體系結構也不同于流行的經濟學初級教程。它不是從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或經濟學研究什么開始,而是在開篇第一章集中概述了經濟學的十個基本原理,這使初學者一開始就能抓住經濟學的精髓。這本書也沒有嚴格遵守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傳統二分法,而是盡量模糊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界限。第一章的經濟學的十個原理既有微觀經濟學原理,也有宏觀經濟學原理。國際貿易這個宏觀經濟學內容現在被曼昆放在了供給和需求
篇2
根據《朗曼應用語言學詞典》,雙語教學所給的定義是:即是指能在學校里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進行各門學科的教學。卡明斯(Cummins,1997)也對雙語教學進行了描述:“雙語教學一詞通常是指在學生教育的某一階段使用兩種(或者更多)教學媒體語。這兩種語言被用來教授科目內容而不單純是語言課程本身”。
雙語教學模式主要是指課堂教學方式,也涉及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專業評價等內容。雙語教學模式可分為:
沉浸式、維持型、過度型、多維互動型及雙語互動模式。在實踐中考慮到不同院校師資狀況硬件設施和學生的外語水平,雙語教學可以由淺入深的三個層次展開:一是半外型,即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板書,中文講授;二是混合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板書教師運用英文和中文交錯講授;三是全外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授課,學生用英文回答問題和完成作業。根據黃淮學院國際學院對外合作項目下的專科學生英文水平的實際情況,在大二時開設微觀經濟學雙語課程,因此時學生基本上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具備一定英語基礎,可采用混合型的雙語教學模式,在講課時,教師應盡量突出英文名詞術語和重要理論,注意現實性和由淺人深,提高雙語教學的效果。
二、案例教學與雙語教學相結合的可行性
案例教學法(Casestudy)最早于1870年在美國哈佛法學院創立,后來被廣泛應用到工商管理等學科中,取得了較顯著的效果。我國的案例教學已有20多年的歷史,對我國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全面改革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我國在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學領域,早已開始提倡并使用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啟發學生研究實際問題,注重學生智力開發及能力培養的現代教學方法,它有著傳統教學方法所不具備的特殊功能。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模式是:案例——理論——案例,案例既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又是教學活動的落腳點,研究討論案例需要運用理論知識,而運用理論知識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案例,學生在這其中既學到了理論,又提高了實際能力。
雙語教學的開展已經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由于我國從小學就開展了英語的學習,對于經過了小學到大學二年級的數年的英語學習,以及全社會對英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都使我們的學生在思想上認識到了英語的學習的重要性及應用能力的提高。不但如此,微觀經濟學課程還有大量的案例資源,通過案例的講授能夠使課堂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更加緊密,同時又能夠將微觀經濟學課程中的枯燥內容以實例的形式予以整合,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鑒于以上的分析,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與雙語教學的實踐結合是可行的。
三、微觀經濟學雙語案例教學模式
洌舉案例法。列舉案例法是指教師在授課中,為了解釋某一經濟理論、某一實踐問題而列舉的一個或一組案例進行示例性解說的教學方法,其目的在于揭示現象、解釋理論。對于說明型案例,一般沒有必要讓學生在課外專門花時間研究。將此類案例運用在課堂中,可采用兩種基本方法:陳敘式,教師先告訴學生基本原理,然后用簡單英語講解案例,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經濟原理;啟發式,教師先把案例以及與原理有關的問題告訴學生,并留給學生幾分鐘的思考時間,然后請若干學生用英文將問題的答案說出來,在學生的相互補充和教師的提示下,學生從問題的答案中發現和掌握經濟基本原理。
.評析案例法。評析案例法是指教師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某一教學內容而對某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從中挖掘出比較深刻的東西,讓學生了解發現與處理問題的全過程,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并通過案例的講解使學生掌握教學內容。
.討論案例法。討論案例法是指對某一主要章節進行全面講授后,為了加強學習印象,鞏固學習效果,檢驗學習水平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案例。這一方法要求教師必須事先準備好有一定針對性和難度有不同意見和結論的案例。
無論老師和學生,都應該在課堂外進行認真的準備,以便在課堂討論時有足夠豐富或精彩思想參與交流。教師應對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歸納分析和總結。
四、微觀經濟學雙語案例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制定嚴密的案例教學計劃。案例教學是一種全員參與的教學,可控性較差,消耗時間較長,如果沒有周全的教學計劃作為指導,很容易使教學偏離學習主題,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采用英語進行案例教學,問題會更加突出。教師應針對外語教學的特點在課前制定一個詳細、具體的案例教學的組織計劃,內容包括:根據案例的難易程度確定學生的討論時間、制定詳細的案例討論組織步驟、充分估計案例討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對策、合理安排案例討論的地點及人數等。
篇3
在我國經濟不斷走向世界,外貿依存度不斷提高的今天,地方高校中的雙語教學也逐漸成為教學改革的一個關鍵點,而微觀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一門基礎課和核心課,因其類屬于西方經濟學,作為一門外來學科使得與國際經濟理論密不可分。微觀經濟學采用中文教學原本就是國際經濟理論本土化的一個過程,那么,積極開拓微觀經濟學雙語教學模式,用西方經濟學本身的母語進行教學逐漸成為許多高校選擇。
為提高教學質量,更好更快地培養優秀經濟專業人才,對“西方經濟學”雙語教學舉措的探索及“西方經濟學”雙語教學模式的實施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更多的跨國公司正在向著全球化的方向邁進,一改其國內發展的策略,轉而實施全球化戰略,因此需要越來越多的全球化人才。由于更多跨國公司進駐國內市場,我國企業也將隨之進入國際市場,因此,無論國內外,都將需要更多的國際型人才。國際型經管人才須有國際化的視野和全球性的眼光,因此,高校重點培養目標之一便是復合全球型經管人才。而國外原版教材的引用,全球性思維的運用,使得雙語教學能與國際先進教學模式接軌,更好的探究和學習西方先進管理思想、方法和國際慣例,以使學生能真正地同國際競爭對手與合作伙伴對抗及溝通,從而真正成為“面向全球市場競爭、具備全球經營頭腦”的國際商務參與者和管理者。
二、微觀經濟學雙語教學模式探究
目前國內外學者討論得比較多的雙語教學模式大抵有以下六種:隔離式語言補救模式,過渡性雙語教學模式,母語發展性雙語教學模式,綜合式豐富雙語教學模式,雙向式雙語沉浸教學模式,"新殖民"式雙語教學模式。這六種雙語教學模式是一個連續的過程,目前隔離式語言補救模式和綜合式豐富雙語教學模式應用比較成功的,都要求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授課、還是溝通練習都使用外語,幾乎完全不使用母語,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都很高。而過渡性雙語教學模式比較適合初級階段的雙語教學,它是母語和外語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較好的接受,不致于一開始就掉隊或產生畏難情緒。微觀經濟學本科階段的教學在考慮學生的英文水平和師資能力等綜合因素的前提下,傾向于選擇過渡性雙語教學模式。該課程的雙語教學在初期應采用過渡性雙語教學模式,然后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適應,對經濟學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基礎和掌握,英文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后在過渡到綜合式雙語教學模式即就是英語授課為主。
三、地方院校“微觀經濟學”課程開展雙語教學的措施
(一)慎重選擇教材。微觀經濟學課程有很多在國際上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教材,比如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薩繆爾森的《經濟學》、羅伯特?H.弗蘭克的《微觀經濟學原理》、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范里安的《微觀經濟學分析》、平狄克的《微觀經濟學》等等。有些教材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理論與精彩的案例微觀經濟學原理相結合,適合于初學者和非經濟學專業學生學習和使用,有的難度較大,理論性較強,結構嚴謹,數學方法使用較多,適合經濟學專業學生使用。在微觀經濟學雙語教學過程中,原版教材的選擇應注意既能反映經濟學最新成果和動態,與實際經濟生活聯系緊密,又要注意難易程度,過難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弱化學習的積極性,過易會導致理論的掌握太淺顯,達不到專業生專業學習的目的。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雙語課教學由于既有英文講解又有時得配以必要的中文說明,就會減緩教學進度,使得教學內容量大,為了確保教學安排的順利完成,教學進度安排和內容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會直接影響總體教學效果以及教學任務。由于課堂上時間有限,因此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學生解決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所講內容必須是重點,難點。而對于學生來說,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和鞏固就成了不得不做的一項學習任務。此外,學生還應配以適合的中文教材以便于更好的理解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
