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識的核心范文
時間:2023-11-08 17:53: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民族意識的核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文人畫;文人;新文人畫;新文人畫家;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14-0156-01
一、文人畫的概念
文人畫是中國歷史上藝術發(fā)展的特有現象,其創(chuàng)作主體為古代文人士大夫,文人畫的繪畫內容隨著文人畫家社會生活和主體心境的變化而產生,呈現出特殊的審美意境和繪畫形式。文人畫的歷史成為中國繪畫史的主流藝術,甚至可以說文人畫的歷史就是中國繪畫藝術的歷史。也正是因為繪畫主體和審美意識理論的特殊性,文人畫藝術有別于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繪畫藝術,在世界繪畫藝術中獨樹一幟。
什么是文人?文人接受了中國傳統(tǒng)儒學教育,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其政治理想,他們的繪畫有別于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yè)畫家,繪畫對于這些文人們來說,則是余事之后的余事。
什么是文人畫?陳衡恪在《文人畫之價值》一文中提出了文人畫的界定:“何謂文人畫?即畫中有文人之性質,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畫中考究藝術上之功夫,必須于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謂文人畫。所謂文人作畫,必于藝術上功夫欠缺,節(jié)外生枝,而以畫外之物為彌補掩飾之計。殊不知畫之為物,是性靈者也,思想者也,活動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單純者也。”由此總結文人畫應具有一下幾點特色:首先文人畫的創(chuàng)作者是文人;其次,文人畫的繪畫水平不高,畫外之意才是文人畫的重點;再次,文人思想的傳達是文人畫繪畫的目的所在。那么,歷史上一些畫家并非文人,如仇英、任頤,但卻被認為是文人畫家,如果單純理解文人畫的就是文人畫,這顯然是不合適的,俞劍華提出文人畫中的文人氣氛才是界定文人畫和非文人畫的標準,這也就是陳衡恪所提到的“文人之趣味”。
二、新文人畫的繼承與發(fā)展
新文人畫的概念最早由高劍父在四十年代提出,是指現代化的文人畫,內涵是“重筆墨之寫意,然以現代之事物或感想為題材”,去“傳達善、美”,同時他也提出過“新宋院畫”,這些主張都是為了促進中國畫的革新。
八十年代,范曾再次提出“新文人畫”的概念:“我的姑祖父陳師曾在二十年代提出復興文人畫,我現在提出‘新文人畫’,以示區(qū)別于傳統(tǒng)文人畫或舊文人畫。”范曾的提法和后來發(fā)展出來的新文人畫派沒有任何血脈關系,主要是為了區(qū)分和陳師曾的文人畫理念不同,他也曾公開表示擔心新文人畫派是“文盲們風起云涌地競以文人自標”。
1989年,鄧福星在《新文人畫選》的序言中指出:“新文人畫是一種當代藝術形式態(tài),當拿它與其它當代水墨比較時,完全就是他所繼承的舊文人畫的創(chuàng)作精神、藝術觀念、表現方式等特征而著眼的。但畢竟與文人畫不同。它們最根本的區(qū)別在于,新舊文人畫把高度感情化的筆墨與作者的心態(tài)、個性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因此,用以創(chuàng)造筆墨形式那富有表現力的的用筆也成為文人畫構成的一個部分。
作為一種現代藝術,它需要重新建構自己的理論體系,首先在概念上就要體現出來,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克柔在《行行重行行――看93中國行文人畫展》中對新文人畫在字面上做了說明:“新”―是指作品具有現代人的思想情趣,有個性特點。更新已有的陳法,創(chuàng)造出新的時空意識。“文”――是指畫家懂得美學,研哲理,善辭章和書法,文采溢于畫外。“人”――是指畫家的品德能超凡脫俗,忘乎得失,又以天地萬物為懷,通達古今之人情。“畫”――是指作品的形式技巧,筆墨、構圖、構思、都是在以上幾個方面表露出真率的形象語言。
新文人畫家不是文人,這是被經常指戳的軟肋,許多對此有看法的藝術家或評論家都建議新文人畫家先學好文化再去畫畫,現在文人中也有擅畫的,但是他們的藝術和文人畫藝術就能一脈相承么,現在的文人和古代的文人就能一樣么?舉個例子說,余秋雨如果去畫畫就能繼承古代文人畫么?還是已經在畫的劉墉和馮驥才發(fā)展了文人畫?妄自以為,文人畫如同消逝的古巴比倫,重建已經毫無可能,如果我們吸收建筑風格、圖文樣式用于現代建筑,那或許才真正的意義,新文人畫的存在價值也是如此。
三、新文人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啟示
新文人畫的誕生一方面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守護,另一方面,他的出現以一種春風化雨的細膩消解了西方文化的暴力沖撞,中國五千年的文化,能夠吸收和包容任何一種外來文化,從清朝入關到少數民族融合,一切都發(fā)生得悄無聲息,新文人畫最先意識到了脫離本民族文化一切終將徒勞,他們把對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作為了初衷。現在,已經沒有人不在口頭上要弘揚各樣民族文化和傳承民族精神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家喻戶曉,可新文人畫派曾高舉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大旗卻快要倒下了。
新文人畫最初的民族精神已經如流星劃過,時光荏苒,中國在九十年代后到現在,我們的民族已經經歷了太多,香港、申奧成功、四川地震、奧運會的召開、國際金融危機……新文人畫不再關心時事,他們關起門來畫自己的畫,他們感受到了物質對他們生活的改變和對現代人思想的沖擊,可是,如果把視線放遠,把世界觀放大,新文人畫畫家的近視就凸現出來了,他們的民族精神淡泊了、落寞了,他們逐漸忘記了初衷,既否定了自身的本質屬性又局限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境界,民族精神不是靈光乍現的東西,它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涵義,新文人畫民族精神的守護遠沒有結束。
許建康將新文人畫比作現代文學的圖示化,新文人畫中,文化和畫的比重很難說孰重孰輕,新文人畫畫家出身基本上都是畫家,從他們這一批人的年齡來看,他們大多是建國以后生人,而這代人的青年時期難免要觸到祖國二十年的文化浩劫,這樣的文化斷代讓新文人畫家根植的土壤幾乎是貧瘠且荒蕪的,也使得他們缺少傳統(tǒng)文人應有的文化素養(yǎng),不少理論家就此認定了新文人畫作為文人主體不成立,但是沒有傳統(tǒng)文人的文化素養(yǎng)不等同于他們沒有現代文化,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中國發(fā)生的歷史性變化,其速度、深度、廣度超越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西方文化的席卷從沒有這樣直接,身處于多元化的世界,回望傳統(tǒng)文化的星河燦爛,有懷念也有迷惑,因為中國人就得畫中國畫,根和源早已融入于中國人的文化中,迷惑的是我們的生存狀態(tài)早已被推出了歷史的脈絡,朝著跟紛繁復雜的方向走去,中國文化的發(fā)展方向是個未可知,他們只能知道現在,感受現在,所以他們追逐著傳統(tǒng)文化的影子,并試圖表現創(chuàng)中國的當代意識形態(tài),新文人畫,最好的解釋是新文人在畫一種新文化。
四、新文人畫圖示的現代性轉換
新文人畫題材十分多元化,傳統(tǒng)文人畫的創(chuàng)作題材,一般以山水、花鳥見多,題材相對單一固定,新文人畫在山水、花鳥等傳統(tǒng)題材外,又增添了許多反映時代特點、風土人情的新題材,甚至有些只要是有所創(chuàng)新的國畫作品都可以裝進新聞人畫的圈子里,有如王孟奇、徐樂樂筆下的裊裊女子,田黎明筆墨斑駁的人物,也有盧虞舜、陳平筆下的改良山水,還有劉二剛、季酉晨的文人老叟,更有朱新建小腳女人、李津的食物和暴露少女。當代凡是講求效率,流行語如此說:“大雅若俗,大洋若土”,新文人畫在這一點上既排斥了這種時代境界又附和了這種時代境界,有人懷念古代的陽春白雪、有人玩味現代的物欲橫流,但不管怎樣,畫家們描繪了內心真實的感受 ,多元的社會造就了多元的藝術形式,多元的藝術形式造就了多元的題材內容。
參考文獻:
[1]高劍父.認識嶺南畫派[J].廣東與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11).
