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前景范文

時間:2023-11-02 18:03: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前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前景

篇1

導演在監視器前,帶著耳機,通過小熒幕觀察演員們的表演。“停!”導演一聲令下,“臺詞表達不準確,在這場戲里,編劇是想要表現出男女主人公的誤會,所以大家要把劇作的風格表現出來。化妝、服裝,給演員補補妝。我們再來一次!”

這是影視劇的拍攝現場里最常見的一幕,忙碌中帶著慌亂,勞累中也充滿激情。在電視上所呈現的一部部精彩的影視作品,其實都是由一個個團隊共同創作完成的。這些團隊里面除了有大家比較熟悉的演員、導演,還有編劇、攝像師、燈光師、收音師、后期制作等多個幕后工種。那么,這些工作又與哪些大學的專業相關呢?如果你有志于創作一部像《甄傳》那樣火爆的作品,并且對幕后的工作感興趣,相信本文能為你答疑解惑。

現在我們就按照一部影視作品的生產過程來逐一給大家介紹。首先是影視作品的“生母”,編劇。

編劇

相關專業:戲劇影視文學專業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是戲劇影視和傳統意義上的文學相結合的產物,學生要在學習文學、美學、寫作的基礎上學習戲劇、戲曲、電影和電視劇文學劇本的改編及創作。創作上除了具備傳統的文學因素,如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敘述引人入勝的故事等,還要考慮演出的可行性及拍攝出來之后的效果。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出路是做影視劇和舞臺劇編劇,也可以從事文藝評論、影視理論研究及節目撰稿工作。編劇的收入是按照稿費來計算的,現階段的“行情”是,每集劇本所需字數為1.5萬到2.5萬字,每集的稿費大概能拿1萬元左右。

此外,該專業“出口”較寬,畢業生除了“寫戲”,還可以在教育、廣告或商務策劃、新聞出版、電視臺和文學統籌行業工作。但是需要提醒大家,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并不理想,因為很多老一代劇作家仍然有著較強的創作能力,同時也有很多非專業人士在從事影視劇、影視文學的創作。據統計,該專業近幾年就業率大概為60%。

相近專業:戲劇學

戲劇學在我國的發展尚屬起步階段,有些學校將其歸于人文學院的當代文學門下。

戲劇學專業是對一切戲劇藝術和戲劇文化現象的科學研究,主要研究戲劇起源、戲劇藝術的本質、戲劇的發展演變規律、戲劇的傳播與接受等。它作為一門實踐性的學科,要求學生學好基礎專業課外,還要有較強的觀察、理解生活的能力,以及劇本創作能力和文藝編導能力。學生畢業后可以在各類劇院、文化教育單位從事戲劇理論的研究工作,還可以在地方高職院校或藝校做教學工作。

該專業每年的畢業生人數不多,再加上我國在戲劇學的研究上仍存在較大的人才空缺,所以就業要比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相對容易些。

?微辨?

上述兩個專業在學習中都需要涉及戲劇影視的相關原理和技巧,但戲劇影視文學針對的是編劇行業,而戲劇學的學習內容更加廣泛,更偏向于學科研究。開設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多為藝術類高校,而開設戲劇學專業的多為綜合性大學或師范類院校。

相關專業:戲劇影視導演專業

導演是影視藝術創作的靈魂與核心,是創作團隊中的統帥,擔負著舉足輕重的責任與職能。隨著影視娛樂藝術的繁榮,很多藝術類院校、師范院校及其他綜合性院校都相繼開設了與導演相關的專業,但是招生規模不是很大。

戲劇影視導演專業主要學習戲劇、戲曲、電影、電視、美術、音樂、戲劇文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還要掌握攝影、剪輯、錄音、美工等多方面的技能。通過對其在故事建構、影像造型、聲音處理、表演控制及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訓練,培養通曉視聽語言、掌握導演工作技能,能獨立從事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編導工作的復合型專門人才。

相近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策劃、創作、制作等方面的專業理論,能在廣播電影電視系統或相關部門從事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但這里也要特別說明一下,編導中也分為電視、文藝和音樂等方向。電視編導主要學習新聞和紀錄片的制作,文藝編導主要是晚會和綜藝節目,音樂編導則主要學習音樂節目的策劃和制作。

?微辨?

廣播電視編導的發展方向傾向于電視方面,如紀錄片導演、電視節目導演等,學生畢業后主要在廣播、電視、網絡系統和文化部門,從事節目編導、藝術攝影、制作等相關工作。戲劇影視導演專業則主要在電影廠、影視制作公司、話劇團等文藝單位從事導演工作。

相關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錄音藝術專業

隨著《甄傳》的熱播,被網友稱贊為“神配音”的季冠霖火了,也使得影視配音這個行業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此外,在影視劇中,現場收音和后期的聲音制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這些精彩的配音少不了錄音的支持。

配音演員大都是播音主持專業出身的。該專業是研究播音創作和主持藝術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的學習內容主要有四項:一是語言,包含文學和朗讀、發聲訓練等;二是新聞,包含新聞理論和業務知識;三是藝術,包含藝術欣賞、美學概論等;四是技術,即要學會熟練地操作播音、音響等設備。學生畢業后除了可以從事配音工作,還可以在影視傳媒、文化團體、網絡媒體等新聞娛樂系統從事播音與主持工作。這個專業最看重的是考生聲音的基本條件和播音技巧的天賦,還有較好的文化基礎。因此,該專業的考試具有一定難度。

錄音師的工作并不像我們平時用收錄機錄音那么簡單,還要借助一定的技術手段對作品中的有聲語言、音樂編排和音響效果進行采錄編等加工處理。

開設錄音藝術專業的高校基本都同時具備兩個方向,一個是只收理科的錄音工程方向,傾向于技術性;另一個就是文理兼收的音響導演方向,更側重于藝術性。有的藝術類院校還單獨設立了錄音藝術系(如中國傳媒大學),在對學生進行錄音工程基本訓練的基礎上,培養從事錄音藝術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錄音藝術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廣播、電影、電視、音像、文藝團體等單位,從事聲音設計、錄制等相關工作。唱片公司對錄音師的需求量很大,但對其技術水平和藝術水準的要求也較高。

相關專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電視節目都離不開后期的剪輯和制作。絢麗的片頭,情節跌宕的剪輯,這些都是后期制作團隊完成的。如何組接、調色,能直接影響觀眾的收視效果,比如《阿凡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電影的唯美效果,就是出自幕后的專業團隊。

該專業是一個以技術為主,藝術為輔,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新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以及美術修養,既懂技術又懂藝術,能利用計算機的媒體設計工具進行藝術作品的設計和創作的復合型應用設計人才。是計算機專業與傳統的動畫專業相結合的交叉學科。要求學生掌握素描、攝影攝像、數字色彩、音頻信息處理與傳輸、動畫與游戲設計等方面的基本知識,還要掌握計算機應用、平面設計、立體設計、影視剪輯、數字電影特效、游戲等的設計與開發方法。

畢業生除了在媒體單位從事后期制作,還可以在游戲動漫、手機移動通信、數字娛樂、數字景觀設計和教育科研單位等跟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的行業,從事有關數字媒體內容設計、制作和研發的工作。隨著動漫文化綠色產業、國家人居環境和諧發展的需要,需要大量的數字動漫產業人才。據調查,該專業近幾年平均就業率達90%。

相近專業:動畫專業

動畫集合了繪畫、漫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于一身,它把人和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段畫成許多畫幅,再用攝影機連續拍攝而成。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影、電視動畫創作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及理論,能在電影、電視等媒體的制作崗位上,從事動畫原畫、動畫創意設計和三維電腦動畫創作理論研究方面的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廣播電視臺、影視制作公司、企事業宣傳策劃部門、廣告公司、音像出版機構、游戲軟件公司做設計師或者工程師。據權威部門調查,我國包括美編在內的專業網絡游戲技術人員不到萬人,而其中的游戲程序人員、美術設計師、游戲策劃人員、游戲技術維護工程師更是職場上的緊缺人才。

目前,開設該專業的高校已逾百家,在校學生有上萬人。其中實力最強的是北京電影學院,是世界上唯一能拍攝動畫商業電影的院校,也是國內動畫學科設置最齊全、學歷層次最完善的院校。該校為動畫學院的學生開辟了專門的工作室,讓學生們從大三開始組成聯合作業組,真刀真槍投入動畫電影實戰演練,成為該學院的一大辦學特色。

?微辨?

上述兩個專業不同在于,前者更傾向于技術,后者對藝術的要求更高一點。就專業方向而言,數字媒體藝術更為傾向后期制作和包裝,動畫則是更傾向于動漫產業的創作。

相關專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好看的影片之所以能和觀眾見面,其實離不開前期的策劃準備,中期的宣傳造勢和后期的推廣發行。

篇2

【關鍵詞】影視教育;新媒體時代;互動性;多平臺對接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1-0202-01

一、新媒體時代影視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影視教育觀念存在偏差。國內影視教育的落后,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對影視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確認識。對于影視教育來說,“互動性”是必不可少的,在互動媒體時代下,成長的我們更是深刻體會到新媒體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它的“互動性”。因此,我們要走出傳統的灌輸方式教育,體驗新媒體時代互動帶來的自主權。

如今,中國進入新媒體時代,影視教育與新媒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多數人依舊把影視教育只作為藝術教育來看,視野還是狹窄了。影視教育與新媒體教育手段相結合,是新式教育的范本,因此,我國高校對待影視教育的理念和態度有待改進,更新新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觀念,實現從手段到內涵的全新變化。

(二)影視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國內大多高校在影視教育的課程設置上缺少高敏感度,因而對新的教學模式、學科動態有些反應滯后。影視教育除了專業性院校如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之外,大部分都是設置在文學院的框架之內,相對比較保守。影視教育實質上還是文學思維的教育。各院校教授的課程多以文學、戲劇、影視理論為主,觀摩的影視作品也是將其作為文學作品來解讀和評析。

這個世界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影視教育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如果我們不加快步伐,很快就會被潮流拋棄。在以往影視教育的課程設置中,傳統影視作品占了很大比例,這些作品的確很經典,但新鮮感缺失。

在國外,影視教育課程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與我們大相徑庭,他們不僅僅是傳授影視創作基礎理論、影視作品和電視節目的賞析及解讀等常規理論內容,國外的影視教育還涉及與媒體、業界對接,經常進行行業之間的互動與溝通,甚至很多院校會邀請業內人士參與影視課程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制定,以使學生接受的影視教育能更好適應影視產業需求。由此可見,國外的影視教育與影視產業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而國內高校影視教育的目標不是十分明確。

