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認同感范文

時間:2023-09-22 17:58: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民族文化認同感,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民族文化認同感

篇1

關鍵詞:大學生;民族文化認同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8-0029-03

民族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之一,隨著文化對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擴大,作為國家軟實力重要組成部分的文化在國家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在文化全球化與保持民族本土文化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如何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大學生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學習者、傳播者、踐行者,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之一。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了要“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命題,這充分表明我們黨和國家在新時期對新形勢下文化建設的新認識,體現了黨對傳承民族文化的長遠眼光和重大使命。當代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現狀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將會直接影響到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效果,不斷促進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自我認同感、文化歸屬感、民族自豪感,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貴州師范學院學生民族文化認同現狀

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在民族文化傳承和弘揚方面,大學和大學師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通過設置30道題的調查問卷,選取貴州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等十一個專業大一到大三三個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22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085份,與14名思想政治課教師和21名輔導員以及195名學生進行單獨訪談。通過調查發現,當前部分大學生開始表現出對中華民族文化的漠視、看不起、不愿意學習、排斥、攻擊,其民族文化認同感現狀不容樂觀。

1.部分學生不愿意學習和了解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知識。大學生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年輕有活力,精力充沛,記憶力強,學習能力強,理應具備基本的中華民族文化知識,具有較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調查發現,63.26%的大學生知識結構較單一,僅限于學習自己本專業的專業課程知識,不愿意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部分自然科學專業學生缺乏人文素養,特別是對悠久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涉及到的基本知識學習不夠、了解不多。部分人文社會科學專業學生缺乏基本的科學素養,在問到《弟子規》、《三字經》、《孝經》、《大學》等中華文化經典讀物時,回答讀過的僅為21.83%。我們再看看這樣的數據:在問到“‘四書’、‘五經’都包括哪些?”這一問題時,只有28.26%的大學生全部說完整;在對195名同學的訪談中,只有11人完整讀過四大名著;在問卷調查中,對“民族文化對一個國家的地位作用有清晰的認識和了解”,選符合和基本符合的只有45.78%,大部分學生的認識非常粗淺。由此可見,大學生對民族文化知識的缺乏,必然會導致對民族歷史的不了解,從而找不到民族的根,進而使部分大學生在生活學習中更易表現出缺少民族自豪感,缺乏自信心,同時也就很難做到擁有一顆真誠愛國心,很難做到真正立報國之志,增建國之才,踐愛國之行。

2.部分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態度不夠恭敬。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還是比較理智和客觀的,但有極少數大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不予珍惜,輕易否定,甚至大加指責,妄加評論,認同感趨于淡化。調查顯示:關于本民族及其取得的成就是否感到自豪的調查,有58.93%認為符合;部分學生不愿意認真學習和真正了解祖國燦爛輝煌的歷史,不愿意深入理解祖國優良的歷史文化傳統。這些表明,大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態度不夠恭敬,沒有從內心真正去維護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意識,最終導致部分大學生愛國主義觀念淡薄,不關心國家大事,民族文化情感淡漠,民族文化自信心不足,民族文化自覺性不高,不容易產生對民族文化的敬佩之情。

3.部分學生盲目熱衷西方文化。調查發現,在大學校園里,大學生的學習、生活開始越來越遠離自己的民族傳統文化而盲目熱衷西方文化。極少數學生公開鄙視自己的民族傳統文化,認為沒有西方文化先進,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如,在涉及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關德行修養、人生修煉、待人處世的名言、警句等8道調查試題中,平均正確率僅有21.16%。在涉及傳統立身處世知識的掌握情況的6道調查試題中,平均正確率為24.58%。在言行、飲食、娛樂、影視、歌曲等方面,部分大學生把西方的方式奉為時尚,視為珍寶,如對西方的情人節、愚人節、圣誕節等達到狂熱的地步,不知道中國的情人節,不明白中國春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的真正來歷;部分學生知道西方的母親節,不知道也不愿意去推崇能代表中華民族母親偉大形象如孟母、岳母等;部分學生喜歡看西方影視,認為中國國產片老土,不如西方影片氣派;部分學生熱衷于西方音樂,認為西方音樂有激情,讓人興奮,讓人瘋狂,認為中國音樂不夠激情。總之,中華民族文化傳統正在離這一部分大學生越來越遠。

4.部分學生缺乏主流文化意識,思想極度浮躁。調查發現,部分大學生由于受西方影視、文學作品、娛樂方式等的影響,無形中對其西方價值觀念情有獨鐘,而對中華民族文化中的思想觀念如艱苦樸素、助人為樂等表示懷疑,表現在不喜歡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懷疑馬列主義,不會運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部分學生將金錢神秘化、神圣化,視金錢為圣物,以追逐和獲取金錢作為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全部意義,用拜金主義指導生活實踐。

篇2

【關鍵詞】全球化;語言;文化認同感

語言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無論是交流情感還是分享信息都離不開語言,同時語言還是文化的基礎組成部分,無論是進行文化的傳播還是文化記錄,都需要借助語言作為媒介。對于一個民族而言,語言是衡量其發展水平的一項重要標準。在全球化背景下,一種語言能否得到傳播并被廣泛使用是體現一個國家軟實力的標準之一。事實上不同的語言背后都隱藏著深厚的歷史、人文內容,忠實的記錄了一個民族在過去積淀下來的人文底蘊。如果一種語言消亡了,那么以它為載體的所有文化都將失去傳承。一般來說造成語言消亡的因素除了全球化驅使下強勢文化的入侵之外,就是民族內部的民眾對語言的不珍視,語言不統一甚至主動放棄本民族的語言。目前中國的漢語言就存在這些問題,當地方方言與普通話的矛盾,直接影響到民眾的文化認同感,對外語尤其是英語的盲目礦熱,影響了民眾對母語的文化認同,甚至很多少數民族的語言連他們自己都不會了。

一、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在人類的一切生產生活中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是人類在交往交流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然語言是構成文化最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最有效記錄者、傳播者和里程碑。語言被看作是一個民族的象征,對內顯示出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也是證明國家“軟國力”的一部分。

語言的特殊性決定了它會不停地向外傳播,作為文化的和平使者但同時也要防止它為文化侵略者服務。語言是根植于民族脊梁的血液供給,是傳播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它將文化的整體信息細心全面地保存著;同時語言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直接體現。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具有統一的語言文字,是一個國家凝聚內部精神和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主要渠道。它的興旺和衰微,就直接意味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生命力的興衰。若有殘酷勢力對它致以粗暴地對待以至扭曲變形,就必然會對一個民族造成心靈上的直接傷害。

語言是可以說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征,就像美國著名詞典編撰家韋伯斯特所說的那樣:“國語是一個國家的標牌”。語言是一個具有完整意義的民族的文化、心理底座。一個民族的文化奠基在那里,一切都不能游離散落,一切都被吸附集中。比方說宗教、思維方式、文化樣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等。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最重要的遺產,是人類最后賴以生存的家園。語言一代代往下傳承時,語言中就涵蓋了一個民族全部的文化和精神內涵。

二、我國語言與文化認同感的關系辨析

(一)區域方言與文化認同感是息息相關的

方言是中國地域文化認同感的一項重要指標,對于民眾來說,即使沒有相同的血統,在共同的方言的牽動下都倍感親切,而說著不同方言的通一血脈,可能都存在隔閡,對于整個國家來說,方言的存在使得不同區域的人互相排斥,不利于整體民族文化認同感的培養。

(二)方言導致文化認同感的缺失

在中國,很多藝術作品都是借助方言展示的,也只有方言才能貼切的表現出其地域特色,因此一直以來,方言都在藝術的舞臺上占據一些之地。但是在方言流行的同時,也存在嚴重的地域語言爭奪問題,同時還會引起地域之間的隔閡。

三、全球化對漢語言文化認同感的沖擊

(一)英語入侵

伴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英語以及以英語為載體的文化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對于處于文化邊緣地帶的國民來說,容易滋生焦慮情緒,從而不知所措。與此同時,英語對中國傳統文化帶來巨大挑戰,英語文化一點一點的滲透到國民的行為意識中,甚至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中國人從黃種人便成了“香蕉人”,尤其是政府在教育中將英語學習放到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鼓動青年學生學習英語,將英語與漢語言學習重要性等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對漢語言的自信心,弱化了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二)漢語地位遭遇危機

