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務危機的后果范文

時間:2023-11-06 17:53: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地方債務危機的后果,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地方債務危機的后果

篇1

【關鍵詞】地方債務危機,錢荒,現狀

今年6月,我國爆發了“錢荒”的的金錢危機,可是這讓局外人的我們始終想不懂,為什么面對M2值超過百億,而且還在以兩位數增長的今天,會出現這么離奇的現象呢?政府政策的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玄機?

作為世界上少有的經濟大國,我國的GDP增速始終保持在7.5%以上,而為什么在40萬億城鎮計劃刺激的背后,高盛、瑞銀卻相繼調低國內的經濟預期,同時謠言傳出李總理會成為第一個完不成政府計劃的總理呢?這一連串離奇事件的背后,似乎與地方債務有撇不清的關系。

今年6月以來,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光明日報多次發文,公開批評地方政府的不負責任的行為,甚至13號刊文“只鋪攤子不管還,地方債務風險高”。這一切問題都說明了現階段的地方政府債臺高筑的行為,已經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惡性指向標,而這一切與08年的4萬億計劃又頗有淵源。依我個人看來,我認為主要原因集中在政府盲目的刺激計劃的遺留問題和地方平臺的資金大部分來源于銀行,這無異于風險轉嫁。

一、我國地方債務危機現狀

為保證2008年出臺的十大措施和4萬億經濟刺激方案的順利實施和保增長的目標,各個地方政府分別成立專業融資平臺、事業單位來化解資金瓶頸和法律障礙。這也就將地方債務不斷的滾雪球,最后成為了今天的現狀,我國的地方債務有以下四個特點:第一,債務數量龐大;第二,舉債主體多。財政部作為地方政府財政的主管部門應該成為舉債負擔主體,實際上我國許多地方政府舉債并非全部由財政部決定,地方財政對政府債務管理監控不到位,甚至出現缺位現象;第三,償債能力差,逾期債務多,用專家的話說就是只鋪攤子不管還,現階段我國地方政府財力普遍薄弱,地方政府舉債投資又缺乏必要的投擲收益評估體系,投資項目效益低下,呆賬、壞賬較多,回收難度大,償債能力低,從而使得地方政府債務逾期率較大;第四,財政職能不健全,財政職能弱化和財務管理薄弱促使地方政府大量赤字和債務的形成。預算管理的松弛使不少地方政府的預算流于形式,預算執行彈性很大。有些地方政府財務制度的不健全,多部門管錢、多頭批錢、虛增收入、隨意支出等現象較為普遍。使得地方財政出現困難。

二、我國地方債務爆發后果

倘使我國的地方債務危機全面爆發,那么未來后果是什么樣的呢?第一,銀行的不良貸款會持續增加。從審計署公布的2009年的4.4%的壞賬率來看,危機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這也許就是我們最近一段時間的“錢荒”的真正原因。第二,地方經濟停滯,刺激政策前功盡棄。如果地方債務風險爆發,許多項目難免會半途而廢,地方政府融資鏈條面臨斷裂,很多地方經濟發展也可能面臨停滯。我國的城鎮化建設已經進入新一輪建設高峰期,地方投融資平臺仍需扮演重要角色。如果這些平臺的貸款能力受到限制,地方投融資平臺所蘊含的危局將可能提前顯現,并成為真正的危局,進而對中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第三,地方賣地沖動更加強烈,宏觀調控失效。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中相當一部分來自于賣地和房地產稅收,為了償債,或會迫使房地產調控政策中途走樣。此外,為了償債,政府有可能提高稅費。勢必“迫使”公共管理更加朝“創收”的方向發展。要么通過提高行政所掌控的“資源”價格進行出售,來增加財政收入彌補巨大的債務虧空,要么謀求與商業利益集團結盟,減輕沉重的債務負擔。第四,破壞政府公信力,影響安定團結。如果地方債務風險爆發,可能會影響地方政府對基礎設施、教育、科技等公共產品的投入,可能會出現公務員和中小學教師等相關人員的工資拖欠,影響國有企業破產財政兜底、下崗人員生活費和再就業、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等支付問題,嚴重的將會威脅社會穩定。相比歐洲債務危機,我國地方政府“封閉”的投融資平臺難以監控,風險更大。

三、如何化解地方債務危機呢?

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中國政府擁有強大的智囊團,那么在面對突入襲來的債務危機的同時,各路專家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現實手段,將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進行資產證券化,對于那些地方負債較好的東部省份,有可能對巨大的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進行資產證券化。從某種意義上說,財政部代地方政府發行2000億債券僅僅是一個嘗試,全面的債券市場解禁和貸款證券化將是非常現實的“騰挪手段”,它也許很快就會到來。第二,制度建設,改革分稅制,專家表示,與其允許地方政府發債,還不如改革分稅制。因為地方政府所面臨的財政問題,從根本上來說是中央與地方在財權、事權分配上不合理所造成的,即地方政府在財政收入中只占30%左右,卻不得不負擔教育統籌、醫療保障等60%的公共產品開支。分稅的十多年來,爭項目、爭資金、跑貸款、忙舉債幾乎成了基層政府的必然之舉。第三,治本之道:引入民間資本,發展經濟不一定都需政府出錢。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還需重新界定,讓民間資本和社會其他資本能夠順利地進入更多領域才是治本之道。應探索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參與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制度和機制。對于財務效益不理想的建設項目,可考慮將政府投入僅作為補資金處理不追求回報,這樣就對社會資本具有吸引力。

篇2

中國作為大國,掏15億美元“腰包”并不是傷筋動骨的事情,但希臘的債務危機卻使中國人聽到了震聾發聵的警鐘,感受到了一種震撼的威力。歐洲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希臘危機的罪魁禍首是希臘政府持續借貸超出自身收入能力的資金,以供養該國民眾的高福利,簡言之就是政府債臺高筑。那么中國呢?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是一番什么狀況,它對銀行信貸是否也會造成風險,我們該如何防范呢?

自2008年發生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的經濟、金融形勢就被打亂了,發生了超乎異常的變化。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啟動內需,推動中國經濟平穩持久發展,中央政府出臺了4萬億的投資計劃,而各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各自的配套投資計劃,在這一過程中,地方融資平臺為地方政府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來源,讓這一系列的投資計劃得以順利地推進。毫無疑問,地方融資平臺是我國經濟復蘇的功臣之一,但同時也要看到,地方融資平臺也隱藏著一定的風險。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不久前在銀監會召開的2010年第二次經濟金融形勢分析通報會議上披露,至2009年末,我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余額為7.38萬億元,相比2008年年末增長高達70.4%,占我國商業銀行一般貸款余額的20.4%,占去年全部新增一般貸款的34.5%。來自銀監會的另一項統計數據顯示,到去年5月末,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合計設立8221家投融資平臺公司,其中縣級平臺高達4907家。而從地方平臺公司貸款債務與地方政府財力對比看,地方政府的債務率已經高達97.8%,部分城市的平臺公司貸款債務率超過200%。有專家預測,到2011年末,地方融資平臺負債將會高達12萬億元,而地方政府債務總額將達15萬億元。在土地收入下降或難避免的今年,地方融資平臺不但將變成我國經濟復蘇的“隱形殺手”,而且為銀行信貸埋下了巨大的風險。

地方債務說穿了就是銀行債務;地方政府通過無限信貸欠下銀行的錢,銀行形成的債務便是欠了廣大儲戶的錢。盡管我國各大商業銀行通過改制已經走向市場化,已經不再像計劃經濟時代那樣簡單地充當政府的政策工具,但是,銀行與政府的關系仍然十分緊密,寬松貨幣政策的推行,使作為借債者的地方政府和作為發債者的銀行有了聯手的充分理由,地方政府需要銀行貸款化解財政資金的缺口壓力,銀行需要尋找靠得住的借債者來消化日益增長的存款壓力。但是,借債總是要還的,在銀行與地方政府的權、責、利已經明晰的當下,地方政府已經不可能憑借其握有的強硬的行政權力來隨便“賴帳”;急劇增長的地方債,使部分地方政府債臺高筑,實際上已經陷入了一定程度的債務危機,而這種債務危機毫無疑問必定沉淀為銀行的信貸風險。