篇2
【關鍵詞】意識觀;民族意識;結構主義
“當今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在體質特征上都屬于一定的種族,在語言和文化上都屬于一定的民族(族類共同體)。”筆者認為,集中體現在民族語言當中的民族精神可以構建起民族的文化軀殼,也可以用不同的民族語言來證明不同的民族個性,但由于它們相互交融,相互影響,而不能形成界限鮮明的共同體。所以,由文化和語言而確立起來的文化軀體,還需要一件合適的政治外衣,即按照民族的歷史本質來建立起政治架構,進而形成某種形式的民族國家。但是由文化軀體和政治外衣所組成的民族結構,需要民族意識的內核來驅動,誠如赫爾德所言,“每一個民族都有一個內在核心,就像任意一個球都有重心一樣。”一般說來,民族意識是民族存在的反映,是民族的語言、地域、經濟文化和心理素質的反映。本文以民族意識各組成部分所處的辯證關系和動態(tài)結構為分析對象,就民族意識自身的結構性特征以及民族意識的表達和發(fā)展過程,進行理論辨析。
一、結構主義
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結構主義作為一種分析方法,在語言、社會和文化研究中被經常使用。結構主義觀點認為,一個文化意義的產生與再現是透過作為表意系統(tǒng)的各種實踐、現象與活動來實現的。換句話說,傳統(tǒng)的社會結構(如社會階級和科層結構),需要借助分析某種語言來呈現其背后的文化意義,繼而發(fā)現這種文化意義是透過什么樣的相互關系被表達出來。因此,理論界通常把索緒爾的語言學作為結構主義研究中的一個起點,而列維-斯特勞斯則將索緒爾的研究方法擴展至人類學領域,并通過語言系統(tǒng)、溝通系統(tǒng)、親屬系統(tǒng)等視角來剖析整個社會結構。用結構主義方法來探尋民族意識領域更是如此,這體現在民族語言和民族意識的關系上。由于民族意識需要一定的表意系統(tǒng)(民族語言)來表達,需要歷時性的物質載體(民族語言)來傳承,因此民族意識必然建立在一定的民族語言的基礎上。同時,通過民族語言來探討民族意識,還有助于發(fā)現民族意識的深刻內涵,發(fā)現背后的文化信息和情感信息。
作為一種研究流派,結構主義除了關注結構中的系統(tǒng)和關系外,還注重對其內含的一般規(guī)律和特征的探索。故而,結構主義者通常都偏向宏觀的歷史視角,即植根于整個人類歷史來進行分析性敘事,并做關于宏觀結構和過程的因果推導。
二、民族意識的邏輯結構
民族意識作為社會意識的一種,具有個體意識和群體意識的雙重特征,并存在一些結構性特質。這是因為將人類社會劃分為不同的群體,其行為本身就會造成一個以結構性為表征的社會,而所采用的標準或內涵,雖帶有一些文化主義的視角,但原始依據之一還是各個群體所處的不同地域、不同社會環(huán)境,這一結構性的布局。同時,民族意識說到底,就是個體因身處某個民族而產生的意識。而民族和民族意識所處的這層結構關系,可借用馬戎的表述,即“‘民族’一詞的定義是學者討論的問題,但其現實基礎是社會民眾中廣泛存在的民族意識及其各種具體表現。”由此可知,民族的稱謂(自稱或他稱)與內涵,相較于個體是一種社會存在。反過來說,個體對其所處民族的感情、認同、歸屬感,則可被總結為一種民族意識。因此,了解民族意識的來源,必須回到探知個體對其存在感是如何認知這一層邏輯關系上來。也就是要回答,同一個民族的人是如何感覺到大家同屬一個共同體?
民族意識作為一種認知模式,其邏輯結構是基于他者來感知自身,而自身的存在需要個人的行動來定義。如,薩特將焦點集中于自由的個體,認為“存在是被以及通過個人的行動來定義的”,即人就是他的所為。他雖然反對“人的行為完全由社會結構所決定”,但卻承認其關注的自由個體是“處于一種對其活動加以限制和異化的、巨大的和壓制性的社會結構中”。對于這看似矛盾的說法,喬治·瑞澤爾評價道,薩特的存在主義在后期實現了與框架的整合。依筆者看,個體所產生的存在感,其實就是對自身行為的感知和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即感知某種存在的個體意識,本是一種認知模式。回歸到民族意識的概念上來,則可被擴展為“民族意識屬于人類大腦在一定時代的機制之一,建立在民族語言思維的基礎之上,是民族成員和民族群體對于民族文化差別和民族社會地位的綜合認識過程的積淀,是民族認知模式。”誠如前述,民族意識作為一種民族認知模式,其主要功能是感知自身民族的存在感,就自身而言它需要建立在語言文化差異性的基礎上。而感知這種差異性,則需要同他者進行比較,或者說因他者的存在,來感知自身,進而發(fā)現不同。因此,梁啟超先生將其概括為“何謂民族意識?謂對他而自覺為我”。
三、民族意識的結構性特征
(一)多樣性
民族意識的多樣性,主要體現在學界對于民族意識的內涵與實質的多樣表述上,概括來說主要分為以下三類:其一,認為民族意識是綜合反映民族生存、交往和發(fā)展的社會意識,如上文提到的民族意識觀。其二,把民族意識等同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或民族自我意識。其三,視民族意識為反映民族所有特征的各種觀念形態(tài)的總和。比如金炳鎬和房若愚在《塔吉克族意識結構及其決定因素分析》一文中指出民族意識結構應包括思維方式、審美觀、價值觀、道德觀。
(二)層次性
橫向層面,從平面結構上說民族意識具有認同意識和分界意識兩種。從空間結構上看民族意識則可分為個體民族意識和群體民族意識。縱向層面,民族意識通常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的發(fā)展過程,即民族自我意識匯聚為民族社會心理后再上升為民族精神。
(三)自我與非我
金炳鎬首先提出民族意識應包括認同意識和分界意識兩部分。依照這一思路,筆者認為,對本族的認同感可歸為民族意識的自我,而對異族的分界意識則為民族意識的非我。關于民族自我意識(認同意識),曾論述為“同一民族的人感覺到大家是屬于一個人們共同體的自己人的這種心理”。1988年,將此進一步發(fā)展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思路,即“高層次的認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層次的認同……高層次的民族可以說實質上是個既一體又多元的復合體”。而民族意識中的非我,或者民族分界意識,則可以從顧頡剛對“中國本部”論將邊疆析出本部之外的觀點批駁中,得到逆向層面的展現。
(四)兩面性
對于社會和民族自身的發(fā)展,民族意識通常表現出兩面性作用。其一為積極作用,它可以增進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進而成為團結本民族的精神紐帶;可以維護民族的存在和延續(xù),推動民族的發(fā)展;可以培植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責任感和自強不息精神;可以幫助協(xié)調民族間的關系,促進民族團結。其二為消極作用,它可能帶來民族狹隘性、保守性、排他性,以及民族優(yōu)越感,民粹主義和民族利己主義。同時,還應看到民族意識的兩面性作用往往會交織在一起,并一定條件下,發(fā)生相互轉化。例如,民族意識在本能上極力維護本民族權益的思想,在抵制外來壓迫時,具有積極作用,但在處理國內民族矛盾時,則會呈現出消極作用。