由于漢語言地位的不斷下降,公眾在對漢語的認識以及實際的學習中都存在很多怠慢的地方,而附著在語言上的是對語言所代表的文化的認同感,如果人們過去的重視對英語等外語的學習,而忽視漢語言的學習,甚至因為學習英語而妨礙母語的學習,那么人們對于文化認同感將會直線下降,目前英語已經成為漢語言的一個強勁威脅對象。

(三)漢語地位下降導致文化認同的缺乏

從國家層面來看,文化認同感缺失會直接威脅到國家安全,在全球化過程中,民眾對文化的認同感的缺失會讓一個國家失去自我特色,而英語等強勢語言在霸權主義的操作下一點點在侵蝕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而更多的國人并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危機,還在英語熱潮中被動或者主動的去放棄母語學習,學習英語,最終對母語喪失文化認同感,最終演變成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淪陷,影響民眾對國家民族的信仰c忠誠。我們流傳數千年的文化正在被忽視,甚至被主動放棄,中華民族過去引以為傲的民族凝聚力正面臨著巨大的威脅。

四、我國針對語言文化應采取的措施

(一)加強公眾對母語的憂患和捍衛意識

文化的入侵可怕之處不在于入侵的文化有多強大,最可怕的是面對入侵而不自知,甚至麻木不仁。要想有效保護民族語言,走出全球化語言面臨的困境,僅憑個人的力量難以實現,需要在個人危機意識覺醒的基礎上喚醒全民族的危機意識。國民需要意識到,漢語在當前中國遭遇的危機實質上就是中國正面臨著的文化危機,這不是簡單的個人選擇與喜好問題,而是與國家民族的存亡息息相關,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個人都需要有這樣的公民心,肩負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保衛漢語言,保衛漢語言背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自覺地愛惜我們的民族文化,可以從外來文化中學習新知識,但拒絕對外來文化的盲目追逐與崇拜,作為中華民族語言文化的傳承者,肩負著中華民族的發展的希望,應該強化青少年對漢語言的保護意識。

(二)正確認識“英語潮流”,增強漢語自信心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要順應時展的潮流,積極融入到全球大家庭中去,不應該遠離。為了在全球化中更好的開展國際交流學好外語是現代中國人需要具備的一項技能,通過外語,我們才能更快的接觸新知識、新思想,更好的理解新文化,學習他人先進的東西,通過汲取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不斷對本民族文化進行創新,在文化的碰撞中豐富本國文化內容,也才能更好的借助外語來實現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在全球范圍的傳播。我們需要注重專業性外語人才的培養,這里的外語并不狹隘的知識英語,還包括諸如日語、漢語、法語等小語種,不能隨大流,在利益的驅逐下投入全民學英語的流波中。學好外語,更不能忘記掌握母語。如果連母語都沒有學好,想要學好英語也很困難;我們需要引導國民正確認識母語,不能盲目的崇洋,要將漢語言文化教育放到更重要的位置,通過漢語言的學習增強民眾的母語自信心,提升文化認同感,這樣才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保持民族的內在靈魂與精神,才能堅強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制定國家文化“走出去”戰略,大力推廣漢語

文化也是社會生產力,我國需要在經濟走出去的同時堅持文化走出去的戰略,在世界范圍內推廣漢語言文化,但文化的傳播需要借助一定的文化手段。在全球化過程中,文化在經濟生活中的意義越來越凸顯,文化的傳播也表現出更多的途徑??梢苑e極發展我國文化產業,在中國市場上培養出一大批具有強勁的競爭力的暢銷文化產品,積極走出去參與競爭,占領國際市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學漢語言的學習熱潮,動員民眾參與學習,在這個基礎上不斷豐富我國民族優秀文化內容,提升民眾的個人修養,將民族文化認同感根植于民眾內心深處;地方各級政府應該在民眾聚居的位置大力開展社區文化活動,提升漢語在民眾心中的認識高度,引導民眾尊重漢語,學習傳統文化;借助全球化的趨勢,就漢語言的推廣制定與我國具體情況相吻合的相關策略,將漢語發展成我國對外出口的重要軟實力產品,借助世博會、中華文化站等專場活動大力進行漢語言推廣,同時我國學者在進行國際交流時盡可能的爭取漢語言的話語權。

(四)保護文化多樣性,我國堅持和諧共存

對文化來說,全球化帶來的不僅有文化的多有裕還有文化的趨同性。當前全球各個國家都存在的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角力,強勢文化試圖同化弱勢文化,而弱勢文化也在努力捍衛本土文化,竭力維持文化的多樣性。每一種文化的存在都是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才沉淀下來的,是整個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保持文化的多樣性不僅關系到經濟的發展,還與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關,我們需要承認文化多樣性,在民族平等與文化平等的基礎上開展文化交流與互助,以文化交流為橋梁,國與國之間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一個國家的文化傳承是 以語言為物質載體的,民族的整體精神文化都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正是民族文化的存在彰顯了一個民族的生命力與凝聚力。也正因為國家與民族的存在與發展關鍵在于文化的傳承,文化深刻的影響到民族的發展,甚至能夠扭轉一個民族的意識形態,前蘇聯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需要承認其為我們國家經濟與國民生活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但是我們還要意識到,全球化對我們國家語言的侵蝕,無論怎樣都要保護本民族的語言,確保文化的安全,借助全球化的進程,推動世界語言文化平等與多元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宇明.我國目前的語言政策與語言教育[A].“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課題組編.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R.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2]朱競.漢語的危機[C].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3]潘文國.危機下的中文[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8

[4]李春.人類語言的大趨勢[J].北京大學學報1995(5);73.

篇3

1.明確分工負責,有效管理課題

民族學校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項較為復雜而又十分嚴肅的工作,需要課題組成員認識明確,思想重視,真正挖掘出優秀的本地區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內涵,編纂開發高質量的校本教材。課題負責人召集課題組成員,廣泛交流討論,組織教師深入學習校本課程理論和教材編寫方法及原則。課題組成員有的負責學習交流裕固族歷史文化、裕固族發展等方面的材料,匯總整理課題組成員各自的初步研究收獲,有的負責研究相關裕固族歷史、民俗文化,撰寫調研報告。課題組成員分工明確,各負其責。

2.重視理論學習,深入科研培訓

課題負責人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民族學校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管理、課程模式、課程編制、課程結構等理論。深入進行調查研究法、文獻資料研究法、比較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等科研方法培訓。制定具體的民族文化校本課程開發計劃,并進行系統研究,以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

3.挖掘本地民族文化資源,引領校本課程的開發

學校以教師為中心,動員學生、家長、社區群眾共同參與,調研、搜集整理了裕固族文化、歷史、禮儀、風俗等方面的大量資料。教師邊學習邊研究,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無論是課程目標的設定,還是課程內容的選擇上,都發揮教師的主動性,拓展民族文化知識,增強課程開發能力,培養教學科研精神,加強教師對課程的整合能力,使教師真正成為了校本課程開發的引領者。結合當地裕固族文化的特點,把裕固族優秀文化編入校本課程的內容,編寫了《裕固族文化選粹》,校本教材在該校試用后,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和好評。通過學習教材,學生們了解了裕固族的風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知識,為傳承民族優秀文化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強化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認同感,推動民族文化傳承

強烈的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要生生不息傳承下去的原動力。教師和學生是學校教育中的基本要素,師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和理解直接影響到學校民族文化教育的效果。酒泉市肅州區黃泥堡裕固族鄉有1300多人,其中裕固族占55%。根據對本地開展的調查分析,我們發現由于強勢文化的影響和社會生活的迅速發展,裕固族優秀文化日漸萎縮,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親和力降低。因此,強化民族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十分必要。裕固族是一個有著歷史悠久歷史文化的民族,裕固族文化基本上屬于北方游牧文化的范疇。由于裕固族在其形成過程中吸收了許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因此裕固族形成了較為獨特的民族文化。裕固族的文字雖然已經失傳,但在民間仍保留了包括神話、傳說、寓言、民歌、敘事詩、格言、諺語等的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弘揚裕固族優秀傳統文化,能逐漸培養師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所在社區和家庭的其他成員,從而推動民族文化的傳承。

