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旅游資源特征范文

時間:2023-11-08 17:50: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東南亞旅游資源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東南亞旅游資源特征

篇1

[關鍵詞] 云南溫泉 特色旅游產品 思考

一、前言

云南溫泉旅游資源豐富,開發歷史悠久,在云南旅游產業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云南溫泉資源遍布全省,溫泉之多、溫度之高、流量之大為全國之冠。云南在地熱資源上是中國內地惟一地熱顯示強烈、與近代火山并存的高溫地熱富含區,溫泉數量及品位具有按照溫泉、SPA標準發展溫泉休閑度假旅游的天然優勢。

二、云南溫泉旅游產品開發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云南開發溫泉旅游的優勢

(1)溫泉資源豐富,類型多樣,整體質量較高

溫泉資源是溫泉旅游開發的物質基礎和核心資源。溫泉資源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溫泉旅游地的旅游吸引力。云南是全國地熱活動最強烈、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根據2008年云南省溫泉資源的初步普查成果顯示,云南省已查明的溫泉區共有1240多處,約占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數量居全國之冠,全省絕大部分縣、市均有分布,并且溫泉流量大,每年流出熱水約3.6億立方米,僅次于,居全國第二位。

從種類上來看,云南的溫泉大部分以重碳酸泉為主,其次是碳酸泉及硫磺泉。按水溫分,有低溫泉(25℃~40℃)中溫泉(40℃~60℃)、高溫泉(60℃~80℃)、過熱泉(96℃以上)四種類型。從資源總體質量上來看云南有一大批水質好、流量大、溫度高、開發潛力大的溫泉及泉群。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8年云南開發利用的溫泉已達100多處,幾乎遍布全省各縣、市及地區。

(2)資源組合性特點突出,生態環境、民族文化與溫泉資源結合較好

云南溫泉資源具有與其他類型旅游資源緊密結合的特點,與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組合, 與生態環境、民族文化的結合較好,這樣的組合在弱化溫泉資源同質性的同時,有效增強了云南溫泉資源的吸引力,并為云南溫泉旅游的多樣化開發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開發歷史悠久,積累了一定的開發經驗

歷史上最早實地考察和描述云南溫泉情況的是明末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他曾于崇禎十二年(1639年)赴滇考察,所著《徐霞客游記》中就有對安寧、曲靖、騰沖等地溫泉的描述。目前,云南已經開發了西部大峽谷、騰沖熱海、柏聯SPA、紅河彌勒湖泉生態園、安寧溫泉等幾個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溫泉旅游項目,為云南溫泉旅游的全面開發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4)良好的地緣優勢

云南地處祖國的西南邊陲,北與、四川相鄰,東接貴州、廣西,東南與越南、老撾山水相連,西南與緬甸接壤,自古以來就是溝通我國同東南亞南亞最便捷的陸路通道。云南這種內連內陸腹地,外通南亞、東南亞,進而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地緣優勢,為云南旅游客源市場的開拓,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隨著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旅游合作進一步深入,中印關系不斷改善,昆曼大通道即將竣工,密騰公路的開通,泛亞鐵路開工,云南與南亞、東南亞經貿人員、旅游等聯系將更加緊密;同時也將為云南旅游業全面融入南亞、東南亞旅游圈,優勢互補,客源市場共享實現區域旅游經濟一體化,提供千載難逢的機遇。

2.云南開發溫泉旅游的制約因素

(1)客源市場相對缺乏

一般大型溫泉旅游地需要較理想的城鎮群依托,否則將很難達到或超過維持經營所需的門檻客量。溫泉旅游地的客源市場主要是以國內為主,而且80%的游客集中在4小時交通半徑范圍內的周邊城鎮群,這就要求溫泉旅游地必須選址在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周邊地區,以保證有良好的客源市場條件。

云南省的個別溫泉如安寧溫泉因距客源市場豐富的昆明市比較近而發展成為都市居民周末觀光度假的溫泉旅游地外,許多溫泉都位于經濟不發達、城市人口較少的邊遠地區,加上交通不便,導致客源市場缺乏,開發成功的溫泉旅游地較少,多數溫泉地僅作簡易的開發。

(2)交通不便,通達性差

旅游開發需要便捷的內外交通聯系,即旅游地的可進入性條件要好,溫泉旅游也不例外。溫泉往往分布于偏遠的山區,溫泉旅游開發除了有良好的客源市場支持以外,還必須與城市有高等級公路等便捷的內外交通聯系,即旅游地的可進入性條件要好。

云南地處西南邊陲,境內多高山峽谷,加上溫泉資源分布受地質條件的制約,許多溫泉資源往往分布于偏遠地區,交通成為云南溫泉旅游發展的又一制約因素。目前雖已建成昆楚、昆玉、昆石、昆曲、曲勝、大麗、大保等高等級公路,但從總體情況來看,還不能滿足旅游業日趨發展的需求,制約著云南溫泉旅游市場的開發。

(3)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缺乏必要的建設資金

溫泉旅游地的投資和開發規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溫泉旅游度假區不同于一般的資源型旅游地,它是一種利用溫泉資源再開發的高投入的旅游項目,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溫泉旅游地的開發規模和消費層次。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對溫泉旅游地影響還表現在游客的消費能力上。一般而言,大型溫泉旅游項目的高投入需要靠高消費、高門票來保證其生存發展。因此,唯有在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收入居民才具備如此的旅游消費能力。

云南地處我國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地區生產總值、地區人均生產總值、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等經濟指標均落后于東、中部地區。云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比較落后,溫泉旅游啟動資金匱乏乏已經成為限制云南溫泉旅游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云南溫泉旅游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權威性、強制性的統一規劃

云南省溫泉旅游尚處于初級階段,“一流的資源,二流的開發,三流的服務”,盲目投資和低水平建設現象比較突出。散、小、亂、急功近利的溫泉旅游項目破壞了溫泉的資源和環境,擾亂了市場,降低了服務質量。迫切要求通過戰略規劃對全省溫泉旅游項目制定相應的準入標準、退出機制和生態安全機制、管理辦法。

(2)溫泉旅游利益相關者矛盾復雜,缺乏統籌協調的利益分享機制

溫泉旅游、SPA療養、漁業養殖、地熱發電、鄉村發展、生態保育等多重功能相互交織、資源利用錯位,更加劇了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迫切要求在構建共享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有所突破。

(3)傳統溫泉旅游產品老化,缺乏鮮明的特點,沒有形成知名品牌

云南溫泉旅游發展處于初級階段,整體行業運作模式的觀光旅游特征較強;溫泉旅游資源富集,發展歷史較長,但是相對歐洲與日本,沒有形成完整的溫泉文化;缺乏鮮明的旅游形象和具有巨大沖擊力的溫泉旅游品牌,與云南溫泉地熱資源的國際地位和品質不協調;普通消費者消費意識有待培育,對溫泉的認知度相當高,但對溫泉本身內涵的了解程度相當低;理療保健溫泉的份額偏低。

(4)溫泉旅游理論滯后、人才匱乏及培訓不足

目前云南省內尚無相關院校專門開設溫泉旅游管理專業方向,溫泉旅游理論的滯后、人才的匱乏及培訓不足等問題制約著云南省溫泉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云南溫泉特色旅游產品的建議

1.充分挖掘溫泉旅游地的文化特色,注意保持與挖掘少數民族文化區溫泉地的本真性

努力形成云南溫泉旅游的環境特色、項目特色、文化特色、致力于創造有特色的龍頭溫泉旅游項目,形成云南溫泉旅游的核心競爭力。要充分挖掘溫泉旅游地的文化特色,注意保持與挖掘少數民族文化區溫泉地的本真性。在滇西北、滇西南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在溫泉旅游開發方面,以良好的溫泉資源和獨特的民族洗浴文化為依托,通過舉辦各種民族飲食、民族服飾的展示會,舉辦各種民族節慶以及獨特的民族洗浴習俗表演吸引游客參觀游覽。

目前逐漸受到關注的溫泉民俗中的“野溫泉”現象(野浴、野湯),從香格里拉的天生橋溫泉、怒江六庫的登埂溫泉、金平勐拉溫泉都有野浴風情。再現野浴,尤其是在共有湯處再現野浴應該成為云南溫泉企業關注的問題。將溫泉與周圍的自然環境相結合,開發一些具有山村野趣、民族特色的溫泉旅游產品會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2.控制開發強度,營造生態景觀,保護溫泉生態旅游資源

使用生態材料,強化生態意識,推進綠色經營,倡導循環經濟,將云南溫泉打造成為科學發展的綠色旅游精品和生態文明樣板。在環境氛圍營造方面,尤其注重露天溫泉的營造。在露天溫泉的營造中,充分考慮與周圍自然環境協調一致,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在沐浴的同時可以觀賞自然美景,如保山施甸的石瓢溫泉和騰沖櫻花谷溫泉就是利用山形地勢和植物分隔沐浴空間,營造出“天人合一”的沐浴氛圍。

3.加強城市周邊地區觀光娛樂、休療保健與溫泉資源的結合

在昆明、玉溪、曲靖周邊地區的溫泉,與大中城市相鄰,交通便利,游客消費水平較高,應開發為大型的綜合溫泉旅游度假區,如安寧溫泉、柏聯SPA溫泉。在產品開發方面,主要針對城市中的潛在客源,突出觀光、娛樂、休閑、會議、商務、美容美體功能;在設施的配置方面,通常擁有多功能健身房、美容美體設備、大型商務會議廳、溫泉度假酒店、高爾夫球場等;在氛圍的營造方面,通常結合周邊良好的自然環境,營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露天風情浴池。

4.加強與其他地質景觀的結合,融溫泉旅游與科學考察、科普教育于一體

在滇西地區,溫泉資源及其他地質景觀(如火山景觀等)結合較好,目前已經初步開發的有龍陵邦臘掌溫泉、施甸石瓢溫泉、昌寧雞飛溫泉等,以騰沖熱海為代表。騰沖熱海與騰沖火山地質公園豐富的火山景觀相結合,溫泉資源與火山地質景觀完美結合,將溫泉旅游項目與地質科學考察、科普教育于一體,已經成國內知名的火山溫泉地質景觀旅游勝地。

四、結論

云南溫泉旅游資源異常豐富,但是目前云南溫泉旅游尚未形成嚴格意義上的產業。我們要積極打造“云南溫泉游”名片,豐富云南省的旅游文化內涵,改變傳統的觀光旅游模式,形成溫泉經濟圈,增加旅游附加值,全面提高云南旅游產品的整體品質,大力開發云南溫泉特色旅游產品,將云南打造成為全球著名的“溫泉度假養生王國”。

參考文獻:

[1]王艷平 孫巧耘:溫泉旅游研究導論[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7

[2]梁乃英:云南溫泉大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云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云南省志:溫泉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篇2

[關鍵詞]海島型旅游地;空間競爭;區域合作;福建

1 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濱海旅游發展迅速,并已成為世界旅游業發展最主要的專項旅游形式。海島旅游作為濱海旅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與濱海旅游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加勒比海、地中海、太平洋、印度洋和東南亞的世界上許多海島已經開發成為著名的海島型旅游目的地。我國海島旅游開發是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目前,海南、廣西、廣東、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區市的一些沿海島嶼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旅游開發。

關于海島旅游的研究也逐漸受到國內外旅游研究者的極大重視。國外學者主要研究海島旅游的區域影響、旅游地演化、旅游規劃與管理、可持續開發等方面,目前研究的重點就是可持續旅游和海島旅游危機管理等方面。在區域旅游競爭力研究方面,國內外學者對旅游地空間競爭的理論研究和方法研究進行了有益的探討。在個案研究方面,保繼剛(1991)等運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了濱海沙灘旅游地的空間競爭問題,指出不同類型的旅游地影響其空間競爭的主導因素和結果是不一樣的。可見,近十多年來,國內諸多學者對海島旅游進行了積極探討,研究多集中于海島旅游的資源評價、市場分析、開發模式、區域影響、空間結構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關于海島型旅游地空間競爭的研究目前尚不足。

福建省濱海旅游開發總體規劃課題組調研時發現,福建省海島旅游開發盡管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仍存在諸多問題,如開發層次不夠、合力不強、形象不突出、精品缺乏、惡性競爭時有發生等。本文以福建省沿海4個特色海島——海壇島、湄洲島、鼓浪嶼、東山島為例,從分析4個特色海島的概況人手,重點比較分析它們之間的空間競爭優勢,最后提出海島型旅游地區域合作的可行性策略,以期對我國海島型旅游地的開發與管理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2 研究區概況