(三)構建師資實力強的雙語教學隊伍。雙語教學對于教師的素質要求較高,教師素質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教學水平和效果。除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理論能力以外,還需要具備較強的英文水平,語言表達能力并能夠應用英語來清晰的表述經濟學知識和原理,能將語言和知識完美的融合,同時還需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敏銳的全球化的視野和巧妙的教學藝術手段。
對于地方院校來說,多數專業教師缺乏出國留學以及英語培訓的經歷,因此對于雙語教學還是難以駕馭,造成教師累學生苦且教學效果得不到保證,致使雙語教學流于形式或變成英語學習,繼而影響的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對于地方院校來說,當務之急就是培養出能夠勝任雙語教學的師資隊伍。因此,地方院校需要強化對師資力量的雙語培訓,并制定完善的雙語教學激勵機制,調動教師開展雙語教學的積極性。選撥具備一定語言基礎的青年教師出國留學或者研修,繼而提高英語水平,培養國際視野,完善和更新知識層次,同時積極引進具有專業背景的外籍專家或海歸人才,充實雙語教學隊伍。
(四)注重教學方式方法,采用引導性教學模式。(1) 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微觀經濟學》教學方法一般多采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練習為輔,對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和邏輯性要求較高,學生在掌握時又要求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若采用雙語教學模式有可能使學生更加難以掌握所學知識內容,或將有深度的問題只能淺顯的表述才能被學生所接受。因此,采用何種教學方式方法顯得十分重要,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實現雙語教學的目的就應該多采用引導性的教學方式,課前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課堂上調動學生思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或采用教師提問題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來理解經濟現象和經濟原理。此外,組織學生每節課之前做3-5分鐘的“presentation”,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水平,又可以讓學生分析經濟現現象或闡述經濟原理。“Presentation”作為西方國家教學中廣泛使用的教學方法,在很多語言類院校中大受歡迎,通常由學生自選一個與該門課程相關的話題,通過查資料、做分析從而得出最終的結論,形成自己的小觀點。一般安排在每節課的課前或課后。時間為10-15分鐘左右。(2)結合實際生活,提高學生興趣。《微觀經濟學》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通過案例分析可以將微觀經濟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了解和認識到微觀經濟學的實際應用價值。國外教材通常都配有豐富的案例,但與我國經濟現實相差較大,如何將微觀經濟學與我國經濟實際相結合,撰寫出豐富的我國微觀經濟發展中的現實案例,是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重要法寶。(3)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采用計算機網絡手段,制作多媒體課件,編寫電子教案,習題庫,師生之間利用公共郵箱上傳問題和下載資料,突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增加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教學效果。
四、雙語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地方院校“微觀經濟學”課程雙語教學過程中,應注意避免以下幾個問題,從而更好的推進雙語教學的發展。
(一)語言和專業知識的融合度低。在雙語教學過程中,應避免出現輕語言重專業的傾向,使雙語教學流于形式,形式上是雙語教學,而實際上僅僅是對個別概念的英文解釋,在考核方式和過程教學中都采用中文,英文比例較少。另一方面,應避免出現重語言輕專業的問題,使微觀經濟學教學變成英語翻譯課堂,重視對英文的學習而忽略了專業知識的掌握。
(二)學生的厭學情緒和畏難情緒。微觀經濟學課程一般設置在大一第二學期到大二第一學期,學生入校時間不長,英語水平不高,尤其對于地方院校的學生來說,英語水平可能更差一些,因此,在開始雙語課程時,多數學生會產生一定的畏難情緒和厭學心理,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在授課過程中,除一些經濟原理和概念的介紹外,在案例分析或數據分析使盡可能采用簡單易懂的口語,便于學生理解。同時,也可以針對具體學生的英語水平特點,設置微觀經濟學兩類課程,這兩類課程學分不同,授課教師不同,一類用中文教學,適合于英文水平不高的學生,另一類采用雙語教學,適合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生,學分較高。此外,要求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豐富課堂,以增強經濟學學習的趣味性,并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枯燥的經濟學課堂變得妙趣橫生。
篇4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 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
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益為中國經濟學界所接受和倡導,西方經濟學成為各高校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必修課。如何教好這門課,怎樣將西方經濟理論融會貫通,如何在教學的實踐中變外來為我用,既保留西方經濟學的特色和理論體系,又能與其他學科和課程相互銜接,是在教學中需要不斷研究和探討的問題。探索與西方經濟學內容和體系相聯系的、行之有效的、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技巧,對提高西方經濟學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西方經濟學課程的特點
1.系統龐大、邏輯性強
目前我國高校所講授的西方經濟學內容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大部分。微觀經濟學以理性經濟人假設為基本出發點,以經濟中的個體經濟單位為研究對象,以價格理論為中心,通過個量分析,來探討稀缺的經濟資源如何才能達到最優配置的問題。宏觀經濟學以市場機制不完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為基本出發點,以整個國民經濟為研究對象,以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為中心,通過總量分析的方法,來探討經濟資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問題。建立在一系列假設基礎上的西方經濟學理論在不斷地發展過程中,形成邏輯性越來越縝密的學科體系。
隨著社會經濟實踐的不斷發展,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日益龐大。從學科類型看,既有理論經濟學,如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又有應用經濟學,如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民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從理論發展的角度看,既有傳統經濟學派,如劍橋學派、舊制度學派、凱恩斯學派,又有現代經濟學派,如新劍橋學派、新制度主義學派、新凱恩斯學派、非均衡學派、公共選擇學派等;從影響力的角度,既有主流經濟學,如新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經濟學,又有非主流經濟學,如貨幣主義、理性預期主義等。雖然不同理論流派之間還存在著諸多分歧,各理論流派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甚至有時還不能有效地解釋經濟現象和解決經濟問題,但是這并不妨礙西方經濟學理論體系在分歧與相互借鑒中發展。另一方面,西方經濟學本身就是在政治學、倫理學、數學、法學、地理學、歷史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基礎之上產生發展起來的,而且近年來西方經濟學的發展與這些學科的聯系更加緊密了,尤其是與行為科學和信息科學的交融,由此產生了許多新的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如信息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心理經濟學、實驗經濟學等,這些也都納入了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之中。
2.理論中數學的支撐性強,模型多
西方經濟學所涉及的經濟數量關系聯系緊密,是一門有各種經濟變量關系聯結在一起的具有很強邏輯關系的學科。數學本身所具有的兩個最基本的特點:概念和方法的抽象性和邏輯的嚴密性。抽象性使得數學在應用到經濟學中時,能夠利用數學中簡單的數字或字母來表示經濟變量,進而建立經濟模型。這就使得復雜的經濟現象可以被抽象化成簡潔的數學模型來加以研究。嚴密性使得數學在應用到經濟學中時,能夠使經濟學借助數學這一工具,建立一個環環相扣、相互關聯、相互支持的理論體系。正是因為如此,數學對西方經濟學理論的支撐性較強。
二、西方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內容抽象
西方經濟學內容的覆蓋面之廣,涉及知識點之多,比其他課程都更勝一籌,如果認為微觀部分更貼近生活,更貼近現實,更好理解的話,那么,宏觀部分就較抽象較難理解了。雖然經濟學的一些名詞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體現,在報刊雜志和電視上也頻繁出現,但作為大學生要真正理解其理論體系和實質問題,卻不那么容易,尤其是現在的大學年齡總體偏小,缺乏社會經驗和社會觀察力,對經濟問題獨立思考不足,因此學生普遍感覺經濟學抽象難懂。
2.我國經濟體制轉軌變型,經濟理論尚未成熟,爭議較多
