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交流范文

時間:2023-05-04 13:14: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民族文化交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民族文化交流

篇1

【關鍵詞】蒙漢翻譯 文化交流 作用

語言與文化相互影響,共同作用于民族發(fā)展,因此,在各民族交往過程中,對語言的理解將成為推動民族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伴隨著國家間經(jīng)濟、政治等活動的日趨頻繁,不同民族與國家的文化滲透與交流得益于翻譯。翻譯作為不同語言相互轉換的重要手段,在民族交往與國家交流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文化背景以及用語習慣的不同,要求翻譯尊重文化的差異性,因此,在翻譯中,對于文化差異的正確理解和認知將決定翻譯的水準。蒙漢翻譯同樣需要尊重民族文化的差異性,因此,兩種語言的相互轉換實現(xiàn)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一、蒙漢翻譯的民族文化特色

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民風以及民情,構成了一個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斷地被和建立,在未形成穩(wěn)固的生活區(qū)域之前,與歷史演變相攜。伴隨著民族與國家的發(fā)展,民族文化的日趨完善,為了互通有無,形成了貿易往來,在此過程中,語言的不通促使翻譯的出現(xiàn)。在跨文化翻譯中,注重民族文化特點,深入挖掘其內在的文化底蘊,對于文化交流以及經(jīng)濟、政治等社會活動往來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我國的成語故事《掩耳盜鈴》,故事講述了一個偷盜的人看中了一家人門上的鈴鐺,想將它偷取過來,可鈴鐺在碰觸下會發(fā)出聲音,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于是,這個偷盜的人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掩住自己的耳朵,就不會聽到聲音了,可想而知,偷盜的人很快就被人抓住了。這個故事的告知,不要做愚蠢而自欺欺人的人。如果對歷史文化了解不夠深入,那么,很難得出故事背后深刻的寓意。在蒙漢翻譯中,譯者對于兩個不同民族的歷史典故、朝代更迭、生活習慣等的了解,將決定著譯文的欣賞性和研究價值。

二、蒙漢跨文化翻譯的意義

蒙漢跨文化翻譯在解決語言障礙的同時,也促使了不同民族文化間的相互交流。在人類語言形成之初,語言就與文化相互依存,這意味著語言的流通也將促使文化的交流。對于不同語言的翻譯,在增進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使得不同文化間產生的碰撞,這種碰撞容易激發(fā)人們對不同文化的深入研究,由此引發(fā)文化交流的日漸頻繁。在蒙漢文化交流中,翻譯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從文化交流的意義上看,翻譯對不同語言的構成以及使用條件有了一個全面的闡述,在思維層次上向人們揭示了文化的差異性,同時內在的文化信息又向人們闡釋了一個民族的發(fā)展歷史以及深遠的民族文化,從而實現(xiàn)了文化的互通。在蒙漢翻譯中,對于語義的表述以及語法構成的研究,將決定譯文的表述是否符合限定的文化背景。例如:對于語法,從宏觀的角度出發(fā),譯者要從主語和主題兩個方面考慮譯文的組合。漢語對于動作的發(fā)出者或實施者賦予了決定的權利,所以,具有強烈的主導作用,因此,在蒙漢翻譯中,確定主語或主題,對于有效完成譯文翻譯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蒙漢翻譯的文化傳播功能

在各民族與國家交往中,語言上的交流讓人們了解了彼此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以及風俗習慣等,從而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促進了文化的進一步發(fā)展。蒙漢兩個民族很久以來就建立了友好的往來,在蒙漢交流的過程中,兩個民族語言上的互通對于社會活動的友好進行創(chuàng)造了條件。蒙古廣闊的草原賦予了那里的人們不畏艱難、積極進取、生態(tài)倫理的思想和民族精神,而漢族則以農耕為主,他們在耕作中收獲希望和幸福,對賦予他們生命的土地極其熱愛。在漢耕文化中,大儒思想讓人們懂得了順應農節(jié)耕作,才能有所收獲,這也體現(xiàn)出了順應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的思想。在蒙漢翻譯的過程中,兩種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促使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等發(fā)生了改變,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民族間的交流更為順暢,為建立良好的民族關系創(chuàng)造了條件。蒙漢翻譯不僅是兩種語言上的交流,同時也是兩個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對于文化差異的認知,將決定翻譯的好壞,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要堅持“文化傳真”的原則,以構建良好的文化傳播橋梁,使蒙漢文化能夠相互影響,共同為民族發(fā)展貢獻力量。

(1)文化的凝聚功能。在不同的文化領域,文化的凝聚功能使得不同的文化具有了相同的文化傳播主旨,通過對文化的凝聚使得民族間形成了和諧的發(fā)展氛圍,對維護民族穩(wěn)定以及社會發(fā)展具有積極的意義。民族間文化的傳播,使得文化不斷吸納新的事物,實現(xiàn)了文化的創(chuàng)新和豐富,在這一過程中,翻譯作為重要的交流工具,將推動文化傳播向著更為深遠的方向發(fā)展。從某種角度上看,翻譯不僅是語言的相互轉換,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傳真”,所以說,翻譯也是文化翻譯,也只有這樣,翻譯才算完成了真正的使命。

蒙漢兩個不同民族在社會發(fā)展與人類進步的過程中,建立了良好的民族關系,在社會活動交往過程中,翻譯有效地避免了兩民族文化差異造成的審美以及理解上的誤區(qū),進而突破了交流的瓶頸,使社會活動更為活躍。蒙漢翻譯將文化交流變得順暢,實現(xiàn)了不同民族在某以方面思想上的共通,所以,翻譯的凝聚功能對民族核心文化的交流發(fā)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2)文化教化功能。文化傳播的受眾者在對文化的感知中逐漸理解并接受不同文化的核心內容,從而自覺遵守該文化的要求,這就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翻譯的目的不僅是讓人們理解彼此的語言表述,同時也要讓人們對彼此的文化能夠認同,進而能夠自覺地將該文化帶入到自己的生活范圍中影響他人,從而使文化得到進一步的傳播,這也是翻譯要達到的最高目標。在蒙漢文化翻譯的過程中,譯者要關注受眾者的感知情況,并盡量讓其接受文化熏陶,從而達到影響的目的。一般來說,譯者要有強烈的文化意識,重視文化差異,才能發(fā)揮出蒙漢兩種文化的教化功能。

總之,蒙漢翻譯作為兩個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對文化差異有足夠的認知,這不僅能使翻譯完成基本的作用,同時也能促使兩個不同文化相互滲透和影響,從而使接受者能夠受其影響并能夠自覺接受這一文化的熏陶,成為文化傳播的載體,以推動不同的相互交流,為實現(xiàn)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促進貢獻力量。蒙漢翻譯是凝聚蒙h兩個民族的重要紐帶,為促進民族間的友好發(fā)展,文化的相互交流有著積極的意義。

篇2

關鍵詞:婚禮;葬禮;文化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unnan Ethnic Minorities′ Wedding and Funeral Ceremonies in External Exchanges

CHEN Ping

Abstract:Yunnan possesses varieties of ethnic minorities, with exotic and colorful folk customs, among which weddings and funerals are particular. The rituals, procedures and ceremonies on ethnic weddings and funerals not only show us varied and graceful folk customs but also embody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us,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se ethnic cultures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our task.

Keywords:wedding ceremony; funeral ceremony; culture

在云南的大部分少數(shù)民族中,婚葬禮作為一項重要的社會活動事項,往往承載著本民族獨特而豐厚的文化內涵。在這些婚葬禮儀中,蘊涵著各民族的社會理想、民族心理、、神話傳說以及風俗習慣等。因此,對少數(shù)民族婚葬禮習俗的考察與研究,具有進一步了解各少數(shù)民族現(xiàn)存或已失傳文化事項的現(xiàn)實意義,從而在對外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更準確、更傳神地宣傳這些少數(shù)民族。

一、婚禮習俗文化

(一)傳統(tǒng)習俗儀式的展演

少數(shù)民族的婚禮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傳統(tǒng)習俗,同時婚禮儀式又是這些傳統(tǒng)習俗展示的極佳平臺。人們借助這一歡樂喜慶的氛圍,通過各種形式,將本民族最本質、最突出的特征展現(xiàn)出來。如喝“三道茶”習俗,就是大理白族婚姻禮俗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三道茶的順序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因此,新婚人喝“三道茶”的儀式,被賦予了提示新人“生活并不總是甜美如意的,要經(jīng)歷勞動的苦才能更懂得珍惜生活的甜”,以及啟示新人甘與苦的交替將伴隨著人的一生,到老年方能在回首往事時感悟人生百味的深層含義。又如在部分地區(qū)的彝族婚禮中,至今仍保留著娘家人向迎親客人身上潑水的習俗。這種習俗來自彝族的一個古老的觀念, 水是萬物之源, 有水始有萬物, 才有生命, 才有了人類。透過這一婚俗習慣,我們看到在崇火、敬火的彝族人民心中,水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生命、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二)教育意義

少數(shù)民族的婚禮大多由族中的長者以及專門主持婚禮的人所主持。例如,在麗江華坪花傈僳的婚禮上,東巴(當?shù)厝私小澳岚恰被蛘摺爱叞恰保┰谥鞒只槎Y時要唱民歌,他們把本族的源流、關于婚姻的美麗傳說,以及男女的感情等內容都融入到歌聲之中。于是,許多族人在婚禮喜慶歡快的歌聲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本民族豐富的歷史傳統(tǒng)、起源傳說,加深了對本民族的情感與認同感。又如,在普米族的婚禮中,對入席的先后順序以及就坐的位置,都有十分嚴格的規(guī)定。在這樣的婚俗禮儀中,普米人從小就懂得長幼之分,以及尊重長者的傳統(tǒng)。由此可見,婚禮為眾多少數(shù)民族提供了展示各種禮儀習慣和行為規(guī)范的活動的極佳平臺,在其喜慶氣氛的烘托下, 其感染力是其它活動所無法相比的, 因此, 就成為年輕一輩學習本民族傳統(tǒng)的最好機會。

