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與宏觀經濟學理論問題探討

時間:2022-03-18 03:33:32

導語:微觀與宏觀經濟學理論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觀與宏觀經濟學理論問題探討

摘要: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中,關于需求彈性的大小與需求曲線形態的關系有必要在理論上予以澄清;目前通行的外部性的定義是需要改進的;對公共產品和公共資源特性的有的理解也應得到某種矯正;邊際成本定價與平均成本定價的選擇和取舍有必要作進一步的說明;對I=S恒等式與I<S或I>S之間的“矛盾”應有符合理論邏輯的解釋;對投資乘數的相關分析也可更加深入。

關鍵詞:需求彈性;外部性;公共產品;投資乘數;壟斷價格管制;投資—儲蓄均衡;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體系是相對比較成熟的,但如果認真仔細地推敲,還是會發現其中有的理論問題有必要進一步深入地加以探討、澄清甚至矯正。有的理論問題則是在相關教材上沒有被明確、清晰地闡述的,甚至是被忽略的。對于這樣一些基本理論問題的反復探討和深入分析,無疑具有重要的學術理論意義。

一、關于需求彈性與需求曲線的形態

一般認為,一種商品的需求曲線越平坦,表示該商品的需求彈性越大;一種商品的需求曲線越陡峭,表示該商品的需求彈性越小。如圖1所示,商品甲和乙的需求曲線分別為D1和D2,同樣是價格從16元下降到14元,或者說同樣是價格下降12.5%,商品甲的需求量從2單位增加到3單位,增加了50%,而商品乙僅增加了20%。顯然,較平坦的D1線比相對陡峭的D2線表示的商品的需求彈性更大。但也有人不認同這種說法。例如一本翻譯成中文的國外教材(霍爾和利伯曼,2004)在談到需求彈性問題時,就認為“第一,不要將一條需求曲線描述為是富有彈性的或者是缺乏彈性的,因為需求可能在需求曲線上的某一段上是富有彈性的,而在另外一段上是缺乏彈性的。第二,不要將需求曲線的平坦或者陡峭與它是否富有彈性或缺乏彈性等同起來”[1]79。因為在該教材看來,同一條需求曲線上不同區間的需求彈性是不一樣的。所以,就整條需求曲線而言,它是不能表示需求彈性的大小的。如圖1,在需求曲線D1上,從A點移向B點,表示價格下降了12.5%,帶來需求量增加了50%;而當從B點移向C點,表示價格下降了約14.29%,僅帶來需求量增加了約33.33%。也就是說,AB區間與BC區間的需求彈性是不同的。在需求彈性大小與需求曲線形態的關系問題上,雖然有些教材采取了不正面直接論述的回避態度,但也有少數教材與上述那本教材持類似的看法,即認為平坦(或陡峭)的需求曲線并不意味著該商品的需求彈性較大(或較小)。我們認為,平坦(或陡峭)的需求曲線意味著該商品的需求彈性較大(或較小),或者說,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其需求曲線會較為平坦,反之,需求曲線會較為陡峭。Ed=∆Q∆PPQ∆Q/∆P∆Q/∆P∆P/∆Q首先,需求彈性的公式為,其中的為需求曲線的斜率的倒數。在P、Q之值既定條件下,商品的需求彈性Ed(絕對值)越大,意味著之絕對值越大,相應地也就是商品需求曲線的斜率之絕對值越小,需求曲線越平坦。可見,需求曲線的斜率本身雖然不是需求彈性,但需求曲線的斜率(也就是需求曲線的平坦或者陡峭程度)與需求彈性的大小是存在相關性的。從數學意義上說,線性曲線的斜率(或者說斜率的倒數)肯定是在總體上反映和刻畫了平面坐標圖上橫軸代表的變量與縱軸代表的變量之間的某種關系的特性,對這種關系特性的反映和刻畫不應被輕率地否定。著名經濟學家曼昆(2006)明確指出:“由于需求的價格彈性衡量需求量對價格的反應程度,所以,它與需求曲線的斜率密切相關。••••••通過某一點的需求曲線越平坦,需求的價格彈性就越大,通過某一點的需求曲線越陡峭,需求的價格彈性就越小。”[2]95其次,需求曲線上不同區間的需求彈性確實是有差異的,但不能據此否認需求曲線的形態可以在一定意義上表示需求彈性的大小。舉例來說,市場數據顯示豬肉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或者說在大多數情況下的需求彈性較小,也就是豬肉價格上漲時,市場需求量不會明顯減少。但假設價格上漲到高達譬如每斤70元時,需求量會發生較為明顯的減少,即這時的需求彈性較大。我們不能因此去否認豬肉的較為陡峭的需求曲線的經濟意義,或者去否認豬肉的總體上較小的需求彈性的客觀性。再譬如,某奢侈品的需求彈性較大,但在價格上漲到非常高的水平(假設單價為5000元)時,其呈現的需求彈性很可能較小,因為其單價為4900元時,市場需求量就已經很少了。這時價格上漲100元,需求量的變動比率已經很不明顯了。但我們不能因此去否認該奢侈品的需求彈性在一般意義上較大的事實。再次,人們在談論商品需求彈性的大小時,往往是在不同商品之間進行比較,這時的“不同商品”的需求曲線的具體形態當然也就有相對平坦或者相對陡峭之分了。如上面的圖1所示,假定D1與D2分別為商品甲和乙的需求曲線,甲的價格從16美元下降到14美元,使得需求量從2單位增加到3單位;而乙的價格從16美元下降到14美元,使得需求量僅從2單位增加到2.4單位。