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學的發展史范文

時間:2023-11-15 17:44: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遺傳學的發展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遺傳學的發展史

篇1

[關鍵詞]高中生物 遺傳學史 情感教學

情感是人們內心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觀點而產生的感覺和反應。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以此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1]。情感態度價值觀一般包括對已、對人、對社會、以及對自然及其相互關系的情感、態度、價值判斷,做事情應具有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人文精神[2]。在高中生物遺傳學教學中引入遺傳學發展史的介紹,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動機、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素質、人文素養、科學精神,為今后促進我國遺傳學的進步提供生力軍。

一、 情感教育的意義

1.調節課堂氣氛,是新課導入的有效手段

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學習壓力大,因此課堂教學相對比較沉悶,如果沒有一個適當有效的新課導入方法,會導致整個堂課顯得沉悶,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情感教育能夠調節課堂氣氛,在課堂教學中常常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通過遺傳學史的學習,不僅在遺傳學教學上主題明了,生動有趣,而且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遺傳學的興趣,引導學生輕松愉快的融入到新課中,讓他們積極地投身到我國遺傳學事業的發展中去[3]。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情感教學還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導致認知優化和促進對知識認知深化。積極的認知也會反過來引發積極的情感;消極的認知會導致消極的情感。所以如果能在課堂教學中恰當的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及學生的認知能力。

2.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科學素養

科學態度是指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尊重實證,思路開闊,積極主動地去考慮不同的、有沖突的實證。批判性地思考,權衡、觀察和對觀察到的事實進行評價。靈活性,積極主動地接受經證實的結論和重新考慮自己的認識。科學精神則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的總稱。科學精神是貫穿于科學活動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狀態和思維方式,是體現在科學知識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是科學家在科學領域內取得成功的保證;另一方面,又逐漸地滲入大眾的意識深層,影響人類發展進步。科學素養為三個組成部分,即對于科學知識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對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對于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積極的情感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從而促進學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發展。

3.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提高

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需要教師自身具有扎實的專業功底和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情感教育的實施,不僅能引起教師對自身專業情感的關注,還能以積極的情感促進自身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的發展。因此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僅僅注重專業知識和能力的發展已經不能滿足時展和新課標對教師要求,還必須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二、 遺傳學在高中生物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模塊的內容包括遺傳的細胞基礎、遺傳的分子基礎、遺傳的基本規律、生物的變異、人類遺傳病、生物的進化六部分。必修2教學時間長,內容的抽象和繁瑣,重難點相對集中,題目中對知識點的運用靈活多變,造成了學生學習難度大。縱觀必修2,遺傳學部分是教學的核心內容,新課標對本冊教學的要求主要有:第一,要求學生理解生命的延續和發展,認識生物界及生物多樣性,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樹立正確的自然觀。第二、讓學生理解有關原理在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增進人類健康等方面的價值。第三、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中發現和提出問題,讓學生參與調查、觀察、實驗和制作等相關活動,體驗科學家探索生物生殖、遺傳和進化奧秘的過程,學習有關概念、原理、規律和模型,應用有關知識分析和解決實踐中問題的能力。

三、遺傳學的產生和發展史

遺傳學(Genetics)―是自然科學領域中探究生物遺傳和變異規律、遺傳信息和表達規律、了解基因本質的科學。遺傳學的產生和發展主要包括了以下兩個時期:

1.遺傳學的誕生時期

1865年孟德爾研究表明生物遺傳性狀的傳遞和表達上具有相對獨立的遺傳單位,首次把生物的性狀和決定性狀的遺傳因子,即基因聯系起來,并發現了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奠定了經典遺傳學的基礎;1900年劍橋大學的遺傳學教授貝特森(Bateson)等人重新發現孟德爾法則并創立了遺傳學、等位基因、純合子、雜合子等概念;1909年丹麥的科學家約翰遜(Johannsen)創用了基因、基因型、表現型等遺傳學概念,這一時期稱為遺傳學的誕生時期。

2.遺傳學的發展時期

遺傳學的發展時期有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細胞遺傳學時期(1900-1940),1910年摩爾根及其學生創立連鎖定律,1927年Muller X-射線誘發突變,說明了基因是一個抽象的遺傳因子,既是功能單位,又是重組單位和突變單位。第二階段:微生物遺傳和生化遺傳時期(1941―1960年),1941年Beadle和Totum提出一個基因一個酶學說;1944年Avery確定遺傳物質為DNA;1951年McClintock B.發現跳躍基因或稱轉座子;1953年Watson和Crick建立雙螺旋模型;1958年Kornberg發現DNA合成酶;在此期遺傳的基本單位是順反子(Cis―trons)。第三階段:分子遺傳時期(1961~1985年),1961年Jacob和Monod建立乳糖操縱子模型;1962、1968年Arber,1978 Smith發現限制性酶;1964-1965年Nirenberg,Khorana破譯遺傳密碼;1972年Berg建立重組技術;1975年Temin發現反轉錄酶;1977年Sanger&Gilbert 建立測序方法;1977年Sharp 和Roberts發現內含子;1980年Shapiro發現轉座子;1981 Cech和Altman 發現核酶;1985 Mullis K. 建立了PCR體外擴增技術,此期基因的概念是一段可以轉錄為具有功能性RNA的DNA,它可以重迭、斷裂的形式存在,并可轉座。第四階段:基因組和蛋白質組時期(1986~至今),90年代,隨著全球性基因組計劃尤其是人類基因組計劃規模空前、速度驚人的推進,人類對生命世界的理性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與廣度。但是,人們在歡呼基因組計劃輝煌業績之時,亦愈來愈清醒地意識到一項更艱巨、更宏大的任務即基因組功能的闡明已經擺在面前,生命科學幾乎在轉瞬之間開始了新的征程―蛋白質組研究,進入了新的紀元―后基因組時代(postgenomeera)[4]。

四、遺傳學發展史具有的情感教育價值

1.遺傳學史對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方法具有積極的意義

邏輯思維能力是學生學習每門功課的基礎,學習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高中生物遺傳學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演繹推斷能力要求極高,尤其是在解答遺傳學相關計算的試題中。因此,遺傳學史的介紹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讓學生有很好的認知體驗,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以及抽象思維和概括能力,以此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科學態度。除此之外,對整個遺傳學發展歷史的認識還能夠增加學生對遺傳學的認識,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科學精神和對科學發展進步的正確認識,讓學生更加尊重科學和熱愛科學;重溫先人的不畏艱辛、勇于探索的過程,這對于學生深刻理解科學理論,學習科學家鍥而不舍 的求索和創新精神是有益的[5]。思想的改變推動了科學的進步,科學的進步反過來又促進思想的進一步升華,這不僅指生物學,其他任何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思想意識的更新。遺傳學史揭示了人們思考和解決生物學問題的思想歷程,這些科學事實客觀存在,但由于受當時文化背景和科學技術水平制約,很大程度地阻礙了科學真理的揭示,這要求研究者打破傳統的思想方法。因此,對遺傳學史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態度,對社會進步的正確認識、領悟科學精神和認識科學發展的一般規律,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學習遺傳學史對于學生認識生命科學各個學科的形成具有積極的意義

學習遺傳學史能讓學生建立起宏觀與微觀的聯系,比如基因與表型的聯系;遺傳在育種中的應用,能讓學生理解科學發展與人類社會之間的聯系,培養他們對科學研究價值的正確態度,促使他們將來去追求真理,為人類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遺傳學的產生和發展衍生出了分支學科,比如發育、進化、分子等,這對于學生從整體上認識生物學有促進作用。