(三)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

“兩家聯(lián)姻,家家?guī)兔Γ逭療狒[”是很多少數(shù)民族的婚禮習俗,在婚禮前后,村寨里的許多人都會來幫忙。例如居住在云南怒江大峽谷中的怒族,當某家人辦喜事時,除了家族中人以外還有全村的相親們都會熱情地前來幫忙,男的幫著主人家挑挑水、砍砍柴,女的幫著打掃衛(wèi)生或做一些手工活。其實這種婚俗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于云南的很多少數(shù)民族當中。因此,少數(shù)民族村寨中的婚禮,往往展現(xiàn)出一幅大家歡聚一堂、縱情歌唱、老友舉杯暢飲、陌生人相互認識的熱鬧景象。這種歡樂、和諧的氛圍使得親戚朋友、父老鄉(xiāng)親們的溝通和交流更加順暢,聯(lián)系更為緊密。另外,云南是一個多民族省份,不同民族混居現(xiàn)象普遍存在。一個民族婚禮常常會邀請別的民族的朋友參加,這在無形中又增進了各民族間的友誼和文化交流。由此可見,少數(shù)民族的婚禮無論在調節(jié)親人之間的關系、不同輩份的人們之間的情感,還是在增進不同民族之間的友誼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四)生產和生活技能的傳承和交流

婚禮被許多少數(shù)民族視為家庭中的頭等大事,在他們看來,婚禮辦得是否隆重是家庭興旺程度的重要標志。因此,婚禮的準備工作從一年,甚至幾年前就開始了,如蓋新房, 備嫁妝, 育豬羊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庭經(jīng)濟實力的展示,也是家庭生產技能的比拼。新娘則要靠一雙巧手,為自己準備一套漂亮的婚服。婚服的精美程度,是人們評價新娘手巧不巧、人勤不勤快、能不能干的重要標準。再加之婚服的制作較為復雜,需要新娘子向母親、姐妹和親戚們虛心請教,這一學習過程甚至從小就開始了。而造房子、種地、打獵等,則是新郎所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由此可見,少數(shù)民族婚禮的籌備過程就是婚姻雙方不斷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而婚禮中物品的豐盛程度和儀式的熱鬧程度,則是一種生產技能水平的展示與交流。

(五)宗教文化的傳承

篤信神靈與原始崇拜是許多少數(shù)民族的共性特征之一。于是在婚禮這一盛大的儀式中,自然貫穿了許多拜神、驅邪的宗教活動。人們希望通過這些宗教儀式,使一對新人的結合能夠得到神靈或祖先的認可和保佑。例如大理鳳羽白族的婚禮中舉行“新房掛鏡”儀式,他們相信鏡子具有驅邪照妖的功能,可以保佑新婚夫妻平安健康、家庭和睦。另外,在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傈僳族等眾多少數(shù)民族中,至今仍保留著新娘要跨過火盆、跳過火堆或鉆過火門才能進男方家門的原始宗教習俗。這一習俗的由來,一方面源于他們對火的原始崇拜,另一方面則是人們對火賦予了驅除邪魔的象征意義。正是人們這種借助宗教儀式,以保佑新婚夫妻平安幸福的心里訴求,使得各民族的傳統(tǒng)通過婚禮這一形式得以展示和傳承。

二、葬禮習俗文化

(一)延續(xù)氣脈

云南少數(shù)民族普遍認為,死亡只是人去了另一個地方,而不是真正的消失。他們認為在呼吸停止后,靈魂將開始一段新的旅程,雖然人死了,但他(她)仍將以一種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間,并與生者保持著某種聯(lián)系。如哈尼族喪禮習俗就是這樣: 當年長者臨終時, 眾孝子女必須守候在旁邊, 并由孝子通常由長子履行“ 薩策把” 儀式。在哈尼語中, “ 薩” 為氣流、氣息, 引伸意為血脈、生命,“ 策” 為斷開、裂開,“ 把” 為扶住、抬起或端住等。“ 薩策把” 合為扶著讓長者咽氣, 意譯為延續(xù)氣脈。延續(xù)氣脈的具體程序是臨咽氣時, 一名孝子用手竹環(huán)抱臨終者的脖頸, 稍微扶起讓其斷氣。在元江縣羊街鄉(xiāng)忙葉村一帶的哈尼族山寨, 長者咽氣的當口, 孝子要對著死者的衣袖口吹一口氣或者與死者嘴對嘴吹一口氣。在紅河縣樂育鄉(xiāng)一帶的哈尼山寨,孝子用左手拉著左袖口, 等候在老人的旁邊, 當他呼出最后一口氣的時候, 左手拂過老人的嘴邊, 表示把氣接過來, 并立即送進里屋, 裝入米籮或框子里, 把它珍藏起來。比如, 綠春縣大興鎮(zhèn)大寨村的哈尼人稱承接衣食的儀式為“ 格朗把”。 其過程是喪牛宰殺以后,無牛以豬代替, 眾孝子女圍牛而哭, 直至牛糞泄出。若牛糞不泄出, 須月手按壓牛腹擠出,眾孝子女逐一用右衣襟, 將牛糞連同土灰捧到正堂中的供桌上。

(二)祖先庇佑

云南許多少數(shù)民族都會精心選擇墓址,因為在他們看來,祖先神靈愿不愿庇護生者,最重要的一個條件,是看埋葬死者遺體的墓址選得好不好。例如,哈尼族就認為,墓址選擇得當與否,將從根本上決定生者未來的命運。墓址選好了,死者的子子孫孫就會人丁繁衍、糧畜富足、家道興旺、蒸蒸日上,甚至能夠官運享通。另外,有的少數(shù)民族相信,故去的家族先烈具有神一般非凡強大的力量,能夠庇佑族員強健、族群興旺。因此,當族群中的長者離世,甚至已故多年后,族員們仍要為其舉行盛大的“武打喪”祭祀儀式。這種儀式既是對祖先亡靈的告慰,更是對祖先亡靈的取悅,它體現(xiàn)了人們希望得到祖先更多的庇護、幫助和保佑的帶有功利性的內心訴求。

(三)親情與孝道

葬禮時三親六戚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悼念逝去的親人,因此,葬禮往往是少數(shù)民族家族成員的一次聚會。這時的氛圍更有利于家族同根一體,抱成一團, 共尋生存意識的形成。而對未成年人來說,葬禮為他們直觀展示了今后將立足生息于其間的社會網(wǎng)絡。例如,在極其重視血緣關系的古代哈尼社會中,個人必須完全服從于家族和家庭,個人的情感、意志、思想和行為,都必須符合已有的規(guī)范,不容超越。在哈尼族地區(qū),孝子在葬禮中必須履行如下儀式:延續(xù)氣脈承接衣食與好運,填實口含,為亡父母小鹼沐浴凈身,并將其大鹼入棺,參與選擇墓址,確定墓址的雞蛋必須由孝子跪地拋擲。起棺出殯時,孝子跪地, 讓棺槨從頭頂上方反復通過三次, 或者參與抬棺等等。這樣的葬禮儀式,使得哈尼族的年輕人在耳聞目濡中,懂得并自覺地繼承了本族的孝道,同時,又獲得了強烈的血緣認同感和血緣歸宿感。

(四)村落意識

自然村落是少數(shù)民族具有全方位功能的社會組織,是管理和協(xié)調社會事務的最大單位。自然村落都擁有一塊專屬于自己的界線分明的土地,和附著于這塊土地上的水利和森林等一切資源;以及在同一塊土地上生息繁衍,全體村民構成一個在根本利益上榮辱與共的共同體的特征。因此,少數(shù)民族往往傾盡全村之力共同辦理喪事,喪期自始至終歡聲笑語不斷, 村民們同餐共飲,正可借此調整因長期面向險惡人生所導致的壓抑的心境。同樣,比如在哈尼族看來, 死者不僅給生者留下衣食,死者的亡靈還要向生者顯示種種征兆,以此為媒介向他生前所在的村落暗示村落的前景與命運。鑒此, 解讀死者亡靈顯現(xiàn)的征兆,以此把握村落的未來是哈尼族葬禮的一項重要的內容。葬禮中反復渲染強調的村落地域共識,在哈尼族地區(qū)所具有的積極的社會意義是不容低估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 少數(shù)民族婚喪禮是本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展示,在他們社會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隨著社會的變化,特別是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明顯加快,少數(shù)民族婚喪禮中的許多傳統(tǒng)習慣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上述的功能有減弱的趨勢。在相當多的地區(qū),婚禮越來越簡單。因此,如何研究和保護少數(shù)民族婚喪禮中那些優(yōu)良的傳統(tǒng),使之在現(xiàn)代化的沖擊下存在并有所發(fā)展,是云南少數(shù)民族對外交流中值得重視和探討的項目。

參考文獻

[1]郭大烈.云南民族傳統(tǒng)文化變遷研究[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1997.

[2]張文勛,等.民族文化學[M].北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3]楊政業(yè).白族本主文化[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4]云南民族文化大觀叢書[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

陳萍(1975-),女,云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跨文化交際與翻譯。

篇3

關鍵詞:交際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際;跨文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2-0162-02

跨文化交際研究近三十年的發(fā)展突飛猛進,成績卓越。許多學者多角度地提出了系統(tǒng)的研究理論和方法。有關跨文化交際的研究涵蓋了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與對外漢語教學、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與翻譯、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非語言交際、詞匯的文化內涵、跨文化交際與修辭、經(jīng)貿領域的跨文化交際等。[1]不難看出這方面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外語教學界,研究的成果不僅數(shù)量頗豐,而且已得到比較廣泛的應用和普及。然而當今的世界發(fā)展需要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要培養(yǎng)這樣的新型人才不言而喻首先從文化入手。如何使這樣的新型人才具有文化意識和跨文化能力自然也就是跨文化研究的任務和宗旨。

仔細分析跨文化研究成果,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學者大都以中西方文化作為比較的對象,卻很少涉及一個國家范圍內民族、種族及區(qū)域文化的差異。眾所周知,許多西方國家跨文化交際除了探討國家與國家之間人們的交際活動外,還涉及到了同一國度內部主體民族文化與其它亞文化族群之間的交際問題。

一、跨文化交流的先決條件

所謂“文化”,是指借助于語言文字的運用,以內隱或外顯的方式傳出的意義,它構成了處于一定歷史傳統(tǒng)和地理環(huán)境下共同生活的群體的“特殊成就”―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所取得的特殊經(jīng)驗、智慧,它體現(xiàn)在可觀察到的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其核心要素是價值觀念(包括與意識形態(tài))和思維方式。[2]從宏觀上理解,文化是各民族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在長期生產和社會活動中積淀下來的成就與經(jīng)驗,各民族文化共同建構了人類文明。因此,民族文化作為人類智慧的共同產物具有一定的共性。這種普遍性和共同性為各民族國家跨文化交流搭建了橋梁。另外,從微觀的角度上審視,由于各文化群體、社會群體在各自不同的境域和時代背景下千差萬別,因此各民族、種族所積淀的文化成就也就深深地刻上了民族的烙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也就必然存在了。這種各文化群體的差異和民族性決定了跨文化傳播與交流的必要性。總的來說,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決定了各文化群體的互補性,這正是跨文化交流的根源所在。