不論微觀還是宏觀,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我國的現實情況都是密切相關的。盡管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學及其相關學科在我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長足發展,但是,當前我國尚缺乏系統嚴密的經濟理論科學體系,我國還沒有像馬歇爾、凱恩斯、薩繆爾森、斯蒂格利茨等這種影響深遠的大經濟學家。因此,從經濟學教學角度看,既要“拿來主義”,又要“實用主義”,教師學生要想學好西方經濟學這門課程也就可想而知了。
3.學生對數學工具在經濟學中的應用普遍感到困難
學生中大多數人的人文知識豐富,數學基礎相對薄弱,這一知識架構的特點導致學生普遍對定性分析感興趣,而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驟不愿深入,對教學中講到經濟學的案例、經濟學的淵源感興趣,而對邏輯推導、圖表、公式、數學證明不習慣接受。這種情況也很容易造成學生在學習西方經濟學理論的過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很好地鍛煉學生對抽象復雜經濟問題的理性分析和研究能力。
4.教學手段落后,信息面窄
西方經濟學是一種以數理邏輯為基礎的經濟理論,教學過程中需要運用大量的圖形、表格和數據,而且還需要補充案例,才能讓學生切實領會書中的原理。但由于條件所限,很多老師還在使用“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方法,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畫圖、抄表格和寫公式上,沒有時間來講案例和補充書本以外的信息,造成課堂信息量少,枯燥、乏味,理論聯系實際差,教學效率低的局面。
三、提高西方經濟學教學效果的措施
1.加強經濟學方法論在教學中的講授力度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加強西方經濟學研究方法的傳授與講解,如涉及到經濟學研究的性質是單純的解釋、描述,還是涉及價值倫理的規范與實證研究方法;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內容的溯因、歸納與演繹方法;影響到人之行為的長期與短期分析方法;考慮到時間因素的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方法;還有涉及經濟存在狀態的均衡分析與非均衡分析方法以及判斷經濟“量”和“質”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等等,這些方法論中的問題在給學生講解基本知識點時都應該盡可能地詳細介紹,以便于學生掌握。
2.理論聯系實際,嘗試多種教學方法
西方經濟學理論性很強,如果實行從理論到理論的“填鴨式”灌輸,學生就會覺得枯燥乏味、沒有實際意義、沒有用處,所以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應當聯系實際,盡可能結合一此貼近日常生活、淺顯易懂的案例和事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覺得經濟學就在身邊。而且在選擇案例時,要盡可能選國內的、貼近日常生活的小案例,這樣學生才能夠較好理解和領會。因為西方經濟在西方國家發展比較成熱,教材主要是翻譯國外書籍,所以即便書中有一些案例,也多是以國外的為主,描述的內容離中國國情較遠,使學生難以理解和體會。因此教師在選擇案例時要盡可能選擇國內案例,并且由于課時的有限,為了讓學生盡可能多地理解和領會經濟學原理,在穿插案例時不能過于復雜,最好是一些對重點難點能闡述透徹的小案例,例如在講解“機會成本”的概念時,可以告訴學生,當他們選擇了上大學時就放棄了就業,因而大學期間就失去了四年就業可能獲得的最大收入,這個最大收入就是他們就學的機會成本。而使用這樣的案例就要求老師自己在生活中要多思考、多積累,才能在課堂上信手拈來。
除了多補充案例外,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采用其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例如使用提問式教學,在講述經濟原理之前,先提出與之相關的現實經濟問題,讓學生主動去思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此外,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加深他們對原理的理解,同時增強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余時間,應指導學生多做習題,因為要學好西方經濟學,必須多做習題,才能進一步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3.正確處理好基本理論和數學分析法之間的關系
模型分析法是西方經濟學的一種主要研究方法,因而在西方經濟學教材中,既有豐富的經濟學原理、概念,還有大量的數學公式及圖表曲線。如何處理好基本理論和數學模型之間的關系是西方經濟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問題。筆者認為要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專業及學時安排等情況區別對待。一般對于本科層次的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來講,應將重點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講解上。但是,在強調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講解的同時,決不能因此而忽視甚至免去教學過程中必要的數學分析。一方面是因為本科階段西方經濟學涉及的數學并不復雜,而該課程一般被安排在大學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這時學生己經學習和掌握了高等數學中有關微積分方面的初步知識,有了相應的數學基礎。更為重要的是,數學是經濟學不可替代的分析工具,用數學來表達和論證經濟理論具有簡潔、清晰、邏輯嚴密等優點。許多經濟理論是在數學推導的基礎上形成的,只有理解了具體的假設及數學推導過程,才能更容易更準確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經濟理論本身,通過此過程還可鍛煉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所以在西方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數學分析不可或缺。
4.引進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互聯網等多媒技術進行授課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它的優點是:節約了板書時間,加大信息量,開闊知識面。并能挖掘出課本文字達不到的直觀、動態效果,使難以理解的抽象理論形象化、生動化,將學生帶入模擬場景,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現代西方經濟學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科學,它會采取一切可利用的技術用于經濟現象的分析,其中,數學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一定會采用大量的圖表和公式。由于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必須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設備,尤其是多媒體必將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通過計算機圖形顯示、動畫模擬及文字說明等,形成一個全新的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生動直觀的教學環境,可以大大增加教學信息量,提高學習效率,有效地刺激了學生的形象思維。
參考文獻:
篇5
1.從經濟學和管理學科角度而言
據我們對多所院校的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調查發展,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以及管理學是作為其專業基礎課程進行開設,我院自財務管理本科專業開設以來也一直是這樣開設的。就經濟學本身而言,經濟學理論不僅直接產生于現實經濟生活,而且指導反作用于現實經濟生活。學習的目的首先在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懂得從多角度、多范圍、多層面來分析社會經濟問題,能從復雜的社會經濟現象中把握經濟問題的本質。而現有的微觀經濟學內容主要是需求、供給、均衡價格、消費者理論、生產者理論和市場結構理論等以個體為研究對象展開闡述。宏觀經濟學的主要內容是國民收入的相關內容、失業、通貨膨脹、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經濟增長等。主要著眼于經濟總量及其相互關系的分析。宏觀經濟學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了解國家的總體經濟運行以及政府相關政策對這種經濟運行的影響。從而達到提高經濟資源整體運用效率的目的。通過對這兩門課程的學習,不僅要經濟學的理論知識,更要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增強學生運用基本經濟分析方法和工具、基本經濟理論和模型去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管理學的主要內容是決策與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等管理活動的基本理論、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課程,是一門實用性,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目的是通過管理學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企業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論。經濟學和企業管理學這課程對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從西方經濟學中學到貨幣政策,利率政策,才能在后面的財務管理專業課程中深刻了解到其對我們的企業的融資成本是有影響的。而且教育部對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要求里面也要求掌握管理學和經濟學的內容。但是經濟學和管理學作為財務管理專業的本科學生而言,只是作為專業基礎課程,而不是專業課程。
2.應用型本科專業基礎課程的定位
專業基礎課程是指某一專業的學生學習該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課程。其作用是為學生掌握后續的專業知識和專業及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應用型本科的特點是以應用能力為主,因此其專業基礎課程也應該是基礎理論與實踐應用相互融合,以用能力為主。因此專業基礎課程應該由由專業學科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理論課程兩類構成。而現有的財務管理專業專業基礎課程將經濟學分成理論性很強的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來進行開設和講解。以及僅將就涉及管理學的基本理論與原理的管理學作為專業基礎課程進行開設。我院的財務管理專業自2009年設立以來也一直是將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管理學作為專業基礎課程。而對應用型本科的學生而言,僅掌握其管理學的一些基本理論是不夠的,更需要去了解企業運行的一些管理知識。