3.遺傳學史對學生價值觀的影響

遺傳學知識是科學家對前人的結論不斷質疑,不斷證實的基礎上進行自我更正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通過了解遺傳學核心概念的發展歷程,對培養教師和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有積極意義的,同時也能加深學習者正確認識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關系,從事實中提高哲學素養[6]。另外,在遺傳學在育種和生物制藥方面的發展還能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道德觀;在對世界各國科學研究者的科學事件的了解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世界觀;遺傳學發展對人類生產生活的貢獻還能為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五、全文總結

遺傳學史是科學史的一門重要的學科史,它是研究遺傳變異的客觀規律及利用規律改變生物性狀的歷史,其過程充滿了艱辛與曲折,凝聚了幾代科學研究者的智慧和汗水,其科研成果舉世矚目,取得了輝煌成就,推動了生物學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帶動和催生了其他學科的產生和發展。因此,在遺傳學教學過程中以歷史為線索,使學生遵循歷史發展的跡來學習遺傳學,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特別是科學世界觀,科學道德觀和科學價值觀方面有著重要的價值。人類的每一項科學成果和科技進步過程的過程中,都包括了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作用。因此,遺傳學教學過程中加強遺傳學史的教育,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科學態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而且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上都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董曉星,陳家麟.情感教育對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5,6(1):32

[2]劉長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分類及表述[J].大連教育學院報,2009,25(3):15

[3]吳雪芳.遺傳學史與遺傳學教[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NO.07:166-177

[4]賀福初.蛋白質組(proteome)研究―后基因組時代的生力軍[J].生物學通報,1999,44(2):113-120

[5]李明暉.遺傳學史在遺傳學教學中的作用[J].遺傳學教學,2006,28(8):989-992

篇2

關鍵詞 視覺傳達設計 創意產業 文化形態

中圖分類號 G206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全球經濟與產業的高速發展與轉型,最近十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趨勢,國內相關文化創意產業也在迅速成長中。基于文化產業或創意產業高附加值的經濟性,如今全球創意核心產業每年產值達80000億元,并且以7%的速度增長;在西方國家如美國、英國其創意產業已經成為GDP、就業、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等都在全速發展創意產業,從創意產業產值的增長看,它無疑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文化創意產業”不僅帶來了文化存在形態、結構和格局的重大變化,也導致了文化的商品化和消費化。使傳統的文化觀念、文化存在形態、接受方式及整體格局發生了質的變革。視覺傳達設計所面對的正是這樣一種發展態勢。

文化創意產業是上世紀九十年達國家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后來逐漸演變成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這種理念認為當代經濟的真正財富是思想、知識、文化、技能和創造力所構成的創意。文化創意產業即指“源自個人創意、技巧及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行業”。之所以稱其為創意而不是創新,就在于它強調了人的創造力、人的技能、人的天賦對文化藝術和其他知識產品、智能產品的一種智慧運用。文化產業在現階段已經成為一個易拓展的、多維度的、多層次的、富于包容力的綜合概念,也是向大眾提供文化、藝術、精神、心理、娛樂產品的跨行業跨部門跨領域新型產業。

作為文化創意產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視覺傳達設計,在新的產業形態關系中內涵與性質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它已經從傳統工藝美術、裝飾、裝潢逐漸發展形成更為包容、內涵豐富的新型學科范疇,延伸到影視、動畫、廣告展示、影像新聞、數碼、網絡、游戲等更廣闊的新興領域。從本質上說,它是依托當代高科技和傳播媒介的一種文化實踐方式,從現實層面看,已經成為創意產業發展和選擇的重要支撐力量。

視覺傳達設計理念的提出和學科興起,是伴隨著商業經濟發展、傳播媒介技術革新與進步以及社會學、傳播學、符號學和心理學等不斷興盛發展起來的。是具有多種細分專業和學科綜合性、共通性的新興學科類型,它的出現在不斷地挑戰著當代藝術設計形式的同時。也在充實著當代藝術設計的外延。不僅客觀上促成傳統藝術設計版圖的重新劃分與確定,亦呈現出與其他藝術設計領域相區別的獨特形態和內涵,也極大拓展了傳統藝術設計應用的領域與范疇,特別是其媒介信息形態的圖像化視覺符號特征,媒介技術的科學性、前沿性以及媒介傳播環境、過程。多元化的視覺觀念揭示著新的視覺傳達方式就是要打破傳統設計門類的界限,讓藝術設計變為一種能夠自如地融合多種學科的載體。突顯其綜合性、交叉性多學科背景以及在今天視覺文化發展和創意文化產業中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從總體上說。西方發達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研究起步相對較早,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市場、規模和運行機制,但國內相關文化產業研究還非常缺乏,人才、創新產品與產業的結合仍不夠緊密,尚未形成有效的資源共享,缺乏產業發展與創新研究的交流平臺,沒有形成適合創意產業發展的良好的產業研究環境和條件;同時,因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相關研究相對滯后,近年來文化產業研究已經成為國際學術界新的熱點,并日益顯示出密切聯系實際的多學科交叉和綜合的特點,在政策、實施上已經形成戰略性成果并產生廣泛影響,但這一態勢迄今尚未在我國產生應有的反響與影響。在視覺傳達設計研究上也是如此,文化產業的巨大需求與建設性成果的有限供給之間,依然存在巨大的落差,設計實踐與產品開發缺少基本的宏觀的市場研究和產業策略支持。由于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涉及理論與實踐兩大核心問題,更因為其市場化運作、科學技術基礎與創造性視覺文化表達的特殊屬性,具有典型的跨行業跨部門跨領域新型學科特點,能否突破傳統學科體制的局限,形成以視覺文化與創意產業研究為核心,藝術與產業實踐相結合、產品開發創新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研究模式與基礎條件,已經成為學科發展的關鍵與瓶頸。

日前,由于視覺傳達設計涉及眾多新的學科內容和領域,有許多亟待解決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同時,我國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適逢當代文化產業、體驗經濟、創意生產力高速發展,藝術設計教育轉型的重要時期,因此,文化創意產業下的視覺文化創意不僅是一個文化理念,而且是一個具有實踐特性的可開掘、可持續發展戰略。

在創意經濟與文化產業的時代,視覺傳達設計面臨著種種難題也面對巨大的發展機遇。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網絡及數字文明的新社會,迫切地需要創新的設計觀念。人們企盼視覺傳達設計在新精神、新藝術、新工具、新空間、新媒體空前發展的情形下,能夠展現出神奇的風貌,滿足各方面的需求,對于設計師而青,文化視野以及知識結構的多元化發展已經是不可逆轉的現實,這也將使整個創意產業向著更加寬廣的空間延伸發展。

文化是發展視覺傳達設計創意產品的靈魂。文化產業是以文化資源為資本、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文化創意和藝術智慧的運用,最終以文化產品服務于社會并贏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一種新型產業門類,是一個既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消費需求,又能夠提供就業、培訓、經濟增長和出幾創收機會的產業。視覺傳達設計創意產品有了文化,就有了靈氣,有了品位,有了更強的競爭力。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民間文化源遠流長。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現代文化豐富多彩。我們發展視覺傳達設計必須深深植根于這肥沃的土壤。要依托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把屬于文化創意產業的視覺傳達設計做大做強。作為新時期的視覺傳達設計,它有著不同以往的時代特征及表現手段,簡單地學習傳統,單純模仿傳統的形態已經成為不可能的現實。實際上。對于傳統的創造性思維和方法的學習,這個在以往階段所經常忽視的問題,才是我們在創造時代新的文化傳統的過程中應該值得關注的。賦予傳統形態新的時代面貌,使傳統真正意義上獲得生機,是當今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研究課題。