(三)師資專業性欠缺。中國的影視教育,師資多是由文學、戲劇等專業轉行而來,因此,高校影視教育的師資良莠不齊,專業性欠缺,大多數老師只能停留在理論的教學上,沒有拓展性。大部分都是對影視藝術感興趣的“半路出家”者,沒有接受過系統、專業的影視藝術教育,缺乏相應的影視實踐能力。所以說,高校在教師的選拔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其專業性和全面性,只有師資力量全面平衡的發展,影視教育的質量才能穩步提升。

二、新媒體時代影視教育的發展新方向

如此看來,整改和轉型已經成為高等院校藝術教育,尤其是影視教育的必由之路,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教育模式應該推陳出新并與時代接軌,利用新的平臺、拓展新的思路、傳導新的理念。

(一)新理念的傳導,加強院系之間的聯合與互動。強化新理念的傳導,讓學生及教師掙脫傳統的、固有的理論教學桎梏,顛覆傳統的“電影是大,電視是小”的思想壁壘,加強微電影、創意短片、網絡欄目、網絡大電影等新興藝術形式的創作。讓所想傳遞的信息迅速為受眾所吸收,提升趣味性。這就需要將過去單一孤立的的分科教育模式發展為融合性較強、協作性較強的“互補式”教育模式。可結合學生所學專業進行影視教育的拓展,牢固本專業的基礎,拓展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的影視教育部分,促進兩者的有機融合,從而加強了以學科課程為主的互補和延伸,使課程實現最佳組合,在教學時應模糊專業界限,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二)增強實戰理念,影視教育與多平臺對接。影視教育不能僅限于自我陶醉,影視藝術本身應充分服務于受眾,也應充分要求被教育者將影視教育與日新月異的新媒體、新技術平臺進行有效對接。不單單以被教育者為主體,而應站在受眾的立場進行實戰式教育,讓被教育者適應更新的技術、接收更新的理念、做出更符合時代要求的作品。影視教育不能只固化于課堂之上,而應更多地結合實踐,理論講解要相應減少,取之以錄音室、演播廳及視頻編輯機房的實戰課程。讓課堂不僅僅是課堂,也能夠真正成為實踐的基地。

三、結語

在新媒體時代下,影視行業與新媒體的融合擁有著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潛力,因此,高校影視教育需要重新思考人才培養的目標,更新傳統影視教育,調整相關課程的設置,并應當在現有教學體制下,在理念和模式上形成創新和突破,從而使高校影視教育得到更進一步發展。

作者:鄒毅等

    參考文獻: 

[1]邢北冽.和而不同—影視教育如何面對新媒體時代[J].當代電影,2009,(05):111-114. 

篇3

目前,我國的本科專業共分設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個學科門類(未設軍事學學科門類,其代碼11預留),下設92個專業大類,共計506種專業。盡管數量龐大,種類繁雜,但依然有規可循――幾乎每一個專業大類都可以對應不同的行業。那么,文科生應該如何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來選擇專業呢?

文科生都去哪兒了?

是以旅游資源為憑借,以旅游設施為條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覽服務的行業。旅游業務由三部分構成:旅游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

可以劃分為三類:一是文化產品行業(如圖書、報刊、影視、音像制品等),二是文化服務行業(如表演、體育、策劃等),三是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業(如裝飾、形象設計等)。

包括學校、教育培訓機構等。教育行業是吸納文科生就業的主力軍。

是指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包括銀行業、保險業、信托業、證券業和租賃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機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于文科生而言,考公務員是進入政府機構工作的不二選擇。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大體系的部分行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

《求學》t望臺

從上表不難看出,有志于在金融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學生,最好將自己的學業規劃做到碩士階段。金融學類專業對學生的數學能力和英語能力要求較高,選擇了這條路,就意味著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中國人自古非常講究同窗、同鄉情誼。因此,在我國的金融業內非常講究圈子(多以大學為紐帶)的概念:成為同行的校友之間會相互幫助、資源共享,也會積極地提攜后生,所以校友資源的重要性要遠遠高于課本所學。曾有新聞報道,中國的投資界逐漸形成了以北大、清華、人大、上海交大、復旦、央財、廈大、武大、北工商等為軸心的幾大投資界圈子。事實上,它們也各自在不同的地域和領域里占有優勢。例如,在深圳,廈大勢力強大;在期貨領域,北工商令眾豪門低頭;在“一行三會”,央財擲地有聲;在上海,復旦和上海交大虎踞龍盤……

相關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財務管理、保險學、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等。

《求學》t望臺

想要報考公務員,專業是第一道坎。要研究生學歷,去考研就行了;要工作經驗,在社會上打拼幾年也可以了,只有專業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據統計,在公務員招錄中,法學類、工商管理類、中國語言文學類、經濟學類這四大類專業“身份”特殊,不論是國考還是各地省考,總有大把崗位圍著這五大類專業轉。

長久以來,“體制內”牢牢地與“穩定”一詞聯系在一起,因此成為眾多年輕人競相追求一份體制內工作的原因。可一旦進入體制內后,有多少人在一個單位里苦苦地熬著,即便受了委屈和冷落也不愿辭職,把這種辛酸視為幸福的成本。近些年來,隨著就業環境向著寬松、自由、多元的方向發展,體制內外就業的區別也正在一步步變小。

相關專業:社會學、社會工作、圖書館學、檔案學、信息資源管理、漢語言文學、秘書學、新聞學、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法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等。

《求學》t望臺

想學師范類專業,優選六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或者具有師范背景的高校。

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分別是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原西南師范大學)和陜西師范大學。

凡是師范類專業,高校的招生計劃上都會標注“師范”二字。師范類專業文理兼招,不過,還是以招收文科生為主。學生畢業時,可以拿到教師資格證,到中小學去應聘。學習師范類專業的學生必須有愛心,起碼要喜歡小孩子。在招聘教師的人才市場上,學前教育專業、特殊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比較搶手。

相關專業:教育學、科學教育、人文教育、教育技術學、藝術教育、學前教育、小學教育、特殊教育、漢語言文學以及師范類專業。

《求學》t望臺

文化產業涉及編輯出版學、數字出版、新聞學、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導演、動畫、文物與博物館學、會展經濟與管理等專業。

這些年來,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勢頭正勁。很多城市都在積極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并逐步建立一批創意產業基地。總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培育健康網絡文化。”由此可見,新聞出版、影視制作、動畫制作等產業都將大有可為,像新聞學、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數字出版、文化產業管理等專業都會有不錯的發展前景。

相關專業:新聞傳播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戲劇與影視學類、音樂與舞蹈學類、設計學類專業。

《求學》t望臺

旅游業是當今世界最能代表發展潮流的新興產業和綠色產業,更是改善民生的富民產業。吃、喝、玩、樂乃人生四大樂事,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后,就開始想玩樂了。許多家庭將旅游列入生活計劃中,許多單位將旅游作為一項員工福利長期施行。中國地大物博,發展旅游業得天獨厚,各個地方每年都能夠開發出許多新景點,旅游資源可謂取之不盡。

開設有旅游管理專業的院校很多,這個專業多年來似乎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中庸狀態,但它的就業確實不錯。此外,酒店作為旅游的配套設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備受注重質量的旅行社和游客重視。酒店管理專業涉及食、宿、接待、管理等多方面內容,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一向都比較高。

相關專業: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小語種專業。

干貨分享:國家大力扶持的行業

我們在了解專業所涉及的行業時,除了要了解該行業是否有發展前景,還要了解該行業是否屬于國家大力扶持的行業。比如,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總理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這意味著,在文化傳媒領域中,具備內容創新優勢的公司將從中受益。

那么,在2016年全國兩會落幕以后,有哪些文科生可以涉足的行業會在政策東風下“錢景”可期呢?

醫療行業

報告原文:鼓勵社會辦醫。發展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

解讀:有志于從醫的同學可以考慮此類相關專業。

相關專業:中醫學、針灸推拿學、藏醫學、蒙醫學、維醫學、壯醫學、哈醫學。

老人服務行業

報告原文:支持發展養老、健康、家政等服務消費。

解讀:可見,未來為老人提供保健產品或者服務的行業將大受追捧。

相關專業:護理學、康復治療學、聽力與語言康復學。

物流快遞行業

報告原文:完善物流配送網絡,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

解讀:網購越來越紅火,快遞員也將越來越繁忙。

相關專業:電子商務、市場營銷。

篇4

關鍵詞:電視劇;劇本;改編;網絡小說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6-0110-02

對于一部電視劇而言,劇本是最基礎的一部分,電視劇的策劃更是離不開劇本的策劃。 優秀的劇本更能凸顯出導演的個人特色和演員的表演水準,精彩的情節和故事也更受到觀眾的熱愛和追捧。縱觀我國優秀的國產電視劇,大多改編自古典名著、武俠小說和近現代一些名家的名作。這些電視劇在經典原著故事的基礎上,經過編劇改編和導演的再創作,在電視熒幕上呈現出來給觀眾欣賞和娛樂消遣。

隨著電視劇行業的快速發展,經典文學作品越來越無法填滿市場的需求,如今國產劇類型豐富多樣,觀眾的欣賞水平和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劇本的選擇更成為電視劇成功的關鍵,從2004年開始,一批網絡小說開始陸續的被電視劇制作公司購買版權并進行改編翻拍。縱觀近幾年的國產電視劇市場,從之前熱播的《美人心計》《甄執》到近段時間大熱的《瑯琊榜》《歡樂頌》,由網絡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的趨勢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熱潮。在這種形勢的背后,也有許多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一、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成熱門

電視劇制作公司在選擇劇本時,劇本自身的價值是基本準則,如今各電視劇制作單位著重發掘網絡文學作品,甚至對熱門網絡文學的改編權進行競爭,正是因為網絡小說的文學價值和劇本改編價值逐漸被看重。在這個現象背后,存在的是如今電視劇的劇本荒,電視劇編劇行業的不景氣和網絡文學自身的強大優勢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文學作品改編選擇變少造成劇本荒

我國國產電視劇的劇本主要來源是改編完整的文學作品,如今我國電視劇市場發展正熱,近幾年每年生產的電視劇加起來都有上萬集,由此發展,可改編成劇本的文學作品的選擇范圍也就越來越少,一般來說一部劇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再次或者多次拍攝。那么找尋可拍的劇本就成了電視劇制作單位的首要任務。