三、開展民族特色主題活動,促進民族文化傳承

篇4

關鍵詞少數民族 文化傳承

1 文化傳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當中形成的,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就是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代際之間的傳遞和承接過程 。民族文化傳承與教育成為多民族、多文化國家必須面對和亟待解決的問題,要實現民族平等,要平等的發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語言,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就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

2 當前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傳承面臨之困境

先生曾經說過,要改變一種陳舊的生活方式, 就要觸及許多傳統的生活習慣,而這種傳統的生活習慣對于一個古老的民族來說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朵艷麗奇葩。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正在面臨著衰弱趨勢。地域性的民族優秀文化特別是少數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經濟化、觀念趨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漸被淡化,有的出現了瀕?;默F象,甚至有些則正在或已經滅亡。很多民間技藝、少數民族語言,服飾甚至傳統文化瀕臨滅絕,將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這曾經的輝煌,就這樣靜默的退場,留下我們慨然嘆息。當我們從現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頭之時,那美麗的一切已不復存在,面對曾經的瑰麗文化,內心一片恐慌。為什么情況會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難發現:

第一,主流文化的沖擊。當21世紀來臨之時,現代化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角角落落。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同樣也享受到了現代化所帶來的便利,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體化和主流文化的強勢沖擊,民族文化被忽視和日益邊緣化。少數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沖擊之下,已現衰微、淡化趨勢?!耙恍┥贁得褡鍨榱诉m應現代化主流社會的發展而開始逐漸向主題民族融合。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逐漸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現象。”文化的多樣性受到了嚴重影響。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少數民族的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總是一廂情愿地將他們帶入現代化 , 使之成為現代化的犧牲品, 卻不曾傾聽少數民族成員的心聲。

第二,人們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必然為之。人的每種行為都是由一定的動機引起的。動機能夠激發和維持人的行動,并且維持行動向一定的目標不斷地努力的一種心理動力。當人們處于某種缺失狀態之時,他的內心便會有種強烈的渴望,不顧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時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種缺失狀態,但是外界的壓力或誘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動機便產生了。同樣,當現代化的大潮撲面而來的時候,人們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現出了他們的趨利性,歸根到底一句話即:自身利益的驅使,促成了人們的行為。

第三,學校寄宿制對文化傳承也有一定的影響。家庭環境對文化的傳承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當學生因為家庭與學校之間的距離太遠,而不得不選擇寄宿于學校的時候,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就相應的減弱。殊不知,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必須要有一定的環境才能傳承下去,家庭當仁不讓的作為首要環境,現在家庭環境對孩子影響的削弱,成為孩子離本族文化越來越遠的重要原因。

3 如何促進少數民族文化傳承

第一,內在動機——文化自覺極其對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認同感。先生在《論文化與文化自覺》一書中提出:“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換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拔幕杂X是一個艱巨的過程,只有在認識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觸到多種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條件在這個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確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經過自主的適應,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長補短,共同建立一個有共同認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種文化都能和平共處、各抒所長、連手發展的共處原則。”少數民族成員是本族文化傳承的主體,少數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員的高度認同,并從內心深處感覺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覺自愿的采取行動,加以保護、傳承,這種文化傳承才最為有效。只有培養少數民族成員的高度民族認同感,使其成為促進民族文化傳承的內在動機,并且意識到保護本民族文化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義務,文化傳承才能生生不息。

第二,關鍵所在——家庭環境的影響。家庭環境的熏陶和影響是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關鍵所在,具有天然優勢。兒童從小在家庭中成長,父母的一舉一動,風俗習慣、節日傳統無不對他發生著作用。這種家庭環境氛圍的熏染,在他們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對他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家庭氛圍對文化傳承的積極作用,文化的遷移與保護,不能脫離滋養這種文化的生態環境。

第三,首要途徑——學校教育促進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教育是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首要途徑。學校應該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為“主流文化代表”這一角色,重新審視學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視角來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將之融入到教學過程當中去,培養學生文化多樣性的意識,能夠從不同的民族視角來發現、認識、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少數民族學生形成自我認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認同感,為少數民族文化傳承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四,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頒布相應的法律法規是文化傳承的根本保障。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不僅要靠個人、靠學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會大環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社會輿論的領頭人和導向者,政府行為無疑成為社會行為的標桿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應法規政策的同時,應該充分考慮少數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國家中的重要地位。應將少數民族文化納入到現代教學體系當中,實行多元文化教育,讓各族人民充分認識到少數民族文化在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參考文獻

[1]哈經雄,滕星.民族教育學通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金志遠.民族文化傳承與民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丁宇,唐守冬.從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角度審視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與發展[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8).

[4]繆家福.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多樣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5]陳興貴.多元文化教育與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9).

[6]王令,劉曉芳.“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教育人類學研究”研討會紀要[j].民族教育研究,2006(6).

[7].論文化與文化自覺[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篇5

關鍵詞:俄羅斯;文化;民族認同;排外心理

中圖分類號:G151.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0961(2010)03-0053-04

俄羅斯文化中存在一個重要的概念――“外族敵人”,這一概念的形成與俄羅斯民族經歷的無數次與外族的戰爭有關。在擴大疆域與保衛家園的歷史進程中,俄羅斯人歷來對外族持戒備和防范心理。尤其是蘇聯解體給俄羅斯人帶來很大沖擊,成為其民族情緒的轉折點。社會上到處流傳著關于外族人危害俄羅斯、俄羅斯的財富被外國人掠奪的傳言。外族敵人成為排外言論的核心目標。這些言論帶動了社會各界的排外情緒,逐步導致排外活動猖獗,并且呈現極端暴力傾向。本文僅從心理機制入手,探討當代俄羅斯大眾心目中外族敵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一、變異的異己形象與人的心理

敵人形象的形成源于人類自遠古時代起就存在的“自己一異己”對立心理思維模式。在群體間長期對立的過程中,自己與異己的矛盾不斷升級,由對立轉變為對抗,異己形象也逐漸演變成敵對者形象。俄羅斯學者索爾達托娃認為:“在對抗和仇視的過程中異己變成敵人。敵人形象是‘我們’與‘他們’的對立走向極端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異己’形象被涂上黑色,引起人的厭惡、反感和排斥情緒?!?/p>

敵人形象的出現體現了人的心理需求。“自己-異己”對立模式在人類集體無意識中沉淀形成心理模式,使人與生俱來具有對異己的恐懼心理、從他人身上尋找災難根源的心理、從自己群體尋求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心理。這三種心理因素直接影響了敵人形象的形成。

(一)恐懼心理

應該承認,人們總是對陌生的人或事心存恐懼。西方學者斯蒂芬把恐懼分為三種:(1)由外族入侵、發生戰亂、土地等物質財富被掠奪或失去自由而導致的恐懼;(2)來自他人群體思想層面的侵襲,價值觀、生活準則和傳統道德標準遭到破壞而產生的恐懼;(3)由外界危險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給個人或群體帶來的恐懼。

20世紀末,蘇聯改革失敗給俄羅斯社會帶來的各種危機,使民眾對現實和未來充滿恐懼。大眾將經濟改革所導致的物質生活水平全面下降歸咎為外族人對俄羅斯財富的掠奪,將全球化趨勢下的俄羅斯文化轉型認定為西方文化對其傳統文化的侵襲和破壞。他們對轉型時期不穩定的社會生活局面茫然不知所措,將挽救民族認同危機的訴求建立在從他人身上尋找災難根源的基礎之上。

(二)外化與宣泄恐懼的心理

人的心理特征決定了他需要通過某個人物形象把內心的恐懼感加以客體化,將無名恐懼具體化為人物對象,以此作為恐懼外泄的主要途徑。用俄國著名文化學者洛特曼的話說,就是恐懼急于體現出來。他在《漫談俄羅斯文化》一書中舉例說明,中世紀經常有尋找女巫的群眾性活動,成為大眾宣泄內心恐懼的一種途徑。弗雷澤在《金枝》中專門寫了為驅趕邪惡而懲治替罪者的原始習俗。他認為,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替罪者是邪惡的化身,通過鞭打他、懲治他,可以達到驅逐無法捕捉的邪惡的目的,以此解除生活中的一切不幸?!?4-18世紀,歐洲各國一直都有抓捕妖魔的習俗,人們把這個妖魔當做替罪者或人類的敵人,通過這種方式擺脫災難。”