文化交流就其內在實質而言,一種文化不論歷史多么悠久,多么燦爛,如果只限于在同一宗族內流傳,其社會價值也不可能源遠流長。跨文化交流能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其本質的原因在于,各民族主流文化之間彼此競爭、排斥,具有一定的排它性。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在一定的時空背景下是相對獨立、自我演變、充實和完善的。正如法國作家丹納所說:“一個民族永遠保留著他鄉(xiāng)土的痕跡……”。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各種民族文化開始“睜開眼睛看世界”,在彼此滲透、交融、互補中,覺察到了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fā)展所必須克服的弊病,和相對于其它民族文化的優(yōu)勢和劣勢。于是文化與文化之間開始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各種文化在這種優(yōu)勝劣汰中,一方面不斷地捍衛(wèi)和傳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時又不斷地吸納其它民族文化的精髓。可以說,不同文化的相互競爭構成了跨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二、文化的民族性對跨文化傳播的促進作用

保持各民族、種族的優(yōu)秀文化和歷史傳統(tǒng)拓寬了多元文化的并存空間。民族文化涉及到一個民族的倫理、社會制度、民俗、宗教、哲學、藝術等精神領域和物質生活領域。所以,一個民族文化的實質就是該文化群體的生產、生活方式的經(jīng)驗積累,是人們在各自的地理環(huán)境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智慧結晶。不同的民族、種族由于他們的生存空間受到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的制約,其改造自然和社會的方式也千差萬別,因此其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呈現(xiàn)出迥然不同的態(tài)勢。民族文化的進步與落后只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相對的動態(tài)過程。可見,民族文化不可能永遠閉關自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繼承和創(chuàng)新為民族文化創(chuàng)造了生命力。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提升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也就會逐漸失去了活力。但必須警惕的是西方少數(shù)國家試圖利用霸權文化強調文化的同一性,這種征服和統(tǒng)治“異族”文化的做法違背了文化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性,勢必遭到其它民族文化抵制。

當今社會由于人類科技與網(wǎng)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各民族、種族在生產、貿易、信息等環(huán)境之內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全球作為一個經(jīng)濟、文化共同體而存在的趨勢越來越顯著。民族文化的獨立性日漸削弱,各民族都以空前的開放度和包容度與其它民族展開交流、溝通與融合,不斷從獨立、封閉、排斥的狀態(tài)轉為相互吸納文化精髓以謀求共同發(fā)展的境界。

文化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和認知方式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經(jīng)濟全球化在文化領域的深層反映和體現(xiàn)。交際民族文化的發(fā)展無疑也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交際民族文化主要是指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種族之間通過相互交流、相互借鑒、文化滲透以及文化互補,最終不斷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境域及傳統(tǒng)模式的束縛而走向世界,實現(xiàn)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之間文化的融合的過程。

各種民族文化的產生和發(fā)展都有各自的文化淵源。因此,大多數(shù)民族幾世紀甚至更長時間的文化都是勞動人民從實踐當中積累出來的經(jīng)驗,是隱含在一個文化群體內部的思維方式、價值體系、民族精神、、審美情趣等要素的結合。所有這些都是由其多年的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傳統(tǒng)習俗,社會生產力所決定的。

同時,民族文化的發(fā)展需要注入新的生命活力,需要與其它文化相互交融,而不是文化間的相互排斥。

民族文化應具有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

交流是文化發(fā)展的動力。在《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一書的序言中有這樣一句話:“文化交流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之一。”正是由于文化交流,才形成了今天世界豐富多彩的文化繁榮景象。

眾所周知,美國社會具有包容性。美國文化的包容性在于,美國容納了各國文化之精華。美國文化兼容了德意志文化。到美國生活的德國移民帶去了德意志文化,美國的德裔人在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中把許多德國文化特征融入到的了美國的文化習俗中。猶如許多像漢堡包、啤酒等具有種族特色的食物一樣,熱狗也是德裔人在美國的即興之作。美國文化也包容了亞洲文化,美國華人通過各種方式傳承中華文明。美國文化還包容了拉美文化,印第安文化等等。而今由于美國文化的開放性,美國文化又被輸出到世界各地。在這種情況下,各民族、種族在保持各自的歷史傳統(tǒng)和優(yōu)秀文化的同時,又將本民族文化輸出到世界各地,吸納、融合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髓,進而呈現(xiàn)出當前絢麗多彩的文化面貌。因此民族文化發(fā)展需要一種寬松的交際環(huán)境,要求多元文化共同發(fā)展與繁榮。

三、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意義

今天,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文化全球化浪潮洶涌澎湃,跨文化交際變得越來越頻繁,提高跨文化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同民族文化間的彼此交流與兼容以及在此基礎上的重新構建使得接觸甚少或是毫無接觸的民族之間創(chuàng)建一種新的聯(lián)系―“智力聯(lián)系和精神聯(lián)系”。民族文化的封閉態(tài)勢將逐漸消退,多元文化的并存,世界文化的共享,民族文化的獨特性都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相互影響、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際責無旁貸地需要肩負起了這一歷史重任。

(一)跨文化交際可以提升民族意識,抵制霸權文化的沖擊

現(xiàn)在,不少國家已經(jīng)意識到,如果不加分析的接受外來文化,盲目地使文化看似多樣化,最終將忽視本民族文化的內在價值,阻礙民族文化傳承的進程。身處如此波瀾壯闊的全球化進程中,捍衛(wèi)民族文化成為每個社會成員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方面,人類文明的進程各不相同,必然會導致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甚至出現(xiàn)文化霸權和文化殖民主義現(xiàn)象。另一方面,由于經(jīng)濟發(fā)展的落后,思想愚鈍不開化,以排斥的態(tài)度面對異族文化,也會阻礙民族文化發(fā)展的進程。但捍衛(wèi)民族文化絕不意味著要導向“民族主義化”的自我孤立。借助跨文化交際思想所提出的“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為”方案,使全球化與本土化和諧統(tǒng)一、謀求共同發(fā)展。

(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有助于弘揚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際能力包括認知、情感、行為諸方面的能力,交際者在跨文化交際中根據(jù)實際情況,去學習和順應與之不同的文化習慣,并能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交際雙方之間的文化差異。[4]學習和借鑒異質文化的先進成分,堅決抵制異質文化的腐朽內容,把民族意識融入到全球意識當中,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只有“會同中外,融貫古今”,以寬廣的胸襟批判地繼承古今中外一切有價值的文化成果,才能很好地利用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優(yōu)秀文化成果豐富和完善自己。

隨著人類共同利益的日漸增加,共識領域的日益擴大,民族文化發(fā)展的綜合性趨勢越來越明顯。跨文化交流有助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存在和繁榮,同時也吸收外來文化精髓,以文化交流促進科技、經(jīng)貿、軍事等其它領域的交流,最終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騰飛,這正是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根本所在。

作者單位:哈爾濱學院外語系

作者簡介:邴(1972-),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哈爾濱學院外語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際和中西文化對比。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論跨文化交際的實證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5:323.

[2]李智.文化外交一種傳播學的解讀[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3]王小鳳.中西文化與英漢熟語比較研究[M].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4]成中英.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化與世界化[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8.

[5]高寶虹.外語教學和跨文化交際[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2.

篇4

摘要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在文化全球化的過程中,一方面表現(xiàn)為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侵入和吞噬,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各民族文化努力在全球文化中彰顯自己的魅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從而爭得一席之地。在這種文化競賽中,翻譯對于促進文化全球化的良性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英語已具有了世界語言的性質,可以充當文化全球化的媒介。在以英語為媒介的互譯中,特別是民族文化的英譯過程中,最好采用異化翻譯策略,盡量保存各民族文化的特色,使文化全球化良性發(fā)展。

關鍵詞:文化全球化強勢文化弱勢文化異化翻譯

中圖分類號:I046文獻標識碼:A

隨著交通,通訊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全球化的進程日趨加快。經(jīng)濟全球化已成了不爭的事實,文化全球化也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全球化是全方位的,不是某一個社會領域單純發(fā)展的產物,而是經(jīng)濟、政治、文化綜合作用的結果,它是以經(jīng)濟為中心,逐漸向政治、文化、意識形態(tài)等領域擴展,是經(jīng)濟全球化發(fā)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

一文化全球化中的兩種趨勢

歷史和實踐一再表明,各國各民族文化長期以來都不是孤立、平行地向前發(fā)展,而是在相互往來和相互影響的網(wǎng)形中推進。當今的文化全球化過程,也正是各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鑒、融合和消融在世界范圍內的進一步發(fā)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出現(xiàn)了兩種趨勢。一種趨勢是西方發(fā)達國家主導的文化全球化,表現(xiàn)為西方現(xiàn)代文化在全球范圍的泛化。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占有綜合優(yōu)勢,居于主導地位,這種主導地位不單單存在于物質層面上,即西方的產品充斥了世界市場的各個角落,而且體現(xiàn)在思想文化層面上,經(jīng)濟的優(yōu)勢賦予西方發(fā)達國家在文化全球化中也處于主導地位,尤其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和優(yōu)勢為西方強國的文化傳播提供了銳利的武器,他們憑借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建設的優(yōu)勢,將其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意識形態(tài)等都以文化的方式滲透到發(fā)展中國家,使發(fā)展中國家的民眾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模仿,并逐步由感性欣賞變?yōu)橹鲃幼非?逐漸認同、依靠、依賴這種文化理念。這種潛移默化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就會使民族文化發(fā)生無形的改變,出現(xiàn)了強勢文化壓制、排斥甚至吞噬弱勢文化的傾向。這種以文化全球化來取代文化多元化、民族化、本土化,即推行西方文化中心主義,主張用西方文化統(tǒng)治全球,其實質是西方文化霸權主義。

面對這種危機,各種占弱勢地位的民族文化如果不積極應對,容易導致民族身份的喪失,給文化認同設置障礙,而民族身份的消解意味著一個民族的失落與沉寂,文化認同不能實現(xiàn)意味著不同文化之間的尊嚴與品格無法受到尊重。于是產生了文化全球化的另一種趨勢――民族自尊心與民族自豪感驅使著各民族加強對自己民族文化的保護,對強勢文化的“文化帝國主義”的侵略趨勢進行反抗,努力在全球文化中彰顯自己的魅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從而爭得一席之地。但往往又過分強調文化的民族化、本土化,也就是堅持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主張要維護民族文化的獨立性,否認文化全球化,排斥外來文化的影響。

