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對砧木的要求范文
時間:2023-11-10 18:16: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嫁接對砧木的要求,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龍骨生產過程中,機械嫁接苗主要通過播種、發芽、育苗、機械嫁接。其中,播種、機械嫁接是整個生產過程的關鍵環節。一個種苗的砧木和接穗,包括種子加工、基質處理,基質的幼苗砧木接穗培養填充、播種、發芽和種苗培育的砧木和接穗。
2龍骨花嫁接方法的選擇
2.1嫁接作業方式。嫁接是將植物的枝或芽連接到另一植物的適當部位,使兩者結合成一個新的植物體。從根嫁接中取出的枝或芽被稱為接穗,接穗的根部稱為砧木。嫁接的植物砧木形成地下部分,接穗構成地面的上部。接穗所需的水分和礦質養分來源于砧木。一般來說,砧木所需的同化產物由接穗同化器官提供,如果砧木離開砧木,砧木的同化產物來源于砧木和接穗。龍骨花的嫁接作業方式比較多,分類的方法也多種多樣。按照龍骨花在砧木苗莖上的嫁接位置不同,可分為頂端嫁接法和上部嫁接法2種,以頂端嫁接法應用的比較廣泛。2.2按法和插法。去除砧木生長點的基本操作方法,在下胚軸靠近葉節點用刀片割下一刀,然后切刀在接穗的對應位置,嵌入嫁接夾或捆扎帶兩切口。該方法易于接口愈合,幼苗生長,因為接穗與白根易管理,成活率高,但操作復雜、接枝處理效率低,不適合大面積生產,此外,要求砧木與接穗苗的下胚軸大小相似。2.3劈接法與斷根嫁接技術。劈接法將接穗幼莖削成楔形,把接穗幼苗上部保留2~3片真葉,切除下部的根、莖部,斷面削成楔形,斜面長度應和砧木切口相應,隨即將接穗砧木的切口中,使砧木與接穗表面平整,一邊對齊后,用嫁接夾或其它物體固定砧木和接穗。劈接的優點是愈合好,成活率高,其后生育良好,但砧木一側發育好,另一側發育較差,容易裂開,嫁接功效不高。傳統的嫁接方法是由原來的砧木根保留,砧木的嫁接苗可以使原根枯萎病抗性,提高抗寒性,提高肥料的吸收能力,吸收水分,減少枯萎病的發生,提高產量。取根嫁接龍骨是指將龍骨苗從地面拔出,取出根部,并根據龍骨的要求和莖扦插苗、砧木嫁接。嫁接方法為無根砧木苗,嫁接苗的存活期,不能直接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可以從砧木部分吸收水分,但由于砧木無根可以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如果環境很差,很容易出現萎蔫,從而降低嫁接苗成活率,移植的風險比較大。插、劈嫁接法用于斷根嫁接。
3機械嫁接育苗生產體系的設計及應用
3.1存在問題。育苗時,外界氣溫太高,導致塑料大棚白天溫度升高,砧木和接穗砧木幼苗發生徒長,影響機械嫁接作業,減少機械嫁接成功率。苗圃太晚,機械嫁接操作延遲,天氣炎熱,塑料大棚溫度高達45℃,中午雖不能解除塑料大棚兩側塑料,但冷卻速度不是很大。愈合拱封閉,因為需要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所以愈合的拱隧道不冷,嫁接苗萎蔫難以生存。由于嫁接機操作人員對育苗方法不熟悉,機械嫁接成功率降低,輔助人員分工不清,不能順利進行整個生產。嫁接操作在溫室中進行,溫室內的相對濕度非常高,長時間放置在溫室內嫁接,一些執行機械和部件出現銹蝕,造成運動不穩定,降低機械嫁接成功率。3.2解決方案。秧苗應在3月中旬左右升起,用地熱線控制溫度,從而避免高溫帶來的不便。嫁接機操作工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掌握苗要領,整個嫁接苗的生產過程應該分工明確,保證嫁接操作的有序和關閉。對外露的嫁接機的結構和部位進行涂刷處理,防止生銹,提高嫁接機運動的可靠性,保證嫁接機的連續作業。在小拱塑棚的愈合過程中,再將水倒進塑料布中,這樣當水在加熱絲中蒸發,以保證大棚內的相對濕度保持在90%以上,提高嫁接苗成活率。治療不應面積過大,面積太大,許多放置嫁接苗會影響濕度,降低濕度,使每個愈合面積小拱棚,適當削減樹木嫁接苗,可促進苗木嫁接后的管理。
參考文獻
1辜松.2JC-350型蔬菜插接式自動嫁接機的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6(12)
篇2
關鍵詞板栗;嫁接技術;管理
中圖分類號 S664.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22-0160-02
我國板栗品種眾多,大江南北栽植普遍,是重要的經濟林樹種。板栗富含蛋白質、淀粉、果糖等營養成分,是人們餐桌上的上佳食品。嫁接的板栗樹,是由母體一部分發育起來的,遺傳性狀與母體保持一致,可以形成優良品種的無性系,每株樹的成熟期、產量與品質均一致,從而提高板栗的商品性[1-2]。同時,嫁接有助于提早結果,為板栗的合理密植、高產創造有利條件,是實現品種改良的重要途徑。
1嫁接前準備
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首先要了解嫁接成活的過程。嫁接成活的過程是砧木和接穗雙方愈合的過程。嫁接時要求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層充分結合[3]。一般1周后即長出白色疏松的愈合組織。15 d后可把接穗和砧木之間的空隙填滿。砧木和接穗的愈傷組織連接后產生新的韌皮部和木質部,即嫁接成活。嫁接一般在春季進行,溫度要求15~35 ℃,最適宜溫度為25 ℃,空氣濕度較大,以無風的陰天為宜。一般在砧木芽萌動而沒有展葉時嫁接,這時氣溫高,樹液流動,形成層活動強,嫁接成活率高。
接穗一般選擇優良品種的盛產期果樹,如寧國市的一新早、沙阜的大紅袍、廣德的油光栗處署紅等。一年生發育枝,要求節間較短、頂芽飽滿、生長充分的枝條10~15 cm。接穗儲藏包括沙藏和臘封,沙藏就是在陰涼、通風條件較差處挖一條儲藏溝或地窖,埋入接穗,上面覆蓋濕沙超出接穗約5 cm。臘封是將接穗按嫁接需要的長度裁剪成10~15 cm,頂端留飽滿芽,先后將接穗兩端置于融化的石蠟中蘸蠟,使整個接穗包上一層均勻的石蠟,儲藏在低溫、濕潤的環境中。
2嫁接方法
2.1劈接
2.1.1砧木處理。選擇嫁接部位,將砧木鋸斷,且在砧面中間作一垂直劈口,要求垂直劈口深6 cm。注意保持鋸面平整。
2.1.2接穗處理。將接穗下端削成長楔形,長5 cm左右,入刀處要求由陡轉平直,以便接穗接入[4-5]。
2.1.3插穗。撬開劈口,插入接穗,確保劈口和接穗的形成層吻合[6]。且削面上端留有0.3 cm的露白。封住砧面,封嚴插穗處,要求綁扎緊密[5]。
2.2插皮接
2.2.1砧木處理。剪截砧木嫁接處,并削平剪口。
2.2.2 接穗處理。將接穗下端削一馬耳形斜面,長5 cm,入刀至1/2木質部時平直向前斜削,在末端馬耳形斜面的背面兩側均削一深至形成層的刀面[7]。
2.2.3插穗。選擇砧木皮層光滑一側的上方,用刀垂直刻破圓周皮層,并在隙縫處插入接穗,要求插入接穗前用刀口輕輕挑開隙縫處兩側的皮層[6]。接穗下去深度以露白為宜,將插穗末端緊密接合于皮層與木質部之間,插穗外側因有傷面可與砧木皮層內側愈合,以確保較高的成活率[6]。綁縛方法同劈接法。
2.3腹接
2.3.1砧木處理。往下輕削砧木基部平直、光滑的一面,要求長約3.5 cm,稍帶木質部。對于圃地嫁接而言,砧木削的部位應離地面6~8 cm,以利于翌年春季補接[8]。
2.3.2接穗處理。將穗條剪成穗段,要求帶2個飽滿芽、長7~8 cm。削去穗段下部的一個芽[6],在被削去芽的下部削一個長約3.5 cm、深達木質部、平直、光滑的長削面。在長削面的背面削一馬耳形斜面,與長削面相交成40°[6]。在馬耳形斜面上部、長削面的正背面削一長約3 cm、平直、光滑、深達木質部的短削面,長、短削面要求平行。
2.3.3插穗。將削好的接穗插入開好的砧木接口中,長削面向內并對準砧穗形成層。用寬1.0~1.5 cm的塑料帶綁扎,再加上一長方形的罩(單芽不加罩,用塑料帶包裹接穗),用塑料帶扎緊[9]。
2.4切接
2.4.1砧木處理。在砧木離地面10~15 cm處斷砧,并避免撕裂砧木以及剪口附近表皮受損。剪口削平后,選擇斷面平直的一側,垂直向下在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切一平滑、長約2 cm的刀面,要求達木質部而不削出木質部或微帶木質部[6]。
2.4.2接穗處理。選擇第1個芽,要求飽滿健壯。先從芽下斜削一呈45°的斷面,斷面所選位置為芽下1.5~2.0 cm處。再翻轉接穗,從芽點的反、側面距離芽0.3 cm左右以深達木質部且削去的表皮不帶木質或稍帶木質而恰到形成層的標準向前平削[6]。長形削面要求不起毛、平滑。最后在芽點上方約0.3 cm處斜削一刀,要求切口斜斷面呈45°,切斷接穗,即成1個接芽。要求接芽長度為1.5~2.0 cm,切下后避免污染[10]。
2.4.3插穗。要求所選接芽與砧木大小相近、長短適宜,將其插入砧木切口內,并垂直插到砧木切面底部,貼緊接芽基部與砧木切口底部。接芽的長削面向內,將接芽和砧木的形成層對準[6]。用薄膜條(或超薄塑料薄膜)綁緊扎好,要求薄膜條寬1.0~1.5 cm,以確保芽眼微露或不露[11]。
3嫁接后管理
3.1除萌蘗
嫁接后逾10 d,砧木即發生萌蘗,要及時除掉,以保證根系吸收的水分和營養供給接穗生長,除萌蘗要連續進行3~4次,到接穗旺盛生長后,萌蘗停止生長。
3.2松捆綁和綁支棍
一般在接后1個月,新梢長到30 cm時,松開捆綁的塑料條,而后再較松地綁上,以利于接穗的生長。與此同時,要綁支棍,支棍長1 m以上,一個接口1根,下部固定在砧木上,上部把新梢綁在棍上,隨著新梢生長,先后綁3~4道,可防止風害。
3.3摘心
當新梢長到約50 cm時摘心,連續摘心1~2次,可促進副梢生長,多長側枝,使樹冠圓滿緊湊,枝條充實,提早結果。
3.4病蟲害防治
金龜子、象鼻蟲等食葉害蟲,建議使用殺蟲燈進行滅殺,也可使用化學藥劑,提倡使用生物農藥,如阿維菌素、苦煙乳油、甲維鹽等。接口如有病害,可涂波爾多液進行防治。
4參考文獻
[1] 黎成社,黃承標,鄧紹林,等.有機復混肥對板栗嫁接林地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J].廣西熱帶農業,2007(2):9-12.