結構化理論視域下的民族意識觀,強調了民族意識與民族社會存在的辯證關系,把構成民族意識的各個觀念因素轉述為對本民族生存發(fā)展、權力利害、道德榮辱、安危得失等等的認識、關切和維護。同時,基于一定的歷史階段,將本民族對其所處的社會經濟狀況、政治條件、地理環(huán)境等物質生活以及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等文化生活的綜合認識,上升到民族意識,這一民族精神生活產物的層面。此外,探察民族意識的結構性特征,除了要關注各組成部分的邏輯結構及其相互關系,還需將目光投入到民族意識的表達和發(fā)展過程,這一動態(tài)層面上來。筆者認為審視民族問題的產生與發(fā)展,可以從民族意識的結構性特征上入手,即順應民族意識的表達和發(fā)展規(guī)律,以民族意識的邏輯結構與內外部關系為分析對象,合理利用民族意識的兩面性并把握好其相互轉換的度。
參考文獻:
[1]寧騷.民族與國家:民族關系與民族政策的國際比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54.
[2]馬戎.論民族意識的產生[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3):14.
[3][美]喬治·瑞澤爾.后現代社會理論[M].謝立中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38.
[4]納日碧力戈.民族意識辨[J].民族研究,1991(5):45.
[5]李瑞,何群.民族意識初探[J].民族研究,1991(3):1.
[6]都永浩,王禹浪.論民族意識與國家、國民意識的關系——兼論國家凝聚力的重要性[J].民族研究,2000(3):2.
[7].關于民族識別[J].中國社會科學,1980(1):1.
作者簡介:
篇3
【關鍵詞】初中歷史 民族關系史 教學方法
對于民族關系史的教學過程而言,教師的教學引導方式一定要科學合理,這是學生能夠以正確的視角看待各類歷史問題以及歷史事件的一個基礎。在這部分知識的講授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以正確的觀念與態(tài)度看待各種民族問題,在培養(yǎng)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時也不能夠讓學生產生盲目自大的民族主義觀念,只有做好兩者間的平衡學生對于很多問題的認知才會更加透徹,這也是進行民族關系史教學的一個核心目標。
一、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意識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意識,這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很有必要,但是教師一定要合理的把握那個教學尺度,如果在教師的煽動下學生形成了盲目且過度的民族自豪感,這并不是真正合理的教學引導方式,還會讓學生對于很多問題產生錯誤認知。因此,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于這一教學尺度的把握,要讓學生清晰客觀的理解各種史實,對于我們民族中的一些偉大的歷史事件要感到自豪,但是,對于那些值得我們反思與思考的問題也應當以理性的態(tài)度對待。這才是民族關系史教學時教師應當有的基本觀念,這也是促進教學目標更有效的實現的一個教學基礎。
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意識時,教師可以使用對比的方法,將同一時期的中外民族進行對比,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隋唐時期的中國是世界的中心,同期的西方世界還在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共存的階段,而日本更是處在奴隸社會。通過同一歷史時期的對比,使學生們充分認識中華民族,使他們能感覺到作為中華民族的自豪與驕傲,樹立民族的自尊與自信。當然,在歷史進程的長河中,我們的民族也并不是總是處于這種輝煌的時期,對于那些黑暗落后的時期也應當讓學生有所認知,并且引導學生去積極進行反思,這才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意識應當有的教學模式。
二、讓學生形成民族平等的基本觀念
在進行民族關系史的教學時,讓學生形成民族平等的基本觀念非常重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是國家的重要組成,并且都在歷史進程中為國家經濟或文化的發(fā)展貢獻過力量。沒有哪個民族優(yōu)于另外的民族,這種觀念要讓學生摒棄。學生只有在內心深處根植每一個民族都是平等的,這樣學生才能夠對于民族關系史有正確認知,這也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的一種教學引導方式。
我國是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這離不開少數民族的貢獻。初中歷史已經講述了匈奴為我國開發(fā)了廣闊的西北,白族、彝族則為西南地區(qū)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類似的例證還有很多。可以說,我們國家面積及人口的增加,推動了經濟與文化的進步,而這個過程中少數民族發(fā)揮出了巨大的作用。文字講述較為枯燥,教師也可以采用講述歷史地圖的方法來進行授課,這樣能夠更加直觀地讓學生理解少數民族對于國家發(fā)展所帶來的巨大貢獻,進而推動學生對于民族平等的基本觀念的有效形成。
三、充分肯定國家統(tǒng)一的重要意義
在民族關系史的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范疇在于讓學生意識到國家統(tǒng)一的重要性。在我國的歷史進程中,有很多事件導致了國家的分崩離析,國家統(tǒng)一經常受到考驗。不僅如此,民族間的矛盾也會不時發(fā)生,這些也給國家統(tǒng)一帶來了極大挑戰(zhàn)。當下我國之所以能處于相對和平有序的狀態(tài),這和各民族間慢慢融合與團結有著巨大關聯(lián)。因此,在進行民族關系史的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意識到國家統(tǒng)一的重要意義。
古代的中國各民族間發(fā)生過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最終都走向了和平共處的狀態(tài),這也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古代中國歷史上,各民族之間存在非常復雜的關系,課堂授課之間首先教師要擯棄學生存在漢族中心主義的思想,然后再幫助學生理解民族之間戰(zhàn)爭的性質,要堅持以唯物主義的方式進行辯證、客觀、科學的分析,幫助學生能夠理性地進行學習。讓學生對于各民族間的關系形成正確認知,幫助學生樹立民族平等的基本意識,這是民族關系史教學的一個核心目標,這也是推動國家統(tǒng)一的重要源動力。
結語
在初中歷史課堂上,進行民族關系史教學時教師一定要給予學生客觀且合理的教學引導,要讓學生對于很多敏感的民族問題形成正確的認知,這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民族意識,并且要讓學生認識到民族間的平等性,讓學生意識到每一個民族都為國家的團結統(tǒng)一貢獻過自己的力量。而這些都是形成國家統(tǒng)一穩(wěn)固的根基,也是進行民族關系史教學時最為重要的范疇所在。
【參考文獻】
[1] 王付欣、易連云. 論民族認同的概念及其層次[J]. 青海民族研究,2011 (01).