尋找替罪者的動機至今影響著現代社會生活。在現代社會,過去的一些習俗雖然早已消失,但利用敵人形象承載由災難所帶來的心理負擔、轉移情緒的心理依然存在。要擺脫危險、克服危機,就要找到造成危險局面的禍根,確立一個打擊對象,并將自己的攻擊行為合理化。人們用敵人形象這種可感知的方式解釋不幸的根源,把敵人與惡等同,用具體的形象來代替抽象的惡。學者卡甘指出,當恐懼感達到一定極限時,人需要將它宣泄出來,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它轉變為人們可以直接捕捉到的形式,便于與之斗爭。

在20世紀末俄羅斯社會轉型時期,俄民眾對每況愈下的社會局面的恐懼心理,正是通過塑造各種敵對外族人形象來宣泄的。近幾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受俄羅斯大眾排斥的外族、外國人中,排名前列的是高加索一帶的少數民族,猶太敵人依然沒有退出俄羅斯的歷史舞臺。與前者的沖突,由于車臣戰爭的爆發而激化;對后者的敵視,則來自宗教分歧和經濟利益紛爭。

對外族的負面評價受轉型時期的社會背景影響逐漸加劇。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社會變故,大多數普通百姓并不能認清事態發展的來龍去脈,他們僅僅依靠潛意識里存在的對外族人的戒備和防范意識,來尋找災難的根源以及幻想以此找到走出困境的出路。因此,有關高加索一帶少數民族以及猶太人的負面報道鋪天蓋地,許多極端民族主義組織公開在媒介中宣傳塑造這些外族敵人形象。

(三)歸屬與認同心理

人們尋找敵人的心理機制還體現了人謀求歸屬感的心理需要。個體在集體中尋找歸屬感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我”屬于“我們”這個集體,表明人具有歸屬性和參與性。特別是當人面臨危機時,總是希望找到可以依托的群體來排除恐懼和無助感。認同感和歸屬感通常是通過劃分“自己一異己”而確立的,因為只有借助于與異己的對立關系才能夠明確自己群體的共同特征,建立牢固的認同感。因此,敵人形象能滿足人們尋求認同感的心理,他作為一切災難的罪魁禍首是增強群體凝聚力的最好方式。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人的認同感發生動搖,經濟改革失敗帶來的社會危機挫傷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轉型也給他們造成了精神困惑。俄羅斯大眾迫切需要重塑民族認同感和重振民族自豪感。為了滿足這一心理需求,確立外族敵人形象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而俄羅斯慣有的大民族主義思想更加助長了這一認同方式的強化。社會精英階層的民族主義者在倡導弘揚俄羅斯民族文化、關愛俄羅斯民族自身利益的同時,為自己樹立了外族敵人形象。這就是外族敵人形象活躍在20世紀末社會轉型時期的俄羅斯文化中的重要原因。由于大眾有著強烈的加強民族認同感的心理需求,所以關于外族敵人蓄意破壞俄羅斯的說法不但沒有被正確認識,反而受到普遍追捧。

二、大眾的從簡、從眾心理及非理性思維方式

在對待外族人的問題上,俄羅斯大眾利用傳統觀念將一切危機所引發的恐懼心理通過外族敵人形象來宣泄。這體現了大眾簡單化的思維方式和從眾心理。法國學者勒龐認為,群體易于接受那些受傳統規律影響、被公眾意見所認可、在適宜的社會環境中存在的觀念。另一名法國社會心理學家莫斯科維奇的日常思維理論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個體對群體觀念的接受和認可。他認為。個體的人在現實中不僅要獨立思考和形成自己的觀念,同時要啟用沉淀在大腦中、由幾代人積累的社

會經驗、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同時,勒龐認為,這些觀念必須“具有絕對的、毫不妥協的和簡單明了的形式”。因此,“它們都會被披上形象化的外衣,也只有以這種形式,它們才能為群眾所接受”。

敵人形象就是披上丑惡形象外衣的一整套觀念。大眾群體的智力水平和素質較低,使他們不能接受高深莫測的哲學或科學觀念,而關于擺脫困境、克服恐懼心理的一系列觀念被簡化、改造后,以易于被群眾接受的敵人形象呈現。關于惡的抽象觀念在日常思維中被披上人們所熟悉的形象外套以后,就形成了解釋復雜社會危機根源的敵人形象。這反映了俄羅斯民族兩個方面的心理特點:一是把關于外族人及其文化的一系列觀念依附在日常經驗所熟悉的外族人形象這個范疇中;二是將關于現實中的災難與對危機的恐懼心理等抽象觀念具體化和簡單化為具體的外族敵人形象。這反映了大眾思維程式化、簡單化和形象化的特點。蘇聯學者克里班諾夫把這種現象解釋為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直到用最原始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問題?!鞍讶魏螁栴}都推到一個有罪的人身上,這個罪人是世界上‘惡’的人格化形象?!币虼?,當人們面臨威脅和危險時,總喜歡用“敵人作祟”這種簡單的思維方式來解釋,通過敵人形象來看待一切與自己對立的客體。

大眾簡單化的推理方式具有非理性思維特點,可以將許多沒有邏輯聯系,乃至自相矛盾的看法和觀點糅合在一起?!叭后w推理的特點,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攪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體的事物普遍化?!边@種非理性思維方式不但使俄羅斯人善于塑造敵人形象,而且還將轉型時期社會危機的引發原因統統歸咎到外族敵人身上。比如,在俄羅斯流傳已久的“猶太人陰謀論”就把俄羅斯歷史上20世紀初與20世紀末兩次大的社會轉型歸咎于猶太人的罪孽。盡管反猶主義者在俄羅斯并不占大多數,但“猶太人陰謀論”已成為俄羅斯家喻戶曉的話題,許多人對此深信不疑。今天,與車臣的緊張關系又讓許多俄羅斯人將高加索一帶的少數民族與陰謀論聯系起來,使用同樣的套路來看待民族關系問題。這說明,俄羅斯民族的非理性思維特征較之其他民族更加明顯,因此在塑造和接受敵人形象觀念時表現出更加明顯的傾向。

三、“揚己抑人”的偏狹式民族認同心理

大眾對本民族文化屬性的認識是民族認同的基礎,人們必須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保持一致才能形成自己的民族認同感。在這一點上,民族文化傳統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許多傳統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篩選、提煉,構成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得到大眾認可的觀念進入集體無意識,被人們無條件地接受,成為民族認同的基礎。

不同民族對世界的認識不可能完全一致,在傳統觀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代表不同文化的民族在交往中總會有一定的距離,進而產生文化障礙,加深了相互間的陌生感與異己感,“自己一異己”的對立模式影響了民族群體之間的交流。同時,面對“異己”,人們難免要暗地里加以相互比較,并且總希望突出自己的優勢。按照弗洛姆的理論,強調自己群體的優勢是任何團體存在的基本前提。人們在強調本民族優勢的同時,往往會貶低他人的民族文化,因此,他人形象能夠幫助個體強化民族認同感。要想為自己的民族認同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就要利用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做襯托。正反的對比度越大,就越能突出自己一方的正面性,也就越能強化民族認同感。

當舊的理想和價值觀被瓦解,加強民族認同是扭轉危機局面的最好辦法。挽救民族認同危機,可以通過正面途徑,即調動理想的傳統模式,對歷史加以神話化、英雄化來強化認同感;同時,也采用反面途徑,利用尋找困難、危機的根源的辦法來補償大眾意識中的失落感。在后一種辦法的實施過程中,就經常會利用“我們”與“他們”的對立,特別是敵人形象的作用。雖然貶低他人文化不一定會直接形成對他人群體的仇視,但當自己群體內部出現危機時,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認同支持,因此必然會強調對方的危險勝和危害性,從而達到團結自己內部力量的目的。敵人形象作為社會危機的轉載者,為社會所發生的一切不幸承擔責任,人們在共同對付敵人的過程中凝聚在一起,建立新的認同。敵人形象集合了異己的所有負面特征,是百分之百的反面形象,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它最能提升民族認同感,起到團結自己隊伍的作用。