在之前,電視劇改編的文學題材大概有這么幾類,一是古典名著,古典神話故事,如《紅樓夢》《西游記》《聊齋志異》,二是由近現代作家的現實主義題材名作,如《金粉世家》《平凡的世界》和金庸、梁羽生為代表的武俠小說如《射雕英雄傳》《天涯明月刀》。再有就是以瓊瑤、海巖的作品為代表的言情小說如《還珠格格》《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愛人》。這些作品都已經搬上過電視屏幕,有的甚至已經有多個版本。而在《潛伏》播出之后產量持續增長的抗戰片和諜戰片也鮮有好口碑的劇本,國產現代家庭劇和青春劇劇本又有著同質化的現象,邏輯混亂和沒有亮點的劇情很難吸引當今的電視觀眾。電視劇制作正在面臨著“劇本荒”的現狀。

(二)國內編劇行業的不景氣

編劇是創作劇本的人,本應在制作電視劇的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但是,國產電視劇的劇本來源主要是文學作品,編劇們承擔的大多是改編的職責;其次,在我國的電視劇制作的整個流程中,同一部優質電視劇中,編劇的地位和名氣遠遠低于導演和演員,編劇往往只在電視劇拍攝前期進行劇本寫作或者改編,而正式開始拍攝的時候,導演和演員都可能對劇本劇情進行一些改動。除去一些像瓊瑤、海巖、于正等控制電視劇制作過程的編劇外,在導演、演員、編劇這三者之間,編劇的地位往往最低,獲得的名利也是最少的。這也直接導致了編劇行業內人才缺失嚴重。

相比之下,韓劇的備受追捧可謂與韓國編劇們發揮的重要作用不無關系。在韓國,從編寫劇本,挑選演員,到進行拍攝的整個電視劇制作過程中,編劇都有絕對控制權和自,如著名的韓國編劇洪氏姐妹,在創作熱播劇《原來是美男啊》的時候,親自挑選演員并發掘了女演員樸信惠,在劇目熱播之后也讓演員的知名度大幅提高。韓劇的成功與編劇的地位、能力和作用有著重要的聯系,電視劇作為戲劇的一種,劇情需要有完整的故事性和特殊的戲劇性。其本身和文學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而專業的編劇應該有原創出優秀劇本的能力和職業素養,但是在國內編劇行業里,優秀的編劇寥寥無幾,而且在這些少量的優秀編劇里,他們擅長的劇本創作類型總的來說也較為單一。

(三)網絡小說的自身價值

網絡小說的價值具體還體現在其自身的獨特優勢上。首先網絡小說依靠互聯網而產生,并借助互聯網的傳播優勢迅速崛起。由于在網絡上發表作品的限制較少,發表成本較低,又有都市、言情、科幻、玄幻、仙俠、靈異等多種題材和類型,每一種類型都有數以萬計的作品,其中優秀的層出不窮[3]。網絡小說題材的多樣性為電視劇的創作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其豐富和優質的素材給電視劇劇本選擇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其次,網絡小說的受歡迎程度可以通過大數據直觀的展現出來。高點擊量的網絡小說背后是成千上萬的閱讀受眾和大量的書迷粉絲,如2008年 12 月31 日開始在晉江文學城首發的小說《花千骨》,從發表開始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粉絲,男主角白子畫還被評為最受歡迎的網絡小說男主角之一。網絡小說的讀者多為年輕人,他們通過互聯網的推廣手段讓優秀的網絡小說迅速在群體內部傳播。另外電視劇制作公司在對原著小說進行改編制作時也會利用網絡平臺和原著書迷粉絲進行互動,讓書迷參與到了影視劇選角、劇本改編過程中。這樣在將高人氣的網絡小說改編成電視劇的同時,就首先吸引到了一批以原著粉絲為主的潛在觀眾。這種強烈的吸引力,也是網絡小說的最大優勢。

另外,許多網絡小說作家都不是職業作家,他們有的只是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寫作,因此與知名編劇或者專業編劇相比,他們的作品版權和改編費相對較低[1],雖然近幾年由于改編熱潮,許多熱門網絡小說的版權費和改變費也已經水漲船高,但是就目前的情形來說,這些費用相對于制作過程中投入的演員片酬,服裝道具等項目的支出仍然是一個較小的數目,這就是網絡小說的成本優勢。而也正是這些優勢體現出了網絡小說的劇本改編價值。

二、探討我國國產劇劇本選擇的趨勢

選擇改編網絡小說作為電視劇的劇本成為潮流,也是近幾年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劇發展的一個表現,在大數據時代,電視劇制作公司能夠發現并且成功運用網絡小說資源,對國產電視劇的發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照現在的發展態勢看,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將會在未來幾年中熱度不減。而這種熱潮同時也會對電視劇劇本的選擇和創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電視劇劇本的選擇將更加多樣化

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面對外來文化的進入,中國電視劇行業也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近些年美劇,韓劇的大熱,國內觀眾對電視劇的欣賞水平提高,對國產電視劇的劇本訴求也有著更高的標準[2]。觀眾更想看到國內也能有像《來自星星的你》這樣題材新穎、頗具創意的電視劇。在這種訴求的影響下,電視劇的審查制度也一直在隨之變化并逐漸放寬,電視劇制作方在選擇劇本的時候,也將會更偏向風格獨立,題材新穎的作品。網絡電視劇《盜墓筆記》的播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也是讓電視劇劇本創作更加自由和多樣化的一個良好開端,一些之前由于技術或者制度原因無法操作的優秀作品也將逐漸被發掘和制作出來,以滿足觀眾的更多需求和期待。

(二)編劇行業的發展推動劇本質量的提高

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熱門的同時,對專業的影視編劇行業也造成巨大的壓力。一方面,部分網絡作家在作品熱播,自己知名度大增之后,也會逐漸走職業編劇的路線,直接創作滿足觀眾需求的電視劇劇本,甚至是利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參與進電視劇的策劃和制作環節。如《步步驚心》的原著作者桐華,這部電視劇熱播之后,她之前創作的一系列優質的網絡小說又陸續被改編拍攝成電視劇。如今桐華已經進軍影視的制作行業,并策劃、監制了2015年的熱播劇《抓住彩虹的男人》和《偏偏喜歡你》,兼顧作家、影視策劃人多重身份。作家海宴在成功完成電視劇《瑯琊榜》的改編后也頗受影視公司的重視,并被邀請擔任《他來了,請閉眼》的編劇,其在劇本創作上的發展前景也十分被看好;另一方面,在網絡小說改編熱潮的環境下,職業編劇們也正面對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形勢,他們需要拿出優秀的劇本作品來證明自己的職業能力和價值,更需要為維護自己的市場價值而做出一些新的探索或改變。

在這樣的雙重作用下,國內編劇行業則將被快速推動和發展,而劇本創作的總體質量也會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中整體提高,劇本內容將更具藝術觀賞價值,像“手撕鬼子”,臺詞穿越這樣讓人無力吐槽的劇情也會被摒棄和淘汰。

三、總 結

從各方面來看,當前在電視劇制作領域的以網絡小說為主要素材的劇本選擇趨勢已經表現的十分明顯。除了選擇傳統的優秀文學作品進行改編,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的熱度也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增長,而觀眾也會期待更多的優秀網絡小說搬上屏幕。同時,職業編劇行業也有待于扶持與發展,重壓之下的職業編劇,也將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尋求創新與突破。這種情形下,電視劇制作方和電視觀眾對劇本價值的評價標準也將隨著劇本創作能力的成熟而提高,同時有助于擴大國產電視劇的創作范圍和空間,制作出更多高水平,高質量的電視劇,以推動我國國產電視劇產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沈雅斐.網絡小說電視劇改編的歷史與可行性分析[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2013(11).

篇5

關鍵詞:身體訓練;基本功;形體表現力;適應能力;演員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3)10―0133―02

前言

在藝術領域中,演員絕對算是個與眾不同的職業。它既不像作家那樣舞動生花妙筆留下不贊一詞的著作名篇,也不像畫家那樣揮毫潑墨點染一幅流傳千古的丹青畫卷。可以這樣說,演員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表演工具就是自己的身體。而各個行業對演員身體條件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職業演員必須通過本專業的、持續的、規范的身體訓練來全面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來適應劇本內容的要求。無論是在戲劇、舞蹈等舞臺表演中,還是在電影、電視之類的銀幕表演中,演員的身體表現力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演員必須通過專業化、科學化的身體訓練,掌握成熟的表演技巧,將身體表現力發揮到極致,才能塑造出更加完美的藝術形象。

一、良好的身體訓練是培養和強化基本功的重要途徑

對于未經專業訓練的演員來說,其身體處于自然形態。相比于職業演員,這一類人進行表演時,其動作往往較為生硬,缺乏足夠的舞臺表現力。為了獲得更好的表演效果,演員都要進行適當的身體訓練,進而完成形體矯正,并培養起扎實的基本功。盡管各個表演行業對演員身體條件的要求互有差異,但它們對演員基本功的要求標準卻同樣嚴格,比如,戲曲行業就要求演員從小學習“四功五法” (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影視戲劇演員要求聲樂、臺詞、形體、表演的訓練。

演員的基本功學習主要是通過專業性的身體訓練來完成的。演員的身體訓練過程是指通過科學化、程序化、規范化的訓練方式來轉變演員訓練前自然的身體形態的過程,這是各行業培養和強化演員基本功的重要途徑。專業性的身體訓練可以發掘出演員的身體潛能,提高其肢體靈活性,有利于演員學習本行業的基本功,并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完成各類表演動作。一個學員只有不斷地接受行業所規定的身體訓練,努力掌握扎實的基本功,才可能成為合格的演員。所謂“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便是這個道理。

專業的身體訓練在培養演員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對于職業演員來說,這也是不可或缺的。古人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其實,表演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堅持以合理的身體訓練來鞏固和提高自身基本功,即使再有盛名的演員也無法保持優秀的表演水平。而當前,演藝行業發展一日千里,對演員的要求也日漸提高。所以,如果職業演員不能保持較好的表演狀態并使自己的演藝技巧與時俱進,那他將無法在迅速發展的演藝圈中立足。明朝禮部尚書章懋曾經在《楓山章先生語錄》中寫道,“人之進學,不在于志氣進銳之時,而在于工夫有常之后”。誠然,職業演員只有堅持進行足夠的身體訓練,才能在鞏固演藝技巧的同時有所突破。