福建沿海分布著1546個島嶼,這些島嶼有海景、沙灘、礁景、石景、港景、山景、林景、洞景等自然景觀,也有廟宇、漁港、漁村、海堤、軍事遺跡、民俗風情等人文景觀,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特色明顯,吸引力強,旅游開發價值大。其中,廈門鼓浪嶼、莆田湄洲島、漳州東山島、福州海壇島是福建省海濱帶開發條件最優的4個特色海島。

4個特色海島地處我國東部沿海,面向臺灣省,背靠福建省,既是福建建設東部藍色濱海旅游帶的核心競爭力資源,也是海峽旅游合作區的西岸與東岸交流的重要紐帶和橋梁。海壇島位于福州市的平潭縣,湄洲島位于莆田市的秀嶼區,鼓浪嶼位于廈門島西南隅,為廈門市轄區,東山島位于漳州市的東山縣。

4個海島型旅游地在各自區域旅游發展中起著不同的作用。東山島旅游業是東山縣的重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旅游業是東山島的主導產業,2005年旅游收入占全縣GDP的50.1%。廈門市2005年旅游總收入對GDP的貢獻率是22.9%,旅游業已成為廈門市重要的支柱產業,而鼓浪嶼是廈門市旅游業發展最重要的旅游景區。莆田市2005年旅游業總收入相對于GDP的比重大約是10%,其中,湄洲島接待量占莆田市旅游總接待量的60%以上,其對莆田市旅游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海壇島旅游業收入相對較低,只相當于GDP的2.2%,這與其目前的開發水平和交通條件有很大關系。

3 4個海島型旅游地空間競爭優勢比較

影響區域旅游競爭優勢的基本因素包括旅游資源條件、客源市場條件、旅游開發條件、旅游政策條件、旅游發展環境、介入機會等,這6個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區域旅游競爭力系統。

3.1旅游地發展環境比較

從海島旅游發展外部環境來看,福建海島旅游發展受到來自加勒比海、地中海、太平洋、印度洋和東南亞地區等世界上許多已開發非常成功著名海島的沖擊,同時還受到來自國內其他省份海島旅游開發的競爭壓力。表1表明,在全國5個沿海海島地帶中,福建省海島在資源稟賦、主導功能上有一定優勢,在區域可進入性、適游時間、開發水平、產品體系方面競爭優勢一般,在品牌知名度、游客感知度方面處于劣勢。在區域內部的社會經濟環境方面,鼓浪嶼依托城市的經濟環境最好,海壇島依托的福州市盡管經濟水平較高、產業結構合理,但是由于與所依托城市交通不便,輻射作用受到限制,其依托作用難以得到足夠體現。湄洲島、東山島分別所依托的莆田市、漳州市經濟支持水平一般。

3.2旅游地開發條件分析

表3顯示,鼓浪嶼的旅游地開發條件的各項指標都是最好的,這說明鼓浪嶼海島旅游開發比較成熟和成功。東山島在資源保護、開發狀況方面有一定競爭優勢,但是基礎設施和其他配套設施比較薄弱。湄洲島和海壇島資源特色突出,但是其他條件處于一般水平。從4個海島與旅游相關的級別稱號來看(表4),鼓浪嶼具有世界級地位,湄洲島具有國家級地位,東山島和海壇島具有省級地位。

3.3旅游地資源特征分析

海島型旅游地是我國沿海分布較為廣泛的一種“資源型”旅游地類型,其四周被海水環繞,是地球上的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緊密結合和相互作用以及人類社會經濟活動、海洋開發和國防活動的地帶,所以形成了特殊的生態系統和文化系統,造就了一大批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比如自然景觀一般有海濱沙灘、造型巖石、山海天象、海珍特產等,人文景觀一般有宗教景觀、軍事景觀、現代人造景觀(海堤)以及其他社會文化景觀等。

福建省沿海海島有著較為相似的自然景觀形態,一般都擁有海灣沙灘、海蝕景觀、象形山石、島中奇湖等自然旅游資源。但是4個海島在自然旅游資源特色上又存在差異,海壇島海蝕地貌甲天下,東山島以島嶼自然生態環境占優,鼓浪嶼的整體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聞名,湄洲島的海濱沙灘具有相對優勢。4個海島人文景觀也有相似之處,多數海島都有宗教景觀等,如東山島有關帝廟、天后宮,湄洲島有媽祖祖廟,海壇島有五福廟,鼓浪嶼擁有天主教堂等。進一步比較,4個海島之間的人文特 色差異顯著,湄洲島享有“媽祖文化”這一世界級品牌,鼓浪嶼的音樂文化、建筑藝術文化等是其特色,東山島已打造出“關帝文化”這個特色。因此“形似而神不似”是對4個海島旅游資源的總體評價。

3.4旅游地客源市場條件比較

3.4.1 4個海島游客感知度分析

游客感知度大小是旅游地客源市場條件優劣的重要體現之一。從表6可知,鼓浪嶼游客感知度最高,達到61.27%,說明鼓浪嶼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最好,湄洲島其次,海壇島和東山島游客感知度比較低,游客感知度都不及鼓浪嶼的一半。

3.4.2 4個旅游地客源市場來源分析

4個旅游地同為福建海島型旅游地,旅游客源有相當部分的重疊,調查發現(圖1),省內主要以福州、閩南、周邊地區為主,省外主要以華東地區、華南地區和北方市場為主要客源市場,但各客源市場的構成比例在這4個旅游地中又有大小之分。其中,鼓浪嶼作為開發比較成熟的

旅游地,已形成了省內、省外、境外市場的多元化客源市場格局,省外市場是主要客源市場,約占36%。湄洲島作為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宗教性旅游地,境外市場(主要是港澳臺以及東南亞市場)所占份額超過廈門,但是省內市場仍是其主要客源市場。東山島和海壇島的旅游業仍處于起步向發展的過渡階段,屬于省內知名的國家級旅游地,其省內市場份額都超過了70%,說明這兩個旅游地在省外的影響力還很小。同時,海島旅游地的客源市場也遵循距離衰減規律,鼓浪嶼客源市場受其知名度影響,距離衰減規律主要反映在省外市場。湄洲島由于其的緣故,所以對港澳臺和東南亞等境外市場有定向吸引力,但是其省內市場和海壇島、東山島一樣,客源市場主要來自本市和周邊縣市,省外市場主要是華東市場、華南市場以及周邊省份。

3.5旅游地政策條件比較,

政府重視程度直接影響著旅游地旅游業發展速度。福州市確立了“一心、二軸、三圈、十二區”的旅游產業布局,其中,海壇島位于福州濱海旅游發展軸線上,并作為福州市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分區。莆田市努力構建“一大品牌、三大節慶、五大系列、七大精品線路、精品”的旅游產品體系,這些產品體系中的核心構成都包含著湄洲島媽祖文化資源和海島景觀資源。廈門市制定了“一心、二帶、三片區”旅游產業發展總體布局,其中“一心”就是重點建設鼓浪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漳州市確立“以濱海度假探秘旅游為龍頭,以市區文化商貿旅游為中心,以山地生態觀光旅游為輔助,構建3個旅游產業帶”的旅游產業布局目標,東山島與漳州國家地質公園是當地3個旅游產業帶的龍頭。可見,海壇島在4個旅游地中享有的政策條件是最差的。

3.6旅游地介入機會比較

旅游地的可進人性是旅游地介入機會的關鍵。福建沿海高速公路全線開通為海島旅游的開發提供了條件,但是4個旅游地的區域內部交通狀況參差不齊。鼓浪嶼交通條件最好,與依托城市空間距離最近,僅有1千米,并且依托城市擁有立體化的交通網絡。湄洲島其次,其與依托城市相距42千米,輪渡班次較多,并且島內交通相對完善。東山島和海壇島距離依托城市距離分別達116千米、128千米,距離都較遠,盡管海壇島的依托城市福州擁有機場,但是進島水上交通班次少,并且景區內交通設施落后,交通條件在4個海島中屬最差。

另外,旅游地宣傳促銷又是擴大介入機會的重要手段。4個海島都擁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但是市場營銷的力度、方向存在很大差異。鼓浪嶼通過加強區域旅游合作、多次舉行重大的國際性旅游節慶活動和會展活動、嘗試實行網絡營銷等手段,在塑造產品形象和旅游地知名度上效果顯著。湄洲島全力打造媽祖文化品牌,每年都舉辦媽祖文化旅游節,加強對澳門、臺灣以及東南亞市場宣傳,已取得較好的宣傳效果。東山島充分利用生態海島的優勢,積極加入到區域旅游合作,尤其是加強與廈門、深圳的合作,旅游知名度正逐步得到提高。海壇島由于在當地經濟中產業地位不突出,盡管擁有“海蝕地貌”這一獨特資源,但是知名度有限,在對外宣傳、營銷方面還有待加強。

4 4個海島型旅游地區域合作的可行性策略

4個海島型旅游地具有獨特的資源稟賦和競爭優勢,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競爭的日益加劇,4個海島的旅游合作在一定范圍內可以實現優勢資源互補,形成特色旅游產品,打造福建海島旅游整體形象和品牌,提升福建海島旅游的知名度,在更大范圍內贏得市場。

4.1健全沿海海島旅游發展的管理體制

福建省已制定出我國第一個省級濱海旅游開發總體規劃,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由于缺乏一個健全的旅游管理體制,海島旅游開發存在嚴重的諸如海島旅游資源浪費、主題形象不明、省內的惡性競爭、條塊分割開發等現象。因此,建立健全的旅游管理體制,建立統一的海島(濱)旅游開發的管理機構和相關管理制度,提升海島(濱)旅游開發中的區域和部門協調能力,是解決海島旅游開發過程中諸多問題的關鍵。

4.2突出特色,形成區域海島旅游總體形象

充分挖掘福建海島旅游資源的本底特色與形象元素,塑造福建海島總體旅游形象。利用鼓浪嶼的音樂文化和建筑藝術文化、湄洲島的媽祖文化和民俗文化、海壇島的漁村風情和海蝕地貌、東山島的關帝文化和海島生態等特色,構建鼓浪嶼、湄洲島等景區品牌,鼓浪嶼海峽旅游節、湄洲島媽祖文化旅游節等節慶品牌,最終形成“閩風島韻,魅力福海——海峽西岸海島游”旅游總體形象。

4.3實行一體化的營銷管理

加強福建沿海地區市場促銷的協作,打破各地分頭營銷宣傳的狀況,達到推廣整體形象和共建福建海島旅游帶的目的。4個特色海島利用各種大眾媒體宣傳、旅游節慶活動、公共關系傳播、市場促銷活動等統一宣傳福建4個特色海島,共筑旅游信息平臺、共同開發旅游客源市場、統一制定旅游服務標準,實行區域旅游宣傳和營銷一體化戰略,共同打造福建沿海海島旅游品牌。在本區域內促銷協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區域協作的范圍,加強省際區域促銷協作,在海島旅游促銷方面加強與廣東、浙江、臺灣和港澳等地的聯系,共同構筑無障礙中國沿海海島旅游合作圈。

5 結論與討論

福建沿海4個海島型旅游地有較為相似的旅游資源、重疊的客源市場以及相當的重視程度,但同時其資源特色、發展環境、市場傾向、發展條件、介入機會等競爭優勢差異較大,這些都決定了海島型旅游地之間是競爭與合作共存的對立統一關系。

(1)4個海島自然旅游資源相似,地理位置相鄰,客源市場重疊以及旅游業都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這些因素都決定了4個海島型旅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系;

篇3

關鍵詞:國際旅游島;口岸構建;大三亞旅游經濟圈;三沙群島;疆域權益;研究

口岸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大門”的象征,口岸對經濟建設有特殊的輻射功能,強化旅游口岸的建設有助于國際旅游島發展戰略的實施。旅游口岸的建設是國際旅游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口岸的布局與建設水準將直接影響到國際旅游島的后續發展。旅游口岸是國際旅游島的“門戶”,是國際旅游島的國際名片,其建設的成果將直接影響國際旅游島的整體形象及運營效率。另一方面,旅游口岸的構建對于大三亞旅游經濟圈的建設、彰顯南海疆域權益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一、旅游口岸建設與研究關系到國際旅游島戰略的發展,意義重大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經過二十多年的經濟發展,逐漸由計劃經濟體系向市場經濟體系轉化。另一方面,中國加入WTO以后,受到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影響,中國與世界的距離正在縮小,中國正在融入與世界各國人員交往和貿易往來的大潮當中。因此,對外口岸的建設與研究日益引起中國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其地位越來越突出,將成為各地區核心發展戰略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旅游口岸更是對外口岸的縮影,對旅游口岸的建設與研究關系到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和發展,同時也是檢驗對外交往的開放程度和旅游服務的質量。特別是將旅游作為重要支柱產業的地區,對旅游口岸的建設與研究刻不容緩。