危機時期的敵人形象固然能增強本民族的自信心,加強民族認同感,但是過分強調和夸大敵人形象的作用會導致盲目排外,甚至仇視外族人。這是一種偏狹的民族認同心理。受這種心理支配,會爆發大規模排外行動和煽起極端民族主義思潮?!懊褡迳澄闹髁x不僅鼓吹本民族的優越感和民族利益至上,煽動民族仇恨,主張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而且制造和散布民族被迫害的‘妄想癥’,即本民族所面臨的一切困難、人民遭遇的所有痛苦,其根源都在于某個惡魔民族的陰謀和威脅及其異族文化毒素。”

總之,俄羅斯民族在加強民族認同感過程中,表現出一種偏狹心理。為加強民族認同,極端民族主義者提出“俄羅斯只為俄羅斯人存在”的口號。在這種偏執心理的驅使下,社會排外浪潮日益高漲,從大眾媒介的排外宣傳到日常生活中對外族人的歧視,隨處可見俄羅斯人的民族優越感和排外心理。極端民族主義者利用日益激化的民族矛盾,把那些與本民族發生沖突的他民族描繪為反面形象,后者的民族特征被歪曲、抹黑,整個民族及其所有成員被濃縮成一個具體的敵人形象。而且受某些帶個人目的的政客操縱,有關外族敵人的負面宣傳愈演愈烈。當這些宣傳為民眾接受后,會大大加強他們排斥異族的心理,并且由潛意識的排斥心理轉化為有意識的仇外心理,最終釀成一些暴力流血事件。

篇6

成績是輝煌的,可喜的,然而當我們為成績舉杯高歌的同時,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精神文化建設嚴重滯后于物質的發展,中國人民富起來的同時,精神文明嚴重匱乏。這些問題出現在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主要表現為人心浮動、跟風現象嚴重;文化認同、文化自信不足;價值取向偏離主流文化;思想道德嚴重滑坡;中國人的善良、熱情、互助的樸質漸漸為物質侵蝕。這些問題影響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對此,我們必須正視問題,科學合理地解決問題。

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政府不僅是經濟的建設者,也是軟實力的承擔者,經濟要發展,軟實力也需要建設,兩發展才能兩不誤。部門之間要相互配合,加強溝通。堅決取締不文明的網絡文化,凈化網絡環境,營造綠色的文化氛圍。鼓勵、支持、引導有利于主流文化發展的社會團體,保護其合法權益。鼓勵文化創新,積極發掘如莫言、李安這樣的文化大師。傳承中國優秀文化同時宣傳中國優秀文化,讓中國優秀文化走得更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

提高認識,增強文化自信。文化的興衰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民眾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信心。社會上出現跟風追星、對外國文化的追捧,可謂是登峰造極,而對自己的傳統文化卻備受冷落,這些種種行為都是對本民族文化缺乏認同感和自豪感的表現,尤其是當代青少年,可謂是讓人擔憂,外國文化對我國文化的入侵已是無形之中的事實。學校要加強對中華文化的教育力度,提升當代青少年對本國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開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動,使青少年了解中國文化的根源,使其更好地加深理解和認識。增強文化自信。

篇7

【關鍵詞】 錫伯家廟;文化復興;文化展演;文化功能

現今的錫伯族因歷史原因大致形成東北和西北兩地分居的格局,而錫伯族文化較多的保存于新疆錫伯族群體當中,沈陽地區的錫伯族卻喪失了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大量民族文化特色。近十年來,沈陽當地政府及相關單位、沈陽錫伯族群體為傳承發揚錫伯族的傳統文化正在逐步加強努力,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存錫伯族文化的根源。

錫伯家廟不僅是錫伯族的宗教活動場所,更是錫伯族的民族象征、文化符號和錫伯族人的精神家園。在沈陽地區錫伯族文化復興與建構的過程中,錫伯家廟作為文化展演的舞臺,展示了錫伯族文化并承載了多元的文化功能。

一、錫伯家廟――錫伯族文化展演的舞臺

錫伯家廟,又稱太平寺。錫伯族南遷至盛京后不久,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自籌銀兩在盛京城外攘關門外(現沈陽市和平區皇寺路一段太平里21號)修建了錫伯家廟。錫伯家廟是一座喇嘛教寺廟,但是并不是純粹的喇嘛教寺廟,廟內除供奉釋迦摩尼等佛像外,還供奉關公、龍王、胡仙等偶像,反映了錫伯族多元的。

康熙、乾隆年間錫伯家廟又數次擴建,日臻完善。但解放前已遭到嚴重破壞,建國后又被學校、工廠等占據,直到1985年后,錫伯家廟開始重修。2004年5月底,建筑工程全部竣工,錫伯家廟的建筑得到了全面恢復。[1]

對于中國的少數民族來說,文化展演具有重要意義。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普遍面臨著日漸式微甚至瀕臨消失的危機,保護與傳承民族文化是眾多少數民族的當務之急。[2]在沈陽錫伯族文化的復興中,文化展演發揮了重要作用,錫伯家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錫伯族文化保存的載體與文化展演的舞臺。

1、呈現西遷歷史,喚起民族記憶

1764年的西遷改寫了錫伯族的歷史與文化,是錫伯族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為了紀念西遷,錫伯族人把農歷四月十八日定為自己的傳統節日,稱之為“西遷節”。

在家廟的正門前兩旁立有兩塊石碑,分別以漢字和滿文鐫刻,記載了錫伯族的早期活動、南遷盛京的歷史及家廟的修建緣起與過程。進入正門,迎面而來的便是西遷主題雕像,在雕像底座的主題為“西遷之路”的介紹牌上簡要說明了錫伯族西遷的情況。在雕塑西側的一面墻上以浮雕的形式展現了西遷路上的錫伯族群眾,象征著錫伯族的西遷壯舉。西遷象征著錫伯族堅韌不拔的民族氣質和保家衛國的民族精神,是錫伯族引以為傲的民族符號,也是錫伯族文化藝術中的永恒主題。對西遷先輩的緬懷、對西遷節的紀念是錫伯族人建構民族認同的重要方式,錫伯家廟則是這段歷史呈現的舞臺。

2、保存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

民族文化展演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對外表述民族文化,突出文化差異,闡釋和建構民族文化的獨特意義。[3]錫伯家廟是錫伯族文化保存的實物載體,也是以錫伯族文化為主題的展覽館,展示了錫伯族的歷史源流、風俗習慣、民間文藝、居住場景、傳統婚俗等主要方面。我國的錫伯族人口較少而且兩百多來分居于祖國兩端,相距遙遠,卻保持著很高的民族認同感。究其原因,民族的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情感的關鍵,而錫伯家廟作為一個建筑符號就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區分民族差異的標志。

3、展演節日儀式,維系民族情感

作為錫伯族各項主要儀式的展演舞臺,錫伯家廟對錫伯族文化的復興有著重要意義。農歷四月十八的西遷節是錫伯族最重要的民族節日,也是錫伯族民族文化主要的象征符號,西遷節的紀念活動是錫伯族最重要的民族活動。自2009年以來,沈陽市民委、沈北新區人民政府與沈陽市錫伯族聯誼會每年都會聯合舉辦“西遷”紀念活動。這一天,有大量來自新疆及祖國其他地區的錫伯族人回到故鄉沈陽,以及沈陽當地的錫伯族人在錫伯家廟共同進行祭祖儀式,追溯民族的歷史與文化。錫伯家廟既是緬懷先輩的圣地,也是儀式展演的舞臺。作為民族歷史文化的建筑符號,錫伯家廟被賦予了錫伯族同根同源的象征意義,全國各地的錫伯族通過這一場域,增強了民族內部的情感交流,強化了民族的凝聚力。

二、錫伯家廟承載的文化功能

文化功能論在民族學、人類學的文化研究中應用廣泛,起到了重要的范式作用。從文化功能論的視角來看,在錫伯族文化保存、傳承、復興與建構的過程中,錫伯家廟承載了多元的文化功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1、保護與展示民族文化

清代,錫伯家廟修建之初是一所喇嘛教寺廟,但在家廟不斷擴建的過程中,錫伯族的多種和本民族獨有的民間信仰也被容納進來,因此家廟的最初性質是錫伯族的宗教活動場所。家廟是錫伯族民族文化的實物載體,以建筑的形式保存著錫伯族的文化內涵、歷史文物與古跡,因此家廟也是一所錫伯族文化博物館。家廟還是錫伯族舉行民族節日儀式的場所。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特征,彰顯著本民族的獨特文化,包含著民族內部的向心力。家廟是錫伯族舉行儀式的場所,也是錫伯族文化的展示與發展的平臺。從形式和功能上來說,錫伯家廟的三重性質本質上是一體的,都是對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展示。