科技是發展視覺傳達設計創意產業的支撐。視覺傳達設計創意產品是技術文明的產物。現代科技催生了這一產業。發展創意產業,必須緊緊依靠科技。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給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推動。從攝影、電影、電視的發明,再到電腦多媒體的出現,伴隨著傳達技術的不斷創新,視覺傳達設計的領域和表現方式不斷擴大。視覺傳達設計的每一個設計者不但要科學的認識到設計是科學技術商品化的載體這一特性,而且要清醒的意識到自己是使科技轉化為現實實體的中介。對于科技的突飛猛進,我們要

依靠敏銳的創造性直覺,在新的技術中發現新的表現可能。我們必須迅速地把握這一客觀趨勢,不斷運用現代科技和先進實用技術提升創意產業的內在張力和外在傳播力。要加快數字、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藝術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等各個環節中的應用,加強視覺傳達設計內容產品的開發。

當代視覺傳達設計創意產品的科技化與科技產業的文化化,特別是高新技術如IT業的高速發展,奠定了視覺傳達設計發展的科學基礎與技術保障。新的時代使設計理念、制作手段無論在內涵上,還是在形式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由于現代設計吸收了現代科學技術研究成果,以往簡單、落后的傳播方式和手段,逐步被先進的新興媒介以及富有時代特征和創新意識的設計所取代,視覺傳達設計的理念和思維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即從傳統的平面視覺設計為主的表達,發展成為多角度、全方位的視覺形態語言;從表現手法上,由以往偏重于美術形態的表現,到重視商業營銷,關注消費心理和產品個性的設計表達;從設計范圍與傳播形態上,由原來比較單一的幾種媒介,發展到今天綜合化、多元化的媒體時代,視覺語言從“靜態”延伸擴展到“動態”,從平面走向“三維”乃至“四維”的空間。視覺傳達設計不再是只滿足于基本功能和屬性的需求,而是使設計觸角更多地關注新科技、新材料、新手段的應用,以及探索更富于時代特征的個性化“語言”表述,并由此創造了比任何時候更豐富的設計語匯。

進入21世紀。人類不得不承認技術正在重新構造我們的現實,它已經成為一種強大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決定了社會、經濟、文化及其未來的發展。計算機技術、網絡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使人們直接面臨“數字化生存”,與此同時,它們也沖擊著傳統的傳達方式,視覺傳達設計正在經歷著一場數字化的革命。而這些先進的技術、先進的探索設備、先進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為設計師觀察事物的角度和思維方式提供了不斷延伸和擴展的機會。因此,視覺傳達設計產業必須與新興高科技、新媒體信息文化產業聯手,實現數字技術基礎上的高端融合。設計是以融合了技術與藝術的人文學科,而不是以“一種客觀、價值中立的技術”,來培養所謂“高級的”視覺傳達設計人才的。以人文主義為基礎的觀點下,理論會趨于對藝術、設計創作的整體描述與批判,設計療法會趨于設計的內省思考與靈感之說,方法論則會趨于多元觀點的設計理論形成的論據的爭辯。

文化創意產業的提出,是現代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然。文化資源和文化產品形式的創意能力,在今天已成為關乎一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命運的重要問題。隨著文化創意理念的層出不窮、文化創意產業實踐的全球風起和文化創意階層的茁壯崛起,視覺傳達設計發展與應用在文化創意產業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準確地把握視覺傳達設計發展的動向,密切關注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現狀和問題,深入研究和探索視覺傳達設計發展的有效途徑,對于作為文化創意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視覺傳達設計來說,具有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伍立峰,設計思維實踐[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2]蔣三庚,文化創意產業研究[MI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出版社,2006

篇3

一、 教育出版融合發展是新時代的要求

近年來,隨著傳統出版的轉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出版社的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推動出版業進入融媒體時代,國家通過各種方式支持出版業融合發展。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財政部在2015年3月的《關于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把傳統出版的影響力向網絡空間延伸,是出版業鞏固壯大宣傳思想文化陣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職責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發展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教育產業也在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和考試改革。比如,201了年9月起,北京、天津等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區、市)進入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階段,新一屆高一學生將在三年后采用“3+3”的高考模式。河南省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將開始實施新的學考辦法。在社會新環境的影響下,傳統教育出版社應自覺擔負起出版創新的歷史責任,在提供內容更加優質、服務更加精準的傳統出版產品的同時,搭建教育資源共享和互動交流平臺,使傳統出版和數字出版能長期、有效地融合發展。

在新技術不斷創新、新思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傳統教育出版社必須進一步適應和把握融合發展新常態,積極尋求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筆者所在的大象出版社(其前身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就非常注重互聯網背景下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的融合發展。近年來,在出版轉型的發展過程中,大象出版社構建了富有特色的數字教育產品生態圈,打造了多種產品體系。這些產品相互融合、互為補充,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學生提供了除傳統教輔圖書外的高附加值服務圈0 2016年11月,大象出版社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融合發展(鄭州)重點實驗室;2016年12月,“大象e課”被國際智慧教育展覽會主辦方授予“出版與教育行業創新融合品牌”榮譽稱號。進入新時代,出版業跨入融合發展這一歷史進程,出版社應積極搭建融合發展平臺,提升傳統教育出版的服務價值。 二、教育出版融合發展重在實踐創新

在出版融合發展的趨勢下,融合只是手段,發展才是最終目標。融合是為了更好地利用新技術,讓產品內容增值,維護原有的客戶群體,擴大產品市場。我們以大象出版社的考試與教學測評服務系統為例,探究融合發展的特點。

篇4

關鍵詞: 遺傳與優生學基礎 綜合素質 培養方法

遺傳與優生學基礎是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助產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助產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從事臨床助產及母嬰保健工作的中等醫學技術應用型人才。畢業后主要面向城鎮社區醫療機構、農村各級醫療機構、婦幼保健機構、計生站、城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事臨床助產、婦產科護理或婦幼保健工作。這就要求我們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掌握助產工作所必需的遺傳學和優生學的知識與技能,更要具備較強的繼續學習能力、良好的人際溝通與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醫德醫風等,并對相應的法律法規有一定的了解。筆者在遺傳與優生學基礎的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

1.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挖掘教材中的愛國主義素材,使學生了解我國科學家在醫學遺傳學研究中作出的重大貢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例如在講到醫學遺傳學的發展史時,向學生介紹我國醫學遺傳學的實驗研究工作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1962年項維、吳旻等首先報告了中國人的染色體組型,標志著我國人類細胞遺傳學的開始。杜傳書(1963)發表對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陷的研究,標志著我國生化遺傳學的開始。哈爾濱醫科大學有關PTC嘗味能力的調查標志著我國群體遺傳學的萌芽。80年代后期,我國處于前沿的細胞遺傳學,引進了先進的高分辨顯帶技術、顯微切割及微克隆技術,大步地跨入了分子遺傳學行列。在分子代謝病的突變性質、產前基因診斷、癌基因和腫瘤抑制基因的研究、分子生物學技術的廣泛應用,以至基因治療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果。1999年9月中國作為唯一的發展中國家加入人類基因組計劃并承擔了1%的測序任務。2003年4月15日美、英、日、法、德、中聯合發表聲明,人類基因組全序列圖已繪制成功。通過這些事例,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部分。教育家托夫勒說過:“未來的文盲不是那些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會學習的人。”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說過:“一個人有了自學能力,不管知識更新周期如何縮短,社會發展的速度如何迅速,他都會通過自學趕上時代的步伐。”因此,在課堂上,我們不僅僅是教給學生書本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在教學實踐中,筆者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2.1轉變觀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養成了很強的依賴性,遇到問題,總要等著別人來解決,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首先都要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組織者和協助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主動地參與學習。

2.2指導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

中職衛校的大部分學生,他們的文化基礎都比較差,在初中階段基本上都屬于后進生,受到的批評比較多,自信心不足,對前途感到迷茫。因此,我們要幫助學生正確分析當前助產專業的就業前景,使他們對前途充滿信心,從而樹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標,進而指導學生確定學習目標,自覺地制訂學習計劃。