[2] 黎成社,鄧紹林,李康鴻,等.有機復混肥對板栗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廣西熱帶農業,2006(6):4-7.
[3] 李靜.板栗栽培技術 [J].現代農業科技,2011(13):129,131.
[4] 張玉梅.實生低產板栗園高接改優及其管理技術[J].落葉果樹,2011(4):46-47.
[5] 田壽樂,許林,沈廣寧,等.板栗高標準建園技術總結 [J].落葉果樹,2011(4):15,48-49.
[6] 板栗嫁接苗的嫁接方法簡介[EB/OL].[2011-08-25]..
[7] 李潤強.山西板栗繁殖與豐產栽培技術[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1(2):47-48.
[8] 陳春玲.板栗夏秋季管理關鍵技術[J].北方果樹,2011(4):35.
[9] 徐青春.基于板栗嫁接技術與后期管理研究[J].現代園藝,2011(7X):27.
篇3
[關鍵詞] 西瓜嫁接 生產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10-0113-02
西瓜作為人們喜愛的水果,以其營養價值高、消暑解渴深受人們普遍喜愛。而其生產栽培中往往受到土傳病害即枯萎病(蔓枯病)得影響及制約,輕則減產20~40%,重則甚至絕收。育種部門研究出很多抗病品種,但受諸多因素影響表現不穩定。藥物防治上只能是減輕癥狀,并不能根治,造成瓜小、瓤硬瓤色不一、味怪口感差。影響品質及商品性,而通過西瓜嫁接育苗技術的應用,能從根本上成功地解決了該問題。
一、 西瓜嫁接育苗的依據
西瓜為葫蘆科一年生雌雄異花同株植物、生育期80~120天。在生產栽培中造成減產甚至絕收的一大“癌癥”即為枯萎病,它是土傳疾病,由病原菌在土壤和未腐熟的帶菌肥料中越冬,離開寄主存活仍達5~6年。通過西瓜植株傷口或皮孔侵染西瓜植株造成莖蔓枯萎。所以西瓜對茬口要求很嚴,須進行5~6年的輪作倒茬。而與西瓜同科的南瓜屬、葫蘆屬植物不受枯萎病菌的侵染。西瓜嫁接育苗就是利用南瓜、葫蘆作為砧木,西瓜栽培品種作為接穗,利用砧木根系的高防病抗病性及抗逆性,有效地防治病害發生,使西瓜連茬種植成為可能,并且能達到早熟、高產增收的目的。
二、 砧木選擇
西瓜嫁接育苗通常選用南瓜屬和葫蘆屬類做為西瓜嫁接的砧木。
1.南瓜屬類:通常使用南瓜、黑籽南瓜等作為砧木使用。其抗病性很強,除不受枯萎病侵染外,對其他病害也有高抗性。其砧木嫁接苗生長健壯、生長勢強、耐干旱、耐瘠薄、產量高。由于南瓜砧的親和性較差,其嫁接苗結的西瓜果肉較硬,成熟較晚(須留第三、四個雌花的果)。對西瓜果實品質有一定的影響。
2.葫蘆屬類:葫蘆屬類植物作為砧木,其嫁接親和力高,苗種間無本質上差別,有穩定的親和性,高達90%以上。嫁接苗在生長期間不會發生畸形的不親和株。葫蘆類砧木嫁接苗適宜中、早熟露地栽培和設施類西瓜栽培,所以葫蘆類砧木普遍使用在西瓜嫁接育苗生產實踐之中。其品種有長蒲、長柄葫蘆、大葫蘆、細腰葫蘆、觀賞葫蘆等一些地方品種,其千粒重250~450克。
三、苗床及其營養土配制
要求土壤疏松、肥沃、保水保溫性好。需提前一個月堆漚,通常取5~6年以上未種過瓜類的壤土、砂壤土或生土。加入5%腐熟糞尿,0.2%復合肥,0.2%的過磷酸鈣和0.1%的硫酸鉀,加適量水拌勻,用薄膜覆蓋15天,用50%多菌靈600倍液或0.1%福爾馬林液消毒。翻曬均勻,晾干備用。若床土過粘,須摻細凈河砂為宜。北方春種、南方早春栽培宜選擇背風向陽、離水源近、便于管理的空地作為苗床地。搭建拱棚,內設陽畦的模式。通常砧木用營養缽育苗,西瓜苗可撒播、營養穴盤等方式育苗。
四、播種及嫁接方法
西瓜嫁接育苗播種前由于溫度低而不穩,一般需要對瓜類種子催芽處理,促使種子出苗快而整齊,利于培育壯苗促進嫁接成活。具體做法是將種子置于55℃水中不斷攪拌和搓洗,直至感覺種子手感發澀,充分洗去種子外粘液及雜物。浸泡16~24小時撈出放在平置的棉布或毛巾上,蓋上棉布或毛巾置于25~30℃環境下催芽,當種子暴嘴露白即可播種。無籽西瓜催芽前須先用手鉗或人工破除種喙,以利出苗。出苗后應及時灑水后人工去掉卡子葉的種殼,帶出苗床外。西瓜嫁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劈接:是將砧木剔除生長點及真葉,豎直劈開一個側面莖長約1cm.將接穗削成楔性插砧木豎劈口對齊皮層,綁扎或用嫁接夾夾緊,若砧木為南瓜屬類時接穗外皮略微靠內些。此方法主要針對接穗胚軸比砧木的細時采用。此方法較費工,成活率不高。
2.靠接:是砧木與接穗大小、胚軸粗細相近時采用該方法。是在砧木下胚軸靠近子葉節,用刀片沿45度角向下削一刀,深達胚軸的2/5~1/2,長約1cm.然后再接穗相應部位向上沿45度角斜削一刀,深達胚軸的1/2~2/3長度相等,將兩切口嵌合捆扎固定。此方法西瓜種子應提前5~10天播種,嫁接7天后,接口愈和好時應剪斷西瓜苗根部,10~15天后及時解除捆扎物。該方法接口愈合好,成苗長勢旺,管理方便,成活率高。較費工費時,操作麻煩,工效低,不適于大面積生產應用。
3.頂插接法:是將刀片削掉砧木生長點將粗度與接穗下胚軸相近的竹簽削成楔形,斷面呈半圓形,頂端漸尖。用竹簽在削掉砧木生長點的切口向下豎深約1cm的孔,將接穗插入砧木孔中,接穗削面與竹簽削面相對應,接穗子葉與砧木子葉方向一致,以利于砧木子葉承托接穗。嫁接適宜時間以砧木苗真葉剛出現時為宜,接穗苗以子葉展開時佳。為使砧木苗和接穗適期相遇,砧木種子提前5~7天播種,7~10天后嫁接。接穗也可插入砧木后兩者子葉呈“十字”形,這樣接穗的胚軸不能留太長,以外露胚軸不超過1cm為度。這樣可增加砧木、接穗的光和作用面積,利于嫁接苗生長。另外改頂插為用竹簽在子葉下1cm處避開子葉遮擋的胚軸上稍斜插至不破對面胚軸為度,將接穗插入。以上方法極適用于葫蘆屬類砧木,南瓜屬類略差。此方法省工省時,但因不帶自根,要加強嫁接苗的管理,否則易凋萎,影響成活。
五、嫁接苗的科學管理
為了確保嫁接苗有較高的成活率,要進行科學合理的嫁接苗的管理。在進行嫁接苗管理時最重要的時期是嫁接完的5天,關系到西瓜嫁接苗成活的關鍵時期。這時要盡量創造適宜嫁接苗生長的環境,加速愈傷組織的產生,促進早愈合促進嫁接苗生長。
1.溫度:適宜的溫度可加速愈傷組織形成及產生,加快幼苗生長。否則造成嫁接苗接穗萎焉,生長停滯。嫁接苗生長的適宜溫度是25℃左右,在嫁接剛完成時白天環境溫度要保持在26--28℃,夜間環境溫度要保持在24--25℃。隨著苗的生長和通風增加,這時溫度會漸漸下降。7天后白天應控制23--24℃,夜間控制在18--20℃。定植前一周溫度將至15--13℃.最初時白天遮光防止高溫,4--5天后采用通風降溫,夜間加覆蓋物保溫。
2.濕度:濕度管理目的是將接穗的水分蒸騰量控制到最小程度,是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決定因素。嫁接前1~2天砧木、接穗要充足澆夠水,嫁接后嫁接苗床面也要澆足水,密封管理。3~4天嫁接苗進入愈合期,一方面要防止嫁接苗凋萎,一方面又要逐漸接觸外界條件。10天后就可按一般苗床進行管理。
3.遮光:嫁接苗遮光是在苗床上加蓋覆蓋物或草苫來進行,一般嫁接后前三天白天嫁接苗在全暗光的條件下,進行散光照射的時間是早上、傍晚,這時要把覆蓋物除去。見光量也逐漸增加,7天后時只要中午進行遮光,10天后要進行正常的苗床管理。遮光時間的時間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這時因為過長會影響到嫁接苗生長。嫁接前秧苗只要健壯,進行科學的控制,畝大小合適,不過分強調遮光,但嫁接后前7天的遮光必須要。
總之西瓜嫁接育苗成活關鍵在于砧木和接穗的質量。嫁接時要盡可能使砧木和接穗結合面寬大一些,使其連接導管和篩管增多,迅速形成愈傷組織,使砧木和接穗水分和養分交流。如頂插法應盡量插深些,接穗削面寬而長些。靠接、劈接時削面深而不達髓部,砧木和接穗結合緊密,捆扎、加夾時有一定強度而不傷胚軸。插接孔大小適中,接穗應插緊。嫁接時手法要快,用力適當,不要損傷接穗。嫁接使用工具接前要消毒。
參考文獻
[1]華斌. 西瓜斷根嫁接育苗技術優化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0.