2、建構民族認同感,加強民族凝聚力

家廟供奉著錫伯人的先祖,保存著錫伯族文化的源頭,是錫伯族人的精神家園;是東北、新疆以及居住在祖國其他地區的錫伯族人都要來朝拜的圣地。在家廟舉行的祭祀先祖、紀念西遷節等活動是各地錫伯族交流互動、維系民族情感的重要儀式。家廟是全國錫伯族人的“根”,是錫伯族民族向心力的核心,對建構認同感、加強凝聚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3、雙重認同統一的象征

1764年,西遷的錫伯族群眾在錫伯家廟舉行出征儀式后,出發遷往新疆伊犁駐守邊防,現今生活在新疆各地的錫伯族就是他們的后裔。西遷的錫伯族肩負著神圣的歷史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安全與穩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西遷象征著錫伯族堅忍不拔的民族氣質和保家衛國的民族精神,是錫伯族引以為傲的光榮歷史。先生提出過“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祖國的每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錫伯族忍受民族分離之痛,不遠萬里為祖國駐守邊疆,正是代表了錫伯族人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雙重統一,錫伯家廟則是雙重統一認同的象征。

三、結語

由于歷史原因,現在的錫伯族大致形成了東北、新疆兩地分居的居住格局。社會變遷的影響、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現代化的發展使東北錫伯族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遼寧沈陽既是錫伯族的故鄉,也是錫伯族的主要聚居地,但是沈陽地區的錫伯族已喪失了包括錫伯語言文字在內的大量的民族特色,對本地區錫伯族文化的保護已刻不容緩。在沈陽錫伯族群眾與當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沈陽地區的錫伯族文化開啟了復興與建構的進程,錫伯家廟則在這一進程中起著核心與關鍵的作用。

一方面家廟是錫伯族文化展演的舞臺;錫伯族在歷史上譜寫了西遷戍邊的輝煌篇章,家廟呈現了這段歷史,喚起了本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家廟保存了錫伯族重要的歷史文物與古跡,展示了本民族的歷史源流、風俗習慣、民間文藝、居住場景、傳統婚俗等文化要素,闡釋和建構了本民族文化的獨特意義。家廟還是西遷節紀念等民族節日儀式的展演舞臺,是促進內部交流、維系民族情感的主要場域,承載著分居祖國各地的錫伯族人同根同源的象征意義。

另一方面家廟還承載著多元的文化功能;家廟是民族的宗教活動場所,是民族文化的博物館,還是民族儀式的舉行場所,保護與展示了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家廟是錫伯族人追念祖先的圣地,建構了民族的認同感,增強了民族的凝聚力。家廟同時還被賦予著西遷精神,象征著錫伯族的民族認同與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一員的國家認同的雙重統一。

【注 釋】

[1]李云霞.錫伯家廟――太平寺的歷史變遷[J].滿族研究,2011(1).

[2]彭兆榮.人類學儀式研究述評[J].民族研究,2002(2).

[3]王靜.人類學視野中的儀式與文化展演[J].鹽城師范學院院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29(6).

【參考文獻】

[1] 《錫伯族簡史》編寫組編寫,錫伯族簡史(修訂本)[M].遼寧:民族出版社,2008.

[2] 趙志強、吳元豐.錫伯族歷史探究[M].遼寧:民族出版社,2008.

篇8

1旅游業與旅游目的地少數民族文化的關系

云南旅游業已從簡單的觀光旅游轉變成為獨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模式。云南省世居著25個少數民族,而每個少數民族又因地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分支,每個分支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屬性。每一個少數民族的文化資源都不同程度的展示著他們的、風俗習慣、歷史傳說、民族史詩、審美情趣、工藝文化、思維習慣、語言模式等。它們是當地少數民族身份的標志,是他們文化的基因,風雨無阻世代的延續著這些文化符號,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文化盛宴。從云南省旅游業發展的方針中可以看出,目前云南旅游業已經從普通的行業向支柱產業轉變;從吃住行游購樂到現如今的文化精品旅游發展轉變。如去石林風景區便會欣賞和體驗到淳樸、純真的撒尼彝族風情,當地阿詩瑪文化與旅游產業的結合以及中國石林國際火把節和中國“牛王”爭霸賽,使得當地彝族文化與旅游產業緊密結合。再如,風花雪月的大理更是把旅游與當地白族文化演繹的出神入化,去欣賞當地白族特色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品嘗白族人家特有的頭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到熱鬧非凡的物資交流會三月街趕集市和品嘗濃郁的白族小吃;感受白族古老的民間傳統工藝文化扎染藝術;體驗白族的,去佛香妙國接受佛教的洗禮——獨具地域特色的本主崇拜、崇圣寺三塔、觀音閣;到蝴蝶泉去感受金花和阿鵬的對愛情的執著追求等等。從目前云南旅游產業發展情況來看,云南每個地州都根據本地核心少數民族的文化為依托發展旅游產業。形成了到楚雄彝族自治州體驗彝族文化;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感受白族文化;到麗江市體驗人類文字活化石的納西族東巴文化、感受母系氏族的摩梭族文化;到迪慶藏族自治州感受那具有濃郁藏傳佛教的藏族文化;去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感受傣族文化。它們是云南少數民族文化的大觀園,在每個地州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少數民族文化。這些少數民族文化已經與云南旅游產業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欣賞云南各地不同的自然風光的同時,游客也感受到了濃郁的當地少數民族文化,從建筑藝術、服飾藝術、歌舞表演,到飲食文化等等,它們與漢族文化有著天壤之別。游客在第一次接觸到這些少數民族文化時都會情不自禁的為之感動,游客在心靈深處與當地異彩繽紛的少數民族文化產生碰撞。因此,可以說沒有這些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云南旅游產業的結構不會有現如今的多樣性,更不會有那么多的游客蜂擁而來。云南旅游產業與當地少數民族文化之間的聯系就像火與柴的關系,有火沒柴,柴自然就不能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反之既然。