2.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以下習慣:①課前預習、利用圖書館及網絡查找資料的習慣;②上課認真聽課、記筆記、主動回答問題的習慣;③多思、善問、大膽質疑的習慣;④課后復習、及時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

2.4提高學生學習的自我監控能力。

提高學生學習的自我監控能力,是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對于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針對中職衛校學生的特點,剛開始時我們給學生設計了一些“提問單”,指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自我監控,“提問單”主要包括學習活動前的計劃、對自己實際學習活動的監察、評價、反饋,以及對自己學習活動進行修正和調控等方面。通過一段時間訓練后,由學生“自我提問”,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自我監控能力。

篇5

一、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閱讀中質疑、解惑和重構

課堂教學是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體驗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獲得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的主渠道。在生物課堂教學中,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要發揮學生閱讀的有效性,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包括有閱讀的興趣,有“讀”書的習慣,重視閱讀的感受和體驗,提倡多角度和有創意的閱讀,注重專業術語的積累等。

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要從每一節課出發,針對課堂教學的特點,指導學生閱讀高中生物教材。

1.教師講課前先讓學生閱讀教材,在閱讀的過程中解決問題

在學生閱讀前,教師可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閱讀,從教材中尋找答案。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在閱讀教材后,學生可以初步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學生聽課就有更強的目的性,并能針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學習。在課堂上閱讀教材,可以保證學生有時間閱讀。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通過閱讀課本,解決問題。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2.反復精讀教材的概念,找出其中的關鍵詞,區別相關的概念

在生物學教材中,有些概念比較接近,容易混淆。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將教材多讀幾遍,再對比分析概念的關鍵詞,總結概念間的相同點,區分不同點。學生在閱讀中,可以認真體會概念的實質。當學生參與到概念的區分和構建概念的活動中時,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是深刻的。

反復精讀教材不僅是對教材的簡單回顧,而且要分析教材中隱含的信息,找出相關的概念,進行對比和區分。

教師要指導學生多讀概念,找出概念的關鍵點,并作上相應的記號,簡化知識的結構,增加知識的容量。同時,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反復精讀教材的概念,準確地構建完整的概念圖,使生物學零散的知識有效地整合起來,便于今后的復習。

3.認真閱讀教材中的小資料和課外讀的內容,提高學習的深度和廣度

教材中的小資料和課外讀的內容往往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與拓展。例如,遺傳學中的第三大定律——連鎖和互換定律,就是以課外讀的形式呈現。這個定律很重要,但由于該定律不容易被理解,因此不作為高中生要求掌握的內容。但是,只有學習了這個定律才能完整地理解遺傳學的三大定律。又如,青霉素可以殺菌,但為什么可以殺菌呢?在教材的小資料中明確指出了它的作用原理——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形成。

對于這兩部分內容,教師可有選擇地挑選比較難的材料,指導學生課堂重點閱讀。如遺傳學中的連鎖和互換定律,在學生閱讀后,教師可讓學生嘗試著畫出遺傳圖解,學生閱讀和畫的過程就是理解這個規律的實質的過程。而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可以留給學生課后閱讀,提高學習的興趣。

教材中的小資料和課外讀的內容,不屬于教學大綱的內容,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只要求簡單了解,并不要求理解。但是,通過閱讀學習這些內容,可以使生物學的體系更加完善,進一步掌握生物學規律,提高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有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4.課后通讀教材,使所學的知識具有連貫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著重介紹教學重點和難點,而對于一些簡單易懂的知識點往往一帶而過,但這些小的知識點極有可能成為考點。因此,學生不能忽略這些內容。由于課堂沒有足夠的時間深入學習,所以學生要在課后仔細地閱讀教材,進行自主學習,方能掌握這些內容。

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提綱,在學生通讀教材后,讓學生完善提綱的內容,使知識點豐富起來。在提綱的完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挖掘教材的知識點,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把握住教材的主要思路。

二、以科學的、發展的觀點從整體上閱讀高中生物學課本

1.教師指導學生用與時俱進的觀點來理解生物學的發展史

教材中的生物學史,呈現了生物科學的發展。在科學的發展史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錯誤的結論。一些曾經被認為是正確的觀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科學實驗的進一步分析驗證,現在被認為是錯誤的。因此,學生在閱讀該類內容時,教師可作適當的補充說明。如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認為酶的本質都是蛋白質。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初,科學家又發現了少數特殊的酶是RNA,因而酶的概念被重新定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疑問:RNA為什么可以成為酶呢?這時,教師補充該部分的內容背景知識,讓學生深刻理解酶的本質——酶是一種活細胞產生的生物催化劑,其化學成分是蛋白質或RNA。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地形成完整的概念。因此,用與時俱進的觀點學習教材中的科學史,讓學生認識到知識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發展的。當自己的觀點與現有的概念發生沖突時,學生可以設計實驗來驗證現有的觀點是否正確。讓學生帶著懷疑的態度學習生物學知識,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參與實踐,進行研究性學習。

2.通過閱讀高中生物學課本中的實驗過程、現象和結論,分析和總結科學的研究方法

篇6

很多的統計學分析者特別擅長收集最初形態的數據,但是如果不擅長運用統計學的系統知識去處理這些數據,那么這些都將成為無用功。因為如果收集的數據沒有價值,就像被遺棄在礦山的礦物,沒有經過專門程序的煉制是不可能變成鋼鐵的。談到對數據的分析、處理和完善,來自英國的葛朗特肯定當之無愧,他的著作《關于死亡公報的自然和政治觀察》被稱作統計學的鼻祖,并且被評為當代統計學的基石。它的地位這么高,是如何體現的呢?就比如說他提到的生命表,幾乎成為了保險行業的主心骨。學習需要創新,同樣知識也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豐富,認識來源于實踐,把概率統計應用到各個方面去然后再從中去統計分析,最終肯定會使統計學的知識更加豐富,這樣才能與時俱進。例如,1870年遺傳學界迎來了統計熱,高爾登巧妙地把統計學融合到遺傳學中,結果匪夷所思,不僅使統計學得到創新,有了新的血液,還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如回歸等。一個事件的研究總是不會單獨的存在,總有那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就像偉大的學者高爾登研究遺傳學卻促進了統計學的發展和不斷地完善,統計學在初期階段主要集中于純粹的統計,簡單的數據匯集,隨著不斷地研究發展,統計學不斷地走向更高的層面,不再只是停留于技術層面,而是邏輯層面的演繹和歸納。在統計學的發展史上還有許多偉大的研究者,如卡爾皮、哥色特、內曼等。當今的社會是一個發展的社會,統計學的知識已經不再局限于應用于各個學科之間,更多的是運用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去。統計學中的統計一詞就是專門針對數據的,數據是統計學的根基,數據和統計學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我們需要知道這個公式的來龍去脈,才算真正地掌握了統計學的知識,這是當今教學中容易忽略的一個重要點。