篇4
關鍵詞:嫁接育苗;西瓜種植;嫁接管理
中圖分類號:S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4)08-0023-02
1 砧木與接穗
砧木:砧木與接穗的親和力必須好;其次要求砧木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我省嫁接甜瓜的砧木主要為產自日本的白籽南瓜。嫁接西瓜的砧木主要是葫蘆。
接穗:若以早熟栽培為主的話,應選擇早熟、耐低溫弱光、抗病的品種。
2 嫁接前的準備
營養土的配制:選多年沒種過瓜類蔬菜的肥沃的沙壤土7份,優質腐熟的有機肥3份混合后過篩。每立方米營養土加入磷酸二氫鉀、磷酸二銨各0.3~0.5kg以及多菌靈50g,混勻后用水悶土。
種子消毒:先用30℃的溫水浸泡并搓洗種子。將種子投入755℃~85℃的熱水中3~5秒鐘,并不斷攪拌;之后加涼水,使水溫降到555℃~60℃浸種7-8min,并不斷攪拌;之后再加涼水,使水溫降到35℃左右,繼續浸種6~8h。然后用20ml/L的赤霉素浸種浸種2~3h,投洗干凈后催芽。
播種期:砧木及接穗在播種后的拱土的速度及幼苗生長的速度,與種子的產地、使用年限及育苗條件(溫度)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必須在育苗之前摸索不同嫁接方法的砧木與接穗播種的具體間隔期。
播種:靠接法的砧木、接穗與插接法的接穗均可采用沙盤播種;插接法的砧木應在播種前5~7d用營養缽裝好營養土后擺到苗床上預熱。播種前都先用開水打透底水,然后沙盤均勻撒播、營養缽每缽播種一粒帶芽的種子。播后覆土2cm,覆蓋地膜。
3 嫁接方法
3.1 靠接法
(1)特點:成活率相對較高。缺點:一是接痕明顯,接合部位易脫離;其二是易出現嫁接苗高矮不齊的現象;其三是接穗易發不定根。
(2)嫁接時期:一般在砧木播種后8~10d,接穗播種后11~13d,當接穗和砧木的下胚軸長至6~7cm時,真葉頂心0.5cm時為嫁接適期。
(3)嫁接方法:
起苗:提前打透水,分別起出砧木苗和接穗苗,并用濕布蓋好。
砧木的處理:用刀片或插接用的竹簽、鐵釬等將砧木苗的生長點除去;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地捏住砧木苗的兩片子葉,將苗的下胚軸靠在中指上;右手拿刀,刀片與下胚軸呈30~40度角,在子葉下0.5cm處向下面根部斜切,深度達到下胚軸粗度的2/5~1/2,切口長度0.7cm~1.0cm。
接穗的處理: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接穗的根部,將苗的下胚軸靠在中指上;右手拿刀片,刀片與下胚軸呈20~30度角,在子葉下1.5cm~2.0cm向上面子葉斜切,深度達胚軸粗度的1/2~2/3,切口長度0.7cm~1.0cm。嫁接之后盡量讓接穗子葉略高于砧木子葉,并呈十字交叉。
嫁接方法:用兩只手各拿住砧木或接穗子葉的下部,并略微傾斜使刀口微微張開,然后將刀口相互嵌入,并完全吻合,再用嫁接夾夾住靠接部位。
裝缽:將嫁接之后的苗移植到營養缽中,移植時應將接穗和砧木的下胚軸分開一定的距離,并保持接口與土表達3cm以上。
3.2 插接法
(1)特點:工序少、易操作、比較省工,同時又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傳病害。如精心管理,成活率也很高。
(2)嫁接時期:在砧木播后10d左右,真葉頂心0.5cm;接穗播種后7d左右,子葉充分展開,胚軸稍硬時為嫁接最佳時期。一般應提前做預備試驗以確定準確的播種期。
(3)嫁接方法:
砧木的處理:事先制作長約12cm、一端漸尖、且距尖端0.5cm處的粗度與接穗下胚軸粗度的粗度相近的半圓錐形或雙契面的竹簽或鐵釬。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緊貼子葉的下胚軸,右手拿刀片或竹簽、鐵釬,除去生長點,然后用竹簽或鐵釬從除去生長點的砧木的切口上,緊貼一側子葉基部內側的主葉脈向另一側子葉的下方斜插,插入的深度為5~7mm,且以竹簽或鐵釬即將穿破砧木下胚軸表皮而未破為宜,同時應注意防止竹簽或鐵釬插入砧木的木質部的髓腔中。暫可不拔出竹簽。
接穗達處理:用左手拿著接穗的兩片子葉,將接穗的下胚軸貼在中指上,右手拿刀片,在距子葉8~10mm處橫削一刀但不截斷,翻過苗莖,再從下胚軸的背面距子葉4~5mm處向下斜削一刀,刀口長4~6mm,將接穗削斷并成鈍尖的單斜面楔形。
嫁接方法:將竹簽或鐵釬從砧木上拔出,馬上將接穗的切面向下插入到插口內,深度以插口吻合并插緊為宜,嫁接后必須使砧木和接穗的子葉呈“十”字形交叉,嫁接過程要求穩中求快。
4 嫁接后的管理
在嫁接后的接口:1~1.5d形成愈傷組織;2~3d產生假導管;3~4d砧木和接穗的假導管先端互相接觸;4~5d假導管連接形成網狀組織;5~6d接穗的葉子顏色轉綠;7~8d可形成真正的導管組織。因此在嫁接后的一周內必須將嫁接苗的蒸發量降到最小限度。嫁接后的管理主要以避光、遮蔭、保溫、保濕、摘除砧芽等管理為主。插接法比靠接法可縮短日歷育苗期3-5d。
4.1 溫度控制
分三個階段:成活階段(8~10d,尤其以前3天的管理最為重要):白天25℃~30℃,夜間20℃~25℃;3~4d后降溫,白天20℃~25℃,夜間18℃~20℃;從嫁接苗成活到定植前一周(約15d):白天20-30℃,夜間12℃~18℃;定植前一周練苗:前三天白天25℃,夜間8℃;后三天白天20℃,夜間8℃~10℃,最低可到6℃。
4.2 濕度控制
分兩個階段。嫁接苗成活期:要求空氣濕度在90%~100%,不足時應向畦面噴水,但要避免流入傷口。3~4d后,相對濕度可降到80%。以后以瓜葉不萎蔫為度逐漸加大通風量。培育壯苗期:盡量加大通風面積、延長通風時間,濕度一般控制在70%左右,同時要減少地面蒸發。
4.3 光照管理
嫁接后的頭三天,必須用遮陽網、報紙、牛皮紙或紙被、棉被等把嫁接場所或苗床遮成花陰或全陰,堅決避免日光直射;第四天以后可逐漸見散射光,或每天早晚接受短時間的弱日光照射,以幼苗不萎蔫為原則;1周后當嫁接苗成活后,僅在中午遮蔭,10d后可撤除遮蓋物而全天見光。但對靠接苗在接穗斷根后的幾天里,為防止瓜苗萎蔫,在晴天的中午仍需繼續遮蔭。
4.4 其他管理
斷根:靠接法的嫁接苗,在第7~8d時,用手將接穗接口下的下胚軸捏一下,以破壞部分接穗原來的維管束,避免在斷根后對其影響過大。第9~10d幼苗恢復正常后,選陰天或晴天的傍晚用刀片或剪刀把接穗苗,在緊靠嫁接夾之下的部位切斷,并將之下的接穗苗莖及根從營養缽中拔除集中銷毀,或再緊貼營養缽面再切一刀,以防二次愈合。同時摘除嫁接夾。
摘除萌芽:砧木苗在嫁接時已切除了生長點,但隨著刀口的愈合,很快就在砧木子葉的兩側又長出兩個新的生長點,而且長勢旺盛,必須及時切除。
防病:為防止傷口感染應葉面噴施一次殺菌劑(土菌消),同時加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西甜瓜專用肥等),以及ABT生根粉。
撤棚:插接苗7~8d后、靠接苗10~11d后,可將小拱棚撤掉,轉入正常的苗期管理。
5 注意事項
若以防病為目的,應優先選擇插接法;同時為防止病原菌直接感染接穗報銷進行種子消毒和土壤消毒;此外還應防止接穗產生自生根:嫁接口盡量接近子葉、分苗及定植時盡量使嫁接口比地表高;清除病弱苗;及時消毒,保持嫁接用具、手和嫁接口的清潔;嫁接的刀具越鋒利越好;嫁接中使用的竹簽應準備幾支不同粗度的;接穗和砧木的貼合面越大越緊越好;因嫁接苗根系發達,定植后應加強肥水供應;砧木的苗數要比接穗多10%。
篇5
關鍵詞:紅松幼林、高位嫁接、改造技術