筆者認為,當前國內銀行信貸泛濫,房地產迅速增大,是這種信用無限擴張的結果。盡管已經有有識之士認識到這種危害,出臺政策進行調整,但是社會或金融市場的絕大多數人仍然希望過度使用現有金融體系,把銀行信貸轉化為個人或企業賺錢的工具。不少商業銀行還在千方百計擴大其信貸市場份額,許多個人還希望通過優惠獲得更多的銀行信貸,地方政府則希望把銀行信貸撬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銀行的信貸風險必然存在,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首先,要正確認識政府信用的有限性,提高地方政府債務信用的透明度。從當前來看,金融資產快速膨脹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政府信用泛濫的基礎上。如果沒有政府信用泛濫,金融市場的投機者是沒有生長條件與土壤的。為了救市,采取短期行為的政府更是濫用信用,從而使得整個金融體系信用擴張發展到極致。所以,首要一環便是要遏住政府信用的泛濫之潮。與此同時,我們還要進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債務信息的透明度,并嚴格控制地方債務規模的擴張。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地方政府的債務構成比較復雜,尤其是各類隱性債務的存在,使得地方政府的實際債務率要高于表現出來的負債水平,這顯然不利于控制地方債務風險。因此,未來需要引入政府負債風險率、新增債務率等新指標,建立起更為健全的地方政府信息披露制度,按時披露地方政府的資產負債情況,讓有關部門能夠更好地把握地方政府的債務水平以及變化情況,為建立風險預警機制鋪平道路,就同如建立個人征信系統一樣,對債務超指標者亮“紅燈”。同時,應該以財政部地方債為契機,統一規范地方政府的舉債行為,進一步整合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提高政府對于項目的審核力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新增債務的增長速度。

其二,要收緊流動性,從源頭上收束銀行信貸流向地方政府的渠道。事實上,今年以來央行已經以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發行央票、提高銀行資本金率等手段,對仍在執行之中的適度寬松貨幣政策進行微調。但是,7.38萬億元的巨額地方債顯然已經使央行不敢輕易動用加息的手段來進一步收緊流動性,怕這樣一來使已經深陷債務泥沼的地方政府更加雪上加霜。但是隨著物價的不斷上升,我國CPI指數正在不斷走高,目前的銀行儲蓄利率早已處于負利率。負利率的一個直接后果便是儲戶利益受損失,對于我國這樣一個民眾理財仍以儲蓄為主要手段的國家來說,長期的負利率將使民眾的財產性收入受到損失。對此,我們又不能不慎重看待。

篇3

地方政府舉債在理論上的合理性,并不代表其在實踐中就一定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國的政治體制、行政管理體制、經濟體制以及由此決定的財政體制是我們決定是否允許地方政府舉債的必要前提,而法制環境、文化傳統等則是地方舉債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土壤。因此,如果在相應的體制條件、法制環境等不成熟,舉債門檻設定不科學的情況下,就貿然地將舉債權賦予地方政府,那將會帶來嚴重后果:

首先,在“政績觀”的驅動下,地方政府可能會不惜代價地動用一切可動用的資源,特別是動用地方舉債權來進行投資,因為這些債務往往不在本屆政府的任期內償還。于是,在相關的約束監督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一旦打開了地方政府發債這個口子,各地將會競相發債,從而加大地方財政風險,甚至帶來地方債務危機。

其次,地方債務危機一旦產生,將會形成一種“倒逼機制”,使得由于地方盲目舉債所帶來的風險和損失,最終由中央政府來“埋單”。這就可能使得中央政府的預算失去控制,形成巨大的財政風險。

再次,在相應的制度和體制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地方舉債有可能會加劇地方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因為,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不僅應債資源豐富,而且財政實力強于不發達地區,因此有可能會利用相對較高的公債收益率吸引不發達地區的資金。最終加劇“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

此外,地方債由于以政府信用作為擔保,其風險小于股票等證券市場的投資產品,而收益率又一般不會低于銀行存款。因此,有可能會形成對民間資金的擠占,不利于民營企業的發展。特別是在當前世界性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如果允許地方政府舉債,有可能給本來就困難重重的民營中小企業帶來致命一擊。

篇4

關鍵詞:高等教育;高校融資;債務危機

中圖分類:F8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217(2008)04-0033-04

一、我國高校債務的現狀與危害

1998年擴招以來,高等教育入學比例急劇上升,高校對資金的需求越來越大。然而資金供給的增長卻沒有形成與高校規模擴張相匹配的速度,導致高校資金缺口劇增,對外債務如同滾雪球般越積越多。2007年3月,隨著吉林大學債務危機的曝光,高校一直隱而不顯的債務問題霍然浮出水面。目前,我國許多高校都承擔著由銀行貸款形成的高額負債,而且期限結構不合理,債務危機已經形成,不僅對高校教育教學質量以及學生負擔產生直接負面影響,還可能對我國人才培養體系和金融體系穩定產生潛在危害。

(一)高校債務危機現狀

1、高校負債總額大。近年來,由于高等教育規模擴張過快,政府對高等教育的財政投入缺位,高校大規模舉債。廈門大學鄔大光教授的一項調研表明,公辦高校貸款規模高達2000億元~2500億元。2007年9月12日,教育部長周濟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會上表示,我國高校債務總計約2000多億元。而在近期召開的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教育界特別小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田淑蘭表示,目前全國的高校債務已經達到了2400億元左右。更有學者認為目前我國高校貸款規模已經達到4000億元以上,高校債臺高筑,危若壘卵,入不敷出已成事實。

2、高校負債結構嚴重失衡。債務危機不僅體現在總量層面,還表現在負債結構失衡帶來的壓力。首先,是負債來源結構不合理,高校的主要債權人是國有商業銀行。前幾年寬松的融資環境、國家對高校辦學政策的傾斜,以及金融行業對高等教育發展的良好預期,使得高校成為了銀行眼中香饃饃。銀行對高校這種“質優”貸款的競爭結果在地區上表現為很多高校的貸款來源過于集中在某一家金融機構。其次,從貸款的期限結構來看,高校貸款的種類普遍存在短期貸款比例高,中長期貸款比例較低的現象,導致還款時間過于集中,從而形成巨大的還款壓力。

由于高校日常資金流量的平穩性,貸款的集中償還會在一段時期內對高校資金的平衡造成困擾。這種資金償付在某一時間區段上的不匹配又會對后續的資金平衡產生滯后影響。現金流量的斷源使得高校被迫陷入借債還債的惡性循環之中。

(二)高校債務危機產生的危害

1、債務危機產生的現實危害。高校債務危機首先影響到的就是教學質量的保障與科研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國高校承擔的巨額債務已經影響了許多高校健康正常的運行,教學資源和試驗設施得不到及時的補充更新,科研經費被迫一再縮減,科研活動不能順利開展。另外,高校負巨額債務運行必然加大學生及家長的負擔。我國高校的運轉經費來源主要有二:一是財政投入,二是學生交納的學雜費。由于我國高等教育不像義務教育,國家對高校運轉經費的投入只能是極其有限的一部分,剩下的高校的絕大部分運轉經費還只能靠學生交納的學費去填補。為緩解巨額債務負擔,高校提高收費標準是必然的事情,迫使近年來學雜費在高校收入中的占比越來越高。據資料顯示,擴招六年,學雜費在高校收入中的占比逐漸上升,從1999年的16.01%上升到2005年的20.72%,漲幅超過4個百分點。2005年普通高校學費和雜費共計達到1553.1億元,分別比1992、2000和2004年增長34,4倍、1.6倍和15.3%,增幅比同期普通高校招生數高28.7倍、0.3倍和2.5個百分點。國家對于學費的收費標準一直都有明確的限制,因此,雜費等教育收費項目將是高校不斷提高收費標準的重要項目。換言之,學生家長將會成為高校巨額債務的最終買單者。