這難道不說明相對平坦的需求曲線表示商品的需求彈性比相對陡峭的需求曲線表示的商品的需求彈性更大嗎?或者說,分別按照這兩種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的對應關系所描繪的需求曲線難道不是一條較為平坦,而另一條較為陡峭嗎?舉例來說,西瓜在每公斤0.50~0.70元的價格區間的需求彈性與每公斤1.20~1.50元的價格區間的需求彈性肯定是不同的,但這并不妨礙它的需求彈性在一般情況下,總體上比作為生活必需品的食鹽的需求彈性大的理論判斷,當然也不妨礙它的需求曲線比食鹽的需求曲線表現得更為平坦。或者可以這樣來理解,盡管西瓜和食鹽在不同價格區間的需求彈性分別都是不同的,但總體而言,在不同的價格區間,西瓜的需求彈性一般均比食鹽的需求彈性要大。這就如同圖1所示的,商品甲的需求曲線D1雖然在AB區間和BC區間的需求彈性不同,但AB區間和BC區間的需求彈性均分別比商品乙的需求曲線D2在AE區間和AF區間的需求彈性要大。如果說因為需求曲線上不同區間的需求彈性是不同的,就不能斷言平坦的需求曲線表示的商品的需求彈性比陡峭的需求曲線表示的商品的需求彈性相對較大,那為什么根據兩種商品的需求量與價格的對應關系描繪出來的需求曲線會有平坦與陡峭之分呢?如果說因為商品在不同價格區間的需求彈性是有差異的,就不能總體上去判斷商品的需求彈性的大小,那豈不是說對任何一種商品,都不能說其需求彈性是大還是小?著名的蛛網模型也是建立在相對平坦(或相對陡峭)的需求曲線表示商品的需求彈性較大(或較小)的理論基礎上的。也正是因為理論上認為相對陡峭的需求曲線表示的需求彈性較小,所以經濟學上,完全壟斷廠商的需求曲線比壟斷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更為陡峭。因此,完全壟斷廠商的陡峭的需求曲線決定的均衡產量較低而均衡價格較高,壟斷競爭廠商的較為平坦的需求曲線與LAC曲線相切的位置離LAC曲線的最低點較近,代表的均衡產量較高而均衡價格較低。經濟理論據此認為壟斷競爭市場比完全壟斷市場更有經濟效率。如果說不能認為相對陡峭的需求曲線表示的需求彈性較小,那么上述的經濟理論的基本原理豈不是都要被推翻?那樣一來,豈不是幾乎整個微觀經濟學都要改寫了?壟斷競爭市場廠商的需求曲線之所以較為平坦,就是因為該市場不同廠商提供的產品之間的差異性較小,即產品之間的可替代性較強,使得產品的需求彈性較大。而完全壟斷市場廠商的產品的可替代性較弱,使得產品的需求彈性較小。上述的那本教材(霍爾和利伯曼,2004)在后面談到壟斷競爭市場的均衡問題時,又承認“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壟斷競爭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比壟斷廠商的更加平坦”[1]242,壟斷競爭市場產品的可替代性較強,而這種較強的可替代性帶來的是產品更富有需求彈性[1]81。可見,這本教材后來實際上又承認了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的需求曲線較為平坦,或者說,較為平坦的需求曲線表示該商品的需求彈性較大。實際上,國內外許多教材都用圖形展示或文字闡述的方式說明了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的需求曲線較為平坦[2]96-98[3]78[4]69-71。有的教材(高鴻業,2011)在提示平面坐標圖上橫軸與縱軸的刻度可能會影響到需求曲線的傾斜度的正確顯示時,也認為較為平坦的需求曲線表示商品的需求彈性較大通常是“可行的”[5]32。有的教材之所以提到平坦的需求曲線不一定表示商品的需求彈性大,是因為平面坐標圖上橫軸或縱軸的刻度選擇不同(即表示的P、Q的空間位置不同)可能會使得需求彈性大的商品的需求曲線顯得并不平坦,例如前面的圖1中,如果繪圖時將橫軸上的刻度定得使2單位與4單位的距離畫得很近,那么需求曲線D1就在圖上顯得很陡峭了。但仔細閱讀這些教材后,就會發現它們并不是在一般意義上否認平坦的需求曲線表示商品的需求彈性大,尤其是在平面坐標圖上不只是單獨地考察一條需求曲線①,而是在可比較意義上考察不同彈性的兩條及更多需求曲線的時候,較平坦的需求曲線肯定表示商品的需求彈性較大。例如,兩個坐標圖上橫軸或縱軸的每一刻度單位分別表示變量值增加2%時,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的需求曲線肯定顯得較平坦。綜上所述,因為需求曲線不同區間的需求彈性有所不同,平坦(或陡峭)的需求曲線意味著該商品的需求彈性較大(或較小)的說法也許不是非常嚴謹,但在一般的理論意義上是可行的,不影響利用其建立相應的經濟學分析框架,更無必要去完全否認它們之間的關聯性。這正是幾乎所有微觀經濟學教材在相關的理論分析中將平坦的需求曲線視作表示該商品需求彈性較大的原因。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需求曲線上不同點的點彈性是不同的,所以不能說平坦的需求曲線表示的商品的需求彈性較大。這種觀點的錯誤與前述的那本教材的錯誤幾乎是相同的,這里就不贅述了。僅另作說明的是,根據點彈性的公式,即使在兩條需求曲線的交點,點彈性的大小也是不一樣的,如圖1中的D1曲線上的A點的點彈性大于D2曲線上的A點的點彈性,這還是因為需求曲線斜率的原因。