紅松(pinus berate)又名果松,松科松屬。是常綠針葉喬木。材質優良,果材兼用。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非常高。是我國東北地區重要的鄉土樹種之一。主要分布在東北的長白山到小興安嶺一帶。喜冷涼濕潤氣候及酸性土。紅松材質耐用,富有樹脂,樹皮可提取單寧,松汁可提取松汁油。松籽含有豐富的油脂、蛋白質,是營養價值較高的干果。果仁可食用、榨油,是天然的綠色食品。隨著果仁出口量的增加,經濟效益越來越高。在幼林的幼樹上嫁接優良接穗,不僅提高林木的生長速度,還可提早結實。一般紅松嫁接7年后結塔,15年進人盛塔期。結塔早而多,豐產性好。
1 嫁接材料選擇、采集及儲存
1.1 優良采穗母樹選擇
選擇生長健壯、樹高和胸徑優于林分平均木 30% ~50%、結實量大、無病腐和病蟲害的近成熟林木作為采穗母樹。
1.2 母穗的采集
(1) 采集時間,采穗時不宜過早,也不能太晚,早采穗,保存期太長,不宜管理,晚采穗直接影響到接穗質量和嫁接成活率。通過多年采穗時間研究發現,一般在春節前后采穗最好。(2) 采穗方法,一般要求每株優樹年采穗不準超過 50 條,采穗部位應選擇在樹冠 2/3 以上部位結果枝或頂枝當年生長枝。
1.3 采穗規格
人工林應選擇穗徑 0. 5 ~ 1. 0 cm、長度為10 ~ 15 cm,天然林應選擇穗徑 0. 4 ~ 0. 8 cm、長度 10 ~ 12 cm。必須保證所采穗條頂芽健壯,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
1.4 穗條儲存
穗條儲存最好采用冰覆窖藏法。一般要求是當天采穗當天入窖,不能及時入窖的,要將采回的穗條放在雪下暫時保存,時間要求不超過5d。窖藏的方法是將采回的穗條按照不同等級、不同穗源分人工林、天然林分別貯存。具體要求是,將采回的穗條50條為一捆,整齊擺放在冰面上,窖的底部、周圍均為冰。根據窖的面積大小決定存放接穗的數量,每個窖存放接穗不宜過多,防止接穗因呼吸量大造成窖溫升高,穗條脫針失去生命力。也不宜過少,浪費冰窖的使用空間。一般每平方米貯穗5000條。穗條要頂芽朝上,整齊擺放,并系好標簽,注明入窖時間、采穗源和采穗的地點。穗條擺好后,穗的上部要覆蓋碎冰,厚度15~20cm。為了防止鼠害,要在窖內放置鼠藥。最后封窖貯存,一般情況下可貯存到6月中旬左右。
2 嫁接砧的選擇
選擇坡度平緩、土地肥沃、6~10a生保存率在90%以上的紅松人工林分作為高接改培果林對象。
3 嫁接
3.1 嫁接時間
嫁接時間要根據當年氣候而定,一般在氣溫迅速回升、最高氣溫度在10℃~15℃ 以上,紅松樹液開始流動,頂芽開始生長抽穗時為宜。在天氣晴朗日進行嫁接,禁止在下雨天氣中作業。
3.2 嫁接方法
髓心形成層嫁接法。具體要求: 嫁接人員手持裝水的塑料桶,將穗條頂芽朝上裝入塑料桶內以防接穗失水影響嫁接成活率。然后選擇嫁接的紅松砧木,根據紅松砧木上一年生長節的粗細、長短,到桶內選擇適當的接穗,一般要求是接穗與砧木粗細的比值為2∶3為宜。穗條選好后去針,去針過程包括兩方面,一是去掉砧木頂芽以下5~15cm的針葉,二是去掉接穗上大部分針葉。穗條針葉只保留頂芽周圍3~5束,其余全部去掉。去針時防止由下而上,而是由上而下,要向上用力拔掉針葉,禁止手拿針葉向下用力撕掉,以防止損傷砧木和穗條的外皮。針葉去掉后進行切穗,要求是離頂芽以下3~5cm下刀,下刀坡度為30°,用力至髓心,而后沿髓心推到底部,根據生長節長短截穗。穗條切好后,再切砧木,砧木要求是離砧木頂芽5~7cm下刀至砧木形成層,長度視切好穗條長度而定,一般是8~10cm。然后對接,穗條和砧木一定要吻合好。最后用塑料條閉封嚴緊,塑料條要選擇彈性好、耐力強的塑料。
4 接后管理
紅松果林嫁接完成后,要定期檢查,一般每隔5d觀察一次,對生長和成活情況做好記錄。松綁剪砧一般在嫁接當年8 月上旬進行第一次松綁剪砧,豎年春天進行第二次松綁剪砧。第一次松綁剪砧是在嫁接穗條充分成活以后進行。松綁是將封閉穗條與砧木上的塑料條按著纏繞順序將其解開,對于已經成活接穗,要重新將塑料條按著原來的纏繞方向重新纏繞封閉好,對于未成活的接穗,直接松綁即可。
5 注意的關鍵環節
5.1 嫁接時暫不要剪去砧木周圍的側枝頂芽。
(1) 嫁接后受人畜破壞、天氣干旱等其它因素影響,使接穗損壞、枯萎、死掉的,因砧木的主枝不能再進行嫁接,在第2年可利用長勢良好、生命力強的側枝再進行嫁接,可有效的提高嫁接利用率。(2) 利用側枝做砧木嫁接的植株,可視其長勢,可培育果材兼用的,也可培育促進結實的。
參考文獻
[1] 徐廣仁.紅松高枝嫁接技術[J].遼寧林業科技,2002(S1)
篇6
關鍵詞:西瓜;嫁接;生長發育;影響
中圖分類號:S651;S604+.3;S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1)10-2022-04
Influence of Grafting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itrullus lanatus
YIN Chun1,WANG Ling-mao2,LIU Jin-quan1,YU Cui-ling1,WANG Huai-dong1
(1.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tou 014109, Inner Mongolia, China;
2. Bureau of Hohhot Vegetables,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ohhot 010018, China)
Abstract: Citrullus lanatus(Thunb.) Matsum. et Nakai was widely planted in Inner Mongolia as the important summer fruit. Because the land use was restricted, the area planted of C. lanatus was limited relatively, th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ccurred frequently in successive years of planting, especially the blas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amage of blast,the influence of grafting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esistance, quality and the production was studied to solve the limited land resources and disease occurring.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orpholog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stock seedling and the combinations of C. lanatus cv. Xinong(NWAU) No.8 variety with the Jingxin rootstock No.2 and Jingxin rootstock No 3, and there were not adverse effects in the physiological index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mbinations was not significant in growth potential. The grafting technology solved the succession cropping problem in the production.