3.從應用型本科的學生角度而言
應用型本科學生的特點由于應用型本科的學生大多數是三本院校分數錄取的學生,其文化素養本身低于一本,二本分數線錄取的學生。并且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一般是錄取的是文科出生的學生,其數學基本功底比較薄弱,綜合抽象能力也不如一本、二本等院校的學生。但是現有的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課程的教材,一般多是復雜和模型的推理和深奧的理論分析,并且在理論的分析和闡述中,大多是將理論邏輯分析與數學推理相結合,即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研究。同時還有抽象的概念和形象的圖標,賈縣民,應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民辦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甚至有些還涉及到復雜的概率統計等數學方面的知識。而管理學但是該課程市面上已經出版的教材里面,大多是抽象的語言闡述和一些形象的圖表進行論述。
二、專業基礎課程整合的方法以及整合的內容
1.專業基礎課程整合的方法
專業基礎課程體系設置的首要原則,筆者認為所設置的專業基礎課程就是結合專業設置的原則,構成對專業的知識基礎內容體系。因此所設置的專業基礎課程必須符合幾個基本要求:一是所設置的某一通識課程必須能夠給予學生最必備的某一方面專業基礎知識或專業基本訓練:二是所設置的某一通識課程必須是內容覆蓋面較廣的,能夠大致體現某個專業知識體系的課程;三是所設置的所有通識課程必須能夠構該專業學生最基本的,同時又相對完整的專業基礎知識體系框架。而對于專業基礎課程的每一門課程的課程內容的確定對于應用型的本科學生而言,作為其專業基礎課程,學生只需要掌握經濟學當中的一些基本結論,懂得如何去應用這些基本結論就行即可,知道如何應用這些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去分析現實中的經濟問題,從而形成一個區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方法。同時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對那些對經濟學感興趣的同學提供一個基礎。因此需要將較為抽象的基礎理論和理解較具體的形象的專業理論知識,按照應用型本科的“以應用能力”為核心的要求來進行.要針對課程整合的功能、結構和內容綜合程度、課程整合方案的效果進行全方位的慮將多門學科整合成一門專業基礎課。既要考慮學生對專業技能課學習的特殊性又要能體現促進學生發展.與應用型本科教育銜接,從而滲透到各個相關財務管理專業基礎課程。
2.專業基礎課程的改革
根據上述基本要求,我院在2014級級的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專業基礎課程按照上述原則進行了修訂,取消了市場營銷學、:國際貿易;將線性代數與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作為放回學校統一經管類開設的公共課程;將原來作為專業課程的財務管理概論和基礎會計學作為專業基礎課課程開設,取消原來的統計學,改成經濟統計學,增加34課時的EXCEL在財會中的應用,保留原來的經濟法課程,課時由原來的68課時變為51課時。將管理學改為企業管理學,將國家稅收作為專業課程開設。對于各門專業基礎課程課程內容的確定中,根據上述的原則和要求,我院重點對經濟學和管理學做了很大的調整。以下就這兩門課程進行闡我院對2014級財務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的課程內容的改革。
2.1取消管理課程
將管理學和企業管理學內容整合在企業管理學課程中開設。根據應用型本科對專業基礎課程的定位可知,對于管理學,學生不僅需要了解管理學的一般理論,更需要了解企業經營的管理活動。企業管理的基礎知識,建立相應的知識框架,以便學生在將來的實際工作中逐漸把握企業管理的內在規律。因此需要將管理的基本原理、企業管理實務和企業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融會到一起。目的是通過計劃、組織、領控制等一系列職能的理論學習,了解企業的資源如何進行優化配置、合理利用、以便順利實現企業的目標。因此我院在2014級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進行了改革由原來的管理學課程改為企業管理學,課程內容即課程教學大綱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管理學原理和企業管理學,其中管理學原理占40%,企業管理學內容占60%。另外,我們還開設了企業設立和運行這門選修課程進行強化對企業運行的相關的知識進行強化。
2.2取消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門課程
篇6
關鍵詞 地方本科院校 西方經濟學 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49
Explora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 of the Western
Economics Course in Local Colleges
WU Qingxi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lunbuir College, Hulunbuir, Inner Mongolia 021008)
Abstract Fac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University courses. The in the course of western economics, for example, put forwar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irstly embodi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ng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an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network resources and the resources of the school and the students earlier,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breaking students accept the knowledge passively situation, training students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 independent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of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ways of western economics flipped classroom, inquiry in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how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o highlight the practice and knowledge of teaching objectives.
Key words local college; western economics; flipped classroom
1 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特點
1.1 目標明確但形式含糊
地方本科院校自1999年問世,普遍存在著辦學定位模糊、服務社會能力有待提升,層次超前但內涵滯后等同質化問題。面對國家經濟新常態發展,稚嫩的地方本科院校又迎來國家經濟社會產業轉型升級、公共服務快速發展的歷史階段,怎樣“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同時能夠培養出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這首先就要對大學教育的基礎單元―課程―進行變革,包括課程的形式和內容,讓學生從上大學的第一堂課開始就意識到本科教育與高中教育的不同,知道自己今后應該注重理論知識的實踐及應用,讓學生主動去學,主動去思考,主動去說,主動去做,把大學課程建設成大學生真心喜歡,終身受益的優質課程。
1.2 授課方式單一,缺少針對性
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經濟學課程模式沿用國際一流學校和國內研究型大學的授課模式,課堂上注重理論教學,50分鐘“填鴨式”大學高中化教學,而忽略了地方本科院校生源基礎差、自主學習和實踐能力不強的特點,課下對學生的引導和教學效果的檢查跟不上,導致學生產生得過且過的心理。隨著互聯網浪潮的大規模的普及。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也引進了各種網絡教學平臺,但是西方經濟學課程使用各種網絡資源,實行在線學習、在線考試、學習評估、課程管理的效果和影響力有限,只發揮了對傳統教育模式的補充作用,并沒有改變“黑板加粉筆”的傳統課堂模式。
1.3 課時壓縮,實踐性不強
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對西方經濟學課程進行整合,減少課時,甚至很多經濟管理類專業直接將原來的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合并成一門經濟學原理。在有限的被壓縮的課時內,要達到講授完龐大的經濟學原理教學培養的目標,無疑增添了教師授課的難度,更別提增加實踐內容和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環節,只能通過作業和考試單向交流實現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檢驗。
1.4 信息滯后,更新成本大
西方經濟學只有做到與時俱進、將枯燥的經濟學原理同實際經濟活動聯系起來才能真正體現它的目標和意義,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處三四線城市,對于瞬息萬變的國際國內經濟局勢敏感度差,教師的西方經濟學課件和教學內容中案例可能是幾年以前的。即使教師有心更新,但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經歷,而且對于嶄新的經濟活動,教師受到閱歷和視野的限制,又怕舉例不當,“駕馭不了”終究放棄最新實時案例,教師尚且如此,學生自不必說。
1.5 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不高
西方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暴露出理論知識不扎實,獨立思考能力差等問題。地方本科院校的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弱,而傳統的授課方式只有教師的傳道和授業,缺乏對學生“惑”的引導和解惑的途徑,學生對西方經濟學一成不變的授課方式麻痹倦怠,缺乏激情和動力。