二、概率統計的工具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統計學也不再只是劉乃嘉,吉林工商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統計學。計算一些基本的加減了,以前用一個計算器就能輕輕松松的解決,而今的統計學面對的大數字時代,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添加一些軟件,既吸引學生的眼球又能提高效率,節省人力、物力,比如說SPSS、SAS、MATLAB、EXCEL表格等。SPSS的優點很多,它有學生們樂于接受的主界面,最重要的是這個軟件特別的容易學,對從來接觸過這個軟件的同學來說,可也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輕松的掌握它,非常適合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教學的目標在于運用,SPSS自身帶有許多函數計算公式和其他的計算公式,你只需找到你要計算的公式并且在鍵盤上輸入你要計算的內容,就可以計算出概率密度、分布、隨機問題等,十分便捷。EXCEL軟件是大家最熟知的軟件,因為在剛入學的時候就有計算機基礎,里面就要求掌握這個軟件的運用,是OFFICE的一個分支。在教學中選用這個工具可以降低教學難度,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因為他們學的知識終于可以有用武之地了。這個軟件最大的優點就是制作統計圖像的功能很完善,并且還有非常完美的統計處理能力,它具備了其他軟件基本上的功能,可以很好地與其他統計軟件相匹配,共同運用。計算機領域還有很多的可以適用于統計學的軟件,而且一般這些軟件的運用對大多數的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不費吹灰之力的,在概率統計的教學中,老師們可以按照教學的需要適當的引入這些優秀而強大的軟件,彌補以前教學方式中存在的缺點,增加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有條件可以讓學生到計算機中心去親自體驗一下這些軟件,學生一般比較愿意學習動手性比較強的知識,這也是教學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三、結束語

篇7

在現實中,科學家也是具體的人,擺脫不了與利益的糾葛。我們沒有理由假定科學家,哪怕是“主流科學家”都是圣徒,也沒有理由確信科學只被用來造福社會。這與尊重科學和科學精神一點也不矛盾。 科學家與利益集團

種族主義對于人類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但不能否認,有人為種族主義找到了科學依據,其中優生學、遺傳學等領域的研究就扮演了積極角色,以至于二戰后的一段時間里,優生學、遺傳學在某些國家被定性為“納粹科學”而禁止。雖然可以說優生學、遺傳學本身是無辜的,但相關的科學工作者并不無辜。

利益集團為了最大限度地維護自身利益而濫用科學的現象,在納粹之后就消失了嗎?在我看來,它并沒有消失,只不過利益集團的性質有了改變。先來看一個有名的案例。

美國化學家、結構生物學家萊納斯?卡爾?鮑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1994)于1954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6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在諾貝爾獎歷史上,兩次獲獎只有4人,而且其他3位都有與他人分享的情況,唯獨鮑林是獨自一人兩次獲獎。因此,鮑林在科學界的聲望如日中天。然而鮑林的后半生卻飽受爭議,因為他晚年大力鼓吹維生素C。

1970年,鮑林出版《維生素C與普通感冒》一書,認為每天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可以預防感冒。1979年,鮑林與外科醫生卡梅倫合作出版《維生素C與癌癥》一書,稱每天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對治療癌癥有效。1985年,鮑林又出版《這樣才能長壽與健康》一書,繼續鼓吹維生素C。1992年,還與他人一起宣稱維生素C可以治療心臟和血管的各種病癥。

我們如何理解鮑林幾十年內不遺余力地支持大劑量服用維生素C?換一個角度也許能讓我們看到一些其他的內容。1933年,瑞士化學家賴希施泰因最早實現人工合成維生素C,1934年羅氏制藥購買了這項專利。但是,維生素C的大規模生產和銷售直到《維生素C與普通感冒》一書暢銷才出現,維生素C的價格迅速上升,從1973年每公斤4美元上漲到1993年的每公斤18美元。生產維生素C最大的壟斷企業就是羅氏制藥。作為回報,羅氏制藥每年向鮑林的私人研究所捐贈一筆資金。

1994年,鮑林去世,醫藥利益集團便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游說國會,希望將維生素等營養劑劃為處方藥。我們看到一個滑稽的現象,當初鮑林大肆鼓吹維生素C的療效時,醫藥利益集團希望把維生素C作為保健品,因而可以大量銷售;在鮑林去世后,由于失去了強大的權威支撐,醫藥利益集團就想要把維生素C列為處方藥。

維生素C沒有成為處方藥,由于不再需要顧忌鮑林的聲望,美國政府開始運用反托拉斯法對付操縱維生素C價格的“卡特爾”。維生素C的價格跌到每公斤2美元多,羅氏制藥也賣掉了維生素C生產線。關于維生素C神奇功效的宣傳如今也煙消云散了。

世人對鮑林的蓋棺論定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化學家之一,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這樣的成就是不是足以稱為“主流科學家”呢?那他與醫藥利益集團的關系是不是純粹的科學問題呢? 轉基因利益集團浮出水面

當老問題還沒有走遠,新一波科學與利益集團的緊密結合又開始了,這便是以轉基因科研工作者與大型企業的聯姻。 如今早已不是恥于言利的時代,轉基因利益集團卻從不談利益,只談科學,企圖把轉基因問題完全納入科學話題體系,利用科學的權威以達到排斥外部批評的目的。

科學在轉基因問題中扮演的角色非常微妙。當年鮑林與醫藥企業的關系是比較直接的“科商聯合”,由于太過明顯,目前已較少被采用。而且鮑林式的“科商聯合”的最終破產與美國政府的介入有關。從美國的情況看,政府被拉進轉基因利益集團,形成“官商科”三角聯合。首先,企業根據自己的需要影響政府的科學發展政策和方向;其次,企業借助基金會或直接安排經費引導科研方向;第三,對一個科研成果,可以通過政府的力量只強調它的好處,而忽略或掩蓋它的害處。由此,“官商”聯合徹底決定了科研發展方向,“科商”一體決定了科研成果,“官科”聯手主導了媒體輿論。

在“科商聯合”中,科學或科學家的地位還比較顯眼,但在“官商科”的三角聯合中,科學或科學家的作用下降。

類似的現象在中國存在嗎?可以說“官商科”為了共同經濟利益而聯姻的現象在中國的轉基因領域已見雛形。但這個領域充滿神秘色彩,局外人還難以看清,比如2013年有61名院士聯名給高層領導寫信,呼吁國家支持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種子。但這61個人都有誰,卻成了秘密,至今無人知曉。

我們只能指出幾個令人生疑的事實:其一,轉基因研究領域得到了大規模資金的支持,在2006年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和“十一五”規劃中,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是16個重大專項之一,總預算超過240億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十二五”規劃對常規育種的政府投入僅有1.8億。至于其他渠道流入轉基因領域的支持資金則沒有權威的數據;其二,有人質疑,國內轉基因領域,包括科研領域和農業主管部門中,有不少人曾接受過孟山都的培訓或者在孟山都工作過;其三,一些搞轉基因的科學家兼有商人身份,比如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張啟發就曾任一家名為武漢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該公司已于2005年注銷)的CEO,另外,科技人員參與企業經營有很多方式,公眾未必能夠了解。

還有一個略顯怪異的現象,如今早已不是恥于言利的時代,轉基因利益集團卻從不談利益,只談科學,企圖把轉基因問題完全納入科學話題體系,利用科學的權威以達到排斥外部批評的目的。可是他們也喜歡使用感彩強烈的表達方式(與科學的客觀和公正色彩截然對立),比如根據張啟發透露,在61名院士給高層的聯名信中就說,“推動轉基因水稻種植產業化不能再等,再遲緩就是誤國”。他們只有在被直接逼問,無法回避的時候,才會承認“有利益,很正常”。

篇8

[關鍵詞]西方科學;科學創新;文化因素

科學的生命力在于創新。科學創新推動了科學的進步和發展。縱觀科學發展史,每一次重大的科學創新都導致了科學理論體系和結構的重新建構,使科學前所未有地迅速發展。而科學又轉變為一種改變世界面貌的強大的物質力量,推動了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的變革和進步。

什么是科學創新?科學創新是人們在科學活動中的一種精神勞動。它體現在科學研究人員的創新思想、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等方面,也包括科學活動中的整個環境,即創新的氛圍。科學創新的成果是知識、概念、原理、假說和理論等。這些都與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從文化的深層次層面,也即文化的狹義方面理解,文化是一種精神活動,它由人們的思維方式,信仰信念,價值取向等思想觀念因素組成。這些因素是文化的核心,是文化“進化”的“基因” [1]。