文化全球化絕不是要削弱和消解各民族文化,更不是讓西方資產階級現(xiàn)代文化稱霸于世,而是建立在文化多元化基礎上的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溝通、融合、互補。文化全球化的目的是“讓世界成為一座百花園”,使世界各民族先進文化萬芳競秀、彼此借鑒、繁榮昌盛。

全球化是各種文明的互動過程,同時也是不斷同各種“中心論”作斗爭的過程。文化上的沖突和差異只是人們相互認同的一個開始,隨著交流和理解的深化,這種沖突終將被同化和有序化、合法化,最終達成多元共存的爭鳴局面,而這也才是文化持久不竭的動力之源。文化所昭示的文明和智慧之光是全人類都渴望的,真正有價值的文化應當是屬于全人類的,而只有是全人類的也才能是民族的,每一個民族的文化發(fā)展的終極目標都是想要得到全世界的認可,都希望被人類所普遍認可的文明所接受。這是文化全球化的一種理想狀態(tài),然而,在當今文化競賽的兩種趨勢中,要達到這種理想狀態(tài),翻譯活動則承擔著重大的責任和歷史使命。

二翻譯在文化全球化中的重大使命

在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翻譯活動自不同語言的人們開始交流就開始了,幾乎和人類文明一樣的久遠,是人類文明得以發(fā)展的基本方式。跨文化交流是翻譯發(fā)生的本源,翻譯是跨文化交流的產物,其本質實際上就是文化傳播和文化交流。翻譯,在經(jīng)濟全球化、信息網(wǎng)絡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國際間文化相互交融、產業(yè)競爭日益嚴峻的大趨勢下,已經(jīng)從從屬的、被動的地位躍升到積極的、自主的地位,具有了文化話語權和文化競爭力的戰(zhàn)略意義。

西方發(fā)達國家在文化傳播、文化影響力、產業(yè)競爭力方面,特別重視掌握話語權,在文化、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的生產、傳播上占有明顯優(yōu)勢。各民族文化,要想在世界文化交流競賽中繼續(xù)生存和發(fā)展,更是離不開翻譯。一方面,要積極的把世界各種文化中的優(yōu)秀部分翻譯到本族文化中,吸收外國文化中的精華,將其與民族文化相結合,在不斷消化、吸收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發(fā)展,將異質文化轉化為自身發(fā)展的營養(yǎng),使之本土化、民族化,讓本族文化通過吸取各種文化中的先進因素而得以進化和發(fā)展。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對外翻譯,加強把本民族文化向外輸出的工作,讓世界了解自己的文化。這對于處于弱勢地位或邊緣地位的民族文化尤為重要。即便是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如果不走向世界,在這場由于各國綜合實力的不均衡而造成文化交流的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壓倒性的不均衡文化競賽中,也會被忽略而逐漸消亡,這既是民族文化的悲哀,也是世界文化的遺憾。

無論是把各民族文化中的優(yōu)秀部分翻譯到本民族與中,還是在加強民族文化對外翻譯,使民族文化走向世界,都必須選擇適當?shù)姆g媒體。世界語言有數(shù)千種,把本民族語言作品直接翻譯成各種語言文本,或者把世界各民族中用各民族語言寫成的文本直接翻譯成本民族語言文本,的確能更好的保留原文本的風格與特色,是美好的愿望。但是所需要的翻譯量、時間和精力是不可估量的,目前各國翻譯人才還很有限,在這種加速度發(fā)展的現(xiàn)代世界里,能完成的翻譯量是有限的,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如果說要選擇一種語言作為翻譯媒介,從而大大的減少翻譯的負擔,更高效地加強世界文化的交流,那么,英語則是可以承擔著一重任的唯一選擇。

三英語作為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媒介的趨勢

各民族語言既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承載者,都是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反映著各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生產生活狀況。各種語言在本質上都是人類用于交流的工具,應當是平等的。但是由于作為語言使用主體的各民族在人口、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發(fā)展不平衡,導致了事實上的語言不平等。絕大多數(shù)語言為本民族在日常交際中使用,發(fā)揮的作用局限于民族內部的交流和文化傳承等作用,而有些語言則成為國家、地區(qū)乃至世界的共同交際工具,享有相應的經(jīng)濟、文化方面的特權,使得其利益集團在一定層面上形成霸權。在當今的全球化進程中,英語幾乎成為了世界通用語言,這既是全球化的一種表現(xiàn),也進一步促進了全球化的進程。

英語在國際傳播中體現(xiàn)出的強勢表現(xiàn)為兩方面。首先,國際傳播中英語強勢表現(xiàn)為使用英語的人口數(shù)量上。目前,全世界有近3.8億人口把英語作為母語,約2.5億人口把英語用作第二語言。而學習英語的人數(shù)則更多。英國文化委員會估計,全球正在學習英語的人口大約為10億,另有15-20億人口每天使用接觸英語。到2050年,全球一半人口會較熟練使用英語。其次,國際傳播中的英語強勢更多體現(xiàn)在英語的應用范圍之中。冷戰(zhàn)結束后,隨著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來,英語在全世界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包括政治、經(jīng)濟、貿易、文化、外交、旅游、通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學術研究等。據(jù)統(tǒng)計,目前世界上有60多個國家把英語作為官方性的語言。有85%的國際組織把英語列為通用語言(聯(lián)合國、歐盟等)。世界上有75%的郵件是用英語寫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都是用英語出版和的。總之,英語已經(jīng)具備了世界性了。而且,其普世化程度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只能是更廣。

在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及其所代表的英語國家文化占主導地位的當今全球化形勢下,各民族語言及其代表的各民族文化,還必須得借助英語這一媒體來得以生存和發(fā)展。

四翻譯的導向和方法

把英語當作文化全球化的交流媒介主要是指要加強英語和各民族語言之間的互譯工作。特別是各民族語言向英語的翻譯工作。各民族文化要進化和發(fā)展,必須從各種不同文化中盡可能多地吸取營養(yǎng),如果要從各種不同語言文化中直接學習,考慮到世界語言之多,對于翻譯人才和翻譯量需求量之大,是跟不上高速發(fā)展的全球化需要的。但如果能從英語中獲取所有不同文化中的信息,則對于翻譯人才和翻譯量的需求將大大減少。要讓英語中包含所有不同民族文化內容,首先就要求把各種民族語言文化翻譯成英語。而且,一個民族文化,也只有走向世界,讓更多的人了解,才能體現(xiàn)自己的身份和價值。從英語所具有的世界性而言,把各民族文化翻譯成英語,也就使之走向世界成為了可能。特別是某些瀕臨消失的語言中的文化,如果不轉化成強勢語言――英語被保留下來,也可能隨著語言的消亡而消亡。反之,即便是在將來的某個時期,某種語言,甚至是某個民族消亡了,其文化和精神還會被保留下來,融入世界文化之中,由人類共享。以英語作為全球文化交流的媒介,就像網(wǎng)絡交換機是所有用戶終端可以通過交換機而直接或間接的和所有與交換機聯(lián)網(wǎng)的用戶互通信息一樣,使各種不同民族語言的文化能通過英語這一媒介進行直接或間接的交流,所能節(jié)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是不可估量的,也使原本兩個由于種種原因根本不可能直接交流的個體之間的交流成為了可能。

那么,以英語為媒介進行文化全球化的交流是否會助長英語語言及英語語言所承載的西方文化的霸權主義傾向呢?不一定。語言的本質是一種符號,是人類用來交流的工具。如果要使自己盡可能多地被世界了解,那就應該采用普世性最廣的符號來交流。歷史已證明,無論是對外翻譯還是向內翻譯,翻譯使民族語言得以豐富和改進、民族文化更加充實、世界文化更加豐富。以中國為例,中國歷史上曾出現(xiàn)過的四次翻譯,使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高度融合,形成了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化蔚為大觀、生機勃勃、繁榮發(fā)展的新局面。而且漢語也因四次大的翻譯而更加豐富,許多詞匯都已成為了標準漢語的一部分。如:社會主義(socialism)、雷達(radar)、維他命(vitamin)、快餐(fast food)、克隆羊(cloned sheep) 等。也正是通過對外翻譯,中國文化逐漸走向了世界,并對世界文化產生影響。許多漢語詞匯,如:儒教(Confucianism)、道教(Taoism)、磕頭(kowtow)、功夫(kungfu)、紙老虎(paper tiger)、陰(yin)、陽(yang)等已被收入英語詞典,成為西方文化的組成部分。總之,語言本身是沒有政治性的,語言的本質就是工具,這種工具究竟體現(xiàn)為什么,完全在于掌握語言的人的主觀目的。

翻譯作為異質文化與本土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僅肩負著文化引進,促進本土文化與異質文化交流的任務,同時肩負傳播本土文化,繼承民族文化的重大歷史使命。鑒于翻譯對文化的重塑和構建作用,在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沖突中,在文化霸權主義客觀存在的情況下,韋努蒂的觀點非常適合文化全球化中的翻譯。從英語翻譯成各民族語言,采用異化翻譯策略可以讓各民族文化更真實的了解和借鑒異域文化,從而豐富和發(fā)展民族文化。從各民族語言翻譯成英語更應該以異化翻譯策略為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譯本在追求目的語文化可讀性的同時,一定要保留原作的文化特征,盡量保持各民族文化的特色,以保護民族文化身份,確保文化全球化的正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吳元邁:《經(jīng)濟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兼論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1年第2期。

[2] 鄧紅艷:《文化全球化趨勢下的中國文化建設》,《湖南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3] 朱耀先:《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翻譯》,《學習論壇》,2004年第12期。

[4] 俞可平:《全球化時代的社會主義》,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5] 王治河:《論后現(xiàn)代的全球意識》,《全球化的悖論》,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篇5

“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中的重要線路之一“中蒙俄經(jīng)濟走廊”與蒙古國倡議的“草原之路”不謀而合,為兩國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新平臺。在建設“中蒙俄經(jīng)濟走廊”時民族文化將對中蒙關系穩(wěn)定向前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一帶一路”為背景,試論民族文化在中蒙關系建設中的重要意義及現(xiàn)階段面臨的困難和出路。