口岸是對外開放的第一窗口,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門戶”,諸多軟硬件要素會影響其構建的質量。口岸同時具備了凝聚功能和輻射功能。口岸在促進地區乃至區域經濟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南海蘊藏豐富的資源,旅游資源得天獨厚,而三沙群島旅游尚未開發。在南海周邊國家正對南海豐富的資源窺覬不已、垂暮有加的今天,通過加強國際旅游島口岸的建設來輻射并帶動南海旅游資源的開發來維護國家、彰顯疆域權益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可見,旅游口岸的建設與研究迫在眉睫,除了完善與建設通關口岸的硬件設施之外,與之配套的大型免稅集團或大型商業公司,建設經營免稅店、大型游樂園,還有與旅游服務體系有關的軟件建設也非常重要。

二、旅游口岸意識及旅游口岸相配套的軟硬件建設有待提升和加強

1.傳統旅游意識對國際旅游島旅游口岸的影響

在傳統的旅游觀念影響下,一些地區旅游口岸的建設也只停留在通關、檢驗、檢疫等“例行公務”的工作場面上,與國際旅游口岸相配套的軟硬件要求相去甚遠,旅游服務意識觀念淡薄,旅游口岸對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的輻射功能遠未發揮出來,制約區域旅游戰略發展的實施,制約經濟等領域的發展。

2.國際旅游島的地理位置與旅游口岸的關系

海南島孤懸南中國海,瓊州海峽將海島與大陸隔開,進出海南島主要通過飛機、輪船,即使火車輪渡也已開通,制約海南與外界交往特別是國際往來的交通“瓶頸”,仍然使許多國內外游客“夢斷瓊州海峽”,對美麗的海島似乎有“可望而不可及之感”,這與海南島的口岸建設不無關系。

3.國際旅游島旅游口岸狀況與海南旅游市場

(1)航空口岸。目前,海南國際旅游島空港主要有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海口空港和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三亞鳳凰空港,均為國家一類口岸。隨著國際旅游島旅游與商務活動的升溫,空中交通的“瓶頸”效應凸顯,異常忙碌的空港并未能滿足日益膨脹的旅游市場需求,其軟硬件的軟肋常常為懷著興高采烈之情來美麗海島度假、休閑的旅客所詬病。

(2)海港口岸。海南島擁有漫長的海岸線,環島延綿1528公里,有大小港灣68個。其中絕大多數的港口為漁業基地,主要為漁民從事捕魚業之棲息港口,這些港口規模小,設施簡陋,只能停靠海洋作業的中小漁船。

承擔海南島主要客貨進出的比較大的港口有鳳凰港、洋浦港、八所港、清瀾港、海口港等。

目前,進出海島的游客主要以國內游客為主,絕大多數游客以海口港登陸港口。已經投入運營的海南島東環鐵路的始發站為海口,而與海口火車站對接的港口為海口港。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海口港將作為一個游客(主要是國內游客)進出海南島的集散地,海口港還將起到疏散登陸游客之作用,游客通過海路登陸海口港并往島內縱深輻射的旅游狀況將愈加明顯。

(3)旅游口岸存在的問題。機場口岸設施規模偏小;海港郵輪設施建設不均衡;口岸設施規劃設計不盡合理;口岸配套設施不完善;口岸工作條件落后;口岸設施資源整合共享機制仍應強化。

三、海南國際旅游島旅游口岸現狀特征及區域口岸競爭狀況

1.海南旅游口岸的現狀及特征

目前,海南國際旅游島旅游海空口岸形成以南北為主的旅游口岸格局。布局只是旅游口岸發展舉措的第一步,完善旅游口岸軟硬件的建設才是關系到旅游口岸能否發揮其對旅游經濟特殊輻射功能的重要一環。

2.海南國際旅游島目標顧客特征及旅游市場特征

從相關資料可看出,2005-2009年的5年間,外國游客入境海南的人數呈上升態勢。海外游客主要以港澳臺、俄羅斯、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游客為主,中東、歐美游客偏少。

3.海南旅游口岸的需求特征

從海南省旅游局旅游統計報表顯示資料可看出,外國人在海南平均停留天數少于全國平均值,但人均日消費卻高于全國同期水平。如果延長外國游客的停留時間,對拉動海南旅游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對海南國際旅游島旅游服務業的發展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游客在海南的停留時間短,與海南相關的旅游環境不無關系。如與旅游產品的開發、旅游口岸的建設狀況、旅游購物及旅游娛樂等相配套的旅游服務功能的發揮等密切相關。就海南所處的區域環境來看,也與國際旅游市場競爭、區域口岸競爭有關。

4.區域口岸競爭狀況

海南國際旅游島獲批后,吸引眾多國內外關注的目光,所謂牽一絲而動全身,既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挑戰。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任何區域經濟特別是旅游經濟的發展必須參與到區域的競爭行列中來。海南國際旅游島要提高“國際”的含金量,就要面對區域國際旅游行業的挑戰,海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首先要面對香港和東南亞旅游市場的競爭。尤以新加坡、印尼巴里島、泰國普吉島的競爭較為明顯。

四、國際旅游島旅游口岸發展戰略構想

1.海南旅游口岸的升級與改擴建

隨著國際旅游島獲批,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發展高度,顯然,現有的旅游口岸不能很好滿足國際旅游島發展的要求,由于軟硬件原因其功能的發揮受到了制約,發展的“瓶頸”特征凸顯。因此,必須對原有的海空港旅游口岸在硬件上進行改擴建或重新選址建設新的國際旅游島口岸,在軟件上加強基礎建設和服務,一站式出入境,準確、便捷、優質,一切以方便顧客為第一。

2.海南旅游口岸的戰略性發展與“大三亞旅游經濟圈”

縱觀世界上旅游經濟高度發達的地區大都有著完善的旅游口岸等配套設施,考慮到三亞獨特的地理位置及稀缺的旅游資源,且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可以打造成大的國際旅游島品牌中的核心品牌;其國際旅游口岸的個性定位異常活躍,發展潛力巨大,因此,應配之以相應配套的旅游口岸設施,使其品牌效應發揮至極致,并為將來“大三亞旅游經濟圈”發展發揮旅游口岸的功能輻射作用。

建議再造一個新三亞國際旅游樞紐機場,此新口岸空港的建成將是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標志性建筑,是個區域旅游樞紐機場。相當于西部機場南移,可覆蓋整個“大三亞旅游經濟圈”,具有參與全球性的旅游航空市場競爭的國際戰略意義。

新三亞國際旅游樞紐機場的建設,將展示國際旅游樞紐機場口岸的獨特個性,集大型免稅商場、餐飲、娛樂、酒店等功能效應,將最大限度地發揮旅游口岸的功能輻射作用,對于帶動“大三亞旅游經濟圈”的快速發展,充實海南國際旅游島核心品牌的內涵,推動國際旅游島的建設步伐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助于國際旅游島參與國際旅游市場的競爭,調研資料顯示,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都是東南亞乃至世界知名的機場,這些口岸機場的建設對于帶動所在地區或國家的旅游經濟發展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大三亞旅游經濟圈”并不等同于海南島“南部組團”,范疇要比之大得多,可以涵蓋南海海洋島嶼旅游。“大三亞旅游經濟圈”是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及全球旅游市場競爭格局的視野下產生的新概念,一方面,開發南海旅游資源,對于彰顯國家疆域權益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另一方面,既然海南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發展高度,就必須有國際旅游市場的布局,參與國際旅游市場的建設與競爭。 “大三亞旅游經濟圈”既可以彰顯國家,亦可融入并參與到國際旅游市場競爭。因此,“三亞國際旅游樞紐機場”可作為區域旅游市場競爭的橋頭堡,將帶動“大三亞旅游經濟圈”旅游產業的發展,為海南國際旅游島的騰飛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加快三亞鳳凰國際游輪母港和海口國際郵輪碼頭的發展

海南發展郵輪經濟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國際旅游島建設為海南郵輪旅游帶來重大機遇,加快發展郵輪經濟也符合旅游市場的需求,意義重大。

三亞、海口地理位置特殊,郵輪從三亞、海口出發,可以抵達三沙群島展開南海海洋旅游,亦可經不同航線抵達香港、澳門、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發展前景廣闊。

因此,可打造三亞鳳凰國際游輪母港為品牌港口及加快海口國際郵輪碼頭的發展建設,這樣,南北港口遙相呼應,可以滿足國際旅游島旅游市場對旅游口岸的需求,從而可進一步帶動相關旅游產業的發展,發揮旅游口岸對經濟的輻射功能作用。

4.加快瓊州海峽跨海大橋的勘探、規劃、建設步伐,建設全新的陸路口岸

國際旅游島要快速發展,必須打開陸路通道,瓊州海峽跨海大橋的建設是構建全新陸路旅游口岸的關鍵,將形成陸海空交通網絡新格局,從而形成國際旅游島旅游樞紐的態勢,彰顯國際旅游島交通口岸的獨特優勢,使國際旅游島旅游資源發揮至極致,促進海南相關旅游產業的發展,造福海南人民,這也是發展國際旅游島的真正意義所在。

5.重視旅游教育事業建設—建議組建中國國際旅游大學

教育是根本,只有將旅游教育事業建設好,才能為國際旅游島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建議組建中國國際旅游大學,培養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相關人才。可以與世界上知名的旅游院校合作辦學,此舉乃一箭多雕,全力推動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

6.旅游口岸建設與機制創新

國際旅游島的口岸發展戰略要求有相配套的口岸機制建設,才能保證口岸建設的持續進行。就目前海南口岸機構設計來看,不能很好地發揮其應有的指導與協調作用。存在口岸相關部門單位級別低、編制嚴重不足、管理的組織機構縱橫交錯、職責不夠清晰、效率不高等問題,缺乏強有力的領導和協調,因此,創新國際旅游島口岸建設機制顯得刻不容緩,且作用重大。建議成立海南旅游口岸建設發展委員會,擔負起國際旅游島口岸建設與發展的重任,使其指導、協調有關口岸業務的優勢作用發揮至極致。

7.旅游口岸建設與口岸立法--頒布實施新的國際旅游島旅游口岸管理條例

旅游口岸的建設與口岸立法密切相關,縱觀海南建設辦大特區以來的相關旅游口岸法規,每一次出臺新的口岸法規,不僅規范了口岸管理,而且極大地促進了旅游口岸產業的發展。

可以結合海南國際旅游島口岸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海南國際旅游島旅游口岸管理機制,頒布實施新的國際旅游島旅游口岸管理條例,以使得國際旅游島旅游口岸管理有章可循,對于推進國際旅游島旅游口岸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張衛紅:2006.旅游管理. 北京: 中國金融出版社.