2、高校債務危機的潛在危害。高校債務危機產生的危害不僅影響了教學質量,加重了學生家長的負擔,它還可能將通過一系列反應對高校和金融體系產生潛在的危害,對社會各個方面造成更為深遠的消極影響。首先,直接的問題就是債務危機可能導致高校破產。隨著高校債務問題越來越顯露,有的大學已經在虧損運行,連債務利息都無法償還,而且大學債務的責任人缺位,非常類似于過去的國有企業債務問題。盡管事實上存在著國家對高校的隱形擔保,但在國家財政對高等教育直接投入增長有限的情況下,高校甚至是某些教育部重點高校的破產也并非危言聳聽。再者,高校債務問題蘊含著巨大金融風險。巨額負債形成了放貸銀行的不良貸款,直接損害到銀行的正常經營。國家審計署向社會公布的對中國農業銀行2004年度資產負債損益情況的審計結果顯示,中國農業銀行部分信貸業務存在潛在風險,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對高校形成的債務風險。當前高校貸款普遍以學費收費權作質押,而學費收入屬財政性資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一旦高校貸款到期不能償還,銀行難以真正實現對收費權的質押權利。這些因素都將對銀行體系的資產安全產生潛在的風險,高校債務危機對金融市場的穩定也造成了不利影響。

二、我國高校債務危機的主要成因分析

形成我國高校債務危機的因素是多元的,其中包括國家財政投入不足、高校風險意識淡薄、管理弱化、銀行盲目授信放貸等等。但筆者認為,高校經費來源不足與資金的管理運作缺陷是造成高校債務危機最重要的原因。

(一)高校經費來源不足

1、國家財政投入相對不足。根據1993年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國家承諾于2004年以前,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實現4%的目標。但這一目標始終沒有達到,一直在2.4%~2.8%之間徘徊。盡管國家預算內教育經費在不斷增長,而且顯著快于GDP的增長速度,但財政收入增長量的70%被用于義務教育,生均預算內高等教育支出甚至出現負增長。當然,義務教育是一國發展的根本,強調國家對高校的投入并不是要否定義務教育事業的發展。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在一國的教育發展中同等重要,但切忌顧此失彼。一旦高校資不抵債,最終也只能由國家財政埋單。

2、高校融資渠道狹窄。在我國,由于高等教育絕大部分由國家和地方政府承辦,一旦高校缺錢,銀行尤其是國有銀行就成為補充高校資金來源不足的不二人選。這種單一的債務融資方式使其抗風險能力非常弱,面對巨大的債務壓力,造血功能嚴重不足

的高校只有依靠政府的財政補貼和學雜費收入。相比于國外高校的經費來源渠道的多元化,除了政府財政撥款之外,通過市場化運作向社會融資已經成為高校的一個重要途徑,如發行教育彩票和債券、進行校企合作、爭取校友捐贈等方式,而我國高校過分依賴于銀行貸款,只有少數的上市公司,如北大青鳥、大紅鷹等通過舉辦高等教育而讓學校成為資本市場中的主體,也出現了新東方等這些比較成功的教育企業上市,但這樣的市場化其實也只是資本市場對高等教育的反哺,對于整個高等教育的市場化并沒有強大的推動力。

(二)高校資金管理運作存在缺陷

1、內部監管機制不健全。2006年,國內先后爆出了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挪用資金炒股的問題,大學參與證券市場的投資,給學校帶來不是資金收益,而是巨大的損失。同時,近些年高校大興土木,圈地擴建,耗資巨大修建豪華圖書館、體育場甚至校門的新聞屢屢出現,不斷向人們揭示高校在資金管理運作上的諸多問題。這固然與目前對高校評價體制有一定的關系,“211”、“985”工程的評選對硬件設施會有一定的要求,以及各大高校之間的相互攀比,都成為高校“亂花錢”的誘因。但是,高校內部對于資金管理機制的弱化,才是造成這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以及資金濫用的根源。高校內部對于資金的管理存在兩個主要問題:首先是內在約束機制不足,缺乏有效監督控制體系;其二是高校在進行資金運作時風險意識淡薄,高風險、盲目的投資使得高校債臺高筑。

2、外部約束體系缺失。高校內部在資金管理運作體系上存在漏洞的同時,我國對于高校投融資以及資金運作行為相關的法律法規也相應欠缺,雙方的共同作用才導致了嚴重后果。根據《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及其相關解釋,對于高校融資行為的法律規定中有一些欠妥甚至矛盾之處,高校介入資本市場存在法律盲點,高校融資的一些實際操作也與相關法律法規有悖。例如,根據《擔保法》的有關規定,高校授信是難以落實抵押擔保措施的,但實際上,銀行向高校大量放貸是依靠政府的隱性擔保完成的。本屬于商業領域的借貸已經涉及到了政府,事實上也是如此操作的,但對于這樣的借貸行為及其性質仍然沒有出臺確定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和保障。這些制度和法律的缺失也是造成高校融資易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

三、化解我國高校債務危機的政策建議

(一)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辦學與投資體制

毋庸置疑,國家和政府作為高等教育管理的主體和舉辦主體之一,有責任對高等教育提供強有力的經費保障。但如果將國家和政府作為唯一的舉辦主體和投資主體,那么高等教育投資將成為國家難以承擔的重負。因此,辦學體制多元化,辦學機制靈活化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決高校債務危機問題的必然要求。從具體方式上看,應加大高等教育私有投入的比重,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高等教育體系,加快民辦高校的發展。同時也可以加強國際合作辦學的力度,吸引外資來支持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等。從總體上看,應盡快完善我國高校的辦學體系和投資體系,高校辦學與投資應實行主體多元化。此外,也應充分調動社會投資主體投資辦學的積極性,形成多種力量投資辦學的新體制和新格局。

(二)將外匯儲備注資作為化解高校債務危機的新思路

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超過萬億,規模總量位居世界第一。過高的外匯儲備會引發資產風險,過多的外匯債權意味著本國資源外流嚴重,具有較高的機會成本,會影響競爭力的提高。而動用外匯儲備對高校進行注資,對于防止教育貶值和提升人力資本以及夯實能力儲備而言,不失為一個戰略舉措。因此,應充分發揮外匯儲備對于國內經濟的支持作用,將外匯儲備注資作為財政缺位的有效補充。外匯儲備注資高校在能夠找到法律的支撐,同時在操作上具有較高的可行性。在法律層面上,央行對于外匯儲備具有持有、管理和經營的職責,同時《教育法》也支持金融信貸手段對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操作上,高校能直接運用外匯儲備,從而具有成本優勢和靈活性,直接引進世界一流教授,加強公派留學生力度,使高校能夠有能力全面實施“請進來”和“走出去”戰略。外匯儲備對高校注資不失為財政撥款不足的有益補充,可以將其作為化解高校債務危機問題的新思路。

(三)提高高校市場融資能力

綜合國外許多高校的實踐經驗,高校經費來源除了政府撥款以外,通過市場運作向社會融資已成為高校的一個重要途徑。高校要通過多渠道實現融資規模效益,在銀行借款之外,還可以進行校企聯合辦學,可以同時解決高校資金不足和畢業生就業問題,還要加大教育開發力度,實現科學技術的有償服務;另外還有諸如建立大學基金會、發行教育債券或教育彩票、股權融資和信托融資、發展校辦產業以及與企業進行互利合作等。此外,建立健全的高等教育社會募捐機制也不失為高校融資的一計良策。在這種募捐機制中,可以包括有面向全社會的公益型高教基金,也可以通過挖掘與整合校友資源,充分發揮校友對母校社會資本的融資功能,構建校友對高校發展的良性互動的發展模式等。將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市場化運作的成功經驗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國可以以民辦高等教育為高校市場化的突破口,率先進入資本市場進行有益的嘗試,利用資本市場的發展帶動民辦高等教育乃至整個高等教育的發展,開拓更加廣闊的融資空間。

篇5

該不該退?