二、關于外部性

外部性是微觀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理論概念,但實際上外部性的涵義卻是含混不清的,以至于連國外許多著名的教材都沒有給出明確清晰的定義(胡石清和烏家培,2011)[6]。許多教材(例如:盧鋒,2011)對外部性的常見定義是個人或企業的經濟活動給其他個體或社會帶來了危害或利益,而受損者或受益者并未因此得到相應報酬或支付相應價格[7]252。按照這樣的定義和解釋,有的學者就發出了質疑,如果張三開的餐館讓附近的一家拉面館被迫關閉,那豈不是張三開的餐館產生了負外部性?豈不是政府應該對這種負外部性進行治理,即強令張三的餐館關閉?或者要求張三對那家拉面館的損失進行補償?歷史上汽車的出現使得馬車沒有了生意,汽車難道也是產生了負外部性?而且,根據現在關于外部性的通行定義,受損者如果得到了相應報酬(補償),或者受益者如果支付了相應價格,似乎就不應被看作產生了外部性。那么,產生污染的企業如果根據同周邊居民或單位的談判議定的補償價格進行了補償支付,就變成了沒有產生負外部性?再譬如,農民種植油料作物帶來了成片油菜花盛開的美景,難道農民向觀賞者收取一定的觀賞費用后就會改變油菜花美景讓人賞心悅目這一正外部性的客觀事實?況且,這樣的收費往往是很難充分實現的。一些教材對外部性還有另一個定義或解釋,即認為外部性指的是個體成本(也譯作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的分離。如果某項活動使得社會成本(社會損害)高于個體成本,那就意味著產生了負外部性。譬如,某化工廠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損害了周圍的環境,給周邊民眾的健康造成了損害。這些損害及化工廠本身的財務成本一起構成的社會成本明顯大于該化工廠的財務成本(個體成本),所以,污染屬于負外部性。但根據這一定義或解釋,上例中的張三開的餐館也同樣產生了負外部性,因為張三餐館的經營上的財務成本加上拉面館被迫關閉的損失(社會成本)肯定大于張三餐館本身經營上的財務成本(個體成本)。所以說,現在的外部性的通行定義是容易產生歧義的,是有缺陷的。而且,根據現在關于外部性的通行定義,個人和企業的任何活動都會產生正外部性或負外部性,因為這些活動幾乎都會給處于直接或間接競爭關系及合作關系的其它個人或企業產生影響,對社會公眾產生影響(葉德磊,2018)[8]。也就是說,外部性這一概念就沒有了起碼的理論特質了,那還怎么利用它來進行有效的理論分析呢?結合經濟學理論對相關問題的分析,我們認為應該將負外部性定義為社會個體的行為在一定范圍內產生了社會有害性,相應地,正外部性就是社會個體的行為在一定范圍內產生了社會有益性。按照這樣的定義,張三開餐館的案例不屬于負外部性,因為雖然發生了拉面館的倒閉,但是張三的餐館開張了,而且張三開的餐館更受人們的喜愛,社會大眾的獲益更大。也就是說,張三開的餐館并未產生總體上的社會有害性。上述的汽車的出現也沒有產生負外部性,因為汽車取代馬車是使社會獲益,而不是使社會受損。根據外部性的新的定義,污染仍然屬于負外部性,因為污染一定范圍內使得社會受損了。相反,如果某企業對自己的員工進行培訓,這會產生正外部性。因為這些員工的個人素質或技術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從而一定范圍內社會也會從中受益。可見,外部性的新的簡明定義可以消除現有通行定義帶來的歧義與混亂。至于直接的受損者或受益者是否得到了相應報酬或支付了相應價格,實際上不影響外部性的評判。例如,即使某化工廠就其產生的污染向周邊居民及單位支付了足夠的貨幣補償,也不能改變其產生了污染這一負外部性的客觀事實。