[2] 袁榮華. 初中歷史民族關系史教學方法和目的的研究[D]. 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篇4
【關鍵詞】亞洲;跨界民族;國家安全
一、跨界民族產生的客觀性
跨界民族是在人類社會文明進程中,人們共同體的民族過程與人類社會的國家過程普遍發(fā)生的一種疊合現象。到了近現代,地球上近3000個族體基本上已穩(wěn)定地定位在約200個國家和地區(qū)之中,這種數字懸殊的結合,產生了兩種結果,一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為多民族結構,二是相當一部分民族被國家政治疆界所分隔,成為特殊的族體,即跨界民族。
二、跨界民族的概念厘清
跨界是一個劃定標準,指的是原生民族主體和傳統(tǒng)聚居地被政治邊界和國界線所分割。跨界民族具備兩個必不可少的特征,一是原生形態(tài)民族本身為政治疆界所分隔,二是該民族的傳統(tǒng)聚居地為政治疆界所分割。換言之,原生形態(tài)的民族在相鄰的國家間跨國界而居,他們的地理分布是連成一片的,他們是具有不同國籍的同一個民族。
跨界民族的特殊性在于它融文化意義上的民族屬性與政治意義上的國家屬性于一身,是十分獨特的一種民族形態(tài)。葛公尚認為,政治人類學范疇的跨界民族概念并非十分完備。近現代以來,出現了許多同一民族建立不同的毗鄰國家的現象,如東西德、朝鮮和韓國、中東阿拉伯國家等。這些民族主體雖然具有跨界民族的兩個特征,但因建立了不同的政權,國家意識已超過了民族意識,因而不能完全等同于跨界民族;而這些國家之間的問題雖與跨界民族問題有一定的相似性,卻不能等同于跨界民族問題,嚴格來講屬于國際政治問題。參考葛公尚的這一看法,我認為跨界民族的劃定標準需要補充一點:在歷史上符合以上標準的民族主體的不同集團,必須沒有建立各自的獨立政權。在研究中使用較多的相關概念還有跨境民族、跨國民族。跨界民族與這些概念有相似性,但跨界民族的概念相對更為具體準確,而跨境民族和跨國民族的概念較為寬泛。
三、亞洲的跨界民族
亞洲民族情況和民族問題最復雜。雖然目前世界上約有兩三千個民族,交錯分布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但是世界約60%的人口和一半以上的民族分布在亞洲;亞洲具有最多的跨界民族和最復雜的民族關系。由于歷史上的人口遷徙、政治疆界對于同一民族的居住地的人為分割,亞洲的跨界民族存在具有普遍性。從地理范圍的角度劃分,亞洲分為東亞、西亞、南亞、中亞、北亞,這些地區(qū)都存在眾多的跨界民族。
四、亞洲范圍的跨界民族問題
跨界民族問題的產生以跨界民族的存在為前提,但是跨界民族只是跨界民族問題產生的一個必要條件。并不是所有的跨界民族都會產生跨界民族問題。在亞洲范圍內,存在這些影響較大的,與地區(qū)熱點直接相關的跨界民族問題:中亞的阿富汗的普什圖尼斯坦問題;南亞的斯里蘭卡泰米爾人和僧伽羅人的沖突問題;東南亞的泰國南部的馬來人問題;西亞的庫爾德人問題;北亞的格魯吉亞問題等。
五、這些跨界民族的產生原因分析
這些跨界民族問題之所以產生是復雜的歷史原因和現實因素相交織的結果。綜合分析內部因素和現實原因,跨界民族的民族意識強烈是直接原因。民族利益與國家利益的沖突不能得到合理的解決和疏通是根本原因。而民族政策的不合理不平等又往往會造成上述兩個原因出現。民族意識強烈是民族利益被侵犯和忽視的必然結果。強烈的民族意識是與跨界民族作為整體受到歧視和不公正待遇有關的,比如所在國的同化政策和去民族化政策,以及歧視性的制度安排。泰南馬來人的案例中可以看到這一點,泰南馬來人的激烈反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曼谷王朝開始的文化、語言和宗教的“泰化政策”。印度泰米爾人在僧伽羅人統(tǒng)治的社會中地位低下,卻還同時受到包括錫蘭泰米爾人在內的其他民族的排斥,造成了他們對于國家的不信任。而因為他們的反抗,全體泰米爾人都被看做異己和危險分子,反過來加強了泰米爾人的團結和民族意識張揚。進一步加劇了斯里蘭卡國內的族群沖突和種族分裂,撕裂了國家與社會,嚴重損害國家、民族和所有個人的利益。
同時,從外部和歷史性因素來看,歷史上的外國殖民者在殖民時期對于所謂落后民族的野蠻對待,對許多民族的人為分割,導致了今天民族分隔,比如“杜蘭線”這樣的殖民者的殘暴邏輯把普什圖人生硬分割成了跨界民族。許多第三世界、發(fā)展中國家當年都受到殘暴統(tǒng)治和壓迫給了跨界民族不幸的歷史記憶。而這些跨界民族在民族解放建立獨立國家之后,卻又受到新的不公正對待。
六、這些跨界民族問題對于國家安全的影響
具體來看,跨界民族問題在阿富汗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阿富汗仍然處于軍閥割據的動蕩之中,內戰(zhàn)危險不能排除。跨界民族問題導致了阿富汗本已脆弱的國家建構努力被進一步削弱。阿富汗國內的普什圖人對于部落的認同高于對族群的認同,更高于對國家的認同。普什圖人與哈拉扎人等少數民族本已緊張的族際關系,因為外部力量的介入更加惡化,甚至普什圖人對的支持。阿富汗的國家、領土安全沒有保障,國家的發(fā)展沒有出路,社會處于動蕩之中,人民的生存權和發(fā)展權無從談起。
斯里蘭卡由于跨界民族問題產生了國內騷亂和持續(xù)的暴力恐怖活動,甚至一度爆發(fā)內戰(zhàn)。雖然09年猛虎組織宣布放棄與政府軍的對抗,但是泰米爾人的地位能否得到認可,權力能否得到保障,才是斯里蘭卡永久和平進程能否實現的核心問題。泰國南部馬來人的暴力恐怖活動和騷亂暫時趨于緩和,雖然泰國與馬來西亞改善關系嚴重削弱了泰南馬來人抵抗組織的境外支持,一定程度緩解了南部的緊張局勢。但是關于馬來人的認同構建和權利保護這樣的根本問題依然沒有解決,也就決定了泰南馬來人問題依然是泰國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隱患之一。
參考文獻
篇5
課題負責人:臧 宏工作單位:東北師范大學研究院 130024
一、選題意義及研究價值
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公民教育是培養(yǎng)公民意識的基本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應當著眼于公民教育和民主實踐。公民教育的民族性研究,對認清當前基礎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民教育方向、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公民教育課程體系,提供參考和借鑒。
該課題的研究可以使公民教育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話語體系,進一步明確公民教育的價值取向,積累對其共性的認識,為當代中國公民教育路徑的選擇及其中國特色的突出提供理論確證,為把中國深厚的傳統(tǒng)政治文化底蘊轉化為當代公民教育的本土資源提供理論嘗試。
基于以上思考,該課題以民族性為基本視角,深入探討公民教育的本質及其當代價值取向、內容及其國家意識形態(tài)社會化的國別式樣、方法及其社會化途徑,初步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民教育的理論分析語境和框架。
二、研究內容
1.前提確證:公民教育的社會起源。市民社會的演進與現代公民的誕生;民主政治社會化進程中公民教育的自然轉向;公民教育是民族國家存在與發(fā)展的有效工具;公民教育與國民教育體系的同步而生。
2.公民教育的本質內涵。培養(yǎng)有效公民是公民教育的取向;滿足公民的政治社會化需要是公民教育的動力之源;促進公民的全面發(fā)展是公民教育的本質表現。
3.公民教育民族性的基本內涵。當代公民教育的工具取向――國家意識形態(tài)控制力;當代公民教育的社會價值――政治社會化管理的基礎資源;當代公民教育的自然屬性――培養(yǎng)公民意識的基本載體。
4.公民教育民族性的國別借鑒。法國保守的政治文化傳統(tǒng)與公民人權教育的彰顯;美國民主社會中自治政府的公民教育;日本民族意識與民族精神的公民教育;新加坡民主的民族化與公民道德教育并重。
5.本土資源:公民教育民族性的中國特質。背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國家的現實需要;核心:促進青少年的政治社會化;重點:弘揚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精髓和凸顯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的生命力;方式:協(xié)調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與當代公民教育的關系。
三、課題的創(chuàng)新點
研究方法上,以民族性為基本視界和維度探討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并擬提出:
篇6
關鍵詞:民間音樂;高校鋼琴;教學應用
一、中國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現狀
從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fā)現,鋼琴音樂在我國實現快速的發(fā)展,其中高校鋼琴音樂教學與民間音樂之間的融合能夠更好的推動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同時民間音樂也為高校鋼琴教學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教學資源基礎。但是在對目前的高校鋼琴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時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校還沒有意識到鋼琴教學的重要性,中國鋼琴作品在教材之中的比重相對偏低。