歐元區在1999年成立,希臘在2001年作為第二批成員國加入歐元區。就國民生產總值來講,希臘在整個歐元區中處于中等水平,每年的經濟增長速度略高于歐元區平均水平。

加入歐元區后,希臘每年從歐盟拿到大量低息撥款。對于希臘政府來講,這樣一大筆錢來得太容易了。在沒有充分監督的情況下,這些錢主要用在了公共政府部門上。有錢誰不花?花了也白花,又不用自己掏錢!希臘的老百姓也看到了這一點,削尖腦袋往政府部門鉆。這樣一個直接的后果就是公共政府部門急劇膨脹,到歐債危機爆發的時候,公共政府部門的雇員大約占整個勞動力的20%!這樣一來,每年的公共財政預算里1/5的錢要用來維系公共部門的正常運轉,政府的財政壓力日益沉重。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成為了這次歐債危機的導火索。在繼愛爾蘭和葡萄牙之后,希臘深陷債務危機,政府無錢運轉,不得不接受兩次歐元區的緊急援助貸款。

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貸款是有條件的,而且條款之苛刻,在現代歐洲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首先,精簡政府部門,壓縮龐大的官僚機構。對于僥幸保住飯碗的人,也要降低工資,以求節省龐大的公共部門運營開支。廣大的公務員隊伍干活輕松,收入穩定。現在,突然一大部分人要面臨失業的危險,他們能干嗎?他們的憤怒是可想而知的。而且,這一批人與僥幸保住飯碗的人以前同朝為臣,現在又惺惺相惜,他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希臘政府的每一項政策的通過,都需要這些人的支持。這樣,希臘政府也不敢太過得罪這幫人。看起來很簡單的一項條款,對希臘政府來講執行起來卻是十分棘手。

據《經濟學家》雜志統計,在接受第一次歐洲的緊急援助貸款后,希臘政府的確裁減了一些職位,但這些被裁的是一些文教、衛生等無權、無勢、無錢的公共事業部門,真正的政府職能部門一個都沒有裁。如果龐大的政府職能部門不能壓縮下去,削減政府開支只是空談。但是如果真正執行起來,希臘政府的壓力更大,困難重重。自從希臘卷入債務危機之后,雅典的抗議,示威,與警察的暴力沖突就沒有停過,對于已經千瘡百孔的經濟來講更是雪上加霜。

其次,大量削減公共開支,壓縮基礎建設上的投入。這一條對希臘的影響是長期的,也是最具毀滅性的。沒有了現在基礎建設上的投入,就吸引不了外來投資,也就沒有未來經濟的增長。畢竟誰愿意在交通不便,基礎設施條件差的地方投資?心理上讓人感到壓抑,經濟上也不劃算。從短期來講,基礎建設對于創造就業起著重要的作用。壓縮基礎建設上的投入,就會讓這一部分靠這吃飯的人失去職位,這些人的家庭就會受到影響。很有可能他們就會加入街頭抗議示威的大軍,影響社會的穩定。

再次,增加稅收。給希臘發放緊急貸款的債主們深諳“開源節流”的道理,他們在要求希臘政府壓縮開支的同時,讓他們提高稅收,增加政府的收入。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這是否能夠達到增加稅收收入的目的卻是個未知數。希臘的稅收體系很不健全,偷稅漏稅現象極其嚴重。即使稅率增加了,但如果收不上來,還是沒有用的。完善這個稅收系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從可操作性上來講,這個很困難。

更重要的是,要想增加稅收收入,不僅要考慮稅率,還得考慮稅基。在稅基不變的情況下,增加稅率會增加稅收收入;但如果稅基在萎縮,增加稅率是否能起到這個作用就很難說了。這就是為什么“把蛋糕做大”這么重要!對希臘來講,政府本來就減少公共開支,壓縮基礎建設上的投入,現在增加稅率只會進一步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尤其是那些中小企業者。對于他們來講,本來剛夠維持,如果稅收增加,企業負擔加重,甚至陷入虧損,他們能做的只能是關閉工廠大門,把雇員趕到街上,加入抗議示威的隊伍!這是希臘政府最不愿看到的,但事實卻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最后,債主們要求對希臘進行有效的監督,每年的財政預算需要他們點頭才能通過。如果一個國家連自主的財政預算都沒有,還有什么國家可言?希臘政府不過是歐元區債主們的傀儡罷了。可想而知,在許多希臘人的眼里,這是喪權辱國的條款。希臘的政治家也感到在歐洲和國際政治舞臺上蒙羞,抬不起頭,但是如果你不接受這個條款,政府馬上就沒錢運轉。

縱觀兩次經濟援助的條款,政治上它讓希臘喪失自己的,在國際舞臺上抬不起頭;經濟上它打壓了緊急復蘇的希望,削弱了希臘的長期競爭力,對希臘實實在在沒有什么好處。與其這樣,還不如退出歐元區。痛苦是肯定的,沒有了歐洲的救命錢,希臘政府要過幾年苦日子。但是,忍一時之痛,卻換取將來民族的復興,再痛也是值得的。

現在的問題是:退出以后希臘怎么辦?

退出以后怎么辦?

今年沃爾芬森獎的5位候選人就希臘如何退出歐元區,各自設計了一套方案。其中,業界著名經濟學家羅杰布托(Roger Bootle)所涉及的方案最受人關注。按照羅杰布托的設想,希臘政府應該宣布破產,這樣就不用償還大部分的現有債務(把政府債務削減到自己國民生產總值的60%);希臘重新使用自己的貨幣—德拉馬克; 政府和民間的所有借債都用自己的貨幣。

設想希臘如果真的按照羅杰布托的方案退出了歐元區,那么然后呢?希臘還是否能夠走出現在的困境,實現整個民族的偉大復興?局外人懷疑這個,連希臘人自己對這個心里也沒底,畢竟現在大家所看到的希臘是民生凋敝,百廢待興;社會動蕩,人心惶惶;經濟不斷萎縮,失業率不斷攀升……

希臘是否真的到了病入膏肓、無可救藥的地步了?不是這樣的。恰恰相反,希臘的主要產業運行還是很健康的。希臘的債務危機,主要是政府債務,是那些不負責任的希臘政治家們造成的。對于希臘民間來講,雖然政府債務危機所帶來的連帶影響難免,但整體上影響并不大。大家所看到的街頭抗議示威,與警察的暴力沖突,等主要發生在首都雅典,希臘的其他地方還是相對平靜的。

希臘是一個發達國家。希臘的國民生產總值在全世界來講,大約排在第37名,如果就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講,希臘在全世界大約排在第30名左右。雖然自從歐債危機爆發后,希臘的經濟一直是負增長,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整體上講希臘仍然是一個發達國家,是歐盟的第15大經濟體。

希臘的主要產業是服務業,大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85%。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旅游業、商業造船和運輸業。旅游業大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8.2%,每年有接近2000萬人到希臘旅游。據《經濟學家》雜志統計,雖然難免受歐債危機的影響,但是希臘的旅游業仍然表現強勁,截至今年1月底,旅游業上升了大約3%。陽光,沙灘,溫暖的海水是希臘寶貴的自然資源,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希臘的海邊度假。

希臘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商業運輸船隊,希臘所控制的商業運輸噸位占世界總量的16.2%,多少年一直穩居世界第一。希臘船王,世界聞名。希臘的商業造船和運輸貢獻了6%的國民生產總值,雇用了約4%的勞動力,對希臘的經濟功不可沒。

因此,希臘的經濟雖然從歐債危機爆發以來一直是負增長,但從整體上看,它還是健全的,雖然皮肉之傷難免,但還不至于傷筋動骨。所以,退出歐元區并不可怕,希臘還是有自己健全的產業的,這將是希臘未來經濟復蘇和增長的來源。并且,退出歐元區后,沒有了還債的壓力,希臘政府也可以實行一些休養生息的政策,這對希臘經濟的增長會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

現在的問題是,你想退,人家讓不讓你退?

能不能退?

俗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話現在用在希臘身上是最恰當不過了。歐元區并不是你想退出就能夠退出的。

其一,如果希臘宣布破產,退出歐元區,借錢給希臘的債主們的錢就泡湯了。你欠了人家一屁股債,等到還不了的時候就拍拍屁股走人,天下哪有這么便宜的事情?歐洲的頭頭腦腦們,像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薩科齊,為了給希臘籌集兩次的緊急援助貸款,下了許多的功夫。如果希臘真的宣布破產,賴債不還,希臘的政治家們還如何在歐洲立足?