三、關于公共產品和公共資源的特性

一般認為,公共產品的兩大基本特性是非競用性和非排他性。過去許多教材將非競用性(nonrival-ness)翻譯成非競爭性,但那樣容易使人將它作為一般意義上的市場競爭(competition)的反義詞來理解。非競用性是指,對產品消費的增加不會引起產品成本的任何增加,即消費數量的增加所引起的產品邊際成本等于零。例如,對于航標燈來說,增加過往船只的數量并不會額外增加航標燈的運作成本。非排他性是指產品具有消費上的共享性,難以或不可能排除、限制任一消費者對它的消費。例如,航標燈可以由許多過往船只共享其服務功能,人們難以或無法排除過往的船只享用航標燈的服務功能。公共產品還可以細分為純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嚴格具備非競用性和非排他性兩種特征的產品屬于純公共產品。如經濟制度、氣象預報、航標燈等。但對于準公共產品,有的教材(例如丁娟娟等,2007)認為它是只具備一定的非競用性但不具備非排他性(即可以完全排他)[9]340。例如,作為準公共產品的教育,一定范圍內增加學生數量不會增加教育體系和教育設施的運行成本,但學生數量超過一定程度后,教育的運行成本也需要增加。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收費只允許交費的學生享受學校教育,也就是將不交費的學生排除在學校教育之外。作為準公共產品的高速公路也是如此,可以不允許未交納通行費的車輛進入高速公路行駛。但如果說準公共產品不具備非排他性的話,則不僅是對社會現實情況的不正確概括,也破壞了經濟學概念內涵的一致性。因為準公共產品和純公共產品一般被統稱為公共產品,而公共產品的特性通常被描述為具備非競用性和非排他性兩大特性。如果準公共產品完全不具備非排他性,那就無法理解公共產品的兩大特性了。有的教材將準公共產品的特性描述和理解為具備一定(有限)的非競用性和一定(有限)的非排他性是正確的。嚴格來說,準公共產品在技術上是可以做到排他的,例如高速公路可以做到將不交費的車輛完全排除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教育也可以通過收費制做到將不交費的學生一律排除在學校教育之外。但這些產品的社會公益性和提供它們的政府的公共職責使得對它們的收費或其它排他性措施實際上是受到一定制約的,例如,高速公路的收費不能過高,有些高速公路是免費的或在某些階段是免費的;有些級別的學校教育是免費的或收費不能完全補償成本(需要政府財政補貼)。有限的排他性也就意味著有限的非排他性。所以準公共產品具備一定的(或有限的)非排他性。將準公共產品的特性之一理解為有限的非排他性,也有助于在實踐上督促政府履行其基本的公共職責。而將準公共產品企圖當作一般產品進行主要以賺取利潤為目的的經營主張和行為(例如“教育產業化”的主張等)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與將準公共產品的特性錯誤地理解為完全的排他性相關聯的。根據非競用性與非排他性,還可以定義公共資源。公共資源是大自然提供的。一般認為公共資源具備一定的非競用性且同時具備非排他性。但有的教材在闡釋公共資源的這些特性時,常常語焉不詳或者容易讓人產生疑惑。例如,作為公共資源的大牧場、大漁場等現在不是經常有禁牧期、禁漁期嗎?這說明是可以排他的(即不具備非排他性)。還有的教材在解釋公共資源的一定的非競用性時,喜歡舉例說,在公共漁場一定程度內增加捕魚的船只,不會影響其他人或船只捕魚,但如果捕魚船只的增加超過了一定程度,就會影響到其他人或船只捕魚的數量,增加所有人捕魚的成本。上述的理解和解釋是不夠正確的。產品的非競用性是針對該產品供給或再供給的成本而言的,而不是直接針對是否影響其他人而言的。就漁場的非競用性來說,應該是這樣來理解,一定程度內增加捕魚的船只和捕撈數量并不會影響該海域漁場生態的正常的自我修復,即漁場繼續產魚的邊際成本近乎于零。但捕魚船只和捕撈數量超過一定程度后,就會影響該海域漁場生態的自我修復,或者說,增加漁場生態的修復成本,也增加捕撈的難度,從而增加捕魚者的成本。另一方面,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雖然特定時期的一般意義上的禁漁、禁牧等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面對規模龐大的海洋漁場或者譬如呼倫貝爾大草原規模的牧場,則很難絕對地排斥有人在禁漁或禁牧期間進入漁場或者牧場捕魚或放牧。所以經濟學上還是傾向于認為公共資源一般意義上具備非排他性。再深入推敲,所有的公共資源都只具備一定的非競用性嗎?太陽是公共資源,再多的人享受陽光的照明或者在陽光下取暖,太陽的成本也不會有任何增加,也就是說,太陽具有嚴格意義上的非競用性。所以,公共資源應該是具備一定的非競用性或完全的非競用性且同時具備非排他性。