綜上所述,對各個表演行業的學員和職業演員來說,堅持進行合理的身體訓練都是必不可少的課程。

二、持續而合理的身體訓練是提高形體表現力的基本方法

演員進行表演的最基本方法,就是通過肢體動作、面部表情和語言表達來表現出劇本作者所描繪的情境中的人物的行為動作和心理活動,并通過這一系列的表演內容來展現人物所具有的與眾不同的特征。這些特征主要包括時代特征、身份特征、職業特征、年齡特征、性格特征、形象特征和行為特征等方面。

在有限的條件下,演員要表現出如此豐富的內容,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更要有出色的形體表現力。所謂形體表現力,就是演員在表演過程中,運用形體語言來表現劇本主題及人物性格與心理活動的能力。而恰到好處的形體動作不僅可以增強表演動作的舞臺藝術性,還有利于展現表演者的形體美感,增強表演內容的感染力。

形體表現力的形成和提高,與演員所接受的身體訓練的強度及合理性有著密切聯系。演員只有在專業的身體訓練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強化表演技巧、積累舞臺經驗,才能提高自身形體表現力,更好地將表演智慧與形體表現緊密結合,使演員自身與舞臺人物融為一體,將自己的表演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所以,持續而合理的身體訓練是提高演員形體表現力的基本方法。正因如此,只有懂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演員才能堅持進行合理的身體訓練,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演藝水平,使表演內容的真實感、畫面感和藝術感逐漸增強。

三、嚴格的身體訓練是提高演員適應能力的必要條件

每一名職業演員都希望自己的演藝事業能夠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更強的生命力,而演藝事業的全方位發展,必然要以演員個人的表演能力和適應能力的提高為前提。尤其是在舞蹈、電影、話劇等表演行業,演員的表演內容千變萬化,這就要求當代演員必須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

演員的適應能力與本人身體素質、表演基本功及舞臺經驗都有著直接聯系。演員的身體素質直接決定了他的身體承受能力和所能完成的動作難度,而演員的基本功和舞臺經驗則決定了他的臨場應變能力和所能勝任的角色范圍。顯然,演員在這些方面的素質又與演員所接受過的身體訓練的情況息息相關。所以,演員要使自己的事業更為全面地發展,就必須進行嚴格的身體訓練,來培養足夠的適應能力與反應速度。波蘭耶日?格洛托夫斯基所著的《邁向質樸戲劇》中提到,舞臺上任何一個因素都可以忽略,但是演員和觀眾是不可以沒有的。他強調了戲劇最原始最真實的部分,訓練演員的形體是他主張的重點部分。

由此可見,職業演員適應能力的增強,是其演藝事業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當代演員需要接受足夠且嚴格的身體訓練來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開辟出多樣化的表演之路,才能使自己的事業于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身體訓練在演員從成長到成熟、從成熟到突破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一名演員所接受的身體訓練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尤其是身體素質、基本功底、形體表現力和適應能力等方面。堅持進行科學、規范、持續的身體訓練,是演員培養和強化基本功底的重要途徑,是提高演員形體表現力的基本方法,更是提高演員適應能力的必要條件。所以,有著“鍥而不舍”精神的演員,更容易在表演技巧上取得突破,也更容易實現其演藝事業的全面發展。

正如《淮南子》中所說:“割而舍之,鏌邪不斷肉;執而不釋,馬截玉。”當代職業演員必須堅持進行專業的身體訓練才能保持并提高自身演技水平,并在發展如此迅速的演藝圈里占據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陳世雄.演員身體與人的譜系[J].中國戲曲學院學報, 2012(04).

[2]孟小軍.無聲的力量――戲劇演員形體訓練思考[J].文學界(理論版),2012(05).

[3]張偉.演員基本功訓練淺談[J].大舞臺,2011(09).

篇6

關于燈光師的問題一: 燈光有什么用?

舞臺離不開燈光。

每年12月31日,各大衛視都會推出跨年晚會。晚會上,不同類型的節目,不同情調的音樂,都會用不同的燈光效果來烘托氣氛。

比如,開場大多是熱情歡快的群舞,這時候,絢麗奪目的燈光可以一下子抓住觀眾的眼球。一些舒緩的曲子,就用藍色等冷色調的燈光打造浪漫感覺。而魔術類節目,為了營造神秘感、突出魔術師的表演,往往只有一束白色的追光。

影視劇也離不開燈光。

對影視劇來說,調整光線的色彩、節奏可以營造氣氛、幫助塑造人物。比如一部恐怖片,沒有光線的配合,演員做再多害怕或嚇人的表情,也不會讓人感到恐懼,必須要有忽明忽暗的光線、晃動的光影才能制造出驚悚的氣氛。王家衛導演的御用燈光師黃志明曾經說過:“假如拍攝一個下午4點兩人約會的畫面,一個好的燈光師就會通過燈光讓鏡頭呈現出下午4點的感覺,這就是燈光師講故事的本領。”

再舉個直觀的例子。我們看韓劇中的女主角,無論鏡頭拉得多近,她們的皮膚都是吹彈可破的。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有這樣的效果,除了化妝,燈光也是功不可沒的――燈光師可以通過補光美化人物。

總之,燈光的變化能帶給我們震撼與遐想。燈光專業學習的就是如何控制燈光,行話稱“打光”。打光不是簡單地把燈光調亮調暗,除了明暗這個最基本的屬性外,燈光還有色彩、圖案、節奏和韻律等多種屬性,打光就是通過控制燈光的這些屬性,達到“用光線講故事”的目的。

關于燈光師的問題二: 怎么報考燈光專業?

聽了前面的介紹,如果你有點蠢蠢欲動想報考燈光專業,別著急,得先過藝考這一關。

相信每年電影學院報名的空前盛況大家都有所耳聞。是的,不僅是音樂、美術專業,播音主持、編導、攝影攝像、表演等傳媒類的專業也是要進行藝考的。

藝考分為浙江省統一組織的統考和各大院校自行組織的校考。說不好究竟是統考有用還是校考有用,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專業會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我所在的浙江傳媒學院攝影系,在我這一屆共開設了6個專業,有本科的也有專科的,其中燈光專業算是重點。如果只通過統考沒通過校考,就只能報考燈光專業以外的5個專業;而如果只通過校考沒通過統考,就只能報考燈光專業。所以,為了多些選擇,最好還是統考、校考通通PASS。

那藝考會考些什么呢?考試有兩輪。初試是面試,考官會看一下你的形象,聽你作自我介紹,再問些藝術方面的問題,比如你對畫面、色彩的認知。復試是筆試,會考影片分析,比如放一部電影的幾個片段,讓你寫出指定片段的燈光特點以及鏡頭運用等;也會考畫面組合和攝影常識,比如,要求將打亂順序的若干畫面組合成完整的畫面敘事段落,或者說一說相機的成像原理、光圈的相關知識等。

通過藝考之后,就可以拿到一張專業合格證,接下來,只要安心準備高考就可以了。

關于燈光師的問題三: 燈光專業具體學些什么?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燈光師,必須熟悉各種光源的性質、燈具的特性、濾光片效果的控制,知道什么樣的燈可以獲得什么樣的效果。比如,泛光燈光線柔和均勻,在舞臺上可以大面積使用;聚光燈光斑中間亮、邊緣清晰,適合局部投光……因而,燈光設計類的課程,如“光學基礎”“照明藝術與技術”“影視照明基礎”“舞臺燈光”等,是我們專業的基礎課,必須扎實學習。

有了硬性的理論基礎,一流的燈光師還必須具備藝術上的“軟實力”。舉個例子,為一臺舞臺劇打光,首先要充分理解劇目主題,使燈光為劇目的整體表現服務;其次,在打光時,燈光師必須要衡量光線與陰影的平衡,區分面部造型以及前景、中景、背景。這就要求燈光師具備上佳的審美能力、極強的鑒賞能力和一定的文學修養。

為了培養“軟實力”,學校會開設“影像作品分析”這樣的課程。課堂上,老師會播放經典影片,然后從劇情、導演調度以及攝影燈光等專業角度展開分析。好吧,其實這樣會導致再也不能好好地看電影電視了――當周圍人投入劇情時,自己總會控制不住地去想這個鏡頭為什么要從這個角度取景、這個人物身上的光打得再亮些可能效果會更好……

另外,在課表上,你還能看到“攝像原理與使用”“電視攝像基礎”“攝影技術與技巧”等攝影攝像方面的課程。燈光的首要作用就是照明,在拍攝中,它決定著畫面的清晰度、色調和層次,可以說燈光與攝影攝像是一體的,燈光師是攝影攝像師的最佳拍檔。所以,要學習這些課程也不足為奇,能讓我們更深入地體會在什么條件下使用什么樣的燈光照明可以拍出更好的效果。

關于燈光師的問題四: 實踐的機會多嗎?

一個好燈光師不是單看學歷的,還要有實打實的真功夫,豐富的臨場經驗能幫助燈光師處理演出當中各種復雜的情況。所以,我們專業非常重視實踐操作,純粹的“老師上頭講、學生下面記”的理論課不那么多,擺弄各種燈具、拿機器拍攝是家常便飯。

我們專業每年都會有一個實踐周,這時,學校會給我們放假,好讓大家全身心投入實踐,由此也可見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僅學校重視,我們自己的積極性也很高。比如大三時,班上同學6人一組拍一部短片,有的當導演,有的當編劇,有的負責攝影打光,有的負責服裝化妝……一部短片拍下來,大家不僅對燈光師的工作,也對劇組的運作有了更多體會。如果你拍的短片能在國內外一些評比中拿獎,對今后找工作、深造幫助極大。

所以,學了燈光專業,一定要把握每一個實踐鍛煉的機會,認真對待。

關于燈光師的問題五: 打光、扛機器是體力活,女生不適合?

有些同學覺得,這個專業既要使用各種燈具,又要攝影攝像,體力很重要啊,女生看來是學不來的。

老實說,雖然一般情況下女生不會被要求干體力活,但是難免會遇到困難。剛開始接觸打光的時候,為了加深對光線效果的印象,要擺弄各種燈具。一盞燈或者一臺攝像機,輕則二三十斤,重則幾個男生一塊兒都未必抬得動,所以女生確實比較吃虧,很難堅持下來。當然,還是會有女生學燈光的,我們班就有7個,大家自然會照顧她們不干重活兒。在專業上,女生可以往燈光設計這個方向走(有的院校燈光專業側重燈光設計),不一定要扛著燈去照明,而是可以設計一臺晚會、一場戲的燈光效果。

關于燈光師的問題六: 學成后能和大導演合作嗎?