篇4

高球熱席卷中國

“旅游收入實現11.09億元,同比增長38.71%;共接待國內外游客89.88萬人次,同比增長16.32%;多家高球場日接待客量高達500人次,不得不采取加場形式滿足游客……”這是今年春節黃金周,海南省旅游呈現出的興旺景象。與此同時,云南地區的高爾夫旅游也是形勢大好,客流量大增,與海南遙相呼應。繼去年之后,作為歐巡賽賽事之一的TCL精英賽今年三月仍將于海南舉辦,有了去年的基礎,今年將吸引更多國家和地區的優秀球手,帶來更旺的人氣。

不過,海南、云南的高球熱還沒達到燙手的地步。高爾夫畢竟還只是“小眾”運動,相對高昂的價格不是一般工薪階層能夠接受的。可以預計,隨著國家隊的組建以及一系列大賽的舉辦,高爾夫將會被更多的國人所關注,06年高爾夫旅游一定會比去年形勢更好,國內外游客均會大幅度增加。

做專業高爾夫旅游

由于本地客源極少、市場狹小,絕大部分客人來自其它地方,和廣東、上海的球場相比,海南、云南旅游型球場特征突出。不同的特征,需要不同的營銷策略,做專業高爾夫旅游才是“兩南”地區未來發展的重點內容。專業不僅是對高爾夫球場的要求,各個相關環節也都需要專業,如旅行社服務、各類配套服務等。目前國內旅游界對高爾夫的認識還不充分,對高爾夫規則和高爾夫球場的運作流程了解不夠,旅行社對待高爾夫旅游大都還停留在普通地接的水平上,在組織策劃高爾夫旅游方面經驗明顯不足。由于剛剛起步,經驗積累尚需時日,“兩南”地區的高爾夫旅游還不夠專業,有待改進,而是否專業必然關系到高爾夫旅游品牌的樹立,以及在同業中的地位。

專業意味著持久地專注,只有堅持專注,才能不斷發展,不斷達到新的高度,并且不斷超越。“兩南”地區無論在資源方面還是在價格方面,相對于其它地區,都具有較大優勢。充分利用旅游資源,憑借價格優勢,以專業的品質和服務,一方面開發國內市場,另一方面擴大國際市場,吸引東亞、東南亞乃至全世界的客人來“兩南”地區打高爾夫,逐步打造中國的、世界的高爾夫旅游品牌,這應該是“兩南”地區未來發展的方向。

存在突出問題

在一片欣欣向榮景象之下,海南、云南的高爾夫旅游背后諸多問題也暴露出來,其中旅游高峰時期的接待能力不足尤為突出。“春節黃金周”、“五一黃金周”、“十一黃金周”三個旅游高峰期,“兩南”地區交通緊張,航班不足,機票如不提前預訂一票難求,造成游客進出的困難;星級賓館、酒店客房爆滿,許多客人不得不入住非星級賓館、酒店入住,服務質量難以保證;各球場加場都無法滿足眾多的需求,有球友反映說在海南玩高爾夫“打球難、難打球”……這些問題亟待解決。據悉,為解決上述問題,海南省旅游部門已上報省政府,建議出臺相關規定,明確規定旅游團隊不得入住非星級酒店,不得游覽非A級景區(點);針對自駕車服務保障難于滿足需求的種種問題,建議盡快在三亞和瓊海建設自駕車營地和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建議將垃圾場、河邊地、山邊地等閑置地有效規劃利用,建造更多的高爾夫球場,以解決旺季打球難的問題。

“兩南”地區的硬件設施能夠達到國際水平,軟件方面則不盡如人意。球場之間為搶客源,大打價格戰,將服務撇在一邊,背離了高爾夫消費的初衷。高爾夫不是市場上的蘿卜賣了就完事了,它倡導的是尊貴、享受、和諧,如果能使客人感受到這些,即使價格高,也不會缺乏客人。有關高爾夫旅游的營銷還處于球場、旅行社自發的階段,缺乏地方品牌的整體策劃營銷,這樣使得游客只是通過口碑獲知信息,傳播面不廣,市場不能迅速擴大。

篇5

關鍵詞:江西;旅游資源生態位;選擇策略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972(2007)04-0106-04

生態學起源于生物學,但已經超越了生物學的范圍。它不僅包括自然科學,也包括社會科學,更多的是一種認識論和方法論,是自然科學通向社會科學的橋梁。而生態位理論是生態學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現已逐步滲透到社會學研究的領域,目前主要是在企業發展理論研究和城市發展理論研究兩個方面被重點關注和熱點探討。

一、旅游資源生態位的內涵

生態位是指在生態因子變化范圍內,能夠被生態元實際和潛在占據利用或適應的部分。同樣,應用到社會學領域,旅游資源作為旅游系統中的一個單元,與生態元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相類似,旅游資源在旅游系統中也具有一定的結構與功能,具有相應的生態位。旅游資源生態位是指旅游資源在區域旅游系統中依據其特點、品位、市場開發潛力及需求狀況而確立的發展地位及由此而致的開發序位和市場定位。旅游資源生態位是旅游資源本體特征與環境條件(旅游資源所處的生態環境條件、人文環境條件、資源開發條件、區位條件、客源條件等)互動匹配后所處的狀態,是旅游資源在特定時期、特定區域范圍內旅游業發展中所具有的功能與地位。

二、江西旅游資源生態位分析

1.江西旅游資源的總體概況

素享“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美譽的江西,山川秀麗,人文薈萃,旅游資源豐富。全省現有世界文化景觀l處,風景名勝區(點)400多個,自然保護區14個(國家級3個),森林公園58個(國家級14個),歷史文化名城7座(國家級3座),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5處(全國重點24處)。此外還有豐富的風物名產、地方文化和眾多的現代建設項目。

2.江西旅游資源生態位的“三位論”

(1)江西旅游資源價值層位(營養維度生態位)

旅游資源價值層位是指從審美的角度和旅游資源自身特點、屬性、開發利用條件出發,旅游資源在區域旅游業發展中的地位。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旅游資源的“營養生態位”,也就是旅游資源本身能夠滿足旅游者需求的程度及旅游者從中所能獲得的價值(營養)大小。旅游資源價值層位是旅游資源開發序位和旅游資源市場定位的基礎。旅游資源價值層位可以通過對旅游資源品位高低、吸引力大小、旅游資源開發基礎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根據對江西旅游資源的綜合評分,可以把旅游資源價值層位分為三個層位。第一層位的為資源品位高、吸引力大、旅游基礎設施較好的旅游資源(景區),包括:廬山、井岡山、龍虎山、三清山、景德鎮、瑞金、南昌市區、安遠三百山、吳城候鳥區、九江潯陽區、贛州章貢區等。第二層位的為資源品位、吸引力中等,旅游基礎設施尚可的旅游資源(景區),包括:婺源、湖口石鐘山、新余仙女湖、彭澤龍宮洞、萍鄉安源、樂安流坑、靖安三爪侖、永修云居山、龍南武當山、柘林湖、寧岡、吉安、龜峰、梅嶺、寧都翠微峰、南城麻姑山等。第三層位的為資源品位、吸引力一般或資源品位尚可,.但旅游基礎設施較差的旅游資源(景區),包括:瑞昌秦山、峽江玉笥山、遂川白水仙一泉江、蓮花玉壺山、萬年仙人洞、鉛山、浮梁、樂平、樟樹、會昌漢仙巖:金溪疏山寺、宜黃曹山、宜豐洞山、萬載竹山、武功山、孽龍洞、修水南崖一清水巖等。

(2)江西旅游資源開發序位(時間維度生態位)

旅游資源開發序位是根據旅游資源本身的價值品質、旅游資源所在地的區位環境條件、區域旅游資源相互關系等因素,確定的旅游資源在區域旅游開發中的時間順序和旅游資源在區域旅游功能系統中的地位。旅游資源開發序位包括開發時間先后秩序、開發建設規模和功能體系定位。旅游資源的價值層位是確定旅游資源開發序位的基礎,而旅游區位因素(旅游開發難易程度、投資規模、客源市場保證程度、區域社會經濟狀況等)是確定旅游資源開發定位的重要條件。根據旅游資源的價值層位,旅游資源在區域系統中的空間格局(區位),旅游資源的替代關系與互補關系,旅游資源開發支持體系的能力建設狀況等因素確定江西旅游資源的開發序位。

江西旅游資源開發序位可以從兩個層次進行劃分:一是旅游資源總體開發序位,如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景德鎮、仙女湖等-三百山、石鐘山、龜峰、樂安流坑等-龍宮洞、小武當、武功山等一獅子洞、七里窯、瑞昌秦山等;二是旅游資源類型開發序位,如山岳景觀系列開發序位:廬山、井岡山-龍虎山、三清山-三百山-武功山、黃崗山,丹霞地貌景觀系列開發序位:龍虎山-龜峰-小武當。

(3)江西旅游資源開發的市場定位(空間維度生態位)

旅游資源市場定位是根據區域中旅游資源的價值層位現狀,分析旅游資源的輻射距離大小和吸引向性而確定的旅游資源的市場開發方向和預期規模大小,即同一資源在不同區域市場上所占據的位置與市場層次。旅游資源市場定位可以分為旅游資源的市場空間定位(空間生態位)和旅游資源的市場功能定位――目標細分市場定位(功能生態位)。江西旅游資源的特色概括起來就是絕特山水、紅色搖籃、陶瓷藝術、道教文化和古色文化。就江西旅游資源吸引力來看以及入境旅游者對江西旅游資源感興趣的比較和歷年來江西各景區入境旅游接待情況分析,入境旅游者對江西旅游資源的興趣大小依次是絕特山水、陶瓷藝術、古色文化、道教文化和紅色搖籃;港澳旅游者對江西旅游資源的興趣大小依次是絕特山水、道教文化、陶瓷藝術、紅色搖籃和古色文化。

而江西的名山勝水及紅色文化最吸引國內游客其次是道教文化、古色文化和陶瓷藝術。因此江西旅游資源開發的市場定位,可以其層次關系。

三、江西旅游資源生態位的選擇策略

俄羅斯微生物學家格烏司指出,生態位是可以選擇的。不同物種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選準自身的生態位,在生存的時間和空間上與其他物種錯開。旅游資源生態位的選擇是旅游資源開發面對生存與競爭所采取的一種積極的策略。旅游資源生態位的選擇必須考慮旅游資源自身稟賦特征與需求、時間、空間等因素的協調統一。

1.確立合理的旅游資源開發序位――生態位定位

江西在區域旅游系統中,在已有的旅游資源生態序位基礎上,為了適應環境變化和競爭實力的提高,不斷地開發新旅游產品和特色旅游產品,通過不斷擴展自身的生態位空間,尋找新的發展空間,拓展旅游資源生態位的寬度,在區域旅游業發展中占據有利的生存位置,確立合理的旅游資源開發序位。第一,優先發展:紅色旅游。將紅色旅游作為江西旅游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實行紅色旅游領跑戰略。使紅

色旅游成為江具特色與魅力的“紅色名片”,帶動江西整個旅游業的發展。第二,重點發展: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旅游,農業旅游,文化旅游。第三,保護發展:生態旅游,宗教旅游。第四,培育發展:會展旅游,科考旅游,工業旅游,購物旅游,軍體探險旅游,自助和自駕車旅游。

為避免區域內旅游資源生態位重疊,避免低層次重復開發,江西旅游資源開發應確立各類旅游資源的開發重點,如紅色旅游資源開發應以井岡山為重點,觀光旅游資源開發應以廬山為龍頭,道教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應以龍虎山為中心。在區域旅游系統內應有層次、有重點、分階段地進行旅游資源開發。

2.進行旅游資源錯位開發――生態位調整

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旅游資源生態位差異越大,彼此之間的競爭就越小,甚至處于相互依賴的合作關系。反之,旅游資源生態位越接近,相互競爭就越激烈,生存壓力就越大。因此,為避免生態位重疊而導致的惡性競爭(價格戰、廣告戰和產品戰等),尋求共同發展,可以選擇旅游資源錯位開發模式。旅游資源錯位開發可以分為:時間錯位、空間錯位、產品錯位和市場錯位四種形式。

(1)時間錯位:對江西旅游業的發展應正確選擇旅游資源開發的序位,做到分期開發,滾動式發展,確立旅游資源開發的主次關系與次序。對一些具有良好市場前景與預期的旅游資源,應盡早盡快進行開發,充分利用“時間差”,占據有利的市場,確立先發優勢。如生態旅游資源是江西的一大資源優勢,同時,生態旅游也是21世紀旅游業的發展方向與趨勢,因此,江西應重視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努力提升江西旅游業的品位。

(2)空間錯位:尋找有利于自己發展的生存空間,避免區域內在資源開發模式上低水平重復開發。形成區域旅游系統的合理的空間梯度。通過空間錯位開發,在區域旅游系統內逐步形成具有強吸引力、輻射力的旅游節點。這些旅游節點對周圍地區的吸引、輻射效應,會促成區域旅游系統內部各地區之間進一步發生互動效應,形成彼此之間的旅游職能互補,并逐步形成層次有序的區域旅游系統的空間結構。江西旅游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切實打好廬山牌,使其成為吸納游客和周邊旅游區傳遞客源的中心。要把井岡山作為另一個名牌旅游產品來建設,建成新的旅游熱線。要充分發揮廬山的世界文化景觀的品牌優勢和井岡山的紅色旅游圣地的品牌與政策優勢,對江西旅游業的發展起到輻射作用與帶動作用。

(3)產品錯位:同質化的資源,差異化的開發。多元化的旅游市場需求要求旅游產品必須有鮮明的個性和明顯的差異性。旅游產品錯位開發主要包括:第一,產品特色錯位,找出旅游資源開發亮點,形成旅游特色產品,如江西的紅色旅游和生態旅游;第二,產品開發規模錯位,通過規模建立自身的優勢與個性;第三,產品檔次錯位,在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做文章,打造旅游精品,同時,隨著休閑時代的到來,也應開發不同檔次的旅游產品,滿足多層次的旅游市場需求。

(4)市場錯位:沒有飽和的市場,只有飽和的思想。市場錯位開發就是尋找市場空位,找準自己具有相對優勢的旅游細分市場進行開發。針對江西旅游資源的價值層位和資源稟賦特征,找準江西旅游資源開發的市場定位。