四、關于政府對壟斷廠商的價格管制

理論上,這種價格管制的辦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邊際成本定價法,二是平均成本定價法。如圖2,采用邊際成本定價法,政府規定壟斷廠商的產品價格最高只能為P2,P2為廠商的LMC曲線與需求曲線的交點所代表的價格。壟斷廠商當然不會選擇低于P2的價格。由于P2此時固定不變,P2N是一條水平線,因而它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就成了壟斷廠商的MR曲線。也就是說,邊際成本定價法在這里體現了MR=MC的原則。這時的產量為Q2,廠商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產量,否則不符合MR=MC原則,廠商的利潤會減少。由于NQ2>FQ2,廠商仍可獲得超額利潤。政府可通過增加對壟斷廠商收取稅費等辦法,來消除它的這部分超額利潤。但圖2只是針對那些在LAC曲線上升階段進行生產經營的非自然壟斷廠商而言。圖3表示的則是自然壟斷廠商的情形。自然壟斷廠商的LAC曲線一直在下降,LMC曲線處于LAC曲線的下方。這時,如果按邊際成本定價法,價格為P1,低于Q1產量水平的平均成本,廠商會虧損,因此需要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采用平均成本定價法,把價格定為P2,即LAC曲線與需求曲線相交之點代表的價格。這樣,壟斷廠商可獲取正常利潤。但是,在圖2顯示的情況下,政府為什么不直接采用使壟斷廠商只能得到正常利潤的平均成本定價法呢?這是許多教科書沒有正面論述和回答的問題。其實,回到圖2,如果采用平均成本定價法,價格為P3,這時廠商寧愿將產量控制在低于Q3的某一水平(譬如Qa),因為Qa時的P3高于該產量的LAC,廠商不僅能獲得超額利潤,還可以因消費者在P3的價格水平無法獲得該商品充分的市場供給(Q3)而給政府施加壓力。所以,在圖2顯示的情況下,只能考慮邊際成本定價法。