Key words: Citrullus lanatus(Thunb.) Matsum. et Nakai; graft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fluence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 et Nakai]為葫蘆科(Cucurbitaceae)西瓜屬(Citrullus Schrad. ex Eckl. et Zeyh.)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原產于非洲沙漠地區,我國現已普遍種植;西瓜不僅食用價值高,而且藥用價值大,深受人們的喜愛。但西瓜種植技術要求很高,加上西瓜病蟲害嚴重、適應性差,連年種植易發生枯萎病,并且實生苗的輪作年限要長達6~7年之久,這些問題使西瓜產業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西瓜的嫁接技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西瓜實生苗的根系細小不發達,吸收能力沒有嫁接苗的根系大,各種抗性也沒有嫁接苗的強;而通過嫁接技術,可使供給西瓜植株營養的根系變得非常發達,吸收能力大大增強,養分供應充分提高,嫁接的西瓜植株也顯得健壯。不僅可以解決一些土傳病害、提高抗性,而且還可以增加產量、改善品質。不過現在西瓜嫁接還尚存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首先是砧木和接穗的親和性問題,親和性不好的在生育后期會出現生理性急性凋萎;其次是避免嫁接后砧木對品質的不良影響,如外觀、口感等;再就是應該篩選出適合本地區氣候環境、物候期、栽培條件和西瓜品種的砧木。日本在1925年開始研究嫁接方法防治瓜類病害,但未能在生產上應用。中國現代西瓜嫁接栽培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始于20世紀70年代,是由邢禹賢首次將嫁接技術引入溫室西瓜冬季生產的,該研究成功地解決了西瓜連作重茬的問題[1]。生產上發現,用南瓜砧木嫁接西瓜,對枯萎病具有很好的防效[2]。隨著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的西瓜種植發展勢頭強勁,但由于受土地限制,能種植西瓜的耕地面積相對有限,而且連年種植后病蟲害發生較多,特別是枯萎病發病較嚴重。為了降低枯萎病的危害,生產上需要引入西瓜嫁接技術,為此,進行了西瓜嫁接技術的試驗,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供試材料來自北京華蔬種子有限公司,西瓜品種為西農8號[C. lanatus cv. Xinong(NWAU)No.8];砧木為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 Duch ex Lam.)與中國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雜交的西瓜砧木一代雜種(F1)京欣砧2號(C. maxima×C.moschata cv. Jingxin rootstock No.2)與京欣砧3號(C. maxima×C. moschata cv. Jingxin rootstock No.3)。
1.2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園區2-1日光溫室內進行。該地海拔平均高度為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2 000 m,年平均氣溫6.4℃,年降水量310 mm,無霜期135 d,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土壤為沙壤土,土壤肥力水平一般,且均勻一致。
1.3試驗設計及數據處理
試驗設3個處理,分別為西農8號實生株、京欣砧2號與西農8號嫁接株、京欣砧3號與西農8號嫁接株。每個處理面積為6.0 m×8.0 m,2次重復,田間順序排列。在試驗過程中采用3點取樣法,每個處理隨機選取5株,于2010年6月5日、7日、9日、11日和7月19日分別測定莖粗、莖長、葉寬、葉長、含糖量、維生素C含量、有機酸含量等指標數值,取平均值,產量數據由小區產量換算出來。形態指標在田間用游標卡尺和卷尺測定;品質指標在實驗室內測定,含糖量用2WA-J阿貝折射儀測定,維生素C含量用分光光度計法測定,有機酸含量用酸堿滴定法測定。所有試驗數據都做差異顯著性分析。
1.4試驗過程
1.4.1播前準備、育苗砧木采用營養缽育苗,基質配比為土∶有機質∶糞肥=3∶1∶1(體積比),裝缽后播種前澆透水,播深2~3 cm,覆土1.0~1.5 cm(過篩的細沙土),用竹片搭小拱棚、蓋膜。西瓜(接穗)在苗床育苗,播種前先對西瓜種子進行浸種催芽;整地做畦,澆透水;株行距3 cm×5 cm,種子擺放整齊后覆蓋過篩的細沙土1.5~2.0 cm厚。加棚膜保溫保濕。
1.4.2苗期管理砧木苗期管理要求拱棚內的溫度控制在25~30 ℃,不能超過35 ℃;棚內空氣相對濕度要保持在70%~80%。要經常檢查溫度、濕度,濕度不足可通過噴水補足;隨著氣溫的上升,進行適當的調節,發現異常要及時打開或關閉通風口。在子葉出土后應揭去棚膜,以控制幼苗徒長,配合適當降低溫度,白天保持在22~25 ℃,夜間控制在15~17 ℃。西瓜接穗管理方法與砧木相同,出土前最適溫度調整為28~30 ℃,子葉出土后揭去棚膜。
1.4.3嫁接及管理當砧木苗心葉和接穗苗子葉半展、接近水平時便可以嫁接[3]。砧木苗出現第一片真葉時為嫁接適期(此時真葉指甲蓋大小),一般為出苗后的7~10 d。嫁接前1~2 d砧木要打頂、抹芽,嫁接前1 d澆透水,嫁接當天要在晴天進行。西瓜苗嫁接時要噴水,嫁接后的1~2 d最好能處在晴天。為保證嫁接質量和數量,要做好嫁接前的準備工作,包括嫁接工具、毛巾、嫁接盤、消毒液以及嫁接標簽的準備。嫁接方法選用靠接,也叫舌接。先去掉砧木生長點,在砧木下胚軸上靠近子葉的0.5~1.0 cm處,用嫁接刀作45度角向下斜削一刀,深達下胚軸粗度的1/2~2/3,長約1.0 cm左右,然后在接穗的相應部位向上作45度角斜削一刀,深度與長度和砧木相同,隨即將接穗苗的切口輕輕插入砧木苗的切口內,再用塑料專用夾子夾住,接口愈合后再切斷接穗的根部。此法成活率高,但操作較難,工效不高,生產上采用較少。嫁接過程中要用50%多菌靈液進行消毒,用清水清洗接穗根系,嫁接后營養缽內少量覆土,澆少許水后放入拱棚內緩苗。
1.4.4嫁接后的管理①溫度管理。拱棚內保持25 ℃左右的氣溫,嫁接后前3 d蓋遮陽網,防止強光照射,控制溫度在22~25 ℃。剛嫁接的苗白天應保持在25~26 ℃、夜間18~20 ℃范圍;6~7 d后增加通風次數,適當降低溫度,白天保持在22~24℃、夜間在18~20 ℃[4]。②濕度管理。苗床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在90%以上,床內棚膜附著水珠是濕度合適的表現[4]。不可直接澆水于苗上,應以霧狀水噴在棚膜上來增加濕度。③光照管理。只要苗不發生萎蔫,盡量縮短遮光時間,一般上午遮東邊、中午遮上方、下午遮西邊,但早晚要見光,一周后去掉遮陽網或僅中午蓋遮陽網。及時抹除砧木腋芽,以免影響接穗的生長,注意不可傷及砧木的子葉,防止前期生長受阻[5]。④斷根。嫁接后8~10 d接口完全愈合后,先澆透水并噴灑殺菌劑,再用刀片將西瓜接穗根切斷,防止與土壤接觸。斷根后如有萎蔫現象,可適當遮陽以提高成活率,并除去砧木萌發的新芽。
1.4.5定植嫁接后15~20 d,嫁接苗具有2~3片真葉時為定植適期;栽植時嫁接的接口應高出地面1.5~2.5 cm,并在定植后隨時除去砧木發出的新芽。要適當稀植,株行距為0.5 m×2.0 m,定植后及時澆水,但不可澆到接口上;定植后為縮短緩苗期,一般不通風,保持高溫,白天在28~32 ℃、夜間在12 ℃以上,緩苗后到開花期的棚內氣溫不低于25 ℃、地溫在15 ℃以上;伸蔓后結合施肥澆1次水。
1.4.6開花坐果管理開花半個月后果實生長加快,應做好保溫工作,要及時疏掉主蔓或側蔓上8節以內的瓜,選留第二或第三個發育正常的瓜;當瓜長到直徑15 cm左右時,結合澆水,進行第二次追肥,每公頃追復合肥150~300 kg。由于溫室的土壤濕度大,莖葉易徒長,因此在水分管理上應注意前期少澆水,坐瓜后勤澆水,進入成熟期后控制水分,以利果實著色和增加果實的含糖量,加快果實成熟。西瓜的分枝性強,必須進行植株調整才能獲得高產,其環節包括整枝、壓蔓、留瓜、翻瓜及摘心。留瓜一般選主蔓上第二朵或第三朵雌花坐瓜,主蔓上留不住瓜時可留側蔓上的瓜。當坐果20 d后,果實基本定型,可每隔3~5 d在晴天的下午翻瓜,使果實受光均勻,促使西瓜充分成熟。溫室栽培西瓜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一般在上午的10∶00進行,選擇大的雄花,使其露出雄蕊,在雌花柱頭上輕輕觸擦,讓花粉均勻地落在柱頭上;授粉后標記開花日期,以便及時摘瓜。
1.4.7適時收獲露地西瓜坐瓜后30 d左右成熟,溫室、大棚栽培時,一般在坐瓜后45~50 d成熟,根據生產中記載的授粉日期和坐瓜時期確定成熟期,以保證適期采收。
2結果與分析
2.1嫁接對西瓜生長發育的影響