首先,入境市場定位。其核心市場主要是港澳臺、東南亞、東北亞(主要是日、韓)、北美(美國、加拿大)4大市場,基本市場:西歐、澳洲,機會市場:其他國家和地區。其市場發展戰略重點:針對港澳臺市場,主要推出江西名山大湖古城觀光、景德鎮陶瓷賞購、紅色搖籃訪習、三百山飲水探源、龍虎山道教朝圣、三清山奇峰觀賞等旅游產品。針對東北亞和東南亞市場,主要推出廬山國際會議、景德鎮陶瓷藝術研修、龍虎山和三清山道教文化、婺源山水田園采風、樂安流坑古村探訪等旅游產品。針對歐美市場,主要推出廬山國際會議、景德鎮陶瓷藝術研修、鄱陽湖冬季珍禽觀賞、紅色搖籃探訪等旅游產品。

其次,國內市場定位。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市場,重點推出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景德鎮、婺源等旅游目的地的觀光、會議、度假、生態等旅游產品。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市場,重點推出京九江西名山大湖古城觀光、會議、生態、宗教文化等旅游產品。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旅游市場,重點推出江西名山觀光、訪習和會議等旅游產品。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市場,應以廬山、井岡山觀光、訪習、會議等旅游產品為先導,大力開拓北京市場,并逐步拓寬北方市場。

第三,省內旅游市場定位。發揮本省旅游景區眾多、旅游產品多樣的優勢,繼續推進以“我愛江西山和水”為題的“江西人游江西”旅游活動,拓寬市場,并適時分流客源,使旅游熱線更熱、旅游溫線趨熱。

篇6

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業迅速發展,許多地方都在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閩南地區由于其特有的地理環境和社會歷史背景吸引了許多的游客,特別是港、澳、臺和東南亞的游客。如何根據閩南文化的獨特之處對閩南文化進行旅游業開發,挖掘閩南文化中的旅游業資源,是現在閩南旅游業開發的重點之一。本文結合閩南文化的形成及特征,就閩南文化歷史資源旅游業開發的形態及關鍵點進行探討。

一、閩南文化的形成及特征

文化作為社會內在的構成因素和外化的存在形態,社會的多元化和復雜性滲透在文化之中,使其呈現出相應的特點。我國由于幅員遼闊,地理生態環境復雜多樣,在對不同環境的適應和改造的過程當中,逐漸形成了縱向遺傳、橫向衍播,反映各地不同生產生活方式的從屬于中華文化的區域文化,其中福建東南的閩南文化即是其中之一。這里的閩南主要是指包括廈門、漳州和泉州在內的閩南三角地區,而閩南文化通常是指來自漢族核心地區的中原文化,在播遷閩南的過程中,因地理環境的不同、歷史發展的差異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種區域性文化。同時閩南文化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并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物化為帶有區域性文化特征的獨特的閩南文化資源。

(一)閩南歷史文化的包容性特征從地理上說,閩南地區正是陸海交匯的海口地帶,這就使閩南文化帶有大陸文化向海洋文化過渡的性質,因而閩南歷史文化包含了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質。從人文層面上說,從宋元開始,閩南就成為一個廣泛接受外來文化的區域。所以,所謂的閩南文化的包容性,其涵義是從中華文化的內部看,閩南文化是中原文化南播之后接受閩南海洋地理環境和海洋人文精神的影響,出現的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互相吸收、融合與涵化的一種特殊形態的地域文化,是中華文化內部的兩種不同類型文化的交匯。

(二)閩南文化的開放性特征閩南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是不可分割的。從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關系來看,閩南是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交匯、碰撞、融合的前沿地帶和先發地區。“海上絲綢之路”把阿拉伯文化和東南亞文化、西方文化傳入閩南,沖淡了閩南文化中源于內陸文化的保守性,使得閩南文化具有了開放性的特征。近代殖民主義者對閩南的入侵則把西方新興的商業文明傳播到閩南地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閩南地區人民的傳統觀念,并促成閩南重商好利的商業文化意識的形成。閩南地區半開放的地理特征使得閩南地區成為多種文化相互融合的場所。因此,無論是阿拉伯文化、東南亞文化、西方文化、東洋文化,或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的途徑,或是通過殖民戰爭的方式傳向閩南地區,這同時也賦于閩南文化有別于中原傳統農業文化的開放性和多元性特點,使閩南文化包容并蓄,許多外來文化得以在閩南地區存續和融合。

二、閩南文化歷史資源旅游業開發的形態

上述閩南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經過社會發展、歷史演變直至今天,存在許多物化的表現。閩南文化的這些物化表現在旅游資源開發方面具有極大的潛質,都可進行旅游產業開發。

(一)閩南文化的歷史遺跡資源的旅游業開發歷史遺跡形成于各個歷史發展階段之中,是人類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活動的結晶,凝聚著人類的智慧,是前人留給后人的寶貴財富。歷史遺跡作為旅游資源,其價值在于它再現了歷史,是歷史發展軌跡的見證,因而是一種十分珍貴的文化歷史資源。以泉州為例,宋元時期,泉州港是全國最大的港口,對外貿易已經十分發達,正是由于港口貿易經濟的發展,外來文化逐漸與閩南當地文化融合。通過對港口遺址的開發,可以使世人了解當時閩南對外貿易的規模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有助于人們對閩南文化的進一步了解。

(二)閩南文化的歷史建筑資源的旅游業開發由于閩南古代曾作為中國與世界交流的窗口之一,各種文化在這里交匯,其古代建筑物也因此種類繁多,形式多樣,特別是許多建筑融合了多民族、多宗教的特點,體現出獨特的風貌。以泉州為例,有伊斯蘭教寺廟,其建筑與其他寺廟建筑風格迥異,是古代伊斯蘭教文化對外傳播的反映。另有作為中國兩大佛教寺院之一的開元寺,其建筑風格也是獨樹一幟,特別是大殿的設計在中國中原佛教寺院中是比較罕見的。此外,由于閩南多水靠海,因而閩南地區人民對橋梁的設計也別具一格,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橋梁遺址,全國聞名的有洛陽橋、安平橋等。這些都是閩南文化特征物化表現,也是閩南特色旅游的重點之一。

(三)文化民俗風情的旅游業開發閩南土著居民、中原遷徙的移民和外來的民族等,都在閩南地區留下了歷史遺跡,不僅形成了閩南地區獨特的民俗風情,也為閩南地區留下了許多特有的民俗文化資源。比如閩南的惠安地區在長期的漁業生產生活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惠安女”文化,還有漳州的畬族文化、客家文化。閩南地區在宋元時期曾是多民族的聚集地,閩南地區的回族文化就是在宋元時期阿拉伯人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并在閩南地區扎根繁衍形成的,在泉州就遺留有眾多阿拉伯風格的建筑。這些獨特的民俗風情文化資源是閩南旅游業開發的亮點,可以吸引廣泛的游客前來觀光。

(四)閩南宗教文化資源的旅游業開發由于閩南文化自身的包容性使許多宗教得以在閩南地區長期發展并保留下來。除了類似中原地區的佛教、道教以外,閩南沿海還有其特有的民間信仰———媽祖,以及經由海上絲綢之路傳播的外來宗教———伊斯蘭教等。這些一直都存續至現在,并在閩南地區特別是泉州地區留下了寶貴的宗教文化歷史資源,主要有泉州的媽祖廟、開元寺、圣墓,廈門的南普陀寺,以及我國現存唯一的摩尼教遺址———晉江草庵等。把這些特色宗教文化歷史資源作為旅游產品開發出來,作為閩南文化旅游的重點,是發展閩南旅游業的重要途徑之一。

篇7

[關鍵詞]郵輪產業;區域合作機制;郵輪港口;區域經濟

[DOI]10.13939/ki.zgsc.2017.15.033

1 研究背景

郵輪產業是以海洋休閑度假旅游為核心帶動關聯產業的發展而形成的總體產業經濟效應。郵輪產業依托海洋旅游為經營舞臺,具有跨區域性、海洋文化傳播性及世界文明載體性等特征,被譽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黃金產業”及“漂浮的城市名片”,發展潛力巨大。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深度調整期,中國經濟歷經“新常態”,正在砥礪前行。“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構建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為亞歐區域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我國全面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提供了新的契機,這些均為國際郵輪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郵輪產業作為海洋旅游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顯著,逐步成為國際旅游島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海南省推動郵輪產業加快發展,對于“新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促進海島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擴大海南旅游影響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海南省地處泛珠三角、東盟經濟圈、太平洋經濟圈的戰略要地,海島南部的三亞市扼南海海上交通要道,向北連接東北亞郵輪旅游圈、海峽旅游圈;向南連接東南亞、南亞郵輪旅游圈;“新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可使三亞郵輪母港進一步輻射至加勒比海郵輪圈、北非郵輪港口等地;優越的區位優勢將會推動三亞發展高端郵輪及其相關產業鏈。海南無論在地理位置還是在旅游資源方面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郵輪旅游產業能夠推動海南成為國際旅游島、國際航運中心樞紐,海南省與環南海國家有必要建立區域合作機制,進一步做大做強郵輪產業。

2 創建南海郵輪產業發展的區域合作機制

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旅游合作已有多年的基礎,并成為中國―東盟自貿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南作為中國最大的海洋省,管轄的海域約占南海總面積的2/3,從國家給予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戰略定位及氣候區位優勢分析,海南在與南海沿岸國家開展郵輪旅游合作方面理應走在全國前列。2014年11月,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海南、菲律賓在中國香港簽署協議,海南正式加盟“亞洲郵輪專案”合作項目,協議計劃增加南海郵輪航線及航次。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議:首先,由海南省牽頭聯合域內有關郵輪行業和組織成立“南中國海郵輪協會(SCCA)”,打造泛南中國海郵輪旅游圈,形成機制、共謀發展。進一步深化海南省與東南亞、東北亞各個旅游城市的合作,鞏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成員的郵輪合作,建設東盟郵輪旅游目的地,拓展與倫敦、洛杉磯等友好城市的旅游合作,聯合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曼谷、首爾、吉隆坡、馬尼拉等亞洲著名旅游城市,探索設立世界郵輪旅游城市合作組織,推進世界旅游城市間在郵輪領域的合作,吸引國際郵輪航線在三亞和海口增加掛靠航線和掛靠密度。其次,全方位開展郵輪旅游合作,包括與國際郵輪公司,東北亞郵輪圈、臺灣海峽郵輪圈的合作,做大本區域郵輪旅游市場的規模。加強同世界旅游組織、亞太旅游協會、國際郵輪航線協會(CLIA)、境外郵輪公司等各類國際旅游機構的合作,在郵輪旅游市場營銷、郵輪產業會議、郵輪理論研究、郵市場調查、郵輪資料匯編等領域加強合作。最后,通過博鰲亞洲論壇、島嶼政策觀光論壇等載體、舉辦區域郵輪產業專題會議,塑造區域整體形象,將南海逐漸建成全球主要郵輪旅游目的地之一。積極參與國際郵輪旅游合作,充分發揮郵輪旅游的對外宣傳功能,提升海南的國際形象。

依托“新海上絲綢之路”的國家戰略,構建南海郵輪經濟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郵輪經濟圈作為一個較大的海洋旅游經濟區概念,是在一個特定的海洋經濟區域內因郵輪航線、郵輪母港及郵輪客源市場聯結而成的海洋產業配置圈。郵輪經濟圈的建立無異于將海上絲綢之路航線區域通過郵輪產業關聯成一種全新的區域空間組織。建立南海郵輪經濟圈,具體可以通過建立適合南海郵輪產業發展的共同市場,成立促進南海郵輪旅游發展的合作組織,整合環南海各種郵輪發展資源,比如由政府主導建立一個“海上絲綢之路郵輪旅游發展聯盟”,吸收“新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郵輪港口、沿海城市、旅行社、郵輪公司共同參加,研究絲路沿線郵輪旅游發展規劃,實行相互通關便利化,充分發展南海郵輪旅游,把郵輪旅游做成南海各國充分參與的大經濟項目。同時,形成有效的郵輪區域旅游合作機制,在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基礎上建立區域跨國聯盟,如成立“南海郵輪經濟共同體”“亞洲郵輪聯盟”等長期合作機制,出臺各國共同遵守的郵輪行業法律法規,協調各國相關政策。借鑒博鰲亞洲論壇,可以考慮在三亞建立“南海郵輪聯盟論壇”,將鳳凰島郵輪母港作為論壇會址。