五、關于I=S與I>S及I<S的“矛盾”的解釋

宏觀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投資—儲蓄恒等式:I=S。但在分析現實經濟社會的供給與需求的均衡問題時,又常常可能存在I>S或I<S的情形。如何從理論上來說明和解釋它們之間的“矛盾”呢?許多教材在這個問題上也是語焉不詳。有的教材(吳信如,2013)通過區分“事前平衡”與“事后平衡”,甚至通過將投資I區分為意愿投資(I意愿)與非意愿投資(I非意愿)來解釋[10]29,其核心意思是在I=S的恒等式下發生了實際投資與所謂意愿投資的不一致,從而存在I>S或I<S的情形。這樣不僅不能解釋清楚,反而讓人們在理解上更加困惑。所謂的意愿投資是主觀概念,幾乎無法確定。理論上一般從一個假設只存在家庭消費部門和企業生產部門的兩部門經濟中展開分析,從收入的角度看,GDP等于各種生產要素得到的收入總和。由于總收入不是用于消費,便是用于儲蓄。即有:GDP=C+S。但一般將GDP簡寫為Y(代表國民收入),從而有:Y=C+S。從支出的角度看,由于在兩部門經濟中,不存在政府購買(G)和凈出口(NX),因而,GDP=Y=C+I。于是有:Y=C+S=C+I,因而I=S。這被稱之為投資—儲蓄恒等式。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恒等是從儲蓄、投資以及GDP或Y的定義出發得到的邏輯性結論,或者說是從國民收入會計學意義的角度而言的。但理論上的投資—儲蓄恒等式并不意味著現實經濟社會中的收入與支出總是相等的。舉例來說,某國的企業共進行了100億美元的投資,其中包括了一部分存貨投資,這些存貨投資除了一部分體現為購買的原材料等存貨以外,還有高達30億美元是體現為企業生產出來后賣不出去的產品(企業的存貨投資中,一般常常會有一部分生產出來的待售產品暫時存放在倉庫。但如果這部分產品過多,超出了正常銷售過程中的合理庫存比率,那就意味著生產的產品賣不出去)。雖然這時的I(100億)=S(100億),但I的內部構成表明經濟社會的總支出小于總收入,或者說總需求小于總供給。這說明從儲蓄、投資以及Y的定義出發得到的I=S的邏輯性結論并不意味著生產出來的產品能夠全部售賣出去,這時的總支出就顯得過小。當然,也可能發生產品供不應求、支出過大的情況。例如,由于整個經濟社會的市場需求過旺,使得企業的原材料和燃料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體現為企業購買原材料等的存貨投資被迫過小,小于合理庫存,即這時投資—儲蓄恒等式中的I雖然在總量上等于S,但I的內部構成反映了產品供不應求。經濟學上對于投資與儲蓄關系的討論,經常不是在投資—儲蓄恒等式的會計學意義上進行的,而是從現實的市場均衡的意義上講的,那時就可能存在C+I(總支出)<(或>)C+S(總收入),即I<S或I>S的情形。如果I<S或I>S,就意味著收支不均衡。