(一)作品數量不多
中國鋼琴的發(fā)展歷史較久,誕生了許多豐富多彩的鋼琴作品,如果站在宏觀的角度對整個鋼琴作品進行分析,那么中國鋼琴作品的實質數量仍然偏低,難以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其次,結合具體的統(tǒng)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目前已經公布的鋼琴作品不到500首,高校在落實鋼琴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只有200首鋼琴作品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同時現有的鋼琴音樂作品之中主要以傳統(tǒng)民間音樂的改編為主體,比如《茉莉花》、《長江之歌》,這些作品與中國傳統(tǒng)思想存在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音樂模式過于落后和機械,最終導致鋼琴在現有的音樂教學之中難以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和價值,實質的作品所占有的比重相對偏低,學生難以深入的理解中國鋼琴的核心內涵,個人選擇的范圍相對比較狹窄,難以更好的實現鋼琴音樂教學的目的和價值。
(二)對民族音樂文化重視程度不高
高校在鋼琴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關注教材的合理選擇與應用,在選擇教學內容時主要由國外的鋼琴作品為主體,國內鋼琴作品與國外鋼琴作品所占有的比重嚴重失調,有一部分的音樂老師還沒有意識到中國鋼琴教學的重要性和價值,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往往以西方音樂為主導,忽略了中國鋼琴音樂的進一步分析和研究。這種錯誤的認知不僅難以更好的體現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實質作用和價值,還無法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嚴重阻礙了國家音樂文化與鋼琴教育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提升。
二、中國民間音樂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針對上文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在落實高校鋼琴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不管是音樂老師還是學校管理者都必須要關注理論教學與實踐研究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和互動,了解新時代背景之下高校鋼琴教學的新內容,新背景和新要求,積極的實現教學內容和形式的有效改革,促進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利用。
(一)強化民族意識,提高民族修養(yǎng)
在對學生進行鋼琴音樂教育的過程之中,高校鋼琴老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老師需要深入解讀鋼琴教學的核心內容及要求,明確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優(yōu)勢,嚴格按照教育教學的現實條件,通過對教學大綱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來更好的體現后期教學的有效性和科學性。盡管素質教育明確強調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但是對于鋼琴教學來說,老師的引導必不可少,老師的言行舉止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行為規(guī)范,因此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高校鋼琴老師必須要真正的意識到老師的責任和價值,充分的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素養(yǎng)修養(yǎng)水平。另外在與學生進行互動時,老師還需要在吸收西方鋼琴音樂精華的前提之上不斷弘揚我國優(yōu)秀的鋼琴文化,體現中國鋼琴作品的作用及優(yōu)勢,強化民族意識,明確不同教育教學環(huán)境的實際要求。在對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進行引導時高校鋼琴老師學醫(yī)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最終的目的,保證學生在主動參與和實踐是對音樂的節(jié)奏感有一個宏觀的認知,從而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樹立良好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更好的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導,掌握鋼琴學習的技巧和精髓。
(二)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材結構
作為整個教學實踐活動中的重點和核心,教學內容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教學質量,與外國的鋼琴音樂教材相比,我國的鋼琴音樂的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比較簡單,教材結構還有待完善,教學素材上的短缺嚴重制約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對此,我國首先需要關注不同音樂形式,音樂內容和音樂等級的實質條件,積極的實現鋼琴音樂作品的有效分配,更好的體現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合理性,保障中國鋼琴音樂教材能夠實現一體化、統(tǒng)一化的發(fā)展。其次老師還需要立足于目前的中國鋼琴音樂,加強與社會各界之間的聯(lián)系,更好的實現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和利用,鋼琴音樂家則需要關注不斷的創(chuàng)作和實踐,創(chuàng)造出更多優(yōu)質的民間鋼琴音樂作品,構建完善的鋼琴音樂教材體系,為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指明道路和方向。
(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體系
傳統(tǒng)的教學體系嚴重制約了高校鋼琴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導致教學資源被浪費,為了更好的體現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作用和價值,提升作品的社會地位,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之中,老師必須要盡量避免簡單的傳授,而是需要引導學生了解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實質作用及價值,在選擇鋼琴音樂教材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中國鋼琴作品的比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參與的過程中真正的意識到中國鋼琴的魅力和精髓。另外老師還可以采取知人論事的形式,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讓學生能夠對作曲家的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有一個宏觀的認知,在完成主體理論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之后,老師還需要結合鋼琴演奏的要求,積極落實不同的教學實踐引導工作,鼓勵學生針對個人的學習情況,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之中對中國鋼琴音樂作品進行深入的感知和實踐。為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老師需要將學生的自主實踐和演奏能力及質量作為考核的重要標準和指標,盡量避免直接以期末考試的最終成績?yōu)槲ㄒ粯藴识瑢⒗碚摲治雠c實踐研究落到實處,了解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之中的綜合表現,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保障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意識到個人的不足和優(yōu)勢,從而實現針對性的學習,老師只需要根據最終的評價結果來分析學生對個人教學方式的反饋。