2旅游業對旅游目的地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

隨著旅游業的飛速猛進,一方面為少數民族地區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為少數民族的人們創造了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對少數民族地區傳統文化造成了負面影響。為發展旅游業接待大批游客,不得不改變傳統少數民族建筑文化,使得鋼筋水泥取代了傳統少數民族土木結構的建筑形式。外來游客數量的增加,使得當地年輕一代逐漸被游客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所改變和同化,他們對自己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呈現一種不認同感。這種現象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構成一種矛盾關系,民族文化旅游開發的急功近利引起的文化變異與原生態民族文化保護的矛盾由此而生[1]。旅游業快速的發展,加快了少數民族地區的建設,少數民族地區由原來的村寨文化逐漸的轉變為城鎮文化現象。外部屬于顯性旅游城鎮化;內部是當地村民發展旅游過程中的觀念意識和生活習慣的旅游城鎮化,屬于隱性旅游城鎮化,就文化的流變、保護和繼承而言,后者的影響更為深刻[1]。這種現象在旅游業發展的今天,少數民族這種隱性的文化變遷意識在逐年增加,對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由此,當地少數民族無意識間,加快了傳統文化變遷的進程,使得當地居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發生了巨大變遷,甚至導致某些文化特色被大量涌入的外來文化所同化或消失[2]。例如,近年來大理、麗江、香格里拉、西雙版納等地的旅游業發展勢不可擋,居住在這四地的少數民族中,有近一半多的年輕人特別是兒童基本不會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語言,民族語言是他們繼承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不久的將來,生活在這里的少數民族將會喪失學習本民族傳統文化的機會,這種現象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來說無疑是一種沉重的打擊;同時對于本民族服飾藝術的傳承來說更是一種尷尬的局面,服飾藝術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媒介和載體,其中濃濃地滲透著一個民族歷史變遷、、風俗習慣、審美心理、地理環境及生產勞動等[3]。但目前多數少數民族的居民不愿意穿著本民族的服飾,更別提是掌握本民族服飾的制作工藝和高超的刺繡技藝,多數當地人也只是象征性的穿著一次本民族的服飾為的就是迎合一下相關旅游項目和本民族的傳統節日。這種現象在旅游業高度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尤為突出,不僅不利于當地少數民族本土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同時更是加快了本民族文化變遷和消亡的進程。以周城扎染為例,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周城村的決策者們大膽提出靠扎染業來啟動旅游業,通過發展旅游業來推動扎染業的戰略思想。近20年來,周城村的扎染業與旅游業相互依托、相得益彰、并駕齊驅。1992年,周城被云南省旅游局命名為“白族民俗旅游村”和旅游涉外定點單位。1996年,周城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白族扎染藝術之鄉”[4]。目前前往大理旅游的游客都會自覺不自覺的前往周城,去原產地去購買扎染工藝品的同時,感受周城白族的本主文化、服飾文化、婚喪嫁娶、宗教禮俗等等。一方面他們推動了周城白族文化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當地旅游市場的發展;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雖然是流動的、發展的,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時代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但盲目的為迎合旅游市場的需求,不斷的加入現代審美元素,大量開發游客可能喜歡的圖案和產品。從產品來看,工藝是白族的,但視覺為現代的,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固然是件好事,但試問是不是所有的游客都認為這是他們所需要的。游客前往某地旅游,在旅游目的地購買當地的紀念品,其本質就是想購買到當地原汁原味的東西,而不是一味的為迎合游客而進行改造。適當的進行變化,是時代的需求,但所有的產品都呈現同一面貌,進而逐漸失去了本屬于這個民族的文化特性。因此,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當地的文化創業者,應堅守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繽紛雜亂中應固守本屬于自己的世外桃源,保留其特色,讓文化的烙印更加的清晰。近年來,周城白族扎染工藝與當地旅游業發展之間的關系已相當緊密,算是傳統文化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較為成功的實例。從周城白族扎染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制作者太依賴于旅游業,他們太在意游客的想法,想盡一切辦法在創新扎染圖案。其實游客想要的還是那些當地白族扎染中傳統的圖案,圖案的含義游客不需了解,游客們要的就是那神秘而又古奧的白族扎染圖案的產品,而不是現在市場上所見到的這些現代扎染產品,其圖案的民族屬性不清晰,工藝簡單。由此看來,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他們在旅游業發展的潮流中迷失了自我,丟失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失去了本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者的身份。因此,他們應該緊緊跟隨旅游業發展的大好前景,認真、扎實的做好自己本民族的東西。一味的為迎合游客而進行改變的話,還不如用心去研制如何加強和提高傳統植物染色的固色工藝,把傳統做精致,彰顯其特色,便是對傳統文化最有效的保護與傳承。

3如何保護與傳承旅游目的地少數民族文化

少數民族文化是世居民族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的發展推動民族的發展,文化的繁榮推動民族的繁榮[5]。旅游目的地少數民族長期受外來文化的沖擊,對其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等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本民族傳統文化面前自覺不自覺的退縮,讓外來的文化有了入侵的空間。文化入侵和文化同化是一種文化現象走向衰退和消亡的象征,在當今旅游產業高度發達的少數民族地區,加強當地少數民族對本民族文化認同感、自豪感是阻止和降低文化同化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一種文化中的認同往往具有較大的保守性,它導致了人們以自己的文化作為最高的價值取向[6]。對本民族文化認同感的培養并不能取決于外界,而只能從本民族民眾出發,在內心深處、潛意識中加強對本民族文化高于外來文化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同化和異化現象。伴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游客對旅游商品的需求供不應求,少數民族傳統工藝品成為游客競相購買的對象。這些工藝品本是當地少數民族日常所用之器物,其生產只是為滿足當地人的生活所需。但旅游產業的介入,需求之大,傳統的手工文化并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這些具有重要的人文價值和工藝文化的工藝品逐漸被工業化大生產所代替。在工業化及市場化的浪潮下,少數民族地區手工制作的部分民間工藝在競爭中喪失了優勢,民間工藝傳承失去了動力,少數民族傳統工藝出現失傳甚至消亡的現象[5]。加強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的保護與傳承已是當務之急,在工業化大生產旅游商品的前提下,應加大扶持傳統手工制作,鼓勵一些民間藝人繼續從事手工制作少數民族工藝品,同類商品因制作工藝不同、手法不同,價錢應該有大的區別。以少數民族的紡織品為例,同色、同花型的商品,如果機器大生產的價格為100元,那么手工制作的就應該在500元以上,由游客來做選擇,而不是由旅游市場的決策者來決定商品的命運。傳統手工藝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時,其愿意從事制作的人群就多起來,這樣游客對市場上商品的選擇余地就大,于此同時,少數民族的傳統工藝就能得以健康有序的保護與傳承。在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云南省,一方面旅游業為當地少數民族帶來了經濟上的獲益,為民族文化的發展拓寬了道路;另一方面,少數民族文化又受到旅游業帶來的沖擊,在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壞。如何在發展旅游產業的同時又較好的保護和傳承當地少數民族的文化資源,又如何加強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這些少數民族的文化該如何跨越時空,使得傳統與現代并存。對于這個問題不少專家和學者也提出了相應的舉措,部分理論也應用于實踐之中。例如云南多地也相應的建立了民俗博物館、民族文化村和生態博物館等,成為目前民族文化資源保護的主要方式[7]。不可否認,上述保護方式在不同時期保護民族文化資源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致使許多瀕臨消亡的重要民族文化和民族民俗文物,被及時搶救和收集[7]。但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這些方式還是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在操作和管理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還停留在口頭層面;同時文化是以人為載體,當地少數民族的思想和觀念與他們的文化息息相關,是他們世代傳承的文化基因,這些已深深的烙印在他們的文化和他們的身上。例如這些民俗博物館、民族文化村以及生態博物館,也只是對這些文化的一種靜態的保護,并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問題。在筆者看來,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上面提到的三種保護方式也只是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保護還應該是從加強當地少數民族民眾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做起。從文化保護的內隱和外顯模式做起,文化的根基在于傳承它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而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人則是文化傳播的載體。因此,強化和加強載體的認識觀念,提高民族認同感,提高民族、族群凝聚力,才是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最為本質的基石。

篇9

全球化的發展讓國家之間的交流愈加頻繁,民族音樂文化也迎來了多元文化發展的趨勢。讓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中做好傳承和發揚工作,有助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展示民族的音樂文化。所以要做好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揚工作,吸收外來音樂中的優秀精華,提升自身民族音樂的魅力,讓民族音樂更好地傳承下去。

一、多元文化對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作用

(一)承擔著民族音樂傳承的主渠道功能

多元文化傳遞具有高度概括的特點,這也促進了民族音樂傳承的穩定性。多元文化音樂主張保持民族音樂文化的元素,因此成為了民族音樂傳承的主渠道。多元文化主張傳遞、整理多種音樂文化,依據受教育者的心理接受情況和社會對于音樂文化的需要制定合理的傳承方式,這讓民族音樂找到了傳承的方法。

(二)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發展

音樂只有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改進,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民族音樂在發展中也要不斷地進行新音樂文化的引進工作,拓展民族音樂的范圍,增強民族音樂的時代性。多元文化音樂將不同民族的音樂進行融合,形成了穩定的認知和理解方式,為民族音樂提供了發展和創新的機遇。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我國音樂受教育者可以領略到全球音樂文化的水平,將自身的民族音樂進行對比和融合,可以幫助提升本民族的音樂吸收外來音樂的有效性。受教育者不斷地進行外來音樂的融合,可以依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創作出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音樂作品,這也是現代音樂傳承的重要依據。

(三)提高民族音樂文化的凝聚力

民族音樂體現著民族凝聚力,社會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音樂文化的傳承。民族音樂文化要和社會發展的趨勢相適應,給社會營造一種溫馨和諧有競爭力的環境。在民族音樂的傳承中,要認真審核民族音樂的文化價值觀念,找到民族音樂和其他音樂的差別和差距,增強對民族音樂的認同感。受教育者要正確引導音樂發展的趨勢,做好民族音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傳承工作,創作出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優秀民族音樂,從而提高社會對于民族音樂的認同感,增強國家的凝聚力。