六、關于投資乘數

投資乘數的計算公式是:KI=1/[1−b(1−t)+m],由于同一國家不同行業、不同部門都是根據這一公式來測算投資乘數效應的,所以理論上,在不同行業和不同部門增加相同的投資所產生的乘數效應也是相等的。具體而言,一筆等額的資本投資于信息產業或水泥行業或餐飲行業等都是相同的乘數效應。這顯然是不符合現實的,起碼是不完全符合現實的。可見,投資乘數在理論邏輯推演過程中,假設了很多條件。但問題是,幾乎所有的教材只是介紹和論述了假設條件基礎上形成的投資乘數,并沒有充分分析它的理論局限性,或者沒有在此基礎上作進一步的延伸和深入分析。理論上,投資乘數認為初始投資可以一輪一輪地帶來國民收入的增加而沒有考慮其他因素。譬如,新增投資1億元于水電工程,可以在一定的邊際消費傾向下帶來水泥、發電設備等相關企業的收入增加。但除了投資乘數理論所描述的這種收入增加外,還會帶動水泥、發電設備等相關企業的投資也增加,因為這些企業要增加投資以便滿足其產品需求的增加。這種投資的增加也是會帶來收入的增加的,而投資乘數理論對此卻沒有給予分析或者說假定它們不變。不同行業的產業鏈的長短是不一樣的,顯然,新增一筆投資在不同行業所帶來的產業鏈上的投資增加也是不一樣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同行業、不同部門的投資乘數效應是有差別的。而且,在不同行業增加投資的中長期綜合效應也是有差別,甚至是有重大差別的。譬如,在高科技行業增加100萬元投資與在一個餐館林立的小鎮上投資100萬元開設一個小餐館的中長期綜合效應甚至短期綜合效應都是有差別的。投資100萬元開設一個小餐館在初期可能會通過餐館裝潢對建筑材料的購買,對蔬菜等食材的購買,對餐館職員的付費雇用等途徑最終引起國民收入的倍數增加。但是,這個餐館可能維持了三個月后,就因缺乏足夠的市場需求而發生虧損,被迫倒閉。因此,它對國民收入增加的拉動作用也幾乎隨之消失。或者,這個餐館雖然沒有倒閉,但因為生意不太好,它每天購買的食材比較少,雇用的員工也很少,后續對國民收入增加的拉動作用很小。餐館老板因投資虧損,不僅不能進行新的投資,還會被迫減少自己的消費。而高科技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好,那初始的100萬元投資除了一開始帶來數倍的國民收入的增加外,還能繼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民收入的持續增加。同時,乘數具有逆向性,即投資的減少也會引起國民收入的倍數減少。但如何理解投資的減少帶來國民收入的倍數減少呢?許多教材也沒有清晰地分析和說明。這里可以舉例來說,假設某經濟體上一期的投資為100億美元,投資乘數為5,則這筆投資會帶來新增國民收入500億美元。而本期投資為70億美元,即比上一期減少了30億美元,投資乘數不變。70億美元的新增投資會帶來新增國民收入350億美元,即比上一期的新增國民收入減少了150億美元,這就是減少30億美元的新增投資所產生的乘數效應。還有一個問題,假定b=0.4,t=0.5,m=0.3,根據前述的投資乘數的公式計算得到的KI≈0.9,這豈不是新增投資所帶來的國民收入反而減少了?許多教材對這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或者人們容易出現的理解上的困惑并沒有明確的解釋。實際上,由于作為邊際消費傾向的b值一般遠遠大于稅率t和邊際進口傾向m的值,且存在0<b<1,0<t<1,0<m<1,所以一般存在KI>1。例如,當b=0.8,t=0.1,m=0.03時,根據前述的投資乘數的公式計算得到的KI≈3.23。為什么一般存在b>t及b>m呢?舉例來說,譬如一國民眾新增收入的70%用于消費是很正常、普遍的,即b=0.7,但民眾承擔的稅率(實際上是平均稅率)不太可能超過70%或者60%,一國新增收入中用于進口的比率也不太可能超過50%,我國2019年的這一比率就只有14.45%。所以,一般也就存在b>t及b>m。1−b(1−t)+m=1−b+bt+m>0上述情況也說明,如果稅率過高,就會嚴重抑制經濟活動中的乘數效應。如果邊際進口傾向過高,意味著大量的國民收入會溢出到國外,也會抑制經濟活動中的乘數效應。t和m同時過高的話,甚至可能使得KI小于1,但不會小于0〔因為0<b<1,0<t<1,0<m<1,所以乘數公式中的〕,那就意味著增加的投資中有相當一部分以及國民收入通過稅收渠道和進口渠道流失而脫離投資—收入的循環。t=TtYt=∆Tt∆Y∆Y=∆C+∆I+∆G+∆(X−M)∆C+∆Tt+∆M∆Y∆Y∆(X−M)∆G∆Tt∆Y=∆C+∆I+∆G+∆(X−M)=20+22+15+(12−16)=53∆C+∆Tt+∆M=20+19+16=55>∆Y∆Tt∆M∆C∆M∆Tt∆C+∆Tt+∆M∆Yb+t+m=∆C+∆Tt+∆M∆Y那么乘數公式中的b、t、m三者之和是否一定小于1或等于1呢?不一定。根據t的經濟學含義,可令,假設稅率不變,則有。由于,因而,有可能小于,也有可能大于。因為可能為一個很小的正值,甚至為負值。也可能小于。譬如,(某貨幣單位),而。換一個角度考慮,在增加的進口中,既有消費者增加進口的消費品,也有企業增加進口的投資品,還有政府部門增加購買的各種進口品,而政府部門增加購買的進口品可能就是用新增稅收()的一部分購買的。也就是說,與、與分別都有部分重疊關系。從這個角度考慮,大于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所以,可能大于1,當然也可能小于1。

作者:葉德磊 單位:華東師范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