(四)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管是素質教育還是新課程改革都明確強調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對此老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題,真正的實現民間音樂與高校鋼琴教學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和互動,充分發(fā)揮民間音樂的教學指導作用和價值,體現高校鋼琴教學的現代化發(fā)展要求。其中高校鋼琴教學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民間音樂與鋼琴教學之間的結合能夠在這種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之上實現學生演奏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老師需要在鋼琴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學生做朋友,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著眼于學生的興趣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
三、結語
篇7
19世紀末的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提出“團體表象”概念。他認為,一切來自于個體經驗的感受,實際上產生于團體生活之中,屬于“團體表象”(13)。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民族意識即是典型的“團體意識”,它的存在是先行的“團體表象”造成的,并且潛移默化地塑造了民族內部成員的個體意識。民族意識主要表現為高度的民族自我意識,即民族的個體都熱愛本民族的歷史和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習慣于本民族的習俗、生活方式,并關切它們的存在和發(fā)展。這種民族自我意識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很大的穩(wěn)定性,成為維系該民族的重要因素。在侗族祭祀舞蹈“多耶”里,眾人拉手、搭肩成圈,有節(jié)奏地踏步徐行,雙膝微顫,雙手擺動。這種集體舞蹈,具有民族認同、強化血緣親情、凝聚宗族力量的功能,也顯示了特別強烈的民族自我意識。
在地緣環(huán)境中歷經漫長歲月的時光雕琢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理想信念、價值觀念的精神濃縮,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一種內在靈魂,一種共同的價值取向,一種推動力、向心力、凝聚力。它滲透在其風俗習慣、藝術活動之中,內化于民族成員個人的自覺信念、理想和追求,轉化為民族成員個人的情感、道德和意志,使本民族成員形成一種心理定勢和行為習慣,指導民族實踐行為。在民族的舞蹈活動中,民族成員能夠真切地感受、深刻地把握民族精神的真諦。漢族的大型舞龍活動,含有民族意識的認同,含有一種潛在的凝聚力。通過舞龍,強化了巍巍中華自強不息、奮起騰飛的民族精神,剛健有力、堅忍不拔的民族性格。
一個民族的集體性格會表現出民族成員性格的共同性,它影響人的形體動作特征與形體表達。維族性格開朗活潑、幽默風趣,他們高興時會搖頭擺頸,這些動作被吸收到了“賽乃姆”里,形成了移頸、搖頭動作。羌族的民族性格勇武不屈、豪放豁達,“跳盔甲”手執(zhí)兵器、分列對陣而舞,威武雄壯,盡顯粗獷性格。朝鮮族性格既沉著堅韌又內斂含蓄,故其舞蹈風貌是瀟灑柔婉與剛勁跌宕兼而有之。因此,民族舞蹈也是“性格舞”,其動作性格正來源于民族性格。
作為民族特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的民俗,如生產勞動、歲時節(jié)令、婚喪禮儀、信仰崇拜等,是民間的、群眾性的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和規(guī)范性的傳承性文化,由民眾和群體傳習而得以嬗變和發(fā)展。它既是群體生活的產物,又是群體所享受的文化。獨特的民俗事象和民俗傳統(tǒng),對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加強同樣起著積極地整合與促進作用。許多民族歲時節(jié)令幾乎都是載歌載舞,如紅河哈尼族人“苦扎扎”節(jié)跳扇子舞、竹棍舞、樂作舞,拉祜族“庫扎節(jié)”跳蘆笙舞。一個民族的民俗總是與一定的生產方式相適應,生產勞動是關乎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的大事,與之有關的習俗不外乎是希望生產順利、碩果累累。在白族“田家樂”里,霸王鞭、白鶴舞、蚌舞等穿插其間,整個活動囊括了水稻栽插勞動的全過程,表現出白族農耕文化的豐富內涵,也充分反映了白族人民對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的希冀。民俗舞蹈和民俗的傳承載體均為特定的民族群體,以地緣關系為紐帶的村寨、鄉(xiāng)、縣,或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家族,在民俗活動的特定時空中形成了特定的社會群體,特別是通過集體舞蹈的方式強化、凝聚了他們之間的關系。婚喪習俗是民族舞蹈的重要內容,婚嫁舞蹈主要功能是祝福、慶賀。從“龍縱舞”、“灑米舞”的哈尼族婚禮舞蹈,到“奎翮嘎”和“臘叉嘎”的怒族婚禮舞蹈,都充滿了歡樂、喜慶的氣氛。與送鬼祭魂儀式相配合的喪葬舞蹈主要是安撫死者的亡靈,如景頗族喪葬舞蹈“格本歌”歡樂豪放,“思港齋”穩(wěn)健低沉,“金寨寨”粗獷而充滿原始氣息。就民俗與舞蹈的關系而言,“民俗為舞蹈提供了廣泛的舞臺,也為它增添了民族文化的色彩,更重要的是民間風俗為舞蹈藝術提供了內容、氣氛和表現環(huán)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體中有形傳承的重要表現”(14)。
篇8
雖然經濟全球化為促進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發(fā)揮重要作用,對世界多元文化與價值觀念的學習與借鑒有利于開拓大學生的國際視野,但是,我們應該意識到,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為我國經濟發(fā)展帶來重要機遇的同時,與其相伴隨的多元文化與價值觀念中的腐朽成份也通過各種途徑滲入進來,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由于大學生缺乏警惕意識與文化鑒別能力,西方腐朽的文化與價值觀念,嚴重侵蝕大學生的思想意識,沖擊和異化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體而言,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與價值觀念對大學生思想意識的沖擊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政治信仰危機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與價值觀念的沖擊,造成了我國社會文化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一部分過分推崇西方腐朽文化與價值觀念的大學生懷疑的科學性與正確性,表現為較嚴重的信仰危機。據調查顯示,部分大學生不信任,他們只相信資本主義的“金錢至上”。另外,我國腐敗現象的頻發(fā),也使得部分大學生對馬列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持懷疑和漠視的態(tài)度,將我國主流的集體主義、社會責任等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拋置腦后,轉而崇尚西方的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思想,從而逐漸偏離了人生方向。
(二)過分張揚個性,社會責任感淡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作為年輕一代的大學生具有強烈的自我表達意識,他們崇尚自我主義,主動參與各類活動,希望凸顯自己的個性,而并不考慮過分張揚自我個性表現出的與眾不同,是否符合我國主流文化和價值觀念,是否為社會大眾所認可和接受。另外,我國目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完善,市場經濟的固有弊端———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個人主義、消極主義等存在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中:假冒偽劣產品、惡性競爭、欺行霸市等,這些是嚴重的缺乏社會責任感的行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行為主體是大學生,他們過分張揚自我,崇尚金錢萬能,是非不分,逐漸喪失了基本的價值判斷力,使得我國的社會問題日益多樣和復雜,也增加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