眾所周知,文化有強烈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科學是一種文化過程” [2],“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科學同其他文化一樣,也表現出強烈的民族性”[3]。不同民族或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科學。“西方科學幾乎是唯一存留到今天的科學形態,取得了深刻影響人類社會生活的卓越成就,并展現了發展的遠景”[3]。為什么只有西方科學能夠如此呢? 這無疑是由于西方科學攜帶了西方文化的全套基因,并在這種文化基因的“遺傳”下生存競爭,在創新中持續發展。

西方科學的發展實際上是科學創新的過程。表現在科學家身上是他們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表現在西方國家則是他們有著良好的創新氛圍,而這些都與文化息息相關。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科學獎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至今獲獎的科學家已經有幾百位了,他們當中大多數是西方科學家。華裔科學家只有楊振寧等六人獲得[4],而他們都不是在中國本土成長的或成就科學事業的,中國本土至今未曾有一人獲得。這說明,每個做出重大科學創新的科學家都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思想觀念上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

西方科學是在西方文化的滋潤下發展起來的,并造就了西方國家的國富民強。本文試圖以西方傳統文化為切入點,探討科學創新中的西方文化因素,分析這些文化因素在科學創新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我國傳統文化對科學創新的影響。

一、熱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奧秘是科學創新的初衷和源泉

西方科學和西方文化都起源于古希臘的自然哲學,這種哲學同時也是科學。古希臘自然哲學是西方科學的萌芽,古希臘的哲學家幾乎全是自然哲學家。

古希臘哲學家熱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奧秘。他們探索自然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第一,探索自然界的本原是什么。第二,探索常見的自然現象。第三,熱衷于幾何學研究。如亞里士多德研究小雞發育,準備了21只雞蛋,每天打破一個雞蛋,詳細記錄小雞坯胎的發育過程。又比如阿里斯塔克對太陽、月亮和地球三個星球進行深入的研究,得出《太陽和月亮的大小與距離》。再比如歐幾里得由5個公設、5個公理、23個定義,推導出467個命題,得出歐氏幾何定理。

古希臘哲學家思考自然問題到了癡迷的境界。關于這一點,泰勒思掉進土坑的傳說很能說明問題。泰勒思成天思考天體問題,連走路也在思考。一天掉進土坑里,被一名色雷斯婦女看見。這位婦人笑他說:你眼前的路都看不清,還去研究天上的事情[5]63。

古希臘人熱衷于探索自然界的奧秘使西方科學得以誕生,成為科學創新的初衷和源泉。與之相反的是,中國古代哲學屬于道德哲學,儒家文化占主導地位,古代哲人對研究自然界興趣不大,因為他們認為“天道淵微,非人力所能窺測”[6], 而更多關注和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因此無科學創新的初衷和源泉。

二、為了求知和擺脫愚昧是科學創新的本意和目的所在

古希臘人思考自然,研究自然,他們把這看做是人類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學術活動。這是由他們的價值取向決定的。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他們探索哲理只是為擺脫愚蠢,顯然,他們是為了求知而從事學術,并無任何實用目的”。在他看來,“求知是人類的本性”

[7]。古希臘人的這種僅僅為了“求知”,為了“擺脫愚蠢”而從事自由學術研究,并不賦予其任何實用目的的價值取向為整個西方文化所繼承。

在探索自然的目的這一點上,古代東方各民族與古希臘人是有顯著區別的。比如古代埃及有比較發達的幾何學,但埃及人之所以重視這門學科,是因為丈量土地的需要。又比如古代中國人的天文學發達,但中國的天文學主要是為王朝政治服務的,同占星術密不可分。

在科學史上,法拉第花了11年時間研究磁生電的方法,并最終得到磁感應原理。他絕沒有想到他的這一原理會成為未來改變整個世界面貌的電氣技術的基礎;麥克斯韋也絕不是為了今天的無線電通訊技術才把法拉第的電磁學理論抽象化、數學化,并預言電磁波存在的;普朗克也絕不是為了今天的量子計算機、激光技術和超導技術才提出量子假說的;孟德爾、韋斯曼、摩爾根更不是為了今天的轉基因技術才去研究生物的遺傳現象的。事實上,西方科學的幾乎所有重大成果的獲得都與實用目的無關。當然,其中許多成果后來都變成了技術,有了實用價值,但那只是科學的“副產品”。

對此,科學史家丹皮爾有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不幸,科學主要是為了發展經濟的觀念,傳播到許多別的國家,科學研究的自由又遭到了危險。科學主要是追求純粹知識的自由研究活動。如果實際利益隨之而來,那是副產品,縱然它們是由于政府資助而獲得的發現。如果自由的、純粹的科學遭到忽略,應用科學遲早也會枯萎而死的。”[8]

三、注重探尋自然現象背后的原因使科學創新的源泉永不枯竭

西方科學的本質在于它是對自然現象背后原因的猜測或揭示[9],而這正是古希臘理智的一個鮮明特征,并作為西方文化的一個主要傳統沿傳至今。

看一看古希臘自然哲學家的思想,我們可以深刻地體會到這一文化因素的內涵。赫拉克利特認為,“自然界喜歡躲藏起來”[10]26。留基伯首先提出“沒有什么事情無緣無故而發生,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有原因和必然性”[10]133。德謨克利特寧肯找到一個因果的說明,也不愿獲得一個波斯王位。亞里士多德更把認識自然現象背后的原因看做是哲學探索的基本任務。他明確指出:“認識是我們研究的目標;人們在掌握一樣東西的為什么(即根本原因)之前,是不會認為自己認識了它的”[10]58。“智慧就是有關某些原理與原因的知識”[7]。所以,“我們必須求取原因的知識,因為我們只能在認明一事物的基本原因后,才能說知道了這事物。”[7]古希臘人的這種注重探尋自然現象背后的原因以統一地解釋某類現象的傳統,經過文藝復興后又進一步得到了發揚光大,并不斷推動科學的進步。

大自然的無限,從宏觀世界的廣垠宇宙,到微觀世界的原子、質子;從生物界的人、動物到遺傳基因、染色體,這些自然現象背后的原因成為科學創新素材的寶庫,是科學創新源源不斷的河流。正是西方人這種熱衷于探索自然現象背后原因,才使得新的科學理論層出不窮,科學創新的源泉永不枯竭。

值得比較的是,中國沒有這種文化因素,所以中國傳統科學不具備探索自然現象背后原因的本質。中國傳統科學偏重于對自然現象的忠實描述和經驗總結。縱觀中國科學史,人們不難發現,中國傳統科學的經典著作,諸如《墨經》、《徐霞客游記》、《齊民要術》、《農政全書》、《傷寒雜病論》、《夢溪筆談》等,幾乎無一不是對自然現象的描述或經驗總結,而對這些自然現象為什么會產生,這些經驗是如何獲得的,則從不加以深入探討[11]。

四、具有強烈的懷疑和批判精神使得科學創新永無止境

科學的發展需要創新,而創新需要懷疑和批判。沒有懷疑和批判,就意味著科學生命的終結。西方科學之所以能持續向前發展,不斷出現舊理論的淘汰和新理論的誕生,一個根本原因就是西方文化中滲透著強烈的懷疑和批判精神。

西方文化中的懷疑和批判精神起源于公元前3世紀皮浪的懷疑主義。懷疑主義作為一種哲學流派在古希臘羅馬時期持續了500多年時間,對古希臘羅馬時期人們的思想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皮浪認為,“沒有一件事情可以固定下來當作教訓,因此我們對任何一個命題都可以說出相反的命題來。”皮浪及其之后的懷疑主義思想不僅代表了希臘羅馬時期的一種哲學思潮,同時也反映了這一時期學術界的實際情況。