1.6 教材迥異,經濟學原理抽象
目前,雖說西方經濟學是各個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都學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但是現有西方經濟學教材五花八門,各個教材共有的特點都是用公式、函數、圖像和模型解釋抽象難懂的專屬語言及基本原理,即使有一些案例也都是與理論知識銜接不上的人物傳記、企業介紹等,而且各個高校西方經濟學側重的知識點不同,不利于地方本科院校學生跨學校考研究生的學生學習。
針對這些地方本科高校共性的問題,需要改變西方經濟學傳統的教學理念和課堂方式,打破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獨立分析解決經濟問題的應用能力。
2 翻轉課堂能夠滿足增加實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FCM)其基本思路是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中將傳統“課堂傳授知識,課后完成作業”的教學過程徹底翻轉過來,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學視頻、查閱資料、與教師同學在線交流等方式進行知識的學習;教師則利用大量課堂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組織和參與小組活動、解答問題、指導學生完成作業。
下面根據美國課程論之父Tyler(1949)提出課程的框架四要素: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組織和教學評價,著重闡述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經濟學翻轉課堂的必要性。
西方經濟學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夠聯系實際運用所學理論和方法分析當前國際經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為繼續學習其他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打下良好的基礎,并為將來從事經濟理論和政策研究或經濟管理實際工作提供必要的經濟學基礎知識和經濟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由此可知,西方經濟學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基本理論和原理,重點包括供求論與均衡價格、消費者行為研究、生產者行為研究、市場結構分析、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應用、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失業與通貨膨脹、經濟波動的解釋;(2)原理應用技能,包括分析國際及國內微觀經濟行為和宏觀運行規律;(3)繼續學習深造能力的培養。傳統教學模式下,上述三項內容均被揉進教材枯燥的模型、公式和文字中,通過課堂教師講解舉例,輔之課下學生做作業,查資料完成教學目標,但是教學效果不明顯。
Kathleen(2012)認為學習的本質包括兩個層面,即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而傳統的課堂模式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對于知識是否內化關注較少。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會比傳統課堂具有明顯優勢,原因有三:(1)將基本理論和原理的講解通過微視頻的形式傳到網上完成知識傳授,微視頻一般都是經過集體反復打磨,基本理論和原理配以最前沿的經濟案例,通俗易懂,與時俱進,視頻等多模態刺激比單純看課本學習效果更好,講解的比單個教師課堂講授的輸入質量更高,每一個微視頻后面輔以大量的練習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消化基本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2)學生可以選擇性地反復觀看,不受授課人數、課堂時空的限制,適應個性化學習;(3)如果采用名校慕課資源進行西方經濟學的學習,可以使得學生一開始就接觸名家,通過網絡上的經濟學優勢資源為地方本科院校所用,和經濟學界知名人士學習經濟學的基本原理,達到與全國最高水平“接軌”的目的。
教學組織層面,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室里以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為主,課堂上教師可以隨時觀察到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可以隨時根據學生的反應調整講授知識的節奏,在一個傳統的課堂上可以隨時看到一個教師怎樣組織教學,有一種儀式感和不容侵犯的感覺,但迫于課時較少的壓力,課堂無法完成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雙贏”的目標。翻轉課堂較之傳統課堂可以彌補其實踐教學這方面的缺憾。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組織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1)在線,教師要隨時解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與學生在線進行及時的互動,幫助學生完成以往在教室才能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除此以外還要及時查看哪些學生已經學習相關知識,哪些學生沒有學習,哪些學生做了練習題,做了幾遍,哪些學生參與了討論,言論正確嗎?這種在線的理論學習不受時空和地域限制,也方便學生將課上沒有想到或者羞于啟齒的問題隨時發問,使得學生不會獨立思考的毛病慢慢改觀,但是也需要教師在方向上和理論應用上的引導;(2)在課堂,教師的組織教學要讓學生多形成自己對經濟問題的觀點,多思考現實的經濟問題,讓學生更有緊迫感和課堂主體感。教師的作用在于將平臺、學生和學習資源有機組織起來,這是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國家精品課、視頻公開課等形式的根本區別和進步。
教學評價方面。傳統西方經濟學課堂受到課時限制,學好學壞具有不可逆性,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形式單一,作業抄襲現象嚴重,試卷不能完全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翻轉課堂中,且不說在線課后習題和討論題可以評價學生的理論學習結果,被微視頻解放出來的課堂成為學生討論實時經濟和說出自己觀點的“天堂”,教師不光可以評價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程度,還能實現學生學以致用的目的,并督促學生課下“查漏補缺”,及時找到自學過程中的問題并予以糾正。
3 西方經濟學翻轉課堂方式建議
3.1 搭建和尋求西方經濟學網絡學習平臺
西方經濟學分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部分,如果課時允許可以分開來上,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個別專業整合成為經濟學原理這門課程。目前國內能夠提供西方經濟學在線教學的平臺有中國三大慕課平臺,其中包括武漢大學“微觀經濟學”,收費100元;學堂在線的“宏觀經濟體制與核算”;好大學在線的“創意學經濟”等。國內外MOOCs平臺雖然能夠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但資源非常有限,而且有具體的學期限制和開課時間區間限制,對于地方本科院校的西方經濟學課程學習也并不太理想,所以筆者認為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經濟學翻轉課堂中網絡課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主開發建設,組建西方經濟學教師團隊,集體討論授課內容和方式,學習錄制音頻和上傳檢測習題的方法,根據自己學校學生的掌握知識的能力、課程課時要求以及考核方式等實際情況自主設計課程容量,更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另一種方法是幾所地方本科院校聯合開發,共同使用同一種教學平臺,減少成本,方便交流和比較學生的學習情況。
3.2 翻轉課堂模式
西方經濟學翻轉課堂也是以行為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充分模仿傳統的學習過程,但是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具體課程設計過程為:選課―聽課―完成作業―參與課堂討論―參加平時、階段和結課考試―獲得課程成績。
(1)選課。翻轉課堂體現靈活性,需要學生的自覺性和前瞻性,在選課之前給學生一定的輔導,講解翻轉課堂的學習和結課方式,告知利弊,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余的學生仍采用傳統方式學習西方經濟學,這樣,既是對廣大學生負責,以免有些自主性差的學生完不成該門課程的學習,還可以比較兩種授課方式的效果。
(2)預習。每門網絡課程都由若干課時組成,將西方經濟學原理錄制成若干段視頻,每一個視頻中設計相應的課后練習方便學生檢驗自己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并設有留言區,學生可以隨時提問。此外,課程開發者還會定期更新課程信息,提供一系列的學習建議和幫助。在一定的課程學習之后設置有期中期末考試,通過考核者可獲得該門課程的預習自學部分結課成績。
(3)聽課。但是,預習的質量要有保證,因為學生在學習在線課程時候不能保證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課程學習,可以統一學習每一節慕課,一個行政班在同一個時間內在實驗室或者機房集體完成學習、提問、討論以及交電子作業的任務,也可以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自由安排學習時間,這也是慕課的初衷,但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學生自主性和持續學習能力有限,并不能放任自由。
(4)課堂匯報、討論。這是顛覆傳統課堂模式的關鍵,與傳統課堂相比,課堂不再是講理論知識,但可以簡單的復習,也可以是讓學生進行復習歸納總結,保持課堂的儀式感,及時糾正學生在網絡上學習慕課時注意力不集中,重視程度不夠,同時干好幾件事情的缺陷。此時要求進行翻轉課堂方式授課的西方經濟學教師要有高度的經濟敏感度和責任感、提高課堂的控制能力、對學生所要討論的問題了如指掌,能夠準確給出點評和指導,不再是一成不變的理論知識傳授。
(5)成績。學生的西方經濟學成績由網絡平臺、其他同學、本校課堂教師多元評分主體給出,按照不同的比例構成,綜合考查學生自學能力、理論應用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搜集整理文獻資料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傳統的理論學習成績被弱化,實踐和自學能力得到提升,選擇翻轉課堂方式的學生對經濟要有濃厚的興趣,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按時按量完成理論知識學習,時刻保持以問題的方式進行思考的學習習慣。