(三)盲目崇洋,民族意識弱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多元文化與價值觀念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與價值觀念相互碰撞,在碰撞過程中,很多大學生逐漸喪失民族自信,被眼花繚亂的西方文化深深吸引,再加上商家的炒作,很多大學生逐漸崇洋。例如,許多大學生對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等西方節(jié)日的過度熱衷,而對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等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節(jié)日不以為然。大學生弱化自身的民族意識,盲目推崇西方的文化與價值觀念,并不加任何取舍地移入我國,并在自己的行動中極力展現,極易引導更多的人養(yǎng)成崇洋的心態(tài)和行為,十分不利于我國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的形成和弘揚,削弱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實效性,從根本上不利于我國民族文化的發(fā)展。
(四)網絡文化的泛濫,社會交往危機凸顯當前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網絡社會,網絡把全球范圍內的各種文化信息都及時呈現在大學生的面前。網絡本身集文字、聲音、圖像于一體的特色功能博得了大學生群體的青睞,并深刻影響他們的學習、思維和生活方式。徐柏才、張俊在《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出“網絡信息的高度圖像化往往會導致青年學生漸漸忽視思考,習慣于形象思維而放棄追問本質的抽象邏輯思維,它的直接化、形象化傾向會導致他們用‘看’而不是用‘想’的方式來認識世界。”另一方面,網絡因其開放性、互動性、隱蔽性、隨意性、便捷性和發(fā)散性,向網民呈現出一個與現實世界之外的虛擬世界。人們在虛擬世界中,獲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滿足感。網絡的虛擬特點深深吸引著大學生,他們沉湎于虛擬世界中,很多大學生沉迷網絡、癡迷游戲等就是典型案例,更有大學生輕率的談網戀、見網友,最后深受其害。大學學生盲目、過分依賴網絡,非常不利于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他們沉迷網絡,不斷模糊自身原有的社會認知,“必然會使人產生去社會化傾向,導致人們正常社會交往能力下降,并帶來人際關系淡漠、人際距離疏遠等社會問題”。
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應對多元文化與價值觀念
篇9
關鍵詞:高校;民族主義;引導途徑
民族主義作為重要社會思潮,是學術上的流派,同時更是實踐上的現實存在和運動,因此在社會尤其是青年較多的高校有著較大的影響面和較強的號召力。
隨著中國與世界的融合,民族主義情緒也漸漸的侵蝕到校園,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行動,對社會發(fā)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民族主義的一般含義是指將自我民族作為政治、經濟、文化的主體而置于至上至尊價值觀考慮的思想或運動。
一、民族主義在當代大學生中的表現
民族主義強調本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強調民族利益至上,保護和傳承其民族的固有文化傳統(tǒng)和疆界的完整,非常符合年輕人朝氣蓬勃、感情豐沛的特點。當代大學生在豐富和提高知識,探尋發(fā)展,了解社會的過程中,比較容易接觸到并接受民族主義思想。
(一)當代大學生接觸民族主義思想的原因
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到,很多大學生并不明確知道什么是民族主義,或者認為自己沒有民族主義思想,但是就一些社會問題進行分析其語言就會表現出民族主義色彩。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對于民族主義的接觸是不知不覺、潛移默化的。
民族主義作為一種思想感情,很容易在一個具體案例中被大學生所接受,而大學生的理論分析水平導致他們在具體的案例分析中缺乏全局性,容易被一些簡單情緒所控制。可以看到,當代大學生接觸民族主義思想還是具有較強的被動性。
(二)當代大學生受民族主義思想影響狀況
當代大學生在接觸到民族主義思想后有三種表現。第一種是比較冷靜的,在接受了零碎的民族主義思想之后能夠進行分析,把握在接受的范圍內,認識到其中的利弊之處,納入到自己完整的思想范圍。但這樣的認識僅限于一些政治理論水平較高的學生。還有相當一大批學生是傳播者,在自己接收了民族主義思想之后,產生了強烈的自我情緒,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對這種思想進行更廣泛的傳播。有一小部分學生成為行動者,通過某些行為進行自我思想的表達,自我情緒的宣泄,在民族主義上還帶有個人主義色彩,容易被某些別有意圖的人所利用,形成對社會發(fā)展的不良影響。
(三)當代大學生接觸民族主義思潮的渠道
雖然高校中講座、交流、影視書刊等是很重要的渠道,但由于社會網絡環(huán)境的形成,相當一大批學生都是通過互聯(lián)網絡途徑接觸到的民族主義思潮。從而也形成了具有網絡色彩的民族主義思想,這被稱為“網絡民族主義”,較之一般的民族主義有一些新的特點。
網絡民族主義作為一種具有很強傳播能力的思想意識,具有這樣一些特點:一是消極性和積極性共存。由于網絡發(fā)表言論的自由性,出現了更多狹隘或者極端的民族主義,以發(fā)表過激言論,敢說話為榮,具有一定的消極作用。但同時這些言論很多被冠以愛國主義,能夠引發(fā)大學生的愛國熱情。二是具有較強的行動性。由于網絡召集具有迅速快捷、范圍廣的特征,大量的“轉載”、“跟帖”形成了強大的號召力,使得網絡民族主義更容易把思想變成行動。
二、民族主義對大學生影響
作為青年精英群體的大學生思想開放、思維活躍,但是在政治上又不完全成熟,非常容易成為民族主義最積極的追隨者、參與者、傳播者和實踐者,其民族主義情緒明顯要比中國社會其他群體更高。
民族主義是一把利弊兼蓄的雙刃劍。
(一)民族主義使大學生民族意識覺醒,政治參與性提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
民族主義在大學生之中的傳播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民族自豪感、使命感、責任危機感,關注民族利益,關注社會、國家發(fā)展,具有比較明顯的訴求意愿,對當下的熱點或重大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表達對國家社會發(fā)展、國際地位等問題關注,闡述自己的政治觀點,其中不乏維護國家民族利益的寶貴言論。這一點對于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對于維護國家利益、實現民族發(fā)展都具有積極影響。
(二)民族主義容易使大學生追捧極端,參與政治無序
由于大學生性格、思維上的不成熟、不穩(wěn)定性,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缺乏客觀理性的認識,很容易被一些偏激的言辭和舉措所感染,不僅僅從思想上接受,有些甚至于身體力行,從言語和行動上表現出諸多的政治沖動和政治參與的非理。即使有些蘊含著愛國主義熱情,但也伴隨著狹隘、極端、盲目等非理性特征,對于大學生健康心理以及穩(wěn)定有序的政治觀形成有一定的負面作用。
三、如何正向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民族主義思想
民族主義是一種具有強烈感情性的思想,容易形成集體力量,正確引導大學生群體的民族情感對于大學生個人成長、社會穩(wěn)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的民族主義思潮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對在校大學生的民族主義思想不能避而不談,不能避重就輕,不能硬性消除,應該正確進行思想的引導,要強化大學生的主流意識,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導在校大學生形成理性成熟的思想。在對當代大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要堅持指導思想教育、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堅持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在教育中,要用真實的事例說服人,優(yōu)秀的案例引導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奉獻精神和誠信意識等,從而使民族主義的積極方面彰顯出來,克服民族主義偏激、狹隘、沖動的消極作用,形成正向引導。
(二)以高尚優(yōu)秀的精神文化培養(yǎng)大學生自覺和諧的人格