[關鍵詞]

中蒙關系;一帶一路;民族文化;內蒙古

一、民族文化在中蒙關系建設中的重要意義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由本民族全體成員共享的,用于在民族生產生活中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價值觀念和物化載體的總和①。民族文化在傳承發(fā)揚的基礎上不斷變化。但是,作為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符號,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不同民族文化內容迥然不同,具有差異性。同時民族文化是由本民族所有成員共享的,從跨國角度出現(xiàn)了不同國家部分成員基于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民族文化(文化的共性)而產生的文化認同。

(一)相似的民族文化為兩國的人文交流奠定了基礎

文化的差異是不同民族之間差異的重要標志之一,獨特的民族文化從根本上決定著本民族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中國和蒙古國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保持著緊密的聯(lián)系,中國內蒙古和蒙古國的傳統(tǒng)經(jīng)濟方式—游牧文化提供了彼此認同的基礎。內蒙古與蒙古國文化背景、風俗習慣有歷史和現(xiàn)實多元聯(lián)系,雖然隨著經(jīng)濟、時代的變遷,文化在繼承、發(fā)揚中發(fā)生了變化,但共同的文化依然使內蒙古與蒙古國有著相似的文化價值取向。在“一帶一路”的共建上就有有別于其他國家的歷史基礎、情感聯(lián)系和共同利益關系,具有更廣闊的合作空間。這就要求發(fā)展為我國北疆亮麗風景線的內蒙古要緊抓發(fā)展的時機,主動使民族文化成為加強國際合作的情感媒介。

(二)民族文化是發(fā)展國際貿易的重要推動力

雖然經(jīng)濟因素對國際貿易產生和發(fā)展決定性作用,民族地區(qū)的民族文化對國際貿易的間接作用日益加強,“一帶一路”作為我國新時期對外開放重要戰(zhàn)略,其構想及實施所依托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與沿線國家具有千百年來民族文化交融和認同的深厚基礎。民族文化通過影響相關產業(yè)的產生和發(fā)展,進而影響到國際貿易的內容并最終對國際貿易的規(guī)模和格局產生深刻影響。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民族文化是我國經(jīng)濟欠發(fā)達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發(fā)展國際貿易的重要推力,更是對經(jīng)濟方面“劣勢”的有效補充。很顯然,在中蒙國際貿易中,融入更多的民族文化因素,充分利用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是增強經(jīng)濟交流的有效途徑。

(三)加強民族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主要途徑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點之一,是建設“一帶一路”的社會根基,更是實現(xiàn)雙向開放的內政和外交條件。實現(xiàn)民心相通最有效的方法是文化相通,沿線各國人民之間加強文化交流,彼此深入了解才會成為命運共同體。我國的蒙古族由于歷史原因和蒙古國有很多傳統(tǒng)的交往關系,這必將促進內蒙古與蒙古國間的民族文化交流從而增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理解和信任。民族文化的交流合作包括學術、教育、旅游等多個領域。

二、中蒙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遇到的困難

中蒙關系現(xiàn)階段以穩(wěn)定發(fā)展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為主流,但兩國之間仍有不穩(wěn)定因素存在,這使內蒙古在“一帶一路”中與蒙古關系的發(fā)展遇到很多困難,這種困難主要分為自身因素和國際因素等,具體表現(xiàn)如下:

(一)國內的制約因素

我國是多民族聚居的國家,大部分少數(shù)民族、跨境少數(shù)民族分布在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沿線上,這直接決定了該地區(qū)歷史文化和宗教的多樣性。內蒙古屬我國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資源富集但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基礎設施落后、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在歷史上,我國的蒙古族雖與蒙古國有密切交往。“一帶一路”使內蒙古成為中國和蒙古國之間夯實雙邊關系的橋梁和紐帶,為內蒙古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新機遇,但在國內也有一些學者發(fā)出一些質疑之聲,認為內蒙古脆弱的環(huán)境未做好雙向開放的準備和基礎,“一帶一路”建設會對內蒙古的生態(tài)社會發(fā)展帶來負面影響。

(二)蒙古國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蒙古國為內陸國,對外貿易不得不借用中國與俄羅斯的出海口,自然環(huán)境惡劣氣候不適宜農耕,加之人口數(shù)量少導致勞動力缺乏這些客觀原因直接導致國內農業(yè)發(fā)展落后、交通運輸不便、過度依賴進口產品、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這些將會制約蒙古國與內蒙古之間經(jīng)濟文化合作交流。此外,一部分蒙古國人民對我國的國情、政策、文化缺乏了解或者有一些錯誤認識,影響到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合作交流。

(三)其他制約因素

在全球化形勢下,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中國和蒙古國國內和國外環(huán)境的變化和與輿論的影響會給兩國的交往交流帶來很多負面影響。例如,在蒙古國有些人誤認為“中蒙俄經(jīng)濟走廊”的建立對蒙古國不利,會對自主發(fā)展造成沖擊。目前,中國日益增大的國內能源與資源的渴求與蒙古國開拓市場的需求使中國企業(yè)加大對蒙古國的投資,由于部分企業(yè)環(huán)保意識薄弱、對當?shù)仫L俗習慣不夠了解與尊重直接影響到兩國合作效率。

三、發(fā)揮雙方優(yōu)勢,實現(xiàn)互利共贏

(一)深化民族文化研究,凝聚發(fā)展共識

中國與蒙古國的歷史源遠流長,在當今時代,中蒙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更是合作上的好朋友和戰(zhàn)略上的好伙伴。基于歷史和現(xiàn)實,中國和蒙古國應該拋開疑慮、秉承親誠惠容的理念坦誠相待、包容互助、共同發(fā)展。面對不同的質疑聲和兩國復雜的國情,雙方應該繼續(xù)推進政治、經(jīng)濟、軍事、人文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除了高層領導會晤交流,我們更應該重視民間交流,進一步活躍人員往來,繼續(xù)加強青年、媒體等領域機制流,營造更加有利的社會氛圍、增強兩國人民之間的信任。在民族文化研究方面,兩國學者有很多共同的研究內容和方向,因此,加強中蒙學者的學術交流,共同開展民族文化研究,促進該領域的學術發(fā)展,有利于消除中蒙之間存在的文化隔閡,形成統(tǒng)一的發(fā)展意識。此外,我們要大力支持國內學生去蒙古國訪學和蒙古國留學生來各個院校學習,讓新一代的年輕人了解對方的歷史文化,加深彼此的感情,有助于兩國人民的情感升級。

(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形象

中國是蒙古國最大的進口貿易國,“中蒙俄經(jīng)濟走廊”不僅為兩國帶來經(jīng)濟利益,還將有利于保障國家的安全穩(wěn)定。共建“一帶一路”的愿景與行動,并非獨角戲,世界上有一些人對中國走向產生疑慮,誤解甚至有意曲解中國的發(fā)展。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同時也將推動各國共同堅持和平發(fā)展。中蒙合作是要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實現(xiàn)合作雙方互利互贏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的愿景與行動,我國尊重蒙古國的獨立、和,尊重蒙古國人民自愿選擇的發(fā)展道路。在面對國際社會的偏見、質疑聲音時我們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形象,聚同化異,著眼大局、友好協(xié)商,以對話和合作凝聚共識、化解分歧,共同參與國際和地區(qū)治理,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夯實兩國經(jīng)濟建設中的心理基礎。通過多渠道的有效傳播不僅能擴大中心城市的輻射、增強城市魅力,還能加強城市的對外開放,吸收多元文化。

(三)文化先行帶動民心相通,拓寬交往渠道

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涵蓋范圍廣,涉及人口眾多,這決定了文化的多樣性。在這種復雜的情況下,我們要堅持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才能打破文化的封閉狀態(tài),保持文化的生命力,進而加強兩國文化交流,消除障礙,拓寬交往渠道,讓交流向多元化發(fā)展。內蒙古和蒙古國之間一直保持著友好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2015年10月23~27日舉行的首屆中蒙博覽會對進一步深化兩國商貿伙伴關系,促進兩國人民友好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另外,在一些城市舉辦絲綢之路電影節(jié)、文化周、國際選美比賽、高層論壇等活動,會提升我國的國際影響力;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和范圍的擴大,也將帶動城市服務業(yè)的發(fā)展與服務質量的提高。

結語

民族文化是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經(jīng)濟一體化的全球發(fā)展趨勢下,各國、各民族應該、互利共贏,成為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中蒙地理相鄰、經(jīng)濟互補,中方的市場、資金、技術、通道和蒙方的資源富集優(yōu)勢互補性很強,有許多合作機遇,必將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雖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但合作和友好始終是主流,兩國應該合作共贏,互幫互助,優(yōu)勢互補,擴大利益交融,合力推進自由貿易區(qū)和互聯(lián)互通建設,深化區(qū)域經(jīng)濟一體化。加強全方位交流合作,做到政策溝通、設施聯(lián)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內蒙古以“一帶一路”為契機將建成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和充滿活力的沿邊經(jīng)濟帶,成為祖國北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作者:額尓燈珠拉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學院

【參考文獻】

[1]馬興勝.區(qū)域民族經(jīng)濟與區(qū)域民族文化的依從理論思考[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0(1).

[2]金炳鎬著.民族關系理論通論[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

[3]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M].人民出版社,2015.