4 結論
翻轉課堂與傳統單純的網絡課程不同的是,它除了利用網絡視頻資源、文本材料之外,還能實現針對課程的在線答疑。翻轉課堂為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突出實踐教學提供了優質的教學資源和發展契機,改變教師和學生懶散,一成不變的狀態,特別是對實踐教學要求很高的課程提供了變革的方向和捷徑。
參考文獻
[1] Tyler R.W.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 Chicago: The Univer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篇7
關鍵詞:經濟學;高職學生;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2-0259-02
引言
經濟學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門社會科學,由于經濟學研究問題的重要性,而被稱為“社會科學皇后”,在高職院校中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基礎課程之一。通過本課程的教學,既能開闊學生的思維和眼界,又能提高學生對市場經濟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分析能力。但是,由于經濟學理論抽象、難懂,教學時間不足,教學模式較落后及高職院校學生特點等原因,使得該課程的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十分濃厚,課程設置的預期目標遠未達到。如何將這門課程教授到位,讓學生對經濟學中的基本原理和知識及其在經濟發展中的運用有著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是經濟學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
1.經濟學課時少、內容多,教學質量和任務時常沖突
經濟學作為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基礎課,教學計劃要求一學期60學時左右講完微觀、宏觀兩部分內容。教師如果要根據教學內容要求結合教學對象水平,保證教學質量,教學任務就難以完成,學生學到的東西就少;教師如果趕時間完成教學任務,教學質量就很難保證,學生學的東西多了,但往往似是而非,這樣就出現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尷尬局面。
2.理論聯系實際不夠
目前,經濟學教材很多都是通篇的經濟理論,很少或有的教材根本沒有經濟生活的實際案例,學生容易失去主動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完全靠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獲取知識。課后對于經濟學教科書中經濟理論圖形和專業術語,學生產生了一種畏難的情緒,從而認為經濟學是枯燥的、沉悶的。
3.教學方法單一,缺乏綜合性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形式單一,要么是傳統的板書教學,要么就是多媒體教學,在講授過程中也是以教師“講”為主,學生被動“聽”的傳統模式。由于經濟學不同于一些應用性學科,該學科主要從概念、特征、作用、性質方面理解問題,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如果教學方法缺乏綜合性,學生理解起來比較難,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往往也是事倍功半的結果。
(二)學生方面
1.學生人文知識豐富,數學基礎相對薄弱
經濟管理類學生很多是文科生,有豐富的歷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識,但在數學方面比較薄弱。這一明顯的知識結構特點,導致學生普遍對定性分析感興趣,對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驟不愿深入。比如在教學中講到經濟學家的生平、經濟學的淵源時,學生非常感興趣,但講到邏輯推導、圖、表、公式、數學證明等內容時,則不習慣接受。
2.學生缺乏對企業和社會的深入了解
經濟學有很強的實踐性,但高職學生剛剛從高中畢業,基本上是從學校到學校,理論知識學了很多,但實踐活動卻很少,有少數同學甚至對國家的基本經濟方針都難以理解。現代社會的發展特點決定了學生迫切需要了解國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指導企業運營管理的微觀經濟學理論及宏觀調控的宏觀經濟學理論,因此,“理論聯系實際”是經濟學教學的必然選擇。
3.學生學習缺少主動性
大多數學生對上課的內容課前不預習,造成上課比較被動;課后也不復習,學過的知識很容易被遺忘,隨著章節的展開,就出現了學后忘前的現象。甚至有些同學生對布置的課后作業題不及時完成,或是直接抄其他同學,使作業訓練的效果達不到。
二、改進經濟學教學工作的對策措施
(一)把握核心,梳理主線
經濟學內容較多,但有著完整的體系,是圍繞核心理論展開論述的。如:微觀經濟學圍繞“價格理論”這一核心理論展開,首先分析“價格”的決定因素:需求和供給,需求產生于消費,供給產生于生產,因此微觀經濟學接下來章節分別介紹的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教師在教學中理出一條主線,把章與章的聯系,節與節的聯系串起來,使學生對全書的內容有著清晰的認識,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二)綜全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經濟學教學內容中有經濟理論、圖形、數學公式,因此,針對不同的內容采用適當的方法,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并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1.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在經濟學教學中是常用的、也是重要的教學方法。通過列舉通俗易懂的實例,把抽象難懂的理論給予具體形象化。如:“邊際”這一重要的概念對于初學者來說,較難理解。如果僅從理論的角度去解釋,學生則會感到枯燥難懂。通過講述俄羅斯的克雷洛夫的一則寓言《杰米揚的湯》的例子,學生很快在這個寓言故事中悟出了邊際的含義。這樣的舉例不但讓學生理解了難懂的概念,而且增強了知識的趣味性。因此,案例教學能將抽象的理論變成鮮活的知識,呆板的模型變成現實的圖畫,調動了學生積極性。
2.討論教學法
經濟學教學中,需調動學生主體的能動性,讓學生參與教學中來,而不是僅靠教師單方面的講授。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經濟生活中的問題展開分析和討論,鼓勵和支持學生大膽闡述討論結果。討論結束后,教師做必要的歸納、總結、評價,使問題的結論更加明確,更有條理。比如,在學習宏觀經濟學一個重要總量GDP時,可就以下問題展開討論:如何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如何確定每年經濟增長情況?怎樣反映出世界各國貧富的差異?通過這些問題討論,學生很容易掌握GDP、實際GDP及名義GDP及人均GDP的概念。討論教學方法不但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膽量,使學生人文素質能力也得到提高。
3.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把搜集來的信息通過圖片、短片、精彩片段等形式展示給學生,生動、直觀,引起學生的注意,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講解商品彈性大小時,把不同彈性的商品用圖片或視頻展示給學生,學生將很感興趣的理解“彈性”這個微觀經濟學重要的概念。另外,由于經濟學的教學內容需要做圖、做表量較大,因此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后,可以節約出大量的課堂時間,對教學內容的完成將很有利。
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可依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特點選擇各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并使之達到優化組合。加之教師語言上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幽默風趣,會使各種教學方法有更好的效果。
4.鼓勵學生關注經濟社會
生活無處不經濟,現實生活周圍充滿著經濟知識,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學會觀察、分析、思考經濟現象,訓練經濟學思維能力,將對以后生活,工作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高職院校學生應多看報、多聽新聞,了解經濟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和問題,運用經濟學理論去分析、理解。為了鼓勵學生關注經濟社會。
5.考核方式的創新
高職院校經濟學課程考核方式一般采取的是期終考試成績和平時考勤成績加權平均法,并且期終考試成績占的比重較大。這種考核方式主要測試學生對經濟學概念、理論的掌握程度,學生成績的高低主要由學生對教材上經濟學知識的熟悉程度決定,熟悉程度高的得高分。從而忽視了學生根據經濟學原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有關能力的考查,所以無法反映經濟思維能力的形成和高低程度。這種考核方式,還是體現了在經濟學教學中重知識輕技能的傾向,起不到有助于專業能力提升的基礎性作用。因此,經濟學考核也應測試出學生能力的水平的不同。比如,課堂上對大膽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闡述問題的學生,根據問題質量和數量給予評分。課后,對那些積極搜集材料,組織、參加學院國內外經濟熱點問題辯論會及參與社會實踐的學生給予鼓勵和評分。由此激勵同學們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實踐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
結束語
高職院校培養學生應具備的技能型、應用型、創新性、創業性,因此,結合高職院校經濟學教學,提出一些對策措施,以便更好地促進經濟管理類專業經濟學課程的教學,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人文素質、專業素質、創業素質等綜合素質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魏布誼.工商管理類專業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0,(17):17-18.
[2] 王鵬飛.案例教學在西方經濟學教學的應用[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0,(2):114-117.
[3] 孫曉榮.《經濟學》課程交互式教學法研究初探[J].當代經濟,2010,(4):101-104.