篇8

O2O這一概念最早是在2010年8月份被AlexRampell提出,但其運用應追溯到2006年。沃爾瑪公司SitetoStore的B2C戰略就是O2O模式的雛型。而回顧中國O2O模式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以攜程、大眾點評網為代表的萌芽期,實現了信息流的線上傳遞,而資金流和服務流還依然停留在線下完成。第二個時期以團購模式為代表,將資金流推到線上,只在線下完成商業流與服務流,這一時期O2O的概念得以具象化,同時也將O2O推向產業發展前沿。第三階段則是O2O模式得以廣泛應用。在我國,已應用于旅游、房地產、訂票、移動互聯網、餐飲、汽車租賃、電子優惠券、奢侈品等諸多領域。O2O模式在云南的發展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但是由于受到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全省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的刺激,目前,不少民營企業已經積極的參與到利用電子商務新模式開拓業務的實踐中來。而在這些企業中,又數旅游企業采取的實質性動作最為顯著。以“品游天下”為代表的O2O模式運營商開始崛起。截止到今年,全省有1273家商戶已加入到此平臺中,35642名用戶成為會員。同時合作商家也從單純的國內商家向東盟國家的商家擴散。除了與昆明康輝旅行社為代表的省內知名旅行社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也與泰國泰而喜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和緬甸世邦旅運關系企業有限公司等東盟國家旅行社建立良好和長期的合作關系。

2、云南省運用O2O模式開展面向東盟的服務貿易的態勢分析

2.1云南省運用O2O模式開展面向東盟的服務貿易的優勢

2.1.1豐富的旅游資源云南是中國旅游資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自然景觀方面,特殊的地形地貌、立體分布的氣候特點、多樣的動植物分布都成為其獨特的旅游資源;人文景觀方面,悠久的歷史和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造就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此外,經過多年的建設,云南省已形成了六大云南旅游精品線路,囊括度假休閑、生態文化,異國風情、熱帶雨林風情,喀斯特山水奇觀,古滇文化。六大精品路線實現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

2.1.2東盟國家旅游者入滇旅游需求增長得益于云南省與東盟地理位置互為近鄰,雙邊交往歷史久遠,政治關系良好以及旅游產品互補等因素,云南省與東盟的旅游交流經歷了跨越式發展。云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數據顯示,2013年全省累計接待海外旅游者533.5萬人次,同比增長16.5%。其中,亞洲客源市場入滇游客達254.7萬人次,同比增長13.9%。亞洲國家和地區一直就是互為主要旅游客源國,互為主要旅游目的地。在云南省前10名客源國中有7個是亞洲國家,它們分別是泰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和蒙古,其中東盟國家占到57%。東盟所有國家共計5億多人口,并可通過數條亞歐大陸橋和近距離水運連接歐洲、非洲、澳洲。目前,中國與東盟十國人員往來已突破1500萬人次。中國與東盟十國之間的雙向旅游規模超過中國與歐盟27國之間的規模,東盟已成為我國在旅游方面的最重要的國際經濟體合作伙伴。中國與東盟國家旅游交往發展之快、規模之大,足以顯示出在雙方的國際旅游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2.1.3逐年壯大的旅游電子商務市場近年來,逐年擴張的網民規模和豐富的云互聯網資源,為云南省旅游電子商務奠定了發展基礎。截至2010年底,就網民規模而言,網民總數達1021萬人,網民普及率22.3%,增長率為20.9%。就互聯網資源而言,域名數45,379萬,網站數量達10,269個,互聯網平均連接速度為88.3KB/s。此外,云南省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壯大也表現在網站數量的增多、類型的多樣化。以政府為主導成立的云南旅游電子商務網,成為國內外了解云南的窗口。截止2006年,該網站累計訪問量就突破7000萬人次,月均訪問量達到400萬人次。已成為國內云南地區最大的旅游電子商務平臺之一。此外,旅游企業自己創辦的企業旅游網站平臺也為游客帶來了諸多便利,如昆明康輝旅行社下運營的云南旅游網站就達1000個。

2.2云南省運用O2O模式開展面向東盟的旅游服務貿易的劣勢

2.2.1線下商家泛而不精O2O模式的一大優勢在于聚攏整合大量優質商家資源,但是現階段云南省應用O2O模式發展面向東盟國家的旅游還處于試水階段,O2O經營者在爭奪商家資源時,降低資質審核要求,使消費者利益無法得到保護。此外,目前許多經營者對于O2O模式理解不到位,盲目追求用戶數量提升,經營領域擴張。表面上,注冊旅行社數量激增和旅游產品種類的豐富確實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服務,但是卻無法保證這些服務的質量。

2.2.2配套系統平臺搭建善不健全O2O模式作為電子商務的模式之一,又加之其帶來的立即可見的現金流,不免為服務提供商的非法牟利帶來隱患。現階段,云南省在開展O2O模式時也沒有同步形成完善的誠信機制。政策方面,政府沒有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出臺,在接到投訴之后,無法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對涉嫌違法違規經營的O2O企業無法可依來進行懲罰。監管方面,無論是非營利性機構還是盈利性機構都沒有涌現出對O2O經營者進行監管的第三方機構。企業自身也沒有建設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反饋情況和其他的調研數據,對O2O經營者進行誠信評級,并且將評級結果及時展現給消費者的平臺。

2.2.3平臺提供商盈利模式單一,產品創新不足。團購作為O2O模式的典型代表,在我國發展中呈現出一哄而上,小本經營,用相同的模式圈錢,同質化競爭嚴重等現象,并最終導致不少經營者血本無歸。而目前,云南省運用O2O模式的運營商依然在很多方面未能擺脫這些弊病。從經營模式上,云南省O2O經營者現階段多半都局限于提供一些表層次、低技術的服務,缺乏更具潛力、更具競爭力的業務模式;在盈利模式上,沒有形成面向用戶、商家、廣告投放商等多項收費的機制;在經營思路上,僅僅鎖定低價路線,并沒有借助自身的媒體優勢,幫助商家挖掘一些增值業務,使得很多商家即使有多元化的業務體系,但是因為宣傳不到位,最終這些服務沒有獲得用戶。

2.3云南省運用O2O模式開展面向東盟的服務貿易的機遇

2.3.1政府支持力度顯現中國“十二五”旅游發展規劃明確,云南和廣西作為推進中國—東盟旅游合作區,建設湄公河國際旅游帶基地。近年來,在互為旅游目的地與客源地的基礎上,中國與東盟國家相繼出臺了吸引入境游客的政策與措施。一方面,在簽證辦理方面,率先實行國民對等、互免簽證;另一方面,在旅游投資方面,鼓勵合資旅行社的建立,鼓勵開發互補型旅游產品。

2.3.2在線旅游的蓬勃發展根據艾瑞咨詢集團關于2013年中國互聯網年度數據(電子商務)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3年,在線旅游市場交易額已經達到2204.6億元,交易規模占到電子商務總額的2.3%,同比增長29.0%。而根據艾瑞咨詢集團的數據分析,在線旅游的增長級主要來自于在線機票、酒店和度假業務這三個板塊。機票方面,在線機票預訂業務趨于成熟,在整體機票預訂中滲透率較高,未來將保持相對較慢增長。相比之下,受到在線休閑旅游迅速崛起的影響,其重要組成部分酒店和度假業務迎來爆發增長期,其中度假業務在整體在線旅游市場中所占比重也逐年升高。另外,隨著在線短租,在線租車和打車業務的興起,在線旅游市場將迎來新增長點。

2.3.3O2O模式成為電子商務新趨勢近年來,電子商務與傳統實體經濟的結合,成為了發展電子商務的新藍海。電子商務滲透到工業、農業、旅游等不同的領域,正是電子商務融入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直接表現。Forrester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13年美國直接的線上銷售額占零售總額的比重將達到8%,線下消費的比例高達92%;而中國的這一比例,分別為3%和97%。線上銷售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通過O2O電子商務,把消費者引入到線下消費中占比90%以上的部分中去自然就顯的前景可觀。

2.4云南省運用O2O模式開展面向東盟的服務貿易的挑戰

2.4.1省外O2O運營商搶占市場云南省發展O2O模式在起步時間上并不晚于電子商務更為發達的省份,但是在規模擴展,龍頭企業扶持、發展速度等方面又確實落后于電子商務發達省份。以攜程旅行網為例,作為中國領先的綜合性旅行服務公司,其成功整合了高科技產業與傳統旅行業,向超過5000萬會員提供集酒店預訂、機票預訂、旅游度假、商旅管理、特約商戶及旅游資訊在內的全方位旅行服務,被譽為互聯網和傳統旅游無縫結合的典范。此外,藝龍旅行網、青芒果旅行網等都是O2O模式的實踐者,并且在前期的探索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消費者選擇偏向規模更大,平臺更完善、信譽度更高的O2O運營商也無可厚非。又由于O2O模式得無地域性限制,必然給云南本土旅游電商帶來巨大的沖擊。

2.4.2東南亞國家移動終端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O2O模式給消費者帶來的便捷體現在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線上支付,而這一訴求的實現就與移動終端的開發密不可分。東南亞國家中以發展中國家居多,不少國家網絡的普及率才在近幾年開始攀升,而移動終端的開發就更加善處于萌芽階段。目前,各種旅游類型具備了位置定位技術的手機應用基本上都還未在東南亞國家得到普及。移動終端的開發滯后也必然給O2O模式的優勢發揮有一定限制,自然也就會對O2O模式的發展有抑制作用。

3、結語

篇9

一、旅游業國際市場營銷的現狀

近年來,海南旅游的國際影響力逐漸提高,省政府對國際市場營銷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不斷加大對旅游國際市場營銷的投入力度,采取切實有效的營銷措施宣傳推廣海南旅游,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

1.政府對國際市場營銷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

(1)加大旅游促銷經費投入。2005年,海南省旅游局的促銷經費只有95萬元,到2006年,省委、省政府就投入1000萬元,大手筆向海內外推進海南島整體旅游品牌的宣傳,實現海南旅游促銷“10級跳”。海南將重點開拓俄羅斯市場、歐洲市場、日韓市場、東南亞市場、美加和澳新市場等六大國際旅游市場。2007年,海南省旅游局宣傳促銷經費超過1000萬元,海口市旅游局宣傳促銷經費超過2000萬元,三亞市旅游局也在1500萬元以上。

(2)制定旅游營銷總體規劃。海南省2007年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07:海南旅游促銷年”。省政府加大了對旅游宣傳促銷資金投入,省旅游局主持編制了《海南旅游宣傳促銷年2007旅游營銷總體計劃》,在行政資源、財力資源運用上對企業的照顧既有“陽光普照”,更有“重點支持”。

2.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加大營銷。

(1)整體形象推廣策略效果最佳。充分利用國際旅游展銷會進行直接宣傳促銷、邀請國外旅游媒體和旅游行業代表進行商務考察等形式取得了較好的宣傳促銷效果。2007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分別組團赴俄羅斯、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旅游交易會,如參加俄羅斯旅游展、柏林旅游展、日本DATA展等。2008年6月,俄羅斯旅行商考察團就下半年組團來三亞旅游的有關事宜與三亞市政府進行磋商。這些營銷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俄羅斯一躍成為海南的主要客源市場,2008年第一季度共有6.2萬多人次的俄羅斯游客到三亞旅游度假。有關方面預計,在未來兩三年內,俄羅斯到三亞的游客每年將會增致20~30萬人左右。

(2)大型節慶活動宣傳旅游效果明顯。2000年,海南為了促進旅游業發展,舉辦了第一屆“海南島歡樂節”。2006年,舉辦方提出了“政府主導、專業策劃、市場運作、市縣申辦”的全新模式,并突出體現歡樂節的國際性、歡樂性、民族性,并邀請世界小組、海南世界青年大會等部分代表、世界先生以及海南的國際友城的代表參加,臺灣東森臺、香港鳳凰衛視等知名媒體都現場直播,使歡樂節在國際上的宣傳廣度大大提升,成為對世界宣傳海南旅游的又一窗口。

(3)會展經濟吸引了海外游客。自從2000年博鰲亞洲論壇落戶海南后,海南省的會展經濟日益發展成熟,成為帶動海南旅游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博鰲亞洲論壇設立后,數千個大小會議落戶海南,各種年會、交流會、研討會也紛紛選擇在海南召開,海南已成為具有一定影響的國際會議中心。會議旅游已成為海南旅游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4)重大賽事的舉行在旅游宣傳促銷方面效果最顯著。世界小姐選美大賽、世界先生、國際鐵人三項、國際高爾夫球賽、環島自行車賽等大型國際賽事頻頻在海南舉辦,致使世界各界名流紛紛跨入海南島,也使得境外諸多媒體開始把目光投到海南,營造出一個又一個吸引各界眼球的“焦點”,大大提高了海南的知名度,把海南國際旅游的美好形象展現給全世界。