當初學燈光,就是因為心中存有電影夢,不過實際上,燈光專業畢業后直接進劇組拍電視劇、拍電影的并不多,但可以選擇去影視制作公司,從拍廣告、宣傳片做起,積累經驗。大多數同學會選擇報考電視臺。每年,全國各地的省級衛視、縣市級電視臺都會到我們學校招聘,不過,能進省級衛視的不多,多數同學去的是縣市一級的電視臺。

還有個事實就是,不是說學燈光的就一定是做燈光師了。前面我說過,燈光與攝影本是一體,畢業后當攝影師的也有。編導、后期制作我們也懂,這些崗位也能勝任。這里我要再次強調一下實踐的重要性,不論是進影視制作公司還是電視臺,不論是做燈光師還是攝影師,或者編導、后期,像我們這樣的專業,都是用作品說話的。作品相當于文科專業的論文、理工科專業的實驗,是能力、水平的最好證明。

如果你想繼續深造,也可以考研,不過本科開設燈光專業的院校本就不多,研究生階段就更少了,基本只有上海戲劇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這幾所院校可以選擇。

考研的同學里,即便不再學燈光,也還是會往廣播電視方向走的,像編導、攝影、攝像等,看你喜歡什么了。雖然是跨專業,但還是有共通點的。

寫在最后: 成為燈光師,你得耐得住寂寞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我們的工作聽起來充滿藝術氣息,工作氛圍一定既浪漫又輕松,那就大錯特錯了。做燈光師,有時候為了調光線,要用到好幾盞燈,甚至幾十盞燈,各種位置、亮度、色彩組合搭配要不斷嘗試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燈光師的工作不但不浪漫不輕松,還頗有些“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感覺。說起王家衛導演的得力助手,攝影師杜可風、美術指導張叔平家喻戶曉,而燈光師黃志明有誰知道呢?面對這樣的情況,黃志明卻甘之如飴:“沒有人知道也不錯,我的專長在于現場布光,所以我就做燈光師。每個部門都要有很多自己的理想,其實燈光師可以幫助導演和影片很多!”

院校鏈接

篇7

【關鍵詞】 表演藝術 播音與主持藝術 社會前端流行文化

播音與主持藝術是一個熱門專業,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繼國內知名的藝術院校,如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和浙江傳媒大學等設立這個專業后,許多地方藝術院校特別是師范藝術院校也都開辦了這個專業,其生源豐盈、門庭喧騰、事業發達,這是中國教育史上一道瑰麗的景觀。然而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設置時間短,積累的經驗還不夠豐富,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是客觀必然的,是前進發展中的問題,我們有必要就其中的問題作一探討。我認為,目前在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科建設上,還存在著一個被忽視的重要問題。那就是缺乏表演藝術在教學內容上的主動融入,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就降低了專業教學所應達到的高度。如何彌補,它既是一個教學實踐上的問題也是一個專業理論方面的問題。因此,對于它的重要性、現實意義以及它本身所包含的市場價值都應該給予應有的充分認識。

一、表演藝術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重要性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從播音而言,可以劃分為兩個類別,一個是時事新聞節目播音(如新聞聯播等):另一個是專題性質的新聞播音(如財經新聞和體育新聞等)。就主持而言,目前大體上劃分為這樣幾個類型,即訪談節目主持、綜藝節目主持、娛樂節目主持、少兒節目主持和文藝節目主持等等,它們兩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播音主要用聲音傳情,主持主要依賴形體和神態表情達意,但兩者都建立在聲音的基礎上,并又共同具有表演藝術的成分。例如:主持人的形體動作不能是純粹的自然生活動作的直接表現,而應該是被藝術化的,給人以美感的帶表演藝術成分的形體語言。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部位就是面部表情,主持人的面部表情是要進入到情景之中,也需要戲劇表演的功底。而播音節目的主播者,雖然他主要不依托形體動作,但在面部表情上卻和節目主持人有著相同的一致性,甚至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下還要格外的強調面部表情。黑格爾曾深刻地指出:“能把個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的表現出來的是動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過動作才能見諸現實。”由此可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對于表演藝術的需求是顯而易見的,是十分重要的。我們首先要樹立起一種表演的意識,一旦建立起表演藝術這種意識,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就會獲得一個全新的面貌。

著名的節目主持人倪萍,她的主持就充滿了表演藝術的特征。例如在1 99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倪萍曾有抱起一個小女孩(是節目的小表演者)的動作,并和小女孩有幾句新年問候的簡短的語言交流,她像一個慈愛的母親攬著自己的寶寶,猶如母女一般:臉上笑容可掬,親切而又充滿溫情的詢問女孩子“想家嗎?都想誰?”。雖然問話簡短,但是,語境卻很感人,尤其是在春節聯歡晚會上人們對于“家”的概念尤其敏感,而抱起一個小女孩兒(不是小男孩兒)就已經具有象征意義了。類似這種表演方面的動作,在倪萍的節目主持中表現得非常充分。我們知道倪萍的主持之所以能看到這樣鮮明的表演成分,是因為倪萍本人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戲劇表演專業,接受過嚴格的舞臺表演藝術的訓練,并對舞臺表演藝術有著深刻的體驗,因此,她才能夠在自己的節目主持中自然而然的把表演藝術融入進來。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在后來人們回憶她歷屆節目主持的過程時,曾這樣評價她,“有人說,倪萍是在電視上流淚最多的主持人,也有人說她過于煽情,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沒有倪萍真摯的眼淚,中國電視屏幕一定會少了溫暖人心的力量。”無疑這個評價是公正的。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乏還可以看到電視臺的某些主持人,端著肩,挺著胸,昂著頭。目不斜視背讀著稿子,帶給人一種呆板木訥緊張之感;這表明他們缺少表演藝術的訓練,缺少對整檔節目總體的把握,還沒有找到演播空間和總的舞臺自我感覺。“無論和角色進行多么微小的接觸,他一定都要處于內部和外部的或總的舞臺自我感覺的狀態。”節目主持人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運用電視這種大眾傳媒方式作用于人們欣賞心理的。因此,它要求主持人要有“當眾思考”、“當眾引發”與“當眾得意”的組織者形象,要有獨特的個性魅力、生活閱歷、文化修養、社會信息以及表演學里的技巧、知識和方法,來樹立自己與眾不同的主持人藝術形象。鑒于此,節目主持人接受表演技巧的訓練是必須而有益的。

當然播音與主持一樣,但凡一個出色的播音員。都非常重視表演藝術的學習,都重視表演藝術在播音中的融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播音員方明就是一個典型的范例。七八十年代中國人幾乎都從廣播里聽到過他的播音和演播的節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2006年中央臺十佳播音員主持人頒獎晚會上,朗誦了《對衰老的回答》這首詩,語言清晰,激情似火,加之他所設計的外部形體動作和手勢,為他的表演增添了無窮的魅力。對這位身患癌癥剛動完第一次手術的老人,竟然還能如此震撼,真是令人折服!從中“你能感受到他是用自己生命的體驗在詮釋,它超越了純粹藝術上的享受,是對人生的升華。”的的確確,只有用情感體現的表演藝術,才是最有力量和說服力的。所以,把表演藝術納入到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訓練之中是我們當前塑造這個學科專業學生走向成才之路必不可少的一條途徑。

二、表演藝術進入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教學訓練的現實意義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進行表演藝術課程的訓練不同于戲劇專業的學生,其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的安排應體現出各自的特點。也就是說,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培養的學生是播音與主持方面的人才,而不是戲劇影視表演藝術的人才,但他們中的部分學生應該可以勝任此殊榮。因此,表演藝術訓練對于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學生來說,只需提取能夠適用于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需要的部分內容來進行教學訓練就可以了。從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特點出發,來設置表演藝術的內容。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表演教學。強調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生活化的表演,追求現實時空流程中的真實與細膩,并顧及到大眾化的娛樂特征,適度變形和夸張訓練等。但同時,還要做到雖變形而不做作,要夸張但不虛假,是娛樂并不媚俗,因而在教學中,要尤其強調學生能夠把自己的身形肌肉與心理意識緊密結合起來。在鏡頭或觀眾面前,能夠視同現實生活中的“有機活體”,從中還要能夠突顯自身的鮮明的個性特性,從而真實、有機、準確地為達到既定的傳播目的而積 極、自如的實施動態演播(Performance and Broadcasting)技藝。

從這個基本要求出發,就應該從舞臺表演藝術的基礎課入手,教學內容就是天性解放。之后,讓學生學會在規定情境中有機的行動,從而建立正確的舞臺自我感覺。如果沒有天性解放和規定情境中的目的性訓練,學生一旦走上舞臺,在沒有一定經驗的前提下,就會因為緊張而驚慌失措。所以,開始時的這種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把表演意識和理念投入到他們的專業當中去,就需要完成觀察生活和交流小品的表演訓練。這就需要引導學生模仿身邊熟悉的人物,觀察他們的生活細節,撲捉微小的習慣動作,抓住人物外部特征和傳達出來的信息,使之轉化成內心的感受,進行加工塑造。形成一種創作方法。在某種意義上說,觀察和分析是并存的,其目的是為了和對手交流得更加有機,否則就無法行動。

在探討主持人和演員創作心理及觀眾欣賞心理的過程中,我們不得不重視的一個關鍵詞――交流。“在表演藝術中,演員創造與觀眾心里接受的媒介被稱之為交流。”交流有幾種方式,其中一種就是演員和觀眾的交流,要讓學生明白演員和觀眾的交流是一種特殊的交流。一般情況下這種心理活動容易被忽視,但是我們在這里必須強調指出,主持人不同于演員。其受眾面就是廣大的觀眾。因此他(她)的交流對象就是觀眾。這就要通過實踐來完成這樣的教學訓練。接下來就是文學作品改編片段,通過學生選擇出來的大量文學作品,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經過教師指導完成。主要訓練學生能夠在文學作品中發現自身的創造力和敏銳的社會洞察力,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作品,闡述導演創作意圖,形成完整的藝術作品。最后,就是綜合匯報階段。可以根據學生前面較好的作品和他們的特長及綜藝晚會形式,進行編導訓練。這樣,學生才能成為復合型的人才。