篇6

美國當地時間2011年10月31日,傳來曼氏金融集團破產的消息,這與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產時間大約間隔3年。雷曼的發跡源于次貸,也終結于次貸;而曼氏則是在大舉進軍歐洲債務的途中被終結。

目前,曼氏金融集團正忙于料理后事。破產一周后,曼氏就已聘請了Arps、Meagher&Flom及Gotshal&Manges幾家律師事務所,這幾家律師事務所正在對曼氏債務進行清理,以便做好對曼氏債務進行重組的法律準備工作。

據業內人士透漏,破產后的曼氏已私下與巴克萊資本、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摩根大通銀行、麥格理集團、富國銀行、杰弗里集團及道富公司等大型金融機構進行了接觸,但截至目前,上述銀行中沒有一家明確表示對曼氏債務進行收購。

三年前,負責雷曼破產清算案破產法庭法官詹姆斯?佩克所曾指出,雷曼兄弟6390億美元資產的破產清算過程有望在10個月至24個月內結束。如今已過去三年,清算仍在進行當中,預言“要用10年”可能成立。不知,曼氏的清產案要用上幾年時間。

巔峰的豪賭

在金融危機以前,“杠桿化”被認為是一種成熟的金融模式,以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金融機構慣用和奉行的原則。這些年,這一原則已被華爾街大鱷們運用到極致,高收益已達到本金的30倍到40倍,甚至更多,金融大鱷們貪婪地享受盛宴,無不額手相慶。就在此時,破產的風險尾隨其后。在一個個“大而不倒”的金融帝國倒下后,曼氏金融集團也沒能逃過這一劫難。

有著200年歷史的曼氏金融集團,在世界金融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走過的歷程有著無數“贊譽”:曼氏是世界上最大的期貨交易商,是世界最大的證券市場公開上市的對沖基金運營商;是發明CFD(差價合約)交易方式的公司,也是世界第一家把CFD交易方式介紹給個人投資者的運營商。“它是業界頗具影響力的衍生品及期貨經紀商,美國政府曾將它指定為22家美國國債“一級承銷商”之一,它在市場上有著不同一般的影響力。”業界人士評價道。

曼氏的美名度和信任度在業界受到追捧,同時2009年出任曼氏CEO喬恩?科爾津也是有著不同凡響的背景。科爾津曾任高盛老總、聯邦參議員、新澤西州州長,此人是在美國政商兩界游走游刃有余的人,他是美國總統奧巴馬謀求連任的主要籌款人,自今年4月以來,他已幫助奧巴馬籌資至少50萬美元。

科爾津上任之時,就趕上曼氏業績不振,憑借在高盛打拼25年的經驗,科爾津決定將曼氏打造成“迷你高盛版”,大舉投資歐債是實現他的構想的路徑。“這種玩法太危險。科爾津用5億美元股權資本豪賭歐債,通過回購交易抵押和杠桿化過程,在意大利、愛爾蘭、葡萄牙、比利時和西班牙的債務上持有63億美元的凈風險敞口。截至9月30日,曼氏的資產為410億美元,債務總計397億美元,外加3.25億美元投資級別債券。據此計算,曼氏的資產/資本比率為80倍,而破產了的雷曼使用的財務杠桿也僅為30.7倍。由此看來,資不抵債走向破產是曼氏的必然結局。”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張茉楠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講到。

曼氏走到破產這一步,科爾津的豪賭成為主要原因。11月4日,首席CEO科爾津宣稱,自己將辭去公司的所有職務,并放棄價值1210萬美元的遣散金。這位昔日的金融狂人,黯然離去。《金錢和權力:高盛統治世界的過程》的作者威廉姆?寇恩表示:“從高盛走出來的人似乎都戴著神的光環,因為他們在華爾街創造了無數謎一樣的財富神話。不過,離開高盛的人所創造的財富都不會高于他的老本營。大小不同的腳非要穿同一雙靴子,能不出問題嗎?”

由美國華爾街創造的“這雙靴子”――以杠桿化為核心的金融模式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即便要終結,也將是慢慢地爛掉,在掙扎中等待新的“金融模式”,但目前的世界經濟前景仍處于黑暗中,一點光亮也未顯現。“曼氏的破產不是一朝一夕的,它的成因已積累了很多年。目前的金融危機已由單一性向復合型發展,它已引發經濟層面、社會層面、政治層面的‘震蕩’,一切后果變化仍有待于觀察。”張茉楠表示。

基于曼氏的資產狀況,國際評級公司穆迪將該公司的信用評級調降至Ba2的“垃圾”級別,惠譽也給了該公司BB+的“垃圾”評級,而標普仍未更改其對曼氏金融的BBB-評級,不過這也是投資級別中最低一級。目紐約聯儲也已暫停了曼氏金融集團的初級交易商資格。

是又一輪危機的標志嗎?

曼氏破產是繼雷曼破產之后又一大的金融公司,它的破產對當前脆弱的金融危機的復蘇蒙上厚厚的陰影。“如果我們不大膽行動和團結起來,全球經濟將面臨螺旋式下降風險,我們將可能迎來‘失去的十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11月9日在北京國際金融論壇講話中強調到。

從種種跡象看,美國和歐洲兩大經濟體的銀行業都已出現重大問題,而且惡化的程度向縱深化發展,可控到什么狀態無法預測。最近在這兩個區域又發生兩件大事。一件事是,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因未能處理好債務危機被迫辭職,意大利政局面臨考驗。目前,意大利總債務高達1.9萬億歐元,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20%,并且明年這筆巨額債務的五分之一即將到期。假如這將近4000億歐元的債券全部換為收益率為7%的新國債,那么這對意大利來說將是無法承受的負擔,可能也會面臨破產。

另一件事是,美國阿拉巴馬州人口最為稠密的杰斐遜縣11月9日宣布破產,其破產規模達到41億美元,成為美國歷史上數額最大的一起地方政府破產案。進入2011年,美國許多縣瀕臨破產邊緣。今年10月,賓夕法尼亞州首府哈立斯堡市向法院申請破產;截至6月,美國紐約市的財政赤字已經達到20億美元,首都華盛頓的財政赤字達到6.88億美元,而加州洛杉磯、舊金山等大城市的財政赤字規模也都達到數億美元規模。由于無法償還數以萬億計的巨額債務,業界人士預計,截止2011年底,將有超過100座美國城市可能破產。

由以上兩大事件可以看出,美國、歐洲的資金缺口日益擴大,融資是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目前,政府已無力救助這些龐大的債務,市場對美國、歐洲特別是對希臘、意大利等國失去信心,靠市場融資的希望很渺茫。而且,歐洲的救助資金有非常有限,新一輪的歐債救助資金規模擴容決定將從現在的4400億歐元擴大至1萬億歐元,但僅意大利一國的債務敞口就是1.9萬億,救助資金可以說是杯水車薪。并且到目前為止,承諾的還沒有兌現,在這種情形下,債務危機只能更加加劇。”張茉楠對記者講到。

篇7

中國政府性債務水平到底如何,一直是市場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這會影響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操作。對于中國的國債,除了一般意義上的國債,還要考慮中國政府對地方債務、原鐵道部留下的債務及國有政策性銀行債務等負有的隱性的,或有的償還責任,即廣義債務的概念。巴克萊集團近日的報告認為,中國政府負債最高達50.44萬億,最少也有32.24萬億。結合2012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51.9萬億計算,中國的政府性債務占GDP比重為62%至97%不等。對于如此懸殊的差距,該報告解釋,這取決于養老金缺口的假設。由于中國政府在改善社會福利,如醫療、教育和養老保險等方面面臨支出壓力,長期養老金缺口的估計將影響中國的政府性債務水平。養老金缺口與中國政府性債務水平的關系是理解這個問題的關鍵。按照歐美國家的經驗,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社會的養老壓力愈發沉重,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就越發顯著。