田間觀察可見,西農8號西瓜嫁接株根系發達、分布廣而深,莖粗壯,葉片增大、葉色濃,這樣就增加了光合面積,增強了根部的吸收和葉片的光合作用能力,為提高產量和品質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西農8號西瓜實生株與嫁接株生長發育的形態指標測定結果(2010年6月9日、11日)見表1,西農8號實生株與嫁接株生長發育的動態走勢分別見圖1、圖2、圖3、圖4。綜合比較3個處理的測定結果與生長發育的動態走勢顯示,西農8號嫁接株與實生株在莖粗和葉寬方面表現出極顯著的差異。嫁接株在中后期的長勢明顯優于實生株,生長量是實生株的2倍;在莖長和葉長上,嫁接株與實生株相比表現出了顯著的差異,即嫁接體由于砧木根系的差異及砧木與接穗間的互作,改變了植株原有的吸收能力,從而加速了植株的生長發育。嫁接對生長發育的影響表現在因嫁接緩苗可能會影響植株在早期的生長速度,但接下來很快就由砧木強大的根系吸收能力所彌補。劉潤秋等[6]認為,西瓜嫁接栽培首先加強了根系的生長,從而促進了地上部的生長,形成了協調的地上部與地下部關系。乜蘭春等[7]認為,西瓜嫁接株有較強的生長勢,與嫁接株根系吸收營養元素的能力增強、葉片具有較高的光合能力有關,嫁接處理能明顯增強植株的長勢。
2.2嫁接對西瓜抗病性、抗蟲性的影響
西瓜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枯萎病、白粉病及炭疽病等[8];試驗結果顯示,西農8號嫁接后相對減少了枯萎病及其他病害的發生。西瓜的蟲害主要有蚜蟲、潛葉蠅;試驗對蚜蟲、潛葉蠅用辛硫磷防治過2次,效果一般,但引起了部分植株發生病毒病,對西瓜的生長和產量有一定的影響。西瓜枯萎病是西瓜的毀滅性病害,防治方法有輪作倒茬、藥劑防治、選用抗病品種、采用嫁接技術等。但是有些方法受條件限制很難完全實施,并且該病至今仍沒有比較理想的有效農藥和抗病品種,因此,嫁接是現階段防治西瓜枯萎病最有效的方法。而選擇適宜的西瓜嫁接砧木,是提高防病效果的重要途徑[9]。研究表明,中國南瓜做砧木與西瓜嫁接親和性強,成活率高,共生期很少出現發育不良的植株,而且對危害根部的根瘤線蟲和黃守瓜有一定的抗性[3],發病率比實生株降低了17.2%。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2.3嫁接對西瓜品質影響
在選用嫁接西瓜的砧木時,除了將抗病性作為首要考慮因素外,其品質也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在生產實踐中發現,以充分成熟的果實為目的產品的作物,砧木不同會對產品的品質產生不同的影響。尚麗蓉等[10]發現,非洲西瓜[C. lanatus ssp. lanatua var. caffer(Schrad) Mans f.]做砧木能明顯地提高西瓜的品質。鄭高飛等[3]認為,中國南瓜做砧木對西瓜的品質無不良影響。倪秀紅等[11]發現,不同砧木嫁接后的西瓜瓜皮有不同程度地增厚。本研究西瓜的品質指標測定結果見表2,從表2可見,西農8號實生株果實的平均含糖量是7.22%(質量分數,下同),京欣砧2號嫁接西農8號株果實的平均含糖量是8.34%,京欣砧3號嫁接西農8號株果實的平均含糖量是8.31%;西農8號實生株果實的平均維生素C含量是4.30%,京欣砧2號嫁接西農8號株果實的平均維生素C含量是6.33%,京欣砧3號嫁接西農8號株果實的平均維生素C含量是3.50%;西農8號實生株果實的平均有機酸含量是0.004 5%,京欣砧2號嫁接西農8號株、京欣砧3號嫁接西農8號株果實的平均有機酸含量相同,都是0.006 7%。上述結果表明,以京欣砧2號、京欣砧3號做西農8號的嫁接砧木,對西農8號西瓜的品質無不良影響,但嫁接株果實的果皮有不同程度地增厚,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是吻合的。
2.4嫁接對西瓜產量的影響
試驗測定的產量驗收結果顯示,西農8號西瓜實生株的單果重為4.2 kg,單株坐果1~2個果,產量約63.0 t/hm2;京欣砧2號嫁接西農8號株的單果重4.5 kg,單株坐果1~2個果,產量約67.5 t/hm2;京欣砧3號嫁接西農8號株的單果重5.3 kg,單株坐果1~2個果,產量約79.5 t/hm2。這個結果表明,西瓜嫁接砧木的不同對產量有顯著的影響,嫁接株的西瓜產量要明顯高于實生株的西瓜產量。
3小結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嫁接西瓜株與實生株在莖粗和葉寬方面表現出了極顯著的差異,嫁接株在中后期的長勢明顯優于實生株,相比之下生長量是實生株的2倍;在莖長和葉長方面,嫁接株與實生株相比表現出了顯著的差異。嫁接株長成的果實在含糖量、維生素C和有機酸含量上大部分比實生株的含量高。在抗病方面,嫁接株的枯萎病明顯減少。
試驗過程中發現,嫁接苗的成活率只有70%,分析認為,嫁接時的溫度和濕度是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影響因素。因試驗中在嫁接后緩苗期曾有1次30℃的高溫達4 h之久,而理論上要求嫁接溫度低于26℃、濕度高于95%。嫁接株及實生株西瓜人工輔助授粉后均出現了畸形果,而在開花期放養蜜蜂比人工輔助授粉結果后的果形正、商品瓜率高。在生長過程中植株葉片出現了蚜蟲和病毒病癥狀,并且都有裂果現象。分析原因,一是蚜蟲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防治,導致病毒病出現;二是定植后肥水管理不均勻,苗期的水肥供應次數少,而在果實膨大期大肥大水,造成裂果出現,所以必須掌握好生產中各階段的管理,抓好每個時期的技術管理要點,改粗放的生產管理為精細生產管理,從而把嫁接西瓜的生產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嫁接成活率不僅與嫁接后的溫度、濕度有關,還與嫁接方法、嫁接時期、嫁接砧木有關;雖然嫁接育苗的成本提高了,但在防治枯萎病的成本方面則有降低,當然降低育苗成本也應該是生產中要注意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于賢昌. 蔬菜嫁接的研究與應用[J].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1998(6):249-251.
[2] 吳鳳芝,趙鳳艷,劉元英. 設施蔬菜連作障礙原因綜合分析與防治措施[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0(3):241-247.
[3] 鄭高飛,劉崇懷. 西瓜砧木及嫁接栽培研究概況[J]. 長江蔬菜,1996(11):1-3.
[4] 鄭群,宋維慧. 國內外蔬菜嫁接技術研究進展[J]. 長江蔬菜,2000(8):8-10.
[5] 劉崇懷. 西瓜嫁接后期管理[J]. 長江蔬菜,2002(8):34-35.
[6] 劉潤秋,張紅梅,徐敬華,等. 砧木對嫁接西瓜生長及品質的影響[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03(4):289-294.
[7] 乜蘭春,陳貴林. 西瓜嫁接苗生長動態及生理特性研究[J]. 西北農業學報,2000(1):100-103.
[8] 張忠. 應用嫁接技術防止西瓜病害[J]. 麗水農業科技,2003(2):18-20.
[9] 林炎炎,毛玲榮,張明方,等. 早佳嫁接西瓜特征特性與栽培技術[J]. 浙江農業科學,2003(6):294-296.
[10] 尚麗蓉,楊安平. 非洲西瓜砧對西瓜主要經濟性狀的影響[J]. 河南農業科學,2004(4):56-58.
[11] 倪秀紅,嚴秀琴. 不同砧木嫁接西瓜的試驗初報[J]. 上海農業科學,2004(1):68-69.
篇7
但是,隨著日光溫室蔬菜生產的專業化發展和種植年限的增加,各種病害和土壤鹽漬化現象逐年加重。尤其是根腐病、莖基腐病、疫病、根結線蟲病等病害的流行嚴重影響了辣椒的產量和品質。在赤峰市松山區當鋪地鎮當鋪地村,由于根結線蟲病的危害,很多棚戶經濟損失嚴重,極太地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此外,在秋冬茬辣椒的栽培中,溫室內長期低溫、弱光、晝夜溫差大的環境經常造成擅侏生長矮小,落花落果及病害流行,給生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嫁接栽培是克服土壤連作障礙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嫁接不但可以提高蔬菜的抗寒性、抗病性,克服土壤連作障礙,而且可以提高蔬菜的產量和品質,促進營養元素的運輸和吸收。前人試驗研究表明,嫁接可以提高茄子、西瓜等作物的耐鹽性;提高番茄對青枯病的抗性。張斌祥等(2009)的研究也表明,青椒嫁接后,植株生長勢增強,株高和株幅明顯增加,分杈降低,采收期延長,對辣椒疫病的抗性增強。趙鑫等(2000)的試驗研究表明,不同類型的辣椒變種作為砧木,嫁接成活率較高,植株長勢增強,同期病情指數均低于對照,部分嫁接處理果實品質明顯優于對照。張俊國等(2010)的研究表明,嫁接辣椒田聞表現高抗辣椒疫霉病,防治效果達94%以上。
嫁接技術在赤峰市設施蔬菜生產的黃瓜、茄子、番茄等蔬菜作物上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并且取得了顯著的防病增產效果,但在辣椒上的應用還較少。
辣椒嫁接砧木的篩選與應用