三、融進表演的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市場價值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如果我們給它一個文化上的定位,可以稱它是社會前端流行文化。此專業是伴隨著中國社會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社會文明不斷提升而產生的,它適應了中國現實社會的發展需要,顯示了旺盛的生命力。短短的十幾年里,畢業的大批學生,他們走向社會。奔赴到電臺、電視臺網絡媒體等,并成為那里的骨干力量莊社會前端流行文化領域里開拓進取,為社會進步、經濟繁榮和人們的思想觀念更新和視野拓展,貢獻了積極的力量,他們中不乏成為明星式的人物而家喻戶曉,為大眾所歡迎。

我們回過頭來評價那些從這個專業走出來的成功者,就會看到他們身上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他們在節目主持中,因表演而獲得的光彩和創造的魅力,吸引著廣大的觀眾所以倍受歡迎。表演教學訓練受到重視,并進入到播音與主持藝術教學實踐中,必將使專業的教學走向開放性的態勢。正是這樣,才使它以前端的流行文化特性而左右人們的視聽,甚至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表演藝術的力量在這里面發揮的獨有的功能,給聲音和語言插上了飛翔的翅膀,可以任其邀游。

由于表演藝術的進入也使得學生打破聲音和語言的限制,在心靈上獲得現代意識和現代觀念。也就是把傳統的語言和聲音付諸于現代的表演藝術之中,從而聲音和語言也就獲得了現代性。為此,本專業的定位是社會前端的流行文化,前端的本身置于這樣一個巨大的含量里面,它因時而動,猶如“弄潮兒”一樣,引領著時潮的走向。我們說,表演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外部形式,表演從來都是負載著時代的聲音和時代的使命,表演的任何一種形式。都具有時代的規定性。這就像邁克爾杰克遜的太空舞姿一樣,是時代的一個美麗標志。

篇8

【關鍵詞】動畫教育;發展現狀;發展難題;發展策略

動畫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它融合了繪畫、漫畫、影視、攝影、剪輯、數字設計、音樂、文學等藝術元素,是動畫設計和漫畫設計的結合體。動畫專業為國內高校藝術學中的影視與戲劇學下設的專業,分為動畫設計、動畫編導與數字動畫等方向,學生需要系統地學習動畫理論知識和動畫制作策略,設計動畫人物、背景,掌握劇作、分鏡、視聽效果等動畫知識,提交完整的動畫短片作品作為畢業設計。動畫是當代文化產業的重頭戲,對弘揚中國文化以及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都不容小覷。目前,動畫產業在中國勢頭正勁,涌現了《喜羊羊與灰太狼》《秦時明月》《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等一系列優秀的動畫作品;而與此同時,國內高校的動畫教育遠未達到中國動畫產業發展所需的水平,動畫專業畢業生的基本功亟需加強,學生對動畫的審美能力和文化藝術修養比較薄弱,動畫設計和制作缺乏創新,種種問題不一而足。在高校與社會的對接上,動畫專業曾經幾度進入中國高校十大就業困難專業,出現了動畫畢業生就業的“疑難雜癥”:一方面用人單位求賢若渴,業內確實需要大量動畫人才;另一方面,動畫專業畢業生就業率持續走低,學生剛畢業就失業,被譽為“最有前景的朝陽產業”的動畫行業,失業率卻是最高的,這些現狀都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本文擬從國內動畫教育發展現狀、發展難題和發展策略三方面淺談國內動畫教育的得與失。

一、國內動畫教育發展現狀

我國動畫教育的發展經歷了從零起步到爆發式增長,再到遭遇瓶頸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上個世紀中期到九十年代,當時我國只有一所高校設有動畫專業,北京電影學院是我國動畫教育的起點。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將動畫產業定義為“朝陽產業”進行大力政策扶植,國內動畫高等教育出現了幾何型增長,短短二十年間已有500多所院校開設了動畫專業,1000多所高校開設了動畫系所,其中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吉林動畫學院都是個中翹楚。然而爆發式增長的弊端也開始顯現。2010年以后,我國每年都有50多萬動畫專業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但數量多并不意味著質量高,每年15萬以上的人才缺口數字嚴肅地澄清了這個事實。雖然我國的高等院校培養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動畫從業人員群體,而這些畢業生的專業水平卻并未達到企業要求的水平。回顧我國動畫教育的發展歷程,能夠清晰地看到這個過程中的得與失。首先,我國在最短時間內,將動畫教育的影響范圍波及到最大,在短短二十幾年內在中國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動畫教育體系。從客觀上講,確實為動畫產業輸送了大批優秀、獨立、富有創造力的動畫作者,早期的畢業生也已經向社會交出滿意的答卷,創作了《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等讓熱愛國產動畫的人們熱淚盈眶的作品,但是專業水平過硬的人才還不夠多。其次,動畫作品是團隊合作的結晶,作為一名優秀的動畫人需要具備很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國內動畫專業的學生合作意識很強,團隊的默契度也很高,學生的畢業設計中不乏優秀的動畫短片作品,但是如何將資源整合為團隊所需,是動畫專業學生需要注意的問題。在我國動畫事業起步時借鑒了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但是客觀地說,我們較歐美、日本這些老牌動漫強國還差距甚遠。首先,由于國內動畫產業的先天不足,專業學生缺少社會實踐機會,絕大部分高校也并不具備讓學生自由施展才華的硬件條件。舉例來說,美、韓都對動畫教育有獨到的經驗,而這些是我國現在所無法模仿的:美國擁有強大的動畫公司資源,優秀的動畫專業在校生能夠獲得世界一流的動畫公司如皮克斯、夢工廠等實習機會,資質一般的學生也能進入規模較小的動畫公司實習,既解決了在校生的實踐問題,實習之后的入職機會也緩解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韓國大學則采取寬松的政策,鼓勵學生辦理延遲畢業,隨時去海外地區的優秀動畫公司進修或工作。而國內高校無法提供這些優厚的物質保障,造成了在校動畫專業學生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實踐作品又與商業需求相脫節的問題。

二、國內動畫教育亟待解決的發展難題

我國動畫產業起步較晚,這個成長中的產業需要大量新鮮血液,人才需求量很大,動畫產業同樣是一個更新換代極快的行業,只想混一口飯吃的人很快就會被淘汰,只有專業水平過硬才有繼續發展的機會。而“學藝不精”正是我國動畫教育出現的一大問題,除了政策補助等老生常談的問題,其根本原因是動畫教育體系內的“心態”問題。白巖松曾經采訪過一位在日本手冢治蟲工作室工作的中國青年,當問到當今中國動畫發展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時,青年回答:“是心態”。動畫制作是非常細致的過程,需要驚人的耐心和細心,還需要對動畫這份事業發自心底的熱愛,如大師手冢治蟲一天只能完成十幅手稿,浮躁氣氛籠罩下的國產動畫又能走多遠呢,國內動畫教育“”遺留下的問題很多,中國動畫產業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優秀的動畫人才不愿意到高校任教,動畫專業的教師往往不是最優秀的動畫人,一部分老師本身就是缺乏熱情和創造力的,一部分略有名望的教師又因社會兼職牽扯了大部分精力,造成了動畫教育中教師心態的浮躁。也有少數充滿熱情的優秀人才愿意放棄優厚的待遇留在大學里培養藝術人才,但現實并非想象中那個“美麗的新世界”:漫畫家吳淼是國內一流畫手,近幾年他選擇到某大學教授漫畫,而高校動畫專業的現狀讓他感到力不從心。他談到:“國內動漫教學和創作都處于惡性循環中”,無論是老師、學生的態度都頗為散漫。無奈的事實是,很多學習動畫專業的學生并不熱愛動畫這個行業,藝術類較低的分數線反而成為選擇原因。一些有藝術天賦的學生不愿意學習動畫,同樣是出于對動畫行業的錯誤認識。誠然,如今動畫教育中的經濟投資還遠遠不夠,但是國內動畫教育中出現的心態問題,并不能簡單地歸因于物質條件的匱乏。我國在經濟條件極為險惡的時期,仍然制作了大量優秀的動畫作品,如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家喻戶曉的《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還有八十年代面世的《九色鹿》等。其中《九色鹿》的五個主創人員在敦煌千佛洞整整待了23天,畫滿了五大本速寫,短短24分鐘的動畫竟然有近200幅場景設計,最生動地還原了九色鹿的神話背景。在物質條件充分發達的今天,怎么會有那么多人感嘆還是過去的動畫片好看?錢鐘書說,做藝術不僅需要天賦,還要肯下功夫,物質條件固然重要,擺正心態才是國內動畫教育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國內動畫教育的發展策略

國內動畫專業是一個年輕、有活力的專業,盡管過去動畫教育“”為現在的發展埋下了很多隱患,但是近期優秀動畫作品的強勢來襲讓我們看到中國動畫產業將作為重要力量,帶領中國文化走向復興。綜合前文提出的一些觀點,筆者認為國內動畫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應注意以下問題:首先,樹立踏實嚴謹而又生機勃勃的學風。動畫容不得一點馬虎,動畫人的心思體現在作品的每一幀中間,用心與否高下立見。動畫教育應克服急躁冒進的缺點,借鑒表演、繪畫等其它具有悠久傳統的藝術教育模式,讓精益求精的藝術火花在動畫師生的心中躍動不息。學校應當制定未來的發展戰略,邊辦學邊發展,將招生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不斷彌合自身辦學軟、硬件條件的不足之處。其次,廣納賢士,用多種途徑相結合的方式吸引教學資源。動畫教育資源在國內還比較匱乏,學校之間應該展開合作,進行資源流通和交換,讓有限的條件得以最大程度上的發揮。很少有高校的動畫專業能夠同時具備教師、實習機會、制作設備等資源,校際之間應取長補短,以良性合作取代惡性競爭。與社會各界展開合作,從社會上的動畫企業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來校任教或客座,同時向企業輸送需要磨練的在校生,開辟海外引進人才戰略,以及以作品的好壞來衡量是否聘用一位老師而非學歷等外在標準。第三,鼓勵學生拓寬眼界,動畫專業并不意味著畢業后就要制作動畫片,還有更多的人活躍在電影、游戲、電視、廣告等舞臺上,各種動畫的衍生行業也需要吸納大量動畫專業人士從業。應當因材施教,發掘學生的潛能,鼓勵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同時,還從中華文化傳統中發掘動畫的靈魂。中國動畫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為日本等國家做外包工作,若想發展中國動畫產業,就需要把中華文化作為動畫藝術的精髓。發達國家常常在動畫中加入中國元素,他們注重的是商業利益,并不重視還原中華文化的本來風貌。作為中國動畫人,在校動畫專業的學生更應注重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氣韻生動的內容。綜上所述,對于動畫專業的學生來說,在學校期間,如何更好地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獲得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具備良好的藝術技能和審美素養,以及對當前動畫市場具備一定的認知,都是一名學生將來能否成長為該領域優秀人才的關鍵因素。這是國內動畫教育者需要思考的問題。動畫產業是21世紀的國際朝陽產業,是國家發掘文化軟黃金的不竭源泉,中國作為文化大國,對發展動畫產業尤為重視。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發展動畫產業的利好政策,國內豐厚的文化積淀能夠提供中國動畫的靈魂,加之借鑒歐美、日本等國家優秀經驗,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相應地,國內動畫教育也應緊握時代脈搏,做出相應的改變,將發展歷程當中的得與失轉為動畫產業前進的動力。

參考文獻:

[1]鐘敏.從動畫專業就業之怪現象淺談高校動畫教育[J].電影文學,2011,(02):61-62.