此前已經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兩個類似研究是德意志銀行(復旦大學)與中國銀行的研究,特別是對養老金財務風險的分析和估算。德意志銀行研究的結論是,與GDP的規模比較,在不改革的情況下,養老金缺口到2020年將達到GDP的0.2%,到2050年將達到GDP的5.5%。今后38年累積養老金總缺口的現值(用名義GDP增長率作為折現率來計算)相當于目前GDP的75%;中國銀行研究的結論是,在2010年中國養老金缺口已達16.48萬億元,在目前養老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假設GDP年增長率為6%,到2033年時養老金缺口將達到68.2萬億元,占當年GDP的38.7%。顯然以上三個研究的結論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只是具體的數字結論不同。這些研究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希望給出未來很長時期,中國政府所可能面對的債務壓力,特別是在隱性債務,或有債務方面的償還責任。因為是隱性債務和或有債務,又是如此長的時期,影響因素千變萬化,估計中出現誤差是難免的,但這種估計是有意義的,因為政府要有長遠眼光。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在去年7月召開的通氣會上有個對于這個問題的解釋時表示,總體上說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大于支出,當期不存在基金缺口問題。該發言人同時表示,有少數省(區市)當期基本養老保險費征繳收入不抵支出,但有中央和地方財政的補助都實現了收支平衡。這樣的說法自然不錯,因為可以看出,人社部強調的是當期收支平衡,上述研究機構強調的是中長期的缺口,對此人社部實際上并沒有否認。未來老齡化的隱性債務與制度承受能力所導致的問題,最直接的影響在于政府的財政政策,其中包括財政支出政策,財政赤字政策,稅收政策等。從這個意義上看,這不完全是長期的問題,也有短期的意義。

篇8

關鍵詞:錯位風險;債務風險;地方政府;經濟行為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3-0121-02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在中央政府主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這場變革中,中國的地方政府在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拉動經濟高速增長,積累了國民財富。在這三十年的市場化改革中,“看得見的手”的直接扮演者其實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是中央經濟政策的最終執行者和地區經濟發展的規劃者,在本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具有很強的資本引導力和資源配置力,并隨著地區經濟的發展這種力量會漸進上升。但是在現行的中央和地方關系格局下這種力量的上升注定存在各類的風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伴隨著中央宏觀經濟政策各種效果的顯現,地方政府的經濟行為在宏觀調控中的影響受到了一定關注。今年希臘債務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的凸顯也使得對地方政府的經濟行為研究進一步加深。

一、各類型的風險分析

(一)目標不一致的資金支出和資源配置錯位風險加大

在中央政府提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加大社會事業投入和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綜合目標下,地方政府依然以政績最大化為目標,將更多的資金和資源用于支持經濟建設,特別是那些能夠直接推動區域經濟增長并有助于吸引區域外資本的基本建設項目。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更是單純地將中央的經濟政策扭曲為“保增長”的單一經濟目標,為了消化區域內相關產業的過剩產能,將資金投入重復建設的項目,以取得短期內的經濟高增長。經濟思維單一,過度依賴舊的經濟增長點。在當前后危機時代下沒有考慮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加大公共投入,營造良好的有利于民營資本的投資環境,相反,地方政府盲目的直接投資的擠出效用過大,投資信息引導扭曲,社會資金大量流入房市和股市。而政府必保的教育、科技、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發展支出沒有著落。這種重經濟增長、輕社會事業發展的財政支出錯位和資源配置錯位的風險后果在后危機時代將被放大,導致產業結構失衡,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影響長期區域經濟發展。

(二)隱性融資的債務風險加大

在中國法律上規定,地方政府是不能舉債的,預算不允許有赤字,各級地方政府實行的是“以收定支”的平衡預算,再則中國1995年頒布的《擔保法》規定,除國家規定的需地方政府、財政擔保的向外借款外,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地方財政(政府)不能向國內任何提供資金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擔保。在應對此次危機中,地方政府財政壓力使其千方百計通過各種可能的途徑籌集資金,在合法的融資渠道不暢的情況下,進行了大量變通方式的隱性融資以攫取額外資金來彌補資金缺位,從而積累了巨額債務。但是從法律上講,目前中國地方政府的多數債務擔保都是無效擔保。即使在應對金融危機的形勢下,也應由中央政府擔保適量的發行地方債券。實際上地方政府彌補赤字的收入來源一是向國有商業銀行擔保貸款(地方財政的主要擔保品是未來一定期限內的地方財政收入),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地方政府舉債沒有因時因地建立在成本和收益分析上,這無疑將政府的債務風險轉嫁到銀行體系的資產風險上。二是土地收入來源,這一部分雖然沒有納入財政預算,但是暴露的是地方的財政缺口和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完善,掩蓋了巨大的債務風險。三是其他收入來源,包括有的是政府直接運作,有的是通過財政部門運作,還有的是通過政府所屬的投融資機構運作,更有甚者是由政府為國有企業集資和借債出面擔保。所以說,沒有規范的制度安排來統計地方政府的舉債數量以及沒有納入預算的隱性收入來源,地方政府債務就會急劇膨脹,直接加大了地方債務的風險,間接加大了國家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

(三)信息不對稱的政策博弈風險加大

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央的宏觀調控政策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可以說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一步一步放權讓利的改革下,已經成為有能力同中央政府進行對策的經濟人。這個過程就是政策的博弈。依據博弈論的分類此為不完全信息的動態博弈,即一是中央和地方具有的對地方經濟信息的不對稱,中央對地方具有不完全信息;二是地方行動決策在中央之后,中央的行動決策對地方政府是具有可觀察性,地方政府可謂“相機抉擇”。這種兩方的政策博弈對后危機時代中國經濟的調控是極為不利的,在經濟平穩增長階段,中央寬松的經濟政策在地方政府的靈活應用下能夠促進本地區經濟發展,但在諸如調整經濟結構和收入分配等改變地方政府利益的政策方面,政策的博弈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政策的失效,宏觀經濟的失控,人民利益的受損。在兩方動態博弈的模型中,一方行動威脅是否具有可置信對另一方的下一步行動很有影響。中央第一步政策如果是有可置信威脅,地方政府就不會有令不行而完全依據自己的初衷行動其必定會改變策略選擇服從的行動;如果中央政策是不可置信威脅,那么地方政府就會依據自己利益最大化選擇自主行事。當前的房產調控是一例,中央控制房地產的政策是不可置信威脅,一是因為當前在經濟結構未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未轉變之前,地方政府知道中央的下一步政策不可能或很難推出,所以可視為不可置信威脅,自己依然遲遲不推出抑制房地產的政策。近年來,在環境保護、三農問題、農民工等諸多問題上,都可以看到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此類型的政策博弈。凡是中央糾錯型或適當收緊的經濟調控政策一出,地方政府就會“相機抉擇”,這進一步削弱了中央把控經濟的能力,阻礙了中國經濟在今后的轉型,加大了經濟風險。

二、原因和對策

(一)中國式財政分權下的地方政府預算軟約束

中國式的財政體制改革一直是中央政府主導下的強行的制度變遷,從1980年開始實行的財政包干到1994年推行的分稅制財政體制。這種財政分權的改革均將保證中央政府取得足夠的財政資源以及強有力的宏觀調控能力主要目標。問題一是在于這種自上而下式的改革雖然經濟成本最小,但是這種方式往往是缺乏政策細節的粗放式改革,在改革之初確實調動了地方政府發展本地經濟的熱情,但是在政府收入支出的財政預算體制上存在著軟約束。二是財權與事權的不匹配,使地方政府承擔著與自己財政不相適的經濟和社會管理事務,當這種不協調的關系發展到一定階段,勢必要暴露地方政府的兩難的困境,最終在軟約束的激勵扭曲下尋求隱性的多元化融資渠道。在當前財政支出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有必要改革財稅體制,適當的拓寬地方政府的融資渠道以避免債務的累積,從根源上切斷隱性債務收入的來源,在地方政府財政支出方面上級要加強預算核算,確保資金流向合理的領域,要有利于改善民生和調整經濟結構有利于地區經濟的長遠發展;中央要承擔一些與地方財政不相適應的社會事務,對于人民需要的但地方政府又無力提供的公共品中央政府要加以財政支持以減輕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從動機上抑制地方政府的權利尋租。