二、多元文化下民族音樂傳承的策略

(一)認識到挑戰和機遇并存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進行民族音樂的傳承,要認識到挑戰和機遇并存、衰退和復興共生。這既是民族音樂發展中的邏輯,也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現實發展情況。民族音樂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和穩定性,很多人認為這種共性會導致民族音樂和現代音樂存在沖突。其實不然,本土的傳統的民族音樂和外來的現代的音樂可以兼容。在世界音樂發展中,每一種民族的音樂都是文化傳播的途徑,都可以實現共生共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樂保持著自身的獨立性和穩定性,主動地吸取外來優秀的音樂文化,這樣可以提高民族文化的適應性,在多元化的背景下進行調整,更好地適應國際的音樂文化發展。多元文化強調不同的音樂文化共存和音樂平等理念,這讓本民族的音樂文化傳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全球范圍中的音樂發展也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民族音樂在全球化音樂浪潮中勢必會受到影響和沖擊。信息技術和全球一體化的發展促進了民族音樂文化的轉變,讓不同形態的民族音樂文化交流非常頻繁,很多民族音樂面臨著多種現代音樂的影響和沖擊。少數族裔群體的民族音樂更是處于文化發展的弱勢地位。我國的民族音樂內容多、形式多樣,因為各個民族的音樂傳承和發揚的形勢不同,所以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很多地區的民族音樂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在多媒體和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傳統的音樂文化傳承方法受到了限制,城市化的轉型讓很多的民族音樂文化沒有了發展的根基。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被多元文化和商業價值異化或者是同化,改變了傳統的精神內涵。

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我國的民族音樂面臨著挑戰和機遇并存的狀態,衰退和繁榮共生,為了避免出現傳統民族文化傳承的斷裂,要大力倡導民族文化的獨立性、穩定性和民族性,推進民族音樂的傳承工作,更好地適應多元文化的發展機遇。

(二)注重個性張揚和意義重構

民族音樂在傳承過程中,要注重個性張揚和意義重構。個性張揚能夠體現我國民族音樂的特點,讓民族音樂的獨立性和穩定性得到更好的發揮。西方理性音樂家認為,音樂是一種科學,可以通過定量研究、定性分析等科學方法進行驗證和檢測,這是唯物主義的思想。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音樂具有很強的科學標準,并注重表演者和演唱者的情感表達和真情流露。民族音樂中存在很多的非均分律動,這就是個性鮮明的表達方式。西方的音樂學家使用科學時間觀評估我國音樂的非均分律動觀念就無法解釋。所以本民族的音樂在進行文化傳承的過程中,要綜合考察多元文化的觀點,減少西方理性主義的影響,做好本民族個性音樂的傳承工作。

民族音樂的重構是理解本民族音樂的重要方式,若是只在結構層面和音響方面對音樂進行理解,就會發現民族失去了精神的內涵。所以要注重民族音樂的重構,不能僅僅將民族音樂作為一種音響,而是要將音樂作為重要的傳承方式。多元化音樂非常注重音樂的平等性和認同感,認為所有的音樂都有存在的重要價值,這也是民族音樂在多元化趨勢下發展的途徑。民族音樂具有民族發展的特殊意義,代表著獨特的民族文化,所以要做好民族音樂的傳承工作。將民族音樂建立在自身文化發展的根基中,將演奏技法和音響形式賦予音樂傳承之中,這樣可以體現“民族的音樂表現了民族”的文化含義。

(三)進行多元化音樂教育

篇10

關鍵詞:全球化語境;邊疆民族電影;身份認同的塑造;市場困境;邊疆穩定與團結

身份認同(Identity)是“指一個人或一個群體的自我認識,它是自我意識的產物:我或我們有什么特別的素質而使得我不同于你,或我們不同于他們”①。我國邊疆民族電影(反映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政治、歷史與生活題材的電影,簡稱邊疆民族電影)以獨特的少數民族語言、記憶、地域、習俗、服飾、景觀等構筑一個指認性的身份場景,界定自我、區別他者。但是,在當前主流文化的影視傳媒強勢化語境中,邊疆民族電影中民族身份指認越來越處于劇烈的文化沖突和文化摩擦中,出現身份模糊、認同焦慮。邊疆民族電影不得不游離于表現民族文化、大眾文化的夾縫中,在商業、政治、藝術多重權力糾葛中艱難徘徊,身份認同日趨分裂、多元。當代邊疆民族電影呼喚民族身份的塑造與認同,身份認同對于解決邊疆民族電影的市場困境、發展民族文化、鞏固邊疆地區的穩定與團結有重大意義。

一、 邊疆民族電影身份認同的塑造與民族文化的發展

除了電影所屬的共性(觀賞性、娛樂性、大眾性)之外,邊疆民族電影所特有的屬性和功能就在于其民族屬性和民族心理功能,在于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展現。邊疆民族電影的民族性涉及到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電影的內容即題材,少數民族電影的題材內容必須反映少數民族文化,這是界定少數民族電影最根本的原則。真正的邊疆民族電影應當是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內涵和民族品格的作品。

但是,從當代邊疆民族電影的實際內容來看,很多創作者往往忽略或歪曲了“民族性”的根本性質。有的以“獵奇”和滿足觀眾窺視為目標,對少數民族文化中一些貼有民俗標簽的東西進行夸張和渲染,嚴重影響了受眾審美的、長期的市場消費能力。有的則從“漢族視覺”出發,只捕捉到一些“皮毛”,沒有深入到民族心理、民族意識、民族精神等深層文化,這樣的作品缺乏少數民族自我的體驗和表達,不利于邊疆民族電影民族文化身份的塑造。導演章家瑞說:民族電影的成功應當是從一個民族自身出發觸摸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現狀。一部好的邊疆民族電影將成為弘揚民族文化、打造民族認同感的良好途徑。

其次,從影片中民族形象的塑造來看。邊疆民族電影中民族自我形象的建立不僅影響著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與宣傳功能,還進一步影響到我國多民族文化中華民族統一體的構建和穩固。健康、良好、充滿民族力量的熒幕(熒屏)民族形象對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傳播民族文化有積極的引導作用,而落后、愚昧、無知的熒幕(熒屏)民族形象則會引發民族反感、影響民族團結、民族文化的宣傳。邊疆民族電影作為我國多民族國家建設的一部分,本身就是我國“多元一體”格局中一個持續性的文化建設項目,往往被賦予推進中華民族一體化進程、傳承少數民族文化、凝聚族群認同的任務;對外,作為我國影視的一部分,以其題材本身的敏感性成為國際觀眾注目的焦點,既是政治的焦點,也是文化的焦點,由此無形中成為國家形象的表征。因此,在國家宏大敘事的前提下,在自身族群文化的訴求中,如何在影片中塑造邊疆少數民族群體形象,表達少數民族文化,是邊疆民族電影民族認同的重要內涵。

再者,從演員的民族身份來看。由于語言的障礙、心理素質的陌生、以及民族情感之間的距離,漢族演員很難深入表現民族深層心理,更多塑造的是建立在虛構想象之上的民族形象,并賦予了大量漢文化意識形態;少數民族演員塑造的民族形象則更接近于真實的民族面貌,也更為自覺地凸現族群文化標識。而漢族觀眾和本族觀眾對演員的民族身份便會產生認同差異。

所以,要獲得邊疆民族電影的民族認同,最關鍵的還在于堅持對民族文化的根本追求,平衡族內和族外受眾文化接受心理差異,正確定位創作視角。也只有拍攝真正意義上的邊疆民族電影,才能推進少數民族文化的持續發展。

二、邊疆民族電影身份認同的塑造與市場困境的解決

目前,邊疆民族電影的消費市場十分薄弱,其原因有很多,如創作困境、融資難題、發行渠道不暢、專業隊伍缺乏等,但最根本的一個原因還是缺乏民族認同。邊疆民族電影的“民族認同”就是其民族身份的認同。從市場層面看,電影的民族認同包括產業主體方面的民族認同、消費主體方面的民族認同、及管理主體方面的民族認同,三者缺一不可。相對于一般影視劇,民族電影中少數民族主體的介入使得三方博弈變得更為復雜。這多方的力量唯有達到一定的平衡,才能獲得有效的“民族認同”。其中,消費主體方面的“民族認同”又是這多方力量中最為重要的,可以說,受眾的“民族認同”直接決定了邊疆民族電影的市場消費。受眾的“民族認同”既包括少數民族本身的“國族認同”和“族群認同”的統一,又包括本民族認同和他民族認同的統一,只有在邊疆民族電影中求得兩個統一的共同實現,才能真正獲得觀眾的認可,反之,兩個統一關系沒有搞好,則會出現不同層面觀眾的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