[2]張立.對中國動畫教育發展的思考[J].理論與實踐,2006,(02):101-103.

篇9

中國戲曲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的、有機的戲劇藝術。而戲曲音樂是戲曲重要的元素,可以集中地表現戲劇的內容。戲曲音樂包括聲樂部分的唱腔、韻白和器樂部分的伴奏、開場及過場音樂。中國戲曲音樂是以群體風格、地方風格、民族風格為特征的。其發展歷史悠久,民歌、百戲音樂、唐代的歌舞音樂和宋代說唱藝術音樂是其發展的基礎。

在現當代,戲曲音樂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典型品種,對戲曲音樂舊瓶裝新酒、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以及對傳統戲曲音樂的搶救、改善、發展、創新措施是音樂文化行為的重要方面。

二、戲曲音樂文化內涵

中國戲曲音樂是在中國民族音樂百花園的土壤中繁衍發展起來的,它的內涵及外延,形式與內容,風格與色彩,集中的體現了中國民族音樂的最高水準,是我國各門類音樂的集大成者。中國戲曲是世界上比較獨特的藝術現象,尤其是戲曲音樂,形成了與世界、特別是歐洲音樂迥然不同的風格及色彩。

戲曲音樂是以音樂展示劇情塑造戲中的人物形象,推動戲劇矛盾沖突的發生發展,它與戲劇表演緊密結合,并為戲劇表演服務。凡能流傳下來的戲劇大都有優秀的劇本,又有美妙的音樂。

三、戲曲音樂文化的研究現狀與意義

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路應昆教授提出,從“腔依詞”和“活腔活唱”為特征的南北曲,到無格無律的明代民間土腔俗調和清代“亂彈”的興起,意味著戲曲音樂大的解放。

戲曲音樂的研究越來越引起重視,地方性戲曲音樂的發展、走向的理論探討,近幾年一直在持續不斷地進行。作曲家對戲曲音樂的創作不斷嘗試和探索;戲曲音樂在演唱形式、唱法、樂隊組成以及和聲、曲式、復調、配器等作曲技術上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戲班子、劇團等文藝團體對戲曲音樂與表演在結合形式也在進行開拓和創新;戲曲音樂的文化現狀目前是比較值得欣慰的,但是,戲曲音樂應該在發展中進行大力推廣。

四、戲曲音樂的傳承與發展

1.戲曲音樂的傳承

(1)大眾戲曲音樂與基礎戲曲音樂教育

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傳統音樂無論是在音樂表現形式,還是音樂語匯的運用上均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它不僅是一種音樂現象,也反映了各個時代各個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俗語言、美學觀點等狀況。采用這樣的傳統音樂文化在學校音樂教育中傳承對于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和加強世界音樂文化的交流都有著深遠的意義。對于學校戲曲音樂教育可以明確傳統音樂文化教育的教學理念,培養具有傳統音樂素養的教師,對調動各方資源配和教學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2)專業戲曲音樂人才的培養

我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專門培養戲曲音樂人才的學校和專業。一方面,音樂在戲曲中的地位沒有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對音樂上的投入不夠。一個劇種如果沒有音樂人才接班,這個劇種的前景讓人擔憂,所以戲曲音樂創作隊伍的建設迫在眉睫。

戲曲音樂的傳承離不開發展,而發展也離不開傳承,傳承也必須有新的創造和突破。發展應該在傳統的基礎上發展,保留其特色與精華,傳統文化的精神意義。理清傳統承繼的脈絡是繼承傳統的基礎,也是發揚傳統的前提。面對文化裂變的時代,戲曲音樂必須尋求發展。而發展的唯一途徑就是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的創新。

2.創作思維的多元化

(1)繼承與開放的結合。在不損傷本民族審美觀念和不失本劇種音樂特色的基礎上,將戲曲音樂現代化,可以在演唱形式、唱法、樂隊組成以及和聲、曲式、復調、配器等作曲技術上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另外,與其他藝術形式的結合,如與動畫。可以保留經典唱段,壓縮冗長部分,在不影響經典唱腔和固有旋律下,配樂中加入適當現代元素,二度創作和錄音,這是戲曲音樂與動畫結合中的創作手法。動畫使戲曲更具活力與動力,加上先進的多媒體技術,使二者的結合具有無限魅力。打破傳統樂隊作伴奏方式進行創作上創新,加入管弦樂隊伴奏等手段,同時,對戲曲音樂特色樂器,打擊樂的運用予以保留。在演唱中,在戲曲片斷中加入合唱,伴唱等手法,從而使戲曲中的人物表現力,氣勢渲染力得到加強。

(2)縱向與橫向的結合。“縱向”是指繼承戲曲音樂本身的優秀傳統;“橫向”是指多方借鑒,廣收博采。事實上,中國戲曲音樂創作思維上縱向與橫向的結合,由來已久,并取得了輝煌的藝術成就。如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也在縱向繼承京劇音樂的基礎上,橫向借鑒了漢調音樂中的[南梆子]、[四平調]等精華,豐富了京劇音樂;程硯秋甚至在京劇《鎖麟囊》中,借鑒了美國著名電影明星珍麗梅唐娜的歌唱,可以稱得上是橫向借鑒的典范。

(3)宏觀與微觀的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創作方式在戲曲音樂創作中,既可以居高統觀全局、掌控大勢,又可以抓住各環節之間各個鏈條,從局部上強化各自的特長。

3.創作方式多樣化

(1)創作技巧的創新。戲曲音樂的創新,是一項復雜而具挑戰的任務。如果說,創作思維的創新是這項系統工程中的“軟件系統”的話,那么創作技巧的創新就是這項系統中的“硬件系統”。換言之,思維創新是無形的,而技巧創新則是有形的,是思維創新的具體落實與有效載體具體而言的,戲曲音樂創作技巧的創新,主要可以從旋律的創新、聲的運用和配器的運用來體現。

篇10

關鍵詞:民族藝術;戲曲;教育模式;藝術教育;普及;發展;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J802.3文獻標識碼:A

Study on the Xiqu Opera Spreading and Educating Mode in the New Era

LI Dong-yin

(School of Music and Film & TV,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作為民族文化精魂的中國戲曲藝術,有它發源時期的艱辛,發祥時期的輝煌和發展時期的困惑,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將這份世界瑰寶傳承下去,為它注入更旺盛的生命力,就要在繼承、發展和開拓三個方面進行理論辨析,研究戲曲藝術的原有的生存狀態、發展現狀和開拓前景,從繼承式教育這個角度研究中國戲曲藝術的特有品質,從發展教育的角度分析戲曲繁榮時期的多種可為元素,從開拓的角度探討戲曲發展的多維空間。并強調教學劇目選材、戲曲表演的創新舞臺呈現和觀眾的戲劇接受的“三維互動”,不僅要提倡通過現代媒介促使戲曲藝術的廣泛普及,更重要的是要戲曲藝術教育的前期鋪墊,這是戲曲藝術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戲曲藝術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戲劇藝術是一個民族、國家、群體精神生活和文化形式的最生動最直接的呈現形式。它在文本立意上是對社會主流意識的徑直表達及所謂的“高臺教化”,在舞臺呈現上具有寫意特征,有人稱之為“表意主義戲劇”,在審美特征上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在“戲劇接受”上適于城市市民及鄉村農民的審美視野。對于戲劇這種綜合化藝術的界定有很多的說法,但無論我們說它是“以歌舞演故事”,或是“由人物扮演角色當眾展示故事情節”或是“以擬身代言為主要手段的裝扮藝術”,其最初的源頭都是人類遠古時期融生產、宗教、藝術、游戲于一體的,以模仿狩獵或戰爭為主要內容的巫術活動;而它的成熟或說是“完形”通常要等到一個民族進入文明時代后。

近代以來,人們通常用“戲曲”一詞來指稱中國特別是漢族固有的傳統戲劇。中國戲曲、古希臘戲劇、印度的梵劇被并稱為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劇種,而后兩者已經成為歷史的遺跡,只有中國的戲曲藝術還在維持著它一脈相承的文化血緣和藝術傳統,它具有寫意性是將生活進行高度的凝練,它具有程式性是將生活進行提煉創造出的完美的表達形式,它具有通俗性是將生活的原生態及地域文化融匯成獨特的藝術品格。并在繼承與發展的軌跡上延展開拓它的戲劇精神,使之這個古老又年輕的藝術依然活躍在中國現在的舞臺上。因此,所謂“中國戲曲”其實是一個容共時與歷時兩種形態和多種所指于一體的復合名詞。可見它包含內容的廣泛,生命力的旺盛。戲曲既對應著現今依然活躍著的作為“國劇”的京劇藝術,還有各種地方戲曲。也包括著早已退出歷史舞臺的宋金雜劇、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和明清傳奇。就其發展而言,中國戲曲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孕育創生,此后不斷發展衍變的過程,我們大致可將這一歷程簡述為:創生(中國戲曲文化在創生階段就有著多元化血統,它融合了歌舞雜耍、滑稽表演、說唱藝術于一體而形成了中國最早期的戲曲藝術)――到唐代的參軍戲的初具規模――以“荊劉拜殺”為代表的南戲階段――以“關馬鄭白”四大家為代表的元雜劇的勃興階段――文人士大夫的妙舞輕歌的明清傳奇藝術的盛衰――地方戲的崛起和京劇藝術的閃亮登場。可以說它就像孕育生命一樣,走出了自己的生活流程。中國戲曲的流遷衍變,始終根植于中國歷史文化的傳統之中。同時它也是特定歷史形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多種中國傳統作用下的結果。中國戲曲綜合化程度之高,構成要素之復雜,孕育時間之漫長及其生命力之頑強,在世界戲劇文化史中是絕無僅有的。