二、旅游業國際市場營銷存在的突出問題

1.旅游產品體系不健全。

(1)優質旅游產品不足,結構不合理。海南一統江湖的環島觀光游老化陳舊,特色越來越不鮮明,主要客源市場如東南亞地區和我國港澳臺地區出現了萎縮的趨勢。休閑度假游近年來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但由于深度開發不夠,軟硬件設施不健全,仍然屬于淺層次的“資源和產品共生型”產品,發展空間受到很大的限制。商務(會展)游和高爾夫游在博鰲亞洲論壇、世界小姐大賽等國內外大型賽事活動和區域經濟日趨活躍的帶動下,開始得到市場的追捧,但市場競爭力還不強,其它種類的旅游產品市場份額更小。島內已經老化的經過東線、中線公路的環島三日游觀光產品的主導地位卻十年不變,并且有退化到連中線也不去的傾向。

(2)產品檔次較低,缺乏文化內涵。海南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但潛在的文化價值并沒有轉化到旅游產品中來。游客來到海南除了享受陽光、海浪、沙灘外,沒有更豐富的旅游項目可以參與,即使有也不盡如人意。如黎苗村寨里的歌舞表演與泰國芭提雅東芭文化村里的歌舞表演相比,就差之甚遠。

2.旅游營銷資源整合不夠。

(1)區域間整合營銷不夠。海南地處亞洲中心,北聯“泛珠三角”和港澳臺,南比鄰東南亞,有著良好的區域合作平臺,加之當前旅游產品難以滿足海外游客需求的形勢,區域旅游合作,實行捆綁式營銷應是最佳的戰略選擇,但目前海南參與區域旅游合作較少,旅游業國際市場營銷仍是“單打獨斗”,自身優勢沒能充分發揮。

(2)旅游服務業整合營銷不夠。海南很多景區、酒店重開發、輕營銷,有的甚至孤軍作戰,缺乏大市場、大營銷的意識。在傳統思維中,他們往往把寶押在地接社、導游身上,以高額回扣吸引他們攬客,忽視了主動面向客源地、組團社和終端游客的有效營銷,沒有整合旅游行業的營銷力量。在旅游營銷上顯得勢單力薄,特別是在國際旅游市場營銷上,容易造成營銷與服務的脫節,如酒店業、航空業的營銷能力都沒有發揮出來。旅游服務行業和旅游業一樣,要形成大市場、大營銷的意識。

3.現代營銷策略組合尚未形成。

(1)國際市場營銷以政府為主導。海南旅游海外促銷是以政府主導,沒有充分發揮旅游企業和旅游組織的力量。旅游作為產品,銷售需要企業去營銷,政府可以牽線搭橋,但營銷主體應該是旅游企業。另外,海南省旅游協會的作用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這與旅游管理部門管理過寬、過死不無關系。根據國際經驗,要加快海南旅游業的國際化進程,就必須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

(2)網絡市場營銷平臺尚未建立。海南從事旅游信息和電子商務的企業約8家,涉及旅游信息服務的網絡企業約5家,海南本地的旅游網站或綜合網站的旅游頻道共有20家。但在這些從事旅游信息企業中,沒有一家有專門的國際市場營銷頻道,沒有一家多國語言版的營銷網站,制約了海南旅游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步伐。

三、旅游業國際市場營銷的戰略措施

1.創新旅游產品策略。

(1)創新旅游產品滿足國際市場需求。做大做強“休閑度假游”這個核心產品。瞄準國際一流休閑度假目的地的標準,從產品研發、項目規劃、宣傳促銷、服務配套設施等諸多方面給予重點扶持,積極推進現有項目建設和新產品的開發,培育新的市場增長點。順應旅游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實現低端旅游產品向高端旅游產品的升級和轉型。針對日本、韓國、港澳臺、東南亞、歐美等境外市場,大力開發高爾夫旅游;以俄羅斯、東歐和亞洲其它氣候帶的國家為重點,大力開發熱帶濱海度假游,并將目的地向三亞以外地區拓展;瞄準國際大行業、大企業和國際區域組織,大力開發商務(會展)旅游,等等。

(2)挖掘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對現有景區產品的文化內涵進行深度挖掘。如:給天涯海角景區賦予“浪漫、婚慶、誓言、見證”等文化元素;給南山佛教苑賦予“不老松、重陽節、長壽、孝老敬老、祈福祈壽”等文化元素。注重海南與客源市場的史緣、血緣、文緣、地緣、俗緣的挖掘,在旅游產品開發和宣傳促銷中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展示和表達。同時也要注意文化的原真性、本土性和高雅性,對于那些粗俗的、歪曲的文化和娛樂演出要堅決取締。注意與主要客源國文化的交融,讓境外游客在海南能夠找到更多的文化共鳴,感覺到親切和被尊重。

(3)引進一批國際化的旅游產品。開發具有國際化的旅游產品,一方面可以通過自身開發,另一方面通過引進國際上已有的旅游產品。結合海南的實際情況,可以針對兒童旅游市場引進“迪斯尼”樂園,針對球迷市場可以引進“NBA中國明星周”“歐洲杯中國周”“世界沙排巡回賽”等國際性體育賽事。

2.旅游合作營銷策略。

(1)區域聯合營銷。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充分利用“9+2”泛珠三角合作論壇和“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區域合作的平臺,與境內外異質旅游精品進行跨地域組合,相互開放市場、消除障礙、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形成公平競爭的聯合體參與全球競爭,實現共贏。比如與“購物天堂”香港、“東方拉斯維加斯”澳門組合成港澳瓊游;北京—西安(南京)—海南文化休閑游;“廣深珠瓊”商務游等,讓境外游客在一次旅游中獲得集文化、經濟、休閑娛樂等多重體驗和滿足。

(2)產品鏈聯合營銷———航空營銷。航空作為國際旅游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它在旅游業的促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議海南省政府與經停海南的國際航空公司合作,給予其優惠政策,聯合促銷海南旅游業。如果這樣的國際航班一旦成型,必將吸引大批來自亞洲、歐洲的游客到海南觀光旅游,更快帶動海南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3)品牌聯合促銷。把具有共性的旅游地作為一個聯盟推出旅游市場的做法已經有很多案例,如“五岳聯盟”“六大名樓”,等等。楊銘鐸等提出中國“四級”旅游構想,即指南級—海南三亞、北極—黑龍江漠河、西極—新疆喀什、東極—黑龍江扶遠②。將四級進行聯合,共同推出“四極”的旅游品牌,這種合作營銷的模式并不是區域的合作,而是更大意義上的一種品牌的聯合,是一種營銷上的聯盟。海南要與其它幾極一起,互動互助、互惠互利、強化形象、共鑄國際旅游品牌。

(4)開展廣泛的國際旅游合作。可以充分借鑒日本國際旅游合作的經驗,加強與主要客源市場的旅游合作。通過簽署《海南圣彼得堡旅游領域合作計劃》《海南柏林旅游合作備忘錄》,舉辦海南紐約觀光交流活動等合作形式,加強對主要客源市場的宣傳促銷,不斷拓展國際旅游市場。

3.旅游電子商務與網絡營銷策略。

(1)建立國際旅游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制定相關優惠政策,整合現有的旅游電子商務資源,組建2~3家大型旅游電子商務服務企業,集中優勢資源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采用多國語言版,使不同國家的居民隨時可以瀏覽海南島旅游信息,使其在海南省旅游產業上真正發揮帶動作用,進而加快旅游產業的升級。島內其它旅游企業可加入這個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產品的信息、網上促銷、網上交易,開展BtoB和BtoC電子商務。

(2)利用已有的旅游電子商務平臺。2001年初我國旅游業信息化工程開始啟動的“金旅工程”,建設目標包括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海南旅游企業也可以利用“金旅工程”為其信息化提供的專業技術支持和成套的解決方案,建設與公共商務網相連接的海南旅游企業網站。

(3)通過手機短信進行國際市場營銷。海南大型旅游企業可先嘗試與主要客源國手機運營商合作,建立海南國際旅游短信營銷平臺,定期向手機用戶發送海南旅游信息,逐步向全球市場推廣,以吸引更多的國際游客來海南旅游。

(4)采用數據庫營銷吸引更多游客。海南旅游企業可以共同組建國際游客數據庫,在旅游的過程中,盡可能收集游客的眾多信息,如年齡、職業、收入、學歷、愛好、email等等,根據信息建立國際游客信息檔案;在此基礎上深入分析數據庫,尋找出不同價值觀、不同度假需求為特征的游客群;最后根據數據分析進行營銷推廣,吸引更多的國際回頭客和潛在游客。

4.注意力營銷。

(1)通過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國外游客。精選海南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再通過媒體大力宣傳,如果申報成功,將吸引更多慕名而來的國外游客。即便申報不成功,通過輿論造勢,從而引起游客注意,間接地為海南國際旅游起到宣傳促銷作用。

(2)通過建立三亞天體浴場吸引國外游客。充分尊重國際游客的生活習慣及權利,政府針對國外游客有規劃地開辟專門的“天體浴場”,完善管理,通過國內外知名媒體進行正面宣傳報道,最大程度地吸引游客眼球,在吸引更多國外游客的同時充分尊重游客的生活習慣。

(3)通過發展旅游購物吸引國際游客。2008年3月,國務院批準在海口、三亞、瓊海、萬寧四市各開辦一家市內免稅店。海南要充分借鑒沖繩島、濟州島和香港地區的旅游購物經驗,更好地開發購物旅游資源,把購物與吃、住、行、游、娛、樂等要素有機結合起來,以此作為吸引國際游客的一項重要方式,全面整合旅游資源,塑造國際旅游島形象。

(4)利用重大事件宣傳。利用重大事件宣傳海南是一種高效促銷,對促進海南旅游國際化進程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建議海南在重大事件的宣傳報道上統籌規劃,以最大限度吸引國際游客為目標,爭取最佳的宣傳效果,讓全世界聚焦海南。

5.廣告宣傳策略

(1)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對海南旅游進行國際宣傳。政府和旅游企業應首選公益廣告作為旅游宣傳的良好載體,同時注重旅游廣告的連續性和時效性。還可以在一些有良好旅游受眾的媒體廣告信息,如國內外著名的旅游指南、旅游宣傳書籍、畫報、海報等媒體,也可以通過創辦或主辦一些高品位的旅游文化活動、音樂節等的開幕式開展廣告宣傳,在目標市場開展廣告攻勢。

(2)把2010年上海世博會作為海南旅游國際市場營銷的宣傳平臺。海南可以借助2010年上海世博會這一宣傳平臺,充分發揮自身的生態環境優勢,結合現代城市特征,打造國際旅游島形象,通過展示多語言版的海南國際旅游宣傳專區,制作并現場發放國際旅游島手冊和海南特色文化手冊等平面廣告,向世界展示海南國際旅游島形象,宣傳促銷海南旅游。

(3)加大宣傳海南的出入境政策。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對海南旅游進行國際市場營銷,首先要讓國際航空公司和國際游客了解海南的航權政策和出入境政策,可在主要客源市場國的知名電視臺、電臺、報紙等媒體廣告宣傳海南的出入境政策、航權政策等。

篇10

關鍵詞:大連;旅游市場;旅游開發;旅游整合

中圖分類號:F590.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4-0184-03

大連市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城市,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并且開發出了如老虎灘海洋公園、金石灘旅游度假區、星海廣場等許多著名景區景點,收到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是,作為我國最佳旅游城市,大連旅游市場的開發還不是盡善盡美的,存在著資源開發不平衡、市場發育不健全、產品結構不盡合理、產品特色不夠鮮明等問題。本文擬就大連市旅游市場開發中的上述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進一步發展與整合的思路,希望能對大連市未來旅游發展帶來有益的借鑒。

一、當前大連市旅游開發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旅游資源開發不平衡

旅游資源的保護、規劃、開發、建設、宣傳滯后于旅游業迅速發展的需要。人文旅游資源開發相對不充分,空間布局不甚合理是制約大連旅游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之一。得天獨厚的海島旅游資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海上活動、海陸結合的項目基本空白。北部山區的各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如北部溫泉區、天門山、步云山、老冒山等旅游區等未得到充分發掘。