砧木選擇是嫁接成功的基礎。嫁接的目的是提高品種抗病性和抗逆性,利用砧木發達的根系提高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所以砧木本身的抗性決定著嫁接苗的品質。王洪濤等(2008)在辣椒砧木對低溫弱光的耐受性研究中以宮根衛士、驕珍、鐵木砧、部野丁、金富早為試材,以赤峰特選甜椒為對照(CK)進行試驗。研究結果發現,低溫弱光對幾個砧木的脅迫傷害均小于對照,表明砧木對低溫弱光的耐受性高于接穗,綜合各項指標后得出富根衛士的耐冷性最強,鐵木砧最弱。在后續試驗研究中,王洪濤等(2010)在光照培養箱內對辣椒自根苗(對照)和嫁接苗進行低溫(8℃,5℃)弱光(100umol?m-2?s-1。)處理,處理7天后在正常條件(25℃/18℃,550~600 umol?m-2?s-1)下恢復3天,結果表明:與自根苗相比,嫁接苗在各處理階段的電解質滲透率和丙二醛含量顯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物酶等酶系活性及根系活力明顯升高,說明嫁接可有效降低辣椒植株的膜脂過氧化,減輕低溫弱光對其細胞膜的傷害,從而提高嫁接苗對低溫的耐受性。
赤峰地區目光溫室冬季寒冷,棚室氣溫和地溫相對較低,晝夜溫差大,有效光照時段短,因此幼苗根系活動較弱,營養生長不強。所以,在秋冬季辣椒栽培中,使用耐低溫弱光的砧木進行嫁接栽培可以有效地提高辣椒對低溫冷害的耐受性,從而提高秋冬茬日光溫室辣椒的產量,避免因冷害帶來的損失。
另外,土傳病害和土壤鹽漬化是日光溫室連作障礙最突出表現,也是制約設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嫁接技術正是解決日光溫室連作障礙的有效途徑。王有琪等(2009)對ZM-605、珍珠椒、椒砧2號等8個辣椒抗病性砧木進行篩選。結果表明,三個砧木品種不感染疫病,三個品種染病率低于對照。采用篩選出的ZM-605砧木進行嫁接栽培后,嫁接苗表現出植株長勢旺、抗病性強、采收期長、產量高的特點。孫曉軍等(2007)以FKJ-1為砧木,以新椒3號和新椒10號為接穗進行嫁接研究,結果表明,嫁接苗可有效抵抗疫霉病的發生,采收期延長,產量明顯增加。姜飛等(2010)在對嫁接辣椒根際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研究中發現,嫁接辣椒根系吸收面積高于自根苗,根際土壤微生物數量、放線菌比例增加,酶活性提高,抗病性增強。
目前,在生產上使用較多的辣椒嫁接砧木為辣椒的野生種,如臺灣的PFR―K64、PER―S64、LS279品系,是辣椒嫁接栽培專用砧木;甜檄類可用“土佐綠8”嫁接。此外,F1辣椒嫁接砧木格拉夫特、瑞砧707、日本辣椒抗性砧木“神威”、“根基”等砧術種子在生產上都有廣泛應用。有些茄子嫁接用砧木,如超抗托巴姆、紅茄、耐病VF也可用于辣椒嫁接栽培。赤峰市寧城縣采用的辣椒砧術品種多為國外引進品種,如威壯貝爾、富根衛士、全福嫁接王等。
辣椒嫁接方法的選擇
嫁接方法的選擇應根據生產目的、生產者嫁接水平和管理水平進行選擇。目前,辣椒生產中采用嫁接方法主要有劈接法、插接法、靠接法、氣門芯法等。
劈接法:生產中最常被采用的劈接法屬于頂端嫁接法,其優點是苗穗離地面較高,不容易遭土壤污染,嫁接防病效果比較好。但是,這種方法在嫁接苗成活期間對苗床的環境要求較為嚴格;嫁接苗的成活率受管理水平的影響很大,成活率不容易掌握。采用劈接法需注意留的砧木高度以10cm左右為宣,過矮砧木老化,不易成活,定植時也容易埋上嫁接傷口,導致再生根扎人士中而染病:過高則嫁接后長勢偏弱。
插接法:該法操作工序少,簡單省事,嫁接效率高,而且親合力好,嫁接部位不易發生劈裂和折斷,辣椒和砧木間的接合比較牢固,防病效果較好,有利于培育壯營。但是,插接法要求較好的育苗條件和操作水平,并且嫁接苗齡不宜太長。
靠接法:該法因為帶根嫁接,嫁接苗成活率高;對苗床環境變化的反應不甚敏感,容易管理:但因為嫁接位置偏低,防病效果不如劈接法和插接法,而且由于接穗和砧木的切口較深,嫁接苗較容易從苗莖的接合處發生折斷或劈裂,成活率低。
氣門芯法(成文榮等,2007):它是目前較新的一種嫁接方法,即采用自行車嘴上使用的氣門芯固定嫁接切口,隨著嫁接苗的生長到結果初期,氣門芯將爆裂自動脫落。氣門芯法的優點是成活率高,操作簡單、取材方便,并且隨著嫁接苗的生長到結果初期氣門芯將爆裂自動脫落,可在大面積辣椒嫁接生產中應用。
機械嫁接:由于嫁接砧術和接穗一般比較脆嫩細弱,手工嫁接費時費力,且成活率不高。機械嫁接技術是近年國內外出現的一種集機械、自動控制與園藝技術于一體的高新技術。它可在極短的時間內,把蔬菜苗莖稈直徑為幾毫米的砧木、接穗的切口嫁接為一體,使嫁接速度太幅度提高。同時,由于砧、穗接合迅速,避免了切口長時間氧化和苗內液體的流失,從而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例如,韓國Ideal System Co.LTD生產的針式嫁接法全自動嫁接機,主要用于嫁接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大大提高了嫁接效率和成苗率。
此外,甘肅省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辣椒剪枝二次嫁接技術(宋學棟等,2009),不需要再買接穗種子,減少了成本,而且每667m2辣椒產量比自根苗接穗嫁接增產14.6%,接穗遺傳性穩定,辣椒果實整齊度好,經濟效益非常顯著。赤峰地區辣椒嫁接栽培現狀及應用前景
辣椒是赤峰市設施蔬菜栽培的主要品種。但由于自然環境、氣候(冬季低溫、弱光)、土壤鹽漬化、土傳病害等因素影響,辣椒栽培生產和產值受到制約。相對于選育新的抗性品種,嫁接可利用砧木高抗或免疫的特點,達到防治病害、提高掘性的目的。并且作為一種農業技術措施,嫁接利用砧木發達的根系,超強的吸收能力。不但可以提高作物產量,而且可以減少農藥、化肥的用量,減少污染,節約成本。目前,國內辣椒嫁接栽培技術研究較少,嫁接砧木品種資源有限,大多數砧木品種依靠外來引進,不1目價格昂貴,而且不能完全適應各個不同地區的生產要求。因此,加強辣椒野生資源搜集和優良砧木品種的選育是辣椒嫁接栽培技術的前提。
篇8
1 榆葉梅的生物學特性
榆葉梅是梅花的變種,因葉似榆樹而得名。分布在我國華北、東北及西北地區,江浙一帶也有分布。榆葉梅喜光,耐寒,能在-35 ℃下安全越冬。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因其花朵艷麗,是園林綠化、農村庭院美化的優良樹種[1-2]。榆葉梅的優良品種主要有:①重瓣榆葉梅,花重瓣,粉紅色,萼片通常10枚,花繁密;②紅色重瓣榆葉梅,花重瓣,玫瑰紅色,花繁密,花期較晚;③變種鸞枝榆葉梅,花瓣和萼片個10枚,花粉紅色,葉片下有毛。榆葉梅既可有性繁殖,也可無性繁殖。播種繁殖雖然簡單,但實生苗都是單瓣花,而且開花晚、花色淺、花朵稀疏。通過嫁接繁殖,可以改變性狀,生產重瓣、花色鮮艷、花大花繁的品種。因此,通過嫁接繁殖,才能發展優良新品種。通過高接換種,可以形成觀賞性更高的小喬木狀榆葉梅。
2 榆葉梅嫁接砧木樹種
榆葉梅的嫁接砧木樹種主要有以下幾種:①山桃。嫁接易親和,生長健壯,桿性強,花色稍淺,花繁密;②酸桃。嫁接親和,生長快,桿性強,花色淺,花繁密,忌積水;③山杏。嫁接較親和,桿性較強,前期大腳現象,花色較濃,花疏,花期較晚;④梅及實生榆葉梅。嫁接最親和,花色艷麗,但桿性較弱,適宜灌叢狀。
榆葉梅屬灌木,如果要培育成小喬木狀,可在山杏、山桃等砧木上高接,通過人工整形,多次摘心可形成柱狀、桃形、扇形等繁花樹形,立于門庭更顯美觀[3]。
3 砧木培育
采集桃、杏、梅等成熟果實,取出果核,曬干貯藏。于當年秋季土壤封凍前播入,深5~8 cm。也可用干凈濕潤的河沙與種子以3∶1的比例沙藏在低溫的貯藏溝內,到翌年春分前后,隨著氣溫上升,種子即將發芽時可進行播種。由于桃、杏、梅都是核果類,種殼很厚,并且需要一定的休眠期,因此,都必須經過一定的冬季層積處理。以上2種方式均可通過冬季層積打破休眠使種子吸水膨脹,種殼軟化,使種子萌動發芽。在層積過程中注意不要積水,貯藏坑需設草把通氣,并防止鳥獸鼠危害。待幼苗出土后,及時加強松土鋤草追肥等撫育管理,為了加粗生長也可采取斷頂方法。當年苗高就可達到60 cm以上。地徑0.5 cm左右即可在秋季進行芽接或者在第2年春季進行枝接。
4 嫁接方法
4.1 芽接
每年5—9月都可以進行芽接。如果是當年播種的砧木,一般需要生長到秋季才可達到嫁接的粗度, 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嫁接最為適宜。接穗要從優良品種的成年健壯母樹上剪取樹冠外圍一年生、生長充實、芽飽滿的發育枝。采集的枝條要及時去掉葉片,留下葉柄。將接穗用濕布包起來,隨采隨接。如果是引種,則最好在春季枝接時進行,因為接芽在生長季不宜長途運輸,以免失水而喪失活力,影響嫁接成活[4]。嫁接方法,由砧木接穗離皮的情況而定。如果容易離皮,可采用“丁”字形芽接。如果不容易離皮,則應采用帶木質部嵌芽接。這2種方法,最適合秋季芽接采用,嫁接速度快,且成活率高,接后芽不萌發。在用塑料帶捆綁時,可以露出芽和葉柄,也可以不露。雨水多時,以采用全封閉包扎方式為好,以防止雨水浸入。但梅和杏比較容易流膠,進行露芽包扎,不容易因流膠而影響成活。流膠還與嫁接技術有關,切口下刀過重,傷口過大過深,容易流膠。因此,嫁接時切口不要太大和過深,以減少流膠的不良影響。在流膠的情況下,全封閉包扎容易使樹膠積累在傷口,而影響嫁接成活。秋季嫁接,當年不剪砧,到第2年春季芽萌發之前,在接芽上方1 cm處剪砧,以促進接芽的萌發。同時,要及時除去砧木的萌蘗。如果要使接穗在當年萌發,則嫁接時期要在6月前后,嫁接方法最好采用方塊芽接。方塊芽接速度較慢,但接后比較容易萌發。
4.2 枝接