那么就其共時形態來說,中國戲曲是現今中國至少300種以上戲曲門類的總稱。這些劇種的界定主要緣于地方語言、音樂曲調和流布的地區來劃分的。如川劇、漢劇、秦腔、黃梅戲、越劇、粵劇等;也有因民族而劃分的如傣劇、白劇等。可見無論是從歷史的深度還是現時的廣度而言,更或民族文化的積淀,它足可以擔當起“國粹”的稱號,足以引起中國藝術工作者的重視。

二、中國戲曲藝術教育的現狀

當然我們首先承認任何一門藝術都有它的峰谷時期。戲曲藝術在宋元時期作為社會唯一的一門綜合化的藝術形式被推崇,并主宰著社會的欣賞和創作群,的確有著非常輝煌的時期。但是今天面對多重藝術元素的介入和多種傳播方式的沖擊,戲曲已經不是唯一的藝術樣式了,而且明顯在表現內容和表現形式上有著和時代不太和諧的地方。所以常聽到有人議論今天的戲曲已經是沉積層藝術了。

據筆者所了解,現在除了地方戲曲學校外,涉及到戲曲教育的也就只有中國戲曲學院和上海戲劇學院等為數不多的幾家。就在這為數不多的幾家中高校為了適應市場的發展和生源的問題也相繼開設了影視文學,文化傳播和影視導演學等系列的學科或方向,又進一步將戲曲藝術教育邊緣化。在初級階段的人才選拔和培養方面也沒有注意到不同劇種的協調可持續性,有政策的傾向于京劇等大劇種的人才培養,而且在高等教育階段教育教學人員缺乏甚至層次不高,給下一批地人才教育和培養帶來了新的難題和局限。

2008年初天津發起了“京劇進校園”的活動,在部分小學校園里開展京劇的普及教育活動。這本讓人非常振奮的開始很快就帶來了眾多的疑惑和難題,天津電視臺的財經報道中顯赫的打出了這樣的標題“京劇進校園能走多久”。從中我們也的確看到了很多的問題,比如小學生的興趣的耐久性、課程時間的安排、師資的來源,相關的高校教育中的戲曲藝術教育人員的培養問題接踵而來。

戲曲藝術的發展歷程中有很多輝煌的時期,但今天的戲劇藝術是以什么樣的姿態存在,它會以什么樣的趨勢繼續走下去,誰能接手它繼續傳承下去,這是關系到戲曲這塊瑰寶在今天這個年代怎樣延續生命,怎樣再創輝煌的重要問題。隨著文化產業化主張的提出,使得我們很多的戲曲藝術工作者從靠政府吃飯的思想中醒悟過來。而且真正優秀的劇目,真正的生存途徑必須是面對市場,面對觀眾的。這就形成了作者――作品――觀眾的三位一體的互動表現。那么我們怎樣才能讓戲劇有更好的發展,怎樣通過文化產業的贏利而加大戲曲教育和文化事業的投入,怎樣通過人才的培養來創造新一代的表演者和懂得欣賞的觀眾群,從而重新架構戲曲藝術在眾多藝術樣式中的地位和在國人心中的地位。這些相繼出現的諸多問題擺在了每一位戲劇工作者和藝術教育者面前。不同的劇種在今天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狀況,有的劇種隨著時間和受眾范圍的縮小而漸漸萎縮甚至消亡;可是有的劇種不僅有了發展而且發展空間還相當廣闊。這些現象是值得我們去研究和發現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們是否可以在戲曲人才的選拔,戲曲人才的培養以及加大初高等教育的綜合素養的培養從而營造新一代的欣賞群中入手,從繼承這個角度探討戲曲藝術這一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屬性;從戲曲發展的角度切入研究其這一民族文化形式的內涵和諸多的戲劇元素;從戲曲的開拓上聚焦,研究這一文化藝術形式發展的文化積淀和它的內驅力。

三、戲曲藝術教育的拓展空間

從戲曲藝術形成的表演者、教學作品和觀眾的審美素養的三個主體性體現來看,我們認為哪個方面都少不了教育的立足先行。

1.戲曲知識的普及成為藝術素質培養的基礎內容之一

很多人會想到或認為戲曲藝術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會是戲曲藝術教育的第一步,筆者卻不這樣認為。戲曲藝術人才的培養是需要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人們常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在這樣長期且艱苦的過程中才能練就藝人的唱、念、做、打的好功夫。而這程式性恰恰是戲曲的精華所在。戲曲藝術是一種高度綜合的藝術門類,而且秉承了中國藝術傳統中的寫意性、虛擬性和程式性的特點。而這些特點也絕不是一個十歲甚至更小的孩子能過理解和喜歡的內容。所以讓孩子了解戲曲、喜歡戲曲、從而選擇戲曲表演這是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在戲曲藝術教育的普及問題上,還應想到我們的教育要從興趣入手。其實真正的戲曲藝術的熏陶和培養到也不一定要從成形的戲曲劇目或演出中獲得。戲曲藝術既然是一門綜合藝術,它所包含的元素就有很多,其中的每一個點都可能成為孩子們的鐘愛。比如,天津市青少年活動中心2008年赴德國演出的節目名為《小花旦》,該節目是從京劇表演中得到啟發,利用京歌、臉譜和服裝、以及角色行當中的“花旦”和“武生”的結合,在德國深受小朋友的歡迎,引起了超前的反響。

可以說,讓京劇進小學校園是非常難得的想法和好的嘗試。但是戲曲以什么樣的形式進校園是非常關鍵的,難道說讓四歲的孩子唱《秦香蓮》就是真戲曲,讓孩子唱京歌就不是嗎?難道讓孩子學著小翻、旋子、圓場、水袖就是真戲曲,讓孩子穿上可愛的戲裝舞蹈就不是嗎?難道說把臉譜畫在臉上是真戲曲,畫在紙上就不是嗎?難道說只有戲校里的老師教出來的才是戲曲,我們的美術老師、舞蹈老師教出來的就不是戲曲?我看,利用戲曲藝術中的某些元素來調動孩子的興趣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讓孩子喜歡上戲曲,能接受戲曲藝術的表現形式是發展戲曲和繼承戲曲藝術的第一步。

2.戲曲人才的選拔應重視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人才選拔的過程中還應注意到均衡不同劇種。中國的地方戲多達300多種,但在人才的選拔中非常明顯的有所偏重,比如地方藝校在選拔學生的過程中會把條件較好的學生分到京劇等大劇種的班里。以至現在很多地方劇種發展不容樂觀,這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面。

在選拔的過程中也應注意到文化素養的基礎,戲曲人才的選拔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我們的戲曲教育是從孩童時代起的,練得是童子功,這種訓練伴隨著孩子的成長以至成熟。今天的戲曲藝術教育依然秉承著“師造化”的傳統,按照老師的一招一式摹仿訓練,所謂特色也各成宗派。而且在戲班學習的孩子歷來對于文化課的重視程度不夠關注,試想中國的戲曲藝術是在綜合了多重技藝的基礎上經過了幾個世紀的研磨,集眾多藝術元素和藝術家的心血一直頑強的走到了今天。是一塊具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瑰寶,才以它奪目的色彩展示在世人面前。我們更應該為它不斷的汲取營養,滋潤成長。不能一味的取材而不豐富,把一份有內涵有意蘊的文化產品,變成機械的勞動和熟練功、架子活,那就是太可悲不過的事情了。

3.戲曲藝術教育方向要觀注到專業技能和素質培養的雙重領域

戲曲藝術人才的培養,和戲曲藝術教育是兩回事。前者說的是專業人才培養,后者則是專業人才和興趣人才的雙重效應。

對于戲曲專業人才的培養,筆者認為是有難度的。首先,戲曲藝術教育大多都停留在中等教育階段,大部分以藝校或藝校升格后的大專結尾,專門培養戲曲藝術人員的高等院校少之又少,這就形成了寶塔形模式。其次像中國戲曲學院這樣的院校每年培養的大學生能到地方藝校作老師的又更少。大多數老師可以說是產自院團的高職稱人員或藝校的畢業生,形成了圈里轉的狀態,對于學生的突破、創新與交流形成了很大的阻礙。再次,綜合性大學辦戲曲藝術教育也面臨著諸多問題。生源緊缺:生源主要來自地方藝校,而地方藝校的優秀的畢業生都會選擇專業培養院校;我們現在的戲曲團體還沒有出現學歷熱的現象,大部分藝校畢業生畢業后直接進戲曲團體,沒有就業和求學的壓力和緊迫感,就業就又分散了一部分生源。其次地方藝校的學生由于長年的技術訓練很難達到各省市規定的藝術類本科錄取的分數線,又給不多的生源設置了一道障礙,能考上學的就更少了。生源少,投入大,久而久之辦學就成了萎縮狀態。甚至有的院校一想到這樣的問題就對辦戲曲藝術教育望而卻步了。這些問題也都希望得到有關政策的關照和關注。才能讓有志進修的戲曲人才順利進入高等教育的環節。

但是戲曲藝術教育不僅僅限于專業教育,有很多成功的或良好的經驗在各大院校開始嘗試。比如,在文學類課程中開始中國戲曲史、戲曲唱詞寫作、戲曲舞臺形態和導表演藝術體驗這樣的課程,讓戲曲走入課程體系;在課程開始的過程中開始戲曲臉譜、戲曲身段、戲曲唱腔等課堂實訓課,讓藝術形式走進課堂,讓高校學生和戲曲藝術零距離接觸;組織學生進劇場現場觀摩,真正體現戲曲藝術的綜合化表演和全面的展示,體驗劇場效果帶來的巨大的震撼力;在高校社團文化中開展戲曲興趣社團,并組織交流演出,培養新鮮感和實踐參與的能力,讓孩子走上舞臺,變成為我的行為,增強主動性和榮耀感。這些對于戲曲藝術的普及教育都會起到巨大的推動力。

4.電視媒體等宣傳形式的有效運用。

傳統的人才選拔是通過求學的途徑進行的,但隨著多重媒體的介入我們近幾年發現電視大賽不僅成為人們關注的喜聞樂見的演出形式,而且也間接的完成了人才選拔的結果。