2.旅游市場發育不健全

一是國際市場客源開發力度不夠,國內市場開發不足,有組織接待所占比例不足來連旅游者10%。大連市民出游市場,缺乏計劃引導,呈盲目狀態。二是旅游基本配套設施相對滯后[1]。多年來,旅游業的發展受制于相關行業的問題較為突出,旅游資源管理受多行業領導,市、縣、區對旅游項目的調控缺乏手段;旅游旺季交通的運輸能力、旅館的床位緊張等問題還有待很好地解決。各風景區的服務設施與旅游事業的高速發展不相適應。距市區較遠的風景區,餐、住、行及土特產品的采購難盡人意。三是與旅游市場體系相配套的旅游商品、信息、培訓、口岸服務體系、宣傳促銷、景點形象傳播等方面也需要加強和完善。

3.旅游產品結構不盡合理

根據市場需求的發展變化及自身條件,適時地發展新一代產品,是對旅游業宏觀和微觀兩方面提出的共同要求,也是對應變能力的挑戰。發展旅游業,就需要不斷開發新的旅游產品。大連市旅游產品目前從整體上看,還屬于發展中的模式,第一代產品―觀光游覽型旅游占很大一部分,而休閑度假產品、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滿足新的市場要求的特種旅游產品偏少。這不僅不利于提高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保證旅游業的持續發展,而且在這種產品模式下,主要靠接待擴張很難避免對資源的破壞性利用和廉價出售。另外,由于大連旅游以濱海觀光為主,形成明顯的旺季、淡季,淡季客源明顯偏少[2]。

4.旅游產品特色不鮮明

“特色”是旅游這個不斷創新行業的生命。在當今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上,要想取得一席之地,吸引旅游者,必須根據國際動向和自身條件,開發具有鮮明地區特色的旅游產品。大連目前的旅游產品特色不鮮明,檔次不高,規模不大,缺乏吸引力,缺少唯我獨有的拳頭產品,具有壟斷性和轟動效應及主題鮮明的大型骨干項目尚待開發完善。這種情況影響了大連市知名度的提高,阻礙了大連市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大連市旅游市場開發整合的優勢分析

1.旅游資源的類型組合和地區互補性極強

根據大連的旅游資源分布特征和旅游產品狀況,可將大連的旅游資源劃分為三大旅游區:城市風光旅游區、海島風光旅游區和北部山水風光旅游區。城市風光旅游區,主要包括市區、旅順口區、金州區、開發區、金石灘旅游度假區,目前,大連市區開發利用程度最高。基于這些旅游資源,可以發展會展旅游、商務旅游、體育旅游、購物旅游、節慶旅游等。

北部山水風光旅游區,主要包括北三市(普蘭店、瓦房店、莊河),旅游資源包括素有“東北小桂林”之稱的冰峪溝、林木茂密、古跡眾多的遼南名山大黑山、遼南最高峰步云山,以及英納河水庫、轉角樓水庫,以及眾多農業生態示范園區等。基于這些資源可以發展山水風光旅游、溫泉旅游、農業旅游、生態旅游等。

海島風光旅游區主要包括海王九島在內的長海縣,旅游資源包括石林、云海、佛光、海灘等,屬于國家級森林公園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可以開展海上娛樂、海島觀光度假、休閑旅游、趕海旅游等。

三大旅游區旅游資源特色鮮明,包括了現代都市風光、山水生態溫泉和海島風光這三種極富特色的旅游吸引物,互補性極強。而且各種旅游資源所處位置相對集中,便于集中開發管理。

2.區城交通網絡發達

大連交通四通八達,是中國北方重要的交通樞紐.,這里海運、航空、鐵路、公路、管道五種運輸方式一應俱全,其中海運方面,已經形成了以大連港、北良港、大連灣新港、旅順新港、長海港、皮口港、長興島(在建第六代集裝箱碼頭)碼頭為支撐的,大型大港口群。大連的周水子國際機場是4E級的國際航空港,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國內重要干線機場之一。國際航線排名居全國前列,國內外城市通航數量和客貨吞吐量居東北地區首位。而且、供應、服務、保障、管理等支持系統配套完善,商貿、旅游、金融、保險、信息等第三產業聯動發展。這為大連發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

市區交通系統與對外交通系統相連接,構成了海陸空立體的交通網絡體系,為旅客提供了方便舒適的旅游環境,為游客進出大連提供了有效的交通支持,成為大連旅游業發展的推動力量。

3.政府重視

大連市政府非常重視旅游業的發展,在制定《建設“大大連”規劃綱要》中,特別明確了旅游的城市功能定位,將區域性旅游中心作為“大大連”建設的重要支撐之一,并制訂了詳細的旅游規劃,對全市的旅游資源開發進行空間布局,對區域旅游規劃和各旅游景區進行形象定位和主題形象導向。2005年,大連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確立并發揮旅游業的支柱產業地位和作用”,要“全面整合優勢旅游資源”,“加大資金扶持投入”,“實行土地優惠政策”和“優惠的稅收政策”。

三、加強大連市旅游市場開發與整合的路徑

1.旅游資源的整合

大連雖然有一大批特優級旅游資源,但缺乏黃山、九寨溝那樣的世界級和全國級的單向的、富于賣點的頂級旅游資源。大連在濱海旅游城市中的重要優勢在于:特優級的都市景觀、藍色海洋、森林溫泉和近代人文資源的多樣化組合。從大連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的空間結構狀況來看,大連市旅游也具備實施“東延、西展、南拓、北進”戰略的資源條件,即以中心城區為基點,向東積極開發長山列島旅游資源,向西大力開發濱渤海旅游資源,向南重點優化旅順的人文旅游資源,向北深度開發北三市的林泉資源。

大連旅游資源整合應分別整合并凸顯都市旅游、藍色海洋、歷史人文、綠色生態這四大特色,并通過清晰主題進一步有機整合分散的旅游資源。應著力深度開發現代都市資源;進行戰略性的連續開發和生態型開發藍色海洋資源;在嚴格保護的基礎上重點開發近代人文資源;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支持力量,推進北部內陸及沿黃渤海岸帶“綠色生態”旅游資源的有序開發[3]。

另外,大連三大旅游區還可以開展共同的旅游項目,即度假旅游,如金石灘濱海度假旅游、北部溫泉度假旅游、海島度假旅游。基于這一點,應聯合促銷,各區針對不同的旅游目標市場,開展營銷活動,提高服務檔次和水平,創造大連度假旅游品牌,防止趨同重復建設,惡性競爭。城市旅游區和海島風光旅游區以濱海風光為紐帶,開展以濱海旅游為主體,都市風光與海島風光相結合的娛樂休閑光旅游,開辟城――海――島旅游路線,開發共有的濱海旅游資源優勢,互補聯動,合作發展。

城市旅游區和北部山水風光旅游區交互地帶是城鄉結合部,兩區應該共同致力于這一區域的旅游開發,在此地帶建成環城游憩區,使之成為市民周末度假休閑的后花園。另外,加強交通建設,提高可達性,促進城鄉對游,加強交通走廊風景建設,美化進出城環境,在這一基礎上,開辟城―園―鄉旅游線路。

2.旅游管理體制的整合

零散行業市場秩序混亂、非法競爭是大連旅游業發展的薄弱環節。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利用協會的組織方式對企業市場行為進行規范,使競爭有序化,保護合法經營人的利益;通過其監督職能提高企業管理和經營水平從而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在政府和民間組織合作開發模式中,政府的主要職能是促進公平、增加就業、保持區域平衡、改善當地居民生活、提高旅游地居民福利,保護旅游資源和區域生態環境等,以抑制旅游市場負面的外部性影響;制定宏觀政策和市場規范、法規確保市場進行穩定;總體布局和長遠規劃,確保旅游市場發展具有戰略性。而民間組織的主要職能是加強企業日常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和豐富服務種類、改善旅游接待方式和環境、加速技術創新和應用、建立旅游信息咨詢中心、增加旅游投資和項目開發等,提高旅游競爭力;增加旅游收入、增強經濟實力;提高職工福利和工資,增加企業凝聚力;實施品牌戰略提升企業形象;協調企業間的關系。通過政府和民間組織的協作,可以更好地制定行業標準和規范,進行服務質量等級評定和監督,進行旅游統計分析,綜合效益評估、環境影響評估和監測,發展旅游教育,協調區域和國家的關系,改善旅游地可達性,提高旅游地形象,并開展對游客環境保護教育和綠色消費宣傳。

3.區域旅游空間的重構與整合

要整合優化大連的旅游資源開局,形成以市區為中心,以旅順口和新市區為側翼,以北部林、泉、山、水為呼應,以沿渤海、黃海岸為廊道,向中部、北部地區延伸的發展格局,有效改變大連旅游資源開發“一頭沉”現狀。

為了發揮區域旅游資源的整體優勢,開展觀光、度假、康復、療養、購物、商務、會議、科學考察等綜合旅游活動,大連市應形成合理的旅游空間結構布局。大連旅游區開發目前主要集中在本區南部的旅游金三角地區,空間布局很不平衡,造成金三角區超負荷運轉,其他很多地區的旅游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大連市應想辦法扭轉這種南重北輕的發展格局,在原有基礎上,以各市縣為依托,以城市風光旅游區、海島風光旅游區、北部山水風光旅游區為載體,通過海陸空三大系統將大連的旅游資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三區開發、兩兩融合、聯動發展,構建大大連旅游的新格局,以適應建設大大連的發展需要。

4.旅游市場整合

大連的入境旅游一級市場是以日韓俄為主的東北亞地區,二級市場是港澳臺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等歐洲和北美地區;澳洲可以看做大連的三級客源市場。從近期旅游市場的拓展方面看,大連應抓住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產業高速發展的機遇,發揮地緣優勢和歷史淵源優勢,深入發展并鞏固以日韓俄為依托的東北亞市場;以國際友好城市為支點,向其他地區擴展。

國內旅游方面,大連的國內旅游正步入以提高質量增加效益為特征的全面、快速的發展時期。就市場格局來說,大連國內旅游市場呈現近地緣市場(東北、環渤海)為主體,以上海、廣東為重要支撐的市場格局。未來大連國內旅游的一級市場將是東北市場和內蒙古東部市場、京津冀―山東等環渤海市場,二級市場將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市場,三級市場將是以西安為核心的關中城市群,以及中部地區。從市場拓展的方面來看,大連近期應首先立足本省、東北及環渤海的近中程客源,深度開拓北京、遼寧市場,繼續鞏固其主力市場地位;同時加大天津、上海、廣東、山東、內蒙古市場的開拓力度,使之成為未來新的主力市場;積極開拓江蘇、浙江、環渤海的河北、以西安為核心的關中城市群、中部地區市場,使之成為將來重要的旅游市場。

5.旅游產品系統整合

都市旅游。即以大連中心城區為中心,以便捷的海、陸、空客運交通,完善的旅游服務接待設施,優美的城市環境,良好的服務質量,高品位的文化氛圍,豐富多彩的旅游活動構筑現代化的城市環境。充分挖掘大連“浪漫之都”的特色,緊扣“浪漫時尚”的主題,充實內涵,弘揚特色文化,充分展示與主題相匹配的海濱、建筑、街區、廣場、節慶、會展等都市風采。通過規劃整合,形成大連獨特的“浪漫模式”。要保護好大連殖民時期的歐式建筑與日式建筑,特別是大連現有的歐式建筑與大面積的草坪都體現了濃郁的歐陸風情,這對國內一級市場與亞太經濟圈、東南亞各國次級市場都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今后還應進一步創造一種西洋的、現代的、優雅的文化氛圍。同時,積極開發夜間娛樂項目,整合大連的廣場、演出場所、酒吧、港灣等場所,策劃具有吸引力、創新型的夜間活動。在浪漫時尚的主題下營造浪漫的旅游吸引物,提升城市個性,做強做大與旅游緊密相關的、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各類城市產品,壯大以服裝為主題的會展旅游和商務旅游,形成以都市休閑為主導,系列個性化主題和諧并存的產品群[4]。

海洋旅游。大海是大連認知度最高的旅游資源,海洋旅游應該以海洋為特色,在強調對海洋、海濱、沙灘等資源進行嚴格保護的前提下,以金石灘、金渤海岸、長興島、仙浴灣、長海縣等為重要支點,以海岸線、海灣、海角、海港等潛在的旅游資源為依托,以濱海休閑度假、郵輪旅游、沿海主題游船旅游、游艇旅游、帆船旅游、海島旅游等為重點,做足海洋文章,開展水邊休閑娛樂活動如模擬海員出海、漁民生活體驗、特色游船、帆船、滑板、沖浪、潛艇比賽、沙灘競技、水上慶典、海底探險等活動,突出自然與人的和諧及時尚氣息,使之成為大連旅游的名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