篇6

繁榮民族文化精品創(chuàng)作生產

繁榮民族文化,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開展“中國夢”主題文藝創(chuàng)作活動,講好內蒙古“守望相助”故事,充分體現(xiàn)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為建設民族文化強區(qū)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繁榮民族文化,必須做到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有機統(tǒng)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深入生活、貼近基層,推出一批能夠體現(xiàn)內蒙古文化成就、代表內蒙古文化形象的精品力作。

繁榮民族文化,必須加強對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生產的引導。深入實施文化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制定科學合理的創(chuàng)作規(guī)劃,明確戰(zhàn)略目標和主要任務。加強文化人才培養(yǎng),建立和完善作品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

弘揚傳承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深入實施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工程。堅持保護利用、普及弘揚并重原則,深入闡發(fā)民族文化價值。加強政策扶持和人才培養(yǎng),積極推進“千校萬戶”計劃。做好民族文獻整理出版和“數(shù)字化”工作。

全面加強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重點加強重大文化遺產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等保護,做好文物普查登記。建立和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加大對傳承人扶持力度,推進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建設。

大力扶持和發(fā)展民族民間文化。發(fā)展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點、歷史記憶的美麗鄉(xiāng)村和美麗城鎮(zhèn)。貫徹落實地方戲曲振興工程,打造一批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

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發(fā)展

構建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力爭到“十三五”末,基本建立覆蓋城鄉(xiāng)、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引導文化資源向城鄉(xiāng)基層傾斜。著力加強嘎查村和基層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文化惠民項目與群眾需求有效對接。增加服務總量,開展幫扶活動,縮小城鄉(xiāng)發(fā)展差距。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網(wǎng)絡建設。統(tǒng)籌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積極支持和引導創(chuàng)建國家級公共文化示范區(qū),開展“互聯(lián)網(wǎng)+公共文化服務”,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網(wǎng)絡化數(shù)字化建設。

創(chuàng)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推動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組建理事會,逐步完善治理結構。加大政府購買力度,大力開展流動文化服務,推動城鎮(zhèn)社區(qū)各類文化、體育等設施免費對社會公眾開放。

加快發(fā)展和壯大文化產業(yè)

積極構建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創(chuàng)意、競爭力強的現(xiàn)代文化產業(yè)體系。實施一批特色文化產業(yè)項目,加快文化產業(yè)園區(qū)、示范基地建設,基本建成特色鮮明、重點突出、布局合理、鏈條完整、效益顯著的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格局。

加快建立統(tǒng)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監(jiān)管有力的現(xiàn)代文化市場體系。制定全區(qū)文化市場發(fā)展規(guī)劃,引導文化市場的結構調整和布局優(yōu)化,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文化產業(yè)。強化文化市場監(jiān)管,改進文化市場綜合執(zhí)法。

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篇7

論文摘要:通過分析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作者闡述了文化交流與英語教學之間的關系,并以此為依據(jù),就扣何在英語教學中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語言是社會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隨民族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會風俗又都在該民族的語言中表現(xiàn)出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隨著國際交往的迅速發(fā)展,來自不同國家或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著越來越多的思想交流,被稱為“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流過程中交流雙方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障礙。但在許多情況下,交流受阻或失敗不是由語言引起的。“大至人們的世界觀.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小至人們的言談舉止、風俗習慣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內容,都會影響跨文化交流的順利進行。”原因在于“文化差異影響.誤導信息的獲得,造成交流障礙。”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這種特定的文化背景給異國語言學習者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并極可能在國際交往中引起誤解。在我國,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學習英語來了解異國文化,這使得英語教學在學習異國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過去傳統(tǒng)的教與學過程中,英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的這種關系一直未得到足夠的重視。似乎認為只要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掌握了語音,詞匯和語法規(guī)貝}1就能理解英語和用英語進行交流。而實際上由干對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語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會準則了解不夠,進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較差,重視語言形式的學習而忽視了語言在實際場合的運用,忽視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結果,在與外國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現(xiàn)障礙,甚至產生誤會。所以,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通過加強文化教育以達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變的異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流。在這一過程中,由干交流的雙方來自干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分別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經(jīng)歷的影響,各自形成不同的語言習慣,因而人們在交流中總喜歡用自己的說話方式來解釋對方的話語,這就可能使他們得出不準確的推論,從而產生沖突和障礙。

長期以來,我們的英語教學側重于語言教學,一味地傳授語音、詞匯、語法知識,強調語言的正確性,致使學生不顧場合、時間、交流對象及其他因素的差異,一開口常常是“漢語思維,英語形式”。這容易引起文化沖突,造成雙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們應該抓住不同語言交流產生誤解和沖突的焦點,突破文體障礙,把跨文化交流作為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正確得體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異范圍較廣,大至社會階層、家庭結構、職業(yè)活動,小至約會、打電話、飲食起居等。如果忽視了這些差異,人們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導致交流失敗。為此,我們在英語教學中,不應只重視語言教學而忽視語用教學,而應向學生不斷滲透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指導他們把握主要的語用差異。

1.1文化意識滲透的內容

文化意識滲透的內容可以說紛繁復雜,包羅萬象。但其實我們可以把它們分為兩大類,即知識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識文化包括社會組織、政治制度、經(jīng)濟制度、學術思想、民族、宗教、文學、藝術、地理、歷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則包括社會習俗、風土人情、生活習慣、日常行為準則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基礎上,針對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識文化和交流文化內容,采用適當?shù)姆绞椒椒ㄟM行強化和滲透。此外對干非語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勢語、體態(tài)語、聲音聲調控制,服飾、環(huán)境因素、時間語言等,教師也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恰如其分的滲透,以引起學生的注意。

以前,我們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很少強調文化教育,近年來跨文化交流已成為英語界的一個熱門話題,在許多高等院校的英語專業(yè),都開設廠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課程。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有一些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關系,在教學中也有意識地進行文化知識的傳授。這就給英語教學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英語教學中教師應使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渾然一體。要使外語教學從只注重培養(yǎng)語言素質和文學欣賞能力向培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過渡,使文化規(guī)則成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語言素材、語言規(guī)范,實用,內容豐富,涉及語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體現(xiàn)了英美民族文化特點的文章。這樣的選材有利于教師結合文化背景、文化蘊iii,通過對比,培養(yǎng)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使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特點,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審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異。”

英語教學中注重文化差異的傳授,會加深學習者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語用失誤。每一種語言都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地傳授語言知識,應該盡力引導學生去認識文化差異,了解西方國家特別是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學生在理解語言時只注重表層結構,往往忽略語言所反映的深層語義。有時只靠表層結構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確領會說、寫者的真實意圖,這時,就需要指導學生依據(jù)自己的文化知識對英語語言進行分析、歸納、綜合.推論,以正確理解其所要表達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學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語言的內涵是學不好外語的。”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人類的交流不僅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要真正掌握一種語言就必須了解這種語言的特定社會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門外語就必須重視外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大學英語教學的最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美國社會學家海姆斯曾提出過交流能力的四個要素:語法性、可行性、得體性和現(xiàn)實性。其中得體性和現(xiàn)實性直接和文化有關。得體性主要是指在說話的對象、話題、場合、身份等不同的情況下,要使用不同的得體語言,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問題。現(xiàn)實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實、地道的英語,這也是只靠語言知識不能解決的問題。文化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差異往往會給語言學習及國際交往帶來諸多不便,因而,作為語言學習者,了解目的語與母語之間的文化背景差異極有必要。

1.3文化教育是語言交流的關鍵

美國社會學家G.R.Tucker和W,ELambet對于外語教學中只教語言不教文化有這樣的看法:我們相信,任何這類企圖都會使學生失去興趣,使他們不僅不想學習語言符號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這一符號系統(tǒng)的民族。相反,幫助學生在學習語言時提高對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們發(fā)自內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興趣和動力,從而提供了學習該民族語言的基礎。在英語教學中,應樹立文化意識,應在傳授語言的同時同步傳授文化識。這樣做的好處是:文化知識加深了學生對語言的了解,語言則因賦予了文化內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同步可以在傳授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時進行。在英語教學中,可以將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異進行總結歸納,這對學生進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外國語大學胡文仲教授指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語言的內涵是學不好外語的”。這里的內涵就是指這種語言的文化成分比如英文諺語中有“allroadsleadtoRome."(條條大路通羅馬)這一習語,漢語是用最簡潔的四個單詞“殊途同歸”來表達的,意思是“通過不同的途徑達到同樣的目標”,但英語中這個習語的意思來源于西方人對他們文化根基一古羅馬圣地的崇拜。所以要是不了解英語的文化歷史,難以真正弄明白這個習語的確切含義。

2、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現(xiàn)文化交流

大學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程,其本身便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征。它通過語言的教學,向學生傳遞著異文化圈中的異文化模式,使學生得以全面了解異域文化,并按照我們民族文化的價值觀積極地對之揚棄,從而實現(xiàn)我們民族主流文化的創(chuàng)新,這便是教育的文化傳遞功能,也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涵。

其一,增強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就是通過客觀的、非判斷性的對比,正確理解本族文化與目的語文化的差異,在擺脫民族中心論的基礎上正確理解另一種文化。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可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對于表面的、明顯的文化特征,人們通常認為新奇而富有異國情調;第二,對于細微而有意義的,與自己的文化迥異的文化特征,人們通常認為難以置信或難以接受;第三,與第二個層次類似,區(qū)別只在于通過道理上的分析認為可以接受;第四,能夠做到從對方的立場出發(fā)來接受其文化。因此,文化導人應通過對比來認識與本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現(xiàn)象,逐步建立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使這些文化現(xiàn)象不再顯得新奇和富有異國情調。

其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實現(xiàn)英語教學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學生對外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把外語學習當成樂事,是外語教學的最佳境界,也是學生學習進步最快的時候。在以往的教學中,文化知識的缺乏常常成為學生理解語言知識的障礙。而在教學中導人相關文化知識,則會大大促進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從而使其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這與第一步是相輔相成的。文化導人與英語教學一樣,不是教師單方面的介紹,而應要求學生共同參與。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來實現(xiàn)這一文化目標,如角色表演、情景對話、電影及文學作品賞析、專題講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三,正確理解文化的差異,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中外文化等方面的差異,讓學生明確地意識到,無論我們對英美文化理解得多么寬廣,跨文化交流中的誤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努力使其減少到最小程度這就要求學生既要掌握文化的共性,同時也要更好地理解自身。這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有利于他們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3、文化交流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我們也必須認識到跨文化交流是雙向交流過程,交流雙方都了解對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對方的文化習慣,是跨文化交流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中國“人世”以后,隨著國際交往的更加頻繁,人們將面臨如何與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溝通、交流、合作的問題。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利用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進行對比,更深刻地揭示西方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加深學生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分辨、分析能力,從而也加深對中國文化本質特征的了解。訓練他們使用英語中介語,宣傳中華文明的燦爛文化,使他們不僅能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也成為我國對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使他們不僅了解本國的文化,還樂于接觸、學習其它文化,這不僅是學習表面的細節(jié),在日常生活、商業(yè)交往、國際事務中能真正尊重西方人的文化,也向他們傳遞中國的文化,在互相平等、尊重的基礎上加強往來,才能跨越因文化差異造成的障礙。

教師要在教學中遵循以下幾個原由:即實用性原則、階段性原則、適合性原則等。

(1)實用性原則:指文化導人要注重與日常交流的主要方面緊密聯(lián)系,對于那些干擾交流的文化因素,應該詳細講解,反復操練,做到學以致用;

(2)階段性原則:要求導人的文化內容應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注意由淺人深,由現(xiàn)象到本質,逐步擴展其范圍;