篇8
一、宏觀經濟學的特點
1.宏觀經濟學理論高度抽象
與一些應用學科相比,宏觀經濟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該學科運用經濟模型的分析方法,抽掉次要因素、規定典型環境以突出主要經濟變量關系。也就是說,宏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假設之上的。在這一基礎之上,該學科大量使用數學工具進行邏輯上的抽象推理,將經濟社會中各種不同的經濟現象抽象為單純的數學符號。
2.宏觀經濟學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
宏觀經濟學理論產生于現實經濟生活,指導并反作用于現實經濟生活。然而,宏觀經濟學是資本主義國家各個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狀況的經驗總結,它是對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規律的抽象和概括,許多理論與我國的國情和歷史背景差異很大。因此,在宏觀經濟學的學習和研究過程中,應該結合本國的國情,有選擇性地對其中反映現代社會化大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管理方法加以借鑒和吸收。有一些理論由于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資源條件、市場體系發育程度的差異,在我國目前是行不通的。
3.宏觀經濟學派別林立
西方經濟學是在 16 世紀以后發展起來的,從它產生到現在歷經了重商主義、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凱恩斯革命以及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派別林立、觀點各異的特點。宏觀經濟學由眾多經濟學派的經濟理論和學術觀點構成的,龐大的體系和林立的派別在豐富和完善宏觀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同時,也給初學者造成了眾多疑惑與費解。
二、宏觀經濟學的教學改革
1.充分認識案例教學在宏觀經濟學教學中的作用
宏觀經濟學案例教學就是按照宏觀經濟學的教學目的,以案例為教材,讓學生通過對案例的閱讀與分析及集體討論,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為學生創造一個仿真環境,使其在課堂上就能接觸到實際問題和實際社會環境,從而會在復雜條件下利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其將來走向社會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案例教學最大特點是它培養學生的實務性和創新性,而這一點正是我們經濟管理專業學生最需要的。它是將宏觀經濟學理論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的有效橋梁。但是,僅僅分析一些經典案例是遠遠不夠的,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運用所學的宏觀經濟學原理分析和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選編本土化案例教材尤為重要。案例的選擇一方面要以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為目的,另一方面選取的案例必須具有說服力、現實性、代表性和時效性。在案例教學當中應少講重在學生討論,以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和自學能力。
2.采用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就是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采用啟發誘導的辦法,通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學習,從而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研究能力。對于宏觀經濟學,啟發式教學尤為重要。在教學當中可以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循序漸進、不斷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在思考中學習。這樣使學生從被動聽課轉變為積極思考,幫助學生擺脫死記硬背一些結論的教條,學會思考問題,培養思維技巧,達到開設宏觀經濟學最主要的目的。啟發式教學還包括介紹學生閱讀一些從現實經濟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生動活潑的經濟學讀物,培養學生學習經濟學的興趣。另外,還可以通過布置課下作業引導學生學習,并及時得到關于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從而更好的組織教學,幫助學生理解相關概念。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小測試,這些小測試的成績可計人平時成績,以督促學生平時認真學習,防止考前突擊。
3.其他相關課程的支持
作為經濟學各專業基本課程之一的宏觀經濟學同樣也需要其他課程的知識和理論支撐。隨著經濟學的迅速發展,經濟分析越來越多地涉及到一些模型推導和問題求解,數學方法作為一種工具在經濟學中被廣泛應用。另外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也是學習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因此,在開設宏觀經濟學課程之前,應開設數學和經濟學基本原理等課程。數學思想在追求精確和理性的經濟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數學高度的抽象和嚴密的邏輯,有助于培養學生縝密的思維和嚴謹的治學態度,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素養。部分數學專業課程,包括數學分析、隨機過程、常微分方程等,可作為選修課有效補充經濟數學未能達到的內容。經濟學原理作為經濟學啟蒙課,可以對經濟類一年級的本科生進行先入為主的教育,幫助他們了解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為他們后續系統學習經濟學的知識打好基礎,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
1.1重視知識的傳授,而輕視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創新能力的培養。只重視向學生傳授知識,而忽略培養他們創新知識的能力;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而忽略了學生的興趣;采用簡單劃一的評價方式,未能全面反映出學生的水平和能力。這些弊端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創新能力的發展。
1.2重視具體知識的傳授,而輕視整體結構的分析和討論。輕視整體結構,就不能進行比較分析,從而給學生一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感覺。然而,西方經濟學理論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各個經濟學派之間的“存同求異”。在西方經濟學理論研究的發展中,凱恩斯的宏觀經濟學理論,就是在對傳統的自由市場經濟自發調節可以實現經濟均衡的微觀經濟學理論的挑戰中才得以產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在西方國家,又有許多經濟學家對凱思斯主義正統宏觀經濟理論提出異議,建立了完全不同于凱思斯理論的新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如供給學派的理論、貨幣學派的理論、理性預期學派的理論等等,其中一些政策主張在實踐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教學中,只是簡單地講清楚各個不同理論與政策主張的內容,而不能將西方經濟學家不同的分析思路加以比較論證,就不能理解西方經濟學的整體發展脈絡。
1.3重視經濟理論結果的傳授,而輕視理論結果的推理和來龍去脈的剖析。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然而無論哪種方法,都與數學方法緊密相關,所以,理解和使用數學是經濟專業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不過,不能搞“題海戰術”,掌握數學的思維方法尤為重要。
1.4重視經濟理論的傳授,而輕視經濟實踐的應用分析。對于高等院校財經類各專業,西方經濟學既是一門重要的基礎理論核心課,也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然而,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以介紹性為主的簡單教學模式,雖然能使學生了解一些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知識,記一些公式、圖形,卻不能達到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的目的,甚至造成了一些學生認識上的模糊性,難以科學、準確地理解西方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更談不上“學以致用”。
2科學合理的雙語課程教學可以彌補上述不足
2.1外文教材往往按照科學研究的規律和順序安排內容。這會大大有助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是在智力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綜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的創新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它已成為21世紀人才必備的素質之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每個教育工作者肩負的重任,而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陣地。因此,在教學中更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外文教材常常遵循科學研究發展規律,這樣,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培養了學生創新和科學研究的能力。
2.2對一些外文的綜述文獻的解讀可以讓學生清晰和深入的理解西方經濟學的整體結構。微觀經濟學由馬歇爾開創,由阿羅德布魯一般均衡完善。微觀經濟學:假定資源是稀缺的、人是理性自利的,討論兩個微觀主體企業和消費者分別在自己的預算約束下進行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問題。如果為學生解讀“馬歇爾”和“阿羅德布魯”以及“帕累托”的經典文獻,學生自然會對西方經濟學的整體結構和發展脈絡有更加清晰的認識。要理解宏觀經濟學,需要記住兩個基本學派的劃分。古典學派:假定市場由于理性預期等因素是可以實現出清的,所以政府并不需要干預宏觀經濟,只要控制貨幣發行量為理性驚人提供一個合理穩定的政策預期就好。其基本的分析工具是AD-AS曲線。凱恩斯學派:假設市場由于工資粘性的問題無法自動實現出清,至少在短期是這樣的。為此,需要解讀凱恩斯的經典文獻,深入探討兩種學派的區別。