每一所高校都有著自己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對大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而這種力量是可以通過人為的努力來正確地引導的。因此高校要大力營造層次多樣、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要融入思想性,組織思想、文化、娛樂、學術為一體的富有科學性和趣味性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動起來,更要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祖國,了解歷史與現實,了解社會發(fā)展,加強思想的廣度和深度,既要有熱情、激情又要形成沉靜、冷靜的處世態(tài)度,不容易被一些簡單的宣傳所誤導,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矛盾,在思想的碰撞中能從更多角度來分析問題,加快政治成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鼓勵大學生通過更多的學習和環(huán)境交融,形成成熟穩(wěn)定的個人風格,塑造出良好的人格魅力,做到自我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一,熱愛祖國,奉獻社會。
(三)加強管理,掌控大學生的民族主義情緒
前面已經提到,由于當代大學生民族主義思想的接受和傳播渠道與網絡密不可分,產生了網絡民族主義。這就需要在高校大學生管理中重視這一問題。一是培養(yǎng)大學生做一個合格的網民。網絡信息真假難辨,良莠不齊,要培養(yǎng)大學生在當前網絡信息龐雜、虛假信息繁多的輿論環(huán)境中能夠看到正確的理論觀點,不能僅僅依據個人喜好,妄自判斷,要正確的具有全局性的看待事物,要形成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做一個理性的網民,對于自己的言論負起應有的責任,不去傳播不良信息,拒絕過激民族主義言論的瘋狂傳播。二是要加強網絡輿論引導。網絡民族主義的極端言論很多,雖然這些言論大部分難以轉化為行動,帶有發(fā)泄性質,但是過多的偏激言論會對大學生心理形成錯誤引導,會使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就需要我們對這些言論進行回應,進行正確的分析引導,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加強管理才能向良性方向發(fā)展。
對于高校大學生中的民族主義思想,不能簡單的進行堵,而是要加強重視,擴充管理渠道,正向引導,才能使大學生的愛國熱忱、民族感情不被挫傷,將大學生的民族主義思想引向正確軌道,成為我國經濟建設的有益助力。
四、應用民族主義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有相當多的不同之處。首先,愛國主義的對象是祖國,民族主義的對象是民族,大學生由于政治上的不成熟,對于我國民族和國家之間的認識不夠,從而民族主義會導致大學生離愛國主義越走越遠。其次,二者的“容他性”存在較大差別。愛國主義在認同與關心自己的祖國和同胞時,并不排斥“他者”。愛國主義可以號召人們?yōu)榱俗鎳睦娑挚雇鈹车娜肭郑@并不以對其他國家和人民的侵略與迫害為代價。愛國主義是理性的,本國人民可以熱愛自己的祖國,別國人民同樣也可以熱愛他們的祖國,兩者并不沖突。而民族主義對他者的態(tài)度遠遠沒有愛國主義這么友好。民族主義往往需要將 “他者”作為參照物,才能對自身進行界定與認同。要通過不斷地對立、強化矛盾來表現自身,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狹隘性。最后,愛國主義的實踐性是要把愛國的滿腔熱情化為理性的行動,以維護國家利益,服務國家建設。而民族主義往往帶有某種非理性、狂熱和盲目的主觀情緒和傾向,更注重夸張的宣傳和激烈的行動,其非理難以帶來積極的后果。
看到以上不同之處,我們在高校大學生民族主義思想的引導中就可以通過加強這幾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將非理性的狹隘民族主義中包含的愛國情緒沉淀為愛國主義,將狹隘的民族情感上升到高尚的愛國情感上來,規(guī)范自我思想和言論,將民族主義的民族意識升華為愛國主義的國家意識。
民族主義是對大學生影響較大的一種社會思潮,民族主義中的非理性因素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我國現代化建設及民族的振興帶來了很大挑戰(zhàn)。用正確的觀念引領民族主義,加強大學生自我培養(yǎng),引導大學生樹立起理性的民族主義觀,是應對全球化挑戰(zhàn)的要求,更是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徐迅.民族主義[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2]龔超,陳莉.當代中國民族主義思潮對青少年政治觀念發(fā)展的影響[J].咸寧學院學報,2010,(1).
[3]李紹元,黃祖輝.論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耦合與對立[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0,(2).
[4]史正憲,王秋鳳.論民族主義在大學生中的表現形態(tài)與正向引導途徑[J],高等理科教育,2010,(1).
[5]岳鵬,韋成功,戴鋼書.民族主義思潮對當代高校教師思想影響的調查與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6]李樂.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關系研究述評[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0,(1).
[7] 董海浪.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網絡民族主義[J].黨史文苑,2008,(18).
篇10
關鍵詞:心理健康;傳統(tǒng)體育;民俗游戲
民族傳統(tǒng)體育游戲是從民族共同體文化中剝離與凸顯出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式,是我國社會主義體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體育文化作為一種人類社會文化的補充與完善,除了具備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還具有自己獨特的內涵和民族文化特征。
一、傳統(tǒng)民俗體育游戲的內涵及其特征
傳統(tǒng)的民俗體育游戲是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原始積淀期,由于生存區(qū)域與生存環(huán)境、生產勞動與生活方式、文化積累與傳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體中許多具有教育、娛樂、健身功能的社會活動凸顯出來,共同構成傳統(tǒng)民俗體育游戲的內容和方法體系。它作為寓競爭、娛樂、廣適、地域及藝術觀賞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綜合運動形式,涵蓋了“性命雙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體優(yōu)化理論,把人與環(huán)境視為不斷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統(tǒng)一體,并把人體功能的強化和優(yōu)化看作是一個精神同物質緊密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體活動。它既是自貫一身、穩(wěn)定的精神物質文化,又在歷史環(huán)境的變遷中不斷改變其具體的結構式樣,呈現出多姿多彩的差別。這種在相承相續(xù)中漸進發(fā)展的趨向,使得我們民族文化的形成在歷史演進中開放出燦爛的花朵,孕育出豐碩的果實,突出地再現了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識。反映在傳統(tǒng)民俗體育游戲當中的民族意識、文化心理、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倫理道德規(guī)范、審美心理,是人類精神生活領域的文化,是民族體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圍繞民族體育活動方式,通過抽象事物的藝術表現,來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質內涵、思想觀念和行為準則,最終依托體育活動來改造人的主觀世界。
二、以學校為基礎,全社會共同努力繼承和發(fā)展民俗體育游戲
1.將民俗游戲加入健康教育課教材當中,使之正規(guī)化,也可適當進行改變,讓教師有據可依。游戲內容可根據年齡進行設置,如放風箏、打陀螺、抖空竹、彈球、跳皮筋等,根據年齡特點進行適當引入,也可借鑒一些外國優(yōu)秀民俗游戲為我所用。
2.在“陽光體育”活動的東風下,將民俗游戲引入大課間,在體育課教學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和參與民俗游戲,是指在學校里形成規(guī)模,并長期堅持下去。
3.將民俗游戲與運動會相結合,以體育節(jié)的形式開展,讓運動會更加靈活多樣,增加了娛樂元素,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提高興趣,給學生參與的機會為民俗游戲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4.教師要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愉快的氛圍,做到身心共同發(fā)展,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