枝接在早春進行。可根據砧木的粗度來決定枝接的具體方法。較粗的砧木,適宜用插皮接,嫁接時期在砧木芽萌動后。這時,砧木離皮,能插入接穗。插皮接比較好操作,速度快、成活率高。接穗要進行臘封,接后用塑料帶將接口包嚴捆緊,使接穗外露。當砧木不太粗但又略粗于接穗時,可采用切接法。砧木切口的寬度,最好與接穗的傷口面寬度相同,嫁接時可使左右兩邊的形成層相接。接穗要事先蠟封,接后用塑料帶捆綁好,并使接穗外露。對于砧木和接穗相同粗的,可采用劈接法,或合接法,嫁接時,可使砧木和接穗兩邊形成層都對齊,接穗前要蠟封,接后用塑料帶捆綁好,并使接穗外露[5]。春季枝接,如果數量不多,接穗不蠟封也可以,但必須在接口處套塑料口袋,保持接口濕度,使接穗不致在成活前抽干。在嫁接時期掌握上,如果用切接、劈接或合接,都可以早一些嫁接,即在芽萌動之前嫁接。早接,一方面便于安排勞動力,以免春耕大忙時勞動力緊張。另一方面,早接可提早使接穗成活和萌發,當年接穗生長量大,能提早成形和開花。
5 大規模榆葉梅樹形的培育
利用樹齡較大、生長健壯的桃杏梅作砧木,通過高接換種,快速培育成形,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達到綠化美化的效果。榆葉梅呈灌木狀生長有2個缺點:一是樹冠矮小,觀賞效果較差;二是砧木基部容易長出萌蘗。由于砧木和接穗都呈叢生狀態,因此較難區分,而且往往砧木萌生的枝條比接穗的枝條生長旺盛,嫁接樹常常幾年后由重瓣多花變成單瓣少花的實生榆葉梅。如果用高接法嫁接后,樹冠高,呈小喬木狀,不僅觀賞價值大為提高,而且接口也高,接穗長出的枝條與砧木下部的萌蘗很容易分開,除萌蘗方便。另外,喬木狀與灌木形相結合,有高有矮,可以提高觀賞價值。
篇9
1 砧木的繁育
新西蘭目前主要使用的蘋果砧木是M9,M793,MM106,同時還有M7,M26,CG202等。大部分砧木品種我國都有引進和繁殖,唯獨M793在我國幾乎沒有引進與使用。M793是從M2與Northern Spy的雜交后代中選出的蘋果砧木,20世紀40年代引入新西蘭,M793最主要的特點是抗棉蚜,抗頸腐病,也抗重茬。M793是喬化砧木,樹體比MM106大30%左右。M793土壤適應性廣,是重茬地區種植蘋果的最佳砧木選擇。
新西蘭無論矮化蘋果砧木還是喬化砧木均采用壓條方法繁殖。每個苗圃都規劃有自己的砧木繁殖圃,一個良好的砧木繁殖圃可以使用20~30年,壓條繁殖的技術非常成熟,繁殖效率也較高,根據砧木品種的不同,畝產苗量在15000~20000株。砧木壓條繁殖的方法是,冬季將砧木成苗斜栽在繁殖圃內,然后將其壓至與地面平行并用鐵絲扣將其固定。行距1.5~2米,株距50~60厘米,根據苗木的大小,采用單行定植或者雙行定植。翌年春,待新梢長至30~40厘米,新梢半木質化時開始用鋸末覆蓋,覆蓋次數無嚴格要求,有的苗圃覆蓋一次,有的苗圃覆蓋兩次,最終的覆蓋高度在30厘米左右。整個生長季節進行常規的肥水管理,一般都采用滴灌。做好病蟲害的防治,確保砧木新梢的健康茁壯成長。病蟲害重時1周噴藥一次,輕時3周噴藥一次。經過一個生長季后,當年萌發的新梢基部均會生出數量不等的新根,一株新的自根砧木苗就形成了(圖1),待落葉后用機器統一采收,但損耗較多,如果某個砧木品種數量少的話,適宜人工采收,這樣可以減少損耗,提高砧木產量(圖2)。采收后對砧木進行分級,確保再次定植時苗木的一致性,砧木大小分3個級別,分別是直徑大于0.5厘米,0.7厘米和0.8厘米,分級后的砧木50棵一捆,短截至35~50厘米進行包裝,之后或銷售或貯藏,蘋果砧木的價格一般是2新元左右。如果4個星期內栽植,就用鋸末假植在苗圃內。如果需要長時間儲存就保存在冷庫,在大木箱中用塑料布鋪上,砧木放進去后用報紙保濕,最好是一層砧木一層報紙,然后封好塑料袋,貯藏至春季再定植(圖3)。
2 育苗圃的管理
新西蘭的每個苗圃基本都包含砧木繁殖圃、采穗圃、育苗圃、成苗假植圃以及冷庫。每家苗圃均建有自己的采穗圃,以保證品種的純度和質量。所有計劃繁殖的品種都要首先取得繁殖許可證,而且要付一定的費用,費用根據品種不同而不同,蘋果一般品種的費用是0.3新元每株,10%~15%的老品種不用繳費,一些新推廣的品種費用較高,例如Fuiisupreme的M用是2.3新元每株。新品種引進到苗圃后都要在隔離區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無異常后才能在品種育苗圃進行嫁接繁殖。
苗圃的管理比較規范,行距1.2~1.5米,株距0.2~0.3米,行間生草,采用滴灌系統進行肥水管理。育苗圃內每行拉1-2道鐵絲,定植的前期每棵苗均立有一根竹竿,防止嫁接口被風吹斷,同時促使嫁接后的新梢直立旺盛的生長。蘋果苗從嫁接上品種芽到出圃要生長18個月的時間,在這期間要進行常規的肥水和病蟲害管理。在苗木的生長后期,采用人工或者生長調節劑促使側枝的萌發(圖4)。
育苗圃內的品種苗嫁接分為室內嫁接和田間嫁接,室內嫁接是,砧木采收后在室內用嫁接機器進行枝接,一般接穗2~3個芽,4~5厘米長,嫁接后在冷庫內存放4周左右,待傷口愈合后定植到育苗圃。
田間嫁接在夏初,在育苗圃內,在春季定植的砧木上進行芽接,一般采用T字型芽接或帶木質部芽接。
3 蘋果苗的包裝和貯藏
每個苗圃每年蘋果苗的出圃量從幾千株到幾萬株不等,成苗采用機器收獲,收獲后的苗木按照標準進行分級,苗子的分級標準大概是,一級苗在嫁接口向上20厘米處直徑大于1.8厘米,二級苗直徑大于1.5厘米,不同品種的高度和分支情況不同,無嚴格要求。分級后的蘋果苗每棵都掛上標牌(圖5),表明品種名稱、砧木種類、公司名稱以及是否為脫毒苗等信息,如短期貯藏則假植在田間,如需長期貯藏則放入大木箱內用鋸末保濕貯藏在冷庫內(圖6)。
篇10
一、嫁接前的準備工作
營養土的配制。選中上肥力土壤,經適量敵磺鈉消毒后,按2∶1比例與腐熟的堆廄肥混合均勻,配制成肥力適中、結構疏松、吸熱保濕性好的營養土,分裝于營養缽內。
砧穗的培育。選擇成活率高,抗旱耐澇,不死苗,對果實品質無不良影響的優質砧木種子。做砧木的瓜類主要是瓠瓜,也可用南瓜、葫蘆。種子經消毒催芽后,按每穴1粒播入苗床營養缽內,播期比常規播期提早5~10天。砧木苗剛出土時,于無毒苗床內播入消毒催芽的西瓜種子,當砧木第一片真葉全展,西瓜兩子葉展平時,開始嫁接。
苗床土選擇。要選擇溫光條件好,排水方便,土層深厚的菜園土。
瓠瓜播種。可按行距8厘米、株距5厘米定向播種,以便培育壯苗和嫁接。瓠瓜和西瓜均采用地膜矮拱棚覆蓋育苗。
二、嫁接方法
1. 插接法。將砧木頂心摘除,用直徑小于砧木胚軸直徑的帶尖竹簽,從砧木頂心處正中向下插入0.5厘米深度,再將西瓜苗自子葉葉下0.5~1厘米胚軸處削成圓尖形,把竹簽自砧木中拔出后立即將接穗(西瓜苗)插入、插緊,使接穗與砧木的子葉緊緊交叉呈“十”字形。注意接穗插入砧木時不要使胚軸裂開;砧木、接穗苗都必須是第一真葉展開期。此法優點是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不需固定物,接口高,病菌難侵染。嫁接后10天除去遮光物,秧苗接口即愈合轉入正常生長,嫁接成活率可達75%~95%。
2. 靠(舌)接法。將砧木頂心摘除,在子葉下0.5~1厘米處用刀片自上而下割成40~45度角斜面,割去1/2莖粗,刀口約0.5厘米長;西瓜苗從子葉下1~1.5厘米處用刀片自下而上割成40~45度角斜面,割去2/3莖粗,刀口長0.5厘米。將兩種苗的刀口對接,用適宜的夾子固定好。嫁接后10天,將接穗在靠近切口處切斷,以后2~3天內的中午要注意遮光。
3. 切(劈)接法。在已剔除了頂心的砧木苗子葉下方0.5~1厘米處自上而下切成40度角斜面,長度0.5厘米,切深至胚軸1/2;在西瓜苗子葉下方0.5~1厘米處切成楔形,將砧木插入切口內,用夾子固定好。此法需在砧木和接穗都處于子葉展開到第一片真葉顯露時進行,方法較易掌握,成活率較高,但速度較慢。
4. 抱靠接法。在砧木第三片真葉上方橫切,隨即自莖中部向下切1厘米左右長的縫;在西瓜苗在第二片真葉與第三片真葉之間的莖上用刀削去兩側表皮,切口長1厘米,把西瓜苗切口面嵌入砧木的切縫內,呈抱合狀。此法要求砧木和接穗有較大苗齡,接穗嵌入砧木時用力要小,防止將砧木剪斷。當接穗直徑是砧木直徑的1/2時采用此法最適宜。
5. 斜切接法。將長出3~4片真葉的砧木在第一片真葉的下方切成1厘米長斜面,接穗在子葉上方按與砧木不同的角度削成1厘米左右長的斜面,然后將兩斜面對接固定。注意斜面要切得平滑,固定要牢固。
三、嫁接苗管理
1. 保持適宜的床溫。適宜的床溫是嫁接苗接口愈合的重要條件,特別是在早春,由于外界氣溫較低,嫁接苗傷口的愈合緩慢,因此必須十分重視苗床的保溫管理。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夜間不低于18℃,床溫過高或過低不利于嫁接苗的成活。
2. 保持較高的濕度。較高的濕度可減少嫁接苗水分蒸發,是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關鍵。采取靠接法的嫁接苗,應在移植后澆1次透水;采取其他嫁接法的嫁接苗,應在嫁接前3~4小時給砧木澆1次透水。嫁接后的苗床要適當遮陽、密閉。第三天以后進行適當通風,但仍要保持高濕條件。如果床內空氣濕度過低,可采取彌霧法適量噴水補充。
3. 搞好遮光管理。遮光管理的目的是減弱苗床內的光照,減少熱量來源,使苗床內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從而減少嫁接苗的蒸騰失水和養分的消耗,促進接口愈合。遮光的方法是:嫁接后的2~3天內,在苗床上白天覆蓋草簾,避免陽光直射;3天后逐步增加光照時間,7天后接口部位愈合后不再遮光。靠接苗在切斷接穗根部后的2~3天內,仍需繼續進行遮光管理。
四、嫁接苗的大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