(二)委托 ―制下的中央調控政策的制度軟約束

在不完全信息的動態政策博弈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實際上構成了一種委托關系。在共同治理國家的行動中,地方政府出于人的位置;中央政府出于委托人的地位。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管理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在與中央政府的博弈中就會產生嚴重的逆向選擇問題和道德風險問題。地方政府的逆向選擇問題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某個方面達成共識(經濟指標)以前,地方政府隱瞞真實信息的機會主義行為。地方政府的道德風險指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就某個方面達成共識后的,地方政府隱瞞信息的機會主義行為。在企業內部的委托制度,是一種產權明晰,激勵和約束兼容的委托制。企業所有者即委托人目標明確就是企業利潤的最大化,首先,在利潤最大化是信息明確的,經營者即人目標也是與利潤掛鉤的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所以基于目標一致的激勵是得當的,也可以說是目標管理的硬約束,這就減少了背德的風險。而不同于企業的政府的委托,由于中央政府的某些經濟調控目標的不可觀察性,以及缺乏正目標一致的正確激勵,導致了地方政府的目標有時是錯位的或是偏移的,使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效果不明顯或偏移。例如中央的“保增長,調結構”落實到地方就變成單一的“保增長”的經濟指標,以至國家調整經濟結構的口號空喊了許多年。其次,企業在委托―制下具有約束人的有效制度安排,能夠在對方行動過程中減少信息的不對稱所帶來的風險。而地方政府在這種委托―制下成為了配置資源的市場主體后,沒有相關的制度保證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例如土地資源的配置逐利性和浪費問題。綜上,中央政府有必要在地方設立基于經濟政策調控的獨立的監管部門。一是確保了地方與中央的經濟目標一致,減少信息的不對稱帶來的非合作博弈;二是建立了有效約束人(地方政府)的機制。

參考文獻:

[1]劉宇飛.當代西方財政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美]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M].費方域,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王永欽,張晏,章元,陳釗,陸銘.中國的大國發展道路――論分權式改革的得失[J].經濟研究,2007,(1).

[4]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

[5]阿維納什?K.迪克西特.經濟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學的視角[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6]盛洪.現代制度經濟學:下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7]謝識予.經濟博弈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篇9

【關鍵詞】 地方政府性債務; 預算制度; 債務風險

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由來已久,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已初露苗頭,最近更有愈演愈烈之勢,我國在過去經濟的快速發展中所積累的弊端也因此日漸顯露。

我國在財政管理體制上仍舊采用中央、省、市、縣的分級管理體制,而且各項負債層次不齊,情況極其復雜,這也是各個部門統計出的數據有較大差別的原因所在。長期以來,由于各項制度的欠缺和對該項問題的忽視,內在的風險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也逐步積累起來。在過去30年,經濟高速發展掩蓋了很多深層次的矛盾,在經濟下滑的時候,長期積聚的問題便日漸顯露。各種問題瞬間雜糅在一起,對策措施的捉襟見肘嚴重地挑戰著我們的經濟增長方式以及政府的執政能力。在目前看來,社會深層次的矛盾已經十分突出,地方債務又是一個要必須極度正視并且要采取措施加以解決的問題。因此,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并采取針對性的政策加以解決,消除其所產生的巨大風險勢在必行。近年來,世界經濟動蕩不安,不確定性日趨增大,而我國的經濟發展也面臨一個新的拐點,高增長能否持續,現有經濟發展方式如何轉變,社會矛盾如何化解,種種問題都需要我們作出正確的應對舉措。

一、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現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審計結果公告(2011年第35號),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107 174.91億元,其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67 109.51億元,占62.62%;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或有債務23 369.74億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其他相關債務16 695.66億元,占15.58%。

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中,有51.15%共計54 816.11億元是2008年及以前年度舉借和用于續建2008年以前開工項目的,其中:2008年及以前年度舉借31 989.04億元,占29.85%;用于續建以前年度開工項目和償還以前年度債務本息22 827.07億元,占21.30%。

地方債是地方政府籌措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且要列入預算并由自身支配,其用途主要是地方公共設施的建設。至于還款來源方面,地方政府持續有效的稅收能力一直是作為還款付息的保證。在過去的時間里,地方債務在迅速積累,并且規模也越來越大,龐大的債務數字讓人觸目驚心,政府的不加節制加大了民眾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與此同時,美債危機和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更應引起我們對自身債務情況的高度關注,不能掉以輕心。日后危機一旦全面爆發,勢必將難以控制,任何難以預料的災難性結果都可能發生。

二、我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分析

一般意義上來講,通用的風險的定義是指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綜合來看,地方政府性債務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地方籌措資金以及到期還款過程中,由于突發事件的影響,致使其收支矛盾激化,財政狀況出現嚴重的不均衡,進而影響地方的穩定與社會的協調。

(一)債務風險的分類

1.總量風險

總量風險是由于我國地方債務的規模過于龐大,考慮到投資項目的現金回收率低下,還款能力不足,這樣地方政府就存在很大的信用風險,到期違約的可能性極大。根據審計署公布的數字,2010年,各地的債務綜合規模已突破十萬億,且很多地市的負債率處于較高水平。從相關部門所公布的數據看,危機已經有所顯現,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2.結構風險

結構風險主要表現為地方政府在舉債過程中所涉及的借款單位過于繁雜,業務關系繁瑣,角色定位不清,且在很多借款項目中充當了擔保人或者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的角色。由于資金運用面較為狹隘,對于投資項目的選擇就顯得盲目,致使地方政府在養老、社保、公共設施等方面也形成了巨大的資金漏洞。公共項目投入的不足將導致地方福利水平的低下以及當地居民生活的困難。另外,由于地方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國家相關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經濟落后地區由于發展速度緩慢,資金再利用效率低下,再加上其本身存在的財力不足、基礎薄弱的情況,致使其資金的回收率受到很大影響,這就進一步加大了其償還債務的風險,地區經濟不平衡的可能性也進一步被拉大。

3.效率風險

效率風險主要來源于地方政府資金運用以及投資項目選擇方面。我國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已經完成市場經濟改革,步入市場經濟國家行列,但是我國市場化程度較低的問題一直飽為詬病,市場行為很多方面都要受到政府的牽制,“官本位”依舊是支配我國經濟社會運行的主體思想,地方在資金使用的范圍上比較單一,資金投放考慮的更多的是政府的政績,而不是項目的可行性與其能否帶來持續的現金流入的可能性,因此,各地出現了嚴重的重復投資現象,直接結果是加劇了目前我國已普遍存在的產能過剩現象。另外,高速度的投資建設、政府購買帶動了物價上漲,進一步加大了通脹壓力,資金使用的不加約束也加大了日后償還的風險。目前,我國的經濟環境已經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過量無效率、無意義的投資項目將進一步擴大已有的風險,投資經營環境進一步惡化。

4.管理風險

管理風險主要指主管部門對資金管理能力的欠缺。雖然我國本質上實行的是中央集權制度,地方都必須堅決服從中央的領導,地方的自利受到限制,但是在政策具體落實的過程中,由于利益的誘惑或者政績的驅動,地方會出現很多與中央不一致的地方。此外,由于中央對于地方資金運用并沒有出臺相應的法律措施或者行政命令,且過去對該項問題也沒有采取足夠的重視,而相關的監督管理部門對此不作為態度,致使地方在控制債務規模以及風險的過程中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將帶來極為嚴重的后果。因此,制定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將帶來積極正面的效果,其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也會有效發揮資金的作用,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也會減輕,債務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這是防范債務風險最為重要的一環,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方面。

(二)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帶來的影響

1.影響政府政策的效果

經濟學中,各種資源要在市場中充分實現最優配置,以實現帕累托最優狀態,而無形的手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弗里德曼更是積極倡導市場的作用,主張政府退出市場,將市場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當前我國的經濟體制市場化程度依舊不高,高度自由的市場在目前來看難以實現。更為嚴峻的是,地方政府過多舉債的行為對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政府積極參與市場經營,主導大量的投資項目,使得數量龐大的政府資金涌向市場,進入建設領域。一般意義上來說,政府投資雖然可以拉動經濟增長,但是過量的投資也勢必會產生很大的擠出效應,私人投資必將大大受到擠壓。由于市場資金流動不均衡的現象未得到緩解,致使民間投資活躍程度低下,投資熱情減退,企業經營困難,經濟不景氣的情況進一步蔓延。此外,過多的投資也將帶動物價上漲,致使國內的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大,這就直接加大了中央政府調控經濟的難度,使得中央在政策的制定上顯得縛手縛腳。