(3)適合性原則:要求所導人的文化內容應該與教材的內容有關,或者是教材的拓寬。文化導人教學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語言材料,盡可能地與語言教學同行。

實踐證明,教師在教學中遵循了以上幾個原則,通過對東西方文化差異和文化歷史背景的循序漸進的介紹,加深了學生對教材中涉及到的文章文化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1文化教學的內容

我國語言學家張占一曾把語言教學中的文化背景知識按功能劃分為兩種:知識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識文化是指一個民族的政治、經(jīng)濟、教育、宗教、法律、藝術等文化知識;交流文化是指兩個文化背景不同的人進行交流時,那些影響信息準確傳達的語言和非語言因素,包括問候、致謝、稱呼等習語和委婉語、禁忌語等。教師要做到既不放棄知識文化的積累又要加強交流文化的教學。

文化教學應注重知識文化,以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文化修養(yǎng)為主,了解西方人的價值觀及思考問題的方式等。交流文化的傳授應該從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人手,教師主要向學生講述英漢常用語在語言形式和風俗禮儀等方面的差異。

篇8

隨著我國對外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活動的日益頻繁,作為世界通用語言的英語以及英語文化受到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以西方價值觀為代表的英語文化大量流入我國,并通過各種方式直接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理念。一些青年學生知道莎士比亞的戲劇,而不了解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他們盲目追求“圣誕節(jié)”和“情人節(jié)”以及西方的生活方式,成為了崇尚西方文化價值觀的主流。這種現(xiàn)象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語言與文化關系十分密切,語言既是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寫照。語言中包含了很多文化特征,當人們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時候,實際上是在進行一種文化上的溝通。從這個意義上講,外語教育也是外國文化教育。外語教學中外國文化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但是要避免學習者對外國文化產生的依附,避免文化侵略和民族文化走向淡化,防止學習外語拋棄母語或者丑化母語、盲目崇洋現(xiàn)象的發(fā)生,就必須重視民族文化教育問題,在外語教學中系統(tǒng)地引入或融入中國文化。

外語教育應肩負弘揚中國文化的重任。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要深刻認識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汲取合理的思想內核融入外語教學,賦予傳統(tǒng)文化以新的時代內涵,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xiàn)代文明相協(xié)調。外語教育要以文化安全的警覺對待世界文化。一些西方大國奉行文化霸權主義,千方百計地推行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念,以達到稱霸世界的目的,加緊對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滲透,進而開辟“思想戰(zhàn)場”,用“自由、民主、人權”的價值觀念去占領世界、統(tǒng)治世界。弘揚中華文化,既要學習和借鑒外國優(yōu)秀文化,又要抗拒外來不良文化的沖擊,確保自己國家文化不被侵犯。因此,要確保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擺在首要位置,使外語學習者在文化交流中始終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原則,抵制西方腐朽沒落文化的侵蝕,讓外語教育真正成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溝通中國和世界的橋梁和紐帶。

本民族文化教育有利于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青年學生是外語學習的主體,他們的道德觀、價值觀正在形成。尤其是中小學生,他們思想活躍,善于接受新鮮事物,但同時又缺少必要的鑒別能力。因此對外語以及外國文化的學習必須以學習者的母語文化為基礎,以它“作為與外族文化進行對比的工具,更深刻地揭示外族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從而也加深對民族文化本質特征的更深入的了解”。在當今多元文化教育過程中,我們不能迷失中國文化教育的方向,更不能忽視對民族文化的學習。母語文化是民族認同的重要標志,教育中任何忽視和削弱母語文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外語學習者的母語文化和他們的國家概念、價值體系、思想行為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外語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避免學習者盲目地、不加分析地接受外國文化的行為規(guī)范、道德觀、價值觀等,而保持本民族文化特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文化交流日趨頻繁的今天,外語教育要主動自覺肩負起在國際交往中傳播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歷史責任,加強中國文化教育的力度,從教學大綱的制定、教材的選編、教師教學理念以及教學研究等不同的角度都來關注中國文化教育,使外語教育與中國文化教育完美結合,真正實現(xiàn)“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的目標。

(作者單位:河南省委黨校科文部)

篇9

讓國際受眾更全面地了解中國,我國英語媒體不斷傳播國內外重要時事。信息是文化傳播的載體,文化是信息價值的體現(xiàn)。英語新聞作為一種文化傳播形式,不只是單純地對信息進行語言轉換,而是通過英語新聞傳播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因此,英語新聞傳播有著深層次的文化價值。那么,如何挖掘英語新聞傳播的文化價值?如何看待我國信息文化的傳播?我們不僅要關注信息的“事實維度”,更要重視其背后的“文化維度”。

影響英語新聞傳播的文化因素

1.環(huán)境文化。環(huán)境文化是在民族文化形成過程定區(qū)域內出現(xiàn)的,包括地理環(huán)境以及自然環(huán)境。環(huán)境因素是文化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文化傳播的空間載體。由于各民族發(fā)展的環(huán)境特點不同,其文化內涵也有顯著差異。以跨文化交際學的視角來看,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其語言表達以及思維方式都有屬于本民族的特點。以社會學以及人類學的視角來看,不同國家間的地理條件極大地影響了其文化的發(fā)展。因此,由于環(huán)境文化的差異,我國與西方國家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問題,導致英語新聞傳播的發(fā)展出現(xiàn)瓶頸。英語新聞傳播的方式必須符合受眾的接受習慣,還原英語國家的語言情境。因此,在英語新聞傳播的過程中,應該打破環(huán)境文化障礙,重視信息的文化背景,實現(xiàn)良好的跨文化交流。2.風俗文化。風俗是指個人或者群體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主要生產、生活習慣。風俗習慣的穩(wěn)定發(fā)展推動了風俗文化的出現(xiàn),使其貫穿于當?shù)氐纳a、生活以及社會交往活動。因此,風俗文化具有穩(wěn)定性和延續(xù)性。環(huán)境文化的不同導致了風俗文化的差異性,所以,我國與西方國家的價值取向以及思想觀念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在英語新聞傳播中,必須明確風俗文化的差異,通過對比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覺性。

英語新聞傳播的文化價值

1.異化策略。異化策略是指,將源語言文化盡可能地表現(xiàn)出來,貼近源文化體系,使源語言文化的價值觀、民族感以及文化符號直接轉入目標文化的語言表達中,鞏固文化的相對主義情結。在英語新聞傳播中,采用異化策略能夠在還原新聞事實的基礎上,使受眾感受到西方國家語言文化,從而保留文化的原始性。文化相對主義情結根植于源語言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希望本土文化能夠在不喪失原本面貌的情況下進行傳播,從而提高本民族文化的地位,這種文化強勢心理在英語讀物翻譯作品中有著明顯體現(xiàn)。保留源語言文化的基本形態(tài)以及表達方式,能夠還原文化價值,加深受眾對西方國家文化的了解。英語新聞傳播中的文化自覺性就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是源語言文化對目標語言文化的一種滲透,具有不可復制性。因此,在英語新聞傳播中,應該尊重文化相對主義情結,認識到其存在的必要性,深入分析這種情結存在的動機以及心理過程,優(yōu)化異化策略。在新聞內容的選擇以及表述形式上,要尊重西方國家語言文化,保留其文化精髓,滿足受眾的民族文化心理。異化策略在英語新聞傳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強了各國間文化的交流與合作。2.歸化策略。所謂歸化策略,就是將源語言文化在目標語言文化中進行本土化轉換,適應目標文化體系,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的合理對接。英語新聞傳播中的歸化策略以受眾為出發(fā)點,根據(jù)受眾的語言文化特點進行合理化轉換,將源語言文化體系中的諺語轉化為目標語言文化體系中的相關言語,實現(xiàn)文化對接。英語語言文化體系中存在很多諺語,這種語言表達特點在英語新聞傳播中可能造成信息誤區(qū)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不同民族間的環(huán)境文化和風俗文化不同,所形成的文化內涵也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受眾在接受英語新聞時,會運用本土化的思維模式,對信息進行轉換,影響了其對新聞信息的理解。歸化策略的目的就是減少此類狀況的發(fā)生,將英語新聞傳播過程中會影響受眾理解的信息進行本土化轉換,從而加深受眾對新聞信息的理解。在英語新聞傳播過程中使用歸化策略時,首先要對西方國家的文化體系進行系統(tǒng)了解,在還原新聞事實的基礎上,尊重源語言文化的價值取向;其次應對西方國家語言文化進行本土化轉換,從而實現(xiàn)文化的迅速對接,加深受眾對英語新聞的理解。因此,在英語新聞傳播的過程中,歸化策略是十分必要的。3.除誤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經(jīng)濟一體化”和“信息多元化”成為時展的基本趨勢,跨文化交流是當前不可避免的發(fā)展走向。因此,挖掘文化價值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文化價值是文化構建和確立過程中形成的價值形態(tài),推動了各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由于各國的發(fā)展歷史以及地域特點不同,不同國家的文化形態(tài)以及文化內涵存在顯著差異。文化背景的差異導致英語新聞傳播中出現(xiàn)了誤讀、誤導以及誤解的現(xiàn)象,除誤成為英語新聞傳播過程中的另類文化價值觀,推動了不同文化之間的合理溝通。文化傳播過程中出現(xiàn)的誤讀、誤導以及誤解的現(xiàn)象,源于各國文化間的差異。因此,為了打破文化傳播的阻礙,首先要對文化差異有一個系統(tǒng)化地了解,深入地分析其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其次應對導致誤讀、誤導以及誤解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進行追蹤性調查,比較其類型,探究誤讀、誤導以及誤解現(xiàn)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最后應對比分析我國語言文化體系與西方語言文化體系,從差異中找到共通點,實現(xiàn)不同文化間的共鳴。根據(jù)文化特點進行除誤,能夠打破不同文化間的交流障礙,促進不同文化間的相互理解。

英語新聞傳播的發(fā)展方向

篇10

關鍵詞:文化交流:翻譯;異同;

前言: 翻譯工作的目的和特點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國家或地區(qū)、不同民族或社團之間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學習的愿望,產生了互譯精神產品的要求。文化具有獨特的民族特點,是不同民族在特殊歷史地理環(huán)境里的獨特創(chuàng)造,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如何對待和處理外來文化,無論在理論上或實踐上都是一個重大的課題。通過翻譯,盡量加強和增進不同文化在讀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縮短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誤解所產生的障礙和距離。