當時的學術界確實幾乎不存在任何權威,每一位哲學家除了相信自己外,不相信其他任何人,包括自己的老師。亞里士多德的“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名言不僅是他自己離開老師,獨立門戶的充分理由,也是后來所有學生在學術上與老師分道揚鑣的理由。

從科學史也可以看出,懷疑和批判精神是推動科學進步的決定因素。試想,如果哥白尼對“地心說”深信不疑,他會創立“日心說”嗎?如果達爾文對物種不變論深信不疑,他會創立生物進化論嗎?如果愛因斯坦對絕對時空觀深信不疑,他會創立相對論嗎?所以說,科學上的懷疑、批判精神與創造精神是一對孿生兄弟;沒有懷疑和批判就沒有創造;沒有創造,也不需要懷疑和批判。

勇敢地懷疑和批判,大膽地標新立異、自創理論,循著這條創新的路走下去,才有可能攀登上科學的一座又一座高峰。西方文化中的這種懷疑和批判精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非常缺乏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儒家文化,崇尚的是中庸之道,打擊的是標新立異。諸如“人怕出名豬怕壯”,“槍打出頭鳥”等俗語人人皆知。這與西方文化的懷疑和批判精神形成鮮明對比。西方人認為科學是“可錯的”,中國認為真理神圣不可侵犯;西方人尊重自己的老師,但“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中國學生極力維護自己老師的學說,不敢越雷池一步。

五、重視個人自由和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是形成科學創新良好氛圍的前提

西方的民主傳統是自古就有的[5]235。經過聲勢浩大的文藝復興運動的洗禮后,西方文化中又增添了所謂的自由、人權、民主、平等的思想,在這種思想基礎上建構起的社會政治體制從制度上保證了學術的自由和繁榮,從而大大地推動了科學的進步。

誰也不能否認,近代以來自由、人權、民主、平等思想已經逐漸成為西方人的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成了西方文化的一塊不可動搖的基石。無論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還是美國獨立革命、南北戰爭都直接與這些思想密切相關。不言而喻,西方文化中的這種尊重人的自由權利,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平等的思想極大地促進了學術研究的自由化、多樣化和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的平等爭鳴。這種自由化、多元化和平等爭鳴的風氣對科學的“進化”(發展)而言,無疑起了一種“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作用。

實際上,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的爭鳴非常類似于生物的生存競爭。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和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12][13]可知,生物在進化過程中必須進行生存斗爭(競爭)。包括同一種群內部的斗爭,不同種群之間的斗爭以及生物與自然界無機環境之間的斗爭。生物種群通過生存競爭,自然選擇,適者生存。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多樣性(即生物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是必備條件。如果生物的多樣性遭到破壞,生物進化就會停滯不前,最終會被淘汰。同樣道理,如果某一學科只允許或規定一種理論存在,那么這種理論也肯定不會得到發展,其結果當然就是該學科的停滯不前。可見,個人自由和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是形成科學創新良好氛圍的前提。

總之,科學創新與文化是密切相關的。科學家的創新思想、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即他們的創新素質,總會打上文化的烙印。人的創新素質不是一句口號、一個大力提倡就能培養起來的,非要經過文化的洗禮和熏陶。西方文化對西方科學的影響是積極的、深遠的,對西方科學的發展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錢兆華.西方科學的文化基因初探[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8):53-58.

[2] 李克特.科學是一種文化過程[M].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1989:1.

[3] 周昌忠.西方科學的文化精神[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9.

[4] 錢兆華.懷疑和批判精神:推動科學進步的關鍵因素[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3):17-22.

[5] 啟良.西方文化概論[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0.

[6] 阮元.疇人傳(卷46)[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91.

[7]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5.

[8] 丹皮爾.科學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5:634.

[9] 錢兆華.科學究竟是什么?[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8,(8):35-38.

[10]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西方哲學原著選讀[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11] 錢兆華,馬紅霞.中西方科學的差異及其啟示[J].科學·經濟·社會,2003,(2):62-66.

篇9

關鍵詞:人教版高中生物;遺傳;教學方法

前言:對于學生而言,高中學習的扎實與否直接關系到升入大學的好壞,高中對于學生而言可以說至關重要。對于高中教師而言,同樣責任重大[1]。教學不是一個單一的過程,教與學,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只有教學相長,才能達到理想效果。針對新課標人教版教材必修模塊二――《遺傳與進化》的特點,筆者總結了一些教與學的方法,希望能對廣大的師生起到幫助作用。

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我們只有全面了解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特點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學生才能有針對性有重點的學好。

1、相比于舊版教材,重視遺傳發展史的掌握。從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開始,以時間為線索,串聯起遺傳學的重大發現,這就要求學生需要串聯起來掌握遺傳學界的發現以及相關的知識。

2、新課標人教版教材注重對學生科學方法的教育。假說演繹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孟德爾在發現遺傳定律的過程中運用了一種重要的研究方法,即假說演繹法。新版教材用很大的篇幅非常詳細地介紹了孟德爾運用這種方法發現遺傳定律的過程,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學會遺傳定律的知識,更重要是要掌握假說演繹這種科學方法,要求學生會運用這種方法進行科學研究。

3、大量的進行情景再現,要求學生會靈活應用理論。在講到伴性遺傳時,用著名物理學家道爾頓買襪子的例子引入,使用人的紅綠色盲來開始對伴性遺傳的學習。這樣的情景再現,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情景中學習理論知識,然后又將知識運用的題目設置的情景當中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增加學習興趣而且對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2]。

4、萬變不離其宗。雖然新教材相比舊教材差別挺大,但是新教材無非是對原有知識的增刪和排序,并沒有增加教師的教學難度,也沒有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在了解新教材的同時,沒必要有任何心理負擔。

細心的教師可以對比原教材和人教版教材,通過仔細研究新教材的特點和側重點,來制定與之相適合的教學計劃,已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孫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找到方向,才能走的更快。

二.寓教于樂,授人以漁

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到引導作用,雖然學生學會知識是目的,但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最好的結果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而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會有很多樂趣。以下簡單介紹幾種教學方法,以供借鑒。

1.靈活使用多媒體教學。遺傳學相關知識的學習比較枯燥,理論性強,學生難以快速接受、消化。現達的網絡給我們提供多彩生活的同時也帶給我們教學方法的改革。細胞分裂染色體復制分離的過程很抽象,如果只用課本來教學,學生理解會困難。如果教師會善于使用互聯網,查找相關的動畫視頻,通過生動的視頻演示,學生理解的會更快。教師在課下時間可以關注高中生物的論壇以及相關的教學網站,里面有許多分享的教學方法、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等很好的資源,完全共享。

2.實驗與理論相結合。遺傳相關知識的學都停留在理論的基礎上,對于實驗,因為由于學校條件限制大部分實驗無法完成,我們所學習的大多是對重大發現的實驗再現,通過文字描述。而我們都知道,實踐操作過的知識才能記得更加牢固扎實。其實,一些簡單的小實驗是可以在課堂完成的。例如,學習伴性遺傳,可以在實驗室用野生型果蠅和白眼果蠅,觀察并且統計后代性狀和數量。讓同學在實驗的基礎上掌握伴性遺傳的知識,這樣不僅生動有趣,而且掌握的更加牢固。此外,在學習DNA分子結構時候,可以使用教具實驗模型,通過讓學生自己組裝DNA模型,來加深理解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

3.互動探討式的課堂模式。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直接影響到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靈活積極的課堂學習效果必然會遠好于沉悶的課堂氛圍。經驗豐富的教師在引導同學探討學習的同時,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氛圍也是極其活躍的。這個環節,教師雖然起到引導作用,作用卻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教師需要掌握課堂授課技巧,做到循循善誘,營造活動探討式的學習氛圍。