2.3對于西方經濟學家的一些原始文獻的解讀可以有效理解理論結果的推理和理論背景。在西方經濟學研究中,“假設條件”是關鍵的一部分內容,“假設”是一切推理的基礎,“假設”是一種抽象,甚至與現實不一定完全吻合。然而,若僅僅從西方經濟學中哪一個假設條件與現實不符,來說明為什么否定西方經濟學,也就把學生的思維局限于“是”或“不是”、“對”與“不對”的形式化、簡單化思維模式中。因此,需要查閱原始文獻,引導學生全面、深入理解這些假設條件的深刻的經濟學背景,從而,更好地使用這些抽象的經濟學理論來分析實際的經濟現象和問題。
2.4對于國外最新經濟文獻的介紹,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西方經濟學的強大應用前景。通過研讀最新經濟文獻,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西方經濟學最新研究動態,特別是現代實驗對經濟學研究和教學產生的革命性影響。從傳統研究角度看,經濟學研究主要建立在人們受自身利益驅動并能作出理性決策這一基本假設之上。雖然經濟學是處理復雜性問題的學科,這一復雜性既來自于復雜的外在環境,更主要來自于人的主觀因素,人有主觀動機,其本身很復雜,而且對環境又十分敏感。因而,人們很難在實驗室中建立可復制的經濟環境,但經濟學學科本身的發展,特別是在馮•諾伊曼和摩根斯坦建立了期望效用理論和博弈論以后,經濟學理論逐步建立在較為嚴密的行為假設基礎上,尤其是博弈論明確了規則、信息等基本概念,為深入開展經濟學的實驗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另外,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計算機軟件的開發,為西方經濟學教學走進實驗室創造了條件。目前,我國普通本科教育無法達到經濟學實驗研究的國際水平,還難以做到建立完全可控的實驗經濟環境,直接以現實的人為對象,進行經濟運行的一些實驗,研究其實驗結果是否與原有的經濟理論的預測結果相一致,并分析經濟環境中各種因素的變化對經濟結果的影響。但目前可以使用相關的計算機軟件,對采集到的現實經濟運行過程產生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或者建立相關的模型加以分析,從而做出預測。通過先做實驗和模型分析,可以研究政策的制定,從實驗的角度比較哪一個政策好。西方經濟學課程的實驗教學也提出了多學科知識融合、綜合運用的客觀要求,西方經濟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的知識是相互支撐的。
3《西方經濟學》雙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一些措施
①要按照科研的規律和順序安排教學內容,調整傳統的教學順序和模式。
②要解讀和指導學生閱讀一些英文的綜述文獻,并與課程教學有機結合。
③要解讀和指導學生閱讀一些原始文獻,并與課程教學有機結合。
篇10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探討
一、《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現狀
(一)學生學習現狀
首先,學生在學習《西方經濟學》之初就存在很多對該課程的誤解。有些學生抱著很強的功利心來看待《西方經濟學》的學習,以為微觀經濟學可以幫我們快速致富,宏觀經濟學可以幫我們去政府部門運作經濟政策。但是微觀經濟學遠非致富之學,宏觀經濟學的課程學習也不能馬上帶給我們實在的經濟效益。《西方經濟學》只是一種分析方法,一種看事物和現象的獨特視角,其所擅長的經濟解釋更是人所詬病的“事后諸葛”。還有一些學生在學習《西方經濟學》之前就把經濟學混同于會計學,但是我們知道會計學是一門實實在在的技術,有標準的技術規范和操作流程,而經濟學卻并非一門技術,其經濟理論眾多,流派龐雜,對于有些爭議各流派無從統一(特別是在宏觀經濟學部分),如果我們以會計學的思維方式來理解經濟學,必然感覺思維混亂,課程學習難以進行。
其次,很多學生對《西方經濟學》的學習興趣從有到無。一些抱著極強功利心學習的學生在看到經濟學并沒有實實在在的收益時就會失望而歸,同樣,那些以會計學思維方式對待經濟分析的學生在看到眾多有爭議的理論時就視經濟學課程的學習為畏途。普通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一般為文理兼收,學生的數學基礎參差不齊,而《西方經濟學》的教學離不開經濟數學和圖表分析,特別是經濟學中的邊際分析對微積分的掌握要求較高,這對于那些數學基礎差的學生打擊較大。
再次,學生缺少與老師互動的平臺。學生在《西方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新問題和新想法,但是卻無法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如果僅僅依靠課后10分鐘來和老師討論,顯然不僅時間倉促而且也讓老師疲于應對,無法休息。
(二)理論課特點
西方經濟學是高校經濟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基礎課,本課程作為傳統的理論課程一直以來給人以理論性強的印象,一提西方經濟學這門課,大家就會反應出成堆的圖表、公式和數學模型,其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抽象性。西方經濟學理論雖然來自于經濟現象但都經過一定的抽象,在一定的假設基礎上,運用邏輯推理與數理推理的方法,將一些非主要因素剔除后研究現象背后蘊藏著的普遍規律。所以,理論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演能力。
2.系統性。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具有很強的系統性推理很嚴密,體系龐雜。從整體上看,西方經濟學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大部分內容。微觀經濟學以價格理論為中心,形成了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市場理論、一般均衡理論的基本框架。宏觀經濟學則以國民收入理論為核心,形成了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短期與長期決定及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框架。這些知識模塊的聯系非常緊密,形成相互依存的體系。
3.對數學工具的依賴性。西方經濟學理論的闡釋離不開數學工具,大學低年級開設的西方經濟學課程一般用得最多的是微積分,偶爾也用概率論。從簡單的基數效用論,到較為復雜的經濟增長理論,都有數學工具參與其中,這對學生的數學功底有一定的要求。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目標探討
根據國家教育部精神可知,學科目標定位既要反映時代特征又要反映中國特色。當前經濟學的特點是務實、精準、數學化。每個學校培養人才的模式與路徑離不開學校的特色,只有培育出有特色的人才才能在高校林立的競爭中取得成功。具體來說,西方經濟學的課程目標就是,通過西方經濟學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比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經濟學素養,培養學生對經濟問題的分析能力。
西方經濟學的教學理念由過去的“以教師為主”到“以學生為主”;從“以教為主”到“以學為主”。這種新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主,注重興趣的培養、素質的提高,將經濟學研究問題方法與方式貫穿于教學的始終
中國人民大學的方福前教授曾說,“《西方經濟學》主要目的是教給學生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分析經濟問題的方法”。清華大學白重恩教授認為“經濟學教學改革的關鍵是把經濟學真正作為一種能力的培養,而不是作為一些即成教條的灌輸,而區分二者的關鍵在教師”。
因此,西方經濟學的教學目的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興趣與愛好的培養,讓學生更多地體會到經濟學的魅力,點燃學生學習經濟學的熱情,適度提倡點“拜金思想”。第二,基本能力的塑造與提升。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提煉一般規律問題、分析問題、提高邏輯推理能力和對經濟現象的洞察力。第三,從經濟問題到經濟思想再到經濟數學模型間的游刃有余,其中包括數學模型的建立、求解以及解釋。學生能嫻熟地將一個經濟問題或經濟現象表述為數學模型,用其解來幫助解釋經濟現象。
三、以學生為中心的《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1、通過案例教學使枯燥的理論生動化。《西方經濟學》理論比較抽象,有些還需要輔以晦澀的數理分析來論證說明,令學生們望而生畏,產生抵觸情緒,降低學習效果。而采用案例教學法可以將一些抽象的定義、理論,用貼近現實生活的一些事件來解釋,便于同學們理解和接受。案例教學還可以讓同學們參與進來,真正地通過自己的思考來獲取知識。
在組織案例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辨識哲理。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平淡講解,那么案例教學也會失去它的意義。
2、組織課堂辯論,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我們可以把同學分成兩個組,然后出一個共辯題目。比如“人民幣升值對我國是有利的還是不利的?”然后讓同學們課下搜集相關材料,課堂上辯論。這樣,既可以讓同學們學會主動地學習,也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必須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高度重視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的講述,對于較難理解的理論部分,應該結合最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深入淺出地仔細講解且一般在課上留時間讓學生體驗消化,課后留下類似的題目讓學生熟練地練習,盡量做到舉一反三。
3、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方法就是學生和老師平等探討問題的教學方法。由于西方經濟學理論性比較強,對學生來講新概念、新方法很多,學生容易感覺枯燥、難以把握,因此在授課過程中理論課程講解需簡明扼要,準確生動,占用較少時間;大量時間應用案例,啟發學生利用理論思考,鼓勵學生提出個人觀點。
比如供求理論教學中,需求定理部分以老師授課為主,講解需求概念、影響需求的因素、需求和需求量的區別及需求定理;供給理論部分以學生參與為主,按照需求理論的層次設計供給理論講解層次,將學生分成小組,分工負責,每人講解一部分。可采用淘汰制的方法,比如一個學生講解不符合要求,那么下一個學生上來補充,做到點面結合、難度適中,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教學完畢,予以點評,并計人個人的成績和小組的成績。講解完畢,提出思考題:是否有供求原理的反例?請學生討論,給出反例,并做恰當說明。
總之,只要我們多思考,多注意搜集相關資料,《西方經濟學》這門課程可以講得很精彩,學生也會學得很輕松。
【參考文獻】
- 上一篇:遺傳學的概念
- 下一篇:打籃球的技巧視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