1.文化交流與翻譯

1.1有關文化交流

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 譯界雖對此一直多有討論 , 但并未取得共識。從翻譯實踐來看 , 不論是在當代還是在歷史上 , 以目的語文化為歸宿(即歸化)的原則似乎是占了上風。近十多年來 , 隨著文化研究日益成為人文社會科學關注的焦點并逐漸向邊緣學科廣泛滲透 , 翻譯理論界越來越注重把翻譯放在全球文化交流的大環(huán)境中進行考察 , 人們更多地從文化的差異與滲透來看異化與歸化問題 , 即把翻譯不僅僅看作不同語言的轉換 , 而且把它看成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在這種背景下,人們開始重新審視翻譯中歸化和異化的關系及它們在翻譯實踐中的應用。本文試圖從翻譯的本質出發(fā) , 通過討論譯者的使命 、讀者閱讀的認知過程及信息時代與全球化對文化交流的影響 , 來重新詮釋歸化與異化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文章提出了處理歸化和異化關系的總原則 , 即在不排斥歸化法的前提下 , 盡量采用異化或異化加釋義的方法來處理作品中含有文化色彩的語句。文字間意義的傳達或功能的對等等方面的研究 , 而對意義與功能之外的因素關注甚少。近十多年來 , 隨著文化學研究的興起及各民族間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 , 人們越來越注重從文化層面來探討翻譯的本質。翻譯的文化學派代表人物巴斯奈特和勒弗維爾在他們合編的《翻譯 、歷史與文化》中正式提出了“翻譯的文化學轉向” 這一口號,這也標志著翻譯的文化學派的正式興起。在以后的幾年中 , 他們又各自或一道陸續(xù)出版了幾部專著來討論翻譯與文學 、意識形態(tài) 、權利及文化的關系。與以往翻譯中的文藝學派或語言學派不同 , 文化學派是當前翻譯理論界中具有相當強“革命”因素的學派 , 有人甚至認為他們的觀點對以前的翻譯理論具有“顛覆” 性。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特別強調文化在翻譯中的地位和翻譯對于文化傳播 、推動社會和文化進步的重要意義。他們認為 , 通過翻譯可以引進新概念 、新文體和新的表達手段來推動社會文化的進步。翻譯的目的是使譯文在目的語文化中起原文在源文化中同樣的功能。另外 還有一些翻譯家如蘭博和雷恩也推出了此功能。

1.2 文化交流中的翻譯

著名作家于冠西說:“人類文化從整體來說,是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匯聚、交流的產物。”不同文化的交流必須通過翻譯來完成,沒有翻譯就沒有文化交流。翻譯不僅是不同語言相互轉換的過程,更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過程。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不同環(huán)境氛圍,獨特思維方法、價值觀念、風俗習慣和,造就了不同文化的獨特內涵和文化特色,呈現(xiàn)出明顯的文化差異。這種文化差異阻礙了信息的交流和溝通,給翻譯帶來一定阻礙和困難。因此,如何成功跨越文化阻礙,尋求恰當翻譯策略,從而實現(xiàn)高質量跨文化交流,進而推動文化傳播,是翻譯過程中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翻譯是不同語言社會的交流工具,通過轉述語言文化信息,促進雙方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交流和進步。作為一種跨文化交流活動,翻譯應該充分重視語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不同文化間的相似和差異。如果兩種語言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思維和表達方式大致相同,兩種社會的文化內涵也會大致趨同,這種情況下,翻譯就可以實現(xiàn)互譯,保留原文文化色彩;如果兩種語言社會的地域環(huán)境、文化習俗、人文歷史、、價值觀念等存在較大差異,則需要注意,因為這種文化差異影響著翻譯活動的范圍和方式,制約著翻譯內容的呈現(xiàn)和翻譯策略的選擇。因此,解決翻譯中的文化差異困境,是影響文化交流和傳播的關鍵。

2 .目前影響翻譯不同的因素

2. 1不同語言社會的歷史和習俗等文化內涵差異

是影響文化交流和傳播的根源因素。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不同國家和民族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點的歷史文化;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孕育形成了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語言和詞匯;語言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本民族交流情感和表達思想的獨特工具。由于受價值觀念、社會風尚、道德情操、和生活習慣的影響,各民族形成獨特的文化習俗,這些不同的文化習俗也產生出內涵豐富的文化差異。因此,要重視不同語言社會的歷史和習俗差異,把握翻譯中文化交流和傳播的根源。

2.1作品的時代背景和地域環(huán)境等文化背景差異

是影響文化交流和傳播的客觀因素。文化作品以整個社會為反映對象,用獨特視角反映社會生活,形成濃厚而鮮明的時代色彩。作品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身處的地域環(huán)境,還與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家庭環(huán)境密切相關。只有充分關注作品、作者的相關背景,才能充分了解作者傳遞的信息,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揣摩作者寫作時心境,感悟作品深刻內涵。因此,不考慮社會時代背景對作品翻譯的重要影響,就會產生翻譯的文化偏差,無法保留和彰顯源語文化特色。

2.3 翻譯者的價值觀念和語言功底等文化素質差異

是影響文化交流和傳播的主觀因素。翻譯者是作品翻譯過程的主體,是兩種文化的傳播中介。不同翻譯者,所翻譯的作品意蘊和內容各不相同。一方面,由于受社會環(huán)境、價值觀念、生活習慣等因素影響,翻譯者逐步形成相對固定的思維方式、行為特征和價值觀念,進而影響翻譯用語和價值選擇;另一方面,翻譯者要對原作品進行解讀、評價、加工和改造,仔細把握作品的文化內涵,領悟作品的內容精髓,品味作品的思想精神,用精準的語言進行文化傳播和再造。因此,翻譯者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扎實的語言功底是翻譯優(yōu)秀作品的必備條件。

3 .當前文化交流中翻譯存在的問題

3.1加強全球文化交流與融合,減少翻譯語言障礙

今天,文化融合成為世界文化交往的發(fā)展趨勢。作為開放的動態(tài)性系統(tǒng),文化具有強大的包容力和滲透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吸納、融合,增進了人們的相互理解,增加了人們的相互認同。這使得跨文化交流――翻譯的障礙越來越少,語言溝通越來越順暢。因此,翻譯者要把握原作品所屬國的歷史背景和文化習俗,強化保護源語文化意識,深度了解原作品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同時,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增進文化融合,加強文化交流,促進世界文化交流和傳播。

3.2合理恰當運用翻譯方法,掃除文化交流障礙

翻譯者是聯(lián)結原著作者和譯著讀者關系的紐帶,在翻譯過程中,若以原著作者為中心,就不免會給譯著讀者帶來諸多困惑和不解;若以譯著讀者為中心,就不免會失去原著文化特色。因此,需要正確處理源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差異,靈活采用音譯、套譯、移植、譯注、重創(chuàng)、摹仿等方法,找出傳遞文化信息最恰當表達方式,推動文化交流與傳播;或以源語或原著作者為依歸,以原著內容特點為基礎,采用“異化”或“直譯”翻譯方法,最大限度保留原著風貌和風格;或者以目的語或譯著讀者為指向,把握原著作者思想,關照譯著讀者態(tài)度,采用“歸化”或“意譯”翻譯方法,促進源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的融合。

3.3提高翻譯者綜合文化素養(yǎng),增強翻譯實踐經(jīng)驗

翻譯者是翻譯活動的主體,其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翻譯作品質量的優(yōu)劣。作為一種跨語言和跨文化的交際活動,翻譯要求翻譯者既能熟練掌握和運用兩種語言,又要熟知兩種文化差異;要求翻譯者不僅具備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還要具有較高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和文化意識,牢固掌握豐富的文化知識,努力積累翻譯實踐經(jīng)驗。在翻譯時謹慎處理文化差異,準確把握文化內涵,真實再現(xiàn)原文風貌,恰當傳遞文化信息,更好地實現(xiàn)文化的交流與傳播。為了應對經(jīng)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快文化交流步伐。文化交流是人類交往的產物,是文化發(fā)展的重要途徑。隨著人類交往的廣度和深度的發(fā)展,文化交流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層次越來越深,這是文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冷戰(zhàn)結束之后,世界形勢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經(jīng)濟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日益發(fā)展。世界各國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賴、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斷加深。社會發(fā)展日益將整個世界緊緊連在一起。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以至最不發(fā)達國家,都不能自外于這一歷史潮流,都必須在這一浪潮中趨利避害,以求得自己的發(fā)展。經(jīng)濟全球化必然促進全球性的文化大交流,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當今世界發(fā)展的大趨勢。 人類社會是經(jīng)濟、政治、文化的有機統(tǒng)一。文化受制于經(jīng)濟和政治,又反作用于經(jīng)濟和政治。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相互協(xié)調發(fā)展,社會才能協(xié)調、和諧、有序運轉,走向良性循環(huán),否則就會失衡,甚至瓦解。經(jīng)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又不是一個純粹的經(jīng)濟過程。任何一種經(jīng)濟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發(fā)生發(fā)展的。從這個意義來說,經(jīng)濟全球化本身也是文化交流的產物。 文化交流是文化發(fā)展的內在要求,是由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決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是個性和共性的統(tǒng)一。文化的個性、特殊性決定著文化交流的必要性;文化的共性、普遍性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正是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運動,使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斷碰撞和交流,促進文化的不斷發(fā)展。任何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一定社會實踐的產物,有其長處,也有其局限。它只有從其他文化中吸收營養(yǎng),才能永葆青春,具有活力,否則就會變成“死文化”。古代中國非常強大,文化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特別是“四大發(fā)明”對人類社會作出過巨大貢獻。但后,中國卻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其原因之一就是閉關自守。

人類文化史表明,一個封閉的文化系統(tǒng),必然走向衰落以至滅亡。只有實行開放,不斷碰撞和交流,文化才能有強大的生命力,從而長盛不衰。古代日本比較落后,但它不斷從中國文化中吸取積極成果,不斷豐富自己,發(fā)展自己,“明治維新”之后又積極向西方學習,從而成為一個發(fā)達國家。亞洲“四小龍”基礎并不很好,但戰(zhàn)后積極對外開放,吸取別國的長處,取得很好效果。今天的美國之所以在許多方面能保持領先地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吸引了來世界各國的大批優(yōu)秀人才。黨的之后,我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一條重要經(jīng)驗就是堅持改革開放,積極學習并善于學習別人的先進成果。正反經(jīng)驗說明,文化交流是通向文化繁榮、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富強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