2.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進一步加大

地方政府透過各種渠道籌措資金,從我國目前情況來看,政治體制仍舊制約著經濟體制的改革與發展,GDP與地方政績的關聯關系短期內難以改變。近些年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使得地方政府透過土地財政獲得了大量資金,致使重復投資建設的現象進一步加劇,但由于中央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影響,源于土地的財政收入在很多地方已不能滿足政府需要,而過去的項目由于沒有穩定的現金流收入,致使其面臨的財政壓力日趨加大。對于到期債務,地方政府又沒有足夠的收入來償還,政府被迫透過其他渠道繼續籌措資金,債務規模也因此進一步擴張,最終陷入惡性循環。另外,政府換屆后,沉重的債務壓力將給下屆政府帶來很大的負面效用,使其工作的展開陷入困境,當地居民的生活也勢必受到影響。

3.政府公信力下降

隨著近些年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越來越大,相對應的債務風險也日益明顯,政府在舉債形式方面更是花樣頻出,一旦政府出現債務危機,政府的形象以及公信力必將下滑,其政策手段的弱化將嚴重拖累市場,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度會大大降低,如果問題進一步擴大,甚至可能出現執政危機,有效支持當地經濟發展以及各項福利事業的完善都將成為空談。歐債危機已經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教訓,我們需要積極采取手段控制債務擴大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應對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的措施

(一)積極完善預算制度

國家的穩定,要有完善的體制做根基,再不斷充實改進,使之趨于完美。關于預算制度的選擇以及如何對現有制度進一步完善,一直存在爭論與探討,高度集權的政府機制也使得我們過去一直淡化了對所謂“預算”的需求,導致投資盲目,賬目混亂。因此,我們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上積極參照世界發達國家的成熟經驗,例如美國,來建立完善我們的預算制度。對地方資金使用的具體規模和用途要有詳細記錄,在投入資金前對其進行項目考核,對項目可行性進行評估。此外,地方政府的借款流程要逐步完善,進一步提高投資過程的透明度,引入更多監督機制,控制資金的過度濫用現象。

(二)明確指定的債務管理機構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對于債務管理大致有預算部門、金融監管部門和債務管理機構三類機構進行監管,其中多數國家采用預算部門對債務進行管理。金融監管部門具體的作用發揮要依賴于資本市場的完善情況,資本市場較為發達的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同時也會監督地方政府的借債行為。反之,在資本市場欠發達的國家,金融監管部門的作用就會被弱化。另外,有些國家專門設置了債務管理機構對相關債務進行管理和監督,隨時檢查和監控各級政府的債務情況,督促其提高資金利用率,保證還款能力。

我國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對地方政府的借債行為進行管理,以及時進行風險評估和控制。同時要做到直接對中央負責,及時匯報相關情況,以便使得中央能夠定期對地方具體債務情況進行考核,增強其風險意識。

(三)運用合理的舉債方式

關于具體的舉債方式,有的國家地方政府不允許發債,要通過中央來提供貸款,這是不發達國家舉債的具體表現,而發達國家則可以直接發行債券。我國目前仍舊是發展中國家,且已推行地方債的試點發行,在具體的發債過程中,要不斷摸索,也要不斷完善地方發行的機制,積累經驗,為以后的有序發行創造條件。國家的舉債要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地方在舉債的過程中也要充分考證地方的具體發展情況,合理適度地舉債,地方自較大且較為發達的地區要服從國家的具體經濟發展政策。在今后的發展中,國家要對當年的具體舉債數額作出明確的規定,并且要制定嚴格的舉債程序,地方政府的借債過程要經過嚴格的程序審核才能進行。

(四)健全政府債務監督機制

第一,地方政府舉債的標準和審核程序要嚴格,對于不符合標準的地方政府,堅決不允許其舉債。第二,根據歐債危機的教訓,地方政府要嚴格控制具體的舉債規模,不能盲目地無限擴大,舉債要理性,要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要為今后的發展留有廣闊的空間。第三,除了中央要明確制定對債務問題的法律性文件外,地方也要根據具體預算來執行。風險預警機制也要逐步完善,隨時警惕各種可能存在的風險并阻止其進一步蔓延。最后,充分發揮市場監督的作用,提升群眾監督意識,對于政府賬目的真實完整性,要給予群眾質疑的權利,督促政府提高其工作效率并完善其內在運行機制。

篇10

關鍵詞:高校 貸款風險 控制

一、高校貸款的誘因分析

首先,自1999年高考擴招以來,招生規模呈大幅度提高,原有的學校軟硬件設施條件已經不能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為了解決高校的快速發展帶來的“瓶頸”問題,高校開始實施籌建新校區,高薪引進特別人才等措施。對于辦學時間較長、規模相當的高校由于積累了一部分資金,資金壓力相對會少一點。而對一些新設高校、晉升高校,我們稱為底子薄的高校,資金壓力就會顯得捉襟見肘。

其二,教育監管部門2003年確立依法對全國普通高校進行了五年一周期的普通本科教學評估工作制度,并提出了“20字方針”;第三方的評估機構,以武書連為代表的年度大學排名榜。不管是官方的還是非官方的考核評價,都是在特定的指標體系中,衡量高校教學質量、水平以及辦學的方向,更甚至是提出的必須達到要求。這些指標中,大部分或可轉變為財務衡量指標,其中生均指標占了絕對多數。高校為了能夠達標或者獲取更高的分值評價,不惜代價完成各項指標。

其三,地方政府為了拉動區域化經濟,規劃大學城。旨在通過大學城的聚集效應、輻射效應,帶動區域經濟。通過新型的教育產業化模式,打造一個新興的以大學為主體,以城市(地區)為寄托的新興社區。依托大學城建設,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促進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擴大,促進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優化勞動力素質等功能。對各高校來說,政府引導,擴大規模提供了莫大的良機。大學城主要以新建為主,規劃面積較大,初期基本建設投入較大。

其四,高校從自身生存、競爭角度出發,為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不斷壯大辦學實力。目前,各高校在專業設置、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都存在重復配置現象。在高校有限的招生計劃中,為了與其他相同專業設置的高校競爭獲取優質的學生資源,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在軟硬件方面各高校凸顯各自的風格特色,不僅僅存在于文化氛圍的競爭。綜合實力的競爭導致了各高校在各項軟硬件建設中搞突破、搞新穎,新建、擴建、重建層出不窮。

以上四方面,導致了高校在原有辦學規模基礎上尋找突破口,擴張勢力,充實自身綜合實力。這種擴張必然需求大額的資金,又不能因此影響正常的辦學所需資金,何來?作為公辦、非盈利性質高校所得財政撥款、學生收入在高校財務預算中正常安排學校基礎建設的也只是杯水車薪。金融行業很快參與到高校的發展中,對于銀行來說,高校是在經濟波動周期中受到影響最少,甚至微乎其微的行業,穩定的收入、規模數量穩定的客戶群體、信用良好、堅實的財政后盾等等特性頗受銀行業的青睞。當然,高校也贊許銀行給予資金支持,穩定的籌資渠道及雄厚的資金支持也是唯一在國內高校中普遍接受的措施。

但是,由于期初高校貸款監管較松,形成了大批的高校貸款,并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并多次由審計署牽頭組織高校貸款審計工作。據統計某省75所省屬高校中, 53所高校有貸款,2012年度末貸款總額達155億。1億元以上貸款的高校43所,5億元以上9所。如果按照全年貸款平均利率6%來計算的話,全年支付給銀行貸款利息達9.3億元。

二、高校貸款風險產生的原因

風險作為一種在未來某個時間可能發生而現在未發生的情況,對于我國高校來講,大部分高校貸款處于持續或者增長階段,還未發生惡劣后果。但是,如果不能及時制定有效的控制與化解債務風險機制的話,一旦高校債務危機發生,將對銀行、高校和社會產生難以估量的損失和危害,勢必也會影響到高等教育改革的進程。2007年吉林大學的債務危機給全國債務高校敲響了警鐘,高校貸款不再安全了。

高校貸款風險,從狹義的角度看,就是高校沒有能力償還到期的商業銀行貸款本息,也就是說可供支配收入無法承兌到期支付貸款本息。那我們從“收入項”與“承諾支出項”來分析貸款風險產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