三.積極主動,百學不厭

態度決定一切,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會使學生事半功倍,付出同樣的時間,掌握更多的知識。因此,學生應當盡量避免消極的學習模式,不要讓老師和家長逼迫著學習。在生物工程中會學到細胞處于感受態可以最適合攝取和容納外來DNA,對于學生來說是一樣的,只有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才能最適合消化吸收所學的知識。

1、主動預習,提前做好功課。學習生物遺傳知識,比較枯燥,并不好理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有主動預習,做好預習工作,才能帶著問題去聽課,才能有所側重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基因表達這一章節時,如果提前將DNA的轉錄和翻譯自己歸納整理一遍,課堂上就會帶有問題的去聽課,這樣會有很高的效率。完全把課堂被動的聽課變為主動的吸收知識。

2、課堂積極參與,提高學習效率。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會有較高的學習效率,那么如何創造這種學習氛圍呢?教師引導學生是關鍵,但是學生配合教師的課堂也是至關重要的。就像《私人定制》里的臺詞“合著您剛才是逗我玩兒呢?!您說對了,自己人,大家相互逗著玩。”課堂雖沒有那么夸張,但是,只有自己人配合好了才能大力出奇跡。學生應當緊跟老師的節奏,在提前預習的前提下,帶著問題聽課并且及時提出自己的疑問,盡量多的和教師進行交流互動。學生對教師進行反饋,教師才會有所側重的去強調重難點。只有活躍的氛圍才能創造出高效率的奇跡。

3、探究合作式學習。傳統的學習模式大多為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即老師拼命的把知識塞給學生,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消化多少因個人而異。我們都知道,這種學習方式存在很大弊端,那么如何克服呢?這就要求學生改變學習態度,進行探究合作式的學習方式。可以利用課下時間,幾個同學合作,進行問題探究,相互討論、提問復習,通過這種方式取長補短,相互學習,既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又彌補了個人學習的片面性。例如在學習基因變異重組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幾個同學分別復述幾個過程,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記憶,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結論: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求研究好教材做到知己知彼,又要求教師和同學配合好以便高效的完成教學計劃。好的學習方法永遠是積極主動的探求知識,當然也要注意一些技巧的應用,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 生物化學 發展史 化學生物學

生物化學是研究生命現象的化學本質的科學。20世紀以來發展尤為迅速,展現出一幅美好的前景,越來越多地吸引著來自生物、化學及物理領域的科學研究者們的注意力,成為一門十分活躍的、人們感興趣的、有發展前途的交叉學科。

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發至今,有許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都是在生物化學領域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以后,生物領域的所有獲獎成果中,有一半以上與生物化學有關。在諾貝爾化學獎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獲獎成果屬于生物化學領域。事實足以說明生物化學在生命科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從總體上來看,生物化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見表1)。

1 生物化學的萌芽

早在史前,人們就已經在生產、生活和醫療等方面積累了許多與生物化學有關的實踐經驗。我們的祖先在公元前22世紀就用谷物釀酒;公元前12世紀就會制醬、制飴;公元前4至3世紀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生理學、化學等都非常重視;人們用酸堿中和一類的化學反應解釋人體的機能;晉朝的葛洪已經用海藻治療癭病(甲狀腺腫脹)。公元6世紀,北魏賈思勰記載了在制曲中利用曲的濾液進行釀造,表明對酶的作用已有初步認識;公元7世紀,孫思邈就用車前子、杏仁等中草藥治療腳氣病、用豬肝治療夜盲癥;公元11世紀,北宋沈括有“秋石陰練法”的記載,是一種人尿中提取性激素的古老的生物化學方法;公元16-17世紀的海爾蒙特深信酵素參與維持生命的反應過程,認為酵素是一種潛在的形成能力,它能夠使種子和生命得以產生。人們對生物化學的認識,僅僅局限于生產和醫學實踐中的觀察和應用,尚未對該領域進行深入的、本質的研究分析,僅是化學家或醫療化學家以化學的觀點解釋生命現象,這一時期成為生物化學早期的知識積累階段。

直到18世紀中葉,法國拉瓦錫首次證實了動物身體的發熱是由于體內物質氧化所致,闡明了機體呼吸的化學本質,這是生命科學史上的一個重大發現,也是生物化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2 生物化學的初期:生理化學階段

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生物學已發展為獨立的學科,化學也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在這期間,一些有創意的科學工作者把生理問題與化學結合起來,用化學的基本原理解釋生理現象,尤其注重從化學觀點研究植物生理、動物和人體的生理現象,為生物化學的形成做了準備,也使生物化學得以形成成為可能和必然。

19世紀,科學研究者對生命現象開展了比較廣泛的研究,對生命的化學本質的認識有了許多重大進展,為生物化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如1810年蓋·呂薩克推導出了酒精發酵的反應式:淀粉一麥芽糖一葡萄糖一酒精。李比希于1842年出版了《生物化學》,他用化學理論闡述了動物生理和人體生理的問題。科學家們先后發現了一些生物體中的重要化學物質。19世紀50年代巴斯德證明了酒精發酵是微生物引起的,排除了發酵自生論。19世紀60年代,德國生理化學家候普·賽勒得到了蛋白質的結晶——血紅蛋白,1877年第一次提出了“生物化學”一詞,將其定義為所有與生物分子有關的一切內容。1894年,費歇爾首先提出酶的專一性及酶作用的“鎖一鑰”學說。由于費歇爾是使生物化學成為獨立學科的最有功勞的人物,因此,費歇爾被人們譽之為“生物化學之父”。這個階段的生物化學,實際是用化學的觀點研究生物的生理問題,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對酶的了解、蛋白質和糖元的發現、胃酸的發現、人體與氧氣的關系、維生素的發現、對腺體的初步認識、從激素到胰島素的發現以及抗生素的發現,等等。

這一時期無論是生物學家還是化學家都還沒有從化學的本質上給予生物化學系統的解釋,僅僅是對生物體中的一些重要化學物質及其作用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研究,僅僅屬于生理化學階段,為19世紀末期形成生物化學這門獨立的學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3 生物化學的誕生

生物化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它運用化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生物的化學組成和生命活動中的化學變化。對于生物化學的誕生,主要有2種不同的觀點:

大多數學者認為生物化學是19世紀末期誕生的新學科之一。1897年德國科學家布赫納(1860—1917)證明發酵是由酶的作用引起的催化過程,不需要酵母菌的存在,因此誕生了一個新領域——生物化學。他也因生物化學研究和發現無細胞發酵于1907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另一種觀點認為,1828年維勒用人工方法以無機化合物氰氨酸合成有機化合物尿素,揭示了生物體的反應同樣是遵循物理和化學的規律,標志著生物化學這門交叉學科的誕生。

雖然生物化學的誕生并不是一朝一夕或者某個時刻計然之術,但若非要給生物化學的誕生確定一個具體的時間的話,對于這2種不同的觀點,傾向于第一種觀點的較多,即生物化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在19世紀末期,雖然第二種觀點也提出形成的具體時間和標志,大部分研究都表明生物化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在19世紀末期。4 生物化學的發展4.1 生物化學的初級發展時期

化學的發展以及化學研究方法的多樣化、綜合化對于確定生物體的化學成分、性質和結構的認識與合成具有推動作用。在生物化學的建立和發展過程中,對蛋白質和核酸的研究成果成為生物化學不斷取得進展的重要標志。此外,在營養學、內分泌學、酶學方面的研究成績也取得非常重要的進展,對生物化學的全面發展和研究揭開了新的思路,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見表2。

4.2 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蓬勃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